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精选10篇)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1
教师组织(teacher association或teacher union)是由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入会标准及组织规范、章程自愿结盟形成的组织。教师组织的目标服从于教育工作者群体利益和专业水平的改善。教师组织在美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机构庞大、种类繁多的组织系统。截至2002年,美国两大教师组织——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l Teachers'Association,NTA)和美国教师联合会(American Federa t ionofTeachers,AFT)会员已达400万之多,吸纳了美国近73.4%的教师。[1]
教师组织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事务领域发挥着日益巨大的影响力,并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利益集团之一。[2]教师组织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除了因为它得到了全美上百万教师的支持、拥有庞大的机构、掌握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外,还得益于其适时求变的目标诉求和运作方式。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两大教师组织的目标诉求和运作方式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探求教师组织发展壮大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美国教师组织的专业化时代
进入19世纪,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的逐步建立、自由结盟观念的蔓延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复兴构成了教师组织诞生、发展的沃土。
从社会的大背景看,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为其政治进步、文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828年杰克逊入主白宫、1854年共和党成立等一系列重要事件标志美国民主政治初步形成,并极大鼓舞了民间自由、民主、结社之风。从教育领域内部看,一方面,19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而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非常低微。这一强烈的反差激发了教师群体的自觉意识,为了改善自身职业地位低微、收入过低的状况,教师们开始萌生结社的意愿,并在1845年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州立教师组织——纽约州立教师协会。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受专业主义倾向的影响,美国教师组织以严格的专业性和行业自律组织自居,属于典型的专业协会性质,因此,我们称之为教师组织发展的专业化时代。
(一)专业化时代教师组织的目标诉求
1. 以提升教学专业化为教师组织核心目标
19世纪初,教师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还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也并不构成一个专业。教师组织清醒地意识到,缺乏专业性正是造成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收入过低的重要原因。于是,这一时期的教师组织均以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作为其核心目标,尝试通过传播专业化理念、订立教师专业规范与标准、推行专业化教师培养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地位。
2. 以改善教师薪资、福利为组织重要目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学专业化运动逐渐深入,其目标逐渐涵盖了对教师专业地位与其作为专业人员待遇的追求。教师组织逐渐认识到,单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并不足以实现教师地位的提高,教学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均应以社会同比较高的物质回报作为基础。因此,教师组织开始将改善教师薪资、福利作为重要的目标诉求之一,并且很快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1916年,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成立,宣布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确保其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为目标,体现了教师组织目标的转变。[3]
(二)专业化时代教师组织的运作方式
教师组织的运作方式总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时期的组织目标。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教师组织的运作基本上围绕着如何实现教学的专业化以及如何改善教师福利这两个目标展开。当时的教师属于公职人员而非一般雇佣人员,按照法律教师不具有完整的工会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因此,教师组织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开展内部活动和进行会员服务等。
1. 美国教师组织致力于推动教学专业化的运作方式
(1)利用丰富组织资源,传播教学专业化理念
19世纪初,教师还属于一个专业性不强、社会地位不高的职业。但是,美国教师组织却已经看到了“使教学成为一门专业”对于改善教学状况和教师地位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利用其丰富的组织资源出版了大量相关刊物、著作,对这一观念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到19世纪中后期,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和专门性才逐渐获得教育界的普遍认同。
(2)关注师范教育质量,推动教学专业化初步实践
教学专业化不能仅停留在理念上,它的实现依赖于教师培养手段和程序的专业化,需要教师评价手段的标准化。教师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包括建立负责教学标准化的专门组织(部门)、出台师范学校标准、发布师范教育调查报告等。1870年全国教育协会与师范教育协会合并,成立“师范学校部”,该部成立后针对师范学校课程、质量建设问题发布了大量报告。1926年,该部还出版了一套师范学校标准,建立了师范学校认证标准体系,确立了其在师范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4]1946年7月,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这标志着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化运动的兴起。[5]
(3)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推动教师行业自律
能否制定充分反映专业精神的伦理规范是一个专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美国教师组织自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1896年,美国佐治亚州教育协会制定了美国第一个针对该州教师的专业伦理准则。此后,其他州属教育协会也纷纷效仿,陆续出台了教师专业规范。全国教育协会还于1924年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业伦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教师伦理规范。1929年,该委员会出台了第一套正式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该规范后来几经修改,目前已成为美国教育界通用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6]
2. 教师组织致力于改善教师福利的运作方式
(1)发布教师福利情况调查报告,逐步转移组织关注重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师组织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善教师福利问题上。不过,由于当时教师组织规模较小、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形成专门的部署,也很难系统地开展改善教师福利的工作。因此,教师组织主要通过开展和发布针对教师福利状况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教师低福利建议等方式制造舆论压力。全国教育协会1905年发布了一份针对23个州400个城市教师工资的调查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工资明显处于较低水平。1922年,该协会成立专门研究部门,在此后长达35年的时间里发布了十几份权威的教师薪资调查报告。[5]这些报告虽然不能实质性地改变教师福利状况,但却激发了教师们对自身薪资、福利状况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坚定了教师组织关注教师福利的决心。
(2)发挥组织优势,完善教师薪资、任期、退休等福利制度
由于有了前期的舆论铺垫,教师组织在教师和管理人员心目中的声望日盛,组织规模迅速壮大,从1918年的10,104人增至1920年的52,580人。[5]凭借日益扩大的组织优势,教师组织开始采取直接行动,切实改善教师福利制度。20世纪20年代开始,全国教育协会就教师薪资、任期、退休制度等福利制度进行了斡旋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成就。截至20世纪50年代,初等、中等教师年薪平均增长了近6倍,从1907年的700美元增加到了1957年的4,000美元。承认教师永久任期法的州也从1920年的5个增加到了1955年的32个。[1]
二、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美国教师组织的工会化时代
进入20世纪中期,美国教师组织开始经历巨大变革,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专业协会性质向工会性质转变,教师组织迎来了它的工会化时代。
1929年~1933年,美国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最高的失业率。工人们纷纷成立全国性工会,组织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并促成了一系列劳工法案的颁布。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1935年颁布的《瓦格纳法案》,该法案最终确定了集体谈判制度的合法性,宣告了工会运动的新纪元。[10]进入50年代,工会运动席卷公共职业领域,并很快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工会主义逐渐在教师组织中占据上风。另外,60年代出现的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以及男性教师数量的增多使得教师们对“软弱”的教师组织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这进一步推动了教师组织的转型。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教师组织基本实现了向工会性质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罢教、集体谈判等工会运作方式的采用上。仅1968~1969年间,美国两大教师组织及其分部就在全美26个州组织了近123次罢教活动,涉及127,000名教师。[1]集体谈判陆续在34个州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先后有9个州裁定教师罢教为合法。[1]
(一)工会化时代教师组织的目标诉求
1. 以争取教师决策权、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为核心目标
20世纪中期的美国,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校规模逐渐增大。一方面,教师的整体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而另一方面,教育行政日益官僚化使得教师们在学校管理和教育决策中缺少发言权,也造成了教师和行政人员日益尖锐的对立关系。以全国教师联合会为首的教师组织最终选择代表广大任课教师的利益,采用集体谈判为教师争取发言权。由于发端于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本身带有强烈的雇佣对立关系,这迫使教育行政人员陆续退出教师组织。因此,教师组织实现了内部人员构成的“纯化”,开始坚定不移地以争取任课教师决策权、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为组织的核心目标。
2. 以改善教师福利、满足教师利益为直接目标
为教师会员谋求更高的福利待遇、更好的工作条件是教师组织成立以来一贯的目标。虽然教师福利、待遇相对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低于同等学历构成的其他职业。尤其是1973年以后,教师收入呈现下降趋势。[13]因此,教师组织纷纷表示将以改善教师福利、维护教师利益为组织目标,并宣布以更加激进的手段为教师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为教师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更完善的培训和晋升制度等也成为教师组织的直接目标。
3. 以推动美国教育改革,提高公立教育水平为重要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80年代,美国迎来教育改革的高潮。教师组织延续了以往关注公立教育问题的传统,积极加入到教育改革的大讨论中。随着教师组织在公共领域重要利益集团地位的确立,它逐渐将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公立教育水平作为重要的组织目标之一,并进一步通过开展政治活动增强教师组织政治地位,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乃至教育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
(二)工会化时代教师组织的运作方式
1. 集体谈判
20世纪80年代,集体谈判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集体谈判是一个有法律规定可循的固定程序,能够以协商、谈判的方式实现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相互妥协、和平共存的双赢结果。因此,集体谈判逐渐成为了教师组织核心的运作方式,并进一步成为教师组织获得经济和政治权利的基础。
集体谈判所触及到的领域也在逐渐扩展。60年代末以来,教师组织就教师工作条件、薪资福利、专业条件等领域的问题与当局进行了广泛谈判。仅1968~1969年间,全国教育协会就领导了上千次集体谈判,并达成了1,019个最终谈判协议。[1]集体谈判的采用大大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使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2. 政治活动
以政治活动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是美国教师组织在20世纪后期的重要运作方式之一。在一个政治意识极其浓厚的国家,要想保持领导性的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到国家政策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去,利用政治权力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确保协会在各个领域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地位。[15]
教师组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展政治活动。其一,与其他政党或者工会团体结盟,壮大组织力量,提高组织声望。例如,美国教师联合会成立不久即加入了美国劳工联盟。而美国劳工联盟从20世纪初就活跃在劳工运动的舞台上,拥有丰富的集体谈判经验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一结盟使教师联合会规模迅速壮大,甚至一度与全国教育协会分庭抗礼。其二,直接参与支持竞选活动,寻找组织“代言人”,间接实现组织目标。例如,全国教育协会和教师联合会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组建政治行动基金,用于资助所支持的政党或竞选候选人,为教师组织寻求政治“代言人”。教师组织庞大的会众构成了其参与、支持竞选的重要筹码。1976年全国教育协会动用强大财力、人力支持卡特入主白宫。卡特在任期间,促成了联邦教育部的建立,帮助全国教育协会实现了成立之初的梦想。
3. 罢教
20世纪60、70年代,罢教是教师组织领导教师向当局施加压力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由于罢教行为对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罢教目前仅在几个州属于合法行为。而且,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形象和地位问题,一般教师组织对这一运作方式都比较慎重。目前,罢教仅仅作为一种促成集体谈判的策略使用,当集体谈判陷入僵局或者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时,罢教实际上起到了一种震慑的作用,迫使教育当局妥协并促成谈判目标的实现。
4. 会员服务
除上述运作方式外:教师组织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员服务,使其会员受益。这也是教师组织争取会员的重要策略。会员服务大致包括三类:首先是面向全体会员的福利项目,例如,全国教育协会设有专门的福利基金会、保险基金会专门为其会员提供涵盖广泛的保险计划、财务计划、投资计划、折扣计划等会员服务;其次是法律援助服务,如有关教师雇佣方面的法律援助服务等,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教师组织一般还会专门组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目的的会员服务,如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发展和教育研究活动。
三、结语
从第一个教师组织诞生至今,美国教师组织已经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期间历尽浮沉。这其中固然有公共政策、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组织的自身定位是否准确。与其他任何组织一样,教师组织的自身定位是影响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教师组织的目标和运作方式能够代表教师的利益、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就能够获得广大教师的强烈认同和组织归属感,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教师,积聚最大的组织优势。以教师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的重要转型期为例,工会运作方式的选择使教师组织策略日益激进、形象更加强悍,完全迎合了当时教师的需求,因此全国教育协会1979年会员人数迅速达到1,709,673人,比1959年增加了近100万。[5]
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需要教师组织适时转变其组织目标和运作方式,而变化和革新无疑是教师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在20世纪中后期风起云涌的工会运动浪潮中,教师组织选择了激进的运作方式,一改之前的“软弱”形象,组织资源日益丰富,社会影响力不断上升,直至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之一。不过,这也使教师组织成为一个既得利益群体,并且日益保守,受到了教育改革家们越来越多的批评。
进入21世纪以后,强调将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相结合的“新工会主义”逐渐兴起,美国教师组织进入新一轮的自我调适之中。“新工会主义”倡导实现教师组织在工会角色和专业角色之间的调和,从而使教师组织从狭义的教师专业保护走向更加广义的对整个教育的保护;使集体谈判这一雇佣对立工具转化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协商工具。[1]“新工会主义”无疑是向“专业主义”取向的一种回归,体现了教师组织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职业自觉,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教师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9][11][12][14]Ronald D.Henderson.Teacher unions and education policy:Retrenchment or Reform.? London:elsevier Ltd,2004.1,11,17,18,43-45.
[2]Terry M.Moe.A union by Any Other Name.http://www.educationnext. org/20013/38moe.html.2006-05-12.
[3]吴清山.美国教育组织与行政[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 1994..199.
[4]周燕.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功能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2.34.
[5][7][8][16]NEA:the First Hundred Years.New York: Harper& Brothers Publishers,1957.296,330,334-337, 335-337.
[6]Edward W.Smith.The Educator's Enay chopedia.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l,1961.225-227.
[10]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40-145.
[13]Bruce S.Cooper.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Greenwood Press,1992.187-188.
[15]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6.49-51.
[17]West Allan M.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the Power Base for Education.London:Free Press,1980.21.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2
学习了远程研修教学目标《美国联邦宪法》(修改前)、《美国联邦宪法》教学目标(修改后)的对比看,(修改前)目标繁琐、头绪多,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修改后)内容较精简,一目了然,真正适合学生的实际,也基于学生的的兴趣需要。通过研修学习,对教学目标的的制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突然感悟到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原来如此的不切实际,想来不禁汗颜,感慨万千。
在教学中,我一直没有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计,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在实际教学中象“没头的苍蝇”,到头来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终。我想关键是没有层次,缺少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行为动词不准确,可操作性、导向性、可测性不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和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没有可遵循的依据。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目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从内容到表述也是非常不准确、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只是“有”目标而已,而后面的设计已然与之无关了。没有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形成一堆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杂乱和学习质量的低下。
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目标的定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它指明教师期望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其次,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预期,最后,一节课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
教师们首先要熟悉课程目标,然后在了解板块目标的基础上,知道每一个学期所学习的历史内容及其蕴涵的学科方法与能力,以及可以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对相关单元进行整合,对各单元的目标重点做出安排,将课程目标和板块目标的要求安排到单元之中,最后转化为课时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之中。这种安排,既要考虑到前后目标的延续性,又要考虑到目标的整合性。
通过研修我明白了,过去虽然都讲,但从我的内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凭经验,现在终于深刻的理解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内容、过程、所要达到程度的描述。
通过研修我体会到教学目标是让我们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能否达到这个程度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学习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要(1)简洁、明了(2)行为主体是学生(3)体现三维目标要求。另外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三要素: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③是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
经掌握了的成绩。
有效的教学目标仍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层次化、具体化,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要全方位地考虑教学目标的地位及其关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以及社会要求等各方面考虑;教学目标确定后,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发展情况以及教学的评价情况及时调整,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美国家庭的理财目标是什么 篇3
过去15年美国人面临的最大的改变恐怕要数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日益加重的家庭财务负担。由美国消费者协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与1997年失业率较低且消费者信心指数强烈的时候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到维持生计不易。更多的美国家庭需要考虑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省下钱来供自己养老以及为子女提供大学教育费用,同时还要在不负债的前提下,预留出一笔紧急备用资金。但无论情况怎样变化,有一点似乎始终维持不变,那就是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在应对变化时更加信心满满,他们在管理财物、储蓄和投资方面的表现也更加不俗。理财专家认为,制订理财规划有助于人们严肃思考自己的财务问题,无论富人或者穷人都能通过理财规划来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
储蓄和投资是家庭理财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储蓄意味着要会过日子,这样才能做到攒钱;而投资则是将积攒的钱拿来做资本,用钱来赚钱。但储蓄也好,投资也罢,这些只是达成家庭财务安全目标的手段,而对于不同家庭而言,首先要明确家庭财务安全的目标很重要。家庭生活要不愁吃不愁穿、孩子要生活得快乐、有房子有车、供孩子上大学、为儿子娶媳妇,似乎这些都成为人们拼命工作、养家糊口的生活经。其实这里的每一项都是家庭财务安全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是有足够的钱来作支撑。
家庭财务目标的长线与短线
在美国人看来,家庭财务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攒有一定数量的应急钱,这也称之为家庭财务安全的短线目标。美国人储蓄率低是有目共睹的。在美国人观念中,如果有钱会去投资,而不是存在银行里吃利息,因为银行获得的利息还赶不上通货膨胀涨得快。在调查中,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存有应急钱,而36%的受访者则承认家庭没有应急钱。应急钱指的是如果家庭收入来源中断,家庭积攒的钱可以维持生活3到6个月。根据调查,48%的美国家庭存有的应急钱可以应对3个月以内的开销,20%家庭存有的应急钱可以应对3~6个月的开销,29%家庭存有的应急钱可以应对6个月以上的开销。
在有理财规划的家庭,35%的家庭存有应急钱。而在无理财规划的家庭,只有28%的家庭存有应急钱。在生活中积攒一定数量的应急钱属于救急不救穷。人难免遇到天灾人祸,特别是一旦失业或是遇到大的医疗开支,收入来源中断,有了应急钱还可以有经济实力来渡过难关。
退休积蓄是美国家庭财务的第二目标,这个叫作家庭财务安全的长线目标。美国人不靠儿女养老,也不完全依赖政府养老,更多情形是老了自己养。美国家庭十分重视退休后养老问题,而家庭理财规划中退休积蓄就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家庭中有61%的家庭拥有退休积蓄,而39%的家庭缺少退休积蓄,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在退休积蓄上更是落在下风。其中有理财规划的家庭,49%的家庭有退休积蓄;而没有理财规划的家庭,拥有退休积蓄的家庭只有12%。从中可以看出,有无理财规划对退休积蓄的影响很大,也可以说在家庭财务上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大项采买指的是花钱金额较大,需要一段时间积蓄才能做到的家庭支付,如购买汽车、昂贵的家用电器和家居改善等。美国六成的家庭在这方面存有积蓄,而四成的家庭则是过一天算一天,啥时有了钱再想这种事。当然有理财规划的家庭会比无理财规划家庭情形要好一些。在有理财规划家庭中有37%的家庭有大项采买积蓄,无理财规划家庭中22%的家庭有大项采买积蓄。
家庭财务目标的小三项
上面谈的是家庭财务目标的大三项,接下来则为家庭财务目标的小三项。子女教育积蓄指的是供养孩子上大学的积蓄,美国48%的家庭存有子女教育积蓄,52%的家庭没有子女教育积蓄。看起来虽然美国父母也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在家庭财务目标上,攒钱供孩子上大学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好在美国大学教育费用可以有多种选择,父母的负担可以轻松一些。但从家庭理财的角度看,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在子女教育积蓄上仍有优势,32%有理财规划家庭存有子女教育积蓄,无理财规划家庭有子女教育积蓄的比例只有17%。
住房贷款是美国家庭的第一大债务,支付住房贷款主要是靠每月的收入,但民众在购房时一般需要支付10%~20%的头款,这就需要积攒下一笔钱。根据调查,在美国计划未来10年要买房的家庭中,只有34%的家庭已经攒钱为支付头款作准备,而有66%的家庭还没开始为买房的头款操心。在有理财规划和无理财规划的家庭,为买房积蓄头款的家庭比例没有差异,这也表明购房头款对于很多家庭并不是家庭财务的最主要目标,因为人们在购房时可以寻找到不需要付头款的的贷款条件。
为父母医疗开支攒钱在美国不流行,全美只有14%的家庭有这类积蓄,高达85%的家庭根本没考虑要为父母的医疗开支来攒钱。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美国人不孝,而是政府承担了民众的医疗保险福利,民众在这方面自然也就省了一点心。当然,老年人在晚年护理上仍有一些花费需要自掏腰包,儿女若能在这方面存有一些积蓄,也可谓未雨绸缪,对家庭财务安全只有利而无害。
理财规划让家庭生活更有条理
上面谈到家庭理财有长短线之分,短线是指存有一定金额的应急钱,长线是为养老而积蓄,这两点归结到一起就是:家有“粮草”,有事不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理财经中最基本之点是在生活中要有积蓄,而不是寅吃卯粮,最后成为债奴。而在积蓄上,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和无理财规划的家庭无论是生活的感受和财务管理、支配以及投资上的结局都有很大差异,这表明理财规划确实能够对改善家庭财务状况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首先从对生活的感受上看,美国有理财规划家庭中有37%的家庭认为生活过得很安逸,无理财规划家庭中只有18%家庭认为生活很安逸。针对不同收入家庭观察可以发现,低收入家庭如果有理财规划,感觉生活安逸的家庭比例要远远高于无理财规划家庭比例。15%有理财规划的低收入家庭认为生活很安逸,而无理财规划家庭感觉生活安逸的比例为7%。在中等和中上收入家庭,有无理财规划对于生活安逸感受的影响似乎不大,因为比例相差不多,这反映出理财只是一种手段,生活过得是否安逸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
nlc202309030938
但如果观察具体的财务方面,就会发现有理财规划和无理财规划对家庭财务影响上的差异。从比偶2中可以看到,在“管钱有方”这一项上,即使是低收入家庭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占到85%,而无理财规划的家庭则68%。
能够设立理财规划就是迈出了理财有道的第一步,而且在减少债务上也会有成效。在有理财规划的家庭中有41%的家庭感到对家庭财务掌控有方,41%的家庭可以每个月按期偿还全部信用卡债务。而无理财规划家庭中只有19%的家庭对家庭财务掌控觉得有底气,22%的家庭每个月可以按期偿还全部信用卡债务。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理财规划对于家庭减少债务负担作用明显。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家庭,效果更为明显,每个月按期偿还全部信用卡债务的家庭比例,有理财规划的家庭比无理财规划家庭比例几乎高出一倍。
说到“投资有钱”,在美国有理财规划家庭中,28%的家庭存款或是投资超过100000美元,而没有理财规划的家庭比例只有5%,两者差异很大。在低收入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存款或投资超过100000美元的家庭占6%,而没有理财规划家庭存款或投资超过100000美元的比例不到1%。即使是中上收入家庭,虽然说是收入不低,但有理财规划和没有理财规划结果则是大不同。在中上收入有理财规划的家庭,存款或投资超过100000美元的家庭占29%,而没有理财规划家庭存款或投资超过100000美元的比例为11%。
人们都说过日子攒钱难,省吃俭用也许是个方法。美国人利用理财规划来掌控财务支出,而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更能攒下钱。在有理财规划家庭中,46%的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而没有理财规划的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比例只有14%。在低收入有理财规划的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家庭占14%,而无理财规划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比例为9%。在中等收入有理财规划的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家庭占34%,而无理财规划家庭能将收入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比例为13%。在中上收入有理财规划的家庭能将收入的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家庭占54%,而无理财规划家庭能将收入的10%或更多积攒下来的比例为24%。
全面理财规划对各种家庭皆有益
储蓄率或是积蓄率高,对家庭财务安全是一种保障。但美国理财专家并不推崇高储蓄,而是强调全面的家庭理财规划。所谓全面的家庭理财规划包括储蓄、投资、退休计划和保险需求等。也就是在生活中长短线结合,既要考虑日常生活所需,又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奠定基础。全面的家庭理财规划一直被视为是有钱人的理财工具,但很多研究和调查发现,制订全面的家庭理财规划实际上对不同收入家庭都有益处。对于众多美国家庭而言,并不缺少家庭财务的个别目标,缺少的是家庭理财规划,特别是全面理财规划。
对于高收入家庭,制订全面家庭理财规划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投资,有助于增加家庭财富。中上收入家庭可以增加积蓄,让小日子奔小康。例如在美国年收入50000至99999美元的家庭,在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有57%的家庭每年可以将10%的收入积攒下来,而在没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只有39%的家庭可攒下10%收入。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有37%的家庭积累的投资额在100000美元以上,而在没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只有19%的家庭积累的投资额在100000美元以上。
对于中等和低收入家庭,建立全面理财规划的最明显之处是有助于减少家庭债务,尤其是信用卡债务。根据调查,年收入25000至49999美元的家庭,在拥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有46%的家庭每个月可以准时付清信用卡债务,而在无全面理财规划家庭,只有26%的家庭每个月可以准时付清信用卡债务。至于年收入25000美元以下的家庭,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在拥有全面理财规划家庭中有41%的家庭每个月可以准时付清信用卡债务,而在无全面理财规划家庭,只有16%的家庭每个月可以准时付清信用卡债务。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4
关键词:美国,公民意识培育,目标意义,内容
1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与意义研究
1.1目标研究
Shklar早在1991年就在他的著作里给出了公民的四层含义:(1)在一个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就是选举权和工作;(2)国籍或法律地位;(3)积极参与公民生活以及参与政治体的一种义务意识;(4)全面和直接参与公民生活的一个共和理想。(1)这在当时对于理解何为公民意识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公民意识的培育具有指引性作用。对于什么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美国政府给出了确切的解析。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对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则做了如下的陈述:到2000年,每一个成年美国人都应该是有文化的,并能够掌握履行公民权利和职责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1.2意义研究
Naomi N.Duke M.D.(M.P.H.),Carol L.Skay(Ph.D.)以及Sandra L.Pettingell(Ph.D.)和Iris W.Borowsky M.D.(Ph.D.)在2008年的时候在他们共同发表的论文《From Adolescent Connections to Social Capital:Predictors of Civic Engagement in Young Adulthood》(2)中具体陈述了公民意识培育在一个具有家庭和社会培育背景的年轻成年公民的政治参与中所起到的影响,在这其中,具体运用了一系列的数据建立了若干个模型,借以说明在青春期期间,家庭和社区环境方面的影响对于以后此人的公民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Thomas S.Dee在2004年他的论文《Are there civic returns to education》(3)一文中论述了培育对于公民意识发展的作用,认为公民意识培育可以提高公民参与意识中所推广的“民主启蒙”以及塑造公民参与活动的个人喜好。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直接灌输的一个关于公共角色的民主化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
Shari R.Veil在2008年他的论文《Civic responsibility in a risk democracy》(4)提出公众宣传运动可以使个人和公民责任在应急规划和反应里起到一个协助的作用,认为公民责任意识是民主成功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志,公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可以明显改善一个社区的应变能力。
2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研究
2.1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Ann L.Owen和Julio Viderasa于2005年在他们共同合作的论文《Civic cooperation,pro-environment attitudes,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5)中明确提出了公民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培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集中论述了通过培养公民的合作意识培养及支持生态环保行为的做法,就如现在中国也很流行的拼车行为等等,还提出了国家具体要提供的一些环保措施设立以及引导社会各界对公民生态意识的一个积极的价值衡量标准。
2.2公民参与意识培育
Valeria Sinclair-Chapman,Robert W.Walkerand以及Daniel Q.Gillion在2009年的时在他们共同合作的论文《Unpacking civic participation:Analyzing trends in black and white participation over time》(6)一文中针对美国现存的公民自参与意识中的种族差异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还特别强调了新闻媒体在引导黑人实施自由权利特别是政治参与方面的意识培育的特殊作用,运用了动态的研究分析来揭示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积极实施自由权利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的一种趋势,在这其中,作者把民权运动也作为公民参与意识培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2.3公民道德意识培育
Jack M.Mc Leod(Ph.D)在2000年《Media and civic socialization of youth》(7)一文中着重强调了媒体在青年的公民道德意识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中流媒体的使用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作者在肯定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主要认为个人的自我培育是特别重要的,他通过举例来论证这个观点,例子中突出了青少年的阅读行为对于自身的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重要性。他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公民进行自我培育的积极性的差距:种族,性别,地位和在校表现。总的来说,作者认为对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来说,积极的公民道德意识学习的过程就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4公民责任意识培育
Shari R.Veil在他的论文《Civic responsibility in a risk democracy》提出了公民意识培育里应该强调公民责任意识的培育,并且提到公民责任意识是民主成功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志,这种责任意识往往是通过投票,缴税,服务陪审团的责任,以及参与志愿者来表明。文章着重分析了公众宣传运动,以说明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可以提高社区的抗灾能力,个人和公民责任是如何协助政府的应急规划和反应。
2.5全球公民意识培育
Eric Davis在《Global Citizenship: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Perspectives》(8)中说到全球公民的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全球化造成的紧张局势使得全球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紧迫了。在文章中,作者罗列了全球公民身份的影响因素:(1)规范意识的发展:提倡以不同的方式查看世界,学会发展移情的方法来处理在政治和经济不平等现象下美国所遇到的不同状况等;(2)要求把公民培养成反映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质的全球公民;(3)进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多视角去查看问题,促进丰富和创新,认为这是发展全球公民意识的一种核心元素;(4)在高中与大学课程中实施具体有效的举措来提高学生们的认识,旨在提高他们对全球社会的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全球公民意识培育是所有高校必须都纳入其课程的一个势在必行的教育趋势,作为现实支撑,他着重介绍了罗格斯大学的全球公民2000年项目的具体操作以及运行结果。
综上所述,在目标意义的研究上,美国学者的观点是比较统一的,而在内容研究上,更具有前瞻性及实践性,对我国的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注释
1BryanS.Turner.Judith N.Shklar and American citizenship[J].Citizenship Stu dies,2011,Vol.15(6-7):933-943.
2Naomi N.Duke,Carol L.Skay,Sandra L.Pettingell,Iris W.Borowsky.From Ad olescent Connections to Social Capital:Predictors of Civic Engagement in Yo ung Adulthood.[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Vol.44(2):161-168.
3Thomas S.Dee.Are there civic returns to education?[J].Journal of Publi Economics,2004,Vol.88(9):1697-1720.
4Shari R.Veil.Civic responsibility in a risk democracy[J].Public Relations Re view,2008.34(4):387-391.
5Ann L.Owen,Julio Videras.Civic cooperation,pro-environment attitudes,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5,Vol.58(4):814-829.
6Valeria Sinclair-Chapman,Robert W.Walkerand,Daniel Q.Gillion.Unpacking civic participation:Analyzing trends in black and white participation over tim[J].Electoral Studies,2009,Vol.28(4):550-561.
7Jack M.Mc Leod(Ph.D).Media and civic socialization of youth[J].Journal o Adolescent Health,2000,Vol.27(2):45-51.
美国瞄错了目标 篇5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会从中获利吗?不会。虽然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减少中国的出口,但不会减少美国的进口。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弹性并不高,也就是说价格的高低不会影响其消费的多少。人民币升值后,美国人可能会转而购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果这些国家的产品比中国的贵,那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不会减小,反而会扩大。而生活必需品进口价格的提高,势必会挤占美国人其他的消费支出,可能会减少国内总需求,失业状况会更加恶化。中国出口锐减后,经济增长也会放缓,对美国产品的进口会减少,同样不利于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同样会导致美国就业状况恶化。由于美国在中国有大量直接投资,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影响这些投资的赢利状况,减少美国对外投资的利润汇回。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主要是人民币计价,而资产却有一半以上是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中国可能被迫抛售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导致美元急剧贬值。
事实上,人民币不升值更有利于美国:一方面,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廉价产品,而在把这些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的同时,也把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转移了;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之后,外汇储备相应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仍然以美元资产为主,尤其是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库券,这相当于为美国的贸易逆差进行了融资,有助于维持美国的低利率和稳定增长。最近几年,俄罗斯、瑞士等国纷纷调整其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大量减持美元,中国则仍然保持着美元为主的资产结构,这对维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一种极大的支持。
中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已经确立了逐步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这是一个综合的政策组合:(1)人民币会逐渐升值;(2)人民币汇率制度会从过去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转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逐步建立一个有效的外汇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反映汇率水平。中国政府之所以要调整汇率政策,主要是考虑到:(1)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会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2)汇率低估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部门可能会出现恶性和低水平的竞争。
要强调的是,汇率政策改革是中国政府调整发展战略的宏大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其他政策措施而过分强调汇率政策改革本身。因为,(1)汇率政策改革本身无法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出口产品对汇率缺乏弹性,即使人民币升值,也无法立竿见影地减少中国的出口。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基本上是由加工贸易创造的,而加工贸易对汇率变动并不敏感。根据日本和台湾的经验,即使本币持续升值,顺差仍可能继续存在。(2)汇率政策改革本身也无法纠正中国的产业结构失衡。汇率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调整会有助于非贸易品的发展,这从理论上讲是完全成立的。但是,中国服务业的不发达还有其他原因,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人才缺乏等。所以,单靠汇率调整是无法撬动产业结构调整这样一个大目标的。
汇率改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汇率改革却是万万不能的。汇率改革是对价格的调整,价格会影响到资源配置,因此汇率改革是其他改革的催化剂。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政府在汇率改革方面是有决心的,也是有自己的全局安排的。美国不能把中国汇率改革的任务简单化、政治化。如果把汇率改革简单地等同于人民币升值,那么就会忽视更重要的改革目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究竟需要多大,完全取决于其他配套改革的进展程度,没有人能够确定哪个是合适的升值幅度。一个外国政府,通过一种政治程序,要求中国政府改变一种重要的价格变量,这才是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的。这种做法在政治上也是不明智的。
美国政府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关注还表现在要求中国扩大人民币日交易波动区间,扩大人民币日交易量。这也是中国政府汇率政策调整的一个方面,而且,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逐渐扩大,尤其是出现了双向的波动。这种双向波动非常有利于打击市场上对人民币的投机,因为对人民币的投机是基于人民币必然升值的单边预期。
中国当前能够选择的汇率制度只能是过渡性的,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逐渐扩大灵活性。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6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课程目标
一、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形成的背景
中国早在西汉时便开始对幼儿进行最早的教育——胎教, 但是将幼儿教育这一事项具体化, 使其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却是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9月) 的湖北武昌诞生。直至它的诞生, 才正式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历史先河, 并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始。课程目标也就此形成, 直至2001年6月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基本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课程目标。
日本虽在江户时期 (公元1850~1860年间) 由中国引入胎教, 但是在明治时期由于受到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幼儿教育的影响, 于1876年便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7年时, 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便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 制定出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推崇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 给全国各地幼儿园以决定性的影响。日本1999年颁布《幼儿园保育大纲》且最终定制了适合本国幼儿特点的课程目标。
美国的保育工作最早始于1838年, 为了解放妇女而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托儿所。由于美国早期受到欧洲儿童教育先驱者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人的影响, 因此不断在探索中变换着自己的课程目标以适应幼儿发展, 但是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目标, 由州立级教育机构进行课程目标的定制。直到2001年布什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后, 才对幼儿的课程目标进行了立法。
这便可以清楚的看出, 三个国家都在进行各自适合本国的幼儿教育中不断的改进、完善着自己的课程目标, 以便使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幼儿教育。
二、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不同
1、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形式上看
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均在主张培养“完整的儿童”, 强调采用主题、单元或领域等各种形式整合学科, 从而使知识之间, 认知、情感、体验之间, 学科和儿童生活形成有机的联系,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方面, 虽然世界各发达国家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各不相同, 但大多强调课程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设立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中国在2001年6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定, 力求将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都成为我国课程目标的形式, 提倡使用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并且力求使游戏成为幼儿主要的课程形式。
美国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 既注重学术目标也注重社会性目标, 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身体发展确定为幼儿教育的目标基础。美国课程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
2、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及结构上看
中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将幼儿园的课程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五大领域, 各领域有明确的目标。基本达到了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定:“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每个领域内又分别存在这不同的分类, 如我国幼儿科学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丰富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粗浅知识, 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 开发幼儿的智力, 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乐意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 有同情心等。每个领域有同时有相同的方面, 如科学领域中“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艺术领域中“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都是希望幼儿可以从课程中发现到身边的美。
作为东方文化的共同产物, 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上, 我们和日本大同小异。日本虽然与中国一样将幼儿园课程目标分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但是这五大领域并不相同, 日本并没有将科学列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中, 而是在其中添加了人际关系及环境。不但如此, 日本的五个领域中的内容较中国少很多, 这便容易使教师照本宣科, 将《纲要》中的行为运用简单的角色体验呈现到幼儿面前, 使这种临时性的角色体验是浅显、短暂的, 孩子们的角色意识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 效果自然很难持久。而日本在人际关系这一目标中指提出三点, 使教师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余地运用更适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美国与东方国家不同, 将其幼儿园课程分成知觉与动作发展、认知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和语言发展。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是美国将课程看成是各类的分科形式, 美国是将幼儿需要发展的几个笼统的发面编入其课程目标内, 但是每个发展目标中的内容依旧很详细但与中国相比更笼统化、专业化。在我国, 科学被认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对科学内涵的理解十分丰富,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探索过程, 科学知识, 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三、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相同之处
从三个国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上分析, 三个国家都有着相似目的。中国、日本、美国均将幼儿园课程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时不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结构、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还会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每个年龄阶段, 对幼儿需要发展的领域和知识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即使幼儿可以在心理发展结构、课程内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这样一个三维立体模型中进行学习和发展。
总而言之, 无论中国、美国、日本以何种方式采取哪种课程目标模式, 都会以本国幼儿的智力水平能力、应用能力、国民水平的方面为基础, 为该国幼儿设计出一套相对于本国而言更适合、更恰当、更直观、更明确的课程目标。当然这也要在各国交流和多年实践中方能达到。
参考文献
[1]李欣欣:《日本人怎样教育孩子》, 近代国家——明治的教育, 2001年。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7
一、美国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及其管理目标
美国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建国至今不过232年的历史,但高等教育却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受历史、政治体制、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分权管理、开放运行的特点。具体来说,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各州而不在联邦政府。公立大学受州议会和州政府的领导, 高校董事会享有具体的管理权限;私立大学在州法律框架内受校董事会领导,不受政府部门控制。各州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州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管理规定,实现对本州高等教育事业和师资队伍的管理。纵观全美国的高校师资管理体系,我们会发现一些贯穿其中的共性,那就是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年薪制、非升即走制等遴选、考核、激励和评估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相应体现出其共同追求的管理目标。
(一)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遴选与调节
在美国,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自主聘任教师,充分体现了公开和公平原则。但招聘条件非常严格,要从学历学位、学术能力、学缘结构、从业经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招聘程序也比较繁琐:首先,院系根据岗位确定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标准,然后报院长、校长批准,成立聘任委员会;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然后对应聘者进行全面考察,考察方式包括试讲、做学术报告或主持学术讨论会;第三,聘任委员会评议做出决定,择优选出数名候选人,院长签署意见并转呈校长和教授委员会评议,最后报校董会批准。在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上如此设计,其目的正是为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遴选一流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的高通货膨胀率,美国州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美国大学开始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机制。这种机制有利有弊。一方面,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兼职教师会适当减轻学校的财政压力、降低办学成本,同时也适应了部分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设置需要,为不同学派的学术交流补充了新鲜血液,加强了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起到了自发调节师资结构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过多的兼职教师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因此美国对兼职教师数量加强宏观控制,规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得超过50%。总的来说,兼职教师制补充了新鲜血液、调节师资结构、促使教师来源多元化,也降低了教学成本。
(二)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激励与保障
终身教授制(Tenure)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开始是为保证教师表达异端观点而免于遭受政治报复,如今已经成为美国高校通用的师资管理制度,在美国49个州(除了弗吉尼亚州公立学校)已经实行多年。美国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但这并不能否定终身教授制在吸引、稳定人才,确保高级知识分子经济地位和学术地位,保障学术自由等方面的作用。终身教授并非轻易就可获得,需要经过多层严格筛选。终身教授也并非不必退休,而是指校方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解聘,除非本人辞职或退休。这项制度为那些愿意奉献终生精力去从事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励其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终身教授制缺乏再激励和再评议机制是主要缺陷,因此美国教授联合会和大学联合会对终身教授制追加了“突出贡献制”,授予“突出贡献教授”荣誉称号和给予增加工资的奖励,以激励教师不断做出新贡献。
美国采用自主灵活的工资激励制度,普遍为年薪制,而且一般教师工资每一两年都要增加一次。工资的决定权在各州和各高校董事会,私立大学由董事会决定怎么调工资、调多少、调给谁,公立大学在州议会批准的工资标准和拨款总额内,由校董事会决定具体调控。这种灵活的工资激励机制对调动教师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为了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学术研修、学术休假的权益,美国高校普遍鼓励教师从事各项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如旧金山城市大学终身教授每7年休1次学术假,纽约大学的教授每6年休1次学术假。学术假期间工资照发。可以说,这些制度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将教师发展的个人目标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群体目标相结合,并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三)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考核与淘汰
为优化教师队伍、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美国高校对一定任期的教师实行聘期考核制,对终身教授实行定期考核制,同时还采用学生评价、同行学术水平评议等多种评价方法,其中“非升即走制”尤为显著,其目的在于筛选、淘汰一些不适合继续聘用的教师以招揽更好的教师。具体来说,各校在聘请教师时,会定出某级职称聘任合同的最长年限,教员的聘任合同一般为1年,助理教授一般为3-7年。若合同期满但不能晋升,必须离校另谋出路。如哈佛大学规定:助理教授、副教授连续聘任7年后如不能晋升为教授就必须离任,7年期满时就自动停止聘用,不必在1年前发出解聘通知。第一次受聘期一般为3年,以后如果继续聘用,年限总共不得超过7年。如果副教授是由助理教授晋升的,7年聘用时间也包括任助理教授的时间。这些考核与淘汰制度正是从不同方面来评价、考核、激励和约束高校教师,以达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目标。
(1)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27,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二、美国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外化评价指标
为实现相应的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必须采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检验和评估;反之,这些评价指标的建立过程也促使管理手段的完善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教师队伍结构是一种外化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年龄、学历、职务、学缘结构、教师来源、教职工比例、生师比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性能,也决定着师资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教职工构成比例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数据,2005年,美国高校共聘任约338万人,其中有246万专业人员(professiona staff,包括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研究助手、行政管理人员等)和92万非专业人员(non-professional staff,包括文秘、技工、服务、维修人员等),有263万全职人员(full-time staff)和75万兼职人员(part-time staff),其中全职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数量为881306人。从1976年、1995年和2005年美国高校人员构成情况统计数据来看,专业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57.6%上升到2005年的72.8%,而非专业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42.4%下降到2005年的27.2%。在专业人员中,教学与研究型教师的比例从1976年的34%上升到了2005年的38.2%,教学与研究助手的比例从1976年的8.6%上升到2005年的9.4%,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5.4%上升到了2005年的5.8%。但从整体来看,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研究助手、行政管理人员基本上维持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比例,1976年为1∶0.16∶0.2, 1995年为1∶0.13∶0.21, 2005年为1∶0.15∶0.22(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管理人员相对于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来说比例较小,并不似我国非教学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非常高。
(二)年龄构成
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中40-59岁全职教学型教师人数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63%,这个年龄层次是教师的黄金时期,在学术领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美国30-40岁、40-50岁之间和50-60岁之间的高校教师比例分别为20%、30%和33%,分布比例相对均衡。一般助理教授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副教授的高峰年龄为35-45岁,教授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虽然我国中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年龄结构青黄不接,46-50岁之间的教师队伍出现断层。
(三) 学历及学位构成
美国很多大学要求新聘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视觉、艺术、建筑、警察专业除外);助理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持硕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教龄;副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有6年以上教龄,或持硕士学位并有9年以上教龄;教授必须持硕士学位并有10年教龄,或持博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教龄。可以说,美国高校教师的学历都比较高,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但我国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我国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比重仍然偏大,占56.46%。
据《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 (3) 公布,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教学型教师(full-time instructional faculty)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992年的54%已经增加到2003年的60%(见表3)。其中,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第一级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数据分列。第一级专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 degree)源于欧洲,是美国学士后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表明学位获得者在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医学、法学、神学,达到了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并具有超出一般学士学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起点与硕士相同,终点接近博士学位。教师如果获得第一级专业学位,在美国仍然作为博士对待。因此在对美国高校教师学位情况进行统计时,需将第一级专业学位与博士学位数据合并,可以发现,第一级专业学位比例逐年下降(可能与教学需求相关),学术型博士学位则逐年上升,但总比例基本维持在68%左右。
美国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又是高层次人才训练的主要基地,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200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排名前30位大学的全职博士教师比例平均为96%,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埃莫瑞大学、塔夫茨大学的博士教师比例高达100%。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从世界排名高校来统计分析美国高校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从表4可看出,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不管学校办学水平和世界排名情况如何,美国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都非常高。
(四)专业技术职务构成
从表5可见,在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全职教授已经成为比例最大的群体,占全体全职教学型教师总数的29%。教授(Professor)与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授课员(Instructor)和讲师(Lecturer)的平均比例为1∶0.76∶0.810.42∶0.11。由于各类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迥异,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也大相径庭。具体来说,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由低到高呈“倒金字塔”型,教授作为衡量大学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占比例相当高,稳居金字塔顶,达到50%-80%以上。而四年制学院为卵形,两年制社区学院为金字塔形。而我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2006年只占10.17%。
(1)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35,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2) 《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部分统计数据只统计至2003年 (3)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35,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五)生师比和生职比
回顾表1,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学生与全职人员总数之比从1976年的5.4∶1下降到1995年的4.9∶1, 2005年维持在5∶1。同时,学生和全职研究与教学型教师的比例从1976年的16.6∶1下降到1995年的15.2∶1, 2005年下降到15∶1,可见生师比逐年处于下降趋势。美国世界一流和知名大学的生职比和生师比都比较低。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生职比保持在理想状态。如加州理工学院为3∶1,芝加哥大学为4∶1,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为6∶1,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7∶1,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9∶1。可以说,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并不是生职比较高的学校,恰恰相反,只有在那些“层次”和规格相对较低的大学和学院中,才存在着较高生职比。另外,即使在那些“层次”和规格相对较低的大学和学院中,也因为专业和学科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自由艺术学院的生职比远远低于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的生职比。
(六)学缘结构
为保持原创科学活力、避免学缘上的“近亲繁殖”,美国高校一般不留本校应届毕业生做教师。优秀本校毕业生必须先到其他大学或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回校任教。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认为,打破留用本校优秀毕业生当教师的习惯,是该校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可以说,强调教师队伍“远缘杂交”,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之处。从表6可以发现,美国拥有在本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和比例都比较低。其中哈佛大学拥有本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34.4%。这与世界一流大学保持某些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特色有关,但这些教师往往不是直接留校任教,而是先有了其他高校或大公司的从业经历后,再回毕业学校任教。美国高校还普遍选聘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精英协同开展科研工作,具有跨国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平均达到20%以上,呈现国际化趋势,这也是体现美国高校教师优秀学缘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见表7)。而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高校从本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留教师。
三、结论
美国作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普遍实行的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等教师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和采用。这些管理体制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不断追求的师资管理目标,那就是遴选一流的教师、铸造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些管理目标通过一定的外在指标来体现,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构成决定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性能,教职工比例、生师比和学缘结构则体现了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补充的教师队伍,逐步优化教师结构和学科结构,建立并完善遴选、激励、保障、考核、评估、淘汰等系列机制至关重要。
摘要:美国作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普遍实行的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等教师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和采用。这些管理制度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不断追求的师资管理目标, 那就是遴选一流的教师、铸造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些管理目标通过一定的外在指标来体现, 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构成决定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性能, 教职工比例、生师比和学缘结构则体现了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对于我国来说, 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从我国实际出发, 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兼职导师为补充的教师队伍, 逐步优化教师结构和学科结构, 建立并完善遴选、激励、保障、考核、评估、淘汰等系列机制至关重要。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8
Zig Bee技术辅助老年人健康
说到促进老年人健康和管理, 近日, 美国at&t公司在达拉斯与Embedded Wiless公司合作, 提供远程监控健康平台Zilant和个人移动紧急响应系统。Zilant通过安装在家里的相关设备, 将各种监控设备和环境传感器用ZigBee和蓝牙无线技术进行连接, 以实现对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的生活进行管理。
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它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送模块, 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 在整个网络范围内, 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 到扩展后的几百米, 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 Bee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各种网络连接。
利用挂在使用者脖子上的mPERS (个人移动紧急响应) 吊坠, 可对使用者的活动状况和位置进行监视。例如, 如果检测到使用者摔倒等情况 (吊坠落地等情况) , 系统就会向预先用手动或自动注册的家庭护理员或家庭成员等, 自动启动通话功能, 进行告知, 并同时把相关的数据发送给监控健康平台Zilant。
mPERS (个人移动紧急响应) 吊坠, 其实就是移动网中的一个终端, 目前已经提供了3G版本, 而LTE版本将会由at&t独家提供。关于具体提供时间, 预计在2012年年底前。在家的慢性疾病的病人和老年人以及出院后的病人, 被设定为该系统的服务对象。该系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启动, 出院后的病人当天就能使用。
多种服务老年人生活好帮手
除at&t外, 近日, 美国Sprint公司也推出了面向老年人的“Active Senior ID pack”服务。如果在该公司特定的Android终端机种上, 点选Active Senior ID pack的图标, 将提供面向老年人的约20种免费应用程序。
早在2010年, 该公司就开始提供约50种不同的面向老年人的服务, 作为进入老年人服务市场的切入点。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9
一、中美两国课程改革的简要回顾
1. 我国“新课改”的历史回顾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才的需求带来了质的飞跃, 人类的财富主要蕴藏于人的大脑中, 社会发展的动力更需要人力资源的推动。为了应对这种人才需要的质性飞跃对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我国自2001年9月起, 首先在全国27个省的38个国家实验区 (以县区为单位) 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这是我国第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 这场改革是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是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改革, 同时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次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要求。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在总体目标之下, 《纲要》分解出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的具体改革目标, 并且对每项改革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总体上来看, 这次课改采取先实验、后推广、滚动发展、逐步到位的策略, 逐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2. 美国“八年研究”的历史回顾
在进步教育思潮的影响下, 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PEA) 在1933年发起了一项历时8年的大规模课程实验, 目的在于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 验证或确立进步教育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并建立新型的中等学校模式。实验成立的“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从200所中学中精心挑选了30所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且在社会、经济、文化上有较大差异的中学参加实验研究, 因此, “八年研究”也被称为“三十校实验”。
“八年研究”试图培养学生把教育视为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持久的探索, 而不只是积累学分;使学生渴求学习, 勇于探索新的思想领域, 在学习上不断进取;使学生懂得如何安排时间, 如何更好读书,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对所要面对的生活更富有经验。“八年研究”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 (Ralph W.Tyler, 1902-1994) 认为, 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能建设性地参与社会, 并使他们习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以便为社会即个人的完善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而该研究在课程编制、教学方法以及检查评估上都是围绕这一教育目的展开的。1949年, 泰勒正式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 总结了他在“八年研究”中的成果。在该书中, 泰勒把课程编制的主要步骤列为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从而生成了在现代美国课程领域中产生广泛影响的“泰勒原理”。
二、中美课程改革目标的比较研究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比较丰富, 但对课程改革目标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 仅在教育政策分析和历史研究中有所触及。对“八年研究”和“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研究主要散见于教育史研究和其他教育学科领域的专门研究之中, 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从经济结构的转变看两国的课改目标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上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动荡的时期, 其发展速度之快、震撼之剧烈、影响之广泛, 均前所未有。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 20年代被称为“金色的20年代”, 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支柱产业形成、社会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然而短期的繁荣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929年,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暴跌将美国社会带入了“大萧条”时期。“大萧条”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 而且还对美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社会现实的影响, 进步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的“社会需要”或“社会中心”倾向逐步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客观上为进步主义运动的理想得以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也为新一轮教育实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3]。其中, “八年研究”的合作学校——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就是一个良好范例: (1) 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 (2) 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所关注的事物是相互依赖的; (3) 使专门指导成为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4) 依据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来评估学校课程; (5) 有机组织学校课程, 揭示教学关系; (6) 社区建立一种密切、直接和可运作的关系[4]。这种源自民主生活理念的教育目标给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从比较的视域来看, “新课改”所处的经济环境虽然不如美国“八年研究”那样动荡, 但日趋激烈的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着实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众所周知, 我国GDP在2000年就已破万亿大关,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 我们的综合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 我们的GDP总量大约是美国的1/9, 日本的1/4。而提高综合国力的最可持续的动力是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这就需要对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 这其中最主要的改革之一就是课程改革。为此,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 成为了我国这次“新课改”的目标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程改革也是经济转型的产物。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讲, 课程改革是最容易遭拒斥的事业, 这是因为一般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会带来物质利益的增加, 却会改变利益分配原则, 也即在变革课程的同时, 也改变着教育的利益格局[5]。就目前来说, “新课改”目标在平衡各社会阶层、各群体的利益方面是相对欠缺的。当学生及家长、政府、教育专家等群体出现利益冲突时, 改革便往往会在实践中遇到积极或消极的抵制。
2. 从政治进程的发展看两国的课改目标
1933年当选的民主党新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Roosevelt, 1882-1954) 提出实施“新政”theNewDeal) , 开始了恢复经济、变革社会和振兴国家的改革。“新政”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那就是在社会繁荣和动荡、危机和重建的过程中, 在撇开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实施国家资本主义后, 如何还能同时保持资本主义所崇尚的社会民主和个人自由, 以及个体如何在这种新的社会观念和机制下充分、恰当地运用自由, 如何将这种新的民主自由理念灌输给未来的年轻一代。“八年研究”的主要教育目标正是基于美国社会生活方式和民主理想, 强调美国中学的全部教育活动都应该是民主生活方式的化身, 任何学校改革所追求的目标都不应偏离保持和促进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6]。中学与大学关系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三十所学校自述》提到“虽然个人健康的发展是基本目标, 但社会生活是取得这种发展的较好方式。检验每一个社会和政治组织作用的方式是看其对个体的影响:如果它增强和丰富了人的个性, 就是可取的;如果它破坏或限制个体发展的机会, 就是不可取的, 故而是和理想背道而驰的。”
长期以来, 我国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 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 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 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 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了起来, 严重压抑了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实际上也没有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7]。随着中国政治进程的发展, 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 一个逐渐形成中的共识是:中国需要民主, 而民主是渐进的。进一步说, 政治发展问题不再是要不要民主, 而是如何实现民主。众所周知, 实现民主的核心问题是民生问题, 它涉及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等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 教育改革是一项辐射面广、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程设置上力求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最佳模式, 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引向成名成家的精英教育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目标的民主化。
3. 从传统文化的差异看两国的课改目标
作为西欧文明在美洲新大陆的延伸与发展, 美国传统文化以其先进的物质文明、资产阶级契约民主制度和基督宗教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在承袭西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孕育了与西欧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化特质, 以个人本位、法律条文为准绳的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天人两分”哲学思想。正如查尔斯·博哲斯在其《美国思想渊源》一书中指出, “美国人的这种实践, 使得几乎美利坚合众国的全体居民都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 用同样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 即怀疑一切的传统, 只信服行之有效的事实, 按自己的见解行事, 不满按预期目的制定的途径, 透过形式直捣实质。”这在“八年研究”的教育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例如, “反思能力”是合作中学普遍重视的一个教育目标, 训练“反思能力”必须包含: (1) 详细说明一个问题; (2) 形成假设; (3) 搜集资料; (4) 分析资料; (5) 得出推论; (6) 理解结论和假设之间的差异; (7) 把结论付诸行动。这种通过将目标分解和细化来增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式, 正是美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体现。
如果说美国传统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孕育和体现了传统的东方文化特色。通过这两种文化体系的比较去探讨课程改革的目标, 可以帮助我们探寻两国制定课程改革目标背后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就我国而言,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及农耕基础上的物质文明, 家族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 以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儒家思想, 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没有发生重大历史断裂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特质即群体本位、道德伦理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中, 群体本位强调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护, 而不重视群体对个人的义务和促进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 有着明显的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事物运动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两种相反的力量即所谓“阴阳”相互作用造成的。这种文化思想投射到我国的“新课改”目标制定上表现为:总是注重于从整体发展上综合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注重于直感体验和整体的综合, 而不注重实验和分析[8]。
三、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目标的问题检视
1. 课程改革目标的表述缺乏程式化分解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 与课程目标有关的表述有两段:一是“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两段话的意思被人们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所谓的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反观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每一维都没有亚层级[9]。这带来的问题是:第一, 目标表述语义含糊而无法明确具体所指, 例如, “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到底是智慧技能, 还是动作技能, 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不得而知。而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是两种不同的技能, 它们的实现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第二, 目标难以测量和评价。众所周知, 没有测量和评价的目标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维目标”实施以后,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测量和评价, 也不得而知。因此, 在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中, 确定课程目标的层次性是十分重要的。布鲁姆在认知领域中就将教育目标分为六级, 从知识开始, 经过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再到评价这样一个逐级上升的发展过程。这是我们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所应注意的。此外, 目标的设置还应具有连续性,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仅有层次性而不注重连续性, 就会将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孤立开来, 从而为目标的实现带来障碍。
2. 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缺乏方法论支撑
课程研究是一种具有多项变量的综合性研究, 其注重整体化、结构化和多维化的方法论原则可以在错综复杂的课程研究中真正起到全面而明确的指导作用。就“新课改”而言, 虽然我们在关于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上, 已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共识或一致, 但是在改革的运行机制、推进策略、操作方式、实施路径等一系列“方法”问题上却存有严重的对峙、分歧与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更多的停留或停滞于对课改枝蔓等细节性问题的纠缠之中, 而没有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检讨与澄清。因此, 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 在当下的“新课改”中就显得尤为重要[10]。要真正认识我们的课改、解释我们的课改, 首当其冲的是借鉴西方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 西方的概念理论是西方社会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论观察他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得来的结果, 而方法论具有普适性。我们应该学会用西方的方法论重新观察我国的课程改革目标, 但同时也要防止陷入简单地以西方文明为坐标、照搬西方教育理论的窠臼中去,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开放的角度寻找“新课改”的出路。课程专家应该系统研究日常课程实践, 应该从实证研究结果中归纳出普遍的理论性结论来。针对并锐敏捕捉课程实践中出现的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加以系统研究, 有意识地将研究结果高度理性化, 抽出本质的东西, 形成本土生成的课程思想, 同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11]。总之, 只有深入开展对课程理论方法论的研究, 才会为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最可靠的理论支撑。
3. 课程改革目标的执行缺乏机制的保障
从中美课改目标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 在改革蓝图转化为改革现实的过程中, 目标的实现往往困难重重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偏离。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改革目标的实现总是存在一定的限度。人们越来越发现课程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理想、现实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相关机制的平衡和调节,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往往会遭遇到来自“第一线”的抵制, 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一方面“减负”的口号铺天盖地, 而另一方面学校偷偷补课、家长纷纷求助于课外辅导机构。在以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育主要评价标准的今天, 减轻学生负担潜藏着学生学业成绩下降和升学率降低的隐患, 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可能因此遭受利益损失, 这种风险是学校和家长都不敢、也不能承受的。正因如此, 我国课程改革中“减轻学生负担”这项目标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因此, 完善目标保障机制在调节课程改革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我国最常见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的方式就是仅凭官方对课程发展的预测或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来提出具体改革议程。这样做势必会造成相关利益群体的长期缺位, 使得各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得以显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 经过利益群体充分协商形成的改革目标是最现实的、利益协调最均衡的, 并且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消除改革中的阻力。
就目前来说, 课程改革目标虽面临多方利益冲突, 其实现也尚未尽善尽美, 但我们不能就此对课程改革打上“失败”的标签。课程改革目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达成, 也不仅仅在于它是课程改革效果评价的标准, 还在于它能够指引课程发展的方向, 能够引导课程实践工作者的观念和行为。从长远来看, 改革目标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能影响改革中人们的观念、态度并决定他们的行为策略, 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发展[12]。一言以蔽之, 课程改革目标承载着对课程理想的追求, 是课程改革保持生命力的动力所在, 通过比较的视野来透视我们的课改目标, 不断丰富和完善目标体系, 可以使我国的课程改革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01.
[2][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杨捷.重构中学与大学的关系——美国进步教育之“八年研究”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澳]W.F.康内尔.20世纪的世界教育史.张法琨等译.北京:民教育出版社, 1991.
[5]石欧, 张文学.课程改革预设目标对目标实现的限定.教育研究, 2009 (6) .
[6]杨光富“.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 2003 (2) .
[7]和学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解读.学科教育, 2002 (1) .
[8]周彦.中西文化差异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比较性探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12) .
[10]王洪席, 靳玉乐.课程改革:基于改革方法论的反思.现代教育管理, 2011 (2) .
[11]靳玉乐, 李殿森.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教育学报, 2005 (3) .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篇10
基因战士 基因技术在美国关注的科技领域中居于首位,这是因为它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传统基金会的报告称,“美国若想领导世界,美国人必须具备领导世界的能力,处处占先机”。
美国生物基因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合成抗病基因,让像艾滋病这样的疾病不再成无法治愈。接下来,美国生物专家将利用先进的基因技术进行生物品种改良,最终促使美国人率先实现“深层进化”。
按照美国专家的设想,人类迟早有一天要向太空或海底发展,而长时间的空间航行或海底旅行将挑战人体极限。只有通过基因改造实现“深层进化”后,人类的体质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美国生物专家的目标是:让美国人成为地球上可以最先移民太空或是海底的群体,从而使美国具备掌控地球这个“人类的大本营”的实力。
另外,美国基因技术的进步还可能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影片《生化危机》中可怕的“基因战士”可能变成现实。
核动力太空飞行器 到目前为止,各国研发的飞行器和巨型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是喷气式涡轮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而宇宙飞船使用的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火箭发动机。这些动力系统都需要携带很多燃料,使得飞行器本身可自由利用的空间以及灵活性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美国专家瞄准核动力装置,计划采用核动力系统作为推进器,推动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高速航行。
在美国专家确定的科研目标中,开发核动力航天器的目标有望最早实现。美国宇航局宣布,美国正在研制新一代核动力宇宙飞船。这种飞船采用的动力系统,是由美国“大力神-V”型运载火箭换装核动力发动机后改进而成的。以探月任务为例,由传统发动机推动的飞船一次只能运送21吨物资前往月球,虽然核动力飞船的体积和重量都小得多,但一次可以把29吨重的物资送上月球。美国计划建造的首个月球基地需要250吨物资,如果用核动力飞船来运输,通过9次发射就可以完成任务,而用传统动力飞船运输则要发射12次。采用核动力发动机的飞船可为美国的月球基地工程节省数十亿美元。
除运输能力强外,核动力飞船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有了它,美国就可以实现远距离太空航行,例如对火星等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进行探测。
智能钢铁 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美国计算机专家钻研的主要课题。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美国科学家设想赋予计算机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建立一种可以独立学习、感知事物的人工智能。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那么计算机技术将实现历史性的飞跃。用美国机算机协会专家的话说,这等于创造“新生物”―“智能钢铁”
美国科学家设想人工智能并非仅限于机器人,还包括各种智能机器,例如无人机、无人飞船等,影片《变形金刚》中的变形智能战斗机器人最终可能成为现实。
纳米级晶体管 所有的科技产生都依赖基础学科的发展,其中以材料学为主。美国专家目前把重点放在新型纳米材料上,预计许多具备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将应用于军事、科技、工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目前美国在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例如美国冶金行业协会已开发出“纳米熔化冶金法”。黄金一般要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熔化,如果把它变成纳米颗粒进行熔化冶炼,温度只要达到500摄氏度就足够了。同样,利用纳米技术,可以使一些材料在8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的环境中增强可塑性,例如陶瓷会变得像金属一样又柔軔又结实。
在信息技术方面,美国科学家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作用。作为半导体的硅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制成元件的体积更小,而传输电子的速度更快。美国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研究,把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制成晶体管,让一块芯片上能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100倍,而运算速度则提高100倍。
死光武器 美国关注的另一个科研领域是新武器研发,其中以新型动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为主。新型动能武器主要是指电磁炮。这种武器的原理是将金属炮弹放在电场里,利用电磁效应将炮弹推出炮膛,其射程、速度和杀伤力,都能达到现有威力最大的炮弹的10倍以上,因此它被美军称为“终极动能武器”。
激光武器原本是五角大楼最看重的未来武器,美军计划在环地球的近地轨道上部署可打击地面和太空目标的巨型激光炮。但由于美国在激光武器领域逐步丧失了绝对优势,它把重点转向了威力巨大的定向能武器,即所谓“死光”。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推荐阅读:
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05-25
美国小学生的礼物05-13
小学游记作文:难忘的美国之旅08-01
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历史考察09-01
美国小学生的读后感六09-21
美国小学06-21
美国中小学学制06-16
美国小学生作文07-23
美国小学生守则09-25
美国小学六年级推荐书目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