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探微论文

2024-08-08

关系探微论文(共8篇)

关系探微论文 篇1

摘要: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历来备受关注,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 探讨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关键词:孔子,“六经”,传世文献,出土文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和经典之学的开创者, 重要的是他整理了“六经”, 使之成为儒家文献。然而孔子与“六经”关系如何?当下不少学者对此认识模糊。本文将地下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力争对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做出比较完整、实事求是的论断。

1. 删《诗》

近年来, 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楚简均发现了今本《诗经》以外的逸诗,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中也存有逸诗。有学者认为, 《孔子诗论》应当是孔子当年授学时弟子的笔记, 逸诗的存在, 可说明孔子当时见到的诗篇要比后人见到的多, 这正是孔子删诗的前提[1]。

此外, 对《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问题的认识, 也是正确理解孔子删诗问题的关键。鲁襄公二十九年, 吴国公子季札至鲁“请观周乐”, 鲁国乐公所歌《诗》之内容与今日所传的《诗》相近, 时孔子八岁。有些肯定孔子删诗的学者无法解释这一情况, 于是产生了“季札观乐不可信”的观点。实际上, 鲁国乐工所演奏的《国风》和《雅》、《颂》等虽然编次与今本大体相同, 但毕竟两者还有差异。对于这一差异, 晋朝的杜预已经有所注意, 他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将演奏次序与今本不同者一一注明, 并说:“后仲尼删定, 故不同。”《诗》待孔子而删定, 这恰是很好的证明。

孔子对周代所存诗歌的选录, 正如班固《汉志》所言, 主要是继承了《周诗》的成果, 同时又将四篇《鲁颂》与五篇《商颂》选录进来。今本《诗》中诗篇的排列次序, 也应是孔子论次而成。《孔丛子·记义》记载孔子论诗之序, 其中所论国风之序与今本完全相同, 因此, 今本《诗》中诗篇的排列次序应定自孔子[2]。

根据自古至今学界关于“孔子删诗”提出的种种证据, 以及出土文献提供的新证, 我们认为, 孔子虽不一定是最早对《诗》进行过删编的人, 但是今本《诗经》的确是由孔子删定、整理而成。孔子对《诗经》的整理之功不可埋没。

2. 修《礼》、《乐》

这里的《礼》指的是《仪礼》。孔子作《仪礼》一说可溯源于司马迁, 他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 于是论次《诗》、《书》, 修起《礼》、《乐》”[3]。后世许多学者采信了司马迁的说法。

《礼记·杂记下》载:“恤由之丧, 哀公使孺悲之孔子, 学士丧礼, 士丧礼于是乎书”[4]。由此可见, 孺悲曾从孔子学习士丧礼, 而且从此以后才有了著于竹帛的《士丧礼》。既然《仪礼》的《士丧礼》篇是孔子所传授, 那么《仪礼》中的《既夕礼》、《十虞礼》与《丧服》等三篇记述丧葬之礼的经文也完全可能是由孔子整理并传授下来的。至于此外十三篇与孔子关系如何, 虽然由于文献不足而难以具体论定, 但把它们看作与《士丧礼》一样是由孔子整理传授下来的, 应无多大问题, 尽管其中有些篇章可能是由孔门弟子后学增补编订而成[5]。

我们认为《仪礼》十七篇的著作权应属于孔子。它本来可能是孔子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古礼选编整理而成的, 用以教授弟子的教本, 而前世所流传下来的古礼中自当包括周公治礼作乐的部分内容。其后, 孔门后学也有可能继续进行过编作与增益, 以致最后形成今本十七篇的样子。

古代诗、乐一体, 孔子教授弟子时诗、乐并重是不成问题的。在传授中, 既有乐的演奏实践, 又有理论、书本的讲解, 应该也是不成问题的。这在《论语》中可以找到不少验证。《论语》中言“乐”多达40余次, 其中评《雍》、评《关雎》之乱, 推重“雅乐”, 均可看出孔子熟悉古今乐章, 精通乐理。依照常理而论, 孔子既强调礼乐教化的功能, 却不重视乐之性质、意义方面的阐释, 是难于想象的;不重视此类文献的整理、利用, 也是不可能的。《荀子》一书的《乐论》篇以及《礼记》的《乐记》篇, 都从理论上对乐的产生、作用诸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论述, 在这中间很可能受孔子的影响, 甚而至于有吸收原《乐》书中某些内容的可能。非常遗憾, 由于材料有限, 这些都不能进一步进行阐发。

3. 删《书》

《书》又称《尚书》。在孔子之前, 已经有《夏书》、《商书》、《周书》等散篇流行于世。孔颖达疏引有《尚书纬》的文字说:“孔子求《书》, 得皇帝玄孙帝魁之《书》, 迄于秦穆公, 凡三千二百四十篇, 断远取近, 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 以百二篇为《尚书》, 十八篇为《中候》”[6]。说明孔子整理编纂《尚书》是有资料可寻的。孔子认识到三代时期文献档案思想和文献价值, 便广泛搜求, 把零散的资料汇编成集。他“序《书传》, 上继唐虞之际, 下至秦缪, 编次其事”[7]。孔子所作的工作, 主要是“编次”和“纂”, 即对古代文献进行汇集编排。孔子不仅作了《书序》, 还进行了断限和选材, “断远取近”, “上断于尧, 下讫于秦”, “其文不雅驯”者不选, 舍弃了尧舜以前的材料。从此, 《书》就成为孔子所编订的这部文献总集的专称。

4. 作《易传》

孔子与《周易》的密切关联, 载之《史记》、《汉书》, 很长时间内人们对此并未怀疑。自从宋代的欧阳修对此发生了疑问之后, 疑古之风渐滋, 否认孔子与《易》之关系的说法逐渐占据主流。但随着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的出土, 这一千古公案又出现了转机, 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确认。首先最为重要的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篇的出土, 为解决孔子学《易》问题, 增添了更加直接的证据, 使这一问题更加明朗。《要》篇中有“夫子老而好《易》, 居则在席, 行则在橐”之说。孔子还说:“后世之士疑丘者, 或以《易》乎?”其口吻与《孟子》所载孔子所说“知我者, 其唯《春秋》乎?罪我者, 其唯《春秋》乎”颇为相似。种种迹象表明, 《要》篇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孔子老而好《易》的记载正与《论语》、《史记》相吻合[8]。

我们已经论证了孔子与《周易》古经的密切关系, 那么孔子与今本《易传》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认为认识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在对古书及其传流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 今本《易传》的成书非一时一人, 一部书的写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和很多人的手, 通常是以一位老师为主, 许多弟子参与完成[9]。在出土文献大量问世之后, 对此问题学界又有了新的认识。李学勤、廖名春、郭沂等先生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的基础上, 支持了金景芳先生的观点, 认为《易传》基本为孔子作, 其思想应属于孔子。

5. 作《春秋》

最早提出孔子作《春秋》的是孟子, 此后荀子、司马迁皆循其说。《孔子家语》中《曲礼子贡问》所记“子贡问晋文公召天子”一事, 是“孔子作《春秋》”的又一力证。此后, 又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孔子作《春秋》进行了论证。综观历代研究, 虽然学者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 但基本上都肯定了“孔子作《春秋》”的说法。钱穆先生则认为《春秋》是孔子在鲁国旧史基础上纂述而成。他从历代对《春秋》心智及功用的认识出发, 论证了它是孔子晚年唯一的著作, 且是孔子“极用心、谨严、深微的著作”[10]。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春秋》未必就是孔子加工整理的全貌, 很可能存在残缺或后人增损之处, 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孔子曾修《春秋》之理由。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言, “《左传》以下许多书籍一致讲孔子修或作《春秋》, 我们实在没有否认的理由”[11]。在确凿的否定证据出现之前, 我们还是应当尊重传统的说法。

研究表明, 孔子删《诗》、《书》, 修《礼》、《乐》, 作《易传》, 作《春秋》, 是不容怀疑的。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 出土文献以其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使孔子与“六经”关系问题上的不少重大错误认识得以纠正, 给孔子与“六经”这一传统论题重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朝明.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J].孔子研究, 2001 (4) :109-111.

[2]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2002:237.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0:3115.

[4]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0:339.

[5]郑杰文傅永军.经学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82.

[6]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0:2-3.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935-1936.

[8]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62-163.

[9]吕绍纲.周易阐微[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0:269.

[10]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263.

[11]李学勤.孔子与《春秋》[A].缀古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关系探微 篇2

“原生态”这个词,最近媒体炒得比较热,在学术界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但事实上,很多人在谈原生态民歌的时候,往往并不清楚这个词的含义,不知何为民歌的原生态,不了解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典型特征,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原生态民歌和舞台民歌的健康发展。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近两年出现的“民间派”与“学院派”之间的争辩,这场争论至今仍在延续,尚没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是一对有着紧密联系,却又有着不同特征的两类事物,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亡的矛盾和冲突,完全可以共生共荣。本文想就此有关问题与业内同仁进行探讨。

一、 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概念及其典型特征

与音乐学其他借用的许多词汇一样,“原生态”一词是源于自然科学的一个专业术语,将它置于民歌之前,则赋予后者一种新的含义。所谓原生态民歌是指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通过口头方式广泛流传,真实地表达人民群众思想、情感、意愿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民歌作为民间集体智慧长期融合的产物,它在歌曲旋律上呈现出一种大众化色彩,并具有典型的原创性、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这是民歌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原生态民歌的优势所在。

那么舞台民歌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舞台民歌是指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从时代审美和价值取向出发进行艺术加工,具有民歌一般特点的舞台歌唱音乐形式。它不同于西洋音乐和通俗音乐,也不同于民歌的原生态,表现为原生态民歌与西洋音乐、通俗音乐等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交相辉映的产物。由于民族唱法在民歌舞台上占有绝对的地位,所以舞台民歌在演唱技巧和演唱方法等方面通常指的就是民族唱法。

表面上看,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之间的不同仅表现为演出场所是原生环境还是歌唱舞台,其实这种理解是十分狭隘的。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其风格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语言、吐字、旋律、调式、词曲形态、衬词衬腔、节拍节奏、发声方法等内容,而语言、旋律、调式和发声则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研究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本质特征之关键。当然演唱环境的改变是否会改变民歌的演唱风格,这又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了。

二、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作为民族音乐艺术的一对姊妹花,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着本质差异。下面笔者就围绕二者间的异同来研究它们的关系。

1.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联系

(1)原生态民歌是舞台民歌之源。舞台民歌脱胎于原生态民歌,是在原生态基础上的改编和再创作。这种改编与再创作有些有明显的原生态模型,有些则没有,但都遵循原生态民歌的原有风格。可以说,没有原生态民歌就没有所谓的舞台民歌。

(2)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都具有民歌的一般特征。一般来说,这些特征包括歌曲的取材、旋律、曲调等,语言朴实洗炼,形象鲜明生动,讲究“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或简洁高亢,或秀美悠长,或婉转细腻,或自由奔放,失去了这些个性特征的舞台演唱不能称之为舞台民歌。

(3)舞台民歌对原生态民歌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舞台民歌对原生态民歌具有保护功能,它可以通过舞美设计,艺术地再现某一历史阶段的原生状态,让过去的原生态民歌“复活”在世人面前,同时它在表现张力强、结构严谨等方面对原生态民歌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它将削弱原生态的区域性特征,渐而使原生态民歌失去其独特的演唱风格、独有的美学内涵,以及它独具的艺术魅力。

2.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区别

从概念出发,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在创作与传承方式、演唱方法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二者在表现手法、社会功能和创作目的等方面也是很不一样的。

(1)表现手法不同。舞台民歌的表现手法较原生态民歌更为丰富。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舞台民歌可以增加和声或复调;可以用民族唱法,也可以用美声唱法;可以用地道的方言演唱,也可以用普通话演唱;可以用民族乐器进行伴奏,也可以用钢琴甚至是管弦乐器进行伴奏。相比之下,原生态民歌的表现手法则比较简单。

(2)社会功能和创作目的不同。舞台民歌所推崇的是歌曲的表演功能,原生态民歌强调的是歌曲的生活功能。原生态民歌在传唱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自乐的特性,而舞台民歌则不同,从本质上说,它具有明显的娱他性。

(3)歌曲内涵不同。原生态民歌是群众集体的口头创作,不体现具体某一位作曲者的个性特征,很多民歌作者本身就是演唱者,歌声饱含着演唱者的个人情感。而舞台民歌是由作曲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的,歌手的演唱必须以曲谱为依据,歌声中表达的不是自己,而是作曲者。

(4)使用的语言不同。原生态民歌作为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全部使用方言和口头语,而舞台民歌以文字形式形成曲子,比较多地使用书面语言。我国各地方言和口语十分复杂,它们与当地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存在着天然的和谐,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我们的文字所无法承载的,有些话老百姓说得出来,而我们的文字却无法表达,自然也就无法载入舞台民歌作品之中了。

三、关于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并不复杂,但却是引发 “民间派”和“学院派”之争的根源。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的关系就如同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一样,既有联系,又不可等同。舞台民歌经过艺术处理之后,可能更加适合群众的口味,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让舞台民歌去影响并主导原生态民歌的历史传承和自然发展,甚至取代原生态民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是完全可以共生共荣的。

二是关于舞台上是否会有真正的原生态民歌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再回到前文“演唱环境的改变是否会改变民歌的演唱风格”这个话题,有人认为,歌曲的原生态与演出场所无关。但我觉得,由于原生态民歌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生活场景之下完成的,离开了特定的场景,将无法展现它的随意性和灵活性,无法准确地表达歌曲原有风格。当然,我并不反对将优秀的原生态民歌搬上演出舞台,以丰富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但它们大多需要改编。有些民歌虽贴近生活、富有个性,但曲调简单、缺乏内涵,不改编就无法满足舞台审美的要求。而要听到真正的原生态民歌就必须走到乡村田头,走进原生态民歌所处的特定生活和文化背景中去。

三是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生存问题。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原生态民歌赖以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此有人认为,原生态民歌将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迈向消亡。但我觉得,原生态民歌实际上只是人民群众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绝不可能消亡于旦夕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丧失的只能是与时代不相适应、不符合世人审美需求的部分原生态民歌的风格和特色。那些紧扣时代脉搏的新民歌将和融入现代文化的传统民歌一道构成各地原生态民歌新的特色。

四是如何看待原生态民歌的科学性、规范性的问题。应当承认,原生态民歌的口口相传方式,很不规范,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传唱中的不规范导致了原生态民歌的变异和发展,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口口相传渐渐为曲谱所代替,并定格成了一种标准和规范。标准的确定性与原生态民歌的动态性必然存在着差异,这是我们在研究原生态民歌的多样性与学院派唱法的标准统一性时所应考虑的。现在的学院派唱法是否适合民歌演唱,学院派唱法对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五是如何看待原生态民歌的历史回归问题。原生态民歌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为人们所喜爱,是否就表明原生态民歌比舞台民歌在发音方面更科学,更优美,这一点也值得商榷。历史的回归可能与千篇一律的舞台民歌给人们造成的“审美疲劳”不无关系。尽管原生态民歌具有声音清亮悠扬、旋律和节奏简洁明快等特点,有人称之为现代流行艺术缺憾的一面镜子,但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它唱法。

四、切实保护原生态民歌特色,促进舞台民歌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原生态民歌保护工作,确保民族民间音乐之树常青

原生态民歌纯净质朴,是人们工作、生活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的真实再现,它的失传将意味着民族音乐传统精髓的丧失。作为形式简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歌绝大多数以自生自灭的状态在民间流传。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原生态民歌已成当务之急:

一是要广泛收集整理优秀的原生态民歌。由于原生态民歌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将不可能再现其原貌。据我所知,很多地方民歌传统曲目只有少数年老的同志会唱,这些民歌很可能会随着这部分人的去世而失传。所以,当前我们必须抓紧做好这项工作,尽可能多地记录下现存的原生态民歌。

二是要注意保持地方传统特色。客观地说,借鉴和吸收外来音乐对发展本地原生态民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原生态民歌原有的特色,使之成为某一地方原生态民歌的标志。但事实上目前这项工作做起来难度很大,以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为主要特色的原生态民歌在现代社会中遭受着严峻挑战,外来文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自然状态下的群众性集体创作与口头流传几乎已不再可能。

三是加强音乐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创作是原生态民歌发展的灵魂,但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原生态民歌,就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素养。我们完全可以将原生态民歌改编成视唱练耳教材、钢琴教材、声乐教材和理论技术课程,供青少年学习。但要强调的是,对原生态民歌的教学,不能固定一种唱法,而应保持原生态民歌原有特色,尽可能使用方言。

四是加强对传统经典民歌的宣传。各地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创作和演唱比赛,为民间歌手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广大群众演唱本地民歌,由此激发大家对原生态民歌的兴趣。要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到乡村田头将优秀的原生态经典民歌录制成音像制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原生态民歌。

(二)积极开展各地民歌舞台创作,努力推动民歌艺术的健康发展

舞台民歌只有根植于原生态民歌这一肥沃的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元素,才能得以丰富和发展。关于音乐创作必须源自于生活这一点,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目前舞台民歌虽多,可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是我们有相当一批作曲家脱离了原生态环境,不能脚踏实地地开展田野调查,不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不懂得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另外,舞台民歌作为一种专业创作,我们应当从专业的角度来理解原生态民歌,要研究原生态民歌的表现手法、演唱风格、音调、节奏及曲式等专业问题,尽可能保留原生态民歌的原有韵味和艺术魅力,切忌跟风与媚俗,以保证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舞台民歌来。

参考文献:

[1]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2]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3]晓明《也谈民歌》,《人民音乐》,1983年第3期。

[4]黎英海《试谈民歌改编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56年第10期。

[5]刘志《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变与趋向——兼谈美声唱法的趋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6]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探微 篇3

微博即微型博客 (Microblog) 的简称, 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 (gtalk、MSN、QQ、skype) 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来实时发布简短消息。它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但在信息数量上会受到限制, 比如新浪微博最多不会超过140字, 这也是微博最显著的特征, 所以有人称之为“迷你型博客”。

微博在传播信息上具有如下特征:便捷性, 只需轻点鼠标,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现场记录、发感慨、晒心情, 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微博成了名副其实的“自媒体”;即时性, 由于技术门槛低, 发布渠道方便, 很多即时信息可以不受限制、轻松上传, 在传递突发性事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是典型的网络加速传播, 其速度超过了过去所有的传播方式;裂变性, 微博提供转发功能, 体现一种“follow”关系, 有价值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关注, 互相转发产生“辐射”, 信息相互渗透、信息如同发生裂变一样得到迅速传播, 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这种裂变式传播会迅速形成“公共议题”, 对大众接收信息形成议程设置。

目前, 微博的发展态势可谓迅猛, 平台不断增加, 微博相继成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标配”产品, 凤凰网、人民网等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也纷纷开通。虽然其盈利模式尚未明确, 但很多网站都不愿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同时, 微博用户激增, 据新浪科技报道, 专业市场调查机构艾瑞数据称, 2010年5月, 微博服务的月度覆盖人数已达8065万余人, 比3月份对微博服务进行数据监测以来已增长47.9%。 (1) 因为它满足了人人都有的传播欲望, 不织“围脖”已经落伍, 微博俨然成了自媒体传播新星, 其传播影响力不可小觑;在新闻传播方面, 微博俨然已具备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微博传播的威力日益显现, 也日益为传统媒体所重视。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探微

微博的出现, 对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是一种颠覆, 如传统媒体里“把关人”角色的弱化甚至消失, 真实的世界开始被直播, 虽然可能是碎片化的, 但无限的碎片就可能接近真相, 尤其对于一些传统媒体囿于政策、压力等因素不愿不能不便报道的信息, 微博也可以不避讳, 这会比由传统媒体对环境进行对象性加工的“拟态环境”更为真实, 也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为客观、决策更为理性。再如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为提高。对于突发性事件, 人们已没有耐心等待传统媒体加工后的滞后传播, 转而去微博世界中寻找第一时间现场报道, 并热烈参与……如此种种, 传统媒体已遭遇了来自微博的严峻挑战, 很多人士开始表示担忧, 认为微博凶猛, 担心微博会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微博———传统媒体的挑战者。微博对传统媒体扮演的挑战者角色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 从时效性来说, 微博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 它基本上采用的是人际传播的传播模式, 不需要采访、编辑、审核、发版等环节, 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这使得它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而时效性无疑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除了文字内容外, 微博提供图片、音频、视频上传, 使得微博在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时, 新闻现场感极强, 类似于新闻直播, 这在视觉传播时代无疑占据优势。同时, 微博能够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 利用便捷的发布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可以说创造了新的新闻形式。“在围脖世界, 每个人都是信息源, 每个人都是发布者, 信息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传播, 电视新闻信息在速度和广度上彻底OUT了。”央视主持人张羽在其微博 (http://t.sina.com.cn/zhangyu) 中评论说。

其次, 微博传播即时互动性强, 受众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评论功能进行反馈, 或者可以利用转发功能, 把某一事件变成关注焦点, 被网站设置成热门议题, 新闻事件受关注程度和对待此事件的舆论风向一览无余, 这一点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这种互动性还表现在寻求新闻事实真相上, 一个信息源曝出某个事件的冰山一角, 真相可能还蒙着面纱, 但没关系, 如果话题性足够, 热心的网民就会充分发挥力量, 补充有关事件的其他, 种种信息进行汇总, 在短时间内形成热点议题, 事件的真相不断清晰, 相较于传统媒体, 这种网络力量在发挥舆论监督事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再次, 微博传播由于基本上没有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对内容的层层过滤, 可使各种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微博更像一个大市场, 提供各种信息和观点, 人们各取所需, 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转卖”, 热闹非凡。而传统媒体囿于版面、政策、定位等限制, 仅能提供有限的部分信息。微博对客观世界的记录和观察基本是零距离的, 这能减轻传统媒体对事实报道的失真程度。

此外, 微博的出现,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即时发言平台, 尤其对于一些名人来说, 微博上经常有大批粉丝、拥趸者, 其言论会得到未经曲解的传播, 以前需经过传统媒体发言的名人可能会拒绝采访, 使传统媒体的采访难度进一步加大, 新闻采集成本更高。

可见, 从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等方面, 传统媒体都受到来自微博的压力, 这些压力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微博———传统媒体的终结者?的确, 微博对传统媒体造成了种种挑战, 但是否如一些担忧者所言, 微博会逐渐取代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呢?这种忧虑恐怕如当时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的担忧一样, 有过于夸大微博功能之嫌。毕竟, 每种媒介形态各有优势, 而微博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 也有着自身的传播弱势。

首先, 从内容上来说, 之所以被称为“微博”, 就是在传播内容的数量上有所限制, 如新浪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 有时一条微博内容可能仅是寥寥几个字, 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 如果说传递一个简短的新闻消息还有可能的话, 微博对于新闻深度报道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而在社会转型期, 人们不仅需要短消息, 更需要对事件深入的报道与解析, 而这无疑是传统媒体的强项。

其次, 微博上的信息内容丰富庞杂, 但几乎未加过滤, 当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 基于群体社会心理, 传播者的责任感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微博字数的限制, 发布者在编辑要发布的消息时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加工, 而直接将所见所闻所想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生产出来, 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并不严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则不同, 其记者、编辑会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反复验证、把关, 对信息进行层层过滤, 基本上会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即使出现假新闻或不实报道, 媒体机构也会承担相应的舆论谴责或责任, 所以受众的信任度较高。而微博的信息过滤机制并不完善, 各种信息基本未经过滤及加工就与受众“零距离”见面, 再加上各种利害关系所致, 很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滋生地。

再次, 由于目前传统媒体的细分程度较高, 对于受众来说, 可以根据偏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媒体内容, 信息获取的成本并不算高。但对于微博来说, 由于信息发送的低门槛和低成本, 使部分微博使用者过度上传信息。信息机制的不健全, 使得微博信息鱼龙混杂、重复超载, 为信息的有效提取增加了难度。现阶段微博上传信息的零边际成本恰恰部分时候面临着利用信息的高昂边际成本。 (2) 即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发感慨可看做是利用微博进行的低成本的社会交往, 但是如果真正把微博作为一种媒介使用的话, 其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出现的细节断层, 对事件完整性和真实性的缺失, 使其社会传播功能大打折扣。在对微博缺失信息进行补充的过程中, 可能一无所获, 可能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 (3) 而且, 从媒介消费角度来讲, 虽然微博利用成为很多人的新宠, 但也造成了对微博的过度沉迷, 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微博中, 却发现所获并不多, 作为一个理性的媒介消费者, 他应该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 也许很快会意识到利用微博的时间成本巨大而选择离开微博。

微博———传统媒体的助力者。由以上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 微博在信息生产、筛选等方面都尚未健全, 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来讲, 在现阶段还远不如传统媒体成熟。但不可否认, 微博已经具备了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基础条件, 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 以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它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所能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如果传统媒体无视它的存在, 对其不加以充分利用, 定会在信息传播上缺少一个有力的助手, 即微博完全可以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积极助力者。从目前来看, 传统媒体可以借力微博开展以下活动:

首先, 微博可以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微博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 很多明星、企业家等新闻焦点人物都是微博使用者, 他们的言行随时构成新闻, 微博也是一些突发性事件最及时的报道平台。所以, 微博是一座新闻富矿, 有着丰富的消息源, 它大大拓展了记者的新闻来源, 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练就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的本事。但值得注意的是, 微博信息来源类似于新闻线人的角色, 还需对其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判断, 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采访, 还原事件真相, 而非简单平移微博内容, 否则传统媒体若成了微博的批发商, 反倒失去了受众。

其次, 把微博打造成媒体推广的平台。这是一个营销时代, 媒体本身也是如此, 微博推广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成本极低的推广方式, 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创意, 既可以做内容推广, 如媒体内容预告、媒体记者对重大事件的实时直播报道。也可以做形象推广, 如对媒体本身开展的活动本身进行直播。也可以做营销推广, 如与粉丝读者进行亲密互动, 采取多种促销方式提高销量。

再次, 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 也可以利用微博参与采编流程, 如记者可以实现微博采访, 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召开会议、讨论选题等。可以说, 微博的出现是革命性的, 它颠覆了传媒的传统生态, 对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都有新的启示, 媒体从业者一定要积极利用这个平台, 助力采编评写等传统新闻业务职能。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展望

尽管微博的前景仍不确定, 但随着微博的自身功能不断完善, 微博所具有的移动报道功能和舆论影响方式, 将给传统媒体获取与发布新闻带来异常深刻的变化。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可谓一次挑战, 但同时也蕴涵着无限机遇, 传统媒体对于微博的开发利用还有巨大的操作空间。若传统媒体能积极地与微博进行互动与互补, 使得二者的媒介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二者定会共生共荣, 共同创造新的媒介生态, 这无疑会对新闻品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 其传播优势日益显现, 影响力日益提高, 也对传统大众媒体造成了压力。微博的出现到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哪些冲击?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点的基础上, 总结它对传统媒体造成的种种压力与挑战, 并对二者的传播优劣势进行比较, 指出微博不会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 但传统媒体绝对不能无视微博的存在, 需积极吸纳微博的传播优势, 利用微博传播平台, 不断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水平, 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出奇制胜, 并与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传播载体一起, 营造更为高品质的传播生态。

关键词:微博,传统媒体,关系探微,关系展望

参考文献

①http://tech.sina.com.cn/i/2010-07-09/10594407355.shtml

②周业安:《微博经济学》, 《中国经营报》, 2010-04-24。

中国儒家思想中天人关系探微 篇4

一、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孔子作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他的话语具有超常的深刻性和启发性。谈论天人关系, 首先不能不说孔子。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里孔子所谓的“天”不是神, 也不是绝对超越的精神, 而是自然或者自然之道 (天道) 。在孔子朴素的唯物思想中, 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就是天道, 自然固有之运行规律无始无终, 万物皆顺应天道而生。孔子还从对天道的理解转向关照自身, 《论语·为政》记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 孔子五十岁掌握了天道之规律, 顺天命而为;六十岁对一切所闻所见和遭遇都能够心平气和地理解和接受了;七十岁就达到了随心率志却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境界了。孔子这句话说明他寓己于“天”, 对天道进行思考的哲学命题用于人的身心修养, 已达到天与人的和谐, 从而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孔子要求君子对“自然之道”采取“敬而无失”的态度, 顺天道而动, 顺天道而为可以说是儒家的基本态度。所以, 孔子说“畏天”。但是, 在孔子看来, “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就是说, 只有天是最高、最大的, 万物皆统于天, 但只有有大仁大德的人, 才能效法天, 才能通晓天道。孔子的天人和谐观念不仅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也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的重要开端。

二、子思——“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天人合一”学说由孔子嫡孙子思最早提出。子思曰:“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礼记·中庸》) 他主张的“天人合一”即是人与天在精神心理层面上提出来的天人统一性。人与万物乃天地之“化育”, 这里就可以看出天地是人与万物生命的本源。人的精神与天地相通, 如此, 才“可以与天地参”, 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子思又提出了“中”与“和”的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太平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道德追求, 内心之情即为“中”, 内心之情抒发合乎理即为“和”, 这既是体现于人与人的关系, 也是体现为人与天道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和”。“中和”思想, 既寄托了子思的道德理想, 又体现了他的天道和谐的思想。

三、孟子的“顺天”思想

自然育化万物, 是万物之本源, 所以天有德、有善、有仁。人生于自然, 对于人的生存与天的关系, 孟子明确提出了“顺天”。所谓“顺天者存, 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 就是要按照自然固有的性质和运行规律行事。在孟子的思想中强调只有“顺天”人类才能合理地“用天”;只有“顺天”才有可能不用“智”于自然。道家思想主张无为, “无为则无不为”, 而孟子虽不主张“无为”, 却是不强为, 即顺天而为, 若“道”是无为, 无为是顺应“道”, 那么孟子顺天而为也是顺应天道。孟子对“顺天”的天人关系的哲学命题应用于政治生活, 使哲学思想更具生活化。他说:“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梁惠王上》) 山林不是“取之不尽”的, 动植物不是“用之不竭”的,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适时而为, 顺天而行。

四、荀子的天人关系的思想

中国的哲学至荀子始对天做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解释。荀子认为自然规律是固有的, 人所不可更改的:“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非相篇》) “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其运行变化遵循于固定的规律。在荀子看来, 人并非自然界的主宰, 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周而复始, 不因人的善恶而改变。荀子在主张人类“序四时, 裁万物, 兼利天下” (《荀子·王制》) 的同时, 还强调人类“不与天争职” (《荀子·天论》) , 在这里荀子一定程度上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 既然自然界有人无法更改的固有规律, 那么人要因时而动, 裁度万物规律然后遵循规律而行事。在当时人们的认识还较蒙昧的时代, 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新的开拓。

“天”孕育万物与人, 是至高的不可超越的。由于自然的客观固有性, 人就要融入自然之中, 人的行动就要顺应天道运行的规律, 适时而动, 顺天而为, 即“天人合一”, 这便是儒家的自然观, 是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念。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学主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固有的天人和谐观, 在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给后人以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天”“人”关系的思想, 其实质在人类如何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关“人天合一”的观念, 早已有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早已包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论述, 都注重强调同生共存, 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儒家思想,天人关系,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蒙培元.人与自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 2002.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 篇5

一、何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支撑下,构建起的以学生高效学习为特点的课堂模式。这里的教育思想可以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合作能力、做事能力和做人能力”,也可以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为重点———学习技能和交流技能”。这里的教学理念可以是“以学为中心”,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构建高效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会学、愿学、能学,并且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二、课堂管理的范畴

什么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包括哪些内容?课堂管理是不是对学生纪律方面的管理?事实上,“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组织学生、利用空间、掌控时间和驾驭材料的一切事情”[2]。学生只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空间和时间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而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首先得管理好自己,从情绪到心态、从知识到技能都要做到最佳,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最佳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发生。良好的课堂管理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在老师的学术指导下;(2)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而且总体上能够做到;(3)几乎没有时间的浪费、混乱或者干扰;(4)教室的环境以学习为导向,但却轻松愉快[3]。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那么如何实现此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下功夫管理,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服务。就此看来,搞好课堂管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而只有学生参与学习了,高效课堂才成为可能。

三、高效课堂和课堂管理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参与又需要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那么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课堂管理工作呢?

1. 学生的管理

(1)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想象,“填鸭式”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相反,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竞赛、报告、演讲等却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中。因此,老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

(2)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不论做得好与坏,成功与失败。同时,只有老师所组织的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才会主动参与。所以,老师需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3)要让学生深度参与

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只是表面现象的热闹,而是帮助学生快速、牢固、轻松、愉快地学习,容知识的积累、整合、应用和创新于一体的深度参与。

2. 教材的管理

(1)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其中包括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课堂上对教材的管理来看,首先,教师要把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详细、明确而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时间就明确今天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实现性,即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不宜过高或过低。再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测量性,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判断是否达到,而不应该用模糊的语言或难易衡量的语言来描述[4]。

(2)教学内容要充实

教师需要完全吃透教材,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所以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既有重点,又有难点;既有高强度的教学内容,又有让学生稍微接受的内容。难易结合,张弛有度,这样学生才能在教材内容的指引下实现高效学习。

(3)教学材料要齐全

从课本,到练习题,到相关材料;从纸质的,到电子的;从电脑上的,到网络上的,所有与教学相关的材料和路径都要完全准备好。当学生看见老师在课堂上忙作一团时,有的可能为老师着急,有的在看笑话,有的就已经开小差。因此,老师只有把所需的各种材料提前放到方便合适的地方,教学才能顺利进展,学生也才能有效、高效地学习。

3. 教师的管理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是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己的事业,更是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带着不良情绪走入课堂,不仅自己无法按照提前准备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教学,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生无辜地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必然无法高效学习。

(2)让自己完全准备好

有学者指出,“工作的有效性一半在你出门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在你离开家和到学校的途中就需要把自己武装好,学术上和态度上都要做到”[2]。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老师首先要让自己在课堂上高效起来。而老师的高效必然包括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兴致勃勃地迎接新的一天,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从知识的角度引领他们思考和探究。从授课内容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材到资源都要得心应手。

(3)让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

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准备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老师还需要在这堂课中百分之百地投入。只有老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极致。

(4)制定好测评机制

公平公正、始终如一的测评标准会使学生逐渐地朝着老师的要求前进。老师完全按照标准来执行,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在安全和有保证的环境中愉快高效地学习[5]。

4. 时间的管理

从准点开始,到充分利用中间的有效时间,再到干脆利索地结尾都是一堂高效课堂必备的要素。学生到来之前,老师就应该守候在教室里,让学生知道,老师很遵守时间,因此学生也不应该迟到。日久天长,学生便养成了准时到达或提前进教室的良好习惯。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既不让学生无所事事,也不能让学生过于紧张。最后,老师一定要把总结压缩在下课之前,不拖堂。

5. 空间的管理

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课堂这一大空间,具体包括教师的空间、学生的空间和活动的空间。就教师的空间而言,重点指教师的课桌、讲台周围的空间。首先,教师要整理好自己课桌上的东西,与这堂课教学无关的东西尽量不要放到上面,而必需的东西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拿到想要的教学材料或教具。其次,要整理好脚下的空间,以防自己在不小心中被绊倒或碰伤。只有保证自己的高效工作,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高效。对于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供安全、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包括他们单个学习时课桌周围的空间、小组讨论时他们公共的空间以及与老师交流和探讨时的空间。

四、课堂管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随着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课堂教学。而高效课堂既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那么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管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呢?

1. 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管理

就如今的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的方式,把知识一点一点地“喂”到学生的口中。而学生只是默默地听,静静地记,几乎没有互动,连眼神的交流都很少。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似乎不需要管理。学生乖乖地听讲,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课,看似一切正常,但是否做到了高效课堂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动作的发出者,是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质疑的发生者。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课堂管理,重新定义课堂管理,而且重新实施课堂管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改革才有出路,才能真正满足教学的需求。

2. 教学改革亟待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由于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够,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能力也令人担忧。首先,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其次,课堂管理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只要学生的分数高,什么样的课堂管理都无所谓。但高分的代价是剥夺了学生自由探索、自我求知、自我学习的权利。所以,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终身学习来看,现有的课堂管理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要想使教改实现真正的成功,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较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你的课堂管理能力要比你拥有多少知识更为重要。老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而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上激励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求知,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教材的禁锢,自由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相比之下,课堂管理的好坏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更能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

总之,教改的重点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重心又是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良好的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管理能力。因此,要想使我们的教改进一步深入,课堂管理就成为关键性因素。期盼着我们的教改能从课堂管理入手,以高效课堂为目标,最终满足教学的需求。

摘要:21世纪新课改为学业负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人本价值理论和方法论视角,它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能。学生对学业负担有主观认知体验和客观担当责任,而学习效能是学业负担产生的内发因素。基于此,厘清学业负担主观感受与个体学习效能间的内在关联、学业负担客观责任与一般学习效能间的内在逻辑,是新课改下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最后,养成以学生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建构以学生高效能学习为关键的学力发展策略体系、创造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文化体系、构建以自主性为旨归的积极“自我学习”世界来寻找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新课改,学业负担,学习效能,自主减负

参考文献

[1]Wang,Margaret,Geneva Haertel,and Herbert Walberg.What Helps Students Learn?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74-79.

[2]Wong,H.K&Wong R.T.The First Days of School.California:Harry K.Wong Publications,Inc.,2009.

[3]Emmer,Edmundt.,Carolyn M.Evertson,and Murray E.Worsham.Classroom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Teachers.Boston:Allyn&Bacon,2003.

[4]程晓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备课[J].教师教育论坛,2014(9).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探微 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关系,措施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含义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9年1月修订) 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1)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 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 (2)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为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健全性和有效性, 促进组织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断优化。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控制, 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1.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4月,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中, 对内部控制定义如下:“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 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 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化, 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 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 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这个定义把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因素包括内部审计。赵建平主编的《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管理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三种。 (3) 从上述权威论述可以看出,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内部审计是监督与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业务主要有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特殊目的的专项审计,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价值增值型审计等将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新趋向。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内部审计业务, 都必须审查并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并由此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因此,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 是监督与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二)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和对象

197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第3号“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 1977年美国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更是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定职责。审计学家布林克在回首IIA50年时指出, 内部审计最应该关注的是“内部控制”。 (4) 因此,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和对象。

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审查, 从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

1. 控制环境的审查重点:

经营活动的复杂性、管理权限的集中度、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有效性、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组织文化内容及组织成员的理解认同程度、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有效性、组织结构及职权划分的合理性、人员的知识技能、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胜任能力、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员工业绩考核及激励机制。

2. 风险管理审查重点:

可能引发风险的内外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计带来的后果、对抗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

3. 控制活动的审查重点: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5) 内部审计对控制活动的审查重点: (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审查重点。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 对此项控制的审查就是要看上述不相容职务间是否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2) 授权审批控制的审查重点。企业常规授权、特别授权的制度规范完善情况;企业授权审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情况。 (3) 会计系统控制的审查内容。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人员分工情况;凭证的取得、填制、传递、装订和保管情况;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情况;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报送、保管情况。 (4) 财产保护控制的审查重点。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的建立情况;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的实施情况;资产接近限制。 (5) 预算控制审查重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的规范性。 (6) 运营分析控制审查重点。运营分析制度的建立情况;经理层综合产购销及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开展运营分析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7) 绩效考评控制审查重点。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情况;考评结果的应用情况。

4. 信息与沟通的审查重点:

获取财务信息、非财物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信息传递渠道的便捷与顺畅;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5. 监督的审查重点:

内部监督主体状况;内部监督机制设置情况、内部监督活动实施情况、内部监督组织安排情况等。

(三)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融合。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要素, 是单位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 其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和对象,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审查评价, 促成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 并为组织最高管理层提供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设性意见。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 发现组织内部控制的风险点和薄弱点,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评估造成的不良影响, 协助管理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内部控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一个设计并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 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审计领域, 加快现代审计方法的变革。

三、加强内部审计, 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1.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合理设置与准确定位。组织应适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建立合理高效的现代内部审计机构,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对内部审计的理念也要从财务收支审计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转变、从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向战略层治理导向审计转变、从事后审计向全程审计转变、从查错防弊导向审计向价值增值导向审计转变。 (6) 立足服务, 做好监督,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和预防性作用, 紧紧围绕组织经营战略和目标, 为增加组织价值服务。

2.提供内部控制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法》关于公司经理职权中有一条: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这些基本管理制度一般就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传统的做法是:内部控制制定阶段主要交由相关业务部门完成, 业务部门从自身角度、自身利益出发拟定的内部控制方案由于缺乏组织全局观, 必定存在很大缺陷, 甚至存在控制盲点。由于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内审人员对组织内控情况的了解, 使得管理咨询服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有关公司内部基本的管理制度和重大程序在起草与构建阶段即向内审部门进行咨询, 由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从组织全局角度作统筹考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然后经总经理审阅、由董事会决定,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克服内部控制建立时可能存在的缺陷, 保证制度与程序的完善性,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供咨询时, 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只是提供咨询服务, 建立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管理当局的责任。在对已提供过咨询服务的下级单位进行审计时, 根据回避原则, 尽量考虑派遣另外的内部审计人员。

3.对组织内部控制单独立项审查。目前我国多数组织的内部审计仍以查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主, 未深入到风险管理和经营领域, 只是在查账过程中附带审查内部控制, 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应将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单独立项, 衡量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和抵御风险能力, 寻找内部控制薄弱点和风险点, 提出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 防范和化解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提高组织营运能力和管理水平。

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对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 要结合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动态及组织现状, 展开充分的业务培训, 以增加内审人员的知识, 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加强其他能力。当组织推行新的规划, 且该规划随后为内部审计部门审查时, 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培训的途径多种多样, 对于大型组织, 内审人员可以参加正式的内部培训课程, 包括课堂培训、通过互联网和视频会议的远程学习、导师制、现场培训等;对于小型组织, 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向外部寻求培训;让内审人员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也是培训的一种形式。

招聘合格的内审人员是有效管理内审部门的一项基本内容。招聘来自内部审计部门外部且有审计经验的内审人员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招聘人才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部门在招聘人员时, 应当考虑多个因素, 包括将要从事的工作 (如审查、咨询或两者兼有) 和组织文化。新聘员工应当具备特定的技能或者具有学习特定技能的能力, 以提高工作效率。 (7)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 (2009年1月修订)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译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EB/OL].http://www.ciia.com.cn/pyciia/D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id=13488

[3]赵建平.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M].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7:159

[4]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第二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47

[5]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EB/OL]. (2008-05-22) [2011-05-10]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 engwengao/caizhengbuwengao2008/caizhengbuwengao20087/200810/t2008103086252.html.

[6]张先治, 滕晓东.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理念转变[J].财务与会计, 2010 (12) :24

光影与室内设计要素的关系探微 篇7

1 光影与室内设计物质要素的关系

1.1 光影与色彩

有光才有色,是光创造了世界上的姹紫嫣红。色彩和光影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于室内设计作品光色形态的判断和审美。光影作用于色彩体现在光的照射与影的衬托,室内空间中任何要素的色彩都会受到光的影响,形成光源光、固有色与阴影色。在人工照明情况下,漫射光源全局照明,色彩在周围环境衬托下表现出柔和的平面感,以体现固有色为主;装饰光源局部照明,色彩会产生丰富的层次性与光晕变化,在阴影衬托下冷暖变化、明暗变化强烈;如果是有色光源,还会改变原有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关系。自然光中的阳光作用于室内,也会改变原有色彩的冷暖关系,使受光部位变暖,阴影部位变冷。

另外,光线的强弱影响着空间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当光线强烈时,空间要素的色彩明度和对比度较高;当光线较弱时,空间要素色彩相对较暗,对比度较低。光影在室内空间中还起到统一色调,修饰与丰富空间色彩,加强空间色彩视觉效果和环境氛围的作用。设计师在设计中要注意色彩与光影的关系,在针对不同要求完成各种色彩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光影对色彩的影响,使光影与色彩的应用达到完美结合。

1.2 光影与材料

室内设计作品材料视觉美感的显现,必须在光影作用下才能发挥其性能。空间氛围与装饰艺术效果要靠材料质感和肌理特性来表达,这种质感、肌理、色泽及其艺术效果均要通过光的照射与影的衬托加以体现,可以利用控光、透光、滤光、反射、折射、遮光等多种光影制造手段与材料自身的特性相结合,构成多种各具特色的材料知觉。利用控光手段主要是控制光照方向和强度,如质感细腻的木材、织物、皮革、亚光金属等,光线需要有一定的照射角度,比较匀质的光线与阴影衬托能让表面显得柔和、更有亲和力;质感粗糙的表面用斜射集中照明或间接照明能造成阴影效果,从而体现肌理与质感,如粗糙的石材、粗纤维,或某些表面处理成粗糙效果的材料。利用透光、滤光手段和材料结合也能加强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具有透光的特性,光线透过,会产生晶莹剔透的效果;薄纱、云石与彩色亚克力具有半透光的特性,自内而外的光线形成的光影效果能让材料有一种轻盈、透亮的感觉,会出现丰富的纹理感、色彩感与神秘感。高光金属、玻璃、镜片、金属感的织物会反射与折射光线,形成璀璨的光影视觉效果,如高光的金属表面,集中照明能折射出由加工精度带来的高科技美感。

1.3 光影与空间

路易斯·康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光影可以塑造空间实体形态,利用光的强弱、明暗、阴影等特性,在空间造型形态上起着显示、隐蔽、突出、夸张、统一、丰富、修饰的作用来塑造空间实体形态。例如,光影能统一空间中的各局部形态,加强空间的整体性;空间在自然与人工光影的作用下,会产生明度、色彩、肌理渐变的丰富层次变化,使空间形态有了尺度感受与知觉深度;光影的明暗、亮度差异,光照面积大小,空间开合、张扬收敛以及形状变化,会使空间形态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空间序列;光影的强弱,能形成空间的趣味中心,体现出空间形态的主从关系,并能形成空间的导向作用。相对于光塑造的实体空间,光还可以从实体空间中游离出来,产生相对于实体的虚空间,这种光影虚空间需靠人的感觉和心理来确定,如表演空间舞台上的一束追身光就是虚空间限定的形式。另外,光影还可以塑造空间中的物体形态,光照到物体表面,勾勒出轮廓,形成物体的明暗及阴影变化,给予物体以立体感与深度感,如家具、陈设、绿化等,都是依靠光影的作用体现其立体形态的。

2 光影与室内设计精神要素的关系

2.1 光影与心理

黑格尔说:“绝对的光明等于黑暗”。此语可以体会出光明与黑暗的心理转换过程,光影是影响心理变化最基本、最本质的因素。在人的思想中,光与阴影是象征善与恶、安全与危险的两种对立的视觉符号,室内空间光和影产生的气氛也关系到人的心理感受,当空间中光线幽暗时,处于其中的人会感到空间收缩、紧张、肃穆、压抑和恐惧感,反之,处于其中的人会感到舒畅、开敞、放松和光明感。光影的变化还会形成冷与暖的心理感受,如阳光使人感到温暖、热烈,阴影让人感到凉爽、阴暗、寒冷。光影的强弱与形态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如在空间界面上投影或阴影的某种形状,会在人的心理形成暗示作用,空间走廊的黑暗尽头在心理上也会产生影响,剧场舞台形成的光影空间也是心理空间的体现。根据人的趋光心理,空间中某些灯光的设计作用于人的视觉后,会产生心理上的指示作用。以上这些都是光影对人心理的影响。例如,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就是光影作用于心理的绝妙例证,运用光照与黑暗的强烈对比手法,一个巨大的光构成十字架镂刻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墙壁上,在心理形成了神性的光影空间,使人强烈的感受到置身于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

2.2 光影与意境

意境指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感性的艺术形象及其与审美主体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艺术情趣、氛围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艺术联想和想象。意境针对于光影,是对光影空间在意念和情感中激起的物外之境、象外之象、景外之情。光影渲染空间意境,是光影的重要特性之一,光影是塑造情感空间,表现室内空间意境强有力的语言,在室内空间中,根据空间功能的需要,利用光影的心理特性,或产生神圣崇高、幽静神秘的神性空间意境;或产生清新安详、欢快奔放的自然空间意境;或产生小桥流水、粉墙黛影的江南空间意境;或产生结构精细、技术时尚的科技空间意境。每一种光影参与的空间意境都会使身处其中的人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联想,形成特定的审美感受,这些审美意境的产生,光影在其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自觉与不自觉间与光影参与的室内环境进行了情感交流,对空间产生情境的联想,使空间意境得到深化与升华。光影所营造的意境作为人类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的载体之一,它的重要性必定会日益呈现,也必将受到设计师和空间使用者的重视。设计师应加强对意境审美的感受以及精神上的感悟,设计出室内意境佳品。

3 结语

上述光影与室内设计物质与精神要素关系的探讨,会对室内光影因素的设计起到一点启示作用,设计师应该从整体的观念和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光影与室内设计要素的关系,既考虑与光影相关的物质要素,又重视与光影相关的精神要素,才能设计出能够使人产生共鸣的优秀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毛白滔.建筑环境的光影视觉效应[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18-19.

[2]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0-21.

[3]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34.

关系探微论文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技术,发展,关系

电视新闻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电视新闻的传播。电视技术在人们不知不觉当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电视技术与从前相比取得的重要成就足以说明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兴起与完善。而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1 中国电视新闻的重要发展阶段与电视技术发展的关系

1.1 诞生阶段

1958年北京电视台成立,同年9月第一档新闻类节目播出,这也就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诞生。当时的采制设备都相对落后,选择的依旧是“轴对轴”的录音方法。而在录像方面,选择的也是1948年左右生产出的电视摄影机,它可以同步记录画面和音像。在这之后,一些相对大的城市也开始开办自己的电视新闻节目,而当时的播出形式,则选择了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的形式,我国第一辆黑白电视转播车出现之后,电视新闻发展水平才算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1960年北京电视台建立了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实现了对我国电视技术的又一突破。在接收设备方面,我国自主研发,创立了“北京牌”电视机,投入到了市场当中。虽然说电视机的价格相对昂贵,一般的家庭难以承担,但也是我国电视技术的又一突破性进步,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1973年到1989年之间,这是我国电视技术初步发展,电视新闻传播具有更好发展空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彩色电视机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在采制设备上磁带录像机逐渐问世,而在电视台的制作设备选择上,也基本上可以体现出电视台制作的精良,甚至说可以为编导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设备的选择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在传输设备上,我国70年代末已经逐渐开始了转播台和发射台的建立,并且将其逐渐辐射到了其他地方电视台。1973年,北京电视台首次播出了彩色电视节目,这也是针对全国人民的第一次播出,标志着我国电视节目从黑白向彩色转变。

而制式的变化也是我国电视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大事件,在诞生阶段我国采用的是NTSC制,而在这一阶段我国选择的制式为PAL制,该制式传送的范围更广,传输的传真度也越高。这推动了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

1.3 稳定阶段

处于稳定阶段的标志性开始,就是我国在80年代初引进了ENG设备,这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ENG设备是指便携式摄像机,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采集具有很大的帮助。那个时代,选择的摄像设备都是比较庞大并且比较笨重的,很多时候只能架在一些场馆当中,而对新闻记者进行相应的新闻采集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就需要这样的小型设备的出现,这解决了电视新闻拍摄中的问题,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电视技术的蓬勃发展。

而中央电视台也是在1978年之后,完全采用了ENG设备进行新闻的采集,可以在拍摄两三个小时之后直接进行播放,更加符合新闻时效性的特点,同时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有效传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迅猛发展和繁荣阶段

1992年之后,则属于繁荣阶段。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电视技术发展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尽可能与世界水平相持平。进入了90年代之后,我国引入了卫星设备,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视技术的飞跃提供了条件。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数字转播车等全新的电视技术的引用,更是确保电视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条件。

首先采制设备目前已经升级为最新的SNG设备,它以卫星通讯系统为传输平台,然后制作成车载系统或编写系统。另外,媒体讲求的就是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记者进行竞争的当前,SNG设备恰好可以满足人的灵活性特点,甚至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最为抢眼的新闻,进而使这样的新闻内容更加具有意义和时效性,同时也是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推动基础。

2 小结

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必然要和电视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也可以说电视技术的进步与否直接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发展状况。因此要不断发展我国电视技术水平,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引入,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经验,为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以及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敬华.论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D].开封:河南大学,2002.

上一篇:电控系统升级下一篇:封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