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分析

2024-06-11

政治哲学分析(精选12篇)

政治哲学分析 篇1

坊间政治学, 顾名思义, 是一种以“坊间”为议论政治的场所, 被置于主流政治学之外, 趋向于一种平民的、大众的政治学。坊间政治学往往贴近大众的生活, 并集中反映大众对某政治现象的看法与评价。研究坊间政治学, 对于学者们把握民心动向、了解民众的政治思想,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坊间政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坊间政治学没有一个完整、特定的定义, 笔者就在此冒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坊间政治学, 是一种植根于基层民众的、反映基层民众对于现时的政治事件、政治现象的观点、看法, 并在非正式场合进行交流、沟通, 但对主流政治走向影响甚微的政治现象。这是中国国民性的一种体现, 在西方国家比较鲜见。

民众在非正式场合讨论政治问题的范围包括: (1) 街头, 即传统意义上的非正式场合, 譬如茶馆、酒吧、咖啡店。这些场合的特点是:通常情况下, 涉及的讨论者和参与讨论者的人数少, 范围小, 可以看做是一种次公共交流。 (2) 网络。现代社会中,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将每个独立的“人”通过网络这根虚拟的线连接了起来。民众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 网上亦有很多相关主题的“吧”和论坛, 民众可以依兴趣而参与。网络的特点是:互动性强, 讨论者参与的范围广, 数量大, 并且方便, 更能畅所欲言。

坊间政治学的交流模式, 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交流范围的泛政治性。

坊间政治学, 通俗一点, 可以称作“草根政治学”, 交流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国政治、中国的党、基层政治、高层政治等方面面面俱到。甚至娱乐、经济等非政治内容, 也以政治的视角解读了出来。

2. 交流内容的非正式性。

坊间政治学交流场合的非正式性, 也决定了其交流内容和交流方式的非正式性。在非正式的场合, 民众可以畅所欲言, 言己所思, 而不必担心语序、用词等面上的东西。

3. 交流的非学术性。

坊间政治的交流语言, 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术语表达和政治理论基础, 民众的思想通过朴实无华的通俗语言表述出来, 各自之间的交流也很方便。而学术界交流的强理论性、高论述性、深挖掘性在“坊间”的政治讨论里鲜见其踪。这种特性的形成, 与“坊间”自由、开放的非正式交流环境不无干系, 即使是学术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 如果想加入到坊间政治的交流中去, 也得用坊间政治的“语言”。因此, 在“坊间”就会出现一个出租车司机对中美关系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一个国际关系专家只能在一旁目瞪口呆。

4. 政治交流的责任虚化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环境下, 公民的言论自由水平, 较之前的时代有了大的提高, 因此在坊间关于政治的交流, 比之过去, 所负政治责任较少。因为是在非公开的场合, 如果不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言论, 一般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尤其是在网络上, 民众对政治问题畅所欲言, 发表看法, 自由度比较大。并且, 坊间政治交流内容的娱乐性, 也大大削弱了其言论责任性。

二、坊间政治学的政治心理特点分析

1. 对特定政治事件的超敏感性, 观点的片面性和思想的激进性。

对于特定的政治事件, 诸如群体性事件、中美关系事件, “坊间”往往比政府反应更灵敏、更深入。但是, 民众的反应又往往是单向的、片面的, 而且有的思想比较激进, 没有稳定的政治表达, 往往是冲动、情绪化的产物。

2. 民众获得政治信息渠道的狭窄性、主观杜撰性色彩较为浓厚。

民众获得政治信息的渠道狭窄, 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而且在传播这些消息时, 主观杜撰色彩浓厚, 捕风捉影相当常见。信息来源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受到不同舆论导向的影响, 而民众往往自以为是, 自以为寻到了真理。比如极端的一方认为西方的媒体非官方色彩浓厚, 报道的真实性强;极端的另一方认为西方的媒体受大资本家控制, 反社会主义色彩明显, 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交流时, 会产生激烈的讨论。

3. 平民色彩浓厚, 交流政治的娱乐性大于研究性。

坊间政治是平民的政治, 是平民展示自己政治才华的舞台。大众对于“上层社会”的生活是向往的, 但却心向往之, 身不能至。因此, 便把关注点集中到“上层社会”的生活之中, 以其趣闻逸事作为娱乐的材料, 将政治生活娱乐化。

政治哲学分析 篇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法哲学分析

周尚君1,陈志勇2(1.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401120;2.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650221)

摘要:古典政治经济学到自由主义法哲学的思想演进是对“资本立法”原则的辩护。从休谟、卢梭、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黑格尔的法哲学,不仅奠定了现代法治的市民社会基础与经济学逻辑,而且深刻暴露了这种逻辑背后的现代性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法哲学建构就是从这一问题展开的。

关键词:资本;政治经济学;法哲学;市民社会

中图分类号:BO - O/FO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5 -0007 -06

引言:一场重大的转变

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14世纪以前的经济事务从未被认为是国家事务,古代政论家甚至很少有人提到它,遑论关于经济事务治理之学的经济学。尽管古希腊著名史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 354年)曾作为“家政管理”提到过经济事务,但他也很怀疑其对国家(城邦)是否有益。而哲学家柏拉图则更是将经济问题完全涤除于城邦之外。但是,从14世纪开始至17世纪,无论是政教层面还是观念层面,西方都经历了一场重大的转变(a great transformation),商业主义全面兴起,市场开始发达,海上冒险冲破教会体系下的封建桎梏和传统权力格局。而17世纪末,尤其是18世纪以后,不仅经济(尤其是被誉为人类的“第二次重生”的海洋经济)成为欧洲各国政治的重心,而且经济力量的累积甚至成为民族国家强弱的根据和标准。以至于后来现代宪政强国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也是以商业利益与税收改制的对立为突破的契机。因此,休谟( 1711 - 1776)认为,两大海上强国(指西班牙和英国)的富裕、豪华和军事上的伟大成就指明了扩展商业的极端重要性;达成经济鼎沸局面的动因被休谟归结为海权的扩展和海洋利益内容的不断充实。

当然,真正指明了海洋问题的经济学逻辑,并发现掩藏在该逻辑之下喷薄欲出的巨大政治力量的,乃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 1723- 1790)。他明智地指出,造成上述局面的真正原因并非单纯的探险或自由信仰,而是一种来源于政治经济学内在觉醒的无穷动力,重商主义者们都仍将研究视野局限于一般流通领域,以为新时代的来临不过是增加了一些交易的机会,而政治经济学的重心在于生产的运作规律、资本积累与运用、国民财富与国家收入的性质等政治与法哲学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的公与私

政治经济学①,在德国常称作“国民经济学”或“国家学”②,其最初的涵义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来管理、影响、限制和安排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从而使人民获得最大福利的科学。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由亚当・斯密建构起来的,大卫・李嘉图(1772 -1823)以劳动价值论为起点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了社会化的顶峰,另外还有马尔萨斯(1766 -1834)、萨伊(1767 - 1832)等共同营造起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在18世纪的“黄金时代”,为古典自由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斯密将政治经济学看做是政治家或立法者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被赋予了两项重要使命:其一,富民;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其二,强国。“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然而,这样一门政治家或立法者“强国富民”的学问原本是史学、国家哲学的研究专长,缘何会突然闯入了经济学领域?这一项看似“私”的事业进入“公”的国家领域其本身意味着什么?

可以回溯到卢梭。在为《法兰西百科全书》撰写“政治经济学”的条目时,卢梭曾对经济学进行过“公”与“私”研究,他说:“我所要谈的公共经济已经和私人经济学确切的区别开来了。国家与家庭,除了它们的首长都有为其成员谋幸福的义务以外,毫无共同之处;没有对两者都适用的行为规律。”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InstallDir_ChannelDir]由“国家治理”,后者等同古代所谓的“家政管理”。

经济学( Economy)这个名词起源于希腊文“家”和“法”两个词,本来涵义是“贤明合法地管理家政,为全家谋福利”,后来词义扩展到了国家治理上。卢梭认为,公共经济可以称之为“政府的行政”,与之相应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即主权;前者有执行权,后者有立法权。公共经济的基本准则是:行政必须与法律相一致,这是第一准则;协调好一切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的关系,使美德居于统治地位,这是第二准则。梭认为,个别意志的“家庭经济学”与公共意志的“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必须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如果以私的意志来管理公的事务,其危害非常很明显。卢梭说,在公益和法律没有获得本质力量,而不断被统治者和成员们的私利和感情所侵袭的每个社会中,流弊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卢梭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政体的公共经济及其意志的学问,其内容包括公共意志、财产权、赋税制度等。他认为,“经济学”与其说是取得人们所无之物的方法,不如说是对人们已有之物的深谋远虑的管理方法。斯密的经济学则对这种“管理方法”的来源与过程(劳动、分工、地租等)、目的与用途(利润、国家收入、公共收入)及其限度(道德情操论)进行了全面阐释与法理重建。

斯密以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和《国富论》(1776,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世人所瞩目。现代世界有一个公设的前提:资本主义是斯密原理的化身。也就是说,对斯密原理的解释,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自由开明的资本主义能够存在,依赖于“竞争”与“自由市场”双重观念。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一套独特的社会与政治理论是由苏格兰启蒙学派首先建立起来的,这套包含了政体论、规则论和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德性论的全新理论体系,强调了现代政体的制度安排、法律规则的历史传统与市场的自由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整个资本主义法律和政治大厦得以较为稳固地建立起来了。

二、从苏格兰启蒙学派出发

苏格兰启蒙学派的鼻祖是大卫・休谟,尽管他被指控为“运用启蒙运动创造的武器来反对启蒙运动”,并“运用理性试验的方法来削弱那些对理性的诉求”,但休谟对于苏格兰启蒙学派有关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念的养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休谟为学界所知是作为一位哲学的怀疑论者,但同时,他其实更是一位法律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为前两者提供了系统的社会与政治理论,这包括他的正义规则理论(包括财产权和人为正义)、政治经济学(包括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野、市民社会理论、古典经济学与道德学)以及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等。

休谟提出了对于市民社会中重建正义规则具有根本性价值的三个因素,即财产权必须确立与稳定、财产权基于同意的转让以及许诺的诚实履行休谟所面对的强大对手是一帮唯理主义者。而且,17世纪对于英吉利海峡两岸来说,都是一个由这种建构论的唯理主义所支配。培根、霍布斯和笛卡尔、莱布尼兹一样都是这种唯理主义的大力倡导者――甚至连约翰?洛克都不能完全不受这种唯理主义的影响。当然,一些英格兰普通法学家,如科克爵士( Edward Coke)和黑尔( Matthew Hale)等,却始终反对培根和霍布斯,所以他们才有可能把一种有关制度发展的进化论理解传播给后人,这套理论后来被哈耶克称之为“累积性”发展产物以及“自生自发”的秩序。休谟引领苏格兰的伟大学者对唯理主义的独断论展开了怀疑主义的全面攻势,从知识论的二分到人性论的一般学问,休谟建立起了反唯理主义的道德理论(anti - rational theory of mor-als),这套理论包括了哲学、经济、道德和法律的最基本问题:人类习惯中的适者生存(a doctrine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mong human conven-tions)。当然,休谟的适者生存并非达尔文所谓的生物界弱肉强食的规律,而是指在市民社会中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际上,这一理论类同于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资本实力说”。因此,当代有学者指出:“休谟的道德准则和正义规则都是所谓的‘人为产品’( artifacts);它们既非神授,又非人的本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非纯粹理性所能发掘。它们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果,在漫漫历史实践检验过程中,唯一考虑的就是每一项道德准则是否能为增进人类福利起到有益的功用。”

休谟给定了一个他自认为“确定的”命题:“正义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所准备的稀少的供应。”那些在人类心灵中的慈爱、怜悯和同情基础上构筑的正义观,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虚构”。所以,第一,对公益的尊重,不是遵守正义规则的最初的、原始的动机;第二,正义感不是建立在理性上的,也不是建立在外部的永恒的、不变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某些观念关系的发现上面的。因为正义感会随着人类的性情和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人类的慷慨和物资的匮乏条件甚至可以消灭正义观念。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经济只是一种家政学,或者说“管理家庭的实际智慧。”由此,休谟的政治经济学前提下的事实与价值二分为经济利益争得了道德的“回避权”,或者说如麦金泰尔所谓的“英国化”①,为自由主义经济秩序提供了个人利益和经济框架基础上的法权观念。

通过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开来,并确立起商业主义的权利正当性,斯密最终完成了休谟所倡导的法权观念。

斯密的《国富论》是政治经济学的首部系统著作,影响达数世纪之久。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作为其延续的《国富论》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四阶段说:人类经历了渔猎、游牧、农耕和商业社会(如前述)。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在商业社会,一般人在市民社会中,有能力自行解决生活所需的物质生产分配和交易等问题,力避政府的干预,商业的增进与市民阶级的自由互相影响。所以,斯密认为,法律制度应当保障市民社会的自由,为政治国家的介入设定限度。市民社会的形成完全是个人追求和实现自利、政府少干预或者甚至不干预之下,自我调节形成的。斯密相信,直接的个人利益能够促进间接的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在面对公共利益时,显得自主自立而中规中矩。因为从劳动分工到利润分配,市场本身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利益的走向。

三、黑格尔的逆向论证

黑格尔不仅汲取了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市民社会理论资源,而且对斯密的历史进步学说(四阶段说)深感认同。有学者甚至认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和他的整个政治哲学都是以结合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原则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作为自己的前提的。只不过,黑格尔在论证理路上恰好“反其道而行”,他强调政治国家如何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化解和整合在政治国家的普遍利益之中。尽管相对苏格兰启蒙学派而言,黑格尔显然属于欧陆理性主义的保守代表,看上去似乎与经验主义传统“扦格难通”,但实际上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理论和德国古典自由主义法哲学存在着文本语境和思维模式上的可通融性。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启了一条贯穿英美古典自由主义与德国古典自由主义的路径,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集合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或保守的自由主义之大成。

市民社会的法律体系从“需要”出发,依次阐述了需要及其满足的方式、劳动的方式、财富等问题,这与国民经济学的问题域基本相同。其次论述司法(所有权或财产权)和警察(共同利益)等市民社会的法律保障等问题。市民社会在黑格尔看来要晚于国家的产生,因为它为了巩固自我存在,必须“有一个国家作为独立的东西在它面前”。市民社会中,特殊个体以满足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当然,这个特殊个体要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就必须与其他个体或整体发生关系,这样,个体的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而取得一种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而统合特殊与普遍的任务实际上是由理念(最终由伦理国家)来完成的。黑格尔说:“理念在自己的这种分解中,赋予每个环节以独特的定在,它赋予特殊性以全面发展和伸张的权利,而赋予普遍性以证明自己基石特殊性的基础和必要形式、又是特殊性的控制力量和最后目的的权利。”黑格尔强调利己的目的,认为制度建立的基础恰好就是利己目的与它受普遍性制约的实现中建立起来的,这与休谟和斯密所论述的人性论前提及其市民社会理论基本一致。

伦理国家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整体,只是达成利益的媒介和手段。但是,要实现个体的特殊性,又必须通过普遍方式(如立法)来规定他们的知识、意志和活动,使得作为私人的市民成为社会关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黑格尔称之为“把特殊性教养为主观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教育来完成。其结果是,有教养的人首先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是首先表示自己的特异性;无教养的人正要表示这种特异性,因为他们的举止行动是不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的。

从斯密、萨伊以及李嘉图的著作中,黑格尔发现了从最初摆在面前的无数个别事实中,如何找出事物简单原理的方法,如何找出在事物中发生作用并调节着事物的理智。黑格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就是从需要和劳动的观点出发,然后按照大众关系和大众运动的质与量的规定性以及他们的复杂性来阐明这些关系和运动的一门科学。黑格尔说“这门科学使思想感到荣幸,因为它替一大堆的偶然性找出了规律”。它不仅在目的和意见的领域找到了调和的因素,而且在需要的领域认识到了包含在事物中起作用的合理性。但是,黑格尔从休谟、斯密所开创的苏格兰思想氛围中出发,却并不意味着就此止步。他不仅在市民社会的特殊性中发现了普遍规律,而且在伦理国家体系中建构起了现代新型的国家法权体系。这一体系尽管认同市民社会的现实性,但将伦理国家的使命从保证和保护所有权与个人自由中抽出来,认为如果将个人利益看做是人的普遍结合的最终目标,那么成为国家成员就会成为一件任意的事。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客观精神,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四、马克思问题意识的发生

基于上述,马克思在他未完成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对黑格尔的国家法权体系尤其是内部国家制度本身、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且,马克思的批判并非从黑格尔的伦理国家的客观精神领域再次回归国民经济学的人性(本网网 )与需求领域,有如上述苏格兰启蒙学派所启发的那样,而是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体系和国民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体系进行双重批判与超越。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的论述中已经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使它的行径合乎事物的本性。而作为伦理理念的现实的国家,是个体实现自我客观性、真理性与伦理性的唯一通道。就如马克思说的,黑格尔的“具体的自由在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特殊利益体系和(国家)普遍利益体系的同一性(应有的、双重的同一性)。”

伦理国家在黑格尔看来首先是一种“外在的必然性”,法律和利益都从属并依存于国家。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又把国家作为自己的“内在目的”。马克思认为,如果这样,“当家庭和社会的‘法律’和‘利益’同国家的‘法律’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家庭和社会的‘法律’和‘利益’必须依从国家的‘法律’和‘利益’;它们是从属于国家的;它们的存在依存于国家的存在;或者还可以说,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对家庭和社会的意志和法律来说是一种必然性。”因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法哲学将国家的目的和国家的各种权力神秘化了,具体而言是他的逻辑学观念在国家学说中的再现,“不是用逻辑来论证国家,而是用国家来论证逻辑”,“整个法哲学只不过是逻辑学的补充”。马克思在批判中试图发掘黑格尔国家学说的主客倒置问题:黑格尔的国家本性不是存在于国家的人的社会特性之中,而在逻辑学所确定的绝对精神的观念之中。

黑格尔将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志而给出了规定性,“只有作为人,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主体,才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人就是一。也就是说,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法哲学应当是单个一的主体法哲学,是国家、法律为人而在的民主制法哲学。但马克思遗憾的发现黑格尔没有继续推进,反是转而认为:“国家人格只有作为一个人,作为君主才是现实的。”这就是“个人的意志”(正)与“现实的意志”(反)之间的辩证法,黑格尔将两者统合为“君主的意志”(合)。黑格尔说,“把君主的主权和人民的主权对立起来是一种混乱思想”,“如果没有自己的君主,没有那种正是同君主必然而直接地联系着的整体的划分,人民就是一群无定形的整体中的任何一个规定,就是说,没有主权,没有政府,没有法庭,没有官府,没有等级,什么都没有。”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君主意志是起点也是终点。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这是黑格尔逻辑学观念在政治制度中的再现,是“混乱思想”和“粗陋观念”。因为民主制才是君主制的真理。“君主制不能从自身中得到理解,而民主制则可以从自身只能够得到理解。在民主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与它本身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只是整体人民的环节。在君主制中,则是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质。”君主制使得国家的整个制度都必须去适应一个固定不动的点。“民主制是内容和形式,君主制似乎只是形式,然而它伪造内容。”总之,对黑格尔的国家哲学(法哲学)及其辩证法进程的批判,并非形式的批判,而实际上是本质的批判。为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提供了批判的一般前提:

其一,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通过思维加以阐明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

其二,“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the socialrelationship of“man to man”)成为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从这个前提出发并超越这个前提,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整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它的自我异化内部通过思维理解即抽象地理解自身的、异化的宇宙精神。黑格尔被指认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黑格尔的.异化概念不是来源于外部历史,而是来源于哲学家的抽象思维。“哲学家――他本身是异化的人的抽象形式――把自己变成异化的世界的尺度。因此,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这种异化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与哲学家的思维相对立。①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扬弃了的私法等于道德,扬弃了的道德等于家庭,扬弃了的家庭等于市民社会,扬弃了的市民社会等于国家,扬弃了的国家等于世界历史。私法、道德、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都只是一个运动的环节。而该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来源于绝对精神的存在。对于黑格尔的国家哲学、法哲学以及精神哲学体系,马克思遂于1858年1 1月至1859年1月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对此作出了如下经典表述: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马克思“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根本动力在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而其批判方法则是对整个旧世界的“法学与国家学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原则进行分解重构,并在此大前提下对经济学与法哲学的现代性进行系统梳理和重释,这项工作显示了马克思宏大的“整全”( the whole)眼界。②他似乎很少执著于制度的细小环节,而是希望通过对现代社会内在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加以全面把握,并在此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总体性反思。

结论

对现代社会之现代性问题的反思,马克思称不上是第一个“革命派”。在马克思之前,卢梭曾经愤怒的声讨现代社会的堕落与放荡不羁,他甚至以一种“伽图式德性”的严峻语调对现代社会理性的堕落做出“判决”。他以古典的古代、同时又是以一种更为超前的现代的名义,对现代性所作的激情洋溢而强劲有力的攻击,被施特劳斯称作为“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施特劳,斯所谓“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中的“第二次浪潮”,就是全面展示这样一种危机:“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以及设想自然必需被披上作为单纯人工制品的文明产物之外衣”。马克思也深刻体察到了卢梭的问题背景,只不过他并未从古希腊城邦美德的“无望回归”中寻求知识资源,而是通过经济的运作规律去发现“文明产物之外衣”的资本链条,并试图将这些技术的问题再次回到它的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本质当中进行严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因此,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之后,马克思在《巴黎手稿》(1844)中提示读者:第一,对国民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述是分析和批判国家、法、道德以及市民生活的基础,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也即是说,国民经济学的论述目的不在国民经济学本身,经济学批判不是批判的根本目的。第二,马克思提到,论述上述问题不仅包括魏特林、赫斯、恩格斯、费尔巴哈等一大批青年哲学家的卓越努力,还包括黑格尔的法哲学和现象学的“前提性”工作。黑格尔的意义不仅在哲学思想意识内部,更在于宗教、政治以及社会各层面的一般的批判。这种批判在《巴黎手稿》中被分为三步:第一步,资本体现在工资的辩证关系中;第二步,资本有一种脱离人本身的权力,亦称作“资本立法”;第三步,资本吸纳权力。被资本所支配的权力并非本质意义上的权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异化了权力本身,亦称作资本吸纳权力。而此三步的基本进程也被安排在鸿篇巨制《资本论》当中。因此,从这一分析重新出发,将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一条重要的知识进路,它不仅带领我们真正“回到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而且为我们延续政治思想史中的“问题史”( history of question),提供丁重要的文本和思想媒介。

[参考文献]

[1]洪镰德,当代政治经济学[M].台湾: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M].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4.

[4][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M].王运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5] Sheldon Wolin. Hume and Conservatism. American[J],PoliticalScience Review ,1954( XLVIII):1001.

[6] Robert McRae. Hume as s Political Philosophe[C]r,Edited byD. Livingston. Hume as Philosopher of Society, Politics and History[ 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1.

[7]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9]C.Bay. The Structure of Freedom[ M],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58.

[10][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熊比得,经济分析史(第1卷)[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 Shlomo Avineri, The Dialectics of Civil Society in Hegel´sThought[C],William Maker( ed.),Hegel on Economics and Free-dom[A],Mercer University Press,1987.

[13]高全喜,相互承认的法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法]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A].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一分册)[A].马克思思格斯全集(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I998.

[18]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政治哲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哲学 哲学名著 阅读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7-01

哲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在很远的时代,哲学家也被称之为思想家,说明了哲学和思想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就大学哲学教育来讲,其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展开上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哲学名著是哲学发展历史中得出的结晶,汇集了无数人智慧的心血。所以,在哲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哲学名著的阅读,以此深入了解哲学思想。

一、哲学名著阅读对大学哲学教育的作用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思维方式是哲学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一整块钢铁直接锻造而成的,其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也不得漏掉任何一个部分,如此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完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即表明了哲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由此,通过阅读哲学名著,可以对哲学思想的系统性深入辨析,以此让大学生理解到哲学思想当中的内涵。在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中,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其对存在的界定和贝克莱对存在的界定具有较大差别,贝克莱对存在的定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客体的定义较为类似。由此不难看出,哲学上对于某些事物的定义存在较大差别,若是不多多阅读哲学名著,是无法深入了解其中奥妙的。

(二)透彻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学习哲学,就必要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若只是浅尝皮毛,则对于学生学习哲学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就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展开哲学名著的阅读,通过哲学名著对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形成全面认识和了解。比如,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亚里士多德所以提出的“概念形式”进行的高度赞扬,称其具有最高的思辨思想。这之中的原因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对概念体系第一次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哲学内涵作出了分析,使哲学逐渐产生了学科理论的基本形态。恩格斯也曾说过:“一个民族若是想要达到科学的顶峰,就不能脱离理论思维。”这里所提到的理论思维是正确认识时代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就需要对这些哲学内涵予以明确,并且通过对相关哲学名著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逐步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二、大学哲学教育中哲学名著阅读的实现途径

要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将哲学名著阅读的落到实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哲学教师说来,其本身对哲学充满了热爱与了解,因此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哲学名著,跟随先贤的哲学理念,一起畅游在哲学世界里。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并无哲学根据,对于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这两个表面,对其中内里实质认识严重不足。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哲学教育之后,学生就会表现出两极分化,即部分学生喜欢哲学,愿意深入哲学名著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不喜欢哲学,对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基于此,如何对哲学教学进行巧妙创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哲学名著的阅读当中,是哲学教师值得重点关注的。

首先,关于哲学的电影比较多,既有关于哲学家的纪录片,也有对哲学思想进行探讨的电影。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播放和所要阅读的哲学名著有关的影片,以此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在学生阅读哲学名著时,教师需要和学生形成互动,并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对书中所涉及到哲学思想以及自身对哲学观念的理解,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换,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哲学名著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比较了解教师对哲学名著的把握,以此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哲学名著。

最后,哲学名著的阅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演变成为漫无目的的读书。所以,在进行哲学名著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目标或是阅读任务,以此推动哲学名著阅读更加深入的推行下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可以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为了了解哲学体系结构,可以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阅读这些哲学名著对于促进大学哲学教学作用显著。

大学哲学教育至关重要,哲学名著阅读对于促进哲学教育能够提供助推动力。所以,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必须认识到阅读哲学名著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强化哲学名著阅读,以此不断提升哲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政治哲学分析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内在一致性

由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目的都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因此, 我们不难发现, 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二者的控制力量具有一致性

政治社会化虽然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两个互动过程, 但实际上社会教化并不是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意志, 其控制力主要存在于统治阶级, 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可见, 统治阶级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治力量。

2. 二者的内容具有一致性

在政治社会化中, 社会教育和个体学习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 都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行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但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而理想信念无非也是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因此, 二者在内容上都包含了“政治观点”, 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3. 二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逻辑地表明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教化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合格的“政治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内在一致性表明了二者的共存性。一方面, 政治社会化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 客观上具有了政治社会化的功效。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育人职能, 有助于培养政治社会化中的合格“政治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是统治阶级教化其社会成员形成符合其利益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可见, 对其社会成员政治观点的灌输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公民个体提供相应的政治信息, 在其育人职能发挥同时, 客观上向公民传授政治知识, 从而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奠定了理论素养。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政治人”, 而其核心是政治价值观念, 因为公民个体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其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标志, 它影响着个体的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可见, 政治价值观念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就在于, 通过其自身内在的机制和方法, 运用多种途径培养社会成员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准则, 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思维以指导实践。在此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个体的政治价值观, 同时还可以提高个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兴趣。作为个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了解、认同和掌握了社会所通行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 从而为个体政治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2.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保证职能, 有助于保证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方向

无论是就单个个体而言, 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方面的作用不是抽象的, 而有其具体的政治内涵。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中, 固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政治思想观点, 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教个体认同社会所有的政治价值观念, 它必然促使个体认同能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价值观念, 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在我国, 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宣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也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保证个体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 确保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方向, 从而也就解决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特定的政治方向问题。

3.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延续性, 有助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载体, 政治文化是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在同一统治阶级统治下的社会中, 其社会生活也是变化发展的, 因而社会的政治文化也要得到改善和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它具有延续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延续性的过程中, 并不是对前后反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简单地堆砌, 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剔除古、西之糟粕, 去今、中之精华, 不断糅合, 为我所用。诸如在当今的政治思想观念中, 有古代的“仁”、“礼”;有当今的“科学”;有西方的“效率”;有中国“勤奋”。当然, 对于“私欲”、“拜金主义”、“等级”等封建和资本主义的糟粕, 我们必须摒弃之。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一代代延续的过程, 势必会将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反应到意识形态中来, 也必然有助于为政治文化输送“新鲜的血液”。

4.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激励的作用, 有助于扩大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能够产生一种意识和情感上归属感。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 个体会依据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态度来确定自己的身份, 对于一定阶级、政党的政治主张, 或拥护, 或反对, 从而自觉付诸某种政治行为。当然, 这其中必然也会存在一个政治行为正确与否的问题。在我国, 一切拥护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行为都是得到肯定的;相反, 任何有悖于人民的政治态度和行为都会受到谴责甚至是责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个体不断积累政治信息, 并最终整合形成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念, 这也表明社会成员在政治上达到了认同。在这个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励手段, 对有贡献的个体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对敌对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即使那些没有得到惩罚但也没有得到鼓励的成员来说, “碌碌无为”就成了对其的负激励, 从而使得社会成员不断对主流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产生认同, 具有把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在一起实现政治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凝聚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随着现实社会生活地不断丰富, 政治社会化的道路也日趋复杂。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现实来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起到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下谈谈几点思考:

1. 思想政治教育在占据学校和社会两个主要阵地的同时, 应更关注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因此在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父母、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是关键因素。但家庭方面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所遗忘, 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抬得过高过大, 仅仅局限于学校和社会这两个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无疑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架空了, 毕竟家庭才是个体的开始和基础, 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善于做细微工作的。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家庭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家庭结构的不同, 无论是对政治社会化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夫妻子女两代型家庭、祖孙三代型家庭、夫妻政治态度一致与否、双亲不全或失去双亲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政治人格塑造、人生观的形成、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等方面。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对家庭方面的渗透力度。

2.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更有效地促进政治社会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给人以简单说教、枯燥乏味的印象, 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 长久如此, 必定会使人们厌倦思想政治教育, 这无疑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通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局限于座谈、会议、访谈等简单通俗的谈话方式, 其实不然, 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开拓新的载体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首先, 活动载体。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 使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也就是一种“隐蔽教育”。“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活动载体。其次, 大众传媒载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信息传递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此会对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产生双重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大众媒介的积极效应, 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化解其消极效应。再次, 网络载体。网络载体的开放性、快捷性、平等性、虚拟性等优势可以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同样, 网络始终被称为潘多拉魔盒, 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 应摒弃“黄色”、“黑色”等不良信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最后, 人际关系载体。运用人际关系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还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潜移默化的氛围来使个体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从而为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奠定素质基础。

3. 重视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及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环境

个体的政治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传统上我们往往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物质条件、现实生活等大环境或者说是硬环境方面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殊不知, 家庭、工作单位、社区、网络等软环境对个体政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各种有利环境的整合作用, 使大环境与小环境相结合, 逐步加强环境建设, 从外部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提供有利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

[3]王玄武, 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R.Dawson&K.Prewitt.Political.Socialization[M].LittleBrownandCompanyBoston, 1969.

[5]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胡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高二政治试卷分析 篇5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考查的内容包括高二哲学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比较完整地考查了哲学知识结构,特别注重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总体感受是:灵活,与时事、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时政色彩。

具体特点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期末考试作为阶段性考试,更应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而高考强调考查能力、鼓励创新,也往往是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要求基础上所强调的能力考查。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积极反映群众所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不仅是我们政治学科在平时教学中要贯彻的,更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方向性原则。期末试卷正力图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第27、29题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重要时政材料、29题第2小题要求我们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引导学生将现在的学习和以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27题,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了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大部分主观题都强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术语的使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4、试卷的正答率和得分情况:全卷满分为120分,共29题,客观题分值为50分,主观题分值为50分。以一个班为例,客观题均分为27.8分,主观题在35分以上者占80%,其中第26题均分为9.8分,第27小题均分为8.3分,第28题均分为8.6分,第29小题得分率最高,均分为13.1分。

整体试卷的难度适中,客观题比较难,主观题处于中等水平,能充分体现高考文综的考纲要求。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总体得分不高,说明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基本知识的记忆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上有欠缺,例如单项选择题的第2、3、4、14、19、22题,错误率较高,正答率分别为:15.1%、34.1%、37.3%、38.9%、44.9%、47.6%。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网络还没有构建,看问题缺乏多角度,有些知识的掌握本身有错误,审题缺乏深度,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1、不能排除错误选项,特别是带有组合选项的选择题,学生不会排除错误选项。例如第2题选项中②、③和第22题选项A、C、D均是错误的,学生未能很好地排除,第10题,本题考察的是对辩证法四个范畴的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内容,很多同学误选②③,即不一切从实际出发当成了辩证法来看待了,这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对政治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深入细致、准确灵活的把握,因此我们仍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2、对题干所传递的信息不理解:如第3题中题干要求“既唯物又辩证”,很多同学不理解其意,加之对选项尤其是古语理解不透彻,失误很大。第19题、22题,由于很多学生对题干传递的信息不理解,所以不能找出相对应的理论来说明,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 1 易混知识点的理解区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把握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非常弱。

3、缺乏语句的准确翻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尤其表现在 “古诗文”、“名言”类题目。第4题中“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属于形而上学观点,很多同学不清楚,用排除法也可以选出来的,这也反映出学生在选择题上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仍需训练。

(二)主观题部分

主观性试题总体情况尚可,比选择题的得分率高,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还不完整,头脑中存有的哲学道理还不厚实,表现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匹配。

2、审题不细心,没有关注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对设问的审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第27题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辩证法”,很多同学答题范围错误,答成唯物论,甚至认识论的知识。

如第29题的第1小题,设问要求是“人的价值是什么”,而很多同学在分析时答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回答成价值观的有关问题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原因,或是用“体现”作为关联词来组织答案,很不符合题意。

3、学生答题不规范,如答题缺乏针对性,意思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内容、观点显得比较零散,有的就是理论观点的简单堆积。如第27题只是说用辩证法而没有具体说明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还是创新观,结果是相当一部分都是把四个要点都堆积上去了,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说明。

4、每一小题具体作答情况分析:

第26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大部分能知道从规律的知识作答,问题出现较大的是对观点和材料的结合分析部到位,还有个别学生原理写不完整。

第27题综合考察辩证法的四个观点,联系、发展、矛盾和创新,问题突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观点写不全,分析不到位。

第28题考察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得分率较高,基本上都能写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四个内容,有一部分连真理和认识的反作用也写上了,具有明显的理论堆积的倾向。

第29题得分率最高,这一方面是去年的真题,刚模拟考试过,另一方面是,这个是我反复强调并作为上黑板默写的知识点之一,但问题是,这个题第(1)小题问题在于,缺乏结合材料分析者居多,仅仅是理论的说明,且有学生因为审题不够深刻而答偏,误答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2)小题和全年的分值分配不同,比去年的多4分,导致部分学生答题的要点不详细,三、教学反思与建议

(一)教学改进措施

1、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双基”,注重知识结构和网络的建立。严格按照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做好知识的梳理、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澄清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真正做到基础知识夯实,基本观点明确,主干知识清楚。

2、继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形成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生活的习惯,并经常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3、加强备课组内部的集体备课,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注重备课内容,集中加强教学难重点的分析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尤其是易错点、易混点的分析,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

4、提高审题能力,应加强平时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注意找出一些典型题目作例题,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即如何抓住所给材料的重点知识,认真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找出与书本知识的关联点,再合理组织答案。学生平时也要注意从资料的典题中归纳总结审题方法,并勤加练习。

5、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改变过去平时不及时巩固掌握,期中、期末背背的习惯,严格做到框框清、周周清、节节清、课课清。同时在课堂课后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包括其他学科的学习),以此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力争做到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多花时间在政治学科上。

6、要与时俱进地研究学生学习状况,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高效率的学生学习方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政治,促使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二)两条建议

1、尽量不要出去年考试过的题,如今年的最后一题和全年的题目基本上是同一个题目。

2、加强对不同学校之间学生互传答案的监督力度,避免雷同卷的发生。

以上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2013-01-31 3

简析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分析 篇6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理论。它主要是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最终探讨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在哲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方法论,如孔子的中庸,老子的以柔克刚,培根的三表法,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康德的先验哲学,等等。本文则是主要阐述西方哲学的分析哲学。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分析哲学的概念及发展;第二部分说明与逻辑主义分析相对的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第三部分以日常语言分析学派中赖尔的范畴错误分析为例阐述分析哲学是怎样进行哲学研究的;第四部分阐述从分析哲学中得到的启发。

一、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是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如果去翻阅西方哲学史,我们通常会把中世纪看作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看作是冒险的时代,17世纪哲学是理性的时代,18世纪是启蒙的时代,而20世纪则被称为分析的时代。关于分析哲学,罗素曾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现代兴起了一个哲学流派,他摒弃了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以来数学一直占据的主导地位,并且打破了由此产生的反对经验主义的臆断根据,并且在方法上开始把经验主义和人类知识中的演绎部分结合起来”。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善美,哲学的目的是让我们从中认识到如何能达到真善美,但分析哲学却认为研究哲学概念的意义更重要。石里克在解决传统哲学所存在的问题时就指出,“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命题的真正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分析哲学家认为哲学是发现、阐明及澄清命题的意义。

分析哲学之所以是一个哲学的定义,分析哲学家认为,传统哲学研究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对我们语言的逻辑认识存在一个误解,从而导致语言的混乱,概念的混乱,因此他们需要被加以治疗,来通过语言分析使哲学中的概念得到澄清和证实。分析哲学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哲学分析方法。

二、日常语言分析

(一)与日常语言相对的逻辑分析学派

分析就是一个与综合的相反思维方向,它是把思想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其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间关系的思维操作过程。西方哲学家对分析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洛克的分析方法是将对象有整体分解为部分,然后又在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他认为,知识是分析和综合的产物。黑格尔认为,分析是以概念为依据,他强调分析的认识是以同一性为原则。也就是说,分析在于从差异和矛盾中求得同一性。而毛泽东认为,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但分析哲学给予了分析一个定义,即对一个既定复合体的构成成分及联系方式的发现。分析意味着分解和拆卸。分析哲学主要分为逻辑分析学派和日常分析学派。

逻辑分析就是把一个思想拆分成它的终极逻辑构成要素,它是一种形式分析,主要指的是以数学逻辑为工具对语言的形式结构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意在精确地规定所分析的语词、命题乃至语言系统的确切含义、结构。这种逻辑分析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强调分析是从语句的表面结构中深入到深层的逻辑结构,注重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是分析命题,又不是综合命题,而是毫无认识意义的伪命题,并由此提出“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逻辑分析认为,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于是提出了“可证实性原则”,认为综合命题只有在原则上可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的情况下,才具有认识意义,而与逻辑分析相对的就是日常语言分析学派。

(二)日常语言分析学派

日常语言分析学派与逻辑分析相对,认为日常语言是含糊不清的,这种含糊不清导致哲学上产生混乱和形而上学,因此应构造一个精密的人工语言。自然语言学家则认为,日常语言是完善的,其概念有混乱之处,是因为人们违背了自然语言的正确使用方法,为消除语言的混乱,我们只需要恢复日常语言的正确方法,而不需要再构造一种人工语言。因此,日常语言分析方法与逻辑分析通过否定语言有所谓的深层结构不同,而是主张通过分析我们日常说话的方式,来理解我们的概念框架。日常语言分析认为形而上学命题虽荒谬,但带有启发性,哲学家的任务是通过研究荒谬的形而上学命题了解概念系统的结构。它强调对日常语言进行语义分析,主张研究日常语言本身及用法,仔细分析与认识有关的某些具体词汇。

日常语言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摩尔关于善的概念的分析便是一种。摩尔认为,善的性质和善的事物是要分开来对待的,如果混淆就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

三、赖尔的“范畴错误”分析

吉尔伯特·赖尔是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心的概念》,他的日常语言分析理论集中体现在他对“范畴错误”的分析中,以此来揭示传统哲学在身心问题上的错误。

赖尔的范畴指的是对语句的逻辑类型,也就是语言习惯。例如,苹果掉在了地上的原因。他说可以用五句话来表述:(1)一个苹果挂在树上,(2)苹果服从万有引力,(3)我剪断它的一个柄,(4)苹果因为有了万有引力掉在地上,(5)苹果因为被剪掉柄而掉在了地上。其中(1)(3)(5)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可以被观察得到,所以是一个范畴句;而(2)是假设句,因为它是根据范畴句形成的;(4)是一个混合句。赖尔要揭示的范畴错误是指一种概念放进来不包含他们范畴中的错误,如“星期天是坏”的这样的类型。

在《心的概念》一书中,赖尔具体说明了这种范畴错误的类型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把属于某一逻辑范畴的语句误认为属于另一逻辑范畴,就是在表达时使用了不该使用的语言习惯,二是将属于不同范畴的句子并列连接起来构成连结句或选言句。赖尔认为笛卡尔就犯了一个“范畴错误”,他把心与物归结为相同类型的范畴,就是都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心与物的性质。认为心物二元。赖尔则认为,人的心灵活动是在描述他行为各部分如何操作、如何活动的方式,他把人的心灵活动看作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别称,是一种行为主义。赖尔就是这样从范畴错误分析出发,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身心问题进行阐述。

四、结语

我们知道,分析哲学分为逻辑分析和日常语言分析,维特根斯坦这个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对两种分析都进行了评述,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却从前期的偏重逻辑分析方法转而偏向日常语言分析方法,这就说明哲学分析工具被普及使用,它几乎适应了日常语言由于被普遍使用而带来的意义的转变。

(西藏民族大学)

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篇7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1. 师生关系的不公平性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为了解决某些必要的问题, 在课堂上往往只能与很少一部分的学生进行交流。如学校或省里举行的公开课、临近考试的复习阶段等, 教师更多的会与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或者与教师接触距离近的学生进行知识交流, 以节省时间。这无形当中将政治课堂变为垄断性的课堂, 很多学生变成了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2. 师生关系的预设性

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与学生进行目的性的交流, 想通过此种预设性的教学活动教育学生。这种预设性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比较被动, 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产生很好的共鸣。学生作为政治课教学的主体, 其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 教师如果想通过自身预设的教学方法或者方案进行教学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知识、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同需要, 进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调整。学生知识的获取不是单单只靠学生的备课和教材内容, 更多靠的是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知识互动。尤其是在此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获取更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3. 师生关系的形式化

过于形式化的教学关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广泛的存在, 这类关系往往给学生传递的都是毫无实质性的内容, 其形式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千姿百态的。试想如果教师开设课程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 在此过程中没有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考虑在内, 那么无论该教师采取多么好的教学方法都没有办法让政治课堂丰满化, 这种关系也不会对学生产生政治学习的刺激, 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对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片面性

1. 政治教材的地位被低视

很多教师为了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资历, 经常向学生列举超过教材本身的内容, 偏离了高中政治教材的本身, 让高中政治教材失去了支撑性。还有的教师过多强调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向学生传授了过多的生活实例和素材, 对书本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片面的删减, 让学生失去政治学习的重心。

2. 情境设置目的性过强

根据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政治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建立形态、解释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目标方面都要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事物, 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意识。但是在政治教学情境的设置方面, 很多教师目的不明确, 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只用于摆设, 既缺乏实用性, 又不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让政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也是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教学中要充分教会学生将政治与生活相接轨。但是政治教学内容的实际化必须是真正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而不是单纯地只将其作为政治的衣服。日常政治课堂教学中, 很多政治教师将政治知识与生活实际牵强地连接到一起, 不仅帮不到学生, 反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政治教学资源的搜集过于形式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大家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教学中只要涉及某些知识教师就会让学生去自主搜集资料, 即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样在无形当中给学生施加了过多的学习压力。不仅如此, 教师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知识资料却不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和运用, 只是将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对学生而言通过材料的搜集可以更好地学习政治, 对教师而言学生搜集材料是展开新教学的前提, 对学生和教师的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收集政治方面的素材和资料,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让教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真正实现高效的高中政治教学。

政治哲学分析 篇8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功能,对策,高校,政治教育

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首次发表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以来, 在西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传入中国[1]。这一概念的引介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同时也为我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者把政治社会化定义为“一定的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要达到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 形成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缘于以下两个需求。

1. 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的需要。

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政治社会化的最后结果, 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的政治社会成员。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政治成员, 关系到社会政治生活能否正常运行。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达尔在《比较政治分析》一书中指出, “处于一个政治体系之内的个人, 对政治生活的关心并不完全相等。有些人漠不关心;其他人则深深地卷入了政治。甚至在那些深深卷入政治的人中, 只有一些人积极地谋求权力, 在谋求权力的人中, 有的人比别人得到了更多的权力。”也就是说, 政治人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政治人的。但是, 政治系统需要政治人;于是, 政治系统就要通过政治社会化来造就、塑造能维护主流政治文化的政治人。因此,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公民的政治影响和公民在社会中进行政治学习的辩证统一过程, 它的本质要求就是塑造与一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人。”[2]

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时代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严肃而又迫切的任务。而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最重要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 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促成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职责。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也是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等其他途径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一方面, 学校通过正式的有关方面规定的课程和活动直接实施政治教育, 把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输送给学生, 使他们了解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体系, 政治文化等政治知识;另一方面, 学校通过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措施,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政治影响。

2. 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

“政治社会化给每个人灌输政治系统流行的价值, 它把个人与系统连接起来———个人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既定的东西, 也知道什么是可以期望的。”[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是大学生成为在政治上合格的社会公民之所需。总体来说, 学生在大学之前, 其政治行为要求不多, 而在高等院校, 大学生对政治行为的要求显然增加, 这种需要既有理论和价值取向上的认同与接受, 还有社会实践、政治实践趋向的增多, 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的表征。中国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意识较强, “广大学生高度关注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重大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 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对台湾的政治局势一如既往保持高度关注,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4]。但由于学生自身思维的批判性与认识事物的狭窄性, 导致他们在观察事物、看待社会时容易走极端, 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 容易使处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政治态度, 对党、对社会、对他人不信任, 对政治教育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反感,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另外, 即使学生具备牢固的政治认同和火热的政治热情也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政治科学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方向和动力。

由此可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树立政治社会化思维, 只有借助于政治社会化思维, 才能更好适应大学生成长本身的需求。

二、现行高校加强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若干障碍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谓是比较完善的。经过十余年教育, 不少高校学生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然而, 社会的改革变化, 学生自身不稳定性特征和我们已往形成的教育和教学机制等等, 都使高校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

1. 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变革, 文化、经济、

政治、交往方式、传媒等社会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 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价值观的震荡以及传承政治文化的艰巨, 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运行。在这样一个变动的时代,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受影响,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多元化的积极趋势的同时, 部分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社会荣誉感和伦理道德有所弱化, 部分学生中也出现了诸如政治兴趣不高、政治参与盲目、政治理想动摇、政治信仰缺失、功利色彩较浓等消极现象, 在认识层面上, 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模糊, 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 思想活跃, 不受传统束缚, 倾向于接受各种新思想, 但言行容易激进。社会上存在的以权谋私, 权力寻租等不良社会现象冲击着学生头脑, 部分大学生不能辩证、理性地去分析问题, 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不满情绪, 对政治教育持怀疑, 否定态度, 从而对社会发展方向、主流政治理念缺乏信心, 表示怀疑。少数学生政治观点不成熟, 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尚处于浅层表面, 政治认同偏差与模糊现象在大学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所动摇, 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到困惑, 这种政治上的困惑导致了政治情感的冷漠。另外, 部分大学生功利意识越来越强, 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趋势开始蔓延。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依据。如把入党看成未来求职的筹码。在参与层面上, 大学生政治行为呈现无序化。由于大众传媒的开放性, 尤其是网络的不可控制性, 使得其传递的政治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易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造成影响。大学生矛盾的角色期待、相对封闭的群体不良感染、社会参照认知失衡造成的认同危机, 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实现从“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无序化。

2. 从教育实施来看,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从国家—学校—学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模式。

是一种动员式的模式结构[5], 在这个模式中, 因为学生客观的封闭在校园里, 学校是核心, 国家虽然处于权力的最顶层, 但其意图只能通过学校来实现, 国家和个人是很少直接照面的, 国家对于个人而言似乎是遥远的、抽象的。这样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否, 和自己将来的利益实现没有必然的关系, 学生缺少主动意识;从教育模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惯性思维、被动思维、从众思维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上也还存在空谈说教, 始终存在单向性, 偏重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还很难契合市场社会的内在要求, 以上种种, 都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挑战。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探求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 以政治社会化思维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重视学生个体学习。

要给予价值主体以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分析研究, 注意发挥接受者的内在作用。我们以往比较多地注意了外部教育的一面, 忽视了内在作用的发挥;注意了共同性, 忽视了差异性, 因而在教育中容易失之简单化。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 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研究[6]。只有当个体居于主体地位, 发挥其学习的兴趣、动机、持久性和能动性, 才能使其自觉地将教化的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观念结构和行动结构中, 因此我们在加强和改革社会教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同时, 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把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有机结合, 提高政治社会化工作的实效性。促成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自我的形成。

2. 针对目前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单调的情

况, 改善教学内容的设置, 尝试按照政治社会化的要求, 增加对政治哲学、政治学以及政治参与、政治动员行为技能的学习[7],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坚持由浅入深渐进的方法,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 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 要不断根据接受者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 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除此之外, 必须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取得实际效果。不仅通过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个体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 具有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 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以及怎样参与、渠道如何、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把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主动吸纳大学生参与, 拓宽政治参

与渠道, 不断创新, 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更广阔的渠道中进行政治实践, 提高政治鉴别力, 促进正确的政治意识的培养和行为方式的养成, 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 提供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好能承载学生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学生会, 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参观访问、募集 (下转287页) (上接283页) 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帮助孤寡、慈善服务等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 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念, 进而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然, 大学只是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 要想完整地研究其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 还应与小学、中学和融入社会各阶段作比较, 同时借鉴国外的方法, 以便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为中国学校的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等提供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军.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19) .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17) .

[3][美]罗斯金.政治科学:第1版[M].林震,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蔡芹.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深思[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2) .

[5]张丽.中国社会转型期优化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13) .

[6]程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三严三实”的哲学视角分析 篇9

1“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

“三严三实”的着力点在于“严”和“实”。

严以修身。《礼记·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思想要求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平天下的根基是修身,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注重德性修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

严以用权。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用权为民,常怀“公仆之心”,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公权私用,明确权与法的界限,坚持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轨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治观,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严以律己。严以律己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决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定,管好自己,以身作则,勤于自省,为政清廉。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做到律己律家人律下属。

谋事要实。谋事要实就是做任何事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不好高骛远,符合客观规律。

创业要实。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真务实、脚踏实地、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做人要实。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注重修身做人,做人要实要求党员干部要为人处世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把握好“欲望观”,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兢兢业业为民。

“三严三实”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三严”是党员个人修养的要求,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体现的是共产党员卓越的政治品质,反映的是我党铁的纪律。“三实”是对个人实践的要求,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路线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求真务实、实干兴邦这一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三严”是“三实”的前提,而“三实”是“三严”的具体贯彻和体现,两者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人和做事的统一。

2“三严三实”蕴含的哲学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升华,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官者,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效能,是一个贯彻始终的问题,“三严三实”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总书记强调:“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③为官者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思考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④“三严三实”要求把事实作为真理的依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前提,把实干作为成功之道、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石,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2)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要求我们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首先,“三严三实”体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三严”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针对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科学的方法,是针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忽视客观,只重视主观能动性,必然陷于主观主义,只尊重客观规律,而忽视主观能动性,必然造成工作被动局面,因此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其次,“三严三实”体现内在自觉和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严”是修身用权律己之本,是前提,“实”是谋事创业做人之基,是目的。“三严三实”的结合要求党员干部内成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3)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发展观点。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儒家思想提出从政者要“克己”,“正己”,“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不要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杂念,不能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孔子提出从政者要“敏于事而讷于言”,要“敏则有功”,即要勤勉实干,不空谈。由此可见,“三严三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规律、八项注意”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两个务必”,直到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提出和展开,党的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三严三实”是对从严治党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扬,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

(4)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三严三实”要求尊重人民,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取决于人民群众、一切交由人民群众检验。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人民群众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实处。践行“三严三实”的成效,要依托人民群众来衡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评,“三严”严不严,“三实”实不实,最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3“三严三实”的时代意义

(1)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中国古代官员执政的基本遵循是“内圣外王”,“内圣”即为官者要修圣人般的道德情怀,要有儒学要求的品学修养,要像圣贤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是政德要求。“外王”即为官者要追求周文王统一天下般的政绩,不论做什么事情要讲究务实,是政绩要求。历史实践证明,政德和政绩的统一,是中国治国的大学问。现代化的治国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严”是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追求的基本要求,“三严三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展和创新。

(2)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三严三实”不仅对党员干部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明确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回答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公民这样重大问题,而“三严三实”是主要从个人层面进行概括,由此可见,“三严三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可以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表率。

(3)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开辟了反腐败的历史新局面。“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⑤党的建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党重要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核心要求,大力推进思想建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后,提出“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党性上的集中“补钙”。腐败是人民之敌、政权之敌,习近平“拍虎苍蝇”式的反腐为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人民对改革的支持。“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从政用权、干事创业的标尺和明镜,是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的目标和要求。

(4)是党群众路线的延展和深化。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⑥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严三实”是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延展和深化,为今后持续性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石。

(5)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梦的需要。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国家独立,二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大历史任务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先锋队和排头兵,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具备“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实现中国梦。坚持三严,才能使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道路顺达畅通,坚持三实,才能使我们的中国梦落地生根,更加精彩。

(6)是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主体框架,是党中央治国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个全面”丰富和发展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是解决“事”的问题。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是党员干部修身干事的基本要求,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谋事在人,实现“四个全面”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忠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前行。“三严三实”是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人力基础,为推进“四个全面”建设提供强大的保障和支撑。

“严”字蕴涵的是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实”字蕴涵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和忠诚老实的处世态度。“三严三实”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整党、兴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诉求。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该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完善、净化、提高自我,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世杰.对“三严三实”要求的哲学思考[J].才智,2014(13).

[2]张硕,高九江.“三严三实”的理论阐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7).

[3]杨立远.哲学视阈下“三严三实”要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党政干部论坛,2015(8).

[4]高喜平.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标准的哲学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14(9).

[5]谭江山.多维度把握“三严三实”精髓,把“三严三实”丰富内涵吃准吃透[N].人民日报,2015(6).

[6]张希贤.以“三严三实”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N].河南日报,2015(6).

《哲学与人生》新版教材分析 篇10

1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比较

(1) 教学目标的变化。旧版教材旨在给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并进行哲学基本观点教育;新版教材则侧重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2) 教材表现形式的变化。新版教材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首先, 栏目丰富。除理论知识外, 有名人名言、各抒己见、人生感悟、点击链接等多个栏目, 其中多用生动典型、喜闻乐见的事例增强哲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 图文并茂、色彩明快、版式生动活泼,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之下旧版教材表现形式较单一。

(3) 教材内容的变化。旧版教材有一条主线, 即人类要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必须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围绕这条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新版教材有2条主线:一条是人生;另一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新版教材虽然也力求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但却不苛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哲学知识的系统性, 它更侧重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 《哲学与人生》所讲的哲学内容是与学生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4) 内容设计的变化。新版教材在每章篇首根据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设置问题情景, 由此引入新课, 且课后设计了基本概念、要点提示等版块,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和巩固。

(5) 引用案例的变化。旧版教材所用案例大多是一些生活中的普通案例。而新版教材增加了许多与职业相关的案例, 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 更具有吸引力, 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

2 新版教材的特点

(1) 突出了德育课的时代性。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 党和国家对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哲学基础知识》到《哲学与人生》就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的特点。

(2)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新版教材编入学生感兴趣、对学生人生发展有借鉴与指导作用的知识、原理和方法, 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3)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新版教材紧扣学生发展的主题, 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 把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中, 力求实现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版教材并不是像旧版教材那样直接把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 而是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让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 使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 从而更好地感悟人生的真谛。

3 新版教材存在的不足

(1) 部分内容生搬硬套, 且前后重复, 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如在第2章中将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硬套在一起, 又与第3章“人的自觉能动”重复, 因为人的行动本身就具有自觉能动性;第5章“人生发展中的顺境、逆境”与第6章中的外因重复, 因为顺境、逆境对人的发展来说都是外因。

(2) 个别内容的编写有明显错误。如第6章课后基本概念中有:两点论、两分法;要点提示中有:主流。可是这些词在教材正文中只字未提。第8章中将现象区分为真相、假象、幻象, 而后面的讲述中“真相”又变成了“真象”。还有第9章课后要点提示中有“科学思维方法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科学思维方法”应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为根据教材内容“科学的思维方法”可根据思维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分为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也就是说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是不同的概念。

(3) 有些哲学知识点的编写没有旧版教材清晰、易懂。如第6章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面方面, 旧版教材中除讲述它们各自的含义、区别、联系外, 还用一些典型事例、名言警句、俗语等使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而新版教材只讲述含义, 这使得哲学知识非常抽象, 再用其指导学生发展无疑是难上加难。

4 使用新版教材的体会

(1)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哲学主要解决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哲学对人生具体有哪些指导作用, 这是教师在运用新版教材进行教学前必须深刻领会的问题。

(2) 准确理解、把握教学大纲精神。如果教师不深入研究新教学大纲, 势必会造成对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和曲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导致新版教材使用困难。

(3) 摆脱传统知识框架的束缚。应突破原有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摆脱传统知识框架的束缚, 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 深入分析和掌握教材的多重价值,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成长需要紧密联系。

(4) 灵活整理、重组甚至删除部分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整理、重组甚至删除部分内容。同时, 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教学内容成为贴近学生生活,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且富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材料。

(5) 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究开放式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及各种竞赛、文艺等活动, 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进“重理论传授, 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蒉

高考政治失分原因分析 篇1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得分是近三年来最低的,选择题12题平均错4题,得分率为69%,综合题52分平均得分15.72,得分率仅30%。这既有试题难度大、综合性强等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本文以2009年文科综合卷Ⅰ政治试题为例,从考生失分的角度分析考生存在的缺陷。

一、知识方面:不准,不细,不全,不活,不实

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该企业2008年甲种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009年的产量为10×(1+10%)=11万件,比2008年增加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该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万件×6元/件=6万元。正确答案是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1.85分,难度值0.46。

考生缺陷:37.49%的考生错选A项,反映出有关价值的基础知识存在缺陷。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在上述计算中,一些考生使用的是8元而不是6元,导致错选A。

26.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经济的作用,课本关于这个知识讲得很透彻。选项③④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D。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74分,难度值0.69。

考生缺陷:27%的考生错选了A或者B。错选①是不懂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错选②是不懂得各种所有制经济一直都是政府宏观调控范围内的事情,不存在调控范围扩大与缩小的问题。

33.2008年12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②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③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④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国家主席的知识点,答案是D。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1.97分,难度值0.49。

考生缺陷:45%的考生错选了A或B,即错选了①。原因是对国家主席的知识掌握有缺陷。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它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国家主席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是,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等。据此可以断定①是错误的。

二、能力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差,不能正确而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这一基础知识。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交换中要实现多盈利,必须提高价格,使价格高于价值,要使价格提高,必须在供求关系上做文章,当供大于求时,价格才高于价值。题中反季节销售,就是改善了鸭梨上市时的市场供求状况,卖出了好价钱。这是合理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正确答案是A项。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93,难度值0.73。

考生缺陷:12.08%的考生错选C,9.98%的考生错选D,反映出考生对价值规律没有真正掌握。C和D项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这只能解释经恒温库储存的鸭梨价格本身应相对高一点,而不能解释每1千克鸭梨增加收入0.5元的真正来源。

32.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

C. ②④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的权利这个知识点以及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人民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等等。根据教材知识可以直接选出答案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分,难度值为0.50。

考生缺陷:45.96%的考生错选A,即误选①项,反映出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差。仅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断该人大代表只是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事实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只是政府不能采取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应采取减免税费等财政措施为企业减负。

38.材料省略。(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参考答案: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得分情况:全省平均得分1.83分,难度值0.31。

考生缺陷:主要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对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分析问题时找不到合理的理论支撑;二是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对材料三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不充分,回答问题时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解题思路分析:第(2)题是对第(1)的拓展,要求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看,本题也考查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三大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属于第一产业,造纸厂属于第二产业,高尔夫球场属于第三产业)。实现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与优化配置。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调用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实现水资源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二是实现水资源在三大产业内的有效利用。对第一个方面,依据两点与重点相统一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点一);在此基础上,要兼顾三大产业,即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点三)。对第二个方面,则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要点二)。

三、思维品质方面:不规范,不严谨,不细腻,不具体

30.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并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选项①③符合题意。答案是B。

考生得分情况:本题难度系数为0.87。

考生缺陷:10%的考生错选A、D,即错选了②。②项的迷惑性在于把“规律”写在了“经验”的后面,考生思维如果不严谨细腻,很容易看漏了“规律”,而作出错误判断。

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考查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的反作用),正确答案A。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3.26分,难度值0.81。

考生缺陷:错选④,原因是不严谨,没有看清④后面的“规律”。

38.材料省略。(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参考答案: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得分情况:全省考生平均得分1.51分,难度值0.25。

考生缺陷:本题没有做好,主要原因不是对经济手段的知识掌握不好,而是没有规范操作,没有在审题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没有据此进一步有根有据地联想有关知识,而是审题后慌慌张张地急想,漫无目的地乱想,最后乱写一通,无根无据,无的放矢,答案中看不到“经济手段”的基本线索。

解答思路提示:规范的解题过程应该是考纲所要求的“获取的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过程。本题应该先“获取信息”,抓住关键词“经济手段”“推动”,然后调动知识,从材料看,“推动者”是政府,从“经济手段”应联想到“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知识,经济手段包括三个层次: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包括税收、利率、信贷、物价等)。材料一中“紧急调拨资金、物资”,属于财政投入。从材料三“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说明要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财政手段);“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说明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科技手段,产业政策);一些地方发展高耗水型产业,由此可以引出要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价格杠杆)。

四、学科积累方面:缺乏必要的学科背景

所谓学科背景,就是指与学科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实际问题。我们的学习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关注和思考实际问题,积累更多实际知识。2009年的试题尤其是综合题比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的设置充分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积累。有些考生由于学科积累不够,导致解题存在诸多不足而失分。

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这是大多数学生经常亲历的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我们表示怀疑,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取题中主人公的做法。这就是学生学用脱节的体现,采用这样的态度学习政治课是不可能积累出强大的学科背景的,所以,这样的考生面对这样的反映生活常识的试题一定感到突兀,而且不一定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本题选 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18分,难度值0.55。

考生缺陷:37.2%的考生错选A,即错选①,漏选③。在小明和他爸爸的这次消费中,餐馆应缴纳税额是:200×5%=10(元)。无论餐馆给了消费者价值多少的物品,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故选项①错误。餐馆用饮料诱惑不要发票,付出4元成本,偷逃税款10元,多获得6元的收益,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发票也是消费行为发生的凭证,一旦发生什么纠纷,不开具发票,消费者没有维权的凭证。

综合题中,第38题以2008年冬到2009年春北方大旱为背景,考查了“三农”问题和(水)资源问题。事实上,本题也可以看作是2008年高考第38题粮食安全问题的延续。2008年关注的是粮食安全的市场风险(因各种市场因素导致粮价上涨),2009年关注的是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试题设置了4个问题,从经济、哲学、政治等多角度考查考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第39题以历史上“三角贸易”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得分情况:5个综合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可以看出,考生得分率很低。

考生缺陷:综合题得分低,表明考生在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各方面都有缺陷,更反映出考生的学科积累有重大缺陷。由于考生学科积累方面的缺陷,导致考生的“题感”很差,因而对试题的理解和把握很浅很偏。考生学科积累的缺陷不是学生的错,由于各种外在原因,考生平时学习几乎不可能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去做,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书本里、资料里、考试里,做着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因此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是我们的主要收获,学科积累严重缺失。学科积累的缺失是制约我们考好的根本原因。

五、学习建议

1.学科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细、准、全、活,尤其是核心概念、观点、原理。如“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非主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个含义包含三个层次:①从客观实际(非主观实际)出发;②认识事物的规律;③以规律性认识为指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培养学科能力。第一,静以致远。平时学习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领悟所学的知识、所解答过的试题,要有意识地领会学科思想方法,如水资源的配置问题,这是经济学科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第二,高度重视课本,如课本的逻辑结构、论证思路、知识体系、对核心知识的解析等。课本是我们备考的根本。“万变不离其宗”说的就是高考试题无论怎么变化,最终都是对课本的考查。高考命题遵循的就是学什么考什么。第三,要掌握学科题型,不同题型的解答规则是不一样的。

3.锤炼优秀的思维品质。习惯决定命运,好的解题习惯将会使我们在考场上得以充分发挥。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解题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规范意识,有意识地培养解题动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具体性,使自己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这里特别建议同学们用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你将从这些经典试题中获得很多很多。

4.加强学科积累。高考今后将更加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政治课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考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关注社会,关注实际,努力把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方法融入生活中,加强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这样学习的好处是,既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又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生活,积累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实际知识,并能正确应用书本知识指导自己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学科背景不断厚实。

[作者单位:武汉二中]

高中政治创新教学路径分析 篇12

一、教学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地位

打造自主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在政治教学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拥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成为主体,不能简单地进行灌输教学。高中生思维能力有了较快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注重将这一要求体现出来,从而打造更加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堂。例如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及其重要性,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在课堂上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分小组思考和交流: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其中直接参与又分为哪些类型,公民参与决策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学生对照教材、对照自己思考的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渠道有了具体的认识,对公民参与决策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加深群众对决策的理解、有利于各项决策的实施以及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二、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加深学习理解

政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教材与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开展教学辅助,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在《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中,重点要帮助学生把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这两个要点。对此,笔者选取了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照分析研究供求关系怎样影响价格,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会呈现下降趋势,属于买方市场;而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则会上涨,形成了卖方市场。笔者以每年本地区蒜薹价格差异变化较大为例,分析当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下降,而社会需求量又增大的时候,蒜薹收购的价格就会明显上升;反之,大面积种植、出货量较大的时候,蒜薹的价格就会下跌,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笔者又和学生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虽然供求关系对房子的售价有了较大的影响,但本地的房价一直稳定在2800元到3800元每平方这样的价格区间,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房屋建造时有固定的价值,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这就是价值决定价格,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深刻理解了教材内容。

三、组织专题研究强化重点难点突破

政治教学一定要走出单纯口头说教的境地,要通过对一些重点难点的研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障碍,加深对学习的理解。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讨论,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进行比较,首先搞清楚哪些理念是正确的,哪些理念是不正确的,使学生对正确的消费理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接下来对什么样的消费者是理智的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这样的专题研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所选取的案例非常形象,也容易理解,对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产生了较好的促进,让学生明白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和节约消费是应当大力倡导的健康消费方式,也是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应当具有的心态和习惯。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学生对正确消费观有了形象的认识,同时也会对照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消费理念进行反思、开展纠正,端正了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深入社会调研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高中生接近于成年人的年龄,他们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受到一些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而且很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弘扬主旋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调查中,受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让他们拥护改革开放,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思想引路明灯。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小康目标的提出,之间的要求体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分析我国当前小康社会建设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整体水平,本地区在小康指标中哪些还有缺口,在什么时间预计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等等。在搜集资料走访座谈、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本地区的小康建设速度快、步伐大,无论是从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是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都充分彰显了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拥有汽车、电脑、电话数量的提高等一些数据的显著变化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感受到了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为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让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创新政治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灵魂,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始终坚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成效提升。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教学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地位,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加深学习理解,组织专题研究强化重点难点突破,深入社会调研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创新,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庆华.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贴近生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2]陈卓.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上一篇:新生儿筛查率下一篇:质量检验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