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双年展(精选11篇)
艺术双年展 篇1
敬 静 / 残翼
黄耀莹 / 一件霓裳
杨俊洁 / 剪花——宝相花
帅静泉 / 世界上最好的家
陈智强 / 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创意海报
尹述睿 / 新精卫补海篇
陶 珂 唐胜天 / 华·韵——中式餐厅
黄军 / 华(海报)
张凌霄 / 文房四宝
张潇珑 / 民族特色手机游戏《高跷捕鱼》角色设计
陶玉 /“美意延年”包装设计
牟炼 / 永和豆浆历史人物篇系列海报——玄奘篇
彭丽莎 / 剪狂纸舞(书籍装帧设计)
周景秋 / 0排放——吸尘器篇
王廷飞 / 中国元素(幸福中国)
艺术双年展 篇2
11月30日跟随着成员们一同前往第九届双年展的现场,在体会并参与到党员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通过参观也让我有了颇多感悟。
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诞生,经过16年的历练,不仅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示,更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肯定,被公认为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它不仅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当代艺术与大众间构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2012年上海双年展的举办场地将转移到一个由热电厂的旧址所改建的新的当代艺术馆,并将作为这座生命力被重新激活的前工业建筑的开馆展,这标志着上海双年展从此将揭开新的一页。上海双年展的主场地从“跑马场”旧址这样一座前殖民地建筑搬到“南市发电厂”旧址的同时,中国社会也正在发生着从单一追求经济指标到寻求精神文化全面进步的发展思路上的转变。上海双年展也发生了主题的深刻推进与转向。因此,本届上海双年展将以“重新发电”为主题,我们将从对于资源与能量的重新探究开始,聚焦于场所的能量、记忆的能量、意志的能量、理解的能量,最终面对共同体的能量。
走进会场无不惊叹于艺术家们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技艺,利用最为简单亦或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物件,让人不由的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比较与思索。两个小时的参观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根名为“时间柱”的展品。展品用一根巨大的金属杠杆将几十件我们过去亦或是现在的物品穿起,整个柱子从地面升起直达屋顶,看似有尽头实则给了人一种无穷无尽的空间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根柱子上的东西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找到共鸣,它串起了我们过去亦或是现在常用的物品,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时间是一种没有尽头的东西,人的发明创造能力也终是与时俱进又却是无止境的,我们看到的是过去和现在而时间柱会继续延续记得未来的东西,一切的未来终将成为过去,终将有办法与过去和现实相结合被串联起来被一同评论和记忆。
从第一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二届“融合与拓展”、第三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四届“都市营造”、第五届的“影像生存”、第六届“超设计”、第七届“快城快客”、再到第八届“巡回排演”,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依托上海独特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来思考当代都
市文化建设中的诸种问题,充分调动中国文化资源和技术媒体发展的最新成果,以鲜活的视觉艺术方式在全球境遇和本土资源之间、严肃人文关怀和大众时尚之间、都市视觉建构和城市内涵发掘之间,建立起一座交往互动和展示的桥梁。通过这八届的努力,双年展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发展格局与文化定位,在如林的国际双年展中确立起了鲜明的风格和模式,同时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积极的文化思考和生动的策展思路。更重要的是——双年展已经为上海的新都市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一个全球性的宣传、展示窗口,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依托着上海这座东方大城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上海双年展将继续推进中国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健康发展。
每一届双年展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其实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展现了我们城市乃至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聚焦的地方。开放的空间兴许只是一个对于城市的讨论对于可开放程度的讨论,而如今的“重新发电”展现的更多的是重新再来百废俱兴的意思。
就如当初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样。每届的双年展在展现其主体的同时也表明了这个含义。上海这是一座具有包容、贯通、海纳百川胸襟的城市,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机会见证到一个个奇迹也才有机会观赏到一个又一个如此引人思索的展览。
细细回味本次的参观,并期待着明年双年展带来的新惊喜,新震撼和新视角„„
双年展 一场艺术的盛宴 篇3
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
1893年4月19日,威尼斯市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策划一个意大利的艺术双年展,发起人正是当时的市长里卡多·塞瓦提可,就这样在1894年4月22日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了帷幕。威尼斯双年展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两部分,主要展览的是超现代艺术。
威尼斯双年展是艺术家心目中,对艺术家个人成就、国家艺术成就的巨大肯定。这个古老而浪漫的城市中上演的是另一场关于艺术的“奥运会”。众多艺术大师均先后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并获得“金狮奖”殊荣,如汉密尔顿、塔皮埃斯、路易斯·布尔乔亚、加里·希尔、里希特、布鲁斯· 诺曼等。
至今,中国与威尼斯双年展已结缘20余年,到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时,中国馆确立整10年。不管对于国内艺术体制的进步与健全,还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的接轨,威尼斯双年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由1951意大利实业家马塔拉佐所创立。双年展最开始系圣保罗现代美术馆监督执行,由于各方反应热烈,双年展变成为美术馆的主要工作,直到规模逐渐扩张而被迁至Ibirapuera公园内。至1962年时,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已在国际艺坛取得一席之位,美术馆的双年展执行工作于是转移到双年展基金会下。
巴西在1964年到1985年间因为军事统治,迫使许多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出走国外,导致双年展出现危机。为挽救双年展的知名度、提高其可看性,双年展基金会自上世纪70年代起特别增设“历史核心”单元,以展出梵高、高更、哥雅等欧美大师作品为主,此举立刻受到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欢迎,堪称双年展的票房保证,这也成为圣保罗双年展和威尼斯双年展的不同之处。
自创立以来,圣保罗双年展一直是巴西最重要的艺术活动,被视为圣保罗艺术文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象征,是巴西极少数具有世界格局与国际声望的艺术展览。
悉尼双年展
悉尼双年展的前身是一项“当代澳洲艺术奖”的选拔和展览活动,由著名企业家贝乔诺·内堤斯创建并资助,于上世纪60年代相当活跃。悉尼双年展创始于1973年,旨在展现国际当代艺术最新创作,为勇于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的艺术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随着悉尼双年展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至今已成为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并驾齐驱地三大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4年3月21日至6月9日,第19届悉尼双年展如期上演。此次盛会横跨悉尼五个场馆,并有超过13个国家的90位艺术家参加,“以想像你所渴望的”为主题。
惠特尼双年展
成立于1930年的惠特尼美术馆,以推广美国当代艺术为宗旨,两年一度的惠特尼双年展更是以美国当代艺术的检视者与未来两年的艺术潮流预言家自居。
惠特尼双年展以广义的“美国艺术家”来规范参展者的名单。只要是美国国籍的艺术工作者或是非美国国籍但在美国境内创作的人,都可以受邀在双年展中出现。与一般大型的国际性双年展不同,惠特尼双年展带有特定的国家色彩。但,无可讳言,在美国仍执当代艺术之牛耳的今天,全美的各大都市,如纽约及洛杉矶,简直就是一个个大型的艺术村,世界各地的艺术精英来此长住或短期创作者多如过江之鲫。因此,每次的双年展虽以本土化为基准,但最后总是以国际化收盘。
2014惠特尼双年展于3月7日至5月25日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行。103位艺术家用绘画、音乐、雕塑、摄影、电影等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参展作品从声音装置到工艺美术品无所不包,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在艺术上最广泛和最多样化的双年展展示”。
光州双年展
光州双年展近日宣布了将于9月5日至11月9日参加双年展的艺术家名单。今年的展会是光州双年展的第10届,将包括来自36个国家的105位艺术家,其中有35件全新委托创作的作品。
名为“烧掉房子”的展会指向了这座城市革命性的过去,尤其是1980年的光州暴动——一次反抗独裁的暴动事件。“双年展的艺术家拥抱了‘烧掉’现状的激进精神,同时也庆祝着声音和运动的快乐主义。”双年展艺术总监杰西卡·摩根如此说。
光州双年展始于1995年。第一届光州双年展的主题是“超越边界”。在一定意义上,光州双年展的创立是对1980年“光州惨案”悲剧事件的一种纪念(1980年5月,光州市民在一次针对军政统治的示威游行中与军人发生冲突,导致了成百上千手无寸铁的市民的死亡,这个事件被称作“光州惨案”)。光州双年展不仅对韩国的艺术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对于整个国家的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体现。
广州双年展
1992年10月20日,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在广州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开幕。展出作品近400件。主办者以建立中国自己的艺术市场为宗旨,调动国内企业集资投资,获奖作品奖金高达45万元。这次活动对推动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海双年展
第10届上海双年展将于11月22日开幕,2015年3月31日闭幕,展览活动集中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常驻柏林的策展人与作家安塞姆·弗兰克担任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本次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为“社会工厂”,旨在反映现代和社会体验之间的关系。在筹划具体内容呈现方面,本届双年展将集中展示中外艺术家对当下的思考,同时也会呈现一些历史元素。
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历练,不仅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示,更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肯定,被公认为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它不仅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当代艺术与大众间构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北京双年展
今年年初,主题为“记忆与梦想”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双年展)的筹备启动新闻发布会召开,本届双年展将于2015年秋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北京双年展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美术展览,一直坚持以当代形态的绘画和雕塑作为展览的主要形式,同时也适当吸纳一些装置、影像和综合材料等新媒体艺术作品。
该展从2003年到2012年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国际号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也逐渐扩大,2012年第五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家和地区就已达87个。
成都双年展
十多年的历练,使得成都双年展逐渐成长为中国备受关注的、具有国际色彩的文化艺术品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展览主题从2001年的“样板·架上”、2005年的“‘世纪’与‘天堂’”,到2007年的“重新启动”、2009年的“叙事中国”,再到2011年的“物色·绵延”和2013年的“万有引力”,一直以来,成都双年展秉承支持和推动中国本土艺术发展的理念,力求依据文化现实和时代特征来梳理当代艺术脉络,反映中国艺术的当前面貌。
新疆双年展
在2012年,“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举办,就给乌鲁木齐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撼。今年7月,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升级成为国际性的艺术盛会,也成为全国惟一由文化部主办的双年展。
艺术双年展 篇4
一、传承经典的高比林艺术
20世纪90年代初, 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美术大学教授基维·坎达雷里两次应邀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学。在“作坊”式的创作环境中, 他亲自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体悟Goblelin技法丰富的编织语言, 实践纤维壁挂的设计制作。古老的Goblelin编织技法从此在中国的纤维艺术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成为我国艺术家进行纤维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次展览中, 运用传统的高比林技术创作的作品比例相对于以往几届展览而言, 数量上有所减少, 但高质的优秀作品比比皆是。第七届双年展的银奖作品《织晓》, 以及铜奖作品《家园》都体现了高比林壁挂经典艺术的价值取向。三件作品都由作者亲自制作, 均采用了传统的羊毛编织工艺, 技艺精湛、表现深入。比如说由中国青年艺术家郑丹创作的获得本次展览银奖的作品《织晓》, “织”一字体现出作品对于纤维材料制造技艺的礼赞, 各种微妙的的色彩变幻被作者细致的表现出来, 通过艺术家高超的织造技术, 传神的表现出如烟似雾的视觉形象, 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获得铜奖的作品《家园》深深者的打动了我。羊毛织造的作品看上去有些粗糙的质感, 正中是一棵茂盛峥嵘的大树, 大树的树杈上坐着一个头戴王冠又让人感觉有些神思哀怜的女性, 大树下的左面和右面分别游离着两位同样感觉萧索的男子, 整幅作品充满了凄凉的美, 单色但层次无比丰富的设计使作品更富于意境, 如同诗歌一般。
观看本次展览的高比林壁挂作品, 不难看出, 作品大都体现出经典艺术的倾向, 专注于艺术本身, 呈现出传统的、手工的、平面的基本特征;对编织技艺有着较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坚持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以探索纤维艺术本体语言为基础, 将创作者和制作者集于一身、融为一体。
二、生活化的艺术表现
纵观新千年开始的“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双年展各届展览, 我们不难发现, 纤维艺术虽源于纺织, 关乎纺织, 但当代的纤维艺术实质上已经超越了自身定义的边界, 新的材料、技术和工具扮演了改变艺术语言的重要角色。科学和技术创造了新的存在方式, 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实的、更加开放的当代纤维艺术新境界。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兴行业, 纤维艺术跟其它的艺术类别相比较, 毋庸置疑,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生活化。纤维用品服务于生活、纤维艺术品装饰生活、表现生活, 与生活紧密衔接, 纤维艺术不仅聚焦于艺术的本身, 更呈现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关注。许多纤维艺术作品从材料的选择、作品的设计与构思、都跟社会发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回归生活、回归大众、回归社会, 成为一门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艺术。南通展年的纤维艺术展览贯彻了“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越来越突出的呈现生活化的艺术倾向, 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成为审美的很大一部分内容, 作品呈现出与经典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追求和面貌。在本次展览中, 大量的作品不拘于传统的高比林艺术形式, 把当代艺术中三维的、装置的、多媒体的等各种手法、各种媒材都积极地运用到实验性的探索与表达之中, 以求更好的表现生活的内容和生活的感受。第七届双年展中最吸引观众的作品是用800斤毛线编织而成的高8米、宽4米40的巨型大毛衣, 是中国青年艺术家马韫慧和她的家人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的。这件体型庞大的铜奖作品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强烈震撼。来自福建的工艺美术大师阮少珍的作品《可餐》是用丝绵和丝袜做出来的一筐筐“土豆”,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体现出普通生活的一份温馨。绝妙的构思、逼真的造型让几乎所有的人看到“土豆”的瞬间都很好奇, 纷纷驻足观看, 伸手触摸, 甚至要带回家去模仿制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 更让不了解纤维艺术的普通观众感到亲切, 缩短群众与当代艺术的距离感, 改变当代艺术在群众面前高端而曲高和寡的形象, 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奠定广阔的群众基础。
三、中国传统刺绣绽放光彩
在当代欧美艺术的牵引之下, 当代中国艺术曾经逐步丧失了自身的语境, 而今在一种自我意识的引导之下, 它又正在逐渐回到自身的语境当中。中国传统刺绣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回归本土的探索方式, 在展览中绽放出夺目光彩。中国刺绣经过千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并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门类, 日用与观赏两者即可兼容并蓄, 又可分而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因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扫荡, 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审美都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曾经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都留有身影的刺绣艺术渐渐远去。现在, 随着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兴起, 刺绣艺术不但焕发出新的光彩, 更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成为表达的方式, 开始走向纯艺术。在第七届纤维艺术展南通展年上, 出现了许多构思巧妙、工艺技法高超, 及富于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优秀刺绣作品。有一件立体作品坐落在展馆的地板上, 远观富有几何感、构成感, 走近观看会发现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柱头都被绣上了植物的小像, 植物品种各个不同, 但都绣得精致, 雅致。生动具象的刺绣形象与抽象、几何方正的立体造型相映成趣, 丝线与木材等天然材料组合在一起又和谐的透出一股自然清新的格调。本届展览的唯一一件金奖作品《荷韵》, 就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洪兴宇与其研究生丁剑欣创意设计, 河南汴绣作坊的残疾人工匠在艺术家指导下制作完成的一件优秀作品, 刺绣针法与设计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出绚丽又自由飘逸的东方美。
总之, 在今天的中国, 纤维艺术以当代艺术的姿态伫立, 在众多纤维艺术家和参与者的努力下蓬勃发展, 在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 我们看到中国的纤维艺术在当下, 即不忘对经典的高比林艺术孜孜探寻, 还使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更在“生活”的美学已经成为了全球美学发展的新潮与主潮的今天, 不但发挥纤维材料柔软亲切的材料特质装饰生活, 并实时着眼于身边生活细节, 创造出让观众即新奇又感觉亲近熟悉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的“生活美学”世界性潮流下, 在当代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创造的模式比纤维艺术更具生命力, 因为它始终没有脱离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主流, 一直与人类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
摘要:从2000年至今,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已经举办了7届, 对推动我国纤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七届纤维艺术展盛况空前, 参展作品即传承经典的高比林艺术, 又有关注生活的当代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刺绣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回归本土的探索方式, 在展览中绽放出夺目光彩。
关键词:纤维艺术,当代艺术,高比林,刺绣
参考文献
[1]王斌.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现状分析[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 (05)
[2]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从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观东西方美学新主潮[J].艺术百家, 2010 (05)
双年展契机湖北艺术家的国际对望 篇5
本次活动,得益于中意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在中国,湖北大楚艺术机构与海外艺术界家及艺术机构多年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往来,在申办本次双年展中,担任本次展览总监的艺术家张展即委托海外机构代表华裔艺术家马林和意大利著名当代艺术家马特奥·巴西勒(Matteo Basile)多次赴现场参观考察。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创办于1893年4月19日,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资历一直居首。全世界来自不同文明和地域的艺术家们每两年齐聚威尼斯,自1993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与国际前沿的威尼斯双年展进行艺术流派接轨,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此次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勒担任展览的意方艺术指导,中方艺术指导为油画家袁晓舫,大楚艺术机构总监、艺术家张展担任展览总监。“国际性、开放性与包容性是艺术双年展不变的主题。”张展表示,被选中的参展艺术家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在一定的层面上能够达到接轨的“交流和对望”。“带有国际化视野,又具备有本土文化情怀的中意双方策展人,艺术家,艺术机构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艺术交流在中意间架起沟通桥梁。展示湖北当代艺术家的发展状态,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缩影,也使西方对于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态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在《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中,参展的15位湖北籍艺术家将展示一种更加开放与自由的艺术空间。马特奥·巴西勒(Matteo Basile)也表示,这次作品将消除语言、文化、甚至宗教的隔阂与障碍,单纯以艺术为核心进行对话,机会难得,对艺术家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作为意大利极具深度影响力的著名艺术家,马特奥·巴西勒(Matteo Basilé)1974年出生于罗马,目前在罗马和巴厘岛生活和工作,是当今数字艺术的首批欧洲先驱人物之一。巴西勒利用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工具,追求自我及社会发现的过程;他一直专注于各式各样的媒介,如绘画、涂鸦、摄影和影像艺术。
从马尔特、特兰托和罗韦雷托举行的个人秀《幻影》(2006)、米兰Pack画廊展出的《圣人来了》(2006)、摩纳哥马尔堡画廊举办的《当代意大利艺术展》(2008)直至代表意大利馆的2009年第53届和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勒在系列展中进行不同的探索。在米兰Pack画廊展出的《人性》是巴西勒近年的新作,面对现实中的“它物”,艺术家对自我的复杂结构进行了探索,其不受人类社会的地理限制。通过一张放大的玻璃之下展现出的女性画面,艺术家刻画出了妇女、母亲、女子及姐妹的记忆、理想和欲望;不分长幼,不分国别、宗教及文化,她们为获得身份认同而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巴西勒集合了众多图片,运用相册的形式进行展示。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身体是主题,最能感受并表现出性别及身份,其目的是超越单一文化优势并摒除自己和他人、本地与外来、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战争让伤亡、恐惧、力量及希望变得赤裸裸,艺术家正是通过展示战争来从整体上考察女性经历,以达到解决和研究具有无限性及过渡性特点的差异性目的。国际艺评家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说:“马特奥·巴西勒的诗情构成了一个肖像的世界,这是技术风格主义与绘画超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瞬间;除了恐惧,多数人只能带给他人或异类以恐惧。最后,这份作品表达了对如下观点的认可和理解:少数派必须接受东西方、传统与现代以及神圣与世俗的差异,以融入整体当中。同时,巴西勒的辩证法演绎了变态和冲突,并暗涵了“全球本土化”已经并将永远取代“全球化”的观念。从这一点来讲,《人性》升华了新时代性,同时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关注方向。
TIPS:
2013第55界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平行展“对望”中方参展艺术家名单:杨国辛、郭正善、李邦耀、傅中望、肖丰、袁晓舫、魏光庆、张展、贺棣秋、马林、朗雪波、刘波+李郁、王晶、詹蕤、郭子以及意方以马特奥·巴西勒(Matteo Basilé)为代表的最前沿艺术家15位,共计31位艺术家作品6月1日将在威尼斯主展场湖北馆(中国国家馆正对面)开幕展出。5月28日在威尼斯113号军火库展览现场18:30 面向各国媒体举办大型的记者招待会,届时湖北省委宣传部及省文联文化领导及当代政府官员和两国参展艺术家出席参加。
Q&A
对话意大利艺术家Basilé
马特奥·巴西勒(Matteo Basilé)
TA:在201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艺术作品的预选阶段,您是如何挑选湖北艺术家的作品,对他们有什么感觉?
在最初,湖北美术学院方面提供了25位艺术家的名单,他们都是生活或工作在湖北,带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家人选;作为策展的意方人员,我们最后从中选择出15位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在评审中,艺术作品中展示的创作技法当然是其中一项参考方向,但我更加关注的是艺术家如何在创作技法的新旧技术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通过绘画如何将自己的理念与现代技术完美相容,并在中方和意方的艺术家中找到平衡。
就我的接触和感受,我认为湖北的艺术家非常的纯粹,他们并没有一味地追求作品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经济价值,这种真诚对艺术创作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其中有4、5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和女性艺术家的油画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中方还是意方,这次双年展的意义都是非凡和难得的,中方艺术家和欧洲艺术家首次在这种国际性的展览中碰撞与交流。
TA:谈谈您的作品。如何构思和布局这些影像的?
谈到我的影像作品,我倾向于用人物的形象组合出自己想要的场景,具有非常罗曼蒂克的梦境一般的感受。在布局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会借鉴非常多的舞美设计元素,将人物置于舞台空间这种感觉的背景之下,借助妆容和灯光的效果来突出人物形象。我在场景中布置人物形象,他们带有一定的情节性,相互有所关联,能够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TA:在您看来,威尼斯双年展在对双方艺术家们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意义是非凡也罕见的,对双方都是。艺术是一种完美的超越言语的形式,能在湖北武汉和意大利威尼斯的艺术家们进行最直观的沟通。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虽然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不同,但是当代艺术却是最直观且有效果的了解对方文化的方式。展览两国艺术家的作品,能通过图像和装置的艺术语言形式,达到双方心灵的沟通。
艺术双年展 篇6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吴卫鸣
自1839年银版摄影术面世, 人类的文明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 与发明初期的摄影功能比较, 今天的摄影者可以更加自如地运用拍摄技术记录情感、描述人文故事。
2014年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澳门展区的《妈阁·延伸——澳门影像艺术展》, 展出五十多件 (套) 角度多元又风格迥异的影像作品。摄影者运用各种创作手法, 以历史悠久的澳门世遗建筑——妈阁作为灵感的泉源, 巧妙地运用镜头, 真诚地展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微细回忆, 汩汩诉说着他们和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情感。
一百七十年前, 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在妈阁拍下了第一张中国的影像, 由这张几乎和摄影史一样久远的妈阁庙照片作起点, 来自不同年代的澳门艺术家, 透过各自的拍摄视角和侧重点来定义澳门。这些作品贯连并折射出更多发人深省的讯息:近两个世纪以来,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科技的发展、居住地的变迁、全球化的进程, 以至人们生存状态和行为的变化……
在此, 本人谨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以及各参与单位的支持, 藉着2014年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的顺利举办, 澳门艺术家将再次向北京以至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其优秀作品;这一次, 以摄影这独特的视觉语言, 把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澳门呈现在大家眼前。
献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娥
自2008年开始, 国家文化部每两年举办一次港澳视觉艺术展, 并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担任协办单位, 把港澳别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带给内地观众。除了展示港澳艺术家的创作才华, 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 让京、港、澳三地的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展览至今已举办三届, 深受欢迎, 诚为艺术界盛事。
今年我们以“300家”为主题, 展出多项摄影及装置作品, 以不同角度探讨和透视香港人“家”的故事。参展的14位香港艺术家包括又一山人 (黄炳培) 、急急子、陈巧真、郑秋瑜、黎颂霖、梁家泰、练锦顺、麦兆丰、沈嘉豪、郑玮玲、谢至德、谢明庄和余伟建。他们用作品充分反映香港澎湃的创意和人文精神。
今届双年展得以顺利举行, 实有赖国家文化部鼎力支持, 以及香港国际摄影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提供协助, 我谨致以衷心谢意。
艺术双年展 篇7
麦克卢汉曾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当代艺术中的一切现象都与媒介的嬗变紧密相关。传统社会以语言文字为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形态, 而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体的发展, 纸质媒介逐渐被电子媒介超越, 当代文化由文本化向视觉化方向转化, 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已经被图像学转向取代。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图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技术对审美文化进行不可避免的渗透, 这一历史潮流被W.J.T.米歇尔称之为“图像转向”[1]。一种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正在取代以语言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形态, 新的时代加强了对影像的效忠。早在相机刚发明时, 费尔巴哈就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 (1843年) 中预见了“我们的时代”的现状:“重影像而轻实在, 重副本而轻原件, 重表现而轻现实, 重外表而轻本质”[2]。电子媒介的公开秘密便是它们的鼓动力, 媒介正在促成大众参与到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 媒介具有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对当代艺术带来一种根本挑战, 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之中。当代中国的影像文化是建立在一种对现实的直接模拟的基础之上的, 而传统的绘画或造型艺术系统, 则完全建立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之上。正像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指出的那样, 逼真的“仿像”[3]可以取代日常现实本身, 并引起两种不同现实的混乱。影像文化的符号构成逻辑, 与传统视觉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其能指对所指的取代。或者说, 在当代影像文化的产品中, 影像自身的符号已经不再依赖于日常实在, 它自己就可以指涉自己, 并产生自身的指涉物。这个指涉物不是别的, 正是符号的能指本身。
一、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威尼斯之路
新媒体艺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介艺术而言的, 它并不完全否定传统媒介艺术所代表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新媒体艺术的媒介类型主要包括装置、影像、数码、行为、综合材料等, 传统艺术形式想要参与到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必须具有新的创作理念, 以及与科技手段发生互动和交集的姿态和愿望, 构成新的视觉形态。在艺术创作手法上, 新媒体艺术吸收和融汇了后现代表达方式中的拼贴、挪用、混搭、重组、复制、戏拟等, 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同样被转换为新媒体艺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新媒体艺术的表达方式, 不受艺术门类和物质材料的限制, 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在创作方面, 艺术家不拘泥于艺术门类的清晰划分, 不同媒介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综合媒材的使用逐渐增多, 绘画、雕塑、摄影、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态统一于视觉文化的门下。这就打破了媒介之间的限制, 媒介的创新和多元化运用, 为艺术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许多艺术家在对大量图像的整理和提炼中, 已经游刃有余地把握图像并开拓了一系列综合的艺术创作手法。新媒体艺术充分利用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福利, 它综合利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技术、网络技术等, 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 从而建构了一种新型综合性艺术形式。典型的新媒体艺术类型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全息摄影、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等。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于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和社会环境下, 这决定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融合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创作观, 解构完美、消除神圣、质疑现代艺术时期核心话语的权威性, 颠覆以主流自诩的话语逻辑、强调边缘性的价值意义, 注重不确定的确定性对既定的价值重新定义。对新媒体艺术的批评方面, 重要的已不是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难度, 而是艺术观念的先锋性和深度。当代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对媒介的使用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他们以作品最终所要传达的观念为最终依据, 在选择媒介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对于艺术创作来说, 媒介是为观念服务的。艺术家首先提出艺术观念, 然后再选择以最有效的媒介方式来表现艺术创作的观念, 借助媒介的重构以实现观念的重构。中国的当代艺术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要实现艺术观念的充分表达需要借鉴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新媒介的介入无疑成为艺术家拓宽艺术思路、丰富作品内涵、实现创作理念的主要手段。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是“85美术新潮”以后媒体实验的一个统称。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语镜中, 最初风生水起的地方在东南沿海地区。早期, 带有鲜明批判意识的观念摄影、录相作品中的“社会学影像”是当时富有成效的创新。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西化, 敏感的艺术家放下架上绘画, 通过大量装置、影像等艺术方式敏感地记录了当代城市的变迁和社会转型。新媒体不仅在技术上和观念上进行着整合和创新, 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虽然只有近30年时间, 但却通过对传统艺术和民族符号进行观念和技术的双重改造, 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和美学标准。最初, 受到西方观念艺术影响的艺术家以激进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于自由创作的要求, 此时的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概念上并非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实验, 而是作为一种反主流的艺术形态出现的“地下创作”, 政治反思和人性呼唤成为他们的创作口号。他们将艺术视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背景下对于社会改革和民主进程的辅助性环节, 以及对于个人的自由与觉醒的追求。1983年“厦门五人现代展”出现非架上综合材料实验作品和实物拼贴, 1985年“山西七人现代艺术展”是较早具有装置性作品的艺术展, 1988年徐冰的析世鉴环境式装置的出现转换了中国现代装置的观念, 1991年在广州成立的大尾象工作组进行新媒介的探索……之后, 随着先锋艺术家的出国热以及在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国际大展中制造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各种装置艺术等走向泛化与合法化。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 该届双年展的策展人博尼托·奥利瓦邀请了由中国著名策展人栗宪庭推荐的14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等人参展, 主题展“东方之路”的参展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 只有徐冰一人展示了装置作品《天书》,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出场。1997年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未来·现在·过去”, 中国艺术家的主要参展作品仍为绘画。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全面开放”, 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同时引起巨大的争议。2001年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以“人类的高原”为主题, 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和作品基本摆脱了架上绘画的传统媒介, 例如, 徐震的录像作品《彩虹》以一个男子被抽打而逐渐变红的背部来阐发个人对身体和生活本质的理解。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梦想和冲突”。期间由于当时中国正遭受非典疫情, 中国馆未能在当时真正进入威尼斯转而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参展作品很好地诠释出中国馆主题“造境”, 从自身文化出发呼应“双年展”的主题“梦想与冲突”, 指出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艺术家王澍的《拆筑间》、展望的《都市山水》利用综合材料的装置营造了别样的“中国式”空间, 杨福东的录像《天上天上》、吕胜中的装置《书房》和刘建华的瓷艺《日常》构成, 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 同时融汇现代感和神秘色彩。此次参展的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 同时宣告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探索成就。
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上, 中国馆终于正式落户威尼斯。国家馆策展人蔡国强将展览主题命名为“处女花园:浮现”, 致力于呈现出具有强烈时代性的“开放的中国”。孙原和彭禹二人的作品《农民杜文达的飞碟》表达了农民的勇气和梦想以及对艺术家身份的质疑。徐震的录像装置《喊》和刘的灯光装置《闪亮》, 侧重于观众的互动和反应。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为“由感官思索, 用意识触摸——艺术进行时”, 中国馆策展人侯瀚如甄选的参展艺术家皆为女性, 曹斐的参展作品《我·镜》, 反思了年轻人沉溺于互联网和游戏营造的虚拟世界的社会现象。尹秀珍的参展作品“军械库” (Arsenale) 将100多个由布料、刀子、盘子等日常用具制成的“电视塔武器”放置在汽油库里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军械库“, 呼唤人们重视过份都市化以及地缘冲突的社会现实。她们独特的女性视角规避了通常的宏大命题, 展现了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敏感问题。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为“制造世界”, 艺术家邱志杰的参展作品《多米诺骨牌:从小到大》, 通过装置和行为表演在室外空间中展示出异常丰富的展示形式和观察方式, 以其东方式理解和中国式改造对爆发于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进行艺术性的反讽或游戏式的揶揄。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 策展人彭锋将中国馆方案主题定为“弥漫”, 五位参展艺术家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原弓、梁远伟分别以花、药、茶、香、酒为线索, 利用各种综合材料进行创作, 以传统中国“味道”的表达向世界阐述中国美学特征。例如, 艺术家蔡志松的《浮云》安置于中国馆入口处格外引人注目, 《浮云》采用特别技术飘浮于低空, 观众可在云朵间自由穿行, 感受到一种空灵与禅意。参观中国馆的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能被充分调动, 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在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 主题“百科宫殿”强调的视觉变化过程, 参展艺术家何云昌的作品《威尼斯的海水》是一件与观众互动参与才能完成的作品, 何云昌预备了2013个灌满海水并签名、编号的玻璃瓶, 与观众随身携带并灌上现场准备的海水的各种饮水瓶器进行交换, 对威尼斯海水的分享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平等与和谐。
二、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全面盛放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由策展人奥奎·恩威佐担任, 主题是“全世界的未来”, 展期是2015年5月9至11月22日。本展邀请了53个国家的136位艺术家参与主题馆展览, 希望通过评判、探讨当今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来考虑如何准确捕捉、理解、审视我们对时代的关切。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要分为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三大板块进行展览。如果总结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参展作品的类型和特征的话, 对于媒介的多元尝试和探索显然是最突出的特征。
其中, 主题展是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展览板块, 本次共有4位中国艺术家:徐冰、邱志杰、季大纯、曹斐。徐冰作为国内探索新媒体艺术的代表, 1993年就已经登上了“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这次徐冰的参展作品是2008年就开始探索、创作的装置作品《凤凰》。《凤凰》先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0年) 、美国MASS Mo CA (2012年) 、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 (2014年) 展出。凤凰的民间含义是吉祥如意、浴火重生的生命意象, 徐冰最初的创作观念缘起于对资本与劳动、生产与耗费的质疑, 从对底层大众的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2014年年底, 受恩威佐邀请, 徐冰开始思考并重新创作一对凤凰, 来表述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索。参加“双年展”的《凤凰——2015》是艺术家从北京回收的总重达8吨的上千种工业废料、建筑垃圾、生产工具等为材料创作的装置作品。这一对凤凰每只长达30米, 是“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上最大的单体艺术作品之一, 被悬吊于位于威尼斯军械库14世纪的船坞之内。此次参展的凤凰, 形如带翼的恐龙或变形金刚, 充满了整装待戈、拼搏、厮杀的现场感, 这是中国现场以及某种世界状况的对应和缩影。徐冰说:“这两只凤凰有点进攻性, 身上带着利剑或者武器、能量包的感觉, 这种感觉其实是对这个时代世界的状况有种对应。”
邱志杰的参展作品《金陵历史剧场》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恩威佐在看过红砖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上元灯彩计划》后决定的, 本次参展作品是对《上元彩灯计划》的延续。艺术家邱志杰在极力还原一个假设的“脚本”——明代长卷《上元灯彩图》, 画上有136个角色并对角色个性和命运配有意味深长的文字注解。另外邱志杰还用还竹编手工艺, 以及玻璃雕塑等装置设计出了一个大型“金陵剧场”, 作品布满整个空间, 用现代工业器具来营造传统的文人生活气息。本届展览的主题是“全世界的未来”, 邱志杰明显是“反其道而行之”, 用历史来诠释未来。这个作品的媒介运用是相当丰富的, 综合了绘画、摄影、装置、录像和行为。不同的媒介之间因共同的概念而互相支撑,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和神秘感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性和精致感融为一体, 显现了日常生活中诗意的一面。
曹斐是一位活跃的影像艺术家, 曾参加过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次她展示的影像作品《La Town》配合小型装置作品进行展示。艺术家用1:87的比例搭建了一个虚构城镇的模型, 同时利用影像的微观镜头, 扫描出这个虚拟城市的剧场、火车站、郊外等不同空间, 通过后期快速剪切而获得画面的节奏和戏剧感。曹斐最终是想通过对这座城市命运的诗意阐释来发出关于全球化进程对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的思考, 充分展示了她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细腻的思考和情感。季大纯是此次双年展上唯一展示架上绘画的艺术家, 以黑白色调为主的8幅作品强调了中国东西部的关系, 在众多新媒体作品中架上绘画的出现似乎在提醒人民传统媒介微小的存在感。
在国家馆方面, 本届“双年展”上中国馆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担任策展方, 展览主题为“民间未来”。参展艺术家是刘家琨 (建筑师) 、陆扬 (新媒体艺术家) 、谭盾 (音乐家) 、文慧 (舞蹈家) 以及吴文光 (纪录片导演) , 呈现出跨界的趋势。这一多元化的参展组合使得在展览内容上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 也为展览空间的“叙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可能。这些看似多元学理背景和多样化叙事语言成就的作品背后, 是他们溯源传统经典、取法民间智慧、观照当下现实的积极写照, 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应有的尺度和思想性。无疑, 他们作品中言及的非遗文化、乡村现实和建筑语汇, 一方面为世界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中国, 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边界, 探索跨域合作的可能。
建筑师刘家琨的装置作品“随风2015由你选择”设置在中国馆外。这件作品主要由100多根钓鱼竿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廊形半封闭建筑, 鱼竿梢部悬剑的重量由根部的原木来承载, 整件作品随着温度升降带来的热胀冷缩会造成整个装置高度的自然起伏。原木象征着自然和初心, 鱼竿则象征着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整件装置作品通过力学构筑的内在逻辑和构成原理表达了艺术家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出生于1984的年轻艺术家陆扬发挥着年轻人的敏感性, 特立独行、兴趣广泛, 此次“双年展”上陆扬的参展作品《忿怒金刚核》以藏传佛教等宗教元素为灵感, 折射的是人性愤怒的阴暗面。陆扬的这件装置作品跨越了文化界别、活用了新媒介, 综合利用了解剖图、示意图以及后续的视频投影来把握时代脉搏。
音乐家谭盾结合民间非遗文化创作的结合行为、影像和听觉的综合媒介作品《活在未来》“女书”系列作品, 亮相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谭盾曾通过五年时间对来源于其故乡湖南少数民族正在消亡的女书文化做田野调查和记录。“女书”是现存世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 字形飘逸舒展、极具乐感。谭盾以“音乐3D”和“时空3D”为主要创作理念, 意图通过音乐的形式来演绎这一文字的独特魅力。谭盾说:“《活在未来》是为13部微电影、竖琴独奏和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乐。13部微电影承载着过去, 交响乐队喻意着未来, 竖琴是我心目中最女性的一件乐器, 它是桥, 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女书》是一部创新的多媒体交响乐, 通过科技手段展示了古老的女书文化, 编织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女性王国。整个作品焕发着对民间与未来、时空与记忆、艺术与哲学的深刻感悟。以女书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珍品通过谭盾国际化的表达和演绎获得世人注目。
文慧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呈现了《和民工跳舞》、《和三奶奶跳舞》两部作品, 来自于她经营了20多年来的独立创作团体“生活舞蹈工作室”。《和民工跳舞》是文慧与吴文光在2001的作品, 反映了城市建设和拆迁过程中民工的生活形态;《和三奶奶跳舞》是对逐渐退化的亲缘关系的寻找, 这两件作品都说明回望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双年展”上, 纪录片导演呈现了两部作品“村民影像计划”“中国民间记忆影像计划”。“村民影像计划”是吴文光摄制了近十年的村民自治的纪录片, 被称为“中国独立纪录片之父”的吴文光从宏大叙事走向民间意识, 他说:“从‘村民影像计划’我重新审视博伊斯, 重新审视艺术与公共和现实的关系, 艺术在社会被点燃。”吴文光2005年创立草场地工作站, 同年策划组织“村民影像计划”, 来自9个省市的10个村民在工作站学习纪录片拍摄。2006年后, 村民在自己村子拍摄纪录片, 其中有5位村民持续至今, 完成纪录长片25部。
新媒体艺术不像传统古典艺术那样着重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政治历史事件, 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在拓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方面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艺术家们破除媒介的限制, 在当代则是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象征。新媒介艺术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艺术家积极响应时代及社会变革, 接受科学和技术成果的结果, 艺术创作媒介在材料、技术、手段方面的变革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的呼吁。另外, 在当代文化朝向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下, 艺术领域对于媒介的努力探索, 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领域, 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迎合了当代文化革命性的建构。所以, 今天的新媒体艺术, 成为了一种响应社会变革的文化方式。进入21世纪的高速信息时代后, 新技术革命以及媒介的威力被空前强调, 艺术家们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手段的艺术创作既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审美形式的质疑, 也表达了以高新技术不断融入当代艺术的希冀。
参考文献
[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 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147.
第三届北京双年展述评 篇8
以奥林匹克的名义点燃美的圣火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是世界体育的顶级盛典,百余年来,奥运会的魅力吸引着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五大洲各大城市都以能够申请到举办权为荣。中国也怀有同样的梦想。2008年,中国终于迎来了自己主办的奥林匹克盛会——北京奥运会。第三届北京双年展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个月隆重登场。
鉴于奥运会被越来越多地注入文化因素,双年展与奥运会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为践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本届北京双年展确定以“色彩与奥林匹克”为主题,使体育盛会与艺术盛会交相辉映。
奥运会倡导的人类和平、和谐、共同进步的精神让艺术家们获得了启发和灵感。有的作品讴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人士,有的作品描绘了奥运会主场馆,有的作品表达了对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理想的期盼,还有的作品表现运动员刻苦训练、等待上场、同心协力、勇夺金牌的场面……通过展览,人们发现,奥运圣火从雅典一路传来,点亮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光明的心灯,也燃起了各国艺术家火一样的创作激情。作品力图避免对主题的简单图解和概念诠释,也并不局限于对体育运动的刻画,而是借生动的形象,广泛运用象征、隐寓等手法,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美的渴望,对青春的歌咏,对力量与速度的赞叹。东道国——中国的艺术家坚持自己信奉的“主流”价值,以开拓精神,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中国香港一位画家以“马照跑”为题,用中国式的“墨点”与“色点”描绘了赛马运动,也隐含了对“一国两制”的赞扬,作品技法独特,语义双关。
尊重全球文化生态,审慎“包容”西方潮流
本次展览体现了对全球文化生态的尊重,堪称对当代绘画和雕塑艺术面貌的全景式展现。除主题展外,设有英国、挪威、墨西哥、蒙古国、国际当代版画共5个特展。5个特展在配合“色彩与奥林匹克”主题的同时,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英国特展”的理性特色,“挪威特展”的北欧风情,“蒙古特展”的草原雄姿,“墨西哥特展”的魔幻色彩,都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国际当代版画特展的作品,是从西班牙、意大利举办的以“火”为主题的“2008·第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中遴选出来的部分精品,探索性、学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本着“打造当代绘画雕塑艺术国际中心”的原则,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仍旧以架上绘画和架上雕塑为主导,而对于当代西方流行的装置、影像作品则较少涉及。不过,策划委员会强调“包容”,因此在展览的雕塑作品里,有一些作品在向装置延伸;而绘画部分有些作品与摄影相结合,并广泛运用综合材料,融合了多种技法和观念。
双年展没有忘记汶川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篇9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ILLUMInations”。Illumination有启蒙、发光之意, 呼应“启蒙时期” (Enlightenment) 和“文艺复兴时期” (Renaissance) , 反应明晰、知识、视野等概念。而ILL (错误) 、LUMI (沟通传达) 、nations (国家) 等字根, 又使ILLUMInations暗含不同国家文化语境所产生或误导、或需要加强传达的沟通过程。策展人强调, 本届展览将回归“艺术”角度谈艺术, 而不加强政治、经济或社会学批判, 毕竟政治已有政治的舞台。在开幕当天, 由Hassan Khan、Carol Yinghua Lu、Letizia Ragaglia、Christine Macel与John Waters组成的评审团颁发了本届双年展的最佳国家馆金狮奖、最佳主题展艺术家金狮奖以及最具潜力艺术新人银狮奖。
世界第一大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设立于1895年, “艺术界的奥林匹克”和“双年展之母”是其所享有的崇高美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周期性举办的国际艺术大展, 经过110多年的发展, 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成为涵盖几乎全部艺术门类, 下设视觉与建筑双年展以及电影、舞蹈、音乐、戏剧节五个部门的庞大艺术竞技场。其中, 视觉艺术双年展是整个威尼斯双年展的基石和母体, 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即为单纯的视觉艺术展, 由于其在双年展中的核心地位, 通常人们所说的“威尼斯双年展”也专指视觉艺术展。
双年展分为两大板块:首先是“国家馆”展览, 由各国政府组织选派本国的艺术家参加;其次是组委会特邀的主题展, 由密切关注当代艺术的业界委托国际知名策展人, 邀请代表新潮流的艺术家参展。国家馆和艺术家个人都有专设的奖项, 并由专业委员会评判, 大奖称金狮奖, 所以威尼斯双年展在展示的同时也
双年展与中国:
我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可追溯到1980年, 当时西方世界欲借威尼斯双年展将中国拉入国际艺术大家庭。当年我国以“民间剪纸”参展威尼斯, 1982年则以“刺绣”亮相水城。这些参展艺术品与双年展宗旨和世界艺术潮流都显得格格不入, 也令双年展组委会感到非常尴尬。直至2003年, 我国政府才再次决定以国家身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上, 由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组织, 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中国国家馆终于落户水城。
作者:Christoph Schlingensief最佳国家馆金狮奖
作者:Christoph Schlingen最佳国家馆金狮奖
作者:Haroon Mirza材料:混合绘画及视频短片最具潜力艺术新人银狮奖
作者:Franz West材料:展览中的空间—37个元素组成的装置摄影:Francesco Galli终身成就金狮奖
作者:Franz West摄影:Heiri Haefliger/Atelier Franz West终身成就金狮奖
作者:蔡志松摄影:解严一
作者:潘公凯摄影:解严一
作者:杨茂源摄影:解严一
作者:Christopher Wool尺寸:304, 8x243, 84 cm材料:亚麻布上的丝网印刷摄影:Franziska Bodmer e Bruno Mancia-FBM Studio
作者:Shannon Ebner尺寸:32.5x18.54英寸材料:发色印刷物
作者:David Goldblatt尺寸:98x124 cm (最大尺寸) 材料:100%纯布料纸上颜料的数字化印刷
作者:Rosemarie Trockel尺寸:100x450x70 cm材料:丙烯酸树脂、钢材、绒线、塑料、混合绘画摄影:Francesco Galli
作者:Klara Liden材料:混合绘画
作者:Seth Price材料:高分子真空模板、细绳、瓷釉和丙烯喷墨摄影:Francesco Galli
作者:Nicholas Hlobo材料:装置
作者:Norma Jeane材料:用彩色橡皮泥完成的高1, 5米的平行六面体, 由黑、白、红三种颜色组成。除顶部为红色外, 四个层面的颜色和比例均与埃及国旗一致。摄影:Francesco Galli
作者:Josh Smith尺寸:152.4x121.92 cm (单个尺寸) 摄影:Franziska Bodmer e Bruno Mancia-FBM Studio
作者:Karl Holmqvist材料:木材、纸、橡皮带摄影:Jens Ziehe, Karl Holmqvist
作者:Karl Holmqvist材料:墙壁所用变色笔摄影:Franziska Bodmer e Bruno Mancia-FBM Studio
作者:Bruno Jakob嵌板1:2张板, 单个尺寸110x110x2.5 cm嵌板2:2张板, 单个尺寸200x220x2.5 cm嵌板3:2张板, 单个尺寸140x180x2.5 cm材料:木板、帆布摄影:Francesco Galli
作者:Rashid Johnson尺寸:高143.5, 宽174, 长18.4 cm材料:斑纹硬木、乙烯基、书、贝壳、岩石、牛油树脂
作者:Ida Ekblad材料:帆布油画地点: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作者:Llyn Foulkes尺寸:101, 6x101, 6 cm材料:木材、颜料、亚克力、帆布摄影:Francesco Galli
作者:Llyn Foulkes尺寸:180x137 cm材料:混合绘画摄影:Francesco Galli
艺术双年展 篇10
无论是无奈还是自觉,大多数人都留下来了,在反复的思考与蠢蠢欲动的尝试中,八十年代部分重要的现代艺术家正在转向当代艺术的实践。生命存在着挣扎的本能,如果增添了理性,生命仍然能够创造奇迹。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尽管现代艺术家们没有展览的机会,但是,社会生活中所充斥的另一种轻松——由商品市场带来的可能性——同样给予了艺术家继续工作的机会。
在冷战结束进入后冷战时期这个大的世界格局上看,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都微乎其微。那时,在国内的艺术家仍然没有太多的机会展览。在1993年6月之前,那时候只有对艺术的信念和执着。尽管有高名潞等批评家于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现代艺术展”,但是,这次八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的最后“狂欢”并不意味着相关机构改变了其艺术的标准,更不表明一个新的艺术体制已经诞生。
此后,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就再也难以进入这个被认为代表中国艺术的殿堂。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开始了对当代艺术的支持,“广州双年展”就是在市场经济明确为合法的条件下,在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得以举办的。
由于市场经济关于流通与价值交换的游戏规则,在国内没有获得相关艺术机构支持的当代艺术家有条件被西方人带到国际社会之中,那些本来就生活与工作在资本主义的欧洲和美国的中国艺术家例如黄永砯、徐冰、谷文达以及以后开始呈现面貌的蔡国强也在他们各自的特殊语境中努力参与国际性的展览,并且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国际艺术圈;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侯瀚如、费大为这样一些熟悉西方游戏规则的批评家也渐渐有了“国际策展人”的身份,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尽力将中国的新艺术插入国际展览,直至放入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展览中。
无论人们对中国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有怎样不同的评价,事实上,正是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的参与,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为世界所知,更为重要的是,事实、金钱、影响力也会改变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采用接近国际规则的策展人制度,有不少西方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展览;到了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有了中国馆,尽管这年的“非典”影响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的展览,但是,设立中国馆表明了中国相关艺术机构基于自身的策略也开始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挖掘。
在中国当代艺术还完全缺乏制度保护下的合法性的情况下,人们发现了市场对艺术的严重影响,人们对市场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质疑,同时,对中国当代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批评也来自部分西方人。可是,所有的批评者应该知道:威尼斯双年展从一开始,销售、资本以及利益这些问题就尾随其后,除了1968年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发生的“风暴”对资本主义文化制度的控诉与反抗外,市场与资本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艺术。此外,市场问题在中国还具有特殊性: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只有市场以及由市场带来的国际资源在支撑着中国的当代艺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个科学的市场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发生实际影响的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命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艺术该如何发展?
艺术创作——永远是艺术家的问题,而作为批评家、策展人或者艺术史家的我们,却可以通过对过往的一切进行反省,来梳理并评价之前的艺术历程,中国艺术家和批评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充满着焦虑、荆棘与问题,相信那些早年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和批评家都有着难以忘怀的感受与故事,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正是由他们的那些感受与故事构成的。可以说从1993年开始的全球“历史之路”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本身的历史,也是全球艺术史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双年展 篇11
本次双城双年展提倡对城市当下建筑现状进行重新利用、重新思考和再想象, 希冀通过设计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双年展展示的是片段, 而非抽象的规划;是拼贴而非网格;是策略性城市, 而非自上而下的基础设施策略。
该双年展以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形式, 而不是现代的规划和抽象化, 来展示建筑和城市。双年展搜罗了可以利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实际项目和片段, 建立了社会和经济联系, 从而打开了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封闭结构, 并提出如何利用现状基础设施共建未来。
此届双城双年展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建筑和城市的实践案例, 展示了不同地方的人们 (包括设计师和普通人群) 如何携手再造他们的城市和环境;并将这些经验教训通过高层次研究、学生项目和愿景推断等方式运用到珠三角开发的个案中, 同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设计师和国家代表共聚一堂, 探讨重新思考和再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方式和策略。该双年展包括五部分, 重点采用针对展览场地的具体装置、互动视频和其他方式展示在建和建成的建筑和城市, 而非显示模型和统计数据。
一、主题阐释
“城市原点” (Re-living the City) 可以理解为一个关于思考我们如何建设, 怎样建设, 为什么建设当代城市的起点。我们必须要问:“城市为谁而设?它的过去怎样?现状如何?未来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将为自己创造的世界当成人来看待:一个我们必须先充分利用, 然后再创造的复杂的、有层次的现实。我们必须对城市的现状再利用、再思考和再想象, 并开放现有的建筑。
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 这是一个特殊问题。历经三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 中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未来十五年, 中国的城市化人口比例很可能会超越世界城市人口平均水平 (70%) 。尽管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减少, 环境和气候不断恶化, 食品安全, 老龄化及其他全球问题, 中国仍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
它对世界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这已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超越抽象的规划, 不能仅仅想着建造更多的建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东西, 并重新思考最初将人们带入城市的那些力量、梦想、愿望及挑战。我们得发问:“建造城市的最初意图和目标究竟为何?”
“Re-living the city”是经过重新思考城市原点后采取的重大措施。我们要立足于现有的物质, 而不是将来创造的东西;立足于当前, 而非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希望成为重塑城市生活的人们。重塑是一种立场, 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我们要重建城市和家园, 重塑人类的未来, 并将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当作使命。
“城市原点”与“Re-living the city”;前者是重新组合的思维过程, 后者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采取的行动。“城市原点” (“Re-living the city”) 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态度和定位, 将2015年双年展的愿景与实践结合起来。2015年双年展不同于以往, 它通过展望、重塑和再利用现有的东西来阐述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Back to the origin, Regain our cities, remake our present.
回到原点, 重获城市, 重塑当前。
二、主展场参展作品
(一) 3D拼贴城市
1.世界屋 (之窗) 洞Dennis Maher
设计师语:“世界屋 (之窗) 洞”在两个相距甚远的建筑幻想场所之间搭起了一条想象的管道。它架起了一座时空之桥, 穿过地球, 将深圳世界之窗公园与我在纽约水牛城的家联系起来。家是我工作、生活和梦想的地方;在家中, 有很多可以用来驰骋想象的场所, 在每个梦想的夜晚, 将我与一个非现实的世界越拉越近, 让我看到自身可以变得比与我毗邻而居的纪念碑更大或更小。我穿过屋子, 随手拿起一个微型建筑模型, 有时将其当作模型、玩具、雕塑、纪念品或象征物。其它时候, 我把它想象成为一个我从地上挖出的、没有根基的砖、石或钢结构。我努力把它举起来, 带着一点惊讶的微笑和轻松愉快的游戏心态。很多时候, 我会打开房子的窗户, 将它重重地扔出去;而这一次, 是朝向深圳的方向。我相信, 当它落地面时, 会落在一个梦想家的书桌上, 落入一大堆的奇思妙想之间。
2.进住计划 (CHECK-IN) 冯峰+扉建筑
设计师语:我们在展览厅的一楼围合构建了一个可以居住的空间。它是舞台也是一个临时的旅馆, 在三个月的展期中你可以通过互联网约定哪一天入住。展览开始就可以入住, 到展览结束, 旅馆也结束。那一天它将是你的私人领地, 只有你拥有, 观众不可以进入。既然我们可以把工厂改造成展厅, 展厅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成为旅馆?你的入住, 会丰富整个展览的内容。你就是这一天的策划者。做什么?由你决定:独自睡觉、朋友密谈、生日派对、卡拉OK……100天的时间需要你们的参与去填写内容。而展厅, 在观众都离去后, 整个展厅都是你们的。
展览场地是对旧工厂的再利用和想象, 而我们是对展场的再利用和想象。我们的工作团队就是试图去创造性地让展厅和旅馆房间能够智慧地共生在一起。三个月的展期, 每一天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故事是什么?在那一天结束前没有人能够知道。我们共同去勾画一个的美好而又浪漫的100天的生活连续剧。
背起你的行囊, 来吧。
3.再生Francesco delogu&Maria cristina finucci
设计师语:我们尝试构想一种新的原型, 即一种超越文化差异的示范性基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和使用更复杂的形式, 用于未来建筑, 从而完成拯救地球的紧急任务。我们的原型建造材料是从垃圾填埋或回收处获得的无数物体中的固体物质, 然后将其用普通黑色塑料盒子包装起来, 用作建筑模块。我们不再谈论标准尺寸的模块或黄金比例:我们现在开始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残余材料的理想尺寸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建筑模式不再固守一成不变的本体结构, 而是任其由偶然性来决定。城市在自我再生的过程中产生废弃物, 同时再生, 正是这种需要“在继承的现实环境局限中”再造世界的必要性, 迫使我们要像过去那样, 赋予建筑或物体第二甚至第三次生命。建筑的窗户在黑暗中闪亮, 而建筑形象则在周边镜墙中形成多重反射;这改变了我们对于尺度的看法, 揭示了城市的概念。然后观众可沿着一条小径, 从城市公共环境进入建筑内部的私密空间, 体味两者的有趣对比。进入建筑内部之后, 视角的转换使观众发现:这些用于建造建筑体块的废弃物也有多姿多彩的一面。如此熟悉和容易识别的日常用品, 在使用后依然散发着旧有的感染力, 这是任何改造或回收程序都无法消散的。它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 更体现在诗意层面。这一安全的场所证明:我们能够、也必须利用我们自身制造的垃圾创造健康生活的空间。
4.授权于民Tyree Guyton&Jenenne Whitfield
Tyree Guyton是一位艺术家, 也是在国际上备受赞誉的“海德堡项目”的创始人他和“海德堡项目”的执行董事Jenenne Whitfield获选在主题为“城市原点”的2015深港双城双年展上携手创作一个名为“授权于民”的动态展项, 即一个用于拓展创造性想象的装置。其内涵是要探索一种将权力赋予居民的理念, 使其能创造性地思考对于自身和周边环境的能动性。该项目利用重新利用或回收木材建造一个房屋框架, 框架的跨度大约为高24英尺、宽20英尺、长20英尺。房屋装置的屋顶将扭转成不对称的形态, 从而呈现出结构的失衡。参展艺术家要求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其到达深圳之前完成框架结构的建造。应尽可能采用重新利用或重复使用的木材来建造。等房屋装置建成之后, 再通过选用的各种不同形态的材料来改造房屋装置的外观。有些材料将从底特律发货, 有些则将在深圳本地采购。
参展艺术家未决定装置的内部功能、或者其内部是否需要设置功能。其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就是要让创造过程能以一种有机的方式展开, 并以开放的态度与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 (包括深圳的文化) 等相结合。他们希望在深圳感受城市和建筑空间、艺术家群体和居民。
5.共生村HOOD
设计“共生村”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并激活这个平凡的世界、描绘珠江三角洲的生活方式、并强调生态系统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珠江三角洲一带, 生态系统是从属于城市的。对于这种情况的认知激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如何才能与水共存”?本展项通过对触觉联系和语言联系的研究, 以空间表现的姿态和叙事将这些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创造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脚手架立方体是蛇口面粉厂内一个具有雕塑感的、短暂的姿态式环境。“共生村”这种姿态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与珠三角的共生状态模式, 那时的人们与河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广泛的区域性互联。随着时间的推移, 村民与水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阐明了水与三角洲文化的相互交织和密切联系。农民们利用商品作物和口粮作物的生产过程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 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生态框架, 包括丝绸生产上游养蚕业中的桑基种植 (桑树) 。“共生村”的搭建采用抽样和即兴演绎的策略。“抽样”是指将材料从某一个特定的场所抽取出来、然后将其重新应用于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即兴演绎”则是将那些熟悉的旧物品重塑为现代新型物品的过程。参与者将穿梭于150个从手纺蚕丝上悬垂而下的、养着活鲤鱼的鱼缸之间。桑树的生长体现了养蚕的含义, 而玻璃鱼缸代表了河流以及利用鱼粪积肥、然后用于农作物种植土地施肥这一过程, 从而把共生关系代入了一种富有雕塑感的、沉浸式体验之中。观众可通过这些多维设备直接与环境接触。
6.迷失与寻回Jimenez Lai (Bureau Spectacular)
设计师语:在最近的购物狂欢节上, 对于一些购买的物品, 我们不禁想问: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2015年深圳双年展, 我们将把“城市化”带回家。“城市化”中充满了迷失的灵魂, 他们整齐列队, 间隔亲密, 好似一群不适应环境的校友。我们寻找的对象是在珠三角生产、或是在某一时刻途经珠三角的物品。
按照一套精心设计的严谨规则, 我们编写了一份购物指南, 用于采购具有建筑和城市特质的物品。我们尤其注重寻找那些能营造可爱友善而又黑暗神秘氛围的物品。多个个体通过依次并置, 编织出一张可能出现的关系网。非流线造型和正交网格结合后形成可伸缩缝隙, 可激发出各种城市尺度的活动。也许众多不同个体间各种缝隙的混合, 才是确保城市和文化活力的最终源泉。
7.混沌深圳Rob Voerman
【艺术双年展】推荐阅读:
建筑艺术双年展06-10
上海双年展09-27
威尼斯双年展10-23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06-16
上海双年展的色彩表达05-16
雕塑艺术的新发展08-16
2024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征稿启事08-10
艺术民间艺术11-12
艺术与艺术教育07-14
艺术投资与艺术消费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