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2024-06-05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精选12篇)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篇1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上, 项目设计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设计企业好坏的试金石, 完善设计质量是我国设计企业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设计质量是项目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 只有在设计全面满足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的前提下再通过精心施工、安装和调试, 才能提供优质的设计产品, 这就必须对设计质量管理和主要环节实施控制, 以控制其活动的工作内容和需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控制中, 根据其项目类别、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行业要求等及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明确划分设计阶段, 实施分阶段的质量控制, 规定每一阶段活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以使设计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等, 以保证设计输出满足顾客和社会的要求。

1 设计项目质量管理

在我国设计市场上, 国内和国际设计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 广大客户对设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设计企业传统上实行的参与管理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型的控制管理模式承待引进和加强。在控制管理的理念中, 质量管理的焦点应该强调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其主要控制点。项目中的每一位管理人员从 (包括主管设计的 (副) 院长到项目负责人) 都应该被赋予应有的责任:

1.1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设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见图1) 。

1.2 加强各层面管理人员职责

在成立项目部时, 就应加强对组织职责的控制, 明确职责, 层层落实, 主要包括:

(1) 设计经理质量职责;

(2) 质量工程师;

(3) 专业负责人;

(4) 审定人;

(5) 审核人;

(6) 校核人;

(7) 编制人。

2 注重项目策划, 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必要前提

项目策划是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之前, 对设计进度安排、人员及资源的配备、组织与技术接口等所开展的一系列策划和组织活动。通过实施将既定的目标进行落实。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设计依据;

(2) 工程项目概况、设计工作范围、质量特性要求等;

(3) 设计基础资料现状及组织机构;

(4) 人力资源配备及组织机构;

(5) 各专业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要求以及特殊专业人员特殊技术要求;

(6) 设计计划、估工和工时管理要求及专业协作计划;

(7) 所需的特殊技能、装备、资料等;

(8) 与各有关方的协作、协调和沟通渠道;

(9) 设计成品文件的发出及归档等。

拿由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承建的某装置是一个EPC项目, 对这个项目我们比较注重前期策划, 在完成《设计质量计划》、《项目HSE计划》、《项目采购计划》、《项目施工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的基础上, 首先抓好长周期设备提前订货作为确保项目进行的前提, 提前组织了长周期设备的询价与招标, 到项目开工建设前已完成了挤压造粒机、尾气压缩机等第一批长周期设备合同签订。根据合同要求, 对项目进度采用“倒排”工期, 抓关键设计点的模式, 编制完成了项目进度控制网络设计, 明确了气压机、采购关键路径, 并对主要控制点根据WBS进行分解,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设计、采购、施工深度交叉工作局面。

3 严格项目实施过程控制, 加强项目自身管理

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 就必须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 在实施项目过程控制中, 我们按照策划文件的要求, 严格执行工程合同所确定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编排合理工作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抓关键路线, 重点对组织技术接口、设计输入、方案审查、设计确认、设计输出、设计变更、计划进度跟踪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努力确保优质、安全、高效率完成设计任务。在这个项目控制中,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组织技术接口方面

设计经理作为技术接口, 内部和外部所有来往的传真、邮件、信函、快递等都统一对口设计经理, 保证了文件来往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质量工程师配合设计经理做好设计文件的归档、分发等工作。

3.2 加强设计输入, 严把设计入口关

设计输入是设计的基础, 对于每一工程的阶段设计, 均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输入要求, 并形成文件。依据设计策划确定设计输入要求。包括设计所必须的资料、数据、条件、采用的标准规范, 遵循的法律法规, 顾客的要求等, 形成文件并评审其适宜性、完整性。对设计输入内容、供货商资料的确认、上游专业对下游专业的条件等, 都按质量策划和专业规定程序执行, 对重要内容, 设计经理确认。

3.3 高度关注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目的是为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识别问题, 若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系统的检查, 以确保设计成果能满足质量特性、相关法令、法规和顾客要求。通过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减少设计失误, 保证设计成品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每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人员和职能部门的代表, 需要时, 可请有关专家。设计评审应形成文件。对承建的沈阳PE项目, 充分借鉴由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公司设计的兰花PE项目经验, 如脱气仓框架的型式、反应器基础、总图、地下工程等经验教训, 防患于未然。设计过程中涉及与施工的相关内容, 我们邀请施工部门人员共同参加方案讨论, 集思广益, 做好方案的可行性讨论, 并尽可能对方案进行优化, 同时, 设计方案也考虑项目费控的要求, 真正体现我公司EPC一体化的优势。

3.4 落实设计确认程序

设计确认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 表明对特定的预期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设计确认应该在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 以确保设计输出文件满足规定的或已知的预期使用/应用的要求, 对设计确认活动的记录和结论应予以保存。设计确认一般分为下面二种形式:

(1) 内部的设计确认

一是对前期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在设计验证后, 报设计部门检查确定, 并加盖相关资格证明送项目分管负责人签署, 确认归档印制发放。

二是在设计的施工图阶段设计经理组织和协调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文件会签, 检查会签结果。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图须经设计经理组织各专业会审会签, 其它图纸经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专业间会审后确认, 才能归档和发放。通过设计确认程序的落实, 对设计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

(2) 外部的设计确认

外部的设计确认是指包括业主、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 (或) 施工单位以及有关的第三方参加的外部设计评审。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确认通常有: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外部的评估或审查;

初步设计通过外部设计审查的批复;

施工图设计图纸的会审或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查。

3.5 加强设计输出的有效控制, 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文件应形成能对照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难的文件, 经验证和评审, 并在发布前按规定的要求经指定责任人员签署批准, 当法规要求时输出文件还应加盖有关资质印章。设计输出应包括:

(1) 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 指导采购、施工、施运行等的相关信息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3) 包括引用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必要时还应包含重要建筑材料、关键设备的验收与接受方的要求;

(4) 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

(5) 设计输出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6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更改是指对设计评审、验证或设计确认后发生的更改情况的控制。即设计成品已进行了校审, 并已提交给顾客后所发生的变化均应属于设计更改。如:在在内部的后续阶段发生了设计条件不足或错误 (如专业互提设计条件、设计外部评审) , 外部条件发生改变:设备供应改变、施工要求变更等。

设计经理应对已正式发布的所有设计文件的更改实施控制。

(1) 所有设计更改都应由授权人员确定, 对重大设计更改的设计文件都应进行评审、验证, 必要时 (如合同或法规要求时) 进行确认, 在实施之前由授权人批准。

(2) 超出合同范围的设计更改, 设计经理要及时和市场开发部取得联系, 经市场开发部确认后开展工作;一般局部性问题的设计更改, 由专业负责人审核, 设计经理批准;涉及到两个以下的专业时, 设计经理应组织会审会签。顾客或外部原因引起的修改, 需顾客代表或申请变更单位代表的确认;重大方案性或技术性问题的设计更改, 还应报顾客代表和公司分管项目的副总经理 (或公司副总工程师) 确认或批准。

(3) 对所有的设计更改都应形成文件。

(4) 所有的设计更改设计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5) 设计更改的评审记录和验证记录应予以保存。

4认真总结, 加强数据分析

质量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测量, 并将实施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找出存在的偏差, 分析偏差形成的原因等一系列活动,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将与质量有关的不合格品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的不断改进。

5 结束语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 从事质量管理要以正确的理念为基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准则进行设计质量控制, 才能有效保证设计质量。世界经济发展到了今天,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竞争的焦点由价格转变为质量, 企业只有将质量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 才能长期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726~730.

[2]张新明.持续创新-提高工程公司EPC项目管理水平的途径[J].项目管理技术, 2008, 6 (5) :73~77.

[3]杨顺祥, 张秀东, 等.项目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石化勘察设计协会, 2003.5, 89-96.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篇2

——临淮岗乡拆违专项行动

一、思想高度统一:坚定违法建筑必须依法拆除的的信念,依法打击违法违规建筑是严肃国策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需要。

二、步调绝对一致:参与人员150余人,分为维护秩序组、拆迁指挥组、后勤保障组,各组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障拆除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打击坚决彻底:要给违法建筑以彻底性的拆除,避免拆了又盖的现象发生,只有拆除到位才能给土地管理一个好的开端,一个新起点。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初探 篇3

施工管理一般分为5个阶段,依次包括前期决策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

1、施工过程管理

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4)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图纸规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5)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2、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

(1)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

(2)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由于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3)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每个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养成不断学习提高的好习惯。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技术标准,学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还应积极参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的有关建筑工程的科研活动。

3、制定和修改施工进度

(1)制定进度计划。承包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

(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承包商要与监理及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向监理及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可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进度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提前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进度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3)及时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和计划的偏差,找出进度计划的影响因素,采取纠正措施。

4、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必须根据预算和施工进度,月初做出用工、用料以及机械数量,结合市场价格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依据分部分项对每天用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后,应同控制指标进行对比、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

5、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参考文献:

[1]黄俊.论建筑施工管理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0年第19期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质量 篇4

1 质量问题分析

要提高建筑质量, 首先要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1 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 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 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 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 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1.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 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 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 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1.3 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施工中应特别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1.4 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士、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 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 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1.5 建筑结构使用问题。

建筑物使用不当, 亦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校核、验算, 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1.6 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 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 盲目施工, 图纸未经会审, 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钢接, 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等, 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 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1.7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 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 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 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 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 支承锚固长度不足, 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 钢筋漏放、错位, 板面开裂等, 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2 提高建筑质量严把六关

2.1 工程图纸设计关。

一项工程的建设首先是施工图纸设计,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一定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 同时还要把好设计经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竞争激烈, 当然也不能为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 以免造成设计中的质量问题, 还要注意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 并且必须把好施工图纸设计关, 防止造成工程还没建, 就从胎里带来质量问题。

2.2 施工队伍选择关。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项王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 必须经过招标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 具体方法:一是听, 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状况、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 即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情况;三是查, 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 即走访己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 征求使用单位工程队伍的评价, 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 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 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 走后门, 搞"名投实定"特别要防止通过私人关系指定施工队伍, 严禁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徇私舞蔽。

2.3 施工合同签订关。

施工队伍选定后, 建设单位即应与其签订施工合同 (或协议) , 把甲乙双方的关系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 合同内容必须是严密过细, 条款详尽, 责任明确, 奖罚分明, 要求合理, 手续完备, 查核有据。合同签订前与上一级主管业务部门报告, 合同签订后, 经当地公证部门公证, 以便受法律监督。

2.4 工程质量监督关。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 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 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2.5 质量控制关

2.5.1 进度控制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 必须实行分段控制, 动态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 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 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 以确保工程质量。

2.5.2 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

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 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 搞好细部处理, 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 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2.6 工程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 是基础上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 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 要严格执行国家、军队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 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 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 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棍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 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 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 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 主要是现场实测, 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总之, 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 警钟常鸣!

摘要:质量是建筑的生命, 也是建筑行业的生命, 可以说质量重于泰山。本文从产生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入手, 阐述了提高建筑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国荣.《建筑质量问题警钟当常呜》.

[2]吴云.《谈施工质量的控制》.

EPC总承包要加强设计管理 篇5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工程项目的核心、龙头以及关键环节,设计对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加强设计管理、提升设计管理水平,在项目决策、实施和使用阶段,通过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加强设计管理,已成为项目建设和使用增值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通过专业化设计管理为项目增值。

向设计管理要效益

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实施方式,EPC总承包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不只在于总价包干和交“钥匙”,其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过程的组织集成化,克服由于设计、采购、施工分离导致的投资增加等问题,通过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实现项目增值。设计是项目之源,加强设计管理、发挥设计龙头作用才能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才能从管理中要效益,实现投资、进度、质量目标。

从成本角度看,加强设计管理能够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实现最大效益产出。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成果数据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技术方案选择直接影响60%~65%的项目总投资额;项目实施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10%~15%的项目总投资额,而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只能影响到5%~10%的项目总投资额。在进度控制方面,设计进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采购、施工的进度,对建设进度、周期起决定性作用。在质量控制方面,设计质量直接影响采购、施工质量,决定项目完工后的质量水平。在设计优化、限额设计等方面,设计管理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从五方面加强设计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高水平的设计管理对总包方按合同要求顺利实现工程移交,甚至实现超预期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尤为重要。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管理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设计接口管理、设计优化管理和设计限额管理五个方面。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进度必须配合项目的采购、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执行进度实时管理,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调整适应项目现场变化。EPC总承包模式对设计的质量要求不再局限于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分包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时候高于一般规定和常规配置要求,必须按合同执行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以免带来拒收、罚款和返工等风险。

传统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和采购、施工管理基本是脱节的,接口管理工作少。EPC模式下,设计管理要实现进度、质量、优化、限额设计等多项管理工作接口的衔接。在设计接口管理下,采购、施工、控制等部门可密切配合完成工作,同时与业主、施工分包商、设备供应商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保障设计工作的高效执行。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优化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可研阶段主要进行技术方案优化选择,制定项目设计优化目标;初步设计阶段重点开展系统优化、设备选型优化、总体布置优化等工作,并制定施工图阶段工作细则;施工图设计阶段则按初步设计阶段既定的优化方案和细则执行设计优化工作,并由项目部对设计优化工作进行审查、控制。

投资控制目标是项目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必须在施工设计阶段实行限额设计,通过控制各专业各施工图实现造价控制,进而实现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篇6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公司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控制的优劣,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结合工程管理中实践经验,浅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感受。

一、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在经历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及现代时期三个阶段,被不断的完善。在上世纪70~80年代,项目管理迅速传遍世界各国。项目管理也从美国最初的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很快擴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也已经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在过去的20年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建筑企业应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进度、质量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进度、质量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不能有效的为项目服务。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

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

三、项目管理中增强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1资源配置优化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加强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是优化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

首先,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对其认真研究,精心编制生产要素计划,使其能够满足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并能保证及时到位。其次,应按照管理水平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技术力量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机械设备与工程需要相适应、自有资金实力与工程需要相适应的标准进行。第三,要完善人才考核体系,建立企业人才库,制定骨干员工培养计划,建立人才选拔机制,组建一个精干、高效、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项目管理团队。团结、凝聚、精干、高效的企业项目管理团队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原动力,是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最大化的核心和关键,为此,要加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

2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成立成本控制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管理层面和施工班组人人参与其中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成本管理内容。项目部设定总的成本控制目标,将部分成本控制目标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到相应的部门甚至到班组。明确责任人和奖罚办法,然后根据工程的进度,按时间段或工程节点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

3.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

提高所有参加项目的全体成员(包括分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把项目质量优劣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以优良的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竞争能力。

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职责。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保证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各尽其责、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工程交付使用后,要进行回访,听取用户意见,并检查工程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对于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要认真进行处理,并系统的总结项目质量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质量通病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

4.抓好成本预测、预控,做好责任成本核算

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须抓好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同时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定期测算工程发生成本。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保证工程施工中成本控制在前期成本预算范围内。

5.选择、使用好劳务分包方

在项目管理中,选择了一个好的施工队,也就成功了一半。選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实力强的队伍进行综合评议,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劳务分包方。

6.做好各业务部门的沟通

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一般从项目前期阶段就开始了,在这工作当中,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充分分析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需求的重点部分,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2)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项目组的现实情况,有困难一定先提出来,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

3)在需求沟通中,业务的专家地位可能不很明显,项目组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深入的参与业务需求讨论,甚至引导需求,即技术引导业务;

4)在项目过程当中形成前期积极进行需求挖掘、中期合理安排客户体验、后期协调验证测试的良性循环;

5)如果沟通效果不理想,要及时上升问题的高度,寻求各级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协助,合理的借用外部力量达到项目组的既定目标。

7.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

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数量不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

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四、结束语

总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才能做好进度、质量、工期控制。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以上仅是我个人实践经验结合参考资料所写,有不得当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秦占毅.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11(23)

谈谈加强建筑施工管理 篇7

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 对于现场施工管理, 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1 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 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 应熟悉施工图纸, 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 同时考虑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 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工人, 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施工规范, 技术交底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 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1.2 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建筑材料市场。材料的管理工作, 应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材料购销中, 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 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 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 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 严格把好材料关, 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1.3 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 健全岗位责任制, 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 破坏产品保护的人要实施处罚, 要本着适才知用, 扬长避短的原则, 控制人的使用, 不能安排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同时又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各岗位职责, 权利明确, 做到令出必行。

1.4 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 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 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 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方面, 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 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安全体系后各部门要适时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 及时补救。

2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从观念、技术及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创新。观念创新, 是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 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采用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施工由建筑企业承担, 因此, 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项目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组织机构仍沿袭旧的做法, 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 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 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 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合同签订而诞生, 随着合同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 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 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 不能将项目部运作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 给企业留下潜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 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 这些是需要不断创新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3 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后期施工管理面临工期紧, 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 各工种交叉多, 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专业性强等问题。做好后期施工管理, 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 是工程总承包单位常遇到和需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 可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方面采取措施。建立有权威、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 组织机构据项目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 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并层层分解目标, 落实责任, 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 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方面, 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 各参与方管理目标保持统一,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此外, 还可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管理工作。

4 结语

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项复杂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自己长处, 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文中只探讨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需结合各项目特点, 进一步细化管理中各项工作,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自己长处, 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文章探讨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逐筑施工管理,现场管理,管理创新,后期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孝勇.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J].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5 (4) .

[2]王子振.谈现场施工管理体会[J].建设科技, 2006 (10) .

[3]杨艳娟.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两项措施[J].建筑, 2003 (8) .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篇8

1 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新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尚且不足,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面确立管理思路体系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

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因而需要有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建筑学科内的资深专家一同商讨、研究来制定, 这样才有利于一个良好体系的建立。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说, 国外建筑行业要领先我们国内的水平, 所以建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新体系的过程中, 可以借鉴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 吸取先进理念,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 并加以整理。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必须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做为基本保障, 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必要的元素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越来越重视。工程管理最本质特征就是项目成本管理。首先, 明确项目管理职责。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分清楚工作责任和成本责任是不同的, 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成本责任有明确和清醒的认识, 完成了工作责任并不意外你的成本责任也完成了。合格的管理者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 成本责任的实施也应该考虑, 成本管理意识要时刻有。其次, 控制施工队分包成本。施工队和项目部之间必须形成特定的劳务关系, 劳务费用根据合同支付, 对施工队的质量、安全、进度及现场管理, 项目部有权进行监督管理。最后, 施工队成本尤其自身综合衡量和控制, 项目部可以建议但是不应该过多干预。

3 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要想将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建立可靠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施工企业要确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 有效地将材料、机械和人结合起来, 树立质量方针, 使其更有系统性、指令性和可操作性。首先, 在质量控制中人是核心, 工程管理中质量第一的观念必须树立, 人人参与的积极性要充分激发出来, 因为控制最有力的推动者终究是人。其次, 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工程施工的机械, 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有着直接影响, 在现代化项目施工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正确选用工程机械设备尤为重要。最后, 建筑产品的主体是施工材料, 因而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总之, 应充分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 有效的实施施工现场的控制, 营造良好的施工外部条件, 保证施工的质量达标。

4 开拓建筑工程管理新理念

管理理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此外, 管理理念也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容易忽略实质的工作, 只注重表面工作, 对管理理念较多的是表面层析, 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往往被忽视, 这样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步和发展。

创新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只是完善现有的管理理念, 不断填充现代化的思想和管理元素, 这并不是一种新理念的发明, 但应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 不能片面追求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 必须找准发展方向,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国情, 对创新的发展速度应该进行详细的规划, 保持合理的速度, 不能大跃进, 也不能总是原地不动, 一步一个脚印, 这样一套合理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就能逐步地形成。

5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提升部门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应该提高整体监督队伍的素质, 确保监督工作及时有效、公平公正的进行。因此, 为了提高监督队伍的执行能力, 对于质量管理的学习相关质量监督机构不能松懈怠慢。此外, 也应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质量监督手段, 增加监测设备, 提升监督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使得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进步。市场运行的规则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还不够完善。

常出现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质量受到危害。因此, 政府对运行规则必须不断完善, 并真正落实这些规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督, 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特别是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及竣工验收。

6 统一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安全监管与质量与体系的联合, 大大加强了项目管理的安全与质量的管理力度。现阶段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很多的相关人员都抱怨难度大, 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不好做, 手中权力有限, 处罚没有健全的规章, 管制没有相应的措施, 安全监督机构有力使不上, 发挥作用不明显。

7 加快工程信息化管理进程

新世纪, 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可以说当前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了, 在各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对于建筑行业也是如此。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 也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 这样采用信息化系统才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人员也要有清新的认识。

摘要:工程的质量、企业的经营效益、人员的安全及成本管理直接受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影响,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加强进行了阐述, 为今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可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国福.建筑5-地的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安全[J].经营管理者, 2011.

[2]沈史.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科学之友, 2010.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管理措施,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现场是整个建筑工程实现最终目标的主要场地, 相关建筑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做好建筑施工工作, 因此,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对于施工过程和建筑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遵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提高施工质量, 加快施工进度, 这是保障整个施工领域正常发展的前提。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概念

施工现场是指完成施工、生产的活动场地, 即为建筑施工提供的活动场地或是服务建筑生产的场所, 劳动者采取一定的劳动方式和各种劳动手段, 针对施工对象进行施工活动。施工现场管理是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提高施工效率, 保障施工秩序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并为工程提供各种技术保障, 同时,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解决施工现场的各种问题, 运用相关的法制法规制订相关的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地安排、控制和协调与施工有关的劳动者、劳动工具。

2 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对签订相关合同的履行率,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赢得公司信誉, 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根据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系列标准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突出控制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 监管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是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首要标准, 除此之外, 还包括质量、成本和施工期限这三大系统目标。这三大目标的实现全都离不开施工现场, 然而, 建筑施工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极大的危险性, 尤其是高空作业, 或者是不同工种的反复、联合施工和现场作业人员多、流动量大等因素, 都增加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性, 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事故频发。因此, 需要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作业安全性, 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 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实施情况

作为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施工现场管理综合反映了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施工现场是现场材料堆放、体现施工环境卫生状况和文明生产活动的场所, 因此, 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包括合理堆放材料、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卫生, 还包括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 在整个建筑施工现场营造出安全的生产环境, 从而进行正常、有效的生产。

在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合约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高效地完成相关产量、产值, 保证生产质量, 合理利用施工资金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 还要保证整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安全。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利用新技术、高科技创新生产技术, 优化整个生产活动, 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3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合理组织劳动生产, 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不断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工作素质, 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 优化生产能力。4完善相关的现场施工管理, 科学管理施工现场, 合理配置生产材料,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5针对施工工艺、现场施工设备和施工质量设置科学的管理体系, 建立专业体系管理相关财务、资金的调度, 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 提高安全管理, 调配各领域的管理工作, 使之相互配合, 互相作用, 发挥整体功效, 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投入和生产, 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效益。6优化现场施工的检测标准, 严格进行各项检测, 尤其是现场施工的安全检测和管理, 按照各项标准考核各个生产环节。7提高整个施工的文明水平, 优化施工环境, 改变当前施工现场不整洁等情况。

4 施工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 主要是针对生产材料、劳动人员、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五大方面进行管理。

4.1 生产材料

控制材料、降低成本是整个建筑施工的主要原则。在整个建筑施工中, 购置生产材料是资金消耗最多的环节, 控制生产材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 因此, 要想降低整个建筑施工的成本, 节约生产材料是关键。相关建筑工程的监管人员要严格管理生产材料的购置和使用。在购置和使用生产材料时, 必须做好相关记录,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 要合理规划工程的施工秩序, 针对施工现场作出合理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的配置, 合理控制和审核整个生产环节, 尽量减少耗材高的生产环节。

4.2 劳动人员

劳动人员是整个建筑施工活动的中心, 而劳动人员的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 现场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活动的主体, 劳动人员的工作素质与整个工程结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为了保障现场的施工管理, 必须加大对相关劳动人员的管理力度。与此同时, 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 所以, 管理活动也是由工作人员参与的。在管理人员时, 要先进行思想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 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同时, 要明确分配工作任务, 将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位劳动人员身上, 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另外,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则施工, 做到责任到人, 纪律严明。针对具体情况, 运用杠杆原理严格管理人员。

4.3 施工工序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 要聘请专业人士勘测相关的地势地形, 了解具体的施工情况, 并设计出合理的施工计划, 明确施工方案,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计划制定之后, 还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出现的不定因素及时改变施工计划, 调整施工方案, 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

4.4 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目标。在整个建筑施工中, 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是相互协调, 互相作用的, 它们缺一不可。不同的建筑项目注重的施工目标都是一致的, 在合理的工期内,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科学配置生产资料, 使工程在工期之内交工, 减少施工成本, 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5 施工安全

“安全重于泰山”是所有工程的一项铁原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要强调成本节约, 但是, 在安全设施的投入过程中, 必须确保资金是充足的, 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 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排专门的安全检测工作人员, 严格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装备, 以施工设备的安全性。除此之外, 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针对特殊的施工环节或者施工部位, 必须要加大对其施工的重视程度。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 要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尽量缩短施工期限, 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管理施工现场, 这样才能使之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 要注重对生产材料、劳动人员、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 做到各个环节相互协调, 互相作用。其中, 最重要的是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 安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与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密不可分。因此,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 也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韩磊.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4) .

[2]肖雪, 鲁国全, 蒋建伟.综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 2011 (11) .

[3]陆燕, 江峰林.工程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巧妙结合[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 (3) .

[4]蒋晓燕.浅析施工控制和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1 (3) .

如何加强建筑现场施工管理 篇10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 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质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决定着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2 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2.1 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 而不计算成本的做法。项目部应奉献精品, 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 力争以较少的投人获得更多的产出, 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做到现场管理科学化, 真正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 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科学合理, 现场资源利用有效, 现场定置安全科学, 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包括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

以市场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 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尽量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 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优化人力资源, 不断提高全员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加强定额管理, 降低物耗和能耗, 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 不断降低成本。

优化现场协调作业, 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 有效控制现场投人, 尽可能以最小的投人换取最大的产出。

均衡组织施工作业, 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3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应该足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从个人的观点出发,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技术问题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 其施工工艺复杂, 材料品种繁多,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 首先, 必须熟悉施工图纸, 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 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 每一分项 (部) 工程, 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 (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 各气候等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 从大入小, 由面及点, 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 针对工程特点, 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 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 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工长及工人, 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施工规范, 技术交底身先土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 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 了然于心, 做好各方面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以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技术交底, 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 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 新的材料特性, 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 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再者, 从技术角度出发, 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 仪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栩应的质量检查制度, 而建立完善的质捡制度、质检手段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 所以, 必须做好技术准备, 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 以确保工程质量。

3.2 材料问题

相对于土建施工, 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的问题。因此, 针对材料的问题, 必须解决好材料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材料供应。符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 材质规格, 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 组织材料商供货。

(2) 材料采购, 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 必须将数量 (含实际损耗) 、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清楚, 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 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 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 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 对材料做进场验收, 抽检抽样, 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 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 材料发放。使用追踪, 清验。对于到场材料, 清验造册登记,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 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 避免材料丢失, 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达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 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 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 易燃品, 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就的材料保护措施。

3.3 施工的问题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 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 现场情况千变万化, 如材料供应, 设计变更等所难免, 绝对不能模式化,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安排。施工质量能否得于保证, 最丰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 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 即自检、专检、联检, 通过层层的检查, 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3.4 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怎样才能将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有机地捏合成近卫军呢?首先, 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 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 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些, 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对工人要奖罚分明, 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 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 培养凝聚力。其次, 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各岗位职责, 权利明确, 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 面对工期紧逼, 技术复杂的工程, 只有坚决服从指挥, 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者, 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 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5 资料管理的问题

一个项目的管理, 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认别, 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 都必须有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 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 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 将经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3.6 施工安全的问题

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按电线、戴安全帽, 脚手架搭设, 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 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 天天讲, 多培训学习, 防患于未然。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 施工企业应当“内抓现场、外抓市场”, 以市场促现场, 用现场保市场, 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摘要: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 因此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方法。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95-01

建筑工程预决算是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进行招投标、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查机关掌握投资状况,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工程预决算应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统一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

1目前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和编制方法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依据,它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产品生产和生产耗费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时期的定额和编制办法,反映一定时期的建筑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和施工工艺材料等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各种资源的消耗量必然有所降低,生产率会有所提高,因此,定额和编制办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预算编制过程中,常遇到借用定额的现象。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借用部颁标准,房屋建筑工程需参照工民建定额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企业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建议依据地域差异和工程实际施工水平的不同,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对定额进行调整,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另外,需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施所涉及到的定额及时地总结、汇总、补充,防止部分工程造价失控,以利于工程投资的控制和管理。

2)人工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偏低。目前,跟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的人员工资偏低。随着国家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市场价格体系的影响,建筑行业的人工费用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否则,过低的工资水平会严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难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间接费中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的计算方法易引起工程造价的失控。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中仅对有限的几种材料基价作了规定,其价差不用于计算间接费。而实际工程概预算中将涉及到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材料,这些材料的预算价格除规定的材料外均直接进入工程直接费中。因此,材料费的增减成为计取间接费用的敏感因素,材料费用愈多间接费愈多。由于材料价格受市场经济及国家政策性的调价影响,不同地区的材料价格差异较大,加之部门利益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必然造成材料预算价格过高或过低,因而影响间接费的准确性,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广泛搜集材料价格信息,针对不同地区,至少每半年通过互联网发布一次材料价格上限或建筑工程调价系数。

4)间接费及其他费用应根据工程情况自行报价。费率的档次应根据工程类别、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所有制性质、地区特点等作适当的划分,这样才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向国际惯例靠拢,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5)人为因素对临时工程的编制影响很大编制办法中,临时房屋建筑工程的投资是用公式来计算的。它对每一个工程来说不一定都适用,而且随着施工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逐步提高,施工期人数会减少,这些可变的因索会使临时房屋建筑工程投资与建安投资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仅凭一个简单的公式难以涵盖,容易造成工程投资的失控。建议在概预算编制中,应按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施工期的人数,计算临时房屋建筑面积及室外工程量,再按相应的定额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造价,以避免公式法带来的误差。

2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

2.1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调节的力度越来越大,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大幅度调整,人工和机械费也有较大提高,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行政部门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取费标准及工程造价计算程序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对工程造价实现动态管理,以促进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

2.2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

工程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涉及到行政机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以及银行等诸多部门,搞好工程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由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精干、高效、科学的体系。该体系要求:

1)行政机关应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及预算工作的指导,搞好预算及定额、取费标准、设备及材料价格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完善相关的经济法规,力争对工程造价实现动态管理,对报批的预算应认真审查,对已批复的工程投资及工程实施中的经济活动实行跟踪监控。另外,应定期发布关于预算编制的各种信息,举办工程及预算培训班,召开编制及管理的学术研究会、经验交流会,提高预算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满足概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要求。

2)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相关的经济法规编制概预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应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资料,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交通、水运、铁路、工民建等其他相关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有关规定、费用标推,及时了解和应用相关经济信息,不断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

3)建设单位应以批准的初步设计预算为基础确定招标价,并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实施控制和管理,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管理预算工作。

4)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报价,并按照设计和施工合同精心组织施工,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应加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交流等。

论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 篇12

思想是行动的方向, 没有正确的认识, 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加强现场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提高认识, 深刻了解现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现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1) 管理就是生产力, 抓好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 生产规模越大, 科技水平越高, 就越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专业人员与农民工相结合的、快速发展的建筑施工企业, 更要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 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这种情况, 员工素质、科技水平、生产条件基本相当的企业, 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 其生产效益相差很大。施工现场管理到位, 人工、机械、材料肯定节约, 现场不出事故, 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这就直观地说明, 管理出效益, 管理就是生产力。

(2) 现场连着市场, 抓好现场管理是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占领市场的前沿陈地。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甲方对乙投标资格的审查更加严格, 对施工企业已竣工的, 特别是对正在施工的工程进行现场考察, 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难设想, 一个脏、乱、差, 毫无秩序、缺乏有效管理的施工现场, 是不会赢得甲方信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场是与市场紧密相连的。一定要“着眼于市场着手于现场, 抓好现场, 才能赢得市场”。

(3) 施工现场关系到企业信誉, 搞好现场管理, 有利于塑造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搞建筑施工, 条件艰苦, 劳动强度大。建设一个文明安全的生产及生活环境, 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便利的条件,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而且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尊重,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外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筑业的主要舞台在工地, 企业的素质、科技水平、管理水平, 都会在施工现场得以展现。正像有的项目经理所说的, “现场管理是企业素质的活广告”。

2 提高项目经理素质, 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

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一线指挥员, 是项目的管理者, 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而且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和成败。由于其位置重要、作用特殊, 所以选好选准项目经理, 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 一是要全局在胸, 考虑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不能顾此失破。要做到这点, 首先对施工现场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便于施工生产, 便于管理。一些单位由于不注意对生产、生活的规划, 职工或是住在“烂工棚”, 或是住进正在施工的楼层中, 造成不仅职工居住条件差, 而且也给施工和消防埋下了安全隐患。二是要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 随着工程的进展, 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 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 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 影响施工进度, 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项目领导班子分工要具体, 责任要明确, 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搞好班子团结, 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协作、互相补充。四是加强项目经理知识更新和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素质, 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3 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严明奖惩, 是加强现场管理的保障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 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 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 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依据。

(1) 要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律法规意识, 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由于建筑行业使用了较多的农民工, 他们从农村到工地, 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其中最突出的是法规意识不强。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施工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甚至出现重大事故, 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 不但给农民工家庭和个人造成不幸, 也使工程进度蒙受损失。

(2) 要结合项目实际完善现场管理细则, 让管理人员及各工种在工作中严格按管理细则办事。在实际工作中, 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以规章制度为依据, 制订本项目的具体实施细则, 增强可操作性。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 以规范现场员工行为, 增强员工工作的自觉性, 提高工作效率。反之, 如果忽视细则的制订, 就会使工人遇到问题无所遵循, 只能事事请示, 样样汇报, 什么都等领导拍板, 结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而且难以避免对现场的粗放管理。

(3) 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没有奖惩, 就会缺乏对职工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赏罚严明, 才能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因此, 必须制订可行的奖惩制度和措施, 并认真落实。某些项目负责人, 在执行制度时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 只奖不罚;某些项目负责人在执行制度时, 只讲惩罚, 不提奖励, 造成关系对立。上述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应当予以纠正。制订明确的奖惩制度和措施, 并严格全面执行, 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管理艺术, 而且能促使受奖者更积极, 受罚者接受教训, 从而提高按规章办事的自觉性, 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序化。

上一篇: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下一篇:三农的金融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