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科学活动

2024-10-11

探究式科学活动(共11篇)

探究式科学活动 篇1

摘要: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多次会议, 要求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中开展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学习与地理学科结合, 更凸显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为此我们提出“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 其目的 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资源和本校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题以地球科学探究为例, 研究内容涉及《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两个主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七个基本模式。对于如此完整、系统的研究, 国内不曾有人涉及, 其中基本模式的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 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试行) 》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试行) 》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对于广大一线老师来说已不陌生, 然而在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7~9年级) 中, 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名词:科学探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1]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多次会议, 要求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中开展科学探究学习。 [2] 地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自然地理科学问题, 根据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 运用地理科学方法体验地理研究过程, 尝试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3]

“科学探究”在国内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 , 近年来国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等从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而从理论运用到实践, 还鲜有人涉及。[4]本课题以地球科学探究为例, 研究内容涉及《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两个主题, 四个科学探究活动, 七个基本模式。国内外对“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只局限在教学设计、课 件设计等或对某一方面 (地球仪、地球运动) 的研究, 如此全面的、系统的探究活动设计, 还不曾有人研究。其中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 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 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 为教学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 实施对象。

2012学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学生做实验对比。

(二) 实施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 设计科学探究方案。

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教育观察法等开展探究活动。

3.用统计法检验活动效果。

(三) 实施计划与目标。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通过科普讲座、到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进行参观等活动, 丰富师生的科普知识, 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利用每周三第八节课外活动, 实施地球科学探究活动、科技节展示活动, 宣传和展示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实验班级, 开展地球科学探究活动, 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引进课堂学习, 并通过学校和区级公开课, 推广和检验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资源和本校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实施方案。

1.选取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自然地理, 是青少年了解地球的必备活动, 是初中地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 对激发学生学科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抽象, 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多年教学经验证明光靠老师讲、课件和教具演示, 效果不理想。需要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和相关活动设计指导。但是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缺乏相关活动设计指导, 只有一个活动“制作地球仪”, 过于简单和枯燥。 [5]而且目前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 缺乏有效说明、指引, 难操作, 使用价值不高, 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

2.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 本课题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为两个主题、四个活动, 配备操作简单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 研制简易教学用具, 设计《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等, 见下表。

三、研究的成果

(一) 《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

旧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 缺乏有效说明、指引, 难操作, 使用价值不高,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探究活动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制作地球仪, 另一个是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

新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在原来基础上有如下创新和改造:

1.改造探究材料。新器材包括自制地球仪、《太阳直射点 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演示盘》、《公转动态示意图》等。

2.删除无关内容。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 删掉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活动 (应该放在下一节探究地图活动中) 。

3.增加探究活动。新的探究活动有两个主题、四个活动 , 主题一:认识地球仪 (活动1—画经纬线, 标注经纬度;活动2—制作地球仪) ;主题二:探究地球运动 (活动1—探究地球自转; 活动2—探究地球公转) 。

4.增加有效指引。原有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只有简单的说明, 没有有效的活动指引, 增加《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

笔者负责2011年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 于2013年已通过验收和结题。

(二) 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 并开发相关案例。

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 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 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6]

地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 提出问题→构想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分享→学以致用, 共七个步骤。下面以《探究地球自转》为例:序号基本模式科学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看见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呢? 2构想假设①地球自转?②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 3设计方案①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 最后总结出结论。利用手电或灯泡, 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②用手电照在地球仪上, 找出以下四个时间点:日出 (晨) 、中午、黄昏、子夜。转动地球仪, 观察昼夜更替现象。③在A点以西, 同纬度标上B点, 观察A点 (东边) 与B点 (西边) , 观察哪点先看到太阳? 4收集证据①地球自转方向;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序号基本模式科学探究过程5获得结论①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6交流分享①展示成果; ②表演小品:模拟坐车, 人不动车动, 自西向东行走 (地球自转) , 看到外面的静态事物 (太阳) 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东升西落) 。7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说一天中, 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并完成《活动检测》。

四、结果评析

在2012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 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 利用《活动检测》做前测和后测, 结果如下:满分100分, 前测平均分为56.9分, 后测是87.3分, 有明显差异。结果分析: 初二、初三学生已在初一地理学过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有一定基础, 但对于抽象的知识, 如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基本遗忘, 所以前测成绩不理想, 但他们完成地球科学探究过程后, 再做《活动检测》, 成绩理想, 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

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入学学生做实验对比, 实验班15、17班 , 对比班11、13班 , 这四个班学习能力等基本没差异 , 在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 11、13班按常规教学, 15、17班采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 , 最后进行《活动检测》, 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从总分看:实验班15、17班平均分为: 84.5分 , 对比班11、13班平均分为 :68.9分 , 分差15.6分 , 存在显著差异。从检测内容分析:基础题:一、二、三、四、五、八题差异不大, 而较难或抽象的题目:六、七、九、十、十一题分差较大, 进一步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是有效的, 能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 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不足与展望

(一) 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添置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 , 一定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为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 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 ,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实施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 并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四) 学生的成果比较难以体现。除了反映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外, 学生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并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 思路已基本清晰, 轮廓初显。前面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一些成就, 但也存在问题,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需延续, 我们一定会克难奋进, 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2]顾绍琴.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研究.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夏志芳, 张建珍主编.地理案例教学论[M].2011.12, 第六章自然地理教学:在探究中弘扬科学精神.

[4]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5]张建珍, 夏志芳, 汤瑷宾.中学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地理教学, 2013年第10期8-11页.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6]地球和地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7]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探究式科学活动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薯片桶、纸杯、饮料罐等物体滚动路线的不同。

2.运用所获得的经验和提供的材料,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3.感受科学探索实验的乐趣,体验成就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斜坡、“山洞”、饮料罐、奶粉罐、积木等、纸杯、没有把的塑料杯、绕线筒等若干。

2.皮筋、毛线、双面胶等辅助材料若干。

3.记录表、笔每组一份。

4.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感知薯片桶、纸杯等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

(一)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玩“滚进山洞”的游戏,看,这是什么?待会儿你们把这些滚筒放平在斜坡的绿线上,然后把手放开,让它自己滚下去,看看有什么发现。四个小朋友一组,找个斜坡去试试吧!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引导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三)师幼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分一分。

引导语:哪些可以滚进山洞?哪些不能滚进山洞?

2.说一说。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边的滚筒可以滚进山洞,而另一边的滚筒不能滚进山洞呢?

小结:原来,两头一样大的滚筒滚起来直直的,所以能滚进山洞;一头大一头小的滚筒滚起来会拐弯,所以不能进山洞。

提出问题:那么,这些会拐弯的滚筒往小的一头还是大的一头拐弯呢?

二、再次探索,进一步了解纸杯、塑料杯等的滚动方向。

(一)幼儿操作、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1.介绍记录表。

2.幼儿操作、记录。

(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师:两端不同大小的滚筒往哪一头拐弯?

(三)梳理小结

小结:原来,一头大一头小的滚筒总是往小的.一头拐弯。

三、第三次探索,尝试运用辅助材料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一)自主选择材料,合作探究改造弧线滚动物体。

1.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些滚筒不拐弯滚进山洞呢?

2.介绍材料。

3.幼儿分组操作。

(二)展示幼儿作品,分享交流改造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改造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为什么它不会拐弯了呢?

小结:原来,不管用什么材料,只要让这些滚筒变得两边一样大小,就能滚进山洞了。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各种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着小滚简进山洞的情境展开的探索性的料学活动。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探索、发现,历经探索、改造、交流的过程、活动的组织教师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提问和梳理,使科学教育更有价值。

本节活动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开始”,我引发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探索兴趣。“朝向哪边拐弯”、“怎样让它滚进山洞”等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迁移并运用已获得的经验进一步探索。之后,我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操作的方法,使幼儿的科学教育更有价值。

2.积极动脑、动手,使科学活动更有意思。

在“滚进山洞”中,幼儿发现易拉罐和纸杯滚动的路线不同。“怎样让纸杯滚进山洞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幼儿迁移已有经验,用皮筋、毛线绳、双面胶等辅助材料改造纸杯,改变纸杯的滚动路线。这种又动脑又动手解决问题的尝试,让科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3.联系生活并回归生活,使幼儿的操作活动更有意义。

我利用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物品,创设了探索的情境。让探索活动更加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回归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兴趣,更有意义。

4.教师教态、语态较好、善于关注幼儿、师幼互动好,课堂氛围轻松有效。

各个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教师语态富有变化、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善于观察发现幼儿问题,并且能适时适当做出引导,充分给与孩子探究的空间与兴趣。

存在不足:

1.在执教过程中,第一个环节介绍滚筒时未交待清楚,在操作前教师提要求时不够清楚。

小班户外科学活动探究 篇3

关键词:户外科学活动;小班;户外科学活动探究

G613.3

户外科学活动是指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小班年龄的幼儿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根据此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体验“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中充分的运用了感官,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思考。因此在户外进行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更能让孩子放开手脚,解放各种感知系统,在一种非常安全的自然环境中调查和研究,从而发展幼儿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一、发现有意义的内容

户外的自然资源就是一个天然的探索区,自然界的光、水、泥土、树、花草无处没有探索,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进行户外的科学探究其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最主要的是顺应、支持幼儿的疑问,生成小班户外科学探究内容。在每次经济偶是带领幼儿进行户外的活动、散步时,幼儿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和问题,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会抓住成人问个不停。只要我们留心还会发现,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是和自然有关的。如:在一次带小班的孩子到户外散步,有一个孩子喊道:“哇,好多的树叶宝宝。”于是,很多孩子都弯下身体捡地上落叶,还不停比一比谁捡的树叶多。此时,有一个女孩子问我说:“老师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呢?”“有孩子说,就是大树妈妈呀。”又有以为幼儿惊奇地发现:“老师,树叶宝宝长得不一样的。”回到教室路上我思考:“不同的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是不一样的,怎样帮助幼儿了解这一自然特点呢?”所以我们设计《树叶宝宝找妈妈》的活动,重点是引导孩子在开阔的户外环境中进行不同树叶特征的观察比较。

二、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材料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刺激物,又是幼儿主动建构认识世界的桥梁。对于教育者来说,材料更是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和户外科学探究活动特点,我们提供的材料必须更有“意义”。

1.针对小班幼儿知识经验贫乏的特点,注重材料的生活性。

实践告诉我们:幼儿的新经验获得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和已有经验有联系的新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更能提高探索注意力和持续性。由于小班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贫乏,因此户外科学探究应源于生活。如:在《认识艾草》中,每年清明节孩子都要吃艾饺,很多孩子也有机会和成人一同制作艾饺的经验,所以选择此活动能刺激孩子的已有经验,更能激发积极讨论和探索,并获得新经验。

2.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占优势的特点,凸显材料操作性。

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仍占优势,他们在不断地摆摆、弄弄、玩玩中发现奇特的事情,感受探究的乐趣。如:在《运水》的活动中,看似孩子一直都在用各种材料搬运水,其实就在孩子同种动作不停地重复中,会发现什么样的工具能运水,什么样的工具运得快等等。

3.针对小班幼儿科学探索富于情境的特点,凸显材料的游戏性。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小班任何活动都以游戏性、情景性为主,所以科学探究活动也不例外。在户外科学活动中不仅环节设置具有情景创设,对于材料的设计也应富于情境性。如:在《树叶宝宝找妈妈》中,我们以树叶宝宝找妈妈的情境,在每一种不同的树叶下设计一根竹签,孩子们就带着这片树叶找大树妈妈,找到大树妈妈便把树叶插在大树妈妈的下面。整个活动中,孩子很投入的帮着树叶宝宝找妈妈,似乎在帮自己找妈妈,完成后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显得很兴奋,在操作和游戏中孩子明白每种不同的树妈妈树叶宝宝也不同。

三、提供有意义的记录

小班幼儿年龄尚小,他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对事物的观察发现能力也较弱,在制定幼儿记录活动目标时,要采用多种记录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观察、理解事物。

特点一:记录形式既簡便又明确。

小班幼儿在户外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孩子在行动上和意识上会有诸多的不便,但我们也不能舍弃孩子通过操作探究进行自主的表达和记录,所以尝试了一些既简便又明确的记录方法帮助小班孩子有意识进行探究和有目的表达自己操作探究结果。

1.连线:这种方法是幼儿根据探索活动的内容及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两种物体用直线连接起来,记录直观,易于理解。

2.判断:这种形式要求幼儿将某几种现象或事物进行探究后,或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将其正确与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如:在戏水池玩“水果沉浮”的游戏,幼儿通过尝试能很快判断什么水果是沉的,什么水果是浮的。

3.画圈:这是让幼儿结合探索活动本身,在众多的内容中,选出正确的,舍弃错误的。内容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幼儿要根据记录要求进行选择,这就要求幼儿要理解这张记录表格让我干什么,要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思维、探索。

特点二:操作材料即是记录材料。

操作材料和记录材料是相同事物时,不仅能减少材料多干扰小班孩子的探索,更能增强小班孩子探索的有始有终。

粘贴:他是孩子用一张纸、实物、废旧材料等,用粘贴的方法把事物记录下来,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如:在秋天到了,一棵棵的小树都穿上了秋装,教师在组织孩子去观察,然后把看到的不同的秋装进行采摘和收集,粘贴在已画好的小树上,从而大大降低幼儿绘画的而要求,而且也增添了乐趣和成功感。

特点三:操作过程即是记录结果。

这种形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小班孩子用笔的负担,更能体现小班孩子表征的100种语言和陈鹤琴先生“解放孩子”的教育理念。

1.动作和表情。不要以为记录只能用纸和笔。有时候动作和表情也是记录的一种方法。如:在“树叶落下来了”,我们就可以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来的轨迹和动态,以及用表情表现树叶飘落下来的心情。

2.照片录像。这主要是利用一些影像工具,对活动进行摄录。特别适合在户外探究的状况。

实践证明,对小班孩子进行户外科学活动的教学是可行,它不仅能提高小班孩子的探索欲望,让小班的孩子学会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造,也培养了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发现户外环境中的许多奥秘。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科学教育.刘占兰 著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篇4

一、活动前, 善察, 抓住当前需要

我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以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丰富幼儿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那么, 如何根据发展需要选择科学活动内容, 将整合性的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我主要通过活动前, 善于观察, 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选择科学活动内容, 确定具体目标, 准备活动材料, 丰富知识经验。

1. 根据需要选择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来源于生活, 只有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有兴趣去探究、去深入, 才能发展幼儿的终身能力, 所以平时要做有心人, 密切观察孩子, 根据孩子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 在组织科学活动“泡泡飞舞”前, 我发现有几个幼儿带来了泡泡液, 当他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 其他小朋友惊奇于泡泡的美丽, 追逐着, 兴奋不已,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活动要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和需要, 所以我设计了以游戏、自主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泡泡飞舞”。

2. 根据目标确定活动形式

目标决定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 而幼儿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所以要尽量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互相渗透和延伸, 避免目标单一。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活动的实施, 以游戏的形式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探究, 引导他们主动认知自然, 了解社会, 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形成幼儿热爱科学、自然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 以此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所以以“泡泡飞舞”为例, 目标定位是: (1) 了解泡泡的特征, 探索泡泡液的调制方法, 培养探究意识。 (2) 感受玩泡泡及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可见, 既有终身能力“探究意识”培养, 又有体验乐趣的情感目标。目标决定手段, 可见目标确定了整个活动“探究式”的基本活动形式。

3. 根据形式进行相关准备

“探究式”科学活动形式能否顺利进行,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相关准备, 物质材料的投放, 相关经验的准备, 都能保证活动有效地开展。以“泡泡飞舞“为例, 我进行了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幼儿调查泡泡液是由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调制而成。问题一提出, 幼儿就主动出击, 有的问父母、有的问商贩、有的通过网络、有的通过实践观察等, 了解泡泡液的调制材料和方法, 在这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 交往调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探究的兴趣及欲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让幼儿跃跃欲试。二是物质准备:当幼儿通过调查得出调制泡泡液的材料是肥皂片、洗涤剂、肥皂粉、沐浴露等时, 我就和幼儿一起准备以上材料, 制作吹泡泡工具铁丝圈及相关的水桶、小调棒等, 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前准备, 体现其主体地位。同时,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泡泡的多彩、轻飘、会随风旋转等特点, 我买来了瓶装的泡泡水, 制作了课件并配以动感的音乐,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 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 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宣泄成功的喜悦, 使气氛达到高潮。

二、活动中, 敢放, 注重实践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传递给幼儿的不仅仅是一大堆死知识, 其传递的方式也不是老师给予幼儿接纳。俗话说:听过了, 忘记了, 看过了, 记住了, 做过了, 理解了。所以科学活动中要敢于放手, 建立以幼儿为主的教学模式, 提供材料, 给予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 让幼儿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从而获得切身感受和经验, 并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实现内化, 最终形成幼儿的经验结构, 实现自主发展。以“泡泡飞舞”活动过程为例, 流程如下:

1. 玩泡泡, 发现泡泡特征

玩中学, 学中玩, 是幼儿教育的学习特点, 而爱玩又是幼儿的天性, 所以利用多媒体画面“一个吹泡泡的小姑娘”引发幼儿吹泡泡的欲望, 又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 告诉幼儿泡泡有许多小秘密, 要求幼儿边吹边观察, 比比谁发现的秘密多, 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泡泡的特征, 让幼儿有意识地玩。幼儿听说有许多秘密, 都迫不及待地吹着、看着, 相互间热烈地交流着, 争着向我汇报:泡泡颜色是五颜六色的, 泡泡很轻、很薄、透明, 泡泡会飞、会碎、有大有小, 有的是圆形的, 有的像葫芦, 有的像妈妈抱着孩子, 手不能抓住泡泡, 而塑料圈却能抓住泡泡等等, 幼儿在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吹着、玩着, 沉浸在泡泡的世界, 主动地探索着, 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又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 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泡泡的特征。

2. 动手实践, 探究调制方法

科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 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 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 是我进行科学教学的研究重点。

通过吹泡泡游戏及互相交流探讨, 幼儿对泡泡属性已基本了解。在幼儿余兴未了时, 我故意用圈蘸着“水”吹泡泡, 咦, 怎么吹不出泡泡呢?什么原因呢?这一问题一抛出, 能激发幼儿思考, 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和调查结果, 发表自己的看法:泡泡水应用洗涤剂加水调制而成, 应用肥皂、肥皂粉加水搅拌而成等等。噢, 真的吗?我们来试试行吗?俗话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幼儿有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 探究才进入真正的状态, 于是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材料, 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 给予幼儿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 让幼儿动手实践, 探究泡泡水的调制方法。而我呢, 只是一个引导者, 发现能力差的幼儿制作不成功时, 引导他们想想是什么原因, 是水太多了吗?想什么办法呢?鼓励他们自行解决在调泡泡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力强的幼儿, 鼓励他们可以分别用几种材料试试, 对比一下各种材料调制的效果。由于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情绪高涨, 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哇, 我成功了!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拿着自制的泡泡水吹着五彩缤纷的泡泡,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3. 与泡泡共舞, 体验成功乐趣

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 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 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宣泄成功的喜悦, 使气氛达到高潮, 我首先让幼儿欣赏配有美妙音乐的动感画面, 让幼儿观察发现泡泡飞舞、旋转、嬉戏的各种动态, 然后请幼儿创编动作, 与泡娃娃共舞。当时, 泡泡在孩子们中间飞舞, 孩子们在泡泡中旋转, 整个场面洋溢着欢乐, 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用形体动作表现了对泡泡特征的理解, 使气氛达到高潮, 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三、活动后, 能启, 迁移学习经验

学以致用, 所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是我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 当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出调制泡泡的方法时, 我能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如, 探索中发现了什么, 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何解决等等, 使幼儿在此过程中知识经验得到强化, 又有利于幼儿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我能结合生活实例, 启发幼儿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 想玩吹泡泡时, 鼓励幼儿自己调制泡泡液, 这样既省钱, 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总之, 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教学活动就能培养得了的, 要求我们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以活动内容、目标突出综合性, 活动时空突出开放性, 活动过程突出实践性, 活动形式突出游戏化, 那样孩子才能快乐、自主地学习、探究, 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尤金田.关注教学过程, 提高探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 (08) .

三问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篇5

一问:探究方法是否适宜?即使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吹气球也是一个力气活,对幼儿的肺活量是一个考验。在第一次、第二次吹气球的操作中,幼儿明明是不可能把气球吹大的,但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仍会费很大的力气去尝试。而这样多次无效而费力的尝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呢?到了后面,他们还有力气再操作吗?这样的方法对于探索空气压力是不是必须的呢?

二问:探究过程是否开放?从“不可能”到“教师能”,再到“为什么能”,这个过程看起来是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实际上仅仅是让幼儿在验证教师的假设。这样封闭的操作过程有利于幼儿科学问题的形成吗?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吗?对于幼儿成长有价值吗?

三问:探究结果是否科学?我们知道,一个科学结论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研究过程。在这一活动中,且不论教师的解释是否合理,单看在实验中影响气球吹大的因素(幼儿的力量、气球的弹性、瓶子的大小等)是否得到应有的控制就值得研究。在这些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没有被发现和排除的情况下,教师就急于揭示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不科学的。

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篇6

一、大胆猜想, 注重交流

小学《科学》教材专门设有“猜想”环节, 在教师的假设和引导下, 学生做出具有合理性的猜想。猜想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正确的猜想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 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加大胆地猜想。退一步说, 即使他们的猜想不准确或是片面的, 毕竟经历了思考的过程, 经过老师的指导, 也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感悟。

学习本身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活动, 而对科学的学习往往也伴随着发现、质疑和讨论, 这种交流性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在师生观点的碰撞, 思想的交流中, 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学生可以在与大家的交流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弥补自身的短处, 日渐成长、成熟起来。

二、明确分工, 通力合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发现, 虽然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责任人, 对课堂讲课的进展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对科学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他们和教师的分工合作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 在学习科学的课堂上, 改变了以前“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状况, 教师和学生均居于主体地位, 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 从而使课堂的教学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十分充分, 教案的撰写, 情景的设计, 提问的方式, 都需要在课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组织和把握方向的主体, 学生是参与、探究的主体。教师的讲课不能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要多做引导, 创设各类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培养和发展探究能力。

比如, 在讲授“材料”单元时, 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各式各样的研究材料, 同时要求学生也尽可能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课上时, 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观察,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选择对提出的疑问和问题进行探究和研讨;分小组讨论之后, 教师组织大家对讨论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整理和反馈。在探究过程中, 让学生们尝试合作、分歧和协调, 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 积累丰富的经验, 并通过讨论, 制定一定的合作规则, 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向别人推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倾听别人的心声, 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 这些都是合作的最终目的。

三、培养人文素养, 提高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将科学现象、规律和社会生活及学生的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告诉学生们, 科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他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存在, 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影响和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现状。这样一来, 科学就不是单一呈现方式, 就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呈现给学生不同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材不是干巴巴的讲述, 而是充满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气息, 给人亲切美好的印象,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 观察生活。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千奇百怪, 年龄尚小的儿童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会对所有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精神。科学课程的设置, 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 从生活中观察,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结局问题。持之以恒的观察和培养, 将会使学生逐渐培养起质疑、不唯书、不唯上的科学精神和素养, 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合理安排, 科学探究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案的设计, 要从教材出发, 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科学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步骤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 进行试验和探究, 分析论证、评估和整理。想要完整地完成一项科学探究活动, 这些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日常的实验设计过程中, 要把这些步骤合理安排进教学计划中。但是在一些实验探究中, 这些步骤也不一定是每步都要经历的, 也可以省略或者跳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充分考虑实验过程和现象, 设计适合学生科学探究的形式。

而《科学》教材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给予了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能动性。例如, 在对“生命”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周围的实际情况, 寻找学生了解的、熟悉的动植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没有必要照搬课本中的内容和实验。而学生也可以研读自由研究内容, 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进行自我设计的科学探究, 当然前提是需要向教师报备一下, 以确保安全。

科学探究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很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发现。体验是“科学探究”的精髓和核心, 学生只有经过或成功、或失败的科学实践, 感受成功和挫折, 勇于质疑和接受挑战, 体验分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激情, 才能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 健康成长。例如, 在学习“观察与描述”一课时, 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 同时借助一些器材, 发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秘密, 体验到了发现的惊喜, 明白了观察探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摸物游戏”中, 学生们兴趣盎然, 虽然很多人最终并没有说出摸到物体的名称, 但是他们却由衷地体会到人的感觉器官协调一致工作的必要性。

五、认真倾听, 适时引导

以上所说的内容更多地侧重在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也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 从前期准备, 到课堂教学、引导, 再到课后总结, 阐释, 均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辅导。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认真地倾听。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发现的问题, 难免会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时, 教师不能急躁, 需要仔细倾听学生的语言, 根据他们的语言去体会孩子的思维, 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苦恼, 并作出适当的解答。

另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一定要抓住科学探究后的恰当时刻, 及时组织总结和研讨活动, 总结经验教训, 讨论课堂教学、实验探究的问题和疑惑, 及时地总结和补充, 共同研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五部曲 篇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把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列为科学领域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兴趣”之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使幼儿主动学习,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培养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呢?

1. 用有趣的现象吸引幼儿

例如我和幼儿做过一个试验:把盐溶在水中, 鸡蛋就浮了起来。他们非常好奇, 而如果换成酱油、醋、糖等又会怎样呢?幼儿分组试验后, 非常困惑, 就尝了各个杯子的味道, 提出“这会不会跟味道不同有关呢?”

2. 设置悬念

在蜡烛的燃烧中, 孩子们发现罩在蜡烛上的玻璃杯的壁上有露珠一样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们讨论了很久, 有人说:“我知道了, 肯定是空气里烧出水来了。”还有人不服气说:“外面烧 (没有罩时) 为什么没有水呢?”“外面空气太多看不见。”到底怎么回事呢?孩子们急欲知道答案。但我提出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看看书上、电视里都是怎么说的, 然后再来做试验……在这解疑的过程中, 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体验。

3. 一定的挑战性

“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 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在“纸的力量”这一活动中, 我让幼儿通过拉纸、撕纸、压纸、揉纸来感知和比较纸的力量。幼儿很轻松地发现在不同方法的作用下, 纸的变化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拉纸的活动中, 幼儿表现出很大的困惑:为什么薄薄的一张纸却那么难拉破呢?在这充满挑战的拉纸过程中, 幼儿探索的欲望就被完全激发出来了。

二创设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 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物质的, 一种是精神的、心理的 (这里称为“科学文化环境”) 。

1. 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所环境 (如科学发现室、饲养角、种植园、玩沙池等) 、活动室环境 (墙面布置、空间环境等) 、游戏室环境 (游戏材料、科学区材料投放) 以及教学材料等。我们应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2. 科学文化环境

科学文化环境包括幼儿心理环境、互动环境、评价环境、探索活动的开放性环境等。我们应该给儿童以主动发展、富有个性的宽松环境, 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 发表不同意见, 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我们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积极思维、合作互助、不盲从等科学品质, 使幼儿在集体科学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获得个人的发展。

三引导发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将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和感受, 进而理解、发现科学的原理和科学的奥秘。科学探究活动具有综合教育的作用, 可以帮助幼儿获得难忘的亲身体验, 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领会。同时, 我们应该将这些知识作为载体, 发现是孩子是如何思维的, 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 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科学活动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是观察者、引导者、鼓励者、支持者, 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引导幼儿去发现知识。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一般的流程是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还可以加入搜集相关资料一环。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多观察, 记录出现的问题, 列出总结时大家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在幼儿遇到困难时, 引导他们解决。尝试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 无疑使幼儿体会到如何去思考, 感受到影响事务因素的复杂性, 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另外, 探究的课题应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使幼儿的耐心、信心、和恒心等科学品质得到培养。发明家爱迪生曾说:“每一次尝试的失败都会使我在科学的探索中迈进一步。”我相信当孩子们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时的心情一定是最美丽的。

四互动合作

“一个理想的课程必须提供丰富的人际互动机会, 通过老师或儿童之间的接触和合作, 去寻求对彼此均有意义的学习。”互动主要可以分为三块:外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1. 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包括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幼儿园环境前已述及。家庭环境是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 我们应更多地争取家长对幼儿探究活动的了解和支持, 请家长给孩子买一些科学图书, 陪孩子看科学类电视节目, 如:“奇趣大自然”“动物星球”“科学探索”等。社会环境与幼儿的交互主要是幼儿去了解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科技产品、通信设备等。如组织幼儿参观工厂, 了解他们的设备、机械的工作程序和原理, 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组织幼儿参观邮电局、派出所、自动取款机、超市等, 寻找科技产品在这些地方的应用, 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 而农村幼儿园更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大自然。

2. 师生互动

《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有集体的讨论也有小组活动, 有老师与集体的对话, 也有老师与个体交流。师生互动贯穿在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对话, 还包括对幼儿需要的满足和引领, 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 包括倾听孩子, 启用你全部的心智去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 并且从孩子的视角出发, 甄别他们行为与需要的合理性, 做出以促进孩子发展 (而非某个教育原则、教育计划) 为基点的最适当的教育者的回应。

3. 生生互动

在“染纸”活动中, 有的幼儿发现用绘画纸染出来的颜色非常淡, 用牛皮纸、蜡光纸根本就染不上去。幼儿在相互交流后都选择了餐巾纸, 因为它染出来的图案非常美 (吸水性) !但有的小朋友把纸浸在水里时间太长, 纸都烂掉了。大家交流后, 很快发现只要在颜料水里轻轻一点就行了。通过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进行探究, 整合了内容与手段, 幼儿在小组的活动中交流意见、在他人的发现中得到自己的答案。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 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观点、新策略。幼儿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他们更需要通过亲身的经历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需要通过相互的倾听来了解不同的观点, 需要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丰富个人的理解。此外, 合作精神是当代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在科学探索活动中, 幼儿得到了小组合作、群体合作的实际锻炼。

五评价激励

《纲要》指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评价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评价主要从教师和幼儿两个角度进行。

探究式科学活动 篇8

一构建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体系

构建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体系是开展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原则, 利于合理规范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向。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幼儿教学纲要,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制定适宜的科学探究活动目标体系。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探究目标应包括:运用科学手段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究精神;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不断积累科学知识, 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 增强幼儿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索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更多的是要依赖幼儿的心理状态与对科学知识探究的精神, 所以教师需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二科学探究活动内容需要贴近生活

幼儿处于心智发育初期, 对事物存有较多的好奇心, 导致他们的课堂纪律较差。若教学内容特别枯燥无味, 缺乏趣味性, 则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科学探索活动的必须原则之一, 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慎重选择探究内容。让科学探究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这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考验, 但是教师仍需要克服这一困难, 做好教学工作。不要因为思想狭隘, 单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幼儿知识出发, 设计探究内容, 而导致科学探究活动方向出现偏差, 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实际教学情况。避免出现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不感兴趣的现象。明确把握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是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基础。幼儿的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出发点之一。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系统调查, 仔细地观察幼儿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现在许多幼儿园都安排午睡时间, 为幼儿提供早、中餐与下午的加餐。其实这便增加了教师与幼儿的亲近机会, 教师可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 做出相关判断, 将其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 拉近科学探究活动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选择恰当的探索内容。

三拓展科学探究活动范围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进行有效拓展, 不间断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与神经。拓展活动时间与影响范围, 此阶段涉及幼儿园之外的生活, 需要家长的配合, 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辅导作用,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课题, 不要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家长与幼儿的负担。不合理的科学探究活动亦会引起家长的反感, 导致幼儿也不愿意参与到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中。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要利于拓宽幼儿的思维, 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意义,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科学潜能。例如, “水中游泳的鱼”探究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鱼鳍的数目, 不同位置的鱼鳍的功能。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鱼都有什么种类?它们的鱼鳍形状与位置都一样吗?都有什么颜色的啊?你们周末的时候多观察一下鱼的形态, 观察它们的颜色。通过此举拓展了幼儿的认知水平, 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 使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画下见到的小鱼, 不断拓展科学探索活动范围。

四科学教育内容应适应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基础知识, 接触到的事物较少, 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 不能将思维上升到抽象层面, 幼儿的感知方式比其他人更为直接。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点, 不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引入过多的抽象的科学知识, 而是选用更加直观的方法。科学教育内容也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智发育特点相符合, 确保科学探究活动内容能够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符合。科学探究活动需要结合提问与实物实验部分, 让学生先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然后再结合实验进行理论验证, 巩固科学知识在幼儿思想中的影响程度。

五结束语

为了顺应新课改的改革趋势, 教师需要创新幼儿教育, 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 明确自身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是幼儿真正接触义务教育的开始, 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教育游戏的场所,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幼儿进行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激发自身的教学兴趣,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设计出更多科学合理、充满趣味的科学探索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凤琴.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杂志, 2011 (6)

[2]邹炳新.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2)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 篇9

科学探究在教学过程中, 是指教者基本的探究性教学, 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小学生的探究活动, 就是仿照科学研究方法来学习科学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探究, 必须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那么到底如何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得到发展呢?我通过几年的科学课教学, 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一、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措施

1. 设计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2.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 从中获得知识

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 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 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学生通过亲身探究, 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 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3. 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合作

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 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 就需要与大家的合作、交流, 倾听别人的想法, 审视和纠正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够相互接纳、赞赏, 分享所获得的成果, 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二、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次有效、轻松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使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作出决定—进行实验这一系列过程。这样就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提供必要的实验器具, 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 教师要根据教材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

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 就是一个小科研课题, 上好每一节课, 做好每一各科学探究实验, 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因此,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完成每项实验。如果实验难度大, 那么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这样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就会产生成就感, 就不会忘记学到的知识, 他们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2. 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

学生的探究活动离不开实验的材料, 有了材料, 创新活动就会顺利进行, 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缺少材料, 创造性活动就是空中楼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纸上谈兵, 所以教师要将有关的文字和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支配, 使之有发现, 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3. 充分给予学生创新的心理自由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 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障碍, 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所以,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 要允许他们犯错误, 鼓励他们尝试, 不怕失败, 也就是让学生敢说、敢做、敢想, 勇于探究, 乐于创新, 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科学探究 篇10

关键词:生活性;操作性;探究性;引导性

如何在大班正确地投放区角活动材料非常重要,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一、材料的投放具有生活性和操作性

活动区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并不是投放的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随时渗透科学教育,是幼儿科学学习与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活动区的材料应取之于幼儿的生活中。如,春天到了,春意盎然,正是各种种子发芽的季节,因此,我们就在植物角去投放各种种子,让幼儿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捡回来的树叶,在美工区:把各种叶子粘贴制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科学区:把树叶塑封成标本,供幼儿认识各种树叶,并尝试做书签。可以在音乐区作为一种乐器;在语言区: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人百听不厌;表演区:把树叶做成裙子,编成花环,串成项链和耳钉……就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教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二、材料的投放具有引导性和探究性

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材料的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因为只有探究性的材料才有利于引发幼儿、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

(一)材料投放的引导性

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如,大班主题活动《七彩世界》中的“人造彩虹”,通过事先对幼儿的能力了解,了解哪些练习能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然后选取不同质地、不同结构、不同特性、不同形状的材料等控制点的不同设置方法;最后才能确定让幼儿完成什么样的作品。因此,只有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才适时地介入并通过简单的行为进行暗示或言语提醒,并最终得以完成活动而达到的。

(二)材料投放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是一个使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如,在设计大班科学活动《磁铁》时,为幼儿研究磁铁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回形针、铁钉、易拉罐(能吸和不能吸取两种)、羽毛、杯子(能吸和不能吸两种)、毛线、玻璃球、小钢珠等等。让幼儿比较哪些可以吸,哪些不能吸,讨论为什么同样的两种东西有的可以为什么有的就不可以。通过比较研究以后,在区角逐步增放材料,科学区角提供了铁夹娃娃跳舞,幼儿可以先在泥工板上试验,如果觉得不过瘾还可以到桌子、黑板上试验;投放各种质地不同的板,如塑料板、木板、纸板、泡沫板等等。幼儿的探索更自由,而不是做做样子。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通过操作,感知磁铁能隔着不同材料吸住铁质品的特性,即磁铁的穿透性;自发地思考,发挥想象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科学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生活。

活动的探究性和引导性是紧密相连的,活动区的材料只有引导下和探究性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幼儿获得主动有价值的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的舞台,在区域活动中游戏的材料随着主题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真正参与,并自主学习的形式。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中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让幼儿在和环境以及同伴间的互动中促进发展。

探究式科学活动 篇11

一、基于问题本质, 展开科学探究思维空间

科学探究的本质是问题思维, 探究活动的过程是问题思维的过程。探究活动由问题展开, 思维就成为整个探究过程生成的决定因素。因而科学探究实验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展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 科学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兴趣性与亲近性, 充分考虑探究与思维过程的生成性, 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发展价值。这关系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状态, 也关系学生思维的活泼性与积极性。

对于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想问, 想探个明白。问是一种思维能力, 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才能激活思维, 获得知识。问题可以是教师直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观察某种现象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 等等。但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 设计活动时预设思维路径, 并随着路径层层展开问题思维空间。如在教学《物质的混合》一课时, 我通过四个逐层深入的提问:豆子和沙子能不能分离、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离、为什么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分离、分离混合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于是学生提出根据它们的大小不同用筛子分离、根据它们的重量不同用敲打盒子底部的方法分离等方法。此时学生的探究思维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判断混合物能否分离应该根据混合物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离;分离还要注意保持分离物的原样。这样的问题设计, 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思维基础上获得思维拓展的空间。

二、基于问题探究, 细化理性思维活动

在科学课中特别强调“把手和脑都放在科学上面”的学习指导策略。实验的过程是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手脑并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显著特征, 在思考中实践、探究, 又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发现。只有细化实验的思维活动, 才能使学生在动手中有所发现, 生成问题, 生成实验探究过程。

1. 通过探究过程性, 优化思维的过程性。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思维运动过程,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信息”可以灌输, 但“理解”却不能, 因为理解是由自己思维来实现的。科学问题探究直接指向理性的思考, 所以在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实践, 依托同位互动、同思互动、异思互辩等多种思维互动,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冲动状态, 并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使情感与思维从一个高潮达到再一个高潮。如《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课上, 教师先让学生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 观察它的沉浮情况。学生发现了一沉一浮两种现象, 纷纷猜测第二杯是盐水, 提出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种方法是重新调制一杯盐水, 看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情况;另一种方法是将这种不知名的液体取一汤匙在酒精灯上加热, 如果有白色粉末出现, 则说明是盐水。学生通过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结束后, 教师质疑展开思维互动:“你们能肯定这些液体一定是盐水吗?我现在给你们一些白糖和味精, 你们调制一些白糖水和味精水, 看马铃薯在这些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学生再次实验。实验后, 学生释疑:“马铃薯在浓糖水和浓味精水中都是浮的, 而在淡盐水、淡糖水、淡味精水中是沉的。”结论还是确定不了。教师追问:“你们能说说使马铃薯沉的第一杯是什么液体吗?”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经历了一个推理的过程、实证的过程、质疑的过程, 经历着一个个的矛盾冲突, 他们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着理性思考, 其思维表现出全面、周密、严谨、理性的良好状态。

2. 开放质疑空间, 张扬思维批判性。

基于观察和实验的交流、讨论是形成科学解释的重要环节, 学生思维往往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活跃。所以应注重学生的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不同形式, 引导学生表述时说出前因后果, 对探究结果作出解释, 并且引导他们学会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比较、概括。

三、基于验证过程, 提升问题思维层次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互动是思维互动。有互动才有思维层次的提升。科学探究的验证过程就是思维互动过程。互动可以突破个体思维定势和局限, 更见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周密性、正确性。过程的互动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全过程的整理、反思, 形成科学问题探究思维方式的自我建构, 问题思维的提升。

1. 问题探究失败的验证。

学生的科学问题探究有成功的, 有失败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探究的问题思维过程相关。面对一个科学问题, 一个前人作出的结论, 一种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 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求解, 选择什么途径与方法获取想要得到的结果。如果上述问题的思维出了偏差, 自然会导致探究结果的不成功。而学生个体往往受到思维局限, 或思维定势的影响, 对过程的验证不到位, 不能清楚发现其中存在的思维、方法上的失误, 找不出导致探究失败的原因。就一个科学问题, 若涉及的内容范围、知识的相关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明确, 那么就会造成探究思维的不正确, 探究途径、方法的不适合。一个实验要涉及材料、材料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操作的方法等, 在这些问题上思维缺乏周密性和正确性, 同样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对于探究实验失败的结果就需要教师搭建生生、师生的思维互动平台。在民主的、积极的、活泼的互动环境中, 师生参与过程验证, 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 对过程进行细致深刻反思, 突破问题思维的盲点, 冲出问题的“死角”, 找准问题的“症结”, 明白失败的原因, 作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结论。这样的验证过程可拉长科学问题思维, 使学生对科学认知、科学问题探究思维、探究能力由验证过程上升一个层次。

2. 问题探究成功经验的验证。

学生科学问题探究成功经验的验证同样能收获提升问题思维层次的效应。学生探究问题的成功经验的验证具有亲近性, 更具有启发性。对学生个体或小组对于问题探究, 或科学实验的成功经验进行验证, 可见识到一个探究科学问题的思维模型, 追求探究问题结果正确途径的方式, 有利于每个学生个体知识经验的自我积淀和提升, 促进学生科学问题思维的发展。

摘要: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的科学实验过程是一个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究问题, 建构知识的过程, 思维贯穿于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动手做”与理性思维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思维中探究, 在探究中思维, 有效把握学生探究过程的思维活动节奏, 促进学生问题探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问题思维,过程生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三作文教学下一篇:数码航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