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 推进 提升

2024-10-10

实战 推进 提升(共5篇)

实战 推进 提升 篇1

随着社会经 济建设的 飞速发展,高层、地下和大 空间、大跨度、异型建筑 及化工企 业的日益 增多,仅3 915 km2的嘉兴市,目前就有高层1 500余幢、地下建筑400余处、大型综合体26处,部队所面临的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难度也随之加 大。消防部队 作为专业 灭火救援 的部队,必须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全方位的摔打磨练,加快和推进部队战斗 力生成模 式转变,才能最终 实现 “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目标。

1目前实战化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消防部队职能广、任务重,除担负日常的灭火救援、社会救助和消防安全保卫等任务外,还面临各类专项行动、检查考核 等工作任 务,以嘉兴市 消防支队 为例,承担灭火救援任务较重 的中队,2014年全年实 际训练时间约60~80d,灭火救援任务相对较轻的中队实际训练的时间约90~120d。在实战化建设方面基层部队时间少、精力少,各项基础训练工作开展不够扎实,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欠缺贴近实战的训练设施。从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看,多数地方尚未建成训练设施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无法开展多元化、综合化实战训练,只能依托特勤站开展综合训练。另外,多功能训练塔的升级改造完成率也不高,制约了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空间,改造完成后的训练科目单一、新意不够。

(2)基础工作落实不到位。灭火预案制作重数量、轻质量,实战指导作用差;器材装备重配置、轻使用,战术素养弱化;六熟悉工作重应付、轻实际,尤其是支(大)队指挥员几乎不参与 中队六熟 悉,不能充分 运用实战 战术。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中队也忽视对合成操法的训练,导致整体战斗能力不强。

(3)信息化技术在实战中应用欠缺。当前部队信息统计资源较少且分析方法落后,日常信息采集数据面窄, 可选择性分析的数据资源缺乏,局限性明显。尤其是在 “119”指挥系统中,作战预案与实际接处警未联动,无法达到预案和出警单同步,预案有效信息的利用率不高。

(4)专业能力人才欠缺。战训工作相对较为艰苦,导致不少战训人才,尤其是拥有丰富灭火救援实战经验的 “老战训”逐年流失,部分基层指挥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水平不高,主观上不愿意钻研业务。

另外,全勤指挥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较为完善的岗位资格准入制度、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根本上制约了指挥专业化的实现。。

2推动消防部队实战化进程

2.1以实战为基准转变灭火救援战斗力生成模式

(1)遵循规律特点,破除思维定势。要对各类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以贴近灭火救援实战为导向探索合成实战训练的特点规律,紧扣作战能力的生成来创新组训模式,尤其要突出成建制班、中队为单位的集体轮训,克服单打独斗,提高配合与战术的集体培养,切实增强实战训练的指向性和实效性。但在战训工作中,往往容易遵循前人经验成果与方式方法,无法跟上环境形势的迅速变革。开展实战化训练的关键是要瞄准实战需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建筑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特点规律,针对性地研究和创新新的作战模式和作战理论。对一些设施相对缺乏的中队,可学习参照大部队推演模式,通过文字、演示等方式,要求每人参与灭火救援的进程推演。

(2)立足实战,转变训练理念。因地制宜利用中队训练塔、营房等一切可作为训练场地的设施,以及辖区范围内满足实战训练条件的建构筑物(如,列入拆迁的相关建筑物)等设施作为训练场地。可通过选定训练科目、设置训练场地、设定灾情、理论教学与想定作业、实战训练五个方面强化中队实战化训练模式生成。掌握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的程序和技、战术方法,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应变措施,掌握现有车辆装备在实战中的应用技术,固化作战行动,形成默契的班组和多车协同配合,最终形成有效作战模式,在各类灾害事故现场能形成最大作战效能。要强化分级组训,建立和完善支队、大(中)队级组训机制, 根据不同训练对象,设置相应训练内容,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规范体能、技能、智能训练,紧贴作战任务、对象和环境,实现灭火救援能力的全面提升。

(3)从实战角度完善熟悉演练。支队、大队级预案制定要各有侧重,支队层面主要针对全市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单位、市级重点单位、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和化工等产业集聚区制定预案以及建筑倒塌、大型车祸等不同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立足灭大火、打大仗;中队层面主要针对辖区重点单位、重大危险源单位、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和老旧居民小区、缺水地区等特殊场所制定预案,重点是灾情的初期控制和处置。针对当前跨区域协同作战几率越来越大,多中队、支队联合作战、跨区域作战等形式越来越多,应按实际调度组织跨区域合成训练,把各片区不同的专业救援力量编入作战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兵实装实战演练,克服跨区域联合实战中指挥混乱、增援力量情况不明、道路水源不熟、协调意识不强等问题。

(4)转变考核模式,确立训练导向。部队的各项训练主要受上级考核模式的影响,因而围绕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中心任务,确立一切为实战的训练导向,就要转变相应的考核模式。要把日常灭火救援实战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作为考核重点。主要通过无预案拉练、重点单位 演练等方 式,以便在具 体的检查 中,通过综合性检查,评判各单位的作战指挥、战术运用、 技能操作、装备应用、单位熟悉和临机应变。

2.2建立灵活、高效、信息化的指挥作战体系

(1)建立灵活的指挥调度体系。完善灭火救援综合作战指挥平台,制定相应指挥体系,并适时组织开展预设等级警情调度指挥演练。在处置过程中,要灵活根据现场信息的态势发展,适时调整兵力和资源,提升指挥调度的精确性、灵活性、有效性。尤其要突出跨区域协作,长时间作战的力量轮换,现场情况变化的力量调整,多部门参战的现场配合等方面的指挥演练。

(2)建立高效的专业化指挥体系。根据实战需求,建立专业化指挥体系,通过全勤指挥部和战区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以基础理论考试、想定作业、模拟指挥、体能、 心理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评,打破惯例,择优选优, 以实际能力确定支队、战区二级指挥长人才库,打破现场谁行政职务高谁指挥的怪圈。同时,拓宽指挥调动幅度及广度,以编成调动模块为依据,减少指挥调度的中间层级,指挥员直接指挥攻坚、救援、供水、登高、泡沫、排烟、 照明等战斗模块,构建成快 捷、高效的指 挥体系。2014年12月27日,位于浙江 省嘉兴市 秀洲区王 店镇南塘1号中元包装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现场均为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荷载 大、燃烧猛烈,水源缺乏,灭火难度 大、持续时间长。辖区中队到场后,控火难度大,请求增援。支队迅速调集全市力量增援该中队,同时,调集支队专业化指挥人员赶赴火场。战区指挥长到场后,对已到场增援力量进行统一部署,控制火势蔓延。待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将指挥权移交给支队指挥长。支队指挥长根据到场力量,将专业化指挥人员进行科学编组,分别统领攻坚组、供水组、排烟组、照明组等小组,分片分层包干,责任到人,使得攻坚灭火、冷却、供水、排烟等战斗科学化、正规化,提高了指挥层次与效率,为火灾的成功扑救奠定了基础。

(3)建立信息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依托119指挥中心,以消防通信指挥车为作战指挥平台,建立和完善包括辖区重点单位基本情况、道路交通信息、水源分布、车辆装备器材、灭火实力、重大危险源、灭火专家库、社会联动力量等灭火救援 基础业务 信息数据 库,实现资源 共享。 通过通信指挥车的 移动指挥 与119指挥中心 的固定指 挥,建立前方与后方指挥体系的同步化。

2.3战勤保障要立足实战、服务实战

(1)战勤保障要服从实战化需求。根据辖区气候水源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城市发展进度等情况的不同,战勤保障力量要由分散型向集约模块型转变,划定保障责任区,充分发挥 区域性战 勤保障机 构的辐射 功能。 依托区域性战勤保障基地形成省级区域战勤保障中心、 地市级战勤保障大队的两级战勤保障力量。装备配备以满足当地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为目的,从提升作战效能角度出发,根据作战编成、力量等级调派进行车辆编组、 调配、整合,尽量在本大(中)队内部形成有效编成,达到相互配套、优势互补、形成体系。

(2)应急保障措施要服务于实战化。推进应急保障力量综合集成、物资装备快速调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战勤保障分队,强化社会资源共享,加强与消防装备、灭火药剂生产厂家、供水供电、工程抢险等单位的协作,确保辖区任何地方发生灾害事故,都能提供灵活、高效的应急保障措施。成立灭火救援技术专家组, 尤其要突出建(构)筑物专家对现场坍塌迹象的判断,突出化工专家对现场爆炸迹象的判断,参与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处置决策。因地制宜建成地市级修理所,强化装备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火场抢修能力。2014年12月9日,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仓启潮路131号的海宁安德物流大跨度大空间厂房发生火灾,针对现场火灾荷载大、建筑易坍塌、水源缺乏、处置难度大的特点,支队在调派官兵赶赴现场扑救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战勤保障预案和应急联动预案,支队维修车、供气车、供油车、物资车等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联系邻近的社会联勤单位,出动大型铲车、挖机、环保检测车等力量,同时,从支队灭火救援技术专家库中选取建筑专家到现场对着火建筑群危险性进行评估,为此次火灾的科学扑救提供了有力支撑。

2.4强化信息技术的实战运用,构筑信息化保障体系

(1)强化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信息的高速、多向传递主要依靠网络,消防部队各类业务信息往来主要依靠公安内网,内外数据互通不畅,共享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信息资源利用率。从长远来看,跨领域的信息综合应用已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要简化信息互通方式,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通过各种系统和平台的合成,增强信息的实用性,提高指挥调度的精确性和指导性。

(2)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建设,在推进地市级119接处警系统建设的同时,配齐卫星便携站、4G、图像传输设备、短波电台、POC等通信设备, 结合实战拉动演练,定期开展模拟灾害救援现场无信号以及参战力量较多条件下的应急通信演练。要熟练掌握信息化器材装备操作使用方法和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流程,在紧急行动中切实发挥出信息化装备的优势,为作战指挥、作战交流提供强有力保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网络通信运营商协作,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定期开展联动通信保障训练演练,确保任何紧急情况下通信信号全覆盖、通信设施灵活好用。2014年9月2日,浙江省嘉兴市港区化工园区某化工厂发生气态化学品泄漏,支队指挥中心通过化工园区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通过城乡消防天眼系统确认现场情况, 通过地级市119接处警系统一键式调派辖区官兵及增援力量赶赴现场,在调派增援途中,利用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将事故地点实时发送至增援车辆,并通过全市350 M同频同播系统保持联络畅通。到达现场后,及时架设移动式同播基站,利用便携式卫星站、3G图传等设备多方位、 多角度拍摄灾害事故现场,确保图像、语音畅通,充分发挥了通信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以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实战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战斗力生成、指挥作战体系建设、战勤保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就如何推进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消防训练

公安大学生实战化素养提升 篇2

[关键词]五个过硬;预备警官;实战化职业警队;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67-02

2014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过硬”的指示,即:“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结合习总书记的指示,江苏省公安厅积极推动警力资源向实战汇集、警务重心向一线倾斜、警队管理向职业化转型,在打造群众满意的实战化职业警队活动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形象好的过硬队伍,为深化平安建设、建成平安中国示范区提供强大支撑。[1]

一、职业警队建设概述

(一)实战化职业警队建设的内涵

2014年,江苏省公安厅提出以务实创新作风锐意推进公安工作改革,打造群众满意的实战化职业警队,从“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这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将其落到实处,打造群众满意的实战化职业警队。

(二)职业警队建设下预备警官培养机制的意义

1.“五个过硬”是核心,预备警官培养是基础

“五个过硬”与“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这三个方面相吻合,这个三方面是将“五个过硬”落到实处,以之为核心。“为何从警”的问题在于抓好思想源头,激发民警内生动力,此为“政治过硬”;“如何做警”的问题在于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深化警务机制勤务制度改革,建强警种专业队伍,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全时空控制,此为“业务过硬”;“为谁用警”的问题在于树立为民清廉形象,确保令行禁止,规范执法、队伍形象,此为“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2.培养职业警队需要的预备警官是时代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急需加快培育新型预备警官的步伐,加强“五个过硬”的培养机制的构建,为打造实战化职业化警队打下坚实基础。公安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育优秀人民警察,“五个过硬”的培养机制承载着国家、社会、人民的期望,只有培养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预备警官,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打造职业化警队培育体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安院校培养职业化警队警务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公安院校把政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旨在强化预备警官的纪律作风养成,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学院建立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包括:学管干部思想交流会、学院党委交流会、学院学管干部定期学生思想分析会、党员自评机制,这些制度的构建一方面培养了预备警官的政治素养,同样也保证了学院领导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培养预备警官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为何从警”观念的异化

部分学生入警动机较复杂,政治意识不强。以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一大队为例,在2010届新生入学时,学管干部在抽样调查学生入学动机时,显示出部分学生入警动机较复杂,政治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些学生存在以下几种动机:有较好的就业保障、家庭因素、警察的社会地位。当然,绝大多数学生是因对公安工作热爱而选择报考的。

2.“如何做警”教学现状有待提高

此次打造江苏职业化警队,江苏省公安厅在“如何做警”问题上下足了功夫:深化勤务制度改革,“调结构”,充实实战岗位,分级组建巡特警专门机构,建强网安等警种专业队伍,“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真正把课堂搬到现场、把实战引进课堂,这些都体现了职业化警队建设的决心。而在警院教学中,日常的警务学习仅仅只是一些公安工作必备的工作素养,无法达到警务化团队所倡导的专业性,无法打造职业化队伍,特别是业务素质中的创新力有待提高。

3.“为谁用警”意识仍需加强

公安院校需加强对学生基础的培育,因为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公安院校学生还没有正式走上民警的工作岗位,有的学生对于肩负的责任认识较为浅薄,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充耳不闻;有的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就将公安专业涉密书籍随便卖掉或丢掉;有的学生回家扫墓有着警服现象;还有的学生甚至参与网络中的传谣造谣活动……这些都是严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发展成为纪律、作风问题,为其日后的警务工作留下隐患。这些都凸显了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不足。解决好预备警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预备警官身心健康,保障其纪律、作风的根本。

三、培养新型预备警官的对策

(一)“为何从警”重点在于树立正确的警察意识

针对部分学生入警动机较复杂,政治意识不强这一点,学校应重视学生入学教育,在起跑线上开好头。从高中进入大学,是人生的崭新起点,每个学生都在进入公安院校起就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不管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如何,受有关警察自身因素的影响有多大,都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警察意识,培养良好的政治观。使学生通过在公安院校的培养,具备人民警察必需的政治意识,从而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2]

(二)“如何做警”重点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公安院校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础业务知识,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警务业务素质意识的培养。

以香港警察学院为例,香港警察的培训针对性很强,无论是基础训练还是专业训练,都有严格规范的训练体系,强调“学的有用”、“学的能用”。基础训练涵盖基本到专业层面的培训等多个方面,如枪械教官等专业训练;专业发展学习主要涵盖初级警务人员发展训练课程、高级警务人员的警队管理和领导训练课程、各级警员的本地和海外学习培训。对于创新技能的培养,主要是由研究中心承担,致力于提升和巩固警队的研究能力。[3]

内地公安院校学习香港的经验,结合本土的实际,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积极对学生的警察创新意识培养进行规划,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锻炼警察创新意识,避免出现警察意识滞后的问题。2.培养警察创新警务技能就要走出去,而不是敝帚自珍,要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与地方一般性质的大学多交流、多取经。只有注重专业技能和警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实现警务现代化校园的构建,培育新型业务过硬的警务人才,才能真正达到“如何做警”的要求,为打造实战化职业化警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谁用警”重点在于狠抓责任、纪律、作风意识

党中央反复强调,全党要加强责任意识、保持纪律态度、纠正作风观念。责任、纪律、作风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日常工作、生活的风气问题。

现阶段预备警官的责任观急需加强。例如,有的学员盲目相信网络谣言,甚至传谣,试问有了这样的心态,责任观还会强吗?有的学员将公安书籍随意卖出,落到犯罪分子手中,又会产生多少危害?要对有这些想法的学员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让他们彻底打消不负责任的想法。时代呼唤这样的人民警察,他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过硬,护得了人民。[4]

作风意识的树立问题主要在于:很多警察在面对社会上的诱惑时,往往难以保持本心;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也常常接触社会阴暗面,长此以往,不少民警出现了心理问题,作风问题堪忧。公安院校的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强化素质训练法、情景体验法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警务情境,让预备警官身临其境,产生和现场氛围一致的心理反应,达到教学和训练适应的目的。无论是面对诱惑还是危险,预备警官都要主动思考不同情境下警察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保障自身纪律作风的严谨,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同样,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来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预备警官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为其以后的公安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也是加强自我纪律作风的一种途径。[6]

四、展望与总结

本文以习总书记的“五个过硬”为核心,响应江苏积极推进打造职业化警队的号召,结合公安院校预备警官培育体制的现状,提出优化的方案。文章紧紧围绕“五个过硬”落到实处的理念,将“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这三方面主动与公安教学相结合,总结经验,继承传统,力争在工作热点、培育机制等问题上有所突破。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探索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新体制,树立公安院校新型警务人才新目标,打造职业化警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为公安院校的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记者朱琨.江苏打造群众满意的实战化职业警队[N].人民公安报,2013-12-20(001).

[3] 方盼.警察素质培养与公安院校教育之改革[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5):92-96.

[4] 王亚群,张翼.借鉴中国香港警队经验推动本地区公安教育培训工作[J].公安教育,2013(10):75-78.

[5] 于辉.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新型预备警官[J].辽宁警专学报,2002(2):70-71.

[6] 王旭,武深.浅谈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1):291.

实战 推进 提升 篇3

消防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范围较广,消防部队的职能又非常广泛,肩负着重大责任与任务。因此,消防部队不但要做好日常的灭火救援、安全保卫工作还要将专项行动等任务等妥善完成。目前而言,一些承担灭火救援任务较重的部队,训练时间相对就会减少,而一些灭火救援任务相对较轻的部队,则实际训练的时间较长。可见,在实战建设方面,基层部队时间较少,训练的精力也比较少,导致其训练远远不够,基本功也并不牢靠。下面具体分析。

1.1 实战的训练设施短缺

从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地方没有建立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因此对综合性较强的实战训练,更加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无法有效实行。多功能训练塔是在实战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设施,但是目前对于它的建设与升级并不完善。这也给实战训练带来了一定制约,使其训练过于单一。

1.2 基础工作没有完全落实

在基础工作方面没有将工作全面落实,这主要表现在灭火预案只一味追求数量,却没有重视质量,导致实战指导性不强;在器材的装备上单纯追求设备的配置却没有真正做到妥善使用,使其战术素质弱化;在工作的六熟悉环节上,过于应付没有做到真正注重实践。很多大队指挥员参加中队六熟悉的态度不积极,不懂得战略战术。合成操法训练较弱,致使整个中队战斗力较差。

1.3 信息化技术没有在实战中得到充分应用

目前部队的信息统计资源不多,而且对信息的分析方法也不先进,能够用作分析的数据更是非常少,局限性显著。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还比较欠缺。

1.4 缺少专业人才

一些基层指导员对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也是由于其主观上对业务兴趣不高,钻研度不高导致的。而因为战训工作非常艰苦,很多战训方面的人才不能长期坚守岗位,造成了人员的长期流失。

2 推动消防部队实战化进程

2.1 以实战为基准转变灭火救援战斗力生成模式

(1)遵循规律特点,破除思维定势。火灾事故有着规律与特点可遵循,这就需要将灭火救援实训工作更贴近实际。对火灾的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这些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并要根据作战能力来创建组训模式,并以成建制班和中队轮流训练。从而提高总体配合的意识,对战术有组织地进行培养。战训中,通常会延续从前得劲经验与方法来进行训练,这样就会造成战训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因为环境形势是在时刻变化的。所以要分析新形式下建筑火灾以及其他火灾事故的特点,并制定出新的符合现况的作战理论。

(2)立足实战,转变训练理念。要顺应新的形势转变训练理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实战训练。在训练中可充分利用训练塔、营房等场地来进行训练,选定训练的科目,假设出火灾的情况,并利用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同时进行,身临其境地开展实战训练工作。在训练中要对各类灾害的处理方法充分掌握,并具有应战的技术。完善支队、大(中)队的训练机制,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从而提高其体能、技能、实现灭火救援能力的共同进步。

(3)从实战角度完善熟悉演练。实战的目的是提高灭火救援的整体水平,提高其技能。因此,在实训中,支队与大队要根据其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并且支队要对全市范围内的危险源单位、重点单位以及火灾隐患较为集中的区域,化工等区域有所备案,做到对其隐患充分了解,并做好时刻准备。而中队要针对的地区则是辖区内的重点危险源单位、火灾隐患较大的旧居民区域以及缺水的特殊场所。对这些重点区域同样需要备案,并对其救援的方法充分掌握。除此之外,跨区域协作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救援方法,针对这种跨区域协作则需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较为有效的指挥方法。

(4)转变考核模式,确立训练导向。要以一切为实战作为训练导向,从而转变相应的考核模式,并针对灭火救援中常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察,通过无预案训练等方式开展检查工作。

2.2 建立灵活、高效、信息化的指挥作战体系

(1)建立灵活的指挥调度体系。想要提高灭火救援的整体能力,提高实战训练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起灵活的指挥调度系统,并根据警情有计划地进行演练。在训练中要充分利用“灵活”原则,要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更改方案,调整兵力,使指挥更有力度,更加灵活有效。

(2)建立高效的专业化指挥体系。专业化指挥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开展训练,制定出基础理论考试、作业、模拟指挥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考核,并根据指挥部和战区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来制定这些考评。考评要遵循综合性考察,择优选择,根据实际技能与水平确定指挥长。并有效地增长智慧的幅度,指挥员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对攻坚、救援、登高、排烟等工作直接参与到战斗中,以提高救援效率。

(3)建立信息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依托119指挥中心,以消防通信指挥车为作战指挥平台,建立和完善包括辖区重点单位基本情况、道路交通信息、水源分布、重大危险源等灭火救援基础业务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2.3 战勤保障要立足实战、服务实战

(1)实战化需求需要战勤保障来完成。战勤保障要从分散型转变为集约型,划定保障责任区,发挥区域战勤保障机制的辐射性。在灭火救援装备配备上要以能够满足当地实际救援目的为原则展开,着眼于提高作战的效能,对大(中)队内部要组成有效编成,从而优势互补,形成体系。

(2)应急保障措施要服务于实战化。首先要将综合集成、物资装备快速调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并且要有一个战勤保障队,将社会资源共享工作提到实际工作中来。并与一些救援单位通力合作,从而进一步保障灾害救援工作。要有一支对灭火救援工作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组,对重大事故能够做到现场决策。

2.4 强化信息技术的实战运用,构筑信息化保障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在如今的科技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的就是网络,而消防部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同样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从而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当前局势可以看出,跨领域信息综合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其次,还要提高应急通信的能力,加强应急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丰国炳.应急指挥技术研究与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建华.火灾扑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伍和员.消防指挥员灭火指挥要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实战 推进 提升 篇4

一、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消防部队编制少,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对于微型消防站来说, 它可以说光从规模看就比较小, 因此他们有关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比较艰难, 我们可以说受时代变化影响安排在一线进行灭火的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 但是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实训的官兵却并没有增加, 而且还比较紧缺, 这就出现了消防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不能满足实战任务需要的状况不断出现, 这就给人们造成了损失。对于消防队伍的建设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消防队员工作强度大, 待遇却比较低, 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 这也严重影响了消防站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提升。

(二) 消防装备器材质量较差, 战勤保障建设不足

(1) 质量较差。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每一个消防站应该具备的消防器材和它们的数量多少, 但却没有规定这些器材的质量水平, 这就给内部管理人员留下了漏洞, 他们偷工减料的降低消防器材的质量, 导致实战出现差错。

(2) 结构不科学。对于消防站来说, 消防车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每个消防站都会花大价钱来完成消防车的顶级配置, 但是却很少使用, 而对于消防站内部实际需要的一些产品却不能及时购买。这就造成了消防站后勤建设严重不足的情况。

(三) 组训方法单调, 训练热情不高, 容易产生厌战心理

对于消防队员来说, 他们要开展合理有序的灭火救援活动, 除了应该具备好的后勤装备, 他们还需要被进行良好的实战培训, 但是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由于高层人员的不够重视, 不能安排好的培训人员进行新旧消防队员的训练, 而传统的训练模式单调乏味, 而且实战能力低, 就导致了内部消防人员的参加训练热情地下。再加上他们虽然说是国家事业单位, 但是工资待遇比较低, 节假日没有福利待遇, 这都对消防人员的工作热情造成影响, 长期积累, 队员们就会产生厌战心理, X影响了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消防站灭火救援工作良好推进的有效性实践措施

(一) 积极改进编组方法

在如今的灭火救援工作管理建设中, 要打破传统的一概而论、单一公有制企业编组模式, 要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工作的编组, 对经济实力、组织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等条件优秀的乡镇、厂矿以及各种企业, 消防站编组的工作就必须落实好, 而对于相反情况下的情况, 编组工作就可以暂缓。而且,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 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将灭火救援实战工作修炼的向合资、股份制以及个体民营企业发展, 从而不断形成新型的消防站组织机构, 有效建设和完善消防站工作, 进一步促进基层建设质量实现整体的提升。

(二)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消防工作人员薪资待遇

为了使得消防站灭火救援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以及推进, 一个合理完善的政策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尽快的建立健全消防站灭火救援工作政策法规。例如,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国家现有的消防站规定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加强消防力量建设的要求不断的改革并且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另外, 政府还应该成立专门的消防站实战工作开展的监督部门, 然后要求这些部门定期到消防站实战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消防队员的工作热情, 政府可以相应的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 让他们享受国家带来的一定福利, 这就会大大提升消防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

(三) 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提高灭火救援实训水平

在进行创新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于消防官兵的培训力度。例如, 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的对消防员进行实战培训, 采取新颖的培训模式提高消防员参训热情。另外, 还应该不断的招聘一些高水平、高学历的培训人员, 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到培训消防工作人员培训队伍中, 进而不断的提高整个消防队伍的素养, 最终更好的提升灭火救援实战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 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实战工作良好推进的有效性实践对于国家和人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消防站灭火救援实战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 积极改进编组方法,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等等, 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灭火救援实战工作良好推进的有效性实践。

参考文献

实战 推进 提升 篇5

一、虚拟训练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虚拟训练,就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相应的作战模型、武器平台模型和环境模型,生成三维交互、逼真的战场环境,受训人员通过三维图形、触感、运动感知等方式,感受战场环境并直接操作其中的物体,在空间自动移动视点,并与其他交互中的人员彼此可视,使受训练者不是被动地观察人工环境,而是以第一人称的感觉,实时地感觉到这个所营造的环境的真实存在,并能够与之交互作用,从而使受训人员在一种接近真实的环境中研究作战对象1。

虚拟训练,已为外军所广泛运用,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为实战化和节约化的训练方式。把军事游戏作为虚拟训练的手段,可以寓教于乐,提升训练效果,更是为外军所青睐。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等电脑游戏已经被美、英等国军事院校指定为培训教材,仅美国西点军校2005年就一次性订购了1200套军用版《三角洲部队》游戏软件,以应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和训练。另外,新加坡国防科技局和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为新加坡武装部队开发了一种被称为《全方位指挥官》的电脑游戏,目的是让军人在进行娱乐游戏时,训练他们的决策、资源管理及灵活思考等能力2。

我国解放军部队也已经有人深刻认识到了虚拟训练的作用。《中国国防报》的报道称,近年来,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队局域网的建设,有些部队已把虚拟训练应用到主战坦克、战斗机、步兵战车和汽车的驾驶等培训中,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武警的消防部队目前正在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训练,已模拟出公共聚集场所、高层建筑、地铁、油罐、液化气贮罐、化工装置等高难度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的现场模型技术,可操控的虚拟对接等技术正在紧密研发中。

而我们武警边防部队则仍局限于以训练场作为战斗力提升的单一渠道。现有的体能、擒敌拳和射击等训练方式不仅受到天气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只能提升零散的技能,不能整合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我们边防部队的在校大学生,更是难以通过训练接触到基层部队的工作。因此,我们武警边防部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训练方式。虚拟训练的使用恰好可以部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二、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可行性

战斗力是武装力量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就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人、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三个方面。在这三个要素当中,人无疑是战斗力增长的永恒重心,在战斗力增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作用,所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战斗力。

如何更有效率的提升人的战斗力呢?对此解放军报曾有文章《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其中讲到了“实战化训练”,就是以实战需求为准则,以使命课题为牵引,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针对对手作战规律、原则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作战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训练3。

(一)客观上,虚拟训练可以达到“实战化训练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电脑模拟可以精确地描绘实战,而实战又会忠实地体现电脑模拟。俄军特种部队就曾在突击作战中运用了虚拟游戏手段。2003年10月,为确保成功营救被恐怖分子困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的人质,俄“阿尔法”特种部队运用电脑游戏模拟技术,将文化宫的设计蓝图转换成三维布局图。通过游戏软件界面,“阿尔法”特战队员可以随意进入虚拟的文化宫,摸索路线,熟悉环境,并多次模拟演练了释放化学气体的可靠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借助高度仿真的电脑游戏,俄特种部队比较全面地分析和制订了营救行动的方案。事后俄军有关负责人表示,电脑游戏对此次行动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

(二)主观上,虚拟训练有其独特的条件和基础

新世纪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官兵是伴随着电脑成长起来的,许多官兵对虚拟训练有着很大兴趣。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依托电脑游戏提高部队战斗力,支队领导充分针对战士均是80、90后,征服欲和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点,将CS5发烧友组成“红”“蓝”两个战队,定期开展对抗竞赛。同时,将反恐制暴、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与虚拟网络相结合,把游戏中的战术、战法发挥到日常的军事演练中,依托先进的模拟实战手段,培养战士们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战术配合的实战能力6。

三、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优越性

现行的训练方式在一些方面存在局限:日常训练不能很好的贴近实战,达不到预期效果;实战训练的成本和代价又太大。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就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一)利用虚拟训练,可以提升战场生存率

虚拟训练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用于休闲娱乐的,但在军事专家眼中,他可能会悄悄引发一场军事革命。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认为,运用电脑进行军事模拟训练,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据美军统计,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动员140万人次的军人前往当地作战,其中接受过作战游戏培训的官兵达到90%。美国统计结果显示,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经过计算机模拟对抗训练后,生存的概率可以提高到9 0%7。

(二)利用虚拟训练,可以提升战场应变力

俄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曾半开玩笑地说:“既然不涉及人身安全,俄军的模拟实战游戏训练应该是越残酷越好。”虚拟训练的作用在实战中也确实有所体现,《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虚拟现实让军人为真正的战争做好准备”中转述了一段驻伊拉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队汉斯·施特鲁尔上尉的回忆感受:“一个薄雾笼罩的清晨,我奉命驾驶AH-1W武装直升机,对一幢楼房内的武装分子实施‘斩首’攻击。在逼近目标后,我不慌不忙地按照早已非常熟练的操作程序和战术要领,低空悬停、确认目标、锁定目标、击发导弹,只用十几秒钟就完成了攻击任务。这个过程对我而言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在《光环》游戏中已无数次地重复着这套战术动作了。”

另外,利用虚拟训练还有着降低演习成本,提高演习效率等一些其他优势。针对电脑游戏对于军队和战争的巨大影响,美国国防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军事电脑游戏的出现不仅使军队的备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改变了士兵的搏杀方式和军队的作战方式。虽然游戏不是战争,战争也绝不是游戏,但电脑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战争艺术的巨大变革8。”

四、开发适合我边防部队的虚拟训练软件

开发出适合我边防部队的虚拟训练软件,这是最困难,同时也是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仅依靠现有的国外研发的虚拟训练软件及军事游戏软件,不适合我边防部队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进行针对性训练的需求。因此,要设计出一款真正适合我边防部队,能够切实提高我们边防部队战斗力的软件,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实现的形式

现在广泛运用的虚拟训练软件大多采用VR(模拟现实)技术,以3D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我们可以军事游戏为主要载体,采用2D技术,这样,既可以满足我们训练的需要,又可以节约研发的工作量和成本。以军事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利于官兵的接受,又可以使官兵们在娱乐中提升素质,丰富业余生活。

(二)包含的内容及预期实现的功能

首先,软件设计应采用第一人称角色扮演或人物养成的模式,利于把官兵们带入情景,达到如临其境的效果。

第二,应把边防部队缉私、缉毒等真实工作场景编入到游戏当中去,并收纳一些的现实的经典案例,使之达到全真模拟,让官兵们,尤其是边防的在校大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层的具体工作。另外,软件程序要留有“后门”,便于日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充新的数据和编码,使之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实用性。

第三,应把一些边防涉及的法律、日常规章、工作规程和全国边防工作行家里手的工作经验等作为Tips(贴士、提示)和帮助的道具放入其中,让官兵们在游戏中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交流经验。

第四,应采用“冲关”的游戏方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不同难度条件的关卡和任务,并在每个关卡设评分系统,可以根据官兵闯关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使官兵在攻关的艰难过程中,磨炼斗志,培养技能,提高作战能力。

(三)保密工作

由于该训练软件是对我边防工作的全真模拟,在开发及应用过程中要严格保密,一旦泄露,就可能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五、合理利用虚拟训练软件

除软件研发外,合理地使用是实现提升战斗力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传统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要转变观念,避免先入为主,不能把虚拟训练划定为玩电脑游戏,应将其纳入实战训练的一部分,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全面提高作战技能。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的做法就是个很好的范例,该支队自2008年初以来,先后筹资20余万元,为所属基层单位配备电脑90余台,供官兵学习电脑知识之用,并利用一款竞技游戏科技练兵、模拟反恐,使之成为他们的练兵利器9。

(二)合理地管理,让军事游戏玩出味道

一方面,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不能一概排斥,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把工作和游戏相结合,让战士在玩中激发训练热情和提高战斗力。风物长宜放眼量,连队是由年轻人组成的群体,许多战士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需要我们带兵人用新的视角观察战士,辩证地看待他们的需求。只要在条令条例范围内正当合理的,都应该尊重和鼓励,并把它们引导到部队建设的轨道上来。

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地组织,有效地规划,不能让官兵以提升战斗力为借口,沉迷于游戏中,这不仅无益于战斗力的提高,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三)先试点,后推广

我们可以一些边防部队为试点,并选取相应的参照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检验实际效果。如果试点成功,则可以进行范围性推广,如果效果不明显,则根据反馈意见,继续改进,直到形成广大官兵所喜爱的实用软件。

六、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前景

虚拟训练的价值体现在广大官兵把它应用到训练的过程中,而官兵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这一切的基石。随着官兵的信息化水平分层次、分阶段的不断提高,并不断从官兵的战术研习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完善,虚拟训练将成为是信息化练兵的有效方式。虚拟训练的应用将改变我们以前单一的训练模式,其角色应被重新定位。一个网络环境下的练兵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让今日的部队建设向明日靠近一点,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电子练兵水平的差距,让虚拟训练更好地为我们边防部队服务。

参考文献

[1]郭东升.先进战斗力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2]杨继武.最新部队战斗力与战斗作风建设实务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音像出版社.2006.

[3]孙柏林.计算机战役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军事总体设计原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上一篇:新HSK论文下一篇:移动设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