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方法论(精选12篇)
哲学方法论 篇1
自国家出现以来, 关于如何治理国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追求经世致用的最终归宿也是“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治国方法宏观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儒家“德治”、“礼治”的治国方法, 第二种是法家“法治”的治国方法, 第三种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法。若说儒家的“德治”、“礼治”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其“性善论”的思想基础上, 法家的“法治”思想则是建立在其“性恶论”的思想基础上, 那么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对“天道自然”的思想的体认。儒家的“德治”“礼治”自传统社会直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也一直在奉行, 探讨的论文也颇多。对于法家推崇的“法治”的治国方法, 现在中国也在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吸取的经验建议也不少。对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似乎就像老子的小国寡民一样, 只是一种理想社会, 似乎脱离现实而没有实践的可能。实际上,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关于治国的方法论并不是幻想不切实际的, 只是在之前人们还未意识到。今天, 国家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物欲横流、人心浮躁问题, 环境更加复杂, 问题也更多。
《老子》又名《道德经》, 是一部具有很强思辨性的哲学著作, 一共有八十一章。《老子》的八十一章内容可以用前三章来概括总结:第一章为“体道”,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一部分内容即以“道”来解释万物的演变;第二章为“养身”,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二部分内容即论述如何养身, 如何达到圣人之道, 达到能够担当治国大任的圣人所具有的品质;第三章为“安民”,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三部分内容即论述治国之道, 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老子》对于如何治国的方法谈论颇多, 对今天治国方法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于治国, 老子重视领导人对自己修身的重视, 并且领导人需做到推己及人直到用到治国的方法上去。本文将从《老子》中选取对现在社会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观点, 并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进行阐述。
一、生态环境:“道法自然”
老子的学说有“君人南面术”之称, 被认作是君王统治、治国的重要方略。这种治国方略是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立论基础的。《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将地作为依据, 地将天作为依据, 天将道作为依据, 道之法则是自然, 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运动的。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自然, 而是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在老子看来, 最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是顺从“道”, 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生态文明是一切政治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行动准则,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看其是否符合“道”、符合“自然”。“道法自然”的“法”是效仿的、遵循的意思。因此遵循自然的规律, 辅助万物保持自己本来的天性, 不妄自干涉, 减少人的活动痕迹和活动影响, 使万物自在得生长发展灭亡而不人为干涉, 这便是老子的生态观。因为只有人类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才能让大自然和“道”来作为, 不然就将干扰“自然”和“道”的正常运行。于是自古便有“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的说法,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旺程度与其顺应自然的程度成正比。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如在交通上的快捷、食品的丰富和保质期延长, 但是由于大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如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破坏、森林和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这些都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没有遵从自然规律导致的。为了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我们应当学习老子的“道法自然”, 遵循生态的自然规律, 合理地利用资源, 不过度砍伐和排放。在自然界能够自我恢复、自我平衡的限度内进行开发利用, 争取恢复到曾今的青山绿水。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一章对资源节约提出了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府不过分追求政绩和名利, 使官员更重视人们生态财富的增加, 将地区生态财富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样才能上行下效, 百姓也开始重视生态保护, 回归内心的善良纯真的天性。
道法自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生态文明为第一性的思想观念,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无为而治。这一点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做了进一步解释:“所谓无为者, 私志不得入公道, 私欲不得枉正术, 循礼而举事, 因资而立功, 推自然之势, 而曲故不得容者, 事成而身弗伐, 功立而名弗有。”用“无为”来治理国家, 人们的所欲所求是不能损害天下人的利益的, 应当按照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这样也就不需要治理严苛的法律和规则来管理, 人民各得其乐, 社会秩序也安定, 统治者看似无为而治, 实际上正是顺应了天道, 道法自然, 根据自然的规则来治理国家。
二、民本思想:“高以下为基”
老子认为圣人的治国思想是以“关注民生”为基点的, 圣人治国应当以身作则, 以圣人的人格来师范天下。这一思想在《老子》二十二章中有详细叙述: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 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治国者应当有正确的自我认识, 有圣人般自谦的德性。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这些都是圣人自我谦卑的德性, 以曲成全直, 一弯腰实现鼎立, 是“大道”的表现, 也是老子民生思想的重要体现。并且老子认为居君位不能骄纵, 治国者应该自称孤、寡表示谦逊。百姓虽然地位更低, 但是君王应该不与民相争, 至于百姓之后, 这才是与民相处的正确方式。《老子》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处于高处的君主应该将平民作为自己的根基, 高位是以低位作为基础的, 如同江海一样, 善处低下的地位, 反能成百川众流之王。《老子》四十九章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君主对百姓态度谦恭、不自恃英明高贵, 老百姓才不会因此有压迫感和厌恶感, 才会心悦诚服地拥戴政权。谈治国之道, 自然是为了维护执政的权利的。
对于位居高位者的的谦恭态度, 至今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公务员不再像之前那样火热, 但是每年希望加入公务员行列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即使面对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工资不再具有优势这一些事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自古便有行政傲慢这一问题, 行政傲慢指拥有国家行政资源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狂妄、冷漠、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对于这些政府服务, 百姓常常有“门难进, 面难看, 事难办”的说法, 甚至“官府衙门八字开, 有理无钱莫进来”之类的嘲讽。对于这一点, 近年政府也有意识去调整修改, 提出服务型政府, 微笑服务等口号。对于这点, 其实公职人员应该多学习老子提出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不自我抬高身价, 而本应就是群众中的一份子, 为群众献出一份力。中国共产党很早便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 提出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但是真正地实现群众路线, 做到服务型政府仍需较多的思想观念的转换, 强调公职人员的谦卑心态。
三、精神文明建设:“无”之用
重视拥有是人之常情, 但是老子更重视无。在《老子》第一章便说道:“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根据河上公的解释, 无名便是道, 因为道是无形的, 因此无名。道是根本, 生成万物。天地有形位、阴阳、柔刚, 所以叫做“有名”。天地孕育万物, 是万物得以成长, 就像母亲养育子女一样, 所以说“有名”是万物志母。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更重视无的地位, 认为无才是最根本的。
在《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车是因为插轴的孔才有用, 器皿是因为内里的空才有用, 房子也是因为门窗和室内的中空才有室的作用。从而得出结论, 实有的部分只是借利, 虚无的部分才是真正有大用的。由小及大, 从物质层面来窥探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这对治国方法也有很大的启示。
正如有只是一时之利, 物质文明也只是表象和借利罢了, 真正可以长久振兴国家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重视无形的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康的社会价值体系才是真正的兴旺发达的良策。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但是国民素质却一直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 认为虽然大多数人都早已摆脱贫困问题, 甚至教育的文化层次不断提高, 但是真正的国民素养却并未得到提升。今年国家逐渐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有充分认识, 但是真正地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四、结语
在我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中, 老子的治国方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谨遵自然规律, 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最好的治国方式。在治国方式中, 我们多想到的是儒家的“德治”、“礼治”, 法家的“法治”, 其实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少私寡欲、“高以下为基”的民本方式、无之用等无为而治的方法对现代社会的治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应当去粗取精, 吸收其中对现在有实践价值的方法来运用在治国的实践当中去。只要我们不把它绝对化———不把它视为唯一的实践方式, 而把它与能动主义方法结合起来, 就可以正确地处理各种实践问题。
摘要:谈及老子, 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无为而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非常消极, 根本不值得用于治国这样的大业上, 因此老子哲学中有很多关于治国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受到重视, 但实际上老子的很多治国思想和方法对于当今的社会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下文将选取老子哲学中的一些方法进行论说, 将其与治国相结合, 并联系当今的社会现状阐释老子治国方法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治国,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 篇2
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4个)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总结: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意识能动性原理: 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 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该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 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实事求是。一旦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二:认识论原理(3个)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相统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反作用与实践的原理: 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能够正确对待谬误。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时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着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创新与社会意识进步)
联系观原理(5个)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③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功能,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观原理(3个)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勇于创新。
2、发展的趋势(途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方法论:(1)重视量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坚持适度原则。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原则。
(4)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事物的结构。(量变包括事物的排序和结构的变化。事物的排序和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8个)
1、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是客观的。
方法论: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要求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它我们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其他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坚持重点论)。但
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两点论)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表现: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实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创新与社会意识进步(2个)
1、辩证否定观原理: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立足实践,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
历史唯物主义(6个)历史观(3个)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放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3个)
1、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原理:
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
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
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
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原理: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
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篇3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史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71-02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核心内容是作者运用辩证法的原则,批判原传统形而上学抽象的哲学史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哲学和哲学史本应该具有的科学地位。毋庸置疑,黑格尔哲学开辟了哲学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概念及其二者关系
(一)黑格尔对于哲学与哲学史进行了定义。黑格尔认为,哲学活动是一种思想活动。在这种活动里,思想并不以追寻外在于它自身的东西为目的,而是以它自己为思考对象。哲学活动的其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正如他所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它不是意见,也不是意见的产物。”黑格尔还曾经指出“哲学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并不是去发现没有东西可以被认识,也不是去发现我们不能认识真正的真理,而只能认识暂时的、有限的真理。”而哲学史就是这种自由思想活动的历史,它所研究的是真的、必然的思想,而哲学思想活动所产生的就是各个哲学系统,他还曾经如是说:“我们目前所研究的这种历史,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而思想的情形是这样,即:它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可以说,只有当它发现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这样的产物就是各种哲学系统。思想借以出发去发现它自己的这一系列产生或发现,乃是一种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工作。”
(二)黑格尔还说明了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认为,在哲学史上活跃的这种自由思想是指理性思维,这种思维通过不断的反省,在不断的发展中去认识真理,因此,哲学史就是认识史。黑格尔之所以能够将哲学和哲学史这样看起来并不同一的概念统一起来,正是因为所谓哲学是对客观事实的放的抽象总结,是对真理的表述,而哲学史则是由无数个真理组成和贯彻始终,真理只有一个所以说,哲学与哲学史是密不可分的,即通过哲学史的研究,我们便可以更好地了解哲学本身,正如黑格尔所说:“明了这种关系,同时就足以更确切地说明这样一个主观目的,即通过哲学史的研究以便引导我们了解哲学本身。”
(三)最后,在分别明确了哲学与哲学史的定义之后,黑格尔批判了那种认为“哲学史是分歧意见之堆积”的肤浅的观点。他指出,如果哲学史只是一系列简单意见的堆积,即使是关于上帝或自然事物和精神事物的本质的论事,那么也是非常无聊和没有意义的。因为哲学史并不完全等于历史,历史是对曾经发生事实也包括当时人的意识的如实记录,而所谓哲学史则是理性的经过研究和论证的科学结果。因此哲学史必然性的真理,而并不是人主观想象或简单意见。正如他曾说:“一个意见是一个主观的观念,一个任意的思想,一个任意的想象,我们可以这样想,别人可以那样想;一个意见是我私有的,它本身不是一个有普遍性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思想。但哲学是不包含意见的,—所谓哲学的意见是没有的。”
二、哲学史是一个发展的系统
黑格尔一直坚持用辩证的方法来研究哲学史,他认为哲学史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着的系统。他指出,哲学史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它遵循联系、发展、具体的原则。
首先,黑格尔认为,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哲学史并非凭空出现的,而是与此前的哲学史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哲学史的发展是遵循联系的原则的。他指出,如果要把握哲学史的中心意义,就必须寻求过去的哲学系统与现在的哲学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表明了哲学史的内在本性。所以,在黑格尔看来,我们现在要研究哲学史就必须重视哲学史发展的传统。黑格尔把哲学界定为追求真理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哲学是对真理的追寻以及以真理为对象的直接研究。黑格尔曾指出真理具有具体性和发展性两个特征。所谓具体性是指,真理并不是一个片面简单的道理,而是包含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体。所谓发展性则是指,黑格尔认为真理并不是通过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探究逐渐的展开并暴露在人们面前,因此,在对探究哲学史对哲学的研究尤为重要。正如他所说:“在科学里,特别在哲学里,我们必须感谢过去的传统,这传统有如赫尔德(1744—1803,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所说,通过一切变化的因而过去了的东西,结成一条神圣的链子,把前代的创获给我们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
其次,黑格尔又指出,既然哲学史的发展是一个前后相联系的过程,我们必须要继承前人留下来的传统,但是我们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这个传统,因为以理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也是在各个时代之中不断发展的,就如黑格尔所说:“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毋庸置疑,哲学史的发展是遵循发展的原则的,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哲学史发展的原则,黑格尔对于“发展”这个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说明。而在黑格尔看来,发展这个概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就是潜能、能力或“潜在”;第二,就是“自为自在”,亦即真在或“实在”。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潜在既不是无,也不是现实的有,而是一种未发挥出来的理性,仅仅为一种可能性;而由潜在成为实在或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过程就是发展的第二个意义。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黑格尔指出:“一个自在的有理性的人,当他成为自为地有理性时,好像依然保持着他固有的潜在的理性,并没有什么增加。但是这区别却非常大,虽说没有出现新的内容,但由自在而取得自为的形式,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世界历史的整个区别都建筑在这个区别上面。”而这种发展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它内部所包含的矛盾所致,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展开的一个过程。与自然界的种子回复要自身而本性上没有什么变化不同;人的精神本身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分离,自我回复的过程。精神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认识自身,最后达到完全的自由,而这种完全的自由只有在哲学中才能实现。
再次,哲学史的发展还遵循具体的原则。黑格尔指出,发展并不只是形式,它是具有内容的活动,因为哲学研究的是共性(理念)。这种理念并非像普通成见所认为的那般抽象和空洞,他说:“理念自身本质上是具体的,是不同规定之统一。”“它不是由空洞的普遍所构成,而乃包含在一种普遍里,这种普遍自身就是特殊,自身就是具有决定性的”“所以理念就内容而论,是自身具体的,也是自在的,而它的兴趣即在于由自在发展为自为,把自在和自为两个观念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具体事物的运动。”
由此可知,哲学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由理念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而理念的根本特性是具体和发展。理念由无数特性构成,这些特性各自区别,又都是理念的不同表现。由于内在矛盾的推动,理念所包含的无数特性便由潜在向实在发展,而哲学就是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而且,这种具体的运动并不是一次性就结束了,而是在不断地进行的,黑格尔说:“这种具体的运动,乃是一系列的发展,并非像一条直线抽象地向着无穷发展,必须认作像一个圆圈那样,乃是回复到自身的发展,这个圆圈又是许多圆圈所构成;而那整体乃是许多自己回复到自己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
三、研究哲学史须遵循发展规律
既然哲学史是一个必然的、有次序的发展着的系统,那么我们在研究哲学史的时候,就要遵循发展的规律。
(一)黑格尔指出,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是必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灭了,而所有各哲学派别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保存在哲学里。由于最新的哲学就是先行哲学原则发展的结果,因此并没有任何一种哲学在原则是完全被推翻的,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推翻,实际上只不过是某一原则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因此,我们对于哲学,应该在有一个肯定的方面的同时还有一个否定的方面。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扬弃的观点来研究哲学史上的各个哲学系统。
(二)黑格尔又指出,我们特别限制对于原则的讨论。每一哲学原则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是主导原则,当以这主导原则作为唯一原则来解释世界时,就形成了哲学系统。但是,由于有的哲学原则是抽象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它就无法解释我们世界观内各种形态,所以当我们讨论这些抽象哲学原则时,就要特别注意它表现为哲学系统时所能够应用的范围。
(三)在哲学史中,那些处于开端位置的哲学思想,是比较抽象和贫乏的。在初期的哲学中里,理念得到的规定比较少,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看法上,因此我们不能在古代哲学里寻求比较深刻的意识的概念。由于理念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得到规定的过程,所以较晚出的、最新近的哲学就是最丰富、最深刻的哲学
(四)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在研究古代哲学时,即使在他们的哲学里面找不着他们的文化水平里尚没有出现的思想,也不要去责备古代的哲学家。这也使得我们不致于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过度延伸和评论,因为我们在哲学史里所要研究的只是这些思想已经发挥出来的次序。就如他所说:“时间上、文化上、哲学上的区别正在于某些观念、某些思想范畴和某些概念的联系出现在意识里面与否,正在于一种意识是否已经发展到了某种阶段。哲学史所研究的只是这些思想之发展和发挥出来的次序。某些范畴是恨正确地自某一原则推出的,但是哲学范畴是否已经很明白地发挥出来,乃完全是另一问题。”
(五)黑格尔又指出,在研究哲学史的时候,我们应当看到,每一哲学系统都是全部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它一定的地位,在这地位上有它的真实意义和价值。我们在研究哲学史的时候,应当把每个哲学系统放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里去研究,因为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哲学家也是时代的产儿。所以每一个时期的哲学认识都是具有局限性的,而这种局限性恰好是后起哲学的出发点。而那种企图原封不动地复兴过去的某一种哲学理论的想法是不可能地,也是可笑的。
四、哲学思想产生发展的条件
在《导言》中,黑格尔还论述了哲学思想产生发展的条件,即哲学与哲学史的起始问题。
首先,黑格尔指出,哲学思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的支配。他认为,只有当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达到某种阶段时才会有哲学。也就是说,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才有可能从事哲学研究,才可以去思维普遍性的对象。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首先要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开始有哲学思想。”所以,哲学是一种奢侈品,它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产生的基础,但它带给人类却是超出了物质的享受,是人类在精神方面所必须的。
其次,既然哲学是人类在精神方面所必须的,那么这种精神需要在历史上的起始也是需要一定的精神条件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一种结果,不过它自身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系统,因为它的产生包含有否定性的环节。就如黑格尔所说:“当哲学产生出来时,是以自然阶段作为它加以否定的出发点的”。哲学是对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否定,只有当一个民族的精神脱离了原始的自然状态,从蒙昧混沌下解放出来,进行自我反省和理解的时候,哲学才会产生。而这否定性环节的发生,也是需要一些外在条件的,尤其是,当一个民族遭受到巨大的变故,阶级地位发生严重分化,整个民族面临没落的局面,人们内心的要求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而现有的宗教形式又无法满足精神的需求时,哲学思想就会产生。所以,哲学开始于一个没落的现实世界,要对思想所开始破坏的世界予以调和。
通过上面两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哲学是与它所在的时代的物质状况和精神状况息息相关的。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也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在精神上的体现。哲学关注的对于一切人的真理。所以哲学是时代的思想,是出现在某一特定的民族里的,出现在某一特定的时代政治经济背景之下,那么它所具有的特性就是贯穿在这种特定民族精神特定时期的一切其他历史方面的同一联系,这也就是说,哲学思想与它所处的时代的经济现状、政治体制、伦理生活、风俗习惯等其他精神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在各方面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下,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黑格尔指出,哲学思想从一开始就是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即以理念这个普遍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依赖理性思维能力去把握这个研究对象。只有依靠自由意识的思维,理念才可以由抽象到具体、由自在到自为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黑格尔认为,哲学和哲学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东西,也即理念。哲学家的工作就在于把潜伏在精神深处的理念揭示出来,并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理念的根本特性是具体和发展,所以理念的发展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当理念发展到自由阶段时,也就成为“绝对精神”。而人们对于理念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的认识就构成了哲学史。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中,理念的发展、哲学的发展、人的思维的发展是辩证的统一的,这个辩证的统一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而在研究哲学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看到哲学史发展的必然性。正确的把握普遍与特殊、全体与部分、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Hegel,G.W.).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2013.4重印)
浅谈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特点 篇4
医学哲学方法论是受本门学科特殊性所制约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方法论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专门性。要揭示研究方法的规律,就要从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方法中进行概括,更要从现有的医学哲学研究中探索,而不是简单地将哲学或逻辑学的方法强加于医学哲学。医学哲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医学哲学方法的特殊性,在于人类医学实践的矛盾及其运动的特殊性中。笔者认为,医学哲学方法论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历史性。医学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如何千差万别,错综复杂,都是作为一个运动过程而存在和展开的。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医学实践都表现为一个产生、发展和终结的历史进程。医学哲学所研究的,就是对这种历史地发展着的医学实践及其矛盾进行哲学反思与理论表达。医学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存在于这种历史地发展着的研究过程中。医学哲学方法论所要揭示的,就是医学哲学方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存在于其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医学哲学方法的历史过程,是多种方法相互矛盾、制约、淘汰、演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方法的出现,既有其主观的条件,更有其时代的特征。只要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医学学者或思想家的方法,都是医学哲学方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其方法的主体,也都以其特点而成为总的方法中的一部分或要素。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必须注意方法的历史性,从历史的演进中来比较、归纳、分析各种方法形式,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出合乎历史规律的方法,以此为方法论研究的主要依据,进而批判地吸收其他各种方法形式,综合成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相适应的医学哲学方法论体系。
(2)系统性。医学哲学方法论是对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总体探讨,这样,系统性就成为其必备的要求和内在的性质。其系统性的要求和表现主要是:(1)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使方法论的研究与人们认识医学实践和医学矛盾的过程相统一,揭示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进而是理性认识过程的各个必要阶段、步骤和环节。对这个过程的概括,不仅要体现出研究者的思维逻辑的系统性,也要充分考虑读者思维逻辑在接受研究者结论时的系统性;不仅要说明全部研究过程方法的系统,也要突出地说明作为研究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过程的系统。(2)方法的系统与医学矛盾的系统相统一,医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的主观条件,但它并非任意而孤行的,研究方法的每一个环节、要素,都受其作用对象的医学矛盾的制约。而现实存在并按其规律发展的医学矛盾,是有内在系统性的,当我们探讨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系统性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医学矛盾的系统性,揭示医学矛盾对研究方法的制约,以及研究方法的系统在认识医学矛盾时的能动性。
(3)辩证性。辩证法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它对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行为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方法的一般,一般的方法。具体到医学哲学的研究,辩证法无疑是前提和原则,但这个前提和原则必须具体化。要在医学哲学的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指导,并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与本学科相应的方法,并在对具体医学问题和矛盾的研究中,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法。
(4)实证性。医学哲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方法上更要注重实证性。医学哲学的实证性,也就要求它的研究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实际医学矛盾为对象,研究的过程和思维的程序必须适应医学矛盾的实际,同时进行对大量医学现象材料的收集和占有,实事求是。在论证医学矛盾时,要以必要的实际医学材料来进行典型说明。科学的医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实证,并不反对辩证法,而是辩证法的必要内容,它与系统的抽象思维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实证和实证的抽象,正是医学哲学方法论所要揭示和说明的。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篇5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7、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论(2个)
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16个)
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1、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举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举例: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八个统筹”等)
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
【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7、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方法论】我们必须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
1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3、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看问题,主体、主流、性质、本质、方向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15、辩证否定观原理[新]
【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社会历史观(2个)
注意点:(唯物论中意识、认识论中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意识、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民生)
(五)人生观、价值观(4个)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4、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唯物论
1.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理解)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总之,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2.物质和意识关系(理解)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这一物质器官特有的机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理解)
(1)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之,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4.对同一事物有不同反映的根源(理解)
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l)立场不同。(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3)知识构成不同。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理解)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即那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对这个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6.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方法论)(运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7.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这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8.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方法论)(运用)
1)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对这一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理论的根据。
3)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9.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方法论)(运用)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10.规律的客观性(理解)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二: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蔑视规律,违背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失败。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
11.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运用)(方法论)
一:“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因为:
*1)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2)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1)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2)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要按规律办事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四: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
12.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理解)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包括三个方面:(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活动——“想”。(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做”。(3)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13.将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首先: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呢?
1)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3)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第二: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条件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定因素制约:(1)客观因素——受客观规律的制约。(2)客观条件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辩证法 第一:联系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理解)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理解)
•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局部的联系(理解)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1)区别:首先,含义不同。二者不能混淆。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与第二种正相反。(2)联系:一是二者不可分割,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二是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也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学习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l)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第二部分:发展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理解)
.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l)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理解)
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变。但是任何静止状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l)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理解)
(l)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2)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总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
4、发展的实质(理解)
把握发展概念要着重注意两点:*一: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5、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解)(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 篇6
关键词:信息哲学;科研成果评价;信息中介说;定量评价方法;信息构建说;定性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060-04
就具体评价方法而言,目前国内外通行的科研评价方法主要是两大类: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分别从不同视角揭示评价对象的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对于量的方面,选定一个中介或标识,进行计量分析即可;对于质的方面,绝对等同于质的量是不存在的,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认识对质的规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并在两者之间找到某种转换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研评价方法的探索主要停留在操作层面,致使评价活动与评价结果过于绝对化或简单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效应以及学界对评价活动的抵触情绪。评价实践的迅猛发展及问题解决迫切需要在宏观层面为科研评价提供方法论支持与理论依据。
信息哲学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新研究领域,其思想起源与理论体系为研究科研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信息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信息中介说与信息构建说,它们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具有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一方面从信息中介说为科研评价的间接定量方法寻求方法论支持,另一方面从信息构建说为主观定性评价方法探寻理论上的指导,从多角度论述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论依据,提出并阐述相应的系列观点。
一、信息哲学的起源与理论体系
2002年,以牛津大学哲学家F·弗洛里迪(Floridi)在西方哲学界权威性期刊《元哲学(Metaphilosophy)》上发表“什么是信息哲学?”为标志,信息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由此诞生。信息哲学的创始人弗洛里迪认为:信息哲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信息的本质的研究及其基本原理,包括它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的批判性研究;二是信息理论和计算方法论对哲学问题的详细阐述和应用。信息哲学提供了不同于数据通信的定量理论——信息论的研究,从整体上看,它的任务不是要发展关于一种科学的统一理论,而是一个整合的理论体系,目的是分析、评价和解释信息的各种原理和概念、信息的动力学和利用,诸如存在、知识、意义等相关系统的问题。信息哲学不仅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论。信息哲学的兴起意味着一系列的转换,如从康德传统转向到莱布尼茨一罗素传统(“普遍语言”和“符号逻辑”),从现实世界转向可能世界,从语形学转向语义学,从证明论转向模型论,从经典逻辑转向现代逻辑,从追求历时的同一性转向追求共时的相似性,从“发现的范围”转向“创新的范围”等等。在哲学上,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从“形式的先验性”转向“实质的先验性”,也就是强调“信息转向”。信息哲学作为“引导性哲学”(orlentative philosophy),而非“认知性哲学”(cogni-tive philosophy),将引领人们将探讨的兴趣从认知性哲学关注“是什么”,转向“引导性哲学”关心“如何”上,更加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改变这个世界。
信息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不仅给哲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事物存在与演化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在信息哲学的理论中,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信息由自在信息(客观间接存在)、自为信息(信息的主体直观把握)、再生信息(信息的主体创造)构成。自在信息的基本形式是信息场中信息的同化与异化,自为信息的基本形式是信息直观识辨和有感记忆储存,再生信息的基本形式是概象信息和符号信息。信息的质具有三个层次:第一性级的质是直接存在的一级客观显示,就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第二性级的质是直接存在的多级客观显示,这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和简单把握的,需要通过类似翻译和挖掘的工作来支持;第三性级的质是由主观赋予目的性而产生的新内容,是人类认识赋予信息的一个崭新的创造性的主观关系的质,它使人们有可能在认识中将外界信息普遍抽象化、符号化,从而纳入普遍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之中。第三性级的质所揭示的信息的人为创造的关系,一旦通过人的劳动时间外化,就是对世界的改造。
信息哲学的核心思想,包含着信息中介说与信息构建说。在其理论体系中,信息具有三个性级的质。第一性级的质是客观实在的本原,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的内容(如科研成果本身),也是信息中介与信息构建的基础与根源;第二性级的质是直接存在的多级客观显示,是下一步信息构建的中介环节与参照客体(如科研成果的间接评价指标);第三性级的质是由主观赋予目的性而产生的新内容(如科研成果的主观定性评价),是认识主体在思维中对客观实在及其参照客体的信息重组与信息构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信息中介说为科研评价的间接指标与定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信息构建说则为科研评价的主观定性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信息中介说与间接定量评价方法
在信息中介说中,评价作为一种认识,首先是评价者在占有和选择有关评价客体信息的基础上,以价值关系为原型,在意识中再现价值关系的观念性活动。如果没有对评价客体的这种反映,主体的评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样,评价客体所反映出的自身属性信息就构成了评价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信息中介,评价方法就是把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联系和沟通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实现价值评价的凭借。那么,这种建立在对客体信息的占有和选择基础上的评价方法就是客观评价方法。
评价的手段不同于知识性认识的手段,它是一个包括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参照客体,以及评价程序等在内的特殊的复杂系统。在评价中,评价者按照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的要求,根据评价客体的特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价值客体的价值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评价结果。例如,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某人的知识结构状况,就应按照这一目的要求,采用书面考评的方法;如果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实践能力结构,则应采用书面考评与行动观察记录相结合的方法。
这里,特别强调评价参照客体在评价中的信息中介作用。参照客体作为评价的中介与手段。是评价主体按照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的要求而主动选择的,且与评价客体相类似的已确定为有价值的客观
事物。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选取这样的客体与被评价的客体相比较。因为评价不仅是判断价值客体能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而且还要判断价值客体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事实上,主体的同一需要可以通过世界上多种客体及其属性予以满足,而作为主体的人们不仅仅追求自己需要的满足,同时也追求自己需要的最大程度的满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也是一种比较,而进行科学比较的前提是必须设定系统的参照客体。否则,就无法精确客观地把握评价结果。
发文统计、期刊评价、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就是以一定的评价参考客体作为中介性间接指标的评价手段,它是目前国际逐渐通行的对科研成果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对于基础科研成果的评价来说,自然科学比人文社会科学较多地采用文献计量这一客观评价方法,并常常采用数据计量基础上的综合排名作为通行的科研评价手段(如科研竞争力评价)。客观评价方法易于操作,科学有效,但受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学术习惯等各种因素影响,它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却异常复杂,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社会效应以及文科学者与学术界的非议。这里除了学科特点与研究规律的差异之外,其原因还在于中国文科研究成果是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的个性化思考结晶,更多的内省性与个性化因素使成果的生产者从心理上排斥这种规范统一的定量评价方法,不愿将自己的心智劳动结晶以评价参照客体的形式参与竞争性评价,而追求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对原汁原味研究成果本身的评论。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学术成果的评价还有另一种倾向,就是主要看学术成果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而不太重视学术成果的内容,比如副高职称晋升正高职称需要有“国家级”学术期刊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申报社科成果奖时用“国家级”期刊论文就能得到较好的奖励等级,申请科研基金规划项目有“国家级”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做前期成果命中率就高,申请学位授予点的指导教师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也是关键。总之,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全国千千万万学者的学术命运。同时,期刊评价、大学评价、科研人才评价等一些竞争性评价排名也应运而生。英国科学学家齐曼(J.M.Ziman)主张,杂志编辑或者其匿名的评审员的任务,根本不是为了确保最终发表的每篇文章具有百分之百的科学价值。既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也发表水平较低的论文,这不是科技文献系统的缺点,而是它的本性。本文认为,好的学术期刊发表好的科研论文,但并不等于说好的论文就一定在好的期刊上发表。这种将评价客体的信息中介与评价客体本身完全等同的简单化评价操作模式,与完全否定竭力抵触定量评价方法的情绪和行为一样,都是不科学的。
总而言之,以评价参照客体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客观评价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较适合于对数据积累量足够大的国家、地区或科研机构等宏观层面上的竞争性排名评价;而对微观层面的科研成果代表作评价,必须要有主观定性评价要素介入,需要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主观把握。
评价科研成果代表作的科学做法,应该是在充分占有并加工处理客观中介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1)合理选取论著的发刊级别、被转载情况、获奖情况等间接指标及其权重;(2)充分考虑科研成果本身的创新性、科学性、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直接指标及其权重;(3)充分搜集、整理、提供有关待评价成果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的客观中介信息,作为专家进一步定性评价的客观依据;(4)根据具体的评价环境合理分配定性评价结果与定量评价结果的权重,从而实现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优势互补。
三、信息构建说与主观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作为认识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既属于价值论研究的范围,同时也属于认识论研究范围。信息哲学意义上的评价是处在价值论与认识论交点上的一个概念。因此,对价值本质的研究,必须与对价值认识的研究相联系,通过对价值认识的研究而加深对价值本质的了解。
在信息构建说里,评价不仅是对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而且是对它的观念性建构,即评价主体在思维中对评价客体信息的重组。评价者凭借大脑中社会化形成的认识结构,对所选取的信息,按照正确反映评价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信息系统。这是评价主体再造评价客体的活动,它凸现了评价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评价主体的建构,评价性认识就不能产生和发展,它在评价性认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价值就其表层而言是客体满足了主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效应,是一种可以直接感知的客观效果;就其深层而言,价值关系表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当客体满足了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当客体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主体便无价值;当客体损害了主体利益时,客体对于主体则具有负价值;当客体尚未满足或损害主体利益,但却有满足或损害主体利益的可能性时,客体对主体则有潜在的正价值或负价值。评价不只是对已经产生效应的情形的反映,更重要的是运用思维的能动性、创造性揭示现象背后深层的价值关系,建构未来的价值世界。
这里,评价对象是价值关系系统这一主体性事实,而非价值客体本身,评价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进行反映和建构。价值关系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不同于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是由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组成的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或索取和被索取的关系。在价值关系系统内,价值主体是具有一定需要和创造能力的人(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价值主体的需要和能力是生成价值的内在动因,并在价值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价值客体是主体需求的对象,是事物本身的属性、结构和功能(通过信息或信息中介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作为价值关系的两极,通过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信息的创造性活动相联结,从而相互作用,生成一定的价值关系系统。这样,所谓评价就是对价值关系这样一个动态活动系统的意识反映和主观上的信息建构。
既然如此,这就涉及到评价的合理性问题,即评价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讨论。这实际上是从价值论和认识论的高度探讨评价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合理的。此时首先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评价有没有合理性可言。逻辑实证主义者、激进的情感主义代表A·J·艾耶尔认为,表达判断的句子是不能证实的,因为它不表达真正的命题,只有表达经验陈述和逻辑陈述的命题才是真的。他甚至说,当我们处理有别于事实问题的纯粹价值问题时,理屈词穷,论证无法进行,最后只得乞助于谩骂。尽管这一断言是由于他将完整的价值判断割裂开来而造成的,但它却使人们发现,评价合理性就是在各种同真的判断中做出价值判断,而且这一判断要客观、合理与有效,同时是普适标准。
可见,人们所追求的评价的普遍意义上的客观标准,实际上指的是评价主体的代表性以及评价主体间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科研成果中的同行评议就一直存在着评价的合理性问题以及评价结论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从信息构建的角度去解决科研成果主观评价方法的合理性问题,应该基于如下四个假设前提。
第一,评价主体不同,评价视角就不同,评价结论也必然会有差异。所以,首先要承认与面对这种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关注与选择多个评价主体(如期刊编辑选稿、专家审议、读者引用、部门采纳等就采用不同的评价视角与评价标准),而不应以单一评价主体的结论作为成果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
第二,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才有可能被认为是合理的。要为专家的主观评判提供充分的客观事实与数据信息,包括发表期刊、被引数量、转载情况、获奖级别、采纳效益等,以这些中介性间接指标评价信息作为主观直接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三,根本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价值标准。必须尊重每一位评价专家的评价标准与鉴定意见(哪怕很极端的意见,因为过于中庸等于没有意见),发挥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充足的自由把握空间与评价结论的控制弹性。
第四,面对不同的评价主体与不同的评价标准,必须合理解决争议,求得评价的一致性(包括评价事实与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同时承认,这种一致性是暂时的、相对的一致性,是根据具体评价环境进行针对性调整之后的一致性。所以,需要重视评价体系设计的系统优化与程序实现过程,通过对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调整不断向更高层次的一致性逼近。
语文课堂的哲学方法 篇7
课堂中的“动”指朗读、交流、讨论、解答、操作、表演等外观的言语、肢体行为;“静”指学生的默读、倾听、思考、写作、想象、观察、体悟等内隐的思维、情感状态。课堂需要“有声有色”的“动感地带”, 也需要“无声无息”的“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向“动态式”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等教学环节上, 唯独缺少的便是静下心来体味文本。由此, 文本中鲜活的知识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哲理, 都在这些所谓的互动中显得苍白和浅薄。
一位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 在“文意理解”板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 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 “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 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 让学生静静地看书, 课堂静悄悄的, 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 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 听课的教师们都为此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 教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 这位教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辩论。一时间, 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二、简和繁的关系
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 花样越多, 头绪越复杂, 目的越不明确,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 学者迷迷糊糊, 闹到毕业, 还是不懂。”课堂中的“简”, 就是把课讲简单些, 把课上得精练一些, 去掉一些本不属于教学的东西。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 为实施“简约”教学、“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其一、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 文质兼美, 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师要从文本中, 发现并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 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然后理出一条“线”, 化成一个“圆”。
其二、教学环节要减少花样, 简化环节, 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如今, 我们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课堂, 使原本简单而快乐的学习, 却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 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 设计了以下九个环节: (1) 聊一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 (2) 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 (3) 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 (4) 评一评高邮的端午明星。 (5) 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 (6) 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 (7) 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声。 (8) 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 (9) 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本节课九个环节明显偏多, 教师在拖堂的情况下仍没有完成最后两个环节。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以二至三个为宜”。一堂课只有45分钟, 如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理解、鉴赏, 去独立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就教师所设计的九个环节而言, 除第一个环节, 其余八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 需要经过分析、提取、概括、表述, 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善, 这样的过程, 不是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假如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 倒不如删繁就简, 突出要害, 追求实在。
三、浅和深的关系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深浅相济, 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浅”的课堂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 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深”的课堂超出学习起点, 难以找到突破口, 学生信心懈怠。“深浅相济”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 站在学生的立场, 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教学;是放下教师的权威, 呼唤自由与智慧的教学。
四、张和弛的关系
古人云: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拉得太紧, 弓弦就会断;太松, 箭射不出, 更不可能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张”是指教学节奏快, 思维强度大;“弛”是指教学节奏相对舒缓, 思维强度小。对初中生来说, 要45分钟全神贯注, 实为难事;如果自始至终松散, 学生的积极性不可能得到调动, 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有效的课堂应该张弛结合, 有节奏地合理安排。
教学, 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前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删减繁枝繁叶, 使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略取舍的处理, 就难以摆脱平板呆滞的气氛, 难以形成节奏。教学时, 对凝聚重点的内容, 要精心策划, 放慢节奏, 方法多样, 指导扎实;对重点以外的内容, 要言简意赅, 加速推进。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又要阅读, 又要说话, 又要探讨, 还要想象的阅读活动课”。围绕这一重点, 设计了以下板块:活动一:进入录音棚———要求“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先泛读, 速度较快;接着精读, 请学生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 这个环节推进较慢。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先请学生讨论几个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共计18名学生发言。话题一使学生明确“写风写雨, 笔无虚设”;话题二让学生懂得“一波三折, 尺水不兴”;话题三启发学生理解“美好穿插, 诗意烘托”;话题四启迪学生感悟“结而不尽, 耐人寻味”。接着, 推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话题五主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共有11个学生发言。活动三:来到创作室。余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 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 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以上内容占用课堂2/3的时间, 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重点。最后, 余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尾。这样张弛有度的课, 堪称语文节奏控制艺术的精品。
五、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预测与设计, 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地设想与安排;生成是课堂教学主体本身的进行状态。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 制约着课堂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提高, 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接触到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教学中, 预设的生成提前到来时, 教师要做的不是抑制这种行为, 而应客观地承认, 正确地面对, 并能以此作为教学的可利用资源, 灵活地调换教学环节, 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预设的生成迟迟未来时, 教师应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铺设一条连接的台阶, 沿着学生的思路, 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 有意识地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当出现预设之外的事情时, 教师或调整教学计划, 或因势利导, 或抛砖引玉, 实现意外的生成。
钱梦龙老师教学《故乡》一文时, 是这样处理预设之外事情的: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 你们谁见过?
生: (齐) 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偏离了原来的预设,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 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一问, 使学生加深了对闰土的认识, 然后回到预设环节, 自然而然。
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和“主体”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听。”
教学中, 教师既不能“一言堂”, 阻碍“主体”的发展, 也不能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不管学生如何感悟, 如何想象, 如何表达, 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走, 也不能完全被动地跟着学生走。而要想方设法地发挥教师设疑、解惑、启发、引导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问惑、探究、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相互交流。
七、合作和独思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适合较为复杂或有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 常常蕴涵着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等因素。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状况、语言表达、家庭背景等差异, 帮助他们进行异质结组, 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独立思考为基础。时下不少教师常常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还不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只有在学生经过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才能使他们取长补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八、拓展和文本的关系
论哲学方法与新闻创新 篇8
一、哲学方法、文化价值和新闻创新
默顿曾写过一本名为《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著作, 他在里面曾这样表述:在某一特定时期, 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会对科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清教主义是在17世纪的英格兰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 默顿因此认为其是和当时科学领域的精神气质相符合的。
而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无疑就是科学主义了, 因为不管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在试图寻求科学方法来解决, 当然也包括我们所谈的新闻创新, 比如, 目前新闻界最常用的创新方法有综合分析法、反弹琵琶法、寻找错位法、头脑风暴法、定点突破法等, 我们也会把这些方法下定义, 这也就是科学方法。
在目前的文化包装中, 科学方法一直备受青睐, 人们也自然而然地将其放在所有方法的第一位, 有的时候, 我们也几乎会认为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可是相反, 曾经与科学方法同台演出的哲学方法却逐步地远离的我们的视线, 因为哲学方法所推崇的那种清心寡欲和淡定模糊距离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很遥远。可是, 人们在忘记哲学方法的同时, 又在无形之中还在运用它, 在我们用科学方法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 会不自觉地运用到哲学方法, 或者是把哲学方法错误地认为是科学方法而已。
二、哲学方法与新闻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通常我们将顿悟法或直觉法称为哲学方法, 其是形而上学的方法, 严格来说不算是有意的习得之法和逻辑推理方法。哲学是“对事物思维着的考察”, 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哲学方法是一种思维方法, 可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和偶然现象, 以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必然性的把握, 从而得到澄明之识。其主要有超验性、辩证性和批判性三个特点。
冯友兰很推崇哲学方法, 根据“无用之大用”和“内圣外王”得出哲学的特征和功能, 在哲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正的方法”实际是逻辑分析的方法, 不同于对经验做积极释义的科学的方法, 形而上学正的方法是对经验做逻辑的释义。“负的方法”即不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是什么, 而只说它不是什么。“烘云托月”是冯友兰对负的方法做出的形象解释, 具体表述为:“画家画月只是在纸上烘云, 于所烘云中留一圆底或半圆底空白, 其空白即是月”, 也就是说画家在画月亮的时候, 只是画云彩, 并且在云彩中间, 留出一片空白, 这样人们一看, 就知道画家是在画月亮了。
三、哲学方法促进新闻创新
在研究新闻创新的过程中, 前辈们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体可感操作性强, 我们姑且把这些方法叫做是科学方法, 可是在新闻创新的道路上, 我们不可忽视哲学方法对它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我们新闻创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所运用着的方法, 比如“悟性”和“灵感”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哲学方法。
“悟性”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能力。它是Verstand的意译, 是一个德国的古典哲学术语。新闻采编工作如同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 时时处处需要创新, 所以我们日常的采编工作要更注重悟性。悟性其实就是灵感, 很多时候会以“顿悟”的形式出现。悟性是灵感产生的基础, 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灵感是悟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凡是在创造性思维领域中有所成者, 大都对灵感倍加青睐, 比如科研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创作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所谓灵感就是一种顿悟。”当然, 哲学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在新闻创新的实践中去发现和利用它们, 我们也相信这些哲学方法不但会促进新闻创新, 而且还有可能突破新闻创新的一些瓶颈, 使新闻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和大科学时代, 我们更多的是从科学方法入手寻求新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试着从文化的角度寻求哲学方法的合理地位, 并详细论证哲学方法不仅能促进新闻创新, 而且还有可能让新闻创新走出自身瓶颈, 或者是另辟蹊径。
关键词:哲学方法,新闻创新,促进
参考文献
[1][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朱光安.论新闻创新[J].理论与实践, 2000, (2)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哲学方法论 篇9
关键词:比较教育,哲学基础,方法论
纵观比较教育的发展史, 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比较教育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19世纪末哲学思潮的兴盛, 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萌芽也埋下了哲学的种子。其中,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比较教育方法论都有着其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 堪称是在哲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开出的几朵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生命之花”。下面, 具体探讨这几朵“生命之花”及其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以期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同仁为比较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更添几树“新枝”。
一、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论
1. 实证主义哲学概况介绍
在所有的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里, 实证主义无疑是最早运用于比较教育实践之中的。当时英法等国正初步发展实证主义学科, 而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 基于之前的认识, 制定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他强调使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来建立“实证的社会科学”, 认定其主要的任务是“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1]他又提出:“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从那些以往社会现象中寻找, 而不能从那些个人意志状况中去挖掘。”“必须区分事物的原因和它所实现的功能, 而且应把原因问题放在功能的前面去考察。”[2]两项准则确立并推广之后, 实证主义方法论红极一时。
与此同时,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比较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在那个时代里, 生命力最强的莫过于实证主义了。由此, 实证主义的特点很快与比较教育领域融合。很快, 一大批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成为实证主义的忠实拥趸, 这其中更是不乏安得森、胡森、诺亚和埃克斯坦这样的比较教育名家。[3]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开始风靡全球。
2.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作为那个时代里的“一枝独秀”,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 通过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 目的不在于个人, 而在于寻求各国教育的普遍规律, 在于揭示各国教育的普世价值。其次, 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教育学者, 在研究过程中, 大都主张采用量化法, 他们认为, 唯有如此, 方能保证研究的效能。由此,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开始纷纷通过以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 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 从而揭示命题的经验基础, 以此获取真理。[4]可以说, 实证主义在比较教育的历史舞台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其利弊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文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方法论
1. 人文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实证主义风靡后的19世纪末, 人文主义学派开始进行反击。这其中以狄尔泰为代表。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导论》中提出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区别, 并指出:“前者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 是僵死的、无意识的, 研究的目标是要找出自然界物体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 排除偶然性和意义;后者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目的性的人类行为及其精神活动。由于人的自由意志, 它是独特的, 偶然的, 所以人类行为既无规律, 也无法预测。”[5]也就是说, 人文主义方法论最看重的就是“理解”二字, 并把“理解”理论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 贯穿了整个人文主义的始终。“理解”理论即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
2. 人文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人文主义曾经在比较教育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其治学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知识进行研究, 而是对知识进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属于个人的, [6]并无规律可供推广。一般来说, 人文主义者比较注重历史分析, 他们通常将历史情境置于一个更高的位置, 要理解教育, 首先就要理解历史情境。相比于其他一些教育因素, 更让人文主义者关心的是人的本身的发展。在他们看来, 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国际社会和平, 以及防止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偏狭的地方主义倾向等方面的作用更值得看重。[7]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1. 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20世纪60年代, 后现代主义思潮初见端倪。其起始于欧美, 以工业社会为背景, 以批判否定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 强调多元、否定中心和等级、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崇尚差异、推崇创造、[8]去掉本质和必然。其萌芽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2.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一般说来, 比较教育研究者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 如学生个体、个别学校等的教育问题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与比较教育融合后, 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这在比较教育的历史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这种尝试, 一方面肯定了比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 另一方面, 针对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中的教育问题, 它能进行深度研究, 还能防止用单一理论文本解释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现象, 最终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论的科学性发展。[9]
这即是说, 后现代教育理论虽然未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 在比较教育等众多领域内却早已经出现了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进行的论述, 且数目之繁、类型之众, 皆有迹可循。而后现代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应用与发展, 与其能促进比较教育众多因素的迁衍也密不可分。
当然, 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 还有很多哲学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使得比较教育的发展有了哲学上的依据, 比如, 相对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等。这些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 均丰满了比较教育的哲学理论羽翼, 充实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框架, 为比较教育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法]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13.
[3][4]Philip G.Altabach, Gail P.Kelly.New Aproachesto Comparative Educ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6:73, 85-86.
[5][6]于杨, 张贵新.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9) .
[7][8]王黎云.功能主义传统与比较教育方法论[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4) .
哲学方法论 篇10
虽然这里论述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一流派的主旨之一, 但是扩大到整个语言学学界, 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注意到了思考某一现象的总体性。鉴于篇幅所限, 本文不可能将所有的语言学流派进行穷尽式的概括分析, 以下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论述:
一、文学语料的客观选取与研读
从语体来看, 最大的分类为口语和书面语, 而书面语中的文学语言则是语言学丰富的资料来源之一。本文拟单就文学语料方面, 分析马克思对其的关注和相关研读。
1. 马克思对文学的关注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扎实地掌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 阅读了著名的古希腊、罗马作家荷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柏拉图、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和塔西佗的原作。 (2)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犹如果树上树干与花叶的关系。文学脱离了语言无所附着, 而语言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则是文学。马克思认为, 英国出色的小说家如狄更斯等人, 他们的描写明白晓畅且令人感动, 而小说中揭示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比那些政治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要多。
2. 马克思的文学修养
中国当代作家张贤亮在其名作《绿化树》中曾经描写过主人公阅读《资本论》的心理活动, 主人公张永麟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家庭, 从衣食无忧的有产者的少爷突然跌入社会最底层, 而且是以被约束的对象进入最朴实的农民阶层, 他心理的巨大落差在阅读《资本论》后得到了释然:我还没有完全弄懂他说的意义, 但他那明快流畅的文学性的美就紧紧地攫住了我:每一页都有今我叫绝的句子。他的思维逻辑是严密的, 而阐述时采用的却是写诗的大跳手法和意指手法。 (3)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老百姓 (包括主人公章永麟这种特殊身份的人) 只被允许阅读的文本仅限于马恩列斯著作、毛选、鲁迅著作或者官方文学。文中马缨花的形象, 厚重如油画, 美丽如雕塑。张贤亮在小说中, 借用主人公的心理语言艰苦剖析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命运, 而他则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3. 借用文学语言表达哲学理念
马克思对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非常熟悉, 他经常拿莎剧中的名句来说明问题:
“金子!黄黄的, 发光的, 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变成尊贵, 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153页;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第176页) 马克思借用戏剧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即在金子面前, 人人拜倒。
《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这本书收集的语料非常广博, 可见马恩的文学修养极为丰厚。再如但丁的“走你的路, 让人们去说吧”世人耳熟能详, 但马克思并不介意借用众人皆知的名句, 他的文风具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4. 马克思哲学语言中的隐喻与类比
⑴隐喻。第179号《科伦日报》枯燥无味的社论究竟是海尔梅斯本人写的或是他的儿子山羊神帕恩写的, 让读者去解答吧。但该者首先应记住一点:希腊的海尔梅斯是一位雄辩之神和逻辑之神。 (马克思;《第179号, <科伦日报>社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9页)
马克思用希腊神话中神使海尔梅斯同德国反动政论家、《科伦日报》编辑海尔梅斯的同名, 讽刺了编辑海尔梅斯—伙文学水平低劣。马克思说《科伦日报》的社论不论是海尔梅斯写的还是他的同伙不中用的宣传家所写的, 反正一样, 都是“枯燥无味”。 (4)
这里是顺势拈来的类比, 而神话中山羊神的形象则让德国的普通读者理解了马克思的寓意。
“这种苦役单调得令人丧气, 就象息息法斯的苦刑一样, 劳动的重压, 象巨石般一次又一次地落在疲惫不堪的工人身上。”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63页)
息息法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国王, 他因为受罚永远推运推不到山顶上去的巨石。比喻的力量在马恩文本中随处可见。此处, 文中已经消解了息息法斯作为恶人而受罚的意味, 而仅仅用推永远也推不完的巨石来比喻工人的无休止的劳作。
⑵类比。诗人们记述, 独眼巨人波利菲米斯答应乌利斯, 要对他表示友好, 那就是先吃掉他的同伴, 最后再吃掉他。是啊, 这也是一种服务和很大的行善。 (马克思《资本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692页)
上文中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深刻揭露了高利贷者的吃人本质, 而这一本质却掩盖在所谓“后吃”的伪善之下。
皮佩尔一天天越来越自满和庸俗了, 他笑的时候, 脸上出现的皱纹, 比两个印度地图上的弯纹还要多。真是个老马伏里奥!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54年4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347页) 马克思把皮佩尔比做马伏里奥, 批评他因庸俗自满而屡出洋相。
马克思的嘲讽用语辛辣而不留情面。令人忍俊不禁。讽刺笔法, 似乎在写作具有批判性的作者笔下颇为常见。如毛泽东、鲁迅。此处的超常类比, 实际也具有夸张的意味。《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文学典故》这本书辑录的语料, 从圣经到莎士比亚的作品, 从格林童话到海涅的诗歌, 马克思恩格斯的引文、隐喻、类比俯拾皆是。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启发
在1844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各自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转变。这个转变, 是他们后来合作的基础。在马克思理论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 (5)
反对教条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重要的理念之一,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 那么, 在语言哲学中, 所谓一以贯之的语言分析方法似乎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就拿转换生成语法来说, 乔姆斯基早年创立了这一学说, 试图论证所谓的普遍语法, 而所谓先验的儿童习得语法的过程, 又难以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于是该学说自身也在不断修正, 而在修正的过程中, 所谓最简方案, 是近期的成果。
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直到1844年, 马克思在批判和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逐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张一兵先生也特别强调, 不顾历史发展, 同质地看待思想家的理念具有非法性。
由此, 语言观也是如此, 针对不同民族的语言, 分析方法的立场的异质性, 同一语言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扬弃性, 以及某一语言观的局限性, 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以黄伯荣本的《现代汉语》为例, 学界对这本经典已经展开了一些批评, 比如语料陈旧, 分析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等等。但是就目前看来, 诸多版本中想要拿出一本与其抗衡, 并获得很多高校的认同, 也非易事。黄本现代汉语如果想不被动摇地位, 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语料, 并且拓展视野, 吸收诸家之长。而其他的同类教材, 则可以在学习或扬弃前人的基础上, 获得一席之地。
语言观的辩证法也是对语言观的不断自否定、他否定, 从而进行发展。当然, 观点本身毫无争议的部分, 必须要加以坚持和肯定。“常人不是人, 而是一种对人的周围性指引。这种指引, 是一种无脸的暴力。” (6) 为了避免这种“无脸的暴力”,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则是语言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论。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启发
马克思一再强调问题的解决只能由人们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拉照历史辩证法的逻辑来解决。语言观的语境问题由此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来说, 语言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有两个大的层面可以分析, 即历时的和共时的。历时的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 (如广韵音韵体系与现代汉语语音的对照) , 共时的可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来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而其中流派众多。
站在印欧语系的立场上, 无疑会得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性没有英语明确的结论, 但是如果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我们会发现, 汉语词语的多功能性是其重要特点, 而多功能当中看其主要功能, 会对我们确定词语的词性有帮助, 至于其次要功能是否能使其获得某一词性, 得看该词语出现的频率, 被认同度有多高, 以及生命力如何。 (当然, 也得注意其词汇意义, 以及结构关系)
比如近些年出现的副名结构“很中国”“特男人”“很淑女”, 后面的这些名词有人认为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名词具有了描述性的语义特征, 就简单地认为它们转化为了形容词, 理由如前。
1. 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中的生成性
⑴共产主义宣扬手段的普及性。《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拟于1847年6月9日的伦敦, 当时的秘书是海德, 主席是卡尔·席尔。
这一草案, 采用了问答式来拟定, 问题和回答都简洁明确, 令人耳目一新。
如第22个问题:共产主义者摈弃现存的宗教吗?答:共产主义则是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它使一闭现存的宗教成为多余的东西, 并归于消亡。 (7)
在1847年, 共产主义同盟成立之初, 领导人们就将普及这些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加以贯彻执行。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劳动者们, 对其用太多专业哲学理念的术语, 完全起不到推广和传播的效果。而问答式, 做到了细则化, 明确化, 简易化。而在《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特别指出, 同盟分为支部和区部, 其中第十条中提到“各支部彼此不得相识”。从问答式草案以及这条规定可以看出, 当时的大语境使得共产主义的信条普及时, 既要注意到针对普及对象的大众性, 又要注意到组织关系的机密性, 而后者是保证政党纯洁性以及使之能够存活并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⑵从相似到表象。福柯以为“词语反映对象、主体投射和拟人化客体。” (8) 概念义主要指一个词语的理性色彩, 即“人对物的客观塑形”, 而附加义则是一种“主观语言投射”, 比如情感色彩、语体色彩。 (如红色在中国的特别寓意) , 在语境中, 某一词语的主客观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 (一位马来西亚同学说她们过年时, 发“青包”, 用绿色的纸包钱。)
关于客观事物, 就笔者所见, 应存在好几种类型:
其一是可见可感的物质世界, 而对于客观外在事物的模拟, 这也是汉民族早期造字法以象形字为主的原因之一, 象形字的理据在于模拟自然界事物的外形,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容易沟通理解。即使是当下, 婴儿在牙牙学语时, 对于名词和动词的掌握也比抽象的代词容易。 (对于3岁的孩子, “阿姨叫你把糖给她吃”这句话, 孩子有时会难以转换其中的人称代词)
其二是口耳相传的物质世界, 即并没有亲见。如笔者从来没见过真正的埃菲尔铁塔, 但是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其三是无形的物质世界, 如空气、粉尘、阳光。
其四是人们的心理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投射, 如唯心论者创造出的神的世界。而唯心论者多坚持一神论。
人们从事物的直接认识转向语言从客观世界的抽离, 即语言成为再现式的表象是福柯的主要观点之一。“词与物”的构序是主观与客观的紧密联系, 同时也具有异质的区别, 主要表现为抽象与具体, 一般和特殊。
2. 象征性概念
黑格尔常说, 一个纯真童稚的孩子与一个饱经世事的老者说出同一句话 (能指) , 所指将完全不同。 (9) 说话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差异, 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 所指即该事物的概念义会有所不同。如“年轻”这个概念, 不同年龄的人对其的范围具有模糊性的理解。象征义则存在于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抽象中。
拉康以为“树”的概念并不代表具体存在的某一种树, 而只有去除了一切具体实体, 作为象征的概念才能得以存在。在语言学中, 一般认为, “树”为上位词, 各种树为下位词。个人觉得, 拉康将上位词和下位词的概念和功能加以混淆 (或曰做了别解) , 语言中充斥着大量的上位和下位概念, 上位词往往具有抽象概括性, 如“笔”, 其下位词有“水笔、粉笔、钢笔、铅笔”, 二者是抽象和具体之分, 抽象的概念, 偏“虚”, 具体的事物, 偏“实”。词语语义的虚和实, 应从具体语境出发, 在认知交际的过程中获得阐释才是语言哲学的关键所在。
从当代语言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来看, 第一大潮流是从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确立, 第二大潮流是从欧洲功能语言学派发展到认知语言学, 再到构式语言学。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重视口语, 主张穷尽式的观察, 这一点与马克思恩格斯注重语料的学习和选取不谋而合;其局限在于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意义。转换生成语言学在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至50年代掀起了所谓的“乔姆斯基革命”, 其局限在于采用过多抽象难懂的符号。就乔氏不断地修订自己的语法规则而言, 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的开放性和批判精神。重视语言的社会属性的欧洲功能语言学派由20世纪70年代的韩礼德创立, 发展到80至90年代, 认知语言学确立, 二者观点皆对立于转换生成语言学, 80年代又形成了构式语法, 既注重形式, 也注重意义。
而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观照下的语言哲学, 宜兼容并包, 吸收各大语言学流派的长处, 尽量避免其局限性, 从多维的角度出发,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评价并采用其理论及方法。
语言现象的历史性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而不同年代的语言现象, 也鉴证了语言中词汇系统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从一定的有限的具体现实出发, 必然会通过发现所有的人类社会具体存在的历史性、生成性和暂时性, 进而达到对客观现实的科学批判认识。” (10) 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和继承, 会给语言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注释
11 张一兵.索绪尔与语言学结构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 2004 (10) :3.
22 孟宪强.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14.
33 张贤亮.绿化树[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170.
44 孟宪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文学典故[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35.
55 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6.
66 张一兵.交道性操劳:世界最后的遭遇[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1) :60.
77 新发现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Z].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室, 1978:12.
88 张一兵.从相似到表象:走向大写的构序——福柯的《词与物》的构序论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 2013 (5) :10.
99 张一兵.拉康:作为存在之尸的象征性语言[J].浙江学刊, 2004 (6) :83.
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高中哲学 教学 生活化 意义 方法
当前的高考的旗帜下,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传统高中哲学课教学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课堂教学成了考试知识点的教学,于是教学完全脱离生活,这完全违背了新课改强调的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让哲学课回归生活。
一、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体现了《思想政治》该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特点理论性与社会性并存。教材的编写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的,尤其是新课改后教材有了很大的创新,将经济、政治、哲学、生活、文化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有了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目标是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生活化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可以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容易认为哲学过于理论化,偏重于对马克思注意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节。生活化教学则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可以意义到生活中去,可以学有所用,找到知识的运用价值。
(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生活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生活化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同时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出了社会所必须的哲学道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各种生活现象,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有差异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避免把哲学教学神秘化。哲学中的许多概念,许多观点都很抽象,谈到哲学人们都普遍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太深奥,太晦涩,太抽象,作为一个哲学教师如何防止哲学教学的神秘化,抽象化呢?我认为生活化教学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选举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来进行教学可以避免吧哲学生活神秘化。
二、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方法
(一)立足于社会生活,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使得教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二)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时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贴近生活实际,形式要是形式喜闻乐见的,如提高视频、新闻、小品、表演等形式导入。
(三)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新时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还要求教师随时更新“素材”。
总之,哲学生活化,让课堂洋溢着说气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一种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应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构建教师、学生与教材相和谐的课堂,增强哲学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凤喜.高中政治科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2]丁丽霞.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0).
[3]周振东.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07).
[4]郑香兰,孙作礼.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01).
用哲学的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 篇12
通过对高中阶段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有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理论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答政治主观题也离不开它的指导。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审设问。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审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时,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该题目的特点、要求。具体地说,一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二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材料范围是材料一、材料二,还是上述材料。三要看清回答该问题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四要看清该问的主体,是党、国家、公民,还是企业、消费者等。五要看清该问的分值是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审材料时要认真地对题中材料进行分析,把握关键词和重点句,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分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学生必须自己分出层次。二是从每层材料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三是把握事实材料每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含义。四是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
第三步联系课本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时,要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层次、中心、主体和关键词等,联系书本知识,调动平时所建立的知识库,准确搜索出回答该问所用的知识、原理。
第四步组织答案。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组织主观题答案,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一般是先回答课本理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因理论而贵,理论因材料而活”,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切记避免只答理论或只联系材料的做法。二要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化。
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第35题: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 (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第一问,首先要看设问,第一问的材料范围是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即第一段材料。所运用的知识是《生活与哲学》中的认识论。角度是哲学道理是什么。其次是审第一段材料,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来源于研究,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此联系认识论知识,从而不难得出结论。第二问的材料范围是第二段材料,角度是如何体现。运用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对人民负责的三方面内容。联系材料中的三个层次,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再如:2010江苏高考第3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解析:材料给的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共两问:第一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知识,角度是依据,要求理论与材料结合;第二问考查《政治生活》中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答出“有利于”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总之,学好哲学,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养成辩证思维习惯,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能解答好政治主观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高考中不必要的失分现象,而且能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无论在平时的练习中, 还是在历年的高考中, 政治主观题都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究其原因, 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本文着重就第二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哲学知识分析解答主观题进行阐述,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关键词:哲学,高中政治教学,主观题
参考文献
[1]贾启明.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法.考试周刊, 2010
【哲学方法论】推荐阅读:
哲学方法07-09
学习哲学的方法07-05
语文课堂的哲学方法05-10
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11-03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05-15
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07-24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07-02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10-20
过程哲学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