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2024-10-05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共12篇)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1

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 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 学习基本的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目前应用的教材, 贴近生活, 富有时代气息,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 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 积极地体验, 进而达到学习的要求。同时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要遵循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合适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设置悬念情境, 做到设疑启智

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 做到手、脑、口并用, 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 积极地动脑思考, 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做到层层递进, 在教材的基础上, 设置灵活性的话题, 让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 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 英语课堂离不开激烈的讨论和争辩, 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英语的机会, 营造一个开放竞争的学习环境。

2 设置思维情境, 促进学生创新

与其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不如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思维情境, 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创设讨论式或者质疑式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积极地探索求异, 并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 在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简笔画, 男孩在放风筝, 爸爸在读报纸, 并将图画的另一半遮住, 然后问:What are the other children doing?这样学生就会对图画的内容进行猜测, 用过去进行时的句子进行表述, 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对过去进行时的应用, 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在新颖别致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 学生和老师产生思想的共鸣, 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 设置交流情境, 做到竞争与合作并行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一门语言并用于交流, 因此需要抓住英语教学的这一特点, 设置交流情境, 提升学习的效果。同时初中生具有好与别人交往的心理, 希望在与他人交往中好好地表现自己, 因此教师要把握住这一点, 设置合适的交流情境, 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和条件, 既要引发学生之间的竞争, 又要促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竞争中, 学生可以很好地表现自己, 增强学习的信心。在合作中, 学生可以相互启发, 认识自身的不足, 并使思维活动得到飞跃和发展。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学生感到看图说话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情景, 首先提供基本的句型, 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 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 学生完成任务, 并学习到其他学生的优点, 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例如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打电话的情境, 来渲染气氛, 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 可以安排一个情境Could I speak to you, please?然后由两名学生进行如下对话A:Hello.Can I speak to Yolanda, please?B:Hold on.Please.A:Thank you.B:Sorry, but she is out.A:Would you tell her TomGray called?B:I would be glad to.这样在交流中不自觉地加强了对句型的练习和应用。因此设置交流的情境, 教师要做好指导, 既要促成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利用多媒体, 设置多种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 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拓宽情境创设的途径和方法, 做到新颖别致,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因此可以利用编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例如在学习Sports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You and Me,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的情景, 包括在学校、家里的一些见闻和感受, 编制一个小故事, 这样就引出了Olympic games, 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 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的同时,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此外, 还可以通过复述课文以及看图说话, 设置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

5 结语

总之, 初中英语教学要加强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的培养, 合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科学的情境的推进下, 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陆梓阳.以情境换成效—小议初中英语情境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09 (12) .

[2]陆为俊.议初中英语情境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5) .

[3]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 2012 (3) .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2

地理课堂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孙军梅

摘要: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适应了新课标以“问题探究式学习”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思想。为充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针对地理学科特色提出了四条探究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并结合教学案例作了具体分析,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情境;地理课堂;探究;创设策略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活动,而问题必须依附于问题情境得以呈现。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设置具有启发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思考的教学环境。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良好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促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促动思维,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形成主动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高级认知功能的

发展。

一、利用图像创设探究情境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的最大的特点是地域性和综合性。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和原理只有落实在一定的区域内才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准确识别图片区域,并结合图表信息开展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是地理学重要的学习方法。借助图像创设探究情境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有助于辅助学生建构空间概念的

同时提升学科技能,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案例1:某教师讲授季风环流的形成,设置了图片探究情境。教师出示四幅图片:丹阳常年风向图、大气环流图、北半球海平面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亚洲季风环流图。探究:丹阳理论上在什么风带?实际风向为何不是西风?推测丹阳实际气压场并用图验证。列表说明北半球气压状况和成因,总结东亚季风的成因。借助季风图,推断南亚季风成因是否一致。

二、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探究情境

地理学科本身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并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与实践密切结合。生活中有广泛的地理素材可以辅助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当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时,设置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降低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2:某教师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设置了这一情境。教师手中拿着一束“一枝黄花”,问: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花?花店里很常见的。学生有所反应之后,点出两张捧花的图片,告知就是其中的配花。最后点出路边的黄花:这种花的名字叫加拿大“一枝黄花”,然后展示相关材料:在加拿大并非毒草,但引入中国后黄花泛滥,各地全力围剿且已使上海市30多种本地物种消亡。教师设问:一枝黄花为何在加拿大并非生态杀手?为何在中国却泛滥

成灾?

三、借助实验模拟探究情境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借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教育规律和很多成功者的案例都告诉我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才能更深刻、更持久地对受教育者发生影响。实验方法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借助演示实验,可以将复杂的地理时空变化模拟定格,变抽象为具体;借助学生操作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

发现。

案例3:某教师讲授地质构造时,采用了实验情境。该教师新课开始宣布:今天做捏橡皮泥游戏。教师选取了3种不同颜色叠加的橡皮泥(代表不同岩层),又挤又压,橡皮泥不断变化。最后请学生归类挤压时橡皮泥的两种常见形态。接着教师用力过大,橡皮泥有轻微裂痕。该教师直接将其斜切成两块,请学生玩拼接游戏。不同的学生拼接方式不同。观察可以拼成几种,列表说明每种岩层的运动方式、推理所受压力类型和地貌特征。推测哪种断层会形成瀑布,思考该实验模拟的优点和不足。

四、借助诗词歌赋创设探究情境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史上的瑰宝。长期以来,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很多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借助诗词歌赋设置探究情境,将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感受度,培养学生的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案例4:某教师讲授区域环境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设置了以下探究情境。播放陕北民歌《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片段并配以当地图片: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教师设置问题:陕北村民生活地区地表典型的地貌特征是什么?从地理学角度解释为何见面容易拉话话难?解释这种地貌的成因、影响、治理措施。该案例从陕北民歌入手,利用图片作为背景,在美好的音乐熏陶中开启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之旅。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利用游戏活动、借助历史典故等。具体采用何种问题情境,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问题、问题情境的有效嫁接。创设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爱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周青。科学课程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

[2]钟启泉。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17.

[3]马祝敏,周申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0):107-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学习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6-01

“化学学习情境”指的是与一定的化学知识内容相关的文化、环境和活动等。化学学习情境中既有“情”又有“境”,是情境互融的。“情”是情景体验,是对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动机方面的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氛围、社会应用背景和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确切的说,化学学习情境中既蕴涵了具体的知识内容、问题解决和学习任务,同时又渗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今天,学习情境的创设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好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是探究性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探究学习的开展源于“探究”契机的出现,即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化学教师创设的化学问题探究情境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化学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出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真实新颖的探究情境,开阔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将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待学生的兴趣是首要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活动本身产生的直接动机引起认识兴趣。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去独立思考,给学生以发展思维的空间。

2.培养问题意识 真正的求知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当学生经常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活动,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地调动其观察、注意、想象、思维、操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培养、提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考。

3.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没有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很难有积极主动的思维和高效率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去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从中让学生感悟到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拓展其思维的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望。

4.促成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育者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给学生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对其心智产生刺激,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在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变化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探究化学现象的内在规律。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将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从错误、片面、肤浅的认识到正确、全面、本质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条主线离不开师生之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目的明确、价值率高的问题,通过找出教材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来构建问题情境,学生情绪高涨,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训练,让学生在思维的偏差中自找反思,逐渐产生顿悟,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3.运用生活经验 教师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更多问题。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又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利用化学史料 化学史和化学故事也是创设探究情境的重要资源。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回顾化学家们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十几年来的化学教学使我体会到,“问题情景”的创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与解决问题是一对矛盾,“无疑处需教有疑,有疑处却教无疑”,是关于创设问题的辩证处理要诀。2.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一见到问题,便跃跃欲试,兴趣盎然。3.创设问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并非要处处设问,一堂课若尽是问题,必然穷于应付,有可能冲淡主要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创设化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一定还会产生许多新的方法。各种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 教法,2004(3):72-76.

[4]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7).

[5]石鹏.化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J].广西教育,2009(5).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4

数学概念因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问题之一。初中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 对很多数学概念的“理解——识记——掌握——应用”的学习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笔者在讲授数学概念的时候, 十分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尽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例如, 在讲授“相似三角形”一节课时, 笔者决定采用实验法进行本课教学, 并作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

1. 概念的提出

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世界, 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同一底版的四寸照片和二寸照片;老师手中的大三角板和学生手中的小三角板……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概念的形成

(1) 先研究较简单的三角形。将学生分成三、四人的小组, 每组自制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三角形的六要素——三边和三角。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进行得很顺利, 各小组很快都完成了测量、比较、计算和分析等过程, 经过各组结论的比较, 学生一致得出了“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三角对应相等”的结论, 从而得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通过对应边所成比例式中各组比的前项和后项的交换研究, 得出相似比的概念, 形成对应边 (角) 的意识。

(3) 通过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比较得出相似与全等的关系。

(4) 将两个相似三角形叠放, 使它们的某个对应角重合 (如图1) , 研究EF与BC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 得出本节课程的定理。

通过上述具体操作,学生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尤能正确理解相似比,对应边(角)等概念,并亲自体验到“预定理”。

3. 概念的应用

(1) 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摆放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位置, 要求两个三角形有一顶点重合。

(2) 分别写出上述三角形中对应边所成的比例式, 并研究上述各图形中对应边 (角) 有何特殊关系。

(3) 继续观察现实生活, 寻找相似形。

这节课, 笔者通过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学会学习,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已跨越了文理的界限, 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到家居度日, 大到交通、生态等社会问题, 数学几乎无处不在。而我们以前的教学, 几乎对这些都视而不见, 单纯强调数学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 甚至认为数学无用, 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另一方面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束手无策。为了化解这种矛盾, 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搜集各方面的资料, 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做, 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我向学生提供相关利息、税款等的计算、花坛设计、最佳方案选择等许多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 并非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对概念的记忆和技能的模仿上, 而是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 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大为改变, 又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使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的整合, 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给学生提供问题以外, 我还常常鼓励学生主动观察, 大胆猜测, 积极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定的训练, 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 有的学生发现:早晨和傍晚的时候人的影子特别长, 中午时人的影子比较短, 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后, 他自己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并在班级和同学进行交流, 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所用的知识都十分简单, 但是我们看重的并不是学生利用了哪些知识, 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们看重的是学生能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体验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应用过程, 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增强了能力, 又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了自信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初步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 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些远比解决几十道、几百道问题还重要。

摘要: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已跨越了文理的界限, 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到家居度日, 大到交通、生态等社会问题, 数学几乎无处不在。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5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一、创设“图画勾勒”,简化情境

直观的图画,有时可以弥补文字叙述的形象性,一幅简笔画就可以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真切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苏教版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教学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教者便让学生根据文字的介绍,用简笔画在纸上画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及金华双龙洞的大致环境。另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画后给同学们介绍这样画的依据(朗读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就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对外洞、孔隙、内洞有了直观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很多时候,当凭语言很难描述清晰时,只需寥寥数笔画出文本表达的意思来,学生便一目了然。这样的简笔画,不但丰富了教学语言,使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同时参与教学过程,还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影视资料”演播情境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语文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可以通过一组组的镜头,甚至是视频片段表达。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第4自然段描写了作者观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灰椋鸟的数量由少到多,面积由小到大,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可以感受到灰椋鸟越来越多。然而,灰椋鸟归林场面的“壮观”是难以想象、理解透彻的。笔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再播放灰椋鸟归林的图片:空中先出现几个小黑点,然后慢慢扩大、增多,最后铺天盖地,黑压压一大群。当学生看到这一画面时,无不被灰椋鸟的气势所折服、所吸引,由衷地感受到这是一种生命的壮观。很多时候,文本中不少文字的描述仅仅通过朗读和想象并不能得到透彻的体悟,合理利用影视资料,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实物演示”直观情境

学生一般对科普性、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比较陌生,要想使学生迅速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创设“实物演示”情境,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更直观去感知事物。苏教版四下《人类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对于这一点,很多学生并没有生活体验,在他们的眼中,鸡蛋是那么容易破碎,平时都轻拿轻放,从未使劲捏过。如果理解不了这点,对于“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否真的坚固,就会持怀疑态度。教者带了些生鸡蛋到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了“使劲捏鸡蛋”。教者作为成年人,力气较大,也演示了“使劲捏鸡蛋”。事实证明,鸡蛋确实无法捏碎。通过这样直观的“实物演示”,学生完全信服了,就会主动探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变得积极而又兴奋,很容易就理解了“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既轻便又省料还坚固的原理。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既直观又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何乐不为?

四、创设“角色转换”表演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其中最直接有效的便是“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使课文中的角色不只是固定在书本上,而是来到学生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亲切感,很自然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他们学得兴趣盎然。学完课文,看到书后有一道作业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教师边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小骆驼”将“小红马”带到沙漠,“小骆驼”从最初的自卑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并为自己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小红马”最后也真诚地向“小骆驼”道歉。两个同学的表演惟妙惟肖,不仅语言流利,神情举止完全符合人物内心的感受。这难道不是创设“角色转换”表演情境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吗?

五、创设“设身处地”想象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展示探究式教学的课堂魅力。苏教版五下《水》的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村子里的人们在下雨天冲进雨里洗澡的快乐。作为江南水乡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到的,一场雨为何能让全村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一样快乐。虽然字里行间无不透出舒畅与快乐,可是由于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跟文本始终有距离。教者为了跨越这一障碍,便用一种“拉家常”的方式与学生聊开了。“同学们,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大概多少℃啊?”“35℃。”“你们每天都洗澡吗?”“是的。”“如果这么高的温度,让你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呢?”“……”“如果气温升到38℃,还是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一年不洗澡呢?”此时,学生个个都说实在受不了了,好希望能痛痛快快洗一个澡啊!这时候,教师再描述:“今天,乌云密布,几声闷雷后,天空立即下起了一场大雨,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表示,要立即冲进雨里痛痛快快洗个澡。教者再追问:“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就能非常深刻地体会到这场雨带来的快乐。通过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思考,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知主人公的境遇与内心世界,理解文本的表达意图。

众多的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教学无疑是有效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乐趣。

创设教学情境五途径 篇6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71-01

一、以实验创设情境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态度,也是提高化学技能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创设情境。例如,在讲初中化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提出“实验室制取氢气是固液之间的反应,且不需要加热,能否用这套制氧装置制取氢气?怎样改装才能用来制取氢气?学生置于这种情境中,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引发,情绪高涨,思维活动都集中在改装上,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改装。这时教师应分别将实验室制氢气和制氧气的装置进行比较:由于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都是固体药品需加热才能反应,而制氢气的药品则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就能发生,再则由于它们的反应原理不同,收集方法也不同,所以不能用制氧气的装置制取氢气,也不能用制氢气的装置制取氧气。这样由学生主动做尝试,也就更好地理解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装置的联系与区别,实验技能也明显提高。

二、以设疑创设情境

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设疑,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和追求成功的欲望,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习惯,逐步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化学的爱好者。例如讲“化学方程式”一节,首先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课本上 再做这样的设疑:回忆我们在代数里学过的“方程式”和“等式”的概念,在学生踊跃回答者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用化学式表示为:P+O2 ——P2O2,是否称为“化学方程式”,要使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怎样做?能否改变右下角的原子数等?这时针对初学化学方程式易犯的错误而设置情境,能有效地使大部分同学置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进行尝试解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对学生作出的不同解答方案,教师做评议、小结、归纳;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叙述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当一些学生阅读时出现自己的尝试与作答一致时会有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三、以生活创设情境

我们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教材中也有大量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这些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以此创设情境,可促使学生产生责任感、道德感,逐步形成代价倾向,这既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又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激发科学情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的情感过程。例如,学习分子概念时,可联系农民施用氨水时,远处就能闻到刺激性的氨味;蔗糖放在水里,很快就不见了,水却有了甜味等。讲“一氧化碳”时,联系煤气中毒及预防方法等创设。学生易接受、易理解。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对生产、生活的实际能力。又如:溶洞是怎样形成的?食物为什么会腐烂?动植物怎样是中?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素材,根据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好奇心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有些问题似懂非懂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许多的自然现象是要用呼吸知识才能解答的,从而化学这门学科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满足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心理。

四、以故事创设情境

在讲授有关知识时,若适当地引进“一段故事”来创设情境,效果更佳。如讲授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能供给呼吸时,先做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后,可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探险家带着一条狗,从一条峡谷中通过还未走出山谷,他的狗晕死过去,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不仅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也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一个典型事例,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这一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以媒体创设情境

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初探 篇7

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论及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阐明了 “ 情以物迁 ” “辞以情发”的道理;叶圣陶也曾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情境教学法是作文教学的传统做法。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加深体验,理解生活的实质, 有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作文必然能情动辞发,言之有物。因此,除课堂教学外,教师有必要尽可能地另辟途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来。

一.亲近自然,用自然之水浇灌情感的心苗。

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变学习活动为主动的、自觉的行为。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 大自然缤纷多彩,“一枝一叶总关情”,山山水水皆有意。要让学生徜徉在她的怀抱中,凝眸遐思:春风春雨温润可人,秋风秋雨愁煞离人;小桥流水灵动清雅,洪川大河狂放恣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语),自然景物往往会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但是,睫在眼前长不见,对日常生活的淡漠使学生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失去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东西。因此教师要把学生领进自然这个大课堂,临其境,营造良好审美氛围;通其情,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美感内涵,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结合起来,学生自然“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郑板桥),“情动而辞发”,写起作文而其乐陶陶了。

二.体验生活,用生活之源催发情感的种子。

体验带有两层重要的涵义:一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

“少年不识愁滋味”,缺少情感体验的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笔端永远枯燥。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同学朋友的友情,艺术节洋溢的飘逸神韵,升旗仪式上的庄严与自豪,运动会中的拼搏与友谊,自己的失败与成功、羞辱与荣耀…… 这些都是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要引导学生对自己亲历的事“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找到不平常,从平凡的琐事中去发现生活中的情理、生活中的真谛,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从而拓宽习作的视野,积累习作的素材。如:在班内组织学生召开“感悟生活”座谈会,让学生宣泄感情、表露心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学生在“感悟亲情” 的座谈会上的发言:“第一次端详着爸爸那不算厚实的后背:爸爸的腰背驼了。奇怪,以往我为什么没发现呢?在我的记忆中,爸爸的背总是挺直的。爸爸的头上什么时候冒出了白发?为什么以往我没有发现呢?在我的记忆中,爸爸的头发总是又黑又亮的。爸爸老了!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种感悟是深层次的,内蕴是丰厚的,它能使人们产生好多好多的联想。面对生活,学生或凝眉不语,或心领神会,或开怀大笑,或泪眼盈盈。每一次感悟,就是一次感动。学生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感动,写出的作文自然能动人。

三.虚设情境,用想象之力激发情感的冲动。

虚设情境,就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假设一个特定“真” 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虚拟情境,要将创设的情境的内容和学生的自我生活尽可能地叠加、拉近,进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首先,换位体验。对看到的、 听到的、读到的他人的经历或故事,引导学生心理易位,换位假想,也即狄尔泰所说的“将心比心”,或是对他人的情境“设身处地”。教师可用“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如果你就是那个人, 你会怎么做?”如以 《两小儿辩日》 的故事设境,假如你是孔子,你会怎么想?言行表现会如何?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情境中的人物,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者干脆让学生来演一演情境中的各种角色, 那就容易真正的情动于衷了。

其次,虚拟场景。虚拟某种场景 , 假设学生 是情境中 的人物 。 如:几个同学在你家中作客,母亲亲切地喊着你的乳名。当时的场景如何?同学、你、母亲,各人的反应又怎样?虚拟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假设学会体验和描绘生活。

最后,因势造境。因势造境是引导学生体验同一种人物言行的不同情 境 。 如 , 简简单单 的一个 “哭”,就有哭泣、恸哭、痛哭流涕、嚎啕大哭、猫哭耗子、哭笑不得、喜极而泣等许多种,可以指导学生为每一种哭创设一个情境,再描绘出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有动感和层次了。

四.借助媒介,用媒介之利拓宽写作的视野。

现代教学媒体已经进入我们的的生活,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介快捷、便利、信息量大的优势,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创作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首先,通过实景再现,创设情境。利用网络和现代媒体的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可以渲染情景氛围,还可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如,感动中国人物、情系灾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尊重生命、感恩回报……这些话题,都可以搜集视频、图片,配以文字、歌曲,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无需千言万语的讲解说教,也无需做过多的提示,学生们都会心有触动。在经历了类似情感的体验后,再来诉说感受,吐露心声,就不会做“无米之炊”了。

其次,拓宽写作的视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基于此,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应当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但是,翻开学生的作文簿,很少有“家事、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篇章,很少见有心怀苍生、富民强国的责任与呐喊。因此,要努力地帮助学生跳出“自我”狭小空间,利用网络、 电视、报刊等媒介,把学生的目光从自我、家庭、校园,逐渐引向社会和人生。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和谐、幸福、安宁和进步,又能关注到假冒伪劣、贪污腐败、环境污染、不义战争等阴暗之处。再从亲情、家庭、社会、人生、责任等方面简作点拨,一篇篇充满激情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作文就自然的产生了。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篇8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依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寓知识于故事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如在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一天,小花猫一家来到武山河边钓鱼,小花猫又蹦又跳可高兴啦!他们正在河边钓鱼,忽然飞来了几只花蝴蝶,“多美的花蝴蝶呀!”小猫再也管不注自己了,丢下钓竿去捉蝴蝶。可是小花猫追呀,追呀,怎么也追不上,蝴蝶飞走了。小花猫灰心丧气地回到河边,看到猫爸爸钓到一尾鱼,猫妈妈也钓到了两尾鱼,可小花猫什么也没钓到。小朋友你能用数学表示猫妈妈、猫爸爸分别钓到鱼的尾数吗?那么小花猫什么也么钓到,谁来告诉老师可以用那个数字来表示呢?这样应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欲望。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玩,喜爱各种游戏活动。游戏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活动好玩的特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之中。这种情境创设策略保证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找规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课件制作,用一根线把黄、蓝两种颜色的花朵交替连成串,并把它放在纸箱中。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看’的小游戏,看谁猜得准。”师从已准备的纸箱中抽出一朵花,师:“是什么颜色的花?”生:“蓝花”。如此重复做几次游戏,学生就会发现黄花和蓝花交替出现的规律。

3. 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了解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有意识地记录一些价格,如20.5元、52.24元、3.80元、124.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商品的这些标价,如果把他们小数部分的0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既没有改变?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感到熟悉、自然,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4.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

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性,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小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数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引新,设问激疑。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笔者先出示准备题:“有20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紧接着,笔者将复习题中的20个苹果改成14个梨,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然后引导学生边用学具操作边思考问题。“这样改动以后,题目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怎样?”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突出了演变点,由在除法计算时没有余数引出余数,为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了铺垫,促进了知识迁移。

5. 创设动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像,又能随着图像的展示作简要的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人教版小学射线三年级下册)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亮出两亮点之间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两个端点向左、向右分别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端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端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6. 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的日常生活的必要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教完“三角形稳定性”后创设“帮家人修座椅的活动”;教完“百分数”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践应用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践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使其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 篇9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要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联想,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现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自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公民的住宅不受合法侵犯”内容时,我运用三名公安机关人员搜查民宅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其一,公安机关人员为执行公务,敲开民宅,出示搜查证预备搜查,遭到屋主拒绝,最后公安机关人员强迫执行搜查任务;其二,公安机关人员无搜查证搜查,遭到屋主拒绝,欲强迫执行,屋主无法,只得报警;其三,公安机关人员为执行公务敲开民宅,出示搜查证,失掉屋主配合。引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公安机关人员与屋主的行为正确与否,为什么?在教学进程中,全班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虽然学生的想法很多,但最后都明白了一点:公民的住宅不受合法损害,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依托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剖析,这是创设情境的源头活水。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嚼口香糖是许多人的喜好,但随地吐口香糖也成为不少人的不良习惯。不信,你们看看自己座位的周围,数一下有几处有口香糖污迹?这时学生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查看,教室里全是学生叽叽喳喳的声音。稍后我提问:随地吐口香糖有何危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在环境维护方面,我们应提高哪些环保意识?作为初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这种一系列情境教育所带来的收获是:学生迅速作出反响,第二天便向学校提出“做环保卫士”的建议,下午活动课上师生齐入手,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具有两项重要的教学功能:一方面,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特点,可以使用它展现生动的图片、视频和优美的音乐,可以使用它把难以表达的德育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耳闻目睹的生动形象,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这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化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如,在讲授九年级“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课时,我仔细研读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在课堂开始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现祖国壮丽的河山、灿烂的文化、多样的民族以及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在激昂的音乐中,学生融入课堂情境,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活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恰当地使用情境角色扮演,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潜能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能激发其参与意识,培养其多种能力,还能消除其心理困扰,促进其心理素质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领悟课本知识。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后,我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让小组内部推选演员,策划、排练一个关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小品,在下一节课上分别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组织和策划能力。

五、利用辩论方式创设情境

生物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篇10

一、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周围自然现象, 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 形成问题情境

生物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在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已非常贴近生活, 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 有意识地把一些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周围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入手, 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联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的学习需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 在进行生物必修1《细胞呼吸》教学时, 教师导入:大家知道, 荔枝储存太久后为什么果皮就会变黑?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 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 会有烫手的感觉, 这又是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为什么四肢骨胳肌往往会产生酸胀的感觉?学生凭着自身的生活常识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 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周围自然现象, 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来创设的问题情境,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便会容易掌握。

二、通过演示实验形成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演示实验是生物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演示实验可以设置不少生动、形象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例如, 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 教师准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坐骨神经上给予适当的刺激, 可以观察到腓肠肌收缩。再将连接着电流计的两个微电极放置在坐骨神经上, 对坐骨神经给予适当的刺激, 观察并比较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与之前有何异同?学生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刺激坐骨神经时, 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呢?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三、通过生物学科学史趣味事实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学生热衷于听故事, 不少生物学科学史也是妙趣横生、含义深远的故事,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 在学习“食物的腐败原因”时, 教师:“人们发现, 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1864年7月14日进行了以下的实验:他把新鲜、清澈的肉汤装入一个玻璃瓶里, 然后把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的形状, 使肉汤通过弯曲的瓶颈与外界相通。随后, 他再次煮沸瓶里的肉汤, 并静置存放。4年以后, 鹅颈瓶里的肉汤依然新鲜如初。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巴斯德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 为了证实之, 巴斯德轻轻地摇动静置了4年的鹅颈瓶。不久, 发现瓶内的肉汤腐败了。”然后播放相关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巴斯德认为导致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述实验中, 巴斯德的实验假设是什么?他的实验设计有何巧妙之处?实验设计是如何支持他的假设的?

四、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 设置问题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上, 也体现在对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上。例如, 在七年级生物学中“练习使用显微镜”时, 每2个学生1组, 1台显微镜, 各分发1片“倒置e的玻片”。要求每组先做好显微镜的对光 (物镜10×, 目镜5×) , 并让隔壁组间相互检查;然后要求观察所发的玻片。教师逐组检查, 最后问学生。

教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一个“e”字。

教师:这个“e”字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正立还是倒立的?

学生:放大的, 正立的。

(但有两组学生看到倒立的“e”字。)

教师:为什么他们看到倒立的“e”字呢?

其他同学都回答:怎么可能呢?

突然一个学生回答:是不是他们把玻片放反了?

结果这两组同学一看果然是把玻片放反了。正由于这两组同学无意识的错误, 使得同学们更明白了显微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接下来要求每组把目镜换为10×的, 再做同上的实验, 你所看到的像由什么变化?

学生:比目镜为5×的物像大得多 (物像占视野百分八十左右) 。

教师:那么如果把物镜换为16×, 再做同上的实验, 你所看到的像由什么变化?

学生:物像比目镜为10×的物像还大呢 (满视野) 。

教师:如果把目镜换为5×, 物镜40×, 再做同上的实验, 你所看到的像由什么变化?

学生:满视野中只看到“e”字的一小部分。

教师:可见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 物像越怎么样?

学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 物像越大。

接下来让每组学生把显微镜换为物镜10×, 目镜5×, 并把物像调节清晰。然后移动玻片让“e”字偏视野左下方, 问学生该怎样移动玻片, 才能把“e”字调到视野中央?学生通过反复移动玻片, 有少数同学回答是把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其他同学把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果然就把“e”字调到视野中央了。

教师:那如果“e”字偏视野右上方呢?

有了以上经验, 部分学生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便把“e”字调到视野中央。

教师:那如果“e”字偏视野右下方或左上方呢?

学生通过动手移动玻片, 几乎能把“e”字调到视野中央。

教师:可见, 像偏视野哪个方向, 玻片也是向相同方向移动。

五、追踪社会热点, 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自然学科, 它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如“食品安全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芯片”“生物与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例如, 奶粉事件:号称产地是“新西兰”的纽贝贝奶粉送检结果显示, 硒含量仅0.38微克每千焦, 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值0.48微克。专家称, 长期服用该奶粉, 会造成身长、体重发育不足, 认知能力不足, 动作发育迟缓等。那么, 为什么儿童长期缺硒会对人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呢?必修1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等, 其中就包含硒 (Se) 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 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一旦缺乏了相关的微量元素, 人体就将会出现疾病, 甚至危及生命。

六、拓展探究渠道, 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使学生学习生物学时, 乐此不疲、热情高涨, 应在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 善于发现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例如, 布置和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查找、课后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 对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例如, 在学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 让学生第二天吃早餐时, 有意识地结合所学的知识, 将熟鸡蛋从中间剖开, 认识鸡卵的各部分结果。在学习必修2《人类的遗传病》时, 让学生家族中调查有酒窝和无酒窝的遗传现象或高度近视的遗传现象, 分析其遗传规律?

总之, 通过上述途径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质疑能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生物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2004年初中毕业生生物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营造浓厚的感情氛围和积极高雅的教学环境。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属性,更需要创设情境,需要“情”和“境”的相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和情感世界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文化背景、时事生活、现代媒体网络等角度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提供文化背景,创设情境条件

语文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统一,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深厚的文化知识和准确生动的背景材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芒,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多篇目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距离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非常复杂。在教学时,如果单从文本本身解读难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难以把握文章主旨,驾驭作者的思想感情显得很困难。即使对文本烂熟于胸,不掌握阅读要领,也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因此,要想对文本有通透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知人论世”,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不是教师单向传输给学生的,而是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领域。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余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以札记的方式积累相关信息。

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分组、有目的、有分工地进行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和筛选,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如在教学《祭妹文》一课,可以祭文的沿革、优秀祭文的选介方式引入;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可以古代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入文本。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哲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并对学科知识进行必要和充分整合。如《过秦论》《六国论》这类文章涉及大量的史地知识,创设必要的情境会为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夯实基础。

二、介入社会时事生活,创设情境氛围

中学语文教材的许多经典篇目具有穿越时空之感,能够哺育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经典篇目不仅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具有价值,而且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仍然能够经得起考验。这些篇目置于当今社会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反复吟诵和研读。同时,从语文教学的本身来说,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生活,只有将语文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外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设必要的时事生活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丰富语文学科的内涵,扩展语文教学的外延,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陈情表》一文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联系热播的电视剧《八路军》中朱德同志的一句台词:“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必不孝也;看到今时国共亲密合作,不落泪者,必不爱国也。”这样一来,激发出学生浓浓的爱国之情,且对《陈情表》的主题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再如《祭妹文》一文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如能联系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三人在黄帝陵前所宣读的祭文,会使学生对祭文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我们身处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增强关注社会时事的意识,提高关注社会时事的能力,养成思考社会时事的习惯,让语文教学成为人生的学问,社会的学问。

三、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数字化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抽象的内容仅靠传统的讲授已经显得很费力,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果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把抽象的的内容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快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授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给学生一个立体、系统的印象。

如在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为了拉近学生与作者描绘的生活世界,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播放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之中,对小说描绘的农村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又如教学《雷雨》和《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节录两部喜剧作品的影像片断,突显其丰富的艺术形象。教名诗佳篇时,教师可配以音乐、名画,增添其艺术魅力。事实证明,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资源,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总之,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良好的教学情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资源背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恰当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带到一个多彩的语文世界,通过画面、音乐、文字等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将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探究的思维品质。

谈音乐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 篇12

关键词:电教,板画,语言,表演,生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又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 提高音乐素养, 从而可以在具体教学中使孩子们更快地进入音乐意境, 受到音乐感染, 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 进入角色。我认为在教唱歌曲、欣赏歌曲时结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创造音乐情境, 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中, 采用了以下几种途径:

一、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所谓电教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 (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课件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 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 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使课堂导入巧妙自然。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精彩开头,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欣赏二年级《动物狂欢节》一课时, 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 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 从坂中中心小学开往森林王国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 这时我采用多媒体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 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 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地飞出, 高唱着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 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 这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辨各种动物的叫声, 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 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动物, 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 同学们在听辨和模仿的过程中,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线条来表示狮子的吼声, 用声音来模仿狮子的吼叫声, 这时同学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的能力。有的同学表现出像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像只温柔可爱的小狮子,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的第一锤就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 激发学习的需要,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趣。

二、借用板画展示情境

板画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 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如欣赏《大海摇篮》和《海上风暴》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蓝色的大海两种不同的状态, 一边是温柔的、波浪平静的海面, 慢慢地转变为波涛起伏的海面, 后有小船被吞没的情境。让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欣赏, 根本无须教师解释, 学生便一目了然, 同时在这个环节后面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效果会更好。又如教《春来了》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的意境, 教师用绿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春姑娘, 并把歌词写在上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春天的感受, 自主到黑板上画上你自己看到春天的其他景物。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不一会儿, 一幅“春天美景图”就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造, 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歌曲。

三、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 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 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可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 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悲伤等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 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话语, 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例如: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 先让学生完整聆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境, 然后在此基础上, 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 小鸟的机灵活泼, 鸭子的愚蠢笨拙, 狼的阴险毒辣, 彼得的机智勇敢和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情境后, 必然会对音乐本身产生直接的感受而激动万分, 并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这时, 教师不妨因势利导,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词不达意, 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情境表述, 这将有助于情境教学的深化。

四、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 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大鹿》这首歌曲, 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 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 如果直接教唱, 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 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 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 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 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 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 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五、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因此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时, 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 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 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 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 创造《星空图》。

上一篇:保护故障原因下一篇:常规生化指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