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2024-10-25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通用12篇)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1

惩戒是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强制性纠正, 达到教育、改正的目的, 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是一种对学生有益的教育方式 (1) 。作为未成年学生, 中小学生在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准则的过程中, 无法完全排除外来的各种影响, 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矫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行使正当的惩戒权, 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维护了学校正常的秩序。而学校作为社会的缩影, 教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行使惩戒权, 促进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 中小学教师正当惩戒权的行使具有极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的本质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合范行为进行肯定评价, 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又需要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否定评价, 避免其对学生品德形成带来不良影响。当学生出现某些违规行为时, 需要教师行使正当的惩戒权, 对违规行为予以规范和矫正, 促进合范行为的内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具体来讲,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如下影响:

首先,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的。当学生的行为符合各种规范时, 我们就可以称其扮演了正确的社会角色;而当学生的行为与各种规范背道而驰时, 我们则称其没有履行社会角色的要求, 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实施惩戒, 让学生改变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要求, 并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学生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 可以意识到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才能更好地适应和立足于社会, 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感、是非感和正义感。

其次,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中小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2) , 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组织纪律性。当个别学生出现破坏集体纪律的行为时, 往往会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 也会侵犯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 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教师行使惩戒权就是为了维护集体纪律的存在, 保证集体目标的实现, 使更多学生的利益不受侵害。另外,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 如果学生违反集体纪律, 就会因此而得不到集体的认可或承认, 缺乏归属感 (3) 。教师行使合理的惩戒权, 就是为了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 使其行为符合集体要求并被集体认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将逐渐树立起集体意识, 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与集体共荣辱。

再次,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师惩戒权的行使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权威, 而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志向, 被大多数学生认可。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依据、原则和方式等, 除了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教育规律来制定, 还应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 在学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不仅切合教育实际, 而且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当个别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 教师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愿而对其行使合理的惩戒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的“独断专行”, 在实施中更具有说服力, 不仅可以让那些违规学生更乐于接受惩戒教育,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且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马卡连柯认为, 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 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4) 。教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惩戒教育, 无论是对学生的认知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 还是对学生性格与气质的形成, 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学生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许多学生只听得进表扬, 听不进批评;只能接受成功, 接受不了失败;喜欢顺境, 而面对逆境则束手无策。这与我们教育中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 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辅导与教育有重要关系。因此, 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在中小学开展挫折教育。其实, 挫折教育不仅仅在于开设一门专门的课程,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 这就取决于学生和老师怎么去对待。教师惩戒学生就是挫折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事实上, 如果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破坏公物、扰乱课堂纪律, 老师只会对此进行一番无关痛痒的说教就了事的话, 那么就会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愈加脆弱, 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那种“只奖不惩”的做法, 当学生犯错必须实施惩戒教育时, 教师就应该大胆地行使其正当的惩戒权, 给犯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因为处于成长中的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 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其抵抗诱惑的能力比较差, 犯错在所难免。所以, 教师行使惩戒权, 就是为了让犯错的学生在接受惩戒教育的过程中, 经受一定的“心理挫折”, 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提高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了坚强的性格, 而且培养了他们勇于正视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能力, 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二、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维护学校秩序的作用

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教育组织机构, 其各项工作都应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开展, 这就需要靠一定的纪律来维护。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没有水, 其地位不可替代。而纪律要发挥作用, 又必须借助教师惩戒权的强制力量。涂尔干曾指出, 为纪律赋予权威的, 并不是惩戒;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 却是惩戒。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戒, 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 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可见, 在预防和禁止两方面, 惩戒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基本前提就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保障学校活动的有序进行, 消除那些违规行为对学校正常活动的不良影响。

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 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遵守校纪班规, 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破坏学校和社会秩序。如果教师不及时对这些违规行为进行惩戒教育, 非但不利于犯错学生的成长, 反而会对其他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破坏学校的校风和校纪, 影响整个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中小学教育中的未成年学生来说, 法律制裁的后果毕竟离他们更远, 没有道德和纪律的制裁, 就不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畏惧感。所以, 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如果没有惩戒以维护必需的秩序, 集体就会产生混乱, 而受害最多的正是那些似乎为没有纪律约束而手舞足蹈的人。中小学生大多处于未成年阶段, 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 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且模仿性较强, 如果教师对这些不良行为置之不理, 放弃惩戒权的话, 就容易使犯错的学生丧失犯错之后的羞耻感, 而且让其他学生失去对规则的敬畏感, 甚至模仿错误行为, 学生犯错的倾向性更大。在教育实践中, 有些教师一开始就以为只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 因而不愿意在构建集体的规范和秩序上下功夫, 结果班级逐渐成为一盘散沙, 没有凝聚力, 最终提高学习成绩也无从谈起。而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则首先从班纪班风开始抓起, 建立一整套的行为准则和奖惩制度, 开始看似与成绩无关, 但由于学习的秩序良好, 逐渐地, 整个班级的各个方面都高效运转起来。

因此, 教师行使合理的惩戒权, 不仅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 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 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歪风邪气, 维护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当前, 中小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传承、创造人类文明, 而且以特有的方式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了促进社会进步这一历史使命。教师惩戒权作为教师的一种管理权力和教育权利, 其正确的行使同样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人类生活需要秩序,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应该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秩序的实现往往需要相应的社会规则、规范, 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与人之间对规则的强调。这种对规则的强调与以规则为指导的做法,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满足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而社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又需要秩序的维护。中小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承载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 其命运与整个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 中小学校更应该体现出严格的纪律性和规范的秩序性, 对于那些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教师应当依据相应的规范, 对其进行惩戒, 行使正当的教育管理权, 这既能体现教育的公正性, 更能维护学校生活的有序性, 在很大程度上还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 是学生迈向社会的必经场所。中小学校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重任, 是为学生完满地走向社会做准备的。从这一层面来说, 中小学教育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加适应社会生活, 符合社会的需要。另外, 学校作为先进文化和先进知识的传播阵地, 它还会对社会其他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包括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从这一层面来说, 中小学校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可见, 无论是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讲, 还是从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影响来讲, 学校都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与社会生活相贴近。学校应该成为一种生动的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 而不是学习功课的场所, 它作为通过教育手段造就人的工场, 是规则、秩序的社会生活的舞台。

但是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生活, 表现在教育内容上, 过多反映真、善、美等理想化东西, 较少反映假、丑、恶等现实性的东西;在教育方式上, 过多采用奖赏教育, 较少采用惩戒教育。学生的校园生活本来就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一方面, 学校自身就是一个小社会, 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 另一方面,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还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家庭、社区、公共场所与社会进行亲密接触。因此, 学校不可能是一片净土, 它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上, 凡是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么在学校中, 学生的犯错行为也应当受到教师的惩戒, 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学校能够形成“当惩必惩”的良好风气, 那么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就会相应地减少。而且, 当学生真正迈向社会时, 他们也就更加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从这一点来说, 教师行使合理的惩戒权, 对促进社会进步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1 姜冬梅.正确面对惩罚教育[J].山东教育, 2003, (3) :51-52.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9.

3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教育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88.

4 巴班斯基著.李子卓等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393.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2

摘要:由于长期的观念影响,我国的纳税服务体系一直处于一种监管型,并未向服务型转变。文章通过目前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现状的描述,从公共财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三个角度分析了纳税服务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供纳税服务和建立一种和谐的税收体系。关键词:纳税服务 新公共管理 税收遵从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向所有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纳税权力的服务总称。纳税服务观即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是人本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将整个税收体系比作金字塔,那么纳税服务工作就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它涉及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我为主”的服务方式,强调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以满足纳税人各类办税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运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服务。把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评价各项工作实绩和效率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自1996年税收征管改革以来,以办税服务为基础的纳税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各级税务机关在提高纳税服务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从规范纳税服务厅,到相继公开纳税服务厅窗口服务职责,并形成了相应的服务制度体系都促进了纳税服务质量的提高。但从宏观上看,当前纳税服务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完善、税务干部服务理念亟待提高、税务机关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模式缺少深化纳税服务改革、税务系统内部还未能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缺少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考察机制等等,这些问题都使纳税人的权力难以落实。因此研究纳税服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纳税服务体系深化,使之从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二、目前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现状

(一)纳税服务理念落后

纳税服务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税务干部服务理念落后。我国的宪法规定了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却忽视了对公民在缴税过程中应当享受的权利,从而导致税务干部服务理念落后,自身定位不准。虽然近年来在改进服务制度,提高服务层次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发展,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服务理念还停留在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范畴,缺乏实质性突破,远不能适应新的税收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征纳税关系的认知局限于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层面。这种权力意识本位化直接带来的是服务举措“本位化”。在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中,税务机关是纳税服务的主体和主导,服务举措是更多地倾向于便于管理的角度建立的。严格地说,这是一种管理的体系,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体系。(2)过多注重形式性服务,肤浅地照搬了银行等窗口服务部门的做法,服务层次不深。(3)忽视了纳税人的需求,使得纳税服务“供求不对路”,纳税人需要的项目没有被列入服务重点。(4)纳税服务未能遵从纳税人自愿的原则,而以税务机关管理需要为出发点。

2.纳税人理念落后。本身作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纳税人,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对纳税人的权利缺乏了解,因此缺乏要求税务机关提供完善的纳税服务的自觉意识,期望值不高。这种期望值的不高,直接导致税务机关在提供纳税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监督。

(二)税务系统内部还未能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1.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到位。纳税服务机制要求无论是征收、管理、稽查哪个环节,都有征求纳税服务需求并向有关环节反馈的义务,面对纳税人时都是代表税务机关的服务者,而不能因工作分工忽视了税务工作者法定的纳税服务义务。由于缺少纳税服务组织机构,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信息联系不畅,征收岗位发现的纳税人服务需求不能及时传递到管理岗位,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纳税人对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环节的服务需求不能及时传递到征收、稽查环节。税务稽查只管查账,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纳税服务职能,征、管、查未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纳税人服务。

2.跨地域的税务机关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跨国、跨区域的纳税人日益增多,而在现行的属地管辖的原则下,同一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公司所接受的税务管理机构不同,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缺乏必要的联系渠道,各管各的事。在办理纳税事宜上,本来税务机关相互联系就可以了解的税收信息,却由纳税人到一个税务机关取得信息资料,再送到另一税务机关,加大了纳税成本。

3.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缺乏畅通高效的沟通联系渠道。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没有固化、畅通、高效的联系渠道,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不能及时传递到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也不能及时了解不同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不同需求。有的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服务需求信息的主动性差,重税收管理性信息,轻服务需求信息,没有建立长期、固定的模式,对纳税服务信息的了解片面、不完整。

(三)信息化服务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

1.政府对税收信息化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制定严密的发展规划,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联系各级税务机关、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政府缺少严密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各部门之间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有的部门才刚刚起步,形成了税务机关一枝独秀开展信息化服务的局面,总体服务效果不理想。

2.信息管理部门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从目前的情况看,税务机关信息业务技术部门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基本上仅仅能够负责系统内的网络建设和后台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不能对前台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操作监控;而前台操作人员由于计算机水平低、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形成一些垃圾数据和失真数据,降低了信息数据的利用价值。同时,由于技术维护人员缺乏,对纳税人的技术支持不到位,影响了纳税人的应用。

(四)缺少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缺少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的纳税服务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不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不重视成本—效益分析,从而不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税务机关内部不重视对征管工作质量的考核,没有把服务质量考核摆到相应的位置上。不但没有专门的服务考核机构,而且对于应该开展什么服务,服务是否到位,也没有建立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内部考核制度。即使是行业作风评比,也是以社会各界参与的多,真正纳税人参与的少,真正的服务对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服务水平评价的机会很少,缺乏由纳税人广泛参与的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五)税务中介服务有待深化

我国税务中介服务的主要形式为税务服务代理,我国税务代理始于1998年,在维护纳税人权益、配合征管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运行情况看,有些地方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方税务代理与当地税务机关未彻底脱钩,代理人员与税务机构工作人员交叉,服务内容上存在“越位”现象,服务方式上有行政命令的痕迹。二是代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亟待提高,服务内容的层次较低,服务质量较差。

(六)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完善

虽然目前新的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哪些服务做了原则性指导,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纳税服务的立法层次仍然较低,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纳税服务的法律法规。对纳税服务本质、范围等内容缺乏法律层面的界定,缺乏纳税服务统一标准,考核评价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过错追究机制,导致了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法律支持,纳税服务规范征收行为的作用难以发挥,纳税人权利的保障难以落到实处,这是影响纳税服务质量的根本原因。

三、建设纳税服务体系的理论分析

(一)纳税服务的必要性———公共财政理论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也就是“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不好的领域,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公共财政产生的前提则是市场经济。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亚当。斯密崇尚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极力要求缩小国家活动的范围,提出“最好的财政计划是节支,最好的赋税制度是税额最小”等观点。此后,约翰。穆勒、威克塞尔、林达尔等都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和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公共财政理论越来越丰富,职能范围也有所拓宽。上世纪3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宣告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理论的破产,从罗斯福“新政”和随后应运而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政府必须干预经济逐步获得了人们的共识,各国政府和财政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以便弥补市场缺陷,充分利用市场的功能作用,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收入和财富的合理分配以及经济的稳定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经济在实践中开始暴露出自身的缺陷,70年代的“滞胀”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关系,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对国家干预提出了责难和质疑,开始主张减少国家干预,恢复自由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又开始重新重视国家干预政策。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财政的职能也相应地不断增强。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公共财政作为一种财政模式,政府向个人提供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个人向政府缴纳税款,反映了政府与公民之间在税收与公共物品的等价交换。税收既是政府提供服务的报酬,也是个人购买政府服务的成本,即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是无偿的,这是对税务机关工作性质的定位。税务机关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除为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费用外,“直接以纳税人为调控对象,引导个体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向有利于提升整体纳税人公共利益水平的方向转移。”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核心,是将税务机关由行政执法机关调整为执法与公共服务并存的机关,其实质是把服务的理念融入税收工作之中,进而调整税收工作思路,达到税收与经济、税务与社会、征税与纳税的良性互动。因此,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是其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决定了广大纳税人的主人翁地位,赋予广大纳税人权利,维护其根本利益,提供各种纳税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提供纳税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

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总而言之,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

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三)建立和谐社会———税收遵从理论

税收遵从成本的测量源于1934年,美国学者海格(Haig)首先对税收的遵从成本进行测量,他对美国联邦和州税收的税收遵从成本进行了研究,但是没有明确地对遵从成本进行定义。之后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测量,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巴斯大学的锡德里克。桑福德(CedricSandford)教授,在税收遵从成本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将许多国家政府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这一长期被漠视的领域。西方纳税人遵从理论认为,纳税人会对遵从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心理成本等)和不遵从成本(罚款)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是遵从税法还是逃税的决定。时间成本是指纳税人搜集、保存必要的资料和收据、填写纳税申报表所耗费的时间价值;货币成本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向税务顾问进行咨询所支付的咨询费用或者交由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办理纳税事宜所支付的中介费用及拜访税务机关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心理成本是指纳税人认为自己纳税并没有得到相应报酬而产生不满情绪或担心误解税收规定可能会遭受处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我国税收遵从成本存在的问题有:

1.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时间成本较高。首先,纳税人申报纳税,填纳税申报表所需时间较长,如增值税需要填9张表;其次,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尤其是对税法宣传力度不够,使我国纳税人了解有关税法规定、收集和保存相关资料的渠道比较少,所花费时间较长;再次,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我国现在的纳税申报还做不到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子化申报,还需要纳税人去税务机关和银行缴纳税款,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2.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货币成本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法律法规也将不断完善,加之企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向税务顾问进行咨询或交由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办理纳税事宜的现象将不断增多,这必将导致货币成本不断提高。

3.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心理成本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将变得更加纷繁复杂,纳税人了解税法更加困难,加之一些地区和税务部门的不正之风依然严重,纳税人产生的焦虑及不满情绪就愈发严重,心理成本必然增加。

税收遵从理论认为,税务行政过程既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过程,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税务管理活动的实施必然产生两方面的费用:征税费用和奉行纳税费用(税收遵从成本)。纳税服务的水平直接关系着纳税人奉行纳税费用的高低以及纳税费用分配的公平,并直接影响征税效率。如税收信息服务有助于减少纳税人的信息搜寻成本;实行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则可以节约纳税人的时间成本。税务机关通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可以极大地减少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税收遵从率,降低征税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税收体系。

四、小结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3

【关键词】 港口工程;试运行;规范化

1 港口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港口的枢纽作用日益突出,港口工程的建设也将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正确引导港口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最大化发挥港口的枢纽作用。

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其第19条规定:港口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其第7条第3款规定竣工验收条件:一般港口工程经过3个月试运行,设有系统装卸设备的矿石、煤炭、散粮、油气、集装箱码头等港口工程,经过6个月试运行,符合设计要求。

《关于实施〈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港口工程经过试运行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考虑到港口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所应具备的条件,港口工程试运行期最多不超过1年。对试运行期超过1年的港口工程不申请组织竣工验收的,由当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以上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加强港口管理、维护港口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得港口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2 港口工程试运行的必要性

港口工程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监理评定合格、质监验收合格交工后,港口水工建筑物与港口设备工程之间的联动仍需要一个时期来互相磨合。对港口工程主要设施进行试运行检验,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港口工程主要设施运行状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结出港口工程后期管理和经营最适宜的模式和方法,从而在正式对港口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后,能最大化发挥港口运输枢纽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与一般的土木工程不同,港口工程交工验收后进行一段时期的试运行是必要的。

3 港口工程试运行必须具备的 条件

根据《关于实施〈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港口工程试运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码头、仓库、堆场、道路和必要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已按批准初步设计的内容建成;

(2)主要装卸设备通过性能考核,达到设计要求;

(3)港池、航道和导航、助航设施具备设计船型进出港和靠离码头的条件;

(4)航标设施以及其他辅助性设施已按《港口法》的规定,与港口同时建设,并保证按期投入使用;

(5)供电、供水、通信工程及集疏运条件基本适应泊位投产的需要;

(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设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试运行;

(7)各个合同段交工验收合格,具有交工验收报告。

4 港口工程试运行存在的问题

港口工程经过试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具备正式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的必备条件。《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及有关通知对港口工程竣工验收有规范化的格式及内容要求,但对试运行的规定则过于简单化:①没有明确规定试运行期港口工程各参建单位及行政管理单位应如何进行试运行期管理;②试运行报告无规范化的格式及内容要求。这样就导致港口工程的试运行流于形式,试运行期满的报告由于没有基础数据为依据,过于空洞,不具备为竣工验收及日后港口经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的功能。港口工程虽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试运行,但并没有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只不过是履行了一个过程。

笔者曾参加多个港口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在对港口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时发现,竣工报告等资料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理,比如建设、设计、监理、质监的工作报告内容均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该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控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状况评价,但对该工程试运行的报告往往只有寥寥几句,大话套话,一带而过。对码头吞吐能力的核算并没有与试运行期间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计算,试运行报告的格式也是五花八门。通过与多家港口建设单位沟通了解,归结起来原因还是国家法律法规对港口工程试运行没有统一的要求,导致港口工程各参建单位并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试运行期的工作,该如何去总结试运行期的工作报告。

5 建 议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港口工程试运行是必要的,但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发挥港口工程试运行期的作用,港口工程建设单位应在港口工程试运行期间对如下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港口工程试运行期数据库:

(1)试运行期到港船舶类型、吨位的详细统计,以真实的数据来核算港口吞吐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试运行期设计船型到港时码头状况的记录,以及超过设计核定等级的船舶到港时码头状况的记录,为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后的日常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3)水工建筑物、仓库、堆场、道路等沉降、位移观测的详细记录,为码头工程日常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4)港池、航道河床冲淤情况的定期记录,以利于港口经营单位制定港池、航道河床管理制度,确保到港船舶安全靠、离港口;

(5)导航、助航设施使用情况的定期记录,用以考核所设计的设施是否满足设计船型进出港和靠离码头的条件;

(6)机械装卸设备使用及维护、维修、保养情况记录,一方面用以考量机械装卸设备与码头吞吐量是否匹配,另一方面为日常运营期维护、保养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7)环保、劳动安全、消防设施调试、保养及演练情况记录,为编制港口的正常运营制度提供依据;

(8)与试运行规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记录,用以编制最有效的港口管理模式;

(9)试运行期事故应急预案处理情况记录,最大化确保港口的安全运营。

通过以上试运行期的详细记录,建设单位就试运行期发现的问题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以及港口工程正式竣工后管理的方法和对策。这样,一方面能够对港口工程成品进行保护,延长港口工程成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港口进行经营,确保投入运营的港口工程最大化发挥作用。

6 结 语

企业文化存在的必要性 篇4

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 它是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 所以企业文化是员工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它的目的在于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 满足员工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要, 以至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以下内容我们将深入研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 渗透到企业每位员工的血液之中所发挥的功效。

一、企业文化的特性

(一) 企业文化的隐形性。

企业文化站在哲学的角度讲它是主观存在的, 是一种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所以它存在于员工们的心灵之中, 并且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形成共识, 在员工的心灵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心灵,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与企业共存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而企业文化又辩证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它将长期发挥作用, 这种力量与引进一台先进设备, 或是改造一条生产线是不同的, 没那么直观。

(二) 企业文化独特的个性化。

具有好的影响力的企业文化不是能够在短暂的时期内形成的, 它是企业独特的个性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这种经营理念, 行为准则, 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办人提出“不管多么伟大的企业, 都必须仰赖员工各自贡献才能和力量, 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由此可见, 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另外, 同仁堂“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其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人应守诚敬业的品德。同仁堂是把医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去做。正因为如此, 同仁堂在历经百年发展之后事业越来越发达。同仁堂的历史就是文化和经济交相辉映的历史。

(三) 企业文化内在的继承性。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展而形成的, 它是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创建和实践的结果, 它可能是由少数人的倡导和示范, 但企业文化并不是说止步于某种阶段, 而是需要发展变化的, 因此它是企业长期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不断规范、吸收集体智慧, 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例如, 海尔集团在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是不同的, 海尔在创业之初实行的是专业化创名牌的战略 (1982~1992年) , 海尔总裁张瑞敏清楚地认识到产品质量对名牌战略的重要性, 所以从一开始就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在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2~1998年) , 一方面注重文化的整合与传播, 以文化为先导进行收购与兼并;另一方面建设服务文化。在国际化战略阶段 (1998年至今) , 海尔突出的是敬业报国的理念, 提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家喻户晓的联想领导人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比喻, 即“房屋图”。柳传志认为, 假如把企业比作一座房屋, 那么企业文化是地基, 屋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 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他认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有关联想的案例里更多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 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 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的是出在地基部分。

(一) 企业文化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的先例。

站在中国目前企业的立场上, 那些具备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大企业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结果, 他们经历了由开始的创业到发展再到现在的巨大,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有着扎实的文化底蕴。有一个寓言这样说, 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最终敌不过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 例如我们都知名的海尔、联想、TCL企业, 他们的企业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文化素养, 并且用这种素养建立了很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所谓文化素养主要不是指狭义的文化程度高低, 而是指精神动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这三家企业领导中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 有强烈的精神动力并充满激情地追求目标。据了解, 海尔是从亏损147万元人民币起家的, 联想是20万元起步的, TCL是5, 000元起步的, 能够在当今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超越一些传统的大企业和外企, 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 没有宏伟的志向和精神动力是很难达到这种结果的。他们坚持不懈地为自己和企业提出新的目标和方向, 由开始的单一产品到后来的多元化经营, 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名牌, 从一个落后的国有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他们不断创新, 自我超越的脚步没有半点的迟疑。

第二, 自信而且坚忍不拔。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选择, 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坚定信心。如在1989年, 在几乎全部的冰箱厂家都降价的时候, 海尔总裁张瑞敏不但不降价反而提高价格12%;联想总裁柳传志在国际品牌横行市场时不甘心只做代理商, 自己建立PC品牌, 最终成为市场第一, 将当时的“老师”惠普甩在身后;TCL总裁李东生总是后发制人, 在一个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市场上突飞猛进, 彩电、PC、手机都是如此。

第三,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三位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敬业报国融入企业文化中, 海尔响亮地打出“海尔, 中国造”的口号, 联想提出“世界的联想”, TCL要做“世界级的企业”, 这种爱国的思想作为企业家的动力, 从更高层次上激励着企业家大步向前。

第四, 重视学习。一名企业家的领导、管理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 这与他后天的学习、实践是不无关系的。三位企业家都很重视学习、实践和总结, 张瑞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了如指掌, 如《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 还不断收集最新的管理书籍, 使他能掌握世界最新的管理理念;李东生和TCL的高层互相赠送管理书籍, 有时同一本书会收到两三本;柳传志特别喜欢读企业家传记, 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分析琢磨, 在读几遍之后, 每周六都要拿出半天时间对个人思路进行整理。

(二) 企业文化可以塑造和谐的企业环境, 并且可以培养员工自身的素质。

企业文化是在经济社会背景下, 强调以人为本, 建立企业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这是构建和谐企业对全体员工和谐素养品质的前提, 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和谐企业的践行标杆, 引导企业主动追赶适应先进的、健康的、有发展前途的以及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另外, 只有企业内部和谐了、团结了、相互信任了才能谋发展, 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这是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还需要在思想境界, 理想追求导向上作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消极等待来的, 和谐企业也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积极寻求, 全力不懈地精心培育和干出来的。例如, 在2000年, 联想公司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 提倡“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引用柳传志的原话说联想需要制造“湿润”的空气。联想在组织分拆和新老班子交接的时候, 适时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 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精神, 这种文化建设特别适应当时联想即将实行的向服务转型的公司战略。服务业的文化不仅需要效率, 还需要“微笑”, 联想试图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影响, 提倡员工的合作、支持和自主性, 进而支持企业对外的服务型业务, 使客户满意, 最终走向了今天这一步。

(三) 企业文化对市场起着支配作用。

市场受着某些特定的文化影响与支配, 如果企业的文化与市场不相融, 甚至有冲突, 企业必然会走向困难和危险的境地。只有在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吻合的前提下,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 市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竞争, 如果企业文化与市场不相适应, 则要对该文化进行调整。例如, 2002年TCL之所以在企业上下对企业文化发动大的变革运动, 是为了能够顺利实施“阿波罗”计划, 将整个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制, 计划上市, 引进外资。并且重新制定了企业发展目标。旧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新形势, TCL总裁李东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进行文化变革, 那么新的战略计划将难以顺利完成。

(四) 企业文化在企业团队中起着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 十分尊重人的感情, 久而久之, 在企业中酿造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氛围, 形成了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克的团队意识。一个组织, 一个企业, 没有这种团队意识, 终究无法生存。这种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想企业的前途之所想, 急企业的命运之所急, 共同的价值观造就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从而整个企业上下步调一致,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团队互相勉励、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应对自如、战无不胜。因为种种原因, 企业的领导及管理者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 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 就是借助于企业文化进行自我调节, 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外界企业、甚至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有时也会存在某种不协调、不适应, 而最好的办法也只能利用企业文化进行调整。

三、总结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中, 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有了灵魂, 才可以立足于社会, 在社会这个大圈中的半径才会越来越大, 所以文化是关键, 有了文化, 金钱、人脉等等才会应有尽有。在此, 笔者引用李东生在企业文化报告中的一段话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现在, 国外的企业看中国企业, 看TCL, 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俯视我们了, 他们在很多领域感觉到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 感觉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压力和威胁。这里, 我想引用杰克·韦尔奇的一段话:‘那些坐在会议室里轻松地划分市场份额的人不要忘记, 这块蛋糕将来有一半要留给中国的。在今天的中国, 可能有一些闻所未闻的公司, 会在未来的十年以巨无霸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 威胁我们的生存。所以, 中国不但是一个最大的市场, 中国的民族工业正在成为我们强大的对手。’在某种意义上讲, 他们对我们已有几分畏惧。我们过去表现出来的竞争力证明, 在未来, 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 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我们有信心经过这一代人的努力, 为TCL的成长, 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贡献我们的力量!并在这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一起努力!”总之, 有了扎实的基础才会变得强大, 这个扎实的基础就是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军.外企风采[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关鹏.名企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2.

[3]王浩, 卢勃.企业集团协同经济与文化协同机制分析[J].大众科技, 2005.12.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5

浅谈网络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从网络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几大功能,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网络经济时代存在的必要性,建议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

作 者:周萍萍 ZHOU Ping-ping 作者单位:青田县图书馆,浙江,青田,232900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7)分类号:G258.2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功能

女校有存在的必要吗? 篇6

在我们的印象里,女校这种事物,虽然古老,但是在外国又是司空见惯的。而且我们所知道外国的各种男校和女校,比如伊顿公学,不仅是“贵族学校”,而且是名校中的名校。大批以单性学校为题材的漫画、小说、电影也让我们对单性学校更为好奇。

虽然少,但中国大陆其实也是有单性学校的,不过只止于女校。2011年珠海市的第一所女子中学成立还是一条大新闻。虽然珠海女子中学费高昂,但报名现场格外火爆。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赶赴珠海,甚至出现了缴纳巨额现金预订学位的情形。以圣若瑟女校为前身的天津十一中也计划开办两个初中女生班试点。一时间,似乎女校又开始热闹了。更有教育界人士担心伪娘盛行,打算试点男生班,根据两性差异,将男生女生分开教育。

在纷纷攘攘的表象下,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女校,乃至单一性别学校有没有必要存在呢?

单一性别教育 《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规定是这样的:单一性别教育包括三种类型的学校。第一种类型是指学校的全部学生和教师的性别都相同。第二种类型指教师中两种性别都有,但学生是单一性别的。第三种类型的单一性别教育是指学校里的设施是男女共用的,但是所有的教学活动却是根据性别分开组织的。

女校没有必要存在

Flingpig

有人说男女合校对女生发展不利。中国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标准化、程序化、被动性和接受性,不喜欢标新立异,缺少冒险和挑战,这正适合女性的特点。反而是男性的思维特点被弱化了,被压抑的其实是男性。

朱非

男生长于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女孩子则长于形象思维。女子中学往往会因性施教,注重女生天生的优点,但忽视了女生某些方面的缺陷,例如数学、物理等学科需的逻辑思维等。这些缺陷本来是可以弥补的,但是由于“因性施教”强化了性别差异,导致女生与异性缺乏交流,不利于他们互相模仿、互相补充。

Jupiter

这种分校治理的隔离式教育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并不可取。这使得学校教育变得非常模式化,男孩子应该怎么学,女孩子应该怎么学,都落入了一个模子。这种性别隔离是一种教育上倒退。

曷无伤

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证明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已经有其他缩小男女学生表现差距的方法得到证实,如采取小规模班级和对教师展开额外培训等。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只能是“权宜之计”。

马斯特

在今天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让女生接受几乎与男性隔绝的单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倒退,有违时代潮流。女校将青春期的女生与男生人为地分开,因为没有了男性的竞争,短期内增强了女生的自信心,但这是对女生竞争意识的一种淡化;而女生最终还是得面对男性的竞争,而由于在女子学校缺少了男生的竞争,女生很可能像温水青蛙一样,容易变得麻木、自足,以致进入社会后因为无法面对男性强大的竞争而感到失落。

女校有存在的必要

雪芒

普通学校用单一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女生而言,这是一个压抑的环境。而女校可以围绕女性特点设置特色课程,弥补传统学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女性固有的特长,加上优质的师资和小班化教学都是现在一些学校无法做到的。家长踊跃报名女校,从中不难看出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Polly

学校是社会大文化的延伸。当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时, 砝码更易于向男生这边倾斜,女生则被认为应该顺应社会的文化潮流,更好通融,更易退让。男女混合学校里不论男女教师都倾向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男生身上,让女生服从男生的需要,而不是真正考虑她们的发展。单性学校的部分管理任务则是逐渐使女生建立自信心, 其实是给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她们“后来居上”。

Hamilton

傳统的学科性别优势观念对学生有一种微妙的、不公平的压力。在男女混合学校里, 女生倾向于对那些被认为是男生擅长的学科和相关的学习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得谨慎;而男子学校的男生就对自己在音乐、艺术和戏剧等方面的发展感到自在, 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在那些可能被认为是非男子气的领域很好地发展, 其至有杰出的表现。

Mamapapa

在男女混合学校里, 谁喜欢谁、谁和谁一起做什么了、谁最漂亮谁最“拉风”等等都是学生经常议论的话题, 甚至是一种隐性的竞赛。在单一性别学校里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而且单姓学校里男生和女生都可以不再为异性分心,学生能更加集中精力于学习。

马蒂

从全国范围看,女子高中并未发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上海第三女子中学发展得就不错,台湾更是有多所女中,放眼世界就更多了。如果女校以符合女性特点设置有特色的课程,弥补传统学校的不足,只要引导得好,就有利于发挥女生最大潜能,培养出杰出的女性。

论方言节目存在的必要性 篇7

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地域间的交流沟通, 大力倡导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并将之作为教育、窗口行业、广播电视媒体的标准用语。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全国推广了普通话等级测试制度, 对学校、媒体、服务业、政府部门要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普及, 方言所受到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方言的使用范围、使用人数和使用环境都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在影视节目中, 方言的使用还受到限制, 方言节目也较为少见。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 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时代。在这个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时代背后, 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大背景。“后现代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边沿对中心的解构, 就是多元化、平面化, 是对深度与崇高的怀疑和疏离。后现代文化脱离了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历时性的发展模式”, “不再是以往那种‘一元定论’的社会”。从反映在影视节目的语言领域来看, 就表现为作为某个特定地方特定语言的方言, 观众对本地方言广电节目的热衷和对普通话节目的疏离。传统的影视节目形式以庄重、严肃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更喜欢轻松与时尚的节目, 人们希望影视节目能够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角色认同的文化新方式。而在方言影视节目中, 原汁原味的生活现象, 听起来感觉“粗陋、俗气”的方言, 却给人们带来了亲切、独特的感觉, 顺应了部分人对文化多元化的内心诉求, 自然地为这部分受众所喜闻乐见。

方言节目的内容多是表现百姓生活, 像家长里短、邻里之间、奇闻逸事、各地见闻等等。主持人也往往脱离了播报新闻时的严谨庄重, 以诙谐的语言、得体的态势语言, 甚至表演的形式融入其中, 让观众容易接受, 使得貌似严肃的播报变得更加亲切。

方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产物

方言节目由于其地域特征受到了所在地区观众的喜爱, 这种现象在粤语方言区尤为明显。在粤语方言区, 粤语的使用相当普遍, 覆盖面广, 而普通话的传播却较为有限。粤语的强有力影响, 使得非粤语地区的人们感到在交往过程中的不便, 但如果因为这种交流的不便就否定方言节目的制作却是不合时宜的。

方言是不同地域文化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它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语言的地方变体形式。通俗地说, 方言就是那些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以地区、族群等划分的“小众化”语言。方言是中华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座巨大宝库, 是地域文化在历经岁月时代的变迁后凝聚而成, 有着历史的积淀,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每种方言都保留着历史文化的特有印记, 如二月河笔下的南阳方言, 传递着南阳地区的特有风俗文化, 带给我们对该地区的独特印记。而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以关中地区独有的文化历史和方言, 展现了一部厚重的关中历史画卷。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以武汉为生活背景, 塑造的众多人物中, 武汉话的使用展现了这座江城百姓性格中直爽、热辣、火爆的性格。言语有着任意性, 新的言语、新的语言表现形式不时在出现, 新的言语被使用得多了也就变成了局域性的方言 (地域和行业) 。标准的普通话, 是我国语言流通中最具强势的语言, 尽管大多数人都能够听说普通话, 但普通话还是无法取代方言。

在方言电视节目中, 不同地域的语言、民间俚语, 展现了民间语言的文化精髓。方言节目就像变化多端的万花筒那样多姿多彩, 它是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 把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文化留存下来, 为我们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窗口和开放的平台。

在现代汉语的分类中, 全国的不同地域使用着七大方言体系。方言的分布区域广, 不同的方言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方言的语音。方言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社会发展, 人际流动、普通话的学习等各方面的制约, 在现代社会中, 大城市中使用方言交流的情况在逐渐减弱。而方言的衰落也显示着方言所沉积着的地域文化文明的衰落, 这对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利的。方言节目对于保存地域间独特的语言形式, 继承和发扬语言的精髓有着重要的彰显作用。方言是本地地域文化的最佳载体。地域文化的表现离开方言就难以形象生动, 只有用方言才会有最恰当的表达形式。而方言所在地的一些俚语、俗语, 更是只有方言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 离开了方言, 一些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将难以得到形象的表现。

方言是影视节目应对竞争的一种有益尝试

方言有着独具风格的地域特征, 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在如今的分众传播时代, 方言节目借助亲切家常、形象诙谐的方言, 利用文化认同感, 能有效提高区域内收视率。

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 通过和学生沟通, 笔者发现:我们的校园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可他们对家乡话却并不鄙夷, 对方言有着特有的亲切感, 对本地区的方言节目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像河南方言版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河南有线九频道的栏目《村长开汇》、河南方言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他们都会经常观看, 对其中语言的妙处, 常常会忍俊不禁。

方言节目形式较为多样, 有新闻或谈话节目、方言类的情景剧、方言类戏剧等形式。像广东电视栏目的《630新闻》、杭州电视栏目的《阿六头说新闻》、重庆电视栏目的《雾都夜话》、河南有线九频道的《村长开汇》等等。各省市电视台都在积极利用方言节目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以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在上世纪80年代, 著名电影导演谢添曾经拍摄了一部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 由著名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牛得草主演, 由于这部电影故事性、现实意义突出, 演员表演精彩, 在全国“第四届百花奖”中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 一时间风靡全国, 观看人数众多。而剧中独具韵味的河南话也让许多人津津乐道, 男主角的一句河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也成了很多人学说的一句河南话。

2010年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手机》, 剧中通过北京城和洛阳乡下两条生活场景的穿插, 反映了手机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 在国内有很高的收视率。这部剧在纽约的华人圈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们都关注着身边的朋友是否看了这部剧, 还竞相模仿着剧中人物所说的河南话。华人作家陈九在其博客中针对这种现象写道:“《手机》固然是一部少有的优秀电视剧, 但它真是我们学说河南话的全部理由吗?严守礼不过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让我们把深藏的、对故乡割不断的思念宣泄出来。这次, 碰巧是河南式的。”

方言节目带动了电视节目的创新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制作方言版节目, 能带来节目内容、栏目的整体策划以及文化内涵的一系列变化, 推动电视节目的创新, 从而有效地提高收视率。

方言节目能够赢得受众, 固然和它的语言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方言节目竞争的核心在于本地化特征。在和学生了解他们所熟悉的电视栏目时, 像河南台的《村长开汇》, 学生们都经常收看。通过栏目的内容, 我们可以得出, 学生喜欢看方言类节目, 不仅仅是因为方言的使用, 还有节目内容和身边生活的贴近、所选事件对受众的兴趣吸引等等。“形式突出”、“内容为王”, 这些新闻竞争要素对方言节目起着指向的作用。

《阿六头说新闻》的制片人翁晓华阐述制作这档节目的理念时说:“我们做电视新闻的人必须把新闻价值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而最能体现受众兴趣的话题莫过于社会新闻了。我们从平民百姓的兴趣点去编排新闻内容,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变成电视屏幕上关注的重要领域。”由此可见, 方言节目只有认识到服务于民众, 让百姓喜闻乐见, 才是提高节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才能够成为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

正由于人们对方言的认同感, 制作方言电视节目, 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像河南电视台经常邀请本土相声演员范军主持节目, 范军在主持节目中经常发挥其语言优势, 娴熟地使用多种地方方言, 使得观众赞叹不已。范军和其搭档亚峰在河南电视剧频道主持了一档河南本土的脱口秀节目《稀饭泡菜》, 这档节目的突出特点是两个主持人用河南普通话播讲, 借河南生活元素, 引发观众领略河南方言的幽默, 认同本地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中, 主持人安峰和周志华, 按照自己的语言风格组织稿件、评说新闻, 用杭州话的谐音俚语俗语播出新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方言的地域性和百姓的乐于观看, 积极制作有特色的方言节目, 成了各地方电视台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节目形式, 在发扬地域特色上方言节目的优势显而易见。

方言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对普通话的传播影响有限

方言节目流传于一定区域, 在语言媒介中, 方言始终处于支流的地位。普通话作为我国推行的全民语言, 始终占据着语言的主导地位, 方言和方言电视节目, 不会削弱普通话的优势地位。比如在粤语方言区, 普通话被称为“国语”, 这说明了粤语群众对普通话强势地位和权威性的认同感。

语言在流通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 普通话中的很多词汇来源于方言, 比如“酒楼、打工、炒鱿鱼”等来自粤方言, “尴尬、懊恼、垃圾”等来自吴方言。方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吸收了普通话中的许多词语, 废弃了一些不雅的粗话和词汇。

针对方言节目对普通话传播中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各地方电视台在制作节目时也注意采用一些更为恰当的方式。比如在方言节目播出中打上普通话字幕, 使不懂方言的观众不受影响, 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和时长。这些积极的措施, 既保证了普通话的传播, 也为观众了解本地文化、熟悉方言提供了好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 方言区的人们使用方言交流仍是一种普遍现象, 方言在特定地域内传播着信息, 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和沟通。而能够娴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群众也越来越多。这样看来, 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 方言仅仅是本地域范围内的一种交流的语言, 并不适合在全国通用。

方言节目还在继续着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积极引导方言电视节目朝着积极、健康、独特性的方向发展, 应该是方言节目的美好前景。方言节目应该成为影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方言和普通话各具特性, 能够和谐共处于影视这个媒介中, 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享受。

参考文献

[1]刘艳.方言电视节目的“利”与“弊”[J].新闻爱好者, 2008 (1) .

[2]苏祝平.方言电视节目:在普通话推广与地域文化传承之间[J].现代传播, 2007 (2) .

[3]龚小平.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窗, 2007 (4) .

[4]柯玮倩.从方言电视节目的现状看方言主持人的发展空间[J].南方论刊, 2009 (1) .

[5]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6]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浅谈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篇8

一、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

在会计方面, 企业在进行内控制度的制定时, 首先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会计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内控制度制定, 同时还应该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内控制度的制定, 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 使企业的财务计算和整理工作更加完善, 企业的财政更加稳定, 并得到有效的利用。企业中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主要是:在企业会计部门中制定严格的、科学的核对与核实制度, 制定具有高信誉度的认证制度, 制定有效的预算制度, 制定科学的企业会计控制体系, 以及制定符合企业事物的处理制度, 如果把这些内控制度进一步再细分一下, 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 分别管理企业内部的综合财务、基本的财务会计、财务岗位责任分配、内部会计人员工作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监控与规划等工作。

二、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未能与时俱进

在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其内控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目前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内控制度主要围绕的还是个人财务管理, 利用企业管理相关知识进行企业中无形资产的管理模式, 这样的内控制度在大多数企业内部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 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虽然这种管理制度在以后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是企业的投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还未能完整地对企业内部的无形财产进行严密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企业并没有十分重视无形资产的内控管理, 这样就导致许多企业不能够理解现实竞争中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导致企业在投资中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二) 内控制度管理方面不合理

一个企业的命脉是掌握在财政管理中的, 而在财政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就是会计内控制度。一个企业若是想更快、更好、更稳地发展, 必须要在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下功夫, 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相关的制度调整和完善, 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财政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过现实工作中, 企业对会计内控制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 会计内控制度设计得不够合理, 而且过于形式化, 这样就会只关注会计管理的独立性, 而忽略了财政管理的综合性和自身具有的规律性。

三、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一) 会计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进行改革的必经之路

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企业在内部经常会进行相关的制度调整和工作改革,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会计内内控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方面提供必要的管控条例, 这样能够使企业更加深入地进行内部改革, 进而不断地调整自身, 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进而完善会计以及其他部门的管理制度。为了使企业发展得更加长远和稳定, 进行会计内控制度的制定是企业进行内部深入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 会计内控制度是企业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前提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及时调整自身的优势进行国内市场的竞争, 同时还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普及, 企业走出国门,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国内的市场也逐渐开始对外开放, 这样就使一些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资金投入或者是融资, 这些都会使企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但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为了能够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市场, 应该积极进行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 只有这样, 才能够确保企业在资金方面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 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和利用, 只有这样, 才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站稳脚步。因此说, 一个企业建立必要的会计内控制度能够使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挑战。

(三) 会计内控制度是企业进行自身利益维护的内在需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企业逐渐从原始的资产权与经营权结合的方式转变为资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态, 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项目目标发生一些变化。目前企业发展都是为了是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所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会更多地考虑一些项目制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会更多地考虑这些项目背后是否能够为企业自身发展带来更多的益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在资产管理方面下功夫, 认真做好会计内控制度, 只有这样,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才能够在确保自身利益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更好的发展, 才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 使投资者保证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 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若想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 必须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资产管理中, 会计管理十分重要, 因此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会计内控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在会计内部建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地内控管理制度, 才能够严格地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 才能够使企业在项目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使企业能够在经营过程中, 规避风险, 获得更多利益, 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在煤矿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明确规定要在会计内部建立严格的、完善的、健全的内控制度进行会计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会计内控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够确保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有效的进行, 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去。但是目前企业内部的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会计,内控制度,管理

参考文献

[1]田海燕.浅谈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 2009.

[2]房青.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浅议隐名代理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篇9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的规定, 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 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与第三人。然而, 如果受托人不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时, 该合同对委托人是否具有约束力呢?显然, 我国《民法通则》继承了大陆法系的“名义主义”, 对此持否定态度。那么对于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而在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后果到底应不应该由委托人来承担?若依名义主义的大陆法规定, 则只能通过转移合同权利义务来实现, 这样有时会在实务之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历经多个合同有时会导致交易障碍。

一、隐名代理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在缔约时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公开代理关系的存在, 但不指出被代理人名称的代理制度①。隐名代理具有如下几个法律特征。

首先, 代理人具有代理权, 且在代理权范围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这与无权代理区别开来。被代理人授权行为使得把被代理人与代理人联系起来, 从而被代理人须对代理人所为的法律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其次, 代理人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法律行为, 但是公开了代理关系。英美法系未明确区分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以及第三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第三, 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的效果依法由本人承担。在隐名代理制度存在的前提下, 有时代理人的个人事务易与代理行为混淆, 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而由被代理人的介入权与第三人的选择权的产生, 较好的平衡了三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

二、隐名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隐名代理制度源于英美法, 英美法关于代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种学说:合意说、权限说和权力说。合意说强调代理协议, 但是对于基于非协议的代理不能自圆其说;对于权限说, 强调代理权限, 但是在某些场合, 代理人无代理权限时, 仍有可能影响第三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 权力说更加契合了“等同论”的基调, 认为代理人拥有改变被代理人法律关系的权力, 是被代理人自身拥有改变自己法律关系这一权力的复制品, 换句话而言, 代理人的行为等同于被代理人的行为。

“等同论”不同于“区别论”。一般而言, “区别论”严格区分代理内部关系 (委任合同) 与外部关系 (代理权限) , 并且更加强调代理的表象——名义主义, 大陆法系的这种外在化思想容易过分的保护第三人而忽视了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等同论”笼统地把代理人行为视为被代理人行为, 从而谁与第三人经行交易并不显得如此得重要, 因此, 隐名代理制度在英美法就有存在的土壤。

其实, 大陆法代理制度的存在形式上突破了不得为他人设定义务的限制, 是民法中不得为他人设定义务的例外。大陆法代理认为, 条件之一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 否则被代理人不是合同当事人。大陆法代理通过规定某些条件, 使代理人可为被代理人设定义务。在这里, 大陆法代理坚持的是民法的平等原则。然而, 授权人显名是代理关系中坚持平等原则的必要条件吗?在普通法代理中,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同样是民事活动的底线, 不可突破。但普通法代理在坚持这一底线的前提下, 通过规定某些更为复杂的条件, 使代理人可为隐名授权人和不披露代理关系的授权人设定义务。显然授权人显明也并不是坚持平等原则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得知, 隐名代理在大陆法也是有存在的基础的。②

三、大陆法系的间接代理与英美法系隐名代理之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英美法的显名代理与大陆法系的直接代理是对应的, 而英美法的隐名代理与大陆法系的间接代理对应。

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 为被代理人之计算而为法律行为, 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 而使其法律效果间接地归于被代理人的代理。虽然间接代理与隐名代理在形式上具有相同特征, 但是在效果上完全是不相同的, 间接代理的代理人所为的行为效果直接归属于代理人自己承担, 然后通过一定的条件在转移给被代理人。而隐名代理则是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承担。显然, 两者不是同一种制度。有人把我国《合同法》第402条条规定称作为“显名的间接代理”, 既然存在显名的间接代理, 对应的是就会存在隐名的间接代理, 显然, 根据对间接代理与隐名代理的比较可以看出来, 所谓“显名的间接代理”具有糅合英美法与大陆法代理制度之嫌, 与其如此, 还不如直接把402条叫做隐名代理, 这样既明确区分了间接代理与显名的间接代理, 又同时不失为对英美法隐名代理制度的良好移植与借鉴。

四、隐名代理存在的必要性

我国仅仅是《合同法》第402条与403条规定了隐名代理以及隐名代理的介入权和选择权问题, 但是在《民法通则》没有相应的规定。其实在民法通则里规定或者在生活实际中, 这种隐名代理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第一, 从体制上而言, 总则肯定隐名代理不会妨碍整个体系的统一性, 相反, 有利于体制的健全。对于显名代理的制度, 各国都是承认的, 自不待言。而对于隐名代理制度, 各国看法不一,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国对其承认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各种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对于隐名制度的承认, 是有利于代理制度的完善的。

第二, 确认隐名代理并不会危及民事法律行为的体系。一般情况下, 隐名代理的后果由本人还是代理人承担对相对人而言并无本质区别, 只有在债务发生纠纷时, 才发生相对人或本人向谁主张权利的问题, 而无论哪种情况, 只要存在真正的代理关系, 这种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之间就存在合法的意思纽带, 隐名代理也不失为合法的代理。在隐名代理中, 本人的委托授权行为是代理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不仅体现着本人对代理事项的意志, 还包括了本人对代理行为的效果承受意思, 这种效果承受意思是使隐名代理产生代理效果的基础。归根结底, 隐名代理的法律效果直接归于被代理人仍是基于被代理人的自己的意志, 这一过程并不违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模式。③

注释

1徐海燕.英美代理法研究[M].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78.

2http://www.civillaw.com.cn/wqf/weizhang.asp?id=18995.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10

关键词:摊贩经济,必要性,治理

一、我国城市“摊贩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一) 摊贩经济是一种历史现象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繁华的市井, 各种各样的商业小贩云集街道口, 形成繁华的集市, 图中反映的是封建时期典型的摊贩经济形式。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 因此, 作为城乡商品交换的重要形式, 摊贩经济仍然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那时的摊贩是当时商业经济的主要形式。解放初期, 各大中城市的小商小贩在城市商品经济中承担着商品供应的重要任务,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国民党统治末期武汉汉口经济几乎全面崩溃, 整个城市处于百废待兴的状况, 由于失业人数众多, 以摆摊为生的摊贩人数大增。这一方面增加了就业, 另一方面方便了城市居民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随着商业的发展, 现代化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摊贩经济成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 因此, 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和学者曾设想逐渐取缔摊贩经济。然而, 摊贩的作用始终是主流经济无法替代的。文革时期, 一种流动摊贩的典型形式———“拨郎鼓”, 走街串巷、走村串寨, 为城乡居民送去了他们需要的小商品, 为百姓群众提供了方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在大政方针上逐步取消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 因此, 各种形式的摊贩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街小巷。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改组中,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一部分就是摆摊维生的, 其中有很多从流动摊贩到固定摊贩, 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 而且一部分人还通过摊贩经营发了小财。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大量的农民进驻城市, 摊贩的数量激增。可见, 摊贩作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 无论是古代, 还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20世纪70年代, 乃至今天, 虽然一些城市借“摊贩”影响城市市容为由而横加打击和取缔, 但摊贩经济都紧跟着历史的脚步, 生生不息。因此, “摊贩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 应正视“摊贩经济”的存在, 不能简单的横加责难。

(二) 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存在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行为本身具有自发性、趋利性, 而我国古代早期的城市摊贩市场正是在城市居民原发的供求状态下形成的, 因此, 可以说, 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另一方面, 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离不开摊贩, 摊贩市场具有很强的聚集功能, 通过摊贩市场简单的商品交易活跃, 人口逐渐积聚, 人口的积聚推进了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载体, 而现代城市仍然离不开摊贩市场。一直以来, 我国各地大中小城市, 一些城管部门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由, 提出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试图取缔摊贩经营行为, 然而, 摊贩市场非但没有因个别部门横加指责和刁难而消失, 反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 摊贩经济变得异常活跃。

(三) 摊贩经营是解决我国城市居民生存问题与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 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来看, 发展中国家必然保留相当的传统经济形式, 而摊贩经营是市民社会低层一种低级的、简单的、也是传统的维生手段。无论处于任何历史时期, 人们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政府最应当关注的事情是市民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比发达国家低, 势必有大量的城市失业者依靠摆摊维生。其次,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 市场化改革中, 尤其是国有企业改组战略中, 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 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层次低、技能较差、缺少投资资金, 只能选择摊贩经营。第三, 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来看, 大量农民进驻城市, 政府很难安置就业, 因此, 他们以最低的生活成本租赁廉价的出租房, 摆摊做点小本生意, 以解决家庭生活开支和昂贵的子女教育费用等。总之, 城市个体摊贩不仅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解决了家庭的生存问题, 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可见, 摊贩经营作为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就业途径, 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存问题, 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压力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四) 摊贩经济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流动摊贩能够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从西方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来看, 城市低收入群体廉价商品必不可少, 摊贩经济的存在与社会公众的需求具有必然的联系, 在假设没有任何外力干预的条件下, 既然有公众对摊贩的商品或服务有需求, 必然有摊贩提供相应的供给。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还存在大量的低收入者 (包括摊贩经营者自己) , 他们进不了大商场, 买不起高档商品, 摊贩便是他们最理想的零售商。二是夜市摊能满足市民夜间的需求。如很多夜宵摊几乎通宵营业, 方便了市民夜间的需求, 也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 给城市注入了活力。可见, 摊贩适应性强、灵活度大, 能在不同时段将服务输送到各个街道角落, 因此, 摊贩对完善城市商业布局、弥补大商业的功能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曾指出, “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 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

(五) 摊贩有利于传承传统工艺和城市民间文化

古典摊贩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各样、一应俱全的用品、各类小吃、街头杂耍、看相算命、卖艺、说书等。渗透其间的叫卖声, 制作工艺、服务与展演形成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市井文化。他们兜售与传统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的传统商品, 都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其中, 有很多传统的工艺和商品沿袭至今, 如长沙的臭豆腐、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至今仍然是人们青睐的小吃;北京名声赫赫的老舍茶馆就是从前门大碗茶的茶摊起家的;韩国一些装饰别具一格的路边摊, 是韩国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并逐渐演绎成了城市特色的“道路文化”;新加坡富有特色的美食小贩, 作为一种美食文化, 在新加坡旅游业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本东京浅草的摊贩, 展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各种风俗民情, 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美国白宫旁成排的厢式车摊贩, 成为街头一景;奥地利维也纳由很多个体摊贩组成的纳什马克市场, 成为最具维也纳文化特点的地方;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市场, 以出售书籍、风俗画和古董以及各种小玩意而闻名世界。

(六) 摊贩经济具有发掘民间创新的作用

古往今来, 很多精巧的手工艺品、杂耍、绝活, 都来自民间, 并首先在街头亮相。如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铁制农具、瓷器,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刺绣、背包、编制提袋, 北京的冰糖葫芦、大碗茶, 长沙的臭豆腐等都是首先通过集市摊贩交易活动问世的。

综上所述,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无论在哪个年代, 摊贩经济作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 都是城市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中国青年报》通过搜狐网对189名网友进行的调查显示, 3%的人认为, 他们的生活需要小摊;92.8%的人认为, 小摊能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就业问题;65.6%的人表示, 小摊的繁荣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2.9%的人认为, 政府应该对小摊集中管理, 规划其发展, 仅有14%的人认为, 应该取缔小摊。

二、我国城市摊贩的分类及现状

(一) 我国城市摊贩的分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 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加上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因此, 摊贩经济也同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摊贩经济的治理, 有必要对城市各类摊贩进行科学地分类。根据目前我国各类城市的摊贩现状来看, 大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从经营的品种类型来分, 有农贸市场的菜摊、百货摊、小五金、食品摊、旅游产品摊等。农贸市场的菜摊包括蔬菜、肉蛋禽和各种调味品等农副产品;百货摊主要包括低值的服装、鞋袜、毛巾以及各种日用品等, 主要散布于城市街道和城市边沿;小五金摊贩经营的主要是刀具、小榔头、钳子、剪刀、锅铲、汤勺等;食品摊主要包括早餐、夜宵、地方特产 (如新疆的烤羊肉、长沙的臭豆腐等) 和炒货 (瓜子、花生、板栗) 等快餐和小吃;旅游产品摊主要包括地方特色食品 (如湖南凤凰的姜糖、新疆的葡萄干等) 和旅游纪念品等。从经营的场地和经营时间来划分, 有固定摊贩、流动摊贩和半流动摊贩。固定摊贩是指经营场地和经营时间比较稳定的摊贩, 如农贸市场的菜摊就属于固定摊贩。流动摊贩是指经营场地和经营时间不确定、不稳定的摊贩, 如道边路口兜售的小五金、书摊, 夜间的水果摊等不定时、不定点的摊贩属于流动摊贩。旅游产品摊, 既有固定摊贩, 也有流动摊贩;水上摊一般为夜宵摊或者水上娱乐摊, 这类摊贩一般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等沿海地区的湖海滨城居多。这类摊贩具有季节性特点, 以经营海鲜、河鱼等鱼类食品为特色。还有跳蚤市场, 凡遇到节假日或大型集会时出来赚一把。

(二) 我国城市摊贩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自文革以来, 我国各地方城市对摊贩的治理模式经历了禁止、取缔到限制的政策演变阶段。当前我国地方城市在治理摊贩经济中似乎处于两难的境地, 从我国各地方城市对摊贩经济治理的普遍行为方式来看, 治理就意味着限制或处罚, 然而, 如前所述, 一个城市不可能没有摊贩。因此, 长期以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与个体摊贩便形成了对立关系, 在行为上甚至是敌对关系, 全国各个城市几乎都存在“‘敌’ (城管人员) 进我 (摊主) 退, ‘敌’退我进”的“猫鼠游戏”的状况, 执法人员暴力执法与个体摊贩暴力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的酿成血案。这种敌对关系表现最明显的在流动摊贩上。当然, 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带来的城市环卫、交通等问题确实多一些, 但这仍然是“本”与“末”的关系。我国当前许多城市对流动摊贩的治理改“禁”为“限”, 目的是通过对流动摊贩的限制来达到治理城市环卫交通问题。从本质上看, 这仍然是传统治理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延续, 结果是舍“本”求“末”, 治“标”不治“本”。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地方政府部门和理论界都缺乏对流动摊贩“民生”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关注、重视和思考, 其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大多是权宜性的, 缺乏“民生型”的治理机制。

当前,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对摊贩经济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流动摊贩上, 认为问题和矛盾大多出在流动摊贩的经营行为和城管人员对流动摊主的管理和处罚上。事实上, 流动摊贩的问题比较其他摊贩暴露的问题更明显一些, 也琐碎一些。然而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分析, 流动摊贩的问题只是矛盾的特殊性。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来看, 我们认为, 摊主与城管部门或人员的矛盾不仅仅是流动摊贩的问题, 而是基于以上各类摊贩问题的叠加和累积形成的。比如说“店头摊” (在自己经营的门店前占用人行道的货摊, 尤以水果店最为典型) 与城管部门的“敌对关系”也非常普遍, 在性质上与流动摊贩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矛盾, 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再譬如, 农贸市场和夜市摊贩的卫生状况也是城管部门头疼的事情。应该说, 自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各地方政府在对摊贩经济的管理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改革, 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就目前城市摊贩经济整体来看, 其现状仍然令人堪忧。其根本原因不在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上, 而是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上。而造成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缺陷的深层原因是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在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上都把他们 (摊主) 假设为“脏乱差”的化身, 理所当然地将他们列为被管束、被限制或被处罚的对象, 因此, 在管理上更多的是采用限制、处罚或取缔的手段。这完全不符合法权思想, 也很不合民意。

三、摊贩经济治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 为了从理论上化解摊贩与城管部门的矛盾, 寻求摊贩经济与城市治理的平衡, 本文提出“公共服务+公共管制+街区自治”模式, 旨在通过该治理模式的论证, 为我国摊贩经济治理提供一个比较可行的思路。

(一) “公共服务+公共管制+街区自治”模式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

该模式的现实依据是, 城市摊贩经济是我国一个普遍的、重要的民生现象, 这是不可回避也不可轻视的客观现实。而地方政府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部门传统的以限制、处罚或取缔的管理理念, 导致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偏离民生这一焦点。二是严重缺乏公共服务, 包括摊贩经营必要的经营、生活和环卫设施以及工商、税务等方面的服务。三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个体摊贩缺乏诉求机制。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宪法》、西方的公共产权经济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我国《宪法》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 我国《宪法》是维护个体摊主这一弱势群体生存权、自由权和劳动权的法律依据。西方的公共产权经济理论阐明, 每个公民都有享用公共财产的权利, 作为国家公民的个体摊贩自然享有使用公共物品 (包括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 的权利。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 通过帕累托改进, 跳出传统的摊贩经济城市管理理念, 转为从民生的角度设计制度、配置公共资源, 改变过去简单生硬的执法行为, 则个体摊贩的生计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将迎刃而解, 可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 “公共服务+公共管制+街区自治”模式的内容

(1) 为摊贩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部门应考虑为个体摊贩规划和安排经营场地、增添经营生活设施, 包括各类摊贩环卫和交通隔离设施;政府在制度设计上, 应以民生为前提, 合理地确定制度的边界, 制定出有利于个体摊贩经营的制度及其相关细则。 (2) 实行有限的公共管制。模式将针对城市部门结构界定禁入区;阐述如何在注重民生的基础上对公共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地管制;对不同类型的摊贩进行差别管制;职能部门以及执法人员应对摊贩经营者付诸人性化管理, 并为摊主排忧解难。 (3)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实行街区自治。城市各街道居委会应遵循关于摊贩经济治理的地方法规、政策和原则, 对所辖街道或居民小区的摊贩行使管理。

(三) “公共服务+公共管制+街区自治”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纵观国内外城市摊贩的治理, 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公共服务以及治理模式3个方面。英国、美国、泰国、韩国等国在治理摊贩的问题上取得了诸多成功的经验, 我国应借鉴他们对摊贩经济的管理经验, 吸取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 为我所用。 (1) 在法律和制度设计层面, 我们应该借鉴印度关于摊贩经济的国家治理政策, 从法律层面赋予摊贩合法地位;在制度设计层面, 包括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以及对流动摊贩的有限性限制。 (2) 在治理模式上, 美国纽约市的摊贩治理模式值得借鉴。美国关于摊贩治理的规章制度简易明了, 其条款规定明确, 对摊贩违规的定性和处罚量度没有歧义。此外, 还为摊贩提供必要的援助, 即由政府设立一些专门给摊贩培训有关会计、税收和市场技能的项目, 为摊贩的成长壮大走向正规化经营创造条件。 (3) 在对摊贩经济公共服务方面可吸收韩国政府在摊贩经济的公共用地和法国在纳税方面的服务的合理成分。

(四) “公共服务+公共管制+街区自治”模式的实施保障

对城市摊贩群体, 政府部门应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解除民难。早在1949年, 时任北平市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叶剑英, 在接管北平后, 主持处理摊贩问题时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不会把摊贩搞得不能活”。为在客观上实现该治理模式的顺利运行, 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个体摊贩的民生问题, 将其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 并将摊贩经济治理纳入相关部门工作的考核体系。 (2) 经济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确保个体摊贩的合法权益, 尊重个体摊贩的人格。 (3) 规范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严令禁止城管人员对摊主的粗暴行为。 (4) 建立和完善个体摊贩的诉求机制。辩证地借鉴南非、菲律宾、泰国等国摊贩经济组织的经验, 一方面, 健全我国“个私协会”的职能, 为维护个体摊贩的权益呼吁和提供帮助;另一方面, 充分调动和发挥自治的作用, 为个体摊贩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并从道义上为他们呼吁, 更好地维护个体摊贩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吴敏燕.城市文化视野的摊贩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 2009, (11) .

[2]张才良.1949年叶剑英在北平解决摊贩问题[J].传承, 2010, (34) .

[3]吴素芬.关于摊贩管理新途径的探索[J].城市运行管理, 2008, (1) .

[4]汪地彻.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7) .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11

关键词:行政合同;行政主体优益权;公共利益

一、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及存在的必要性

1.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

行政合同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为适应新型的行政管理创设出来的一种新的行政管理合同。关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学者的认识中大致归纳,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以保护公共利益为基础,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益权中的行政主体要以保障实现公共利益为订立合同的目的;第二,享有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第三,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权利。它实质是一种对双方相对人都具有强制性,而不单单针对相对方具有强制性。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法律或行政合同条款的规定、约定所单独享有的,为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更好的行使行政职能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权力。

2.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存在必要性

行政合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为更好实现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安全,行政优益权必须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行政合同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行政管理的需求在实践中运用。具体表现是行政合同将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很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管理的需要。行政合同是以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宗旨而签订的为行政合同的一种,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总之,行政主体的优益权是保证行政手段与市场结合的有效方式。

二、我国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规定。在我国关于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只是散见于行政主体优先权的相关规定中或者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始終没有统一的界定。其次是实践中存在的滥用行政主体优先权的问题。例如在订立行政合同中不正当行使行政优先权和应当行使而不行使的消极不作为现象。行政主体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为具体表现在:有的行政机关在订立行政合同时,自恃行政权,剥夺相对人对合同的自由选择权,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超越权利,混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两者概念,以自身利益取代公共利益,从而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枉顾公共利益,严重损害国家公权力形象和相对方的合法利益。

三、我国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法律规制方法

在分析了我国行政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后,对行政主体优先权如何加以有效地规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制定专门统一的法律法规

我国没有专门的行政合同法关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系统规定。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立法,因此在行政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有统一的依据进行解决。因此,我国要想构建体系化的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首先必须在明确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法律上地位。这就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行政合同法来对行政合同及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益权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加以规制。总之,只有对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明确其法律地位,加以规范和限制,才能使行政主体优益权有得以良性发展。

2.制度完善

(1)协商与听证制度。协商制度是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正确行使的保障,协商的实质就是遵循合同的自由合意的精神,通过建立协商制度,保证行政合同从本质上符合合同的根本要素,让相对方达成合意。若公共利益、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有冲突时要及时协商调整。构建听证制度实质是控权。由于行政主体优益权是行政主体的公权力一方,因此有必要采取听证制度加以监督。若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主体有异议,有权向行政主体陈述意见为自己辩护。

(2)事先公告、公开制度。公开制度,也称公告制度,是行政机关把与行政合同的有关事项及时通知对合同有意向的人,其目的使行政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处在完全公开和透明的状态。可以使相对人了解各个环节,防止在行政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行政主体滥用行政主体优益权,防止有人“暗箱操作”,防止行政主体消极行使。公开制度的价值之一就是保障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正当行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健全救济制度

设立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制度是为了提供受损利益一方的保护制度。由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本身的运行规则存在某些漏洞或者缺陷,有时行政主体行使的行政主体优益权可能无法对相对人的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完全弥补相对人给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所以给行政主体也设置相应救济途径,可以发挥行政主体优益权在行政合同中更好的作用。我国现行的行政主体优益权救济制度还不完善,因此要对我国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制度进行完善。

(1)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非诉讼的救济途径。通常,我们想到对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可以诉诸于法院,通过司法途径才能得到解决。但是当行政优益权行使出现不协调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非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决行政主体优益权产生的纠纷就可以适用协商、仲裁等非讼救济,原因是行政合同是属于合同双方自由合意,具有私法性质。

(2)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诉讼的救济途径。诉讼救济也称为司法救济,在诸多救济中,诉讼救济是最终救济。同时,诉讼救济原则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它对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实体和程序合法都要进行审查。我国在审判过程中对行政主体优益权进行审查时,对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案件的审判依据的范围,除了公法规则之外,某些私法规则也可以纳入审判依据的范围,这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多元化审判,更加合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张超.试析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法律规制[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1):132.

[2]王寨华.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及对优益权的法律规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5):83-87.

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篇12

一、审计工作的工作目的

(一)审计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工作是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并逐渐完善该系统。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已经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审计制度,保障了我国基层单位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审计工作的目标、要求

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职能管理部门,它的存在就是对企业内部财政状况和项目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真实有效的监督审查,并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违法行为发生。除此之外,审计工作还担任着企业资产评估的重任,针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防止经济失控和风险的扩大。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必须做到保证审查企业的项目财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并且合法,要坚持依法办事,对违法犯纪的行为必须坚决查处。而审计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与正确的思想来对待审计工作。

二、企业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开展观念和意识不强

我国事业包含的部门众多,担任的社会职能范围更加广,在自身审计工作的开展中,难免会有部分单位财务审计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单位对于财务监管十分随意,使得内部的各项财务活动不够严谨,虽然建立了专门的资金管理体系,但没有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导致某些单位出现资金缺失、资金被挪用等情况,更严重的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没有发挥财务审计的监督作用

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究其原因,其一应该是部门的部门职能级别相比审计部门来说略高一筹,这就导致审计部门在监督部门时,会考虑到上级的压力,直接影响工作的进行,使得审计工作失去真实的意义。除此之外,企业的体系在随着社会体系的完善不断改革,审计工作利用传统的监督方法已经不能全面进行监督,因此,及时改善审计工作体系也是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三)财务审计的宏观意识不足

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不仅是监督,更是经济监督,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工作除了对企业进行事后审计外,事前审计和过程审计也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审计工作开展中,审计人员只注重企业事后审计工作,没有有效地结合事前和事中做到连贯准确的监督工作。财务审计人员的全局宏观意识不足,导致财务审计不够全面,监管能力低下。

三、企业中审计工作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确保审计工作独立进行

企业中审计工作要真正达到监督和审查作用,首先就必须确立审计单位的独立。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主要分为两个内容:其一,要保障审计机构的独立。企业在设立审计部门之前,就应考虑到其特殊性,与单位其他的部门分开,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经济以及人才选拔都可以独立出来,这样就能减少审计部门本身与其他部门发生利益关系的机会,为后期的审计工作打造良好的环境。其二,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对独立。审计人员不能与其他部门存在利益关系,更不能是其他部门的人员代替,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二)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业务也跟随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所以,审计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审计工作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或者相关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保障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节约了审计成本。另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保障单位的审计工作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加强审计工作的执法力度

加强审计工作的执法力度,不仅能够保证监督和审查的强制性,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对待某些不按审计规定进行的经济活动,审计部门必须跟踪项目,加大惩罚力度,强制要求整改,并对负责人作出相应的惩罚,为树立审计部门权威,保障审计工作有效、顺利进行。

(四)内部审计的进行与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是每个企业必须进行的步骤,其能够强化内部控制,对制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部门的不足之处,防患未然;并能够掌握企业薄弱环节,规避风险。从财务风险角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从会计账目的核对、稽查入手,评价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的工作执行力度和质量,并作出真实有效的报告,从而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四、结束语

在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解决,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加强审计工作的执法力度,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也只是我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部分策略。保障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摘要:企业审计工作一直是我国监督内部体制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企业经济的合法公平、真实进行的管理手段。审计则是收集分析资料,评估财务状况并给出结论与报告的工作,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展开讨论,并分析了现代社会中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以及财务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财务审计,存在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董良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89

[2]王海珊.分析现代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企业财务审计[J].中国外资.2013(09):112

上一篇: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下一篇: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