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2024-07-21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精选12篇)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1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地区的生态效益为前提,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旅游业。本文从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入手,结合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探讨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及开发原则,即转变开发观念,创新开发模式,提高开发质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生态旅游(Ecotourism)即生态性旅游,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的反思,随后提出了“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的概念[1]。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地区的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依据,社会效益为目标,为最大化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对旅游地区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实施保护,对环境负责任、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旅游模式。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最基本物质基础,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是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2]。没有优良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样,生态旅游资源只有在经过开发以后才能被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

我国在1999年生态环境旅游年期间,推出了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了保护环境、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然生态考察、自行车旅游、滑雪旅游、漂流旅游、登山探险、沙漠探险、海洋之旅、香格里拉探秘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并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目前,国内已经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形式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而开发较早、建设较为成熟的生态旅游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新疆哈纳斯、长白山等地区。

2006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以及建设部三部门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及生态目的达成一致,指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产品或旅游活动方式,更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旅游业态和发展方式。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们生态旅游开发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变资源开发观念,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提高开发的整体质量的原则。实行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全面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大力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在确保生态旅游地生态和景观的完整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自觉遵守旅游资源开发地区的文化习俗[3]。依靠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分级管理系统开发的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多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序列,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当然,生态旅游的开发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性的活动,也需要遵循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合理有效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4]。因而,为生态旅游的开发制定资源规划蓝图,确定资源开发的原则和依据,对当代生态旅游业发展尤其重要。

(一)可持续性的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在上世纪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它凝聚着人类智慧的观念和意识,是一门面向人类未来的科学。可持续性开发是针对陈旧、无序、传统、非理智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来讲的。可持续性开发方式的提出促进了健康有序、充满绿色生机的科学开发模式的发展,使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开发中,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如旅游设施建设与规划、游客流量的调整和控制、环境承载力的设计与研究以及普及游客环保意识教育等,从中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两个在传统意义上相对立的概念,要注意平衡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关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服从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充分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二者的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开发应该绝对服从生态保护的需要。只有当生态资源得到充分保护时,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收益。生态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收益,要考虑用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

(三)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资源的独特性,即稀有程度。当生态旅游地区具备一定的地域特色,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独特性即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灵魂。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对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使得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性、民族性、原始性以及地方特色得到具体体现;在开发的设计阶段要充分选择最能够体现上述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与其他景区、景点相区别,突出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佳”。

(四)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旅游用以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在于对旅游景观、景点的自然形态的保护。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与生态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够做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不仅有利于强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构建不同资源之间的整体美化布局,使得游客能充分领略到生态旅游的自然、舒适感。为此,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阶段,要考虑保持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成与安全性。旅游设施及线路的实际与规划布局要尽量避免对环境污染,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以及对物种繁衍和生存的负面影响。

(五)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属于经济性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同样需要最大化地追求其效益。生态旅游所要实现的效益最大化是包含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效益统一体[5]。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高度的协调统一,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应该优先满足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而在实际开发实践中,当生态旅游资源能够最大化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时,其经济效益也能够取得可观成绩。

最后,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和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生态资源开发的立法工作。在现有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立法的基础上,建立与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监管的法律法规。在开发管理方面,应着重加强开发的审批管理和环境监管,避免出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无序状态。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除了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还需要注意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防范和杜绝一切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宵宁,杨桂华.生态旅游透视[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年.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年.

[4]杨桂华,王跃华,肖朝霞等.生态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5]赵新民.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2年1 7(3).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2

王莉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甘肃肃南734400)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县矿山工业的迅速掘起,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此文从本县的矿产资源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矿产林业可持续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分类号:X24;F426.1

20世纪末期,面对全球性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这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指明了方向,对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生态优先”原则,结合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及其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矿产资源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我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其草原广袤,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矿藏丰富。全县国土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2.1%,森林面积33.1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82%。有大小河流34条,冰储量159亿立方米,年出境水流量43亿立方米,境内三大内陆水系和众多支流,是河西走廊绿洲的心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依托和绿色屏障。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分布4大类34种322处,资源总储量达76503.607万吨,其中钨钼储量居全国北方之首,铁储量占全省86%。已探明的主要金属矿产有煤炭、铜、铁、钨、铬、锰等。非金属矿有萤石、石灰岩、石英沙、硫、粘土、石膏、石棉、磷镁、白云岩、玉石、芒硝、重晶石、大理石、矿泉水等16种32处。其中已探明的钨矿储藏量在全国单个矿山储藏量中排名前5位,储藏量达46万吨。近年来随着市县“三大战略”的实施和“工业强县”步伐的加快,我县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大量引进外地客商来我县开发资源,发展地方工业,壮大地方财源,截止2003年全县135户国有、集体、私营矿山企业,已开发利用各类矿山的矿种有13种,占全部矿种的33.3%,开采矿石总量105万吨,矿业产值达7000万元。[1]

2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县矿山工业的迅速掘起,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县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储量不详,勘测手段滞后。能够开采的矿种和矿点只占36%和9.2%,尚有大部分矿种和矿点因缺乏详细资料,勘测手段和技术滞后被闲置。

2.2开发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破坏程度突出。大多数矿山企业,特别是一些集体、个体采矿企业,急功近利,采富弃贫,采厚弃薄现象较为普遍,加之技术装备和采选工艺落后,开采方式不当,经营上的短期行为,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的现象尤为突出。

2.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观念淡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打破了过去的封闭保守观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开发矿产资源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利用过程中,大量的尾矿、固本废料:产生掩埋地面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污染,并由此对矿产资源、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矿产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一是一些地方矿山企业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轻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冲击和破坏。二是粗放式经营,掠夺性开探。三是矿山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弱,管理监督不力,林业、畜牧、环保、国土资源、水务等部门职责明确,但缺少统一协调。五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措施不力,治理资金渠道不顺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4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对矿产资源保护认识不足。从而形成了矿产工业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2.4.1土地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由于矿物能源在开采过程中,一直遵循“地上服从地下”的原则,加之过去重生产、不重保护与恢复,致使大面积原生植被遭到破坏。

2.4.2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日趋严重。矿区开发过程中,修建公路、埋设各种管线,挖掘引水渠,建设厂矿等,占据了大面积草原,加上因之产生的土地荒漠化的侵蚀,使得草原面积减少退化,而且草原“三化”的趋势仍在继续。

2.4.3林地面积小,布局和树种结构不合理。由于矿区开采引起的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面积较大,造林难度大,成本高,造成结构不合理和分布不均衡,降低了森林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2.4.4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由于矿区的深度开发,范围不断向外延伸,大量的湿地被开发利用。

2.4.5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导致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因煤炭等矿物开采形成的so2、co2、co等废气,排放的矿渣和污染的废水从天空到地下立体的严重污染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3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我国北魏末期的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然而历史证

明,经济发展往往付出沉重代价,即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客观地说,某种意义上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寻找平衡,而不是杀鸡取卵,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因为生态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对矿产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的几点拙见。

3.1我县属全省的畜牧业大县,也是林业大县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矿产、水能、林草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目标,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的科学理念,把矿产资源的开发同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矿业”、“生态矿点”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2应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整治管理。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需求则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稀缺性,突显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开发矿产资源,“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套用“严格的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的持续发展。实施“工业强县”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如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增长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剧增,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必须规范矿业权人的行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推行新的办矿理念,新的矿业开发模式。针对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外与大型矿山企业强强联手,充分利用他们的采探矿资金、技术、人才进行资源勘探和开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循环利用,改变我县资源保证程度低、环境容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资源,优化布局,合理调整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做到资源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运转,逐步实现矿产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双重保护,为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3.3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林业、畜牧、水利、环保、国土资源、工商、税务等多个管理和执法部门,认真执法,密切配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步调一致的行动。为此建议:一是要大力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四个层面上形成共识,即“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部门是不称职的部门,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公民是没有社会公德的公民”的共识。二是为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开发,应成立矿产资源委员会,负责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三是在矿点分部集中区设立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管理机构,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参加,专门负责监督监督矿山企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执行情况,建立矿山环境破坏监测、报告和监管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造成地质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

3.4进行有选择性的吸引外商。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

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这样,将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过程中,必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措施及具体要求,坚持“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下,开发矿产资源不得以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代价。对于吸引外商投资的矿业项目,既要做好经济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合理性的论证,也要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3.5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投资和保障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勘探、发证、可行性研究和设施、基建、生产、闭坑、废渣堆放等全过程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把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中可能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消灭于萌芽,使正在形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得到及时制止和治理。对新建矿业、矿点强制实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废弃物排放、安全保护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政策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工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本着“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矿业成本,收取生态环境补偿基金,该基金由国土资源、环保、水利、林业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按照矿种开采规模、地域、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共同商定确定数额,可在勘探、发证时逐年缴纳,主要用于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護;整治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8-1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1 在形式上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必须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要。

1.2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针对作为生物生产所用的土地资源而言的,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和产出水平,不仅能维持现在水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质量要有所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量也应不断增长。

1.3 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使用后,土地资源利用者有一定的经济报酬才能促使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至于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子都必须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并改善土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任何的土地资源利用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那么该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是不可持续的。

2 土地资源的保护

2.1 土地资源的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在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资源的退化是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资源利用和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或简言之,土地资源退化就是土地资源质量降低的现象。

2.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土地资源的保护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种类及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是对土地资源的保存,在我国主要针对农业用地的保护,防止非农业用地的盲目扩张,主要是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实现。

二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通常指土地资源的地力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主要有对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贫瘠化的防治等。

三是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即防治土资源污染。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要达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3 土地资源的整治

土地整治是一个笼统的、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挖掘土地的潜力,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土地整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体现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形式。

3.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生态环境的治理。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归纳起来讲,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2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根据成因,破坏的土地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二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止、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而遗弃荒废的土地;三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四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废弃土地。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造成的破坏土地已达2亿多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4%。

实践证明,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做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3 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4

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多年来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后备资源不足,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回收率低,导致相当一部分矿区资源枯竭。资源枯竭后矿井关停,不仅给矿山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职工下岗安置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企业和政府财政困难的条件下,无疑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1]。加之,矿山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复垦治理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矿业城市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1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矿产品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工业粮食”,矿产品涉及到了电子、航天、化工等工业的各领域。尤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对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矿产品得不到稳定的供应,那么国家经济必然遭到重大损失。保证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2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矿业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有为数众多的矿业城市,中国现有城市666座,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镇390座;按照第六届中国矿业城市(阜新)发函论坛的提法,目前中国约有矿业城市178座,其中对矿业依赖程度极大的城市有95座。当前矿业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人员安排等问题。所以,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性是矿业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1.3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矿山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矿山企业伴随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呈现出具有一定“生命周期”,即任何一个矿山企业都会经历矿山投产建设的“婴儿期”、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各方面建设到达顶峰的“成熟期”以及资源枯竭的“衰退期”[2]。原有的矿山资源枯竭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企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一方面要增加接替矿山的勘查力度,另一方面矿山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在资源枯竭之前完成企业的转型。

2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一般途径

2.1 推行精细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

推行精细开采技术,使难采、残留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山的使用年限,为矿山企业取得经济利益同时为矿山企业转型提供充裕的时间。因此,矿山企业转变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矿山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

2.2 推行绿色矿业减少环境污染

所谓绿色矿业,就是环保型矿业,是指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矿产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都无法阻止矿山资源枯竭这一天的到来,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使矿产资源开发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待到矿山资源枯竭那一天,我们还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其他的经济活动。

2.3 推动企业转型及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矿山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指明方向:处于婴儿期及成长期的矿山企业应对企业的管理、开采技术进行优化,使其尽快进入成熟期,以便为企业带来利润;处于成熟期与衰退期的矿山企业,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勘探新的矿山代替旧的矿山,开辟新的产业代替落后产业,以便企业的转型,使矿山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3 结语

矿产资源对本地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业城市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矿产资源用不同于生物和水等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我们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利用新的开采技术和转变传统一味追求眼前利益的观念,适时实现企业的转型才能够得到永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杜工会,张青,郜振国,等.煤炭企业集团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C]//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155-165.

[2]黄奂果.谈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25-127.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5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案例教学,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和总结等教学活动将地理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串联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地价值建构,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区域图景。其具有以下特征:

材料的独特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第一手材料(2)知识的建构性,案例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来源于真实的事件,便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实现自身新知识体系的建构;(3)能力的迁移性,案例教学中,学生要从典型事例的个别特点推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再由普遍特征上升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实现知识的迁移;(4)思维的启发性,案例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说课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2.过程与能力目标:学会利用学案自主分析鲁尔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念

4.教学重点: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5.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传统工业区的经济腾飞。

三:说学情

区域的概念学生在学习高一必修二的时候就已经涉及过,对这部分内容不会很陌生。但是由于这节课是典型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以某一区域“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地价值建构,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区域图景。就高一学生理解及认知水平而言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备课上我对学生的学情做了充分的分析。

四:说学法指导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看图、讨论、交流、完成学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学案的导学助教作用不仅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并突破难点,而且还为教师减少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五:说学案

根据教材、课程标准、会考要求、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前编写好学案。

(1):学习目标预设.。

泉港区海洋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 篇6

关键词: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 持续发展 泉港区

1 泉港概况和区位条件

1.1 泉港概况 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东经118°41′~119°01′,北纬25°03′~25°15′,东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辖区国土总面积441.4km2,其中岛屿面积0.8km2;海域面积119.6 km2。

1.2 区位条件 本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福州、厦门、晋江三个机场均在一个小时车程内;324国道和高速公路纵贯全区,交通十分便捷;铁路直抵港区;海上航运可直达国内各大港。与福州、厦门相距只有100多km,距上海港540n mile,距广州港510n mile,距基隆港174n mile,距高雄港194n

mile。

2 海洋资源条件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泉港区海洋国土面积不大,海域面积占泉州市的0.9%,海岸线也只是泉州市海岸线的13.3%,但其海洋资源却相当丰富,主要有港口资源、渔业资源和盐业资源等。

2.1 港口资源和港口海运业 泉港区所辖海域主要分布在湄洲湾南岸,岸线曲折,主要是基岩海岸。全区56km的海岸线中适宜建港的岸线达21.4km,约占全部岸线的40%。而其中深水岸线就有5.5km。可建万吨~30万吨级泊位数十个,是福建最集中的深水泊位群。

从湾口的大锚地至湾内的肖厝港区是湄洲湾的主航道区。航道天然状态水深最浅处12m左右,基本满足5万吨级船舶自由进出港,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港,今后进行适当炸礁清泥后,从港口至港中部海域,可通航25万吨船舶,航道深度18-20m,再往内至肖厝港区,可通航第四代集装箱船舶[2]。

本区港口主要为肖厝港区和鲤鱼尾港区。其中肖厝港区位于湄洲湾西岸北部肖厝岸段,岸线长3.5km,水深10-20m,面积为418.2hm2,规划为商港区。目前建有5万吨级多功能码头,万吨级杂货码头,可建成10万吨级粮油码头1个,5万吨级煤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泊位1个,1万吨级泊位4个,5000吨级泊位2个,总计达40万吨。另一个港区——鲤鱼尾港区则位于湄洲湾西岸中部的鲤鱼尾岸线,岸线长3.5km,水深15m以上,面积为298.3hm2,已建10万吨级原油码头1个、5000吨级和3000吨级成品油码头各一个,可建20-30万吨级油码头[1]。

2.2 渔业资源和渔业 泉港区海域面积119.6km2,湾内温度适中,盐度正常,水质肥沃,湾内潮差大,潮流通畅周边虽然无常年性河溪注入,但有驿坂溪、坝头溪等小河注入,水质比较肥沃,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其海域是多种经济渔业品种索饵、产卵、幼稚鱼生长的场所。全区拥有可供水产养殖的浅海面积7200hm2,全区滩涂主要为沙质泥滩涂,滩涂面积3533hm2。2004年由于本区火电厂、沿海大通道等项目的全面推进,海域面积逐渐被征用,海水养殖产量受到影响,据统计,2004年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11.03万吨,下降0.9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7万吨,下降1.05%;淡水产品产量3310吨,增长2.03%,实现渔业产值7.5亿。

2.3 海水化学资源和海盐业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7℃,日照时间长,风力大,蒸发强,海水含盐度高,气流交换条件好,加上有宽阔平坦的潮滩,是盐业生产的理想场所。目前,盐业资源主要分布情况:福建省第二大盐场——山腰盐场,现有盐田面积971.17hm2,其中生产面积884.06hm2,年产销原盐能力达10万吨是福建省原盐重点生产和出口基地。

3 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

3.1 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泉港区海洋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近几年来已取得比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系列海洋开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例,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1 海水养殖业与港口航运、临海工业功能之间的空间冲突 目前由于港口航运和临海工业的开发建设,与海水养殖及海盐业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原有的浅滩及滩涂养殖处在规划的港口区或其他生产岸线内,影响港口正常运行;港口物流业与临海工业发展的用地需要,加上工业造成的局部油污染,造成本区养殖业面积逐步缩小。

3.1.2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海域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泉港石化基地加快建设,进出湄洲湾的大型船舶特别是危险品船舶越来越多,通航密度也越来越大,运输、装卸和储运油料方面的难度和风险有所增加,油轮频繁活动不可避免使一定数量的废油进入海域,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展也将会使一部分废油进入湄洲湾。

湄洲湾地区天然渔业资源有限,因而大量发展养殖业。养殖业的投饵及挂养牡蛎的拦沙淤泥作用,使泉港区的海滨由黄沙岸变为黑色淤泥岸,海水由蓝色变为绿色,海水中营养物的含量增加[1],海水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本身的污染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湄洲湾海域潜在富营养化问题,致使海水污染治理难度增大。

3.1.3 管理体制不健全 泉港区目前已完成了城市功能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生态功能规划等各种规划,但由于刚建区不久,各方面的职能机构还不完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较多管理还没到位,存在部分项目未能完全按总体规划执行,可能导致影响环境质量和交叉污染,存在海域使用和规划不相符的现象[1]。

3.1.4 科技在海洋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海洋并发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海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科技的注入,但存在人员结构、组织、地域分布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问题。此外,由于科技经费少,科研人员待遇低,许多项目的研究无法进行,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3.2 发展潜力

3.2.1 港口物流 肖厝港水深大部分在15m以上,可建万吨至30万吨级泊位数十个,是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群。区位交通上泉港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位置,是闽东南与闽西南的结合部,国道324线贯穿泉港全境;漳泉肖铁路已投入运营,直通肖厝港区,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其中。非常有利于吸引周边地区特别是三明等福建中部地区的货流。而且港后还有120多km2的平坦腹地可供开发,具备了发展港口物流的条件。

3.2.2 海盐化工 随着泉港石化等临海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海洋污染,这对原有的海盐业发展必然造成一定的影响。以食盐为主的海盐生产因受到污染在一定情况下将会转为工业用盐。而结合本区的工业基础和特色,以盐卤为原料,生产氯化钾、工业氯化镁、溴素等盐化工产品,依托福建二化集团的烧碱项目,走盐碱联合道路发展氯碱工业是盐场的明智选择。可以通过盐碱企业的联合进行盐场塑苫生产工艺改造,提高工业盐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增加盐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树立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的观念;明确区域的保护管理权限和责任,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来实行开发;加强对沿海企业污染物排故的监督管理,对造成海域污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严惩;加快各种污染处理工程的建设;尽快建立较为完备先进的海洋自动监测网,达到定期检测水样,能及时为控制和治理污染提供可靠的资料;对港口航运、石油化工、火电厂等临海工业以及新上马的开发项目必须有得力的环保措施和明确的环境目标[4]。

4.2 协调海水养殖业、港口航运与临海工业之间空间冲突 要根据海洋的特点,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好养殖业、港口航运与临海工业之间的冲突,实现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合理制定海域养殖规划,划出一定的区域发展浅海和滩涂养殖,对划定的养殖区严格控制污染,尽可能减少由于港口和临海工业建设而影响养殖的发展;重点发展牡蛎、鲍鱼、竹蛏、毛蟹、对虾等名、优、特、新品种和海淡水网箱养鱼基地;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加大渔船技改力度,逐步推动内、近海渔业向外海拓展,积极稳妥地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民经济效益。

4.3 从整体效益出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湄洲湾 湄洲湾过去的区划从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方面考虑得太少,制约经济的发展。而湄洲湾其整体性是不容分割,在今后区划不管是泉州还是莆田都应服从并服务于湄洲湾的全面开发与发展,一切从整体效益出发,尽快纠正目前的局面,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天然良港尽快发展为面向亚太地区、面向世界的滨海港口城市。

4.4 加强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港口物流 港口资源是泉港区的优势所在,要开发和保护并举,保护现有的深水岸线,港口建设必须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科学、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岸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多渠道筹集建港资金,加快沙格集装箱货物岸线和洋屿化工岸线的开发,完善配套设施,适应发展临海工业建设枢纽港的需要。

4.5 提高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的能力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按照“积极防御,重点保护”的原则,把海洋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开展海洋天气和海洋环境的监测、预报和警报,为海洋养殖、捕捞、港口运输、海洋旅游等服务。调整沿海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陆源入海排放物,减少人为诱发灾害的发生并做好灾害保险和提高居民的灾害意识[6]。

4.6 实施“科教兴港”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目前,泉港的海洋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开发人才相对于兄弟省份山东青岛、浙江舟山等仍有一定的差距,与泉港丰富的海洋资源、泉港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今后应根不断加大实施力度和资金投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海洋开发利用技术,引进高级人才,加强闽台间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实施海洋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对外科技合作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推动科教兴港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泉州市泉港区生态功能区划.2003.10.

[2]福建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研究课题组.福建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12.

[3]中国海湾志编撰委员会.中国海湾志(第八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4]钟跃林,欧明莺,黄发明.莆田市秀屿区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J].福州:福建地理[J].2003.9.

[5]李吉平.南通沿海大型海港开发建设的战略思考[J].经济地理.2004.1.

[6]唐礼智.福建省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经济.2002.8.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7

总体上看, 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能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的乌江流域。这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理想配置, 在全国是罕见的。可以说, 贵州的矿产资源的储量在全国范围内是较有优势的。但是矿产资源并非可再生资源, 一旦用尽就不复存在。目前贵州的矿产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目前这样的开发也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 却大大地损害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 如何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研究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对贵州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一、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经考察,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开发粗放, 浪费严重。

贵州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总体上看重数量不重质量, 有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有水快流的短期效益的倾向, 导致在开发上往往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回采率低,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能源消耗、资源浪费相当严重。如晴隆锑矿和东峰锑锌矿火法、湿法炼锌的回收率只有53%。其他小矿山、小冶炼的回采率和回收率就更低, 土法炼锌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 剩余的80%就白白地扔掉, 还给生态环境留下隐患。

2、管理薄弱, 滥采严重。

一些地方一旦探明储有某种有价值的矿产后, 还没等政府正式规划开发, 便有当地人偷挖盗采。比如煤, 各地均有不少非法小煤窑, 这些小煤窑既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又不顾环保,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技术不足, 提取率低。

由于选矿的关键技术没有解决, 致使有的很有经济价值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不能被开发, 成为呆矿;或伴生与共生矿种没有被分离提取, 被作为废渣处理, 损失是惊人的。比如贵州省的金矿属微细浸染型金矿, 金的赋存状态独特, 含高砷、高硫、高碳, 非常难选冶。虽然国外有独特的解决办法, 国内也有微生物预氧化技术可解决此类难题, 但由于省内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导致相关技术不能被引进, 以致金矿的提取率一直较低, 这也使矿产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

由于技术不足, 对矿产的深加工难以进行, 这就使得贵州省不少矿产不得不以原矿形式出卖, 而出卖原矿是回报率较低的行为, 对贵州省的经济贡献大打折扣。

4、综合利用率低。

许多矿产成分并不单一, 即含有所谓伴生矿, 比如煤里可能含有硫。在开发提取某种矿产时, 顺带开发和提取其伴生矿的行为, 就是对矿产的综合利用。一些业主在矿产资源开发中, 往往是只要主矿, 而弃置伴生矿, 导致综合利用率十分低下。

5、环境破坏大。

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是由矿产资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开采储存于地下的矿产对地表的建筑物及农田产生破坏, 对地下水系、地面水质、空气都产生影响。但是, 如果管理得当, 治理得法, 是可以减轻环境破坏的程度的。但目前贵州省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力度还远远不够, 导致许多地方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比如大量存在的私采盗采的小煤窑, 还有铁矿石的洗矿基地等, 都使大片的农田变成了不可耕作的废田, 对其它生态资源也造成了明显的破坏。而且这样的破坏往往具有不可恢复性, 这实质上又加大了破坏力度。这样的地区, 一旦矿产枯竭, 就将变成不宜人居的地区。

二、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策略

1、加强地质和矿产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有赖于现有矿藏的不断发现和潜在矿藏的不断发现, 而这些都需要相关的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在做好工作的同时, 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注意关注世界能源开发情况, 当世界上发现了一种可供利用的新能源时, 就要积极地准备勘查这种新能源, 为国家开发和利用这种新能源作好前期准备。

2、加强找矿勘探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找到更多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 有必要在地质勘探和找矿的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工作。比如煤炭资源的勘探, 长期以来, 贵州广泛开展了煤的找矿勘探, 并获得丰硕成果, 但有的地区工作程度尚嫌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强补充勘探或完成精查。此外, 要进一步开展低硫煤、低灰煤以及气化用煤、化工用无烟煤等稀缺煤种的找矿勘查与应用研究, 以提供开发之需。

除了找寻已有的矿产资源, 还要积极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比如煤层气,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 世界上一些能源贫乏的国家就因为煤层气的开发而一跃成为能源出口国, 荷兰和俄罗斯就是典型的例子。贵州是我国煤碳的主要产区之一, 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2007年11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特地转发了省安监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对煤层气和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有关扶持政策的意见》。《意见》指出, “加快煤层气和煤矸石的开发利用,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不仅可以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也可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煤层气已在六枝、水城等地获得了有效利用的初步经验, 有关部门应在此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大开发和应用的力度, 地质工作者也应积极配合, 在过去初步找矿勘查、研究与试验性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与开发应用的实验研究, 以尽快获取应用污染小的煤层气资源, 借此发展贵州经济。

3、加强矿产开发管理力度, 规范采矿活动。

要使矿产资源开发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就必须在管理上进行改进: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 从而规范采矿活动, 从制度上杜绝私采滥采现象;第二, 分离矿产所有权和使用权, 让矿产资源进入市场, 按市场规律执行定价, 借此形成矿种优势的统一市场。

4、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资源、环境系统一旦被破坏, 将很难恢复。许多古文明的衰亡都与此有关。因此, 矿产资源规划必需慎之又慎, 除了投资和开发的企业准入论证外, 还应该有生态、地质遗迹、环境保护、遗产保护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论证。而贵州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则使已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开发前,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每一种矿产资源的开发, 都需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拟定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措施, 力求做到既开发了矿产资源, 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5、在当地建立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链,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8

1 煤炭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煤炭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求煤炭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回采率,尽可能减少对其他资源的连带破坏和浪费(如土地、水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还要求煤炭及其产品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充分节约,提高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充分挖掘既定的煤炭资源中的“附加值”[1]。

2 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煤炭资源损失及浪费严重

1)资源采出率低。矿井采出率偏低是各类煤矿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有煤矿中,有些矿井片面追求高效率,将顶底的部分煤炭资源放弃不采,有的未经经济评价就将一些开采难度较大的或厚度在1.3 m以下的煤层或块段放弃开采或蹬空开采。许多乡镇小煤矿,没有正规的开采设计,以煤柱代替人工支护,多数以掘出代替回采,资源浪费相当严重。国有大型煤矿的回采率也只有65%~70%,而地方国有矿、乡镇煤矿的矿井采出率分别是30%和低于10%。如果全国年产13亿t原煤,就消耗40多亿t煤炭资源,浪费的资源是惊人的。

2)乡镇煤矿私挖滥采。“六五”“七五”期间,在“有水快流”口号下,地方煤矿大批兴起,成为煤炭工业的一大主力军,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力,加之受市场经济的支配使这些小矿只顾追求眼前利益,侵入国有重点煤矿井田私挖滥采,破坏了国有重点煤矿的生产水平和资源,导致一批国有重点煤矿缩短了服务年限。山西国有大型煤矿井田范围内共有小煤窑1 160个,破坏资源2.5亿t。

3)“三下”压煤量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随着农民新村及乡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三下”压煤,特别是村镇及建筑物下的压煤量逐年增加,而且搬迁费一涨再涨,从而使村庄下及建筑物下的采煤越来越困难。许多煤炭企业由于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村庄下的煤炭资源。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井田内有自然村148个,压煤4.97亿t。“八五”期间首搬22个村,解放储量1.1亿t,但由于资金不足,只搬迁了4个村。除村庄压煤量逐年扩大外,交通、通信设施以及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也使压煤量越来越多。

2.2 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煤炭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突出的问题是地表塌陷,水资源系统的破坏以及“三废”的排放。

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井下平均开采每万吨煤地表塌陷面积约0.2 km2。不仅引起土地资源劣化,而且破坏了土地原有的水循环系统,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加剧了工农争地矛盾,经济上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煤矿在采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地下水进行外排。平均每年外排约22亿t,另外还要外排选煤煤泥水、矸石山的酸性淋溶水,不仅破坏和浪费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排水费用,同时废水的排放还严重污染了煤矿区的地下水源,以及煤矿附近的江河水体,导致我国的一些煤矿严重缺水。例如,由于西山煤电集团各矿的开采导致旅游胜地晋祠难老泉断水。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来自于岩石巷道的掘进、煤仓和溜煤眼的掘进及工作面出矸(掺入煤炭中的顶、底板的岩石式和煤层式煤层夹矸中的岩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自燃而排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和地下水质。据调查,每年排放近几亿吨,约占当年煤产量的10%。全国现在煤矸山1 500多座,累计堆存34亿t,占地13 340 hm2以上,其中,山西境内煤矸石堆积量已达9亿t,并仍以每年2 000万~3 000万t的速度增加。

煤炭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一氧化碳等,对大气环境的温室效应产生严重影响,而且随其浓度增加,使对流层中的臭氧增加,平流层中臭氧减少,导致照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增加,诱发皮肤癌等疾病,不仅对区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2.3 煤炭产品的初级化

煤炭工业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束缚,这样使煤炭产品结构从整体上呈现低级化、初级化的特点。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力过剩,资金投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起点低、技术成果少、科技含量低等突出问题,行业整体为粗放型产业。

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加强储量管理措施来提高回采率

煤炭资源作为非再生资源,减少其损失,提高回采率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从政策上、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回采率指标。回采率是考核煤矿企业资源利用、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技术指标,必须认真执行和严格考核,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储量动态,损失量以及回采率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不断改进。由于地质条件变化,需要修改原设计回采率指标时,煤矿要报上级行政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2)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正确选择采煤方法,是提高回采率的重要技术环节。统计资料表明:开采同一中厚煤,用长壁式采煤法,采区回采率为77%~85%;用刀柱式采煤法,采区回采率为64%~75%。开采同一厚煤层,用人工假顶分层开采,采区回采率为75%~85%;用留护顶煤开采,采区回采率为50%~60%。由此可见,采煤方法不同,回采率相差甚大,因此要提高回采率,除因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经生产实践证实不能按正规采煤方法开采外,一律禁止非正规采煤方法开采。

3)建立健全责任制度。要贯彻矿产资源法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当发现由于不正确开采造成丢煤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追查处理,依法治理,尤其国有大型矿井对其周围小煤矿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因小矿私挖滥采而导致大矿缩短服务年限的事件发生。

3.2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环境保护与“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联系起来,它指出为了确保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

1)土地复垦是当前煤矿对因采矿而地表塌陷采取的主要措施,也是环境保护对采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必然涉及的重要课题。随着全球性的环境、土地、人口问题的日益严重,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土地复垦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2)煤矸石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在目前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生产结构,分流煤矿富余人员,同时又可减少土地压占,改善环境质量。近年来,煤炭行业在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煤化工、石煤及煤系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可喜的发展。目前煤矸石的利用率达20%。

3)煤层气直接排入空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预先抽放,对其进行利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中瓦斯的涌出量,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和减轻对空气的污染,而且对所抽放的瓦斯加以回收利用,从而使其可持续发展。

3.3 转变煤炭资源的生态发展方式

综合开发煤炭产品,使煤炭资源生产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粗放型生产体制下,煤矿大多是传统的、落后的、满足现状的生产模式,单一产品,低级消耗是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其过去那种重外延、轻内涵和重产值、轻效益及单一的开发格局,充分考虑其综合经济效益,延长煤炭生产的价值链,通过深加工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做到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突出重点。

煤炭产品在开采过程中许多伴生矿产资源如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来加以开发利用,可以大大提高煤炭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的洁净煤技术,也是我国煤炭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主攻方向,更是煤炭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重点包括:新型高效、经济实用的选煤技术和装备;新一代工业环保型煤技术;煤的多种深加工技术;改善矿区环境技术。

4 结束语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大力发展煤炭主营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煤与非煤产品优劣互补,同时增加煤炭企业的科技含量,使其向集约型生产模式过渡,既增强了煤炭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又使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9

引言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作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颇受关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不仅有助于在我国经济发展关键期的地区经济发展走势, 更有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调整与规划。按照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 地方经济转型和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因此, 本文将继续辨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课题。

一、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在建国后, 依托较为雄厚的资源优势我国开始了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矿产对于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 尤其是两位数的增长率背后, 是矿产开发的重要阶段,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矿产资源刚性的需求, 资源供给开始呈现阶段性紧张和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十八大以后, 我国能源管理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制定未来至202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其中, 矿产资源开发就是重中之重。总体来说, 我国战略核心矿产能源开发还需进一步在管理、开发、储存等环节继续加强, 其他一般能源需内外结合, 做好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工作。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1. 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分析过去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煤炭的消耗量占据了75%左右的消费比重, 其次是石油消费量, 由于受限于技术和管理等环节的相对滞后, 所以能源的利用率上一直不高, 矿产资源使用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物质,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空气质量的持续走低, 酸雨的出现, 以及雾霾现象的多次出现等已经开始危害民众健康, 引发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大讨论。通过多次论证, 普遍达成了“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社会共识,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乏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经济结构单一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矿产资源开发容易导致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其相关的产业依托也会打破均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 在我国很多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凸显了。南丹县大厂镇作为我国的第二大锡都, 长期以来供应的矿产资源为军事、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已经出现了地区经济严重倾斜的情况, 后续发展乏力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三、以矿产开发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 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只有经济结构配比科学、搭配合理, 才能真正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矿产开发过程, 不仅仅要考虑到当前的需求量, 还要综合考量未来经济转型和战略规划等其他因素, 除了要在开发的步骤、总量上做出调整外, 还要结合资源能源发展变革的步伐和趋势, 及时转型,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 为将来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蓄力。

2. 通过政策调整和倾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当前, 很多地区都开始了通过政策调整和倾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尝试。管理的体质、管理的方式、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对象都开始向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无论是老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 还是新政策制度的推广普及, 都使得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认清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即通过明确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领导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坚持“治理、控矿、整顿、整治”的方针, 严格规范管理, 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 持续、健康、和谐、科学发展。

3. 通过严格控制污染来弱化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冲击

当前环境污染更多的来自汽车、工业所消耗的矿产资源, 国家已经针对局部较为严重的地区开始了严格的调控和治理工作。实践证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得不偿失的。所以, 各地政府都已经开始了环境治理工作。治理好环境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帮扶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 环境质量过硬可以更容易吸引外地投资者来投资;第二, 环境质量过关可以提升地区外部形象和知名度;第三, 优化环境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容积, 扩大人口数并提升经济消费量。

参考文献

[1]姜玮.江西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 2012, (07) .

[2]林锦富, 孟祥菕, 韦龙明.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特征及其对矿产规划管理的影响[J].职业时空, 2008, (06) .

[3]秦江波, 于冬梅, 孙永波.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2) .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10

1 西藏水土资源概况

1.1 水资源概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东经78°25′~99°06′和北纬26°50′~36°33′之间, 总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受地质构造、地形以及气象等要素的制约, 形成了区内特有的四大水系。即太平洋水系, 由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组成, 占西藏总面积的5.11%。印度洋水系, 北临藏北内流水系, 主要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察隅曲等众多河流, 占西藏总面积的43.91%。藏北内流水系, 该水系中较大的河流有测曲、扎加藏布、扎根藏布等, 多分布在该水系的东南部, 占西藏总面积的48.76%。藏南内流水系, 零星分布于藏南外流水系之中, 并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以北, 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南地区, 占西藏总面积的2.22%。西藏是我国河流与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 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0多条, 大于2千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2]。据统计, 全区水资源总量为4482亿立方米, 按全区人口和耕地计算, 人均占有水量和亩均占有水量均居全国首位。

1.2 土地资源概况

西藏土地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受高原地势、地貌和水热条件变化的影响,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 各地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境内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与自然特性决定了其土地资源对于农林牧各业利用的适宜性类型之多样性。全区土地大致可分为六个区域:一是藏东高山峡谷农林牧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4.19%。二是藏南边境高山深谷林农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3%。三是藏中高山宽谷农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61%。四是高山湖盆牧农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3%。五是藏北高原湖盆牧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67%。六是藏北高原未利用区, 土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90%[3]。

2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西藏自治区主要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牧业生产必须要有水利灌溉设施。解放以来, 西藏兴建了一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60%, 保证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 由此可见, 有效灌溉面积与保证灌溉面积的比重并不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耕地面积将还会增长。因此, 发展农田灌溉及草场灌溉, 抵御干旱, 建设稳产、高产的农牧业生产任务还很艰巨。随着近几年来对口援藏工作力度的加大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藏也逐渐兴起了许多新型产业。如铁路的修建、各种旅游行业的出现及西藏人口剧增等, 更加剧了对水能资源的需求, 以满足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电的需求。这些都与西藏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2.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西藏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特点是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多, 耕地和林地少, 居民点、工矿、交通运输用地极少, 高海拔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以牧业为主, 低海拔河谷地区以农业利用为主, 农林牧相结合。牧草地是西藏境内所有各类土地资源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西藏土地资源最大的特点是未利用地多, 未利用地面积占全区土地资源的三分之一多, 可利用潜力大[4]。西藏疆域辽阔,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

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特殊的水源及地形条件造成的“工程型”缺水日趋严重

西藏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区, 农田基本上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阶地、漫滩、洪积扇及冲积扇上, 十分分散。从河道本身来看, 大江大河一般切割较深, 从十几米、几十米乃至百米以上不等, 水低田高, 如果引干流河水发展灌溉一般比较困难。但是干流的下游段和中游峡谷段, 山高谷深、坡陡流急, 水量也较丰富, 有修建大型水电枢纽的良好条件, 为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基础。西藏的内陆湖泊, 一般来说, 水利、水能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大, 但是, 有的内陆湖泊与其他湖泊或河流, 水平相距很近, 而两者的水面高程相差悬殊, 当开凿较短的引水隧洞后, 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落差和一定的水量。因此, 适当地在出水口处筑堤坝或修建闸门, 以抬高湖泊水位, 增大径流调节作用, 就可成为很好的发电、灌溉和水生养殖的综合水利枢纽。

3.1.2 水土流失严重及河水治理力度不够

由于西藏水利建设起步晚, 起点低, 造成水利工程数量少, 相关配套设施也不完善, 防洪标准较低, 西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等, 受到洪水威胁相当严重, 特别是由于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 西藏已进入了连续丰水期, 超标准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又由于受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及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土流失有加剧的倾向,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 确保防洪安全, 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西藏水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安全保障。

3.2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3.2.1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我区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水资源利用率很低, 与快速发展的西藏经济、社会形式相比,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工程型”缺水的矛盾已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因此, 合理开发水资源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西藏地区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基础上,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山区水库, 加大对径流的调蓄能力, 解决灌区大面积春旱问题, 加快开工建设的步伐。

3.2.2 鼓励民众广泛参与, 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

水资源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类生存和繁衍对水的需求是最根本的需求, 离开水资源的供给和水环境物资的支持是决不可能的。因此, 必须使公众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才能保证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传统的用地观念未得到转变

“地大物博和人口稀少”, 这是大多数人一谈及西藏首先想到的问题之一。但是, 实际上西藏的土地区情却是“地多不如说山多”。就耕地资源而言, 与全国水平相比, 西藏根本就无“博”可言, 除去雪岭冰山和高山荒漠, 可以利用的土地特别是耕地非常有限, 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只有334.52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1.19亩, 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

3.3.2 缺乏对土地利用的统筹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从全局的角度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用地需求, 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产的长远规划, 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西藏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严重滞后, 在处理土地利用中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关系时, 盲目性、随意性很大。结果, 出现了一些地区和部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3.4 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3.4.1 发挥土地优势进行重点开发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依照该区条件的有利因素和土地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 进行重点开发利用具优势的土地资源。西藏由于地区差异大, 土地资源优势各地不同, 其重点开发利用方向应有所侧重。杜绝一切不顾自然、生态条件, 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的行为。全区宜牧土地占总土地面积近一半, 应重点开发利用。

3.4.2 切实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西藏宜耕土地资源较少、后备耕地资源数量有限, 因此, 只有通过改善耕地质量,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改变只用不养的短视性土地利用方式, 加强以兴修水利和改良中低产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才能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结束语

通过对西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今后水土资源的利用方向, 改善西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上以往的不足, 找出开辟全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新途径的路子。既可有效保护西藏的水土资源, 又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展羽, 等, 水土资源分析与管理[J].中国水利水电, 2006, (5) :1-3.

[2]孙风环, 西藏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探讨[J].西藏科技, 2005 (10) :23-26.

[3]孙凤英.浅谈西藏自治区土地可持续利用[J].资源经济, 2008 (3) :13-15.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11

[关键词] 佛教文化系统化开发本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逐渐向文化型旅游方向过渡,佛教文化旅游成为满足人们当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旅游方式之一。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开发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主要由佛教名山、佛教建筑物、佛事活动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组成。

佛教名山主要是指以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为主的佛教菩萨道场。佛教建筑物主要包括寺庙、佛塔、石窟及其附属的佛教雕塑、绘画等。佛事活动主要是指佛教法会、节日活动等,如水陆法会、盂兰盆会、浴佛节等。

二、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江苏佛教历史悠久,佛教圣迹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太湖、长江、徐海三大旅游区内高知名度的佛教景点就达30余处。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主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区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具特色,其中佛塔和石窟资源主要分布在徐海旅游区,而太湖旅游区和长江旅游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则主要以寺庙景观为主。

三、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层次、指导思想、景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开发方式系统化程度较低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题仍然以烧香祈福等传统的寺庙文化为主,虽然部分景区在传统主题模式上有所突破,如镇江金山寺以佛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两条主题线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方向,将江天禅寺、白龙洞、中泠泉等多个景点组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发挥金山寺的旅游潜力以吸引更多客源,但其系统化程度相对较低,未能以“点”带“面”,综合开发,形成旅游资源的规模化优势。

2.开发规模追求大型化

近年来,江苏佛教景区开发规模呈迅速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及景区地域等方面。如:无锡88米高的巨型灵山大佛;常州天宁寺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无锡灵山三期工程启动后,景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常州天宁寺与红梅公园建成组合式园区后,其整个景区的规模达到600余亩;一些佛教法会、开光仪式等,也以隆重、规模大为主。

3.开发深度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江苏佛教寺庙地面建筑遗存丰富,客观上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同时,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风险较小,回报率高,因此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多,但功能相对单一。而且,由于功利思想严重,未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许多佛教寺院推出的佛教文化旅游活动内容极为单调,大多数仍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和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在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忽略了佛教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塑造人格、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功能。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组织一些参与性的活动,比较常见的如祈福撞钟活动,但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

4.开发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旅游是发展佛教文化的手段和途径,佛教文化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并宣扬佛教文化,開发佛教景区必须以传播佛教文化为目的。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甚至以迷信思想来误导旅游者以促使游客高价购买各种物品,同时看相算命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利用游客心理,混淆视听,将迷信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做法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偏离了佛教文化旅游的正常轨道。

5.景区多头管理现象较为严重

景区管理不规范也是江苏佛教文化旅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具有宗教活动场所、园林旅游景点双重功能,有些景区的管理上也存在双重性甚至多重性,从而造成开发无序化、政出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如镇江焦山就存在一山多主的状况,由园林局、宗教局、旅游局等同时管理,导致景区管理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开发。

四、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务必以保护为前提。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永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能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满足经济、社会、美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佛教文化的完整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

1.系统化开发佛教旅游产品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握主题,结合资源的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寻找突破口,进行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除传统的佛教寺庙观光旅游、一般佛事活动旅游之外,纳入佛教饮食旅游、疗养旅游、修学旅游等产品,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养生的角度看,佛教素食斋席无异是佛教文化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当前素食文化内含的健康长寿及保健思想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江苏佛教寺院的素食斋席源远流长且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佛教修学旅游是佛教文化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修学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其参加者主要是专攻佛教文化的研究型旅游者。另外,佛教徒本身的学历进修活动也是一种佛教修学旅游。如无锡灵山祥符寺开展的“人间佛教”思想研讨会,镇江举办的“住持论坛”等。佛教疗养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人们普遍感觉生存压力过大,佛教提倡清静的观点及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人们调节身心、陶治情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旅游需求。当然,在体验式旅游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参与性较强的佛事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还可以刺激游客的出游欲,从而达到宣扬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多种目的。

江苏各地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因此开发时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2.资源共享,景区联合

在开发规模上应注重资源共享,景区联合,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共同发展来谋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程度的最大化,并非一味在某一方面贪大求全。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

资源共享、景区联合的发展方式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导方向。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相互之间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实行景区联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而为旅游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旅游享受。

3.注重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进行本色开发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经济效益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物质保障,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会对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形象产生破坏作用,导致隐性投诉的产生、重游率降低,反而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會效益。

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也叫旅游纪念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也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佛教可以满足游客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实现游客的心理满足感,而佛教纪念品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延续。开发佛教旅游商品,不仅仅是提供佛像、佛教音像制品、佛珠、木鱼、开光护身卡等简单的佛教商品,还必须突出地区特色,结合佛教的主题,制作具有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从而产生收入和广告双重效应。二是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吸引客源。导游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的缘故,在介绍时敷衍了事,常常会导致游客不满,引发投诉,间接损害佛教景区的经济利益。因此江苏佛教景区需要培养既具有一般导游能力,又有较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和佛教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佛教文化旅游导游员,以此来满足游客景点讲解的需求和了解佛教知识的求知欲望,也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重游率,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5.科学管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

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化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景区相关管理机构应加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与普通旅游景区区别开来,根据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景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其次在佛教景区的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管束还是外部治理,都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处理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手段统一、规范景区的管理。

处理好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使佛教文化与旅游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带动整个江苏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旅游的资源和客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银枝: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17)

[4]霍国庆:佛教文化旅游[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

[6]周春燕陶海洋张继志:培育镇江市旅游支柱产业[J].镇江学刊,2000(1)

[7]郑嬗婷陆林 杨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32)

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性 篇12

一、滩涂湿地资源的成因分析

1. 从气候、地形、土壤颗粒、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湿地成因

滩涂主要成份是土壤颗粒, 根据颗粒大小可分为沙质海滩和泥质海滩, …射阳滩涂属于泥质海滩。从地貌上看, 陆地是滩涂之父, 水则是滩涂之母, 从科学定义来讲, 滩涂是指一种大潮时在高潮线下、低潮线以上的介于海与陆之间的一种特殊地带, …陆地上的泥沙被流水冲刷入海, 海水的顶托及化学作用下, 在风平浪静的海域淤积起来, 天长地久就形成滩涂。滩涂一般分布在风浪较小的内湾地带。简单地说, 滩涂它是湿地的一种。所谓湿地, 是指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或水域地带, 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咸淡或咸水的水体,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被称作地球之肾。沿海滩涂湿地它处于海域与陆地交汇的过渡地带, 潮汐是它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潮位的升降不仅直接引起潮水周期性作用于滩面, 且进一步影响滩涂的水盐动态变化, 控制着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发育方向, 并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和更替。因此, 射阳县沿海滩涂湿地在海陆相互作用的界面地带发育, 其生态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服务均和海陆相互作用特有的水文过程密切联系。其湿地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湿地功能的特征及其发挥, 并影响着景观的性质和变化方向。

2. 从射阳滩涂湿地资源的生态分布特点上分析湿地的生态意义

射阳海岸气候温和, 日照充分, 这里是鸟的天堂, 黄金海岸, 资源宝库, 各种野生动植物遍布其间, 素有“黄金海岸”和“天然植物园”之美誉…。该县拥有大面积的沿海淤泥质滩涂湿地和湖荡湿地, 为我国乃至全球多种濒危物种, 尤其是受到威胁的珍稀水鸟, 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此滩涂及其上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相当丰富, 它们之间互相作用, 互相影响, 互相依存, 互相交流物质和能量,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就是射阳滩涂的生态系统。

二、滩涂湿地的可利用价值

滩涂资源用途很广, 主要有:

1. 旅游业潜力无限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是旅游品牌的生命, 只有形成特色突出的旅游品牌, 地方旅游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射阳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丰富的个性。射阳县地处黄海之滨、江苏中部, 海岸线绵延103公里, 滩涂湿地面积726平方公里, 是世界珍禽丹顶鹤重要的越冬地, 是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人间净土。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 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7种, 有各种鸟类379种, 每年有100多万只水禽在此繁衍生息, 堪称“鸟类王国”、“鸟的世界”, 被誉为湿地之都和丹鹤故乡。

2. 打造绿色基地、前景广阔

射阳地区气候温和, 日照充分, 无霜期长达220天, 低于-5℃的每年有10天左右, 35℃以上高温每年约1周;射阳地区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1023.6mm, 年平均日照53%, 平均气温13.62℃, 这样的气候加上平坦土地, 这种气候方面的优势是发展农业的优良条件。射阳县不仅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最佳条件, 还具有发展绿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工业与外贸基地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 沿海地区滩涂开发之所以能够出现新的面貌、新的亮点, 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 得益于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滩涂开发本应该加大科技投入, 组织人员进行科技攻关, 并积极和国内外科研单位联系, 以此在新品开发上能有更新的突破。调研中我们知道射阳县特色基地已初具规模, 目前已形成无公害产品种植12万亩、淡水养殖12万亩海水养殖13万亩 (含贝类护养) 、沙蚕2万亩、林业3.3万亩、盐业2万亩及芦苇9万亩等特色产品规模, 以丹顶鹤保护区、射阳河口风景区等为主要景点的滩涂旅游风光带已初具雏形。从沿海滩涂资源的特点看出, 其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三、滩涂资源的开发保护对策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好“海上射阳”这片绿色家园

海洋、海岸环境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极为密切, 没有新鲜的空气与清洁的淡水, 人类是难以生存的。现在人们已愈来愈认识到海洋、海岸环境保护的重要, 它已作为一门学科在研究它, 探讨它。海岸、海洋科学的兴起, 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和重视。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宇宙幸运之舟——地球上, 陆地面积的29%。而海洋则占到71%。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海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 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因此, 我们在开发滩涂湿地时, 一定要注重保护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 沿海滩涂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且不具有再生性, 如果盲目开发和过量开发就会破坏滩涂的生态环境, 影响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滩涂开发一定要遵循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 对海洋及与此相关的海岸环境的保护, 已成为全球的自觉行动。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沿海滩涂湿地这一被称为“最后一块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更有一份义务去保护它。

2.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与人才优势, 发展独特的绿色农工之乡

上一篇:支撑框架结构下一篇:气功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