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建设(精选12篇)
实施建设 篇1
2013年8月, 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电能替代战略,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同步制定全省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发展战略, 减少使用一次能源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缓解城市雾霾。
实施电能替代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因此, 电能替代战略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供电企业、家庭用户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实施, 才能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2013年以来,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认真贯彻《湖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大力推进电能替代战略, 积极实施煤改电、油改电、热泵技术, 在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 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 促进了电力消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5年上半年, 已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483个, 替代电量38.9亿干瓦时, 减少直燃煤19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377万吨、二氧化硫1.9万吨、氮氧化物1.3万吨。
实施建设 篇2
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根据县局奔教字【2014】23号文件《滦南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坨里镇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我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用尽快时间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 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课改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基础有差异,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灌入式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
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重点明确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探究、展示与反馈。做到预习到位,探究深刻,展示充分,反馈及时。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学生预习有效,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4、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
四、活动目标
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五、高效课堂建设原则
1、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各校要树立正确的高效观念,在学习和推进高效课堂活动时,要学习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作为突破口,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作为目标。绝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忽视了实质内容上的训练,导致形式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
2、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学校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课堂管理、教师管理。认真谋划能体现高效课堂的学校文化,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六、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领导小组组长:张树志
副组长:赵敬红 张淑美 薛连宇 成 员:朱翠华 常彩霞 常彩丽 田荣
七、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元月--2月)
(1)召开全体教师会。广泛宣传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镇领导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要深刻理解学习县局、镇中心校文件精神,要在全校上下形成这样一种理念:课堂改革是全校的中心工作,一切围绕课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课改。
(2)学校制定出《冀东红小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文件。并集中学习文件精神领会实施方案的要点。
(3)抓好学习讨论,重点学习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集中学习,解读学习内容,辅导重点难点;二是个人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
2、理论培训阶段。(2014年3月)
采用集中、分组、自学以及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和校长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滦南县小学“开放式素质教育新课堂”教学流程(语数英)等文件。
3、初步尝试阶段--年级试点阶段。(2014年3月-4月)
完成班级“高效课堂”教室、小组文化建设。实验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高效课堂”五步三段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学会导学案的编写。本阶段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照、查排、研究对策与实施补救,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共同研究,确定适合的解决方法。
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以五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作为突破口实行高效课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普通教师上好达标课,问题教师上好过关课。教导处高效课堂实施小组不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和组织教师观摩其课堂教学。
4、全面推广阶段。(2014年5月—12月)学校全面推进阶段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小学3五年级语、数、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全校1-6年级小学所有学科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 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反思深化阶段(2015年1月—2月)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学校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实施赏识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 篇3
【关键词】赏识 激励 创新
赏识教育是学校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稳定性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理想的发展策略。为了建设和谐校园,精心培育未来人才,我校根据“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为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赏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机制,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保障
为保证赏识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领导班子,要实施“多理解,少责备;多宽容,少挑剔”的“两多两少”的赏识,凝聚班子的核心战斗力。学校领导班子一方面是赏识教育特色的决策者,另一方面又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执行者和带动者,同时也是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的受益者。对班子成员“两多两少”的赏识,既是对他们放手大胆工作、勇于担责的肯定,也能激励和鞭策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还是进一步提高其领导决策能力的最佳途径。学校领导坚持“四必访制度”:教师有病必访,教师家有困难必访,教师家有喜事必访,教师家里亲人离世必访。这些充满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让大家在具有浓浓人情味的管理过程中充满温暖。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团结的管理团队,为全面实施赏识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营造氛围,凸显赏识教育特色
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的营造,是实施赏识教育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在赏识的氛围中找到自信,在赏识的氛围中找到快乐。因此,在营造学校氛围时,要十分注重凸显赏识教育的特色,使得学校一墙一隅会说话,一草一木都有情,一言一行都文明,一章一法都含情,切实提高校园内的人文品位,让学生感到学校可爱、教师可敬、同学可亲。要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觉,在耳闻目睹中有一种动力,有一种劲头!各班教室的布置要突出以“赏识”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每个班都要有激励学生的醒目标语,如“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最棒!”“我努力,我快乐,你快乐,我幸福!”班级要各具特色,一个班级一处景点、一个看点、一个亮点。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感到温馨、快乐?每年的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大型节日,要组织各班开展班级活动、校级活动、主题中队会、班队会活动。班级活动,要人人参与,展现班级风采,营造班级文化,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发挥潜能,张扬个性。
三、“赏识”教师,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赏识是十分重要的,赏识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对教师实施“赏师德,树形象;赏师能,促成长;赏业绩,展特长”的“德才并举”的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赏识的核心就是人文、信任、尊重、理解、宽容与关注,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而情就在赏识中。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赏识教师,在赏识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赏识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赏识中让教师心情舒畅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赏识教师,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对教师充满人文关怀,以“真”、以“诚”、以“情”来赏识优秀教师,同时更要赏识那些“失败者”、自卑者、素质平平者、爱发牢骚者,还有那些幕后的“辛劳者”。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努力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制度约束,人文关怀,放手让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以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工作中做到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民主的工作空间。
四、“赏识”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推行赏识育人工程,激励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对学生提出“赏德、赏智、赏才、赏礼、赏诚”的“五赏识”,使学生能找到发掘潜能特长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展示的快乐。教育教学始终贯穿“爱心萌发赏识,赏识激励自信,自信奠基成果”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民主融洽的赏识教育观,能够激发教师团队的活力,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教育中获得全面发展,形成了领导赏识教师、家长赏识孩子、教师赏识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赏识的良好氛围,成功的赏识教育也使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独具办学魅力。摒弃灌输、拒绝说教,采取激励赏识、导向赏识,强化赏识,矫正赏识等赏识方式,让孩子们去看,去模仿、去感悟,每一周的国旗下演讲、每一周的值周赏识总结、每一次电子屏赏识激励、还有红领巾广播站、特长“十星”专栏,以及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庆祝活动,还有班级活动、团队会活动等等,孩子们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受到道德的洗礼,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评价,将“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向全体学生传递挖掘潜力,追求全面的努力方向,将“赏识教育”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设立了“进步优+特长优+综合优”的评价机制,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赏识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把做人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
实施全面的初中质量建设 篇4
初中的薄弱问题, 其核心是质量问题, 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初中优质教育的需求而我们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问题。因此, 加强初中建设, 并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初中教育发展导向, 确立“以提高质量的方式促进教育公平, 以教育公平的方式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初中教育发展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育人面前的首要任务。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 各地的初中校都在探索创新育人模式, 加强质量建设,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 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这次从全国推荐出来并入选《中国初中质量建设报告》的42个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学校在初中质量建设上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并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优质初中名校的实践路径图。他们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建设:
1.理念建设。理念决定思路, 理念决定方向。初中质量建设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包括科学的质量目标观、科学的质量发展观、科学的质量增长观。初中教育必须把“全面质量、全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作为质量建设的三根支柱。
2.体制建设。目前, 学校管理正在走向变革和转型, 变革的基本趋势是走向扁平化、低重心。基本特征是重心下移, 阵地前移。学校要实施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 必须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一种快捷、高效的管理体制。
3.机制建设。要建立校内外共建共管共育的办学机制。一是教职工的动力机制。要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 解放教师的教育生产力, 形成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二是学校的创新机制。要引领干部、教师不断地学习、研究、开放、创优, 不断深化课改, 变革创新。三是家长的参与机制。学校180天+家庭的180天=高质量。必须把家长引入教育境界, 建立家校联盟, 实施共育共管。四是社会的支持机制。要广泛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和扶持。
4.课程建设。课程是一个学校的产品, 也是一个学校的育人方案。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因此, 学校必须重视课程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 实施课程整合, 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并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
5.课堂建设。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所有教育问题都能从课堂上找到证据和答案, 所有课改都要以课堂教学变革为归宿。得课堂者得质量, 得课堂者得天下。因此, 学校必须聚焦课堂, 变革课堂, 优化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6.学科建设。要编制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学科质量评价标准, 统整学科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 构建体现学科本质的学科教学模式, 并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课内与课外等各个环节进行学科整体改革和创新,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实现质量的整体提升。
7.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全班学生的发展和质量。学校要以班级为主阵地抓质量建设。要建立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 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建立班级教师质量管理体制, 形成班科教师合力。要建立班级学生全员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班级学生发展联盟。要建立班级学生学习动力管理体系, 让学生每天都是信心满满的, 干劲足足的。要建立班级学生学习常规管理体系,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要建立学生个性教育管理体系, 让每个学生的初中生活都精彩。
8.教师建设。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 着力解决教师的动力、能力、合力、效力问题, 要引导教师走一条读书、研究、课改、创新的专业发展之路, 要让每个教师走向专业化, 并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这次通过地方推荐、专家推荐、媒体推荐, 最后评选并入编《中国初中质量建设报告》的42个学校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他们的实践探索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他们代表了中国初中教育水平, 他们是中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的符号和旗帜, 是中国初中教育的脊梁。让我们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成功实践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时也期望他们能够引领中国初中教育的全面改革创新和整体发展创优。
班组建设实施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持续有效地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及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精细管理中的作用,按照《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班组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华亭煤业发【2013】372号)要求,结合我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处内所有班组建制的单位。
第三条
班组建设的目标是:用优秀的文化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理论,规范班组管理,强化班组安全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安全文明高效、开拓创新进取、团结学习和谐”的一流班组,选树一批优秀班组和班组长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引领作用,使广大员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把我处班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条
班组建设基本原则
(一)坚持班组建设与铁运愿景相统一的原则。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最基础工作,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促进铁运愿景的实现。
(二)坚持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成长和进步的文化环境,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潜能与活力,拓展员工发展空间,促进发展,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三)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处改革发展和各段班组建设的实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继承和发扬国内同行业及公司班组建设与管理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加强班组建设的新举措和新途径,不断总结、提炼、推广有代表性的优秀典型经验,使班组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二章
班组组织建设
第五条
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现行组织架构为基础,根据安全生产经营实际需要进行班组设置,并随本单位组织机构设置变化而适时充实、调整或撤销。基层单位对班组长进行补充、调整或撤销时,必须以书面形式请示劳动人事科,经批复同意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
班组人数至少为3人(含3人)以上。原则上,员工人数在15人(含15人)以上的班,设班长1名,副班长1名;员工人数在7-14人(含7人)的班,设班长1名;员工人数在6人以下的为组,设组长1名。
第七条
处内各单位班组名称应按“铁运处××段××(站、车间、工区)××班(组)”的格式统一设置。
第八条
班组设立及班组长聘任(解聘)。先由各基层段根据工作需要,优先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提出班组长人选的相关建议或意见,经劳动人事科审核,报请分管领导同意后进行设立或聘任。各段要建立班组长聘任(解聘)花名册,填制聘任登记表(报劳动人事科备案),并保存相关资料。
第九条
班组长培训。处里对班组长培训(轮训)每年不少于2场次;基层各段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下功夫提高班组长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十条
班组长任职条件
1.思想素质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铁运事业,关心企业发展,责任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工作履历条件。具有高中(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及以上现场工作经验。优先把文化程度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聘任为班组长。
3.安全素质条件。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模范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敢于同“三违”现象作斗争,敢于制止和处理违章员工。
4.业务素质条件。能够熟练掌握本班组工作流程,正确使用、维修和保养设备,熟悉相关专业灾害预防和现场应急措施,具备安全精细化管理基本知识,懂经营核算、熟悉成本管理。
5.组织管理条件。服从组织领导,工作坚持原则,处事公道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促进班组的团结和谐,在员工中有较高威信。
6.身体素质条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新任班组长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第十一条
班组长选聘办法
1.公开竞聘。各段可根据实际,结合班组长任职条件,制定选拔的程序和标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竞聘。
2.提名推荐。各段在符合班组长任职条件的人员中,推荐拟聘人选,经劳动人事科组织资格审查和群众评议合格,有关会议决定后聘任。
3.民主选举。由所在段组织,以个人申报、组织提名等方式确定人选,采取员工无记名投票或民主评议等方式选举,优胜者(得票赞成率80%以上)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履行组织聘任程序。
第十二条
班组长工作职责
(一)组织班组安全生产,带领本班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对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二)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劳动力,不断提高生产工作效率。
(三)实行班组核算,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安全教育及预防工作,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五)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做好班组基础工作。
(六)实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利。
(七)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八)负责加强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
(九)严格执行班组长考勤、考核制度,按照我处绩效考核的要求,加强班组员工量化考核管理,充分调动班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十三条
班组长有以下权力:
(一)指挥、组织本班组生产活动,在保证持证上岗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分配、调整班组成员工作任务。
(二)按照本单位内部绩效管理规定,对本班组成员工资、奖金分配有建议权。
(三)处理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操作规程措施的员工,对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行为的,可当即对其停止工作。
(四)对班组成员的评先、奖惩、晋级及培训学习等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
(五)对上级违章指挥提出意见,甚至拒绝执行,并可向上一级反映,坚决不违章指挥。
(六)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权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
(七)维护本班组员工的合法权益。第十四条
班组长待遇
(一)提高班组长责任津贴标准。按照责任风险与待遇对等的原则,为进一步提高班组长工作积极性,对班组长津贴在原基础上予以提高,具体标准为:
生产班组,正职每班8元、副职每班6元;后勤服务班长,正职每班5元、副职每班4元。组长可参照各副职标准执行。
(二)班组长津贴在工资表中单独进行列支。
(三)班组长可优先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优秀班组长优先参与科队级管理人员选聘。
第三章
班组制度建设
第十五条
各段要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公司、处有关规定,制定一套完整、量化的班组生产、安全、质量、考评、培训、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一)生产管理制度
1.劳动管理制度;2.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3.生产工具物料管理制度;4.文明生产制度;5.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责任制度;2.班前、班后会和交接班制度;3.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4.安全绩效考核制度;5.安全学习培训制度;6.安全承诺宣誓制度。
(三)质量管理制度
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2.工作质量和产品管理验收制度;3.质量责任追究制度;4.质量奖惩制度等。
(四)考评分配制度
1.考评制度;2.分配制度;3.奖惩制度。
(五)培训学习制度
1.班组学习培训制度;2.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
(六)民主管理制度
1.班务公开制度;2.民主评选制度;3.合理化建议制度等。第十六条
班组要注重强化基础管理,完善和加强信息记录、标准规范及员工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
第四章
班组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铁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公司和单位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把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与班组成员之间无缝对接、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责任管理系统。
第十九条
建立班前提示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小结安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班前会制度,不断完善班组安全活动日制度、班组技能培训制度、班前安全宣誓等管理制度,强化现场安全交接班、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登记编号、整改、巡查、验收等制度。
第二十条
各段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管理现场推进会,全面促进班组安全管理上台阶。
第二十一条
安全质量管理要实现“五达标”,即:“现场制度达标(岗位操作规程)、环境安全达标、设备完好达标、操作程序达标、工程质量达标”。
第二十二条
班组作业现场三个阶段的有效监督。即:作业前必须进行环境、设备两确认;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按标准化程序作业;交班后必须填写安全质量评估表,对当班安全质量情况进行总结。
第二十三条
班组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的工作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为目标,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向安全让路,以安全促进生产。
第二十四条
班组要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要在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各班组生产实际和职工的作业安全需求,采取集中与分散、班前会、班后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利用现场第一课堂,对要害部位作业人员、特殊作业人员、新上岗或换岗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工自保、互保和联保责任意识,提高处理和防范事故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五条
班组要注重安全检查。以自查互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对生产现场各类隐患进行及时查处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促进安全生产。
第二十六条
班组安全管理要做到“四抓、四不走”。即抓班前现场安全确认责任落实、抓班中生产环节动态检查、抓班后安全质量验收、抓当班综合考核评价。坚持做到当班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不走、事故隐患不排查不走、现场文明环境整改不好不走、向下一班交不清安全状况不走。
第二十七条
班组要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活动,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公司及我处安全工作安排和相关的会议精神、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和安全卫生知识,使班组成员对本班组、本岗位的安全规章制度清楚,会讲、会防、会用。
第二十八条
班组要坚持召开班前、班后会。班前会要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的相关程序及要求严格落实。班前会的召开,要结合上一班作业现场情况,合理布置当班安全生产任务,分析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班前安全确认到位。班后会要在作业现场(条件允许情况下)召开,由班(组)长对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作简要总结,点评每位员工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公布每位员工的考核得分,总结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吸取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班后会和现场交接班结束后,由班长带领本班人员统一下班,做好班后安全确认工作。
第二十九条 班组要认真执行“五清五不交”制度。班前交接班时要做到全面检查,认真听取交班人员汇报安全状况及隐患情况;班中要做好设备检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按规定定期巡视设备完好状况,并认真写好记录;班后要搞好现场检查,重点检查现场是否留有不安全隐患,并对下个班次交清设备、工具的安全状况和数量。
第三十条
班组安全管理要力争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达到“不三违”(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四个及时(及时消除作业中暴露出的麻痹侥幸思想,及时制止习惯违章和冒险蛮干行为、及时纠正没有穿戴安全防护用品行为、及时杜绝违章作业指令)。
第三十一条
班组要对事故隐患采取“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第三十二条
班组要突出现场安全管理,立足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安全管理模式。
第五章 班组质量管理
第三十三条
班组长要加强员工学习,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工作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第三十四条
班组长要加强质量培训,努力增强班组成员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安全”、“质量=安全”的理念。班组成员要熟悉岗位质量标准,力争做到懂标准、用标准。
第三十五条
班组要设立兼职或专职质量验收员,对当班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隐患,并做好班组质量验收记录。凡不认真负责,检查记录不实,出现问题的要追究责任。
第三十六条
班组质量的评定验收。班组长要及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形成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复发。
第六章 班组竞赛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段要成立班组竞赛领导小组,由各段负责人任组长,指导班组有序开展各种竞赛。
第三十八条
班组竞赛要涵盖思想政治建设、安全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劳动技能、技术创新活动、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班组核算、精细化管理等内容,确保班组竞赛在各个工作领域都能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十九条
班组竞赛的实施载体可以“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五型班组竞赛为主,与本单位组织的多种主题竞赛相结合。对优秀班组要在一年一度的班组建设工作会上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条
班组要认真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同时要经常开展班组与班组之间、班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竞赛活动,激发班组全体成员的工作学习热情。
第四十一条
班组竞赛全过程要实行“精细化”管理。
(一)发挥班组竞赛组织优势,落实各岗位人员责任。
(二)抓典型,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调动全员积极性,推动班组竞赛深入实施,以达到带动全员的目的。
(三)建立和完善班组竞赛的制度和评价体系。体系中要建立职工参与率、创效能力、组织机构的协调能力、奖励力度、创新成果等项目,使竞赛的目标、措施、总结和表彰科学化。
第四十二条
班组竞赛要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
(一)群众性。竞赛的业务组合要适合员工群众广泛参与。
(二)互动性。要用可行的目标启发员工、有力的措施影响员工、合理的奖励吸引员工积极投身竞赛。
(三)实效性。竞赛主题目标要与我处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通过班组竞赛促进我处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七章
班组创新管理
第四十三条
班组创新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发班组长及成员活力,调动其主动创新的积极性,通过不懈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务实管用的班组管理方法(模式)。
第四十四条
班组长是班组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各段要依据班组长的特长及兴趣交任务、压担子、抓管控、促成果,开创班组创新管理百家争艳局面。
第四十五条
班组创新管理的重点:(1)员工管理;(2)安全管理;(3)生产组织;(4)“五小”竞赛;(5)技能提升;(6)成本管控;(7)质量管控等。
第八章 班组考核管理
第四十六条
班组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考核。月度考核在每月25日前完成,考核在每年12月25日前完成。月度、考核结果于考核结束后10日内上报劳动人事科。
第四十七条
班组考核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工作质量、材料消耗、民主管理、出勤守规、班组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安全生产。班组无轻伤、无“三违”、无隐患、圆满完成月度、季度、生产计划。挂钩比例40%。
(二)质量达标。工作质量动态达标,在各专业组织的检查中无明显问题,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挂钩比例20%。
(三)材料消耗。推行成本核算,积极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等活动,材料等成本费用不超过计划指标。挂钩比例15%。
(四)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民主,按规定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班务公开、透明,做到考勤、分配、罚款等内容全面公开,无班组越级上访事件。挂钩比例10%。
(五)出勤守规。出满勤、干满点,按规定参加班组例会,严格执行上岗报岗制度和班后汇报制度。挂钩比例10%。
(六)班组建设。挂钩比例5%。
1.按照《华煤集团行为规范识别系统》及《铁运处员工行为规范》规范本班组成员行为。
2.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和安全技术教育融入班组。
3.释疑解难、化解矛盾,帮助班组成员解决一些生活、工作中的“小困难”、“小问题”,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4.根据班组成员在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表现,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以达到警示本人、教育众人的功效,对严重违章违纪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惩。
5.班组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班组成员对安全文化理念入心入脑,对班组自身发展目标有强烈的认同感,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利于员工和班组共同发展的工作生活小环境。
第四十八条
班组建设考核工作由我处劳动人事科牵头,工会、安全运输科、生产技术科、计划财务科等科室配合。
第四十九条
班组核算管理按照铁运处发《铁路运输处班组核算管理办法(试行)》(铁运处发【2011】14号)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劳动人事科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实施商标战略 助推经济建设 篇6
周伯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工商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总局的工作安排,努力做到“四个统一”,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推进实施商标战略,商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系统基本建立了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法律制度;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商标注册和管理体制机制、商标注册和管理理论;基本建立了商标注册和管理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开创商标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指出自1979年恢复商标全国统一注册以来,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迅猛增加。自2002年开始,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商标大国。今年上半年,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达到38万件。今年上半年,工商总局已审查商标注册申请72万件,裁定异议案件1.09万件,审理商标评审案件1.76万件,均已超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面实现“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系统大力推进商标工作,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商标权质押登记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实施商标“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商标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商标信息作用,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做好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完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制度,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商标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商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周伯华说,商标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局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重要成员单位,作为负责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肩负重要责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后,总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任正副组长,18个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总局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起草了《关于商标工作五年达到国际水平的总体规划》等配套文件。
周伯华指出:实施商标战略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依法履行商标监管职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各级工商机关要充分认识其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周伯华要求,以《实施意见》为纲,以落实“三五目标”为重点,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由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的转变。全系统要努力实现商标战略的奋斗目标:通过实施商标战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促进商标数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强化商标注册和管理能力,切实提高注册商标质量,全面提升注册商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商标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系统要全面完成实施商标战略的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商标法》的修订工作,积极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积极培育我国自主国际知名商标,充分发挥商标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鼓励、支持我国企业实施商标“走出去”战略;努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我国在商标领域的国际地位;加快商标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商标战略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
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长期的工作,事关大局,涉及长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取得实效。周伯华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实施商标战略的体制机制;要密切协作配合,积极推进商标战略的全方位实施;按照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加强部际沟通协调;加强总局内部各司局的协作配合;加强总局与各地方局的沟通联络;积极推动制定地区和行业商标战略。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实施商标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学习小组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篇7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实施阳光管理 建设阳光教师团队 篇8
1.转变管理理念, 让阳光洒向教师
(1) 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现代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提倡:要待员工有礼貌、关心员工, 注意研究员工的行为、个性、能力和工作情况, 甚至研究他们的利益。教育管理也一样, 管理者只有尊重教师才能赢得教师的充分信任。在此理念引领下, 我们倡导柔性管理。比如我们把推门检查改为敲门指导, 推门检查强调的是检查, 带有强制性、突击性、不信任感, 而敲门指导强调的是指导, 体现的是尊重、人性化、宽容, 能让教师感受到工作的愉悦。
(2) 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我园教师身份分公办编制内教师和自聘教师。教师间客观存在的身份差异、同岗不同酬的待遇差异, 势必造成自聘教师心理上的落差与情绪上的不满。为此, 我们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上作了一些尝试, 努力做到平等与公正。
首先是用人制度的改革, 遵循“人才平等”原则, 让优秀的自聘教师感觉有动力、有盼头。如我园有多位自聘教师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 一位自聘教师被教育局任命为总园教务主任, 这些举措让自聘教师有了被尊重的感觉。其次是分配制度的改革, 遵循“同岗同酬”原则, 制订了一系列的保障举措, 包括自聘教师的福利、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 使自聘教师的待遇得到有效的保障。
2.改善组织氛围, 让阳光温暖教师
(1) 营造阳光校园文化:和谐、幸福。我们倡导“快乐一家亲”的校园文化, 引导教师以幼儿园整体发展为重, 讲团结, 会合作, 懂谦让。班子成员做到补台不拆台, 普通教师做到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让“团结就是力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我们为教师创造快乐工作的环境, 如开展“我身边的好老师”“阳光教师新形象”等论坛活动, 营造“心灵氧吧”, 塑造教师阳光的心态。与此同时, 我们还积极关心教师的身体状况, 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让教师感觉幼儿园就是她们靠得住的娘家。
(2) 组建阳光教师社团, 创新团队活动模式。我们以“发现智慧、分享智慧、放大智慧、收获幸福”为出发点, 主推阳光教师社团建设。社团的功能是:为教师们搭建施展才华、放松心情、交流协作、成就幸福的舞台, 创设一个宽松且有竞争力、自主又不失引领性的温馨工作环境, 为教师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社团有专业类社团, 如声乐、美工等;有生活类社团, 如育儿俱乐部、美容养生等;有体锻类社团, 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社团每周活动一次, 活动内容每学期初由全体社员制订, 中途可调整。活动经费由社长预算, 报总务主任、财务室核准, 园长签字后下发。
3.实行阳光评价, 让教师变得阳光
(1) 阳光评价目标。阳光评价的总体目标是: 激发潜能-追求最佳工作状态-享受职业幸福。阳光评价以多元化评价为本, 重在激励引导, 以求在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同时, 每位教师都能寻找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2) 阳光评价指标。“阳光教师”拥有丰富的内涵:面对孩子, 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家长, 要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 面对同事, 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教育, 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 要有阳光般积极的态度; 面对发展, 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我们把爱心奉献、运动健美、艺术审美、友善和谐、积极进取、智慧育人、成熟名师等七个方面设为特色达标项目, 并分别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阳光寓意, 设计相应的“小太阳”徽章, 奖给特色阳光教师佩戴。
(3) 阳光评价方法。本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集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制订了阳光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评选出我园星级阳光教师, 颁发“七彩阳光特色教师”奖章,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实施探讨 篇9
根据我院的实际建筑情况,吸取多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介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实施。
1 需求分析
1.1 医院概况
我院始建于1935年,目前医院有编制床位1258张,分院2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所。设有44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被规划为区域医疗中心,目前为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做准备。
1.2 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需求
我院现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的医疗器械消毒供应情况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按照现在医院发展进度,我院建设现代化整体消毒供应中心势在必行。新的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层流净化标准系统进行建设,计划建筑面积为800 m2左右,建成后将达到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水平。
2 限制因素
我院整体消毒供应中心建设限制因素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应的设计规范来规划建设。
(2)消毒供应中心要建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离手术室比较近,去各病房比较畅通,便于配送。
(3)按功能学科划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功能分区科学;根据实际房屋布局,建设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合理,满足院感要求,即消毒供应中心应设有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办公、生活区等不同分区。
(4)从拟建消毒供应中心原有建筑的限制及所需投入的资金等多方面考虑。
3 建设消毒供应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
3.1 可行性论证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中涉及到工程建筑、装修、层流净化、医疗设备、感染控制、水处理以及消防等多个项目,需要各相关科室相互协调、统一规划、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才能定出最佳方案。我院最后决定此工程由医学工程科牵头,护理部负责人、医院感染办负责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后勤管理负责人共同组成可行性论证小组,并确定最终方案。
3.2 选址
消毒供应中心的位置应尽量接近手术室,最好与手术室之间有可直接传递物品的专用通道,同时应考虑到去往各病房通道应清洁畅通,方便配送下收、下送物品。按照卫生部2009年4月1日发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的最新行业标准的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在外科楼11楼(手术室上层),11楼为顶楼,有相对独立的区域。
3.3 设计
根据我院提供的资料,由符合条件的专业公司进行图纸的设计及设备配置。将各专业公司提供的图纸及相关设备配置情况进行汇总,初步确定设备及设计图纸。
(1)设计原则。严格4区划分,符合人流、物流、气流洁污分开的消毒隔离原则。物品处理过程由污到净逐步净化单向流程设计,以求达到设备和空间的最优利用率,并能在全地区达到领先的水平。
(2)设计区域的考虑。(1)出入口的考虑;(2)污染物品入口、待灭菌物品入口、清洁物品和敷料入口、一次性物品入口;(3)无菌物品发放口;(4)工作人员入口;(5)大型设备入口及安全通道;(6)手术室收、送物口的设计;(7)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8)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9)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10)预留设备空间;设计参观走廊和观察窗,以便外来人员参观、学习。
4 建设后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布局
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消毒供应中心被划分在医技系统中,在我院由护理、院感多部门进行管理。按照我院实际情况建设后的消毒供应中心符合靠近手术室的原则,并通过洁净电梯无菌物品直接与手术室联系。并严格按“三区制—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规划设置。其工作区整体布局呈单向通过式,按由“污”到“洁”再到“净”的作业流程进行分布,即物品回收→分类浸泡初洗→精细、机洗、干燥→检查配备打包→高压蒸汽灭菌→检测→无菌物品存放→物品配备装车→统一发放,整个流程中两个相邻的工序设在相邻的房间内。根据洁净要求不同分为去污区、清洁区、无菌区及一般生活工作区,到各区必须经过缓冲间,采用强制性通道,将人流、物流分开,不交叉、不逆行。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单独设计,有专门的活动区域,与操作区分开,符合各项流程与国家有关规范。
5 建设中需考虑的问题
5.1 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建设
我院洁净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建设,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用房进行除尘、除菌,并对空气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其技术核心是空气净化技术,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过滤,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保障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以控制生命微粒为主要目标,应以空气细菌菌落数为空气洁净度的分级和控制的主要参数指标。环境符合《医院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1)无菌区:细菌菌落标准空气≤200 cfu/m3,物体表面≤5 cfu/m2,医务人员手≤5 cfu/m2;(2)清洁区:细菌菌落标准空气≤500 cfu/m3,物体表面≤10 cfu/m2,医务人员手≤10 cfu/m2;(3)污染区:物体表面≤15 cfu/m2,医务人员手≤15 cfu/m2。
消毒供应中心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新风量应为总风量的10%~30%,人均新风占有量≥40 m3,换气次数10~15次/h。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形成区域间的空气压差。洁净区的压差必须高于污染区,区域之间的压差为5~10 Pa。一般无菌室10~15 Pa、清洁区5~10 Pa、敷料间0~5 Pa。污染区-5~0 Pa。防止污染经空气扩散。
5.2 消毒供应中心基本设备的配置
按照我院的规模、手术量和各临床的需求,中心配置压力蒸汽灭菌器4台(考虑到今后医院规模扩大,预留1台灭菌器位置)、清洗机4台、环氧乙烷设备1台、空气压缩机1台、净化水机1台及标准灭菌篮筐和运送车等。
5.3 消毒供应中心内部装修
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完工后,对内部进行装修的环节非常重要。比如:根据给水、排水位置,确定清洗槽的大小;确定电源插座的位置(安装电话、门禁系统、网络布线);根据各通道门的位置及大小和方向,确定传递窗的位置;确定更衣柜、鞋柜、缓冲间的衣柜的位置等。
5.4 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并通过相关压力容器的专业培训取得证书方可上岗,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包括:(1)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和技能;(2)相关清洗、消毒、灭菌的操作规程;(3)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6 消毒供应中心的验收
根据卫生部2009年4月1日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最新行业标准等规范进行分阶段验收。首先进行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其次对各类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检查相关的各类资料如:图纸、设计方案、变更、工程设备、部件、墙体、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管道安装、净化系统等。消毒供应中心综合性能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评定,并出具了权威的检测报告。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工程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基建管理科的负责人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院领导参加验收。
7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后的效果
(1)洁净供应中心已投入使用近1年,院感染办定期对洁净供应中心消毒锅及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检测结果显示,均达到国家标准,院内没有发生交叉感染事件。
(2)洁净供应中心使用以来也没有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正常消毒供应工作。
(3)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完工后,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中心进行相关检测,经检测各区、室的空气尘埃粒子均符合标准。
8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为原有楼层改造,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现场调整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原有装修部分拆除前,需要对原有管线、水管、电气、弱电和消防设施进行确认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保障不影响其他部门和楼层的正常使用和设备运行。
(1)在电气管线排查中,分类分项、分楼层排查,排查确认并做好书面记录和标识后,做好应急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应急措施包括:(1)关键位置拆除的时间要避开医院高峰期并提前与院方工程部门和使用部门沟通确认;(2)由于施工要求而必须进行线路改造的,除避开院方工作高峰期外,还要以最快的施工速度完成改造,将影响减到最小;(3)在只能短时断电的设备的线路改造中,要在铺设好新线路后,再进行原有线路的拆除和移位。
(2)水管管线排查中,因原有盘管机的管道需要拆除,在拆除前发现个别阀门关闭不严,如果直接拆除必造成漏水。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我科工程人员商定后,在夜间用水量小的情况下,做低压供水,并及时将有问题的阀门进行修复和更换。再进行原有盘管机的管道拆除,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和水淹的情况。
(3)对原有装修项目的拆除废料进行分类堆放和处理,建筑垃圾由相关部门进行清运,做到现场堆放整齐、分类明确、节能环保。
(4)由于设计图纸是根据院方提供的原有布局图纸进行二次设计,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管线、空调送回风管道与现场管线交叉,位置尺寸冲撞。在现场,我方技术人员根据实地位置和尺寸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变更,变更位置详细标注在施工图纸中。变更和避让的规律遵循支管让主管、次要避让主要、电线电缆让开原有水管主管的原则。如在施工中,所有的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和回风管道为避开原有主水管和空调的冷、热水管主管,需要调整风管吊装标高和交叉位置。电缆和电缆桥架在铺设时,也是在空调送、回风管道及原有水管主管位置确定后,再确定电缆和电缆桥架的位置。
(5)在施工完成后,现场设备、空调和洁净环境内的风量、换气次数、温湿度及压差的调试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在以上几项参数的调节和测试中,有个别房间静压差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因为空调送风、回风是一个整体系统,在调节某一个点的时候会影响其他房间的压差变动。经过长时间地调整各个房间的送风、回风点,最终所有洁净房间全部满足了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压差要求,即不同级别房间压差≥5 Pa,洁净区域与普通区域房间压差≥10 Pa。
在洁净检测过程中,先逐个对各个高效过滤器进行测漏扫描,在确认高效过滤器无渗漏后,空调系统运行12 h以上,进行尘埃粒子检测,检测结果均达到相关等级标准。
原设计方案为水冷柜式洁净空调,冷、热水引自医院原有冷、热水管网,但后期使用中,冷、热水无法完全保障正常供应给供应室柜式空调的使用,所以后期在洁净室内增加风冷型吊顶天花机,以更有效地保障洁净供应室的正常使用。
9 结论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施工建设到相关辅助设施的配套都严格把关,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院感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建成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了分散供应到集中供应的管理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各项工作采用了先进管理理念及标准技术,各项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为手术室和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在我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承军,周金生,林天华.我院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设计与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9):74-75.
[2]巴志强,王伟,郭锡斌,等.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规划设计[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5):471-472.
[3]吴慎青,岑颖,刘国成,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内装修材料的比较与选择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0,(11):19-22.
[4]李玉兰.现代医院消毒供应系统的建筑设计与布局[J].现代医院,2005,(5):86-87.
[5]胡碧霞,钟杏梅.建设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227-229.
[6]魏静蓉,王义辉,唐伟,等.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6):841-844.
[7]于京杰.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设计与布局[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12):60-61.
论传输工程建设实施要点 篇10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在进行传输工程建设中, 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才能进一步保证传输工程的建设。在方案的制定中不仅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而且还要考虑组网原则。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中, 一是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一定的了解,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对线路以及管道做好准备工作, 进一步满足后续工程建设的需要。二是还应该做好预算工作, 对传输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费用进行明确的规定, 能够为传输工程建设有着物质的保障。三是需要对传输工程建设进行一定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通过多个部门共同来完成, 能够保证传输工程建设的质量, 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二、勘查工作
勘查工作是传输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仅对传输工程建设工期有着影响, 而且还对传输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勘查工作中, 需要对传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 还需要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在对传输工程建设勘查工作中, 主要是由建设部门完成, 其他各个部门辅助完成, 并且还要对各个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 不仅保证了传输工程建设的工期, 而且还保证了传输工程建设的质量。
三、传输工程建设施工前的准备
在传输工程建设施工前, 方案的编制和材料的选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对两个重要的环节同时进行, 才能保证传输工程建设工期如期的完成。在进行方案的编制中, 根据总计划的建设对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方案的编制, 并且把编制的方案进行上报, 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执行。在传输工程建设中, 需要根据建设计划对传输工程进行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处理应急事件。在材料的采购中, 进行统一采购, 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监督确保材料的质量。
四、传输工程建设实施
工程的实施在传输工程建设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不仅关乎传输工程建设的质量, 而且还关乎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传输工程建设中, 根据统一下发的文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来进行操作, 需要对传输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施工单位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施工, 并且还要对相关工程进行一定的安全与测试, 监理人员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在传输工程实际建设中超出了设计的方案, 需要对工程的方案进行更改, 则要向上级进行汇报, 经同意之后才能进行更改, 能够进一步保证传输工程建设的质量。
五、传输线路工程验收工作
在传输工程建设完毕之后, 需要向上级提高物资和建立明细表, 上级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传输线路进行一定的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电杆、光缆等物资的消耗量进行排查, 还需要由三方单位进行签字验收。不仅只是对分布的验收, 而且还要对整体的验收, 传输工程整体的验收是建立在传输工程单项验收之上, 同时也为传输工程的整体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对传输工程整体验收中, 验收人员根据财务、档案、工程等工作进行验收, 能够进一步从传输工程整体进行初步的验收。传输工程整体初步验收工作分为:抽查单项工程验收的情况、对传输工程建设物资进行清查、审查传输工程建设的工期以及质量, 并且把传输工程整体初步验收的情况进行归档。
六、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传输工程建设实施要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主要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勘查工作、传输工程建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传输工程建设的实施以及传输线路工程验收工作等[2]。要想保证传输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 就必须要明确建设中的实施要点, 然后进行一定的分析,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满足传输工程建设的需要[3]。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传输工程建设的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张辉.论传输工程建设实施要点[J].信息通信, 2013, 7 (9) :235-236.
[2]吴立峰, 尹凤杰.电信传输工程信息管理技术要求[J].中国新通信, 2013, 6:14.
实施建设 篇11
2015年 8月 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上海市将从应用、装备和平台建设等层面全力发展智能制造,到 2020年,上海市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把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 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按照实施意见,在发展重点上,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和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和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网络方面,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形成以“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传输网络。在数据方面,要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等工业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研发,建立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与用户数据对接的“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销售和服务模式。
建设生态校园,实施素质教育 篇12
在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提倡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文化素质教育未提出之前,学校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实际生活中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人,不一定是高素质的人。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的“内化”,强调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1]。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基础宽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应试教育存在很多缺陷:重分数,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使中国教育病态成长,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是畸形发展,而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努力创设校园环境,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就实施过程来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思想认识上已有提高,可是形式化还比较突出,很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2)抓住了关键的点,但是没有及时提高教师资源的优化。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地方教师的思想觉悟较低,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之教育投资的有限,教育经费的紧张,无法在短期内培训大量的高素质教师和专业课教师。(3)教学设施没有达标,无法真实演示经典实验。由于受到地方交通或者财政的影响,许多学校无法改善教学设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用陈旧的教学用具,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素质教育。
2 高家小学及其沼气生态系统
2.1 学校概况
高家小学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242人,教职工30人。学校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注重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树立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努力使学生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相统一、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相统一、知识和能力相统一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2008年,高家小学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建设,建成了蔬菜大棚、养殖基地、卫生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等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学校针对新建的沼气系统开设了有利于本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校本课程,如开展一些有计划、有方案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
2.2 沼气生态系统及其原理
高家小学沼气循环系统采用“四位一体”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厕所、猪圈和温室大棚四结合的生态校园模式。生态猪舍、卫生厕所、温室大棚以及沼气系统的结合,使得猪等动物的粪尿和厕所粪污经过沼气系统厌氧发酵,实现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畜禽粪、厕所粪污入池发酵产生的沼气输送至食堂供炊事,产生的沼液用于冲厕和叶面施肥,沼渣进入贮肥塔输送至菜地对蔬菜进行施肥。沼气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卫生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种植+养殖。
2.3 沼气生态系统单元概况
2.3.1 沼气系统
整个沼气系统主要有两个相邻的半圆形池子组成,一个是沼气发酵池,容积为30立方米,另一个是储沼液池,两个池相通,当发酵池中的沼液过多时流进存储池,再经过液压泵将沼液抽出。整个沼气池布局合理,施工精细,工艺科学,装配有污物切割泵、自动冲厕、自动搅拌、控制配电箱等设备,符合图纸要求。
2.3.2 卫生厕所系统
高家小学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来源就是在校师生每天产生的粪便,拥有一个整洁、卫生的厕所很必要。为了达到环保、节约的效果,学校建有面积为90平方米,32个蹲位,备有污物切割泵和无人值守沼液冲刷系统的卫生厕所,该部分与沼气池紧密连接,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和节约,提高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2.3.3 清洁厨房系统
厨房内设置有固定砖垒灶台,燃气灶、奶工程设备等。装了脱硫沼气液压量表,沼气泄露保护报警等装置,安全防范措施得当。
2.3.4 生态种植系统
学校有塑料大棚320平方米,种植各种蔬菜和花卉,大棚内设施齐全,配有滴灌系统,校墙外有5.1亩杂果林。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当做有机肥,实现了健康、生态的食物链,降低了污染程度。
2.3.5 生态养殖系统
为了拥有稳定、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学校特建猪舍面积40平方米,可养猪25头左右。猪粪便按一定比例放入发酵池对整个系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沼液又可以当作猪的食物,也可以预防疾病。
2.3.6 网络应用
学校建有校园网,并与省生态网连接,实现了师生上网学习和交流,了解外界信息,提高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和关注度。
2.3.7 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
学校以整个生态、低碳循环模式为载体,积极研发校本课程,目前有《综合实践课》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门课程,结合实际生活组织教学,为农服务活动卓有成效。
3 低碳校园物质循环模式基础上的素质教育
3.1 高家小学现行的校本课程模式
高家小学根据新建的沼气系统开设了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学校教师熟识该系统的运营过程,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理论+认知+实践”的模式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所谓“理论+认知+实践”的模式即就是第一阶段由教师在课堂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新事物有一个大概认识;第二阶段由教师以实物为教学模型,使学生对新事物有进一步认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第三阶段由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如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蔬菜棚拔草、浇水、采摘蔬菜,进猪舍添加饲料、观察等。
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新课改的实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对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沼气生态系统与综合实践课的联系
学校基于现有的沼气系统开发的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意义,尤其对中小学生而言。这种校本课程实际上是以综合实践课的形式来实施教学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3]。
3.2.1 卫生厕所系统
沼液冲厕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厕所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促使师生节约用水,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调查,水费调查,节约水的宣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形成节约的环保意识。
3.2.2 生态种植系统和生态养殖系统
通过在大棚蔬菜种植系统和生态猪舍中的综合实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3.2.3 清洁厨房系统
蛋奶工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了解厨房流程,了解奶的制备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生活知识。
卫生新校园的建设,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厕所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教育广大师生形成节约环保意识;普及卫生和新能源知识;培养中小学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 改善建议
4.1 丰富教学内容
高家小学根据学校特有的沼气系统开发的校本课程及其以“理论+认知+实践”的授课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实效性,根据授课教师的亲身体验与学生的信息反馈,该校本课程可以进一步开发、完善,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高家小学现有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大棚资源的利用,仅限于让学生观察、拔草、浇水等简单活动。在沼气这一整体系统中,大棚蔬菜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大棚种的蔬菜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生活方便,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实验材料,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黄瓜等,教师用幻灯片给同学们讲解,让同学感受微观世界的奥妙,显微镜下的世界并不是他们日常眼中的世界,这种思想的碰撞,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迪智慧,开拓思维,改变传统的思考模式,培养创新能力。低碳是目前全社会的主题,我们可以围绕低碳丰富我们的校本课程。比如,认购碳量,比如把沼气工程和天然气工程相结合,比如把沼气和太阳能结合,比如把植树造林工程和沼气工程相结合。
4.2 依据学校规模改善沼气系统,提高更多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今各个地方要全面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太可能,在条件比较有限的的乡村学校可以考虑学校合并,整合教师资源、改善教学设施,把更多的学生纳入素质教育的行列中,同时大城市郊区的学校建议增加寄宿制模式,充分利用师生自身的资源,发挥沼气等生态系统的低碳作用。对于高家小学的沼气系统,我们觉得高家小学对于沼气的利用在目前还不够全面,我们应该想办法,使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全面利用。再者,沼气的规模还不成型,加大投入,使其更好的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沼气的再循环也是很大的工程,做好这个工程也是沼气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4.3 沼肥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
绝大部分学校把沼气系统产生的沼液用于自动冲厕,沼渣用于大棚蔬菜园和果园的肥料,这些单一的利用途径无法达到它的最大利用价值。学校在利用沼肥时应该根据需要将沼渣和有机肥按一定比列混合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同时沼肥还应该用于校园花草树木,不定期给花草树木施沼肥,有时可以喷洒一些沼液,可以保证花卉的健康,对绿化校园将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混合式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沼气生态系统的效率。
4.4 研发新技术,将该生态模式与太阳能结合[4,5]
建议学校充分利用新能源,优化和完善沼气生态系统。目前高家小学的沼气生态系统过于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和再利用。我们的建议是将沼气系统和太阳能结合起来,使该系统能更丰富。
4.4.1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主动给沼气发生器增温,使沼气发生器内温度达到沼气充分发酵的恒温状态,使沼气产气率提高、产气量稳定。建立太阳能恒温室,由太阳能提供热能给沼气,使沼气池四季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使沼气池四季都能很好的工作。
4.4.2 将沼气工程与太阳能洗浴工程结合,更好的利用沼气和太阳能这两种能源。
5 结语
全面健康的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而且要注重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而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抓好素质教育,才是正真健全的中国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生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中小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努力创设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西安市高陵县高家小学为例简要阐述建设生态校园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作用,并对如何改善生态校园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校园,素质教育,沼气生态系统,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汉芳.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社科纵横,2005,20(1):163-164.
[2]浅谈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6):75-76.
[3]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J]林区教学,2010年第五期,总第158期.
[4]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
【实施建设】推荐阅读: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11-04
道德建设实施意见10-19
课程建设与实施06-25
实施群众文化建设10-26
效能建设实施方案09-14
学校社团建设实施总结10-17
廉政建设实施规定11-03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12-02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07-03
网络建设实施方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