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共12篇)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1
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2.18亩, 按常住人口4人计算, 户均只有8.72亩。在这样人口众多、狭小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史无前例。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充分汲取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农村绿皮书”提供的数据, 2011年, 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比重首次超过50%,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但是, 仅就技术推广一个方面, 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 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 这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形成很大障碍。因此, 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大事。
对此,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小规模农户的利益。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畜牧业领域, 规模化养猪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但在总体上, 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因此, 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把保护小规模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国农业现代化只能是以小规模农户为基础, 这是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并要“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二, 以产业化经营推进“两个转变”, 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业的产业收益。早在1998年,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就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经, 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 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 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 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 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 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现实中, 产业化经营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 (大型)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 合作社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截至2011年底, 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 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合作社在完善农村经营体制,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有4万家执行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 2.4万家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 2.56万家拥有注册商标。
从价值链角度看, 由于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其利益就是农民的利益, 因此,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 既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又可以保障农民的利益, 无论对国家还是农民, 都是最佳选择。我国是在龙头企业在农业领域有了相当基础甚至垄断地位的条件下才开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目前合作社在总体上规模尚小、带动农户的能力较弱, 因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应该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第三, 农业技术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除了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品种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蔬菜、花卉、奶牛、肉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品种技术高度依赖外资企业或进口, 这种状况对于产业安全和农民增收都是极其不利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面向产业需求, 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品种技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是农业基础研究, 要“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四, 必须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的首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首先必须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给问题, 这是由国情决定的, 不允许有半点忽视。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不仅消费量大, 而且品种复杂, 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很难替代, 因此, 国际市场只能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那种完全根据要素禀赋、靠发挥国际市场的作用来解决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并不现实。
事实上,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我国农业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大。幸运的是, 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引起显著的产业损害, 但足以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 要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确保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安全, 除了前述科技支撑, 还必须做到: (1) 通过资源安全保障食物安全。所谓资源安全, 就是要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 还要确保耕地的质量持续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实现对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树立大食物的观念, 充分利用我国资源多样化的优势, 向高山、湖泊、海洋等要食物, 扩大食物范围, 延长食物链条。 (3) 提倡节约, 杜绝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 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可以养活2亿人。因此, 要在城乡居民中大力提倡节约观念, 通过节约保障食物安全。 (4) 逐步完善粮食补贴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 逐步改变粮食产业比较收益低下的局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农业技术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坚持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产业化经营推进“两个转变”, 增加农业的产业收益, 必须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的首位。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2
中国农业发展:困境与道路选择
一、背景:有效需求不足与国情矛盾 中国经济在摆脱了长期困扰发展的供给约束(短缺经济)的同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多因素--消费需求、民间投资明显不足,出口下降以及居民预期悲观--交互作用的结果.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作 者:李春海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3
关键词:剩余人口;城市居民;劳动生产率;小康社会;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0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农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生活资源,工业等部门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农业,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我国有近8亿农民,他们是否参与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改变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才有可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小康。
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三个方面:
1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棉等不具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进口量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必然受到冲击,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粮、棉这些领域退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部分农民来到城市,同城市融为一体,他们就业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由于机械化、现代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他们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这种转变,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大安市的农民,最近几年开始离开土地进城、进厂、进店,他们通过工业进园、商业进场、建筑进城、劳务输出等,逐渐变为城镇居民,他们中有些成了城市中的上班族,有些在自办企业中自行经营,有了可观的收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农村发展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种植优质特色产品,做到高产高效,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来实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挖掘智慧,群策群力,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怎样走上富裕之路,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把美好的理想变成可见的现实,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指导,更需要农民的内在动力,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要让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能自觉解放生产力,摒弃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民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投向发展,动员一些企业支援农业发展。
联合乡大力发展玉米、水稻种植,建设了明亮的新房舍,道路宽阔,水电充足,通讯、电信快捷,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好的风俗习惯,提倡科学文明、知法、懂法、守法,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3 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概括起来,有两大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农业的综合国力也突显出来。粮食生产已稳定达到4.9亿吨和肉类6000万吨的水平。应该说,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基本上走出了短缺经济,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种历史性的大转变,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例如联合乡种粮大户李忠,2014年种植200亩水稻。一是良种优化,不仅抗倒伏,而且价格高;二是采用了旱育秧技术,既省工、省水,又节本增效,现在育20亩秧田只需花5亩秧田的成本,每亩节约成本50元;三是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以前需打7~8次农药,现在只需打2次,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李忠种的水稻产量好、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很快打开了销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城乡差距不断减小,过去农村是以温饱为主,现在逐步过渡到小康,小康的范围也逐步由局部到全面扩展,最终在全国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战略选择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始终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 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复杂性: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交织在一起;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工农问题交织在一起等。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
(一) 地多人少, 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主要采取以现代机械技术起步到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道路。这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 尤以美国最为典型。
(二) 人多地少, 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主要采取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起步到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模式。以日本、荷兰、比利时为代表。尤以日本最为典型。
(三) 耕地、劳力都不足, 而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 采取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一类型有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 尤以法国最为典型。
世界各国走向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各种模式说明, 农业现代化模式不是凭主观选择, 而是由各国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的。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 才能获得成功。
三、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 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和探索阶段 (1949年建国~20世纪七十年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为了消灭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起点的基本障碍———封建土地所有制, 开展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国民经济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土改完成, 农民获得了土地, 建立了个体所有制的农民经济。在土改结束后, 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相合作的道路。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下, 成功进行互助组到初级社的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的实现使中国广大的农民彻底摆脱了土地私有制的束缚, 走上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3、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 我国在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一大二公,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严重地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大退步, 国民经济遭到重大挫折,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 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和突破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中国农业开始逐渐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管理形式,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8.98%, 其中种植业年均递增6.6%, 超过建国后30年间任何一个时期, 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42.29%, 在这一增长中,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贡献率为46.89%。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证明,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过程就是农业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的过程。我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乡镇企业以其规模小、数量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且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点, 成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同时, 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业发展。1978~1990年乡镇企业支持农村各种建设费用达1, 248.09亿元。“八五”期间, 这一数字达1, 000多亿元, 弥补了国家财政困难而减少对农业的投资份额。
3、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反映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开始了农村城市化———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主要集聚地,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城镇化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使大批农民从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走出来, 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加速了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
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结合中国国情, 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在更为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既要吸收以往优秀的内容, 又要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 在新形势下寻找新的发展出口。
(一) 农业产业化
1、涵义。
农业产业化, 即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 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经营, 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格局。
2、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演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需要农业组织经营制度的创新, 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
3、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
第一, 确立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因此, 选择适合本地资源的主导产业, 组织专业化生产, 这是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其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主导产业能大规模生产, 经济效益好;第二, 主导产业关联度大, 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 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 适合本地发展;第四, 要有市场开发潜力, 包括近期潜力和远期发展潜力;第五, 主导产业不能代替基础产业。
第二, 培养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龙头企业是上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广大农户, 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延伸农产品销售空间和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销售企业。一是创办新龙头企业。乡镇企业要利用自己与农业的子母关系发展农业产业化, 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值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革。龙头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不断地用高新技术改造自己,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提高从主产品到副产品, 从正品到下脚料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三是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龙头企业。真正做到“产权明析、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防止龙头企业在低水平重复建立和在低水平上过度竞争;四是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经济合同来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 使企业和农户变成“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第三, 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的真正“龙头”是市场, 农村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市场来检验和评判自己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 市场体系建设成了农业产业化中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发展程度低、市场规范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完善市场体系策略应侧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继续完善市场体系,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培育市场体系;四是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二) 农业国际化
1、涵义。
农业国际化的基本涵义一般被界定为, 包括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日益超出一国国境而在国际范围内展开。
2、必要性。
我国加入WTO之后, 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逐步走向国际化, 必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 对于既迫切需要提高现代化水平又存在着国内资源强烈约束的我国农业来说, 农业国际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3、如何实现农业国际化
第一, 加速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通过资本、技术的引进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资源结构, 实现现代农业要素对传统农业要素的较大程度的替代;在外源技术引进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共同作用下, 提高我国农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进而改变我国农业资源的技术含量。
第二, 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自给自足的生存农业结构基础上, 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化农业。应把粮食供求平衡的着眼点从国内拓展到国外, 使农业结构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则的约束,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第三, 加快我国农业制度变迁。在国际化过程中, 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 逐渐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农业市场秩序, 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组织的企业化、规模化转变, 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 推动农业组织的现代化转变;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支持农业和服务农业的政策水平。
总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执著探索, 尽管走过曲折的道路, 但终于找到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行之路。虽然在长期奋斗过程中, 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但方向明确, 方针、政策可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我国一定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化编写组.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2]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0.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5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作者:孟庆君
2003年初,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3家国际知名投资公司向蒙牛注资2.16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乳业首次获得的海外风险投资。2005年12月,全球乳品巨头新西兰Fonterra集团宣布将投资8.64亿元人民币,以获得行业排名第四的三鹿乳业集团43%的股份。2006年5月,双汇集团将以20.1亿的价格被美国高盛集团控股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全部收购,美国高盛集团实际上间接持有了双汇发展60.72%的股权。2006年7月,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以2.225亿美元,买下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35%的股权。2007年3月,达能以娃哈哈公司违反协议为名,提出以40亿元的低价收购娃哈哈旗下所有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以上案例表明,外资以“斩首”式的策略收购控制国内农产品及食品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外资介入中国农业的新特点。
在短短几年间,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缘何引起如此之多的国外资本的关注?国内对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投资状况又如何呢?
2007年,国内肉价的急剧上涨重新让人们意识到CPI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题材股票的持续走强(07年总体涨幅挤入股市前三名)表明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农业的发展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一、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农业发展的现状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往年的支农、惠农政策,保障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市场价格稳定。政府最近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计划,旨在结合农作物补贴、减税和内陆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等手段,以提高农村地区的收入。
中国农业的发展,似乎只有两条出路:
一、政府对农产品进行大幅度补贴;
二、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减少农民人数,实现从小农经济到大农场经济的过渡。政府补贴、农业投资、减税等措施虽然在目前来说不可或缺,但长远来说,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大农业。
对此,国内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的观点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外,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如果仍然重复过去‘打补丁’的做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农业大国一般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但目前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是‘在天花板之上跳舞’。因此,中国不是农业大国,而是小农国家。小农国家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人口众多,土地所承载的农民人口压力过大,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退化,生存保障功能上升。”温认为,中国的农业已经到了不可维持的地步。他的判断主要基于四个方面:(1)从基本资源制约考虑,中国农业已失去了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有14个省区人均耕
地面积低于1亩。在这些地方,土地几乎已经失去了生产资料功能,仅仅具备生存保障功能,其中6个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5亩的省区,连生存保障的功能都没有,而那些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亩的地区,则大部分是西北部缺水省区。(2)行政性手段干预农产品价格的农业政策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以价格隐含的补贴来稳定农民的粮食生产和以价格上涨来补贴农业生产者收入绝非长久之计。(3)农村剩余劳动力无业可就的矛盾日益尖锐。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计算,农村实际有6亿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只需要大约1亿多,所以,绝对过剩的劳动力有4~5亿。(4)农业生产效益如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资金必然流出农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真正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仍然要以“大农业”为主体思路,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范围来思考。
二、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许多人都认识到家庭经营规模小、效益差是当前中国农业的一个问题。但是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甚至不是一个组织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五亿劳动力、九亿人口仍然依靠农业为生的情况下,少数人的“规模经营”,可能意味着多数人“无地经营”。因此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人口的问题、一个就业和收入的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也就是在许多人离开土地之前,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在某些沿海地区,正是由于人走了,规模经营才开始实现了。
二、农产品价格调控。
很显然,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作文章,已经不能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其他产业的问题。靠保持农产品高价来维持农民的收入已不太现实。
三、土地承包制。
土地承包制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能改变,与规模经营相关的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这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些争论。但是,就目前土地收益状况和农民收入结构而言,农户承种的那一小块土地,已经不是“高收入的来源”,而是“社会保障”即“保命田”。有了这样一块强制性地不可出卖、不可转让(当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转租)的土地,至少为农民提供了基本收入源泉,在农民无法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之前(如进城务工或乡镇企业)、或者又失去了收入较高的非农就业的时候,可以有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避免中国陷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城市贫民”问题,在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多数农民已经在非农产业中获得了稳定的就业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不应发生重大改变的。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这个一个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城市自身也面临“失业”问题,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显然无法消化如此之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仍然要在“大农业”的框架内实现就业,少部分可以由第二、第三产业来分流解决。
五、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农林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如此之多的农林牧渔类大中专毕业生。但科研机构大都设在大城市里面,技术成果在农业中的转化明显不足。大部分的农业类毕业生没有在农业的框架内就业,这已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对农业院校的补贴政策显然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涉农事业机构,仅仅承担着管理职能,无法在农业科技转化中起到纽带作用,一些地区的此类机关甚至沦为收费工具。
三、规模农业经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见,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仍然在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但农业的发展又不能仅限于农业的框架之内。虽然在短期之内,农业的发展仍然要靠工业的反哺,但从长远来看,农业发展是一个需要依托农产品食品深加工、生态养殖、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系统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现代化的高效农业体系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最终思路。
实现规模化农业经济的必要步骤:
1.农业生产规模化。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农机租赁公司”及“农业工人”的出现正逐步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迈进。粮食的播种、施肥、收割等过程的机械化,蔬菜大棚、蔬菜育苗基地、菜园果园等的商业化运营也势必造成“农业工人”的出现。这些都对中国农业的市场化运作至关重要。
2.畜牧养殖规模化。
07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牛羊肉和禽蛋价格明显上涨,畜牧养殖业也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规模越来越大,养殖项目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虽然一些病毒性疫情仍然时有发生,但仍然挡不住人们发展养殖的热情。整体来看,养殖行业的发展令人振奋,前景令人期待。
3.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的规模化。
从长远发展来看,米面等粮食深加工产业、保鲜蔬菜的出口加工产业、果汁加工产业、肉类屠宰及深加工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农产品加工的集约化经营将会有力地带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并有效保证农产品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同时农产品加工行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将对促进区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四、中国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举措
1、对于规模农业经济的政策及财政支持。例如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区,通过银行贷款、税收优惠、招商政策等对现代化温室大棚项目、粮食油脂果蔬深加工项目、乳品肉类养殖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2、根据地方特色发展区域农业。例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农业”模式,对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地方土特产的生产加工、出口销售等进行规模化运作也可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3、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的促进。引导、促进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农业”框架内就业,缩短农业新技术的孵化转化周期,将部分农业管理部门职能转换为服务机构等都将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就业。在盐碱等贫瘠地块上建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入大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食品深加工企业将对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具有良好效果,例如山东莱阳、河南漯河、河北隆尧等食品城的案例,对大部分农业区县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条件的农村也可以“工业化发展”,无锡的“华西村”模式便是一个典型,但显然“华西村”模式无法被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村所复制。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6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20-02
当前,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面临新机遇。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个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为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拓展了道路,也带来了新机遇。“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现代”2字,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另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要求。
1 集团化办学模式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
为解决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障碍,选择集团化办学应该成为新的职业教育组织模式。1992年北京市成立的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先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各级各类的职教集团约700余个,覆盖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集团化办学已具备较大规模,形成了许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类型与模式,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创新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集团内部,中高职院校间合作的组织优势,推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协调快速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2 集团化办学要以“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
集团化办学是借助规模效应,资源优化、品牌效应和对口效应,来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集约化,通过集团实力的提升,使联盟各方利益共赢,共同发展。其核心问题是资源共享与利益问题,目前职教集团普遍存在的“集而不团”现象,实质是动力机制的缺失。因此,要通过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形成机制,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具体是通过产权制度来配置资源,形成利益链,用收入分配来实现利益链和教学链的紧密结合,用人力资源的配置,即交叉任职来实现“三链”的衔接。国家已经提出通过加强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三链”的深度融合。今后几年,集团化办学的主要任务将是创新办学模式、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院校和社会组织等6个主体的力量,以办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互动的局面。
3 科教结合是农业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从集团化办学的外部环境看,当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存在亟待改正的地方,政府要有效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与稳固,使得校企双方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进行深度合作,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从职教集团内部看,当前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是院校成为主导型的职教集团。这样利益格局的职业教育集团,校方层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集团内部缺乏活力,集团内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利相一致的科教结合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高职院校只是为了自身获得更好的排名,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4 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是当前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
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重在系统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当前,我们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和高职教育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但是,目前这两者之间缺少多层次的沟通与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标准不尽合理等现象,导致课程与教学上脱节、断层和疏离。严重制约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紧迫的和艰巨的任务。
5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集团化办学的实践
2008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省内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现有成员单位89家。集团设立了秘书处及种植、养殖与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贸易、休闲农业5个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集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效应、集团规模效应和体系效应,不断加快集团建设发展步伐,真正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国家水平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和农业技术进步,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集团争取了湖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立项的集团校企合作项目有8个;校企合作编写“服务三农”系列技术手册丛书12本共210多万字;集团内成员合作获得的发明专利、技术推广成果、新产品开发成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等共10项。集团成立后,建立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启动了多个校校、校企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成员努力,为集团走向全国积累了丰富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底,国家农业部授权我院和中联重科,牵头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这也是湖南成立的唯一一个全国性职教集团。集团筹备大会已于2015年4月1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正式成立大会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筹备工作。我们相信,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的成立,将是我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湖南农业职教集团必须突出产业需求导向,以“特、新、专、实”为方向,准确把握农业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农业职业教育规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农业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好服务平台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为湖南省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晓林.以集团化办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5(6):41-42.
[2]罗汝珍.职教集团组建模式与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J].教育与职业,2013(9).
[3]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徐国庆.从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5蒋海春.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中高职衔接——以阜新职教集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征 篇7
1 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突出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农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又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特定生产力要素及其特定国情结合在一起,成为长期支撑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到目前,我国还有近2.5亿农户,农户数量多、规模小,且结构、行为相似,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同时也是基本的生活单位,构成中国农村社会的“细胞”。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和肯定我国小农经济和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是改造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农业实行家庭经营还与农业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关。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本身的特定要求和自然界中的光、温、水、气等农业生产条件的多变性,要求其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及时掌握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便于快速、准确地作出决策。家庭经营这一形式最能适应农业的这一特殊要求,也就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选择。纵观古今中外的农业,家庭经营既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农业现代化不但可以在“大农场”中实现,而且也可以在小规模家庭经营中实现,这一点已经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得到了证明。所以,农业适宜于家庭经营,这是由农业自身特有规律决定的。只要农业生产的基本属性不变,它自有的规律也就不会改变,就不宜改变农业家庭经营方式。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而且必须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经营形式,进而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体制,把农业劳动者的主动性、责任心与其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充分适应了我国小规模家庭经济的生产力水平,适应了我国农村固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既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又发挥了家庭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潜力,是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是符合中国国情、尊重规律的理想选择。实践证明,这一经营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这一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了承包土地对农户的社会保障功能,激发出了农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创造出了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家庭经营自身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家庭经营外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家庭经营自身也发生着改变,它既改变了以往传统农业中的“落后的因素”,又融入了现代的、先进的经济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在某些方面,它既能够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能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还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再与社会化服务等其它环节相配套,这一经营形式必将在较长时间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种经营体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动摇。
2 以保障农产品供给为立足点,突出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发展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不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来达到。这些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实现从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变,这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地实行了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而且,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在实行集约化的过程中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广泛地使用机械和电力,有的侧重于选用良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并实施新的农艺技术。前者以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后者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
中国农业集约经营出现较早,传统农业中就有一些集约经营的特点,只是由于当时中国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最初的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其特点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增加活劳动的投放,单位面积农产品产出有所增加。这种单纯劳动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很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也很有限。随后虽逐渐转向在土地上增加化肥、农药、农业机械、优良品种等生产资料的投放,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活劳动的密集投放仍然是中国农业集约经营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和鼓励农民致富的政策,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逐渐增大,农业集约经营的步伐开始加快。尤其是在扩大并保证农产品供应,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农业生产转向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来。加之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农业中资金、技术投入进一步增加,我国开始由劳动集约型向资金、技术集约型转化,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较快的增长。近期,我国又以发展现代农业经营集约为方向,不断提高农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从多个环节、多个方面增加投入,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生产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在这上面,我国也形成了一些具有我国特点的具体作法。
2.1 把改善传统集约经营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现代物质设备的投入统一起来
在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改善传统集约经营的基础上,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良农作物品种,推广现代化的精耕细作,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技术、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并增加农业物质装备、资源基础、科技创新与应用、人力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使农业生产手段朝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收益和竞争力。
2.2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之路
重视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把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以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结合为核心,使劳动力、科学技术、物质技术装备等生产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并逐步把体力劳动的集约型农业转变为知识集约型的农业,使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的配置及其发展模式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型增长转变,进一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经营。
2.3 因地制宜,发展不同模式的集约农业
根据各地实际,把发挥地区优势、增加投入与特定集约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集约经营模式,如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生物时间和生长空间,间作套种,由平面生产向立体生产扩展;精细农业,投入较多的技术和人力,精细经营;设施农业,在有限的面积上,通过建立特定设施,控制生长环境,缩短动植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密集农业,在一定的生产空间中,大量投入生产要素,形成生产要素的有序聚集等,有效地推进了农业集约化。
2.4 把农业生产循环和相关环节纳入集约经营之中
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开发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从上述可以看到,我国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既不是一味地扩大经营规模,也不是单纯增加农业机械等硬件设备,而是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国情要求,更加注重农产品的产出和保障供给,更加注重提高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此形成了中国农业集约化的特色。
3 统筹兼顾农民富裕、劳动力流动和农村人口的逐步转移,渐进式地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基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分工分业趋势和我国城乡差别的现实,在农民自觉选择外出务工,并把获取劳务收入作为重要谋生手段的前提下,制定了相应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引导,使农村劳动力向外有序分流,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大量地向非农部门转移,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谋生手段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定居于城市,成为能够自食其力,获得收入的市民,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第二、三产业的从业者,促进了城市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人口转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这样一个良性运行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循序渐进,逐渐把大量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把农民转变为市民。
在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与发展多种经营结合起来,把发展特色农业与逐步专业化结合起来,把增加农业物质投入、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壮大和发展农业家庭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进而转变传统农业和小农自然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协调农工关系,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专业化生产相配套,根据我国正在加速工业化这一实际,在整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较大增长的前提下,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加强和保护农业,在全国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实行了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和发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等等。农业在相关政策的有效保护下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和工业之间逐步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农工互补、城乡互济以及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并正在逐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和传统农业转变的长效机制。
我国的这种以家庭经济自我演变为形式的渐进型的转变方式,不是简单地消灭小农经济,也不是固守传统自然经济,而是把农业发展与家庭经营自我完善、自主转移结合起来,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并逐步形成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既避免了重走“计划型集体经济”的老路,又避免了剥夺农民,造成市场型的两极分化情形。而且,采取这种逐步转变的方式,虽然使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变呈现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这种渐进性的量变和农业生产中经济要素的不断改进,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确保了生产发展和农产品稳定供给,确保了社会安定,是我国不得不为之的,也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事情,构成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又一个特征。
4 把转变经营方式与完善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统一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农业作为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产业和环节,由孤立的、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农业系统也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系统,这一过程就是农业社会化,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①经营主体自身的转变。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家庭经营方式的转变,就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要,发展商品化生产,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通过市场交换,引入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实现资源配置、要素投入的市场化。在经营方式上,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使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生产交换及其相关经济活动走向市场化、社会化。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这一转变表现为隐性变化,既不表现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明显改变,也不表现为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而是仍然保持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特征,但家庭经营已经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初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地说,家庭经营在市场经济中虽然遇到许多问题,但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已经脱胎于小农自然经济,这也是不容置疑的。②完善经营主体对外联系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农业与其外部的交换日益频繁,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从农业外部大量引入,农产品也要向外销售,从而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双向流动,使农业融入到整个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之中。
由于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加之家庭经营自身的局限性,使它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突出表现为家庭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克服这种局限性,除转变家庭经营生产方式以外,还必须完善经营主体对外联系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1 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主要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各级政府机构和有关事业单位职能,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引导和宏观调控。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多予、少取、放活”为基本框架的政策,对农民走向市场,向市场农业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4.2 发展各种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
形成了一些专门为农业服务的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如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采购和供应的组织,农产品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组织,向农业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的组织,等等,其服务的范围和领域还处于迅速扩大之中。由于这些组织大多属于专业化经营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由他们对农业生产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农民进行技术普及与指导、教育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能够解决一些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效率。
4.3 完善家庭经营与外部的经济联系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农业对现代工业和其他与之相关的社会部门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而且其他部门对农业的依赖性也同时加深,使农业与这些部门联系日益紧密。适应这一要求,我国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关联体,逐步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产业经营一体化转变。
从这些转变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自给性质的农业正在转变为市场交换性质的现代农业产业,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对外关联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革,使农业和农村融入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并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使我国农业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业转变方式和农村经济运行方式。
5 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上,显现出多样化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状况,在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上、在实现过程和先后次序上不搞教条主义,因地制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发展方式,农业现代化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
(1)从地域上看,由于我国地域差别较大,农业基础条件有别,不同地区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侧重点、实现形式、实现过程和道路也不尽相同。例如东部地区人多地少,以土地资源约束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人地关系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短缺是最大制约因素;从地理区划特征来看,多山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选择与平原地区也有很大不同。同时,各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模式和经营形式。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扬长避短,而不是强调一致、整齐划一,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从时序上看,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上有一定差异。如在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企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其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快快,针对此,我国提出了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对比较分散、边远落后地区来说,其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现代化比较滞后,实现过程可能较长,不强求形式上的“现代化”,使这些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6 实现了传统有机农业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又由于增加了化肥、农药等投入,使农业内生污染日益严重。加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生产生活消费废弃物不断增加,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明显,保护农业环境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从起点上就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有机农业为前提,把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使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呈现出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呵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征。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先建设,后治理,在发展起高消耗、高污染的无机农业以后,再回过头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1)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强调发展生态农业,重视发挥传统有机农业的作用,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统一起来,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同时,从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
(2)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工程联系起来,突出各产业的有机联系,尤其是重视各产业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连接。通过生态农业区划和农业生态系统工程优化设计,把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其生产、加工、销售衔接起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并对其进行多层次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形成合理的农业生态联系和生态结构,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
(3)与时俱进,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产品理念,并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准则,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农业资源的节约使用,把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使农业现代化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相协调。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污染统一起来,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实现无污染的清洁生产结合起来,既避免了农业现代化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了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农业现代化。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国情,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新华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N].人民日报,2007-12-01.
[3]张新光.我国近30年来农村改革回顾[J].经济纵横,2007(2):4-6.
[4]黄宗智.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中国农村研究网,[DB/OL].http://www.ccrs.org.cn/show.aspx?id=880,2007-10-07.
[5]杜润生.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曾业松.“三农”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上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12.
[7]张正斌,段子渊,徐萍,张薇.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学院网,[J/OL].http://www.cas.cn/html/Dir/2007/10/14/152007-10-14.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道路选择浅析 篇8
农行多年来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有密切的联系, 其特殊的社会责任与历史分工也造成了农行经营业绩不良, 呆坏帐严重的局面。使得农行的改革举步维艰。其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机构数量众多、管理链条长”, 历史包袱沉重是当前农行股改不能一蹴而就的原因所在。尽管已经撤并了2万余个机构网点, 农行目前的机构数量仍然高达31004个, 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的1.46倍、中行的2.74倍、建行的2.13倍。
其次, 农业银行还承担着大部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性业务, 涉农贷款余额高达9000亿元, 约占其全部贷款总额的38%, 这使得农行财务重组难度加大。据推算, 农行财务重组可能需注资的规模将超过其他三大行的注资规模。
最后, 高额不良贷款也是农行股改面临的难题。无论是不良贷款消化的速度还是数量, 农行都落在其他三大行后面。截至2005年底, 农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26.17%, 而按银监会最新规定,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应将不良贷款比例持续控制在5%以下。
2. 商业银行的股改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商业银行的股改大致提出如下一些观点:
第一, 要有充足资本金。具体的措施是:首先商业银行通过发债来充实资本金, 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算太低, 而附属资本太少。其次就是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非上市证券业务, 以补充资本金。最后修改《公司法》, 允许大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相互持股, 以充实资本金。
第二, 在产权结构上, 做到产权明晰, 两权分离。具体措施可采用上市股份制的方法, 公司治理结构, 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第三, 尽量割离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从而避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干预。第四, 清产核资, 继续剥离不良资产。
此外在股改模式的选择上,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两种不同模式, 即第一是商业银行总行改造成由国家控股公司控股的国有银行控股公司, 然后总行作为控股主体逐步对分行控股, 横向还可以在证券保险机构控股。第二是不动总行, 把分行子公司化, 这样可以在把若干子公司 (独立法人) 改造成股份责任有限公司上市的同时, 调整银行系统组织体系, 使分行资本和资产可以横向流动。
3. 农业银行道路选择
3.1 路径选择是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首要问题
首先, 应该吸取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经验, 结合农业银行自身现实的情况来加以选择;其次, 农业银行的职责问题, 这要求农行必须考虑历史形成的状况, 包括农行系统的几十万员工, 又必须关注农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其三, 进行股份制改革, 产权的界定事关重要, 既要引进社会资金, 又要恰如其分地控制比例。
鉴于前述研究现状, 本文认为农行采取国有银行控股公司的做法较好。国家作为最大的法人股东, 宏观调控可以把握, 此外从可行性分析, 只要以国家的力量出资对冲不良资产, 农业银行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在分支机构模式选择上, 最好采用分公司制, 这可以有效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 加大总行的控制力度, 对农行的宏观控制的保证有积极现实意义。
3.2 改革方式与步骤的选择
在组织形式上, 坚持先有限责任公司后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有限责任的方式可以帮助其渡过最初艰难时期。在股权设置上, 坚持以法人持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因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育程度现在还处在弱市场阶段, 市场运作及相应的法律环境还很不规范;国有银行资本金存量巨大, 将其改造为分散个人持股为主的股权结构是脱离实际的。国家应该成为最大的持股人, 国家应给予充裕的资金扶持, 工行、建行、中行股改, 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给予资金支持, 剥离不良资产是股改重要一环, 由于农业银行特殊的历史遗留问题, 必须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不良资产过多的问题。在操作上亦可以适当探索金融创新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其次公开招募法人股。农行应建立以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以分散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等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这是符合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的。当然, 要改造成公司, 要先招募法人股, 法人股的募集应遵循安全、负责、效率的态度, 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三者比例的把握。此外, 为了保证募集法人股的成功, 为克服农行改革某些法人投资者等待观望或信心不足的问题, 国家可以给改制的农行某些优惠政策。同时, 考虑到国内企业自有资本较少的实际, 可允许他们融资, 即对国内法人融资给予支持, 允许他们为国有银行股权投资而增发股票 (指上市公司) 或债券, 放宽对金融领域的管制, 允许外国资本购买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
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选择股份制经营模式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选择, 对于四大商业银行中的困难户, 农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以及市场的情况,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使其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云飞.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 2006, (8) .
新时期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 篇9
1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也是“三农”工作中的难点。而农业现代化从改革开放以来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但因城乡收入的两极分化, 加上农业生产体系不完善, 使得农业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1 落后的农业生产机制和技术水平
在我国, 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相对分散落后, 主要以家庭承包为主, 而这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不相符。小规模经营的农业, 自然实现不了高机械化水平生产, 而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必然降低其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使得农民陷入更加贫穷的困境, 加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从而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2 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不完善
由于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 农村未能实现条条水泥路通城市。交通不便必然使农产品的销售滞后以及获取市场信息不完全, 从而造成了廉价销售的局面,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况且当前农村的可靠供电设施和网络不能全面覆盖, 这也给电子商务的推进和实现“互联网+”农业造成一定的困难。
1.3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当今的农业还是以传统的农林牧渔为主, 未能实现多种模式适度经营。经营结构单一, 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增收渠道。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副产品的加工程度低, 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产品优势。
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
2.1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发展, 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例如, 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 发展农区畜牧业, 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
2.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提高科技水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依据科教兴农战略, 加大研发力度, 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定点实施科技创新, 通过创新的科技水平, 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进高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储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保证产品的高效生产和质量, 切实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
2.3 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修建农村公路, 而且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 实现农村可靠的供电设施。加大对农村网络覆盖的建设力度,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2.4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 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 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2]。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 增加农民财产收入。
2.5 增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实施的灵活性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 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持、东西协作扶持,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中。坚持精准扶持贫困地区, 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 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 增强贫困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
2.6 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保障城乡具备平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完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保障体系, 合理规划乡镇用地, 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总量, 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用地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 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扫清障碍。
3 结束语
实现农业现代化, 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农业是关乎国家民生及安稳的战略性产业, 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依靠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恰恰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因此,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
参考文献
[1]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 2015-05-29 (1) .
大别山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篇10
1. 实施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培训工程
当前对农民的培训, 一是技术上的培训, 要让农民掌握现代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以及市场运作人才的培训, 特别是要着重培养农村经纪人。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也就是从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角度来培养农民, 为农民进入城市、小城镇做准备。缺少这一渠道,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很困难。
2. 从农村以外引进人才, 从中“发展”新型农民经营主体
培养新型农民, 除了要全面提高现有农村劳动者素质, 更需要从农村以外引进人才, 并从中“发展”新型农民。2007年中央1号文件对此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文件关于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容中, 除了要求把广大农户培养成为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支持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以外, 还明确要求“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方面, 要求“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积极参与”, “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 同时, 文件还提出要“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 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显然, 把为农村引进“新型农民”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着力点, 不仅将事半功倍, 而且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 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1. 广泛推行节约农业, 大力发展加工农业
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 广泛实行科学合理的节约和减量, 推行各种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 (节煤) 、节粮的做法。抓好这些节减措施, 可以从各个方面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的利用效率, 不仅有利于治理农业的面源污染, 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 还可以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 极大地减少碳排放量;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增加农民的收入, 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化解农业风险, 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实现形式。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学习无锡的一些成功的实践, 例如各种免耕法, 各种套播、直播技术, 水稻的抛秧技术, 各种套种、间种、轮作、混养等技术的应用,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采用低毒高效农药, 实施分段配方饲料喂养等, 都取得了节支增产的良好效果。在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的同时, 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现在一提起农产品加工, 一般只重视主产品的加工而忽视变废为宝式的深度加工。当前特别要解决大量秸秆变废为宝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把秸秆深翻到土壤里腐烂做基肥, 有的把秸秆粉碎掺加畜禽粪便发酵后做生物质有机肥, 可大大减少对化肥等高碳肥料的利用。还可以秸秆作原料, 制作各种类型的纤维板、木塑型材。如把麦秸挤压成麦秸板, 广泛用作于墙体、屋面和地板的底衬板, 可大大减少高耗能的钢材、水泥、砖瓦的运用。用秸秆烧制活性炭, 可节约木材, 减轻对生态的破坏, 对环境的污染。
2. 发展有机农业, 确保绿色生产到位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 曾经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 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等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 而且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一个农业大区, 发展低碳有机农业经济是大别山试验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机农业遵循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规律, 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 利用天然植物性农药和杀虫生物制菌剂以及耕作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手段防治病虫害;通过建立作物轮作体系, 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肥等措施进行土壤培肥、保持养分循环等, 保持持续稳定的生产过程。有机农业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展有机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减轻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发展有机农业还可以加快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 特别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机农业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增加出口可以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并且在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3. 紧密结合实际, 确保模式创新到位
一是农田内循环模式。间种套种——例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间套种, 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 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秸秆还田——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 通过秸秆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农田养殖——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青蛙等动物去食农田杂草和小动物, 动物粪便回田成为作物肥料。坡地水保措施——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坡地养分和水分可以更多地在林地、果园和梯田中循环利用。施肥控制使用量, 减少养分投入和流失, 可以提高利用效率和循环比例。二是种养间的循环模式。种养直接循环, 饲料作物 (玉米、大豆、苜蓿、苏丹草、黑麦草、三叶草) 种植与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的结合, 作物秸秆喂饲动物, 动物粪便肥田。加沼气循环, 即猪—沼—果模式, 四位一体 (养猪—沼气—种菜—温室) 模式。加食用菌循环, 即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渣做农田肥料。加蚯蚓循环, 即通过蚯蚓处理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污水处理厂污泥等, 使废弃物资源化后再重新利用。三是大农业的循环模式。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 种植业+养殖业公司, 种植业农场+养殖业农场, 种植业专业户+养殖业专业户等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模式, 例如种植业农场 (专业果场) 向养猪企业、养鸡企业定期购买禽畜粪便, 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向种植专业户购买秸秆、向养牛专业专业户收购牛粪等。四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循环模式。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工业不发达, 城市垃圾主要是有机物, 大多数直接返还农村做有机肥。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以填埋焚烧为主、废水集中处理为主, 截断了返还农村的通道。现在逐步提倡垃圾分类处理, 其中的有机成分鼓励更多循环到农林业。
4. 各方积极行动, 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
一是确定总体目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总体目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投入量和减少废物产生与排放量, 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农业生产系统产出量, 实现农业生态、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把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纳入整体经济发展规划, 重点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社区“净化”建设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 确立适宜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并研究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三是多元主体参与。根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依次递进的, 由农户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四是技术支撑。首先要成立大别山试验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下设技术研究中心,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生产技术;其次乡镇分别成立技术推广站, 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技术人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 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制度保障。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运行体系, 自上而下形成监管体系、服务体系, 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持久动力,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5. 发展都市休闲、旅游观光农业
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 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功能。都市休闲农业可以解决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松散, 精神压力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参与性, 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综合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并可以增加就业。
参考文献
[1]胡金林, 王群.革命老区农村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革命老区农村乡镇为例[J].农业经济, 2007 (9) :19-21
[2]李月华.黄冈红色旅游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53-56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11
现代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截止2012年底,四川建成各种水利工程64万处,农用机械总动力达3694.0万千瓦,拥有农用运输车12.6万辆,大中型拖拉机11.5万台,小型拖拉机12.6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48.8万台,使得农业有效灌溉率达到66.7%,粮油产业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其中机耕率达到82.7% 。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十一五”期间,四川育成通过国家和省审定或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375个,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新品系)24个;“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应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734个,应用率达70.8%,“十一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
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四川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组织发展较快,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23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57%。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末,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已低于50%,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1.7%下降为2012年的50.1% 。
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困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四川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或不配套,难以发挥作用;农村公路数量少、质量差,人流、物流不畅;中低产田占土耕地面积的比例较高,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发挥。部分地区特别是盆周山区、距离交通干线较远的乡镇,缺乏项目投入,水源严重紧缺、农村道路不畅,土地零星分散、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农业科技成果不足,应用推广力度不够
四川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重科研轻应用和推广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左右,但基本没有突破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面积也很有限;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和老龄化更加大了技术推广的难度。
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化
四川人均耕地面积少,全省人均占有耕地仅0.74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户均0.2公顷左右,而且还分割为6~8个地块,超小化的农业规模给农业现代化增加了难度。
现状链接:
四川农产品加工配套、市场体系待完善
四川九成以上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进入消费环节,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率较低,大型超市及农产品专营店仅占较少的市场份额。
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流通信息化程度不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化发展。
专业化、产业化并未成型,缺少加工、销售环节的社会化农业服务,农民合作社发育程度不足,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未形成。
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四川农业进入到高成本、高投入的阶段。一方面,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大幅上升,高产田减少、优质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业微观主体和国家的资金积累得到加强,资本人口比和资本土地比提高较快,而由于土地流转的存在,实际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土地人口比在提高。
根据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四川应该由“生物科技优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向“生物科技与农业机械化并重”的道路,特别是平原地区要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经营规模和组织水平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到2050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略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应达到70%左右。按照现有人口总量和家庭规模,四川届时只有2700万人、900万个农户(按户均规模3人计)生活在农村,按照现有耕地面积近400万公顷,每个农户平均经营0.45公顷。
按照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思路,加快耕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是必然趋势,耕地流转平台与机制创新十分重要。当前要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耕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公司等新型组织形式。成都平原更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主要农业经营主体要达到3~4公顷的适度规模及以上。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配套政策完善,全省未来要培育出100万个左右的职业农民作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负责人。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
要建立发达的农机工业和加强先进适用、服务家庭经营的农业新机具研制开发。可通过在条件较好的成都平原建设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的办法,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积极培育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经营主体,扩大农机跨区作业。
以机耕、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为重点,积极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服务领域,在平原地区大力推进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丘陵地区发展和推广小型农机。
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税收减免,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支持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耕作道和耕地。在加快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努力增加有效灌面。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加快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积极发展户办、联户办等小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引导农民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强农村机电提灌、乡村机耕道和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机耕道的新建和硬化。狠抓以“金土地”工程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建设高产保收基本农田。深入推进标准粮田建设和灾毁垦复工作。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加的政策,使得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和0.5%。大力开展农业重大突破性关键技术如作物良种和动物新品系的攻关及其配套技术的集成。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专家大院等农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队伍,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必保的公益性服务的必要经费。
建立支持现代农业的金融制度
农业机械化与生物科技并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高成本和高投入的,资金融通非常重要。
支持现代农业的投融资机制应该是以市场配置资金为主体、政府分配为补充、财政补贴为调节手段的机制。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只能算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因此应该构建良好的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机制。
方案链接: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渠道
一是继续利用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创新服务现代农业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
二是引导民间资本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允许更大比例的个人持股,但要限制在农村的经营区域(乡镇和村社),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在农民合作社建立资金互助社或现有的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整合,扩大对社员的金融服务。政府对从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一般农户的农业贷款的金融组织进行税收优惠或经营费用补贴。为了减少农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积极发展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险制度也是必需的。而且还要做到贷款与保险进行结合,以降低农业贷款的自然风险。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篇12
一、现代农业解读
一提到“农业”, 不少人脑海里就浮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 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相。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 规模小、效率低、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 就是人们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 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 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 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 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 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 靠的是高科技投入。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 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 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像我国超级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跨越。新技术的应用, 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资源, 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现代农业, 闯的是大市场之路。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 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 搞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农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 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如通过开发各类农业资源, 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农业开始承担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 由此形成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 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有: (1)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这些国家凭借现代工业优势, 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畜力, 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 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如美国、加拿大。 (2)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利用科技进步, 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如荷兰、日本。 (3) 劳动力比较适中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又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 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都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 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 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要清醒地看到, 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没有摆脱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土里刨食”为标志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充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而文化素质较低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现实,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要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研究巴西等国家历史上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问题, 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 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的条件, 但我们必须进一步利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改造传统农业。要避免一些国家忽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所走的弯路, 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还可借鉴荷兰和以色列等人均农业资源少但农业效益较高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从我国国情出发, 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农业产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 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要求, 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农”情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当前,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 同过去相比, 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 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同时,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2006年底, 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 人均仅1.4亩;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左右, 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 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2006年, 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 占总面积的46.41%, 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依上述情况,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就必须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形势,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国家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完善和加强农产品宏观调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增加供给量, 同时搞好粮食市场调控;四是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五是改革和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完善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程序和管理办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 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建设机制和模式, 把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拓宽投入渠道, 加强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 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持久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从国情出发,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的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如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六用”, 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实际上为现代农业建设指出了具体路径。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等手段对各个环节、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才能真正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立足于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推荐阅读: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11-05
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的10-08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11-11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09-05
现代农业的希望之路07-30
中国现代农业的出路10-03
现代农业的变革溯源11-22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11-28
现代化大农业10-16
农业现代化工程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