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2024-08-12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共9篇)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体现在金融市场投资方面, 而且这部分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任何金融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企业要想在投资中获得高效益, 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这也表明了金融投资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具体的操作风险包括企业内部风险因素和企业外部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控制金融投资风险也是企业领导人重视的方面。

1 操作风险定义的争议

对于操作风险给出定义最早的当属英国银行家协会, 他们认为:操作风险与人为失误、不完备的程序控制、欺诈和犯罪活动相联系, 它是由技术缺陷和系统崩溃引起的。随后在1998年IBM公司操作风险论坛又对操作风险给出了另一种解释:操作风险是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 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以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最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 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2 操作风险的特征

2.1 风险内生性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做出的的正式定义: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 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可知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大比例上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等内在因素。

2.2 大危害性

从覆盖范围看, 操作风险管理几乎覆盖了金融投资的各个阶段、不同种类的投资产品的不同风险。既包括投资的初始阶段, 又包括投资的收益阶段, 无论什么阶段, 一旦操作失误都会产生很大的金融风险。因此, 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覆盖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2.3 风险收益不稳定性

对于金融投资来说, 风险越大效益越大的说法对于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似乎并不适应。这种风险相对更适应于投资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存在着很大的收益不稳定性, 操作风险多是在投资的无形中有很大的杀伤力, 而且这种杀伤力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可能导致投资付诸东流。

2.4 风险不易控制性

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难度很大, 因为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很多, 在投资过程中, 只要有投资机构或是投资人员的存在, 就会有操作风险的存在, 然而机构和人员又是不可避免的。越是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 受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越大大。对于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如此, 这些影响因素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 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难度大大加强了。

3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分类

3.1 操作失败风险

操作失败风险多强调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这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制和管理的。操作失败风险存在与金融投资的整个阶段, 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操作失败风险, 要制定详细的投资操作管理制度和详细的投资计划, 要确保投资的每一项资金、每一步投资路线都是安全可靠的, 要将认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避免操作失败风险, 就要求金融投资机构招贤纳士, 聘用高素质的技术操作人员, 严格要求投资人员, 不允许操作人员的失职, 要求操作人员有足以胜任工作的专业技能,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决不允许缺乏责任感, 欺诈等行为出现在金融投资业。

3.2 内部操作风险

众所周知, 任何金融投资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 只是不同的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风险程度不同, 风险大小和金融企业操作速率有直接关系。如果操作速率比较低的话, 会使得金融内部的操作风险变大, 进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内部操作风险的产生和内部控制有很大关系, 其贯穿于整个金融投资的始终, 为了避免内部操作风险对整个投资内部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必须最好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针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提前预防, 同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投资计划。

3.3 技术风险

投资企业内使用的各种硬件设施必须跟随投资行业的发展步伐, 这也是避免技术风险的重点要素。高水准的硬件设施不仅会降低技术风险的发生几率, 还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反之低水准的硬件设施会提高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 对于投资企业来说, 不仅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还应该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更新, 进而满足金融投资行业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能减少风险的产生。

4 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4.1 制定操作风险控制政策,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是金融投资顺利进行的保证。作为金融投资企业来说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金融投资, 并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来制定企业内部相关的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也是金融投资部门必须明确的职责, 同时还应该提出相应的监督管理的条约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特殊部门和关键岗位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控制要求。操作人员还应该对投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同时还要落实好内部制度。投资企业的相关设备必须做好维护工作, 对于不合格的设备和已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应该及时更换。根据以往出现的投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4.2 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

操作风险管理有一个十分复杂的流程, 操作人员必须对金融投资中操作风险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采取标准化的方式,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操作风险的产生。标准化的流程涉及的范围、部门、人员很多, 我们应该把它们之间相互统一起来, 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严格要求风险管理人员的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投资人员应该在投资之前就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 并严格地按照投资流程来操作。

4.3 严格把关聘用人员, 增大职员的培训力度

在金融投资工作中操作人员影响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以及道德素质都会产生不同的投资风险。金融企业应该在招聘操作人员时严格把关,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最优秀的人员。专业素质、道德水平、业务能力都是衡量操作人员的重要方面。作为企业来说应该对招聘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 不断的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能够在出现风险的时候冷静面对, 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 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4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金融投资有着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 为了获得精确的处理结果, 我们必须在金融投资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有利于加强金融投资平台的建设, 能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不断完善投资软件。把信息技术和操作投资管理工作相结合是投资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后盾。

5 结束语

对于当前企业来说, 金融投资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金融业已经针对实际的投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使得投资者获得更高的回报。在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控制工作, 还应该对整个部门以及整个投资阶段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该明确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 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聘请专业的操作人员, 还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总而言之, 金融投资中的操作风险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沙新华.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J].管理科学, 2009 (6) , 23:48~52

[2]黄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D].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2

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如何对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作出科学防范和合理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是投资业竞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操作风险;金融投资;管理与防范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21世纪,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投资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那么金融投资的安全性也越来越是投资者竞相关注的问题。

金融投资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其中操作风险对金融投资的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

操作风险包括因内部风险因素导致的操作失败风险和因对外部环境因素做出反应时选择不恰当战略所致的操作战略风险。

如何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是本研究的主要论述点。

1、操作风险定义的争议

对于操作风险给出定义最早的当属英国银行家协会,他们认为:操作风险与人为失误、不完备的程序控制、欺诈和犯罪活动相联系,它是由技术缺陷和系统崩溃引起的。

随后在1998年IBM公司操作风险论坛又对操作风险给出了另一种解释:操作风险是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以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

最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2、操作风险的特征

2.1风险内生性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做出的的正式定义: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可知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大比例上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等内在因素。

2.2大危害性

从覆盖范围看,操作风险管理几乎覆盖了金融投资的各个阶段、不同种类的投资产品的不同风险。

既包括投资的初始阶段,又包括投资的收益阶段,无论什么阶段,一旦操作失误都会产生很大的金融风险。

因此,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覆盖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2.3风险收益不稳定性

对于金融投资来说,风险越大效益越大的说法对于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似乎并不适应。

这种风险相对更适应于投资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存在着很大的收益不稳定性,操作风险多是在投资的无形中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这种杀伤力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可能导致投资付诸东流。

2.4风险不易控制性

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难度很大,因为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很多,在投资过程中,只要有投资机构或是投资人员的存在,就会有操作风险的存在,然而机构和人员又是不可避免的。

越是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受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越大大。

对于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如此,这些影响因素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难度大大加强了。

3、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分类

按其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可将操作风险分为操作失败风险、内部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

3.1操作失败风险

操作失败风险多强调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制和管理的。

操作失败风险存在与金融投资的整个阶段,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操作失败风险,要制定详细的投资操作管理制度和详细的投资计划,要确保投资的每一项资金、每一步投资路线都是安全可靠的,要将认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

避免操作失败风险,就要求金融投资机构招贤纳士,聘用高素质的技术操作人员,严格要求投资人员,不允许操作人员的失职,要求操作人员有足以胜任工作的专业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决不允许缺乏责任感,欺诈等行为出现在金融投资业。

3.2内部操作风险

金融投资本省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性大与小与金融投资机构业务操作速率有很大关系。

若是投资机构的业务运作过程存在低效性,那么对于该机构来说金融投资的内部操作风险性较大,会导致很大程度上的损失。

内部操作风险是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的,贯穿于金融投资的整个过程,存在于投资的每一个环节,因此避免内部操作风险就将投资的内部控制要贯穿于投资的整个过程,投资的每一个环节。

要求每一项控制都是按照投资要求管理的,是遵守投资计划的

3.3技术风险

金融投资机构的硬件设施能否跟得上投资业的要求是技术风险的决定因素。

低水准的硬件设施如应用软件、基础设施等会增大技术风险存在的可能性,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技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金融投资业来说,专业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投资机构的硬件设施也要随时更新,要跟得上技术的步伐。

满足金融投资业对技术的要求是减少操作风险的基本保障。

4、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4.1制定操作风险控制政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明确的操作风险控制政策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金融投资机构要依法进行投资,要依法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明确部门相应的职责,要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条约和相应的惩罚制度。

对于关键岗位特殊岗位要有明确的控制要求。

对于金融投资的具体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对于投资机构的硬件设备也要做好相应的规定,严格控制不合格设备的应用,保证设备的合理应用。

对于出现的操作风险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程序,确保业务的持续进行。

4.2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

操作风险存在于金融投资的每一阶段、每一个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标准的、规范的操作流程要涉及到投资机构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投资决策。

要严格要求金融投资人员的操作手法,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操作风险为金融投资带来的危害。

对于每一项投资决策都需要投资人员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做到投资决策的标准化、规范化。

4.3严格把关聘用人员,增大职员的培训力度

影响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大因素就是操作人员,无论是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还是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都会对金融投资的风险性有一定的影响。

金融机构严格把关聘用的公司职员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招聘具有高技术水准的公司职员,同时还具有高水准的职业道德。

同时对工作人员要进行职业培训和审核力度,要培养职员的诚实意识和责任感。

增强工作人员金融投资的风险意识,进而使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跟得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数据大集中的进程中,要加强业务系统操作平台建设,全面查找设计上的漏洞,完善系统软件。

只有给与投资机构加强的有力后盾,才能够保证投资的顺利进行,才能够降低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5、结语

就目前而言,金融界对于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已经有了高度重视,加强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保证投资得到回报的有力手段。

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要做到既要控制操作人员,又要控制投资机构各个部门,投资的各个阶段。

要制定明确的投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要有合格的投资操作人员,要有跟得上信息发展的信息应用技术。

总之,操作风险在金融投资的各种风险中不容小觑,要严格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沙新华.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J].管理科学,2009(6),23:48~52

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探索 篇3

一、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从全球发展趋势看, 日趋增多的诉讼、迅速调整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新经济模式 (如网络银行、电子贸易等) 的出现、更为复杂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战略、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交易量的提高、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等, 都增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从近年来陷入经营困境的金融机构如日本住友银行、大和银行、英国保诚公司、巴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美林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国民西敏寺银行等来看, 都是因为操作风险而导致巨额损失。因此, 相当多的金融机构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根据新的监管要求引入操作风险管理的现实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我国目前现行的金融体制下,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都应该是以风险承担主体明确, 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根本前提的。由于在我国现行的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 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商业化程度不高, 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过多, 造成金融机构的最高管理层 (董事会) 没有, 也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责任。因此, 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现状在风险管理上的后果往往就表现为主观的、人为的操作风险。

(二)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不完善。

我国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体系。在现代的金融风险管理中, 完善的内控机制是金融机构得以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现代风险管理系统强调风险管理部门既要与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 同时又十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风险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要适度分离, 这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由金融机构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 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 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系统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但是, 由于治理结构问题, 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明显缺乏这种完善的内控机制和组织制度的保障。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 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 (管理信用风险) 或资金管理部门 (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 , 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地管理金融机构各个方面的风险管理职责, 更不要提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三) 金融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

一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 一些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对风险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些市场中介机构的建设方面却相当落后。二是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现有的会计、审计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运作也不规范, 独立反映企业财务和风险信息的能力较差, 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如某市一家商业银行, 是在原城信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在筹备期间, 通过投标, 聘请了不同地区的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对13家城信社进行清产核资。各家城信社都顺利地拿到会计事务所出具的“独立”审计报告, 在此基础上, 这家商业银行顺利地组建完毕, 正式营业。但奇怪的是这家商业银行开业的第一年, 便出现支付危机, 第二年便停业整顿。原因何在?原来是这家商业银行爆出了原来城信社十几亿“帐外”经营的资产, 导致这家商业银行无充足的资金支付到期的客户存款, 从而出现挤兑, 被人民银行责令停业整顿。由此可见, 这种“人为”或“失误”因素造成的风险, 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 有可能使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损失。三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 (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 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因此, 国际上先进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容易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内得到有效、迅速的推广和运用。

二、加强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探索

目前国际范围内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金融机构, 通常都建立强有力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框架, 并将操作风险与管理其他风险所采用的方法和框架有机整合起来, 而且通过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减少了收入的波动性, 其中有些机构还改进了自身的外部评级水平。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框架和程序, 以往主要依赖内部控制机制, 兼以审计为补充来进行的方法已不足够。采取多种方式管理它的操作风险, 如一个维持支持系统、使用相关技术和雇佣有经验的专家。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对主要市场操作风险的评价信息, 能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立即作出反应。内部管理信息报告使得高级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 控制风险暴露头寸, 并促使众多的内部管理策略和规章彼此相协调。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对交易、结算和清算业务提供支持和控制, 对客户及其资产行使监管, 并且单独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我国金融机构在引入操作风险管理、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时, 应结合我国的实际, 主要做好。

(一) 构建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 完善岗位责任制。

一是建立一套相对简略的、但是比较完整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基本覆盖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缓释、监控、报告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 从相对简略的领域出发, 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完善, 扩大其覆盖的操作风险的领域。二是加强金融机构全员对操作风险的认识, 确定不同职位的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责任, 董事会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 董事会下设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由首席风险管理官负责运作并单独对董事会负责;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所在的业务中的风险事件负责。在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上, 推行风险经理制, 前移风险管理关口。通过对业务及管理流程风险的系统排查, 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 建立“风险库和“风险控制工具库”。从而使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人有效分离。三是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在具体的管理人员介入操作风险系统的运行时, 就存在着其机会主义式地运用这一系统的可能性, 因此,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同样十分重要。同时, 即使一个机构中建立了相当自动化的操作风险报告体系, 但是如果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动态地介入整个管理过程、不能将报告的结果与员工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这个系统的运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健全横向内部控制从现代金融机构管理和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出发配置人力资源, 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对内部人员欺诈和操作疏忽带来的操作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

操作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控制, 如完整的账簿和交易记录, 基本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风险管理, 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 (独立于交易和收益产生部门) , 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等。金融机构在着手管理操作风险时, 重点要建立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一致的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如业务管理人员, 其中特别是零售业务部门的操作人员;中台人员;稽核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 。在此基础上, 风险管理委员会等高层机构应当确定打算选用的风险管理方法, 业务部门应当据此采集关于操作风险的各种数据, 向市场寻求专业的咨询和支持, 逐步建立初步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严格地说, 整个金融机构范围内管理不同风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应当一致, 这意味着新建立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必须要整合到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相一致的框架中去, 操作风险所运用的方法和原理也应当与整个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运用相协调。

(三) 提高员工的素质, 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

人的因素在操作风险的产生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 员工的道德水平、有关风险的知识、业务熟练程度等方面的素质, 对操作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从道德、知识和业务方面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是构建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操作风险识别过程难度较大, 不仅内部和外部事件会带来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还会与信用和市场风险交叉。例如, 文档错误导致未发现一项欺诈性贷款, 原则上是信用风险, 但部分属于操作风险。因此必须全面提高金融机构全员的素质, 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文化, 以营造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环境。建立风险控制文化需要从几方面着手:要着手增强人的能力, 这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 所有员工都清晰了解操作风险的管理政策, 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要着手完善计算机系统, 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内控制度的建设, 对资产业务的流程进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再造, 在内部风险控制文化的建设中, 风险管理委员会应首先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 在日常的管理中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 将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各个层级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 使操作风险控制成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目标。四是要对外部供应和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有足够的预案准备。

要全面提高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水平, 就必须重视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逐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当前, 关键是要注重操作风险的管理的发展方向, 它的健全和完善必将使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生深刻变化, 与国际金融业同步发展, 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当前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 加剧了金融竞争, 同时也使创新不断发展,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际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日趋严重, 探索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是当务之急。因此, 应构建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 完善岗位责任制,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健全横向内部控制, 提高员工的素质, 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田玲, 蔡秋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网, www.cfrmn.org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4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通过光缆可以和全球任何一个客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越来越依靠这些载体,一旦交易系统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操作风险越来越引起国际银行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国际银行已经开始为操作风险配置经济资本,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识别、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系统。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在这种定义中,覆盖面较窄,因为排除了名誉、法律、人员等方面的操作风险。从广义角度,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都可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使得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和计量。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其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Global Derivatives Study Group,1993)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损失的风险。”它对操作风险的界定限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中将操作风险定位为:“由于不适当或失败的内部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the Legal Risk),但战略风险(the Strategic Risk)和名誉风险(the Reputational Risk)并不包含其中。法律风险是由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当或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公司的法律活动是公司完成经营任务所采取的工具之一,所以基本属于操作性质的活动。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则是公司董事会对本行重大发展方向与目标所作出的失误决策而导致的风险,他们属于决策性的风险,并且考虑到使操作风险资本费用最小化的目的,所以没有将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列入操作风险中。这一定义侧重从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它兼顾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和量化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现在大约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因此这些国家的管理当局也倾向于用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标准来调整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管政策。

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事件,引起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例如:世界“交易员胖手指”事件。2001年5月,美国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的交易员通过电脑交易同时卖出FTSE百种指数几乎所有成分股,将一个小数点点错位置,卖出金额放大100倍,导致该指数跌破120点,英国百家蓝筹股400亿英镑的市值化为乌有,雷曼兄弟赔了近1000万英镑;2003年4月,一位交易员错误地以每股13英镑的价格,买进了制药公司格兰素――史克公司50万股股票,当时其股价为每股低于70便士;2005年2月,一位经纪人准备卖出音乐出版商EMI公司的1。5万股股票,但是搞错了小数点,成了卖出1500万股。

国内出现的操作风险事件有:权限管理失控事件、篡改数据挪用客户交易结算事件、债券投标操作风险事件、银行纸黄金操作风险事件等等。例如,2008年12月26日凌晨1点52分至2点15分,历时23分钟,国内某银行网上银行纸黄金交易最高价一度由每克185元左右飙升至848元,直到26日下午2时30分许,该行网上银行网页显示,纸黄金交易价格回落到每克186。5元。据事后分析,推测是银行的交易员可能混淆了不同单位和币种的报价。银行方面对于在价格飙升时成功卖出黄金的多数投资者先进行资金或账户冻结,并在26日逐步“反向操作”,以原价买入黄金,将同等数量的纸黄金退回了投资者的账户。

总体上来说,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如内部人员虚报头寸、内部人员偷盗、在职员的账户上进行内部交易等。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抢劫、伪造、开具空头支票以及行为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律所引起的赔偿要求。例如,工人赔偿要求、违反雇员的健康安全规定、有组织的罢工以及各种应对顾客负有的责任。

4。客户、产品以及商品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如受托人违约、滥用秘密的客户信息、公司账户上的不正确的交易行为、洗钱、销售未授权产品等。

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如恐怖事件、地震、火灾、洪灾等。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与合作伙伴或卖方的合作失败。如交易数据输入错误、间接的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卖方纠纷等。

三、对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的建议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适当的方法、政策和措施,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对策制定和控制的行为过程。

(一)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应该精心打造自身的风险文化,应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存在于各项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其一,通过风险文化的建设,引导员工的行为目标。可以把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加入激励

考核机制中,注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改变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存款、贷款、利润等内容直接挂钩的倾向,并增加相应职业操守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考核内容。其二,让金融机构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为获得期望的回报必须承担的责任,引导员工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文化认同,进而激发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层管理者认真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员工加强风险防范;使每一业务部的职员对其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有足够认识,并对其保持时刻警惕。其三,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控制度、规章流程的网上办公系统,集中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文档,定期更新、查询,按最新制度执行政策。其四,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因为从国内外金融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来看,其诱因之一是道德风险。因此,在风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制定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金融机构应制定控制程序和步骤,并制定一套书面的制度以确保遵循有关风险管理系统的内部政策,为所有关键业务及其支持过程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在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中,要列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全部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层次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内部和外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开发并适用的业务环境和内控因素评估、对流程和程序测试并验证的分析、重大政策和程序例外审查的有关规定等。完善、连续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包括: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操作风险的监测与报告、操作风险的控制或缓解。

(三)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定义和相关的分类标准

虽然很多机构都采纳《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定义,但是每个公司对此/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定义的解释和理解却是多样的。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经验之间存在着操作损失的灰色区域,即操作风险事件的分类问题。一些业务部门是在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事件。例如,过桥贷款损失高于实际数额,在管理担保中的操作错误可能被忽视,部门管理人员将可能会同时以信用和操作两种类型的损失记录在数据库中。

(四)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自我风险评估工作会议制度,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行内专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制定风险评估问题清单,组成工作组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评估。在此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数据统计网络,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定期或实时报告有关情况。通过公司网络,查证操作风险损失原因,设定自动预警和通知功能,上载分析材料、剖析重大损失案件,统计和复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并进行分析。

寻求的损失事件数据是覆盖整个公司并影响到损益表表述的每一项科目。数据收集范围应支持分析和量化,关键数据要素应予以被捕获,包括:日期(发现时刻、登记时间)、描述(关于事件和起因的描述)、事件和可能的后果分析(如分类)、起作用的原因(如人为错误、脆弱控制、安全、培训、信息技术)、汇总的原始数据(按照后果分类)、恢复(如运作、法律和保险)、业务线如支持经济资本和能映射到标准Basel业务线)、控制点(损失发生位置)、怎样发现的(如客户、业务部门、审计、监管者)、有效的指标(基本刻度比例指标和关键风险指标)等。

至于数据可以来源于:其一,从产品系统提取数据。例如,财务系统可能记录了核销,保险(第三方和自保理赔),法律案件追踪和结算系统(如捕获罚款)。个人计算机或终端用户建立的专门数据库也是来源之一。其二,从单个损失事件捕获。例如,一个重要的交易对手往来对账问题被记录在流水分录中,因此,损失数据库应提供在线数据事件条目,它更适宜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从而便于跨部门访问数据。其三,通过对账。一些对账表有助于确保所有数据元素被捕获到损失数据库中,因此应按照事件分类建立全面的分类账户,实施记录所有的操作损失。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在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的同时,由于操作风险是一种本身难以量化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因此,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非常缺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素质的高低。

(六)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其一,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刑事立法和金融行政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增强法律法规可行性的同时,将金融诈骗、违规发放贷款等金融犯罪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二,加强司法国际合作,打击国际金融犯罪行为。其三,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增强社会和新闻舆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其四,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严格实行问责制,积极配合公安、检查、司法机关对金融案件的侦查、起诉、立案工作。

★ 讲故事与语文能力讨论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 学生体育运动自主参与性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 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论文

★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 行政行为可诉性论文

★ 周围性面瘫中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论文

★ 如何量化求职简历

★ 纪录片研究论文

★ 体育教学高效性探讨论文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5

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研究认为,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暴露主要集中在交易过程, 因此, 当前各国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主要体现在交易过程①。实际上,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存在的内在缺陷放大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由于认识不足, 造成了当前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 交易双方经济权利义务与法律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局面, 诱发了金融衍生市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加剧了交易后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蔓延, 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事件。

为了加强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的认识, 本文由金融衍生工具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入手, 将其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创造机制对比, 并分析其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个体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剖析当前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监管存在问题, 并且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的框架。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

传统研究认为, 商业银行是最基本的信用创造主体, 它的信用创造活动是在有限存款准备金下, 以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 利用存贷款期限的错配产生的资金时间价值, 将存款和贷款功能集于一体时, 将存款人和贷款人联系在一起, 形成存款—贷款—派生存款……的信用创造过程, 完成信用创造功能。

随着金融创新、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 货币市场呈现短期化的融资特性,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在金融体系内创造了一个基于抵押品的资金循环机制。如图1所示, 市场上短期融资的提供者主要是货币市场各种基金, 它们通过发行理财产品, 分流了部分商业银行的居民储蓄资金, 而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通过质押方式获取短期融资, 如商业票据、回购协议获得这些短期融资, 他们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像商业银行贷款类的基础性资产, 然后将这些资产打包组合成为各种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 通过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出售给其他的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同时, 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也可以以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抵押品向影子银行机构融资, 实现完整的资金循环。这个过程中, 影子银行可以继续利用这些打包组合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品作为新的抵押品进行再抵押融资, 获得高杠杆融资资金, 投入新一轮的信用创造。现代经济中的信用创造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这种信用创造功能在货币市场上产生外部溢出效应, 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创造机制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创造机制有较大的区别。

1.货币创造原理不同。商业银行基本的货币创造原理是通过债权债务存单创造多倍的货币, 凭借存短贷长, 获得资金在实体经济中使用的时间价值;而金融衍生市场则是通过金融产品合约创造多倍的货币。发起并创造金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信用创造的核心, 他们通过存超短贷短, 从抵押品升值带来的融资规模增长中获得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各种专业化收益。

2.抵押品及提供风险保护的机构性质不同。商业银行的抵押品是现金或者活期存款, 这代表商业银行对存款人的债务, 它们由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为其提供风险保护, 具有很高的信用等级和较强的流动性, 并且当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缺时可以由中央银行实施最后贷款人角色作为最后贷款人;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抵押品中一般由一些不同信用等级的基础金融资产, 例如, 商业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 或者是在其基础上衍生的金融资产, 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 它们的风险状况仅由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决定, 由于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及存在利益冲突的原因, 其评级结果可能会失真, 一旦基础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波动, 衍生品流动性就会出现问题。

3.杠杆比率与信用创造能力不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受到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监管约束, 在存款准备金、贷款比率、放贷限额等指标约束下, 信用创造能力受到控制;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创造只是依赖信用评级, 通过信用担保或者信用增级机构可以将基础金融资产不断证券化。理论上, 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上断攀升, 其信用创造能力可能无限扩大。金融衍生市场上参与信用创造的主体其杠杆比率、规模由金融市场自身运行决定, 其证券化程度越高、参与主体越多, 它们资产周转率越大、杠杆比率越高, 衍生市场的信用创造规模就越大。据统计, 2006年, 美国市场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之和高达32 409亿美元, 占当年全部证券发行额的52%。2007年, 美国一些投资银行杠杆比率超过30。

4.对市场流动性影响不同。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创造并不是传统狭义流动性的货币资产, 而是创造广义流动性的各种金融资产, 他们随时可以通过回购交易变成现金, 形成对资产市场的需求。因此, 这种信用创造更容易形成内生流动性扩张, 即衍生工具创造出的信用仅在虚拟经济内循环, 对实体经济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容易造成资产价格泡沫, 产生通胀的压力。据估算, 由各种衍生产品创造的流动性占广义流动性的78%, 如果再算上证券化的债务, 两者占广义流动性的比例达到89%;而广义货币M2仅占全球广义流动性的10% (李波, 伍戈, 2011) 。

5.对信息披露要求不同。金融衍生工具信用创造过程中抵押品缺乏最后贷款人, 高杠杆比率可能引发的高风险性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对传统商业银行监管相比, 国际社会并没有要求场外交易为主的金融衍生市场参与者对其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以及杠杆比率、风险敞口等信息进行披露。巴塞尔协议Ⅱ只有对传统银行及其业务的监管与指引, 没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和影子银行及业务的监管与指引。

三、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的影响

金融衍生市场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进一步放大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面临的个体风险。例如,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 详析如下:

(一)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汇率、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使交易方持有头寸价值发生不利变动, 进而影响持有者财务状况及后继合同履行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抵押品的特殊性, 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面临的市场风险比一般基础性金融产品更大。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信用创造过程中, 抵押品价格不断看涨, 再抵押融资才具有流动性。一旦抵押品价格出现反转, 其他所有再抵押融资者和原始抵押融资者的资产都要面临减计, 它们会要求提供抵押的金融机构尽快偿还其抵押品, 从而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抵押品“挤兑”现象, 最终危及所有参与信用创造的金融机构。尤其发生金融动荡时, 抵押品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 没有机构愿意接受, 因此, 抵押品的价格可能因人为预期因素以及市场抛售行为导致非理性狂跌。

目前,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上未结清的合约金额增长很快,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头寸暴露水平有增大的趋势, 杠杆性效应放大基础金融产品市场上的波动, 并导致市场风险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转化, 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签订后, 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义务而造成的风险。这种无力履行交收义务的原因往往是交易方出现破产或其他严重的财务问题, 例如, 债务加速到期、债务违约、重组导致的拒绝、延期支付或者未能付款的问题。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1992年全球第一个信用衍生产品出现, 将金融市场面临的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剥离出来, 通过衍生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定价、交易和有效管理。如今, 信用衍生产品 (Credit Derivative) 从无到有, 快速增长。大量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信用创造过程中充当抵押品, 伴随着信用创造在金融衍生市场中将个体信用风险转移、蔓延, 信用风险可能由原来单个交易方传递到多个交易方, 由一个行业传递到另一个行业。此外, 结构越来越复杂的信用衍生品充当抵押品, 加剧了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诱发道德风险, 使得原有的信用风险在信用创造过程中非但没有消失, 甚至可能传染、积累、加大, 从而增加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Haensel和Krahnen (2007) 研究了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使用给大型国际银行的风险承担带来的影响, 发现CDOs会增加发行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三)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市场流动性风险和流动资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够或者市场发生混乱, 合约持有者不能按合理市价轧平或冲销而面临无法平仓的风险, 无法或很难在合适的时候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进行平仓;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持有人的流动性资产不足, 合约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按合约追加保证金的风险。金融衍生市场上抵押品管理缺乏最后的信用支持, 信用扩张不受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约束, 高杠杆运作都可能加剧持有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之间的恶化。另外, 金融衍生工具以场外交易为主, 场外交易往往由交易双方按自愿原则自行订立的, 合同并不是标准化的, 与场内交易标准化合约相比, 交易者往往更难按照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持有头寸的大小, 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具有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系指因法规不明、交易双方过度延伸解释法律或交易不受法律约束而导致的风险。在型态上, 法律风险契约本身不可执行, 或交易相对人之越权 (ultra vires) 行为, 以及因各国法规不一, 解决纷争手段或法规解释、司法裁判很难一致等都会形成法律风险。金融衍生工具虽然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它一直是游离在金融审慎监管框架之外。2007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对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存在疏漏, 金融监管体系并没有覆盖进行高风险信用创造的衍生市场, 国际组织和欧美各国政府甚至没有将活跃在金融衍生市场的影子银行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由于法律研究与监管的相对滞后, 交易双方签订合同后, 面临的法律风险比其他基础性金融产品交易的风险更高。例如, 交易相对人破产, 可否进行余额扣抵 (netting) 、能否查封金融衍生工具契约的抵押品, 以及债权优先权顺位问题, 各国及地区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据统计,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所发生的亏损中, 多半源自于法律缺陷或不完善。

(五) 系统性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在信用创造的同时可以发挥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只是实现了个体风险的转移、分散, 整体风险并不会减少, 并且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创造机制可能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近年来,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它们通过表外业务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违约掉期等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将自身的信用风险转移到金融体系中, 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的风险转移行为使得金融体系中各子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银行业的风险波及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领域, 某个环节的疏忽或者小概率事件的出现会引起“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 触发挤兑危机, 市场很快就会陷入流动性困境, 资金压力会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 进而影响到金融稳定。

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行为不仅会加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还会增加银行业本身的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转移行为导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与市场相关性的提高, 银行通过贷款转让行为将个体的风险转移到市场中去, 银行个体风险水平下降的同时提高了市场相关性, 因此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大量的实证支持上述观点, Jiangli和Prisker (2008) 指出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盈利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财务杠杆比率, 增大了风险。Uhde和Michalak (2010) 研究发现大型金融机构大量重复地参与资产证券化活动是系统性风险增加的原因。Nijskens和Wagner (2011) 发现使用信用工具的商业银行股价Beta呈长期增加趋势, 通过分解Beta进一步发现, 系统性风险的增加源于银行间的相关性增加。

四、当前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场外交易监管不严, 系统性风险大

2000年, 美国进一步放松了对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监管。为了追逐更高利润, 各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争先恐后开发衍生品实施监管套利, 以美国银行业为例, 美国前五家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持有量占比, 如表1所示。

单位: (%)

数据来源:美国货币监理团 (OCC) 。

伴随着金融创新加速, 场外交易数量大幅上升, 由2004年的220万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516万亿美元 (巴曙松、尚航飞、朱元倩, 2012) 。金融机构大都以创建影子银行②的形式规避监管, 影子银行的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各种对冲基金、货币基金、财务公司、投资银行以及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等, 他们持有的衍生产品包括次贷抵押债券 (MBS) 、信用违约掉期 (CDS) 、担保债务凭证 (CDO) 等, 一个产品可能兼具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重属性。在分业监管框架下, 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到底应该由谁监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长期以来, 一直游离在监管之外, 成为业务监管盲区。

过度的信用扩张和风险扩散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风险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而传统金融监管理论认为, 确保单一个体的安全稳健就可以确保金融稳定, 早期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框架正是基于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 只注重对单个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监管, 只关注微观审慎监管, 对系统性风险认识不足。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具有放大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忽视宏观审慎监管更容易诱发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具有的风险转移功能、高杠杆性、顺周期性以及信用创造机制的不同, 使得传统的资本要求和比例管理难于应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转移带来的风险集中问题。

(二) 信息披露不充分, 道德风险问题突出

日益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加剧了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处于强势、控制地位, 金融消费者则处于劣势、被控制的地位。虽然巴塞尔协议Ⅲ明确规定, 充分信息披露是必要条件, 但是绝大多数衍生工具复杂的衍生环节, 模糊了基础性金融工具最初的信息, 不仅对于投资者, 还有金融衍生产品的评级机构, 甚至作为金融衍生产品创设机构的投资银行都可能无法掌握绝对完整的信息, 这增强了金融机构隐藏风险的可能, 衍生产品的创设机构对产品市场规模、投资者持仓情况以及其他风险程度、信用状况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披露。因为他们知道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缺乏充分信息的认识, 从而萌生赌博、冒险或者侥幸心态, 而且他们本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还可以通过证券化实现转移, 加上利益冲突的关系, 信用评级机构事实上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守夜人”的职责,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衍生市场的参与者在利益驱使下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 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产品的实际风险情况, 单纯追求产品收益最大化, 当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 对所持有产品缺乏信心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行为, 导致风险的扩散和放大, 引发金融危机。

(三) 监管严重滞后于衍生工具创新, 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够

衍生工具的出现模糊了传统物权和债权的界限, 使得传统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类别的划分出现了矛盾, 这对传统民商法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民商法带有简单商品经济特点, 一些理念和原则已经不适于现代虚拟经济的发展。而衍生市场信用创造过程就是遵循虚拟经济的规则, 和简单商品经济追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产品经济追求盈利的理念规则不同, 其要追求的是避险、投机和套利。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法律规范衍生工具的信用创造过程, 对抵押品管理存在缺陷, 缺乏最后贷款人, 在金融动荡中容易发生挤兑, 引发系统性风险。

现有的对金融衍生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法规重在鼓励金融创新, 而对金融机构违规的惩戒如“隔靴挠痒”不痛不痒, 忽视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以对评级机构监管为例, 虽然美国已通过了《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但是该法案对信用评级业存在利益冲突问题的监管非常有限, 评级机构甚至不受法案限制直接参与到推荐产品的设计与交易中。当评级失真、投资者受到误导时, 评级机构并没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的框架

(一)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监管主体的确定

金融衍生市场信用创造过程中, 大量跨机构、跨市场及跨产品的衍生品交易加剧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对金融衍生工具实施交易后监管的体系必须是能够覆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其他金融行业在场内、外交易市场, 按照其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为依据进行监管的。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确定衍生工具交易后监管主体是解决监管的“真空”和多重监管并存问题的关键, 现阶段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由中央银行、财政部牵头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主体, 鉴于衍生工具逐渐成为促进金融混业经营的载体, 衍生工具的监管要结合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 促进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共同监管的目标。

(二) 宏、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 强化信息披露,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金融衍生市场运作与监管效率, 促进宏观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防止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也是加强对金融衍生交易后风险监管的基础。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可以看到, 控制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必须注重宏、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

微观审慎监管要严格衍生市场参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 尤其是创设机构应对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以及风险敞口等信息进行最大限度披露, 以减少交易对手间信息不对称;严格限制单个主体交易规模, 对衍生工具交易规定了更为严格的资本金管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影子银行必须在监管机构注册登记并接受定期检查, 同时向监管机构披露交易资产和杠杆率的相关信息;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的市场, 存在利益冲突的信用评级机构除了主动信息披露外, 还应该回避评级行为, 提高评级效率,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危机, 主要通过识别衍生品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监测和评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金融系统中存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判断系统性风险与交易衍生工具的关系, 对衍生工具交易后履行合约的影响;建立交易后预警系统, 对交易监管机构衍生环节权限的监管应实现授权与控权的双重目标, 限制市场总体交易规模, 同时注意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者对衍生工具的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判断系统性风险与单个衍生工具的关系, 并通过风险预警的方式传递给微观审慎者, 由其严格限制这些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及进一步证券化的行为。

(三) 专门立法与调整相关法规结合, 规范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创造

1.积极推进对金融衍生工具专门立法, 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以及信用创造过程进行规范, 确定抵押品的最后贷款人;在强化交易及交易后规范的同时, 为了更有效控制交易后风险, 考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将金融监管的范围由原来的交易环节向早期产品创造领域以及交易后新型法律关系的维护两个方面扩展, 在早期产品创造领域采取措施审核或过滤那些高风险的衍生品作为信用创造过程中的抵押品。

2.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后涉及众多的法律问题, 如证券法、合同法、民商法、会计法、税法、期货法、担保法和商业银行法等等, 及时调整相关及配套的法律法规, 使之更好地保护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出现的新型关系。例如, 调整《破产法》, 使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中公认的担保安排的特殊法律效力不受到破产或重整程序的阻碍或其他不利影响;再例如, 修正现行会计准则, 将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表内化等。

(四) 构建多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国际上发生的许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纠纷案例, 通常以和解途径解决, 能躬逢其盛受诉讼系属进行审判的法院, 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很多国家的监管机关尝试通过立法形式规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但是鉴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远走在法律规范之前, 现有法律对交易后形成新型关系尚未能较好调整的事实, 当引发交易争端时, 司法体系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引发更多争议, 增加交易成本, 为了节约司法资源, 提高诉讼效率, 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 建构多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渐成为国际主流。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6

一、 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存在形式

供应链金融融资相比于传统的信贷融资,加入多个主体,不单单是一对一服务,其操作流程变得繁复,这对于银行而言无疑增加了其债权损失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层次都需要做出预先判断和分析, 减少金融机构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的分类, 从其来源着手分析,进行如下分类。

(一)内部欺诈

内部欺诈是指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数据显示,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主观人为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占比达到83.06%,而内部欺诈的比例高达50.49%,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健全, 以致工作人员执行时不规范,甚至是违法违纪。在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方主体和多个部门,因而对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和人员的执行力以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部欺诈

外部欺诈是指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主要分为担保欺诈和财务报表欺诈。

1.担保欺诈。 担保是为了保证债权人利益, 为了债务人按时归还债务而采取的措施。 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担保欺诈则是指贷款企业为获得融资,更改或虚设应收账款数额。 常见的欺诈方式有:(1)提前开票。 若企业在短期内运货, 那么应收账款在下个账龄阶段都能被视为正常情况。 贷款企业为了增加信贷额度, 将未到期交货的发票混入, 提交银行作为融资担保。(2)虚假账期。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对应收账款账期较长的单难以授信或不授信, 因此不少贷款企业将超额账龄予以修改, 就可以获得贷款或改善其可用信贷额度。 (3)挪用现金。 贷款企业收到债务企业偿还的应收账款后,不通知银行, 蓄意增加贷款的信贷额度或延长银行贷款周期。(4)欺诈性应收账款。 贷款企业虚构的应收账款来获得银行的贷款。

2.财务报表欺诈。 财务报表欺诈为了自身利益,谎报错报数据,虚增盈利。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企业的财务报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信用额度以及贷款期限, 贷款企业为了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故意虚假陈述或者隐瞒相关报表内容来欺骗或误导银行, 企业进行诈骗的方式通常有提前确认或制造收入事项———虚增利润、少报费用递延到下期再确认。

( 三) 涉及执行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流程繁复是导致银行损失的一个主要因素, 内部流程风险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不当、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二、 基于损失分布法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度量

(一)损失分步法框架

损失分步法是将每个风险单元发生损失的次数视为随机过程, 将每个风险单元损失发生后的损失程度视为一个随机事件, 用来估计每个风险单元进而整个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分布。 损失分布方法假设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是独立的, 损失事件相互独立且随机分布, 各损失事件的总损失值相互独立, 然后将频度分布和程度分布通过一定的方法集成起来得到一年的操作风险损失分布,从而计算操作风险的大小。

损失分布法是通过损失程度分布的卷积得到整体损失分布, 然后得到操作风险的大小。 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可以简述如下:(1)用样本估计一年内操作风险损失频率的分布;(2)用样本估计每次操作风险损失程度的分布;(3)从频率分布函数中抽取一年内损失次数的随机数“N”;(4)从损失程度分布函数中随机抽取出 “N” 个损失数据;(5) 将 “N” 个损失数据加总得到年度损失值;(6)将(3)—(5)步骤重复M次, 将计算得到的损失量连接成一条能够较好地描述潜在的损失事件的曲线, 从而得到了总损失的经验分布;(7)将M个操作风险损失模拟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就可以计算置信水平为 φ 的Va R(φ 分位数)。

(二)损失数据的选取

1.数据时间的选取。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选取事件发生时间, 还是事件发现时间。 由于金融损失事件发生时间有时是横跨比较长的时间, 难以统计分析问题节点, 所以本文选取事件发现时间作为数据统计时间。

2.事件类别的选取。 根据分析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存在形式,在这里我们简要把事件类别分为: 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其他情况三种。

3.损失金额的选取。 由于我国现在没有数据库统计操作风险损失金额, 往往我们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来获取,在本文中,我们以媒体公开的涉案金额来统计结果。

(三)损失频率的分布

考虑到某个时间区间内损失频率是离散的而非连续的, 应该选择离散统计分布拟合损失频率, 因为泊松分布能够很好地描述单位时间或者空间上操作风险发生的次数, 所以在本研究中采用泊松分布对操作风险发生的次数进行拟合, 其表达了固定时间段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 对于某类损失事件,当损失频率为n时,概率密度函数:fn=λne-λ/n!

则预期损失频率E(n)=λ,方差D(n)=λ,由于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既是分布的均值又是方差, 要得到损失发生频率的分布, 可以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 λ 进行参数估计。

(四)损失强度的分布

由于研究数据呈厚尾现象,在对操作风险损失强度分布的求解中,我们先模拟符合某项分布,求得结果后再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可以选择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伽马分布、韦伯分布四种分布, 因为其均有一个峰值的出现,而且峰值出现时因变量情况符合我国银行操作风险出现的特点。

三、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以及管理现状,损失的内部数据难以获得,我们通过中国银监会的公开报道,以我国银行2011—2014年四年应收账款融资损失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统计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偏度和峰度值可以看出, 三类情况的偏度值、 峰度值均大于0。 偏度是描述总体分布形态对称的统计量, 等于0 时表明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形态, 当其绝对值越大时表明整体偏离正态分布形态越大; 峰值是描述总体分布形态与正态分布形态相比较的陡平程度的统计量, 等于0 时表明总体分布与正态分布形态陡平程度相同, 当其绝对值越大时表明总体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形态陡平程度越大。

(二)损失事件的分布特征

根据统计的56 件损失事件的分类结果,内部欺诈29 件,占51.79%,其比例达到了总损失事件的一半以上;外部欺诈16 件,占28.57%。 但国外银行损失事件中,外部欺诈占很大比例,相反内部欺诈的比例不到5%,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 让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便利有缝可钻、 有机可乘,损害他人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56 件损失事件的涉案金额达213.56 亿元,内部欺诈的29 件事件涉案金额为78.39 亿元, 占四年来总损失金额的36.70%,而外部欺诈占的比例达到了61.25%,说明不同风险类型事件造成的威胁是不同的, 商业银行在设计防范措施时要合理应对。 外部欺诈是指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 包括担保欺诈和财务报表欺诈, 发生主要因为银行的违规执行、内外勾结有关,警惕我们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增强银行职工的个人素质。

,,,,,,,,

中国人民银行做了一次关于不良资产来源的调查, 发现损失风险的发生主要由金融部门、 金融外部环境产生, 其中金融外部环境可能占了主导因素, 这就需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需要银行把未来发展计划落实到现实的每个部分, 把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发展挂钩,建设社会、政府、企业诚信文化, 进一步促进金融产业与供应链实体经济的合作共赢。

四、 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控制

(一)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

正如企业文化一样, 公司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本源,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业务人员对风险的意识,并让这种意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积极作用,保证企业的利益,也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终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我们要像发展企业文化一样,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保证企业和大众的利益。

(二)提高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人员专业素质

相比于传统信贷模式, 创新的应收账款融资加大了原有操作的复杂程度, 这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考验。据有关调查显示,内部欺诈是导致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 那么对症下药时需要业务人员了解欺诈弊端,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道德素质, 同时加强银行的监管机制,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针对应收账款融资面临的操作风险, 银行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 单独对各个部门设立预期目标,并实行进行专业化管理,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强化控制、合理评估、高效反应, 尽可能减少可预测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

(四)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

操作风险管理影响着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进程, 要着手研究分析操作风险的种种方面,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建立我国银行损失数据库, 一来可以减少后续相似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来等于是给融资企业、 供应链各个实体建立一个类似诚信档案的电子身份证。 不过这个数据库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的推进, 因为数据库需要各大银行的数据汇合成体系, 而银行要保证自身利益, 不希望公布损害利益的事件,或者是虚假上报,损失数据库的建立还需要协调。

摘要:与传统银行融资相比,应收账款融资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的同时,能有效利用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的部分进行银行融资。供应链融资凭借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的设计,构筑了用于隔离中小型企业信用风险的“防火墙”,并由此带来大量的贷中贷后操作环节,操作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再加上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与资金限制,在流程控制与业务模式上与银行规定要求有所偏差,导致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增加。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的操作风险,帮助以后更好地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丰吉闯,李建平,高丽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选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8).

[2]姚艳.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金融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5,(3).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十条定性原则,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战略、管理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 参考相关研究成果, 并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现实, 本文认为, 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操作风险管理组织, 操作风险基础设施,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以及外部环境。 (如图1) 这四大要素按照逻辑关系可进一步分为:风险决策部门、风险执行部门、风险管理过程、以及内外部要素, 其逻辑关系是:理事会作为风险决策部门制定的操作风险管战略, 即具体管理过程的总纲;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依据风险管理战略, 运用内外部要素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过程是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这一动态循环的监管过程中所得到的风险数据和风险报告成为董事会修订风险管理战略的依据和参考。

一、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分为操作风险决策部门和操作风险执行部门。农村股份制金融机构理事会负责制定风险战略, 其下属应具有独立的操作风险委员会, 具体负责相关事宜。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是执行部门, 它依据风险管理战略, 按照既定的风险管理流程, 运用内外部要素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要使各组织机构能够各司其职、按章运行, 存在一定的前提。

(一) 公司治理

从上世纪90中期,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产权制度改革, 很多合作金融机构走上了公司化治理道路。问题的另一面是公司治理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内部人控制问题依然严重, 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 管理层级过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金融机构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所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具体而言:一、明晰产权关系, 优化股权结构。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几经产权变更, 虽然很多实现了法人治理, 但股权结构混乱, 历史包袱严重, 这其中既有原有经营管理问题, 又有政府干预因素, 因此改革股权结构成了明晰产权的关键。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承担历史亏损和资产损失, 新股募集上适当扩大“投资股”比例,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机构, 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二、完善权力制衡机制。股东 (社员) 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应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确保股东 (社员) 大会股东切实行表决和监督权力, 减少外部干预。严格实行理事长与经营管理层的分设, 考虑建立独立理事制度。保证监事会的监督权力, 监事会要独立依法行使监督权。三、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级, 实现管理层级“扁平化”, 保证机构层级之间“通讯”畅通。

(二) 内部控制

目前, 中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已基本经建立了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 对信贷资产质量与信用风险加强监督。但农村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内控体系, 在操作风险的控制方面十分薄弱。由于内控意识薄弱、内控制度存有漏洞、内部审计监督力薄弱、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控执行不力以及机构内部“通讯”不畅, 导致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被极大削弱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普遍没有一套完整操作风险内控体系, 因而构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应循序渐进的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具体而言:一要培养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确保员工在业务操作或从事内部管理时必须严格按章行事;二是可以借鉴先进商业银行的做法, 由专门的内控部门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 并且量化细化使之有可操作性;三是操作风管理部门要与经营、保障部门保持独立, 内审完全独自, 直接向理事会负责, 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基础设施

操作风险基础设施是操作风险管理整体得以正常运行的载体, 包括系统、数据、方法、人员、程序等要素。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中, 最突出的、最需要关注的是系统和数据的问题。

(一) 系统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用于建立损失数据库、风险度量、建立资本模型、风险指标收集与报告。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实现了电子化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但由于起步晚, 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滞后, 数据集中化程度低, 制约了其业务发展。同时系统安全性低, 设备老化严重, 技术力量薄弱。因此, 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增加技术设备的投入, 逐步建立集中化程度高, 覆盖所有业务、管理部门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

(二) 数据

国际金融创新不断深化客观上要求银行业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量化操作风险。国际先进银行已大量运用数量统计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 而我国银行业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缺乏量化的手段, 依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银行业普遍没有建立风险数据库。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为操作风险配置资本, 资本量的计算依据是银行经营中各项经济指标, 如果各项经济指标不能精确计量, 就无法计提资本。我国部分大型银行于2002期间至2003年期间在银行监管部门的组织下, 参加了巴塞尔委员会推行的“定量影响分析” (QIS3) , 向巴塞尔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测算了新协议中操作风险对各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从此次测算结果来看, 我国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具备实行新资本协议量化管理操作风险的能力, 与国外现金银行相比还具有很大距离。但量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从目前的情况看,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没有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缺乏内部损失数据, 外部数据也难以获得。要实现操作风险量化管理, 建立损失数据库是当务之急。具体而言:一、划分业务线, 分类损失事件,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档案, 定期记录损失事件发生频率、损失大小等相关信息;二、建立损失数据库, 分年度积累损失数据;三、建立一套严格的执行程序, 对风险指数﹑损失率等进行有效性检验, 保证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精确全面。

三、管理流程

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构建充分的前提下, 建立合适的数量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是管理流程的核心问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了三类操作风险度量模型, 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一) 基本指标法 (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BIA)

基本指标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按总收入中的一定比例计提操作风险资本要求。银行要求配置的操作风险的资本等于其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KBIA:计提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GI:前3经营年度总收入的平均值;=15%, 固定比例系数, 由巴塞尔委会设定。基本指标法虽然简单易行, 但其敏感度低, 操作风险暴露与总收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 基本指标根本无法正确反映复杂的操作风险。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简单的银行。

(二) 标准化法 (Standardized approach, TSA)

该方法将银行的所有业务划分为八个产品线, 用各业务部门的总收入近似代表各业务部门操作风险暴露。各部门计提的操作风险资本等于部门当期总收入乘以该部门系数。值表示该业务部门在其行业中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部门总收入之间的关系。那么操作风险总资本要求等于各业务部门三个经营年度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和的算术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KTSA:标准法需要的资本要求;GI1-8:8个业务部门, 各业务部门当年的总收入;: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的固定百分数, 各业务部门的总收入与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之间的关系。标准化法优点在于划分了银行业务条线, 不同的业务部门参照行业标准赋予相应的操作风险权重。因而它较基本指标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敏感度, 基本上反映了银行在不同业务线上的操作风险水平, 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风险配置资本要求,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缺点在于未区分损失事件类型, 而且风险敏感度不高, 不能全面反映操作风险特征, 值可信度低。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较简单的银行。

(三) 高级计量法 (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AMA)

高级计量法包括损失分布法、内部衡量法和记分卡法三种方法。高级计量法由于需要花费较高的数据收集成本, 需要累积至少3年的损失数据积, 使用条件过于苛刻, 因而在国内银行业未能普遍推广。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不具备采用何种度量方法来度量操作风险的条件, 但农村金融机构正是遭受操作性风险损失较大的机构, 从长远看应该逐步推进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方法选择上, 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暴露与总收入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因而基本指标法并不适合当下农村金融机构量化管理的要求。与其相比, 标准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敏感度, 同时标准法在技术上并不复杂, 可以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的短期目标。

四、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外部环境包括文化、培训、通讯、回报四个要素。“通讯”是指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传播渠道。关于文化、培训、回报因素, 农村金融机构近些年来虽然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不高, 对操作风险认知不全面。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以人情代替制度、以感情代替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 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缺失。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培训、改革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要将金融机构能将风险融入培训、政策、流程、部门职责、业绩考核中, 金融机构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的严肃性, 遵纪守法、遵章办事。建立有效协调各风险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 缩短操作风险事件汇报路径, 及时有效地降低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年

[2]钟伟, 王元.略论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 2004, (04)

[3]阎庆民, 蔡红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评价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06)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8

近年来,随着各大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展开,风险事件也层出不穷,自2011年以来仅网络媒体公开报道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件就有数十起,涉及金额已超过10亿元,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从目前情况来看,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风险事件主要涉及操作风险,然而商业银行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基础非常薄弱,缺乏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积累,这不仅使我国商业银行履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4年6月26日,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面临困境,也给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带来了挑战。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由于其具有融资自偿性特点,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得到有效屏蔽,而大量的人为操作使得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急剧上升,操作风险成为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为了应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还是为了银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商业银行都应该重视对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管理。

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操作风险的度量,这主要是为计算风险资本以及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对操作风险的控制,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目前对于操作风险度量的研究大多是从监管视角出发,通过寻找某种方法尽可能准确地得出商业银行甚至金融系统整体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情况,为商业银行计提风险资本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避免操作风险给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冲击。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业务线上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不能再停留在被动防御位置。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操作风险管理方式提供了可能。

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操作风险有所不同,供应链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相比,业务流程更为复杂,涉及的参与主体更多,因此其操作风险更为复杂,除传统业务具有的操作风险外,还有合规风险、模式风险、流程风险和物流企业等存在的具体操作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引入了电商平台、在线支付平台等参与主体,使得操作风险进一步发生变化。目前国内研究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文献不多,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是从交易联动角度研究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根据交易联动特性,可以很清晰地将线上供应链金融不同阶段的操作风险识别出来。业务的线上化能提高银行监控和风险预警的效率,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新的操作风险,如人员操作风险、网络系统风险、欺诈风险等。操作风险的度量是商业银行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操作风险的度量问题是目前国内外银行业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为此理论界作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度量方法有损失分步法、极值理论模型、Va R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然而,可用于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虽多,但大多受制于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积累量,很难得到较好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这类度量方法更是难以施展拳脚。贝叶斯网络是一种相对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由Pearl于1986年提出,最初被应用于工程学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将贝叶斯网络应用到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当中。最先使用贝叶斯网络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的国外学者是Carol Alexander,该学者通过建立因果模型的方式分析了金融机构特定类型的操作风险。在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银行业操作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金额时,可以利用专家经验,将定性信息有效地转化为定量数据,从而解决数据不足的问题。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部分研究。刘家鹏、詹原瑞、刘睿(2007、2008)与邓超、黄波(2007)对贝叶斯网络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分析方面的建模与应用做了初步研究。陆静等(2006、2008、2011)综合考虑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研究了贝叶斯网络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上的应用,并通过建立灯号模型来实现风险预警的自动化管理,展示了贝叶斯网络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见,贝叶斯网络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度量操作风险上,在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中也有较好的应用,而操作风险源于开展业务的过程,因此,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操作风险十分必要,对此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Adusei-Poku(2005)首次深入业务流程层面,对外汇和货币市场的交易流程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进行了建模分析。刘睿、巴曙松、刘家鹏(2011)以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为例,从业务流程的角度研究了实践中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和运用贝叶斯网络进行操作风险量化分析的方法。

Adusei-Poku(2005)、刘睿等(2011)的研究为结合业务流程分析提供了建模范式,由于他们的研究仅分析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虽然对银行传统业务的操作风险度量与控制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对目前商业银行火热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尤其是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比较难以提供参考。供应链金融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有很大的不同,操作风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包含传统业务的操作风险,还涉及模式风险、流程风险以及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协作风险,并且业务的线上化也会对操作风险产生较大的影响,现有文献鲜有分析这一变化的。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重复质押风险发生诱因进行分析与建模,在介绍如何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因果推理和诊断推理来分析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阐释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对银行进行操作风险控制的影响,为银行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最后,给出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完整的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以期为银行全面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二、贝叶斯网络方法介绍

(一)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公式的事件形式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P(B)表示事件B的先验概率;P(B|A)表示事件B的后验概率;称为“可能性函数”(Likelyhood),可以看成是一个调整因子,使其通过对先验概率调整而更接近真实概率。

从(1)式可以看出,贝叶斯公式实际上就是:后验概率=先验概率×调整因子,这就是贝叶斯推断的含义。先预估一个“先验概率”,然后加入实验结果,看这个实验结果对“先验概率”到底是起增强作用还是削弱作用,通过实验结果修正“先验概率”,从而得到更接近事实的“后验概率”。这也是贝叶斯统计和经典统计学的不同之处。经典统计学完全凭借实验结果做出推断,而贝叶斯统计是在考虑先验概率的条件下,根据实验结果对先验概率修正后做出推断。因此,贝叶斯统计可以弥补数据不足的缺陷,通过引入先验概率,既克服了单纯依靠经验(即先验概率)存在的主观不确定性,也解决了数据不足导致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是解决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度量问题的有效手段。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用随机变量密度函数的形式表示贝叶斯公式,即:

其中:π(θ|x)是给定X的条件下θ的条件密度,也即θ的后验密度;π(θ)是人们根据经验确定的,称为θ的先验密度;p(x|θ)表示在随机变量θ给定某个值时总体指标X的条件分布,称为似然函数;m(x)是x的边缘密度函数,与θ无关。

可见,θ的后验分布与p(x|θ)π(θ)成比例,似然函数p(x|θ)综合了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先验密度π(θ)内含着先验信息,这样后验密度π(θ|x)就综合了样本信息、总体信息和先验信息。因此,与上文描述的贝叶斯公式事件表现形式一样,从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表现形式也可以看出,贝叶斯公式实际上是人们用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对先验分布进行调整的结果。并且,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现阶段得到的后验分布可以作为未来某一阶段的先验分布,这也是一个对θ分布不断修正的过程,未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对θ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接近θ的真实分布情况。这一点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目前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时间较短,数据量不大,但是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特征使得开展该业务所产生数据的搜集工作变得更容易,搜集的数据也更准确、更全面,这给未来的修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行性。因此,贝叶斯网络在研究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问题上极为适用。

(二)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也叫“因果网络”、“知识图”等,是关于不确定知识表示和推理的有效模型,也是一个用于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DAG,图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变量或者事件,有向边表示节点间的依赖关系,每一个节点又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表CPT,表示该变量与其父节点间的依赖关系程度。用数学语言可描述为:BN=(DAG,CPT)。其中,DAG={<Xj,Xi>|(Xi∈X,Xj∈XParents(i))}表示一个有向无环图;XParents(i)表示第i个节点的父节点集,Xj是Xi的父节点;CPT={p(Xi|XParents(i))|Xi∈X}表示条件概率表。

实际上,贝叶斯网络可以理解为对全联合概率分布的一种特殊表示,在给定父节点的先验概率和子节点的条件概率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全联合概率分布中的每一个条目,计算式如下:

其中:Xi是第i个随机变量;xi是随机变量Xi的某一个特定取值;Parents(Xi)是Xi的父节点;parents(Xi)是Parents(Xi)的一个特定取值。

下面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假设天空多云的概率是0.5,多云的天气有八成的可能性会下雨,多云时喷水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概率为0.1,而下雨不仅会湿润草坪,雨势过大时还可能使房屋遭到损坏。这种情况下可以建立贝叶斯网络,如图1所示,图中5个节点变量分别为多云(C)、下雨(R)、喷水器(S)、房屋损坏(HD)和湿草坪(WG)。条件概率表示节点之间影响关系的强度,比如P(HD=t|R=t)=0.1表示下雨天气有10%的可能性会使房屋遭到损坏,P(WG=t|R=t,S=f)=0.9表示在下雨天喷水器不工作的状态下草坪为湿的概率是0.9。

图1简单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构建

在建立贝叶斯网络时首先需要构建有向无环图DAG,即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结构,其次需要对图中的各个节点赋值,即给出条件概率表CPT。因此,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过程可概括为三步:节点的识别、网络结构的确定和节点的赋值。其中,节点的识别是要找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关键操作风险指标(简称KRIs)和关键风险诱因(简称KRDs)。

(一)业务模型的建立及节点识别

要构建贝叶斯网络,首先要分析业务流程并建立业务模型,将特定流程中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识别出来。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业务流程,本文参考黄丹(2012)、谢琴(2013)的研究,将线上保兑仓业务划分为四个业务流程:融资申请处理、融资审批、贷后管理和回款,具体如表1所示。

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贷后质押物管理环节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所以对该环节的分析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某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为例,建立重复质押风险的贝叶斯网络。

(二)网络结构的确定

重复质押风险的发生通常由仓单审核不过关和外部欺诈所致,因此从“仓单审核”和“外部欺诈”这两个节点到“重复质押”节点各有一条有向弧。仓单审核工作的好坏受审核人员的素质(“操作人员素质”节点)、是否有不合规操作或欺诈行为(“内部欺诈”节点)以及对该仓单在其他银行的质押信息掌控程度(要掌控仓单在其他银行的质押情况,需要不同银行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因此这一因素可用“银行间信息协同共享程度”节点表示)三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从“操作人员素质”、“内部欺诈”和“银行间信息协同共享程度”三个节点到“仓单审核”节点各有一条有向弧。外部欺诈通常是融资方利用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漏洞,用虚假仓单进行质押融资的行为,所以外部欺诈的发生直接受银行间仓单信息共享情况的影响,因此从“银行间信息协同共享程度”节点到“外部欺诈”节点有一条有向弧。银行间要实现信息的协同共享,需要满足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银行的业务信息化水平,因此从“业务信息化水平”节点到“银行间信息协同共享程度”节点有一条有向弧。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重复质押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本文所构造的贝叶斯网络中隐含着一些独立假设,比如条件独立性假设(在给定父节点的条件下,一个节点独立于所有其非后代节点),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三)网络节点的赋值

对网络的赋值主要是给出各个节点的条件概率表。理论上要得出更高精确度的条件概率表,需要借助足够时间长度的客观历史数据,但是实际中要获得足够的数据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商业银行一般较少对外公布其各条业务线上操作风险的数据;其次,我国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时间尚短,缺乏足够时间长度的风险数据。由于数据的缺乏,很难完全根据客观数据得出高精度的条件概率,因此本文提供的条件概率是在征询相关行业专家意见后经过主观判断修改确定的。尽管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条件概率值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是并不影响贝叶斯网络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性。贝叶斯网络的优势恰好在于其具有开放性,银行的业务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根据业务流程和管理需要的改变来调整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本行搜集的有关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对模型结构及条件概率值进行调整。

本文旨在探讨贝叶斯网络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研究上的应用,文中所用数据是通过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领域相关专家的访谈咨询及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所得出的,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便于分析,本文将数据做了特别处理,如表2所示。

在得出各个节点的条件概率值后,可以将其输入网络中。至此,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下的重复质押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完成,可以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运算推理,既可以进行因果推理,也可以进行诊断推理。本文使用Hugin Lite 8.1软件对贝叶斯网络进行运算推理。

(四)网络模型的运算及推理

在完成对各个节点的赋值后,经过运算便可以得到所有节点的后验概率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根据运算结果可知,在正常情况下,重复质押事件发生的概率为33.17%。

1. 因果推理。

因果推理是指由原因推知结果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自上向下的推理。我们对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对原因节点加入新的证据。比如,当银行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时,重复质押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14.84%,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推进,使得不同银行间仓单信息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银行间信息共享程度高的概率从50%增加到90%),因此银行在进行仓单审核时能更加全面地掌握货物的质押情况,保证仓单审核工作不出差错(仓单审核质量好的概率从64.70%增加到84.43%),并且外部欺诈成功的概率从40%降低到16%。可见,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推进不仅能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也有助于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图4业务信息化水平变高时重复质押事件发生的后验概率分布

综上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发展不仅使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也使交易主体内部不同人员、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缓解。当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线下阶段时,各节点的工作几乎都需要相关业务人员参与,这样可操纵空间更大,所面临的人员风险也更大。而线上化后,大部分业务流程已经固化到各个在线系统中,比如流程设计在系统开发阶段已经固化,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业务人员只能根据系统的流程逐步操作,如果想改变正常的流程,涉及的人员较多,操作成本也较高,因此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

2. 诊断推理。

诊断推理是指由结果推知原因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自底向上的推理。贝叶斯网络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进行因果推理,也可以加入某个新的证据作诊断推理。例如,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复质押事件,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如图5所示,“外部欺诈”成功的概率从40%上升到69.52%,“仓单审核”质量为“差”的概率从35.30%上升到87.46%,与正常情况相比,分别上升了73.8%和148%。可以看出,该次重复质押事件有较大可能是由仓单审核不过关造成的,因此银行在控制重复质押风险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仓单的审核上。进一步地,“银行间信息协同共享程度”为“低”的概率从50%上升到84.55%,“业务信息化水平”为“低”的概率从50%上升到77.64%,“操作人员素质”为“低”的概率从20%上升到26.53%,“内部欺诈”成功的概率从20%上升到29.88%,与正常情况相比,分别上升了69.1%、55.3%、32.7%和49.4%。因此,银行应该提升自身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同其他银行的合作,提升与其他银行的仓单信息共享水平,从根本上遏制重复质押事件的发生。

可以通过继续加入证据做出更为精确的诊断推理,比如银行通过调查发现本次业务的仓单审核工作并无问题,如图6所示。此时与正常情况相比,变化最大的节点是“外部欺诈”,“外部欺诈”成功的概率从40%上升到88.89%,上升幅度为122%,其他节点的变化幅度均在50%以下,可见导致这次重复质押风险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外部欺诈行为,银行在未来工作中应当着重防范外部欺诈行为的发生。

还可以继续加入新的证据做更精确的推理,从而找出导致重复质押风险发生的真正原因。本文仅以重复质押风险为例,网络结构较为简单,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完整的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中,这一诊断推理过程可以不断重复下去,直至找到风险发生的根源。

(五)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完整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

为使分析及计算过程更简便,以上仅是对重复质押风险进行的建模分析。类似地,可以对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所有操作风险进行建模分析,从而得到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完整的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而可以得到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操作风险损失发生频率。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风险之间的传导效应加强,局部的操作风险容易导致灾变风险的发生,因此损失幅度的分布难以通过专家判断获得,在实际中可以在银行的损失数据库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获得。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来自四个阶段子业务的异常,即融资申请异常、融资审批异常、贷后管理异常和回款异常,每个阶段的子业务又包含不同的操作流程。因此,根据各个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可以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完整的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7所示。

四、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操作风险的管理,这是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不同之处。操作风险的量化依赖于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搜集情况,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业尚缺乏损失数据,并且对操作风险的量化只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商业银行要完善风险治理结构,必须对操作风险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建立灵活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对操作风险的控制是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具有传导性、易发性等特征,操作风险来源于对业务的操作过程,因此从业务流程的角度着手可以充分认识操作风险的发生机制和风险源,这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也为银行完善和提升管理体制提供了方向。

本文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重复质押风险网络拓扑结构,形象化地展现了重复质押风险的诱因,通过对各级节点的赋值,运用贝叶斯网络的因果推理和诊断推理测算了各类指标对重复质押风险的影响程度,不仅从风险控制角度论证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趋势,也为银行量化和控制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提供了思路。最后通过给出线上供应链金融完整的操作风险网络拓扑结构,为银行全面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以构建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内控系统,商业银行就可以动态、实时地监控该业务的操作风险,这对商业银行加快信息化进程、完善风险治理结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首先以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的重复质押风险为视角,提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和量化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通过对供应链金融重复质押风险发生诱因进行分析与建模,研究了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因果推理和诊断推理来分析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发生原因的方法,发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息化程度对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有显著影响,从风险控制角度为银行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给出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完整的操作风险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线上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操作风险,重复质押风险

参考文献

谢琴.基于OOPN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机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田菁,宋玉田.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5(2).

Alexander C..Operational Risk:Regulation,Analysis and Management[M].London:Prentice hall,2003.

金融业操作风险分类 篇9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会计事后监督,防范风险

2 0 0 8年1 0月我行会计事后监督O C R系统全面上线, 以“集中、统一、规范”的会计事后监督模式正式运行。一年多来, 该系统已逐步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与传统事后监督以手工输入每笔前台产生的流水核对帐务的做法相比, 该系统以先进的O C R图像处理技术和OCR识别技术, 极大地提高会计事后监督的工作效率, 从而减少了事后监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事后监督工作人员人数, 在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保护客户利益、提高核算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会计事后监督作为我行控制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已发挥了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但由于OCR系统刚刚起步, 目前仍存在一些管理上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会计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事后监督机制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近年来我行相继出台了一些内控管理制度, 对内控制度在操作过程中仍出现操作性不强, 执行不力等问题, 有些基层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 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就是建章立制, 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控机制, 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 有了这种动态监督机制并不能保证不出问题, 而是通过它的制约作用少出问题,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执行乏力主要表现在会计事后监督概念模糊, 岗位职责、权限有待明确。目前事后监督仍然只是注重规范化检查, 却未能加强对资金风险的防范监督, 使事后监督处在重视规范性监督重于防范风险监督的状态。

(二) 对会计事后监督认识还不到位。

事后监督是风险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规范被监督单位业务操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会计业务核心系统已全部上线, 实现了数据集中, 各支行网点不再是独立核算主权, 相关的重大会计事项由总行统一处理, 各网点是对外服务的窗口, 各支行网点负责人只重视各项业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对事后监督中心发送的差错、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不重视, 不认真执行, 整改不及时, 整改不规范, 对整改问题的本质未作更深的原因分析和追踪, 致使业务差错无法杜绝, 屡查屡犯现象仍然存在。

(三) 部分支行对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未制订相应的通报和奖罚措施。

事后监督差错排名每月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支行, 各支行管理人员仅对全行差错在总行中的排名引起重视, 而未把各网点柜员差错报通给所属网点并作出差错分析和后续跟踪, 使柜员无法了解在支行中差错排名情况, 差错排名通报不能有效地得到延续。OCR系统差错查询及凭证动态都已延伸到所有网点, 而部分管理人员未能每天主动地去了解柜员的每天差错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绝大部分柜员仅靠主管会计的电话通知差错, 使事后监督发差错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整改, 产生了差错信息的时间差, 及时有效控制风险的时间差。同时部分支行对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未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 使产生的差错重复出现。

(四) 监督人员综合性素质偏低。

监督人员目前仍偏重于会计规范化监督, 检查的内容较多是凭证要素, 对会计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较少, 特别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 如重大事项的授权审批、暂收暂付科目的使用、信贷、票据、结算方面等接触少并缺乏全面的了解, 对业务操作不能实时有效的监督, 未能对组织机构控制, 基本制度控制、业务核算控制、授权岗位负责控制等内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二、加强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 构造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及事后监督机制。

根据本行的实际情况, 制订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 明确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过失责任, 使柜员操作与事后监督建立一个互动有效的控制环境,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及时解决, 把操作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让每个重点监督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发现问题能更深地去了解去分析, 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同时与会计检辅工作相互渗透, 对发现的风险差错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充分发挥检查辅导与事后监督的相互作用。

(二) 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加强其领导, 在强化管理中, 必须把会计制度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把会计监督人员行为管理作为重要事务来抓, 成立会计事后监督领导机构, 分管领导第一责任人, 分管部室是具体抓制度、程序落实的执行人, 坚决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产生。

(三) 督促各支行建立相应的有关事后监督差错反馈制度及奖罚措施。

各支行主办会计每月应对事后监督发送的差错进行分类分析, 找出属所网点的差错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突出对风险性差错的处理和防范, 并反馈给支行负责人。同时加强差错整改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部分柜员无论发生何种差错都以一纸柜员承诺书代替, 并未对存的风险引起重视和消化。要加强操作人员对省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操作风险的培训, 促使操作人员加强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化解。制订相应的差错奖罚措施, 进一步减少差错, 控制操作风险。2009年4月份总行开展会计创优活动, 其中事后监督差错率作为一个活动项目, 由于奖罚分明, 4月份的事后监督全行平均差错率仍为今年的最低, 可见相应的奖罚措施对差错的控制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四) 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水平, 规范事后监督的操作行为, 完善奖惩办法。

首先要通过竞聘选拔一批熟悉核心系统业务, 责任心强的会计事后监督人员, 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再确认, 及时发现隐患, 减少差错, 有效避免风险, 为会计核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是对监督人员不断进行业务教育, 纪律教育, 法制教育。只有熟业务、懂制度才能从监督中发现问题,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要不断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内控管理制度, 全面熟悉业务,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另外, 领导要关心监督人员的切身利益, 绩效挂钩, 不同岗位不同风险, 相应地拉开绩效差距, 打破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同时还必须经常性地对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督导, 缺什么补什么要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事后监督的机制、优化会计事后监督流程、深化会计事后监督的内容, 以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的效率和质量。要逐步从以规范化监督为主转移到以资金风险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 切实发挥会计事后监督的风险监督职能和案件防范职能。以确保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初探武汉金融2008 (2)

[2]、李慧、潘文凯会计事后监督滞后的表现及对策

[3]、周进会计事后监督亟待完善金融会计2001 (5)

[4]、周涛、陈萍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设计金融电子化2006 (2)

[5]、丁云莲实现事后监督全集中、增强操作分项掌控力浙江农村合作金融2008 (8)

上一篇:选煤质量管理下一篇:临床输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