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MRI造影术

2024-10-16

椎间盘MRI造影术(精选3篇)

椎间盘MRI造影术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椎间盘造影(CT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均于同一时期行MRI和CT椎间盘造影检查。观察MRI信号强度改变、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等情况,并分析MRI信号强度和CT造影结果临床相关性。结果:盘源性下腰痛82例患者共完成椎间盘造影228个,其中诱发一致性疼痛为93个;MRI出现高信号区(HIZ)改变与CTD分型呈正相关(r=0.524,P<0.05);与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呈正相关(r=0.614,P<0.05),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D存在显著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盘源性下腰痛,CT椎间盘造影,磁共振

盘源性下腰痛属于临床常见症状,多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诊断盘源性下腰痛常用方式有MRI和CT椎间盘造影(CTD),但关于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资料较少。为探讨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椎间盘造影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26~75岁;平均(51.36±10.24)岁;病程13~41个月,平均(23.41±2.17)个月,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时期行MRI和CT椎间盘造影检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盘源性下腰痛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年;2保守治疗持续半年无效果;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近半年内有腰部手术史者;2患有典型神经根症状;3明显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疝;4出现椎体滑移或椎间盘感染。

1.3 方法

MRI检查:成像设备采用Gyroscant-10nt 1.0T超导型,行T1WI腰椎矢状位可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横断位、T2WI矢状位成像可采用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具体设置情况如下:矢状位T1WI、T2WI分别设置为TR440ms,TE14ms、TR2800ms,TE103ms;横断位T2WI设置为TR4260ms,TE112ms;将层厚与间距分别设置为4.0mm、1.0mm。MRI图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2位骨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高信号区(HIZ)出现的椎间盘。

CTD检查:采用GE Pro Speed FⅡ双层螺旋行CTD检查,将层厚、层间距分别设置为3mm、0mm。患者取俯卧位,于椎间盘处行CT扫描,使扫描线与椎间盘保持平行,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CT检查结果,将脊膜旁作为入路路径,穿刺部位为棘突旁椎板下缘,针尖置于椎间盘中心并注入对比剂,观察是否存在一致性疼痛。行横断位扫描,观察对比剂分布情况。CTD检查由临床经验丰富的2位骨科医师共同完成,并采用盲法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如诱发一致性疼痛,则为阳性椎间盘;反之则为阴性椎间盘。

1.4 观察指标

1 MRI表现;2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情况;3 MRI表现与CTD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均用例或者百分率(%)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模型确定。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检查结果

盘源性下腰痛82例患者共完成228个椎间盘造影,其中MRI出现HIZ改变的椎间盘共65个,构成比为28.51%;MRI未出现HIZ改变的椎间盘共163个,构成比为71.49%。

2.2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情况

228个椎间盘造影中,按照CTD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椎间盘分别为92个、64个、45个、27个;构成比分别为40.35%、28.07%、19.74%、11.84%;其中诱发一次性疼痛分别为8个、52个、9个、24个,构成比分别为8.70%、81.25%、20.00%、88.89%。阳性椎间盘(即诱发一次性疼痛椎间盘)共93个,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25~1.47m L,平均(0.89±0.21)m L;阴性椎间盘(即诱发不一致疼痛或不痛)共135个,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48~2.59m L,平均(1.83±0.32)m L。

2.3 MRI表现与CTD相关性

MRI出现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中,CTD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9个、12个、19个、25个;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中,CTD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83个、52个、26个、2个,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CTD分型呈正相关(r=0.524,P<0.05);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中,诱发一次性疼痛为61个,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中,诱发一次性疼痛为32个,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造影诱发的一次性疼痛呈正相关(r=0.614,P<0.05);出现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21~1.07m L,平均(0.52±0.11)m L;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64~2.47m L,平均(2.12±0.23)m L,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r=-0.429,P<0.05)。

3. 讨论

MRI是临床诊断盘源性下腰痛常用方法,可直接诊断出腰椎间盘的相关改变,但不能准确判定责任椎间盘,此外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能准确定位病变节段[2]。CTD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内部形态变化,定位诱发疼痛节段;且对各种病理变化敏感性较强[3];可通过横断面扫描图像获得更多基础资料,在椎间盘中注入对比剂,通过对比剂分布状况,可对纤维环破坏程度进行准确分型,并能显示破裂口,可操作性与重复性较强,通过准确评估椎间盘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手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5]。CTD在扫面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通过标记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可将组织损伤降至最低[6]。

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不能替代CTD,但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出现HIZ改变与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呈正相关,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提示可通过二者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诊断过程中,可通过MRI影像学表现对病例进行筛选,从而减少有创检查。CTD可借助CT扫描优势,精确评估该类患者纤维环破裂情况,并借此推断CTD分型与诱发一致性疼痛关系,在MRI检查基础上精确判定责任椎间盘,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出现HIZ改变与CTD分型、诱发的一致性疼痛以及对比剂注射剂量均存在显著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淼.盘源性下腰痛的CT椎间盘造影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刘淼,陈兴灿,潘永青,等.盘源性下腰痛患者CT腰椎间盘造影与MRI相关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439-442.

[3]刘淼,陈兴灿,张文丹,等.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CT椎间盘造影与MRI表现的相关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4):213-216.

[4]刘伟,宋滇文,贾连顺.椎间盘造影阴性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的分析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7):1541-1545.

[5]郭林,桂晓臣,蔡跃增,等.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3):254-257.

[6]张翱,杨全,向波,等.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5):436-440.

椎间盘MRI造影术 篇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MRI

外科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手术后常常出现症状不缓解、加重或复发的病例。近年来, 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报道逐渐增多, 一般5%~15%的患者需要翻修手术[1]。姜磊等[2]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影像学做过报道。MRI属非侵入性检查,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早已被人们认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17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翻修术, 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时MRI价值加以讨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74 例, 男102 例, 女72 例;年龄28~81 岁, 平均46.8 岁。距初次手术时间7 d~6年。

1.2 初次手术情况

髓核消融18 例;椎间盘镜29 例;髓核摘除术91 例, L4~5 49 例, L5S1 34 例, L3~4 8 例;其中椎板间开窗59 例, 全椎板切除20 例, 半椎板切除12 例;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36 例。

1.3 临床表现

初次手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者20 例, 初次手术后经一段缓解期后症状复发者154 例。其中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79 例, 下肢放射性疼痛32 例, 腰背部疼痛14 例, 间歇性跛行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29 例。

1.4 放射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 84 例摄腰椎斜位片, 127 例摄腰椎屈、伸侧位片, 52 例行脊髓造影。

1.5 MRI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MRI检查, 其中61 例同时行Gd增强扫描。

2 结 果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并经手术证实, 本组病例MRI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2.1 椎间盘突出

38 例45 例次。在T1加权相及质子加权图相上, 椎间盘纤维环均呈低信号, 而突出的髓核信号强度相对较高。其中手术定位错误8 例次。突出髓核未完全摘除9 例次, 其中6 例次为突出髓核游离于椎管内并向上方或下方椎体后壁处移动, 1 例次为极外侧型突出, 2 例次为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或骨化。复发性椎间盘突出16 例。前次手术间隙相邻间隙突出12 例次。

2.2 椎管狭窄

54 例61 例次, 其中中央椎管狭窄29 例次。表现为椎间盘高度减低, T2加权相椎间盘信号强度明显减低或无信号。黄韧带明显增厚, 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 中央椎管矢状径低于正常值。神经根管狭窄32 例次。除可见与中央椎管狭窄相似的表现外, 尚可见侧隐窝狭窄。矢状位图像示明显狭窄的椎间孔及受到卡压的神经根或后根神经节。

2.3 张力性脑脊液漏

13 例15 例次。表现为T2加权相手术椎间盘附近的椎管后方界限较为清晰的信号增高区, 并与硬膜囊相通, 该区域在T1加权相上为低信号, 其信号高低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见图1) 。

a T1加权相显示L3~5 b T2加权相显示L3~5 节段椎管后方不规则 节段椎管后方不规则 低信号区 高信号区, 信号不均匀

2.4 硬膜纤维化及神经根周围瘢痕形成

29 例31 例次。表现为椎管内及神经根周围软组织影, T1及T2加权相上与椎间盘突出难以辨别。本组27次行Gd增强扫描, 结果有25 例强化明显。

2.5 腰椎不稳

24 例26 例次, 其中手术节段不稳19 例次, 前次手术相邻节段不稳7 例次。除显示不稳节段的椎体向前异常位移外, 还可见周围软组织的水肿, 表现为在T2加权相上信号明显增高。

2.6 椎间隙感染

9 例9 例次。表现为椎间隙变窄, MRI[3]可早期显示相邻椎体表面广泛破坏, 软骨板全部糜烂, 软骨下密度增高, 感染部边缘模糊不清。T1加权相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 T2加权相表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高信号 (见图2) 。

2.7 神经根刺激

7 例11 例次。均为前次行椎间盘切除, 椎间融合内固定患者, 6 例次为双侧神经根症状, 5 例次为单侧神经根症状。表现为神经根管椎弓根内侧异物信号, 神经根受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大多都是经后方入路完成的, 为了良好地显露, 手术中常需不同程度地切除椎板和椎板间的黄韧带, 有时还需要对关节突关节, 尤其是上关节突作部分切除, 由此引起的形态学改变可在术后MRI上得到反映。当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后, 后方纤维环上遗留的缺损在矢状位MRI上往往很容易被识别。由于手术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纤维组织增生, 术后早期T2加权相硬脊膜囊腹侧多可见高信号改变, 随后信号强度逐渐减低。此外, 为止血或防止瘢痕形成, 手术中有时将游离脂肪、明胶海绵以及生物蛋白胶等置入椎管, 术后MRI检查时应注意由此而引起的信号改变。

a T1加权相表现间盘, b T2加权相表现间盘, 相邻终板不均匀的 相邻终板不均匀的 低信号 高信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同时合并腰椎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可分为中央性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两种, 有时中央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可同时存在。如为发育性椎管狭窄, 大多不需特殊处理, 仅行髓核摘除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如椎管狭窄为退变性或混合性, 尤其是存在神经根管狭窄时, 应考虑同时行减压手术。本组病例经MRI证实合并椎管狭窄者54 例, 有15 例仅行椎间盘切除而未同时处理椎管狭窄从而造成手术失败, 12 例患者虽作了全椎板切除减压但并未扩大神经根管, 不但神经根卡压未能完全缓解, 反而因腰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应当指出的是一些患者在行椎间盘切除手术后虽症状缓解, 但椎间盘高度减低又导致了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 这也是再手术的原因之一, 此时行MRI检查可了解椎管狭窄及马尾、神经根的受压程度。

如何鉴别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与瘢痕形成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诊断难点之一。一般认为再次手术对椎间盘突出复发者效果较为满意, 而对硬膜纤维化瘢痕压迫者疗效欠佳[4]。以往常采用CT、CT脊髓造影及增强CT进行鉴别, 准确率在43%~74%;而应用MRI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却提高到79%~80%[5], 如同时采用Gd增强准确率可达90%以上。本组因硬膜纤维化及神经根周围瘢痕形成而再手术的29 例31 例次中27 例次行Gd增强扫描, 结果有25 例次可见明显强化。因此, 对于椎间盘手术失败患者有条件时应常规行增强MRI检查, 对于MRI检查所见神经根增强现象, 应作具体分析。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剧烈且难以忍受的腰痛, 患者不愿下地活动, 更有甚者卧床稍有体位改变即产生剧烈的疼痛。临床上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MRI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神经根刺激症状多见于内固定位置不良的患者, 本组为7 例11 例次。需要强调的是MRI虽然有异常表现, 但远不如CT和三维CT那样直观, 本组的7 例患者不但行MRI检查, 最后还是通过三维CT得以确诊。因为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立即出现, 术后MRI检查不但金属异物造成伪影, 短期内的出血以及椎管内的填充物亦可造成观察困难。因此, 如果怀疑神经根刺激是由椎弓根螺钉造成的, MRI检查不如CT。

参考文献

[1]何志敏, 陈德玉, 郭永飞, 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相关因素及再手术方式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 (15) :3307-3311.

[2]姜磊, 石志才, 倪春鸿.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影像学评价和手术处理[J].颈腰痛杂志, 2006, 27 (1) :50-52.

[3]刘玉军, 李学民, 朱瑜琪.闭式抗生素灌洗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效果[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 (4) :554-556.

[4]戴力扬.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MRI表现[J].颈腰痛杂志, 2000, 21 (1) :51-53.

椎间盘MRI造影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其中, 男39例, 女23例;年龄38~79岁, 平均 (57.42±2.25) 岁;病程4个月~4年, 平均 (1.65±0.78) 年。62例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腰痛、坐骨神经痛及单侧下肢放射痛, 休息后疼痛减轻, 活动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其中, 腰侧弯17例, 腰神经压迫实验阳性14例, 直腿抬高实验阳性53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LDH, 且已明确病理分型;术前均接受CT及MRI检查, 且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腰椎间盘手术史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1) MRI检查。采用0.35T磁共振成像系统 (东软公司) , 应用体表线圈。T2WI:TE130ms, TR3500 ms;T1WI:TE30 ms, TR350 ms。所有患者均行轴位及矢状位扫描, 层厚:5mm, 层距:5 mm。一般情况下, 轴位及矢状位扫描均为9层;必要时, 可加扫。 (2) CT检查。采用16排螺旋CT (美国GE公司) 。设定参数, 层距:1 mm;层厚:3 mm;矩阵:256×512;机架倾斜角度±30°, 确保患者椎间隙的中心线与扫描层面平行。常规扫描患者L3~S1间的三个椎间隙, 反复扫描4次,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然后, 再仔细观察患者骨窗及软组织窗。

1.4 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 对比分析CT及MRI诊断准确率情况[3]。

1.5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分析, 以数 (n) 与率 (%) 表示计数资料, 计数资料对比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及MRI结果比较

经手术证实, 62例患者中, 椎间盘突出22例, 椎间盘膨出14例, 椎间盘脱出11例, 椎间盘结节10例, 椎间盘游离5例。CT诊断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结节、椎间盘游离的准确率分别为86.36%、78.57%、72.73%、80.00%、80.00%, 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2.86%、90.91%、90.00%、100.00%;MRI诊断总准确率为95.16%, 显著高于CT 80.65% (P<0.05) , 见表1。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成像

MRI软组织分辨率较高, 可清晰显示脊柱、脊髓的病理改变及解剖结构 (见图1) , 且无骨伪影干扰, 可进行多方位成像。

3讨论

随社会不断发展,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在劳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 错误使用、过度使用或废弃使用腰椎的现象越来越多, 致使LDH发生率逐年递增。近年来, LDH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男性LDH发病率约为1.9~7.6%, 女性LDH发病率约为2.2%~5.0%, 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3]。LDH可引起患者腰部功能及形态的改变, 诱发腰痛、腿痛、跛行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初次发作、病情轻、病程短的LDH患者, 应采用保守治疗;反复发作、病情重及保守治疗无效的LDH患者, 则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明确分期对合理选择LDH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治疗科学性及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LDH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椎管造影及X线检查。X线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然而, 该法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差, 故而诊断效果并不理想。椎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病灶, 可为LDH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然而, 该法属有创性检查, 部分患者在进行椎管造影后出现了头痛、心悸、咳嗽、胸闷等不良反应, 故而, 该法安全性较差, 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目前, 随医学影像学不断发展, MRI、CT等检查被广泛应用于LDH的临床诊断过程中, 且取得不俗成绩。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 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形态、程度、方向及神经根受压情况。MRI软组织分辨率较高, 可清晰显示脊柱、脊髓的病理改变及解剖结构, 且无骨伪影干扰, 可进行多方位成像。

该研究中, 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MRI诊断总准确率为95.16%, 显著高于CT 80.65% (P<0.05) , 结果与相关文献一致[4,5,6,7,8]。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 (1) MRI对脊髓及硬膜囊压迫情况的判定显著优于CT; (2) 当椎间隙较狭窄时, MRI对患者椎间盘突出更为敏感; (3) MRI一次整体成像 (矢状面) , 即可全面了解患者游离体的形态及滑移位置, 显著优于CT; (4) MRI对许莫尔氏结节的发现率更高。然而, CT亦具有其独到优势, 如价格更加低廉, 对许莫尔氏结节数目及边缘情况的成像更加清晰等。

综上所述, 与CT相比, 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然而, CT及MRI各有优缺点, 临床上,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诊断方式;亦可结合两种诊断方法,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高金亮, 李建民, 孙刚, 等.膝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 (3) :299-302.

[2]杨晋.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的CT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6) :3720-3721.

[3]宾怀有, 龙腾河, 陈武新.螺旋CT扫描与多模式三维重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22) :4146-4149.

[4]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2C) :4227-4229.

[5]方鹏, 常万松, 郝润春, 等.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3) :72-73.

[6]陈国雄.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与MRI影像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4) :106-107.

[7]康永斌, 董志强, 满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影像学表现[J].影像技术, 2013, 26 (4) :8-9.

上一篇:汽机基础下一篇:包装设计教学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