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语境

2024-09-21

成本控制语境(精选7篇)

成本控制语境 篇1

一、商务语境的原则

经济全球化发展, 商务语境体现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

1. 商务语境的话语效应与社会效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外贸热”, 作为中国一个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逐步形成。我国商务语境的构建, 具有广泛的基础, 表现了我们对国际市场极大热情和信念, 构成了我国大众对现代经济体系的强烈愿望。我们看到商务语境的广泛性、世俗性、社会性;商务语境在建立商务空间和文化策略上, 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哈贝马斯在构建其话语伦理学时, 提出“理想的话语环境”概念。商务英语是一种交际行为, 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的利用。一般交际是以非琐碎性质的演绎规则为基础进行的, 语境控制是按照商务情景进行选择、调控, 最终取得最优交际效果的过程。商务语境的控制包括了认知控制、商务控制、文化控制, 他们在商务活动中的语境生成和调适表现为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语境结构的有效设定与能动调适。跨文化商务关系, 重在引导和促进商务通道中流动的信息产生语境传播效应, 通过话语信息的语境转换, 增加交流活动中的语境信息量, 是实现商务信息协调配置和有效传通的重要途径。

2. 坚持开放的现代商务情境建设。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 商务英语已经由单纯的商务英语实务而逐步拓宽到更为广阔的经济贸易领域。这就为英语认知语境建立了全球化商务的“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与“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 前者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 后者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情景”。在这里, 商务语境被视为一个商务文化结构体, 而不是交际场合中种种外在要素。固守语言内部的做法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 “内外结合”的语境构建, 也就是英语的语境构建凸现的巨大作用。

3. 商务文化必须具有最大的社会包容性, 无论在商务语境,

还是商务活动, 都可以容纳多元的, 多种组织形式的, 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态。商务英语的产生和理解要求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互动, 即商务认知体验。仅仅依靠本文语境, 上下文, 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是不足够完全传递信息的。商务语境的核心问题是语境的文化控制。因此, 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境, 包括认知语境、商务语境、文化控制三个范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各种语言在文化发展中能有效担负各种交际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从古到今各国的友好往来就是明证, 国际商务上演了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文化策略, 通过交流共享、相互融合, 通过文化, 建构公共场域、表达场域, 语境创设, 使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商务的价值体系。

二、商务语境构建和取径

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框架下, 就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策略进行了研究。从词、时态、语态和句法等语言角度, 分析了四种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手段和实现形式, 分析的重点是使用最为频繁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

认知语境从言语行为的分类模式出发, 把商务语境分类的语用功能和他的文化控制结合起来, 比如, 信函类分为合作类信函、和谐类信函、竞争类信函和冲突类信函, 并探讨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在四类信函中的分布状况。四类信函的文化控制是有差异性的, 积极地控制和消极控制对商务活动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近几年, 随着商务文化广泛引起全球的响应, 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商务语境创设具有了国际文化场域, 实现了各国商务文化语境共建, 这已经成为当代商务的主旋律。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 但我们共同分享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市场贸易空间。

继语言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和语境分类后, 语境的研究和构建一直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新载体、新途径、新内涵。随着国际对话的升级、国际协作的深入、大众体系的完善, 语境的研究走向体系构建的实际性阶段, 尤其是商务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带来的语境对话、解释, 更是提升了英语语境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控制。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规定:“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而教育部在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所以, 我们把商务语境取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策略行为, 它以交际为目的。第二种是行为者是通过与别人共同分有对共同处境的理解的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4)

[2]罗明礼:商务英语写作语用特点探微[J].商场现代化, 2007, (25)

[3]周燕:面文体中语言转述的认知语用分析[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硕士) , 2005, (02)

[4]陆丹:商务电子邮件的体裁分析[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硕士) , 2006, (11)

[5]夏小英:英文商务信函中的礼貌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硕士) , 2006, (11)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篇2

群体性事件, 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 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 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 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中,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1.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 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等, 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 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政治事项的刺激, 网民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 发泄不满,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互相沟通、串联, 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 极易演变为带有特定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首先, 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 往往会误导民众, 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 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 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 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 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 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 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 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 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3.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 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 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 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 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给适时采取措施, 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 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 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 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 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 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新媒体语境下政府控制网络舆情的措施方略

1.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 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学习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基层政权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 然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信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 政府部门一味地回避, 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因而, 党政机关各级领导, 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强大威力, 转换思路, 从新的方向找寻危机处理方式,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只有深入开展网络舆情理论的学习, 才能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有效保证网络舆情的监控, 才能促进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2.完善网络立法, 规范网络空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度偏低, 流言蜚语、过激言行横生, 更需政府的大力管理。要对网络加以适当的控制, 立法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党政机关应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规范网络空间。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 会使群体性事件影响扩大化, 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动荡。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首先, 在科研上, 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其次, 在具体操作上, 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全时监控, 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掌控网络舆情动向, 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 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 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信息;认真研究以网络为依托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 为党政部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或建议。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党政机关已不再拥有信息的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一般2~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 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可见,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政府若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 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 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才能真正遏制谣言。争取工作的主动。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 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 有利于事态的稳定;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 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恐慌情绪的蔓延, 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5.强化网络媒介管理, 联合大众传媒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理过程中, 网络和大众传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针对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分而治之。首先, 针对网络媒介的特点,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 明确网络经营者的职责。网络经营者应按照“谁经营、谁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群体性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 保证其管理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论坛管理员或版主推出发帖规则, 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者限制其发帖;对于某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帖子, 应及时删除, 维护论坛秩序。其次,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覆盖面广、社会公信力强等特点,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为消除网络上的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 政府部门应当与大众传媒建立互动机制, 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新闻单位, 充分利用这一容易控制的传统媒体, 消除谣言, 澄清事实, 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并加速其恶性发展, 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成本控制语境 篇3

语境 (context) 即言语环境, 包括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涉及到的与语言本身相关的内部因素和与交流时间、地点、对象等发生互动的一切非语言的外部因素。不同语境预设了言语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 制约着语言片段的形式组合及语体风格。言语互动要求话题各方在其自足语言系统之外结合外部环境, 将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内容融入并反映到其语言表达中。

二、传统语境理论的背景与发展

现代语言学之父, 结构主义的鼻祖, 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将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了语言 (langue) 、言语 (parole) 和言语行为 (language) 三个层面:语言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 为社会各成员所共有, 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言语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 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语言和言语互为前提,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 也是言语的产物。

据文献记载的普遍观点认为, 真正对语境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人类学家B.Malinowski。1923年, Malinowski在其《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书中提到, 在试图翻译Trobriand群岛上以当地土著原始语言流传的一些巫术、民俗、故事等资料时, 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英语表达, 因为原始语言所记录的社会秩序和特定风俗等很难在脱离当时当地的讲述情境中用另一种语言再次进行复述。于是, 在这一研究背景下, Malinowski提出了“情境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的概念[1] (p 17) 。随后在1935年, Malinowski又提出了“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 即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

到上世纪50年代, 针对Malinowski上述两类语境概念中只考虑了非语言因素的缺陷, 英国语言学家J.R.Firth补充了语言因素对话语的影响。他认为语境有两类:一类存在于语言内部的上下文, 即一个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syntagmatic relations) 以及一个系统中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 (paradigmatic relations) ;另一类则来自语言外部, 由非语言因素构成[2] (p 6) 。对于非语言因素的解释, Firth的定义所指也比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范围宽泛许多, 更加全面地涵盖了个体和社会因素。

以另一位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为主要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Malinowski和Firth二人的语境理论。Halliday从语言本身和语义的性质角度阐述了语境的重要性, 并引入了“语域” (register) 这一术语作为语言使用场合的总称。他发现并指出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交际时, 语言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情境影响因素就是语域的三个社会变量, 可归为三类——语场 (field) 、语旨 (tenor) 和语式 (mode) 。为了更具体地解释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Halliday将上述三类情境重新概括为:话语范围 (field of discourse) 、话语基调 (tenor of discourse) 和话语方式 (mode of discourse) [3] (p 274) 。根据Halliday的观点, 语义是语言和语境的交叉, 并不是单纯语法句子的总和。同时, Halliday还提出了意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 和语言行为 (linguistic behavior) 的区分, 即说话者可能选择的言语表达和实际选择的言语表达不一定是一致;语言系统本身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 而语义就是话语参与者在某一特定语境下对语言系统做出的有目的的选择, 并非由语境事先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与语境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是双向的, 而不是单向的, 其原因是讲话者已经选用的语义系统会帮助交际双方判断和预测他们所处的语境。”[3] (p 284)

三、“语境预设”口语教学活动

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同时影响着交际双方的理解与表达, 交际内容和方式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交际互动双方的身份、社会地位、职业, 交际发生的场所、时间, 以及会话发展过程中参与者的语气、神态等均会影响最终的言语产出。因此, 语境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不明而喻, 特别是在帮助和考查语言学习者的口头语言产出能力时, 语境往往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不论是在听说教学中的口语练习环节, 还是在专门的口语课堂, 不少教师在安排学生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给出某个话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二是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于某类短语或者句型的掌握, 要求学生用给定的语言要点进行表述。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学习者群体中的个体语言水平高低参差不齐, 前者教学活动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挑战性太大, 他们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 或者根本无话可说;而后者教学活动则对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枯燥无聊, 再说完一两句之后就丧失了兴趣, 百无聊赖地期待下一个活动。

按照传统语境理论的观点, 语境是交际的核心, 脱离语境的任何言语都是毫无意义的。口语课堂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从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的设置安排来看, 英语教学应当尽量全面顾及到整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在此, 笔者引入了“语境预设” (contextual presupposition) 的概念。

所谓“语境预设”, 即在口语活动开展之前, 教师介绍活动的主题, 除此之外, 还需要设定相应的交际背景, 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物身份及相互关系等语境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要求, 由教师规定, 或者由学生在对话交流之初自主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语境预设”一方面可以解决话题宽泛不易开展的弊端,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拟操练的短语和句型提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用解释。

语境可以由教师直接指定或者引导学生根据话题可能发生的背景自行假定, 信息内容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是否需要增减可视具体的话题和训练的意图而变更。“语境预设”模式下的口语活动通过各变量的共同约束, 尽量解决学生在话题编排中可能出现的“失语”和“扯偏”现象。英语口语教学不仅仅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单纯的口语输出过程, 这个过程还应当“让学生了解这门语言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禁忌、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细节等”[4] (p 100) , 而这些细节是否被掌握, 都可以反映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预设的语境相应做出的措辞选择。对他们来说,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参照中文母语相同语境下的情况进行英语语言输出, 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要么表述得体, 要么语用失误;无论哪一种情形, 都可以对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起到直观的积极促进作用。

四、结语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范畴, 传统语境理论认为, 语境决定了所有语言活动参与者的语言选择, 脱离语境单纯研究或者教授语言都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口语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言语输出能力, 而这一能力本身就包括了学习者以语境为出发点的语用能力。在口语教学中对话题进行必要的“语境预设”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更能以直接有效的方式促进语言学习者以语境为核心的言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Malinowski, “The Problems of Meanings in Primitive Language”, in The Meaning of Meaning, C.K.Ogden and A.Richards (ed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1923.

[2]戚雨村.弗斯和伦敦语言学派——纪念弗斯诞辰一百周年[J].外国语, 1990 (5) :1-8.

[3]胡壮麟,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成本控制语境 篇4

经过勤学苦练,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的:

师:经过勤学苦练,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朋友们, 在学习中、生活中, 你经历了哪些事情, 最后终于成功了?用上“终于”说一句话。

生:这部电影终于看完了。

师:喜欢看这部电影吗?

生:喜欢。

师:一般喜欢做的事情不用“终于”。

生:这本书我终于看完了。

师:用了多长时间?

生:三天。

师:三天完成一件事, 可以用“终于”。把时间放进去说一遍。

生:这本书, 我用了三天时间终于看完了。

……

师:“终于”一般说做某件事情不容易, 做事情的时间比较长。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也对这道练习进行了指导。

师:小朋友们, 起初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后来却会说话了。为什么呢?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师父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他就_____, 眼睛终于v。

生:师父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他就常常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或者紧盯天空飞行的鸽子, 日子久了, 眼睛终于会说话了。

(师出示:师父说梅兰芳走台步的姿势不够优美, 他就_____, 走台步的姿势终于_____。)

生:师父说梅兰芳走台步的姿势不够优美, 他就每天练习踩高跷, 日子久了, 走台步的姿势终于优美了。

……

师:要想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除了练眼神、台步, 还要练什么? (教师在教学第2节时补充了梅兰芳学习京剧时的相关资料。)

生:嗓音、手势、表情。

师:的确如此。“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小朋友们, 你们觉得梅兰芳练功怎么样?

生:不容易, 很刻苦。

师:再读读课文最后一节, 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你在学习、生活中, 有没有像梅兰芳这样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事?能用上“终于”说一说吗?

生:我练了三个月, 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师:三个月, 时间是够长的, 不容易, 可以用上“终于”说。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学的吗?

生:我每天晚上放学回到家, 就在门前的路上练习, 摔了许多次, 终于学会了。

……

【评析】

1援源于文本语境, 实现阅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终于”一词读来给人一种沧桑、负重之感, 学生在用它说话之前一定要能够真切感受到“终于”背后的“不容易”, 才能更准确地进行说话训练。显然, 案例1只是为说话而说话, “终于”一词在学生的心中是抽象的、干瘪的, 没有生命气息的。

如何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词语的温度?案例2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进行练说。在练说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再次为一代京剧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所震撼, 此刻, “终于”一词的沧桑感、负重感已经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2援回归生活语境, 在说话中实现言语能力的提升和对自我心灵的审视

成本控制语境 篇5

1 语境参数理论

参数 (parameters) 既是一个参照体, 又是一个变量。在研究问题的时候, 引入“参数”的目的在于量化研究对象, 与研究对象相关事物中的一个或一些叫自变量, 另一个或另一些叫因变量。在研究中引入参数将增加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语境 (context) 即语言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在给Ugden和Richards所著的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写的补遗中, 第一次提出“语境”这个术语。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 包括语言的文化背景、情绪景象、时空环境等, 语境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多义的语言符号趋向单义, 另一方面, 语境可以使得语言符号衍生出其所蕴含的意义, 从而增生出其语境意义。

语言学家、翻译家Nida提出, 翻译语境必然包括源语言参数 (parameters of source language) 和目的语参数 (parameters of target language) 。在他看来, 两种语言一旦被置于不同文化之中, 要对其进行翻译解释, 必须在其所在的语境中建立庞大的参数体系, 而这些参数便成了翻译的命脉。毫无疑问, Nida的思想是语境参数化研究的萌芽。对于语境理论的研究, 国内外语言学家各有不同。Malinowski (1935) 提出上下文、情景和文化语境;Firth (1950) 认为一个言语交际系统包括言语交际的主体 (发话人和收话人) 、话语、信息传递渠道、外部环境等几项基本因素;胡壮麟提出语境研究三元化的设想, 即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双方使用语言时的情景和文化知识 (背景知识、百科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现实世界知识) ;何自然将语境认定为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并认为语境包括语言环境、人们交际时共处的社交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 即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认知的种种情况。van Dijk提出语境的认知模式观, 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是人们能够理解、感知并推断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所构成的集合。为了对语境加以描述、分析, 考察语境参数如何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影响人们对话语意义的理解, 他进而提出语境参数 (contextual parameters) 的概念, 将社会语境因素纳入基本语境参数范畴。

2 语境参数理论在商务英语专业术语释义上的应用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释义, 若只看起表面意义, 忽略其所处的语境, 则可能导致望文生义, 对其理解有误。因此,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 要深入分析其宏观、微观语境参数, 还应与分析其上下文语境参数, 进而对文中的多义、歧义、模糊、语义嬗变、结构缺省等加以识别。充分考虑参数所具有的映射、增益、填补、完型、制约、同化、语义嬗变、范畴概念的缩小、扩大、转义等认知机制 (曾利沙2011) 。以下为专业术语在特定语境下的不同释义:

1) Balance Sheet:The world's biggest banks paint on a vast canvas.Many operate with a single, gloabl balance sheet, raising money where it's the cheapest and investing it where earns the highest return.So in certain countries, banks can have more liabilities than assets.Regulators allow them a free hand on assumption that if one of their national operations runs into trouble, the home office will quickly route it all the funds it needs. (Bloomberg Businessweek, September, 2013)

语用语境参数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根据科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balance sheet的意义为a written statement of the amount of money and property that a company or person has, including amounts of money that are owed or are owing.Balance sheet is also used to refer to the general financial state of a company即资产负债表。要分析该商务英语术语的语境化释义, 将从其关联性语境参数的宏观、微观语境及其语境嬗变机制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因此, 通过对balance sheet这个商务英语专业术语进行宏观、微观语境参数的分析, 并联系其上下文, 从而得出恰当的释义。宏-微观关联性语境起着限制制约功能。如事件因果参数“世界各大银行在全球的统一做法”对缺省概念填补或结构空白语义扩展起着导向性作用。在根据其上下文关联语义, 得出balance sheet在文中并非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而是各大银行在当今事件背景下的统一做法, 即银行在“全球统一的融资投资方式”。

2) Markets:Markets dance to the tune of easy money:US default fears have been overlooked in many markets.The Yellen put is proving to be even more seductive than either the Bernanke or Greenspan...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2013)

Market的词典释义为:an occasion when people buy and sell goods;the open area or building where people meet to buy and sell goods;business or trade;Equals stock, the future marke.根据宏-微观语境参数关系及语境嬗变理论机制对其进行如图2分析。

通过对markets在文中的宏观和微观语境参数, 以及其所处的上下文进行分析可知, market在此处的意思不是常见的“市场”, “期货市场”等意思, 根据其语境, 将其理解为“投资者”。由此可见, 语境参数理论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结束语

有些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由于使用频繁, 很容易使人们不去深究其含义就草率地根据其原本常用意义而对其作出释义, 这就导致了望文生义。但经仔细推敲, 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熟悉的词, 由于其所处文章的语境不同, 其意义也大相径庭。为了避免在商务英语术语的释义上造成错误的理解, 出了掌握商务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练的掌握商务术语的意义, 还应根据具体语境, 分析这些商务专业词汇在文中的细微变化。在遇到文本中多义、歧义、模糊、语义嬗变、隐喻等情况时, 灵活运用语境参数理论, 灵活的掌握商务英语术语的使用。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原本有其固定的意义, 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 其意义将于其原本释义有所不同。商务术语所处的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等以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影响着商务术语的释义。该文主要从语境参数理论出发, 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 阐述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在具体语境的不同释义。

关键词:语境参数,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释义,例子

参考文献

[1]Gutt E.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1991.

[2]Hornby A S.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van Dijk T A.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161-166.

[5]周锰珍.论语境因素与商务文本翻译的择义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56-58.

[6]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J].中国翻译, 2005 (4) :36-40.

[7]曾利沙.从语境参数论看范畴概念“活动”英译的实与虚[J].上海翻译, 2011 (2) :1-6.

笑话与语境 篇6

笑话也叫“民间趣事”“滑稽故事”, 它截取生活中有趣味的小片段, 讽刺和嘲讽滑稽可笑的行为和现象。笑话的故事情节巧妙而奇特, 语言精练而有机锋。笑话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它常常使用夸张、比喻、白描、对话、自白、双关等艺术手法, 刻画形象, 揭示本质, 生动逼真, 入木三分。笑话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结尾总能引人发笑, 使人在笑声中宣泄情绪, 得到快乐。笑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知识、启发人们的思考、开启人们的智慧。笑话还能讽刺荒唐的言行和批评他人的谬误, 同时也能促使人们自我反思和警醒, 具有社会批判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

笑话常常把娱乐性、批判性建立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之上, 用荒唐的、怪异的、违背逻辑和常理的故事来逗人发笑。笑话离不开使人发笑的特定语境, 因此说者需要营造一种特别的语境, 并带领听者进入这个语境, 笑话才能生成并发挥笑和刺的作用。有意思的是笑话中的人物对话又常常因为在特定的大语境中彼此思路和表达的不统一, 各自的小语境既有重叠, 也有差异, 导致对话双方的思想无法顺利沟通和交际无法和谐进行, 于是产生歧义和歧解, 从而阴差阳错, 闹出笑话。略举数例分析如下:

1、《笑赞·秀才买柴》: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 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 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 烟多而焰少, 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 荷的去了。

这则笑话就涉及交际语境的不统一问题, 对话双方由于身份不同, 文化水平有差异, 导致对话在文白、雅俗之间转换, 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尖锐的矛盾和交流的困难, 听来十分可笑。

2、《大阿訇剃头》:

某大阿訇 (伊斯兰教主持清真寺宗教教务、讲授经典的人) 剃头从不给钱。阿凡提给他理完发, 要光脸时问:“你要眉毛吗?”“当然要。”阿凡提一刀下去, 把他眉毛剃下来:“好, 给你眉毛。”大阿訇有苦难言。过一会, 阿凡提又问:“胡子要吗?”大阿訇连说不要。阿凡提飞快几刀, 就把胡子剃在地上。大阿訇气得大骂, 阿凡提说:“不是都按你的吩咐剃的吗?要依我, 别说眉毛胡子, 就是头发, 我也不给你剃呢?”

这则笑话里的阿凡提故意利用大阿訇的心理, 造成别解, 以惩罚剃头从不给钱的大阿訇。双方对话主要是在“要”与“不要”的理解上不一致。阿凡提问的“你要眉毛吗”被大阿訇理解为脸上要不要留有眉毛, 而阿凡提却故意别解大阿訇的“当然要”为你是要我剃下的眉毛。当阿凡提又问“胡子要吗”时, 大阿訇吸取教训, 为了留住胡子, 连说不要, 而阿凡提又别解为你不要保留胡子。这样不管大阿訇说“要”还是“不要”, 阿凡提都能故意别解出与大阿訇完全相反的意思, 于是大阿訇的眉毛、胡子就注定都要被剃去了。这事也就成了笑话。

3、《跑掉还能再逮住》:

小偷找铁匠打造一个扒窃工具, 告诉铁匠是什么样式。铁匠问是做什么用的, 小偷说是捉老鼠用的。铁匠说:“我的手艺高, 保你下手就逮住。”小偷一听, 很不高兴, 认为太不吉利, 就说:“逮住了不也能再跑掉吗?”铁匠说:“跑到哪里都还能再逮住!”

铁匠和小偷在“逮住”上的理解不一致, 铁匠说的“逮住”指逮住老鼠;而作贼心虚的小偷却暗中理解为自己被逮住。说话者与听话者处于各自的语境中, 从不同角度和立场看待“逮住”, 必然出现分歧, 闹出笑话。

语境与意义 篇7

然而,当我们仔细考察“语境”概念的涵义的时候,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这个概念与“意义”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意义”概念是理解“语境”概念的必要条件,而只有引入了语境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意义概念。如果把这种关系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似乎又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对语境的理解需要以意义概念为前提,但没有语境概念似乎又难以形成对意义的理解。在这里,我试图把语境概念放到更大的思想背景中加以解释,由此说明,我们对语境的任何解释已经预设了我们对意义概念的理解,或者说,我们对语境的解释就是一种对意义的解释。

一什么是“语境”

根据郭贵春等人的解释,“语境”主要是指“‘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等由认识的客体与主体构成的整体”。[1]6这样的解释就把“语境”概念理解为认识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但这样的解释没有说明一个重要问题,即究竟什么是“语境”?因为在这个定义中,“语境”概念被解释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的合取项,但仍然没有说明这些语境中的“语境”究竟是什么,如同我们说“人”就是“男人”、“女人”一样。虽然不少语言学家对语境作了不同的分类,试图从功能上说明语境的意义,但似乎都没有真正给出可以得到普遍接受的“语境”概念定义。马林诺夫斯基给出的两种语境的区分也是从语境出现的范围规定了语境的外延,没有对语境的内涵给出明确的说明。

如果从为了确定意义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把“语境”概念放到意义概念之中加以定义。由此,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语境”概念定义为“一种确定意义的限度、范围和条件”。在这里有三个因素:意义、限度或范围、条件。

首先,“意义”概念是我们引入语境概念的前提。我们需要确定,“语境”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的,但真正把这个概念引入分析哲学的话语,却是晚近的事情。早期分析哲学家对意义的解释主要基于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和概念分析,即使提及了“语境”概念,也是在这种分析背景中使用的,比如,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就是对语词在句子中的意义所给出的逻辑规定,并被后来的哲学家发展为一种确定语词意义的语义学整体论。无论分析哲学家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了“语境”概念,他们对这个概念的使用都是为了确定“意义”概念。因此,可以说,“语境”概念在分析哲学家那里主要是一个语义学概念,还没有介入语言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考察。

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奠定了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基础之一,而分析哲学的特征正是以语言为对象,以澄清意义为任务。因此,如何理解语境与意义的关系就是当代语言分析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然而,在当代哲学的讨论中,语境概念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并由此扩展了我们对意义概念的理解。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语言研究内部的不同侧重,但从我们对语言性质的理解上看,这却反映了我们对意义的不同追问。因此,对语言意义的确定不是由某个单一的方面或因素完成的,也不是纯粹由语言自身构成的。语境概念的再次引入表明了意义确定的复杂性。

目前,对意义的语境分析已经成为哲学家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分析方法。虽然这个方法由弗雷格提出,但当代哲学家对语境概念的讨论以及运用并非依然基于弗雷格的理解,而是扩展到了对意义、知识与理解之关系的讨论,特别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意义模糊性和二值概念的讨论,深入到对我们使用的“确定性”一词用法的语义刻画,由此表明知识概念在其中的意义变化。

在通常的理解中,语境概念包含了三个因素:语言说出的时间、场合(包括说出的话语以及对话者)和说话者。还有的哲学家由此引入了语言的社会特征,把语言活动看做是涉及语言使用双方的社会分工。然而,这样的理解没有考量意义概念的逻辑功能,即当我们在语境中讨论意义时,我们需要确立我们使用的语言与我们所获得的关于这个语言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意义理论就是要确立这样的联系,由此表明我们是在何种意义上恰当地使用了我们的语言。这就是我这里提出的“语境”概念定义的第二个因素:限度和范围。

这里所谓的“限度”和“范围”,是指确定意义的可能性,也是我们可以对意义的确定程度。严格地说,无论是在何种涵义上,我们对语言的意义都无法得到最终的确定解释。任何一种意义解释都只能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最终确定的;对意义的解释在确定性上只有程度上的区分,没有绝对的确定和不确定之分。换言之,确定性总是针对不同的解释目的而言的:从一种目的出发可以理解为确定的意义解释,从另一种目的看来则是不确定的。因此,这里不存在最终确定的意义解释。如此说来,我们对意义的解释就只能是在程度上的确定,而这种程度正是来自于我们对语境的理解:语境就是我们用于确定意义的限度和范围。

在《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中,达米特把掌握表达式的意义规定为五个基本原则:

1,赋予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为说话者关于它所有的一项知识作出完全的刻画;

2,在已知世界是如何的情况下,意义决定了指称;

3,在已知原则1的情况下,属于意义的只是决定指称(语义值)所需要的东西;

4,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意义是由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复合而成的;

5,一个表达式只有在一个句子的语境中才有意义。[2]132

前三条原则规定了我们对所使用语言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使用这种语言的意义,最后一条原则确立了通常理解的“语境原则”。而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恰是第四条原则,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复杂表达式的组成部分的意义,而且意味着我们更要了解构成复杂表达式的逻辑结构。因为我们使用的一切表达式都是复杂的,而简单的表达式只是我们对复杂表达式分析的结果。对意义的语境式讨论,就需要我们确立表达式的语义值。

根据达米特的观点,如果真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这种理论就必须接受任何关于一个句子如何根据其构成而被确定为真或为假的解释,而不仅是接受关于依据其句子的真而得到一个句子的成真条件的陈述。我认为,在语境论的背景下,构成表达式意义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解释表达式组成部分的意义,而不是这个表达式如何被运用到特定的语境之中。这就是我这里提出的“语境”概念定义的第三个因素,即“条件”。

这里所谓的“条件”是指确定意义的基本要素,“语境”就是这样的基本要素:只有确定了语境要素的存在,我们才能确定意义。或者说,如果需要确定意义,我们就必需确定语境的存在。可见,这里的“条件”不仅是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所以,语境与意义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表现在以下方面:

A,语境为意义的关系函项:设意义M为常项,语境C为函项,M=C(xyz),其中,x,y,z分别为变项,即具体的说话者、言语活动和时间。

B,语境为意义的相关概念:如果语境是确定的,那么意义也是确定的;如果语境发生了变化,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C,语境为意义的当下关系:意义随着语境而变化,而语境本身则一定是当下的、即时的,因此,意义也是随着当下的关系发生变化。

这种逻辑关联表现出了语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关系性、非实体性、当下性。关系性特征是语境的主要特征,通常把语境理解为关系实在,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实体性则是从反面表明语境的关系性特征,因为非实体性就意味着关系性。当下性主要表明了语境理解的特征,即任何语境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我们对语境的理解也只能根据语境发生的当下情景。语境的当下性特征也反映了意义在语境中得以确定的三个因素。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语境概念是与意义概念密切相关的,离开了意义概念就无法清楚地说明语境概念,而只有根据语境概念才能清楚地说明意义概念。

二如何理解语境

当然,要确定语境与意义的逻辑关联,仅仅从这两者的关系上讨论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确定如何理解语境概念,也就是要确定语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试图从四个方面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语境与意义、语境与真值、语境与结构、语境与解释。

(一)语境与意义

我们在前面讨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主要是从定义语境概念的角度出发的,没有充分考虑意义概念。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两方面又主要是从它们的不同层次上讨论的。

我们先从意义概念方面来讨论意义的层次区分。根据通常的理解,我把意义分为四个层次:文本意义、用法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显然,这里的“意义”概念主要是指语言意义,没有包含非语言的意义。但如果我们承认,一切非语言的意义都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以表达,那么,语言的意义同样可以用于解释非语言的意义。

文本意义是语言表达的形式要求,其中既包含了句法学意义上的文本,也包含了语义学意义上的文本,即我们为了追问意义而对语言与语言之外的世界所做的哲学上的讨论。应当说,文本意义是语言意义的最初形态,也是我们理解语言意义的前提。这里的文本既有书面上的语言文字,也有说出的语言话语。通常把说出的语言话语理解为单纯的言语行为,但事实上,言语行为更多强调的是行为,而不是言语本身,或者说,是把语言话语直接理解为行动。当我们把话语看做行动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强调话语的意义,而是在强调话语的作用。在意义的所有层次中,文本意义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因为通过对文本的句法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文本的基本意义。当然,这样的文本意义仅仅是语言意义的最初形式,还没有构成我们理解意义的主要部分。

用法意义是语言意义的现实表现,通常被看做是语用学上的要求。然而,语用学讨论的主要是语言的实际用法,是对语言意义的一种规则性规定,即给出用法的各种说明。但这里的用法意义则更强调从确定意义的角度对语言用法的实际说明。因此,这里的用法意义只能用语言的具体用法加以示例,而不能把这些用法归类为某些确定的用法规则。我把这种用法意义理解为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用法”。与文本意义相比,用法意义显然增加了语言的使用场景,开始进入语境的层面。但对语境概念而言,这样的用法意义仍然还停留在外在的意义表达上,还没有对语言的意义给予内容性说明。

内涵意义融入了文本意义和用法意义,但把它们放到更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说话者的表达本身。内涵意义的确定并非追问说话者的心理活动内容,而是描述说话者的表达本身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理解说话者的表达如何被掌握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但没有对内涵意义作出明确要求。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线索,我们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只能根据我们已有的对这样的表达的经验性理解,或者根据我们对这样的表达带来的当下效果。因此,内涵意义不仅以文本意义和用法意义为前提,而且结合了语言使用的具体场景,这就把意义的确定与说话者在当下使用语言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了,由此,我们真正进入了语境概念所规定的意义层面。

社会意义是语境概念的最终目的,也是前面三层意义概念的最后结果。根据前面的定义,语境概念的涵义应当是确定意义的条件和范围,而这样的条件和范围并非取决于文本的、用法的、内涵的意义,而是取决于社会的意义。社会意义的确定包含了语言的意义,也包含了非语言的意义。只有这样,语境概念才真正获得了其真实的定义。根据语境论的思路,社会意义构成了我们所要确定的意义的最后内容,也是语境论所要达到的目的。

根据以上对意义层次的区分,语境概念也存在相应的层次区分,即文本语境、用法语境、意向语境和社会语境。由于语境的存在是为了确定意义,因此,不同层次的语境也就确定了不同层次的意义。而且,由于意义是在语境中得以确定的,因此,这样的语境就不限于社会的或意向的层次,在文本的和用法的层次上,同样需要语境概念。

显然,文本语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关系。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就是指这样的语境层次。但这样的语境层次仅仅能够满足于对文本意义的确定,无法为我们提供语言的其他意义。因而,我们需要用法语境。在这个语境中,语言的不同使用场景提供了我们理解语言的具体用法的基本条件。而且,只有在这个语境中,我们才学会了如何使用语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指定义”的方法。但这样的语境层次仍然无法为我们说明语言使用的真实目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意向语境。这是一种与说话者的表达意向相关联的语境,但同时又不限于说话者的主观意向。因为这样的意向语境往往是通过说话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分析说话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意向语境对确立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的真实目的具有决定的作用。当然,意向语境还没有为我们提供完整的确定意义的语境概念,因为,我们对语境概念的要求更多地是为了寻求非语言的因素,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这样,我们就需要社会语境。可以说,正是在寻求社会语境的涵义上,语境论对意义的诉求才有了哲学上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语境概念首先是与意义概念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得我们讨论语境概念有了真正的意义,也是语境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

(二)语境与真值

作为确定意义的范围和条件,语境概念与真概念也有了密切联系,因为语义学上的真概念是作为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尽管每一种语义理论的目标均是要明确说明一公式在某一解释之下为真是怎么一回事,但并不是每一种语义理论都会把在某一解释之下的一语句字母或别的构成公式的语义值看做只是真和假这两个语义值中的一个。”[2]31这表明,意义理论的目的是对真概念本身作出规定,而不是对在何种情况下确定某个语句为真或为假作出规定。由此,意义概念就与真概念有了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同时语境概念也与真概念有了密切联系。

我们知道,确定语句的真值是确定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谓是确定意义的目的所在。早期维也纳学派把意义问题和真的问题看做认识论的两个主要问题,由此把意义与真联系起来。其实,弗雷格早就指出,从意义到真的追问,就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如何确定语句的真,却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弗雷格到塔尔斯基的真值条件语义学试图用逻辑方式给出语句的真值条件,由此说明用真值条件确定意义的基本思路。但这样的真值条件语义学也受到了不少哲学家的质疑和挑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维特根斯坦就明确指出,对真概念的任何理解都只在语言的具体用法中才能得到实现。“对命题而言,只有命题才有可能为真或为假,不过是说,我们只是对我们称为命题的东西才能断定为‘真的’和‘假的’。命题是什么,在一种意义上取决于语句的形成规则,(例如德语中的形成规则),在另一种意义上则取决于记号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3]这就明确地把对真概念的理解与我们对句子的具体使用结合起来了。

在这里,虽然维特根斯坦理解的句子的使用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解释的语境概念,但维特根斯坦的确较早地对真值概念给出了不同于真值条件语义学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是把真值概念放到我们对句子的使用过程中,并把语言的使用看做是由规则决定的。表面上看,规则决定意义,似乎表明规则在语言的使用之先存在,而且不同的使用来自不同的规则。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并不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规则并非是先于游戏存在的,而是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中得以形成的。这样,游戏并非由规则决定,而是规则在游戏中诞生。这些思想已经把语境的概念引入到了语言的使用之中,并由此确定意义和真值。

然而,如果根据语境确定句子的真值,我们似乎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难题:由于说出一个句子的语境各不相同,是否说出的这个句子本身就没有真假?应当说,每个句子的真假都是根据说出这个句子的不同语境确定的,因此,对每个句子来说,的确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为真或为假的情况。逻辑上看,对一个句子的真假断定往往是出于句子结构上的考虑,而不是根据使用句子的具体语境。但从语境的角度看,每个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一定有着不同的真值。在这种意义上,语境决定了句子的真值变化。这就是一种语境论的立场,“按照这种立场,知识归因和知识否定的句子的真值条件(例如,‘S知道P’和‘S不知道P’以及类似的句子)根据它们说出的语境而不同”。[4]

由此可见,语境概念是与真值密切相关的,句子的真值是随语境发生变化的,也就是由语境确定的。根据这种语境论立场,对每个句子来说,虽然不再存在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值,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仍然存在真值。因此,在语境论中,真值概念并没有被完全放弃,被放弃的只是那种认为存在一种普遍真值的观念。

(三)语境与结构

谈到结构,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形式化规定,即语言中的形式分析。的确,句子的形式分析首先是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无论是以逻辑分析的方式还是以概念分析的方式。但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与语境概念有密切联系的结构概念,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分析,而是涉及语境中的因素分析。

任何一个语境都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有些因素的存在是决定性的,可以直接影响到语境的存在方式,有些因素的存在则是非决定性的,它们的存在对语境的形成并不构成直接的影响。决定性的语境因素包括了说话者、说出的话语、说出话语的时间和地点、听话者等。这些因素可以看做直接构成了语言的话语环境,(我们这里暂时不涉及非语言的语境概念。)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构成了我们理解语境概念的前提。例如,公司职员小王在除夕之夜对经理抱怨道:“加班是要给加班费的。”表面上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可以看做是真的。但如果当时的情形是,公司正在举行新春联谊会,而小王恰好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对扮演另一个角色的经理说了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既不真也不假了。通过这样的语境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这里的语境决定了这个句子不具有真值。所以,仅仅存在说话者和听话者,而缺少说话的场合(时间和地点),我们就无法完全断定说出的句子究竟为真还是为假。

当然,语境中也还存在一些非决定性的因素,比如,说话者与被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这表明,我们不能完全把语境中存在的所有因素都看做决定性的。但对这些非决定性因素的考虑,仍然是我们在讨论语境概念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会随着具体的语境发生变化的。因此,没有对语境的各种因素的结构性分析,就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规则。一切都是在具体语境中加以分析。

不过,对语境的这种结构性分析,依然可以采用一些形式化的方法。例如,动态逻辑就可以告诉我们,通过交流互动,我们就可以减少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犯错误的几率。在语境变化中,形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句子的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几率。所以,范本特姆说,“人的存在并非是孤立的”,在“信息模型中,有效的公式可以用来描述互动主体对于知识和无知的自动推理”。[5]根据范本特姆的分析,在语境中将指称赋予语言表达式的朴素的蒙塔古格式,已经通过对实际解释的更敏感的解读而得到了加强,例如,辛迪卡(Hintikka)的博弈论语义学、卡姆普(Kamp)的语篇语义学、巴维斯(Barwise)和佩里(Perry)的情景语义学。[6]由此可见,无论是结构分析还是形式分析,语境概念都充分地表明了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四)语境与解释

从结构分析和形式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一种对语境的解释活动。换言之,语境是在解释中得到理解的。我们对语境的解释不仅还原了原初语境,而且在更大意义上重新构造了语境。如果按照语境论的分析,语境是被构造出来的,而不是描述出来的;而且,对语境的还原本身就是一种构造。

早期维也纳学派对意义的解释活动被看做是一种意义赋予活动。我们用于确定意义的语境概念,同样可以看做是一种意义赋予活动:意义是在对语境的解释中得到赋予和构造的。当然,这样的解释活动来自对语境的自然理解。

对语境的解释活动主要涉及的是推理,但这样的推理通常被看做是形式化的。实际上,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的大量推理活动并非必须用形式化的方式完成,但如果我们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把自然语言中的推理加以形式规定,由此就可以推进我们对自然语言逻辑的理解。这正是当代自然语言语义学所要做的工作。抛开这种语义学使用的形式化方式本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在语言表达中得到解释的往往是语言的表层形式,但这样的解释无法真正解开自然语言表达中存在的意义模糊性问题。所以,语义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就寄希望于根据某种推演历史对语言表达的意义问题给出更为合理的解释。而这里的“推演历史”的解释机制就是一种“语境式的”解释。

例如,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对我的提问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A,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不知道学生们是否知道这个答案;

B,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也不知道学生们是否知道这个答案;

C,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我知道学生们也不知道这个答案;

D,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但学生们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答案。

如果仅从我提出问题的语境中看,正确的解释应当是A。但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确保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因为我完全可能也不知道这个答案。所以,要正确解释这个语境,唯一的方法是在我提出问题后,学生们进一步地对我提出相同的问题,根据我的回答来判定我是否知道这个答案。但我的回答可能是错误的,学生们却无法判定,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个答案。可见,对这个语境的解释需要一个历史的推演过程。

通过以上对语境的四个方面的分析,我试图表明,对语境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关涉到许多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正是在分析这些概念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逐渐接受了语境概念,并把它看做我们理解意义概念的关键所在。

三如何建构语境论

建构语境论是当代科学哲学家们共同努力的工作,也是语言哲学家试图寻找的建立意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从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看,20世纪经历了从句法学到语义学再到语用学的发展过程,语用学研究成为当今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语言哲学家们更多地受制于对语言本身的考察,即使是在语用学研究中,也主要考虑的是语言的使用规则等。这就大大地制约了语言哲学本身的发展,而语境论的建构则为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我认为,我们对语境论的建构应当从这样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加强对概念的语义分析;第二,加强对语境的文化-历史考察;第三,加强对知识的情景分析。

首先,对概念的语义分析是语境分析的基础和前提。这里的“概念”并非专门指学科中的专属术语,而是指普遍的语词术语,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名词。在自然语言中,我们最多使用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以及连接词、感叹词等虚词。这些词的意义往往是通过我们对它们的具体使用而变化的,其中对名词的使用是最为困扰的问题。因为,表面上,名词的意义是最容易确定的,而正是这种最确定的感觉却往往带来不确定的结果。因此,对它们进行语义分析,就是要消除这样的确定感,让不确定成为理解概念意义的前提。然而,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语境概念的引入并非完全得到的是不确定性,相反,强调从语境的角度理解意义,正是为了得到在具体的语境下确定意义,但不是为了得到概念的最终确定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建构语境论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确定概念可能具有的不同意义。这样的做法具有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概念的意义放到不同的语境中,放到对概念的不同使用中,由此确定概念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用一种超越各种具体语境的所谓最终的意义或实质意义去分析在不同语境中我们对概念的使用,坚持一切都从具体的语境出发,根据语境的变化而获得概念的具体意义。可见,语境论本身并没有给出某个具体的语境分析中概念的意义,而是提出能够形成语境分析的形式条件和规则。它所能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应当把概念分析放到语境中,或者说,我们只能用语境分析的方法处理概念的意义问题。

其次,对语境的文化-历史考察应当是语境分析中的题中之义,但是这样的考察必须建立在对语境的语言理解之上。从语境的非语言因素出发,我们也可以得到对语境的文化-历史因素的理解,但只有从语境的语言因素出发,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语境的文化-历史因素的思想内容。在这里,我们需要仔细分辨语境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分析,非语言的因素在确定语境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对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的背景中。但必须注意到,我们这里所谓的语境论并非是在人类学意义上的,而是在哲学意义上的,或者说是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科学哲学所面对的固然有人类文化传统中的非语言因素,但更主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与语言相关的,也就是与我们人类知识的总体相关的。所以,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或主要不是人类文化中的非语言因素,而是人类知识的语言表达。而且,所有人类文化中的非语言因素,最终都要通过语言表达才能进入人类知识的范围。

因此,最后,语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知识内容的思想。加强对知识的情景分析,既包括了文化-历史因素的考察,也包括了对概念的语义分析。这样的情景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境概念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内涵,并使我们对语境论的构成有了核心内容。

当然,这里提出的建构语境论的三个方面,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考虑,目的是为了使语境论真正成为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进路。只要我们从确定意义的角度出发考虑语境概念,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正我们的语境概念,我们一定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语境论纲领。

参考文献

[1]郭贵春,等.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达米特.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M].任晓明,李国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Wittgenstein 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Trans.byAnscombe G E M.Oxford:Blackwell,1958:136.

[4]DeRose K.Contextualism:An Explanation and Defense[M]//Greco J,Sosa E.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Oxford:Blackwell,1999:187.

[5]范本特姆.逻辑、信息和互动[M].刘奋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9.

上一篇:质量模式品牌服务下一篇: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