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营销

2024-06-15

SoLoMo营销(精选7篇)

SoLoMo营销 篇1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智能手机、平板等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博、微信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交流媒介。这些新的传播途径给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旅游业应该抓住这个时机, 不断改善当前的营销现状。本文主要分析了SoLoMo模式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希望可以给乡村旅游业的营销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Solomo模式,乡村旅游营销,探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乡村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产品, 使旅游业具备了新的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介入, 给旅游业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旅游业的营销现状。

一、SoLoMo模型

早在21世纪初期, 美国投资领域的专家提出了SoLoMo,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基础的, 移动手机, 电脑等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推动了该理念的产生。该理论取以下三个词语的首字母:social (社会, 社交) ;Local (当地的, 本地的) ;Mobil (可移动的) , 产生具有上述三个特征的SoloMo理论[1]。随着移动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3G4G网络的普及, 使得人们的交流沟通打破了地域与时间上的阻隔, 只要有流量, 只要人手一台可移动终端设备, 任何人都可与自己的亲友取得联系, 都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体现了现代化社交的“social”性。

二、基于SoLoMo模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

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旅游信息化, 农村地区的旅游项目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真正地有平台了解乡村, 同时也让农村旅游项目基地更好了解游客这一市场群体的特征, 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 进一步开发市场产品的价值, 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

1. 社交媒体营销 (So—Social) 。

生活水平的提高, 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 我国网民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己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社交账号, 在不同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活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5亿, 而且每年以3117万人的速度在增长,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48%。致力于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乡村地区应该紧跟这一发展趋势, 抓住这一营销战略的机会。

随着大众对社交平台及移动设备的依赖性的增加, 乡村旅游项目应该紧紧抓住手机、平板这个终端, 做足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推广工作。就当前乡村地区社交网络营销推广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类是游客之间的推广, 第二类是旅游项目地主动推广。首先, 游客将自己旅游的经过与一些精彩的瞬间, 美丽的风景拍摄下来公布在自己的朋友圈与主页上, 将旅游地推广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然后获得点赞或转播, 达到将旅游目的地进行宣传出去的效果;其次, 乡村旅游项目基地可以建立自己的公众号, 结合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将最有地方特色, 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服务推广出去。

2. 本地线下营销 (Lo—Local) 。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商品在营销过程中都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推广, 旅游产品项目也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途径, 达到推广宣传的目的。为此当地旅游企业, 以及政府可以共同合作邀请本地居民来实地旅游服务体验, 并制作成视频, 吸引更多的人来实地体验。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机制, 提高旅游产品项目的宣传力度, 形成一种品牌效应。

3. 移动端营销 (Mo—Molie) 。

一直到2014年年底的时候, 中国手机用户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了5.57亿。紧接着是4G网络的推广与普及, 再加上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 我们的手机已经被各种APP满屏覆盖。几乎是在一瞬间手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满足人们跨距离对外联系的工具, 而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现在手机甚至已经开始主导我们的衣食住行。在SoLoMo理念中, “移动”是最为基础性的内容, 谁主导网络群体手中的移动终端, 谁就离成功最近, 这是旅游业必须认清的一个趋势。

总而言之, 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充分重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主要社交网络平台, 制定手机客户端的移动推广方案, 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营销传播格局, 提高传播效果。建立专门的门户网站, 优化网站结构, 突出特色旅游活动项目与服务, 为旅游群体提供专业的旅游咨询服务。要知道大多数游客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要上网进行查询, 进行综合考虑, 并参考朋友圈其他朋友的旅游经验, 经过综合权衡之后才会作出最终的决定。在出门前, 游客可以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旅游计划方案。因为在旅游前对目的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使得旅游活动更加顺利, 提高对旅游地的满意度, 从而具备了很大的营销推广潜在价值。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网络速度也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人们开始普遍应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这给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SoLoMo模式的应用, 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精确性, 通过微博、微信等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通过移动端加强本地的线下宣传, 有效的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力度, 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彭琪欢.旅游也能SoLoMo[J].光彩, 2013, 10, 17.

SoLoMo营销 篇2

[关键词] SOLOMO电影营销 《失恋33天》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7

毫无疑问,2011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非《失恋33天》莫属。一部耗资9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上映5周却取得了3.448亿元的高票房,力压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总票房仅次于主旋律大片《建党伟业》的4.1亿。然而当我们理性地分析这部创造票房奇迹的小成本电影时,便能发现它在宣传策略上的独到之处——以社会化媒体为平台,整合运用SOLOMO模式。电影宣传向新媒体领域的过渡虽早已开始,但像《失恋33天》这样完全以社会化媒体为主还实属首次。

一、选择新媒体营销——是必然也是偶然

从影片本身来看,极具话题性的内容题材、网络活跃度极高的目标受众群以及宣传费用的紧张,都是促成宣传方采用新媒体营销的助推器。

1.内容题材的话题性

《失恋33天》是豆瓣网的连载小说,在被导演改编成电影之前就倍受追捧。导演滕华涛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失恋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普遍得如同感冒或发烧。原著作者把小说写得很有共鸣,而且乐观幽默不哀怨。”这个失恋的故事无论作为最初在豆瓣上连载的小说,还是如今被拍成的电影都能引发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唤起失恋的记忆,有倾听,有诉说,让观众有代入感,能跟着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

2.目标群体的网络活跃度

《失恋33天》的目标受众群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学生群体和办公室群体,他们都是互联网的使用者,接触网络媒体频率较高,在网络上的活跃度也相对最高。特别是在微博、人人网、豆瓣网这样的媒介平台,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主流群体。正是因为目标观众群与互联网使用者的高度重合,以及他们在媒介平台上较高的活跃度,才使得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的采用成为可能。

3.宣传费用的紧张

影片宣传负责人陈肃介绍,《失恋33天》的宣传发行费只有200万左右,不足以投入到传统的宣传渠道中并有所作为,之所以选择了侧重互联网社交媒体,也是资金所限而致。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原因,宣传方选择了采用新媒体营销策略,在对观影人群精准定位的前提下,以社会化媒体为主,发挥了新媒体的互动性,再加上后续一系列的话题及活动的策划,极大地调动了受众走进影院的积极性。用宣传方负责人张文伯的话来说,“这是一次自觉将SOLOMO模式运用到电影营销中的探索”。

二、SOLOMO模式——电影营销的新应用

“SOLOMO”,这个新概念由硅谷创投教父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第一次提出,他把现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在一起: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风靡全球,成为各行各业津津乐道的话题。可以说,SOLOMO——这个概括了当今移动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典型应用和趋势的概念,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影营销来说,该模式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可行性。

传统的电影营销,宣传方往往会围绕影片的主创人员进行话题宣传,通过在媒体上发新闻稿件、刊登影片广告,以及剧组探班、记者发布会这样的活动来传递信息,以期获得大众的关注;院线方则会重视各项宣传材料的使用及关联落地活动的配合。然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此类单方面的信息告知对于电影营销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新媒体营销之路是电影宣传的大势所趋,SOLOMO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框架,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so”“lo”“mo”三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它使得营销中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不再是分离的两部分。图中的1部分是指既具备社交成分也具备本地化应用成分,如“人人报到”、“腾讯签到”等,可以促进线上好友间在线下的以地点为契机的交流。2部分是指社交媒体的手机客户端开发,比如以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3部分是通过手机终端定位所在的地理位置,方便用户搜索附近的各种信息,如餐饮、娱乐、旅游信息。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Social的影响会格外突出,社交媒体的运用能大大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有助于将品牌和产品有效地传达给目标用户并被用户接受。因此,SOLOMO模式应围绕Social展开,同时把Local和Mobile作为提升营销效果和挖掘更有效的营销方式的基础。

三、《失恋33天》的SOLOMO营销环节分析

《失恋33天》的成功印证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由网络小说所累积起来的大量粉丝,极具话题性的“失恋”主题,瞄准“神棍节”这样一个档期上映等因素,都使得其成功不可复制。但该片对SOLOMO模式的引入无疑是营销手段上最引人注意的举措。这也是电影行业第一部自觉尝试运用SOLOMO模式进行营销的影片。

1.Social——社交性媒介平台的应用

《失恋33天》的重点宣传阵地集中在微博、人人网、豆瓣网、视频网站上。

首先这些媒介平台的使用者与影片所定位的观影人群高度契合,用户的活跃度也很高。他们非常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善于进行类似于转发、分享等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在这些媒介平台中,人人网虽然是封闭性的社交媒体,但是用户之间的粘性很强,这使得好友意见的可信度更高,意见被好友采纳的可能性也更大。微博、豆瓣网和视频网站则相对开放,用户在这些平台上能触及到的人群更为广泛,能接受到的信息也更多。

其次,这些媒介平台虽相对独立但也相互影响。豆瓣网的影评可以分享到微博和人人网,进而影响到其人人好友和微博粉丝;视频网站的视频也可以分享到微博和人人网,在这两个不同的平台掀起新一轮转发分享后,反作用于视频网站。

在视频传播方面,《失恋33天》宣传方首先于2011年5月初的影片关机发布会上推出第一个《失恋物语》短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在优酷网上取得了超过400万的播放量。此后陆续推出的《失恋物语》城市系列截止10月初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就已达到了2000多万,在感动众多网友的同时也将影片信息传达给了目标受众。

除了《失恋物语》,宣传方还剪辑播放经典对白和采访花絮,在微博、人人网对视频进行扩散。通过与受众间的互动,以及用户在转发分享中自发形成的互动行为,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并最终将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票房成绩。

2.Local——微视频拍摄预热映前市场

在消费行为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赢得受众的心。情感营销也是各行各业都屡试不爽的宣传策略。然而调动受众的情感共鸣并促使行动的产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抓住大众最普遍的心理情感,继而对其深入挖掘,找出能激发他们产生共鸣并愿意将其诉说出来的关键点,由此,受众才能自发地生产内容,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将“小故事”推向“大话题”。

《失恋33天》在情感铺垫上的最大工作便是投入制作微视频——《失恋物语》。活动从6月开始启动,一共拍摄微视频10余部,同时还发起“失恋纪念品”的收集活动,为电影累积了大量的人气,增强了关注度。失恋博物馆——新浪视频官方网站,其功能不单是影片视频素材的投放平台,还汇集了从微博上征集到的受众分手信物,失恋后的心情感受,疗伤歌曲等等。这种极具关怀性的举措,博得了受众的好感,引发了参与的积极性。

第一个《失恋物语》微视频拍摄于4月底,推出一个多月便在优酷网上获得了400多万的播放量,这也让一开始信心不足的宣传方看到了前景,并于6月底重新组建拍摄团队。此后的三个月,深入到全国六个高票房城市,开始《失恋物语》城市版的拍摄。一方面通过新浪微博官网征集愿意参与拍摄的普通男女,另一方面也借助影片的广告客户珍爱网,在其会员中找寻合适的人选,拍摄推广两不误,并且根据与受众的实时互动,修正拍摄的内容和角度。影片映前映后被疯狂转发的两句slogan——“失恋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能是你下一个幸福的开始”,“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全都出自于《失恋物语》的拍摄对象,并被使用在了前导海报、人物海报和终极海报上。

城市版《失恋物语》均以采访的形式,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惯下的普通人物对待失恋的态度,分享他们各自的恋爱故事。话题切合电影情节,风格化也极为明显,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易于传播。这种与传统电影预告片迥异的宣传方式,是电影宣传营销的新突破。

在微视频投放上,宣传方紧抓用户心理,坚持一周公布一个新视频,并利用微博和人人网予以扩散,不仅让观众形成期待,还维持了长时间的话题性,极大地推动了影片的宣传。网友们甚至还自发拍摄了20多个不同城市,不同方言版的《失恋物语》短片,让“失恋”成为一个影响大批年轻网民的流行话题,进而带动对影片的关注度。截止10月11日的电影关机发布会,“失恋物语”系列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两千万,百度关注指数也在第二天迅速从13万提高到17万,虽然此时百度新闻搜索量仍然只有1600篇左右,媒体关注度提升的不多,但用户关注度的快速提升足以体现宣传的成效,观影市场正慢慢被炒热。

3.Mobile——移动APP连接线上与线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应用的流行,利用APP进行影片宣传也成了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好莱坞,宣传方通常会在影片上映前,开发与电影同名的游戏,免费或低价提供给玩家,通过其在SNS社区和Twitter上的转发达到宣传效果。

《失恋33天》则是通过搭载移动APP来实现其玩偶“猫小贱”的线上销售。这个由徐静蕾KAiLA品牌设计的玩偶,推出不到一个月便受到市场的热捧。KAiLA在早期便发现了《失恋33天》中的商机,其团队在精心研读剧本和各个人物角色之后,打造出了一个应时应景的“猫小贱”,并在电影上映前就在淘宝商城上开始了对该产品的营销。最初,KAiLA品牌通过淘宝无线合作方追信,制作生成了第一版的移动APP,以期借助手机平台进行“猫小贱”的宣传。随后,追信和KAiLA都认为,与其主打KAiLA品牌来宣传销售“猫小贱”,不如利用电影的知名度,将移动APP的客户端直接打造成为《失恋33天》的主题内容源,将“猫小贱”的预售包含在电影的宣传中,这样不仅能吸引相关影迷的下载与关注,更能契合其电影衍生产品的主题,激发影迷的购买欲望。这种搭载手机平台而实现销售的方式,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是对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初步践行,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销售就可以用线上来吸引消费者。这种O2O的模式也是未来电子商务领域SOLOMO整合运营的基础。

来自追信的数据显示,《失恋33天》移动APP发布以来,累积被下载次数达56823次,其中仅在91市场(手机应用下载网站)被下载次数就达22371次。在电影热映期间,通过移动APP,《失恋33天》和玩偶“猫小贱”都得到了充分的传播。KAiLA品牌创始人之一齐燕表示,《失恋33天》APP的发布是KAiLA品牌在电影衍生品领域宣传销售的重要尝试,也是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的重要尝试。在今后的电影推广宣传中,APP方式将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

结语

电影《失恋33天》自觉运用SOLOMO模式,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给国内小成本电影的宣传推广带来一定的借鉴榜样和信心。尤其是对于国内的中小成本电影而言,根据影片自身内容精准的定位观影人群,深入挖掘他们的兴趣点,与受众达成情感的共鸣,并选择与他们相适应的媒介平台整合运用营销手段,这些既是营销的根本,也是可以借鉴的方法。电影营销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基于精准观影人群定位基础上的,极具互动性的,并且是整合运用多种媒介的宣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拓宽了电影营销所能运用的媒介平台。SOLOMO点亮了电影营销的未来。

SoLoMo营销 篇3

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John Doerr于2011 年2 月首次提出了So Lo Mo这一新概念。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无疑是当下最热的三个关键词,而John Doerr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Social即是以Facebook、人人网以及新浪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类网站;Local意味着采用i OS系统以及采用Android系统等智能手机中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应用,其代表即是Foursquare、街旁等;Mobile是随着3G乃至4G网络发展越来越融入人们生活的移动互联网[1]。而由这三者融合而成的So Lo Mo概念对于企业营销的影响更为深刻。有不少学者认为,So Lo Mo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将So Lo Mo概念应用于企业营销,将成为企业进入互联网营销新时代的基石。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于So Lo Mo营销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企业的营销人员缺乏开展So LoMo营销的意识,对于如何将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进行有效关联从而形成立体的So Lo Mo营销网络的经验也比较欠缺。但自从2011 年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展开了对So Lo Mo营销的研究。因此,很有必要对国内关于So Lo Mo营销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现阶段研究热点和动向,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1 研究设计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以期揭示研究对象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的研究方法[2]。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已经发表的So Lo Mo营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So Lo Mo营销的相关国内文献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So Lo Mo营销”为主题进行检索,将所得到的文献作为主要数据来源。由于So Lo Mo概念是于2011 年提出的,因此本文的研究跨度为2011—2015 年,共检索到83 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16 年1 月)。考虑到So Lo Mo目前仍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在进行文献筛选时不综合考虑“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文献来源期刊质量”等因素。剔除涉及图书馆学、传播学、情报学等其他专业领域的文献以及报纸评论性的文章后,最终选择了33 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占4 篇。

1.2 研究过程

本文以每一篇独立文献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分析单元,从研究时间、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所选文献样本进行分析,仔细研读每篇文献并归纳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按照内容编码体系对样本进行分类,得到三大类文献内容:So Lo Mo营销的现状及趋势研究、So Lo Mo营销的模式构建研究和So LoMo营销的具体应用研究。

1.3 研究信度检验

在按照内容编码体系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为了检查编码的一致性和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笔者作为主评判员,同时另外邀请一名评判员,在相同条件下对编码和分类结果进行检验。当两位评判员的观点一致时标记为“1”,观点不一致时则标记为“0”。当“1”的数量与样本总数的比率大于80%时,认为主评判员的结果是可信的[3]。计算两位评判员对于所有文献样本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后得到,说明编码和分类结果是可靠的。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时间

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主题检索,在排除了报导性的报纸文章和评论后,得到了2011—2015 年这5 年内与So Lo Mo营销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具体的文献年份分布见图一。

由图一可以看出,2011—2015 年间,So Lo Mo营销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在各年的分布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So Lo Mo营销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对其研究的热度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升温。结合所选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将So Lo Mo营销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1)萌芽期(2011—2013 年)

这一阶段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的研究还比较片面和宽泛,主要集中于从总体上分析So Lo Mo概念对于企业营销的影响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构建So Lo Mo营销模式的研究以及该模式的具体应用研究较少。

(2)发展期(2013 年之后)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关于So Lo Mo营销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2013 年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尝试构建基于So Lo Mo概念的营销新模式,同时,这种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具体行业和企业,针对构建和应用So Lo Mo营销模式的分析性、总结性文献增加。

2.2 文献来源

通过对所选择的29 篇学术论文(从样本总体中除去4 篇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所选文献来自26 种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关于So Lo Mo营销研究文献的来源期刊仍以一般期刊为主,质量参差不齐,国内主流学术期刊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讨还很不足。此外,大部分文献的作者都来自于高校,只有个别作者来自于企业,如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一现象说明高校是So Lo Mo营销研究的主阵地,这也导致了研究存在偏理论化的定性描述倾向。研究者较少来自实践岗位,使得相关研究缺乏应用价值,也从侧面说明了So Lo Mo营销还没有得到实业界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3 研究内容

依据前文确定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所有研究样本进行内容编码和分类统计。有些文献内容在So Lo Mo营销的现状及趋势研究、So Lo Mo营销的模式构建研究和So Lo Mo营销的具体应用研究三方面有交叉重叠的部分,此时以其研究重点作为分类依据。得出内容编码体系表如表一所示。

由表一可得出,目前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其中,对于So Lo Mo营销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和模式构建的研究占样本总数的66.7%,特别是对So Lo Mo营销的模式构建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而对于So Lo Mo营销的具体应用研究较少,且研究集中于相关行业和技术方面,对于其在具体企业和品牌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非常缺乏。以下按照编码的三个总体标准进行具体分析。

2.3.1 So Lo Mo营销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So Lo Mo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新概念,正在瓦解旧的营销格局,在国内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讨论。 何玺(2011)认为,Social(社交)为So Lo Mo聚集人气;Local(本地化)是So Lo Mo服务的地理基础;Mobile(移动)是So Lo Mo的技术支撑[4]。齐洁(2011)以人人网、美丽说、切客团购等网站为例,说明So Lo Mo时代为创业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新概念,更是一个明确的方向[5]。刘大为、方彬繁(2012)以So Lo Mo所具有的强调社会化结构、本地化应用和移动商务开展等特点为基础,提出网络营销企业应将So LoMo与传统工具相结合,提高能力,增加需求,拓宽盈利渠道[6]。卢金水(2012)从传播方式和盈利模式两个方面说明了So Lo Mo为营销带来的变化,认为So Lo Mo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时代[7]。邓煜熙、宋杰(2012)从So Lo Mo的价值体现出发,对“人人网—康师傅每日C新鲜试饮”的营销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营销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的无缝衔接[8]。高志成(2015)以星巴克咖啡利用微信、手机APP等移动终端的营销方式为例,认为So Lo Mo模式反应了企业与用户交互的思维,将直接推动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变,能使企业在提高营销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9]。

So Lo Mo概念的袭来,将对企业原有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国内学者基于对So LoMo营销的未来趋势的预测,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陈云鹏(2012)认为,So Lo Mo的本质是对趋势的一种概述,这种融合了三个方面的概述既各有侧重、又融为一体,因此需要团队具备多重的执行力,具体而言,“Lo”要求企业与供应商的互动;“Mo”需要企业采用新的技术;“So”则要求企业深入了解社交属性的能力[10]。陈云海(2012)以美国Foursquare公司为例,从盈利模式和经营战略两方面分析了其对So Lo Mo模式的成功应用,认为So Lo Mo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互联网企业积极投入移动终端产业,造成移动IM市场格局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电信企业应当在拓展定位服务的同时加强与社交网站的合作,提升品牌竞争力[11]。张志生、王诚(2014)分析了So Lo Mo模式下消费者行为逐步趋向“天—地—人”结合的变化,认为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关联性挖掘,基于跨界思维在行业间展开数据分享和资源整合[12]。

2.3.2 So Lo Mo营销模式构建研究

分析消费者行为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中的重要一环,而在So Lo Mo对营销的影响逐步深化的当下,消费者行为产生了巨大改变。 李鹏飞(2012)回顾了消费行为模式由AIDMA模式到AISAS模式的转变,基于So Lo Mo对企业营销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在So Lo Mo趋势下新的消费行为模式为IERAS (Interest & Interact—Express & Expose—Receive & Response—Action—Share & Spread) 模式,并阐述了针对该模式制定的五阶营销策略SAPEO(Sense & Show—Analyze—Push—Encourage—Optimize)[13]。苏雷、王春兰(2014)通过对So Lo Mo商业模式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化是So Lo Mo模式的首要特征,结合心理影响因素和行为影响因素提出So Lo Mo的社会化体验影响因素模型[14]。王海萍(2015) 回顾了传统网络背景下的购物过程模型,认为So Lo Mo时代改变了消费者行为与决策,基于美国学者Martin的移动购物生命周期理论,从需求产生、信息检索、线上交易、线下消费、评价与分享五个阶段提出So Lo Mo背景下的购物生命周期模型,并结合大众点评网的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针对该模型中各阶段的营销策略[15]。

So Lo Mo营销作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新概念,与近年来炙手可热的O2O模式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国内一些学者将两者进行结合,构建So Lo Mo与O2O联合应用的移动商务模式。此类研究成为对So Lo Mo营销的模式构建研究中的重点。吴章光(2012)认为,So Lo Mo是O2O的创新型营销平台,为有效连接商家与用户,可以从基于LBS的SNS社交网络、本地化O2O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三个方面,建立基于So Lo Mo与O2O联合应用的移动商务模式[16]。龙亚平(2013)认为,在So Lo Mo环境下主要存在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以内容服务提供商为核心和以平台提供商为核心的三种移动商务模式,通过对这三种主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价值服务、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实现四个角度构建基于价值网理论的So Lo Mo移动商务模式,以此为基础在创新应用方面提出支付模式、本地化商务模式、移动商务社交网络模式[17]。陈佳栋(2013) 认为,So Lo Mo+O2O模式利用LBS技术,连接线上、线下的商业生态圈,促进C2B模式的发展,带来突出个性化需求的自助游等机遇突破口[18]。楼永俊(2013)认为,So Lo Mo对连锁企业具有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实施精准营销、提高顾客忠诚度等价值,提出基于O2O的互动营销、基于LBS和数据挖掘的精准营销、基于移动终端的创新营销三种So Lo Mo营销应用模式[19]。黄佳嘉(2013)通过分析So Lo Mo模式下的用户体验环,构建So Lo Mo—O2O模式,以初见移动消费平台为例具体分析该模式的应用[20]。

So Lo Mo对于营销的影响还体现在品牌传播方面,因而有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对So Lo Mo营销的品牌传播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林伟豪(2014)根据“感知环境(Check-in)”、“互动沟通(Interaction)”、“关系印象(Impress)”、“评价分享(Share)”和“用户行动(Action)”五个维度,构建了基于So Lo Mo的整合品牌传播CIISA模式[21]。蔡建梅、周海臣(2015)认为,So Lo Mo营销是一种基于社交的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能够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基于So Lo Mo概念营销模式提出企业应提高品牌在移动终端的呈现能力,增加品牌在实体终端的线上支援[22]。

在地方经济和本地市场方面,资源整合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So Lo Mo营销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整合困境。苏雷(2015)从地方资源的特点出发,提出So Lo Mo商业模式本地资源整合要素假设模型,通过对苏州地区的部分互联网商家进行问卷调查,对该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认为本地社会资源在So Lo Mo商业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23]。

价值链理论与企业营销息息相关,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部分学者从So Lo Mo营销与价值链理论的关系出发,尝试构建So Lo Mo营销的价值网模型。齐永智、张梦霞(2015)从零售企业和全渠道零售的角度,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连接So Lo Mo消费需求、全渠道零售质量和So Lo Mo消费感知价值等多方面的So Lo Mo背景下的全渠道价值链,同时从“消费者云端数据—消费者云图—数字客户群”三个流程提炼出So Lo Mo背景下的全渠道消费者数据流程图[24]。杨兴凯、姚雨宏(2015)从移动商务的社会层、支撑层、业务层三个层面构建基于So Lo Mo的移动商务价值网模型,对该模型的主要成员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模型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提供商为核心组织者,并以新浪微博为案例探讨该模型的应用[25]。

2.3.3 So Lo Mo营销的具体应用研究

黄伟(2012)以电影《失恋33 天》的So Lo Mo营销模式为例,说明社会化媒体的应用能够促进电影宣传,So Lo Mo营销在影片的宣传和销售方面具有关键作用[26]。张翠萍、陈建伟(2014)将So Lo Mo与O2O模式相结合,从分析该模式在服装业的应用现状出发,认为在整合、获利方式和分配、平台选择、终端体验、信息系统后台支撑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筹备期、试运营和正运营三个时期分别提出策略建议[27]。胡小平(2015)以So Lo Mo模型框架为依据,从社交媒体营销、本地线下营销和移动端营销三方面连接旅游目的地和目标群体,探索So Lo Mo营销在旅游业的应用[28]。付岗、哈斯(2015)将So Lo Mo营销应用到特色体验旅游中,从特色旅游商业模式的七大构成要素(用户价值主张、价值网络、营销策略、核心能力、伙伴网络、客户关系、盈利模式)说明该模式的应用,认为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29]。杜文杰(2015)认为,So Lo Mo概念营销对旅游APP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So Lo Mo营销策略在旅游APP中的应用存在营销目标不明确、用户数据量不足、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提出So Lo Mo营销策略在旅游APP中应用的核心在于重视用户服务与体验[30]。赵玲(2015)以诺和诺德制药公司的So Lo Mo营销模式为例,通过数据分析证明So LoMo营销模式的有效性,认为该模式的应用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对企业客户群管理具有长远意义,能使企业实现长期利润目标[31]。

目前,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的技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微信营销方面。龙亚平(2013)基于微信的通讯工具属性和地理位置属性,认为微信营销作为So Lo Mo营销的重要技术性应用,具有移动化营销、与朋友圈结合的营销、基于LBS的营销以及名人效应营销等特质,其核心竞争力仍是背后承载的产品和服务[32]。沙丹(2014)对微信营销作出SWOT分析,认为在So Lo Mo环境下,微信营销应当保护用户隐私,合理设置推送时间和频率[33]。魏斌、桑岳(2014)以入驻微信的第一家企业———星巴克中国为例,分析总结其营销方式的成功之处,认为商家在营销时应当注重So Lo Mo模式的运用[34]。王婧、谢丹(2015) 通过So Lo Mo环境下对微信及其竞争对手用户数据的分析,说明企业能够利用微信做好营销与品牌建设,微信已经抢占了So Lo Mo营销的先机[35]。

So Lo Mo营销的具体应用研究的另一大类是地区及品牌应用,国内对该类应用的研究文献较少。王春兰(2014)认为,阳澄湖大闸蟹运用So Lo Mo商业模式开展网络营销能有效地塑造地方特产品牌,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针对目前在平台建设、防伪、同质化、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应合力进行资源整合[36]。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已经发表的So Lo Mo营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类,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在于对So Lo Mo营销的现状及趋势研究、模式构建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三方面。尽管从数量上而言,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的研究热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于理论上的营销模式构建方面,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总体上来看,国内已经发表的So Lo Mo营销相关文献数量较少,So Lo Mo营销仍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后续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现有研究内容的整理,笔者认为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后续研究:

(1)So Lo Mo营销在具体企业和品牌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

在本文选择的33 篇研究文献样本中,仅有1 篇文献探讨了So Lo Mo营销在具体地区品牌中的应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So Lo Mo概念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各具体企业和品牌之中。可以注重结合So Lo Mo营销的应用与实践,选择具体的企业和品牌进行分析,并探究So Lo Mo营销在各地方的实践情况。由于So Lo Mo营销在电商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选择杭州、重庆、宁波等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一批电商营销比较成功的企业展开研究。

(2)So Lo Mo营销效果的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主要集中于对概念和影响的解读以及相关模式的比较,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因此,应当加强对So Lo Mo营销效果的实证研究,寻求相关地区、行业、企业或品牌的实证数据作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

(3)So Lo Mo与其他营销新概念的结合

目前,国内对于So Lo Mo营销的研究视角还比较狭窄,大多数学者是将So Lo Mo作为一个独立的营销概念进行分析。但随着营销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和营销实践的不断深入,So Lo Mo作为一种营销新概念,也在与其他概念和模式产生着各种联系。因此,可以将So Lo Mo与其他营销新概念(例如消费者交互管理、移群营销、M2M模式等)结合,探讨So Lo Mo营销的演化与拓展。

摘要:自2011年美国KPCB风投公司合伙人John Doerr综合了Social(社交)、Local(本地位置)和Mobile(移动)三个关键词提出SoLoMo概念以来,这一营销新概念便成为近年来全球电商界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11—2015年间关于SoLoMo营销的国内文献,并从现状及趋势研究、模式构建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对所选文献进行分类和梳理。通过研究已有相关文献,本文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SoLoMo,下一个掘金神话? 篇4

每年一度在美国硅谷Sandhill Road举办的showcase,总能引领全球投资风向。这个创造了乔布斯、拉里·佩奇及扎克伯格等时代牛人的活动,预言2012年的投资热点是社交与移动。无论你有没有准备好,SoLoMo,这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婴儿,将会像团购网站那样,在2012年产生爆炸式增长。

至少有4.8亿人需要SoLoMo。赛迪智库统计发布的《2012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形势前瞻》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人数发展速度远超传统互联网,呈爆炸式增长,预计明年将突破4.8亿,其中91%指向社交网站。城市孤独症让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增值服务变得炙手可热。寂寞的单身人士、想要猎艳交友的男男女女,都狂热于“搜索附近的人”、“摇一摇”、“签到”等功能,在一天之内,漂亮姑娘能接到5个晚饭邀约。转角遇到爱,在移动社交的年代里成为可能。

市场还远不止那么单一。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爱恨娇嗔,都有可能被SoLoMo钻出一个可以掉钱的洞。找地方吃饭、跟踪关注对象的行程、拼车、拼航班、订票、买衣服、找房子、玩游戏、更省钱的短信语音服务、更短平快的社区网络,这些都给SoLoMo制造者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当然,还有金灿灿的利润空间。

福布斯专栏作家邓肯·希思更预言,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预计将于2014年前超过桌面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大佬们显然对此已有察觉。除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纷纷试水移动即时通讯(IM)市场,企图建立新的移动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帝国,一些原本强势的SNS互联网也燃起了野心。2010年下半年,人人网推出基于手机客户端的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产品“人人报到”,将之与实时状态发布、拍照片添加位置信息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服务,人人网为康师傅每日C饮料做了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活动期间,用户在人人相关页面进行签到后, 就能收到气泡提醒,显示1公里以内区域的赠饮点。这次活动的火爆,预示利用社交平台的移动营销模式将会在未来成为主流。

移动社交的优势在于,手机通讯录的关系真实可靠;而基于LBS的近距离搜索,则满足人的“猎艳”心理。这种心理触动了LBS市场的高潮点。

2010年,尽管美食、旅游、交通、电影、展览聚会、购物等LBS网站,还只是利用签到功能,给签到者提供本地商家优惠折扣或资讯,但是基于折扣和定位的服务已经为LBS网站积攒了大量的人气和盈利渠道。

到了2011年,LBS市场犯起了“桃花”。代表网站是兜兜友,两个陌生人如果恰好同时在同一地理位置,并正好搜索到了对方,就能建立好友关系,通过这种服务,可以建立小型社区和热点区域,譬如区区小事网站。这种服务,更加能够激发人们的签到欲望,让一些SoLoMo网站或应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米聊、微信及各大互联网财团的加入,让呈现胶着状态的市场变得更加精彩,创投机构低呼:SoLoMo能创造下一个谷歌和Facebook!

“现在投资估值涨的最快的不是电子商务公司,而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与2010年相比,目前移动互联网公司估值已经涨了几倍。”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分析。未来两三年内,清科将把80%的资金投在移动互联网项目上。响应这种趋势的还有盛大成立的移动互联网投资基金、联想成立的LE基金、创新工场等。

仅2011年上半年,已披露的移动互联网总投资额为3.18亿美元。IDG去年在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中超过50%以上的投资都是移动互联网项目,涵盖了手机软件外包、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等领域。目前有超过3家投资机构分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20家企业以上,投资的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

SoLoMo模式会创造下一个让投资界疯狂的掘金神话吗?各界人士似乎充满信心。人人皆传,SoLoMo是互联网创业的未来。李开复感叹:“SoLoMo将改变人们交友的方式与习惯, SoLoMo加上O2O将改变零售和服务业的未来。”

运营商博弈电子商务

文/何莎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运营商、广电系统、互联网公司以及终端制造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业务的产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移动运营商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这确实是一个事实,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特色和优势把移动互联网基础打得更好,能够让开发者、用户以及整个产业链上的各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中国联通应用商店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王昌成说道。

事实上,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庞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眼中势必抢占的一个金矿。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支付行业网上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6155亿元,同比增长130.7%,环比增幅达到34.8%。于是不论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广告还是电子支付行业中都能够看到移动运营商的身影。

自从2011年9月广东联通开设了联通淘宝旗舰店之后,3大运营商已经皆在淘宝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占领”淘宝已经成为了运营商争抢电子商务渠道的必由之路。中国电信是最早开始尝试淘宝旗舰店的运营商,当北京电信在2009年6月开设了淘宝官方旗舰店之后,内蒙古电信、浙江电信、湖南电信等电信省公司也纷纷试水。2011年6月,中国移动淘宝官方旗舰店也正式上线。3个月后中国联通以及广东联通也先后开设了淘宝旗舰店,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已由集团公司或者省公司的名义在淘宝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曾屡次提到电子渠道重要性,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也需要做出很大的转变。”王昌成表示。

有数据显示,中国联通通过包括网上、手机及短信营业厅在内的电子渠道在2011年首月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15亿元。除了在淘宝网上开设官方旗舰店之外,中国联通在2011年还加强了自有网上营业厅和联通商城、京东等B2C合作伙伴,以及拍拍旗舰店的重点运营。

除了在淘宝上开疆扩域之外,运营商也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频频动作。事实上今年以来,运营商成立支付公司的消息一直不断。根据中国联通官方微博表示,中国联通正式组建了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4月18日领取了营业执照。而在此之前,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早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个城市设立了商用试点。

中国移动也开始全面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目前中国移动的移动支付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个是远程支付业务,即手机支付;第二个是现场支付业务,即手机钱包。而早在2010年3月中国移动入驻浦发银行,就是旨在加速推进其移动支付业务。半年之后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就是关于双方在手机支付领域开展一系列的重要合作。

中国电信同样依据自身业务制定了移动支付的三个方向:一是面向大众的支付业务,二是面向集团和政企客户,完善集团客户的信息化工作;三是中国电信与银联及第三方行业账户的运营。其移动支付的业务主要涵盖了移动支付、固网支付及积分支付等领域。

运营商发力电子商务市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但目前要做好电子商务还有诸多环节需要突破。首先就是牌照问题,其次是在技术、标准、用户认可度方面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则是在产业链的合作过程中,各方围绕利益分配和主导权的竞争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SoLoMo营销 篇5

社交+本地化+移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人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自由, 缔造着Facebook等新互联网帝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无数的专家、创业者都希望能再次演绎互联网传奇, 却撞得头破血流, 与成功失之交臂。然而总不缺乏那么一些人, 凭借其睿智的观察, 紧紧握住了行业跳动的脉搏。作为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并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王”的约翰·杜尔, 将时下行业最火热的三个关键词Social (社交) 、Local (本地化) 和Mobile (移动) 整合在一起, 于今年2月向世人提出了So Lo Mo概念。So Lo Mo一经提出, 在短短数月便受到各类科技公司的热烈讨论, 刮起了一阵So Lo Mo热潮, 全球众多知名人士也纷纷表示赞同, 声称我们正处于So Lo Mo时代。

从Facebook到Twitter、Google+, 社交应用一路走来都是轰轰烈烈, 羡煞旁人。时下, 已没有人再质疑此类应用对互联网的改变。除此之外, 部分传统互联网服务也开始建立用户社交关系圈, 并积极靠拢, 而创新型应用如微信、米聊等更是顺应潮流。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全球化属性, 致力于拉近世界各地间用户的距离。而随着行业的发展, 基于本地化的应用服务更能贴近用户在物理位置上的服务需求。于是在2011年, 定位、签到等位置服务也集体发声, 让业界同仁们眼前一亮。

So Lo Mo看准移动互联网

众所周知, 移动互联网领域将成为未来利润高速增长的新市场, 各大服务提供商、运营商、设备商也瞄准这一市场, 积极部署以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场券。而能提供So Lo Mo服务的公司, 则有可能被视为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在今年WEB 2.0峰会上发表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 也再次肯定了So Lo Mo的发展模式。

SoLoMo营销 篇6

So Lo Mo即“Social (社会化) 、Local (本地化) 、Mobile (移动化) 狭义上的So Lo Mo是指消费者通过手机更新自己社交网络与位置信息, 从而与品牌、产品、商务等产生互动;广义上的So Lo Mo是指基于位置联系的消费者通过手机进行地理区域性的互动。在So Lo Mo理论下看微信传播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 微信传播的社交化

2014年底, 微信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1%, 使用者突破5亿且在不断增长, 这无疑为品牌传播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微信通过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手机通讯录好友、QQ好友加为微信好友, 建立相对成熟的社交关系, 因而在微信中建立的是最稳定、最成熟、互动频率最高的社交关系。不仅如此, 微信还通过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圈, 形成传统意义上社区的概念。这种微社区的建立就如现实生活中的社区, 使得交流的成员有更多的共同属性, 交流更加活跃。可以说, 微信所建立的细分式、立体式、全方位的交际圈, 使得传播者在未来的传播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考虑受众的情况, 合理地分配社交精力, 传播更多准确的内容。这对于品牌传播来说, 微信这一平台就显得更加有价值。

(二) 微信传播的本地化

微信有一个链接现实与虚拟的关键性因素, 便是“定位服务”—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基于地理位置服务) 。LBS功能可以通过网络确定移动设备用户的位置, 结合微信的另一功能“附近的人”, 能够搜索一千米以内的微信用户。企业可以根据定位, 给消费者精确的投放广告, 突破空间的限制让品牌传播环境更真实, 利用地理位置为接口实现网上网下的时空整合。品牌持有者也可以利用人流量大且集中的区域, 如在社区、展览馆、学校、商圈等举办各种促销活动, 以便使品牌传播覆盖面更加广泛。

(三) 微信传播的移动化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说过:“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 二维码是微信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扫描功能是腾讯配合微信添加好友和实现微信支付功能的一种新方式。微信用户只需将二维码图案置于取景框内扫一扫, 就能获得企业的名片、商家的相关信息、享受成员折扣和商家优惠, 同时也便于商家后续的客户关系维护和信息推送, 微信账号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衔接介质。二维码实质上是利用了微信的触达能力, 从而为商家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品牌传播方式。微信在5.0版本之后增加在线支付功能, AA支付和微信红包锦上添花地增加了这一功能板块的趣味性。结合二维码扫描, 银行卡支付这一功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应用。这些功能均增加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流畅性, 充分表现出微信传播移动化的特点。

二、基于solomo的微信品牌传播优势

微信通过其推送服务、朋友圈、公共平台、查找附近的人、移动在线支付等功能实现社交网络、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的整合, 使得客户与商家实现即时对话。客户获取信息转化为“行为匹配-偏好契合-随需变化-智能接收”的过程。品牌传播的核心不再是广而告之商家的信息, 而是去响应用户的需求, 此间微信在品牌传播中表现出如下优势。

(一) 丰富的传播体验及互动

品牌体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虚拟方式来满足需求, 以强化品牌形象并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而互动传播是实现品牌体验的基础, 互动的层次高低、便利与否、持续程度等直接影响体验传播效果。微信借助音频、视频等整合了视觉与听觉, “二维码”以及“摇一摇”使得手机应用平面化的传播向着动态及线下延展。人的五觉不再是分离的, 而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被应用于微信传播过程中。各种功能更加注重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摆脱了传统只是端着手机低着头上网的模式。现在更多的是拿着手机, 五官一齐动起来, 使应用在具有娱乐性的同时还传递了更多的信息, 大大增强了品牌传播的互动性。微信的体验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一方面, 在微友与品牌的关系不断深化过程中, 其互动方式也是渐次递增的, 依次表现为:形象展示→品牌关注与互动→优惠奖励→地理位置推荐、在线购买→综合途径, 通过这一路径微友可以有效达成对品牌的完整体验;另一方面, 微友之间的互动途径也是依次变化。例如, 朋友圈分享→朋友圈推荐与私聊→体验交流→私聊→综合途径, 在不同体验阶段, 微友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分享与交流, 充分发挥参谋者作用。由此可知, 微友对品牌的多途径体验和求助满足过程, 也是体验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创造过程, 从而使传播变得丰富而立体。

(二) 更精确化的传播对象

微信精准化传播表现为人群精准、目的明确、时效性强三个方面。首先, 关注品牌是自主行为, 主动关注质量高, 信息需求明确, 而微信可实现分组管理功能, 使品牌与关注者可以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精准传播。其次, 基于强关系链的互动机制使朋友分享、群聊、一对一私聊具有极高的信任度、情感度、共享性, 微信中的信息是按发送人列表展示, 使信息有效到达率高。最后, 基于位置定位, 微社区的微信能够更好地收集与分析客户数据, 对其进行定制化服务。公众号的个性化智能回复功能可以向客户适时提供特定的咨询服务, 加强对潜在与老客户的沟通维护与管理, 激励尝试与重复购买行为发生。

(三) 有效的传播分享平台

微信开放平台是微信最新推出的一款功能, 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微信开放接口接入第三方应用, 还可以将第三方应用的LOGO放在微信附件栏中, 这样微信用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第三方, 了解第三方应用的信息, 进而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分享。社交产生的大交际圈, 让许多失去联系的朋友又找回了朋友, 让彼此生疏的朋友又找回了亲密。微信利用了“社交”营销的种种优势, 将开放平台与“朋友圈”联系在一起, 将一个个好的口碑通过“朋友圈”传播出去, 其他好友看到后, 直接通过网页链接打开, 这样就达到了社会化媒体最直接的口碑传播。

三、基于solomo的微信品牌传播建议

(一) 利用强互动放大消费者的传播主体性

品牌传播的重要目的, 是让消费者通过品牌体验以达到对品牌忠诚。因此, 品牌传播对时间、空间的选择需要再三斟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在接收到品牌传播信息之后, 如果感到对产品感兴趣, 很有可能便成为另一次品牌传播的起点。主动充当一名品牌的传播者, 将品牌信息再传播给其他消费者, 形成对品牌的再次传播。所以商家开始更关注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到传播中, 把更多的消费者变成品牌的传播者。重庆洛卡咖啡在五一假期间的“集赞换购”活动便是这样利用消费者的传播活性, 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循环传播。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传播COSTA咖啡的“集赞换购”活动信息, 吸引自己的好友来关注活动信息, 好友再转发到好友的朋友圈去集赞换购, 在无意中对品牌又进行了再次传播, 这种消费者的循环再次传播会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对COSTA咖啡的了解, 若其他消费者在对品牌有了认知后也参与到换购当中去, 又会无形中培养了对品牌的好感, 这会不断地扩大传播效果。由此在互动平台上, 如何激发消费群体的传播活性的探索比做全方位的传播更加重要。

(二) 利用微信传播优势做好客户管理

微信这个平台适合做一对一的深度交流, 固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 做好客户关系管理。例如, 定期搜集用户的反馈信息, 建立一个系统的客户信息数据库, 以便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做到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准。若企业已有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可通过微信的自定义接口功能将公众账号与企业内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接, 实现老客户一对一的即时交流, 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要求品牌要加强品牌关注推广, 强化公众号个性化建设, 才能有效发挥互动精准的传播效果。在充分发挥微信人际传播的优势外, 也可与其他平台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更加高效的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为品牌的有效传播奠定基础, 实现品牌与客户的价值认同及共享。

摘要:移动互联化的发展表现出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的So Lo Mo趋势, 品牌传播方式随即发生着变化。微信的快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营销传播价值, 创新了品牌传播方式。本文经过对So Lo Mo理论下微信传播方式特点及品牌传播优势的分析, 提出优化微信品牌传播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So Lo Mo理论,微信传播,品牌传播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刘兴亮.SOLOMO的互联网生态圈[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2 (05) .

[4]吕育苗.品牌情定SOLOMO[J].成功营销, 2011 (08) .

[5]悉星.SOLOMO:改变电子商务[J].市场观察, 2011 (10) .

[6]张信和.微信的品牌传播优势及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 2011 (33) .

[7]林书豪.基于SOLOMO的整合品牌传播模式构建[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4.

SoLoMo营销 篇7

前几年,SXSW( South By Southwest, 即西南偏南音乐节, 是每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一系列技术、 电影和音乐大会,以下简称SXSW) 的发展势头如日中天, 汇聚越来越多的大科技企业、 创业者以及投资人等, 这无疑和在SXSW上声名鹊起的一些明星创业企业有关, 比如Twitter、 地理位置签到服务商Foursquare、 短信群聊服务公司GroupMe等, 都为这场大会聚集了人气, 甚至被称为新软件和新服务的 “发射台” 。

然而, 今年的SXSW大会风气一变,在其上出尽风头的, 不再是那些软件创业者, 能够让人们兴奋尖叫的社交或移动创意已经罕见, 相反, 硬件,尤其是有数据传输“社交”功能的硬件,成为眼球的中心——去年在SXSW上火爆的“SoLoMo (Social+Local+Mobile) ” 概念, 竟然短短一年之间, 就开始被 “SoHaSocial+Hardware) ” 所替代, 这一转变如何开始, 又将对营销趋势产生哪些影响? 这实在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罕见软件明星

在 SXSW 2007 中, Twitter 抓住了我们的注意, 让我们为之赞叹, 2011年,Foursquare又一枝独秀, 也点亮了整个会场, 当去年几乎每个人都期待 “SoLoMo”概念再出新秀时, 软件创新却在今年的SXSW上着实暗淡。

以社交的热点话题为例, 在社交网络的领域中, Facebook的社交搜索工具Graph Search是近期被人议论最多的最新搜索技术之一, 但甚至就连这种最新产品在SXSW大会上也沦为了边缘话题。 此次大会上仅有一次正式的研讨会是专门为这种产品而召开的, 而且研讨会召开的地点是在SXSW会议中心以北的十多个街区开外, 这种不常见的偏远位置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组织者对这种议题的重视度。

今年, 如果硬在各家软件中寻找,唯一能接近那些前辈们的软件应该是Tinder, 这是一款由资深交友约会网站Match.com的东家IAC公司推出的异性约会移动应用, 在2012年10月上线, 两个月内就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的用户, 迄今已经有了用户超过15亿的 “热辣与否” 评价数据, 也许不久后我们就能看到诸如牙齿美白、 安全套、 身体喷雾等类产品的广告在上面的投放了 。

硬件新霸主

和软件创新的寥寥相比, 各种硬件设备正在纷纷 “占领” SXSW大会的各个展厅和会议中心, SXSW大会变成了硬件厂商的地盘了。 这届 SXSW 大会有多个创业公司都讨论并展示了新型的设备和装置, 数量和比例都比起去年要高得多, 当然, 起头者无疑是去年闪亮全场的Nike+系列FuelBand腕带配件。

这是有原因的。 根据《福布斯》 的报道, 是设计及生产产品的成本下降, 引发了硬件创新的爆发, 这与十年或二十年以前硅谷经历过的软件繁荣时期遥相呼应。 最引人瞩目的, 莫过于3D 打印的出现, 使得产品制作的成本和难度降低; 风头无两的Google Glass更是促进了人们对硬件创新的热情, 除此外, Pebble 智能手表还有 Nest 智能恒温器的流行, 都加速了这种硬件趋势的发展——可穿戴数字设备成为其中最吸引眼球因而不能忽视的力量。

“每件东西都带着传感器, 而且都能够和其他东西沟通链接; 更多的新接触界面为我们的运动、 吃、 旅行等提供和这个世界的连接, 以及支持。 ” SXSW演讲者Baratunde Thurston如此阐释。

而最可赞赏的, 是这些设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的支持, 能够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 来不断优化这些支持, 硬件的贴身性预示了消费者和品牌关系能够达到的紧密性。 以Nike+的Fueband为例, 它不仅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 还可以与用户交流, 并按运动量提出健身建议。 同时它可连接手机, 并把用户的运动资料分享到网上, 这和今年谷歌与阿迪达斯推出的“Google Talking Shoes” 如出一辙。

这些有数据能沟通的硬件所代表的“SoHa” 趋势, 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世界可能性的认知, 正如SXSW的赞助者Bruce Sterling所说: 那些通过颠覆获得生存的人, 也将由于颠覆而死去。 比如,PC曾在过去的20年间达到巅峰, 现在正渐渐走向没落, 曾经是印刷世界颠覆者的博客, 也许将在6年内被160个字母的短讯、 6秒钟的视频、 甚至那些随时随地记录信息的谷歌眼镜所颠覆, 这是一个对改变着迷, 对未来上瘾的时代。

【相关链接】

约会市场的黑马Tinder

Tinder原本只是针对部分大学推出了约会服务, 并在两个月内推荐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的用户。 而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约会应用中脱颖而出, Tinder CEO西恩莱德认为, 是因为它采取了“移动式” 的交友方式, 用户无需像在其他应用中那样必须出门同陌生人约见。 其工作原理是: 会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在50英里的范围内进行 “撒网” , 每天为用户推荐一定距离内的四个对象, 并根据在 Facebook 上面的共同好友数量、 兴趣和关系网来给推荐者打分, 并将打分最高的推荐者放到最前面。 用户可以选择 “喜欢” 、 或者选择 “跳过” (相当于一次评分)该名推荐人。 假如用户喜欢的推荐人对用户同样有好感, 那么就可以互发消息、在 Facebook 上互相关注, 甚至是组织线下见面。 所以, Tinder是一款主要根据用户社交圈、 兴趣推荐好友的应用, 这就解决了很多移动应用约会对象可信度不高、 配对手续繁琐、 被拒率高等特点。

虽然已经拥有不少的用户基数,但这家创业公司目前还没有清晰的商业运作模式。 Tinder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表示, “公司的营收将不会来自于广告业务” , 因此Tinder未来可能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应用内支付。 比如, 用户可以通过购买虚拟玫瑰花的方式让你在追自己喜欢对象的一大帮爱慕者中脱颖而出——虚拟礼物这一盈利模式已经在 Facebook 平台上被证明是成功的。

【相关链接】

迎来“SoHa”会推特的自行车

Razorfish在会场出租一批带着GPS的自行车, 这些车子会在它们被使用、 偷窃、 遗弃等时候自动发送推特, 显示自己的位置。Google Talking Shoes智能运动鞋Google, Adidas 和 YesYesNo 合作研发的智能运动鞋, 特点是拥有智能语音助手, 由此成为用户的运动教练。 在运动的时候向用户提供反馈, 通过蓝牙与手机相连。

Memoto 相机

上一篇:英雄悲歌下一篇:外国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