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指数

2024-10-12

信息化指数(共12篇)

信息化指数 篇1

2011年4月28日, 由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联合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电视电声杂志社在北京共同举办的“彩色电视机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北京太阳岛饭店召开, 与会者共计70余人。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余琨处长宣读了徐愈司长的致辞;中国电子学会刘汝林秘书长、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白为民秘书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杨定江所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介绍了委员会工作情况、彩色电视接收机信息化指数评测通用规范、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指数评测体系架构等前期技术文件, 并公布了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全国骨干彩电企业最新研制的十余款智能电视进行的信息化指数评测结果。

从评测结果来看, 国产彩电信息化指数 (产品智商) 达到了较高水平, 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和美妙享受。此次评测中信息化指数较高的几款电视包括海信的LED55XT69G3D、LED46XT68G3D、LED40T39-AKG, 海尔的LE42H330, TCL的L40V8200-3D, 长虹的3DTV58938B, 创维的42E96RS和康佳的LED42IS988PD。这些明星产品均在会上进行了展示。

会议同期, “产品智商”标识正式揭牌, 未来彩电产品将按评测结果粘贴该标识。

据悉, 此次发布会的主办方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于2010年11月启动筹建, 开展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指数评价体系建设, 负责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的信息化指数评测方案的起草, 并最先组织了此次彩色电视机信息化指数的试点评测工作, 未来会将信息化指数检测推广到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去。产品信息化指数的发布, 对信息化带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信息化意识与应用能力, 激发生产企业探寻切实可行的方式提升产品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指数 篇2

百度指数(index.baidu.com)是百度搜索推出的一个用于分析关键词热度的工具,对站长的SEO策划非常有帮助。网趣在线将从各个方面挖掘百度指数中具有价值的信息,用于SEO借鉴。

打开百度指数,就是非常简单的界面,没有过多的按钮,一个搜索框、一个百度一下。

建立一个网站,如果对SEO非常重视的话,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站类别。比如购物、提供服务、新闻、生活等。下面将举例说明网站推广:

比如想做一个购物类的网站,必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关键词,在百度指数搜索栏中输入“购物”,马上会在列表栏中显示出以购物开头的关键词。你会发现,网友搜索的主要都是一些与购物类型有关的“导购站”,此时你得明白,作为一个搜索引擎用户,他搜索“购物”的意图并不是想买什么商品(但也不排除),而是想找一个与购物有关的导购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互联网上大多数想购物的人群,都会直接搜索“淘宝”,而你得知道,以淘宝作为关键词永远都很难获得一个好的排名,因为从百度指数中搜索得出“淘宝”的指数已经上十万了。并且观察“淘宝”的相关搜索,非常的接近,因此也没有那么多长尾关键词供你发挥。

现在回到“购物”上来,查询后,如果网站仅仅以“购物网”作为关键词,也很难有竞争力,因为这个词的用户关注度已经上了2000+,

一般来说,用户关注度在500-1000左右的站,只要关键词明确,还是比较容易获得一个好的排名的。这样的主关键词,至少能从百度上获得近一千的访问量,然后加上各种各样的长尾词,每天都能突破一千IP。

从相关搜索词可以分析出,相关词里面搜索最多的是“淘宝网购物”,而从其用户关注度也可以分析出,此关键词过热,不可取。但是注意,里面有一个比较雷同的关键词,叫“淘宝网网上购物”。这个关键词相对来说用户关注度很少,但是却同样非常热门。仔细追究下去,发现“淘宝网网上购物”的用户关注度在1000+,此关注度对于一个专心做SEO的网站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

为了确定这一点,在百度搜索里输入“淘宝网网上购物”进行检索,发现并没有太多的人做这个关键词。但其却是一个搜索量巨大的词语。

可以选择此关键词。随后,以此关键词为中心进行深度搜索,又发现了以下超长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都非常的长,但是却又非常常用。对其进行二次检索,发现这些长词的检索量都在100-300之间,也非常容易做出好的排名。

然后网站的SEO规划基本上就有眉目了:

以“淘宝网网上购物”为主要关键词。直接将网站名作为这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淘宝网网上购物女包/女装/男装/玩具/电脑/男鞋/童装/女鞋”作为网站的长尾关键词网络推广

简单的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还有另外几个网站也在做类似的关键词,但都没有将主要词放在这个上面。因此需要明确一点,在网站建设的初期应该明确将关键词放在这几个字上,既不要出现空格,也不要出现其他的无关内容,否则会失去很多竞争力。

信息化指数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普及。但是,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却普遍感到幸福感缺失。文章提出了影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34-03

一、影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

1.重复授课,容易倦怠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师资普遍不足,多数学校仅有一两名信息技术老师。因此,经常出现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带数个平行班级的情况,造成重复授课太多,让教师感到枯燥乏味,精神倦怠。

记得在一次省级信息技术研讨会上,一位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在发言中谈到:他们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为每班每周一节,而该校高一、高二年级分别为14个班级,信息技术老师却只有两名,两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每周14节课时。14节课时比起“语数英”等学科虽然不算太多,但同一教学内容每周重复上课14次,枯燥的重复授课简直能把人逼疯……。对于这位老师的感受,我们农村中学的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都能感同深受。确实,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一周内重复上14次,就算你再有激情,教学艺术再高超,如此的单调重复授课,让信息技术老师们苦不堪言,当然也就很难体会到教学的快乐,更谈不上职业幸福了。

2.任务繁重,身心疲惫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现实中,特别是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师资配备普遍不足,导致信息技术老师在学校往往身兼数职。因此,有人形象地把信息技术老师比作学校的“勤杂工”,教职工的“大众赤脚医生”。

确实,在多数学校,信息技术老师除了自身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着像学校网络管理、机房维护、电子学籍、教师的教学比赛课件制作等,甚至学校办公电脑、教师家庭电脑坏了都会找信息技术老师去处理。不仅如此,有些学校甚至都没有专职文印员,像文件打印、考试成绩册的编排等都交给信息技术老师代劳了。如此繁重的工作,往往让信息技术老师们感到身心疲惫,甚至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

3.学生对学科重视不够,课堂纪律差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但现实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却并不理想,经常出现课堂纪律差,甚至老师难以掌控的局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大多数省份信息技术学科属非中考、高考学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不够有关。

由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学科看成“副科”,从心理上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着抵触情绪,导致信息技术课堂纪律越来越差。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信息技术老师在讲台上演示讲解,学生躲在显示器后面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或看视频,老师来检查时,学生赶紧关掉游戏佯装着去操作软件,如此的“猫捉老鼠”式课堂教学让信息技术老师们大感头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很难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且课堂纪律差,这也是导致信息技术老师感受不到职业幸福的一个因素。

4.学科边缘,师生情感淡漠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而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硬件条件不足而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但即使有的学校硬件条件允许,却在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下被扼杀了。对于信息技术课是否开设?怎么开设?各初中学校随意性很大。高中阶段虽然很多省份明确规定学生未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则不予颁发高中毕业证。但现实中,由于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门槛低,再加上测试可信度不高,导致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领导、老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这种状况加速了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化,使原本稚嫩的信息技术课程走向十分尴尬的境地。

由于学科边缘化,在师生心目中,信息技术学科永远都是“副科”,信息技术课本身课时就少,还经常被一些“主科”占用,再加上有些信息技术老师上课随意性大,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这些都是导致师生情感淡漠的重要因素。因此,经常出现信息技术老师给学生上了一两年信息技术课,学生却不知道信息技术老师姓甚名谁。

师生情感淡漠的另一个方面是很少有信息技术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能担任班主任就很难与学生深层次沟通。有人说过:“当教师没有当过班主任就像当兵没有摸过枪。”的确,一位教师如果教了一辈子书都没有担任过班主任工作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因此,信息技术老师难以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是信息技术老师感到无职业幸福感的另一个因素。

5.地位、待遇偏低,心理失衡

尽管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除了平时的教学工作任务外还干了很多辅助性工作。但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没有中考、高考成绩来说话,即使你工作再努力、再认真,你也很难得到学校领导、家长、社会的认可。特别到了年终评优、晋级都是信息技术老师感到最失落的时候。因为大多数学校的评优、晋级,不管是采用积分制还是教师间互评,中考、高考成绩仍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既无班主任工作经历,又无毕业班教学实绩,更无中考、高考成绩。因此,评优、晋级对信息技术老师就很难了。这也是导致信息技术老师感到无所适从,无职业幸福感的又一个因素。

二、解决对策

1.避免重课太多,转变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老师重课太多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首先,信息技术老师应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现状,用好现有资源,以尽量减少同年级重复授课太多的情况发生。如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分配授课任务时,就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建言献策,尽量实现跨年级授课。如果确实师资有限而不得不带多个同年级班级时,要想方设法去转变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把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上成对比课、实验课,寻找最佳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为今后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为避免重复授课太多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同年级不同班级教授不同的内容。如让几个班级先上必修课,另几个班级上选修课,这样能够有效地错开同一教学内容在一周内重复上课太多的情况发生。endprint

因此,只要我们多想办法,转变教学方法,也能让你在每一堂课教学中都能感受到新鲜感和幸福感。

2.发挥学科本位,不当“勤杂工”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你要明确当好“教师”这一角色。当好了“教师”,你就可能取得更多的成绩,得到师生的肯定,你才能在课堂中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因此,分清了主次过后,你会明白,课堂教学才是你的本职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钻研教材,研究新课标,利用新课程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深入探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找准了落脚点后,然后根据学校教学环境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目标,并规划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比如通过辅导学生竞赛、参加优质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开展课题研究、制作参赛课件、撰写教学论文等,通过竞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各种比赛成绩中体验到信息技术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然,当“勤杂工”也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比如,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都有为其他学科教师通宵达旦制作比赛课件的经历。这看起来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其实,通过帮助其他学科老师制作课件,不仅对自己技术是一次提高,同时,通过帮助他人也会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口碑,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基础。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在本领域里成长起来。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人说:“信息技术老师很难交到知心学生”。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确实也反映了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与学生之间淡漠的师生情感。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反思我们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是否投入了,是否能够真正以“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理念去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现实中,确有一些信息技术老师对信息技术课教学较为随意,像“三无” (课前无教学设计、课中无教学辅导(放羊课)、课后无作业和教学反思)教师也大有人在。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教师一定很难深入到学生中去,也很难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学生。所以,师生情感淡漠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首先应该反省我们的教学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关心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生,对那些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对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多关心、多辅导;对喜欢玩游戏的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相信,只要真心付出,学生心里有一杆秤,自然也就愿意与你交流,并最终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4.找准突破口,化解困境

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都抱怨在学校总感到地位、待遇低人一等。其实,与其抱怨学校的不公正待遇,倒不如退而结网,多加强自身发展,立足本学科,找准突破口。

当前,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乘此大好时机多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比如中央电教馆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课件大赛,逐级评比。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平时多学习、多借鉴、多积累,随着技术、审美等的日趋成熟,你一定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并获得好的奖次。而如果你对程序设计或电脑制作很擅长,你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生兴趣小组,精心培养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近年来,我们看到身边就有这样一批信息技术老师在辅导学生竞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自己也成了这方面的名师、专家。

因此,只要你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化解只当“勤杂工”的困境。

三、结束语

只要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端正态度,转变观念,立足学科本位,强化自我发展,发挥自身特长,心系学生,奉献教育,就一定能在这场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一定能成为领导器重、同事认可、学生喜欢的优秀信息技术老师,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永福,张成英. 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以青海省民和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04).

[2]张济洲.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7).

[3]党积芳.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4]陈复兴. 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漫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9).

信息化指数 篇4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把信息化发展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草案) 》中引入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来综合评价和监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总体目标的实现。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发展效果”5个方面测量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 (见附件1) , 从而为“十二五”期间准确把握我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

为了对2001年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 研究组根据可收集到的数据, 选取了48个主要样本国家和地区测算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样本选取的原则是:

(1) 在地区分布上有代表性, 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2) 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代表性, 包括世界银行按人均GDP划分的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3) 在信息化发展水平上有代表性, 包括按国际电信联盟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划分的信息化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国家。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资料测算 (2) , 2001-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逐年提高

(一) 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攀升至0.802

2001年以来, 世界信息化发展总水平逐年提高。“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分别为0.750、0.763、0.773、0.787和0.802, 延续了“十五”时期以来稳步上升的态势 (见表1) 。

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来看, 基本呈现出逐年稳步提高的趋势 (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个别年份除外) , 揭示了信息化在世界范围不断深化及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整体态势。

国际电信联盟在2011年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 使用其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对全球信息化进行了滚动监测。结果显示:2008-2010年间, 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涉及的所有152个国家和地区的得分均有所提高, 平均得分由3.62上升到4.08。这说明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并对信息社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呈现出一些较为显著的变化。一是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持续上升, 固定电话用户数量继续下滑,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移动电话市场已经超越了固定电话市场。到2010年末, 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53亿, 比2008年增加了13亿。发达国家登记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超过100%, 2010年的增长率只有1%, 其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发展中国家移动用户的增长势头仍很强劲, 达到20%, 且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二是国际互联网宽带技术水平提升, 使用范围继续扩大。从2008年到2010年, 国际互联网带宽几乎翻番, 由29000TBit/s提高到了59000TBit/s。三是互联网的接入呈现迅速发展态势。2007年拨号用户数量开始急剧下降, 逐渐向宽带过渡;2008年移动宽带订购用户数超过了固定宽带;2010年底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移动宽带服务, 预计3G服务将很快在所有国家普及。到2010年末, 全球共有20多亿互联网用户。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很高, 尤其是中国、巴西、印度、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全球实现在线上网的人口比重2000年约为6%, 2003年达到12%, 2010年上升为30%。家庭上网的比例稳步增长。在发展中国家, 2010年末已有约16%的家庭可接入互联网, 而发达国家的数字更高达66%。

2010年末, 全世界仍有70%的人口 (几乎覆盖8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 还没用上互联网, 通过宽带连接上网的人数更少。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位于大城市以外的家庭、学校、医院和其他公共机构尚未连接到高速互联网。因此, 要把更多的人带入互联网世界, 还需要一段革命性的发展历程。

(二) 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的分类指数中, 产业技术指数最高, 达到1.065

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在5个分类指数方面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征 (见图1) 。

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的5个分类指数中, 产业技术指数最高, 为1.065;发展效果指数和知识支撑指数紧随其后, 分别为0.902和0.885;第四是应用消费指数, 为0.728;最后是基础设施指数, 仅为0.429。排名首位的产业技术指数是排名末位的基础设施指数的3.76倍, 比2009年的2.56倍有所扩大。

二、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增长较快

2001-2010年, 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年均增长速度为5.26%。在世界信息化各分类指数中, 年均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应用消费指数、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发展效果指数和知识支撑指数, 分别为10.50%、8.28%、4.82%、1.35%和1.34% (见表2及图2) 。应用消费指数增长快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速度增长。这正是互联网接入呈现快速发展的具体反映。

单位:%

值得指出的是, 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 2008-2009年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数值在换算人民币之后持续走低, 导致发展效果指数增速变为负值;随着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2010年其增长速度有所上升。

三、中国位于世界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行列

(一) 中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位次比较

从2001年以来, 瑞典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一直稳居在48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首位。2010年瑞典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达到1.275, 继续排在世界第1位;英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为1.223, 居第2位;挪威为1.201, 居第3位;丹麦和荷兰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

在48个样本国家和地区中, 2009年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排位最后的3个国家分别是斯里兰卡、危地马拉和印度, 他们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分别只有0.558、0.552和0.481。

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为0.707, 居世界第39位, 比2009年提高1位 (见表3及图3) 。

国际电信联盟采用其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2010年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韩国、瑞典、冰岛、丹麦、芬兰、中国香港、卢森堡、荷兰和英国。除韩国和中国香港为亚洲国家或地区外, 其余国家均来自欧洲, 且这些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他们在互联网及宽带接入和使用方面发展迅速。同时, 在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 除美国和加拿大之外, 其余国家和地区均来自欧洲和亚太地区, 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大部分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这表明, 发达国家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等方面仍然处在领先的地位。2008-2010年间, 在IDIITU排序方面提高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亚美尼亚、摩洛哥、越南、阿塞拜疆、沙特、格鲁吉亚、阿曼、塞浦路斯、芬兰、摩尔多瓦;在IDIITU得分方面增长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沙特、卡塔尔、白俄罗斯、中国澳门、俄罗斯联邦、塞浦路斯、芬兰、葡萄牙、冰岛和阿曼。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地区) , 他们在IDIITU接入和使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ITU) 在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排名最后国家的IDIITU值为0.8, 而排名居于首位国家的IDIITU值则为8.4, 相差7.6。排名靠前和末尾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增大, 排名靠前的国家发展相对更快, 而末尾的国家则几乎没有进展。此外, 从区域排名比较显示, 2008-2010年间, 各地区的变化幅度均有所增加, 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出现在亚太地区, 其次是欧洲和阿拉伯国家。非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表明区域性发展鸿沟正在扩大。

(二) 中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化5个分类指数位次比较

如果将中国与所选择的4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5个分类指数进行比较, 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 中国的基础设施指数居第42位。

2010年, 中国的基础设施指数值为0.417, 居第42位。同年, 瑞典的基础设施指数值为1.747, 位居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首位。

2. 中国的产业技术指数居第30位。

2010年, 中国的产业技术指数值为0.941, 居第30位。同年, 韩国的产业技术指数值为1.360, 位居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首位。

3. 中国的应用消费指数居第39位。

2010年, 中国的应用消费指数值为0.644, 居第39位。同年, 挪威的应用消费指数值为1.264, 位居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首位。

4. 中国的知识支撑指数居第45位。

2010年, 中国的知识支撑指数值为0.822, 居第45位。同年, 卢森堡的知识支撑指数值为1.264, 位居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首位。

5. 中国的发展效果指数居第36位。

2010年, 中国的发展效果指数值为0.711, 居第36位。同年, 瑞典的发展效果指数值为1.087, 位居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首位。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及5个分类指数排在世界前30~45位之间, 位次较低。从各分类指数位次上看, 产业技术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居世界的位次相对高于基础设施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和知识支撑指数, 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亟待加强, 应用消费水平仍存在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对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持强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大。

世界经济论坛根据其网络就绪指数指标体系发布的报告显示, 在142个国家和地区中, 名列第51位的中国的网络就绪指数排名是新兴国家和地区组织“金砖国家”中表现最好的。其报告分析指出, 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中仍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 (1) 中国的体制框架得分排在全球第46位, 而商业环境得分只排在全球第105位, 这两方面的不足阻碍了创业和创新, 这些问题包括:浓厚的官僚气息、烦琐的管理流程、占利润64%的高额税负、悬而未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据估计, 在中国大约80%的安装软件是盗版的) 以及新技术的低效应用 (此项排名中国名列全球第100位) 。 (2) 在设备就绪率方面, 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排在第87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发展。 (3) 中国在成本测量方面表现优异, 以5.7的得分排在全球第42位。同时, 5.7分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相关方面表现不错。 (4) 在信息通信技术运用领域, 中国在各方面的数据都比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效率的提高。 (5) 中国由商业带动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很显著, 这项排名位居全球第37位。 (6) 中国在政府使用得分上的优异表现 (名列全球第33位) 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推广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7)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暂时还比较有限 (仅名列全球第79位) 。中国必须正视面临的挑战并采取积极措施, 以更好地适应和协调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

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创新性, 政府对信息通信技术寄予厚望, 将其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资源将会衰竭, 这将推动信息技术得到更加深入和迅捷的应用。

(三)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增长速度已居全球首位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增长速度较快。2001-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年均增长速度为13.98%, 在本研究的样本国家和地区中居第6位, 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66倍。而2010年, 该指数年增长速度已经攀升到第1位。

2001-2010年中国5个分类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其中, 基础设施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6.53%, 居样本国家和地区的第7位;产业技术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9.17%, 居第2位;应用消费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5.17%, 居第8位;知识支撑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53%, 居第5位;发展效果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7.47%, 居第2位。

(四) 信息化发展水平5个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 研究组将所选择的48个国家和地区依据2010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划分为以下5个类型 (见表4) :

第一类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和地区) :包括瑞典、英国、挪威、丹麦、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瑞士、卢森堡、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冰岛、韩国、法国、爱尔兰、新加坡和比利时, 共20个国家。2010年这些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平均为1.132,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倍, 他们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该类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是:5个分类指数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尤其是基础设施指数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72倍, 表明该类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备, 对信息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第二类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国家和地区) :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希腊、匈牙利、捷克、克罗地亚、立陶宛、葡萄牙、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 共17个国家。2010年这些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平均为0.900, 相当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的79.5%。

该类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1) 除产业技术和发展效果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之外, 其余指数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与第一类国家和地区相比, 基础设施指数和应用消费指数差距较为突出, 表明该类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更加注重信息化消费和应用的水平, 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类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和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国、哥伦比亚、泰国、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和蒙古, 共7个国家。2010年这些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平均为0.658, 相当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的58.1%。

该类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1) 产业技术和发展效果指数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与第二类国家和地区相比, 基础设施指数和应用消费指数差距较大。

第四类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国家和地区) :包括洪都拉斯、斯里兰卡、危地马拉和印度, 共4个国家。2010年这些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平均为0.541, 相当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的47.8%。

该类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1) 5个分类指数的平均水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与第三类国家和地区相比, 产业技术指数差距较大。

第五类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国家和地区) :受数据来源的限制, 此类国家 (1) 暂时无法搜集到完整数据。

通过信息化发展水平五个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显示, 2010年中国位于信息化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五) 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

1. 从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与最高水平国家相比, 201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仅相当于居首位的瑞典的55.5%。

2. 从信息化5个分类指数与最高水平国家相比, 基础设施指数差距最大。2010年我国基础设施指数仅相当于该分指数值最高国家瑞典的23.8%, 产业技术指数仅相当于该分指数值最高国家韩国的69.2%, 应用消费指数仅相当于该分指数值最高国家挪威的50.9%, 知识支撑指数仅相当于该分指数值最高国家卢森堡的65.0%, 发展效果指数仅相当于该分指数值最高国家瑞典的65.4%。

3. 从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的具体指标来看, 我国在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百万人专利申请总量、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 分别相当于最好国家的2.2%、3.9%、4.0%、7.2%和10.6%。

我国在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 但在绝对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近些年的发展比较看, 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 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

为了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 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笔者建议:

(一) 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

加快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有效推进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规划物联网研发产业化、网络部署和应用示范, 部署感知网络和云计算等应用基础设施。

(二) 进一步降低信息化设施和服务的费用

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虽然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等新型移动设备的出现加速了信息化进程, 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设备还过于昂贵, 有必要开发更多价格低廉的型号和产品。同时, 可用带宽和容量也越来越决定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和影响。拥有高速/大容量/高质量接入的国家 (如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情况) 和拥有低速/小容量/低质量接入的国家 (如许多低收入国家的情况) 之间正在形成数字鸿沟。为确保信息社会将真正成为全球性和包容性的信息社会, 未来的政策行动不仅需解决接入问题, 还需解决价格、带宽、速度和服务质量、技能、内容和语言、针对低端用户的应用等问题。

(三) 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

要多渠道解决相应的就业和保障, 不仅要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 而且还要从根本上提升国民信息化素质。

(四)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辐射效应

在促进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 注重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五) 继续提高对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鼓励信息技术创新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深入应用;引导居民对信息资源的合理消费, 大力发展有关信息资源开发的公共事业;积极扫除信息化发展中的制度障碍, 提高信息化发展效果。

总之, 要通过政府、企业、家庭、个体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多层次的共同协作, 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摘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 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 但在绝对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近些年的发展比较看, 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 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未来中国要通过政府、企业、家庭、个体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多层次的共同协作, 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 篇5

——在宿城区党员干部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3年3月2日)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即将胜利召开、全区上下冲刺“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春节前后,区委连续召开了16场次的调研会、座谈会,各单位、各部门在汇报工作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首季开门红、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关键词,我感觉,有必要进一步提炼提升,增强增进;二是,对2012全区涌现出来的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个人、维稳处突政法标兵等进行通报表彰,也是区委、区政府原定的工作安排;三是,全区信访稳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通过宣传典型来引领带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心系基层,情牵百姓,聚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发展的“景气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刚刚,我们一同聆听了7位先进典型的精彩演讲,在感动的同时一定有所感悟,在感悟的同时还将努力领悟。7位先进典型性别差异、岗位不同、职位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能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好手”、“高手”。群众视他们为友人、亲人、家人,在“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歌声传递中谱写出了更加融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希望在座的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看齐,争做群众满意信任的干部。

第一,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注重民情民意。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不花心思去了解群众想什么,不费精力去深挖基层怎么样,开展工作必然不见章法,没得头绪。要弘扬百姓情怀。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所谓最低要求,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条件;所谓最高要求,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也办不完的事情。反思静思:我们的一些干部不缺少对领导的尊重,缺少的是对百姓的关心;不缺乏抓发展的本领,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缺失对企业家、能人大户的支持,缺失的是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只要有了百姓情怀,就会想尽办法不让老百姓吃亏,不让老百姓遭罪。交通运输局的干部天天跑工地,问老板,钱发了没有?问民工,工资领了没有。一年干30项重点工程没有出现一次农民工工资拖欠。要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的学问是第一等学问。在当今,这个人,就是老百姓。群众的某些困难,在你可能不算很大,在他则可能关系重大;在你可能不费太大的劲就能解决,在他则可能费很大的劲也过不去。做群众工作就要站稳立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处理,就一定能身同感受他们的难言之隐,困难困惑。为什么我们要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五代式服务”,就是一些特殊群体能力有限、各方限制,普通人能做事他们做不了,平常人能处理的问题他们处理不了,所以需要我们的干部去代办、代言、代理、代管、代访。要坚持“让干部找群众,不让群众找干部”。民找官,官离民越远;官找民,民离官越近。群众工作是我们在教室里、课堂上、机关里学不到的一门学问,要想真正做到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摸透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既需要感情的培养,更需要实践的磨砺。仅仅公开热线,语音交流是固步自封;主动敞开大门,坐等接访是刚刚起步;群众最需要的是干部走出办公室,睁开双眼,竖起耳朵,张开嘴巴,察实情、听民意、访民生,这才是迈大步;转作风、走基层、接地气,这才算大进步。

第二,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始终干事干活。干部就是要为百姓做事,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干活,做事要持之以恒,干活要不厌其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踏实做事的干部,即使言语不多,群众也能看在眼里,组织更会记在心里;作风漂浮的干部,尽管滔滔不绝,群众也会嗤之以鼻,组织更会不予理睬。要在坚持上下功夫。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并不难,难得是把简单的事、平凡的事、为民的事坚持做、长期做,简单就变成不简单、平凡就变成不平凡。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干部做的事都是小事,没有一件惊天动地。可是,只要坚持坚守坚定,利民惠民便民的小事同样会让老百姓感受幸福。干才能干出成绩、干才能干出智慧,干才能干出干群融洽。要在找事上下功夫。眼中没问题,必然手中没活干。只有提高标准,才能发现更多问题。党员干部就要树立“要事做、找事做、事情来了就该我做”思想认识,不推诿、不扯皮,问题看到底,帮扶帮到底,一竿子插到底,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要在干成事上下功夫。有些地方干群关系差,群众意见大,说到底是该给老百姓办的事没有办或者没办好。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做一件,像一件,成一件,不论大小,贵在成效。每名群众都会在心中为干部开设一个“账户”,干部每做一件事,在群众的心中不是“资产”,就是“负债”。当干部需要群众的时候,群众是“跟着上”,还是“对着干”,就看账户余额是正是负,就看平时干事多少,干成多少。陈集镇结合实际开展“走万户、转作风、解难题”主题活动,218名镇村干部全部参与入户走访,已走访9694户,占总数95%,化解群众误解200多件,当场解决问题315件。以往该镇捐元村村民为水泥路未铺设到庄头频频上访,现在自发集资铺路1500米,解决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问题。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夯实基础基层。群众工作的对象就是基层老百姓,工作好坏成效也要老百姓说了算,做实基础、做强基层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一要创新工作方法。方法不对,等于白费。信访稳定工作要强调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扶贫救济工作要讲究公平公开,接受监督,真扶贫,扶真贫;房屋征收工作要关注弱势群众,一个不丢;社会治安提倡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等等。本次会议下发了信访稳定“三提三争”意见、社会稳定基础考评台账等文件办法,有了好的办法,就要去研究、去执行,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办法也是废纸一张。二要抓好队伍建设。民风不好的背后往往是官风不正,官不像官,则必然民不像民。一个不关心群众冷暖的人,即使天天下基层,照样脱离群众;即便身在基层,并不等于贴近群众。当前,抓好基层司法维稳的队伍(乡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的队伍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务必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只要你们好,群众就会说干部好、政府好、共产党好。三要做好典型示范。典型需要选树,更需要培育;典型需要崇尚,更需要追逐。典型既包括典型的事,也包含典型的人。好事越来越多,好人越聚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必然节节攀升。年前,全区各单位都组织了春节慰问活动,对7227户特困户进行走访。年后,我们又及时开展“四个一”集中回访活动。区委组织部正在拿全区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的意见,基本原则就是一户一策、常态推进、动态管理、一帮到底。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典型做法,在全社会营造“为群众办事光荣、为百姓服务骄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技能”和“永恒课题”。老百姓是天,只要天空晴朗,我们必然心情舒畅;老百姓是地,只要土地肥沃,我们必将收获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能在学习先进中掌握技巧,在深刻反思中提升本领,在执行规定中全力而为,在今后实践中检验宗旨,汗水流下来,掌声响起来,让“幸福”写在每个宿城人的脸上!

信息化指数 篇6

一、2010年价格指数运行情况简述

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对市场一年以来的监测,2010年价格指数运行走势总体呈现低开高走的格局,从1月初的93.49点,稳步上行至12月末的104.68点,真实的反映了中国轻纺城市场积极向好的运行态势。其中,最高点为20101122期报收于105.78点,最低点为20100208期报收于93.34点,指数曲线下半年走势明显高于前期。在2010年价格指数稳步上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几个小范围调整区间,主要表现为:

1、冬季尾市价格指数波动频繁。2010年元旦假期以后,中国轻纺城部分商户进入冬季尾市,有的商户逐步清仓歇业,市场面料报价涨跌不一,成交量时多时少,使得价格指数在这一区间波动频繁。从20100104期价格指数报收于93.49点,到休市前20100208期价格指数报收于93.34点,指数在小范围内经历几次小幅涨跌过程,下跌0.16%。

2、原油价格下跌传导指数回落。由于从5月月初开始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行情。带动纺织原料不断回落,逐步对纺织面料价格产业传导作用,至5月下旬20100524期价格指数报收于95.89点,环比下跌0.11%。此后随着市场价格的稳定,价格指数才逐步走稳并逐步上扬。

3、避峰限电措施影响指数调整。从夏季开始的避峰限电措施对不少纺织企业带来较大影响,打乱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订单交货期限,使得企业不敢接单客商不敢下单。20100823期价格指数96.08点,环比下跌0.09%。在连续两周的跌势之后,价格指数才缓慢回升。

4、原料暴涨暴跌扰乱市场行情。从10月底到11月初的一个阶段里,由于棉花价格、化纤原料价格短时间内的暴涨暴跌走势,扰乱了正常的纺织品交易行情,随着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传导关系,从20101122期价格指数报收于历史新高105.78点后,价格指数一路下行至年末20101227期报收于的104.68点。

二、2010年价格指数波动成因分析

1、纺织产品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在2010年中,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涨,和纺织品生产成本的持续走高有密切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3.3%的CPI涨幅,对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甚至20%~30%的薪酬增幅都不一定能招满员工;其二,随着国家在2010年中几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对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大宗型产品的运输成本又有了大幅提高,而以纺织品交易为主的轻纺城市场,货物进出成本的增加加重经营户经营成本;其三,夏季避峰限电的措施也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此期间,由于企业的产能不能完全释放,也促使了轻纺城市场中各类纺织品提价涨价风潮。

2、外部因素带动纺织价格上扬。外汇交易中心公布,至2010年12月31日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6227元,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201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波动,人民币升值近3%左右,变相的提升了纺织品的市场价格;国际油价的频繁波动和国际棉花价格的持续走高对纺织品报价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企业不敢轻易降低本身就极少利润的成交价格;欧美国家处于对本国纺织产业的保护,以绿色环保为名义的技术贸易壁垒,促使出口纺织品在出口时增加过多的额外成本和认定成本。

3、技术创新提升纺织产品价格。在2010年中,中国轻纺城市场中不少企业积极开拓创新,各款创意面料吸引国内外客商的注意力。“永通印花”敢于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富春山居图》、《再现兰亭》等数码印花面料亮相世博会,成为技术创新中的领头羊;将一块里料卖到中档面料价格的“永俊纺织品”,致力于高档男女装系列里料开发,成本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首选里料品种。

4、创意产业打造纺织文化基石。从2009年投资2000万元吸引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入驻中国轻纺城的创意文化产业,到2010年已经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战略得到快速发展,引领轻纺产业向精细化生产、高附加值、国际品牌化方向升级。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设计室开始纷纷入驻柯桥,被时尚媒体誉为“服装设计师的摇篮”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落户柯桥;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多次在柯桥举办,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一年春秋两季的纺博会在2010年更是有创新,“一花两开”和“时尚创意周”等活动更是活跃了氛围,展示了纺织产业文化。

三、2011年纺织品价格指数展望

信息化指数 篇7

此次年会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及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 (英文版) , 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并宣布了十强企业名单, 举行了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体发布仪式以及社责委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本届年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行业社会责任建设进入新阶段。

据了解,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 旨在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 为电子信息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研究、制定、推广社会责任标准和相关应用工具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搭建全方位的建设、服务和交流平台。此次年会是第二届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年会”, 首届年会于2013年1月在北京举行。 继2013年首届年会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业社会责任指南》后, 为实现与全球经济社会和国际话语体系的融合, 促进社会责任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社责委组织完成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 (英文版) 的编制, 并在本届年会上正式发布。此外, 社责委联合社科院研究编写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既是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的有效工具, 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 对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 (含互联网领域) 和通信业等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发布与实施旨在促进电子信息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升行业竞争力,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和其他有关组织科学、持续、 系统地履行对员工、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履责信息披露, 强化电子信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同时, 本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年会延续了2013年首届年会的传统, 安排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环节。此次参与该平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由首届的3家大幅增至19家, 报告总数也由2013年的3份增加为今年的20份, 体现出年会发布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此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5家上市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联想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国际商用机器 (中国) 有限公司、英特尔 (中国) 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 (中国) 有限公司、微软 (中国) 有限公司、三星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日电 (中国) 有限公司、松下电器 (中国) 有限公司和佳能 (中国) 有限公司。其中,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和百度在线网络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等公司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这些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电子版均可在中电标协网站“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专题页面查询下载。

另外, 本届年会见证了中电标协社责委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在年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并联合发布了合作形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据了解, 该指数充分考虑了电子信息行业的特点,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具体指标, 主要包括引领行业社会责任建设, 推动行业社会责任实践, 响应行业社会责任行动三方面的社会责任工作内容, 从该角度反映了电子信息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年会还公布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 (2013) 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名单, 这些企业依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星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英特尔 (中国) 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 (中国) 有限公司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并列第十名) 。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特别强调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 因此此次年会特别安排了主旨演讲和对话交流两种沟通方式, 邀请来自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介绍和分享社会责任工作经验, 并就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工作建言献策。

信息化指数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指数,评价指标,科研学术机构,平衡记分卡

科学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 科研学术机构则是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对于科研学术机构而言, 科学地衡量其信息化水平, 是了解其信息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现现有建设水平的不足, 把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调整重点、合理资源配置和科学决策、提升其信息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前提[1], 也对其深入开展信息化工作乃至协调推进全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的研究, 可以使社会各界对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有一个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而为倡导和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为科研学术机构了解其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水平、提升其信息管理能力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 为我国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提供一套全面的、客观的、适用的、动态的、可比的、公众认可的信息化总指数, 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了解我国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发展状况, 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分析各个专业领域以及各个研究机构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也可以横向比较各个专业领域以及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别, 为相关科研信息化政策和决策制定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改善定性分析和非量化决策带来的种种问题, 促进我国国家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 针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衡量的研究还非常少, 概览已有的信息化指数研究, 鲜有以系统梳理信息化理论、结合信息化内涵的动态发展为基础而提出的, 这样, 将在指标的选取上存在随意性, 使得现有的评价体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失去评价价值。科学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评价对象深刻理解基础之上, 信息化内涵动态发展, 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

研究信息化指数与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如单机、网络交互、高速海量多用途等阶段密切相关[2], 也与信息化建设的属性 (科技项目、基础设施) 密切相关[3], 而研究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除了前述两点之外, 还要结合科研活动与科研学术机构的工作及管理特点, 在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注重其普遍适应性。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的研究, 应当以理论研究为先导, 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科研学术机构的特点, 选取适合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指标, 构建指数模型, 建立一套衡量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全面、客观、适用、动态、可比的信息化总指数, 用来衡量科研学术机构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获取、存储、使用和分享以及创造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1 信息化指数研究的现状

1.1 信息化指数的内涵

信息化普及程度的加快、重要性的加强, 使得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其战略意义深远。目前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评价或衡量的研究很多, 信息化指数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他还包括对信息化评价、信息化发展水平等的研究。

信息化指数是借用经济学中“指数”的概念。在与信息化相关的研究中, “信息化研究”、“信息化评价研究”、“信息化指数研究”是三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其中, 信息化研究是本体研究, 信息化评价研究是“就事论事”的方法研究, 信息化指数研究强调学科范式, 是理性的、规范的。也就是说, 这三个概念是相互关联、逐次深入的, 信息化指数研究进一步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的同时, 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信息化指数是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全面、系统、量化的衡量, 可以为科教、经济、产业等乃至全社会发展水平提供“全过程、多视角”的视图:从历史角度, 通过信息化指数, 可以进行国家或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回顾与比较;从过程角度, 可以跟踪信息化建设水平, 把握走向、调整重点;从管理角度, 可以发现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从决策角度, 可以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4]、合理配置资源。总而言之, 通过对信息化指数的研究, 不但有助于与时俱进地深入理解信息化的内涵, 而且有助于信息化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 更加具有前瞻性。

1.2 信息化指数研究的现状

(1) 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指数研究

信息产业的宏观测度是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定量描述方法。该研究的代表学者为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 (1965) 和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 (1977) , 他们提出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两种测度方法[5,6,7]。

A.信息化指数模型。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于1965年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模型, 它从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功能方面选取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4大类11项指标因素来反映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 如图1所示:

计算信息化指数时, 先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 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 然后采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者二步算术平均法进行测算。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进行测算, 方法简单, 实用性强, 作为一种相对比较结果, 既可用来测算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的纵向发展过程, 也可用来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信息化程度的差别。但是其模型不够全面, 指标的选取覆盖面有限, 没有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无法区分变量间对最终指数贡献的差异。

B.波拉特法。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 (Marc·U·Porat) 1977年出版了九卷本巨著《信息经济》, 在第一卷《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中, 提出了GNP比重法或称为就业结构分析法。

该方法从经济角度来考察社会信息化程度, 首先将整个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 使信息部门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区别开;然后以信息活动中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是否市场化为标准, 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分别算出其产值;同时从产业角度出发, 将社会职业分为信息职业和非信息职业两大类, 并归纳出五大类信息劳动者 (知识生产与发明者、知识分配者、市场调查与管理人员、信息处理工作者、信息机械操作者) , 统计出信息部门的就业人数。由此生成三个指标, 即信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整个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者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波拉特的一级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 使用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计算出信息活动产值, 数据来源于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波拉特的二级信息部门是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部门, 包括经济领域中行使计划、决策、管理职能的民间和政府机构, 以部门内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购入信息资本的折旧之和来测算其产值, 使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波拉特法从人类信息活动的经济角度和生产结构与就业职业分类入手, 着眼于与物质经济相对独立的产业构成———信息产业, 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上述三个指标测定信息经济规模在一国国民经济的相对程度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 应该说是比较科学、客观、可信的。该方法适应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测算方法比较复杂, 计算工作量较大;与现有统计口径不符, 统计数据不全, 对两级信息部门无法准确地测算;测度时需进行修正、加权, 结果的精确性难以保证。

C.我国学者近年来对信息化指数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贾怀京、许飞月 (1997) [8]对我国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定, 马忠庚 (1999) [9]对我国的社会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 张晋平 (2004) [10]研究了我国信息化指数的演进及影响。周荣莲、肖宏文、黄瑞华 (1999) [11], 刘铁兵 (1997) [12], 邢志强 (1998) [13], 孙方礼 (2000) [14], 张文军、卫民堂、赵莹 (1998) [15], 韩毅、邓小昭、樊志伟、邬晓鸥 (2003) [16]从本省 (市) 统计数据的实际出发, 在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RITE) 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信息化指数模型, 对陕西、湖南、河北、宁夏、西安、重庆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

(2) 机构或企业的信息化指数研究

Economist Intelligent Unit提出了IT产业竞争力指数, 包含6个类比的指标 (整体商业环境、法律环境、IT基础建设、人力资本、研发环境、政府对于IT产业发展的支持) 和若干子指标, 并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给出了指数的计算方法。阎慧 (2004) 设计了由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数、教育信息资源指数、教育网络建设指数、教育信息化主体水平指数和教育信息消费水平指数构成的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 并且应用了二次球面函数来计算教育信息化指数。李柳、李一军 (2005) [17]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比较了信息化指数方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信息化指数模型, 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齐二石、王慧明 (2005) [18]在分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了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并对信息化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3) 小结

总体来看, 国内外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机构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涉及十个方面, 包括:环境 (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的普及应用情况、信息通信技术接入成本、质量与安全情况、人力资源建设情况、数字鸿沟情况、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领域的应用。其评价方法呈现既有多元化, 又有共性的特征, 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国际通行的、比较权威、科学、系统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此外, 目前的信息化指数研究更多的关注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角度, 多数研究者以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在1965年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为基础,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改进, 进而用来评价当地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微观层面, 制造业、教育领域、IT产业均有学者作了相应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着眼于行业或企业的信息化状况, 很少提及科研学术机构。

因此, 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 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发展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方面,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指数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对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对于科研学术机构而言, 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地区或者行业、企业, 非常缺乏针对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指数研究。

评价需要根据评价主体的特点和目标而设立。就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 绝大部分的学者和机构将信息化指数的研究主体设定为国家、地区或者行业、企业, 很少见到针对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指数研究。

(2) 科研学术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 有着不同于其他组织形式的机构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复杂特点使得科研学术机构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是复杂的, 已有研究成果的可借鉴性有限。

科研学术机构具有自己的特点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特性要求, 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国家、地区或者行业、企业, 没有考虑科研学术机构及其特点, 国家、地区或者行业、企业的评价指标显然不能满足科研学术机构展开信息化评价的需求, 因此, 可借鉴性有限。

(3) 对信息化的内涵和动态发展规律的了解是建立信息化指数的重要前提, 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内涵及其动态发展规律的分析薄弱, 缺乏理论分析。

在建立指标体系之前, 需要对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内涵进行研究。科研学术机构有着不同于国家、地区以及行业、企业的特点, 其信息化的内涵和动态发展规律更是建立信息化指数的重要前提。

(4) 已有的信息化指数的评价示范存在不足。

首先, 绝大多数信息化指数比较偏重硬件设施、IT系统等现实情况的评价, 具有片面性。其次, 现有的信息化指数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对于指标数据的获取, 权重的确定, 以及指标计算方法、指数计算方法还处于探讨阶段, 缺乏对于评价指标实际应用的理性分析, 难于操作。

综上所述, 针对科研学术机构特点, 以信息化相关理论为基础, 跟踪信息化内涵发展, 建立一套客观、适用、动态、可比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亟待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平衡记分卡模型

2.1 平衡记分卡用于科研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可行性

平衡记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过去的业绩的方法, 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客户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指标作为未来驱动因素, 形成了四个维度的综合考核模式, 它既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 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平衡记分卡以企业的远景战略为核心, 通过对财务指标 (Financial) 、客户指标 (Customer) 、内部流程指标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学习与成长指标 (Learning and Growth) 的测量, 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组织管理业绩, 将难以操作的对远景战略的评价, 转化为对四个相互关联的大体方向的考查, 被评价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进一步分解为对若干个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的衡量, 它平衡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企业组织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19,20], 满足了管理者对了解组织战略实现情况的需求, 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组织与个人的共同进步。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 旨在通过对具体指标的考查, 向领导层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全面反映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为未来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发展方向、战略安排、规划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贯穿于科研学术机构的所有科研管理活动中, 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就是利用新一代的网络技术和广域式分布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在庞大的数据库的支撑下, 建立起全新的科学研究模式, 即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活动, 同时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运用系统科学原理, 促进各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实现每一环节都可管可控, 通过信息的充分交流, 最终使得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缩短科研周期, 提高创新效率, 提升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科研学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将平衡记分卡运用到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中, 有助于我们对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 将机构战略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根据科研学术机构的特点灵活调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考核维度, 设置相应的可量化指标, 准确的识别出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辅助领导做出进一步的决策安排。

2.2 科研学术机构与企业的差别分析

科研学术机构一般倾向于被归类为社会公益性机构, 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主要目的, 通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快社会文明的进步, 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而企业一般都以营利为目的, 有明确的经营范围, 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 利用各种管理学方法、经济杠杆原理来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具体而言, 科研学术机构与企业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1) 财务考核目的不同

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会落实在对财务指标的考核上, 包括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在内的财务指标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而科研学术机构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业务, 多为财政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 少有盈利能力, 对科研学术机构的考核多以科研成果为评价标准, 相比较而言, 科研学术机构的财务考核在整个组织的运转过程中并没有企业中那样重要的地位。

(2) 面对客户群体不同

不同企业依照自己的经营范围, 都有着明确的客户群体, 一般而言, 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 都是企业的客户群体, 这个群体通常具有明显的特征, 是相对固定的一个群体。而科研学术机构的客户群体并不明确, 从理论上说, 因为科研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而受益的群体都是科研学术机构的客户, 然而, 科研学术机构的产出服务于整个社会,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科技发展受益者, 因此, 科研学术机构的客户群体并没有特定的对象。

(3) 业务流程设置不同

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都是由所在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的, 在不同的行业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是, 同一行业中的企业, 其业务流程是相对固定的, 是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科研学术机构的业务流程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始终在不断的变化中, 科研学术机构的业务流程, 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 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 根据科学研究的具体需求来进行设定, 并及时地做出调整。

(4) 发展关键因素不同

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以资源为中心, 通过对原材料的改造加工, 达到资源增值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 企业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者, 企业员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创造利润。而科研学术机构的成长与发展是以知识为中心,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对科学技术加以创新, 生成新的知识, 在这个循环中, 知识是出发点, 也是目的地, 知识在科研学术机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些知识, 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 供给企业使用。

2.3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平衡记分卡模型

平衡记分卡的提出是基于企业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角度, 所选取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具有鲜明的企业的特征。根据上一小节的分析, 针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平衡记分卡, 需要对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评价维度进行一定的调整, 以适应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实际需求。

(1) 基本投入

经典的平衡计分卡中, 财务角度是从资本投入、生产运作、消费收益等角度来衡量企业过去的发展情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用经济学的眼光展开评价工作。对于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而言, 财务指标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我们选取基本投入作为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研究平衡计分卡的第一个维度, 主要考查科研学术机构对信息化工作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从过去的角度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工作做出评价, 考查对象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网络建设等等。

(2) 用户满意度

经典平衡计分卡中的客户角度是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角度来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进行评价。正如上一小节所说, 科研学术机构的受益群体非常广泛, 在这里仅选取与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工作相关的使用群体, 将平衡计分卡的第二个维度设置为用户满意度, 以包括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相关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考查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为将来的信息化发展指明方向, 具体的考查对象包括信息安全、网络资源等。

(3) 内部运行情况

经典的平衡计分卡的第三个角度是内部流程, 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流程设置的考查, 进一步评价企业的整体管理情况。与企业相比, 科研学术机构的内部流程环节较少, 但形式多变, 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的评价, 可以从信息化的应用情况以及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情况两方面综合考查, 因此, 将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的平衡计分卡的第三个维度设置为内部运行情况, 一方面清晰地反映出目前的状况, 另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4) 学习与成长

经典的平衡计分卡的最后一个考查角度是学习与成长,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这是一个任何企业、任何机构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系到企业或者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直接影响企业或者机构未来的发展空间, 因此, 在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的平衡计分卡中, 最后一个维度仍然是学习与成长, 通过对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方面相关培训以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评价, 考查科研学术机构对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规划部署与重视程度。

通过上述分析,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研究的平衡记分卡模型如图2所示:

3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评价指标的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 科研学术机构信息化指数评价指标设置如表1所示。

4 结语

科研学术机构的信息化指数研究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 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指标体系, 有助于科研学术机构正确的认识自身信息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更加科学地制定未来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从而进一步对提高科研学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支撑作用。

信息化指数 篇9

报告列举了大量当前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症结,如企业对其所处的业务发展阶段和信息化应用阶段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小,企业IT治理普遍欠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信息化和程度低等等。

“中国企业整体信息化成熟度的提升和信息化战略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信息系统和服务提供商以及中国信息化-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多方的战略合作。”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表示,作为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厂商,用-友此次发布"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正是希望利用客观、-翔实的数据反映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实状态,-为中国企业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战略作用提供依据和导向。

信息化指数 篇10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以及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使人们对高风险与高收益的股票市场愈加关注, 机构和投资者试图分析财务数据、利用技术分析、宏观政策、数学模型等预测股票的发展趋势。然而股票市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有其本身的规律性、复杂性、动态性, 同时还受市场、经济、国家政策、投资者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简单的以技术分析、财务分析、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某一行业板块的整体运行态势效果不是很显著, 因此寻找合适的方法来预测产业指数显得尤为重要, 这为投资者锁定投资目标、实现稳定收益以及减少市场投机提供了基础。本文将以深证信息技术行业指数为例, 利用一种较为新型的模型对该行业指数进行预测与分析, 从而为股市的其他方面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基础。

二、文献综述

长时间以来, 对股票价格的预测一直就是学术界和广大投资者最感兴趣的的问题之一, 它不仅存在着及其重大的应用价值, 也极具理论意义。到目前为止, 随着投资理论的不断发展, 提出了众多的股票价格、产业 (行业) 指数的预测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 较为传统的预测分析方法

具体为基本面分析方法、传统的技术分析法、指标分析方法 (如KDJ、MACD、R SI、VOL等技术指标) 。

(二) 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该类分析方法是把股票价格指数、产业指数看作随时间变化的序列, 利用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三)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该类分析方法是把股票、产业指数看作为一个随机性和秩序性交织在一起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依靠其非线性函数进行仿真求解, 此类方法有分型统计法、灰色预测法、神经网络法等

在长期的研究中, 人们试图找到一个求解股票价格指数的非线性动态方程, 这样就可以顺利的预测后期股票的价格指数。但是股票市场的复杂性、随机性、动态性决定仅依靠某一动态方程组来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 我们只有基于现有的市场样本 (产业指数) , 从市场过去运行的规律中来寻找决定系统或市场演化的法则和系统状态变量。这样就无须了解市场内在的运行机制, 就可以实现任意的函数关系、学习能力以及通过学习掌握数据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且它只需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 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自主寻找出参数之间的规律和特点, 并且刻画这些规律和特点。显然这里必须使用到非线性的预测方法来逼近系统内复杂的非线性映射, 由此我们引用的非线性分析工具———神经网络。

本文选用神经网络中比较经典的RBF (径向基) 神经网络, 由于该网络的输出层对中间层的线性加权, 使得该网络避免了BP神经网络冗长的计算, 使更具运算速度和外推能力更具较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因此可以这么说, 径向基神经网络特别适合于非线性的时间序列的预测。接下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也是建立在RBF (径向基) 神经网络的基础之上。

三、样本选择

深证信息 (代码:399620) 为反映深市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标的、分析工具和可交易的指数产品, 促进ETF等基金产品进一步发展,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参照国际惯例于2011年6月15日, 将深市个股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0个行业, 编制10只深市行业指数 (纯价格指数) 。因此使样本更具科学性:

(一) 产业指数更具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 深证产业指数是选择几十只股票进行加权之后进行的计算, 因此是这一产业整体走势的代表, 是一个整体指标, 反应了某一行业的整体趋势, 因而不易受极端个股的影响, 更加真实具体。

(二) 使投机转化为战略投资

中国股市之所以脆弱, 原因之一就是股市的投机性过强, 导致整个证券市场不够稳定, 股票价格波动频繁, 散户、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整个市场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而产业指数注重的是整个行业的整体走势, 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指标,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很好的指导短线投机, 但是对于具有战略投资眼光的机构或个人却极具指导意义。他们可以根据某一产业指数的变化转变投资策略, 适应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 进而实现稳定收益。

(三) 个股的股价预测易受政策、内幕、追捧, 短线投机者及庄家的影响, 预测往往不够理想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整个金融市场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 众多的投资者、机构放弃了长线的战略投资, 转而进行投机性的短线操作。不少庄家财大气粗违规操纵股市 (广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 , 暗地操纵股票, 使个股股价巨幅波动, 中小投资者在市场博弈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所以, 个股股价的预测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这也导致即使是很好的股价预测模型也不能准确预测出股价的未来走势。而产业指数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 因为某一产业的价格指数是根据一定的指标筛选的在整个证券市场上比较稳定, 运行良好的股票, 数量多。选样空间要求严格, 而且成分股的选择调整较为合理。所以, 要人为控制某一产业的整体价格指数不仅资金量大, 而且需要的时间较长, 风险集中, 不利于操作。基于以上几点的分析, 本文将以信息行业指数的预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本文把信息技术行业指数可以看作是一个时间序列进行处理, 因此这里假设有时间序列x={xi/xi∈R, i=1, 2, 3…N}, 然后利用2014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561期) 时代Times已知的N个值预测后M时刻的数值。这里可以采用序列的前N时刻的数据为滚动窗, 并将其映射为M个值, 这里M代表在在该窗之后的M个时刻的预测值, 如表一所示, 列出了数据的划分方法, 该方法悲哀把数据划分为K个长度为N+M且有一定重叠的数据段, 每一个数据段可以看作一个样本, 这样就可以得到个K=L- (M+N) +1样本,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每一个样本的前N个值作为R BF神经网络的输入, 后M个值作为目标输出, 通过学习, 实现RN到RM的映射, 从而达到预测目的。

这里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深证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样本, 而是选取了2014年1月份的信息技术产业指数作为样本数据, 并给出网络的设计和训练过程。

这里将每三天作为一个周期, 3天的信息产业指数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量, 输出则为预测日的行业指数。因此, 本文中的神经元个数为N=3, 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M=1, 样本个数K=7, 为了提高精度, 中间层的神经元个数设为50。在利用软件MATLAB2013b计算机仿真前, 应对1月2日至1月30日的指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再进行网络训练与测试, 最终得到如下运行结果:

注:由于误差较小, 为便于观察, 笔者将归一化值、误差率保留四位小数。

从表中, 我们不难看出, 利用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预测深证信息技术产业指数, 其误差小于0.01, 部分值的误差率接近于0, 充分说明该模型中对于股市的预测适应性较高, 对于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拟合度较高, 外推能力较强。为了便于观察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别及走势, 我们利用MATLAB2013b进行编程得到如下图像:

从图1上我们很清晰的看到, 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可以较好的模拟出整体趋势 (“*”号与“o”) , 从而为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从上图2我们可以看出训练样本共训练15次, 在第9次时运行达到最优结果, 由于训练样本数据有限导致误差略大, 但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到这样的误差, 我们认为是大致可以接受的。若要提高预测性能, 笔者建议应该采取更大的样本, 如一年的深证信息技术产业指数。

以下是利用该模型进行的短期预测:

注:春节股市休市, 2月7号开盘。

表2给出了2月7日至15日的深证信息技术行业预测指数值。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预测的指数点再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 技术分析等综合考虑, 进而为一段时间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从而提高了对股市走势的把握程度, 减少误差, 为作出合理的投资判断提供了指导基础, 也增强了收益的稳定性、可靠性。然而由于股票的长期走势受投资者心理、产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国际局势、国内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所以, 本文没有从事长期性的预测而是利用已知的指数点预测未来一周左右的走势, 在根据实际走势进行不断的修正模型和参数, 用实际值继续往后预测, 以此类推, 继而不断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总结

本文通过建立RBF神经网络对深证信息行业指数进行预测, 一定程度上避免技术指标模型、历史数据模型所构成的集成网络预测股票价格的缺陷。

采用RBF神经网络, 由于该网络的输出层对中间层的线性加权, 使得该网络避免了BP神经网络冗长的计算, 在对股票价格指数的预测中同各国神经元连接权值的调整, 更加准确的逼近市场价格波动中反映出来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使更具运算速度和外推能力, 从而实现对混沌时间序列的准确预测。并且方法简单实用, 误差率较小, 准确性较高, 使模型更具推广型。从而为投资者迅速锁定某一行业、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另外,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预测误差的大小, 因此在实践中建议采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数据。影响行业指数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 投资者应该结合国家政策、国际形势、技术指标、基本面等进行综合分析决策。今后我们还需要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到估价预测模型中去, 在股市规律中加入不可预见的调节因素等。

摘要:股票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投资者越来越重视股价指数的变化趋势。因此, 利用相关模型预测行业价格指数趋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深证信息技术行业指数为例, 选用神经网络中比较经典的RBF (径向基) 神经网络, 使模型具有运算速度和外推能力, 更具较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 从而较好的预测出该行业的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行趋势, 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股价指数,深证信息技术行业指数,RBF神经网络,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与MATLABR2007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2]周品.MATLAB神经网络设计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3.

[3]吴维, 陈维强.用BP神经网络预测股票市场的涨跌[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1, 41 (1) :9-15.

[4]陈明.MATLAB神经网络原理与实例精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3.

[5]MATLAB中文论坛.MATLAB神经网络30个案例分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4.

[6]董长虹.Matlab神经网络与应用 (2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9.

[7]施航, 马琳达.人工神经网络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7, 20-35.

信息化指数 篇11

一、2009年总量气指数运行情况简述

从2009年2月轻纺城市场开市营业,随着国家政策和地方举措的并举,总景气指数里现一条总体上升过程曲折的变化曲线。其中,在2月份至4月份间总景气指数一度低位运行,3月份收于全年最低点1040.97点,此后市场行情开始逐步复苏并以月均3%的增长速度缓慢回升;5月份受多种利好影响总景气指数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增速近10%,6月份增长速度放缓,但仍比5月份略有上升;7月份淡季市场总景气指数出现下滑,下降了15%;从8月份开始总景气指数又一路快速上升,以平均10%以上的月增长速度一直上升到1 2月份,其中在8月份到9月份期间上升速度超过17%,2009年总景气指数峰值在12月收于155.18点。

二、2009年总景气指数波动成因分析

1政策支持拉动内需回温,总景气指数小幅推升

2009年2月份至4月份期间,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市场订单大幅下降的困境中,轻纺生产企业面临多种因素困扰,以至于影响到少部分企业的生存问题,总景气指数更是一直在低位徘徊。面对困境,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集中出台各类纺织扶持举措:纺织振兴规划原则通过并迅速公布实施细则、短时间内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税费优惠等政策,大力支撑了轻纺产业的回升。随着这些利好政策措施逐步展现成效,促进了内需及外贸的缓慢增长,总景气指数得以3%的匀速增长开始反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趋于正常化,企业家信心指数开始小幅回升。在中国轻纺城市场。多数企业则通过产品自主创新和营销策略转变来规避经营风险,周边地区的外贸公司在外销不利情况下开始试水内销渠道,使得内销市场在困境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增速明显强于外销行情,市场总成交额、市场总成交量均逐月提升。

2外贸逐步回暖订单多有增加,纺织品需求增量开始显著

在2009年上半年的走势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5月份是一个行情活跃时期,在国内经济保持稳健运行的情况下,内销市场需求不断放大、国外订单陆续的回归,都给予了轻纺城市场新的活力,有力促进了周边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提升。5月8日至1 0日召开的2009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入场人数和实际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0.3%和7.7%,有力推动后期市场人气的继续提升。同期,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也开始逐步到位,资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带动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使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前景充满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在第二季度有明显的提升,平均涨幅超过1.5%。轻纺城的外贸产品由于价廉物美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获得大量国外客商的青睐,市场行情的逐渐改善促使企业生产继续扩规模抓生产不断承接外贸订单,继续将总景气指数推高。

3市场淡季成交逐日萎缩,家纺销售触动行情抬升

今年7月份总景气收盘于1103.29点,环比6月呈明显下滑走势,下跌了14.62%,成为今年唯一的下行曲线,可以看出在这一时间段内,纺织市场再显弱势行情。究其原因,7月份,轻纺城各专业市场已全面进入夏日淡季阶段,低档面料交易份额略有增加,大众品种价格受到挤压,其中市场总成交额,市场总成交量环比上月尚有一定程度下滑,企业信心指数小幅下挫:但在多数面料销售面临疲软之时,以窗帘窗纱为主的家纺品种销售开始逐步增量,家纺生产企业规模略有扩大,带动家纺景气指数从7月份开始一路走高。由于夏季消费需求和下游厂家采购需求,窗帘窗纱品种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两类品种一直是夏季的畅销品种,在此期间,上游化纤原料价格的稳步攀升走势,更有力的支撑了家纺类品种行情的提升。

4销售旺季引动需求激增,企业信心充裕扩大生产

淡季营销在8月初开始接近尾声,中国轻纺城市场购销行情开始逐步走畅,秋冬季订单承接逐日增长,市场总成交额、总成交量不断陕速递增,企业效益类指标和信心类指标环比、同比均增长迅速。从8月份开始总景气指数一路上扬,除10月份和1 2月份增幅略有所放缓外,其他月份每月总景气指数的增速均在11%以上。国家政策优惠继续刺激外贸出口,同时价格优势又足以与东南亚其他地区开展竞争,上半年国外市场刚性需求在下半年集中释放;扩大内需政策得到实际成效,国内消费需求在秋冬季得到充分带动。消费水平也在近几年内迅速提高,高档服装面料市场接受能力强。受此推动轻纺城地区的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全面扩大,经营效益全面提升,资金流转全面正常,企业信心充裕,总景气一路攀升。

5纺博会促进经济持续向好。纺织创意产业吸引世界目光

更具规模的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秋季)在10月25日至28日开幕,本届纺博会参会专业采购商达23998人,比上届增长17.3%,其中境外专业采购商5820人,比上届增长37.1%;纺博会期间共实现产品成交额44.36亿元,比上届增长12.5%,其中合同成交额达到24.77亿元,比上届增长6.3%。此次会展,创造纺博会创办以来历史新高,有力的促进了绍兴轻纺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企业也在08年末和0g年初的危机中积极拓展纺织品创新,有效的提升了自身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以各种款式的针织涤纶面料、花样繁多的涤锦面料、风格迥异的涤氨面料为代表的长丝织物在原料特性、织造工艺、印染方法、后加工整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面料附加值得到更多体现,在市场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在市场下半年销售旺季中的不同时期,成为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热点,效益类指标和信心类指标继续提升,推动景气指数不断突破新高。

三、2010年总景气指数展望

预测201 0年总景气指数将小幅上升。受2009年良好的市场行情带动和2010年新情况的变化,2010年轻纺行业将保持一个稳健发展走势的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商机。

1创意产业助推轻纺行业。随着创意产业在轻纺城的落地生根并逐步形成一个创意文化,将对以轻纺产业作为立业之本的轻纺城带来无限动力,促进轻纺城市场进行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时尚变革,带动一批新品种涌入市场,成为轻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2技术革新带动企业升级。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围绕中国制造的各类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轻纺产业在面对各类“软性门槛”,是危机也是机遇,需要企业通过自我发展,转型升级来提升技术革新,跨越壁垒,实现突破。

3纺博会吸引市场人气。“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发展,纺博会已经成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纺织类展会之一,真正成为“国展”。随着新展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各类配套软硬件的完善,春秋两季的纺博会已经成为轻纺人自己的巨大欢聚庆典。

信息化指数 篇12

上市公司是我国实体产业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其产业发展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获取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但是近年来,信息披露造假、财务数据舞弊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评价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方法方面,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第一种方法是专业评分法,该方法对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第二种方法是事件法,通过上市公司因违规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次数来衡量信息质量,客观性比较强,但是难以将一些隐蔽的违规行为纳入评价;第三种方法是理论模型法,例如收益不透明度等模型的构造,理论模型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操作简单。

近年来,有学者运用奔福德定律进行信息质量的评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奔福德定律揭示了不同数字在自然数上出现的规律,通过大量的数据验证了数字分布的自然规律,在信息质量评价方面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以张苏彤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要是通过样本计算得到的1 ~ 9 在首位分布的频率与奔福德定律的标准值的相关系数来进行信息质量的评判。该方法在识别信息是否造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没有对存在问题的信息进行定位捕捉,得到的评价结果(相关系数数值比较集中)不能较好地显示质量的差别,也未能解决基于多个指标的不同权重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问题。

本文首先基于奔福德定律构造不同数字在首位分布的失真率,由此来构造衡量单个指标信息质量的可信度指数,帮助实现不真实信息的定位捕捉,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等来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加权计算各指标的可信度指数得到反映企业信息质量的综合优度指数。

二、基于奔福德模型的信息质量综合优度指数构造

要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必须考虑多个重要的指标,每个指标信息质量的好坏都影响着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综合评价,但每个指标的重要性不一样,这里采用不同的权重来进行区别。权重的确定办法有很多,比如专家赋值法、层次分析法等,鉴于差别大的指标识别率高,本文采取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优度指数的构建是加权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质量指数的结果,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该方法,文中给出了有关指数的EXCEL的实现途径。

为了方便叙述,不妨假设使用n个指标进行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集合为S={X1,X2,…,Xn}。

(一)单个指标的信息质量评价

1. 数据预处理。为了方便数据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使数据更加规范。对于众多首位为0的数据,可以根据小数位数,适当将数据整体乘以10 的n次幂,消除首位为0 的现象;对于出现负数的情况则取绝对值,在EXCEL中利用ABS函数可以取绝对值。

2. 统计首位数字出现的频率和奔福德标准值。

(1)首位数字出现1 ~ 9的频率。在EXCEL中利用“LEFT(数据源单元格,1)”可以提取各个数据的首位,利用函数“COUNTIF(数据源,i),i=1,2,…,9”统计数字i出现的频数,对频数用SUM求和,求得数据总数,接着通过定义单元格公式,用“频数÷总数”,得到各数在首位分布的频率fji(j=1,2,…,n;i=1,2,…,9),其中i代表首位数字1 ~ 9,j代表第j个评价指标,fji代表第j个指标首位i出现的频率。

(2)各位数字奔福德标准值计算。1 ~ 9 各位数字在首位出现的奔福德标准值为Ti,数字i在首位出现的概率为Ti,计算见公式(1)。

3. 单个指标首位数字出现1 ~ 9的失真率计算。

(1)各个数字失真率的计算。失真率是指样本频率与相对应的标准奔福德值的相对误差,见公式(2)。

其中,URji表示第j个指标i在首位分布的失真率。

(2)单个指标的信息质量失真率计算。平均失真率是对1~ 9 的失真率进行算术平均的结果,是对单个指标整体失真率的衡量。平均失真率计算见公式(3)。

其中,URj表示第j个指标的平均失真率。

在EXCEL中计算只需对单元格定义公式即可。奔福德定律揭示的是数字的自然规律,1 ~ 9在首位分布的失真率越大,说明偏离标准值越远,数据可疑性越大,可以以此为线索,缩小范围追踪到造假数据的存在。一般来说,各个数字失真率在0.1以上说明数据比较可疑。平均失真率指数越大,说明信息质量越差,平均失真率超过0.05,则信息质量存在可疑。

4. 可信度指数。为了构造单个指标的信息质量评价的正向指标,本文用“1-指标的平均失真率”来构造可信度指数,衡量信息的真实可信度,计算见公式(4)。在EXCEL中计算只需对单元格定义公式即可。

其中,FRj表示第j个指标的可信度指数。

可信度指数越大,则说明信息质量越好;可信度指数低于0.95,则说明数据信息可能存在人为造假。

(二)上市公司多指标信息质量评价优度指数

依据上述办法对指标X1,X2,…,Xn进行评价,得到各指标的信息质量评价的可信度指数FRj(j=1,2,…,n)。

下面分别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利用加权平均的办法构建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的优度指数。

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确定的方法有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鉴于各指标的数据已采集,本文采用变异系数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确定。不妨设第j个评价要素Xj权重为Wj,均方差为si,平均值为,均方差系数为Vj,均方差系数和权重的计算分别见公式(5)和公式(6)。均方差的计算可以在EXCEL中通过STDEV函数实现。

2. 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优度指数。利用上面计算的权重和可信度指数加权计算求得关于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优度指数QEI,计算见公式(7)。

三、案例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采取两大类不同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案例1是对随机抽取的沪深两市2600多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案例2是对随机抽取的49家ST公司数据进行分析。

(一)沪深两市2600家上市公司数据信息质量综合评价

本文收集了沪深两市2600多家上市公司2014年营业总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总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七项数据。

1. 描述性统计。收集的2600 多家上市公司从其所处行业的角度来看,涉及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银行金融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覆盖面比较广。有关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两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最大,其余指标之间的距离相对来说不大。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的变异系数最大。营业总收入最大的是中国石化,在2115 亿元以上,最小的是ST宜纸,只有40万左右。营业总收入排名前十的主要为石油行业、建筑行业以及银行,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工商银行、上汽集团、中国中铁、建设银行、中国铁建、农业银行、中国人寿,这些企业营业总成本也都比较高,排名靠前。营业总收入排名垫底的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2. 信息质量综合评价。

(1)根据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得到各个财务指标的失真率、平均失真率,具体见表2。

从各个指标的失真率来看,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和销售费用首位数为1 ~ 9 的失真率都比较小,普遍质量比较好。在其他指标中,管理费用首位数为4的失真率最大,营业税金及附加首位数为8 的失真率最大,财务费用首位数为5的失真率最大,营业外支出首位数为9的失真率最大,说明以这些数开头的数据存在较大的造假嫌疑,数据质量不高,可以以此为线索进行信息失真原因的追查。

从平均失真率来看,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平均失真率比较大,并且大于0.05,说明这两项指标信息质量不高,应该加大对这两项数据的审查力度。

(2)根据公式(4)、公式(5)、公式(6)、公式(7)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可信度指数和权重,并利用CORREL函数求得相关系数,具体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发现,可信度比较低的有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都在0.95 以下,依据张苏彤教授相关系数判断法来看,这两项的相关系数小于0.998,也属于比较可疑的信息造假项。

(3)绘制相关系数和可信度指数的图表,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可信度指数与相关系数具有一致性,但是比相关系数更能突出数据之间的差异,因为可信度指数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信度指数大于0.95,则信息质量比较可靠;小于0.95,则信息质量可疑。

根据表3 数据求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9459,具体计算如下:

综合指数接近0.95,说明整体信息质量较好,但存在着造假的可能性。这说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比较真实可靠,但小部分的公司数据存在人为修改、造假的可能。为了进行对比,下面对ST公司信息质量进行评价。

(二)运用EXCEL实现ST公司单指标信息质量评价

本文收集了49家ST公司2014年的部分数据,涉及营业总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总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ST公司是被特殊处理的公司,说明这些公司在财务状况上出现异常,比如连续亏损,或者是其他异常情况。

1. 数据预处理。本案例中只有营业外支出的数据存在负数情况,需要对其取绝对值,利用ABS函数进行处理;其他数据都为较大整数,不需要进行小数位处理。

2. 首位统计。由于ST公司进行分项计算的数据样本量偏小,因此对它们首先进行整体的信息质量评价。首先提取各项数据的首位,以第一列营业总收入为例,*ST钢构的首位提取需在D2单元格中定义公式“LEFT(C2,1)”,取得首位为6,然后进行下拉,提出所有首位。

3. 统计频数。进行1 ~ 9 在首位出现的频数统计,以营业总收入为例,对于*ST钢构,在E2 单元格中定义公式“COUNTIF(D2∶D50,1)”,统计得到1出现的频数,在E3单元格中定义公式“COUNTIF(D2∶D50,2)”,依次类推,得出1 ~ 9 在首位出现的频数。由于有些公司数据不全,所以每项财务指标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在E12单元格中定义SUM求和公式,求得频数总数,即每列数据的数量。管理费用等按照此方法定义公式,或者直接复制粘贴营业总收入的统计单元格,可以得到其他财务指标的统计数据。对各项财务指标1 ~ 9 在首位出现的频数求和,在Y2 单元格中定义公式“SUM(E2,H2,K2,N2,Q2,W2,T2)”,下拉公式求得1 ~ 9各个数的出现频数,以及Y12单元格中的数据总量。

4. 计算频率和失真率。在Z2 单元格中定义公式“Y2/$Y”,得到1在首位出现的频率,公式下拉,得到全部频率。标准值的公式为“AA2=(LOG10(X2))”,各个数的失真率“AB2=ABS(Z2-AA2)/AA2”,平均失真率“AC2=AVERAGE(AC2∶AC10)”,计算可信度指数通过对AD2 单元格定义公式,图2为计算结果。

5. 结果分析。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平均失真率为0.16,大于0.05,说明存在造假嫌疑,同时首位为2、3、4、7、8、9的失真率都超过0.1,首位为9的失真率达到0.28以上,失真严重,可信度指数为0.84,小于0.95。综合来看,该数据样本造假征兆明显,应该按照这些失真率由大到小进行造假证据追查。

根据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发现,2014年*ST国创、*ST新都、*ST国恒都出现了审计无法给出意见的情况,存在财务信息造假,再次验证了失真率对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奔福德定律构造出一种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沪深两市普通上市公司和ST公司计算分析发现,ST公司信息质量普遍不如一般上市公司,信息调整和造假的可疑性比较大。相对于ST公司,就选择的有关指标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质量基本可信,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可信度比较低,这也与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税收筹划”有关,证明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本文在对企业进行信息质量评价时,提出了利用失真率来进行信息失真的定位,利用可信度指数进行单个指标的信息质量判断,同时构建基于指标重要性差异的信息综合质量评价优度指数来进行整体的质量判断,完善了现有的奔福德定律在信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理论。1 ~ 9在首位分布的失真率大于0.1,说明存在信息失真可能;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和可信度在0.95以下,说明信息存在造假可能。

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优度指数可以用来进行单个公司各年财务数据的评价,可以观察公司信息质量变化的轨迹;也可以对各个公司之间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以便横向比较;此外,可以对某项防止、减少信息造假的政策或者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结果评估。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总量指标比较符合奔福德定律,而资产负债率等比率型指标则不太符合,不能利用奔福德定律进行质量评价。但是,由于比率型指标也是由总量指标计算得到的,可以利用总量指标的失真率和可信度对比率型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奔福德定律构建了针对上市公司单个指标信息进行质量评价的失真率指数,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各指标的失真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构造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评价的综合优度指数,并利用该方法对随机选择的26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及49家ST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不仅可用于上市公司信息的综合质量评价,而且可以为审计提供可能造假数据的痕迹。

关键词:上市公司,奔福德定律,信息质量,优度指数

参考文献

张苏形,康智慧.信息时代舞弊审计新工具--奔福德定律及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测试[J].审计研究,2007(3).

王福胜,李勋,孙逊.奔福德定律在审计领域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8).

刘福清,陈义文.浅谈奔福德定律在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2).

王大江.基于奔福德定律的现金流量表审计质量研究[J].会计之友,2014(25).

许存兴,张芙蓉,吕国钧.基于奔福德定律的上市公司审计意见效应分析[J].财会通讯,2010(24).

上一篇:汽油机汽油泵的检测论文下一篇:干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