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功能

2024-08-14

应急功能(精选7篇)

应急功能 篇1

医院管理中的应急管理理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医院设计中引入了应急管理的理念, 思考各类灾难发生后对医院的要求和需求。收集世界上已发生的大灾难对医院能力的检验和考验, 使其转换为医院设计的观念。

急诊科门前广场设有足够空间

华西医院除了考虑到整个医院区域必须要有宽广的应急疏散空间外, 还特别在急诊科前设计了足够的广场空间, 它可同时接纳14辆救护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它既充当着紧急避难场所, 也为紧急救治提供了便利条件。5.12地震救援期间, 该院在这个广场上设立了伤检伤分类、涂片检验、工作人员等待区、志愿者管理站、污染物品处理区等多个工作场所, 很好地完成了入院前的系列处理工作。

医院院区内的应急流程构建

在5·12地震救援过程中, 医院采取了科学有序的救援流程:

*急诊科分诊

利用急诊科宽阔的场地, 建立分诊区, 由医生对患者检查伤情, 并将患者按病种进行分诊后送到急诊大厅。

*急诊大厅预处理

在急诊大厅将带有创伤的伤员进行初步处理后, 送到挂号处, 采集患者的信息, 再由医生简单评估生命体征。严重患者立刻送入手术室或ICU。

*在抢救室和诊室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急诊等候区等候检查结果

*入院治疗或留观

应急时交通路线构建

华西医院在医院设计时已思考到应急情况下的交通组织。地下、地面交通路线均要求能形成单循环, 只有这样, 在应急时才不会在院区引起交通阻塞。

建立灾备能源系统

华西医院建立了医院灾备能源应急保障系统, 可以及时提供第二能源供应, 保证关键时刻不影响医院的医疗救助工作——

*电力供应, 采用双路电源供电

如果其中一路断电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路电源, 以保障电力供应。如果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大规模停电, 该院还准备了柴油发电机, 日发电量约3550Kw, 以保障手术室、ICU、急诊科、应急照明等的电力供应。

*氧气供应, 采用分子筛制氧和瓶氧汇流排及液氧三保险模式

分子筛制氧机技术只要不停水、电就可以持续制氧, 可满足日均4200m3的用氧量。如果用氧需求增大或全部能源停止供应时, 则可以用汇流排和液氧补充。全部电力停止供应后, 医院的汇流排瓶装氧和液氧可以持续供应全医院两天的用氧量, 储备量为近10000m3氧气。备用的移动式发电机可以保障正压和负压的供应。

*水源供应, 建成9路市政进水的环网供水系统

日均供水量可达4600t, 任何一路或多路市政供水中断, 所有区域都可以通过环网供水。另外, 还建立了深井地下水源应急保障系统, 可供水约1200t, 一旦发生自来水源污染或停水, 深井水立即切换进入医院供水环网系统, 该水源并且是经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源, 并能保障各常规医疗业务区的间断供水, 重点部门的持续供水。

医院建筑应急功能的建设实践 篇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是一所有着76年发展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 医院经过近几年的改扩建, 有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编制床位2100张, 实际开放床位达2800张。但受到地处城市中心区, 用地面积小, 老医院改造布局难的制约, 院内医疗建筑整体布局仍不理想, 尤其是医院门急诊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建筑, 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而该院又是新疆急救中心, 新疆急救研究所, 全疆急救培训基地, 兴建急救综合楼迫在眉睫。

一、设计思路与方案

(一) 常规设计思路

符合急门诊一般属性定位及功能要求, 满足急诊基本流程。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

医院2005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建设急救综合楼, 经过医院与设计院相关人员区内外考察, 了解国内先进的急救理念、急救流程、必备功能, 便于吸取先进经验, 少走弯路。在符合国家急救门诊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2006年初完成急救综合楼设计, 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动工建设。该楼占地面积1638m2, 总建筑面积46000m2,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两层、地上24层, 其中地下两层为停车场、人防战时急救中心。一至四层为急救用房, 其中一、二层为急救门诊, 三层为新疆化学中毒救治中心, 四层为急诊ICU, 十三层为手术室, 十九层、二十一层为急救内科病房。其余层为普通病房。急救中心用房建筑面积达6000m2, 急救床位108张。

该楼主楼面对城市街道, 紧邻医院门诊、医技楼、住院部, 后接外科手术楼。内设竖向医用电梯8部, 一至三层设有扶梯, 易于急诊服务。一层设急诊诊室、抢救室、清创缝合室、设有CT室、DR室及公共、辅助用房。二层主要为急诊留观、急诊药房。三层依托化学中毒救治中心检验设施也为急诊检验服务。从急救功能、流程看该楼能满足一般急救要求。

(二) 强调区域性急救中心与其特殊功能需求属性定位, 满足特异性要求

医院急救综合楼虽然在功能设计、流程布局等方面对照国家急救建设标准, 满足急救基本功能需求。但考虑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是新疆急救中心, 新疆急救研究所, 在承担全疆急救任务同时, 还负责全疆疑、难、危、重症救治任务。新疆地理位置特殊, 远离周边大城市, 遇突发群体急救事件, 难以在短时间内向周边城市疏散救治。我院地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 可以及时辐射、覆盖周边地区, 实施自我救治, 具有区域性急救中心性质, 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优势。因此, 该楼不能局限于满足一般急救需求, 而应满足我院在区域性急救方面更高、更难、更广之特异性要求, 必须加以深化改进。

首先对该楼急救区域进行重新调整, 突出突发群体事件的急救功能。针对一层公用大厅面积过小, 不利突发群体事件急救的缺陷, 以及新疆地处严寒地区, 住院病人活动不便的问题, 医院决定增扩急救中心一层1000m2的急救前大厅和连通内科楼、外科楼、急救中心楼近3000m2住院活动大厅。

为易于突发群体事件急救分诊、周转、抢救, 强化分诊台醒目位置, 扩大抢救室面积及加强配置。增设急救车直进急救大厅专用入口。一层增设妇科、儿科急救诊室、洗胃室。扩大二层急救药房、急诊留观室。增设急诊注射室。三层除常规检验外增加了其他急诊检验项目、增设急诊心电图室、急诊B超室。为及时进行急救患者急救手术, 在十三层手术室层设急救手术室, 并通过增加空中连廊与原外科手术室 (20间) 连通, 便于医护人员、血库的血液、医疗设备及时调配达到, 也使得急救功能更加趋于完善。增加了收费室、护理外勤办公室、值班室, 增加了银行自动取款机, 完善了辅助设施, 方便了急诊患者。在地下负一层增设物资、设备、一次性医用耗材、护理外勤等库房, 储备应急物资, 保证应急所需。增设全院空调、消防、安防远程监控联动。

二、以“急救”为核心, 全方位满足需求

急救中心急救功能的齐备、流程的合理仅仅是基础, 要使急救实现“绿色通道”救治, 还需从道路、交通、垂直运输、通讯网络、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全方位保障, 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急救。

急救中道路的畅通、是生命通向希望的“绿色通道”。我院急救楼除主入口与急救大厅相通外, 还设置了两个独立的急救出入口, 实行人车分离, 各入口处均为无障碍通道, 满足急救车辆顺利出入。大楼门前沿街路面原围护栏取消, 地面全部采用花岗岩铺设, 拓展了急救场所及急救车辆停靠空间, 突显急救场所效应。

急救中室内水平、上下垂直交通的畅通, 是与死亡抢时间。除保证室内各通道通畅, 必须设手术专用电梯, 应急电梯, 使急救病员、医护人员、药品物资及时到位。

通过增扩急救前厅、住院楼连通大厅不仅解决了急诊救治所需大面积, 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遮风避雨、候诊休息场所。室内人工模拟自然小环境, 为病人家属稳定心情, 缓解急躁情绪, 康复锻炼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建筑与装备经受住考验

2009年7月5日傍晚, 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不久, 医院迅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 面对大量伤员的到来, 重伤者由大小急救车辆由绿色通道直接送至抢救室, 轻伤者由另一入口进入诊室进行救治。宽敞的急救大厅里急救指挥部成立, 医疗、护理、药品、器械、物资、洗消供应、供水、供电、膳食、护理外勤、安防保卫全方位启动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将接送来的伤员及时进行分诊, 护理外勤等人员将伤员进行有序分流、转运, 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室、ICU……急救现场秩序井然、忙而不乱。急救绿色通道的设置, 门前地面无障碍的合理规划, 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和沉着的现场指挥。

乌市“7·5”事件受伤者多为开放性脑颅、肢体外伤, 伤情严重。在当晚抢救过程中, 急诊抢救室最多时同时可容纳8人的抢救, 挽救了大量生命。新增设的诊室全部启用, 除一间诊室仍为一般急诊救治服务, 其余5间诊室均为“7·5”事件伤者服务。使用可移动B超、心电图设备, 在急救大厅现场流动为伤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 缩短检查转运时间。医院外科手术楼、急救综合楼各专用梯专人驾驶运送伤员及时通往手术室、ICU室、留观室, 手术、麻醉科全部处于紧急状态, 随时手术。为药库、血库、物资库等药品物资运送开通单独的出入口, 使急救所需药品、耗材、血浆、被服等物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抢救现场。急救大厅1~3层扶梯不间断运转, 大大方便了患者及工作人员在急救层的上下, 为抢救伤员争取了宝贵时间。

由于急救大厅宽敞明亮, 诊室多, 设备齐全, 急救垂直、水平交通设施的合理设置, 保证了急救药品、一次性耗材、消毒供应、物资配备供应交通运输需要, 使抢救迅速, 处置及时, 分散合理, 没有耽误一名伤员救治。抢救从当日19时开始直至次日凌晨6时历时11小时, 共紧急救治伤员245人, 手术50台。此时的急救中心方显现出其应对大型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作用, 经受住了考验, 是对医院根据客观实际, 不拘泥固定思维的创新设计的肯定, 是对急救中心准确定位的肯定, 是对急救中心建设成功的肯定。

医院地处“7·5”事件中心地带, 事发当晚, 局势不明情况下, 被接至该院的受伤人员及家属越来越多, 在实施医疗救治的同时, 为避免再次受到暴徒袭击, 医院在加强戒备同时, 将住院大厅作为收留伤员家属及过路避难群众的临时场所, 为轻伤员、家属、群众免费提供晚餐、饮水。安抚了伤员家属及群众的情绪。当晚, 急救大厅内接纳周转伤员300余人, 容纳医护人员、工作人员、避难群众500多人。

四、几点经验

(一) 准确定位与政策扶持对急救中心的建设发展至观重要

设计医院急救中心应根据当地医疗资源状况, 结合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和自身实力进行准确定位。在按照国家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的同时, 要根据医院急救中心定位, 医院具体实力, 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急救中心, 完善急救相关配置。对于区域性、地区性的大型急救中心建设政府应给予重视与扶持。此类急救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急救事件时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急救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二) 急救流程顺畅、功能完善是急救中心建设的核心

大型区域性急救中心设计首先做到医疗流程顺畅, 急救功能用房齐全, 应设计急救大厅, 急救门诊尽可能配置急救医技检查检验设备, 或者与医技检查检验临近, 与手术室、ICU顺通。以满足急救医疗需要。

急救中心应设置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边, 门前应有较为开阔的广场, 地面通行平坦防滑无障碍, 设专用人车分离急救入口, 便于急救车辆快速出行, 病员及时送诊, 真正做到绿色通行。

(三) 急救建筑装修要经济适用、简捷明快

急救中心地面易采用防滑耐磨易清洗材料, 墙面尽量采用耐污染易清洗材料, 吊顶材料选用防尘防塌陷材料。各部位装修材料满足防火要求。保证急救场所洁净、安全。内外标示醒目, 提示引导明确, 易于急诊患者找寻。急救中心的供电设施除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外, 必须有可靠的第三电源保证。插座、洗手盆设计位置合理, 数量充足。照明灯光明亮、柔和不刺眼。安装消毒灭菌灯, 感应水咀。冷热水供应到位。通风采光状况良好, 网络通讯、呼叫、供氧、负压吸引畅通。施工做到牢固美观。方能应对突发群体急救时需要。

(四) 医院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医院投资近200万元, 依托急救大楼在地下室新建了视频监控中心, 在急救中心周围安装了视频监控点, 并与医院其他医疗建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相连。其固定影像摄像功能, 不仅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也给“7.5”事件后公安刑侦部门准确、迅速甄别犯罪分子提供了有力依据。各大型综合医院应根据医院自身经济实力、医院地处周边社会治安状况综合考虑进行必要的投资, 安装视频监控装置, 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五) 通讯畅通在应急抢救中的作用

在“7.5”突发事件造成局域通讯网络联络中断时, 医院紧急启动院内网络通讯应急预案, 首先保持医院内部通讯联络畅通。使指挥部命令及时传达到医院每一个科室。保持上下同心, 步调一致。

(六) 第三电源在医疗救治中的重要性

炼化企业应急平台功能的应用探讨 篇3

炼化企业主要从事的是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生产, 属高危行业。炼化企业通常规模大、占地广、装置多、管线密集, 其生产过程大多都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有害的特点, 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加热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固有的风险性决定了其突发事件的遇然性、突发性和严重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 尤其是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此, 针对突发事件处理建立一个切实可用、科学高效的应急平台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炼化企业不断完善与深化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势在必行。

1 国外发达国家的应急系统介绍及应急平台的基本认识

“9·11”以后, 美国大力加强应急资源整合、应急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使应急平台具备资源共享、综合智能分析、统一规范的协调管理以及信息畅通的技术能力。为综合预测预警、形势通告、协调指挥等提供强大支撑。在英国, 建立集成应急管理平台 (IEM) , 增强应急机构间的协调与协作能力, 通过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风险, 使其拥有并维持世界一流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德国, 先后建立危机预防信息系统 (de NIS和de NIS II) , 为联邦和地方政府决策者的信息沟通、事件响应提供信息网络支持。在日本, 灾害信息系统包括早期评价系统和应急对策支持系统, 为政府快速、准确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为相关机构提供共享信息平台, 其信息获取和传输覆盖了从首相官邸、到内阁府、到都道府县的行政机关和消防本部、到基层的村庄。

应急平台一般由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即硬件支撑和核心应用。支撑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安全支撑系统和容灾备份系统等;应用系统包括: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预测预警系统、智能方案系统 (即数字预案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模拟演练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应急管理平台的实施难度非常大。在进行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时, 首先必须根据炼化企业的特点, 分析设计时的关键点。只有充分了解应用环境的需求, 才能根据软件的特点, 发挥集成应急管理平台的产品特性。

2 应急平台功能完善与深化的相关措施

2.1 提高模块及采集数据标准化, 便于系统移植

在应急平台建设中, 标准的建设和遵守、执行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原则, 管理的信息系统应当注重和推行标准的建设。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系统内各级单位用户之间的协同应用、数据交换以及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从这个方面来说, 标准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系统设计的标准化原则包含以下内容:

技术标准化:系统的设计应使用通行的、广为接受的技术和方法, 保证系统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以及与其它应用系统的可协同性, 体现“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要求。

结构标准化: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先进的、成熟的、被广为应用和验证的架构, 降低系统的设计风险, 提高稳定性和灵活性。

模块标准化:模块标准化是指模块结构标准化和模块接口标准化, 保证系统模块的可组合性和可互换性特征, 以便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子系统的功能扩展。

2.2 未雨绸缪,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技术防范

应急系统应多与工业监控等物联网技术结合, 提高工作效率。应急突发事件前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关键部位与偏远部位进行技术防范。采用摄像头对偏远部位及关键部位进行监控, 对现场人员使用跟踪定位技术, 对其实现跟踪, 实时的定位监控, 并通过对现场人员进行提示和指导, 达到“提示安全、防范事故、告知危险, 指导应急”的作用。可以对现场画面进行实时巡查, 对以往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追溯。

2.3 强化企业组织领导, 应急预案编制做到全覆盖

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要充分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 认真总结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借鉴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做法, 针对本企业重大危险源状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关键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 一定要尽可能地组织全体员工参与, 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员工的各自专业优势。通过参与, 能全面地辨识出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 能让员工全面了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柜架, 明确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应急行动重点和应急处置措施, 能有效避免员工在突发事故面前的慌乱、紧张状况。

炼化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要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 制定从企业到基层车间以及重点岗位、场所的应急预案, 并要充分考虑到与上级主管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相互对应、相互衔接,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提升应急预案质量标准, 从而真正解决炼化企业应急预案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相互衔接不紧密等问题。为应急平台系统中应急预案模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4 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坚持应急预案演练全覆盖

炼化企业的应急预案演练, 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危机意识, 检验企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完善企业应急管理平台的重要环节。为积极推动炼化企业应急演练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方向发展, 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演练的内容要全面。要根据炼化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结合实际地制定应急预案年度演练计划和演练方案, 要分层次、分时间段、分类别地组织演练。演练计划要突出层次性, 遵循由下而上、由浅入深, 先分后合、分步实施的原则, 综合性应急演练, 应以若干次的专项演练为基础, 条件成熟后逐步进行综合性的演练。

二是演练的形式要突出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演练层次高、场面大、综合性强, 覆盖面广。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分层次、抓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演练;要不拘形式, 可以通过桌面推演、功能演练以及实战模拟、以会代训、图上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演练。

三是演练的特点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战性。演练的过程不能走过场, 要围绕“统一指挥”和“协同配合”这两个中心开展演练活动。要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确定演练项目, 如炼化企业重点要针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与着火爆炸组织演练。另外, 还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开展不同的演练活动, 如春季的防火防爆演练、夏季的防洪防汛、防台风演练、冬季的防冰冻、防暴风雪演练等。

为了提高演练的实效性, 不能总按预先制定的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演练, 要根据应急事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现场救援环节上搞一些突击性的演练, 才能检验出当遇到突发事件时, 炼化企业是否真正能做到“四个到位”, 即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和应急措施到位。

2015年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是一件悲剧, 但恰恰是全民对于突发情况意识淡薄所致。如果向大家灌输过这种突发情况各种处理方案, 并适当加以演练, 一定不会发生如此惨剧。

2.5 应急平台智能化管理, 提升应急指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应急数据都分布在各个专项部门系统中, 如何将应急数据有效提取是一个问题;另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何保证关键的数据完好无损, 并且将准确、完好的信息呈现给指挥者, 也是一个问题, 而这些问题与应急指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能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突发事件, 除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外, 必须加强人员总体素质, 不断培训、学习和演练, 才会真正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和决策系统, 达到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目的。

3 结语

当下,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加之我国还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因此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 防灾防害是维护社会稳定, 还惠于民的关键。目前随着信息化的深入, 很多行业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 实现架构内统一平台化管理。

炼化企业的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和资源整合的过程。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应急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机理认知的深入、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将不断的发展、提升与完善, 为科学、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越来越大的支撑。企业的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只有夯实基层、加强了根本, 才能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水平, 不断开创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为保障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炼化企业应急平台功能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应急系统介绍及应急平台的基本认识, 然后进一步提出了应急平台功能在炼化企业完善与深化的相关措施, 为炼化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应急平台功能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应急功能 篇4

关键词:国家电网,电力通讯,应急通信

一、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的原理介绍

在我国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中通常应用NGN网络, 其功能优势在于技术支持与功能实现的独立性, 主体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模式提供多媒体业务, 整个网络可分为业务层、控制层、传输层与接入层。接入层的主要功能包括不同媒体间格式转换、音视频处理、处理各类计入技术、提供不同业务类型接口、完成语音类业务分组化目标、分配IP地址与协议转换、实现业务聚集与宽带管理、通过统一协议接口送给核心交换层等, 接入层的设备包含各类网关, 比如信令网关SG、中继网关TG等。传输层可用多种形式, 比如ATM传输技术、IP协议、SDH同步数字体系等。控制层则将软交换作为实体去实现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 包括地址解析、业务提供、交换支持、呼叫控制、互联互通、协议处理、计费、资源管理等功能。业务层则主要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其具备IN业务逻辑、AAA、地址解析等功能。

二、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设计

(1) 应急通信系统需求分析。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实际情况和还求, 应急综合通信系统在设计上需要满足一定的需求, 比如整合资源、互联互通的应急指挥、电力基础数据支撑、电力应急管理等。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要求反应及时, 实现部门间的快速配合, 第一时间处理事故。在业务功能需求方面, 需满足互联互通、应急指挥调配、视频处理、视频会议功能、移动应急指挥、地理定位功能、集中控制功能等需求。此外, 系统还需具备一定的性能需求, 比如稳定性、兼容性、主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等。

(2) 系统结构设计。从功能需求和电力系统的需求来看, 应急综合通信后台系统可搭建在电力公司总部, 基于NGN网络标准进行平台构架。在现有电力通信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搭建, 扩展各种智能终端应用, 并将各种应急移动视频接入方式进行整合, 实现远程交互呈现。平台由四个层次组成, 其中接入层系统实现语音对讲、现场指挥及视频回传等功能, 其由三部分组成, 即应急移动视频会商系统、集群调度指挥系统、应急单兵系统;网络层系统选择IP网络作为承载网络, 运用4G、卫星、Wi Fi三种通信接入形式;控制层系统包括各类协议转换网关, 用以实现互联互通功能;业务层系统实现了软件平台, 即应急综合通信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

三、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功能与应用

(1) 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从系统结构来看,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即视频处理、主控处理与存储处理, 其中主控处理是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的核心, 但三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有一定的关联, 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多媒体协同通信。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由四个业务功能模块与六个辅助功能模块构成, 用于实现智能调度 (单呼、组呼、会议、广播、强插、强拆、监听、视频呼叫、视频调用、信息推送、环境监测) 、视频调度 (视频显示、关闭视窗、停止上传、视频转发、视频联动、视频截图、全屏显示、视频参数调节、视频设置) 、协同管理、数据中心 (查询、播放、下载、删除) 、拨号盘、通讯录、通话记录、信息记录、系统日志、系统设置等功能。

(2) 应急指挥态势标绘系统。应急指挥态势标绘系统包括主控处理、地理信息、视频处理三个部分, 其中主控处理是核心。该系统由八个功能模块组成, 各自需实现功能如下, (1) 新建与提交汇标:选择事件类型、输入态势标绘标题、绘制现场示意图、制定协同单位、语言描述、指定应急事件开始与预期结束时间; (2) 协同绘标; (3) 分析研判:结合事件实际情况, 并获取物资、人员、车辆等信息, 制定合适的调度方案; (4) 符号属性:标示地图个符号信息; (5) 指挥调度:双向视频交流与远程指挥, 定位现场位置及画面回传; (6) 态势专题: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显示当前态势。

(3) 远程交互呈现系统。远程交互呈现系统实现整个应急通信系统中的会议功能, 其由桌面客户端、移动客户端与会议中心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会议中心是系统的中枢, 而移动客户端则提供了更为便捷、实效的移动会议功能。远程交互呈现的目的在于远程会议, 其需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设置、视频呼叫、会议管理与联系人管理。

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集合了卫星通信、4G、WLAN技术、电力专用光纤、NGN通信网络、PTN专网等多种通讯技术, 以及机动应急移动高清视频会商等, 基本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需求。

参考文献

[1]邓创.基于无线自组网的电力应急现场指挥通信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5

应急功能 篇5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城市公园,平灾转换,改造设计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灾害频发, 人民饱受其害。尤其在城市中, 建筑密集, 人口集中, 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城市规划中,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十分重要。

当灾害发生时, 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并给予妥善安置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城市公园作为开敞性空间, 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庇护之所。根据过去发生地震后的经验, 市民往往会自主前往城市公园避难。但城市公园毕竟不是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功能缺乏, 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避难人员的各种需求。依托城市公园, 结合避难人员的需求, 通过改造, 合理导入防灾功能, 使其在灾时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注重景观设计, 而应急避难场所则偏向于防灾功能。但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上看, 两者又具有共性。对现状公园进行评价与分析后,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规范进行改造, 既要保证景观尽量不被破坏, 又要满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达到平灾转换的目的。

1 设计原则

1.1 平灾转换

平灾转换是指兼具平时和灾时功能的城市公园根据不同时段的要求进行功能转换。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 将公园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灾时所需求的服务结合起来, 平时基础设施可供游人观赏、休憩、娱乐, 灾时则作为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服务。改造时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植被景观、水体等, 减少改造经济成本。

1.2 可达性

地震发生时, 人群往往十分慌乱, 如何迅速高效地找到应急避难场所非常重要。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连的方向不同的疏散通道。应对城市公园周围的道路体系是否合理做出评价, 保证人们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

1.3 以人为本

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避难人员。在改造设计中, 空间布局和设施布局都应满足平时人们的生理及审美需求, 更应充分考虑避难人员在灾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设身处地, 合理配置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一个较为便利、舒适的环境。

2 改造设计

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 , 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分:基础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

2.1 基本设施

2.1.1 应急篷宿区

民以居为安, 当人们居无定所时, 往往会产生不安的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受灾民众的住宿问题。出于搭建救灾帐篷的需要, 应急篷宿区可结合公园内较大面积的开敞式绿地或球场、活动广场等硬质铺装场地设置。救灾帐篷宜采用标准制式, 符合国家民政部行业标准《救灾帐篷》 (MZ/T 011.1) 的要求, 可根据用途选用不同规模。篷宿区宜分区设置, 区域之间应有消防通道。另外, 室内场地如体育场馆也可作为篷宿区。

2.1.2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

地震时必然会有部分人员受伤, 需要在公园内增设医疗点, 能够及时收容伤员, 受伤人数可按避难人数的2%进行计算。同时配备足够的医疗用品和器材。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可结合建筑设置或采用医疗帐篷, 手术医疗间应保证正常照明, 不妨碍手术的进行。医疗点还应定时对公园进行消毒, 避免发生疫情。

2.1.3 应急供水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 应设置供水设施保障避难人员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可选择市政供水管网和供水车、蓄水池、抗震水罐、水井等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保证用水的及时供给。各类用水设施注意与公园内环境相协调。饮水处可结合景观设置水龙头, 每百人至少设置1个水龙头, 平时可作为绿化灌溉使用。

2.1.4 应急供电设施

地震灾害发生时, 市政电网可能会遭到破坏而无法发挥作用。为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 可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等作为补充。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电保护措施。照明可采用太阳能路灯或风光互补路灯, 可以有效地节约应急电源的资源, 篷宿区内应设置安全照明。

2.1.5 应急厕所

应急厕所可根据篷宿区的情况选用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暗坑式厕所可结合草坪建设, 地下设置暗坑沟道, 上覆水泥盖板, 坑道首端设置水阀, 末端则设置化粪池。平时盖板上可覆盖草皮, 与周围环境协调, 灾时则打开盖板, 围上篷布, 即可使用。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大, 对坑位的需求较多时, 可选用暗坑式厕所, 较为经济。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小, 或是不方便建设暗坑式厕所, 可选用移动式厕所, 便于移动。应急厕所的设置应位于下风向, 距离篷宿区有一定的距离, 保证篷宿区的空气不受污染。

2.1.6 应急垃圾储运措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集中, 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 对公园环境造成污染。可根据避难人数合理布局垃圾站、垃圾箱、移动式垃圾桶等。垃圾储运设施应位于下风向位置。

2.1.7 应急通道

为了配合救援行动, 内部道路应连接各应急篷宿区、医疗救护区、出入口交通集散区, 形成道路网络系统。公园内道路通常景观性较强, 道路宽度可能不满足救灾车辆通行要求, 考虑消防车辆需要, 园内道路应不小于4米。出入口宜设置开放式, 方便迅速进入避难, 出入口应不小于2个, 且位于不同方向。

2.1.8 应急标志

在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 在主干道及路口设置功能指示牌, 引导内部交通, 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应急设施。各类应急设施旁应设置明显的应急标志, 标志内容包括图形符号、汉字和英文三种形式, 以便于不同的人群识别应急标志。

2.2 一般设施

2.2.1 应急消防设施

人员集中的地方, 消防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可在公园外侧种植防火林带, 选用不易着火、不易燃烧的树种, 从外部断绝火势蔓延。各篷宿区和医疗救护区域应配备应急消防设备和设施, 可利用公园现有的消火栓和灭火器材, 不足时应新增。若有条件时, 可建设取水码头利用公园内水体提供消防水源。

2.2.2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物资储备设施可单独建设或结合周边仓库、超市、药店、商店等设置。物资储备设施不宜离应急避难场所太远, 应小于500米。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物资和管理服务物资等, 并应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

2.2.3 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需要及时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良好的通信系统, 能够起到引导群众、传递信息的作用。指挥管理设施一般可结合公园内设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地方设置, 如公园管理处。为保证任何角落都能收到来自指挥中心的指示, 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还兼具发送寻人启事、医疗信息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应覆盖所有通道和出入口, 以便于指挥管理中心能全局掌控整个应急避难场所内的情况, 并对突发情况作出应急反应。

2.3 综合设施

2.3.1 应急停车场

公园一般都设置有停车场, 灾时仍然作为停车场。可根据公园疏散避难的人数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场地作为灾时临时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停放车辆应为救灾及医疗车辆。

2.3.2 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可选用开敞、平坦的硬质铺装场地。为了保证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角度, 周围10米内不能有高大树木和建 (构) 筑物。

2.3.3 应急洗浴设施

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若为暗坑式厕所, 避难人员可采用冲水阀门接出的水管进行洗浴, 污水则随暗坑排入厕所末端配置的化粪池内, 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经处理后排入水体。若为移动式厕所, 可采用移动式洗浴设施。

2.3.4 应急功能介绍设施

为了使避难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应急避难场所, 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功能介绍图板, 配上平面图及设施介绍文字。

2.4 其他要求

上述应急设施, 无论是结合现有建 (构) 筑物设置, 还是新建建 (构) 筑物设置, 都应满足国家相关抗震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田雨灵, 孙黎, 罗言云.“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广东园林.2009 (6) :17-19

[2]陈朝霞, 白红伟, 仲丽娜.对城市公园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的探讨——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为例[C].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章.2014:192-196

[3]曾娇.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鹰潭市东湖公园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 21734) [Z].2008-05-07

[5]单培卿.“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郑兴忠, 王珍.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11, 31 (3) :7-8

应急功能 篇6

一、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结构

根据埃德加·沙因文化层次理论, 可将档案应急准备文化体系分为潜意识假设层、外显价值观层及表现层等三个层次。潜意识假设层是指人们在应对档案灾害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应急准备意识和价值观, 它们不容反驳和质疑, 是档案灾备文化的核心层, 也是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灵魂, 影响着人们在档案应急准备工作中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灾害观、应急准备理念、伦理道德、互助协作意识、价值行为模式、应急工作秩序等。外显价值观层也称中间层, 指在潜意识假设的影响下, 人们在档案应急准备工作中制定的各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 是塑造核心层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档案应急准备工作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社会关系等。表现层是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外化表现形式, 由物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构成, 是人们在档案灾备工作中各种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如档案应急准备信息系统、救灾设施和设备、应急标志标识、应急预案的编制、预警预测、培训演练、应急资金的投入、防灾知识教育宣传等等。

二、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功能

1. 导向功能。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档案部门和档案个体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引导,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本身蕴含了档案安全文化的价值观、理念和相关规范标准, 是各方的“共识”, 因而对两者都具有一种无形的强大感召力。一方面, 外显的应急准备制度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等约束着档案个体的行为, 规约着档案员工在符合安全文化的范围内自觉地活动, 如果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与之产生悖逆现象, 文化会发挥“纠错”作用, 将人们引导到档案部门和个体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相关规范标准上来;同时文化也规定着档案部门的价值取向, 档案部门通过个体认可的应急准备文化的价值观获得控制功能, 在发挥目标凝聚、价值凝聚、理想凝聚功能过程中, 将档案部门和各个体的行为有效地引导到应急准备工作的目标上, 使得整个档案应急准备工作得以推进。

2. 约束功能。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约束作用不是简单的制度式硬约束, 更是一种软约束, 它体现在档案安全工作的文化氛围、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之中, 其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档案部门的应急管理制度及培养档案个体的伦理道德规范两种途径来实现的。档案应急准备管理制度是档案应急文化的重要内容, 档案部门及个体都必须在相关制度框架内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保证与制度规范的趋同, 以达到与档案应急准备整体工作环境的协调一致。但制度往往落后于实际应急准备工作的发展, 再严密的制度也有疏漏, 不能包罗万象, 应急准备文化则是对严谨制度的平衡和补充, 是应急管理制度的升华, 较正式的硬性制度更有力、更自觉、更统一, 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档案个体产生一种无形的理性韧性约束的作用。

3. 凝聚功能。

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量, 档案应急准备意识被人们接受后, 就会产生一种黏合作用, 将分散的档案个体紧密地聚合起来, 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树立起以档案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档案应急准备文化像一根纽带将各档案个体的安全意识同化于档案部门应急准备工作整体目标中, 加强对个体行为的引导, 将分散的个体力量聚合为群体的整体力量, 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团结、齐心协力地参与到档案部门的安全准备工作中去。一旦灾难发生, 档案实体遭受安全威胁之际, 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尤其能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力量。汶川地震中, 档案遭受严重损毁, 共有103个档案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当时在余震还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广大档案工作者不顾自身的安危抢救和保护受损档案, 如果缺乏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和对档案安全文化的认同, 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行为在当时极其危险的环境中是难以解释的。

4. 能力提升的功能。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蕴含的价值观以各种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档案部门和各档案个体, 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档案应急准备工作全过程起到优化作用, 在应急准备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档案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对档案部门和个体的不规范行为进行预防、警示和监督, 有效提升档案应急准备工作的能力,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不仅会在档案领域内部发挥积极作用, 而且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其安全防范准备的意识、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等向社会扩散, 与社会产生某种共识, 从而产生一种文化的辐射功能, 创造有利于档案部门应急准备工作开展的外部支持环境, 并有助于树立档案部门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使命中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三、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构建与完善

1.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产生———对传统档案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形成肇始于档案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各类灾害对档案造成了极大破坏的实际情况, 引起了档案界对档案的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视。从整个外部环境来看,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领域也对灾害安全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 并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但其深层次原因仍然是档案部门内部安全因素的自我需求。根据文化律 (Cultural Law) 理论,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为成员所接受, 对于档案应急准备文化也同样如此。为促使各级档案部门有效预防和应对档案工作中的各类突发事件, 国家档案局制定下发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办法》中对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开展培训、组织救灾演练等提出了总体要求。今后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档案应急准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加强对应急准备文化的宣传教育, 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 在实践中不断强化, 努力转变档案部门及个体的应急准备意识及行为模式, 建立起新的应急准备文化。

2.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涵化———应急准备文化与日常管理文化冲突的整合。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可有效地提升档案部门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减轻突发事件对档案工作造成的破坏程度, 然而应急毕竟是一种非常规状态, 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范围内, 档案工作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平常状态, 档案在平常工作中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原有的主导性日常管理文化本身自我延续性的特征, 往往具有某种超稳定结构, 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某种惯性或刚性, 抑制了内在批判性和怀疑性的应急准备文化因素的生长, 会出现文化滞后的现象, 这时应急准备文化和档案日常管理文化之间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情况。档案部门必须正视这些冲突的客观存在, 对现来的日常管理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 正确处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加强对两者的管理和引导, 使两种文化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互为表里, 促成两者的有机融合。日常文化和应急准备文化也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 在观念、行为及物质文化方面发生更迭、输出或吸收, 两种类型的意识及制度行为规范等在功能上互相依赖和加强, 实现彼此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发生文化的变迁。

3. 档案应急准备文化价值的内化———形成个体的文化自觉。

价值内化是指以应急准备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 通过规范化和柔性管理, 影响和塑造档案个体的安全意识、行为和心理, 从而激发档案个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档案个体形成应急准备文化自觉的过程。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内化一般经历服从、认同和自觉三个阶段, 服从表现为档案个体为得到报酬或避免惩罚而在表面上被迫遵从档案安全相关管理规范的约束;认同是档案个体与其他成员取得一致而且自愿接受的一种心理行为状态;文化自觉则是人们真正地将档案应急准备文化的价值观等潜意识纳入到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 并且这种价值观是持久、稳定和难以改变的。为此, 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档案个体开展包括档案灾害的种类、发生方式、灾前如何准备、灾中如何防护、灾后如何恢复等相关应急准备工作的培训和教育, 使个体能够从语言、情感、角色、技能、经验与规范等各个方面感受档案安全文化的影响, 对个体产生一种内在的说服力, 在此过程中, 个体也逐步地了解和接受安全文化, 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准则, 将档案安全文化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摘要:应急准备文化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预防性灾害文化, 加强档案部门应急准备文化建设可促使人们形成档案应急准备的理念和价值观, 增强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对提升档案部门应对档案工作中各类灾害事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应急准备,文化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应急功能 篇7

1 气象自动站

气象自动站是为满足不同用户实现各种需要的气象要素观测的仪器。能够实现一些边远、无人等极端环境地区而设计的, 具有气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送功能。

1.1 系统结构

以数据采集器作为气象自动站的核心, 各气象要素传感器作为其分支点。采集器定时接收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及数字信号并分析处理, 然后通过一并传输给远端计算机进行数据二次处理。

1.2 系统组成

气象自动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服务器 (室内部分) 等几部分组成, 主控机还可配备打印机、UPS电源等。

数据采集器:在CPU的实时控制下, 根据各个数据的不同时间间隔要求, 完成数据的连续采集, 进行预处理, 然后将数据传给服务器。

传感器:将对应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量的相应变化, 以完成自动测量。

供电系统:通过电源控制板, 最终用直流供电, 配有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可保证自动站在无市电时, 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

服务器:是自动站的中心控制设备, 其控制软件为实时多任务工作方式, 是自动站人机接口的主要媒介。

1.3 福建省气象局地面观测系统组网

(1) 自动站现状。全省现有国家级自动站70个, 采用电信SDH专用网络传输数据 (图1) , 数据通信对运营商的依赖较强。

(2) 需求。由于全省气象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破坏力极大, 当原有通信系统遭到破坏时, 短时间内往往无法恢复数据传输, 如2010年6月持续性暴雨就造成了南平境内通信全面中断, 数据无法及时上传, 上下沟通受到影响。因此, 建立不受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备份通信方式, 对于自动站数据传输系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功能设计

在保留原有气象观测台站的通信网络系统并且不影响日常气象业务观测的基础上, 增加卫星通信作为备份通信方式, 实现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主备两种通信方式的同步运行。如图2所示。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包括数据的及时率、到报率、误码率) 。根据气象自动站数据传输的特点,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将具备以下功能:

2.1 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系统将接入现有气象台站业务局域网络, 获取业务计算机的日地面报文数据, 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要求:到报率97%;时延8分钟;误码率 (BER) 大约5*10-6%。

2.2 应急文字通信

在业务计算机上实现气象应急文字通信功能 (即实现省局与气象台站之间的点对点文字通信) 。另外, 也可通过局域网内其他用户机实现与省局应急文字通信。

2.3 语音通信功能

通过在卫星通信终端增加通话器, 实现省局与气象台站之间的可通话语音通信。

以一个人正常说话5s来计算:传输速率大约2.4kb/5s;经语音压缩后:900b/5s;按照目前民用北斗运营商数据传输能力大约需要2分钟完成语音传输。 (该功能暂不予以实现, 仅保留语音通话的可扩展接口。)

2.4 授时功能

气象业务计算机读取卫星通信系统时间, 实现对业务计算机的授时。气象台站局域网络内可实现从卫星通信系统获取标准北斗时间, 进行统一授时。

2.5 中心服务器功能

中心服务器由卫星终端和计算机组成。卫星终端通过接收卫星通信系统传来的数据包, 送至服务器进行数据解压、整合, 存入指定文件夹。其接收能力由民用北斗运营商通信卡的数据传输等级而定 (可同时接收远端卫星终端的数量上限) 。

(1) 业务计算机定时从自动站获取气象数据, 形成统一的数据报文, 并存储在本机指定文件夹中。卫星通信软件定时查询该文件夹, 如发现存在新增符合国家气象局统一格式的数据报文, 便向卫星通信系统申请传输该报文 (传输成功后将该报文删除) 。卫星网络将数据报文送到省局服务器, 服务器将接收来的数据进行解包、整合、存档。如发现新增数据报文不符合国家局传输要求, 则将该报文直接删除。

(2) 卫星终端获取标准北斗时间, 气象业务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获取北斗终端时间并在气象业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界面以小窗体的形式显示。观测业务台站测报人员定时对气象自动站系统进行人工方式对时;通过在局域网内计算机安装卫星通信软件实现对网内计算机时间进行自动授时;最后, 卫星通信软件包含一个文字通信模块, 允许在业务计算机与省级服务器进行文字通信。

3 结语

在南平市气象局的支持和配合下, 在严格遵循国家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下, 实现不影响现有气象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将北斗卫星系统嵌入国家级观测系统, 实现其应急备份通信的试运行, 我省为未来卫星通信的引入做好了先期准备。

参考文献

[1]蒋尚城.应用卫星气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陈渭民.卫星气象学 (第二版) [M].气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提高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