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备管理系统(精选12篇)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篇1
1.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市场竞争。我国高校设备供应体制在转轨市场经济以后, 客观上营造了一种宽松的采购氛围, 信息渠道多, 流通渠道也多, 采购方式也更趋灵活, 在这种繁荣的背景下, 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1) 信息质量良莠不一。铺天盖地任意夸大产品质量的广告和某些销售人员的不实之词, 使得信息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2) 信息不对称。首先是在签约前信息不对称。难以准确知道卖方的定价策略和报价的合理性;难以准确知道仪器设备在设计、选材与制造中的不足与缺陷, 以及反映内在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其次是在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对一些技术含量高、金额大、制造周期长的仪器设备, 卖方很有可能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按合同履行责任与义务, 也不及时、负责的向买方说明情况, 从而造成买方利益的受损。 (3) 价格差异大相径庭。由于市场的竞争, 加上一些核心技术拥有程度的不同, 以及销售渠道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不同, 商品市场价格因产地不同、厂家不同、渠道不同而五花八门, 且波动性也比较大。 (4)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5) 销售手段有待规范。为推销产品取得经营利润, 一些厂商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达到销售目的, 从而把一些性价比较差的教学设备推销进了高校。
采购管理。我国一些高校设备采购管理部门, 是由原来的学校教务或后勤部门中的附属体, 独立出来成为学校资产管理处之后升格为学校资产管理的主体。地位变高了, 职权变大了, 但在主观上, 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在实际运作中管理方法却没有相应转变, 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思路之中。 (1) 预算、计划周密性不强。据了解, 一些高校各系部上报的实验建设项目中, 需采购的设备预算资金偏差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在立项前对设备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也没有进行仔细的论证分析, 从而造成预算差异大, 计划不周密, 变更随意。 (2) 存在价格管理盲点。近年来, 各高校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在高校实行了政府采购的工作原则和方针, 对批量的教学、办公设备, 大型设备以及进口设备的采购, 基本采用规范的招投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方式方法来完成。而对特殊设备的采购, 尤其是专业性强、非标制造的设备, 其选择面窄、货源单一, 有些供货商报价的商业可信度难以确认。 (3) 非标设备采购缺乏原则规定。政府采购, 要求对所采购的常规设备必须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与。但高校实验室设备有其特殊性, 有购买定型设备的, 也有需要购买材料自制的, 更有的是非标外加工定制的以及与原来仪器配套的设备等, 在具体操作中遭遇政策法规及管理条例缺项的困惑, 难以把握与管理。 (4) 授权缺乏权威性。例如某高校:学校设备的采购归口在资产管理处, 而申购立项的批准部门又按项目类别分设在教务处和科研处, 在采购行为实施过程中, 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申购部门手中, 个别项目相关人员会以设备技术要求为借口, 硬性指定供应商, 而出现问题时, 他们又以不懂采购作借口, 把责任推给采购部门。
2.创新采购管理的对策
设备采购管理程序制度化。依据国家法定的政府采购法的原则精神, 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健全采购管理机制, 规范高校设备采购行为, 建立成体系的适应实际的采购管理规章制度, 是采购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1) 协作部门权限分明。现在高校大都设有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 也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但决策权、执行权、监管权的“三权分离”的管理机制应该得到进一步明确:即由教务部门确定项目, 资产管理部门实施采购, 审计、监察、财务部门监督采购。几个行为责任主体之间权责分明, 在项目采购的招标、评标中, 既相互沟通又相互平衡, 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 (2) 综合平衡采购项目。现在一些高校, 设备采购的经费基本分为三大类, 有科研经费 (纵向和横向) , 学科建设经费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管部门、科研处作为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的主管部门, 要建立年度立项前的沟通机制, 根据教学、学科建设与科研的实际需要, 在学校有限的资金范围内, 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的程度及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的原则, 综合平衡后进行立项。 (3) 倡导资源共享。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部门, 根据项目内容实施采购, 同时因掌握全校仪器设备的准确信息, 对无需重复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采购应具有否决权。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大力倡导资源共享, 杜绝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4) 安全运作资金。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学校资金管理部, 有维护资金安全的责任, 在设备采购资金启用前要进行论证, 审核其资金使用过程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财务部门只有取得有效合同以及相关负责人签字以后的凭证, 方可进行货款支付, 如发生有异常情况有权暂停支付, 直至弄清为止。 (5) 监控行为过程。监察部门作为监督机构, 对整个采购过程、采购结果进行监控要成为采购管理的必经程序, 以确保设备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确保廉洁行政, 杜绝腐败行为。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篇2
高校教学设备计划管理工作的探讨
从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设备计划管理入手,结合西南石油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设备计划申报的有效性、准确性、可靠性,进而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
作 者:卢青兰 黄志强 许溯伦 彭世金 付锐锋 LU Qing-lan HUANG Zhi-qiang XU Su-lun PENG Shi-jin FU Rui-feng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成都,610500刊 名:实验科学与技术英文刊名: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7(3)分类号:G482关键词:设备 计划管理 投资效益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 篇3
[关键词]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或设施,诸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给教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一、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兴建和扩建,进而致使实验仪器和设施增多,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如木材实验室常用的高压反应釜、物理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各种气体钢瓶及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锅数量也相应增加。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甚至要接触到大型的起重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累积开放时间和实验室使用效率都明显地有所增加,实验室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外,电梯锅炉等非实验设施设备分布较为分散,管理权多划归后勤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业务的素质不高,人员情况复杂。归纳起来,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种设备分布分散,所属权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2)各实验室设备精良,特种设备种类呈不断上升趋势;(3)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试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4)实验室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5)电梯、锅炉、起重机等非试验设备的管理办法滞后;(6)无证上岗,甚至尚未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擅自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表现主要有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电梯事故等。爆炸性事故是特种设备的常发性事故,主要易发生在锅炉及高压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毒害性事故大多发生在使用具有化学药品和有毒物质的设备的化工实验室。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易发生在有起重机、弧焊机等大型、高温或冲击运动机械设备的实验室。设备损坏事故主要发生在突然停电或电路故障有用电加热、存在机械高速运转设备的实验室。电梯在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舒适、快捷之余同时也存在着对人身安全的隐患问题,电梯突然停运、电梯突然自由下滑都会发生电梯事故。其他还有诸如气储罐及其压力管道泄漏,气瓶火灾等具体表现形式。
2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1)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转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觉得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投入大而产出小,认为特种设备和普通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不需要加以特别管理。而且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所谓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太可能发生,忽视了对设备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学院使用部门全体教师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宣传。
(2)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顺、安全责任不明的问题。很多高校安全工作由保卫处负责,但并没有明确的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单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保卫部门人员有限,没有精力分管全校几百台甚至更多的特种仪器设备每天的安全运转,而在保卫部门中配备精通各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员又难度较大,无法实现对某些专业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另外,还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够明确,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处理。
(3)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些员工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安装及维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种设备登记档案的建立,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他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把关能力、科学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些是出于安排人才家属的考虑,大多学历不高,有些是与原来专业知识不对口,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而有些人年纪较大,接受特种设备管理的能力本身有限。
三、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分析了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整体情况前提下,今后的工作要在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基础上,从注重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入手,切实做好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特种设备安全涉及到的人、机、环三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所导致事故持续高居60%以上的比例。所以,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乃是管理工作重点努力方向。在教师方面,要求对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非常熟悉,向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教授的第一课,应该是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课,在接下来的各项实验中,也都要贯穿安全知识的教育,避免学生在今后进行的实验或科研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针对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的特点,应要求其克服麻痹思想,工作时间绝不能脱岗,在学生方面,进入实验室前就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掌握所接触的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在学校方面,应定期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聘请专业人员讲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
2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从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维修等环节都要严格管理。要改变由保卫部门只负责事故后管理的简单模式,采取设备管理部门及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多部门联合,并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管理各阶段的职责,进行全程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各院(系)院长(主任)是本院(系)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院(系)的安全管理。各实验室主任是所属实验室安全
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各学科可根据情况再设一个学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分级签定安全责任状,树立从上到下、安全事故人人有责的新观念。设立专门管理单位,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组织全校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工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工作。
3加强特种设备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培养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安全防护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每年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安排,组织几次特种设备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集中学习,举办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及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对全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优秀的职工进行通报表扬、资金鼓励等多种奖励形式,促进职工的积极性,将其安全管理业绩直接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对于极少数不能胜任岗位的职工实行短期暂时下岗,到期后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聘任,形成一个可上可下的流动管理机制,使其产生危机感,责任意识逐步提升,从而促进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
4推行两级管理,实现网络化动态监管。特种设备应注重档案管理。两级管理有助于二级单位管理工作的细化和优化,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同时简化了校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保证了信息交流快速通畅,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各二级管理单位应聘请相关专家对新购入的设备进行特种设备鉴定确认,确定为特种设备的仪器设备则要注册登记,详细记录和掌握特种设备的地址、设备名称、设备功能、设备台数、设备种类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电话等,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应该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服务网络,对特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对不合格或故障设备作出迅速处理反应,校级职能部门对大型的新增特种设备如电梯、起重机等采购和安装进行监理,防止设备竟标压价和安装偷工减料等现象,以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验收环节聘请专家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形成双保险,保证投入使用后安全运行,设备运行中按照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加强对保养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和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设备要坚决予以停用或拆除,处理不了的要报告当地政府以便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5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高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有章可循,除了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应建立和健全适合高校基本校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不同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较为详细的日常检查维护的内容、范围时间及具体要求。规章制度是实践的总结,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全面贯彻现有条例的同时,对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事项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特别要听取师生员工的反馈意见,使管理更具人性化,为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和更优质服务。
6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特种设备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只要使用特种设备就有危险,就有发生事故并造成一定程度危害后果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措施及不同的救援预案,防患于未然,特种设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要立即组织指挥学生疏散,远离事故现场,力争无人员伤亡。并且,按照预案立即组织实施扑灭事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遇有人员伤亡等情况,要做到事故应急救援不拖延、不推诿,并立即送伤员到医院进行抢救,有关单位负责人要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助工作,校设备管理部门、保卫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发生重大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当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报警和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请求市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支援,协助市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和责任认定工作。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4
目前, 由于很多高校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不高, 许多设备的管理方法都是采用Excel表格形式进行管理, 这样当数据量越来越大时, 不但给管理员管理数据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还会给数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带来问题,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 设备信息存档之后档案便很少有人继续维护, 如设备日常使用情况、设备维修情况、设备报废情况、设备借还情况等信息不会记录在档案上, 这样就不能实现对设备信息的跟踪管理。
本系统是结合高校设备管理现状, 经过现场调研, 设计开发的适合高校设备管理需要的“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公效率, 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系统运行环境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是基于Win7操作系统平台的, 后台数据库采用的是SQL-SERVER 2005, 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7.0。系统在该环境下测试通过。
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对于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系统采用的是SQL-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 主要设计七个表结构用来存储设备管理过程中需求的各类信息:
Equ_info (设备基本信息表) -用来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
Equ_daily (设备流水信息表) -用来存储设备日常流水使用情况信息;
Equ_reject (设备报废信息表) -用来存储设备报废信息;
Equ_maintain (设备维修信息表) -用来存储设备故障维修信息;
Equ_borr_retu (设备借还信息表) -用来存储设备借还使用情况信息;
Sort (设备类别表) -用来存储设备所属类别信息;
User (用户信息表) -用来存储登陆账号、密码、权限等信息。
3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设计包含了两个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和“普通用户子系统”。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4.1 权限管理
在使用系统时, 因分工不同, 用户的权限也应不同, 在用户信息表中除了包含用户名、密码还应包括权限 (purview) 字段, 用来保存用户的权限信息。
通过定义一个login.asp页面来控制用户登陆后的转向。在程序中通过使用if条件判断语句, 根据相对应的purview权限列的值跳转到相对应的子系统中。
4.2 使用#include命令
在开发Web应用程序时, 将各个页面功能类似的程序或代码段作为包含文件加以保存, 待需要时再方便的将其包含到当前的页面中来, 不仅可以做到因代码重用而大大提高编程效率, 还可以使得各个页面外观一致, 风格统一。
在系统下的各个页面中均包含了两个头文件:一个是<!--#include file="cookies.asp"-->, 用来获取客户端的cookie值, 以便标识用户, 在用户没有登陆的情况下去访问某个模块都将会跳转到登陆页面, 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另一个是<!--#include file="conn.asp"-->, 链接数据库文件, 使用这个文件可以减少每页链接数据库代码的编写, 缩减了代码的复杂性。
4.3 级联更新
修改数据时为了保持相关表间数据的一致性, 应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 比如当在设备流水信息管理、设备维修信息管理、设备借还信息管理模块中修改了设备的当前状态属性值时, 相对应的设备基本信息表中的设备状态值就会同步被更新, 这样解决了相关表间同一属性由于数据改动造成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4.4 实现自动汇总统计
由于用户要根据需要将各类设备管理信息汇总存档, 因此要设定报表打印功能以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汇总统计并且按照统一格式打印输出, 以设备基本信息打印为例, 用户进行多条件复杂查询后进入打印结果页面, 结果页面中不但包括每条记录的详细信息还可以动态汇总每个查询结果页面的设备总数、设备购买时的总金额、所有查询页面设备的总数、设备购买的总金额。
关键代码如下:定义两个session变量, 并将其初值赋值为0, 分别用来接收当前页中设备总数及设备购买金额之和:
5结束语
本系统根据高校设备管理的需要, 以灵活、实际、通用为主的设计思想开发了适合高校使用的设备管理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测试, 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设备各类信息的跟踪管理功能, 性能良好。
摘要:文章概述了传统高校设备管理的弱点, 提出了设计实现“设备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与关键技术。该系统不但解决了由于使用表格管理方式带来的费时、易出错及数据不统一等问题, 还大大增加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易阅读性等, 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关键技术,SQL-SERVER数据库,设备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芳芳.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厦门大学, 2014.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篇5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的供应和有效利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重视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坚持节约和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给节能工作确定了地位,指明了方向。现状情况:高校电费开支在学校办学成本支出中一直占较大比例。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变压器负载控制、管线设置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节电的方法和措施。高校用电负荷特点
高校用电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教学、科研用电,生产基建用电,生活用电;按其负荷类型大致由动力用电(约52%)和照明用电(约48%)两部分构成;按其无功功率消耗大致由变压器(约占35%),感应电动机(约占25%),日光灯镇流器及其它(约占25%)、线路(约占15%)等四部分构成。文章根据本学校用电负荷的调查数据分析:负荷变化幅度大,峰谷较明显。但全年负荷率只有62%左右,显然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变压器的利用率只40%左右。因此,高校用电负荷的显着特点为:负荷率不高;设备利用率低;寒、暑假低谷段特别明显;照明负荷约50%。合理设计,改进供配电设施,降低损耗
2.1 调整用户负荷,使变压器经济运行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设备,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要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又与变压器的技术特性有关,同时又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产生非线性的变化,变压器的损耗在电网中的线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轻负荷时占的比例更大。据统计,变压器的损耗在中低压电网中线损约占2%~3%,电网中存在一定数量轻载运行的变压器,所谓”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对降损节能不利,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通过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2 加强无功补偿(就近补偿)
采用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节能措施。就地补偿技术主要适用于负荷稳定,不可逆且容量较大的异步电动机补偿(如风机、水泵等),其他各种场合仍主要采用集中补偿技术。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在变电所母线集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分散安装并联电容器组;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②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关系十分密切。
2.3 降低配电线路损耗
线路是配电线路运行经济运行地重要指标。减少配电线路上地有功损耗可节约相当数量地电能;而降低配电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就可提高供配电网的功率因素、减少负荷电流,从而提高电压质量。很多老校区,随着电气负荷的增加,对其配电线路并未适时进行技术改选,从而导致配电线路非经济状态运行,发生了大量线路电能损耗。在设计新校区,改造老校区时,应根据经济电流密度,确定配电导线和电缆的截面,从而有效降低线损。采用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
①选用节能电器元件和灯具。路灯以及公共场合等夜间照明采用的是白炽灯、水银灯,可改用高效光源和节能型灯具,可节约50%电能。电气附件的效率对于节能也很重要,目前电子整流器的质量参差不齐,而节能型整流器的节能效果非常不错。另外,在节电方面,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国外,国内的一些地方,太阳能光电幕墙、光电屋顶、太阳能路灯已经得到了有效利用,高校也可积极引进太阳能应用这种设备。
②采用变频技术减少电机、空调用电。高校一般都有数量较多的电机,比如食堂、泵房、锅炉房,这些电机大多属于风机、水泵类负荷,可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另外还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机,减少轻载和空载运行时间,保证电机的电源电压基本正常等措施。结语
对于安装有两台变压器的高校等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则应根据变压器现有的技术参数,结合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合理的变压器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采用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节能措施。并联补偿电容器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经济、投资省、可以分组投切保证电压合格率和合理的功率因数。总之,高校节电的技术措施不少,应在实际中不断摸索、不断结合高校用电特点逐步推开。同时,因节电技术措施既有行业特点又有行政管理问题,所以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这样,高校节电的技术措施才会有实质性地推广。
参考文献: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篇6
关键词:高校 大型设备 管理 思考
大型仪器是高等院校一笔重要财富,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我院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 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增设了有关的专业课程、选修实验课和毕业论文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我院按广东省教育厅要求,把单价在3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列人了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范畴。几年来随着大型仪器设备的增加,探讨如何建立、建全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的管理措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广东警官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以来,经过近5年的建设,挖掘潜力,整合现有资源,为实践性教学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和条件。现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千多万元,大型精密仪器共有4台,价值人民币近400万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数量虽然不多,却是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和科研的主要技术装备。
客观地说,我院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增长量远不能满足高校人才培养及科研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大型精密仪器没备需求的数量将日益增加,质量也将逐步提高。但因其价格高,而目前我们的财力还不雄厚,这就在需求和可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其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是有部分设备存在机时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二是有些大型仪器设备由于专业性太强,同时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三是信息流通不畅,研究人员既不知道谁需要共享自己管理的设备,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共享自己想要的设备。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管好、用好、维护好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使之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建立一种创新、可行、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利用率,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我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仪器设备管理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管理者。选好、用好管理人员是仪器设备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的最基本条件。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一般比较复杂,要使大型仪器设备保养好并发挥正常的使用效益,必须要配备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管理人员。他们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有几个不同学科、专业的综合知识,要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学院应为管理人员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让他们了解先进仪器设备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二是有计划地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进修学习;三是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讲解先进实验技术、新仪器的技术情况、新实验的测试方法、先进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四是要解决设备管理人员在工资、津贴、职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此,使一些理论素养高、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留在实验室岗位上。
二、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教育、科研、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目前,许多领域都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室、服务于社会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验室发展的方向。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指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需要,打破部门所有制,按照仪器设备类型和功能, 建立有效的共享运行机制和开放机制的共享平台。
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可以达到170%-200%,而在我国,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还未到25%。提高其使用效益,建设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成为当今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据悉,天津市于2009年9月搭成18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天津市教委将分散在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集中备案,建立仪器共享使用平台,打破了本市高校间的“院墙”壁垒,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共赢。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搜索到全市18所高校的144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全面资料,包括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以前要做实验需要使用某个设备,研究者可能不知道哪所学校有相关专业设备,需要向同行、校友等询问求助。仪器共享平台破解了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使用需求的难题;除了高校师生,企业也能对需要的仪器进行检索预约,从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仪器共享平台也使高校师生研究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结合起来,通过联合研究,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素质。再有重庆市在2010年开通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网站,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内科技资源,整合了数十家单位价值近20亿元的1300台(套)科研设备,实现了仪器资源共享的数字化、体系化、网络化,成为全国最大的科学资源共享平台。
我们要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工作协作网,实现学院内各系部共享,跨院校、跨部门、跨地区实施资源共享等的形式,直接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频次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高校实验室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组织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室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共有实验室28156座,全国建设了50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9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新的时期,实验室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发挥好高校实验室整体效益,如何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如何提高实验室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是高校实验室面临的重要命题。
四、做好计量认证申请工作,使测试的数据为社会所承认。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要重视计量认证,根据国家有关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的要求,做好计量认证申请工作,使测试的数据为社会所承认,具有法律竞争力。这样做,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设备、人才优势,并使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利用好、使用好大型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天津视窗,天津市18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搭成, 2009,9,10。
[2] 重庆日报,重庆建成全国最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2010,7,14。
[3]高静,顾文彬,谈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1期。
浅谈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篇7
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 高校机房在多年的建设与扩充下初具规模, 以拥有的计算机数量为参照, 少则数百台计, 多则成千上万。其中更别提与之相配套的网络、电路、电脑桌椅、空调等等众多的外围设备以及铺设, 当然还包括机房数字图书, Internet资源和各类教学软件等软设施。
面对如此丰富纷繁的资源信息, 许多高校机房往往依靠纸质的购买合同和累积的发票清单进行管理。并且平时机房各类设备故障的维修, 零配件的购买更换, 软件的安装与更新以及各类数据的操作等等都是通过手工纸质记单。时间一长, 记录单堆积如山, 查找和统计数据困难重重, 甚至有些记录残缺不全, 管理的效率非常低。这不仅给机房设备的维护、管理、调度和交接带来极大麻烦, 而且更不利于机房后续的发展与完善。如何科学、高效、便捷地进行设备管理, 是高校机房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 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提出与考察
针对上述现实情况, 应该采用一款与之相配套的数据库软件进行机房设备信息的管理。引入数据库技术对机房设备信息的处理, 它不仅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存储、重现, 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分类整理和规范化, 实现信息的结构化存储, 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和数据的统计等更高级的功能。因此采用数据库技术, 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尤其对于繁杂的信息, 更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通过网上检索和到软件市场上寻找该类软件, 发现在机房资源信息管理方面, 涉及很少, 大多还是空白。而通过软件公司定制一套管理软件, 且不说价格昂贵不菲, 而且开发周期较长, 设计的功能也未必能与现实的管理紧密结合。经过实践, 我们发现, 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交互式操作, 可以让非专业编程人员也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 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1. 开发平台的简介
在众多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中, 选用Access作为开发平台, 主要是因为:该软件的开发界面与Word、Excel等软件相仿, 完全Windows风格的用户图形界面, 让人倍感亲切友好;Access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向导, 即使是初学者, 也可以通过向导的指引来完成绝大部分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作, 并且不用记忆一堆的命令, 编写长篇的代码, 整个开发过程轻松简单;Access还可以方便地调用.doc和.xls格式的文件数据, 并且还有易于实现的网络功能等等特点。
2. 需求分析
机房的资源, 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有计算机设备, 网络设备, 软件设备、桌椅门窗等配套设施、电路设备、空调设备、防盗设备等等, 只要是服务于机房日常运转的设备都包含其中, 并且设备种类的划分很细致:拿计算机来举例, 按品牌划分, 有联想、方正、海信、IBM、惠普、清华紫光等, 而联想下来又可以划分为开天、启天、扬天、补天等系列, 各系列下来又分别有不同的配置与性能……面对如此纵横纷繁的资源信息, 如何规划机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呢?按照机房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特点和资源各自的性质功用, 通常将其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两大类。所以, 机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也分别从这两方面着手:
(1) 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指的是有形的实体资源。通常通过政府采购或者零买的方式获得。主要用于添置机房设施或是维护更换已损坏的配件。所以添置状态是硬件存在的方式, 维护是将硬件由添置状态转为更换状态的行为。在实际的机房管理中, 硬件存在方式的基本信息以及硬件存在方式发生改变的信息。比如, 一批鼠标被采买回来, 要记录的是这批鼠标一些基本信息, 例如:编号, 价钱, 性质 (是光电还是机械) , 接口类型 (是串口还是PS/2接口还是USB接口) , 采购时间, 采购人, 存放地点等等。这时的鼠标并没有被使用, 属于添置状态。当某个机房的鼠标发生故障, 损坏了, 就将新鼠标替换原来坏的鼠标, 这时要记录的是:新鼠标编号, 更换鼠标的时间, 应用于那间机房的哪一台机器, 原有鼠标的编号, 故障原因, 故障后存放的地点, 维护人等等资料。这时, 通过维护行为, 鼠标存在状态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从添置状态转化为更换状态。添置状态的信息和更换状态的信息共同构成硬件资源类的信息。
(2) 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指的是无形的资源, 在机房中主要指的是各类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软件, 还包括机房数字图书、Internet资源等等。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不同在于, 它是无形的, 它可以通过购买或网上下载或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获得。它一般没有使用期限, 可以重复使用多次。所以, 一般要了解的是它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比如, 瑞星杀毒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60页) 软件, 机房每年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 要记录的信息包括:编号, 名称, 类别, 购买时间, 金额, 经手人等。这是该软件的基本信息。买回的软件要进行使用, 使用的情况一般为安装或更新。这时要记录的信息为:编号, 名称, 操作事项 (安装或更新) , 操作地点, 台次, 时间, 维护人等。软件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共同构成软件资源类的信息。
3. 机房资源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内容
经过上述需求分析, 以及综合考虑机房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 系统由硬件资源基本信息模块、硬件资源维护模块、软件资源基本信息模块、软件资源维护模块等四大模块组成。以下给出系统各模块信息内容:
(1) 硬件资源基本信息模块:编号ID, 名称, 品牌, 型号, 接口类型, 采购时间, 采购人员, 采购金额, 存放地点, 备注。
(2) 硬件资源维护信息模块:新设备ID, 更换时间, 更换地点, 原设备ID, 故障原因, 故障后存放地点, 维护人员, 备注。
(3) 软件资源基本信息模块:编号ID, 名称, 类别, 金额, 购买时间, 经手人, 备注。
(4) 软件资源维护信息模块:编号ID, 操作事项, 操作地点, 台次, 时间, 操作人员, 备注。
4. 机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与使用
在机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 根据上面四个模块建立相应的基本表, 利用Access提供的“关系”功能和各表的“编号ID”字段, 实施表间的参照完整性。然后向各表导入相关数据。依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使用Access的“查询”功能, 灵活地制造我们所要的数据来。最后, 为了完善系统界面, 还要用到窗体设计、报表设计、模块设计等等。如果要与网络结合, 要用到Web页技术。
(四) 结束语
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使用, 是我们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高校机房设备管理所做的一种尝试。该软件为高校机房进行高效、科学、规范的设备管理起到了良好地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高校机房规模的不断扩大, 仍然采用手工纸质记录的管理方式与机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经过实践, 文章引入数据库技术, 尝试通过开发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机房设备管理的效率, 促进机房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高校机房,设备,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魏新俊, 郭力平.Microsoft Access2.0/7.0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高校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篇8
1 系统业务逻辑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设备采购系统整体业务流程包括: (1) 计划导入。其中批量计划导入由系统管理员执行;零散计划由需求教师上网提交。 (2) 计划审核、分配。计划审核由系统管理员执行, 不通过的计划修改后可重新申报和论证。 (3) 计划执行。采购员执行由系统采购领导分配的采购任务, 每个采购项目有可能由多个设备采购计划组成, 采购员执行采购流程中, 应记录采购项目的有效数据。对于公开招标项目, 根据系统提示更新委托招标公司和委托合同号, 其他采购流程与普通招标一致。对于中标厂家, 将在每个计划中标后从数据库选择, 如果没有查到该厂家, 系统提示添加该厂商资料。对于外贸设备, 系统会提示执行外贸流程。所有设备到货后采购员须按提示标注设备已到货。同时需求教师验货成功后, 登录系统更新设备状态为已验货;最后, 采购员确认验货成功后, 评价此次采购中标厂商和需求教师, 采购流程结束。 (4) 档案系统。档案系统将列出所有用户可执行权限范围内的列表, 并可以下载为Excel文件, 可快速查询;根据需求生成统计报表。 (5) 厂商系统。该系统为所有参与过本校采购的中标企业, 包括企业的详细资料、曾中标设备和在本校的资信档案。 (6) 新闻信息。系统信息将及时把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到采购系统。 (7) 内部消息和邮件系统。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内部消息系统发送消息, 邮件系统主要用于邮件自动提醒。 (8) 短信系统 (视情况开通) 。根据用户登记的手机号码, 系统给用户发送相关提醒消息。 (9) 教师采购信息管理。协助教师管理设备采购资金, 协助教师管理其仪器设备的采购信息, 建立与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4]。
根据系统业务逻辑分析与描述, 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业务流程图, 即作业流程。图1描述了系统内各单位、人员间的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
2 系统分析及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在上述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经过多方调研, 系统功能应包括: (1) 教师直接通过网络提交采购计划。 (2) 协助教师管理采购资金账户和仪器设备采购信息。 (3) 通过电子邮件提醒计划执行情况和到货情况。 (4) 形成电子采购档案, 查询、统计、提交报表更加准确、快捷。 (5) 对厂商和需求用户建立信用档案。根据学校设备采购流程和涉及的相关人员, 将采购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五大模块, 即采购申请、设备采购、经费管理、设备采购目录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2.2 模块分析及设计
以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模块为例[5], 对其功能加以详细分析。用户权限主要由用户角色决定, 用户角色包括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普通用户三种, 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所能操作及查看的功能和数据不同。
2.2.1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设备采购管理系统[6,7,8]中权限最大的用户角色, 可以操作系统中所有的功能模块, 主要负责设备采购管理系统的信息维护、日常管理和基础信息设置等工作, 具体权限设计如下。
(1)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部门信息、合同信息、设备采购信息、供应商信息、教师信息和系统信息。
(2) 任务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用户布置任务、管理校级工作报表, 并且可以查看和汇总所有用户的采购报表, 将其汇总导出为Excel文件。
(3) 文件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文件信息, 进行上传和下载操作, 实现用户文件的共享。
(4) 消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消息信息, 并且可以发送给所有用户;用户收到消息后可以直接回复。
(5) 综合查询:系统管理员可以按照用户姓名、部门名称、职位名称不同的字段组合对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查询, 并且可以将用户信息的查询结果导出成Excel文件。
(6)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的登录信息, 当用户登录时由于多次输入密码错误而导致用户状态被锁定时, 系统管理员可以将用户状态解锁, 并且可以注销或退出系统。
2.2.2 部门管理员
部门管理员是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角色之一, 可以操作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模块, 主要负责审批教师采购申请、供应商接洽、报表汇总、文件管理、消息处理等工作, 具体权限设计如下。
(1) 系统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信息。
(2) 申请审批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对教师提出的采购申请进行审批, 管理本部门工作报表, 并且可以汇总所有教师的采购审批报表, 将其汇总导出Excel文件。
(3) 合同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设置管理合同信息, 进行上传和下载文件操作, 实现用户文件的共享。
(4) 消息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管理消息信息, 并且可以发送给所有用户;用户收到消息后可以直接回复。
(5) 综合查询:部门管理员可以按照用户姓名、部门名称、职位名称不同的字段组合对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查询, 并且可以将用户信息的查询结果导出Excel文件。
(6) 供应商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设置供应商状态, 进行查询等操作。
(7) 用户管理:部门管理员可以进行注销和退出系统操作。
2.2.3 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是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权限最小的用户角色, 其主要成员是各部门需要进行设备采购的在校教师, 在采购系统中另外一个普通用户的实体是供应商, 供应商可以操作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模块, 主要权限是查看和添加个人信息并提交采购申请。具体权限设计如下。
(1) 系统管理:普通用户可以查看系统信息。
(2) 提交采购申请:教师通过采购系统提交采购申请, 并随时查看申请的运行环节, 设置接收信息状态。
(3) 文件管理:供应商可以设置管理文件信息, 进行上传文件操作。
(4) 消息管理:普通用户可以管理消息信息, 并且可以发送给所有用户, 用户收到消息后可以直接回复。
(5) 综合查询:普通用户可以按照用户姓名、部门名称、职位名称不同的字段组合对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查询, 并且可以将用户信息的查询结果导出Excel文件。
(6) 用户管理:普通用户可以进行注销和退出系统操作。
3 系统设计及实现
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用户实体是教师, 其他如部门、职位、角色、系统信息、消息信息、申请信息、合同信息、文件信息、供应商、设备信息等都与用户实体存在一定的关系。
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在确定E-R图的基础上, 系统在数据库设计上[4], 包括教师表、合同管理表、采购评价、采购过程、经费账号—子采购申请人、经费账号—业务流水号、经费账号、采购—经费项目、采购—设备项目、采购清单、采购汇总、采购—目录、招标附件、招标信息、合同付款计划等数据表, 限于篇幅, 不做详述。
3.2 系统实现及测试
在实现方案上, 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B/S架构;在测试方案上, 综合采用白盒、黑盒测试技术。二者相互支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从而使得系统中的错误和异常大大减少[9]。对于系统中流程较为复杂、烦琐的功能模块, 主要采用条件覆盖测试, 即将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而且将判定表达式的每个条件都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这样测试, 使所有的程序代码在测试过程中至少被运行过一遍, 而且每个判定表达式都被测试运行, 从根本上保证了程序代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10]。
4 结束语
基于笔者对大学设备采购流程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 研建了设备采购管理系统对日常采购工作进行管理和优化, 旨在加强各部门及需求教师与采购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准确, 简化采购流程, 保障采购质量。在系统使用中, 也发现了若干问题, 例如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逻辑有时会变动, 如何使系统能够动态适应实际业务逻辑的需要, 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
摘要:以北京林业大学设备采购及管理的实际研建为背景, 在综合分析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设备采购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管理、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投标、投标信息网上评估、网上洽谈与签约等功能。通过电子采购系统, 提高了采购的科学性、计划性、时效性, 降低了采购成本, 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设备采购,校园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条财司.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 8 (5) :100-102.
[2]程清洲, 余世骏.合并后高校中的小医学院实验室建设探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 25 (5) :738-739.
[3]黄淑玲.建协作共用服务平台促科技资源自由流动[J].情报探索, 2008 (12) :39-42.
[4]陈志泊, 李冬梅, 王春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5]胡芳, 徐浩.论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2) :149-152.
[6]廖疆星, 张艳钗, 肖金秀.新编SQLServer2000数据库实用教程[M].北京:冶金工程出版社, 2002.
[7]聂珍媛, 夏金兰.大型精密仪器的良性运转模式[J].实验室科学, 2003 (2) :130-133.
[8]王锋, 张景, 李兵, 李燕.基于Web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 2004, 30 (24) :183-185.
[9]王国田, 张彪.仪器设备维修服务运行体系的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 5 (3) :145-147.
高校低值耐用设备的有效管理 篇9
1 高校低值耐用设备的界定
我校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在日常管理中将不构成固定资产,又不属于材料范围,单价在800元人民币以下,能独立使用,且耐用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教学科研设备或专用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下,耐用期限为一年以上的通用设备划归为低值耐用设备。
2 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现状
我校资产管理处使用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低值品管理系统”软件,由专人对全校各单位所购置的低值耐用设备进行计算机一级账务管理,包括低值设备入库建账、打印验收凭证、低值设备调拨(包括校内、校外)、退库、报损、报废等。每个单位设1名专(兼)职管理员,这些管理员负责对本单位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和低值耐用设备进行实物和二级账务管理,学校要求管理员定期核对账、卡、物,经常保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卡物相符。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低值耐用设备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对低值耐用设备概念界定不清
主要指低值耐用设备与固定资产混淆,低值设备与易耗品混淆。
同一功能的设备,根据其价格,有的纳入固定资产,有的纳入低值耐用设备。管理者有时并不清楚它们的差别而产生混淆。例如教学科研单位所购买的功放、无线话筒,超过800元的为固定资产,低于800元的则被认为是低值耐用设备。因为这些设备更换频繁,造成设备管理困难[1]。
再如:移动硬盘,单价500元以上的为固定资产,500元以下的则被认为是低值耐用设备。管理者和使用者很容易把固定资产和低值耐用设备的概念混淆起来。
还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单价低的就是易耗品,分不清低值耐用设备和易耗品的区别,在入库建账和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失误。
2.2 重复购置,利用率低
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管理中,投资效益意识淡薄,很多实验室为了自身的方便和利益,追求“小而全”,各自为政,重复购置,利用率低。而学校缺乏制约和调控机制,从而使部分低值耐用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有些低值耐用设备甚至从来没有用过一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
2.3 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不受重视
固定资产价值高,又是主管部门检查的重点,甚至还关系到年底考核、评优等问题,所以对固定资产非常重视。但是,对于低值耐用设备,由于不是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重点,大部分管理人员都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平时购进低值耐用设备不及时登记入账造成流失,闲置时不精心保管造成损坏[3]。其中一些两用设备,如:扫描仪、移动硬盘、影碟机等,有可能就被个别教师变成“私有财产”。
2.4 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很多学校历史悠久,很多学院、实验室经历了多次合并、分解和搬迁,在机构变动时,有些单位没有及时清理财产,很多低值耐用设备在搬迁过程中遗失。再加上实验管理人员退休、调动等情况,就出现了账物不符的现象[4]。我校经历了两轮合校,在这两次大的变动中,同样出现了此类情况。在2007年资产清查中,我校将账物不符的资产进行了处理,对有账无物的资产,追究使用单位或个人的责任,进行了折旧赔偿,并对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对有物无账的资产,及时进行了补账。
2.5 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健全
实验室没有统一完善的低值耐用设备管理制度,随意性很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所缺物品,随用随拿。使用后随处放置,使得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极为困难[5]。
我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中规定,新购入的低值耐用设备,必须由各单位的管理员先进行实物验收,然后持实物验收单、发票、信息表到资产管理处办理低值设备入库建账手续。资产处开具的低值品验收单须统一由管理员签字。然后凭低值品验收单和发票到计划财务处办理报账手续。但很多教师用科研经费购置低值耐用设备,不愿意让管理员验收;还有个别教师并没有据实开具发票,管理员没有见到实物就办理入库手续。很容易造成账物不符,这样就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 搞好低值耐用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管理意识
高校资产管理处应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提高单位与个人的管理意识,逐步改变重固定资产,轻低值耐用设备管理的倾向。对于管理工作比较好的单位,应大力表扬和推广,可以召开工作现场会,组织全校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观摩。
3.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我校资产管理处制订并印发的《宁夏大学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为全校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提供了总的准则。各实验室具体情况不同,还可以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制订一些适合本单位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细则,包括购置计划、申请购置程序、验收入账、领用使用、临时借用,转出转入、维护维修、报损报废、调出调入等[6]。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低值耐用设备的使用管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为了更好地进行低值耐用设备管理,提倡各单位配备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专职管理人员。并避免频繁更换管理员。当前,高校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被轻视,在许多方面会遭受不平等待遇。很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不愿意担当专职管理人员,现有管理人员也不安心工作。学校领导应设法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他们树立起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应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外出参加进修、培训,对专(兼)职管理员应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在职称评聘、评优等方面给予应有的考虑。
要搞好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很重要。应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引导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我校曾在2006年对各单位的设备管理员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协助他们安装了相关管理软件,教他们如何进行日常操作,极大地方便了他们对设备和低值品的账务管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定期进行,并对管理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显著的人员,应该表扬与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或违反制度的失职人员,应该根据情节轻重及本人对错误认识程度,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处分[7]。
3.4 定期清查核对账目
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定期清查制度,争取在每学期全面清查一次,对所有登记在账的库存物品进行核查,并将已损耗的物品填写报废清单,及时调整留用量和有关记录,保证低值耐用设备管理账、物的一致。资产管理处有关领导要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必须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3.5 重视维修技术力量,充分调动积极性
低值耐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大、使用率高,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故障也随之增多,因此需要及时维修,恢复正常。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仪器维修工作任务较重,且难度大。加之技术人员承担维修任务,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报酬,也极大地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好多低值耐用设备都“带病”工作。很多单位在低值耐用设备损坏之后,就直接将其弃之不用,再去购买新的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此,学校应重视维修工作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配备实验技术维修骨干,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专业技术,提高待遇,调动各级维修人员的积极性,从而确保损坏设备及时投入正常运行。
低值耐用设备管理工作,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活动,我们应总结经验,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古晓艳,叶仁春.高校低值耐用设备管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1-12.
[2]王秀元,高华男.高校实验室低值实验仪器管理工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02,4(4):342.
[3]李福顺,薛海利.高校实验室低值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218-219.
[4]张燕青,吴恒祥.低值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86-687.
[5]梁晓锋,刘科财.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1:569.
[6]刘津.低值耐用品管理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5):133-134.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研究 篇10
1 设备维修管理的内容
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在高校设备管理工作中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两大部分, 其中维护保养主要是在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 为延长寿命、保持性能采取的保护性和预防性措施。维护保养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环境条件保障, 主要内容有清洁、润滑、防尘、防潮、防震、防腐蚀以及温、湿度的调节。它的主要功能是确保仪器设备在合理的工作条件下正常使用。另一类是技术检测保障, 主要有部位检测、性能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等。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 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的维修是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取的修复措施, 主要功能是修复损坏部位、排除故障, 保证正常运行。一般高校设备维修分为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 一般可避免过分维修, 节省维修费用, 但是会因某个部件损坏造成其他部件损坏。因此该维修模式适用于部件故障后果不严重, 对设备本身其他部件不造成损坏的故障。预防维修是指通过加强维护保养过程中的技术检测工作, 根据检测指标的变化确定对设备进行的修复措施, 不等设备损坏停机后进行, 可减缓设备损坏程度, 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当前高校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维修经费不足
设备维修管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中处于薄弱环节, 高校设备维修经费普遍低于《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设备总值3%的比例, 一些设备因较小的故障无钱维修而停用闲置, 进而造成故障积累寿命缩短直至报废。
2.2 设备配置过程中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维修的 思想
长期以来,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非常重视经费申请、立项审批以及购置选型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对设备的使用效益, 特别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维修工作不够重视。近年来, 国家或地方对高校某些学科或实验室投入的专项设备购置经费逐渐增多, 部分学科或实验室经费的相对充足,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高频率更新, 设备配置过程中形成了“设备损坏—报废 (或闲置) —重新购置”的高耗性循环, 许多经过维修的设备被轻易闲置或报废处理, 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效益。
2.3 维修技术队伍严重缺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设备操作技术含量逐渐下降, 而设备维修所要求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却逐步提高, 很多仪器设备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工程师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排查故障, 实施维修。多年来高校没有专职的设备维修队伍, 而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 甚至是贵重仪器设备的技术负责人, 在设备技术学习中更加注重设备功能的使用、操作和测试结果分析, 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维修培训, 生产厂家也不轻易提供维修的培训工作。导致高校设备的操作者或技术负责人仅限于能够正确使用设备的各项功能, 没有维修能力。另外, 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且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设备维修工程师数量很少, 在当前的高校管理体制和待遇条件下, 很难引进这样的人才。所以造成高校维修技术人员缺乏, 导致先进设备与落后维修能力之间的矛盾, 严重阻碍了高校设备使用效益和投资效益的提高。
3 加强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3.1 拓展高校设备维修管理内容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事后维修, 将设备维修相对独立于设备选型采购、验收、使用, 甚至是维护保养之外, 导致了设备维修管理的边缘化。现代高校设备管理应该采取选型论证—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效益考核—报废的系统性管理, 目标是使用效益最大化。上述各个环节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只有在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其他环节的相关性, 才能实现目标。因此, 设备维修管理应该是系统工程, 其具体内容包括:
(1) 设备论证过程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设备的使用寿命、最佳运行周期、配件消耗周期、维修周期和维修经费的落实;操作人员、安装环境、维护保养措施是否到位。在充分了解上述情况的条件下, 结合设备的使用目标和计划分析设备选型的可行性。
(2) 采购执行过程中在技术指标同等条件下, 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期限、配件、耗材的更换周期和费用以及维修方式和费用, 再根据报价决定成交供应商。另外, 还要在谈判或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延长质保的费用, 为设备维修时的灵活处理奠定基础。
(3) 在设备验收和厂家工程师培训过程中, 学校的设备操作人员应该按照合同和说明书对设备的主机、配件、备件进行清点, 并详细了解安装程序和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特别是耗材的装卸方法要熟练掌握。在培训工程师的帮助下, 由设备技术负责人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 形成维护保养工作的检查机制, 建立技术档案, 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技术鉴定和校验, 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合理实施预防维修。
(4) 制订完善的使用计划, 在设备验收合格后的质保期内, 充分使用设备的各项功能, 便于全面检测设备的性能, 降低质保期外的维修成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操作,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实施持证上岗制度, 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同时, 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记录。
3.2 加强设备技术队伍建设
高校建设一支能够覆盖全部仪器设备维修的技术队伍是不现实的, 但是设备技术队伍的建设工作应该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形势下, 应该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实施相应的队伍建设工作。对技术含量低的通用办公设备, 应由设备主管部门组建专职或兼职的维修技术队伍进行维修。对技术含量复杂的专用设备或贵重仪器设备, 则要加强设备技术负责人的培训, 使其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能够明确设备损坏的原因、部件, 并能了解损坏部件的市场价格和维修费用, 避免在维修过程中因维修信息不明确而造成经费的损失。
3.3 加强维修经费管理, 合理选择维修模式
高校仪器设备现已基本实施政府采购, 杜绝了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各种不当行为。设备维修由于数额小、分散进行, 多数由学校或使用单位自行选择维修单位, 加大了经费管理的难度。因此, 应由设备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学校的设备维修经费, 并且按照设备的损坏部件 (耗材或主要配件) 、使用时间、维修效益比 (维修金额/设备原值、维修金额/新购设备金额) 等情况, 确定维修模式和经费支持的额度。
当前设备的维修模式分为校内自主维修和服务外包维修两大类, 我校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贵重仪器设备“谁产谁修”, 普通设备“多家定点单位竞争维修”的模式, 并且在维修过程中针对不同设备与维修单位达成了针对换件、开箱检测、现场调试等不同维修程度的收费标准。
这些工作既保证了经费的到位, 也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 杜绝了设备维修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篇11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设备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076-02
仪器设备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的最直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率和运行水平,也影响到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把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系统工程来研究,不仅要制定完善的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要认真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管理内容和方法及各个环节间的联系,探索实验设备管理的规律,更好地发挥实验室设备的作用。
1 设备清查:以增强设备信息科学管理为基础
随着学院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实验室建设越来越重视,投入的资金不断加大,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加和更新速度加快,实验仪器设备在教学和科研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出来。全面掌握仪器设备的各种信息,定期对全校固定设备资产进行清查,是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管理最关键的环节。通过设备清查,可详细了解仪器设备的现状,设备的日常维护、运行日志是否记录正常,是否有丢失、借用、转让、未及时上账设备的情况。通过这些信息,不仅能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处理、调整,达到提高设备使用率的目的,也有利于控制实验室经费的投量和投向,为仪器设备的合理采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因此,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利用科学方法和合理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仪器设备信息进行处理、利用和控制,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2 采购论证:增强以规划为基础的论证科学性
购置仪器设备之前要进行立项。立项需要认真的调研和论证,对需要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障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应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的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科研的实际要求,制定购置计划。首先要对各实验室所报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进行仔细分析、充分调研,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对纯科研或外围所用仪器设备,或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用途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发展前景”和“预期效益”的分析。对纯科研或外围所用仪器设备,在上报计划的同时应选定项目负责人。审批计划时,应与其鉴定责任合同,合同上要写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鼓励实验室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防止仪器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在审批购置计划时,对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应优先满足。对科研或具有双重用途的仪器,若经费允许时,可由院校投资购置;经费不足时,可采用院、系共同投资的方式购置。最后,在具体实施时要尊重实验室的意见,按其所报仪器的规格型号及制造商购置,以确保所购仪器能满足使用要求。
3 设备验收:采购合同与技术资料一致性检查
购置仪器设备项目得到审批后,进行设备的采购。采购过程首先,成立由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联合成立采购小组,确保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采购的仪器设备符合实验室要求;其次,对设备进行细致的分类,确定具体的采购方式,有政府、学校采购、公开招标等采购方式,并启动合理、有针对性的采购工作规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学校规定、购置计划和使用单位的具体细致的要求,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确定产品性能、功能用途等关键必备指标,经过调研、选型、厂家确定、招标、谈判、签订合同、托运、接货等环节完成采购计划。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先开箱验收,检查仪器设备牌号、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按照装箱单对照装箱物品是否齐全。在符合要求后,再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技术验收,对各项技术指标等性能参数进行现场察看和测试,看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安装和验收设备后,管理部门应对采购过程的资料信息包括申请、立项、论证、会议记录、合同以及设备所配置的技术资料,如指导书、光盘等加以归档保存,做到有据可查。根据ISO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要求,供货公司要提供公司资质、填写验收报告单,再由设备管理部门开入库单,建立设备的账、卡、标等手续。
4 科学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收益为目标
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保管、使用、保修和报废等,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过去的管理中,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功能开发及维修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些管理工作的缺失既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影响仪器设备效益的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益是实验室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4.1 设备的保管
设备管理单位应制定一套完善的保管制度,防止资产损坏和丢失,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仪器设备的具体保管由基层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员负责,加强设备账目和实物管理,建立设备的终身档案,规范设备使用行为,建立健全的各种制度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借用制度等。
4.2 设备的使用
建立由设备管理员监督、使用人严格执行的使用制度,建立设备使用效益评价体系,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创建设备使用档案,在使用设备过程中,设备管理人要依据使用制度,如实填写使用记录:设备的每天运行日志、设备的维修率、完好率、利用率等,以便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状态,为合理整合资源、协调教学科研、开放实验室等工作做好准备。
4.3 设备的维修
设备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应保障维修的质量和及时性。做好维修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维修做到“有章可循”。第二,加强实验室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其技术水平。第三,与供应单位、厂家搞好协作关系,使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保修和维修,以促进设备功能的开发和提高,增强其适用性。第四,做好维修记录,不仅能跟踪设备的完好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还有利于设备的更新、报废与调剂等管理工作的进行。
4.4 设备的报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也加快了实验室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做好仪器设备的正常报废工作,可以及时清理不良资产,促进教学及科研设备及时更新,改善实验室环境,有效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报废制度,确定报废标准,规范报废处置程序;②设备管理员根据实际的设备技术情况提交报废申请;③资产处做好设备的报废鉴定审批工作,科学严格地掌握报废标准,并对报废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置。做到既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省资金,又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要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全程化的管理。随着高校的发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还需创新、探索,才能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行水平,满足教学、科研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艳,王刚,石枫.完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09.3:31-33
[2]金正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6.3:154-156
[3]顾玉平.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4,
2:116-118
[4]徐远卫,左楠,陈然.完善高校设备管理的构思与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7):161
[5]郑春龙.从报废处置探讨仪器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78-379
University Laboratory Instrument Equipment’s Scientific ManagementWang Wang Hongyun
Abstract: From the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 check,the purchase project proof, the purchase,the approval and the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and so on,the strengthened equipment use efficiency,propose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idea corrective measure and the method.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篇12
1 设计的目的与需求
本系统主要是通过了解学校对于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功能需求以及业务流程之后,运用ASP.NET架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系统不仅能够极大提升管理实验室设备的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学校对实验设备的高利用率,进而推进高校实践教学的高效率运转。通过运用.NET技术和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设计出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实验设备的高利用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使高校实践教学的高效率运转。
1.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1.1.1 系统性能的需求范围
本系统设计初对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调研。管理员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系统配置管理、注册用户信息审核、学生的资料管理、设备信息管理、借用记录管理、实验室管理和预约记录管理。教师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教师个人资料的管理、实验室设备借用管理、实验室预约管理。学生的功能需求包括:个人资料管理、实验室管理。
1.1.2 管理员的功能需求
1)系统配置管理:能够实现对管理员和教师用户的添加,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删除、修改的操作。
2)设备信息管理:显示出实验室已经存在的实验设备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
3)注册用户管理:能够实现对新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
4)借用记录管理:通过编号,名称,类别,借用人等,查询借用记录;
5)实验室管理:能够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添加,查询进行编辑操作;
6)预约记录管理:对预约信息进行管理。
1.1.3 教师的功能需求
1)个人资料管理;修改用户的基本资料;
2)设备借用管理;对设备借用进行登记及查询;
3)实验室预约管理:对实验室的预约及查询实验室使用情况。
1.1.4 学生的功能需求
1)个人资料管理:查询、修改个人的基本资料;
2)实验室管理:查询实验室的基本信息。
1.2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在概念设计阶段中,研究者需要把自己变为用户,使其能够从用户的角度看待系统,理解用户对于系统的不同看法,从而使其设计的系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第一阶段的概念模式就是反映用户需求。第二阶段则把已经形成的概念模式转换成逻辑模式。为了使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降低,本设计采取了将概念设计从整个设计过程中独立开来,使各阶段的任务分开。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其不受特定DBMS的限制。使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需要进行三个步骤:首先设计出局部的E-R模式,其次把设计出的分部E-R模式整合成一个全局模式,最后再对全局的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模式,即概念模式。
1.2.2 设计全局E-R模式
当局部E-R模式全都设计好之后,需要把其整合到一块构成一个全局的E-R模式。全局的E-R结构不仅需要合理地表示一个完整、一致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而且必须支持所有的局部E-R模式。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全局E-R模式如图1所示:
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多个局部E-R模式的合并,首先要确定各局部结构中的公共实体类型。在这一步中仅仅按照实体类型名和键来认定公共实体类型。通常把同名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一类候选,把具备相同键的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另一类候选。
2)局部E-R模式的合并。合并需要以公共实体类型开始,以加入独立局部结构为结束。合并的原则是:首先进行两两合并;先合并那些在现实世界中有联系的局部结构;
3)消除冲突。冲突可以分为三类: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而正是为了消除这些可能产生的冲突,使其能够被全部用户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同一概念模型,因此设计全局E-R模式来代替局部E-R模式。
全局E-R模式的优化。全局E-R模式整理完成后,需要进一步根据各个部分的需求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效率的目的。一个好的全局E-R模式,不仅应该满足准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功能需求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尽量使实体类型的个数减少;实体类型重所含的属性个数也要尽可能的少;实体类型间联系无冗余等条件。
2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功能说明
本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效率。采用的主要是基于B/S结构的后台操作模式,同时运用数据库对数字化信息进行管理。并在Visual Studio上进行代码的编译,最终在浏览器上实现对系统的前台操作。在实验室设备管理过程中,用户对于各个方面的需求不尽相同,本系统采用了E-R模式,将用户的需求分开实现,首先形成各个局部模块,再整和成一个完整的模块。力求将用户的所有需求满足,并能够清晰的展现在用户面前。该系统的各个功能的说明如图2所示。
2.2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界面展示
2.2.1 登陆模块
登陆模块中可以使用该系统的人员为: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角色的账户进行登陆认证。主要可以实现的功能为:当系统操作人员输入了用户名、密码以及系统中的身份后,系统自动调取数据库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操作人员方可进入系统并进行相关操作。若输入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不符,则该操作人员无法进入系统进行操作,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2.2.2 系统配置模块
系统配置部分的子项中包括管理员及教师信息查询及添加。主要实现的功能是:管理员能够添加管理员和教师信息,并可以对其账户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的管理。但是教师并不能对此进行任何操作。保证了管理员的最高权限。
2.2.3 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模块的子项中包括设备类别的添加、设备类别的查询、设备信息添加、设备信息查询四个方面。此模块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管理员可以对按照设备类别的不同分门别类的将各设备添加到不同设备类别中,防止出现设备管理混乱的情况。
该模块的另一个功能是对设备信息的添加以及对设备信息的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新设备的图片、进价、型号等并可对其进行修改、删除。
2.2.4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中只包含了一个功能即管理员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学生在登陆界面进行注册,填入系统要求的信息。该信息在这个模块显示,管理员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查看,如果符合要求则审核通过,学生方可以登陆该系统进行操作。否则该生注册失败,无法登陆该系统进行操作。
2.2.5 实验室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实验室的添加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管理对实验室的情况进行说明,并在界面上显示出该实验室是否被预约或使用。方便教师用户对实验室预约。
2.2.6 借用和预约记录管理模块
这是两个模块,而其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因此放在一起说明。借用记录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借用的设备仪器的记录,其包括借用人、借用时间、归还时间和审核。借用设备需要管理员的审核,管理员审核通过方可借出,否则不能借出。实验室预约记录管理模块面向的是教师。教师登录系统后,在该模块对实验室的信息进行查询和预约,然后通过管理员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实验室的使用。
2.2.7 销毁记录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设备的销毁和对销毁情况的记录。当出现损坏的设备时,管理员有权限对此设备进行销毁,但是必须记录清楚销毁事由,该销毁的设备记录在系统内,方便实验室的管理。
3 总结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高校设备管理工作06-18
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09-30
高校现代仪器设备管理07-04
高校实验设备的管理11-18
高校设备管理的重要性08-07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的研究论文08-09
设备管理系统08-24
管理设备07-31
设备设施管理10-16
设备科管理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