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并发症(精选8篇)
放疗并发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适形放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区别, 研究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 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及适形放疗组, 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放疗患者的有效率及对两组患者放疗患者进行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 适形放疗组40例患者及对照放疗组40例患者治疗有有效率分别为35 (87.5%) 和29 (72.5%) ,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结果适形放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患者, 放疗并发症毒副反应Ⅱ、Ⅲ、Ⅳ的发生率, 适形放疗组患者较常规放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直肠癌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常规放疗能够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适形放疗,并发症
直肠癌一直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手术仍然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 但是术后的高复发率仍然是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机会小, 因此放疗、化疗的治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病人约有75%在其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1]。恶性肿瘤的治疗现阶段研究表明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临床治疗的, 其中手术治愈占20%, 放射治疗占18%, 化学治疗只占5%。因此直肠癌术后复发反射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但是目前传统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低, 疗效不显著[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放疗区域集中, 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 已经成为防止直肠癌术后复发, 和晚期直肠癌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3]。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 应用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 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及适形放疗组, 每组各40例适形放疗组给予3D-CRT, 常规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9岁。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高分化腺癌31例, 高~中分化腺癌10例, 中分化腺癌27例, 中~低分化腺癌12例;所有患者术后未行化疗, 放疗适应症明确, 无明显的放疗禁忌症。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体重、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直肠癌患者放疗都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放疗。放疗剂量DT为45~50GY/4.5~5W, 分次量1.8~2.0GY/次, 5次/周。适形放疗组患者取俯卧位, 患者先做体部固定模, 在应用CT模拟定位。通过患者病灶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情况决定放射区域, 通过三维重建, 控制放射剂量的分布, 集中在病变部位。常规放疗组直肠癌患者采用盆腔三野等中心照射方法。
1.3 指标
治疗疗效标准根据WHO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进展 (PD) , CR+PR为有效。放疗后随访患者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按RTOG标准评价[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适形放疗组40例患者及对照放疗组40例患者治疗有有效率分别为35 (87.5%) 和29 (72.5%) ,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访结果适形放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患者, 放疗并发症毒副反应Ⅱ、Ⅲ、Ⅳ的发生率, 适形放疗组患者较常规放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单纯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 有些患者术后复发甚至可以达到45%~65%, 且复发后除少数患者病变局限可再次手术, 多数患者已无手术机会[5]目前国内外针对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及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没有明显有效的治疗效果, 因此放疗和化疗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晚期直肠癌患者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采用放化疗结合治疗是比较合理的综合治疗方式[6,7], 但是传统放疗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放疗剂量小, 临床疗效不显著。剂量大容易造成放射性肠炎、膀胱炎、肠梗阻、尿路损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是射线高剂量区域与临床病变靶区形状高度一致的一种现代肿瘤放射治疗手段, 根据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资料, 由放射治疗师筛选射线入射方向和形状, 调整剂量分布, 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全部的计划照射区, 以使整个肿瘤组织能够受到较均匀的照射,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8]。
适形放疗组40例患者及对照放疗组40例患者治疗有有效率分别为35 (87.5%) 和29 (72.5%) ,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结果适形放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患者, 放疗并发症毒副反应Ⅱ、Ⅲ、Ⅳ的发生率, 适形放疗组患者较常规放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虽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治疗直肠癌较常规放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放疗后并发症少, 但是目前放疗国内外缺乏规范治疗原则, 没有统一的质量监控系统, 在放疗的定位方法和位置没有一定的统一。缺乏放疗人才。因此解决以上问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患者较常规放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且并发症低可耐受, 显示其临床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2.
[2]Tveit KM, Wiig JN, Clsen DR, et al.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in cluding 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and rec-urren trectal cancer[J].Radiother Oncol, 1997, 44 (3) :277-282.
[3]Aleman BM, Bartelink H, Gunderson LL.The cu rrentro le of radi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J].Eur J Cancer, 1995, 31 (8) :1333-1339.
[4]吴荣, 迟峰.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三维适形放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 14 (4) :302-303.
[5]魏瑞, 张阳德, 何剪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J].肿瘤, 2008, 8 (2) :139-141.
[6]李岩, 敬素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晚期直肠癌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4) :248-249.
[7]王希成, 刘宜敏, 黄晓波, 等.适形放疗联合XELOX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预后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 2009, 35 (8) :456-458.
[8]郑安梅, 刘爱荣.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并发症的对比分析[J].甘肃医药, 2011, 30 (5) :290-292.
放疗并发症 篇2
关键词 直肠癌 放疗 肠梗阻
资料与方法
1995~2005年对116例直肠癌术后病人进行放射治疗,发生肠梗阻8例,男5例,女3例。
8例中6例行Mile's手术,2例行Dixon's手术,所有病人经术前结肠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诊断。放疗开始时间为术后30~45天。术后放射治疗采用8MV-X线,盆腔三野照射,单次量200cGy,总剂量DT5000cGy/5周。肠梗阻发病时间为放疗后1~9个月,平均5个月。临床表现为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症状,X线检查示腹腔肠管积气并有多处液平。
8例放疗所致肠梗阻病人中2例经禁食、灌肠及中医针刺等治疗后缓解,其中1例为Dixon's手术后,肠梗阻缓解后3个月复发,再经保守治疗好轉。另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Dixon's手术因吻合口瘢痕狭窄行横结肠造口,1例行粘连松解术、病变肠袢切除术,其余4例盆腔粘连严重,难以分离,行梗阻上、下段肠管侧侧吻合。
6例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病人术后3~6天胃肠道恢复功能并开始进食,10~15天出院。
6例病人随访2年,未再出现肠梗阻。
讨 论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症之一,原因很多,诊治比较复杂。放射治疗引起的肠梗阻主要是治疗过程中局部的放射损伤使盆腹腔脏器产生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组织的变性、瘢痕愈合及相互间粘连。当粘连较重时,会使肠道功能及肠管通畅性出现障碍。放射线还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并形成泡沫样改变,阻塞血管腔,使血流减少,最终引起血栓、缺血、出血和坏死。缺血坏死的同时,出现胶原沉积,导致纤维化、瘢痕和肠壁变形。肠壁变形影响了肌肉收缩及推进活动,可导致功能性或机械性肠梗阻、缺血性坏死或穿孔[1]。
由于上述原因,与手术后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相比,术后、放疗后引起的肠梗阻另有特点。
放射性损伤的早期症状多出现在照射后1周左右,而并发症的出现一般在照射后1~6个月或更长[2]。本组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为照射后1~9个月,平均5个月。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肠便阻的确定,主要依据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体征、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有手术后放疗史,发病在放射治疗后的特定时间内,多可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果可进一步帮助确定诊断。放射性肠梗阻的治疗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由于放疗所致肠梗阻本身的病理特点,保守治疗效果较差,一部分病人能够得到缓解,但短时间内可复发。手术基本可以达到完全缓解的目的。术中应注意,如能使粘连完全松解效果当然最佳,但由于放射损伤所致粘连的特点,术中分离难度较大,易造成较大的损伤和失血。根据术中情况,盆腹腔粘连松结可适当进行,不可为了达到完全松结的目的而强行操作。梗阻部位上、下段肠管的侧侧短路吻合亦可达到缓解梗阻的目的,可避免对病人造成较大的打击。
如何预防脏器的放射性损伤仍然在探讨。放射性损伤的程度与照射的剂量有关,因此应严格掌握直肠癌术后放疗的适应证。放疗计划应根据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做到个体化。不同组织对照射的耐受量也不同,如小肠照射量达45GY,有1%~5%发生溃疡、穿孔、纤维变及梗阻,60GY以上达25%~50%。直肠照射量为50GY时,严重并发症很少,60GY以上时明显增多。放疗前应尽可能排除产生并发症的易发因素,如盆腔炎、贫血等,加强病人的全身支持治疗,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放疗中任何原因导致腹腔及盆腔内小肠固定状态,均易致小肠的放射性损伤[1]。
参考文献
1 陈振东,孙燕,王肇炎,主编.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安徽:安徽科学出版社,1997:297-281.
放疗并发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20例, 患者的年龄为40~78岁, 平均年龄为 (62.1±2.1) 岁。组织分为程度:高分化20例, 中分化10例, 低分化10例。观察组40例患者, 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9例, 患者的年龄为44~79岁, 平均年龄为 (63.7±2.0) 岁。组织分为程度:高分化18例, 中分化12例, 低分化10例。两组的患者均为进行化疗, 且均符合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 (P>0.05) , 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放射疗法, 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适形放疗, 两组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常规放疗:本组均采取盆腔三野等中心疗法。首先, 在患者的直肠进行注入稀钡, 并取俯卧位, 上边界:第五腰椎体的下缘;下边界:依据患者肿瘤的下边界水平进行确定, 侧野主要采取水平照射, 并且以肿瘤作为中心进行旋转±90°, 而且上下边界和后野均一致;后边界:50.0%骶骨厚度;前边界:直肠前缘2.0~3.0cm[2]。 (2) 适形放疗:首先, 患者给予俯卧位, 先进行体部固定, 后进行CT模拟固定, 并且依据病灶情况进行勾画靶区和GTV以及CTV与PTV, 并采取三维重建处理, 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放射的剂量分布情况, 使其能够有效的集中病变的部位[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两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评定方法
此次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依据WHO实体瘤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分为完全缓解 (CR) 和部分缓解 (PR) 以及稳定 (SD) 与进展 (PD)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CR%+PR%) 。而治疗后的毒副反应主要依据WHO的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进行分级。
1.5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 P<0.05, 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 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 两组的数据比较无明显的差异 (χ2=0.56, P>0.05) , 统计学无意义。
2.2 并发症比较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而且两组的毒副反应Ⅱ和Ⅲ以及Ⅳ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统计学有意义。具体的详见下表1。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 单纯的给予直肠癌手术治疗, 术后很容易复发, 而且复发率较高。对于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 经常辅以放射治疗, 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但是在放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有不良反应, 从而造成一部分的患者耐受力较差。因此, 临床中合理的选取放射治疗方法对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传统放射疗效由于放疗的剂量比较小, 从而导致临床疗效不是很理想。但是给予大剂量则很容易出现膀胱炎和尿路损伤等情况发生。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逐渐的应用到临床中, 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种放疗方法主要是依据CT的扫描情况进行三维重建, 从而有效的控制放射的剂量, 并准确的作用于病灶,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而且本组的资料显示, 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而且两组的毒副反应Ⅱ和Ⅲ以及Ⅳ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 。由此发现, 直肠癌术后给予适形放射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耐受力[5]。
综上所述, 在直肠癌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常规放疗能够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给予常规放疗和适形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而有效的为临床患者选取合适的放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放疗, 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适形放疗, 观察两组放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 (P>0.05) , 统计学无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放疗后并发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放疗后并发症情况, 而且两组毒副反应Ⅱ和Ⅲ以及Ⅳ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常规放疗能够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常规放疗,适形放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郑安梅, 刘爱荣.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并发症的对比分析[J].甘肃医药, 2011, 12 (5) :654-655.
[2]何艳芬, 齐洪志, 王军.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新疆医学, 2007, 24 (6) :734-735.
[3]夏火生, 韩守云, 张玉海, 等.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2 (20) :755-756.
[4]叶亚平, 金军, 胡国成, 等.直肠癌术后复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12 (25) :445-446.
放疗并发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科180例采取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综合护理组 (90例) 和常规护理组 (90例) 。
综合护理组:男46例 (51.1%) , 女44例 (48.9%) , 患者平均年龄 (42.6±3.7) 岁, 有67例 (74.4%) 患者采取连续放射治疗, 有13例 (14.4%) 患者采取分段放射治疗, 10例 (11.1%) 患者采取后装腔内放射治疗。
常规护理组:男45例 (50.0%) , 女45例 (50.0%) , 患者平均年龄 (42.9±2.8) 岁, 有65例 (72.2%) 患者采取连续放射治疗, 有12例 (13.3%) 患者采取分段放射治疗, 有13例 (14.4%) 患者采取后装腔内放射治疗。
鼻咽癌患者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中的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方法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者得知自己病症时, 大都心理上难以接受继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渐渐地将失去生活的信心。护理人员此时应主动对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对其的治疗计划与积极配合治疗的远期效果, 使患者重新燃起希望并树立信心,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2 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措施
(1) 口腔炎:此病症一般都伴随有局部发炎且多半于放疗后半个月到三周的时候糜烂的症状最为严重。如果放射量介于20~30 Gy之间的时候, 患者唾液分泌将变少而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有患者还伴随有喉咙严重疼痛的症状, 甚至伴随有化脓的现象。对待此症, 应该给患者服用各种维他命。同时保证漱口的次数控制在5~6次/d, 漱口水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有的患者口腔伴随水肿或者黏膜充血, 可以采取抗炎药进行治疗, 一般采用口腔冲洗的方式。 (2) 鼻腔黏膜当放疗时, 若放疗量>30 Gy的时候, 患者就将伴随有鼻腔黏膜的并发症, 这个时候患者将伴随有鼻塞的症状, 呼吸不畅有时借助于嘴巴, 更甚者伴随有鼻腔粘膜溃疡的症状, 有时还伴随有出血症状或者化脓。这些都会给患者吃东西造成一定妨碍。对待此症, 应该切忌抠、挖、拧鼻涕, 可以采用专门冲洗器, 采用合适温度的生理盐水2次/d对患者的鼻子咽喉部位冲洗, 结束后, 在其鼻腔内滴入润滑物质;对于伴随鼻塞症状的患者, 可以采用麻黄素液进行处理。有的患者伴随有出血的症状, 若量不多, 可以采用冰袋处理, 若量大, 则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并与医生取得联系对症处理。 (3) 咀嚼肌张嘴障碍在放疗照射中, 患者肌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 有时还会引起其颞颌关节变硬, 因而引起此病症。对待此病症, 应该告诉患者采用上牙扣动下牙的方法, 扣动2~3次/d, 同时, 定期进行唾液的吞咽工作, 通过这来缓解口腔干燥的症状, 从而保证患者的口腔功能;指导患者通过摇头的方式来保证颞颌关节的功能。当然这种锻炼要保证持续。 (4) 皮肤反应放疗时, 必然会引起鼻咽癌患者的皮肤伴随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应。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保持患者放疗的地方整洁, 穿着布料舒服的内衣, 保护其不受到任何刺激与伤害, 可以用温水轻微擦洗, 若伴随有瘙痒症状, 可以采用抹一层爽身粉, 不要用酒精等刺激药物进行擦拭, 不要对其进行冷热性的刺激, 保持干燥, 防止伴随有感染的症状;如果患者的皮肤伴随有脱屑的症状, 告诉患者切忌用手剥离, 并且要做好防晒工作, 可以抹点温和型的软膏, 最好的措施是用低温处理下的鲜牛奶进行浸润, 因为牛奶中不仅含有很多对皮肤起营养作用的物质, 并且受到低温处理之后, 牛奶还有消炎的功能。当患者放射区伴随有疱疹的症状时, 可以在无菌的情况下将其渗液处理掉, 然后做好创面的清洁与保护工作, 切忌直接用手触碰。
1.2.3 健康饮食
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喝水, 食用营养好, 好吸收的食品, 切忌刺激类食品和不新鲜的鱼虾类。
1.2.4 做好放疗动态指导
在放疗的整个过程中, 要对患者进行密切关注和第一时间指导, 从而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 对抗炎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综合护理组中口腔炎例 (率) 、鼻腔黏膜例 (率) 、咀嚼肌张嘴障碍例 (率) 、皮肤反应例 (率)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2], 此病的发病年龄一般集中在30~50岁, 与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相比, 此病的发病年龄要早近十年。对于此类病症的处理, 临床上一般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 其治疗原理即利用放射作用克制患者的肿瘤cell, 这就难以避免其对正常cell的伤害, 自然引起不少并发症[3], 在临床上应该对这些并发症加以重视, 积极处理, 从而保证放疗效果, 因而合适的护理十分重要。
有研究发现, 鼻咽癌放疗后的并发症有多种, 大多患者会引起鼻部、口腔、皮肤等的不良反应, 若不及时控制, 很有可能中止放疗工作[4,5]。而若在治疗前对患者采取合适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则可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从而积极投入到治疗中去, 同时针对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加上合理的饮食能够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 进而帮助患者实现最大可能的康复。该研究发现, 综合护理组中口腔炎例 (率) 、鼻腔黏膜例 (率) 、咀嚼肌张嘴障碍例 (率) 、皮肤反应例 (率)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综合护理法有着较好的效果, 这个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相似[6,7,8]。
该次研究发现, 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伴随多种并发症, 采取综合护理方法, 可以保证放疗进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佳文, 曹春华.9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 (5) :1013-1014.
[2]张阿丽.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5:143-144.
[3]耿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 2011 (12) :1113-1114.
[4]钟宇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康复影响[J].蛇志, 2011 (2) :34-35.
[5]徐亚丽.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3 (5) :17-18.
[6]刘鄂莲.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8) :59-60.
[7]刘雪辉.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 2011 (1) :9-11.
放疗并发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12月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11例, 年龄29~77岁;文化程度:文盲16例, 小学50例, 初中54例, 高中31例, 中专20例, 大专18例, 本科及以上22例。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作外照射及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1.2 方法
成立循证小组, 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 根据循证依据, 针对放疗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 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关键词, 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 确定结论。
2 循证护理实践
2.1 放射性膀胱炎
2.1.1 循证
放射性膀胱炎是晚期宫颈癌放射性泌尿系统常见的并发症, 可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反复发生的血尿, 可造成严重的贫血。除消炎、止血、解痉、纠正贫血等治疗措施外, 可行局部止血处理, 必要时行膀胱造瘘术等。总之, 该病治疗棘手, 其发生率为2%~10%[2]。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一系列必要的干预措施, 如向患者讲解放疗前注意事项, 在放疗前评估患者膀胱充盈情况, 根据个体差异制订护理措施, 从而降低或减轻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
2.1.2 护理干预
(1) 在实施盆腔放疗前, 嘱患者排空小便;腔内放疗时, 在阴道内填塞纱布, 以增加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 减少膀胱受累。 (2) 轻、中度急性放射性膀胱炎, 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嘱患者每日饮水1 000~2 000 ml, 及时应用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 保持膀胱排空状态, 以缓解膀胱刺激;每次排尿后注意外阴及尿道口的清洁, 防止逆行感染;重度膀胱出血者应输血, 以纠正贫血, 改善全身情况。反复出现肉眼血尿者遵医嘱:苯佐卡因0.3 g、颠茄酊0.5 ml、庆大霉素12万单位、强的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30 ml行膀胱内灌注[3], 嘱患者排尿后进行灌注, 勤翻身、改变体位, 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内壁, 以达到消炎、止血、促进上皮组织修复和黏膜愈合的治疗效果。 (3) 重度膀胱损害患者, 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3]。
2.2 放射性直肠炎
2.2.1 循证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早期并发症之一, 通过减少阴道A点的照射剂量可使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放射性直肠炎可分轻度、中度、重度。其发生率因治疗方式及放射总剂量不同而有差别[2]。笔者分析了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 以减少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
2.2.2 护理干预
(1) 放疗前告知患者排空大小便, 并说明治疗目的。 (2) 嘱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纤维素的食品, 以减少肠粘膜摩擦性损伤。 (3) 患者如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 甚至直肠充血、溃疡而导致血便, 应配合医生拟定针对个体的放疗计划, 通过适当调整, 使子宫位置前移。进行腔内治疗时要保持直肠空虚, 有利于阴道填塞, 减少对直肠的辐射剂量。 (4) 对急性直肠炎应立即停止放疗, 使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如思密达, 口服、3次/日, 或遵医嘱用鸦片酊0.5 ml、颠茄酊0.5 ml、庆大霉素12万单位、强的松10 mg加米汤至30 ml保留灌肠, 每次30 ml、2次/日;如以便血为主, 可每次于灌肠液内加入1%肾上腺素1 ml[3];腹泻次数多, 口服易蒙停, 抑制肠蠕动, 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 (5) 严密观察大便的性状、腹痛的性质,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了解贫血程度, 贫血严重者应少量多次输血, 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2.3 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2.3.1 循证
放疗可使患者造血系统受到影响, 致使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其发生率在40%~70%, 多为轻度下降;仅有不到5%的患者发生比较严重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为8~65%, 重度者约为3%。这与大范围照射骨盆, 抑制血细胞生成, 造成骨髓抑制有关。我们通过观察相关检查结果, 并分析其发生原因, 然后查阅文献, 根据不同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 纠正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2.3.2 护理干预
(1) 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化验血常规1次, 及时监测血细胞的变化, 当白细胞低于3×109/L, 血小板低于70×109/L时, 暂停放疗, 同时应用升白药物,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 注意休息, 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合理营养, 多吃动物肝脏、动物脊髓、瘦肉、豆制品、菠菜等, 有助于白细胞的恢复。 (4) 白细胞降低时, 患者抵抗力也随之下降, 很容易发生感染。应减少探视, 避免去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动物及其排泄物, 室内禁养盆栽植物。
2.4 放射性皮炎
2.4.1 循证
放射性皮炎是因放射线 (主要是β、γ射线、X线及放射性同位素) 照射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性损害。放疗后局部皮肤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皮肤组织结构被破坏, 天然保护屏障功能减弱, 容易引起感染。我们仔细分析了与皮肤感染的相关因素, 然后查阅文献, 采取了相应措施。
2.4.2 护理干预
(1) 放疗前指导患者保护照射野皮肤, 2次/日涂擦比亚芬软膏。嘱其保持照射野印记清晰, 穿柔软、全棉、宽大透气的平角内裤, 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轻轻沾洗, 禁用肥皂擦洗, 或热水浸浴, 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 局部皮肤忌抓搔, 忌撕剥, 防止皮肤损伤造成感染[5], 保持外阴、腹股沟皮肤清洁干燥。 (2) 出现干性反应时, 局部涂薄荷淀粉、氢的油等药物, 可起到清凉止痒作用, 勿用手抓挠, 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3) 若出现湿性反应时, 局部外用氢的油、金因肽或湿润烫伤膏等, 可减少局部炎症反应, 促进皮肤愈合。 (4) 充分暴露反应区皮肤, 切勿覆盖或包扎。 (5) 当照射野皮肤出现结痂、脱皮时, 禁用手撕剥, 以免感染溃烂。出现色素沉着时不必做特殊处理, 放疗结束后皮肤颜色会逐渐恢复。
3 讨论
直线加速器及腔内后装放射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由于受射线辐射的影响, 会对子宫邻近器官造成损伤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 对大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 做出相应的判断, 再根据判断实施治疗护理。本组患者中除7例出现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 4例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外, 其他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也无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从而使患者得到质优高效的护理, 减少和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 最终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同时也是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利方法。同时, 也加强了护理继续教育, 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高科技含量的仪器配以高水平的护理, 使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 能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 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疗程。
关键词:循证护理,宫颈癌,放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朱丹, 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 2003, 18 (2) :103.
[2]王伊洵.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391~393.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李荷连, 何津.宫颈癌治疗方法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142~144.
放疗并发症 篇6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6例非手术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为护理干预对象,其中男221例,占72.2%,女85例,占27.8%;年龄39~84岁,平均63.7岁。肿瘤分型:溃疡性25例,占8.2%,引起管腔狭窄的食管癌,包括髓质型、缩窄型、腔内生长型,共281例,占91.8%;根据肿瘤引起食管狭窄程度,本组中能进软食37例,占12.1%,进半流质食物193例,占63.1%,进流质食物51例,占16.7%,不能进食25例,占8.1%。
2 护理
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根据医嘱制定患者的饮食计划,以书面形式告之患者软食、半流质、流质食物的制作方法、每天餐数、营养搭配、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临床护士首次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不合理饮食的危害,再每天督促检查了解患者进食配合情况,家属配合督查。根据治疗的进展,食管肿瘤因放疗会缩小,此时要及时根据患者的进食通畅情况修订新的饮食计划。
3 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仅有3例因进食不慎导致食物堵塞食管,在胃镜下取出堵塞食物。笔者所在科在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6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因饮食不慎导致出血19例,食管穿孔3例,食物堵塞食管15例,与其相比,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预防进食所致的并发症非常有效。
4 讨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防止食管癌患者进食的两个极端,多补与不补。重视食管癌患者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可使患者及家属掌握合理膳食对食管癌康复的重要性,因患者自己进食是最简单、经济而安全的支持方式[2],而且合理饮食可提供人体需要的能量和必要营养素,全面调节体内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而不适当的饮食则易引起诸多并发症。
不同的饮食种类,患者的不同经济条件,要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作为护士,还应掌握营养学知识,以便为不同进食种类的患者、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饮食护理。
5 护理措施
5.1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饮食知识宣教
因为癌症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大多数家属会尽量满足患者饮食上不合理的要求,及时的饮食宣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以下内容:(1)入院即评估患者的进食情况,制定饮食计划,以制成宣教处方发给患者。(2)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合理饮食对食管癌的重要性。(3)保持口腔清洁,餐前、餐后服用温开水,以冲洗食管,防止食物附着在肿瘤表面。(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因进食痛而不敢进食的患者,遵医嘱指导餐前服用止痛液。(5)每天督查患者合理饮食执行情况。(6)在饮食宣教过程中,饮食指导应有针对性,如根据患者的年龄、家庭经济、饮食习惯等不同进行宣教。
5.2 及时评估患者进食情况
因食管癌经过放疗,肿瘤会慢慢缩小,患者进食的通畅性会较前好转,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时修改饮食计划。如流质→半流质→软食,但要循序渐进,进软食仍要细嚼慢咽,小口进食,忌烫、辣。
5.3 加强护士对食管癌患者不同饮食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1)组织护士学习食管癌放疗的转归情况,让护士掌握不同治疗阶段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2)让护士掌握营养学知识,使其掌握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常见食物的营养素,以便于宣教。(3)在护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患者饮食情况的告知义务,使其理解不合理饮食对病情的危害,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5.4 良好的沟通技巧
能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故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1)护士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掌握患者的进食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医生,然后将饮食要求反馈给患者。(2)癌症患者年龄偏大,沟通时不可用命令的口气,注意语言的通俗性、针对性,注意语调,在不违反饮食原则的前提下,因人而异。(3)对于个性强、高龄患者,要耐心,争取家属配合,改变其原来的不良饮食习惯。(4)耐心指导食物的制作,同种营养素要帮其比价格选食物,使患者理解护士处处为他们着想。
总之,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食管癌患者因进食不当所致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掌握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使护士理解,通过饮食护理,可促进食管癌患者的康复这一道理。
摘要: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预防食管癌放疗患者因进食不当所致的食管穿孔、出血、梗阻等并发症。方法 根据食管癌患者肿瘤侵犯食管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结果 患者能按护理要求合理进食,完成治疗。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使食管癌患者对合理饮食有了全新的了解,不仅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承钰.医学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6.
放疗并发症 篇7
关键词:妇科学,恶性肿瘤,不良反应
妇科恶性肿瘤是继乳腺癌之后妇科最常见的肿瘤, 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 。而放射治疗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 在妇科肿瘤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由放疗引起的并发症, 因患者自身、放疗引起并发症的特殊性及医务人员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住院放疗患者并发症容易被忽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放疗的患者共96例, 年龄33~79岁, 平均56岁。宫颈癌61例, 卵巢癌16例, 子宫内膜癌18, 外阴癌1例。其中未手术15例, 术后71例, 术前、术后各照射一半计量者10例。所有病例均由病理检查报告为妇科恶性肿瘤。
1.2 照射方法
采用单纯盆腔野体外照射, DT总量40~50GY, 每周照射5次。每照射7次预顺铂50mg静脉注射增敏治疗。
1.3 评价标准
放射野皮肤反应按RTOG皮肤反应0~Ⅳ级判定[3]。0级:皮肤颜色无改变, 无疼痛。Ⅰ级:滤泡样暗红色红斑, 脱发, 干性脱皮, 出汗较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艳红斑, 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 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性出血坏死。96例住院放疗患者照射野皮肤呈0级改变者6例;Ⅰ级改变者68例, Ⅱ级改变者13例, Ⅲ级8例, Ⅳ级1例, 患者被迫终止治疗出院。
2 患者自身因素
2.1 妇科恶性肿瘤照射部位涉及女性生殖器官, 部位隐私, 医护人员不便于随时观察, 外阴部皮肤并发症大多靠患者主诉。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因羞于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 而不愿意给医务人员查看。给患者放射野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增加了难度。
2.2 患者对放疗知识的缺乏, 目前大多数人对化疗并不陌生, 但对放疗认识不足。黄肖光[4]调查显示88.2%的患者对放疗知识完全不知道;8.9%的患者对放疗知识略知一部分;仅2.9%的患者对放疗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时间长, 患者每天放疗只需短短的3~5min时间, 大多数本地患者放疗期间无需住院。但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却要住院。患者从入院检查、放疗定位及放疗方案确定、放疗及放疗结束后的观察期, 大约8~10周。住院时间长, 患者家属大多无法陪伴。患者远离家乡亲人, 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走进陌生的病房;加上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生理机能性变化易发生心理的焦虑、悲观、紧张、恐惧, 认为病魔缠身, 给社会、家庭等带来负担, 即使手术及放、化疗也不一定能延续生命, 产生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忧郁症状[5]。患者对轻度的不良反应懒于问及, 当不良反应难以忍受时才向医生或护士提出求助。
3 放疗不良反应的特殊性
放疗引起的并发症不像化疗出现的恶心、呕吐反应, 药物进入体内即可出现, 而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 发生并发症的轻重程度与放射线的性质、计量、放疗面积及患者的个体
差异有关。急性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近期并发症, 放射性直肠炎是远期并发症。放疗患者前几天放疗后可无任何不适反应, 放疗的并发症只有放射剂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反映出来, 加上放疗患者大多缺乏放疗知识, 以为不过如此, 并不像医务人员向她们宣教得那么严重, 对轻度的并发症就掉以轻心而被忽视。
4 医务人员的因素
由于多数医院医生和护士人数存在缺口, 医务人员容易将更多经历和时间去关注危重及手术患者, 对住院放疗的患者因其住院时间长而会产生视觉疲劳。只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外阴皮肤Ⅱ级以上损害及严重骨髓抑制徐对症处理时, 才能因起重视。
5 对策
5.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反复向患者强调放疗并发症的危害性, 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针对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焦虑、悲观、紧张、恐惧情绪, 医务人员应积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正向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为有效治疗护理提供精神保障。让患者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适主动向医务人员表述, 以便及早对症处理。
5.2 积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病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放疗患者住院时间长达8~10周, 而我科的平均床位周转率约为1周。这就意味着, 一个放疗患者整个住院期间, 按每间病房3张床计算, 要和16~20位其他患者共处一室。由于放疗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及脱发等引起的形象改变, 可引起其他患者对放疗患者产生恐惧感。在接诊要和放疗患者安排同一病房的患者时, 预先向患者说明放疗患者脱发等外形改变及恶性肿瘤不会传染, 放疗患者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 让新入患者有思想准备, 同时也让其他患者给予放疗患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得放疗患者时时处在轻松愉快的病室环境中。
5.3 医务人员应增加对放疗患者的交流与情感支持, 注意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感受, 重视患者的主诉, 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 杜绝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莉, 段丽丽, 李铮, 等.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基本需要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9) :799-801.
[2]孙建蘅.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64.
[3]谷铣之, 殷蔚伯, 余子豪, 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7.
[4]黄肖光.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2) :180-181.
放疗并发症 篇8
关键词:肿瘤手术,放疗和化疗,带状疱疹,干预方法
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 通常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并且会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常需要放疗和化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巩固[1], 而放疗和化疗期间又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 带状疱疹就是常见的一类并发症[2]。本次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25例肿瘤术后放疗和化疗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探究病因和治疗效果, 旨在改善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情况, 同时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25例肿瘤术后放疗和化疗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分析, 25例患者中不包括严重肝肾疾病以及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 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5例患者中, 男17例, 女8例, 年龄40.5~70.5岁, 平均年龄 (56.35±4.25) 岁, 均因为肿瘤进行手术, 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同时出现带状疱疹情况,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和周身不适。
1.2 方法
我们对25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后, 立即停止放疗和化疗, 并进行对症治疗。首先, 选用阿昔洛韦软膏对患者皮损部分进行均匀涂抹, 2次/d, 然后干扰素30万U进行肌肉注射, 两天注射1次, 另取0.1 g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让患者进行服用, 2次/d。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 可以同时加用阿昔洛韦注射液, 剂量为500 mg, 方法为静脉滴注。患者在干预治疗期间, 应严格对患者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停止使用其他与本病相关的药物, 防止对本次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并在用药期间严格遵照医嘱, 然后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愈时间进行观察, 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跟踪访问,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 用t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改善, 改善时间最短为4 d, 最长为16 d, 平均改善时间为 (9.25±3.14) d;治愈时间最短为7 d, 最长为24 d, 平均治愈时间为 (13.45±2.12) 天;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症状为后遗神经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跟踪访问发现, 3例患者不良反应在6个月内消失, 4例患者仍然在持续跟踪中。见表1。
3 讨论
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 该病后对健康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部分患者病情如果出现不良发展, 很容易对生命产生威胁, 因而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手术[3], 手术治疗往往能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常需要采用化疗或放疗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巩固, 化疗或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因而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且常规的治疗方法一般很难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4]。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患者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常规的治疗就很难再满足临床需求, 因而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探究有效的方法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文我们就此展开讨论。
本次研究对我院接收的25例肿瘤术后放疗和化疗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分析和对症治疗,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对患者采用阿昔洛韦、双氯芬酸钠和干扰素等药物治疗, 25例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最短为4 d, 最长为16 d, 平均改善时间为 (9.25±3.14) d;治愈时间最短为7 d, 最长为24 d, 平均治愈时间为 (13.45±2.12) d;7例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跟踪访问发现, 3例患者不良反应在6个月内消失, 4例患者仍然在持续跟踪中, 而我们对未恢复的4例患者进行观察发现, 患者的年龄均为超过60岁的老年人, 可能与患者体质较弱存在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 患者并发带状疱疹多与患者体质存在关系, 而本次研究的25例患者均为肿瘤患者, 且患者进行相关手术治疗, 身体的免疫情况受到一定影响, 继而患者均接受了放疗或化疗, 身体的免疫功能继续受到抑制和破坏, 从而导致病发[5]。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立即对患者停止放化疗, 同时采用免疫调节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 而后患者情况均得到一定缓解和改善;部分患者又出现继发的并发症状, 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而该部分患者年龄均偏大, 同时身体情况均较差, 因而我们断定, 肿瘤患者手术后进行放化疗出现带状疱疹, 与身体情况和免疫功能存在密切关系。在对患者症状进行干预的同时, 应该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调节, 提高患者免疫力, 从而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治疗[6]。
综上所述, 肿瘤患者术后放疗和化疗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的原因多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在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患者使用一定量的免疫调节剂, 同时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调节, 以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恩文, 王东林, 马惠文, 等.57例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学, 2015, 44 (26) :3655-3657.
[2]韩素梅, 张木仙, 陈文峰, 等.阿昔洛韦序贯神经阻滞在43例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25) :5693-5694.
[3]李海燕, 蔡丽敏.带状疱疹合并恶性肿瘤与否的治疗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14) :1936-1937.
[4]梁静, 赵红丹, 李春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肿瘤患者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9) :139.
[5]付强, 郑宝森.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4) :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