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型

2024-09-06

新闻类型(共5篇)

新闻类型 篇1

摘要:新闻事实报道需要以事实为基础, 在抓住事实各类型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相应采写的规律来实现新闻事件的生成。而新闻本身需要以新近发生的事情为依据, 本着事实报道这一原则来赢得受众的认可, 进而才能够赢得收视率。因此, 在进行新闻事件采写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新闻事实的类型与相应的采写规律进行研究, 进而才能够为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奠定扎实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事实的类型与特点, 其次针对新闻事实采写规律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新闻事实,类型,采写规律,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 新闻类节目要想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 赢得受众的欢迎与认可, 进而在充分发挥出新闻类节目作用的基础上, 以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来赢得受众市场, 就需要给予新闻事实类型与相应的采写规律以充分重视。这是因为新闻本身是以事实说话的, 这是新闻节目立足的根本, 而基于新闻事实类型的不同, 就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采写方式与技巧, 进而才能够提高新闻事实采写的质量。

二、新闻事实的主要类型

(1) 突变型。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指的是在出乎公众意料之外而突然发生的事情, 而这一偶然发生的事情对受众来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会牵动受众的内心, 需要新闻节目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与反馈。例如, 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的发生, 这一突发事故的发生牵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其所呈现出的特点为突发性、实效性以及事件性等。

(2) 渐变型。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指的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具有缓慢变化的新闻事件, 整个新闻事件延续时间相对较长。具体来讲, 这一类新闻事实在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等并没有局限性, 引发的原因一般比较复杂, 而新闻事实背后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与价值等需要通过对整个新闻事件的分析来获得。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渐进性、弱实效性以及离散性等。

(3) 计划型。所谓的计划型新闻事实通常是指在计划好的时间与地点所发生的事情, 这一类型新闻事实的发生通常都是基于人的主观意识来实现的, 如社会性公益活动以及大型的会议等。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所呈现出的特点为预知性以及实效性等。虽然其与突发型新闻事实所呈现出的特点类似, 但是这一类新闻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支配的、可预见的, 同时并不像突发型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 预测型。这一类新闻事实一般都是以现有的事实为基础, 通过主观预测对事情接下来发展的走向进行逻辑性推测。在实际进行预测的过程中, 要求要以事实的现状与本质等为出发点, 结合新闻事实所处的环境背景等, 以事物一般发展规律为基础进行科学的预测。一般情况下, 其主要是针对军事以及外交等事件而进行的。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有着突变型、渐变型等多种类型新闻事实所呈现出的特点。

(5) 陈旧型。这一类新闻事实指的是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 但是这一类新闻事件在公众视线中有着极为强大的影响力, 一般情况下之前所阐述的四种类型新闻事实都具备着成为陈旧型新闻事实的基础。从其所呈现出的特点看, 主要是以强化时效感为基础, 通过对陈旧新闻的加工来展现出了新闻事实的另一面抑或是当前所存在的影响。

三、基于新闻事实类型基础上相应采写规律分析

(1) 突变型新闻事实采写的基本规律。在进行这一类型新闻事实采写的过程中, 需要在明确其所呈现出特点的基础上, 按照相应的采写规律来落实, 但是, 由于这一类型的新闻事实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加上采写的环境一般相对较为恶劣。因此,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第一手高质量的新闻资料, 就要求相应采写人员在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素养的基础上, 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要针对突发型新闻事实的实际规模等来合理组织采写人员, 在此基础上, 要遵循快速性、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迅速落实采写工作, 并做好后续跟踪报道。

(2) 渐变型与计划型新闻事实采写的基本规律。首先, 渐变型采写规律。在落实这一采写内容的过程中, 结合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特点, 要求采写人员具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 能够从众多的新闻中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 并把握好采写的角度与报道的时机。主要遵循的规律:一是新闻事实的新鲜性。二是新闻事实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类节目的最基本要求, 所以这里就无须赘述, 而针对渐变型新闻的新鲜性, 就要求要对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度挖掘, 然后从中找到能够吸引人注意力的切入点, 在进行深层次的采访与编写;但是, 因渐变型新闻本身过于平常, 要想引起受众的关注, 就需要遵循深度原则。其次, 计划型采写规律。为了展现出计划型新闻事实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在实际采写的过程中, 需要以充分准备为基础, 然后深入现场来实现独家新闻资料的获取。而计划型新闻一般都是提前预知的。因此, 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以赢得收视率, 就需要立足于新闻的实效性, 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 并针对某一受众感兴趣的方向实现独家报道。

(3) 预测型与陈旧型新闻事实采写的基本规律。第一, 预测型采写规律。为了凸显预测型新闻事实的科学性, 要求相应媒体进行报道之前, 要实现慎重的采写, 展现出预测的逻辑性, 并以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避免引起解读上歧义, 总结来讲, 所应遵循的原则为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审慎性。在进行预见性新闻稿件的采写时, 可以运用的体裁较多, 一般情况下多是以“动态消息”或者是“倒金字塔”的形式为主, 在写作风格上可以尽量地丰富化, 而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技巧问题, 需要对预见性结论的来源阐述清晰, 并将具体的依据一一呈现, 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二, 陈旧型采写规律。为了凸显陈旧新闻翻出来再播出所具有的价值, 就需要首先定位播出的原因, 也就是明确新闻的由头, 这是采写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采写的过程中, 要求要根据新闻事件变化发展的现状, 抑或是深入现场寻找到这一由头, 从而确保实现陈旧型新闻事实的价值。

四、总结

对于新闻类节目来讲, 要想赢得受众的信服与认可, 就必须谨遵新闻事件的事实性特点, 结合新闻事实的类型采取恰当的采写方法。大体上讲, 可将新闻事实分为突变型、渐变型、计划型、预测型以及陈旧型五种, 结合每种新闻事实类型的特点要求要遵循相应的采写规律, 进而确保以事实说话, 展现出新闻类节目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闫肖岩.新闻事实的采写规律及技巧分析[J].中国报业, 2012 (08) :112-113.

新闻类型 篇2

以功能语法中的.语态类型有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语态类型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语态类型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进一步对汉语经济新闻中的被动语态中的被动标记级度进行分析.

作 者:汪小艳 WANG Xiao-yan 作者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南京,211106刊 名: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5(6)分类号:H146关键词:汉语经济新闻 语态类型 被动标记级度

新闻广播的类型化发展趋势 篇3

类型化新闻广播, 作为新闻广播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 它的产生, 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密切相关。特定到新时期, 类型化新闻广播产生的原因有:

首先, 产业格局调整给新闻广播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革命引领的网络时代, 各种新型传播媒介层出不穷, 传统的新闻广播、报媒、电视节目等都受到这种产业格局调整带来的重要影响。传媒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 迫使各种传统的新闻产业在市场中寻求生存的动力和机遇。类型化成功根植在成熟的受众市场调查基础之上得到全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改革途径。所谓类型化,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讲, 就是在有效地市场占领中, 对广播电台的听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细分, 针对特定的听众群体集中优势进行拓展的竞争手段。这种竞争手段和竞争趋势的出现, 应该说也是一种尊重市场规律的重要结果, 符合当前我国广播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广播业近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当一个受众市场细分的时代来临的时候, 传统的传播媒介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调整固有的思路, 迎合市场的需求。

其次, 生存于缝隙之中的新闻广播仍然有着发展前景和发展动力。一种新事物的产生, 并不意味着一种旧事物必然会马上灭亡。新闻广播的发展, 已经进入了艰难的生存时期, 在各种网络力量不断崛起的时代, 生存如此困难, 是不是也意味着新闻广播作为一个领域即将消失?答案是否定的, 当一个旧事物适应生存条件对自身进行调整和改变时, 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旧事物, 而是一个在促进自身发展的新事物。数据表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播在我国的传媒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2002年全国广告总收入为903.15亿元, 广播21.9亿元,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仅比杂志广告高。但是近年来, 随着广播行业的自省与努力, 广播广告开始进入了一个良好的稳步上升时期, 年增率也达到了20%左右。由此可见, 广播媒体的发展仍然有潜力可挖, 它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同时, 结合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 广播行业的复苏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市场进行充分的细分挖掘, 打造优势新闻广播品牌, 必然会给中国的新闻广播带来又一个春天。

二、新闻广播的类型化发展现状

广播被边缘化之后, 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其定位和受众变得比较模糊。这个世纪的人们已经不再有耐心安静地守在收音机旁收听某一个频道, 人们对广播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有耐心去等待、搜索某一个特定节目。他们希望一个频率的节目内容是清晰稳定不需要花费时间调整和搜索的。因此, 广播节目和频道就必须对自己的受众群体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 从而根据目标受众打造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广播节目。这种情况下, 类型化电台应运而生。人们对广播的感觉方式从一个个节目的细节式体验变成了对频道整体的把握。

我国类型化广播的发展, 应该首先是从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音乐频道的类型化发展开始, 这种改变, 也给新闻广播和其它性质的广播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04年,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4年元旦起对所属东方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进行全新整合, 由此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东广新闻资讯频率, 其对外播出的品牌呼号为“东广新闻台”, 发射频率为中波1296千赫、调频104.5兆赫。这是中国新闻广播类型化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和尝试, 也由此开启了中国新闻广播类型化发展的帷幕。

此后, 在东广新闻的带领下, 越来越多的地方台、甚至是中央资讯频率都开始了类型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也必然会遇到问题和困难, 如何才能让中国新闻广播的类型化发展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强, 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内广大的新闻广播工作者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它的发展, 也直接关系着整个广播行业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

三、如何更好地实现新闻广播的类型化发展

1. 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

类型化广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细分趋势的出现, 迎合这种趋势的新闻类型化, 就要求新闻广播对频道的市场群体定位更加精准。将类型化与专业化有效地衔接和结合。但是与专业化广播频率不同的是, 类型化对市场的细分要求更高, 除了专业性以外, 更要求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文化水平等等进一步作出详细的规划和细分。在基于这种群体细分的基础上, 才能对不同频道的节目风格、节目布局、播出时间等详细内容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这种市场细分, 对新闻广播的要求更加深刻, 新闻广播自身的专业性已经对市场群体做出了初步的划分, 如何在这个群体里更深层次地挖掘, 是当前新闻广播类型化道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2. 做大做强优势品牌的打造

在新闻广播类型化发展的过程中, 竞争同样激烈。仅仅有对频道的市场定位还依然不能够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注重品牌的打造, 是另一个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 品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已经越来越重要, 对新闻广播来说, 优势的品牌不仅仅是象征着比较高的收听率, 更是自身优势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于新闻广播的品牌打造而言, 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牌节目的打造。节目始终是贯穿广播全过程的重要因素, 也是观众收听广播最直接的目的, 如果没有独特强势的新闻广播节目, 是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的, 制作优秀的新闻广播节目, 应该是新闻广播品牌打造的第一步。第二, 品牌主持人的打造。对于新闻广播人员来说, 现在的新闻广播已经不再是进行枯燥简单的新闻播报, 而需要融入主持人的智慧发挥主持人的积极能动作用。一个优秀的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 应该与其主持的节目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并且培养自己独特的高识别度, 以此来带动节目品牌的形成及整个新闻广播品牌的形成。

3. 加强与社会生活的创新融合

与传统传媒业单纯追求事实性的要求不同, 当前的新闻传媒在尊重社会实况的情况下, 更要加强对创意的要求。新闻广播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国计民生, 由于其关注内容的社会性, 就决定了新闻广播的发展必须重视与社会的融合沟通和反馈。这就要求新闻广播在类型化发展的道路上, 必须不断地创新理念, 积极策划大型的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大型报道或活动, 扩大品牌自身的影响力。新闻广播类节目是最容易出现同质化的一个广播类型, 因为社会素材有限, 一段时期内的社会热点会成为整合新闻广播行业内的主打热点, 重复反复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关注社会热点的同时, 还应当有所创意地提炼不同的角度来安排相关的活动, 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并策划相关的具有创意的活动来提升公众的关注度。新闻广播的创新, 不仅仅要求理念上的创新, 更是要落到实处。

4. 发展区域特色的新闻广播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社会舆论、传递党和政府声音, 反映社情民意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但是, 当前的新闻广播工作已经不简单是政府意愿的表达, 它更是起着对社会舆论风向引导的重要功能。当前, 网络时代信息的共享与快速传递, 使得原本一个地区的新闻和案件变成全国范围内的公众事件。例如最近两年在公众领域引起极大反响的邓玉姣案、杭州飙车案、宜黄上访案等在社会上引起政府和民众高度关注的特殊事件, 这种地区性的事件, 当地的省级新闻广播无论从地域上还是对事实的具体深入了解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利用好这种突发事件, 做好细致深入的报道, 是地区新闻广播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公众影响力提高的重要契机。另外, 结合区域特有的经济情况和经济现状, 制作策划与本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新闻广播是新闻广播区域化特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新闻广播的区域优势项目发展, 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FM89杭州新闻广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 (12)

[2]俄广播电视协会讨论"新闻广播电台"等问题[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 (03)

[3]连新元.改革新闻广播的“一二三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11)

[4]邓秀松、陈华.新闻广播应有的现代姿态[J].新闻前哨, 2006, (10)

[5]周丰洁.浅谈新闻广播赢得听众的几种途径[J].新闻传播, 2006, (01)

新闻类型 篇4

本文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将新闻类型细致划分为7个类别, 致力于探究大学生在其中的偏好类型, 以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同学在新闻偏好上的差异性, 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与部分被试者面对面地沟通, 更深层次地探讨偏好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文章的主体部分从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出发, 对研究结果做出合理分析。

2. 文献综述

目前, 对于大学生新闻偏好的研究, 大多将新闻类型简单化, 如划分为软新闻与硬新闻或带有正面、负面标题的新闻等, 而后在此二分变量的基础上探讨与其他变量, 如性格、主观幸福感等之间的关系。 (1) (2) 本文重心大多集中在数据的获取与数量关系的描述上, 相对而言, 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问题真正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

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提出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程度, 即人们在媒介选择的时候总是倾向于选择最容易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3)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 不同类型的新闻功能具有差异性, 能满足受众不同方面的需求, 受众对媒介的选择与获取新闻信息的动机有关。 (4)

2. 方法

2.1 对象

研究中的285份有效问卷全部来自于在校大学生, 其中男性124名、来自北方的77名、低年级的160名、理科专业的175名。

2.2 方法

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 本次研究将核心变量新闻类型划分为时政、经济、军事、科技、文体、娱乐和其他等7个类别, 同时加入了性别、专业、年级这3个人口统计学变量。

2.3 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 采用SPSS 20软件包, 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和统计分析, 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

如表格1, 阅读时政、娱乐类新闻的大学生较多, 皆超过半数, 分别占比67.0%和58.8%, 即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为政治类和娱乐类。严肃、正式的政治类新闻与追求戏剧化、激情化呈现 (5) 的娱乐类新闻, 无论在新闻题材的选择定稿还是在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上, 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但是大学生群体却对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新闻类型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偏好, 从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因。

(1) 低费力程度

今天的大学生置身于海量信息汹涌而来的时代, 享受着越来越多免费信息的盛宴 (6) , 此时新闻信息选择过程中的费力程度不再是获取的难度, 更多的在于如何在汪洋如海的信息潮中取舍。 (7)

政治类新闻的议程设置特点明显, 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大幅度的新闻版面, 此外借助于网络新闻的推送功能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受众的视线内, 因而受众阅读新闻时自然会有意无意地被这些新闻信息抓走部分注意力, 针对娱乐类新闻, 它表现出多元化、公众注意力分散的特点, 但是随着互联网络大数据功能的发展, 智能技术在实现精准化推荐方面不断前进, (8) 截至目前, 很多新闻客户端和搜索引擎等都具备了一定的推荐功能, 只要用户搜索或点击过某些信息, 经系统分析之后, 就会在相应版块自动推送相关信息。

(2) 高报偿的保证

随着近年来消费时代的娱乐属性不断加强, 娱乐类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类型正契合了大部分受众的心理, 呈现出井喷之势。对于大学生而言, 一方面关注娱乐新闻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了社会风向, 大学生为了适应人际交往, 倾向于将娱乐类新闻中的信息作为谈资。

政治类新闻发展至今, 报道内容日益丰富, 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硬性新闻也开始软性表达, (9) 在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大大加强了它的可读性与悦读性。此外, 大学生活一方面轻松、自由,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不断为青春加油的关键点。政治新闻是新闻媒体报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含有大量信息, 有助于大学生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课堂学习中的自我展现。

3.2 大学生新闻偏好类型的差异分析

3.2.1 性别在对大学生偏好新闻类型上的差异

如表格2, 在新闻题材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经济、军事、科技、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95%的置信区间, 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早有研究表明,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软、硬新闻的偏好是有差异的, 其中男生偏好硬新闻, 而女生则偏好软新闻。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男生对政治类、军事类、科技类硬新闻偏好显著, 而女生对娱乐类的软新闻偏好显著, 可见这种性别差异在新闻偏好中的影响显著。

3.2.2 文理科专业在大学生偏好新闻类型上的差异

如表格2格在新闻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科技、文体、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在95%的置信区间上存在显著的文理科专业差异。

一方面, 专业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们的认知, 另一方面文科生和理科生也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理科生对于科技类新闻的需求往往高于文科生, 相对而言, 大部分文科生较之理科生更为感性, 于是他们会在同样更具有感性特点的娱乐类新闻上花费更多的注意力。此外, 由中国目前文理科的分科情况可知, 文科中的男女比例极不协调, 女生人数远远大于男生, 因此由女生占主导地位的文科自然而然地带有偏向于女生的新闻偏好特点。

3.2.3 高低年级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的差异

如表格2, 在新闻类型的偏好上, 大学生在文体、娱乐类新闻的选择上, 在95%的置信区间上, 存在显著的高低年级的差异。

在大学校园中, 大多数高年级同学总是比低年级同学更为忙碌, 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着完成大学学业之后的工作压力或升学压力, 他们需要在现阶段的学业、实习工作与继续深造等多方面的选择中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相对而言, 低年级的同学则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他们会更频繁地参与社团活动, 更需要娱乐性话题作为谈资, 于是娱乐新闻就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4. 结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学生对娱乐类新闻的偏好显著, 但是娱乐类新闻表现出新闻要素模糊、假新闻泛滥、内容庸俗化等特点, 也因此出现了不少争议, 甚至有学者质疑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 如果大学生过分关注娱乐新闻, 很可能产生对身心发展不良的影响。

此外,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进行初步探究, 但是在实证研究和分析讨论部分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就问卷数量来讲, 还远远不足支撑这个课题的完全建设, 同时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随机抽样不完备的问题, 对于结论的分析也停留在现象和部分理论的表面, 并没有真正深入其中, 可待改进之处颇多。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偏好的新闻类型及其与部分人口统计变量间的关系,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经T检验分析发现, 在95%的置信区间内, 性别、专业和年级对于大学生部分新闻题材类型的偏好产生显著性影响。文章从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出发, 对研究结果做出合理分析。

关键词:新闻类型,偏好,大学生,选择或然率,使用与满足

注释

1 张广磊.新闻类型偏好与性别、专业及性格[J].新闻爱好者.2011, 下半月:58-59.

2 安晓强, 陆运清, 崔占玲, 等.新闻关注度和新闻偏好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1 (6) :913-916.

3 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114.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65-167.

5 王欣.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新闻娱乐化[D].湖北:武汉大学, 2005.

6 刘勇.信息爆炸与信息加工增值[J].青年记者.2010, 5:46.

7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第二版,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8 中国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3-25.

新闻类型 篇5

一、坚持本土化策略, 专注本地新闻, 兼具国际视野

媒体竞争格局加剧, 增强对本地新闻的掌控力是区域性媒体必须强化的能力。江苏新闻广播积极拓展新闻线索的来源, 增强和听众的互动, 加强品牌的区域推广力度, 在本地新闻上拥有强势的话语权。受众通常更为关注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因此, 对待本地突发的重大事件、焦点事件, 区域性媒体应该具有强大的策划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大量的原创新闻必须更具地域性、本土化和相关性。加强原创, 自采是首选, 必要的改写和相关背景的给出也是积极的竞争之策。

整体编辑思路应兼具国际视野。目前江苏新闻广播除《江苏新闻联播》采用省域视野——把省内新闻作为关注重点之外, 其他包括《新闻早高峰》、《新闻晚高峰》以及整、半点资讯, 都采用了全球化视野的编排模式, 不以省内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这样的地域接近性为新闻编排次序, 而以新闻事件的受关注程度来安排新闻播出的先后次序。全球化视野的编排模式, 是由全新闻台对海量资讯的需求所决定的, 尤其对于每个整、半点滚动播出即时资讯的类型化全新闻台更是如此。

当今社会突发事件层出不穷, 每个整、半点的最新资讯, 如果仅以省域范围或国内范围为关注视野, 会有资讯供应不及之虞。而全球化视野的编排模式对于一家省级媒体来说, 国内、国际新闻对其他媒体的依赖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二、强化评论, 争抢“第二落点”

信息时代, 抢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在减小。没有独家新闻, 可以有独家评论。作为参与新闻竞争所抢抓的“第二落点”, 评论性节目作用不容小觑。江苏新闻广播评论类节目《新闻评弹》是区域内唯一的广播评论类新闻脱口秀节目, 但形式和风格还有待进一步的梳理。江苏新闻广播评论类节目《重点关注》也吸引了不少听众。配合最新新闻资讯的即时点评, 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背景挖掘、富有前瞻性的预测和分析, 是能够让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为媒体“加分”的重要因素, 新闻评论员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之大。

三、拥抱新媒体, 开拓移动收听市场

根据数据分析, 新闻类电台在南京市场总体四大类电台中, 份额只排在第三位, 音乐类电台高居榜首, 交通生活服务类电台居次席。新闻类电台应该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 打造更便捷的收听模式, 抢占移动收听市场, 吸引年轻人群收听。媒体融合是当下媒体人谈及最多的概念, 媒体融合既有不利因素, 比如竞争者众、成本高、模式需重新探索等;也有有利条件, 比如内容资源、品牌效应等。

传统媒体进行媒体融合有一个普遍的误区, 就是依然用传统媒体的方式去经营新媒体, 以为只要记者向多个终端发稿就可以了, 因此打造全媒体记者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笔者认为, 媒体融合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 变革内容生产和组织方式

内容出现在网络电台上, 同时以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展现, 传统的工作方式、生产组织也随之发生变化。全媒体的内容采集方式、组织方式、传播载体, 与广播节目的生产流程、线性传播大有不同。现在, 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网络版尝试独立运作, 不再依靠母媒体提供新闻源和网站内容, 而是拥有单独的采编队伍, 独立核算, 独立经营。这说明, 融合后的媒体需要全新的组织结构去整合资源, 适应新的竞争形势。

美国CNN进行了机构重组, 在经营管理委员会下组建了新闻团队、视觉团队等几个部门, 每个团队都面向全平台运作。例如, 新闻团队每一条新闻的策划都必须考虑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平台的需求, 同时利用不同平台的功能;视觉团队制作的视频节目内容可在全部平台上播出。CNN通过不断的改革, 逐步形成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体系, 业务流程按照新闻采集、制作、播出等功能划分, 并建立了国际国内总任务台 (Media Operation) , 成为连接新闻采集和各栏目的中心枢纽, 所有的新闻素材都汇聚到总任务台, 各栏目所有的内容需求也都汇聚到总任务台, 总任务台根据需求调度新闻采集, 及时满足各栏目的合理需求。

(二) 创新收听终端

网络时代, 信息的海量与碎片化影响着个人与媒体的接触方式和消费行为。终端的革新对广播的普及非常关键。移动终端比如汽车和手机将成为人们收听广播的主要渠道。在美国已经有网络电台和汽车厂商协议装置网络电台接收系统;手机也是目前大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渠道, 苹果手机以及安卓系统手机均有非常出色的收听软件。未来, 功能更集成、携带更便携、使用更简单、周边更友好的新媒体终端会大行其道。

(三) 重视大众参与“I Report”

大众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受众, 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2011年浙江“7·22”动车事故发生时, 江苏新闻广播看到有目击者发布微博, 便迅速联络到此人, 和他连线发布了最新的情况。这位网友就相当于媒体的前方记者。

上一篇:临床教学情景下一篇:铁路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