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2024-06-02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共11篇)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1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科的重视, 妇产科也不例外, 尤其是孕妇的心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分娩过程中, 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对分娩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 从而导致产妇难产, 进而需要改为剖宫产术。临床中,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 给予相对应的心理护理, 使得孕妇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顺利完成整个分娩过程。

分娩期的心理特征

恐惧、紧张:分娩过程中, 由于存在持久而强烈的宫缩疼痛, 孕妇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初产妇和高危产妇常见, 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 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感到紧张恐惧,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有关分娩的负面影响。对待产室陌生, 孤独噪杂的环境, 看到其他产妇临产阵痛的表情, 以及由阵痛造成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怕自己不能坚持, 怕痛, 怕出血, 怕发生难产, 怕胎儿畸形, 怕有生命危险, 致使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于有难产史及以往有过妊娠致畸因素的产妇, 唯恐发生意外, 心理更加紧张。

焦虑:在分娩过程中, 焦虑是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 由于产妇不能充分地认识分娩, 面对医院的陌生环境会感到局促不安。另一方面, 进入产程后随着阵痛的开始, 担心胎儿的健康状况、产程不能顺利地进行等, 常常表现为听不进去医护人员的解释, 不配合相关的分娩动作。特别是对有不规律宫缩以及宫缩乏力, 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 焦虑心理更为突出。

担忧:有的孕妇过度注重胎儿的性别, 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农村孕妇或丈夫是独生子的孕妇, 担心婴儿性别不符合家人期盼, 因而心理压力很大。城市孕妇都过多顾虑会不会出现难产或危险等。

缺乏耐心: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孕妇都是独生女, 从小生活环境比较优越, 一旦怀孕更成为了家中的重点保护对象。随着预产期的到来, 生活角色的改变, 没有信心, 到预产期仍无产兆时, 有的孕妇则失去耐心等待临产, 而选择剖宫产。有的孕妇害怕妊娠过期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渴求心理:对异常分娩时的孕妇, 此次妊娠心情格外紧张, 无论做任何治疗时, 都先为孩子着想, 知识层次越高的孕妇, 对下一代的期望越高, 担心分娩过程中胎儿是否安全。

家庭情绪的影响:家庭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孕妇的情绪, 家属喜悦情绪能直接减轻孕妇的恐惧心理。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保持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 在孕妇入院后, 向她们介绍自己, 详细地介绍入院须知及注意事项, 帮助她们熟悉医院的环境, 应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帮助孕妇消除对分娩的紧张恐惧, 向她们详细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 使得产妇懂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产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消极的负面心理因素可导致产程的延缓, 甚至可能造成胎儿窘迫。鼓励产妇调整好心态, 使产妇能够自我的树立正确和积极的态度, 树立信心, 从而能够保证产程的顺利进展。医护人员的一些言谈举止也会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加重她们不良的心理因素, 此时应该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如对待产妇应该保持微笑, 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 做好基础护理, 尽量满足产妇的心理、生理需求, 帮助产妇擦汗, 按摩腹部, 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的疼痛。

做好知识宣传工作: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 在产检中以和蔼的态度向产妇讲解与分娩有关的知识, 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 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放松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 以减轻产妇紧张恐惧心理。在宫缩时, 医护人员应该耐心指导产妇如何配合呼吸及按摩腹部或腰骶部, 从而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以及分娩时要与助产士密切配合。妊高症患者如出现头痛眼花等异常情况, 应该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相应的处理。

理解体贴产妇:医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真正理解体贴产妇。护理人员要从各方面关心产妇, 为产妇着想, 并让有经验的产科护理人员用切身体会讲解分娩经验, 让产妇从中得到支持与鼓励, 帮助她们度过心理障碍。

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与个人的痛阈相关, 更重要是其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影响, 且在其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如果在分娩过程中, 产妇出现不良情绪, 对疼痛难以忍受, 宫缩时就大喊大叫, 认为这样疼痛就能减轻, 实际与此相反, 这样只能消耗体力和精力, 不利于宫缩的进行, 出现宫缩乏力, 最终造成难产。所以此时, 应该鼓励产妇, 安抚她们的情绪, 引导产妇调整呼吸, 放松精神, 正确运用腹压, 经常巡视, 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忧虑和怕痛的心理。对于疼痛耐受性差的产妇,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安慰, 嘱咐产妇如出现不适时, 应该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帮助她们改善不适感, 有时可以采用一些肢体语言, 如轻轻触摸产妇腹部, 对产妇的情绪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鼓励产妇休息和饮食:护理人员应该对产妇要保持耐心, 安慰和鼓励她们, 告之无宫缩时应该多休息。夜间保持安静, 增加睡眠, 鼓励孕妇多进食保证营养, 鼓励多排便, 足够的热量才能保证足够的产力, 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分娩, 缩短产程, 减轻痛苦。

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在观察产程过程中, 操作者认真对待, 细心观察。操作时应该使用正确的轻柔的手法, 同时记录结果。如必要时, 可以和产妇进行交流, 告之结果, 让她们感受到亲切、尊重和重视感, 有利于帮助她们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 树立信心, 增强意志, 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总之, 妊娠虽然是孕龄妇女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对她们来说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 也可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一系列的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和健康, 因此, 必须关注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医护人员要做好妊娠生产方面的宣传知识, 指导其消除不良的情绪, 给予鼓励, 树立信心, 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

参考文献

[1]徐美君.浅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前沿, 2012, (21) .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孕妇临产后的不同心理特点,找出干预临产妇异常心理的措施.实施心理护理,是使孕妇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的有效措施。

方法 抽取2008年8-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孕妇26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 D S)和焦虑自评量表(S A S)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 1 3 例,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干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13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将两组剖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经积极干预的临产妇,其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室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产程的活动期较对照组缩短。

结论 针对临产妇的不同心理特点户 强护理,硫导孕妇心理压力,能有效加速产程,降低刹宫产率、阴道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关键词:孕产妇,异常心理,心理护理

【Abstract】 purpose After labor for pregnant women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abnormal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care, is safe for pregnant women through pregnancy successfully delivery of effective measures.ways Enthusiasm for the maternal patient, meticulous, and explained that the concern and caring, respect and love to feel, to trust in satisfaction of health care.results

The lifting of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nal anxiety, nervous, pessimistic, negative emotions of depression, to mobilize their initiative to cope with the care and health care workers.Conclusion Learn the late pregnancy and at the emergence of maternal clinical psychological questions,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varying degrees of fear, tension, anxiety, depression, bad mood, to give pregnant women more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pregnant women in order to enable a peaceful transition of perinatal,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care patients.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poor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0.引言 孕产妇—-几乎是每一个妇女都需经历的特定角色。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还有产妇心理因素。孕产妇在妊娠期及分娩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使他们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对产妇和胎儿是不利的。孕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如何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尤其受到孕产妇及家庭的重视,护士的护理在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1]。孕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这一全过程中,孕产妇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在严格遵守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热情,细致,消除她们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可以改善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稳定情绪、减轻痛苦,从而能使孕妇安渡围产期。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4日至8月24日,我在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实习,共收治25例孕产妇待产,全部都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顺利产下婴儿。通过对她们的护理,我发现多数护理人员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的认识还处于非常薄浅阶段,有些言行甚至会加重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因此,实施心理护理,给与孕产妇更适当的心理护理,从而使孕妇稳定情绪、减轻痛苦,安渡围产期,同时也对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有积极意义。2.心理分析

由于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孕产次的不同,所以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不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均存在恐惧,紧张,忧虑,烦躁心理。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以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的不当宣传;经产妇则来自对上次分娩的回忆。一方面害怕和恐惧分娩,另一方面又紧张胎儿的身体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敏感多虑,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另外一种初产妇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以至于大吵大闹,影响正常产程进展。大多数产妇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有的产妇是第一次住院,对医护人员、环境陌生、感到处境孤独无助。有的担心家庭的应对能力和婴儿的健康问题等等。3.心理护理

孕产妇是正常状态下的特殊群体,必须注意分娩也有两重性,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分娩绝大多数是顺利的,但并不能排除在分娩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因而,能否使产妇处于最佳的状态,迎合分娩并合谐配合,是助产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

首先,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举止文明礼貌、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同时,避免器械撞击声和分泌物等不良刺激,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语言对病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心理效应方面,良好的语言修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本需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3]。在与孕产妇及家属交谈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并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与病人沟通,并应主动上前,面带微笑,以关怀的语言向病人问候,耐心而中肯地回答孕产妇提出的疑问,帮助孕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孕产妇能积极配合治疗。

3.1 临产期心理护理

临产期的孕妇,心情十分矛盾,既盼分娩又怕分娩,在情绪上,又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畏惧心理,既怕疼痛,又怕出血,更怕难产等等。所以这个阶段的额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为她们创造优越环境,如尽量减少燥音及恶性刺激等,使她们争强信心,消除顾虑。

首先,护理人员真诚的自我介绍是与产妇建立信任的关键。在陪产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对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初产妇产程相对经产妇长,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急躁情绪,应安慰产妇并讲解产程各期的最长时限。对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细心、耐心地安慰。指导宫缩时做深呼吸,并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协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能量,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3.2 分娩期心理护理

分娩期,助产人员对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恪守规章,严于慎独,果断敏捷,准确无误,从而做到万无一失。首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产妇进入产房后,把顺利分娩的希望寄托在助产人员身上。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体察,给予理解。那怕是微小的心理变化,也应注意关照,并经常守护在产妇身边,予以安抚和关心,给予家人的感受,从而增强其信心。在分娩期间,由于年龄、心理因素的差异,文化素质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亦各有不同,产妇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所以在接生过程中,要注意杜绝一切不良刺激,包括大声喧哗,说笑等。做到既专心工作,防止差错,又能使产妇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总之,在接生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护理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6~8 s,深吸一口气后再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促使胎先露下降及胎儿娩出。宫缩间歇期,全身肌肉放松,闭目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屏气用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助产操作适时、适度,杜绝会阴撕伤及新生儿产伤。

3.3 分娩后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后,护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产妇的身心护理上。在这个阶段,要勤于观察,想方设法减少她们的痛苦并防止意外发生。首先要告诉产妇胎儿已顺利娩出。至于性别方面事先进行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期望,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性别与期望的相反而受到精神打击。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避免导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极大,身心皆处于疲劳状态;同时切口的疼痛,也使产妇感到极不舒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的及时开导与体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促进宫缩,预防产生大出血。特别在产妇办理出院时,应注意指导产妇如何做好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全过程护理中,随时调整,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使所制订的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执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护理工作进入最佳状态,护理质量逐步上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次仁德吉.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作用.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108):1782.2 李志娟,谭艳华,杨建华.某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国际护理杂志,2006,25(5):357.杜建丽.临床中应重视语言护理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108):1781 4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42.5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17.6 王泽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6.3护理干预措施:产妇入院第1天,首次接诊护士作为其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介绍自己,介绍环境包括其他工作人员。负责产妇的心理及身体因素的评估,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参与每天的查房工作,真诚对待产妇,取得产妇的信任,掌握产妇微小的心理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分娩前的准备指导,进行产前教育,提供分娩期间身体、心理上变化的相关资料,介绍宫缩及其疼痛情况、放松技巧和每次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和结果,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调动产妇与助产人员配合的积极性,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时应缓解产妇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感到具有控制感和对分娩充满信心。

3.2 疼痛与舒适改变

产妇的疼痛和舒适改变往往与子宫收缩和膀胱充盈和环境不适以及家庭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持有关。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疼痛往往为正常宫缩引起的腹痛和每次宫缩时引起的腰骶部暂时性和持续性疼痛。护士在疼痛发生时应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安慰产妇,当不能留在患者身边时应向患者说明去向,离开时间不要太长,将呼叫器放在产妇能拿到的地方。腰骶部疼痛时按摩腰部以减轻症状,同时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的反应,及时发现情况,了解产程进程,让家属及产妇明白自己对产程的掌握情况,增加安全感。给予产妇关爱和关心,允许家属陪伴,给产妇有效的家庭支持,教会产妇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等。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当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褥。鼓励产妇多次少量进食,摄入充足的水分,鼓励其1次/2 h~1次/4 h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在第二产程中腹痛和腰骶痛及均加剧,此时责任护士要陪伴在产妇身边,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支持,指导其屏气和用力,使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积极参与分娩过程,出汗多时及时用湿毛巾擦拭,解除不适,在宫缩间歇时协助其饮入液体,以有助于产妇积聚能力顺利分娩。

3.3 有受伤的危险

受伤包括产妇及胎儿双方面的问题,在产妇表现为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在胎儿有头颅血肿和骨折的危险,护理干预措施:受伤一般发生在第二产程,护士应严密观察产妇情况,密切观察胎心,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尽早结束分娩过程,并指导产妇运用腹压,需要一直提醒产妇用力的技巧并给与鼓励和安慰,如产妇用力不当,体力消耗较大,反而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对产妇容易引起产道长时间受压,可发生缺血性坏死,产后易发生膀胱阴道瘘,胎儿易发生宫内窒息,此外胎头长时间受压,易引起颅内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屏气,正确使用腹压,避免产程延长,控制分娩过程另外和接生者配合好在胎儿娩出时注意保护会阴,让胎头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这是预防会阴撕裂的关键[3]。

3.4 亲子间关系改变的危险

有的产妇因为家庭和社会关系,对新生儿性别不符合或家属表现不满意而引起烦躁和怨恨,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尽早与新生儿接触,鼓励母子间的交流鼓励触摸和拥抱新生儿,帮助产妇在新生儿产后30 min内进行吸乳,帮助其与新生儿互动,并与家属交谈,尽量改变其性别歧视观念,使其照顾好产妇,促使家庭成员接受新生儿,特别是配偶的支持和接受,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从而形成较好的母子互动。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产妇顺利的度过分娩期,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母子危险的发生,确保母子平安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健康的需求也提高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以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干好本职,工作之余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孕妇产前检查紧张的自诉:“门诊B超检查诊断:提示胎儿脐带绕颈,是否分娩时比较危险。”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护理。1 心理分析

孕妇心理十分复杂,担心胎儿在宫腔中是否能缺氧,影响胎儿长重等,由于大多数产妇是初产妇,又大多来自农村,对生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B超提示脐带绕颈。无疑会给临产孕产妇增添一份心理压力,担心能否顺利分娩。2 护理体会

2.1 门诊孕妇的健康教育,妊娠中、晚期应定时到门诊接受检查。医务人员应教会孕妇自己数胎动,注意胎动情况,发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适时到医院就诊,以确保胎儿安全人健康。

2.2 住院孕妇的热情接待:当孕产妇进入产科住院,护士应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地做好病房环境介绍,病房管理制度,特殊物品的使用,帮助其熟悉主管医师及主管护士是谁。医务人员应仪表端正,举止大方,精神饱满,各项操作娴熟,所有这些都可使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别外,产妇入院后的检查情况应向孕妇及其家属作适当的解释及交待,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讲明分娩时可能存在产妇和胎儿方面的并发症。并作相应的医学常识指导,消除孕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应告诉孕产妇及其家属,医务人员对胎儿脐带绕颈的处理方案。例如:待产孕妇,产程未开始之前,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的吸氧,可防胎儿宫内缺氧。2.3 做好产程中的护理:产妇进入第一产程,都在临产室由助产士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定时查宫口开大程度及先露下降的水平,按时听胎心并作胎儿心电监护。助产士应鼓励孕产妇按时进水,进食,增加储备能量,并多与产妇交谈,分散对宫缩疼痛的注意力,及时转告胎儿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若发生胎心变化,短时内不能分娩时,立即吸氧并迅速通知医师,剖宫产结束分娩。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助产人员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接生准备,教会产妇宫缩时如何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期如何放松休息,及时向产妇交待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以避免产妇产生紧张和忧虑心理,多安慰与鼓励产妇,使其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分娩这一正常生理现象。

2.4 胎儿娩出后的护理:产妇最急切的心情是快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声,知道是否正常。作为助产人员应理解刚做妈妈的产妇的心情,分娩后应及时作适当的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若遇到胎儿宫内窘迫,能立即通知医师,根据产妇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方式,尽快结束分娩;若遇到新生儿窒息,能立即协助医师参与抢救,并给产妇相应的安慰与解释。复苏后的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并按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常规护理。

孕妇的心理需要

怀孕阶段所引起的身体外形以及家庭中色角的变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变,均可引起孕妇心理变化、造成压力。孕妇应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取决于自身的情绪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妊娠的态度。护士须熟知妊娠的心理变化,以便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孕妇的调适过程。概括孕妇的心理变化特征及需求如下:

1、早期妊娠阶段

心理反应强烈,感情丰富,诸如矛盾、恐惧、焦虑、将信将疑或内向性等,类似的情感变化甚至可波及妊娠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初次妊娠者,孕妇出现的情绪不稳定、好激动,易发怒或落泪,特别需要人们的关怀。大多数妇女都能接受妊娠的事实,产生履行职责的感觉并确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这一职责,这种愉快的感觉将促使其做好进入母亲角色的心里准备。行动上表现为观察其他母亲来改变自己的言语、行为以便领悟母亲的情感,促使适应妊娠。另一些妇女对妊娠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情绪,或对妊娠状态深度焦虑,表现为抑郁、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等复杂的心理状况,产生被保护和照顾的要求。此时要为孕妇提供发问的机会,鼓励孕妇充分暴露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也可以安排交流、讨论的机会,允许她们去了解别人,分享感觉,有助于消除烦脑,促进理解妊娠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所以,本阶段的护理目标在于促使接受妊娠。

2、中期妊娠阶段

胎动出现是此阶段的突出表现,孕妇常凭借已接受妊娠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活动,达到精神上的接受妊娠。胎动出现、胎心可被听到,使母亲体验到新生命的存在,母亲被充实并得到发展。表现为孕妇开始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感兴趣。理想的护理措施是帮助他们参加各种类型有关分娩的讲课,提供育儿常识。为使孕妇在本阶段考虑承担母亲的作用,建议她们建立广泛的社会交往,增加与母亲接触的机会,获得更多有关做母亲的知识。此期,孕妇常显示出一种以本人为中心的倾向,这种变化可来自前人的偏见、本人的需要以及体内胎儿的需要。表现为宁可别人给予她而不是她付予别人,这种自私的行为还可来自体内激素的变化,以及本人对妊娠过程的理解。某些孕妇情感可能变得更为敏感、易怒、泪汪汪和喜怒无常。对此,护理人员应建议家人予以理解,并对孕妇做出适当的正确劝诱。本阶段的护理目标在于促进适应妊娠,护理个案时,需留意来自家庭和患病成员的影响并给以帮助,及时避免或纠正异常情况的发生。

3、晚期妊娠阶段

妊娠6个月以后,孕妇在体力、情感和心理状态方面开始经历一个异常脆弱的时期。胎儿越发变得珍贵,孕妇担心各方面的危险会给胎儿带来伤害,害怕身体变化使自己保护胎儿的能力减弱,处处显得小心翼翼,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并要求丈夫更多地留在身旁,期待他的保护。晚期妊娠阶段,孕妇迫切期待分娩以终止妊娠,同时伴随矛盾心理,因为分娩可以排除来自妊娠的“困扰”,但本人及胎儿的安全又将面临一个实际的威胁。尤其关于分娩的种种传说,包括分娩的危险均可能加重恐惧心理。复杂的心理活动常常扰乱了正常睡眠,睡梦增多。睡梦大多反映了孕妇对胎儿及本人的担心、忧虑和烦恼。因此,在妊娠的最后阶段,更需要为孕妇提供具体的护理措施,以帮助缓解症状减轻不适。对于复杂的心理状态要给以全面准确的评估,并为孕妇及其家庭提供心理上的需要,安排发问及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除了指导他们认识分娩的过程,还要为他们传授沟通技巧。增强新家庭处理问题的能力,协助家庭获得各种经验,使孕妇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分娩。

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这一全过程的护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产妇待产期护理;2产妇分娩中护理;3产妇分娩后护理。在这三个阶段中,助产人员在严格遵守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制订一套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周密、细致、科学的护理计划,寓自己的情感与关怀于执行计划之中,认真搞好护理工作。1 产妇待产期的护理

产妇是正常状态下的特殊群体,必须注意分娩也有两重性,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分娩绝大多数是顺利的,但并不能排除在分娩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因而,能否使产妇处于最佳的状态,迎合分娩并合谐配合,是助产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对临产期的产妇,首先要加强心理上的护理,因此期的产妇心情矛盾,既盼分娩又怕分娩,在情绪上,又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畏惧心理,既怕疼痛,又怕出血,更怕难产等等。助产人员可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为她们创造优越环境,如尽量减少燥音及恶性刺激等。通过介绍分娩顺利的产妇,使她们相互认识,并进行交谈,以“老”带“新”,给予家庭的感受增强信心,消除顾虑。2 产妇分娩中的护理

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我国的计生政策,已经使人们的生儿育女从一种单纯的自然繁衍后代的生理过程转变为提高优生优育的质量过程,并且优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助产技术的好坏,既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起了一定的影响,也牵动着千万父母心。因此,如何提高人类的优生质量,使社会诞生更健壮聪明的后代是排在助产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职责课题。可以说每次接生,都是对助产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德的一次检验。所以助产人员对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恪守规章,严于慎独,果断敏捷,准确无误,从而做到万无一失。首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产妇进入产房后,把顺利分娩的希望寄托在助产人员身上。因此,助产人员应善于体察,给予理解。那怕是微小的心理变化,也应注意关照,并经常守护在产妇身边,予以安抚和关心,给予家人的感受,从而增强其信心。在分娩期间,由于年龄、心理因素的差异,文化素质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亦各有不同,产妇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所以在接生过程中,要注意杜绝一切不良刺激,包括大声喧哗,说笑等。做到既专心工作,防止差错,又能使产妇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总之,在接生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3 产妇分娩后的护理

产妇分娩后,护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产妇的身心护理上。在这个阶段,要勤于观察,想方设法减少她们的痛苦并防止意外发生。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极大,身心皆处于疲劳状态。同时切口的疼痛,也使产妇感到极不舒服。这就需要助产人员的及时开导与体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促进宫缩,预防产生大出血。特别在产妇办理出院时,应注意指导产妇如何做好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全过程护理中,随时调整,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使所制订的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执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护理工作进入最佳状态,护理质量逐步上升的重要保证。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还有产妇心理因素。助产人员在待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妇心理特征,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稳定情绪、减轻痛苦。字串5

心理特征

字串1

由于产妇的孕产次、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的不同,所以在待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特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不论是初产妇或经产妇,均存在恐惧、紧张、忧虑、烦躁心理。初产妇耳闻亲朋好友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以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的不当宣传,经产妇则来自对上次分娩的回忆。一方面害怕和恐惧分娩,另一方面又紧张胎儿的身体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其中文化素质偏低者,缺乏对分娩的一般常识,心理反应很强,过分恐惧与紧张,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以至于大吵大闹,影响正常产程进展。由于家庭状况的影响,产妇在忍受分娩阵痛的同时,一方面期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另一方面对自己分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感到烦躁不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此次住院以初产妇自居,隐瞒其婚前生育史者,担心对此次分娩有影响而感到不安。字串1

心理护理措施

首先,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举止文明礼貌、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同时,避免器械撞击声和分泌物等不良刺激,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

2.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助产人员真诚的自我介绍是与产妇建立信任的关键。在陪产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对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初产妇产程相对经产妇长,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急躁情绪,应安慰产妇并讲解产程各期的最长时限。对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细心、耐心地安慰。指导宫缩时做深呼吸,并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协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能量,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字串8

2.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6~8 s,深吸一口气后再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促使胎先露下降及胎儿娩出。宫缩间歇期,全身肌肉放松,闭目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屏气用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助产操作适时、适度,杜绝会阴撕伤及新生儿产伤。

字串3

2.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首先要告诉产妇胎儿已顺利娩出。至于性别方面事先进行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期望,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性别与期望的相反而受到精神打击。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避免导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

字串1

在临床助产过程中,必须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使产妇消除心理障碍,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的生活质量。另外,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活动也应当引起产科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手术指征,正确认识产妇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经济困难而待产失败必须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无能,是家庭的负担,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对手术后治疗漠不关心,缺乏照顾新生儿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郁郁寡欢,甚至偷偷哭泣。作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责任心,运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和蔼的态度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促进其尽早摆脱这种状态,帮助她们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走向新生活。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3

1.入院宣教

孕妇入院时医护人员应仪态大方,面带笑容,热情亲切接诊孕妇,在与孕妇交谈中了解其心理需求,讲解有关妊娠、分娩的生理常识,耐心解答其疑问,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使其以轻松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一切,加强医患之间的信赖、责任感,增强孕妇分娩时的信心。

2.产时心理护理

进入产程后,鼓励待产妇少量多次进食,给予流食或半流食,以保证能量供应,保持充足的体力。对因阵痛而拒食的产妇,应多加劝慰,鼓励进食,耐心喂食。对特别害怕疼痛的产妇,对其关心体贴,主动与其交谈,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疼痛的原因,疼痛是宫缩所引起,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深呼吸,行下腹部及腰骶部按摩,并在宫缩时与她谈话,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劝其不要哭喊。哭喊对其本人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不利于分娩。观察产程应严密细心,检查时动作轻柔,并及时将产程进展告知产妇,对待产妇提出的问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以消除其疑虑,增加分娩安全感。及时鼓励产妇,增加其信心,从而与我们密切配合。进入第二产程后,要让产妇了解自己才是分娩的主人,是分娩的主导者,医护人员仅能帮其“助产”而已,指导产妇宫缩时向下用力,以加速产程进展,在宫缩间歇时,全身放松,安静休息。胎儿娩出后,告知产妇不要激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妨碍宫缩,引起产后出血。

3.体会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但是相当数量的初产妇因为从外界听到许多有关分娩的负面说法,所以担心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致使临产后精神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而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缓慢,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儿窘迫。而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产妇不应有的恐惧和焦虑情绪,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提高产科质量。所以对待产妇应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69.

[2] 黄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分娩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评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9~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6例,对照组208例。实验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均为第一次怀孕,骨盆各经线均在正常范围,均无高危因素,且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身高各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入院后收集资料了解分析孕妇的心理特征、了解孕妇的诊断、治疗、护理的实施情况,予以口头形式讲解、光盘示教进行分娩期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1.2.1 入院宣教

护士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关心体贴并主动与其交流,介绍自己、主管医生医院环境和注意事项,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分娩前的准备指导,说明分娩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分娩的疼痛是一种生理现象,要正确对待宫缩时的疼痛,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安心等待分娩。

1.2.2 分娩期妇女的心理特征分析

(1)恐惧紧张心理:初产妇对环境陌生致使疼痛加剧,甚至大喊大叫,从而消耗过多体力能量,造成宫缩乏力、产程延长;(2)忧虑烦操心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一方面期望尽快结束分娩,另一方面对自己能否生个理想孩子而忧心忡忡和烦躁不安;(3)激动兴奋心理:为自己顺利娩一自己渴望的孩子而激动兴奋异常、情绪失控,致使加速血液循环,加大失血量。(4)沮丧苦闷心理:产后婴儿性别与其期盼不符而精神上备受打击,导致产后出血和产后抑郁;(5)渴望依赖心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渴望亲朋好友守在身旁给其鼓励和信心,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1.2.3 分娩期心理护理

针对产妇不同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采取口头讲解及发放宣传资料、辅以肢体语言示范指导。讲解时使用通俗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生硬粗鲁等语言。文明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主动关心产妇的需求,以获取她们的信任。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听取、耐心解释。还可以让已娩产妇讲解亲身体会给予榜样,使其对分娩产生安全感,消除她们的紧张恐惧心理。在产程中,要不断鼓励孕妇正确理解宫缩引起的腹痛,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指导孕妇配合助产时的工作,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让产妇想象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即将降临的幸福情景,以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阈,使胎儿安全娩出[1]。产后产妇因妊娠期分泌紊乱和娩后新生儿畸形或性别不如意,易出现精神方面症状如,自卑失望、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若不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会发生产后大出血、产后抑郁症。应针对实际情况科学安慰产妇,向其讲述不良心理状态对自身的影响,同时对其家属也要进行宣教、指导和说服教育,共同使产妇平安度过产褥期。

2 结果

观察项目: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见表1。

χ2=68.83,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3 讨论

分娩期作为一种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应激。心理护理目的是减轻应激原,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的产妇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教育,使产妇了解分娩知识并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解除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充分发挥产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产程,促进产妇顺利正常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通过一对一心理护理,可以密切护士与产妇的关系,增加她们对医务人员信任和支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分娩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助产人员要有扎实良好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要求助产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分娩期妇女,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5

【关键词】分娩期产妇;心理护理;产程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72-02

妊娠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妊娠晚期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产妇来说是强烈、持久的应激源,不仅产生精神上的心理应激还产生生理上的应激[1],护士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妇的影响。在分娩过程中很多产妇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我们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保证产妇能顺利度过分娩期。本文介绍我院对自然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0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对照组,各450例,观察组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28.5±4.7岁,初产妇290例,经产妇160例;对照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27.6±5.1岁,初产妇280例,经产妇17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应用VAS评分标准对产妇产程中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抑郁自测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产后抑郁情况。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预防性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产妇的情况,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的基础上,找到产妇心理应激源,心理干预护理才能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产妇入院时护士应态度亲切,积极暗示鼓励支持的语言,消除患者的惊恐,取得患者的信任,对合并妊娠并发症的产妇应表现出镇定、专注、严肃态度,避免轻浮冷漠,给患者一个稳重的形象[2],做好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探视制度、休息制度、配餐制度,让产妇熟悉环境并有受重视的感觉。

1.2.2分娩前护理 产前告知孕妇分娩疼痛是一种自然生理,疼痛也是暂时的,绝大多数孕妇都能安全度过分娩期,使孕妇对分娩过程有所了解,对宫缩的情况有心理准备,并详细告知孕妇如何去做,消除紧张情绪。

1.2.3产程心理护理 产妇被送入产房后待产妇均被强烈的阵痛折磨的心神疲惫,保持产房安静,鼓励产妇少量进食,多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及体力充沛,精神上给予鼓励、心理上给予疏导,良好的精神状态度过分娩[3]。第二产程宫缩强度及频率均达到高峰,产妇在宫缩时向下屏气用力,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深吸一口气,闭嘴随子宫收缩机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同时应用语言催产,宫缩间歇期全身肌肉放松,以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等待下次工作时用力。胎儿娩出后,嘱产妇全身放松,告知新生儿一切正常,不可盲目告知产妇新生儿性别及缺陷,用安慰、亲切语言,避免诱发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0min内继发子宫再次收缩,指导产妇向下用力,轻拉脐带,脐带不回缩,可协助胎盘娩出,注意观察胎盘是否完整。

1.2.4分娩后护理 分娩后30min指导哺乳及饮食,饮食以汤类为主,增加乳汁分泌[4],适当增加水果以防止便秘,产后注意产妇心理变化,同时与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避免不良情绪所导致的泌乳减少及产后出血。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 x±s)表示,使用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产后抑郁情况比较见表1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分娩疼痛评分低、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大部分医务工作者还是提倡顺产,经阴道自然分娩,对产妇产后恶露的排出及免疫力提高均有积极意义,对于新生儿,经历了产道的挤压、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更容易排除体内污染物,有利于新生儿肺脏的成熟及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建立,此外经过产道的挤压,新生儿皮肤得到更多的抚摸[5],对神经大脑发育也有积极意义。但是大多数产妇选择剖宫产,多是担心产程疼痛及恐惧有关。在本文中介绍我院对自然分娩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效果好。对自然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产妇在产程中紧张、焦虑情绪,缩短产程,顺利度過分娩过程。

参考文献

[1] 姚兰霞.心理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117.

[2]孙华,张露萍.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126-127.

[3]姚兰霞.心理护理在产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58.

[4]Hoddinott P,Allan K,Avendl A,et吐Group interventions to iraprovehealth outcomes:aframeworkfortheirdesign and ddivmy.[J].BMC Public Health,2010,10(1):800.

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 篇6

1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历时较长, 且产妇体力消耗较大。首先要了解产妇对分娩知识掌握的程度, 并给予补充。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性的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 加深与产妇间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 及时解决其提出的问题和需求, 增加医患之间的感情, 以消除产妇的顾虑, 增强信心。为了减轻痛苦, 根据产妇需要变换体位, 握着她们的手, 也可以给她们按摩腰骶部, 使产妇感觉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照顾, 在心理上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对吵闹不安者, 要更加热情, 细心耐心的照顾与安慰, 并激发其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保持其精神愉悦, 情绪稳定, 为即将出现的第二产程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指导她们每次宫缩时可做缓慢的深呼吸动作, 这样既可以增加氧气的吸入, 提高产妇血液内氧的含量, 有利于胎儿在子宫内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子宫肌肉的疲劳, 又可以使产妇转移注意力, 保持镇静, 使宫缩协调进行。另外还要鼓励产妇进食 (以清淡而具有丰富营养的半流质饮食为宜) , 以储备热量, 增强体力, 注意睡眠, 对于不能进食又呕吐者, 应静脉输液补充能量, 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

2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称第二产程。此期最为关键, 历时较短, 但宫缩持续时间长, 间歇时间短, 此时应做好精神鼓励和技术指导。心理护理人员更加要和颜悦色, 忙而不乱, 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稳与解释, 给产妇安全的感觉, 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 鼓励进食、休息, 这样才能避免因宫缩乏力而导致难产。同时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 正确使用腹压 (让产妇双足蹬在产床, 两手握产床把手, 宫缩时深吸气屏住, 然后如排便样向下屏气以增加腹压, 于宫缩间歇时, 产妇呼气并使全身肌肉放松;宫缩时再做屏气动作, 以加速产程进展) 。第二产程由于产妇体力的消耗, 体质弱或宫缩持续时间短, 强度不够等原因所致腹压不足, 除应用药物加强宫缩外, 还应及时给予产妇肯定和鼓励, 并注意进行情感交流。如微笑的表情, 目光的接触及身体的姿势等。将产程的进展及胎儿情况随时告知产妇及家属, 使他们在知情无顾虑情况下分娩。给产妇信心, 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 以取得密切配合, 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3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称第三产程。当胎儿娩出后, 多数产妇已精疲力尽, 此时可嘱产妇休息。同时注意产妇血压、脉搏、阴道流血量及软产道撕裂伤情况。如新生儿有异常情况, 应及时处理, 但要避开产妇, 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通过谈话, 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安慰, 避免产妇情绪波动, 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要在30 min内给予母婴接触, 清洗乳头, 及时开展母乳喂养, 让产妇享受阵痛后的喜悦。嘱产妇注意休息和营养, 以利于尽快恢复体力。

4小结

心理护理可降低孕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 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 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 减少出血量, 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 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护理人员加强并正确给予产时的心理护理, 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的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增加孕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 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住院正常足月分娩并决定在本院行产后检查的产妇268例, 年龄18~42岁, 平均28岁。孕34~41周。初产妇232例, 经产妇36例, 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 如骨盆、胎位等;均无明显的高危因素与伴发疾病。将该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90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单胎头位, 无妊娠合并症, 并发症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产妇入院后由产科医师进行监测, 观察产妇的生理状况及各种妊娠反应,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加强护患沟通, 通过温馨关怀的语言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 使他们理解妇产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 使其懂得防微杜渐, 自觉遵守, 减少各种自身因素造成的事故。针对孕产妇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障碍问题, 尤其是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的高发生率。开展各种形式对孕妇和家属宣传围产保健及围产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 提供咨询与指导, 减少其心理障碍, 缓解产妇情绪, 防止意外的发生。病房保持安静、整洁、温馨, 开展有关孕产妇方面的活动, 使产妇的身心放松。带领产妇参观待产室、产房, 告知产妇自出现规律宫缩, 有专门的助产士全程陪伴, 给予产妇心理上的支持, 对产妇的心理需求进行记录。

1.3 评价项目

与产妇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及问卷调查, 分析其心理特点。记录每例产妇的分娩方式 (如自然分娩、剖宫产) , 产后出血例数, 产后抑郁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治疗的满意率。其中产后抑郁采用院采用Edinburgh艾氏产后抑郁量表 (EPDS) 来进行评分[2], 分别在产后40 d发放产妇满意度调查量表和抑郁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心理特点分析

产妇的心理特征主要有①紧张、焦虑:由于产妇大多为第一次生产, 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 担心自己能否顺利生产, 还有些产妇受传统重男轻女的影响;②恐惧:宫缩痛、难产、担心胎儿安危等因素都会造成产妇的恐惧心理。此外, 怀孕多胎未成活的产妇还会产生悲观心理。

2.2 两组产妇心理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产妇的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与产力、产道、胎儿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 存在着紧张、恐惧等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妇的结局[3]。从产妇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 护理因素贯穿始终,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 产妇分娩的成功与产妇的精神因素有更大的关系, 有时甚至起关键性的作用[4]。传统的护理模式只注重患者的生理因素, 而相对忽略的心理因素, 缺少对产妇的关心, 缺少人文关怀。本文结果表明,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能给产妇以生理与心理上的支持和慰藉, 通过相关产前、产后知识的宣教, 让其了解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 减轻她们的恐惧心理。同时, 妇产科助产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增强护理责任心, 加强产时保健服务, 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5]。综上所述,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对于降低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 提高产妇的满意率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8例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9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心理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儿结局。结果 产科分娩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主要有紧张、焦虑、忧虑等。观察组的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对改善产妇的的结局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解晨, 李振香, 祝筠.现代护理管理临床实务全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175.

[2]李福娟.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1) :61-62.

[3]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81.

[4]钟银彩.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0) :12-13.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接收的360例初产妇, 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为 (28.60±3.57) 岁, 实全部产妇中初中以下学历125例, 高中或者中专文化148例, 大专及以上87例;17例无职业, 教师65例, 超市导购员87例, 店面经营者64例, 公司职员67例。360例产妇家庭结构均完整, 为主干家庭。

1.2 方法

首诊护士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180例) 、对照组 (180例) 。两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均比较相近。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产检、健康宣教以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分娩前的常规性检查, 护理工作人员向初产妇讲解分娩期间以及生产前后的有关注意事项;依据待产妇的实际状况, 对其予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依据生产需求配合予以相关护理。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 (HAD) 情绪测定表[3]进行调查,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测定表是专门设计用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产妇的情绪变化, 从而给予产妇更多的帮助, 借以辅助判断产妇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根据产妇入院后的实际感觉, 在表的方格里划一个钩, 测得产妇心理状态, 按评分标准分值, 分析产妇焦虑抑郁程度, 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制订心理护理措施: (1) 产妇入院后:让产妇接受医院焦虑抑郁 (HAD) 情绪测定, 得出分值后, 分析产妇焦虑原因进行心理干预。当班助产士向产妇自我介绍, 取得产妇信任,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得产妇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表达心理疑惑, 助产士要从精神上给予安慰, 树立产妇信心, 应用健康宣教资料、多媒体与图片展示妊娠与分娩的过程, 介绍配合分娩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 (2) 临产中:产妇被转移至待产室后, 助产士应当以主动热情的护理服务态度与强烈的责任意识, 欢迎产妇的到来, 且向其介绍待产室的医务工作人员与环境, 使其尽早适应新的环境, 解除陌生感, 轻声细语的耐心回答产妇提问,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助产士坐在产妇身边, 可以通过按摩腰部, 抚摸产妇额头, 腹部并可以感觉掌握宫缩情况[4], 或者握住产妇的双手等言语及肢体语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消除宫缩痛带来的恐惧焦虑心理。 (3) 分娩中:助产士以床边工作制护理陪伴在产妇身边, 让产妇说出宫缩产生疼痛的感受, 要表示理解, 指导不要过度紧张, 宫缩来时屏气用力, 宫缩间隙时深呼吸放松, 鼓励产妇适时进食或休息, 以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 和产妇谈论即将出生的婴儿, 使产妇得到心理支持, 增加安全感, 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

1.3 评价指标

应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 采取数字分级法 (NRS) [5]:疼痛程度以0~10等数字表示, 0:无痛;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8;剧烈疼痛:9~10。调查孕产妇分娩中所受疼痛的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数据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2 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对照组:47例为轻度疼痛, 47例为中度疼痛, 43例为重度疼痛, 43例为剧烈疼痛。实验组:62例为轻度疼痛, 49例为中度疼痛, 35例为重度疼痛, 34例为剧烈疼痛。经统计学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娩疼痛程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有助与医护人员了解产妇的情绪变化,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

实验组中17例年龄偏小, 无职业、文化程度偏低、家庭结构均比较相近。入院后均出现焦虑, 烦躁, 情绪低落, 不明原因的哭泣, 易怒, 对自己失去信心, 通过让产妇接受医院焦虑抑郁 (HAD) 情绪测定表调查, 掌握产妇的情绪变化,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让产妇对自然分娩有大概认识, 利用健教资料、图片展示、护理模具, 多媒体演示妊娠、分娩的过程, 讲解配合分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能接受宫缩时会带来一定的痛苦。产妇认识通过自己心理调节, 一切痛苦可以克服的,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7例产妇在产程中表现比较配合, 无一例出现焦虑情绪及痛苦。

3.2 以优质护理服务获得产妇的最大信任是产妇是否顺利渡过临产期的保障

实验组中16例产妇因由产前病房转至待产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 出现不配合检查, 怕痛等现象, 针对产妇情绪变化, 助产士坐在产妇身边, 握住产妇的双手, 或者抚摸产妇额头、抚摸产妇的腹部安慰产妇也可以感觉掌握宫缩情况, 让产妇感受到助产士的关心等肢体语言, 使产妇得到心理支持, 增加安全感, 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 以及助产士执行检查与技术操作时, 动作熟练轻柔, 缓解产妇痛苦, 且及时对产妇及其家属说明其目的、功能、必要性以及结果。16例产妇通过言语及肢体语言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均能顺利轻松的渡过产程。

3.3 充分的信心, 合适的技巧以及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是产妇是否顺利度过分娩期的保障

实验组中24例产妇出现潜抑心理状态, 24例产妇文化程度, 素质比较高, 产妇表现出很配合, 不言语, 但强抑内心恐惧心理, 肌肉紧张、导致宫缩缺少协调性, 通过助产士的仔细解释后, 产妇了解到是因自身心理因素引起的宫缩乏力, 造成产力异常, 引起宫颈出现痉挛而产生剧烈疼痛, 有可能引发心理性难产, 随即调整心理状态, 配合助产士指导成功完全产程, 在这过程中助产士举出多个成功顺产的例子, 或说出自己也经历过生产这个过程, 现身说法在情感上与其拉近距离, 让产妇对助产士产生信任和依赖, 说出宫缩产生疼痛的感受, 同时帮助产妇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多饮水, 保持良好的体力,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妇要求放一些音乐, 稳定缓解产妇的情绪, 使其处于愉悦的心情中减轻疼痛。24例产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 有效减轻分娩疼痛, 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4 结语

4.1 分娩期精神因素的影响与疼痛关系

心理适应过程是神经系统 (主要是大脑皮质)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6,7]。一般妇女较脆弱, 当有宫缩痛时, 还要接受增加痛苦的诊疗措施, 促使产妇因孤独无助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恐惧焦虑心理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化学物质, 精神紧张下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 子宫收缩功能紊乱, 子宫被动扩张, 宫颈高度紧张, 宫体主动收缩部分肌肉兴奋极度紊乱, 宫缩乏力, 产程延长, 产妇精神体力消耗[8,9]。实验组中的180例产妇, 在产后各自主观描述了分娩过程所受到的疼痛, 其中一些产妇忍受疼痛的耐性差, 轻度的宫颈收缩则导致疼痛剧烈, 其余产妇忍受疼痛的耐性良好, 即使宫颈收缩强烈仍可忍受。

4.2 情绪放松有助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产妇表示心理与情绪得到放松时, 疼痛能够显著缓解, 认为疼痛程度与医务人员的态度及言行有密切联系, 对减轻分娩期疼痛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所以产房的护理模式采用整体护理, 床边工作制陪伴在产妇身边, 以获得产妇真实的心理反馈, 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继而取得增加痛阈的效果。

4.3 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产妇分娩过程所受疼痛程度, 对照组轻度疼痛占27.5%, 中度疼痛占27.5%, 重度疼痛占22.5%, 剧烈疼痛占22.5%, 实验组轻度疼痛占46.3%, 中度疼痛占30.0%, 重度疼痛占12.5%, 剧烈疼痛占11.3%, 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 实验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代其会[9]学者的研究结果中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低 (P<0.05) , 该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因而, 对产妇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 产妇心理与精神均得到放松, 增加痛阈, 进而取得减小分娩疼痛的效果, 可在临床予以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初产妇分娩疼痛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接收的360例初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180例与对照组180例, 对照组孕期予以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培训以及心理护理干预, 评定产妇分娩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轻度疼痛占27.5%, 中度疼痛占27.5%, 重度疼痛占22.5%, 剧烈疼痛占22.5%, 实验组轻度疼痛占46.3%, 中度疼痛占30.0%, 重度疼痛占12.5%, 剧烈疼痛占11.3%, 实验组产妇分娩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疼痛程度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让产妇接受医院焦虑抑郁 (HAD) 情绪测定表调查, 掌握产妇的心理状况,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觉。

关键词:心理护理,分娩期,疼痛

参考文献

[1]张树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版, 2002:151-152.

[2]靳春英.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5) :97-97.

[3]倪长英.高龄孕产妇220例妊娠分娩结局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 (7) :59-60.

[4]王红英.56例孕妇产前心理问题剖析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1) :92.

[5]刘贤菊.产妇分娩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36) :94-95.

[6]张继敏.临床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2, 31 (31) :156-157.

[7]杨迎春.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1) :87-89.

[8]段树菊.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初产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 :124-125.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 篇9

分娩又是一个情感、情绪复杂的多变期。分娩时产妇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她们要忍受从未经历过的宫缩疼痛, 另一方面又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良好, 害怕胎儿畸形、性别以及自己能否顺利分娩。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 再加上异常孕产史, 原有的精神与心理障碍, 使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这一时期产生不同于非孕期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使产妇一直处于高应激状态, 对母婴及分娩产生不利影响。

医务工作者应该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 及时掌握产妇的精神状态, 选择安全、迅速、有效、适宜的方法, 对产妇实行个体化处理, 采用心理疗法, 以安慰产妇, 消除疑虑, 解除紧张与孤独, 增强产妇顺产信心, 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 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现将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1心理护理

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不了解, 临产后的阵痛易造成产妇的恐惧、紧张等情绪。因此, 医务人员应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 通过谈话、听音乐, 向产妇讲解产程进展的每个环节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等, 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 消除产妇的不安情绪, 使产妇感到亲切信赖, 情绪稳定, 以造成良好的心理因素。同时指导做深呼吸, 或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 以减轻疼痛, 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鼓励产妇离床下地活动, 以分散注意力, 促进产程进展。鼓励产妇利用宫缩的间歇时间, 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供给足够的饮水, 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对吵闹不安者, 要更加热情, 细心、耐心地照护和安慰, 并激发其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接产护理

第一产程发动时即将产妇送至待产室, 由助产士陪伴。立即监测血压, 监护胎心, 检查宫口扩张情况, 并向家属交代所需备品及告之预测的分娩时间, 以减少家属的担心。在待产过程中, 注意异常情况, 如胎心改变、胎位异常、羊水污染等情况, 及时给予对症处置。当宫口开全后, 摇高产床后半部靠背30°~45°, 帮助产妇双足蹬于产床两侧腿架上, 双下肢屈曲, 大腿贴近腹部充分外展。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 以增加腹压, 促进胎儿下降至娩出。宫缩间歇时, 全身肌肉放松, 安静休息, 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做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 给产妇信心, 使产妇对医护人员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 保证胎儿顺利娩出。当胎儿娩出后, 多因胎儿性别亦引起情绪激动, 表现为沮丧或兴奋, 这两种情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 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 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此期, 一方面给予子宫收缩剂, 同时配合按摩子宫, 加强宫缩, 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安慰, 让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以刺激乳汁分泌, 加快子宫恢复。这样不仅能让产妇感受到初为人母的艰辛和幸福, 又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1]。

总之, 在提倡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的今天, 应该把心理护理渗透到产程中的每个环节, 因人施治,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医务工作者应运用掌握的医学心理知识, 对不同的产妇应实行个体化处理, 及时消除各种不良情绪, 增加顺产分娩的信心, 间接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产科质量。使产妇以积极健康的情绪面对分娩, 使产程顺利进展。真正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爱母分娩”行动的实质, 回归自然[2]。

参考文献

[1]罗晓, 李林.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护理研究, 2006, 8 (20) :2074.

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效果 篇10

【关键词】孕产妇 分娩前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分娩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经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1],大部分孕产妇在分娩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若未能够及时疏导,可能会影响正常分娩过程,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的风险。护理人员在孕产妇分娩前不仅应做好基本的常规护理,同时应加强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保证孕产妇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度过分娩期,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顺产率。为进一步探讨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孕妇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顺利分娩的120例孕妇,所有孕妇经常规检查并未发现任何心、肝、肾疾病,也未发现有明显的软产道或骨产道异常、头盆不对称等情况,身体状况均良好。现将所有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4.6±2.7)岁;孕周29~39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孕次平均(1.2±0.7)次。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25.2±2.5)岁;孕周30~40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孕次平均(1.2±0.7)次。两组产妇的年龄、身体状况、孕周以及孕产次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应多与孕妇交流、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孕妇,使孕妇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放松的心情。对于孕妇提出的要求,尽量做到有求必应,在生活细节中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孕产妇能够安心、放心。

1.3评价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分。结合孕产妇临床表现以及WHO标准评估孕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情况,0级:无疼痛;I级:轻度疼痛;II级:中度疼痛,呻吟不止,配合较难;III级:重度疼痛,难以忍受,无法配合医护人员。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或X2对两组差异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临产后的SDS评分(33.58±7.12)、SAS评分(30.87±6.71)明显低于对照组(41.87±7.55)、(39.42±6.22),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

3讨论

十月怀胎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要经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据相关数据统计[2],孕产妇在分娩前,有85%孕妇会担心分娩疼痛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70%孕妇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分娩男婴而表现出焦虑心理,有45%左右产妇会担心分娩中出现难产或者胎儿畸形,产生忧虑、不安甚至悲观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导致孕产妇在心理、生理上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进而对产程以及婴儿的成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过度的抑郁、焦虑会减少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也会改变其它内分泌激素,使疼痛阈值降低,增强疼痛感,同时过度的焦虑、恐惧会减少垂体后叶缩宫素的分泌,极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姚淑琰等研究统计[3],所有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希望有人能够陪伴左右安慰、鼓励、支持她,因此孕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应引起广大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健康知识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产妇讲解正常分娩的知识,告知孕产妇难产、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较低,最大限度排解产妇的不安心理,指导产妇在进行宫缩时减轻疼痛的方法以及配合,同时整个分娩过程中应全程陪同,经常与产妇聊天,用转移法减轻产妇疼痛不适感。

本组研究表明,孕产妇分娩前,在常规基础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孕产妇临产后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较未接受心理护理孕妇明显减轻(P<0.05),且明显减轻了孕妇分娩过程中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提高了孕产妇的心理承受力。因此,产妇分娩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减少难产事件,提高顺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红,赵桂芳.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29):142-143.

[2]赵秀丽,王丽,张勇.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1(15):113-114.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篇11

1心理特点

1.1 矛盾、忧虑心理

产妇在分娩前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着期待的心情, 另一方面担心即将来临的分娩的恐惧, 担心分娩是否顺利, 担心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有部分孕妇担心孩子的性别, 怕生女孩, 受到家属的冷落, 情绪比较低落,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宫缩, 容易造成产后出血, 影响产后的康复, 也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2 陌生、孤独心理

孕产妇进入待产室, 会感到环境陌生, 以及听到产房内其他产妇疼痛的呻吟叫嚷噪音等都会形成一种负面刺激;另外医务人员对这种场面的习以为常, 使产妇认为缺少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再加上宫缩时的阵痛, 使产妇一直处于强烈不安的紧张状态, 并产生孤独 、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这些均能使产妇血压升高, 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 极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1.3 恐慌、焦虑心理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产妇起初有一种欣喜的心理, 但随着临产后的阵痛的加剧, 她们认为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在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 情绪极不稳定, 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 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 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 产程延长, 致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另有一些产妇缺乏自信, 放弃阴道自然分娩, 要求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导致剖宫产率提高。

1.4 悲伤、悲观心理

产妇由于各自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担心也各不相同。有些产妇因自身的疾病、胎儿畸形或死胎等必须终止妊娠时, 会感到悲伤、痛苦和无助, 情绪极其不稳定。另有些怀孕多胎未成活的产妇, 害怕、紧张婴儿发生意外, 对分娩失去信心, 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 会感到很悲观。

2心理护理

2.1 加强对孕产妇入院后的分娩知识宣教, 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孕产妇入院后要热情接待, 主动做自我介绍及介绍主管大夫, 介绍医院环境和作息时间等, 并向产妇和家属进行产前宣教, 使孕产妇对分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增强对分娩的信心及安全感 。因受传统观念影响, 多数生得女孩或怕生女孩的产妇, 易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分娩困难、产后出血过多。医护人员要帮助产妇破除重男轻女的迷信封建思想,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生男生女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婴儿素质好。用心真诚地与产妇沟通, 使其自觉地接受正确的生育观点, 真正地放松心态[1]。

2.2 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

环境氛围最能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产妇不同于一般患者, 应避免使其产生冷漠、无助、失落的心理。待产室采用家庭化的方式布置, 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颜色柔和, 使孕妇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 从而减少紧张情绪, 另外孕妇可有丈夫和家人陪伴, 使孕妇不再感到孤独。医务人员对待孕产妇要热情周到, 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使其心情舒畅, 提高分娩的疼痛阈, 减轻分娩时的阵痛, 增加其对分娩的信心和勇气, 以顺利完成分娩。

2.3 认真观察产程, 给予孕妇安慰和帮助, 指导产妇无痛分娩

临近分娩时, 孕妇的恐惧、紧张是加重疼痛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及时了解产程的进展和孕妇的心理状态, 耐心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工作, 正确运用温和的语言, 主动关心孕妇的需求,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以获取她们的信任, 帮助孕妇按摩腹部和腰部, 安慰孕妇, 使她们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同时应随时提醒产妇小便, 以避免膀胱充盈而阻碍胎头下降, 尽可能让产妇保存体力[2]。

2.4 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倾听者

因疾病等原因致使孕妇心情悲伤, 情绪低落, 此时, 她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极其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倾听者, 以发泄她们的愤怒、无助和悲伤的情绪, 从而缓解她们超负荷心理压力。作为医护人员, 应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劝导安慰, 解除恐惧, 消除顾虑, 使她们振作精神, 积极配合医师为其制定分娩方案。对于悲观型的产妇, 由于早产、死产等不良因素的心理刺激, 对再次妊娠特别敏感。针对这种情况, 首先对她们的不幸表示同情, 然后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关心、体贴、安慰她们, 与她们探讨前次失败的原因以及这次分娩时应采取的措施, 使她们消除顾虑心理,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分娩时刻的到来[3]。

2.5 理解满足产妇的需求

医护人员在产程中无论做任何检查和处理, 都要及时向孕妇及家属解释其目的和必要性。让孕妇和家属随时了解产程的进展情况, 使孕妇体会到医护人员是以她为中心围绕着她服务。另外, 医护人员应了解产妇的心理, 理解并尽量满足她们的各种需求, 以赢得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分娩虽然是一自然生物学的过程, 然而在人类, 分娩往往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 由于孕妇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 直接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 因此, 精神因素直接影响分娩[4]。如何给予产妇安定情绪, 精力充沛地完成分娩, 作为一名产科医护人员, 必须深刻地了解产妇的心理, 用美好的语言, 文雅的风仪, 委婉的谈吐, 轻而敏捷的动作去关怀、爱护产妇, 从而取得产妇信赖和配合, 这样不仅可缩短产程, 还可以减少产后大出血, 降低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以及难产率, 从而提高孕产妇的分娩质量。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

[2]范玲, 吴连方.产妇分娩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中华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 2005, 21 (5) :56.

[3]刘翠珍, 张琼.初产妇分娩的心理研究和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0) :15.

上一篇:机会型创业下一篇:V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