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理论

2024-06-05

混淆理论(精选12篇)

混淆理论 篇1

一、关于自媒体的界说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并对自媒体下了比较严格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自己的专著《自媒体》中起的副标题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笔者认为,自媒体是在新媒体时代,由草根网民自由建立、自主发布、自我管理的新的媒介形式。自媒体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飞信、贴吧、个人网站、Wiki、BBS、SNS、QQ等。

自媒体的关键词在于“自”,在于崇尚民主、自由和创新的精神。自媒体的建立者、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和把关人都可以是公民个人或民间组织。在自媒体的生产和传播组织体系中,公民只需对自己传播的信息和言论负责。可以说,自媒体就是“受众自主媒体”“草根媒体”“人人媒体”。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就是“我的媒体”“公民媒体”“个人媒体”,是网民依据自己的意愿,自主搭建、组织和管理的信息发布平台。在自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过滤信息、管理信息,并可以随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信息沟通。每一种自媒体形式的传播方式、互动形态各不相同,它们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相比亦有很大不同。自媒体传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草根性和平民化。自媒体时代是“网民为王”和“草根为王”的时代。自媒体传播的主体通常是普通网民和社会公民,而不是一个媒体组织或媒介机构。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等媒体上网,就可以自主发布信息,传播观点。而且,一个公民可以同时拥有多个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修改、删除、补充和更新信息,无须经过其他任何人员和机构审批。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犹如张口说话一样简单。这跟传统媒体传播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自媒体又可以称为“公民媒体”“草根媒体”和“网民媒体”。当然,自媒体发布虽然简单便捷,但是,传播者需要为其传播的内容和言论负责。信息的把关人往往只有一个,即传播者自身。缺少把关层次和多级过滤环节,也给自媒体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定风险。

第二,传播内容具有杂糅性和碎片化。自媒体传播的内容,通常具有杂糅性、复合性,有时呈碎片化甚至粉末状态。一句话、一个词、一个表情符号,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语言单独传播。通过自媒体流转的信息,往往是许多人加工和修改的结果。很多信息流转一圈,已经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很难查证出作者是谁。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永远呈现着未完成状态,永远在路上。所以,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多是“半成品”。可以说,自媒体的传播过程往往是传播—更新—再传播—再更新的过程。而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尤其是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通常表现出很强的完整性和完成性。这是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一个明显的区别。

第三,传播路径具有多极性和复杂化。通过某一自媒体平台传播出去的信息,很可能在数小时、数分钟甚至数秒钟之内,被不同的自媒体传播、复制、修改、链接和扩散。其传播路径不再是一元的、单向的和单线条的,而是多元、多向和多线条的。其传播机制和过程变得十分复杂。有时候,一则经过自媒体传播出去的信息,在经历了全球漫游之后,被无数人复制、链接、加工和修改,最后又回到信息的初始发布平台,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

第四,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和交织化。自媒体传播是互动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几乎可以说,自媒体就是“互动媒体”和“互传媒体”。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性很强,可以伴随始终。在自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互动过程。有时,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过程,会交叉和交织在一起,难以区隔和分辨。自媒体时代,一方面,“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主编”“人人都是台长”;另一方面,“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是看客”。每个网民每天都在向别人传播信息,而同时又在接收别人的信息。每个人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而且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显得很模糊。

第五,传播时间具有即时性和自主化。自媒体传播是根据传播主体即个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无时间限制的传播。一天24小时每分每秒都可以作为传播时间。不像报纸、电视、广播等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与受众见面,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可以说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自由传播。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的新闻,分秒之间都可以通过手机、微博、博客等终端平台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时间上的自由性,使得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第六,传播媒介具有复合性和多样化。在传统新闻传播领域,广播、电视、报纸是基本上互不兼容和覆盖的。报纸媒介不能传播声音和视频;广播媒介传播不了文字和画面;电视媒介主要以传播声音和画面为主。而在自媒体那里,声音、画面、文字、视频、照片、图表、动漫等信息,都可以交叉复合呈现。自媒体可以传播其他任何媒介能够传播的信息。对于自媒体来说,传播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无传播的内容。自媒体是无所不能的,几乎可以“包打天下”。

由于自媒体具有以上种种特点,有的学者误将自媒体称为“全媒体”“融媒体”。事实上,自媒体和全媒体、融媒体在内涵上是有差异的。自媒体强调的是“自主传播”和“个人传播”,以“公民媒介”为核心;全媒体强调的是“多路传播”和“多元传播”,以“跨媒体”为核心;融媒体强调的是“整合传播”和“集成传播”,以“复合媒介”为核心。“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都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信息传播载体,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但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二、关于全媒体的理论探讨

“全媒体”的概念在当今社会被不断提及,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学者研究指出,2008年以来,“全媒体”这一词语在我国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公民”等。“全媒体”在英文中为“Omnimedia”,为前缀omni和单词media的合成词。

尽管全媒体在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未被广泛认可,但在近几年经常被我国新闻传播学者提及或研究。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对全媒体的定义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报道体系说”,另一类是“传播形态说”。前者的代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后者的代表是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2009年7月,彭兰教授在《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中明确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她指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2]。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则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

笔者认为,所谓“全媒体”应该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全覆盖的传播方式,是充分调动媒介资源,使重要信息实现最大覆盖面的传播途径。全媒体的突出特点应该是“全”,是最全的覆盖面、最全的技术手段、最全的媒介载体、最全的受众传播。但是同时,全媒体追求的又是小而精,追求的是细分化和精准化传播。全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其实是建立在技术可能性之上的,其核心是“跨媒体”和“全覆盖”。具体而言,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全媒体传播在内容上具有重要性和广泛性。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通过全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从传播内容看,全媒体传播的内容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新闻和信息,需要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需要通过声、光、电、文、图、画等全方位的形式,传播极具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覆盖。全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即时滚动播报。全媒体可以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的传播符号,推动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持续传播。

第二,全媒体传播在形式上属于“跨媒体传播”和“全身心传播”。全媒体传播具有即时、滚动、互动、聚合的特征。从传播媒介看,全媒体传播实现了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卫星通信等多种媒介形式的整合,可以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使受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信息的接受活动中,属于“跨媒体传播”和“全身心传播”。全媒体不再单独依靠某一种媒介进行传播,而是力求在传播路径上“一网打尽”,全面覆盖。全媒体传播在形式上更具形象化、生动化、大众化,更加符合受众的需要,能够满足受众的媒介接触兴趣,进而能够提高受众对于媒介的忠诚度。

第三,全媒体传播在受众层面实现了超级细分化和精准化。全媒体不是简单地指称以全部媒体覆盖全部受众。全媒体传播所关注的“全”,是以多种媒介形式,覆盖全体目标受众。全媒体传播的受众是超级细分的目标受众群体,受众市场可以细分到每位消费者及其有个性的信息需求。全媒体可以针对目标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提供菜单式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对受众的“精准传播”和“一对一传播”。理论上讲,全媒体传播可以将目标受众无限地细分,并无限地满足其个性需求。几乎用户的任何信息需求,在全媒体传播平台上都能找到答案。全媒体传播能够实现对目标受众信息需求的全面满足。

第四,全媒体传播在实践层面更多地体现着一种媒体战略和宏观意识。全媒体不是指某一种媒体,也不是几种媒体的简单相加。全媒体更多地体现着一种媒介思维和战略意识。全媒体传播对于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求他们更多地从媒体战略的角度和大局出发,组织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什么样的新闻和信息需要全媒体传播,如何组织全媒体传播,全媒体传播要覆盖哪些受众,这些都是全媒体传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全媒体传播需要从新闻与信息的策划、采访、拍摄、编辑等各个战略层面,组织适宜多种媒体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

由于全媒体的种种传播特性,决定了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素质,突破传统媒体框架下的定向思维与传播能力,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需求。全媒体记者的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必须“全面”,必须掌握采、写、编、播、摄、录、传等多种技能。全媒体记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记者为单一媒介服务的思路,这也是时代所趋、发展所向。

三、关于融媒体的理论分析

对于“融媒体”这一概念,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融媒体”是一种新闻理念。这个理念是把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这些有共同特点但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的竞争力,最终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目的。很多学者把“融媒体”等同于“全媒体”,这事实上是对融媒体的一种误解。全媒体强调的是“多元传播”,是分开并行的传播手段;融媒体强调的则是“整合传播”,是集合整成的传播途径。一分一合,乍看相似,实则迥异。

何谓融媒体?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认为,可以从八个方面统筹融媒体的发展,即理念融合、流程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人才融合、渠道融合、市场融合、资本融合。他还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通过媒体融合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内容生产能力,提升新媒体的内容品质,更希望通过媒体融合利用新兴技术,研发新媒体产品,重建传播渠道,增强内容的传播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的运营能力,打造新型媒体集团,与媒体业界共同致力于建设新媒体领域晴朗的生态环境。”[4]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融媒体是一种集成化和整合化的媒介形态和信息生产方式,是媒介的最高级形态和最经济的组织形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融媒体的优势和特质:

第一,融媒体是一种先进的信息生产方式。融媒体将所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与特点都整合起来,并整装利用,集众家之长,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媒介的传播效果和生产效率。融媒体可以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真正做到“一媒在手,无所不有”。可以说,融媒体代表着媒介发展的最新方向。融媒体向受众呈现的是集声音、画面、视频、文字、图表、动画等信息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形态,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信息传播工具。换句话说,融媒体应该是一种能够看得见、摸得到、便携带、多用途的先进信息工具。利用融媒体,新闻工作者乃至普通公民,可以阅读文章、收看电视、采编信息、接收邮件、拨打电话、拍摄视频与剪辑素材等。融媒体几乎可以帮助我们做任何与信息传播有关的事情。这可能是融媒体与自媒体、全媒体之间最大的区别。

第二,融媒体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与区隔。在融媒体时代,媒介不再简单地划分为“平面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而是统称为“融媒体”。融媒体综合运用了所有媒介的功能与特质,将所有的媒介形式改造成为具有普适意义的“媒体”,也使得媒体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实现了真正的回归。

第三,融媒体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媒体。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融媒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融媒体的技术基础在于数字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如模拟电视的数字化转换,为融媒体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融媒体可以将所有媒介的技术优势都聚集起来、整合起来,达到最快最好的传播效果。

第四,融媒体是实现“人媒合一”的媒体。融媒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媒介的内容需求,并开发了媒介所能够承载的功能。在融媒体时代,人类最大限度地将媒介与自身统一起来,使得媒介成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也从来没有如此依赖媒介、信任媒介。我们可以相信,在融媒体时代,离开媒介或失去媒介,作为个体的人是无法融入社会的。

四、结论

“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都是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或媒介组织形式,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演进的结果,代表着人类在信息时代对于媒介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方向。当然,它们也不是媒介发展的终极形态,只能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阶段。“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并行不悖,互相有交叉和覆盖。“自媒体”关注的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强调公民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和自由精神;“全媒体”关注的是信息传播的方式,主张信息多路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融媒体”强调的是媒介融合、技术整合与信息资源共享,强调用最经济的方式传播信息。这三者之间,侧重点不同,特点迥异。但是无论如何,它们的生产与组织形式,都与传统媒体大不一样。当前,在信息生产与新闻传播实践中,它们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和人们认知世界的态度。它们同属于新媒体范畴,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媒体”,更不是对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简单叠加。“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前所未有地融入公民的生活,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新闻传播学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与新媒体有关的一些传播理论和观念,也如雨后春笋,不断衍生。“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就是三种比较流行且易于混淆的新媒体现象。而且,这三种新媒体现象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信息传播实践活动。由此,非常有必要从学理上探讨三者的基本内涵与界限。

关键词: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

参考文献

[1]邓若伊.论自媒体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变动[J].现代传播,2001(4):173-174.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变革[J].青年记者,2009(2)下.

[3]转引自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腾讯科技.光明日报陆先高:融媒体才是王道[EB/OL].http://tech.qq.com/a/20141119/017554.htm.

混淆理论 篇2

即国标《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旅游区(点)

专为供来访参观、游乐和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

专用性-大学校园

长久性-会展

可控性-管理收费或公益

旅游区:

风景名胜区:--建设部

《风景名胜区条例》

http://baike.baidu.com/view/529994.htm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 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十条 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观光旅游

体验游

混淆理论 篇3

[关键词]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网络商标侵权;关键词搜索;清晰地标记

[中图分类号]D923.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购物产业在国内外都呈现爆炸式增长,随之而来的商标权纠纷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是一种在售前就对侵权行为加以规制的理论,其在欧美的应用表明,该理论对于惩治网络商标侵权是卓有成效的。我国《商标法》采纳了初始兴趣混淆理论,部分法院也运用该理论对相关案件做出了判决。研究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对于规范我国的网络商标侵权有着重要的意义。2015年7月,加州旧金山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审理“Multi Time Machine,Inc.v.Amazon.com,Inc.;Amazon Services,LLC”案(下文简称为“MTM v.Amazon案”)时,以初始兴趣混淆理论为依据,判决亚马逊网上商城提供虚假搜索结果的行为违反了商标保护法的相关规定(Multi Time Machine,Inc.v,Amazon.com,Inc.;Amazon Services,LLC,792 F.3d 1070),推翻了美国加州中心地区地方法院认为亚马逊不侵权的决定,从而发展了初始兴趣混淆理论。该案提醒各大在线零售商在提供相关搜索结果时,可能会对他人商标权构成侵权。对我国来说,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在司法实践中虽有所应用但并不成熟,因此对“MTM v.Amazon案”进行评析,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利用初始兴趣混淆理论解决网络商标侵权纠纷。

一、“MTM v.Amazon案”的基本案情Multi Time Machine,Inc.(简称为MTM)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专门从事手表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其名下有MTM、MTM Special Ops、 MTM Military Ops等不同的手表品牌。MTM公司的产品仅通过自己的分销商和零售商直接销售给客户,未授权亚马逊销售其产品。同时,MTM公司也与各个零售商签订协议,要求零售商仅在自己的门店内销售产品,不得在其他地方销售产品。

在亚马逊提供的各类产品中,包含有MTM公司竞争者制造的手表。当亚马逊的用户搜索“MTM Special Ops”时,在网页的搜索框之下会出现“MTM Special Ops”的短语,在该短语之下紧接着是“Related Searches:MTM Special Ops”的文字,在三次出现“MTM Special Ops”的商标之后,网页显示了搜索结果,其中包括MTM公司竞争者的产品,并附有竞争者的公司名称。消费者不能通过搜索结果直接购得产品,只能点击一个特定的搜索结果进入“产品信息”的界面才能进行购买。一旦进入“产品信息”界面,消费者就会得知该特定产品的品牌名称,如“Luminox”。但是,在网页顶部的搜索框内,仍然会显示“MTM Special Ops”,亚马逊的任何网页界面中均没有显示“亚马逊不销售MTM公司的产品”,而类似亚马逊公司的Buy.com、Overstock.com都会清晰地在网页中显示没有任何搜索结果与“MTM Special Ops”相匹配。

在亚马逊的搜索结果中,之所以会出现MTM公司竞争者的产品信息,是因为亚马逊使用了一种基于消费行为的搜索技术(Behavior Based Search technology,简称为BBS技术),此技术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而是基于消费者的操作行为而进行的相应分析。当有足够多的消费者搜索了关键词X又查找购买了产品Y时,虽然X、Y可能并不明显相似,但是搜索X的消费者将会收到含有Y的搜索结果。因为产品的相关性(关键词搜索)和推荐产品(BBS技术)混同在了一起,所以没办法区分某个特定的搜索结果到底是基于BBS技术还是基于传统的关键词匹配搜索。

基于以上案情,MTM公司认为亚马逊有关MTM产品的搜索结果造成了MTM公司产品与其竞争对手Luminox公司产品的混淆,或者使得消费者认为MTM公司与Luminox公司存在一定的联系,构成了初始兴趣混淆。MTM公司的产品因此而流失了一定的销量,MTM公司于是诉亚马逊违反了《兰哈姆法》,侵犯了其商标权。美国加州中心地区地方法院法官 DEAN审理该案时不认为亚马逊侵权,于是宣布不受理该案(Multi Time Machine,Inc.v.Amazon.com,Inc.;Amazon Services,LLC,926 F.Supp.2d 1130)。之后,MTM上诉至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认为亚马逊存在故意制造混淆的嫌疑。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金玉利: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在电商关键词搜索侵权判定中的运用——“Multi Time Machine,Inc.v.Amazon.com,Inc.;Amazon Services,LLC”案评析二、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审判情况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对MTM公司竞争者产品的陈列方式是否有造成实质混淆的可能性。第九巡回法院判决其构成了实质性混淆,但是也有一位法官在判决书中提出了相反意见。

1.上诉法院的意见

第九巡回法院基于上述焦点做出了不同于地区法院的分析和判断。根据《兰哈姆法》的规定,商业中使用涉案标志并造成了产品来源的混淆,就构成商标侵权,混淆的其中一个类别就是初始兴趣混淆。初始兴趣混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对产品的来源产生混淆,是一种对产品最初产生购买兴趣时的混淆,但在实际购买时对产品的来源并没有产生混淆。

那么亚马逊的行为是否有构成混淆的可能性呢?上诉法院在审理该案时考虑了以往判例(Network Automation,Inc.v.Advanced sys.Concepts,Inc.,638 F.3d 1137,1145;AMF Inc.v.Sleekcraft Boats,899 F.2d 341,348-49)中形成的8个因素,俗称Sleekcraft因素,即标志的显著性强度、商品的相似性、标志的相似性、实际混淆的证据、营销渠道、消费者的注意程度、被告的意图和扩张的可能性。在“Network Automation,Inc.v.Advarced Sys.Concepts,Inc.”案中,法院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在网络商业环境下,消费者会对标记或未标记的广告标志产生混淆,清晰地标记将消除混淆的可能性(Network Automation.Inc.v.Advanced Sys.Concepts,Inc.,638 F.3d 1137,1145)。具体到本案,亚马逊对搜索结果标记有“MTM Special Ops”,并在之下显示出竞争者的产品,而其他在线零售商都清晰地在网页中显示没有任何搜索结果与“MTM Special Ops”相匹配。清晰地标记将消除混淆的可能性,亚马逊的页面搜索结果却没有任何信息提示说亚马逊不提供MTM产品,属于没有“清晰地标记”,这增加了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

上诉法院进而结合本案对Sleekcraft因素作了分析。由于Sleekcraft因素具体到个案,其每个因素的轻重程度不同,具体到本案来说,其相关的因素有标志的显著性强度、商品的相似性、被告的意图、实际混淆的证据、消费者的注意程度5个要素。一是MTM产品的商标具有显著性,且显著性程度较强。二是亚马逊的网站售卖手表,MTM生产、销售的产品也是手表,商品有相似性。这意味着当亚马逊的消费者搜索“MTM Special Ops”时,会被导航到列有Luminox等生产的手表的界面,即使后来他们对产品的来源没有产生混淆,但是在购买之前确实对他们造成了混淆。三是亚马逊是否存在制造混淆的意图,法官交由陪审团决定。四是实际混淆的证据。MTM公司提交了一位消费者造成了混淆的证词,但地区法院认为该证据不充分,且含有传闻证据的成分,因此不认可、不采信。在这点上,上诉法院认为这对亚马逊比较有利,但是这并不表示不存在实际混淆的可能性。实际中,确实存在一部分用户在同一天最初搜索手表“MTM Special Ops”,最后却购买了竞争者的手表。由此,陪审团发现一些混淆的证据。五是消费者的注意程度。当商品过于贵重时,消费者的注意程度会提高,但是依然存在混淆的可能。MTM的手表价位一般在200~2000美元,因此消费者并不存在较高的注意度。从亚马逊提交的一部分证据中,可以看出在搜索“MTM Special Ops”的当天Luminox的销量比较高,这可以被解释为:刺激一些意图购买军式手表的消费者,花较少的比较产品的时间,就购买了Luminox的手表,从而对MTM公司的产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综上,法院认为,亚马逊对网站搜索结果的陈列方式增加了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同时,亚马逊对MTM公司商标的使用,属于商业性使用。但是上诉法院并没有通过法律最终确证构成初始兴趣混淆的可能性,而是认为要通过具体的事实来判定其是否构成混淆。不过,上诉法院的最终判决还是推翻了地区法院的判决。

2.少数派法官的意见

对于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该法院的Silverman法官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仅仅因为没有清晰地标注不出售某种商品,就构成商标权侵权是不合理的。为证明自己的意见,该法官举了一个例子:顾客在餐厅点单时要可口可乐,而服务员告诉他只有百事可乐,依据此案判决是否就可认定餐厅的服务员构成了对可口可乐的侵权呢?这显然是荒唐的。因此,该法官提出反对意见,主张维持原判。虽然Silverman法官持反对意见,但其所举的例子与案件中的网络界面有所不同。在网络界面中,文字的排列方式造成的混淆与口语表达交际造成的混淆,其性质是不同的。Silverman法官认为:依据未明确表示,就判定构成商标权侵权是不合理的,但Silverman忽视了网站界面文字表述和排布的特殊性,本案的焦点应当是网站对信息的陈列方式会不会构成混淆,而未明确标记是证明陈列方式构成混淆的一大因素,增加了混淆的可能性,因而极可能构成混淆。因此,笔者认为,Silverman法官的反对意见并不合理。

三、案件启示

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审理“MTM v.Amazon案”时,将“未清晰地标记”“网站的陈列方式”等也作为混淆的考量因素,超越了此前的Sleekcraft因素,对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扩张。目前,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虽存在网站作为被告方被诉商标侵权的情况,但是真正与“MTM v.Amazon案”实质相似的案件还未出现。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第三方网站对商标权人的侵害存在潜在的可能性,借鉴美国初始兴趣混淆理论解决此类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1.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新发展

在“MTM v.Amazon案”中,亚马逊最终被判败诉。这种最初兴趣混淆的混淆者来自于第三方(在线零售商),而不是直接提供商品的商家(厂商);同时未明确标注相关信息导致混淆的第三方网站行为构成商标权侵权。这与此前的案例是不相同的,是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一种新情况。

在传统的商品交易中,商品信息主要由厂商提供,由第三方(例如超市等)提供商品信息的较少。随着网络电商的发展,厂商需经第三方(电商)的平台发布其商品信息,此时便由第三方实际处理商品信息。如果第三方随意处置厂商的商品信息,不仅会对提供商品的商家、消费者造成损害,还会出现损害其他商家的情况。例如,在“MTM v.Amazon案”中,第三方电商平台亚马逊就损害了MTM公司的商标权。同样,法国也有涉及第三方的商标侵权案,如“Google France案”是欧洲涉及关键词广告商标侵权纠纷的重要案例。当网络用户在被告 Google页面的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Louis Vuitton”后,结果页面右侧显示出销售仿制原告路易威登公司商品的网站链接。[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是第三方商标侵权案件,但是“MTM v.Amazon案”的第三方是购物网站,相当于第三方的商家;而“Google France案”中的第三方是网络搜索平台,其本身并不从事销售商品服务,最多作为广告宣传。

如前文所述,美国此前也出现过在网络环境中的商标侵权的纠纷[6],法院明确表示清晰地标记将消除混淆的可能性,但该判定并不等同于未清晰地标记便增加混淆的可能性,即没有对“未标记”或“未清晰地标记”的情况作出不利的阐释。在本案出现之前,“法无规定即自由”,不能基于“未清晰地标记”对未清晰标记方作出不利解释。

而现在,“MTM v.Amazon案”确立了新的判例,亚马逊在网页上未清晰标注其不出售MTM的产品,法院基于此认为这增加了混淆的可能性,即法院确立了因网站未清晰标记而增加了混淆的可能性从而极易构成混淆的判例,这种新情况无疑使“混淆”的考虑因素增加了,是对初始兴趣混淆理论适用范围的扩张。这种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在线零售商的要求:所提供的商品信息须是准确、清晰的标注信息,不得造成消费者混淆;若因未清晰标注导致第三方的商标权被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我国相似司法案例的处理

目前,我国学界对引入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做了诸多探讨。[3]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有案例涉及初始兴趣混淆理论。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诸多类似问题的产生需要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对商标权网络侵权加以规制,尤其是“MTM v.Amazon案”中出现的第三方(在线零售商)的侵权混淆性如何确定,值得我们思索。在传统的商标侵权案件中,商标的侵权行为一般涉及相似产品制造者或服务提供者,很难想象两个经营不同业务的企业会产生商标权侵权纠纷。其实,在我国的相关案件中,也有网络公司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的。例如,在“北京沃力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八百客(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案”中,在百度网站上以“XTOOL”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第一项搜索结果系标题为“八百客国内最专业的xtool”的链接,该链接指向八百客公司的网站。由于“XTOOL”是沃力森公司的注册商标,因此,沃力森以八百客侵犯商标权为由进行了诉讼。法院在审理时运用了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判决八百客公司侵权,而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人参与了诉讼。法院判决百度公司在本案中已尽合理的注意、审核和提醒义务,并没侵害沃尔森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2009)海民初字第26988号;(2010)中民终字第2779号]。该案中百度的角色与“MTM v.Amazon案”中的亚马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所不同。百度与亚马逊虽都作为第三方平台提供商品信息,但百度提供虚假信息是基于沃力森公司的原因,其本身尽到了注意义务,不存在共同侵权的情况;而亚马逊并没有MTM产品的销售许可,而是自身提供虚假信息。因此,两个案件有一定的区别。

针对“北京沃力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八百客(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案”,有学者指出,如果百度公司自身提供了虚假的广告,按照我国广告法,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但广告法保护的对象是消费者,而不是商标权人,这就意味着,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是广告服务商和广告主对消费者的一项义务,而不是针对其他市场竞争主体(包括商标权人)的义务。也就是说,按照广告法,如果百度公司提供的广告内容中包含有虚假信息,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但不构成商标权侵权行为。[4]如果是在线零售商提供虚假信息(并不是广告),那就需要通过初始兴趣混淆的商标法理论加以规制,认定其为商标权侵权行为比较合理。

3.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新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案件。但是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正以锐不可当的形势发展,日后,必定会产生新型的网络商标权侵权纠纷。为应对此情况,研究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对中国的商标法司法实践大有裨益。在判断是否构成混淆的可能性时,美国的Sleekcraft因素,以及未清晰标识则增加混淆可能性的考量因素,值得我国借鉴。

(1)我国《商标法》的混淆理论适用范围较窄,应扩展至第三方

目前,2013年我国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为《商标法》)引入了混淆要件。《商标法》第57条第2款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从法条上来看,混淆要件还仅仅局限于“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也就是说,如果商标不存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则不会再考虑后一“容易导致混淆的”要件。这就把初始兴趣混淆的一部分利益(本案中出现的情况)排除在外。例如,亚马逊作为在线零售商,其与MTM的商标显然不相似,且两者的经营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亚马逊的不当行为(由未清晰标注而产生混淆的陈列方式),导致MTM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了混淆。依照中国的法律,显然是无法保护MTM公司的利益的。

依据目前我国的《商标法》,MTM与其竞争者商标侵权关系受到混淆理论的规制,由亚马逊引起的混淆却无法适用混淆理论。同样,之前学者提出的通过《广告法》来规制也行不通。[4]因为,亚马逊的这种陈列方式,根本就不是广告,仅仅是一种对产品的罗列,无法受到《广告法》的规制,因而不适用《广告法》。如果出现第三方平台提供信息致使其他商家商标权受损时,极有可能会出现该商家权利无法保障的情况。第三方作为实际操作商品信息的平台,法律法规需要对其相关行为加以规制。我国《商标法》的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两个厂商之间,应当将混淆理论的适用范围拓展至第三方。

(2)第三方侵权难以定性,应引入新参考要件

如上所述,针对“MTM v.Amazon案”这种情况,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无法规制。因此,需要尽快引入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尤其是其判例中的新发展,规制在线零售商,以适应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保障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在将第三方纳入混淆理论的框架体系之后,对于如何对第三方进行混淆性的考量,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判例中形成的对标记的分析参考,将对标记的考量作为是否构成混淆的判定标准:第一,清晰标记的商品所提供的情况,不构成混淆;第二,未标记或未清晰标记的,则提高了混淆可能性,商家可能存在蓄意模糊商品来源的故意,从而构成消费者的最初兴趣混淆。

四、结语

在“MTM v.Amazon案”中,亚马逊公司在提供的有关MTM搜索结果中未清晰地标记,增加了混淆的可能性,该搜索列表被判定为虚假的搜索结果,违反了商标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加州旧金山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利用初始兴趣混淆理论进行分析,该分析有别于以往的案件,提高了“未清晰地标记,提高了混淆可能性”的新情况。在该新情况中出现的法益,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还无法得到保护。相比美国,我国混淆理论适用范围较窄,应当扩展第三方;同时,在“MTM v.Amazon案”中确立的混淆考量因素也值得我国借鉴。随着电商的发展,我国应当发展初始兴趣混淆理论,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商标纠纷情况。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62.

[2]刘文琦,刘琰.关键词广告中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商标侵权责任——以中、欧、美比较法研究为视角的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2(11):86.

[3]朱红彦.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在新类型商标侵权中的适用[J].福建法学,2012(1):34.

混淆理论 篇4

案情简介:澳大利亚德克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著名跨国企业,在中国对有关商品申请注册了UGG商标。该企业通过广告宣传、优质的产品,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河南省孟州市光宇皮业有限公司分两批申报出口了共计5 900 双标有UGG Grand Australia标识的羊皮靴,被青岛海关查。德克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认为光宇皮业有限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光宇皮业有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50 万元。

一审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尽管被告在其制造的被控侵权产品上使用的商标标识是UGG,但是被告在使用中刻意放大UGG而达到突出使用的目的,因此认定被告在与原告相同商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标识,因此构成对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0 万元。被告对一审判决不服,在规定的期限内上诉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 年10 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在该案中,被告有两个理由认为在其生产的靴子产品上使用的UGG商标不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其一,因为产品不在中国市场销售,没有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不可能造成中国相关公众混淆、误认;其二,被告提出其已经尽到了贸易往来中应履行的注意审查义务,因为与委托方原告签订委托加工合同时,已经要求原告提供使用商标的授权。在该案中,法院认定为被告使用的标识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构成相同商标。

该案中引发的是两个关键问题的争论:一是涉外定牌加工中的贴牌行为是不是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二是混淆是不是商标法上判定侵权的必要条件。如果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那么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

二、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再思考

我国商标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将未经授权的使用作为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商标法和条例所称的商标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上。这里强调使用应当是在商业活动中,体现的是商标和商品相结合的思想。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用商标和商品相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用。然而,分解该法律的逻辑含义:(1)商标法具有地域性,在商标法域内的使用才会是商标法上的使用前提;(2)使用该商标未经该法域内的商标权人许可;(3)使用的对象是在与该法域内商标权人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这里关键点在于商标专有权利的地域性。如果在其他地域上获得的商标进入另外一个法域,就有可能侵犯该法域内的商标专有权人。这一逻辑有相关法律和国际规定佐证。例如,1992 年签订的《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以及1995 年签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的换文》中,针对进口货物及出口货物,承诺建立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机制。根据两国协议内容,我国《海关保护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国家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指出,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口活动中,对他人指定或提供使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书,并予以核查。

对于使用中的必要的核查义务也体现在2009 年最高院颁发的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规定中。结合以上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我们不难看到定牌加工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使用商标行为。即使它有其他国家商标权人的授权,这种授权有关合同部分有效,但是有关商标权方面在加工国法域内无效。

因此,对于是否是使用行为,应当根据商标的特征来判断。只要其标注方式或使用方式达到区别产品来源的目的,就应当是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不能以会不会混淆,来反推商标法上的使用。

该案中委托方向光宇公司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其可能在澳大利亚有权使用UGG商标,而不能证明该公司在中国有权使用该商标。因此,委托方使用该商标实际上是一种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

三、混淆理论的反思

在定牌加工中最有力量不构成侵权的理由是中国定牌加工的商品不在本国国内市场上销售,不可能导致中国相关公众的混淆和误认,因此没有对原告产生损害,也无侵权的特征。一直以来,混淆是构成商标侵权的必要条件深入许多人的知识结构中。可是,没有注意到混淆适用的条件,混淆运用在具体案件中的必要性。

混淆理论为什么在商标侵权中起关键作用呢?这有必要探究其根源。世界各国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立法不尽相同,但大多纳入混淆可能性作为判断的标准。我国和日本在规定商标侵权行为时未提混淆,而是直接规定商标近似、商标类似作为商标侵权判断的标准(余静.中华商标,第56 页,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以商标权客体为视角)。从商标法上看,我国以近似和相同为判断标准,何以是混淆理论为前提呢?原因在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6 条第一项规定,对于在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上采用相同的标记的情况,应推定存在混淆的可能性。这条规定成为商标侵权认定的混淆理论的依据。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商标相同何以存在商标混淆。商标混淆只有在近似商标的情况下才存在可能,商标相同了,没有识别的意义。这也验证了最高院的意见第六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除构成正当合理使用的情形外,认定侵权行为时不需要考虑混淆因素。可是,商标也存在共存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出现混淆?这当然是可能的。所以,混淆理论不管商标相同或不相同都可以适用。

四、商品上使用和商标混淆的关系

按照不侵权的思想来看,商标侵权的构成好像是“商标使用和混淆”的组合,使用了但没产生混淆,就不构成侵权;没使用,可以混淆,但是不侵权。正是这种逻辑,才产生了商标使用含义的宽泛,产生解释学意义上的循环。

“在商品上使用”是不是商标法的保护范围?我国商标法第52 条第1 项规定,禁止“在相同、类似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该规定仅是注册商标保护的商品范围,即商标保护仅限于“相同、类似商品”,不涉及“不相同、不类似商品”。这样规定实际上是划定侵权商品的类别,而不是被解读成商标法适用的范围。

按照我国商标法第52 条主文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该条的规定才是商标法适用的范围,即无论是生产、销售、仓储、运输、邮寄、代理进出口、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的,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均构成商标侵权。该条的规定包括了商品产生到流通的个个环节,只要某个环节上未经他人许可就使用了他人的商标,就会构成侵权。

因此,将对侵权商品类别的技术性规定解读为商标法适用范围的规定,这是误解法律的本来目的和条文之间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解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商标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 条第2 款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也有相似的内容,如果在为他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等便利条件、帮助的,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以上是我国有关商标侵权中认定帮助侵犯商标专用权,产生共同侵权、共同犯罪的有关规定。其中涉及多种商业行为,均可能产生有关商标侵权,如以合同提供生产、经营场所,以合同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代理进出口等。这些合同的共同特点是,均与商标商品的生产无关;均可以说仅是为生产“产品”而不是为商品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代理进出口等服务;合同中提供劳务的一方均没有在自己的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但是仍然可以构成共同侵权、共同犯罪。这些规定符合侵权法的一般侵权原理:在主观上,有知道或应当知道对方侵权的主观过错;在客观上,有提供帮助的实际行为。而这两点,在OEM合同中,同样存在。商标侵权不以商品使用没使用为条件之一,那么何来把混淆标准作为侵权的必要条件。因此商标侵权在根本上没有脱离一般侵权法的构成要件,毕竟知识产权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私权,私权是要符合民法基本理论精神。商标侵权与商品上使用和商标混淆没有必然的关系。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该案中的定牌加工行为是在我国领域内完成的,不能为了维护本国贸易的发展和以不在我国销售理由辩解未侵犯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这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完全不顾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在处理本领域的问题时,不仅应该考虑本部门的法律,还应该结合民法中的许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OEM产生的商标是否侵权问题也一样,如果只在本部门法的条文里绕来绕去,而不是从基本逻辑前提中着手,是不能更好地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难题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结合共同侵权理论、合同法里面的知识。

摘要:对定牌加工行为是否侵犯商标权案件,不同法院处理的理念和方式不同。有判决侵权的,有判决不侵权的,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判决不构成侵权的背后存在两种理由。一种是混淆理论,认为商品不在加工国销售,不存在混淆的可能;第二种是定牌加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标使用行为。其实,这些理由背后都忘了根本的逻辑前提条件,商标权利的地域局限性和商标权利的私权性,在侵权问题上不能脱离民法体系中有关侵权构成的基本理论。

有关混淆的造句 篇5

2) 我们应该感到恐惧的异教徒是会和东正教混淆的那些。

3) 下列几组形近字容易混淆,请同学们注意。

4)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5) 爱情使是非概念混淆不清;强烈的爱情和骄傲的野心都是没有疆界的。约翰·德莱顿

6) 说话讲求技巧和欺骗是两个概念的问题,你不要混淆了。

7) 在我看来,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

8) 我希望,这对于我所要谈的事,没有造成混淆。

9) 你站在不同的节点,我就如此的混淆了黑白。

10) 我们绝不能混淆黑白。

11) 想以欺骗宣传来混淆视听?没门!

12) 搞阴谋诡计的人,经常采用偷天换日的卑劣伎俩来混淆黑白,蒙蔽群众。

13) 你要小心,这个人一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4) 这种错误作法实际上是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15) 那种惯于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人,终久不会有好结果的。

16) 小钟那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作法是不对的。

17) 他总是黑白混淆,颠倒是非。

18) 他这人一贯喜欢拨弄是非,混淆视听,你怎么连这种人的话也相信。

19) 这种说法混淆黑白,是在误导消费者。

20) 吃完早饭,做好一切自己该做的事情,来到教室,开始早晨的晨读。老人言:“早晨读书最好。”原因是晨读的内容很容易记住,而且不容易混淆,因此晨读课时,每个学生都非常的认真,教室里形成一股浓厚的读书气氛。

21) 做一件事情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一个办法行不通,可以试试另一种。这不,在我小时侯就遇到过一些困难,也是凭借着智慧解决的不要把知识与智慧混淆,知识告诉你怎样生存,智慧告诉你如何生活。

22) 把友谊限于两人范围之内的人,似乎把明智的友谊的安全感与爱的妒嫉和蠢举相混淆。亚当·斯密

23)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24) 有的时候女孩子或女人,哭起来是越哭越伤心,这就是哭的行为促使她发泄情绪,彼此的因和果就混淆在一块了。

25) 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

26)平日里不要钻牛角尖,事情有时并不像想的那么糟糕的,要不前辈总结出,心情会混淆辨别事情真伪的能力。

27) 在美国,这类事件层出不穷。、网上和出版物中的滥用和混淆层出不穷。

28)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9) 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不要混淆医学概念 篇6

实际上,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不能混为一谈。要正确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其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要鉴别是非和对错,必须先从概念开始。

所谓药物,其本质是要有肯定的疗效,且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证明。同时,药物还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国家药物管理部门的审批。药物,尤其是处方药,需由医生处方,方可应用。药物必须应用于适合的病人。同时,其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往往是并存的。此外,药物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即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疗效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则会出现。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时,不但要考虑病人是否适合用这种药、该用多大剂量,疗效如何,而且还要观察其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随时调整和更换药物。上海人称“看病”为“看医生”,其实是十分形象且正确的。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在他们的观念中,看病必找医生,不会去找非专业人士,不论他冠以“神仙”“超人”或其他“吓人”的头衔:治病也不会去尝试什么“灵丹妙方”“祖传秘方”或保健品。笔者认为,“看病找医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概念和常识,也是一种对科学和医学应有的敬畏。

保健品。说到底,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它不是药物,自然也无任何治疗作用。想要通过吃保健品来治疗疾病,绝对是搞错了方向、混淆了概念。保健品是什么呢?笔者的认识是,保健品是能为人体提供一定营养成分的商品。比如,蛋白粉能为人体提供一些蛋白质;膳食补充剂能为人体提供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实,健康人只要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就已经完全能满足需要,无需额外补充。当然,某些特殊人群在特定时期(如手术后、大病初愈等)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也是可以的。但必须牢记一个原则:保健品的作用是有限的,绝对不能代替药物。

食物是为人类生存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可食形式。一般地说,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复合型的。比如。大米中含有糖类、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等;水果中含有糖类、植物纤维、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等。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一。健康的摄食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合理均衡。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营养学家根据食物的主要成分将其分为6大类:谷物、蔬菜类、水果、奶类,蛋白质(肉、鱼、蛋及家禽等)和油脂糖盐。谷类摄入量应最多,排列在底部:水果和蔬菜次之,置于第二层;奶类及肉类再次,置于第三层:油脂糖盐应摄入最少,置于顶层。如此形成的“膳食金字塔”,若各层比例不当,则金字塔不稳固。尽管部分食物可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要靠食物来治疗疾病,是不现实的。

如果大家都能正确认识上述基本概念,做到“有病找医生,治疗用药物:摄食合理均衡,不过量不偏食;保健品作用有限,有条件适量应用”,就能避免许多误区,少犯或不犯低水平的原则性错误。

几个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篇7

正确认识、区别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概念进行比较, 从概念的物理意义、概念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概念的数学表达式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下面简举几例说明:

一、温度与热量、内能不同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例如;今天天气很热;热量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内能的多少;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受物体质量, 温度, 状态影响。

例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 放出热量就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 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正确答案是C。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除了与降低温度有关, 还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有关, 故A不正确。含有热量即物体的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 还与质量有关, 故B不正确。同种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 放出热量多, 故D不正确。

二、浮力与浮沉

浮力:浸在液体 (或气体) 中的物体, 受到液体 (或气体) 向上的托力;产生原因:物体在液体 (或气体) 中上下表面压力差

浮沉在液体中一物体受合力后的状态, 也是浮力与重力合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重力竖直向下, 物体上浮 (当F浮>G) 最后漂浮;物体悬浮漂浮 (当F浮=G) ;物体下沉 (当F浮

原因:物体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大小关系

三、计算式相近及物理量的代表符号相同或相近现象

压强:P=F/S与P=ρgh前者使用固体及具有规则形状的液体因液体P=ρgh就是模型化有P=F/S推导来的;两者计算是对于固体及具有规则形状的液体两式都可以用, 但是顺序不同液体先算P=ρgh, 后由F=PS算压力;而固体一般先由F=G (水平放置) , 再算P=F/S

原因:上图由P=ρgh得PA=PB但是由F=PS得FA>FB,

根源:A的放置使FA>G, 而B的放置使FB

四、物质比热容与物质密度不同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课桌是一个物体, 它是由木材、金属、油漆等物质组成, 它的密度实质就是课桌的平均密度, 称谓物质密度, 它是物质属性, 它与物质种类和物质状态影响, 气体密度还受温度和气压影响。而物质比热容也是物质属性, 它也与物质种类和物质状态影响, 但是他们反映的属性特点不同:前者是构成物体的“材料”特性, 用来计算质量体积;后者反映物质吸热能力, 用于判断热量, 温度变化.

五、力和运动关系

在复习力和运动时, 教师边提问边把知识点联系起来。物体受力时,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受合力为零, 运动状态也不改变,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些力叫平衡力 (初中只掌握最简单的二力平衡) ;二是所受合力不为零,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六、正确理解扩散与溶解现象

一是扩散现象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这种进入是相互的, 不是单向的。例如:以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扩散为例, 当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时, 二氧化氮气体进入空气的同时, 空气也进入二氧化氮气体中, 最后的结果是两瓶气体颜色一致。二是扩散现象可以在不同状态的物质中进行, 扩散不仅在气体和气体、液体和液体、固体和固体同一状态中进行, 也可以在不同状态之间进行, 例如:液体水和空气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这种扩散不仅水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 (蒸发) , 空气分子也会进入到水中, 有人曾做进这样的实验, 在刚烧开放凉水中放入金鱼, 由于水中含有很少的空气, 金鱼会因缺氧而很快死亡, 这一现象说明空气分子扩散到水中去了, 但这种扩散的速度是很慢的。溶解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七、声与声音的理解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人耳听到的声, 频率在20赫兹-20000赫兹, 声包含声音, 次声和超声。

八、物体和物质的理解

正确理解两者是学好质量的关键;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以铁这种物质为例, 铁物质可以制作成各种物体, 比如铁锅, 铁窗等等。

九、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作用方向都相反, 大小都相等。

不同点: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比如: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桌面上:它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感悟英语易混淆词用法教学 篇8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经常需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单词运用上的疑难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 直接提供字典上的解释或是用法有时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困惑, 最好是明确地告知学生这些词的语法规则和实际使用的情况。以下试举三个例子说明:

1.在解释一个新词的时候, 比较常见的策略就是提供一个与之相关的近义词。事实上, 通过近义词下定义也是字典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完全同义, 在使用上也绝对可以替换, 表意无差别的词汇极其罕见。因为完全相同的词汇交替使用对一种语言来说是很低效的, 甚至是没有必要的。近义词是在缺乏上下文语境的大前提下, 可以表达近似意思的不同词汇。依赖近义词解释词义使得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成为困扰学生的常见问题之一。例如, 在英语学习的入门级教材《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中, 就出现了争议比较大的单词big和large的区别问题。在课堂的讲述中, 教师会讲到large比big要稍微正式一些, 但这个解释通常是不会让学生满意的。我建议可以使用以下的方式清楚地告知学生:有调查研究表明, big更多地使用在文学作品中, 而large经常用在学术文献中;big经常用来描述体积、面积、范围、程度、体型或强度, 而large多用来表示数量。例如: (1) He has big garden in front of the house. (2) She inherited large fortune.另外,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特定的表示“大”的表达方式, 即只能用large或big的情况, 例如a large collection, a large sum, a big hug, a bi headache或a big queue。

2.语法中的一些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困惑的语法点, 因为经常会遇到使用情况和语法规则相矛盾的情况。例如, 雅思考试的写作题目中要求:You should write not less than 250words.word是可数名词, 但雅思考试为何不用fewer than呢?很明显, fewer才是我们通常认为用来和可数名词连用的词。逻辑上讲, 在这句话里用no fewerthan比no less than更合理。

可事实上, no less than比no fewer than更常用。像这样清楚地告知学生词条的使用频率是必要的, 而掌握这些小知识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例如在商务英语中, 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类似“The cargo is worth no less than 4 million dollars.”的句子, 或是生活中比较口语化的用法, 如“I had to teach no fewer than 30 hours a month.”大多情况下也可以说成:Ihad to teach no less than 30 hours a month.

3. 连词, 比如because, and, but等, 是否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引导一个句子也是让许多教师困惑的语法点。有外教曾经讲过, because不能放在一个句子的开头, 而要先用上it is或是it was, 也就是必须写成it is because或是it was because来解释原因。

事实上because放在句子的开头引导一个句子的用法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都用得十分广泛, 例如在书面语中我们可以写道:Because w are teachers we have to be responsible for student who take our classes.口语中我们也这样说:Because can’t stand my boss any more I will quit my job.

在书面语中, because放在句首是为了表示因果关系, 而不是侧重于原因。但在口语中, 以because开头的句子是用来回答寻求原因的问题。如:

—Why didn’t you tell me?

—Because I didn’t see you at that time.

答语是否非要说成“It is because I didn’t see you at that time.”呢?大多数教师都觉得, 直接用because要比使用it is because或that is because更加自然。但是, 作为英语教师, 应当明确地教给学生because可以用在句首, 只是要注意it is because后面通常要接that从句。例如:It is because the company has recognized the fact that the profit decreaseddramatically this year.

对两道易混淆题目的探究 篇9

1.如图1,△ABC中,∠ABC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设∠A=α,则∠BOC=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1=12(A+ACB),2=12(A+ABC),1+2=12(A+ACB)+12(A+ABC)=12A+12(A+ACB+ABC)=12A+12×180°=12A+90°.BΟC=180°-(1+2)=180°-(12A+90°)=90°-12A.

BΟC=90°-12α.

2.如图2,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根据下列条件,求∠BPC的度数.

(1)若∠ABC=60°,∠ACB=70°,

则∠BPC=______.

(2)若∠ABC+∠ACB=130°,

则∠BPC=______.

(3)若∠A=50°,

则∠BPC=______.

(4)若∠A=α,

则∠BPC=______.

从以上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请用文字表述出来.

解:(1)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知,1=12ABC,2=12ACB,

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BΡC=180°-(1+2)=180°-(12ABC+12ACB)=180°-(12×60°+12×70°)=115°.

(2)由(1)可知,

BΡC=180°-(1+2)=180°-(12ABC+12ACB)=180°-12(ABC+ACB)=180°-12×130°=115°.

(3)由∠A=50°,知∠ABC+∠ACB=130°,因此∠BPC=115°.

(4)因为∠A=α,所以∠ABC+∠ACB=180°-α.

1+2=12(ABC+ACB)=12(180°-α)=90°-12α,

BΡC=180°-(1+2)=180°-(90°-12α)=90°+12α.

结论:三角形两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之和.

混淆理论 篇10

关键词:反向混淆,认定标准,适用

一、反向混淆的概念

商标的反向混淆, 即后使用人通过更强的宣传和推广手段使用与前使用人商标相似的商标或其他标识, 运用其商业影响力导致前使用人失去可能的从商标权中获取商誉和其他权利的可能。通常在大规模的造势之后, 消费者会认为该商标属于后使用人, 或者直接认为前使用的企业是后使用企业的分支或存在其他商标许可使用的情况。在反向混淆案件中, 在先商标权人要么尚未使用其商标, 要么使用强度不大、商标在市场上的影响小, 而侵权者则在大范围、高密度地使用相同或相似商标, 以致在先商标最终被在后商标所“淹没”。[1]与普通商标混淆相比, 后使用人非但不通过使用前使用人的商誉或企业知名度来带动经营来获利, 相反, 后使用人以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对前使用人的商标权产生很多负面作用。譬如消费者可能更多地受到后使用人的刺激去购买相关产品, 在他们看到商标权人的货品或服务时, 会产生它们是仿冒品的错觉, 因此为权利人商誉的建立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商品被后使用者 (一般是大型企业) 反向混淆对于中小企业维护其商标利益和开拓市场是极其不利的, 法院是否能利用反向混淆理论对其进行司法保护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但可惜的是, 由于中国尚未对其做出清晰的立法界定, 以致带来反向混淆适用上的困难, 使得中小企业的正当商标利益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反向混淆在国内认定标准的模糊性

我国法律对商品混淆的法律规定不充分, 对商品反向混淆更是没有清晰界定, 法官只能凭借经验, 发挥自由裁量一个案件是否属于反向混淆的情形。在判决中依然只能援引法律对商标侵权的一般规定。因此, 立法上的模糊性给法院适用反向混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法律对反向混淆的认定存在以下的特点:

第一, 我国立法没有正面提及“混淆”理论, 以“相同”或“近似”作为其替代性判断标准。如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时, 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以相同或近似的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事实上也是通过混淆理论对具体行为进行判定。另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对商品相同和商品相近的具体标准做出了解释, 从消费者的角度规定了视觉效果, 文字和图形等具体考量要素, 使这二者得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这两条对商标相同或近似做出的规定, 就是“混淆”理论的具体运用——判断商标构成混淆所具体考虑的因素。由以上司法解释和文件虽然对“混淆”概念有一定程度上的规制, 但是对于“混淆”概念的规定不论是范围上, 还是细腻程度上都有待发展和完善。

第二, 对于商品“混淆”立法以概括式和抽象式为商标法不罗列具体要件, 而交给商标法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来规定, 司法实践中则根据个案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商标法》没有列明其具体构成要件给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案件的判决主要依赖法官个人对案件实体事实的判断, 无法避免判决结果的任意性。特别是在中国整体上还未对“反向混淆”这个形成中的理论加以清晰认识的今天, 这种法律的概括性规定很可能造成对此概念判定上的混乱, 导致那些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的权益无法得到必要保障的情形。

第三, “反向混淆”与“正向混淆”没有清晰的区分界限。这是以上两个因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既然法条是以概括的方式进行规制, 那其二者的构成要件就没有在法律中以规则的方式进行列明。法律仅将混淆的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的标准, 并未明确限定发生混淆的方向。[2]如果将反向混淆和正向混淆放于同一条款中规范, 则在实施条例和司法实践中应该强调二者使用要件不同, 并反对反向混淆的具体要件做出特别解释。[1]这样才能使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不仅考虑正向的商标侵权所导致侵蚀企业利润和侵害其商业形象纠纷, 同样也应该关注商标权利人是否因为商标被更强势的适用而在市场上失去对商标控制的情形。

由于中国立法的不明确性, 使得我们判定的难度在加大。相对于此, 由于美国发现反向混淆的情形较早, 规定也较之成熟和系统。因此, 笔者认为在国内立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借鉴美国的“反向混淆”的理论来保护可能受到损害的权利人是极为重要的,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使我国商标理论中的“混淆概念”向“反向混淆”扩张, 在司法实践中允许使用“反向混淆”来作为起诉的依据。

三、美国反向混淆理论的适用

美国商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立法的完善, 凸显了商标权在商业擂台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作为首个提出反向混淆理论的国家, 从“bigfoot”商标纠纷案开始, 反向混淆理论就在美国不断被完善和丰富, 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且鲜明的适用体系。美国的法院比较严格地规定了反向混淆的适用情形, 其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1.后使用人的商业强度足以覆盖权利人。2.适用反向混淆的商标必须具有可保护性。3.两商标间具有混淆的可能性。

(一) 适用商标反向混淆的主体条件

禁止反向混淆原则保护的是在先商标权利人不被后使用人通过广泛的市场推销获取商业优势, 而盗取商标可能给先使用人所带来的品牌利益。一般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对商业实力强大的企业所提起的诉讼, 为了避免消费者误以为产品是后者所造, 从而保护其企业的商标利益。所以, 商标权人必须证明后使用人能够通过铺天盖地的市场推销、营销、广告等方式适用诉争商标, 并被大众消费者知晓, 否则法院就不能支持原告反向混淆的诉请。

(二) 商标保护性判断

1976年, 美国第二上诉巡回法院在审理Abercrombie&Fitch Co.v.Hunting World案时, 提出了迄今仍予以引用的商标分类权威, 该分类是根据商标与其所表示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的排序。经过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最终把商标分成五类, 包括:臆造词汇、任意性词汇、暗示性词汇、描述性词汇和通用名称。[3]前三类因具有固有显著特征, 因此应予保护。通用名称, 是表示该产品是什么的标志, 自身并不具有颜色和图形组合的显著特征, 因此不能予以保护。

在美国, 《商标审查指南》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审查员所遵循的审查指南和程序, 其1200章到1216章对于商标的实质要件做了非常具体和细致的规定, 对于法院的商标可保护性判断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 混淆可能性判断要素

“在反向混淆分析中, 应贯彻一个观念, 即在得出该案属于正向混淆或反向混淆结论前, 必须存在混淆可能性”。[3]而判定混淆可能性存在的标准就成为法院适用反向混淆的关键一环。对于此美国1961年在Polaroid Corp.v.Polaroid Electronics Corp.一案中美国第二巡回法院提出判断混淆可能性的八大因素, 即Polaroid标准。虽然对这个规则有一定的后续发展, 但对其规定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八个因素包括:商标的强度、两个商标之间的相似程度、产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在先所有人跨越产品之间距离的可能性、真正的混淆、被告在采纳和使用自己商标中的真诚性、被告产品的质量、购买者的经验和世故。[4]

但由于反向混淆的标准包括主观与客观因素的, 以及事实和法律因素的双重结合, 因此即便有非常细致的标准, 对于反向混淆的适用还需要依据个案进行审查, 深刻了解案情, 捋顺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非盲目遵循先例或是把反向混淆标准的简单带入。所以, 不存在决定性的混淆可能性判断因素, 当事人应尽可能提出更多有利于己的证据以证明混淆可能性的存在, 法院也应综合考虑混淆可能性判断的各个因素, 不能仅凭某个因素武断定案。[3]

四、我国对反向混淆适用标准的借鉴

(一) 完善法律对反向混淆标准的确认

现行商标法仅从混淆的表象进行规定而忽视其本质的做法, 可能会使法院在认定真正复杂案件事实的时候产生困难。据此, 商标法应该对具体到反向混淆的标准进行更加严密的规定, 可以借鉴美国的反向混淆可能性的认定标准, 作为法院适用反向混淆的实用依据。细致地规定出包括混淆标准在内的混淆因素, 以此作为法院适用的参考标准。

(二) 扩大反向混淆的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我国不保护非驰名未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所以, 即使这些中小企业有商标的先使用权, 由于其客体要件的缺失, 法院也无法使用反向混淆对其予以保护。这样显然不利于成长中的企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对于已经建立一定商誉的商标, 这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 如果因为其没有被注册就被商业强度更甚的后使用人轻易覆盖, 对于那些小企业的开拓和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全是有负面影响的。众多中小企业的商标在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大规模宣传造势的“淡化”下迅速丧失控制, 消费者在面对一大堆被反向混淆的产品之时, 必定也不会花更多的检索成本去寻找并非有十足保障的小企业的产品。

五、结语

当今的中国, 大量跨国公司挤占市场, 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并没有在消费者中打响名号, 被边缘化几近破产。这些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重视商标价值和利益, 树立起自身品牌的商标文化。当然, 外部的法律支持也非常关键, 《商标法》作为市场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 应该明确制止反向混淆行为的发生, 并且应该规定发生后的救济可能。法院能够得到适用反向混淆的明示标准对于保护中小型企业的商标利益是极为有利的。在理论发展方面大胆创新, 学习先进, 而在适用时谨慎判断, 保护民族中小企业树立中国市场, 构建自己的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1]彭学龙.商标混淆类型分析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J].法学, 2008 (5) .[1]彭学龙.商标混淆类型分析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J].法学, 2008 (5) .

[2]王海英.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2]王海英.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

[3]欧春利.商标反向混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3]欧春利.商标反向混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反向混淆的商标侵权 篇11

案件回顾

原告浙江蓝野酒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向国家商标局注册申请并取得了“蓝色风暴”字样商标的专有权。而从2005年开始被告上海百事可乐公司则推出以“蓝色风暴”为主题的大规模宣传活动。2005年12月,蓝野酒业以上海百事可乐公司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为由,将上海百事可乐公司告上法庭,请求责令被告停止侵权,并索赔300万元以及其他合理开支。

2006年11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由于上海百事可乐在其产品上使用‘蓝色风暴’标识并非商标使用,同时百事可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对公众的误导,也不会造成公众的混淆。”因此驳回了蓝野酒业的诉讼请求。

2007年5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二审判决,判决认定上海百事可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蓝色风暴”标识作为广告宣传,侵犯了蓝野酒业的商标权,据此撤销一审法院判决,责令上海百事公司赔偿蓝野酒业300万元经济损失,并承担一、二审诉讼费用。

二审法院认为:“百事可乐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多种方式,长时间地在中国宣传‘蓝色风暴’产品的促销活动,‘蓝色风暴’标识已经在消费者心中产生深刻印象,消费者一看到‘蓝色风暴’标识自然联想到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这严重制约了蓝野酒业日后建立“蓝色风暴”商标价值的空间,并构成侵犯商标的行为。

“蓝色风暴”案件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其普遍性在于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中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以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中关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解释中第一款“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商标侵权的其他行为。本案中被告百事可乐公司虽然并未将“蓝色风暴”标识作为商标进行使用,但是其用于广告宣传以及商品装潢的行为,同样构成对原告蓝野酒业的商标侵权,并不能因为被告作为公众所熟知的品牌而不会与原告产生一般的商标混淆为由而合理使用。

另一方面,这一案件又存在着与一般商标侵权案件不同的特殊性,该案是反向混淆的典型表现,与商标的一般混淆不同,反向混淆案件的特点在于原被告双方经济实力、企业知名度相差悬殊,而且被告往往对原告的注册商标进行使用并取得较高的知名度,但消费者通常是将原告的商标误认为来自被告,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赞助或认可的联系。商标的反向混淆是市场发展日趋迅速化和复杂化的产物,其后果除了直接导致顾客的流失、销售额的下降,往往还包括间接性的、潜伏的、一时难以量化的不利影响,如果放任这一类行为的发生,将严重地损害到在先商标人的实际经营以及今后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反向混淆的禁止,也体现了保护消费者免于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误认的商标法的宗旨之一。

在如今众多商标侵权案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在商标问题上,学会及时运用法律的武器来制止侵犯自身商标合法价值的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的法律意识;从另一方面也映射出了商标权立法的不完善,以至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不强、当事人维权的依据性不足、社会舆论纷争不断……因此对于反向侵权的法律完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维护市场运营秩序和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C

北沙参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篇12

1 样品来源

样品均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中药材标本馆提供,并分别经作者鉴定。北沙参为伞形科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f R.Schmidt ex Miq.去除外皮的干燥根;明党参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去除外皮的干燥根;田贡蒿为伞形科植物田贡蒿Carum buriaticum Turcz.去除外皮的干燥根;川明参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去除外皮的干燥根;迷果芹为伞形科植物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Bess)K.Pol.去除外皮的干燥根;硬阿魏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Ferula bungeana Kitag.去除外皮的干燥根。

2 实验结果

2.1 性状鉴别

2.1.1 北沙参

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5cm,直径0.4~1.2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2.1.2 明党参

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形,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和须根痕,有的具红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皮部较薄,黄白色,有的易与木部剥离,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2.1.3 田贡蒿

呈长圆柱形,长8~20cm,直径0.5~1.5cm。表面黄白色,可见残存的浅棕色至灰棕色外皮,根头部较细,可见密集环纹,顶端残存淡棕色或棕褐色纤维状叶基。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皮部黄白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淡、微甜。

2.1.4 川明参

呈长圆条形,下端略细。长7~30cm,直径0.8~1.2cm,全体呈黄棕色至淡棕黄色,略光滑,有极稀疏环状的纹理,环纹凹下处常附有未去净的粗皮。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内心有数圈白色透明的层状环纹,中央略呈白色。气微弱,嚼之有甜味。

2.1.5 迷果芹

呈长圆柱形,长8~20cm,直径0.5~1.5cm。表面黄白色,可见残留的深黄棕色外皮,根头顶端钝圆,可见茎残基,其四周有紫棕色鳞叶残基环绕,根头上部具密集环纹,全体有明显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质硬,易折断,断面乳白色。气微,具胡萝卜样香气,味淡、微甜。

2.1.6 硬阿魏

呈长圆柱形,长8~20cm。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淡黄棕色,除去外皮者,呈黄白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乳白色。气微,味淡。

2.2 显微鉴定

2.2.1 北沙参

横切面:栓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有分泌道散在。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外侧筛管群废作条状;分泌道散在,直径20~65μ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分泌细胞5~8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2~5列细胞;导管大多成“V”形排列;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网纹导管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及分泌道中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含糊化淀粉粒细胞呈不规则块状;此外,有木栓细胞、射线细胞等。

2.2.2 明党参

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为多列扁平的木栓细胞。栓内层窄,有少数分泌道散在。韧皮部宽广,分泌道多数,由5~7个分泌细胞围绕而成,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5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二原型。薄壁细胞中含大量糊化淀粉粒团块。

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粒团块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分泌道碎片易见,含黄棕色块状分泌物;环状导管、网纹导管,壁木化。

2.2.3 田贡蒿

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为多列长方形的木栓细胞。皮层窄,薄壁细胞类圆形。韧皮部宽广;射线为2列细胞,多弯曲;分泌管类圆形,内含黄棕色滴状分泌物;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中含糊化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网纹导管直径20~80μm;油管多破碎,可见淡黄棕色油滴状或不规则方块状的分泌物;糊化淀粉粒团块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2.4 川明参

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为扁平的木栓细胞。皮层数十列细胞,散有多数分泌道;韧皮部宽广,外层散有多数分泌道;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薄壁细胞中含糊化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至淡黄色。分泌道碎片多见,淡黄色,内含油块状物;导管主要是梯纹及网纹;薄壁细胞中含糊化淀粉粒。

2.2.5 迷果芹

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皮层窄,外侧有少数分泌腔散在,韧皮部较宽广,内侧分泌腔分布较多;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外侧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中含糊化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油室及碎片可见,直径16~176μm,内含黄色油滴;网纹导管直径24~112μm;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直径16~32μm,壁稍厚,非木化,切向壁有微细斜向交错纹理。此外,可见糊化淀粉粒和木栓细胞。

2.2.6 硬阿魏

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皮层较宽,占切面的2/3以上,皮层中分布较多不规则树脂道;内皮层明显;木质部由中部向呈三角形分布,韧皮部分布于木质部之间与其交替生长。

粉末淡黄色至棕黄色。网纹导管直径16~20μm,螺纹导管直径12~15μm;木纤维长115~180μm;糊化淀粉粒团块。

2.3 薄层层析

2.3.1 取北沙参、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粉末各2g,加乙醚10mL,浸泡3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6种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北沙参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而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的供试品色谱中则没有此特征现象。

2.3.2 取北沙参、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粉末各1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酸性稀乙醇(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明党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二次展开,第一次展至5cm,第二次展至10cm,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明党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北沙参、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的供试品色谱中则与对照药材色谱不同的现象。

3 小结

从以上各项鉴别来看,五种混淆品与正品北沙参虽然在外形及大小上极为相似,但其他特征,诸如在显微、薄层层析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别,此外功效也不同,故不能作药材北沙参使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充满爱意的眼睛下一篇:党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