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心灵

2024-10-02

社会化的心灵(共11篇)

社会化的心灵 篇1

1.设计活动, 触摸真实心灵

品德与社会课活动组织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让他们在活动中敞开心扉, 从而相机引导, 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 《我和小动物做朋友》,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 了解学生爱动物的心理。我带来常见的小动物,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再引导学生去接近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辩论明理, 锻炼思辨能力的同时, 能真正了解动物, 学会关爱动物。然后让学生亲自喂养小动物, 在喂养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组织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喂养动物, 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从而能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动物做朋友, 爱上小动物, 树立保护小动物的责任心。

2.巧用课件, 体验真实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重视课件的运用, 通过课件还原真实场景, 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情境,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件带领下形成共鸣。如 《我们爱和平》一课, 首先出示课件“300 年、4 万亿、70 亿……”一组数字, 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 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和战争有关的数字, 触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利用课件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激发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包括课件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创设出情境, 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3.创设情境, 引领全心投入

品德与社会课更是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品德不能靠说教, 品德课堂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 而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教学 《父母的难处》 一课时, 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完成“调查了解父母工作生活中的难处”表格。通过家校通和家长取得联系, 全力支持学生的调查。上课时, 我仔细检查学生的调查表格, 发现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 表格填写很详细。在交流调查成果环节, 我先播放几位家长的微信留言, 内容是家长对孩子的调查表达了赞许之情, 认为孩子长大了。学生听到家长的话, 内心感动, 眼含泪花。学生争着发言, 他们都觉得父母也有难处, 认为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帮助。通过课前的充分预热, 课堂上适当地营造气氛, 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引领发现, 感受生活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要用心引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发现不一样的体验, 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设计教学环节, 如此才能让辨析明理导行落到实处。如对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 我实施分组教学, 让学生根据“幸福生活”的主题从生活中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有的从家里带来外出游玩的照片, 有的带来拍摄的全家幸福游戏的视频, 有的带来自己的新式玩具, 有的展示自己丰富的藏书……通过实实在在, 可触摸的资料, 学生从同伴的现身说法中真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这样的体验感受, 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得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引领, 让他们自己参与课堂,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后得来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明理导行, 但要摒弃陈旧的说教模式, 尤其是面对说教意味浓厚的课题时, 更要注意设计恰当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进来, 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发现, 教师再适时介入, 从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的教与学说明, 只有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熟悉的生活, 让他们成为发现生活的主人, 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注重策略,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倡导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师生之间心灵、情感的沟通, 让学生全面自主参与学习, 必定会让品德与社会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这门课程, 真正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社会化的心灵 篇2

实话实说,第一遍看没看懂,当时什么也没看进去,只知道,所有的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就不知所云了。第二遍,还是没看懂,又觉得这也许不是米勒的错,应该还是翻译者翻译得不好,一个句子上百个字,大从句套小从句的,甚是无聊。这次下狠心,跑到图书馆,抛开一切杂念,只做一件事,看米勒的这本书。还是不敢说我看懂了,但是似乎有点知道了米勒想要表达的意思,也理解了,专业论文什么的,都是这么长的句子,也不能怪人家翻译的人。

其实,不能说是”看”书。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当然在图书馆,不能读出声音,只能默读的),读完一句又读一遍,想想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自我,作为可成为它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且产生于社会经验。„„我们通过理解自己所讲的东西而不断地继续同其他人对话,并利用这种理解指导这种对话进行下去。可以说,我们砍去社会的方面暂时不去理会它,那么某人便是同某人的自我谈话,就像某人会同另一个人谈话一样。„„思考过程本身不外是一种进行中的内在会话。”

我惊讶地发现,米勒的意思我似乎有点懂了。我正在看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在跟一个固定不动的部分米勒在交流,我之前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是因为我只是把他所有的话当成一个一个的字和词语来看待,并没有真正的过脑子,也就是将他说的话,“一

个字一个字地”读给我自己听,将他的话作为我的经验进入我的自我中去。

但是,又由于,我们的思维始终借助某种符号进行,而我不能确定我赋予这些符号的意义和米勒赋予的相同,所以我说,我只是“似乎,有点,知道了米勒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我这个经验的本身,恰恰印证了米勒的这个自我理论。米勒真是个天才。

我突然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年,好像很少考虑过什么是“自我”这个问题。也从来都将两个人的对话作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从未想到,原来,“我们所称的‘交流’的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提供一种行为形式,使得有机体或个体可以成为他自己的对象。”稍加留心,我在对别人说话之前,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瞬间,虽然可能短到有时候我自己都无法留意到,我真的是把要跟别人说的东西先跟自己说了一遍,再决定是不是要说、怎么说、以及说了以后对方是什么反应。

“我们的符号全都是普遍的。你所说的任何话都不会是绝对特殊的;你说的任何有意义的话全都是普遍的。”

确实是这样,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不是特殊得的。如果他试图抒发他独一无二的情感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那么就不会有人看懂;某一艺术家的著名往往由于他用普遍的语言借助艺术的形式而发了普罗大众有时无法表达但又想表达的普遍的情感体验或者经验。而且,单单就该艺术家借以表现的形

式本身来看,都是普遍的。否则他根本就无法进行思考和创作。退一万步讲,即使有非普遍的、仅仅属于某一个人的他首创出来的形式和符号存在,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找到知音。

突然想起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一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因为由牛顿发现了它,将它从所有人都无法意识到的境地转换成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所以,这样看来,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既相同又不同的。人们思考的方式相同而借以思考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不同。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不同的个体、社会和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文化。就像“龙,”在西方传统意义上来说,是邪恶的化身,而在东方则是吉祥或者权力的象征。悲观地想一想,也许现在写在这里的所有的东西,或许都曾有过人进行过差不多的思考,我所得出的东西不过是这世界普遍性的一部分。

如是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先创造这些符号,并赋予这些符号含义的是谁呢?这个问题也许就像是鸡生了蛋还是蛋生了鸡一样的无厘头。据基因工程科学家们分析了他们从世界各地采集的DNA样本以后,他们发现,现代世界上所有人的祖先是一个距今A万年的女人和一个距今B万年的男人(记不清楚A和B的数字的)。他们不在同一个时代,中间相差的不是几年或者几十年,而是上千或者万年。如此的让人惊讶和摸不着头脑,是吧:这个地球上所有人的祖先是相同的,而且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那么,这个男人和女人的祖先又是谁呢,科学家还没有找出答案。这才是世界上各个宗教能够得以生存的原因吧,因为这一问题太深奥,太难以回答,才有了上帝、佛祖、真主安拉;人类科学还无法解释的东西,也只有神学能够回答了。(貌似有点扯远了,呵呵。)

我与该理论相关一些体验:我和一个特别好的儿时的伙伴分开了很久,几年或者有更长的时间以后,我们变得很难沟通和理解对方的言行。也许,我们彼此很有好感,还是朋友,但是从前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再也找寻不到。我曾长时间的困惑于此问题,也试图思考过这个问题,并归咎于彼此的成长环境不同。然而背后的原因一直想不出来。现在想想,应该是两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人的经验不同,彼此自我对符号赋予的含义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观念和对事物的判断,即价值观。因而再次见面以后,我们就很难再产生共鸣。

心灵按摩师的心灵自白 篇3

昨天12时30分,104人的全军防疫和心理救援队到达成都双流机场。18时40分,沈阳军区抗震救灾心理应急干预小分队乘军用卡车前往北川擂鼓镇。

沿途塌方路段虽已清理畅通,仍不好走,尤其夜间行车,存在很大危险性。当途经两侧有大山的路段时,为防止余震滑坡和滚石,司机便将车速提得飞快。

到达北川擂鼓镇已是零点。沈阳军区抗震救灾“前指”驻扎在此,军区总医院已在这里开展工作。

此次全军共有8个分队赴灾区进行心理救援,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心理救援队”。小分队需要直接面对、深入到救灾部队,以及每一户灾民的帐篷里。

部队对小分队很欢迎,但部队领导坚定地说:

“我们官兵没有问题,都抢着往前冲,没有后退的。”经小分队解释说明,部队表示尽快安排时间协助小分队工作。

小分队还挨个走访了灾民的帐篷。失去家人多的灾民,心理问题较多。提到逝去的家人,便泪流不止。小分队为一户人家进行了两个小时心理疏导。(队长宋华淼)

5月26日北川擂鼓镇

在某集团军某团,该团团长对心理应急干预小分队工作非常支持。小分队为15名看上去身心疲惫的官兵进行“应激心理晤谈”。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效果很好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适合小范围人群。

听说小分队工作急需一台笔记本电脑,疗养院政委张华亭、院长赵永光即刻批复,指示我们就近在成都购买一台质量好、功能齐全的笔记本电脑。听说从上报批复到汇款,仅半小时,汇款就打入账号。小分队队长宋华淼给院长、政委发短信表示:不辜负院党委的支持和厚爱,竭尽全力,尽快完成灾区百姓和救援官兵们的心理重建工作。(队员刘军)

5月30日北川擂鼓镇

快“六一”了,今天我和张艺军提前给灾区孩子们庆祝“六一”,还为100多名孩子进行“儿童团体心理干预”。

当询问想唱什么歌时,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喊:“国歌!”稚嫩的童音和纯净的眼神,以及小脸蛋上依然鲜艳的伤口,让我无法掩饰内心的波澜。我们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唱“国歌”、“春天在哪里”,欢快的歌声和孩子们洋溢着笑容的小脸,如幸福的花一样,绽放着,永远定格在我心底。

心理干预结束后,我问一个小男孩:“最想干什么?”男孩脱口道:“想读书!”又补充说:“这是我才有的想法。以前我不愿意学习。现在我最想学校早一天开课。”沉浸在美好愿望中的男孩又补充道:“学习好了,长大建设好家乡!”灾难让一个曾经最调皮的男孩,一夜间懂事了,成长了。(刘军)

6月5日北川擂鼓镇

奔赴前线整17天。超负荷的工作,加之气候炎热,开始感觉从未有过的疲惫。

就在这时,我们意外见到了久别的领导、战友和家人。经总后“全军远程医学网管理中心”特批,通过卫星系统,疗养院领导特别为我们举行了“同携手,心相连”前后方互动活动。

正常情况,远程会诊系统用于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远程视频会议。听说是为了前线队员,总部“全军远程医学网管理中心”即刻开通一条信道,全程保障。疗养院领导、信息科全体人员,还有沈阳军区北川野战医院远程会诊车的工作人员,也都全力以赴。

半天时间,信道开通时间调整了4次。最初定的是下午3时,后发现有个远程教学,便改为第二天上午9点。疗养院领导知道后,考虑白天家属上班,孩子上学,遂放到晚上6时30分。后听说我儿子晚7时30分才放学,最终将时间定为晚7时50分。

19时30分,我们同为我们鼓劲加油的领导、战友和家人在屏幕相见了。政委张华亭、政治部主任杨光辉,以及疗区领导,向我们表示最强有力的支持和问候。心理救援队预备队员们,也在欢呼和呐喊声中,表达了渴望早日奔赴前线的愿望。当队员张艺军看到刚两个月的儿子酣睡的小脸,抑制不住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这次特殊的见面,注定会给我们日后的心理重建工作加足马力。(刘军)

6月9日北川擂鼓镇

那天,第一眼看到4岁女孩小瑶瑶时,女孩不动,不说话,一双眼睛空旷地看着一个地方。孩子妈妈说,由于山体滑坡,家转瞬间就被掩埋了。瑶瑶是被父亲一脚揣出来,才侥幸活下来。而深爱孩子的父亲却永远埋在了山石和瓦砾下。

“爸爸出远门了。”妈妈骗孩子。“不是,爸爸死了。”瑶瑶始终牢记那个让她终生都不会忘的场景。提到爸爸,瑶瑶的眼泪蓦地汹涌而出。没有声音,看不出哀痛,只有大滴透明的泪水无声滚落。

我的心倏地被重重打湿了。可怜的孩子!叔叔一定要帮助你走出来。我向面前这个4岁的孩子无声发誓。

再见到瑶瑶时,除了一个心理救援者的责任,更多的是父爱在暖暖涌动。

孩子看上去精神状况好一些,轻轻问候道:“叔叔好。”虽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句问候,我心里却掀起一股暖流。这说明我们初步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开始起作用了。下一步还要为孩子建立安全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比如一所幼儿园,让孩子尽快转移注意力。

由于孩子太小,走进孩子内心相对有些困难,因此,心理治疗难度很大。我们心理救援小分队准备商定一个适合瑶瑶的最佳心理治疗方法。比如,采用儿童游戏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来打开孩子封闭的心灵。(刘军)

6月20日北川擂鼓镇

今天是我们心理救援分队“满月”的日子。从我们大连疗养院心理3人救援分队代表沈阳军区,汇入全军8支心理救援队那一刻起,迷彩服和臂上“沈阳军区心理应急干预分队”的袖章,不仅是我们身份的标识,更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每天,每刻,我们都用自己的肩,自己的心,在废墟和帐篷间,在一颗颗无助的心灵间,小心呵护、全力托举着这分责任。此刻,在“满月”的时刻,在这个万籁寂静的夜晚,坐在潮湿的帐篷里,擦一把和着泥土的汗水,喝一口因酷热而变得温热的矿泉水,在水流过喉间,流向心底的过程中,我对自己说:我,无憾,无悔。

军区宋副司令员代表军区首长和全战区官兵看望我们北川野战医院全体队员时,走进我们心理分队的帐篷,用力握住我的手说:“从《前进报》上,你们每天的状况我都了解,你们心理分队为灾区群众,为部队官兵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你们辛苦了。”

嘴上对首长说不辛苦,其实,辛苦肯定有,只是这辛苦在我们每日全身心的工作中,已被淹没了、无声升华了。此时,苦,也是一种享受。只有到了前线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点验“满月”,我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能听懂四川方言了,并且同灾区群众、同部队官兵们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无论什么难开口的心理问题,他们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对我说出来。看着一个个、一队队走向阳光的背影,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欣慰。在巨大灾难面前,能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尽一点微薄之力,真好。(刘军)

社会化的心灵 篇4

一、知而不行

《诚实是金》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通过伟人的故事、身边同学的事例让学生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一般, 我们对教材的处理都是从诚实与不诚实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请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活动一:分享故事, 感受诚实的意义

1.看图猜诚实人物:华盛顿、宋庆龄、熊日、许衡。

2.交流诚实故事, 明确诚实的各种表现:实事求是、言而有信、知错就改、勇于认错、拾金不昧。

3.了解诚实人的成就, 他们的成功与他们诚实的品质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联。 (诚实做人和诚实做学问, 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引导孩子感受诚实的意义。

活动二:小品表演, 明确说谎的危害

1.你喜欢剧本中的小刚吗?为什么?

2.照这样发展下去, 小刚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3.小刚错在哪里?如果你是他的同学,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4.小刚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那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对待小刚?

活动三:行为指导, 承认以往的错误

在你的诚实树上有没有虫斑呢?你现在能够诚实勇敢地把它捉出来吗?

1.回忆:看着自己诚实树上诚实的表现, 想想自己有没有不诚实的行为。

2.指名说。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 随机询问“为什么不够诚实?”“有了不诚实行为后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怎么想?”等问题

3. (面对学生诚实的回答, 老师做到不批评, 同学做到不嘲笑) 老师对能够捉出虫子的同学表示肯定和祝贺, 敢于承认错误同样是诚实的孩子。

综观上面的教案, 通过观看、讨论应该把诚实的重要性和不诚实的危害呈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课后, 孩子们却还是表现出了很多不诚实的行为, 请看以下镜头:

镜头一

师:“你的家庭作业呢?”

生:“忘带了!” (其实作业没完成)

镜头二

妈妈:“裤子为什么这么脏?”

儿子:“做值日时弄脏的。” (其实是跟同学玩时弄脏的)

镜头三

师:“你们为什么打架?”

生A:“是他先打我。”

生B:“他先打的。”

其实, 四年级的孩子都知道诚实是美德, 做人要诚实。家长、老师都教导他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学生为什么还会言行不一, 说管说, 做归做?

二、走进心里, 转变策略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咨询心理医生, 明白很多时候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因为后天的某种需要而引起的。例如:有不少学生就是为了得到表扬奖励, 得到同伴、家长、老师等的认可;做错事后为了不受批评训斥乃至打骂惩罚而选择了逃避责任、掩盖过失、撒谎。毕竟不诚实的危害不是一次不诚实就能体现出来的, 很多时候是从小有了说谎的毛病, 甚至养成习惯, 慢慢地发展下去才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 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 其实孩子很难认识到不诚实的危害, 在做了错事后, 他们为了避免当时的麻烦, 仍然会选择不诚实的行为, 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这样的不诚实行为大多数不是出于恶意, 但是小洞不补, 大洞难补啊!

在案例二中, 对于前面诚实的表现, 诚实的意义和不诚实的危害进行了整合, 而多加了一个活动:解开心结, 牵手诚实。

1.展示教师的两难心结:老师小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摔伤了膝盖, 但我怕爸爸妈妈以后不让我骑自行车, 所以对爸爸妈妈撒谎说是跌倒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2.学生感同身受, 纷纷讲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是啊, 孩子们担心惩罚、责备而选择了说谎, 那么只要让他们明白其实老师、家长多么希望他们实事求是、承认错误, 不希望他们不诚实。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在课前对班级里60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调查。

下列情况, 您更生气的是:

A.您的孩子因为调皮弄坏了家里或他人的东西

B.您的孩子考试考砸了

C.您的孩子作业忘做了

D.您的孩子因为上述错误而欺骗家长或老师

其中, 选B的家长3位, 选C的家长5位, 剩下的52位家长都选择了D。这说明比起前面三种错误, 大人们更在乎的是孩子诚实的品质。在他们心中, 诚实就是金子,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或许, 有时候当他们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时, 会着急, 会担忧, 情绪会有点激动, 而让孩子产生了担心、恐惧。其实, 只要孩子诚实坦言一切, 面对一切时, 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自己的孩子是诚实的。当孩子们了解了家长的这些真实想法后, 心中的顾虑也消除了, 坚定了诚实的步伐, 勇敢地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两次教学后的思考

只有将品德教育回归到生活的本真, 低下头来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如剥笋般一步步解开孩子的心结, 拂去孩子心灵的尘土, 消除孩子的顾虑, 回归道德教育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 面对参与的生活世界, 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 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当投入到某个活动时, 他们不仅会感知这是什么事, 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之还会萌发相应的情感、态度, 然后产生一定的行为。教学活动设计只有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给予学生真正的思辨空间, 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学生才有可能体验到深层的东西。

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应该如何净化孩子的心灵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 珍视学生, 寻找基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才是有效的。因此, 在教学中, 对学生实态的把握这项工作不是可做可不做的, 而是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握清楚。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 知道他们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行为停留在什么层面上, 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认识, 才能找准教学基点, 确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才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 而是真正成为一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 体现出这门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核心思想。找准一个感情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就如同为学生情感的体验架设了一个平稳的梯子一样, 遵循了学生情感体验的规律。

(二) 关注生活, 寻找链接点

课程源于生活, 又回归生活。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活动, 就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因此, 笔者觉得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 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 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读好生活这本“大书”。从课堂走向生活, 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如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时, 如何统一学生对民工的讨厌与要传达的对民工尊敬这一对立面, 笔者组织学生关注民工生活, 走进民工生活。

(三) 方法引领, 激发矛盾点

本案例中, 在处理孩子知行不一这个矛盾体的时候, 笔者通过一份家长小问卷, 解释了一切。所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用一些方法来激发矛盾, 从而解决矛盾。品德与生活 (社会) 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 常用的方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案例模拟、角色扮演、现场实验、情境小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在一堂课的教学当中, 有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用活动方式, 低年级的小朋友生性活泼好动, 就多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活动能力的提高与道德认知的深入, 则适当加入谈话、采访、资料调查等较为理性的活动方式。有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多个活动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属情感体验型教学内容的, 可用情境小游戏和音乐渲染等方式;现场实验、参观访问更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而现场调查、讨论等方式的采用, 更有利于道德的生成。

社会化的心灵 篇5

社会工作系“健康心灵 精彩你我”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社会工作系“健康心灵精彩你我”班级团体辅导 ――活动总结 在3月8日下午14点30分由我们部门举办的“健康心灵,精彩你我”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全系同学都积极参与,通过心理委员的宣传,每班选拔一名同学组成10人为一组的团队,由于同学们的热情高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社工系学生会干部、各班心理委员和部分班级同学。虽然不是很多人,但是他们都是班上的主心骨,他们对班上同学有很多的了解,在这之前我们与他们进行讨论共同设计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班上更好的开展班级活动。同时他们针对班上同学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我们一些建议,让我们针对他们共同的烦恼,去进行辅导,所以我们此次的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 首先,我们心理发展部成员以“电波速度”小游戏将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成员带进本次的`心理辅导活动中。同学们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和配合指挥者的指挥。这样一个热身的小游戏,让互相还不是那么熟悉的同学们更加放开自己去游戏,去体验其中的快乐。接下来的是竹竿传球。各班代表排成一列,将手中的报纸做成水槽状,再用一个乒乓球从报纸上传递,最先将乒乓球送入矿泉水瓶口的为胜利队。游戏之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在游戏开始后,每个人都镇定自若、快中求稳、稳中有序地传递着乒乓球。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但同学们还是很极力的完成了各项活动。最后,社工1031班同学以出色的团体表现荣获第一名。同时,其他班上的同学的优秀表现也得到了肯定。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让我们知道他们真的放开了,真的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次活动还是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同学们收获了一份回忆,一份轻松的心情…… 精彩你我班级团体辅导活盾 TITLE=社会工作系健康心 精彩你我班级团体辅导活盾 TITLE=社会工作系健康心 精彩你我班级团体辅导活盾 TITLE=社会工作系健康心 通过本次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压平台,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愉快的心情。同时,通过拓展游戏来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宣传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系学生会 心理发展部 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

从心灵走向心灵 使心灵升华心灵 篇6

去年下半年,分管德育的同志告诉我一个信息,学校“知心朋友”信箱收到了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一百多封来信,心理健康教育总辅导员史玲亮老师也认认真真地回了一百多封信。随即,一大叠信件到了我的眼前……

一、我第一次从内心感受到如此真切地走进了学生的心房

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认为,童心是天真的(甚至天真得一无所知),童心是无瑕的(无瑕得犹如一张白纸),但当我看完这一封封来信,我感受到了一颗颗复杂的,并不是十分幼稚、幸福(甚至包含着压抑、痛苦、怨愤、无奈……)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问题能力的童心。更使我激动、兴奋的是, “知心朋友”信箱成了他们信得过的、心甘情愿地公开内心“秘密”的“知音”。我大体归结了一下他们心声的指向,人员上主要涉及到了父母、教师和同学。事项上涉及面很广,很多孩子对家长的生活方式、教育方法反感、不满。有的认为父母苟求子女,批评多于鼓励,怀疑多于信任,逼子女一天到晚只许看学习辅导书籍、做习题,家庭缺乏民主、平等的氛围;有的认为父母有严重的不良习气,贪图玩乐,对子女漠不关心;有的认为父母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不是,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很多学生对教师也很有“看法”,有的认为教师工作不细致,处理事情时不了解、不尊重事实,有冤枉学生或“各打五十大板”的现象;有的认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偏袒成绩好的学生,评“三好生”不公正,说话不算数;有的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远,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欺负、霸道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很多学生还反映了同伴之间存在起绰号、讥笑挖苦他人、欺骗同伴等不良现象。甚至有的学生还“斗胆”公开了一些真叫人难以启齿的“秘密”,那么多那么多的“秘密”,他们向“知音”倾诉,求“知音”相助。

童言“无忌”,童心“无忌”,童年并不轻松、快活——孩子那“鲜为人知”的内心时空震撼了我的心。

二、我再一次沉重地感到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

春夏秋冬,从元旦到岁末,从清明节到国庆节,从现在到未来,从小我到大家……德育为首,我们学校似乎没有一点偏差过,但我们是如何在进行德育的呢?反思,我们即可发现——

一是封闭的、独裁的、单向的德育程序,始终没有根本逆转。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学生注定就是德育信息的“接受器”,德育工作的“终点站”。

二是单一的、官僚的、说教式的德育方法,仍然是普通使用的“常规武器”。德育者,说烦繁说说无效;受德育者,听腻厌听听不进。

三是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的德育意识,依旧失落多多。看来德育工作面向了全体,却偏偏忽视了个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看来什么都教育了,却往往是什么都未教育得了。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看来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却恰恰是时时刻刻的教育都 没有落实……

诸多弊端,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点:德育工作没有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没有走进德育时空。由于缺乏学生的参与,双向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我们德育工作者播下的德育种子,究竟“发芽”了没有, “开花、结果”了没有,心中无数。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就是缺少一种思考:德育犹如“打靶”,出膛的子弹中了几环?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命中率”?

上述言辞,可能过于激烈,我的想法是:把问题看得重一些、深一些、透一些,可以减少或避免新问题的出现。

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

看了学生来信后的不久—— 2000年年末,丹阳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使我受益匪浅。

课题:走进快乐宫

主要环节和程序:学生讲述内心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教师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人、事和社会→心理知识总结(①对同一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②调适心态,换一个角度看事物;③快乐全靠自己)。

课堂组织形式和手段:“学生自由组合而坐——多媒体辅助(图像、文字、音乐相交融)——讲故事、自由讨论、换位思考、情节表演……

课堂师生关系:平等、尊重、鼓励、共同参与。学生走进并占有了课堂的时空,教师成了服务者。

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愉悦,学生的精彩表达不时进出智慧的火花。

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此,“心灵”这一新的德育理念在我的心中确立。从新世纪的开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开始落实这一理念,并从此人手,探索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认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德育时空,把握“从心灵走向心灵,使心灵升华心灵”的德育工作主线。一般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它渗透并影响着其他各方面品德的形成。因此德育工作当“攻心为上”,牵一“心”可修全德,心正则德高。

我们的操作思路是:凭借“知心朋友”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科教学、少先队活动等载体,给学生提供表达内心世界的时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格品德。例如,我校前一阶段开展了确立“自信”,品味“成功”的自信心教育主题活动,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从信心走向成功”的心理追求。再如,活动课程一般要涉及到学生成长过程中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自我、人际交往、学习(学习适应、学习监控)、价值观(个人的发展、对社会的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在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探索,形成“体悟学生内心——恰当引导心理——提升学生品格”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操作程序。

二是探求“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新途径。德育的成败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 “从心灵走向心灵,使心灵升华心灵”这一理念本身就包含着师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相互影响和修炼。为此,我联想到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学校管理(主要指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如同往昔的德育一样,存在着单向性、单一化、说教式等严重弊端,虽是对人的教育,其实“目中无人”;虽是对心灵的塑造,然而“心不在焉”。缺少教师的内心体悟,缺少有针对性的、科学艺术的教师健康心理引导。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就可能扮演像领导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因此,我觉得民主管理、让教师走进管理时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一百封信,一堂课,使我顿悟出德育工作新理念中的另一层想法,即从学生中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使“自上而下”逆转为“自下而上”,学校的管理者当好“中介”,与教师共同本着“塑造学生必先锻造自己”的理念,在师生中走个“来、回”,采用恰当、科学、艺术的方法,引导教师心理,提升教师品格。为此,我们将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开展师德师表系列活动,让教师感悟生命,感悟生命质量,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从而最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化、目标化、生命化和无制度化。

社会化的心灵 篇7

《儿子与情人》是第一部把社会批判与心灵探索这两个主题真正结合起来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 开始形成劳伦斯鲜明的创作个性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小说描写了矿工沃特·毛瑞尔一家在工业社会环境中的不幸遭遇以及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经历。长年沉重的劳动和煤井事故使沃特身体破残、性情粗暴, 其妻不堪忍受, 便把感情倾注在儿子身上, 并促使他们摆脱了矿工生活。长子威廉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拼命挣钱, 结果劳累致死, 幼子保罗成了母亲唯一的感情中心, 畸形的母爱造成了他心灵和感情的变态, 影响了他正常的恋爱能力。无论是同青梅竹马的米莉安的精神恋爱, 还是同有夫之妇克莱拉的肉体接触, 都不能给他带来长久的安宁与欢乐。直至母亲去世, 他才挣脱了这种垄断性的母爱桎梏, 自由地向那“变得越来越明亮的城市奔去”。

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成分, 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破坏人性的自然健康发展进行了谴责。十九世纪中期以后,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他的家乡诺丁汉一带一边成了浓烟密布的煤矿区, 而另一边却依然是葱绿青翠的森林农田, 象征着工业化社会与传统农村经济之间的对立。随着机器文明的迅速发展, 农村经济濒临全面解体, 残余的宗法感情也日益消失, 森林田野遭到毁坏, 人越来越沦为机器的附庸, 人的自然本性不断受到金钱社会的腐蚀, 不再是身心统一的完整的人了。劳伦斯认为, 文明的发展不应该以扭曲人的无意识的本能和自然的欲望为代价。他认为, 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重大恶果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破坏以及对人自然本性的摧残。正如劳伦斯所言:“英国的工业生活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留下了烙印一般难以洗刷的污斑, 削弱了他们的人性, 缩小了他们的视野。”因此劳伦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宗旨时说:“我只能写我特别有感受的东西, 在目前, 这就是指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这毕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这正是劳伦斯创作的核心问题, 是其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心理学意义的基点。探索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是劳伦斯作品的普遍题材, 他试图以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摆脱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歪曲和压抑。

劳伦斯在创作《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时充分运用了社会批判的技巧。小说主题的表层结构是畸形的家庭造成的母爱, 畸形的母爱影响了子女择偶的自由。但这些只是畸形的生命之树的地上部分, 沿着它向下挖掘, 才能看到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这畸形的家庭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其中, 夫妻的个性、社会地位是一个原因, 但最根本的是社会性质。工业社会细密严格的分工造成了劳动异化, 异化的劳动导致异化了的人性, 异化的人性导致造成异化了的家庭。工业化社会践踏了家庭, 也毒化了自然。大自然本是人类和母亲, 是人类的家, 它的发展生成了家庭, 形成了社会。然而社会一经形成, 便有了独立于自然和个人之上的意志, 它向自然索要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生态失去了平衡, 自然遭到了破坏, 自然不仅被人格化了, 社会化了, 更被异化了。它失去了自身的感性之光, 生命的绿色补残废的灰色吞噬了。正如书中开头所描写自然受到了破坏:“两三个矿工加一头驴子, 老鼠打洞般地从地上挖下去, 在麦田和草地中弄出一个个古里古怪的土堆, 地面便一片片地变得漆黑斑驳了。“在工业社会占有欲肆意任性的抢掠后, 自然失去了和谐、宁静, 变得苍白、贫弱了。然而工业社会不仅破坏外在的自然, 也破坏了人性内在的自然, 使得工业文明与人内在的自然之间出现尖锐的对立。在西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男子成为工业生产的主力军, 异化的恶果便首先表现在男子身上, 他们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人, 他们的人性被分割为日性格和夜性格两部分。在白天的工作中, 他们表现出日性格, 这性格是机器对人性的规定, 因而被规定的人也就有了机械性——没有安全感、没有生命, 只有动作, 这是一种被占有者的非人化的性格。夜里下班后, 他们才从机器的重压下解脱出来, 然而家庭生活的重担却正在翘首等待着他们, 一切的烦恼、忧愁、痛苦在他们迈出厂矿大门的第一步时便都涌了过来, 压在他们已经极度疲乏了的肉体和精神上。为了求得暂时的解脱, 酒馆、赌场便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 这便是他们的夜性格。这非人的夜性格正是对非人的日性格的消极抵抗, 是平衡不正常心理的不正常协调过程。这种异化的人性对社会的敌对情绪以对家庭成员的敌对情绪的形式发泄出来, 更加剧了家庭的敌对情绪, 促进了异化的家庭。在妻子女儿看来, 丈夫和父亲俨然是一个暴虐的占有者, 妻子儿女倒成了被占有的对象。社会的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完美的和谐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占有和被占有关系。社会的占有欲和占有关系就这样通过占有者传播到家中, 传播到妻子儿女身上;它破坏了夫妻感情, 也破坏了父子的天伦之乐。父亲每天早晨唱着忧伤的歌爬进矿坑, 晚上又喝得烂醉回到家中发酒疯。这情景伤透了母亲的心, 不由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这情景也伤害了儿子的心, 让他终日里心惊胆战, 甚至对父亲恨之入骨。在劳伦斯看来, 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破坏了两性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 被占有和统治关系取代了。家庭与社会、社会与自然、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父与子、母与子这几组关系都被统统纳入这恶性循环的大系统中, 这也是劳伦斯社会批判的基点, 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可怕写照。

在这部小说中, 反映社会生活的主题是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保罗精神上与感情上的分裂倾向常常被认为是给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中的“奥狄浦斯综合症”提供了典型的病例。这也说明小说首先是对“奥狄浦斯情结”的研究。劳伦斯凭借一个艺术家的独特禀赋和对心理学问题的敏感, 旨在说明“奥狄浦斯情结”是造成主人公爱情失败的原因。在小说中, “奥狄浦斯情结”既是因, 又是果, 它是小说中理想爱情的破坏者, 是产生畸形爱情的根源, 同时它又是工业文明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而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保罗的生活中, 母亲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母亲身上, 保罗强烈感到了母性的伟大、温暖, 因此当母亲逝去后, 保罗便沉浸在空虚、黑暗和沉寂之中了。然而母亲的感情也有它自私的一面, 这就是对儿子的占有欲。母亲的这种感情一直笼罩在儿子们的心头, 母亲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决定因素, 他们的灵魂都被母亲掏空了。首先是大儿子威廉。他是个勤奋的小伙子, 通过努力离开家前往伦敦, 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逐渐成为爱德华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一员。母亲为他感到自豪, 但同时也意识到儿子正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灵, 而她不能容忍任何女人夺走他。在母亲的控制下, 威廉选择了莉莉这个轻佻而没有头脑的女孩, 因为他的灵魂是属于母亲的。生活在夹缝中的威廉, 一边是野心勃勃的母亲, 另一边是他既爱又恨的轻薄女子, 二十几岁就死于肺炎, 实际上是死于“奥狄浦斯情结”。之后保罗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感情的焦虑和社会的压力包围着他头二十几年的人生, 这也是小说的中心所在。在母亲已经失去一个儿子之后, 他不愿再失去, 因此她总想拴住保罗。保罗与米莉安的恋爱开始时, 她苦恼而担心地想:”她得逞了——她把保罗从

最大化的选择即理想的选择。

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仍旧没有离开各种关系, 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这种关系和圈子与传统社会相比带有更多的工具性、交换性、互惠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下, 中国社会的行为选择在保有伦理性、情感性的基础上带有工具性的色彩。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相互渗透, 理性选择在法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一种实践的模糊逻辑下的行为。用理性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找到真实的答案, 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伦理感性行为特征和现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因素, 多角度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运转和维系机制。中国社会的行为选择方式对理性选择理论是挑战, 也是补充。

中国乡土社会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是历来尊师重教的传统, 教师对农村社会信任具有两个层面意义的引导作用。一是文化层面意义。对于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的农民来说教师的文化魅力是其信任产生的主要因素。“群体是以相互的信任为基础而产生的, 没有这个条件, 它不可能自发形成。……因为群体的形成依靠信任, 而信任是由文化决定的,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自发群体, 而且自发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不难看出, 以信任为基核的文化一旦形成, 其包含的价值、情感等对信任的形成、生长起着重要激励作用。二是制度层面意义。在费孝通所讲述的“生于斯、长于斯”的熟人社会中, “礼”和“乡规民约”是维持农村社会信任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 “匿名社会”的初步形成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脱域”严重破坏了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而教师则可以通过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通过影响、改造农民传统心理来实现信任由自发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向制度化组织转变, 从而弥补因机制失效而产生的真空。教师力量的兴起为当前农村社会信任走出危机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认为, 共享价值观是社会整合的“粘合剂”, 如果过多的人拒绝这种价值观, 社会稳定就会崩溃。社区文化强调其地域性, 是指一定社区内的一种高度共同一致的文我身边夺走了, 遂了她的愿了。”保罗走后, 莫雷尔太太心里大叫到, “她和平常女人不一样, 可以让我在保罗心中有一席之地。她要独占他。她要夺走他的心, 把他全部占有, 一点也不剩。“这又是一场占有和抵抗的斗争, 斗争态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保罗和米莉安、克莱拉的关系。在这种强大感情力量的影响下, 保罗与其说是寻找恋人, 不如说是寻找一个母亲。在想到母亲在家痛苦地倍受煎熬时, 他又对米莉安心生痛恨, “为何他一想到母亲就痛恨米莉安, 就会那么狠心地对待她呢?倘若是米莉安害他母亲痛苦, 他就恨她——而且也真的很容易恨上她。”这种“奥狄浦斯情结”使人的自然感情遭扭曲, 这种现象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畸形病症。在劳伦斯看来, 这种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生活能力的丧失是今天工业化社会缺乏生机的表现。

《儿子与情人》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保持着劳伦斯精神的雏形。它成功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 成功地表现了西方现代青年精神剧变的历程, 提出了对压抑人性的工业文明的强烈抗议, 发掘了人性底层稚拙而自然的美。这部作品虽有争议, 但却具有持久的魅力, 其魅力在于它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 把社会批判同心灵探索相结合。虽然“他的作品的结构布局保持着传统小说的许多特点”, 但“使劳伦斯成为一个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的重要因素, 是他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 以及对现实问题答案的寻求”。正如福斯特所说, 劳伦斯是“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富于想象力的小说家之一。”

化, 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行为系统, 有着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特定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及某种信仰和价值观念。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如教化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和延伸功能等。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居民形成共享价值观, 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作用不可低估。

四、结语与探讨

信任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对于正处于急剧变革的农村来说, 社会信任更为重要。在农村社会信任危机背景下, 中国乡土社会的经济生活的理性化, 政治生活的法制化仍是个漫长的过程。西方的各种理性制度移植到中国总是会产生意料中的合法性冲突, 如果其贯彻实行不能与中国特有的行为方式相契合, 制度和组织就会变成神话和仪式, 不会得到有效的实际运作。但如果坚持理性选择共享这种价值观,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增加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信任危机也将不再是乡土社会发展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牟永福.解析我国社会的信任危机[J].理论视野, 2004, (2) .

[2]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当今农村社会信任[J].重庆社会科学,

[3]郑也夫.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215.

【作者简介】

周海霞 (1986-) , 女, 汉族, 江西瑞昌人,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

王卓梅 (1987-) , 女, 汉族, 河北石家庄人,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消费社会学。

杨钦 (1985-) , 女, 苗族, 贵州贵阳人,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策。

>> (上接第185页)

摘要: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作家群中, 英国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其力作《儿子与情人》的赏析使我们了解到劳伦斯创作中运用的两大技巧——社会批判与心灵探索。社会批判发人深思, 而心灵探索则是劳伦斯作品的魅力所在, 正是这两种创作技巧坚定了劳伦斯的文坛地位。

社会化的心灵 篇8

这艺术就是走近他们的生活空间,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从他的周围找到一个“促发点”,“感化点”。拨响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促使他思想飞跃,形成美的心灵。

一、以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能打动她的那根神经入手

曾有这样两个学生,一个叫纯一个叫静。纯的父亲是黑社会颇有名气的人物。静父母离异,母亲有风湿病心脏病,无人照看。结果静就从纯这里找到依靠,俩人形影不离,看谁不顺眼,就找几个社会上的人打他一顿,充满社会习气。

如果不把这样两个孩子教育过来,他们将来的路在哪里,走上社会会感染多少病毒?职业的良心告诉我,一定要挽救他们。怎样做呢?

一个晚自习,她俩没上晚自习,我找遍了周围的网吧也没找到,十点她俩还未归寝。我着急了给她们的父母打电话,仍没回家。第二天回到班级,他们说是给某男生过生日,吃完了又去唱歌,然后在校外住宿的同学那挤了一宿。

纯的妈妈来到学校问完情况,上去就是一顿耳光,纯吓得呆站在角落,我把她妈妈拽出来,给她看了一篇纯的周记:“她每天就只知道你晚上必须看书到十点半,你成绩必须考前十名……我不敢看她那张冷峻的脸,难道我是她满足愿望的工具?世界上连母亲都不爱我,还有什么人可以信赖?”

母亲对她要求特别严格,也给她造成心理伤害。我对她母亲说:她怕你就从压制别人的快感中宣泄你的情绪。你试着转变方式跟她谈谈,她的世界会因你的改变而改变。母亲第一次拉着孩子的手回家了。

静也被妈妈叫回家。结果下午时,她打电话给我:“你还配不配当老师,我看你是不是不想活了。有啥事跟我说呗,找我妈干啥,我妈有病,你知不知道,如果把我妈气死了,我跟你没完!”我很震惊,撂下电话我又气又屈。我为他们的安全担心整夜未眠,没想还被粗暴的对待!我立刻来到她家,只见她的母亲倒在床上,静在她身旁边哭边给她喂药。我突然意识到她很在意母亲。我故意不理静,说话给她听,虚张声势地跟她妈说“风湿病怕风,心脏病怕上火,上火生气可就治不了了。”“气坏身体谁来管静呀。”这回可把静吓坏了,我借机语重心长对静说“朋友不好了我们可以再交,老师不好了我们可以再换,妈妈要是没了你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你还忍心气你母亲吗,等失去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母女二人泪如雨下。

第二天,她俩笑着走进班级,纯脸上第一次有了阳光。从此她俩有了质的转变,他们开始互相监督,主动接近爱学习的孩子,主动为班级做事情,为了进一步激发她们,我每次都先把她们的进步表现传给她们的母亲,让母亲亲第一个通知她们,给她意外的惊喜,然后再在同学面前表扬她。她们学会了感恩,纯说:老师别总管我们,回去管管你儿子。静也会说老师注意身体。

从她们身上我发现,做班主任工作有时并非一定要靠自己苦口婆心说教,应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细心观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找到他们最需要的,最关注的,以及使之转变的点,也许你会发现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

二、找到他们心中最需要的,看到他们身上最闪光的,进而激发他

在近十年班主任教育生涯中,我遇到好多可气又可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的。“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学习基础不好,生活习惯不好,毛病太多,爱上网,爱抽烟,爱喝酒,也是很有社会习气的孩子。对他的教育着实花费了很大的工夫,动用了很多心思。通过了解知道:有一小帮辍学流浪的朋友经常找他。我还了解到他从小在封闭学校读书,爸爸妈妈忙于种地很少管孩子,使他变得封闭脆弱。所以他总是借着喝酒、抽烟、在班级大声说话、不打扫卫生来显示他的强大和存在。终于机会来了,是校运动会,他长跑短跑样样第一,他驰骋运动场,为班级争得了第一的好成绩。他挥舞红旗,满脸写着骄傲。我终于找到激发他的动力。

于是我故意在班级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他竟羞涩起来。接下来是歌咏比赛,他整队形、领唱也很出色,排球赛篮球赛又使他出尽风头。我又故意趁他不在班级时表扬他,对其他同学说:不要只看他缺点,他为咱班做多少贡献呀,你们有谁比他贡献大?大家要学会关心他,他才会关心班级的每位学生。事后有同学告诉他,他开始亲近我佩服我,在我的慢慢引导下,他开始值日了,开始懂得关照同学了,然而成绩还是不好,于是我鼓励他,为他树立人生目标,渐渐地他开始知道学习。我经常打预防针让他将抽烟、喝酒的次数减少,多投放精力在学习上。花费了近三个学期的时间,他渐渐走向自觉,步入了学习正轨。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浪子变书儒,要解决外因,必须在内因上做文章。

社会化的心灵 篇9

一、定格历史瞬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现开国大典的场景是学习一个环节。我们提供了《开国大典》的油画,带领学生对这幅画进行观察。画面上蓝天白云,万里晴空;广场上的人多、旗多;天安门城楼上红色的布景以及穿着庄重、整洁的国家领导人。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天气看心情,从天空中的蓝天白云看出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它也预示着中国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又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天地;从天安门广场是人的海洋、旗的海洋,说明参加庆典的人很多,场面宏大;红色的背景不仅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一(每到重大的日子都用红色装点),更突出了此时人们的喜悦心情;人物中,特别是从朱老总挺直的腰板可以看出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做人。通过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成立时的伟大瞬间,了解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隆重的、喜庆的、庄严的、幸福的大典。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内涵。

二、拓展历史空间

通过角色扮演、记者采访、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我们常采用引导想象,拓展历史的空间,即教师根据教材,提供想象源,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还原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感知事物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揭秘历史人物

高年段《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在编写历史题材的主题内容时,注重了历史的“人化”。因而,教材力求凸显历史细节,有利于孩子和许多活生生的“历史人”进行对话。但是,这也使得教材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有所缺失。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花时间、花精力对历史事件进行大背景介绍,从而补充学生大脑中的历史空白,让他们站在具体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去研究历史细节,和活化的“历史人”进行对话。所以,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对接,让他们在亲身的实践探究活动中联系现实去回顾历史、审视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社区、学校和家长资源,为学生铺设实践活动的平台,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和感悟历史,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世界,和历史人物产生心灵碰撞与沟通。

在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教学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孔子,一共提供两段资料,一段是对孔子的简单介绍,小标题是“伟大的孔子”,另一段则是出示了几则孔子的格言。仅凭这么提纲挈领式的介绍,要让学生认识到孔子的伟大,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多看有关孔子的书籍,自己对孔子要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以便和学生交流时做适当而准确的点拨和评析。其次,教师把孔子的资料分为身世、背景、思想、影响等几大类,引导学生按类搜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学生交流时有针对性,不会照本宣科,纯粹是读资料,没有自己的理解;二是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人的方法;三是在班级里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孔子的故事,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孔子的为人以及思想;四是可以针对孔子的言行做一些常规积累,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孔子格言的实际指导作用。做好以上这些铺垫,再加上教师创设的开放式的交流形式,那么课上学生的交流就会水到渠成,他们的认识是内化的,是互补的,是深刻的,教师和学生就容易产生共鸣,对孔子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丰富。

四、探寻历史事件

社会化的心灵 篇10

一、新闻精神:不虚美, 不隐恶

何谓新闻精神? 学者们往往引经据典, 举出《春秋》《左传》《史记》, 认为史家传统实际上就是新闻精神的源头。 司马迁为什么是伟大的历史学家? 正如汉代班固所说, 《史记》是“善叙事理,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2]。 也即是说, 《史记》所记录的史事, 是真实而客观的, 没有因个人情感而歪曲史实。 过去的历史就是当时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因此, 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 应当认清自己的角色和担当。

刘先琴女士在书中引用了“崔杼杀君”的故事, 表达自己的新闻观。 公元前584 年, 齐国大臣崔杼谋杀了齐侯, 他不愿以谋杀国君的形象入史册, 便命太史伯以国君病死记载, 太史伯不从, 崔杼将其斩首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录, 太史仲仍以死忠于历史, 其三弟和两位哥哥一样血溅史册, 当这家的最后一个史官———小弟弟太史季做出同样的记录时, 崔杼在正义面前发抖了, 听任《春秋》留下这样的记载:“夏五月乙亥, 齐崔杼弑其君。 ”崔杼弑其君, 《春秋》的记载很简略, 就是上边一句话。 因为后来《左传》记录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对历史的真相有所了解。 《左传》为什么要详细记载这件事, 就是要表达作为史官要有不畏强权的立场, 对历史负责。 “新闻记者实际上也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我们应该无愧于历史。 ” (《没想轰动》)

如何避免报纸成为“易碎品”? 如何避免新闻速朽? 如何使新闻获得恒久的价值? 我想, 最关键的是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操守和立场, 不能人云亦云。 社会浮躁, 新闻记者不能浮躁。 社会势利, 新闻记者不能见风使舵。 新闻记者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精神或职业精神。 他追求的应该是真实、客观、公正、理性。 诚然, 新闻要追求轰动, 要追求社会反响, 但并不是要一味地跟风, 出卖自己的良心, 违心地迎合形势, 说假话。 时下, 新闻界很少出现好作品, 大概与新闻记者头脑中的 “中心论”“定调论”“主题先行论”“吸引眼球论”不无关系。 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而是以别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考, 又如何能写出好新闻?

面对采访对象, 刘先琴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 而是从现实出发, 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已经有的定论, 看似不能再挖出新意的对象, 以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尽量还原现实, 辩证思考。 比如《南街不是梦》一文, 报道的是众所瞩目的南街村。 关于南街村, 媒体已经有不少报道。 人们对于南街村, 也是看法不一。 那么如何将一个真实的南街村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何尽可能让事实说话, 而不是以记者的好恶作为评判对象的标准? 刘先琴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 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呈现为读者认识南街村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不仅如此, 她也没有回避问题:南街村作为“集体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典型,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 这是人们思考与追问的核心。 在刘先琴的文章中, 我们对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 这就是用外圆内方与市场经济接轨。 “南街村对内实行的是共产主义的实践, 但对外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 实行月工资上千元的高薪, 外出跑业务, 迎来送往也吃饭送礼, 村里有一座豪华别墅, 室内卫生, 装修材料, 电器设备全部是进口的, 专供村里合资企业的日方老板居住。 ”

在《驻马店:让历史成为资源———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今昔》一文中, 作者也没有轻易地用“好”或 “坏”对采访对象轻易下结论, 而是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驻马店遂平县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当然, 记者并不仅仅是还原, 还应该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果说既有的历史是出发点, 那么当下的现实就是落脚点。 作为历史, 嵖岈山人民公社已经一去不复返, 但今天的人又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 文章的结尾, 记者通过采访, 让大家认识到“历史也是一种资源”, 是一种旅游资源, 是一种思想资源。 作为旅游资源, 它为人们提供了对于某个历史阶段和特有现象的实证。 现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出生的人, 已经不知道人民公社是怎么回事, 而忘记过去, 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作为思想资源,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不仅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旅游符号、旅游目的地, 它的意义还在于告诉今天的人们, “这个地区有着怎样的观念和环境”。

二、社会责任:传承文化

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一种说法是要起到 “瞭望哨”的作用, 即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 发挥环境监测功能。

除此之外,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 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 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 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3]

《传承: 留住我们的根》 同样关注文化的传承问题。 它以现代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焦点, 提醒人们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现在, 人们对物质文化的保护比较重视, 而对非物质文化则重视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 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经典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较, 非物质文化大多是民间草根文化, 它的传承主要是在乡野民间。 动物纹样中的龙、凤、麒麟、 鹿, 植物纹样中的松、梅、莲花, 人物纹样中的门神、钟馗、寿星、八仙等, 极富华夏特色和地域特点, 被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 成为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护佑符, 是一种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活态载体。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一件是50 年代中国著名画家张斌应邀专程会见毕加索, 为挑选礼品绞尽脑汁, 后来带了两块开封木版年画艺人雕刻的线版, 毕加索如获至宝;另一件是日本小泽征尔当年来中国访问, 有机会看到中原农家妇女的剪纸作品时, 被一把小剪刀几张薄纸创造出的线条、生动的画面和人物故事深深吸引, 当场感叹, 这是“应该跪下欣赏的艺术”。

长期为民间文化保护奔走呼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 就是人是文化的主人, 不像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存放博物馆, 可以静态保留。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人身上保留着, 人不存在了, 文化也就随之消失, 因此更加弥足珍贵。 ”联合国一位世界文化遗产评委曾告诉冯骥才,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有一半在中国。 冯骥才则认为,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

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夏挽群认为, 全球化使人类全球文化界线愈加模糊, 而对于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之一, 可目前在全国各级学校的课内外教育中, 很难看到传统民间文化的身影。 下一代教育和兴趣的缺失, 将可能断送传统民间文化的未来。

人才培养, 千秋之大业;文化传承, 民族之生命。 刘先琴对教育与文化的关注, 既出于紧迫的现实责任感, 更源于深厚的民族情感。

三、心灵感悟:贵在创新

我总认为, 新闻写作不能总是所谓的标题、导语、主体, 之所以在大学的课堂上讲授“新闻的六要素”“倒金字塔”“倒三角” 以及 “新华体”“新闻联播体”, 无非是让人们明白新闻写作的几种方法或现象。 课堂上的一条条概括是灰色的, 只有生动的新闻实践之树常青。 如果我们的记者总是从本本出发, 从教条出发, 是永远写不好新闻的。 因为“诗无达诂” “文无定法”, 新闻写作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条条框框的创新过程。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面对冰冷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饱含温情地对于世界、人生、社会、现实的心灵感悟。

作为一线记者, 刘先琴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以前 “每次写作时首先占据脑海的所谓‘新闻模式’‘新闻视角’压迫我、困扰我太久了! 它给了我模仿、沿袭, 却把创新关在门外”, 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语言去写, 用自己的感觉选择形式”, 突破现有的新闻写作模式, 才能激活新闻的生命。 刘先琴是一位专业记者, 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才华的作家。 这样一种独特的个人禀赋, 使得她有将文学与新闻有机融合的优势。 “散文化新闻”就是她的独特创造。 以散文的笔法写新闻, 将文学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新闻写作实践中, 这不仅是一种敢于创新与勇于创新的 “文体自觉”, 更是新闻写作过程中内在涌动的“心灵自觉”。 她在文章中说:“第一次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流泪了, 一种异常的气息和情绪, 透过铅字奔涌而来, 像潮水一样, 不知不觉地浸透了心灵的沙滩。 我无法查找作者罗森代尔是否有过文学经历, 但我可以肯定, 在这里, 他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即意境的创新性。 ”的确, 如前所述, 新闻固然要真实、客观、公正、理性, 但新闻写作过程却要求写作者以人文情怀体察现实和感悟生活。 表面上看, 新闻理性与文学感性不可调和, 而从内在看, 两者又有高度的一致性。 “散文化新闻”写作的大胆尝试, 既兼顾了对于新闻主体的冷静把握, 又强调了新闻作品中“意境”的酿造, 大大提高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增强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 当然, “散文化新闻”写作“并非鼓动大家去发明新文体, 而是说要寻找适合的载体, 而不要使我们本来良好的感觉受到束缚和禁锢”。 (《成功者就是你自己———尝试写散文化新闻的心灵启示》)

作为散文作家, 其非凡的才华可从代表作 《望海》中窥知全豹。 著名作家徐刚这样评价这篇作品: “这是作者倾注了全部感情写的一篇文字,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广阔的海洋, 它是一个年轻母亲的心灵, 是自己纺织的童话和梦幻, 是这个世界上最和煦的风, 最温柔的雨, 融和着血液和奶汁, 母爱的石英等嵌成的黄金海岸, 也是姥姥手缝的小衣小裤, 是一只芦叶船, 是各种各样的风帆, 是歌一样的涛声携着夜海中的星月, 轻盈地漫上海滩……是人性的颂歌! 是人的颂歌! ” (《海上无路却有帆》)

作为记者, 从《改名换姓的女博士———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人生经历》 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冲击力。 刘平平是刘少奇的女儿, 刘少奇在位时, 可谓天之骄子。 刘少奇被“打倒”后, 命运一落千丈。 刘平平因父母遭受厄运, 被造反派当人质, 入狱一年半。 父亲平反后, 终于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在美国留学时, 平平改名王晴, 她不想让人知道她是刘少奇的女儿, 她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 五年时间获得了四个学位。 回国后, 在她的努力下, 北京的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投产了, 当上了北京市劳模。 对于刘平平大起大落、自我奋斗的传奇人生, 作者这样写道:“和‘文革’中摆脱不了家庭的厄运一样, 平平至今摆脱不了这种苦恼, 尽管有人认为那是一种荣耀和幸福。 也许王晴今生都别无选择, 但是, 和公平最终属于她的父母一样, 历史也会同样把一切给予他们的儿女。 ”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 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采访对象所取得的成绩上, 而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详细刻画了人物所遭受的苦难、挣扎、欣慰、苦恼, 因情之切、情之真、情之深, 故而动人。

从刘先琴的新闻实践,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新闻不仅仅是我们课堂上讲的采、写、编、评, 每一篇稿件都或隐或显地体现了记者对于社会的认知态度, 都体现了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和当事者的价值判断, 新闻的背后一定体现着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切。 新闻人, 也绝不仅仅是能写几篇新闻稿件的人, 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精神, 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按照既定的新闻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而是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 以炽热的人文情怀, 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 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 而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正如刘先琴在其作品集后记《今生有缘》一文中所说:“有人说, 记者是孩童般永远追求新奇的职业, 因此也是从业生涯最短, 最容易产生专业疲劳的职业, 而对于我, 那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的寻觅与发表, 已经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加油站, 让我永远向往前方未知的一切。 ”

诚则斯言! 只有放下过往的一切, 对于未来充满热切的期望, 不断进取, 才能成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摘要:所谓新闻精神就是史家精神, 不虚美, 不隐恶, 尊重事实, 强调真实, 对现实负责, 对历史负责。新闻人应该具有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三不”精神。所谓社会责任, 就是新闻人应该是社会这只大船的瞭望者, 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报。他要关注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担当起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所谓心灵感悟, 即是新闻人应该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 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 以炽热的人文情怀, 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 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 更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关键词:新闻精神,社会责任,心灵感悟

参考文献

[1]刘先琴.今生有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语文课堂期待心灵与心灵的约会 篇11

一、任务驱动——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任务驱动, 就是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习。任务所承载的是无数个具体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 是无数个“未知”,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会使学生单刀直入,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一定教学任务的驱动下,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获得知识与技能。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 是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 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明确任务——这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熟悉任务——这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完成任务——这是教学活动的根本。

二、最近发展区——“跳起来摘桃子”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 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是要借助成人的帮助, 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他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特别强调教学应走在认知发展的前面, 对教育过程而言, 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如果说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那么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 是引起唤醒和启发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也即是人们常说的“跳一跳, 摘桃子”, 学生要通过他们的努力 (跳起来) , 才能摘到桃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要求我们教学设计应该留心于观察“最近发展区”, 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 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乡愁》教学片断:

师:乡愁, 本来是大家所不便体验和难以捕捉的情绪, 作者在诗中提炼了四个特征鲜明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用以表达那种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情绪, 显示出了漂泊、隔离、诀别及望而不能归的离愁别恨。现在, 请大家以四个意象为依托, 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 想象一下诗歌背后发生的故事, 讲给大家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交流, 教师参与, 推荐代表发言)

生一:诗人少小离家, 求学在外。在灯光下, 他抚摸着母亲的来信, 感受着母亲的关爱, 不禁泪湿衣襟。泪眼朦胧中, 他仿佛看到了母亲倚着门框眺望着爱子离去的路, 期盼着他的归来。于是, 他小心地把思念和祝福化作点点文字, 贴一张小小的邮票来传递游子的深情。

……

生四:那是一个无眠的月圆之夜, 诗人徘徊在海峡边。耳畔海涛阵阵, 仿佛是祖国亲人在殷切召唤:你何时才能回家来呀, 两岸同胞共赏月、同举杯!白发诗人思乡恋国, 泪洒大海。他坚信, 这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中华统一的脚步!

师:这几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通过他们的讲述, 我们仿佛看到了“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家乡别”四幅凄婉而美丽的画面, 从而体会到了诗人的悲欢离合, 触摸到了诗人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在本教学案例中, 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的经验成为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一段经典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跟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不谋而合, 都强调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而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三、走进文本——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

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需要我们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但是, 时空的距离、生活的历练、文化的差异等使我们和作者及其文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隔阂, 或深或浅的鸿沟, 这往往使我们成为文本的“局外人”, 看不到文本后面的作者。如何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使阅读教学成为心灵层面上的真正有意义的对话过程?这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破解这个难题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情有所动, 思有所发, 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不仅如此, 教师还应跳出文本, 站在一定高度上, 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文本。我们不妨来反思一下, 看看自己是否正在努力地走进文本。

1. 我们对文本的研读有足够的投入吗?

特级教师路培琦说:“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 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 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 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 因此不能照本宣读, 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过去, 我们把“教材”叫做“课本”, 即“上课之本”;现在称之为“教材”, 即“教学的素材”。这不仅是称法形式上的变化, 更是教育理念上的提高。因此, 在与教材进行对话时, 教师一定要明确这样一个理念:我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在教教材。在日常教学中, 许多语文教师忙于各种教学事务, 用于研读文本的时间却很少, 所得的感悟也很有限, 而这一感悟又是因人而异的, 与每个教师的知识、阅历水平、审美观念等有关, 即使同等研读时间内, 每位教师的感悟体验也是不同的, 更何况用于研读时间更少, 其理解水平有限是必然的, 有的教师甚至把文章匆匆读一遍, 便夹个现成的教案就走上讲台。可以预见,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缺少静心读书、读出感受的过程, 缺少自己在读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东西, 在课堂上哪能谈得上“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2. 我们研读文本时, 深入关注到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的作者了吗?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停留在文章的形式上, 就会或多或少地冲淡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 对于文本后面的作者、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等, 更不会顾及多少。那么, 我们在课堂上所奉献给学生的就没有多少令人心动的东西,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可能有心灵深处、精神层面上的对话, 更不会达到语文教学所要体现的人文教育目的。

3. 我们注意到了学生和文本、教师的隔阂所在吗?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和文本、教师都有差异, 存在着隔阂。语文教师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以引导者的身份, 用自己的慧眼发现问题所在, 从而去判断, 去引导, 给予肯定, 或纠正。一句话, 教师要主动架设一座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沟通的心灵之桥。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阅读对话的“首席代表”。能否担得起“首席”二字, 取决于教师是一方富矿还是贫矿, 语文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就是含金量。当教师的心灵走进文本后, 他就会拥有对文本的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就能自觉开启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火花熊熊燃烧, 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 从而架起一座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如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出师表》时, 针对初中生难以理解诸葛亮的“忠贞”, 提出三条建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完成了下表。

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诸葛亮年轻有为, 26岁就名扬天下;有的说刘备礼贤下士, 46岁的人能三次去向比自己小20岁的青年请教;也有的说刘禅不一般, 年纪轻轻就做了皇帝。教师乘势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正准备远离国都, 率军征战曹魏, 而国中主政的是年少而又无能的刘禅, 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学生在讨论后总结出, 最担心的是刘禅听信谗言、重用小人、赏罚不明等。教师又问:诸葛亮应对刘禅提出些什么建议呢?学生讨论后, 教师再引导他们看书, 就让他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临表涕零”的言辞恳切, 理解了他“报先帝, 忠陛下”的赤胆忠心。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充分走进文本, 并主动由台前退到幕后, 为学生走进文本创设空间,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案例是教师、学生走进文本的典范。在本案例中教师似乎是课堂上的“配角”, 实际上, 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对人物的把握、对目标的达成, 这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教师看似不动声色, 实际上却与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 “胸中有大丘壑”, 才会导演出这样一出好戏, 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他们的表现也很精彩, 因为他们与文本进行了有效的“交流”。

总而言之,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 回归课堂, 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位, 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归宿。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走进课堂, 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 回归教师引导者的本位, 当学生与文本间主动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时, 真正的文本化的探究性学习才能真正实现, 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 高效有益。惟有如此, 学生才能释放学习的热情, 开启沉睡的心灵, 放飞纯真的梦想。

摘要: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引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本文认为, 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其次, 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以便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由台前退到幕后, 让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中继站”和“加油站”。

关键词:语文课堂,任务驱动,走进文本

参考文献

[1]李秋菊, 关文信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彭纲, 蔡守龙执行主编.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闫焕民, 鲁杰主编.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初中语文.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4]丁莉娟, 赵志编著.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动态功率控制算法下一篇:兽医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