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2024-10-26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精选12篇)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篇1

新课标要求, 数学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活动, 将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学习结合起来, 将知识真正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信息, 并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等思维活动, 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得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并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和原则

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活跃整个课堂气氛,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符合教学的实际, 只是用空洞抽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并不存在的假设, 那么学生不但不会产生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反而会觉得高深莫测, 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 进行问题创设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所根据,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创设, 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符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 才有可能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时候, 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假如你要从校门到侧门去买文具, 你会选择怎样的行走路线?是从校门到大门到教学楼再到侧门?还是直接到侧门?他们直接的路线图是怎样的?你从中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二) 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

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 而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新颖、独特而有趣, 这样才能吸收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的情绪。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一章时, 有这样一题:在四边形ABCD中, 已知AB=CD, ____________, 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于横线部分被蜜蜂不小心拖上了墨水, 你能把它补全并解答此题吗?

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 别致新颖, 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相互协作, 互相补充, 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课堂思维的浓度。

(三) 要注重递进性

在探究性教学中, 教师应在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根据教学需要, 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由于探究性学习在总体上应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创设的多个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 要体现出层次性——既要防止步距过小, 探究起来缺乏难度和挑战性;也要防止步距过大, 导致经验获得不足, 探究脱节。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策略

(一) 从生活中提炼原材料,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获取经验的圈子很小, 除了书本上的就是身边生活的一些经验, 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有符合他们的认识的水平, 才能更好地被他们所认可和吸收。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 发现学生未知与已知, 浅知与深知的结合点, 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与生活实际碰撞中形成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场景中, 以寻求解决问题。这样的生活情境, 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 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便于营造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课开始, 我首先展示学生画的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本学校平面示意图 (比例尺为1:2) , 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图上标出A、B、C三点 (A点表示教学楼, B点表示学生宿舍, C点表示食堂) , 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再引导学生联想, 对应的角与边有什么关系。这样很自然地得出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 (比为1:2) 的关系, 从而揭示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样,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从中引出学习的知识点,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二) 创设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的灵感

课堂教学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处于引导地位, 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主动引导, 使每个学生树立创新的勇气, 鼓励他们多观察, 多动脑, 多动手, 使他们学生学会学习, 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 变外部的学习活动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协同发展。

总之,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创设, 做到目的明确、形式新颖、组织灵活、时机巧妙。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篇2

毕华林 亓英丽(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什么是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本文将对此做一探讨。1.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

所谓的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它与问题不同,问题指的是个人不能理解、确定的客观世界中的矛盾。所以问题情境与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它又有联系,问题情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问题,没有了问题,学生也就不会产生心理困境。

从问题情境的定义去分析,我们认为问题情境应该具备3个要素:即未知的事物(目的),思维动机(如何达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觉察到问题)。

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为了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必须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放在未知事物的地位上。未知的事物反映了思维的对象———内容方面。

问题情境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思维动机,即对未知事物的需要。在问题情境中,对于未知的事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正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或新问题的这一矛盾冲突,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困惑和冲突的本能。学生内心具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就能促使他去思考、去行动。所以说,对未知事物的需要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

问题情境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的可能性,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让学生在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能察觉得到,这是思维的开端,然后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才能使思维得以进行下去。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知的事物与学生知能的差距就越小,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进行思维的重要保证。

2.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那么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才能创设出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呢?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积极反应,不应是被动行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求其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过易和过难的问题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不爱深入思考问题和不爱从复杂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问题过于深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上不能解决,这样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不利的。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适度的问题。2-3层次性原则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要避免将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把系统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立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科学的、有层次的问题组,并且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2-4共振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既定的答案,即常说的“以教师的思路来引导学生的思路”,这实质上是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思维的框架之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说明其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教师通过学生所提的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这应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3.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3-1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

例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先演示2组实验:(1)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2)氯气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通过2组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氯气对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影响,却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呢?通过思考会想到:这一定是氯气和水作用的结果。那么氯气和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3-2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地设疑提问,能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苯酚”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苯酚和苯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苯酚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学生自然就会联系有关苯的结构知识,思考分析羟基的引入对分子极性及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3-3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教师若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置换出来。而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3-4通过化学史实、现象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学习苯的分子结构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境”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和艰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3-5通过精心策划的课堂讨论创设问题情境

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希望被认可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要适时引导他们冷静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问题。

例如关于苯酚的分子结构,有的同学认为它和苯分子一样也是平面六边形结构,另有同学认为由于羟基的引入,导致羟基上的氧原子不与其他碳氢原子共面。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呢?通过讨论,学生对有关的分子结构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5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一部分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或者推理来验证假说。学生在推论、验证各自的假说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问题情境的产生。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学生经过思考可写出下面的2个式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性浅探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艺术性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3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精髓在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情境创设对阅读教学的精髓培养有很大帮助。而如何提高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加强引导,增强情境创设艺术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对教师引导作用的要求最为显著。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情境创设的中心与课堂教学目的息息相关,又有利于让学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避免一些问题。

(一)“以静制动”进行引导

现今,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课堂传授为主。如何让学生坐在座位上就能很好的适应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呢?“以静制动”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教师既不能让学生立即去兵马俑当地了解情况,又不能让学生扮演兵马俑。但利用“以静制动”的方式,通过视频、图片,就能加深学生对兵马俑庞大的气势与浩大的工程的认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读起文章来充满激情。

(二)善用对比进行引导

教师运用对比的引导方法,能让学生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更加了解阅读原文,提高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教师让学生将其与曾经学过的古诗《村居》进行对比,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与诗人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都是描写早春时节乡村生活的诗句,学生的心境时刻围绕在诗中所描写的村居主题中,就能很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选择方法,增强情境创设艺术性

现今科技高速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逐渐普及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就可以提高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伊索寓言《狐狸与葡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的音频、视频,并用课件播放出来,制造出虚拟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再深入课文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阅读课文,提高学习效果。

三、把握中心,增强情境创设艺术性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文章中心为主线进行情境创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教师可以围绕诗人的心思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杜甫对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这样创设情境,既可以彰显艺术性,又能提高实效性。

四、引入角色,增强情境创设艺术性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来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实效性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时,有些教师只注重情境,让学生将故事分角色演一遍,只要情境与文章吻合即可。这种潦草的方式,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学生按照这种方式阅读完了文章,仍不能理解所学内容,艺术性与实效性也无法体现。所以,教师应在情境创设时让学生首先了解该角色是站在什么角度,带着什么心态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抓住角色情感,阅读效果自然就会准确。

五、随机应变,增强情境创设艺术性

教师要保持对方法运用的灵活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小学教材中的阅读文体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形式与内容都各不相同。情境创设也就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每一种文体,甚至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时,就一定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词人的风格。教师时刻以这样的情感进行情境创设,坚持让学生对每篇课文都保持着“灵活性”,就能极大地提高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是完善教学方法与提高课堂质量的需要。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发挥引导作用,注意相应问题,实施解决办法,从而利用情境创设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尚琴.因文而异创设情境——低年级语文课堂情境创设例谈[J].语文知识,2016(4).

[2] 姜珊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知识窗(教师版),2012(9).

[3] 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设计素描课中的艺术情境创设 篇4

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课堂需要,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在情境的即时体验中更加方便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能力和心理机制的发展。

艺术情境与一般课堂教学情境主要的区别在于情境创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呈现上。艺术情境强调情境主题的艺术性,呈现内容都是与艺术相关的。对于设计素描课而言,一般的情境创设多是取材名家素描、名家的绘画故事、最新的设计作品和设计趋向等,这些源于艺术、又为艺术学习服务的素材通过合理组织并经过课堂发酵所生成的课堂情境,我们称之为“艺术情境”。

课堂艺术情境的创设,教师首先要事先设想并明确情境创设要达成的特定目标效果,据此筛选并决定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然后再推敲并确定艺术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简言之,就是先弄明白自己想要怎么样,然后再决定用什么、如何去实现。

2艺术情境创设的目标

设计素描课堂是一个艺术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的课堂,是一个艺术学习的课堂。对于这样的课堂,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其艺术情境创设想要达成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

拿我的静物苹果的素描课作例,我的情境创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苹果的丰富认知,喜欢上苹果,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苹果,用愉悦的心情去表现苹果,用无限创意的思想去看待苹果,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静物苹果素描写生的步骤和方法、踏实专注于课堂的技能训练,让默默滋生的内心的愉悦取代素描练习过程中的沉闷与枯燥。

课堂中,如何达成我们设想中效果呢?那就是要教师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法呈现精心设计的内容、从而创设出相应的艺术情境。

3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

我认为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学生主体。尽管学生主体并非来源艺术,但是学生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学生分组学习方式是艺术学习的常用方式,这里可以将其归类为人的艺术情境。设计素描训练中,学生分组训练、小组推优、相互评价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学习的情境。

第二类是我们带入课堂的物化的资源。物化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内容辅助呈现的资源。比如我们这堂静物苹果的写生课,没有实物苹果肯定是不行的,课堂呈现包括实物苹果和苹果的相关图片,也包括能够反映苹果写生步骤的阶段性图片。我在选取阶段性图片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首先我要呈现的是一大片苹果林,让学生从面上感知苹果;接着出现的是一张最新的蔻驰包包的平面广告,画面是果园边上堆着一堆苹果, 其中一些苹果放在一个大的蔻驰包包里。这张图片有拓展性质,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苹果画面,还可以看到平面广告的构图和画面处理;第三张图片呈现的就是一单个苹果。三张图片渐次呈现出一个从远景、中景、 到近景的效果,很有带入感,就像一个逐渐聚焦的镜头一样,最后把视线落在我们要画的那个苹果上。

在绘画过程中,我把静物苹果写生的步骤辅以相关的图片,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绘画步骤所达到的效果,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绘画步骤。

其次是导入课堂情境的资源。我在静物苹果写生课堂上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近期很流行的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这是我在预告学生这节课上课内容时,学生强烈要求的。学生一听到《小苹果》就兴奋起来了。不过,技能训练的课堂,我不可能让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做基础训练,于是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中的《逐出伊甸园》,给学生说起了最早的跟苹果有关的故事,就是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接着又展示了米罗岛的阿芙洛狄忒, 简单说了三女神争金苹果的故事,然后又给大家看了西方绘画史上两个著名画家的苹果作品,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和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静物苹果。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没有想到跟苹果相关的故事还不少,还能见识到大师的作品,大家学得很入神。这样的情境导入与课堂主题的相关性越来越紧密,能自然过渡到新课。

再次是课堂内容拓展的资源。技能训练不能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我们要让学生看到课堂所学的用途和拓展空间。我在课程小结之后,带着学生欣赏了一些苹果造型的设计作品运用,比如唐娜可儿、莲娜丽姿的苹果状的香水瓶,kate spade和安雅·希德玛芝苹果造型的单肩包,还有一些苹果造型的摆件和家居品。这就拓展了学生对苹果认识。苹果造型的运用,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艺术情境创设的方法

中职生喜欢的视听媒体都可以成为课堂艺术情境的元素,艺术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将这些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其更有层次性,促进学生的情境体验。

艺术情境的创设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

4.1学生主体情境

主要是采取合理的组织学生的方式,设计素描课中,小组学习可以让大家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从小组作业中推出最优作业进行组外竞争,选出当天最好的作业,这种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活动方式就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艺术情境。

4.2取法自然

这是我们静物写生中必备的情境创设,就是直接把自然和生活中的实景搬到课堂中来。比如这堂静物苹果的素描课,我就要求学生分小组,每小组带一个苹果进行观察,苹果的自然状态就直接呈现出来。

4.3自然再现

是指利用多媒体把自然中的事物呈现出来。这里的多媒体包括动画、音频、视频和图片。

5艺术情境创设需要关注的层面

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课堂艺术情境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情绪愉悦。

其次,应当把握学生的关注点。教师通过艺术情境的创设,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课堂内容中来,跟着教师的节奏,进入到课堂训练中来。

再次,创设课堂艺术情境应当关注学生的动力来源。每个人都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向学生展示一些未曾见识的相关实用艺术设计,会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新鲜的东西带来的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成为他们追求的动力。

6艺术情境创设的作用

首先,艺术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习变得更快乐。艺术情境体验是一种美的体验,与美的体验相生相伴的是愉悦的情绪情感。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美的事物,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单单看到一个实物苹果无法企及的。在和谐愉悦的环境里去表现美的事物,这当然也是一种美和愉悦了。这种美和愉悦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快乐学习。

再次,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不管学习兴趣的提升,还是良好情绪的培养,对学生掌握理论、 巩固技能都是有效的助力剂。特别是在教学重难点的攻克上,艺术情境的创设常常用简单易懂又颇有趣味的方式出奇制胜。

最后,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视野更辽阔、看得更远。课堂艺术情境创设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看到所学专业的前景和用途。从职业发展和更长远的角度正确看待看似枯燥的素描练习,从而起到打开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怡妲.创设教学情境优化美术课堂[J].科教文汇,2006(7):101-102.

[2]钱旭升,张凌南.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育理论的实践意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4-7.

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5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型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对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做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初中课堂 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明显地注重了问题情境的设置,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情感作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的成果更加的有效。注重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效果。

一、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遵循真实性原则。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既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的知识的机会。学习的情境创设的越真实,其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学习的知识就很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应用,从而使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容易达到。

2、遵循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指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针对于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还包含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新的问题。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要能够引发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品味,要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并且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发展。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样才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有利基础。

3、遵循合理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信息的理解、加工以及主动地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所以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移到问题情境中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把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的生产实例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初中化学课程有很多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把化学技术和一些科学的原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化学平衡和移动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火箭升空的实例。在火箭点火后会出现很多的棕色气体,而这种棕色的气体就是四氧化二氮的分解体—二氧化氮。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为了保证贮箱的安全,由于自动保险门在高气压时排除四氧化二氮,在气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其迅速地发生分解,从而生成了二氧化氮。在化学平衡的角度来看,温度的升高以及气压的降低都利于平衡向二氧化氮的生成方向移动。

2、把语文诗词引入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中。把诗词朗诵的形式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这样不尽可以增加授课的感染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碳酸钙时,就可以饮用于谦的《石灰吟》,在这首诗中不仅仅包含着一种民族气节的高尚爱国精神,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化学中的三个化学反应,这样的讲解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同时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多媒体屏幕上出现石林溶洞、石笋以及石柱的图像,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变成生石灰,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变出白色的碳酸钙等化学变化的知识,进而了解了在诗中的化学反应,学生也可以很快的完成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3、利用化学实验实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使化学教学显得生动形象且富有吸引力,更加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所以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很好的渠道。比如学习化学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增加滴水生烟这种趣味实验,学习焰色反应的时候可以通过烟火晚会这样的小实验来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学生由产生兴趣到引起疑问,再由疑问引起思考,这样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

4、引导学生在完成课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作业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难点或者疑惑指导学生生成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让学生们主动地探讨和学习,让

学生进入到认识与实践当中去。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学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到如今的带着问题去学习,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要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动脑思考,引发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在教学中要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以及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化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活力。参考文献:

创设问题情境的“五化” 篇6

一、问题情境故事化

低年级的学生对听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通过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片大森林,渐渐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教师问:“你们能说说小兔子们要去干什么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追问:“你们还能把你看到的情境给大家讲讲吗?”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里,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同时注意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接着问:“谁能解答?”由于有上面问题情境的支持,学生很快列出了加法算式。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天色渐渐暗下来,7只小白兔先回家了,5只小灰兔也回家了。你们还能解答吗?”这样,用动画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探索欲望,自主发现问题,还突破了教学难点,有利于引发

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问题情境生活化

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悟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的问题情境不便于真实地课堂中展现出来,但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对学生理解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不完全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开张的星星超市摆设了好多学习用品,任你选购。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算一算需要多少钱。教师赋枯燥的数学以“生命”,学生做题时也兴趣盎然,真正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

三、问题情境直接化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应贯彻教材本身的化繁为简的原则。如:在教学思考题“有12人排成一队做操,小红左边有5人,小红右边有几人”时,先出示这样一题:同学们排成一行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人,小红的右边有6人,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这样一张表格:

指名读题后,学生列式:5+6=11(人)。

教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表格,学生会发现列式存在问题,这时教师只需问:错在哪里?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直接感知应把小红自己也加进去,列式应是:5+6+1=12(人)。直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解决总是的欲望,增强获取知识的欲望,使其自主学习的潜意识在生活中得到培养。

四、问题情境多样化

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是否能把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要靠平时的培养。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如,在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情境:有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去采蘑菇,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学生列式:7+5=12(只)。按照传统的做法,做到这儿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如果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7+5=12(只)”是根据小兔子的颜色来列式的,那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小兔穿裙子的颜色来列式。其中有8只穿粉色裙子,另外4只穿蓝色裙子,一共有:8+4=12(只)。还可以从小兔子有没有提篮子来列式:其中有6只小兔子提篮子,6只小兔子没有提篮子,一共有:6+6=12(只)。对于这样简单的求和问题,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算式的含义,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环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本节课练习设计中,也要给学生创设思维多变的情境:在美丽的海底世界,有座神奇的水晶宫,那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鱼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学生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颜色、大小列式,无论按照哪一种思维方式,结果都是11条。这样设计新课和练习,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新教材的特点。

五、问题情境延续化

一节课结束时,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不可否认,这样的课堂教学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是理想的教学吗?对于当今教育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学习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中留点余味,可以为以后的课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探索的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不管是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40分钟做起!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篇7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景, 可以从生活入手, 物理课堂的许多内容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向如万花筒的社会生活,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最新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提问。比如:铁锤放到水里就会下沉, 但怎样才可以让其浮在水面上呢?答案是:把铁锤打成铁片, 做成船的形状就可以。同学们听后一定很开心, 或者有跃跃欲试的打算, 这样的提问学生就比较喜闻乐见。也可以利用视频创设情境, 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课件生动趣味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以教材为本, 精心设问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俗话说:“图文并茂, 两翼齐飞。”学生们都爱看图画, 因为图画直观、有趣, 这样学生就容易观察仔细, 可以让其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 从而引发出问题, 此时老师再设疑, 就会引起同学们认真思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另外,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民谚俗语可以证明教材的科学性。例如:“人多力量大”———力的合成;“如坐针毡”“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响鼓还需重锤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光的反射;“立竿见影, 坐井观天, 所见甚小”“月有阴晴圆缺”“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重力影响;“霜前冷, 雪后寒”———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三、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 因为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现给同学们。同时, 实验也是老师为配合教学内容施展教学艺术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实验检验着、挑战着权威的物理理论, 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等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日里,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 让同学们去尝试、去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室里的灯泡, 开关后是否相互影响来确定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并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接电灯线。还要提醒同学们进行思考:这过程中电流、电阻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和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关系, 等等。

另外, 观察在物理教学实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把两件衣服分别挂在太阳下和阴凉处、挂在通风和不通风的地方, 或者一件展开另一件折叠着挂在同一个地方, 哪件衣服最先晾干?再让同学们分析其中影响的因素。还例如: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后让同学们分析其异同, 是否都有流动性, 但压强的特点是否一样呢?这样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提出来了, 就会很容易引起同学们思考。

有句诗是这样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物理学习就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就是要学生亲自去试验一下。

学生由于亲身实验或参与, 感受就会非常深刻, 也就非常愿意思考问题。比如在讲压强时, 让学生用两手食指同时挤按铅笔的两端, 手顶在笔尖为什么会更疼?是否与力的大小和受压的面积有关呢?学习之后, 同学们就会记忆深刻, 更容易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总之,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 尽量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还要讲究提问的时机、技巧, 问在最需要的地方, 问最需要问的问题, 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 则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篇8

1 我国的现代设计状态是多方面造成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 有着让世人瞩目的灿烂文明。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影响下, 我们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相辉映, 和谐统一发展历来是各个时期的主流价值观。文化本不属于人类所独有, 我们更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李二和《舟船的起源》中对文化的定义是:生命衍生的所谓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 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 我们也许以示高贵而只愿意称它为本能。

传授学习内容, 而不是教授学习方法, 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合的一个部分。传统的学习观念, 讲究认知, 对信息的反复记忆,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信息社会, 科技发展与人际交流的速度加快, 引起资讯呈爆炸式增长, 人们学习的知识数量和结构也发生改变。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使人的思维模式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设计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物质文明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充分享受到经济制度调整的便利, 同时整体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同时, 高速增长的人的欲望, 要求设计行业的水平有大步提升。高校的扩招也应时代的需要, 设计教育在迎来大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新挑战。学生的文化水平不高, 对设计行业认识不清, 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设计师, 设计行业也需要避免底素质的竞争。中国设计行业要努力追赶世界优秀的同行业, 因此, 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花更大的精力来整合资源, 重新调整目标。

2 在设计教育中建议以下举措

2.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关键

德国将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从能力内容的角度, 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它们是几种能力类型, 而非几种具体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 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 关键能力主要指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

我们的文化课程占设计专业所学课程的比重不够, 文化素质课与设计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教育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实际问题, 担负起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 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

社会竞争, 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较量, 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 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 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重视学生培养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 因为学生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 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 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2.2 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其多元思维方法、辩证分析、独立思考、转变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材施教, 对不同类型学生给予不同的设计项目, 发挥其各自优势转变教师的身份,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尊严至上的教师, 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更好地用发散思维启迪思考,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运用建构主义的原理, 对话、合作, 创设一种类似设计公司的工作环境,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项目化的教学, 化解学习的困难, 使学生乐于学习。人的思维意识是作用于社会整体大环境中, 因此, 教育者要努力培养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氛围。设计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有很多动手的部分, 要求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懂得如何分工,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从而确定自我的定位。其中,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 通过加强互动, 促进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教师的作用, 应该是让学生新旧知识融合的加速器。

2.3 创意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开始阶段尽量避免使用电脑, 多给学生看一些经典的设计案例, 引导学生分辨什么是好的设计作品。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设计美感的训练, 例如, 酒包装设计就应该体现地域特点, 体现文化特点和品牌价值。小食品的包装设计就要张显风味特点和制作工艺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 要求学习者对各种文化形态保持包容的心态。比如, 把生肖文化与海报设计结合起来, 创作独立风格的作品。学生的作业要求质与量的提升, 鼓励其多体验, 多实践。完成搜集资料、团队合作、分工完成, 后期加工。同时, 加强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意就在身边, 从喜欢的熟悉的做起, 才能发现精彩。

要知道设计的根本目的, 除制造产品的附加值之外, 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才是我们作品立于不败之地, 并且为最多数受众所接受的关键所在, 所以说加强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人文意识的培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是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要让学生知道, 设计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商品, 丰富人们的生活, 每一个设计者都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推动着我们的生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多收集一些正反面的例子, 用实例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一个是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因为设商业化特征是其自有的属性,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让是我们的设计不媚俗, 不故弄玄虚, 让消费者由内而外的感受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设计教育的根本所在。

摘要:立足东方文化, 探讨东西文化融合, 传统与现代思维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形成, 分析社会大环境下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作个性的发展, 培养其全面的审美视野, 和多元的文化观点, 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一专多能

参考文献

[1]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2]柯山.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我院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培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俞明海.创新思维:现代设计教育的重点[J].双语学习, 2007.

[4]陈希.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对接之路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5]搜狗百科·文化[OL].http://baike.sogou.com/v16183.htm.

[6]凌红.德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研修报告[J].国际教育交流, 2013 (18) .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9

一、创设应用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 (公理、定理、公式)

案例1:已知a, b, m∈R+并且a<b, 求证:。它是一道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真分数型不等式”, 如果直接去证明, 枯燥单调, 学生兴趣不浓, 如果创设一种应用情境:有白糖a克, 放在水中得b克糖水, 问此糖水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又问:白糖增加m克, 此时糖水的质量分数又是多少?学生也会毫不费劲地得出结论:。这时老师发出神秘的疑问:糖水是变甜了还是变淡了?学生毫不犹豫地指出:“变甜了”, 于是就得到这个不等式。

学生就这样轻松愉快地证明了这个不等式, 并了解了这个不等式的实际背景。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 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一定会乐学、高效。

二、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 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 (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 和乌龟赛跑, 乌龟在前方一里处, 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当他追到一里处时, 乌龟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 乌龟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 乌龟有又前进了里……

(1) 分别写出相同时间段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2) 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学生兴趣十分浓厚, 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直线y=3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点, _____, 求直线AB的方程。

你能在直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条件, 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吗?

此题一经出示, 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 补充上的条件也形形色色。

例如: (1) ; (2) OA垂直OB; (3) 线段AB被y轴平分; (4) 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最短。

学生畅所欲言, 涉及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最值问题、数形结合思想等等, 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

四、创设直观图形情境,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案例4:“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借助一个物理事实, 设计四个电路图, 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 “灯泡B亮”为结论, 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 则使学生兴趣盎然, 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五、创设新异悬念情境, 吸引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 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之后, 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就是抛物线, 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 初中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徘徊, 迷茫。此问题问的新奇, 问题的结论应当是肯定的, 但课本中又无解释, 这自然就引起学生探究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此刻, 教师注意点精拨巧: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函数图象上的动点到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 (x, y) 到定点F (x0, y0) 的距离等于动点P (x, y) 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探究:

它表示平面上的动点P (x, y) 到定点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 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六、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6:双曲线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D.这样的点不存在

教学时, 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 有意识地出示如下错误解法:

错误解法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F1, F2,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10

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误解法2:设P (x0, y0) 双曲线右支上一点, 则|PF2|=ex0-a, 由a=5, |PF2|=5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引导学生反思辨析:若|PF2|=5, |PF1|=15, 则|PF2|+|PF1|=20, 则|F1F2|=20, 而|F1F2|=2c=26, 既有|PF1|+|PF2|<|F1F2|, 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 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 正确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 让学生比较反思, 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 所以除了考虑条件|PF1|-|F1F2|=±2a, 还要注意条件a<c和|PF1|+|PF2|≥|F1F2||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 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 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 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参与讨论, 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 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七、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 引导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的生长点

案例7:在“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中, 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引入, 可以利用函数图象设计如下问题序列:

(1) 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象? (无解析式)

(2) 如何修改可作为函数图象?

(3) 在添上图下的解析式, 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 (或改关系式) 使两者相吻合。

(4) 既然图象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 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

至此, 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与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 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八、编拟读书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案例8:在《立体几何》 (必修本)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 可拟以下阅读提纲, 让学生阅读自学:

(1) 三个公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2) 公理中“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

(3) 公理3的推理1证明分几步?

(4) 公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

(5) 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 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数学总感到枯燥无味, 因而没兴趣易疲劳, 当然效果低下, 所以我选择了此题目。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我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的。即:1.创设应用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2.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3.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4.创设直观图形情境,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5.创设新异悬念情境, 吸引学生自主探究。6.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7.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 引导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的生长点。8.编拟读书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篇10

一近身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必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让问题发端于展开的情境, 让学生融入情境, 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 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 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例如, 在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比0小的数”的新课教学时, 从“2-1=1”思考“1-2=?”来引入负数, 就是一个有趣的情境。它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 一个比较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具有衍生性, 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

二自主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 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例如, 在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SAS”时, 首先, 让学生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Ⅰ的边长是4cm和6cm, 夹角是60°, 三角形Ⅱ的边长是4cm和6cm, —个角是60°, 但这个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然后, 让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把三角形Ⅰ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你观察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最后, 让学生自己把三角形Ⅰ与三角形Ⅱ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由此你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这样创设情境, 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新的数学概念, 形成新的数学原理,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 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 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三实效性

教学追求的是实效。没有实效的问题情境, 即使再好也应舍去,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学习效果。有实效的问题情境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 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探索。例如,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你判断的对吗?”这一节中给出的问题情境是“看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子底部的硬币”, 让学生感受视觉误差。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情境不如“把硬币改为竹筷”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感受视觉的误差, 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 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 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切记设置的情境过于花俏, 为了设置情境凑合制作, 或是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勉强而为, 这种情境可能起负面效应,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 太陡了不行, 太平了也不行, 这个“陡”本是生活中的事, 在这里又是数学的事, “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底端到墙面的距离和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高度这“两边的比”的大小问题, 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 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 研究三角函数概念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 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 不仅数学味道浓浓, 而且学生学习不会被动。

四发展性

发展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例如, 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 剪下∠A、∠B和∠C拼在一起, 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然后问学生:“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在拼图的过程中, 你受到哪些启发? (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

这样创设情境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A+∠B+∠C=180°,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 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仍然是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也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脱离了教学目的去评价教学情境的优劣是舍本逐末, 没有意义的。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篇11

一、选择熟知的生活素材,捕捉真实性数学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始媒体出示“售楼广告”:各位顾客,县城繁华路段现有新房出售,每平方米3600元,欢迎选购,欲购从速。

师:如果你爸爸打算买一套房子,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生:买一套房子要花多少钱?

师:买一套房子的钱与什么有关系?

生:房子的面积越大,要付的钱越多。

师:楼房通常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的。

师:那么,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

生1: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摆。(有几个学生笑了)

生2:用尺子量一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之后,同学们就会计算房子的面积了。

以现实生活中的“售楼广告”为素材提出问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模拟多维的生活空间,生成挑战性数学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挑战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思考空间的大小首先与问题设计有关,条件的呈现方式、解决问题步骤的多少、解题方法和结果的开放程度都会对学生思考空间产生影响。例如:

师:我们班要到连城冠豸山游玩,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租车、吃饭、门票、安全、卫生问题及所需总费用……)

由于组织这次旅游涉及的范围广,学生思考的空间大,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一定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下面是租车问题的预算。

师:下面是客运公司提供的有关信息。

师:你能设计出租车方案吗?(全班同学和老师计40人)(学生活动,汇报结果。)

师:三种租车方案,你喜欢哪一种?

生1:我选择方案Ⅰ,价格最便宜,不浪费。

生2:我选择方案Ⅱ,2辆普通客车,每辆所乘人数相同,老师很好安排,还可以放东西,多出的座位可以让晕车的同学躺着,价格也较合理。

生3:我选择方案Ⅲ,租6辆小客车虽然价格稍贵,但比较方便,坐着也较舒服。

正是因为创设了具有一定刺激、诱惑性的情境(去冠豸山旅游),问题具有挑战性(设计出效果较好的方案),学生思维空间大,得出不同的见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穿越思维的“狭道”,直指数学问题核心

创设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教师出示一幅情境图:校门口开了两家书店,A书店热闹非凡,生意兴隆,B书店门庭冷落,生意清淡。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1:A书店和B书店一共有多少人去买书?

生2:去A书店买书的比去B书店的多多少人?

生3:A书店比B书店平均每天多售出多少本书?

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十多个此类问题。开始时,教师还很耐心,一直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学生,不时还点头表示赞许,但过了五六分钟,教师就不耐烦了,终于打断了学生的话,说:“你们提的都是需要计算的问题,想一想,还可以提出什么不需要计算的问题呢?”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两三分钟后,教师指着板书“统计的初步知识”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可以提什么问题呢?”

生1:我们可以统计去买书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生2:还可以统计书店里的书的种类。

教师看实在引导不出来,只好自己说:“因为A书店调查了学生需要书的情况,所进的书适合学生们看,所以生意兴隆;而B书店事先没有进行调查统计,所以生意不太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说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就是因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略了问题的针对性。上例中“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与统计相距甚远,学生提问题自然不能说到点子上。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抓住一节课的核心和关键,注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上例)在学生思维走进“狭道”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同学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两家书店地点一样,为什么生意不一样呢?其实这里有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1:可能是书的价格不一样。

生2:可能跟书的质量有关。

生3:可能两家书店进的书种类不一样。

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一引,尽管两家书店生意不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事先要进行调查了解读者喜欢什么书。现在,假如你是B书店的店主,你首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自然把问题引向了“统计”。

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创设融情性数学问题

问题源于情境,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挖掘教材情感内涵,创设富有情感、思维、技能三位一体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欲望,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思维。一是可以把教材中的主题图与童话故事结合,创设故事情境。如教学“比多少”时,结合主题图,饶有趣味地讲《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这样情景交融,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能说出图中各种物体的数量,体会出“谁跟谁比”、“同样多”或“谁多谁少”等知识,同时受到从小乐于助人的情感熏陶。二是把情景图与易读易记的儿歌结合,创设儿歌情境。如教学0~9的认识,根据字形图,师生共同编出儿歌:“0字像个蛋,竖起来才好看;1字像根棍,好看又好认;2字像只鹅,颈长没有脚;……9字像铁环,滚得溜溜光。”这首儿歌朗朗上口,为学生识记0~9的数字创设了形象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识记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中心学校

谈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篇12

一、利用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讲故事生动、感染力强,在数学教学中用讲趣味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问题的不断探究和深入的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便于他们对信息的存储和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在数学中不乏有趣的事例。

如在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说完题目,高斯稍加思考就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地挨个相加呢。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我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创设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知识时设置问题:五一期间,两位教师计划组织若干名学生旅游,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500元的甲乙两家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两名教师全额,学生七折,乙旅行社教师和学生都八折。如果你是组织者,你如何选择旅行社?

旅游花钱多少,决策是关键。本题联系生活,可用方程、不等式的知识解决问题,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生动性等特征,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要善于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中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巧妙设计旧问题的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在学习《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时,考虑到学生已掌握同底数的幂乘法及除法法则的意义,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1)填空:

(2)将以上四个式子表示成除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后四个式子的特点和规律,顺利引入同底数的幂的除法的法则。这种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和转化去创设问题情境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认知期待,使学生应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四、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教师不但要善于释疑,而且要善于设疑。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矛盾焦点上,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如在“复数概念”的引入教学中,我设置问题:

此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的和是负数呢?学生不知,此时课堂就像炸开的锅,有的跟同桌讨论,有的翻书找答案,有的双眉紧锁在沉思,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自觉积极地开展了探索活动。

五、通过动手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学习数学,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性直接经验,让数学走进生活。

如,讲授椭圆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根据要求画出点运动的轨迹。

然后提出问题思考讨论:(1)这些点有何特征?(2)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3)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4)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最后我揭示本质,给出定义。这样,学生经过了感性认识———分析思考后,对椭圆定义的实质掌握得很好,不会出现忽略椭圆定义中的定长应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错误。

六、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许多条,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办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问题”意识,要有创设问题的机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学生改变数学“枯燥、单调、抽象”的认识,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参考文献

[1]林光来.问题情境创设的几个案例.数学通讯, 2008.

[2]梁卫宏.创设情境, 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数学教学研究, 2009.

上一篇:内容因素下一篇:统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