营销地理化

2024-05-08

营销地理化(精选6篇)

营销地理化 篇1

摘要:从2001年开始, 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实效。笔者在数字地理教室背景下开展了小班化地理分组教学活动的实践和研究, 肯定了分组活动教学的优势,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关键词:数字地理教室,小班化,分组教学

从2001年开始, 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投入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管理中, 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实效。2009年, 笔者所在学校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建设了数字地理教室。数字地理教室为我们进行小班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平台。下面, 笔者就三年来地理分组教学的实践过程, 来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数字地理教室与普通教室基本配置的差异[1]

同普通教室相比, 数字地理教室多了以下基本设施: (1) 核心设备:数字星球教学系统; (2) 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中控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 (3) 常规模型:三球仪、地球仪、地形地貌等; (4) 木器类:可多种组合的学生特制桌椅、灯箱等。正是数字地理教室有了以上设备设施, 分组教学在我校地理课上才成为常态。

二、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优势

(1) 分组活动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地理课上的许多核心知识通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效果更佳。比如, 在学习“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时, 教师指导学生把各组围成的圈子当成太阳, 然后各组派一个学生代表模拟地球开始绕着自己的小组转圈。因为参与活动的学生要考虑地球公转时的方向、倾角, 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不易正确掌握。但6个小组一比赛, 肯定就有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然后教师也按标准来模拟一下, 既做了示范,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无形之中就把这个难点简化并加以掌握了。

(2) 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分享更多的信息。新教材正文减幅而阅读材料及活动明显增加。正因如此, 我们分组活动才能达成目标。如“我国的地势特点”一课中, 教材需要学生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个课题面很广, 也有难度, 若以常规授课, 一课不够。采取分组活动就事半功倍了, 实践证明, 分组活动教学使学生收集和分享的信息量明显增加。

(3) 分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2]。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 着眼点就在“过程”上。此时采取合理、科学、独到的分组活动进行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以“我国的自然资源”为例, 我们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学习来进行教学。

(4) 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地理学科素养,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2010年春, 我校报名参加了金陵晚报组织的“虎凤蝶——让我们的紫金山自由呼吸起来”大型环保活动。学生们身穿红马甲, 手提垃圾袋, 穿行在树林和草丛中, 给上下山的游客和自己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环保课。

三、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反思

(1) 由于生源素质不整齐, 有时会导致分组活动教学效果不理想, 具体表现为:学生准备不足、学生讨论不充分、学生发言针对性不强, 等等, 最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2) 分组活动教学需要各活动小组人员比较固定, 在数字地理教室上课时效果不错。但其他学科主要在教室按传统方式上课, 这会影响学生分组活动时一些好习惯的养成。

(3) 分组活动教学对地理教师要求比较高, 因需要精心准备各种素材, 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会影响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分组活动教学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是讲规律的, 无论选择或创新哪种方法进行教学, 只要遵循教育规律, 切合实际, 都难能可贵。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位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地理教师肯定会学有所得, 教有所成, 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孙宏根.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中学地理教室建设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29) .

[2]吴伟莉.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B/OL].http:www.yuying.e du.sh.cn/web/lwjj/displaynews.asptypeid=302, 2005-04-13.

营销地理化 篇2

美国66号公路沿线的化石林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数以千计 的树干化石倒卧在地面上,直径平均在1米左右,长度在15?25米之间,最长达40米。在完整 的树干化石周围,还有许多破碎零散的化石木块。读图,完成13?15题。

13.化石林中的.树干化石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 I——② B. II——④ C III——⑥ D. I——①

14 .图中芝加哥濒临的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15. 66号公路东西两端点所在地区分别对应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地理概念模型化教学策略初探 篇3

本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建立教学模型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对地理事物理解,构建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地理概念的模型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去掉非本质的东西,用地理语言或地理符号表述出地理模型,再运用地理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概念模型

模型是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细节,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

模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举例:

物理模型:用实物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地质构造中的褶皱、断层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符号、公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表现地理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方法,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每上升100m气温会下降0.6℃。

概念模型:用想象的抽象概念或图形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大气热力环流过程模型,大洋中洋流分布的模型等。

二、概念模型的具体应用

下面就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1.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基本地理概念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讲到了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区域的模型。

假设有这样一个地方(图1),它的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人们根据降水的差异,把降水较多的东部划分为湿润区,把降水较少的西部划分为干旱区。

图1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干旱区、湿润区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域模型。通过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区域的是人们按一定指标划分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区域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区域是有界限的(如干旱区与湿润区间一定界限);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显著差异(如干旱区内部降水比较少,而湿润区内部降水较多,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湿润区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干旱区和湿润区是人为划分的,各地理要素并没有被这种划分而割断相互之间的联系,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个地区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模型的分析,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区域划分的意义(如可以引导人们在湿润区选择种植一些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而在干旱区则需选择耐旱性的作物)。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让地理概念更为形象,理解起来更容易更深刻,也很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主要讲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用地理模型来表达就更加简洁,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述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发生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原因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海陆风、山谷风等成因时,我们只要先抓住近地面哪里冷哪里热,然后顺着这样一个模型去分析,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3.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分析结果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在讲到《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这一节时,先是分析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得出了洪涝灾害频发、经济落后是这一地区的问题,但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它的优势。接着,结合当地实际,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和开发田纳西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鉴田纳西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那么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通过以上流域治理的一般模式的建立,就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治理和开发自己家乡的一条河流。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从单纯传授学生知识向传授学生方法的转变。

三、概念模型应用的一些问题

1.切忌生搬硬套,抽象化

模型是高于原型,是对原型的概括和总结。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可以上升到一个统一的模型里。而且模型的应用也是为了我们表达地理事物更加简洁、形象、深刻。教材中有些地理事物的表述本已十分形象简洁,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果把这些也要概括成模型,那只能是使表达复杂化、抽象化,弄巧成拙。

2.切忌脱离实际,简单化

模型是去掉了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由于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在用模型去分析具体个案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些。

例如:前面讲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中,当我们得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模式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治理与开发家乡的一条河流。但在课后的作业中,碰到了塔里木河的治理与开发。由于塔里木河是一条内流河,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有些同学也会不假思索的把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大规模建设工业城市、航运的开发和水电站的建设等答案写上去,很明显这些同学是没有很好分析塔里木河当地的实际地理背景,盲目的运用流域治理和开发的一般模式,从而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3.对模型做些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由于模型是对原型做了总结和概括,能够反映原型的实质,但毕竟不是原型的全部,所以有必要做些补充和说明。

例如:在前面我们讲到用建立干旱区和湿润区这样一个模型来说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从这个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是人们按一定指标(降水的差异)划分的。从模型里很容易让我们认为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指标,而实际上区域的划分可以是一个指标,也可以是多个指标。而讲到区域的界线时,我们更要补充说明界线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糊的比如气候区;另外一种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在讲区域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时,还可以用旅游区、矿区等进行说明则更容易理解。

总之,概念模型的确立有利于我们抓住地理事物的主干,领会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让我们了解的更加系统和全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endprint

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首先,出现最多的是对概念的疏忽、缺失。因为有的概念词句简单,无甚可讲,且可以顾名思义,老师也没有对概念做过多解释。不少学生不重视概念的学习,对一些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模糊,相互混淆,直接影响到地理概念的掌握和使用,影响到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本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建立教学模型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对地理事物理解,构建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地理概念的模型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去掉非本质的东西,用地理语言或地理符号表述出地理模型,再运用地理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概念模型

模型是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细节,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

模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举例:

物理模型:用实物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地质构造中的褶皱、断层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符号、公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表现地理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方法,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每上升100m气温会下降0.6℃。

概念模型:用想象的抽象概念或图形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大气热力环流过程模型,大洋中洋流分布的模型等。

二、概念模型的具体应用

下面就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1.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基本地理概念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讲到了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区域的模型。

假设有这样一个地方(图1),它的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人们根据降水的差异,把降水较多的东部划分为湿润区,把降水较少的西部划分为干旱区。

图1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干旱区、湿润区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域模型。通过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区域的是人们按一定指标划分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区域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区域是有界限的(如干旱区与湿润区间一定界限);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显著差异(如干旱区内部降水比较少,而湿润区内部降水较多,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湿润区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干旱区和湿润区是人为划分的,各地理要素并没有被这种划分而割断相互之间的联系,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个地区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模型的分析,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区域划分的意义(如可以引导人们在湿润区选择种植一些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而在干旱区则需选择耐旱性的作物)。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让地理概念更为形象,理解起来更容易更深刻,也很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主要讲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用地理模型来表达就更加简洁,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述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发生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原因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海陆风、山谷风等成因时,我们只要先抓住近地面哪里冷哪里热,然后顺着这样一个模型去分析,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3.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分析结果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在讲到《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这一节时,先是分析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得出了洪涝灾害频发、经济落后是这一地区的问题,但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它的优势。接着,结合当地实际,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和开发田纳西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鉴田纳西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那么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通过以上流域治理的一般模式的建立,就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治理和开发自己家乡的一条河流。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从单纯传授学生知识向传授学生方法的转变。

三、概念模型应用的一些问题

1.切忌生搬硬套,抽象化

模型是高于原型,是对原型的概括和总结。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可以上升到一个统一的模型里。而且模型的应用也是为了我们表达地理事物更加简洁、形象、深刻。教材中有些地理事物的表述本已十分形象简洁,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果把这些也要概括成模型,那只能是使表达复杂化、抽象化,弄巧成拙。

2.切忌脱离实际,简单化

模型是去掉了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由于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在用模型去分析具体个案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些。

例如:前面讲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中,当我们得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模式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治理与开发家乡的一条河流。但在课后的作业中,碰到了塔里木河的治理与开发。由于塔里木河是一条内流河,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有些同学也会不假思索的把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大规模建设工业城市、航运的开发和水电站的建设等答案写上去,很明显这些同学是没有很好分析塔里木河当地的实际地理背景,盲目的运用流域治理和开发的一般模式,从而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3.对模型做些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由于模型是对原型做了总结和概括,能够反映原型的实质,但毕竟不是原型的全部,所以有必要做些补充和说明。

例如:在前面我们讲到用建立干旱区和湿润区这样一个模型来说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从这个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是人们按一定指标(降水的差异)划分的。从模型里很容易让我们认为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指标,而实际上区域的划分可以是一个指标,也可以是多个指标。而讲到区域的界线时,我们更要补充说明界线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糊的比如气候区;另外一种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在讲区域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时,还可以用旅游区、矿区等进行说明则更容易理解。

总之,概念模型的确立有利于我们抓住地理事物的主干,领会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让我们了解的更加系统和全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endprint

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首先,出现最多的是对概念的疏忽、缺失。因为有的概念词句简单,无甚可讲,且可以顾名思义,老师也没有对概念做过多解释。不少学生不重视概念的学习,对一些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模糊,相互混淆,直接影响到地理概念的掌握和使用,影响到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本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建立教学模型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对地理事物理解,构建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地理概念的模型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去掉非本质的东西,用地理语言或地理符号表述出地理模型,再运用地理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概念模型

模型是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细节,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

模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举例:

物理模型:用实物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地质构造中的褶皱、断层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符号、公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表现地理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方法,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每上升100m气温会下降0.6℃。

概念模型:用想象的抽象概念或图形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大气热力环流过程模型,大洋中洋流分布的模型等。

二、概念模型的具体应用

下面就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1.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基本地理概念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讲到了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区域的模型。

假设有这样一个地方(图1),它的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人们根据降水的差异,把降水较多的东部划分为湿润区,把降水较少的西部划分为干旱区。

图1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干旱区、湿润区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域模型。通过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区域的是人们按一定指标划分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区域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区域是有界限的(如干旱区与湿润区间一定界限);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显著差异(如干旱区内部降水比较少,而湿润区内部降水较多,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湿润区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干旱区和湿润区是人为划分的,各地理要素并没有被这种划分而割断相互之间的联系,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个地区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模型的分析,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区域划分的意义(如可以引导人们在湿润区选择种植一些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而在干旱区则需选择耐旱性的作物)。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让地理概念更为形象,理解起来更容易更深刻,也很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利用概念模型阐述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主要讲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用地理模型来表达就更加简洁,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述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发生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原因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海陆风、山谷风等成因时,我们只要先抓住近地面哪里冷哪里热,然后顺着这样一个模型去分析,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3.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分析结果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在讲到《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这一节时,先是分析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得出了洪涝灾害频发、经济落后是这一地区的问题,但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它的优势。接着,结合当地实际,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和开发田纳西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鉴田纳西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那么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通过以上流域治理的一般模式的建立,就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治理和开发自己家乡的一条河流。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从单纯传授学生知识向传授学生方法的转变。

三、概念模型应用的一些问题

1.切忌生搬硬套,抽象化

模型是高于原型,是对原型的概括和总结。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可以上升到一个统一的模型里。而且模型的应用也是为了我们表达地理事物更加简洁、形象、深刻。教材中有些地理事物的表述本已十分形象简洁,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果把这些也要概括成模型,那只能是使表达复杂化、抽象化,弄巧成拙。

2.切忌脱离实际,简单化

模型是去掉了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由于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在用模型去分析具体个案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些。

例如:前面讲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中,当我们得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模式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治理与开发家乡的一条河流。但在课后的作业中,碰到了塔里木河的治理与开发。由于塔里木河是一条内流河,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有些同学也会不假思索的把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大规模建设工业城市、航运的开发和水电站的建设等答案写上去,很明显这些同学是没有很好分析塔里木河当地的实际地理背景,盲目的运用流域治理和开发的一般模式,从而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3.对模型做些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由于模型是对原型做了总结和概括,能够反映原型的实质,但毕竟不是原型的全部,所以有必要做些补充和说明。

例如:在前面我们讲到用建立干旱区和湿润区这样一个模型来说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从这个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是人们按一定指标(降水的差异)划分的。从模型里很容易让我们认为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指标,而实际上区域的划分可以是一个指标,也可以是多个指标。而讲到区域的界线时,我们更要补充说明界线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糊的比如气候区;另外一种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在讲区域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时,还可以用旅游区、矿区等进行说明则更容易理解。

总之,概念模型的确立有利于我们抓住地理事物的主干,领会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让我们了解的更加系统和全面。

构建和谐生命化的地理课堂 篇4

一、互相尊重,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人, 要研究学生的生命个体差异 (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等) , 要照顾到他们作为人的主观感受和生命需求, 要意识到学生天生就有求知的本能、上进的欲望和自我发展的生命冲动, 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说话的权利、自我的表现的机会。《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个中学生给家长的寄语:因为我是菊花, 请不要指望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 请不要指望我在身上摘到松子。学生的心声确实值得教师们反思。面对个性鲜明, 千差万别的学生,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学生之间还应形成比、学、敢、帮、超的竞争氛围, 在教学中深入生命化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前提。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人的和谐, 即“仁者爱人”, 主张用“善”去调节人们的心理矛盾和行为矛盾。这种趋“善”意识, 造就了地理课堂的和谐与生动。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这种和谐的基础是“平等”, 教师与学生一样是需要不断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不仅应努力成为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的“先生”, 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 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成为学生求知过程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 做学生的求知伙伴。教师应摒弃不合时宜的师道尊严, 鼓励学生“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坚持民主性原则, 发扬教学民主, 就象美国威廉姆多尔教授说的那样, 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 当我们站在学生面前, 或出现在学生一切视野可及的地方, 不是没有任何生动个性的“教师”符号或模式, 而是由真实人格、生动精神、坚实知识构筑起来的文明形象, 是真善美的可触摸实体。通过师生互动, 在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 积极地与学生的心灵共舞,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师生互动,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当今信息时代, 地理信息媒体众多, 地理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师与生的关系, 都要进行重新审视。新时期对于地理教学的改革, 应当是从“理解─记忆─应试”的模式, 转变为“获取─掌握─应用”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地针对问题加以思考, 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处理和解决问题。课堂灌输地理知识, 手把手地传授地理技能, 已不是一个好的地理教师。牵着学生走, 规定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 理解地理知识, 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新课程下, 运用探究性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设计探究性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动起来, 教师即时纠正、点拨、补充。学生通过活动, 发展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展创新意识。不在乎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乎他们的知识面;不在乎他们参与活动得到的多少, 在乎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 师生创造性使用试管中带色水的多少来表示, 让在场的同学们惊喜不已。当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举起试管架时, 一位学生指着试管激动的说:“看啊!那个是我装的。”让他们体会了学习的成就感。

三、完善课程本身, 文本与人本和谐

古代哲学认为和谐的另外一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即“天人合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互养互赖、共济共存。这种文化意识, 是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能力得到发展, 个性得到张扬。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中, 开头原打算用杜甫“春夜喜雨”来引入降水, 但为了体现新课标要求, 后改为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降水情况, 这样一来, 内容就贴近生活, 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 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智慧、行动策略、知识经验、社会阅历、处世技巧、工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还有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言行, 学生都看在眼里, 时刻影响着学生, 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 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的表情亲切自然, 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 言行举止得体大方, 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 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 自然产生共鸣, 容易激发求知欲望, 不断增强兴趣, 易启迪思维探究问题。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个性差异、表现欲望等都是课程资源, 文本 (教材) 更需要与人本 (教师、学生) 的有机整合。例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学习不同的民族及语言和文字时, 教师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 介绍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和主要风景名胜地, 这样直观又形象。

如何提高小班化地理教学效率 篇5

第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兴趣爱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把社会、学校、家庭的要求转化成他们自主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兴趣促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物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积极的自学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一定对象的比较持久的肯定和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对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发动、维持、强化、调解的心理功能自学态度是学生自学能力结构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具备积极的自学态度,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动力,促使自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自学的榜样教材等都有利于促进自学态度的培养,激发自学的动机。

三、精心设计地理学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让后进学生参与思考,不要为了完成课堂进度,而不提问后进学生,或者在他们答不出问题,简单的通过斥责或者其它形式的惩罚完事。久而久之,后进学生就容易疏于思考,反正就算答不出问题,其实也没有太严重的后果,最多是一些惩罚。在后进学生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充分的给与引导,使他们思考,然后得出结论,无论对错,因为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后进学生的思维习惯。

四、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

五、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学”

自主学习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独立要求,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六、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七、合作学习要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

营销地理化 篇6

关键词:校本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35-2中学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野外考察、区域认知、人地关系。落实到初中学校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将课程资源校本化实施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校本,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1]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网络资源、实验基地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教材系列、学科知识等。课程分为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一、校本化,学校推进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标还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提倡开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课程改革已经持续推进十多年,怎样达成新课标要求?校本化实施,就是推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捷径。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

序号时间影长/cm与南北向夹角度数/°12345实验思考:①不同的直尺重复实验,结论一样吗?②不同的季节,同一物体正午的影长一样?如果不同,什么季节最长?什么季节最短?③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疑问?勇敢提出来。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新课程力求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因其实践性、探究性强,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良好途径,必将成为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2.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

二、校本化,教师提升职业角色要求具备的能力

现代教师职业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助学者、评价者组织者……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逐步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教师己经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决定者”。想实现当代教师职业的多元角色,通过校本化开发,实现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开展社团活动,编制了几个专题,如宇宙的诞生、认识星空、古人看天、地震常识等。

利用校本化开发的地理课程资源,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取代的。这些校本课程资源,是学校、地方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是地理课程目标全面达成的重要保障。

三、校本化,学生课堂学习乡土地理的沃土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初中地理教师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乡土地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整体规划,有机统整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鼓励和指导初中学生理性认识家乡自然、经济、历史、人文风貌,让学生在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实践中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水平。

案例四:探究活动《探究苏州吴江同里水乡古镇》

探究活动背景:同里,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1995年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积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水乡同里,水多,桥多。

探究活动步骤:①组织合作探究小组,选择同里的“桥”作为调查对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作为调查对象;②明确人员分工,通过访谈长辈或查阅资料的途径进行调查;③将小组的调查资料整理归类,并撰写地名由来小论文或制作一张8K版面单面的小报;④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得到相应学分。

校本化的乡土地理最贴近学生的自然人文地理,通过了解家乡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推广到更大尺度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并训练地理科学思维。通过乡土地理的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培养初中学生把握区域的一般特征、区域差异的对比、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等研究地理的科学方法。通过组内交流,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大有裨益,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有用的地理”的学习理念。

初中学校地理课堂教学仅拘泥于教材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下课堂教学的要求。通过校本化途径,把师生身边的一些实际素材引入课堂是时代的紧迫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在学生得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成长教师的职业角色。通过校本化实施的地理课堂教学,认识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了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朱雪梅.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9-20).

上一篇:供电系统:防雷保护下一篇:园林工程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