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案(通用12篇)
小学英语学案 篇1
关键词:英语学案,自学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生学习方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 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 集思广益, 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学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学案, 教师指导学生先学, 教师再教,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几个环节所构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学案的运用
1.“导学”与自学。
“学案”编写好后提前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预习, 并对学生预习作三点指导。一是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节省时间;二是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找出知识点, 做好记录;三是边阅读, 边思考, 找出疑点, 作好记号。学生在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 做到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 并作适当激励。通过检查,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模糊点有所了解, 上课时进行针对讲解, 提高学习效率。
2. 师生共学。
完成自学指导后, 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 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但是, 学生完成了自学并不等于教学的完成, 而是教学的开始, 这时教学应该具有针对性, 更有深度和广度, 否则, 教学流于知识的重复讲解, 将使学生失去兴趣, 弄巧成拙。
通过实践, 我认为学案教学法是有效的, 现把它的意义总结如下:
1.学案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水平编写的, 具有层次性。它将重、难点知识融合在基础、中等及提高题中, 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有效的主动学习。
2.学案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 目标步骤清晰, 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 初步理清教材内容, 记录预习中的问题, 学案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
3. 学案式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 教与学有了明确方向, 教师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 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结构, 学生对照“学案”, 须作适当的记录, 节省了时间,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4. 学案是集体教师的智慧结晶, 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传统教学中, 集体备课仅是讨论较难知识点的讲解, 备课不够深入、全面, 做不到本学科的资源共享。因而, 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成绩往往相差很大。学案教学法的实施, 实现了同一备课组的资源共享, 它在新课的讲授思路, 重点、难点的突破及课后习题的选择、讲解各环节都经过了同组教师充分讨论, 提高了集体备课质量, 为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 实践证明, “学案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 它比传统教学有明显优势, 它实现了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许多教学目标。学案式教学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验的模式, 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以后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这一模式, 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 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英语学案 篇2
Section A3a—3c(阅读课)
【我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动词 get on(well)with, instead或instead of, offer to do sth, mind sb doing sth, explain sth.to sb., hang over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谈论自己或他人的烦恼及给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与别人能够谈论自己的见解。
2.学会冷静对待,用合理理性的办法去解决困难挫折。
【学习重难点】1.有用短语的使用及建议的表达; 如何解决困难和给人建议。
2.阅读短文,获得相关的信息。通过阅读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
3.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学习策略】:1.课前预习并自学,认真完成预习任务,课上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合作与探
究。
.2.先浏览问题,再阅读课文找答案,边读课文边标注关键点。
【文化意识】:如何摆脱烦恼,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理智思考。做一些其它的事情以转移
自己的注意力。
教师导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际交往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现在的你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最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分享,不懂宽容的个性,这在人际交往中是很不利的,通过这节课你们能否及时发现和纠正这种性格方面的缺陷呢?我们拭目以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熟练掌握本课的15个单词
(预习策略:1.个人自读,记忆本课单词。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写情况。)
学习任务二:预习课文3a/3c,完成下题并展示。
(策略:1.自主完成。2.课前小组交流并展示。)
1.(Passage 1)英汉互译:
与某人相处(好、坏)_____________经常吵架/打架______________
交流、沟通(v)________(n)________笼罩______________
年长的______________
refuse to do sth.______________Let sb do sth ______________instead /instead of______________伤心13______________
找出同义词: get along with= ______________talk.= ______________
not allowed=______________worried=____________
2.(Passage 2)英汉互译:
主动提出做某事______________以便 __________与某人交流____________
介意某人做某事 _____________一直,总是 ____________
找出同义词:make sth.clear=_________
二、温故知新:
1.根据我生病的场景,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重点句型。
参考句型:询问困难:What’s the matter / the problem / the trouble with you?
或What’s wrong / up?
给出建议:You should/could +v.Why don’t you +v.?= Why not +v.?
Could you please +v.?
三、新课导入:
【我有很多好点子】
看视频操练对话,引入本单元的的重点句型及表达。
(学习策略:联系实际给出创新性建议)
四、学习过程:
(一)Reading(Work on 3a)
Step 1.Lead in.(通过问答一些有关家庭生活的问题来导入正题)
(1)Can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fami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o do you ask for help when you have problems?__________________
Step 2.Fast reading.(快速阅读3a, 回答问题)
(1)……?
(2)……?
方法指导:带着问题,然后快速阅读短文,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学生们,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快速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后,教师让部分学生回答,并校对答案。
Step 3.Careful reading.(Ss read the article again and fill in the chart)
学生们认真阅读短文,并在表格中填出男孩Sad and Thirteen面临的问题,并填写出罗波特先生所给出的建议。和同学们一起校对答案。
Step 4.听和朗读。
Listen to the article and fill in the blanks.1.参考单词:【get on with,problems,fight,communication,argue,hanging over】
Sad and Thirteen has some _________.He can’t ____________ his family.His parents _____ a lot.It’s the only ______________ they have.When they _____, it’s like a big black cloud ____________ their home.He doesn’t like it.2.参考单词:【refuses,lonely,nervous】
His brother always watches TV whatever he wants until midnight.He _______ to let him watch his favorite TV show.So He always feels ______ and ________ at home.3.参考单词:【talk about,offer,could do more,for proper communication】
Robert Hunt thinks Sad and Thirteen should __________ these feelings to his family.He should _____ to help.Maybe he ______________ jobs around the house so that they have more 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参考单词【communicate with,explain,don’t mind,favorite show】
Secondly , he could sit down and ________________ his brother.He could ________ that he __________ him watching TV all the time, however, he should let him watch his _____________.(二)Work on 3b.1.让学生们讨论罗波特先生对问题的建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由小组长汇总。
3.让小组长将汇总的意见向其他同学汇报。
S1: I agree with his advice.Because more communication can make family members…… S2 : I don’t agree with his advice.I think their parents……
(三)我是大法官:
学习要求及策略:
1.挑选你最熟悉的场景,为讨论做好准备。
2.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某个问题。
3.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建议。
4.最后,审判长总结陈述,向同班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想法建议。
五、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Homework
话题写作1:
你将代表学校参加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演讲的题目是Learning to get along with our parents.请用英语写一篇演讲稿,内容如下:
(1)现象:经常给父母发火,甚至几天不讲话。
(2)原因:父母过分关注分数,我们…….?
(3)措施:我们应该和父母沟通,我们……..?我们…….?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my speech topic is Learning to Get along with Our Parents.These days, most of us feel it hard to get along with our paren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题写作2:
假设你是Tina,你的笔友Tom给你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信中他诉说了他的烦恼:他最好的朋友要过生日,他的朋友们准备的礼物都很贵,可是他却没有足够的钱给最好的朋友买很昂贵的礼物。请根据提示给他写一封回信,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
提示:1.买礼物并不一定必须买贵的。
2.没有必要因为不买贵的就感到难过。
3.同学应该会理解。
4.花钱太多还得向父母要。
5.可以买花或者自制贺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建议:
1.以上模板仅供参考。
2.学习过程之前的各步骤可再简化。
3.学习过程各环节均须充实。
4.八年级6-10单元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Section A 听说部分第二课时Section A 读写部分
小学英语学案 篇3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一、借助导学案,引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现状分析
随着小学英语十多年的发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获得了长足进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增强。但是,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与真正转型为“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还有距离,与办高质量的满意教育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开始探索“借助导学案,引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2.理论支持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借助导学案,引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教学方法单调,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依然存在。针对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机会“少”、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推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为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肩负着不断探索优质高效教学方法的使命。本文以学校英语组内的教研课为例,针对如何借助导学案,引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谈谈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以问题引领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兴趣、好奇心、毅力、意志、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为了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有“问题”可想。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求以问题引领设计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A老师上的是有关sun,rain,cloud,stream,vapour的词汇课,A老师将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前先查阅导学案的“我能读”“我能说”环节学生的完成情况,课堂上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点评,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微调课堂教学过程。Where are you come from?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ere does the ...come from? It comes from...以旧引新,以问题引领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Where does the milk/sweater/...come from?It comes from the...这里的问题设计非常具有探究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如果在导学案中有所体现,课前让学生先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课堂中共同探究,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
2.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利用导学案深入探究、积极创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通过导学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深入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关于parents,cousin,uncle,aunt,baby-brother这几个家庭成员的词汇课上,在导学案中我将“如何用英语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设计为“我思考”的内容,并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着手设计教学,引出相关知识。课堂中我以MiMi为主人公,通过介绍全家福引出parents,并通过Parents show引出MiMi的cousin—KiKi也带来了他的父母照参加展示活动,对cousin的解释,我是出示两个选项让学生选择,加深理解。然后通过角色换位,If you are MiMi, can you introduce KiKis parents? 引出uncle,aunt。但是我发觉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导学案去解决“我思考”的问题,或许说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我发现,仅仅有导学案还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借助字典、学习参考书、网络等渠道查找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在导学案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智慧加油站”“温馨提示”“知识链接”等学法指导的栏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3.以导学案促情感体验,引发师生共鸣,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1)找寻情感的契合点,使情感产生共鸣
B老师上的是flower,river,grass,lake,forest,path这些自然景物的单词。B老师从时下火爆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得到灵感,创设情境“老师去哪儿”,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蓝天、白云、鲜花、绿草、洁净的湖水、清新的空气,这一切都非常美好,令人向往。而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却是雾霾笼罩,到处是污染,充满了破坏。两相比较之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就会越发强烈,情感得到共鸣。也为最后的输出My promise(我的承诺):I will...I will not...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
(2)以“我的承诺”促情感升华
导学案中关于“我的承诺”的设计,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学生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情感教育得到升华。
三、借助导学案,引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所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面貌明显改善
首先,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上的争先恐后,一丝不苟,这些都是在以前难以想象的。
其次,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有,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有所提高。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对英语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另外一种语言,而是需要用英语去更好地了解世界、走进世界。
2.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表明,小学英语“借助导学案,引领英语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能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导学案引领小学课堂教学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导学”的效果还是体现不够的。接下来我们要不断完善导学案,反复实践,深入探究,相信以导学案引领课堂教学,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林晓丽,姜波.“导学案”引领我们走向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综合,2015.
[2]刘艳.谈谈英语高效课堂导学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115.
小学英语学案 篇4
一、导学案实践案例
1.课前准备。课前发放预习导学案, 学生先行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确定自己的问题, 为课堂提问做好准备。
(下面以高一英语必修一的第二单元为例)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等各方面, 精心安排导学案的合理流程, 另外可根据各班情况, 在本班的导学案上增加相应的不同问题、具体的小组评价准则, 然后及时做好相应课件, 完成学生学案预习的情况阅览。再则, 学生要懂得利用各种可用资源, 查阅相关资料, 认真独立地完成相应的学案预习, 并做好延伸, 不懂的问题都可写在学案上的空白处, 同时完成下列题目 (部分) :
(1) Ourcityisverybeautiful, inspring. (我们城市很美丽, 尤其在春天。)
(2) Myknowledgeofphysicsispretty. (base)
(3) Canyoutellme?
A.howgoodishisspokenEnglish
B.howwellhisspokenEnglishis
C.howwellhespeaksEnglish
D.howgoodhecanspeakEnglish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真预习过后, 测试对课文知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 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使得之后的学习效果更好。
2.课堂探究。上课前, 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提问, 回答, 再解答, 从这几个步骤分别操控, 主要由学生完成, 教师则点拨重难点, 由此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脉络, 并要求学生继续完成几个题目: (1) HowmanykindsdoestheOlympicGameshave?Whatarethey? (2) WherewillallthecompetitorsbestayinginmodernOlympicGames?这两个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寻找答案, 并采用加分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然后让学生归纳每段的段落大意, 可以用抢答的方式, 但要有秩序规则, 奖惩合理,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课文、语法等讲解完成后, 教师要做一个课堂总结, 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尽量在课堂上把问题解决掉。
3.课后巩固。课后巩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主要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与强化, 同时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明白自身的能力和学习责任, 掌握好基础知识, 促进以后的学习。教师可以从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着手, 编写一些题目, 例如选词填空、词形变换、选择、翻译等相关题目, 让学生及时巩固。
二、导学案实践效果
1.学生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通过导学案的实践, 学生学会了自主阅读, 懂得利用查阅资料、工具书等方法, 排除单词障碍, 也能大致理解、翻译文章大意, 并通过分析结构层次掌握中心思想。与此同时, 由于时常阅览各种英文书籍、报纸, 听SpecialEnglish之类的广播, 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2.训练了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高中生经常不注重听力练习, 听力导学案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地练习听力。我们设计的听力导学案上, 会有一些难读的音标、听力技巧点拨与指导, 还有听力练习, 由浅入深, 久而久之, 学生的听力成绩便会相应提高。听力好了,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交流。教师们还可以举办一些英语演讲、英文歌曲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强化学习。
3.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导学案会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平时除了给学生规定的题目和思路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交流合作等方式练习写作, 积极发展英语思维。具体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学生课外活动场景, 或者一些贴近生活的组合图片,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开拓写作思路, 一步一步深入, 作文便能水到渠成了。
三、导学案实践反馈
1.导学案设计要合理, 符合学生水平, 要顾及多数学生的特点, 不能盲目求深求难。
2.知识是不断更新的, 导学案设计也要不断改进, 反复实践, 寻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学奥数学案2 篇5
课题7:和差问题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回收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周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和差问题)
已知大小两数的和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为和差问题。掌握了和差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我们解答起来就很方便。
:例1:姐姐今年 13 岁,弟弟今年 9 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 40 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分析:如图1
不管经过多少年,姐弟俩年龄的差都是(13-9=)4 岁。由图 1 又可以看出,如果用 40 岁加上姐弟俩年龄的差再除以 2,就得到所求的姐姐的年龄;再用所得的姐姐的年龄数减去 4 就得到所求的弟弟的年龄数。
例2.植树节,育红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已知五年级和六年级植树的和,也知道两个年级之间的植树的差,减去两个年级之间的植树差,则所植树的棵树刚好是植树较少年级的2倍。
把您的孩子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
Long Wen Education
教学第三个环节:知识总结
我们通常把以上的问题叫做“和差”问题,它的解题要点是: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两数的差=较大的数
(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或(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大的数
较大的数-两数的差=较小的数
(和-较大的数=较小的数)
教学第四个环节:知识应用环节
训练1.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系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训练2.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训练3.甲、乙两筐香蕉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香蕉还比乙筐的香蕉多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香蕉各多少千克?
训练4.这里有三道加法算式,当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代表什么数,才能使等式成立?
□+□+△+○=20„„(1)□+△+△+○=17„„(2)□+△+○+○=15„„(3)
把您的孩子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
Long Wen Education
教学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1、复习本次课所讲的内容
2、完成下列综合练习
1.小红家养了30只鸡,母鸡比公鸡多8只。小红养母鸡、公鸡各多少只?
2.甲、乙、丙三个数,和为300,已知甲比乙大50,乙比丙大20,甲数是多少?
3.甲、乙、丙三个同时参加储蓄。甲、乙两人共储蓄220元,乙、丙两人共储蓄18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00元。问: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4.两筐苹果共重64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后,那么,第一筐苹果比第二筐少2千克。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小明比小华多30块糖果,小明给小华25块糖果,这时谁的糖果多?多几块?
6.小强沿长与宽相差20米的游泳池池边跑步5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他共跑了700米,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7.张宁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外语和语文平均成绩是86分。张宁同学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
8.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5,比另一个加数大52,这两面三刀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9.如果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是77,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10.已知△=8,你能根据下面两道算式,算出□和○各表示几吗?
□+□+△+○=46 □+△+△+○=37
初中英语如何设计导学案 篇6
关键词:英语设计导学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初中英语如何设计导学案,向各位老师交流如下:
一、初中英语的导学案的结构与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设计包括教材理解、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平行训练、合作探究、达标测试、知识整理等七个部分
1、教材理解
首先,教師要仔细地研读《课程标准》,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准确的理解教材,以指引学生理解教材。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拟定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让学生预习时目标明确。
3、自学指导
这部分设计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时,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内容,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当然,“自学指导”中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后,在内心中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并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表示认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平行训练
英语训练题的设计选择应遵循的以下原则:
1)设计课堂导练题时必须遵循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和突出课时重点知识的原则。因为课堂导练题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要求全班学生在课堂都应明白的知识。同时这一原则也可以提高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自觉性,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只要课堂认真听讲了,都会既迅速又准确地完成它。
2)设计学习准备和课后检测题时必须遵循反复重现旧知识的原则。因为中国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在课后缺乏语言环境,在课堂上获得的词汇、短语、句子、交际用语只有通过在课后的笔头训练题中去对话、见面。
3)必须遵循难易结合的原则。因为我们教学的学生好、中、差都有,我们应满足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要求。要让学困生能“吃”,让中等学生“吃饱”,让优生“吃好”。
4)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词的读音、拼写、意义和用法,采用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测,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5、合作探究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设计学案应给他们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象、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授课过程中,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象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具体操作时,先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出急于解决的问题,再在课堂上当堂讨论解决。
6、达标测试
习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问题设计时,应注意让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题目应少而精,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突出易混淆的、需注意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还可以出一些能力提高题。提高题侧重于能力训练,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该部分对一般的学生不做要求,但教师只要引导好,通过各种途径来吸引学生,就没有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主动放弃的。
7、知识整理
如何设计英语导学案 篇7
一、明确学习任务
初中英语教材 (人教新目标版) 各模块都有相同的单元结构, 每单元由Section A和Section B两部分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 Section A是该单元基础的教学内容, 包括词汇、语法、功能, 以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为主要教学形式, 是体验和感知语言的阶段;Section B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对单元话题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尤其是词汇拓展, 在进一步听说训练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 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巩固和运用阶段。每个单元这两部分都设计了从1 a到3 c的内容, S e c t i o n B部分的2 a、2b和2c都是已阅读为核心设计的。例如, Reading包括:2a是阅读前的预热活动 (几个问题或词汇拓展, 练习快速阅读) ;2b是阅读中的理解活动 (对话或短文, 跨两页) ;2c是阅读后的检测活动问题 (可以是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 也可以是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或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 综合理解, 或拓展延伸练习, 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开展讨论) 。此外, 紧跟在阅读文章后面的是Reading strategy。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以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 进行阅读教学导学案设计。
(一)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利用几个问题或词汇拓展, 练习快速阅读。
1.What are the mooncakes like?
2.What are the mooncakes made of?
(二) 学习交流与问题讨论:
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s
1.What is the story about?
2.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D e t a i l e d r e a d i n g f o r i m p o r t a n t information
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 从细节到文章的深层理解。
Read the passage again.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t order
——Pang Meng tried to steal the medicine.
——A goddess thanked Hou Yi by giving him magic medicine.
——Chang’e refused to give Pang Meng the medicine and drank it all.
——Hou Yi shot down the suns and saved the people on the earth.
——Hou Yi was very sad and watched the moon at night, and wished his wife could come back.
——As a result, Chang’e became light and flew up to the sky.
——Hou Yi planned to drink the medicine with his wife.
Post-reading
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
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 综合理解。
(三)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 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或细节开展讨论。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学习任务清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教材中的任务设置, 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整合、删减或添加, 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或学习形式,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把本学案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 并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突破重点和难点, 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 突出英语单词的词性、构词法、搭配等特点, 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掌握, 便于他们记忆和学习。对于其中重点词语, 如名词、动词词性的stop, 过去分词stopped, 现在分词stopping;第三人称
sth, 教师应把与该词相关的语言知识详细地呈现给学生, 而后根据语境进行练习, 突破其难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它。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其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正确运用英语基本的语言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 而只有突破这一难点才能培养他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加强难点突破, 在完成对重点词语及其常见词语搭配识记的同时, 加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巩固和掌握。这样, 导学案才具有更高的价值。此外, 教师也能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使课堂讲解更具有针对性。
三、清晰的教学过程
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教师在设计的导学案应有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 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研讨和课后反馈。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几点: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以及课后作业。在每个环节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 教师先把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 学生通过预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 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提出问题, 研讨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实现师生互动, 完成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研究 篇8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导学”主要是由“学案”和“导学”两部分组成。同以前的教案不同, “学案”主要包括教师的导学以及学生的探究。它主要是以教师的学案为载体, 配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该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 该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体现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
该模式注重给予学生学习思路, 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解题, 从中发现知识的运用规律, 使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学习, 并在探究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双主动的模式
通过该模式的教学, 可以将传统教学活动中的重心从“教”转变为“教”与“学”相结合, 学生通过学案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索性学习, 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这使学生主体地位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 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3.教学中凸显差异化的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依次的划分, 主要分为基础性知识、巩固强化知识以及拓展创新知识。对学生采用梯度化、层次化的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选择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 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 能力不断地提高, 减少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4.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 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设定, 缺少思考“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激发欲望、鼓励自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突破重点以及总结升华。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能够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导学形成融洽的发展, 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面, 使双向交流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教师设计学案, 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对于学案的设计需要严格按照“一课时一学案”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对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重点难点进行提前预习, 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于每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方向得以明确, 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在课堂中对于学习更有目标性。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授课为例, 该内容是学生在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学习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可以举实际情况中的例子使学生生动地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在对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理解知识的意义, 同时学会判断两种比例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先教正比例的知识, 然后再教反比例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两种量在变化中所存在的规律, 并将规律利用关系式表现出来, 这样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本质。教师还可以将含有正比例的量以及反比例的量的两个例题整合起来, 在课堂中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够在同一个例子中去感悟和体会, 充分地掌握两种比例的应用。
2. 根据学案自学, 探究、思考学案的知识
教师设基础学案后, 学生可以通过对学过知识结构进行探究, 从而自学出新知识, 尽量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对教材的学习中, 对于教材中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解答,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及解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需适时地发挥出教学主导的作用, 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材内容的学习。例如以“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为例, 对于学案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课前尝试, 掌握基本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 认识到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 能够在集合图中, 正确地表示出两个数的倍数以及它们的公倍数。
(2) 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出基础性的练习题, 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探究性的学习, 充分、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就能够很快找到疑难点以及重点, 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够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 探究合作, 解答问题。在学案的自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预习和思考的基础上, 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 对于没有解决或者结论模糊的问题小组内能够形成一个初步的结论, 不但能够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 教师进行精讲和总结, 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得以完善
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要放开手,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 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就放弃对学生的教学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探究和讨论的过程, 教师需要进行引导, 同时对于学生在探究中的争议以及错漏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剖析, 给学生讲清讲透, 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以及修正, 这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才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得到完善。
4.梯度设置练习题, 巩固练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 在“学案导学”的课后巩固过程中,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 采取不同的巩固方式, 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实施因材施教, 实现“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要求。教师应该设置基础巩固、能力拓展以及拓展探索三个层次的课后练习题, 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练习题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 使学生实现自查自纠以及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从而有效地规划组织课堂教学。不管是从自身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 教师都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够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精髓主要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 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精髓, 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 才能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对于教学的要求和目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当前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要转变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进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新课改
参考文献
[1]莫清瑶.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与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 2010 (2) .
[2]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1 (4) .
[3]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2 (5) .
如何有效编写英语导学案 篇9
一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前学习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 是学生自主学习、攀登知识山峰的路线图。它要求编者必须把教材中严谨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易接受通俗、具体的内容, 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以最佳途径实现学习目标。
二目前导学案的不足
现在很多学校都使用导学案, 但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灌输知识或多用演绎法; (2) 容量不适中; (3) 难易把握不准; (4) 题型单调或题目过时; (5) 问题设计无层次性或梯度太高; (6) 编写目标不明, 重点不突出, 题目设计不系统, 一份导学案做下来, 面面俱到, 搞得太细太累或练的与学的不一致。
三导学案编写时遵循的原则
1. 课时性原则
在教材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 分课时编写导学案,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 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设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在导学案中确定学习目标、重难点, 对疑难问题适当提示, 对思路方法进行点拨等, 将导学案设计成一条清晰的学法线。
3. 问题性原则
这要求教师始终以问题呈现知识,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其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那么怎样设计问题呢?一般说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有针对性。即题目要与本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致, 学什么就设计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才有成就感、满足感。 (2) 有思维量。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仔细不行, 只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入同样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3) 有层次感。题目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抽象难易不一的教材内容转变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有一定梯度的学习方案。这些问题既有铺垫性又有发展性, 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 随着一个个小问题的攻克, 就自然地解决了重点问题。当然这也从客观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受到挑战, 中等生受到激励, 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如题目可分为A (优等生) 、B (中等生) 、C (学困生) 三个等级, 甚至四个等级。如当学习课文难句“Watch any TV report on the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war, and you will see soldiers wearing blue berets.” (M6U4Reading line18) , 可以这样设计:
基础题:
(1) 该句中的两个并列分句由哪个词连接? (ABC级)
(2) where引导什么从句?____ (ABC级)
拓展题:
(3) 该并列句如何转变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复合句? (AB级)
(4) 如何用现在分词转变? (AB级)
归纳:___连接前后两个并列分句;____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后面不接连词;____作条件状语其逻辑主语与后面主语一致, 后面不接连词。 (用and, if, v-ing填空)
即境活用:
(5) 好好努力, 你会取得进步的。 (一句多译) (AB级)
(6) 根据 (5) 的三种结构, 自己编三句话。 (A级)
4. 归纳性原则
所有问题都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完成, 自己归纳, 必要时教师协助, 如:学习compete一词时可以设计以下题目: (1) As we know, Guo Jingjing didn’t compete_in___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 (2) Life is like a long race where we compete_with___others to go beyond ourselves. (3) Kids inthe kindergarten often compete_for___their teachers’favor.
归纳:compete+介词的3个短语是___________。
即境活用:翻译。
(4) 这些学生正在为那个奖学金互相竞争。
总之,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要想编写出一份优质导学案实在不易, 这需要教师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刻苦钻研, 精心合作, 共同探究。
摘要: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益。本文明确了导学案的定义并针对目前导学案质量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导学案编写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能力,导学
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自主创新等能力的依据。导学的教学活动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增强其知识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或者“灌注式”的教学模式, 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的“导”和主体作用“学”达到和谐统一, 促进教学活动的最大化展开。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
导学是在新课标下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能得到教学的最大化。学案是教师这一主导角色站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探究的学习方案, 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探索过程的方法指导、学习能力尝试或测试等环节。而与此同时,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 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这种教学活动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则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完全提到一个高度, 能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其以高涨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互相研究与提问。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 以“导学”为切合点。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 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 因材施学, 发挥自己的特长, 从而体验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的受益是双向的:一方面, 教师能完全表现出教学活动中指导的作用, 同时还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与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 学生则能完全展现出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翁的地位, 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 强化能力培养, 还能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 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的位置推向自主探究的位置。
二、导学案的两大动力———“导”与“学”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能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无条件接受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还能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还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它建构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 编制的主旨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要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为第一位, 以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学案。因此, 在导学案的教学中两大动力, 即“导”与“学”。
1. 导学案应注重“导”。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不要再像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要受教师的干涉。在课堂上, 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要最大效率地、最充分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出并且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 要做到与学生为主体, 要在课堂上充分使学生动起来, 使其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课堂上,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 能更好地使学生做到自主探究与学习。情感态度目标的表述中指出:强烈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的学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地说, 我们设计的题目要难易适当, 选择的语言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对学生用, 生动有趣, 富有幽默。
教师应该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编制不同的学案, 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来展开自己的导学活动, 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别和梯度, 好坏的距离等各方面的因素, 以便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 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很大, 所以教师这一活动者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学习教学理论相关文章或者知识, 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 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导学案, 也才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 导学案应注重“学”。
“学”是导学案的另一动力项,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探究学习, 讨论交流, 让其在自己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而在接受新的知识时能达到灵活变通, 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从而共同进步与提升。
三、导学案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导学案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其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 主导角色的教师应该跟学习主体的学生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及时了解学生, 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以及学习困惑和难点,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充分了解学生, 以便能更好地编制适合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案, 从而有效地促使教学活动的完成。
英语教学提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而这种教学模式中导与学为其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一方面充分发挥和挖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其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注重和提升了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能力, 从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篇11
一、走进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的根基是生活,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课教学的大背景,如果脱离了现实中的背景,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只有将这门课融入生活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在本地区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学生和地区的特点,通过探索实践得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即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学生的三维目标制订出本节课的“导学案”。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探讨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发展。在制作导学案时,首先我们要让一道题是一个“活”题,那就要教师设计导学案时提一些相应的问题,比如有几种圈法,通过这些物体我们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等等,再比如让小朋友把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相应房子上的得数连一连,其中会碰到有一两道是没有数可以连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问题对老师说,老师有一道不能连,这时如果教师说不能连就别连,那也就过去了。相反,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做与学生共同的探讨者,问一问那该怎么办,小兔子不是没有家了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房子上的得数,有的说可以改一下房子身上的算式,还有的想出给小兔子重建一座新房,写上正确的得数,这样不仅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二、“导学案”设计分层次,关注到每位学生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实施高效数学课教学的根本。一节课教学设计得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课堂。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而学生的认知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认知高,有的学生认知低,那么我们的“导学案”设计是不是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和制作教学设计时的最大难题,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有更多的关注,更多地关心这个集体,对他们要多些谅解、多些宽容、多些偏爱、多些帮助,时常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信心,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哪怕是与这门课程无关的东西,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我们就要把它全部发掘出来。
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吃多饱吃多饱”,教师设计时一定要做到在“导学案”中巧用开放性习题,实行弹性作业,增强练习的层次性,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情况,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有坡度也有一定跨度,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要使“后进生吃得消”,又要使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要让全体学生通过做“导学案”获得更多知识和需要。
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学生充当“听众”的角色,一堂课下来就像看电影一样看教师表演,所学知识不知道如何用于生活中,是“死”知识。优质的高效课堂不仅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更让他们动起来,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当中,所以我们在制作“导学案”时有“课堂实践”这一栏,来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和实践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有助于把教师从“语文要念,数学靠算”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单项活动”为师生教与学互动的“双边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平台,把课堂延伸到室外、校外,使课堂丰富生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在生活中学习,避免数学课产生枯燥乏味、学而生厌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轻松学习。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更好地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评价学生,学生课堂上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应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即“条条大道通罗马”。
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与应用 篇12
一、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的作用
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导学案注重学生主体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主,教师运用具体的英语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英语的世界里进行探索性学习。诚然,导学的有效性成为导学案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
2.指导学生分层次学习。学生是有个性的学习主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在学习中也要分层次指导。目前初中英语的教材多呈现篇章的结构,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语感以及英语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注重教材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这样才能使导学案的设计更具有效性。知识的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研究教材在知识结构上的呈现次序,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等逻辑顺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的层次性使其对于同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考虑,便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
二、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与运用
(一)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彻底吃透教材的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进行分析,分别准备出教案和学案,充分体现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案的设计要严格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合理地设置学生学习的步骤,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八年级Unit 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的导学案中,在成果的展示环节里,我安排了选词造句,按照语法进行组合,根据句子观察频度副词使用的区别、表格填空、问答口语练习等,都以完成下列课堂目标为核心。
(1)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How often do you...?
(2)掌握表示经常、总是、从不、有时等相关频度副词的使用以及其在句子中的位置,能够和“every day、once a week”在句子中的位置区别开来。
(3)通过课堂各项练习,使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二)导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
1.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得很多学生的见解,在小组学习中经常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竞赛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三、学案导学过程的设计与运用
教师在导学案中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对于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给予指点和帮助,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还要传授学生解题的思路和规律,使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外,教师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详细解释,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设置,通过练习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设计Unit 4What would you do?导学案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帮助他人,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中掌握虚拟语气的使用:What would you do if you...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并在虚拟的情况下学生是如何去处理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题的练习使学生会用虚拟语气提建议,学生会用虚拟语气谈论一些事情。
综上所述,导学案的设计在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精神,便于学生通过探索独立掌握知识。此外,导学案的教学还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小学英语学案】推荐阅读:
山西旅游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导学案07-06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优化导学案教学09-07
英语学案导学07-27
设计英语导学案09-04
英语学案教学10-31
编写英语导学案12-25
高中英语导学案06-21
高二英语必修5导学案01-22
英语教学中应用学案05-18
八年级英语Unit 5学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