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质症

2024-06-18

神经质症(精选9篇)

神经质症 篇1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枕大神经卡压症的患者先给予药物治疗,疗效差的病例再给予封闭治疗。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为40.7%,而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为90.2%。结论枕大神经卡压症容易误诊,本组病例的误诊率为53.5%;枕大神经卡压症先给予药物治疗,疗效差者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枕大神经卡压症,NSAIDs,封闭疗法,误诊

枕大神经卡压症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由于临床医生对于这种疾病认识不足,造成其在临床上经常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1],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现将2000年6月~2008年2月86例枕大神经卡压症的临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2例,86例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其中男性32例,女性56例;年龄自36~72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3年,平均1年2个月。其中16例误诊为颈椎病,18例误诊为颈部筋膜炎,12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首先给予药物治疗,如选择性COX-2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物萘丁美酮1.0g,1次/d,根痛平8.0g,2次/d,鲁南贝特2片,3次/d,另外辅以Vit B110mg,3次/d,谷维素20mg,3次/d,Vit E0.1g,2次/d。通过上述治疗无效或疗效差的患者,给予局部封闭治疗,每周一次,共3次。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理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单纯口服药物治疗1~2周后,35例患者的症状完全或大部分缓解,优良率为40.7%;对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其余病例给予局部封闭治疗,曲安奈德10mg加2%利多卡因2~4m L,每周一次,连续3次,51例患者中的46例得到了完全或大部分缓解,优良率为90.2%,5例患者疗效差或无效。疗效评价标准为[2]:优为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以上;良为症状大部分消失3个月以上,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有时需要药物;差为症状仅部分缓解,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无效为症状未缓解。

3 讨论

局部解剖:枕大神经是起源于最大的脊神经后支第二颈神经后支的一条感觉神经。颈2神经后支是全身脊神经后支中最大的一支,比前支粗大的多,此神经后支在头下斜肌的下方穿出,发出分支至头下斜肌,然后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粗大的内侧支。其外侧支支配头长肌、夹肌和头半脊肌。其内侧支即是枕大神经,绕过寰枢关节突,行走于头下斜肌和头半脊肌深面,在头半脊肌的枕骨附着处,与枕动脉伴行,一起穿出头半脊肌与斜方肌腱膜孔至皮下,分支至上项线与颅顶之间的皮肤[3,4,5,6,7]。枕大神经穿出斜方肌腱膜孔的体表投影是在枕外隆凸旁开3cm左右,向下2cm左右[7]。

发病原因:基于上述枕大神经的解剖走行,本病的发病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4,6,7,8,9,10,11]是软组织的病变,如由于长期的伏案工作,导致颈后部深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引起深筋膜炎性渗出、粘连,从而刺激和压迫该神经。其次,枕大神经绕行寰枢关节,所以当寰枢关节损伤、半脱位或脱位时,局部的炎性反应可以刺激或直接牵拉神经而引起症状。第三,颈部肌肉的病变,如斜方肌肌筋膜炎,神经受到炎性物质的刺激,加之神经长期受到牵拉和较硬的腱膜孔的挤压所致。另外,有时在该神经即将穿出深筋膜时有一个淋巴结在其周围[5],该淋巴结肿大时,也可以导致枕大神经的卡压而引起临床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1,2,4,6]: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的疼痛,一侧或双侧,疼痛为针刺样,为自发性,向枕顶部放射,有时甚至放射到前额或眼眶,头部活动、咳嗽时可以诱发或加重局部疼痛的症状。查体可见颈部肌肉痉挛而处于强迫体位,后枕顶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感觉过敏,在“风池穴”,即枕外隆凸旁开3cm左右,向下2cm左右有明显的深部压痛,有时伴有向同侧枕顶部放射。根据上述的症状与体征,一般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鉴别[12]。根据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各种辅助检查,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只是需要临床医生能够清楚地认识本病,才能够避免误诊或漏诊。

枕大神经卡压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在临床上不易引起重视而导致误诊,本组病例的误诊率高达53.5%,其主要原因是本病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只要临床医师能够认识本病,则不易误诊。在治疗上[2],本病早期可以给予抗炎镇痛药物等;或局部封闭治疗;也可以给予理疗、按摩等手法治疗,以缓解肌肉痉挛,解除疼痛;慢性长期不愈者,可以使用小针刀经皮松解;对于经过上述处理不能缓解的病例应当给予手术松解[8,9,13]。作者通过本组病人的治疗后体会到,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地给予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COX-2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物如萘丁美酮和肌松剂鲁南贝特,消除局部的炎症,解除肌肉的痉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再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如Vit B1、谷维素、Vit E等可以保护神经或促进神经的恢复,调节与改善因本病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组病例药物治疗的优良率为40.7%。同时配合理疗、按摩等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针刺、铍针和中药对本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6]。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病例,局部封闭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组病例中药物治疗差的患者局部封闭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2%。至于小针刀[14]治疗本病的方法,作者不赞成,因为枕大神经卡压,小针刀难以使该神经得到充分的松解,而且枕大神经在穿出深筋膜时与枕动脉伴行,在使用小针刀松解时难以避开枕动脉而损伤之。对于药物治疗与局部封闭无效的顽固性病例应当选择手术松解[13]。

综上所述,枕大神经卡压症是一种不常见的枕颈部疼痛性疾病,应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免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本病应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经上述治疗无效或疗效较差的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神经质症 篇2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0例,男41例,女49例;年龄18~78岁,平均51岁;病程3天~5年。所有病例均排除腰椎结核、肿瘤、骨折、腰椎管狭窄,并排除孕妇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

诊断标准: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标准[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按神经分布的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较正常减少50%;作弓弦试验引起肢体的远近两端放射痛;CT或MRI与临床一致。

治疗方法:①浮针治疗:具体操作参照符氏《浮针疗法》[2]。患者取舒适位充分暴露患侧腰腿。沿督脉、太阳经,寻找阳性反应点(痛点或压痛点),找准后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取中号专用浮针(有几个反应点就用几个浮针),在距阳性反应点6~10cm处进针(尽量避开关节以免影响活动),针尖直指痛点,针体与皮膚呈15°~30°,快速透皮,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缓慢平行运针,深度约30mm。若针刺过深或过浅,须重新调整再进针。进针后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做左右摇摆动作(即浮针的扫散运动),这时患者应有酸痛胀麻等感觉。行针3~5分钟后抽出针芯,用输液贴固定针柄,软套管留于皮下,留针6小时取下。每天治疗1次,5次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天。②脊神经根阻滞:一般选择患侧L4~5椎间隙旁开1.5±0.5cm处进针(即小关节间隙或内侧),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用7号穿刺针缓慢刺入侧隐后,患肢出现串麻感或反跳、抽动,固定回抽无血、无液,随缓慢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消炎止痛营养液3~4ml(组成: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0.1mg、确炎缩松10~15mg)。5天治疗1次,共3次。治疗期间嘱尽量卧硬板床,避免重体力劳动。待浮针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①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正常工作;②好转: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腰腿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可胜任日常工作;③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结果

疗效结果:治愈36例(40%),好转49例(54%),未愈5例(6%)。总有效率9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其病位在腰,但与肾、肝、足太阳经、督脉等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本病多因外邪侵袭,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闪扭挫伤导致经络闭塞不通而发病。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相表里,且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浮针疗法是一种针刺镇痛的新疗法。其源于中医学“皮部理论”和“以痛为腧理论”。其针刺部位可以看成是在十二皮部。十二皮部属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体表的部位,同时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治疗取穴时(主要沿督脉和膀胱经寻找反应点或痛点)以局部病灶为基准,在痛点周围进针,采用皮下针刺,针尖对准病灶痛点,针体沿浅筋膜行进(不要求针感),留针时间长(6小时),从而振奋皮部之经气,促使经脉气血运行,使阴阳协调达到治疗目的。而脊神经根阻滞疗法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常用方法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主要是机械压迫和炎症共同所致的腰神经根炎症,神经根缺血、水肿而引起腰腿沿坐骨神经呈放射性疼痛。注射相关药物直接作用到受累的脊神经根能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及微循环,消除充血水肿,减少代谢产物的积聚,促使炎症致痛物质的消除,以达到消炎、解痉止痛的作用。两者结合取长补短,可显著提高疗效。对于那些病程短且无手术指征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7-221.

2符仲华.浮针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7-20.

神经质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32例, 其中男12例, 女20例, 年龄24~59岁, 平均42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 且均经手术证实。根据病例组情况选取相应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健康成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观察其上肢正常神经的超声表现。

1.2 仪器与方法

首先检查患肢有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其范围等。再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9404c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传导检测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NCV) 、肌电图 (Electromyography, EMG) 检测, 室温25℃左右。随后使用Philips IU22、GE 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 采用频率为5~12 MHz的线阵探头, 选择肌肉骨骼 (MSK) 条件, 遵循神经的解剖走行方向, 检查时尽量保持神经处于低张力或无张力状态, 探头尽量保持与神经垂直, 多轴多切面扫查, 测量神经的厚度、横截面积, 观察神经周围毗邻结构, 找到卡压原因, 并对比分析正常和卡压后神经超声图像的变化和特点。

2 结果

上肢神经的正常超声表现为:长轴切面为多发的相互平行的低回声束, 其内可见不连续的强回声分隔;在短轴方向表现为多发小圆形低回声束, 周边为强回声线包绕形成网状结构。发生卡压的神经超声表现为:卡压部位神经扁平, 卡压处近端神经肿胀, 束状结构消失, 回声减低, 而外膜回声增强, CDFI显示局部血流信号增加, 动态扫查时显示神经活动受限。

上肢神经卡压病变在神经电生理检查时表现为运动及感觉神经波幅下降, 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32例患者中, 16例为正中神经卡压, 其中12例为滑膜组织增生、屈肌支持带增厚 (0.33~0.35 cm) ;1例为腱鞘囊肿;1例为腱鞘巨细胞瘤;1例为变异肌腹卡压正中神经;1例为左前臂中段骨折部位压迫正中神经, 此病例为男性, 14岁, 左前臂骨折手法复位后, 左手桡侧3指麻木、感觉减退, 超声显示左前臂中段骨折部位正中神经向桡侧移位, 局部神经受压变窄, 约0.17 cm (图1a) , 卡压近心侧正中神经肿胀增粗, 约0.32 cm (图1b) , 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左侧正中神经受损, 腕-肘段运动神经波幅下降 (图2a) , 指-腕段感觉神经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 (图2b) ;X线检查可显示左前臂的骨折部位 (图3) ;手术中可见骨折处卡压的正中神经。

注:a.左前臂中段骨折部位正中神经向桡侧移位, 局部神经受压变窄, 约0.17 cm, 如箭头所示;b.箭头所指是卡压近心侧增粗的正中神经, 约0.32 cm。

注:a.左正中神经受损, 腕-肘段运动神经波幅下降;b.左正中神经受损, 指-腕段感觉神经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

15例为尺神经卡压, 其中8例为腱性卡压;2例为囊肿;2例为瘢痕组织;2例为重物长时间压迫上肢;1例为内上髁骨质增生, 此病例为女性, 50岁, 因环指和小指无力、麻木, 肘部疼痛就诊, 超声可见内上髁骨面凹凸不平, 尺神经受压变细 (图4a) , 受压部位尺神经的近心侧肿胀增粗、横截面积增大 (图4b) ;电生理检查显示左侧尺神经肘上下段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图5) , 手术可见左侧尺神经卡压由骨质增生所致。

注:a.内上髁骨面凹凸不平, 箭头所指是受压变细的尺神经;b.受压位置的尺神经近心侧增粗, 神经横截面积增大。

另外, 还有1例为上臂桡神经卡压, 为Frohse弓卡压桡神经深支。

由表1可知, 32例上臂神经卡压病变, 超声正确诊断30例, 诊断的准确率为93.8%, 电生理正确诊断28例, 诊断的准确率为87.5%。

3 讨论

上肢的主要外周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卡压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局部创伤和劳损, 卡压多发生于骨纤维管, 由于此类通道多数较为狭窄, 故神经在此处较其他部位更易受到压迫, 压迫原因可来源于管外, 也可来源于管内结构异常或病变。卡压也可发生在骨纤维管以外的部位, 多为外伤所致。

高频超声可有效地发现卡压的位置及原因, 并可直观地显示卡压处变窄的神经及近端受压增粗的神经。在本研究中, 有12例为滑膜组织增生压迫正中神经, 其中1例超声扫描高度提示为腱鞘囊肿, 手术时发现此例患者滑膜增厚明显, 且水肿严重, 组织对声波穿透力增强, 回声减弱, 故容易与囊肿相混淆, 导致误诊。1例为变异肌腹致腕管综合征, 肌肉组织突入腕管内, 导致腕管内容物增多, 腕管内压力增高, 正中神经受压, 国内外偶有此类病例报告[1,2], 此虽为少见病例, 也应予以重视。手术探查发现肘管综合征患者卡压的主要因素是弓状韧带, 超声检出了7例, 腱性卡压是肘管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3,4], 超声检出相对困难, 因为腱性组织本身就是肘管的解剖结构, 腱性组织增生量的多少以及增生组织参与挤压成分比例的大小, 超声无法准确诊断, 故有1例腱性卡压未被检出。内上髁骨质增生, 可致尺神经反复受挤压、摩擦, 导致尺神经炎的发生[5,6]。1例骨质增生的患者, 既往有髁上骨折的病史, 超声检测时发现内上髁骨面凹凸不平, 尺神经受压处变扁, 与手术所见相符。瘢痕组织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团块的典型声像图, 容易诊断。3例外伤患者, 1例为左前臂中段骨折部位压迫正中神经, 2例为重物长时间压迫上肢至尺神经变瘪。对于占位因素, 本研究检出腱鞘囊肿3例和腱鞘巨细胞瘤1例, 均和手术所见一致。1例为上臂Frohse弓卡压桡神经深支。综上所述, 在上肢神经卡压症的病因诊断方面, 超声对占位性病例检出率较高, 而对于滑膜组织增生、腱性卡压等病例检出率则较低。

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 有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误诊为旋前圆肌综合征, 此例患者症状并不典型, 只有拇指和食指感觉麻木, 因患者有肘部外伤史, 诉肘部有胀痛, 肌电图显示为前臂中上段正中神经损害, 诊断为旋前圆肌综合征, 但手术证实为腕管综合征。另外1例电生理检查误诊为颈神经根损害的患者, 超声表现为腕部正中神经卡压, 手术也证实了超声扫描的正确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时表现为颈神经根部分受压, 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腕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肌电图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肌电图可因正常神经的代偿而产生假阴性, 也会因为距离的累积效应和潜在的测量误差而出现定位不准确[7,8], 故电生理检查可能出现误诊。

综上所述, 高频超声不但能够显示上肢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卡压后神经的形态学变化及严重程度, 而且能发现卡压因素, 是上肢神经卡压症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Singer G, Ashworth CR.Anatomic variations and carpal tunnel syndrome:10-year clinical experience[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1, 11 (392) :330-340.

[2]Barbe M, Bradfield J, Donathan M, et al.Coexistence of multiple anomalies in the carpal tunnel[J].Clin Anat, 2005, 18 (4) :251-259.

[3]Karatas A, Apaydin N, Uz A, et al.Regional anatomic structures of the elbow that may potentially compress the ulnar nerve[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9, 18 (4) :627-631.

[4]茅天, 谢仁国, 王古衡, 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3, 29 (6) :334-336.

[5]Koenig RW, Pedro MT, Heinen CP, et al.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evaluating peripheral nerve entrapment and trauma[J].Neurosurg Focus, 2009, 26 (2) :13.

[6]Mujadzic M, Papanicolaou G, Young H, et al.Simultaneous surgical release of ipsilateral pronator teres and carpal tunnel syndromes[J].Plast Reconstr Surg, 2007, 119 (7) :2141-2147.

[7]席晓萍, 马艳, 张怡靓, 等.高频超声在颈部肌肉骨骼大运动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4, (1) :154-156, 76.

神经质症 篇4

方法:对门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小针刀配放血疗法治疗。

结果:治疗80例痊愈68例占85%,显效10例占12.5%,有效2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結论:小针刀配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针刀放血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痛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01-01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益增多,且显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笔者采用小针刀配放血疗法治疗80例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为2012年3-5月门诊患者,男5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38.5±3)岁;病程1周-10年。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均为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均通过CT确诊且排除其它鉴别诊断及禁忌症。其中无椎管狭窄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60例,双侧15例;有椎管狭窄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5例。

1.2治疗方法。①小针刀疗法: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上枕头,裸露腰臀部,按压寻找腰臀部压痛点及其结节条索等阳性反应点,用黑色油性笔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按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加压进针,刀口线与神经、血管、肌纤维走形方向平行,直达剥离处,根据情况行剥离手法。以患者有胀感,剥离处松软为标准,出针、按压针孔至不出血为止,7天1次,3次1疗程,大多数在1疗程痊愈。②放血疗法。患者取俯卧或侧卧,裸露患肢,取患者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常规消毒,用7号注射针头迅速刺破选穴皮肤,每穴连续刺2-3次,拔上消毒火罐,通过负压促其出血,血量总计5-20ml/次为宜,5分钟后取掉火罐,消毒伤口,再用红外线灯照射伤口防其感染,每周1次,3次1疗程。

1.3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偶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卧床休息后症状消失;有效: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但症状未消除;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变。

2结果

痊愈68例占85%;显效10例占12.5%;有效2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后神经功能障碍,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5或L5/S1椎间盘,故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2。小针刀疗法属于一种微创的闭合性疗法3,同时也贯通了中医的针刺效应,既有西医的解除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又有中医的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之效。放血疗法为中医的传统特色疗法,《调经论》讲“病在脉,调之血”指出放血是驱逐病邪的一种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则》提出了“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的治疗原则,选择殷门、委中、承山诸穴主要因经络学说的足太阳膀胱经与西医的坐骨神经分布相似,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通过放血,血行风自灭,血行气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将小针刀与放血疗法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既运用了西医的现代微创疗法,也结合了中医传统的特长,事半功倍,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岳寿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6-190

[2]邵福远,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763-769

神经质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 男15例, 女16例, 年龄32~74岁。31例患者临床表现:26例有剧烈的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卧床休息及止痛药物治疗不能缓解。5例无明显腰痛但出现下肢剧烈神经痛, 行走困难。31例均有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肌力及下肢感觉不同程度减退。所有病例术前均摄X线片及MRI检查, 证实椎间盘明显压迫硬脊膜囊、神经根。上述病例均为单节段, 均为旁侧型椎间盘突出。其中L3/4节段2例, L4/5节段16例, L5/S1节段13例。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31例。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 两髂嵴垫高。术前于病变棘间扎10号针头, 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椎板咬骨钳咬除部分椎板, 椎板肥厚或小关节内聚严重者用环锯或弧型凿进行开窗, 再咬除黄韧带, 尖刀切开纤维环, 取出突出的髓核;再行同侧神经根管扩大手术, 咬除增生的骨性组织。检查神经根松解度, 减压后一般可活动0.3~0.5cm为松解满意。术中出血用肾上腺素脑棉片压迫止血或电凝止血, 骨窗外放置生物蛋白胶, 预防神经根、硬脊膜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放置引流管后缝合。

2 结果

31例共实施31个椎间隙, 手术时间60~90min, 平均70min。术中出血90~170m L, 平均120m L。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 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0~24个月, 平均18个月。腰痛VAS术前评分 (7.60±1.24) 分, 术后评分 (0.96±0.71) 分, 改善率81.2%;腿痛VAS术前评分 (8.52±0.75) 分, 术后评分 (0.82±0.46) 分, 改善率86.1%。31例术前JOA评分平均3.6分, 末次随访时13.9分, 优27例, 良2例, 可2例, 差0例, 优良率93.5%。31例患者术后腰腿痛明显缓解, 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3 术后观察和护理

3.1 术后心电监测

术后按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后路腰椎间盘手术时, 由于髓核钳深入椎间隙过深, 穿透前方纤维环和前纵韧带, 有损伤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可能[1], 因此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危重情况和及时进行处理至关重要。本组患者术中出血不多, 但我们仍常规在术后24h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3.2 术后体位和翻身

术后去枕平卧6h, 最初3h宜制动平卧, 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此后每2h给患者呈轴线翻身一次, 翻身角度 (45°~60°) [2], 以解除骨隆突部压迫, 患者感到舒适为宜。脊柱手术后其稳定性多少有降低, 故翻身时肩、髋应处于同一平面, 同时抬离床面, 防止脊柱扭转, 重视术后翻身, 对杜绝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 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3.3 术后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 注意有无皮下血肿。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的变化, 更换引流装置时, 应钳紧引流管, 防止气体和液体倒流, 并使更换引流装置呈负压状态时再与引流管连接。本组患者引流管引出血性液平均60m L, 均于48h内拔引流管, 伤口愈合良好。

3.4 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

术后24h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双下肢肌力, 如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减弱或出现障碍应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患者未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异常现象。

3.5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6h后可给予半流饮食, 如无不适可过渡到普食, 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同时多饮水, 以防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结石。

3.6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做被动的直退抬高练习, 初次由30°开始, 逐日增加抬腿幅度。3次/日, 两腿交叉进行, 坚持抬高半分钟再放下。术后第2天做主动的直退抬高练习, 即由患者自己进行, 方法同被动直退抬高练习, 可预防肌肉萎缩和神经根粘连。术后第3~5天带腰围下床活动, 离床时用手臂支撑帮助起身, 避免弯腰, 活动要循序渐进, 直至恢复。术后第7~10天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 从飞燕式开始, 然后到五点法, 过渡为三点支撑法, 坚持每日3~4次, 每次50下, 循序渐进, 持续锻炼半年以上。

3.7 术后预防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褥疮、尿路感染、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每2~3h轴线翻身一次, 保持床铺的平整、清洁、干燥、无皱禢、无碎屑。每天用温水擦浴一次, 易出汗的地方随时擦拭,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有效预防褥疮。术后为预防尿路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 用1∶20碘伏会阴抹洗两次。术后教会并鼓励患者咳嗽, 做深呼吸每4h一次, 每次5~10min, 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8 出院指导

告诉患者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时需戴腰围, 术后半年内需腰围保护。平日仍要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 防止肌萎缩, 纠正不良姿势, 保持正确的腰部动作。如拾物时屈膝下蹲, 不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定期门诊复查。

参考文献

[1]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54.

神经质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考虑脊肌萎缩症、哭声弱的患儿105例, 其中0~1岁56例, 1~3岁38例, 3~6岁11例。其中儿童脊肌萎缩症16例为观察组, 其他89例为对照组, 入选标准:符合儿童脊肌萎缩症的诊断标准;经过肌电图及肌活检确诊;临床表现四肢肌张力低下, 哭声弱;年龄1~3岁;呈良性病程发展经过;病情进展2~5年后稳定不进展;监护人知情同意。其中男9例, 女7例;0~1岁11例, 1~3岁5例, 平均年龄 (1.68±0.22) 岁;左、右手首发起病者各8例, 发病季节:9例在冬天, 4例在秋天, 3例在夏天。临床表现为:16例对称性肌无力, 14例肌肉弛缓、张力极低, 12例肌肉萎缩, 10例肋间肌麻痹, 5例运动脑神经受损, 4例呼吸肌麻痹。两组的性别、日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选择美国尼高丽用美国尼高利Nicolet Viking Ques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测定。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置于屏蔽室里, 室温保持在20~2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正常值均以北京儿童医院正常值为准。

1.3 观察指标

本文观察的指标涉及静息时检测有无正相电位;重收缩时募集电位波形及峰-峰波幅值;轻收缩40个运动单位, 时限超过正常值±3标准差, 波幅超过正常±70%为异常。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本文计数数据对比百分比对比, 对比采用确切概率为准, 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16例患儿共行180块肌肉肌电图检查, 经过观察, 观察组的插入电位延长、正相电位的发生率、不同部位的MUP时限延长、MUP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与单纯相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儿童脊肌萎缩症是一种以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为主病理改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当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家族史[4], 如有生后1年内发病, 自骨盆肌开始的进行性肌张力、肌力低下, 早期腱反射消失, 当可考虑为儿童脊肌萎缩症。儿童脊肌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预后较差, 可试用针灸、按摩、理疗等增进肌力[5]。在发病因素中, 对于肌肉萎缩的早期症状以局部的肌肉或肌群为主的萎缩, 多因为各种单神经炎或损伤所致[6]。在临床特征上, 其发病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在临床上可有第二次波动现象, 即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再次发展到对侧上肢或下肢[7]。本文16例对称性肌无力14例肌肉弛缓、张力极低, 12例肌肉萎缩, 10例肋间肌麻痹, 5例运动脑神经受损, 4例呼吸肌麻痹。同时严重的发病可影响全身的运动神经元, 导致渐进性的肌肉萎缩和最终的死亡, 当前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性障碍被认为对这种疾病的发展产生了作用[8,9]。

儿童脊肌萎缩症的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10], 主要为受累的手肌运动单位电位严重减少, 并有束颤电位和纤颤电位, 多相波增多。本文观察组患儿的插入电位延长、正相电位的发生率, 不同部位的MUP时限延长、MUP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与单纯相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儿童脊肌萎缩症在电生理肌电图检查上可见MUP波幅增高, MUP时限延长, 外周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正常。

总之, 儿童脊肌萎缩症临床多有对称性肌无力及肌肉弛缓现象, 对于全身肌肉松软无力, 哭声弱, 活动少, 或原本可以行走逐渐失去独立行走能力的患儿应考虑此疾病, 肌电图检查脊髓性肌萎缩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丽, 黄旭升.神经肌肉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5, 13 (2) :56-59.

[2]汪伟, 汪仁斌, 毛坤, 等.误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脊肌萎缩症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 27 (2) :117-118.

[3]姚如恩, 余永国, 耿娟, 等.MLPA技术在3种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6 (2) :136-141.

[4]王珍珍, 岑志栋, 罗巍.伴远端肌萎缩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3, 30 (4) :429-434.

[5]曹延延, 瞿宇晋, 宋昉, 等.应用基因组测序技术诊断缺失型脊肌萎缩症[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3, 30 (4) :410-414.

[6]曲晓星, 肖冰, 季星, 等.应用荧光定量PCR对上海地区人群进行脊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3, 30 (1) :1-4.

[7]David R, Beers Weihua, Zhao Bing, et al.Neuroinflammation modulates distinct regional and temporal clinical responses in ALS mice[J].Brain Behav Immunity, 2011, 25 (5) :1025-1035.

[8]Bach JR.The us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ppropriate in children with genetically proven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type 1:the motion for[J].Paediatr Respir Rev, 2008, 9 (1) :45-50.

[9]Gavrilina TO, McGovern VL, Workman E, et al.Neuronal SMN expression corrects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in severe SMA mice while muscle-specific SMN expression has no phenotypic effect[J].Hum Mol Genet, 2008, 17 (8) :1063-1075.

神经质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2-05~2003-03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临床拟诊为PLID并除外其他相关疾病的960例患者,确定有L3~4、L4~5或L5~S1单个神经根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6~74岁,平均41.2岁;病史1d至12年,平均256d。其中15例于MRI检查后4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经皮激光髓核消融术。

1.2 PLID诊断标准[5]

(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重于腰痛;(2)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4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2种征象;(3)神经根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和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4)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或异常造影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据PLID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认为单个神经根受压的PLID患者。排除有以下情况者:合并腰椎滑脱、骨折、肿瘤、结核者;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者;合并其他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脑血管病者。

1.4 临床诊断方法

在患者行MR检查前后48h内,由2位有经验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骨科医师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主诉及发病初期情况、根性放射痛的部位、感觉异常的部位;查体:棘突间旁侧压痛及放射痛部位、皮肤感觉异常部位、肌力、腱反射、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健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根据临床资料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水平,诊断标准[1]见表1。

1.5 MR成像

使用日本东芝VISART 1.5T超导型MR扫描仪,腰椎表面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先行腰椎常规扫描:矢状位SE序列T1WI:TR 700ms,TE 10ms,层厚4.5mm,层间距0.9mm,激励次数=2;矢状位FSE序列T2WI:TR 3 700ms,TE120ms,层厚4.5mm,层间距0.9mm,激励次数=2;横轴位FSE序列T2WI:TR 4 500ms,TE 120ms,层厚5.0mm,层间距1.0mm,激励次数=3。然后用正中矢状位图像定位行冠状位3D FASE序列MRM扫描:TR 8 000ms,TE 120ms,层厚1mm,无间隔,激励次数=1,加用脂肪抑制技术,视野为30cm×30cm,矩阵384×384,层数23~40,扫描时间3.5~6min。对源图像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以头足方向为旋转轴,在180°范围内间隔18°旋转观察并保存。

1.6 MR诊断方法及标准

由2位有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MRI及MRM图像(MIP像+源图像)进行盲法阅片,意见不一致时讨论协商决定。按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分为:(1)突出物未压迫神经根:表现为突出物与神经根袖无接触,或接触但神经根袖无变形及移位;(2)突出物压迫神经根:MRI表现为突出物与神经根袖接触,并使其变形、移位或分辨不清,MRM可见神经根袖变形、移位、出现压迹以及信号中断或全部缺失;神经根变形、移位。将受压神经根对应的椎间盘认定为责任病变椎间盘,分别用MRI及MRM做出责任病变椎间盘的诊断,其中MRM在完成神经根受压的认定后,结合矢状定位片确定病变椎间盘水平。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应用SPSS13.0完成。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比较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结果与临床定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用配对χ2检验比较MRI和MRM对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敏感度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4例中,有2例分别因过度肥胖和节育环干扰,MRM及MRI图像质量很差,无法诊断而排除在外。其余52例均获得优良的MRM图像(其中1例因疼痛而有轻微运动伪影,4例脂肪抑制效果较差,但均未影响诊断,图1)。

52例患者中,L3~4椎间盘突出1例,L4~5椎间盘突出31例,L5~S1椎间盘突出20例。L3~4~L5S1共156个椎间盘,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图2、3)的结果与临床定位诊断结果比较分别见表2、表3。以临床定位诊断结果为标准,MRI和MRM对责任病变椎间盘的定位诊断能力评价见表4。

图2患者,女性,41岁。临床诊断L4~5椎间盘突出,右侧L5神经根受压。A、B分别为MRI矢状位和轴位T2WI像,见L4~5椎间盘变性、轻度突出,神经根无受压。C为MRM图像(源图像),见右侧L5神经根受压:神经根袖截断,神经根变形、移位,弧形向外上移位(箭头示)。D为MRM MIP图像,见右侧L5神经根受压截断(箭头示)

图3患者,女性,30岁。临床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右侧神经根受压。A~C为术前图像。A、B分别为MRI矢状和轴位T2WI像,见L5~S1椎间盘向右后外侧脱出,神经根受压、分辨不清。C为MRM图像(源图像),见右侧S1神经根受压,神经根袖信号截断,近端弧形向外上移位(箭头示)。D~F为术后半年复查片,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D、E分别为MRI矢状位和轴位T2WI像,见仍有部分突出椎间盘残留或瘢痕组织,右侧S1神经根受压、分辨不清。F为MRM像(源图像),见右侧S1神经根未见受压,形态、信号未见异常(箭头示)

由表2可见,52例患者中,21例MRI诊断为神经根受压却无相应的神经根压迫症状,9例有神经根压迫症状而MRI诊断无相应的神经根受压,其他MRI诊断与临床定位诊断结果一致,MRI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的一致性差(Kappa=0.36)。由表3可见,有2例MRM诊断神经根受压而临床上无相应的神经根压迫症状,4例有神经根压迫症状而MRM无相应的神经根受压改变,其他MRM诊断与临床定位诊断结果一致,MRM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一致性好(Kappa=0.85)。

由表4可见,以临床定位诊断为标准,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χ2=26.23,P<0.05);敏感度高于MRI,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

本研究中16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例复查MRI及MRM,其中1例患者症状消失,但MRI示神经根仍有受压改变,而MRM示神经根恢复正常(图3);另1例患者仍残留部分神经根刺激症状,MRI示仍有部分突出椎间盘残留,但未见神经根受压,而MRM示神经根受压移位,信号减弱。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与PLID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目前采用的影像诊断方法中,MRI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较高,通过矢状位T1WI、T2WI结合轴位T2WI能很好地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和信号的变化,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病变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但是PLID并不等同于腰椎间盘突出,其除有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学表现外,还要求具备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换言之,MRI显示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一定构成PLID。实际上,PLID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征。绝大多数PLID患者根据详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在X线片等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即可做出正确的定性、定位诊断[6]。故本研究以临床定位诊断作为责任病变椎间盘的判断标准。

目前引起PLID症状及体征的学说主要有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自身免疫反应等[7]。而临床上应用抗感染药物(如可的松)不能持续缓解神经根症状和手术治疗的速效性,有力地证明了机械性压迫在PLID患者神经根病变中的主导地位。神经根受压的显示是影像诊断PLID责任病变椎间盘的关键。机械性压迫可使神经根袖乃至神经根变形、移位,神经根袖内的蛛网膜下腔相应地局部狭窄甚至闭塞;而神经根又可因受刺激和压迫而发生炎性水肿、增粗,使其周围蛛网膜下腔进一步变小。因此,通过显示蛛网膜下腔的形态,就可以间接反映神经根受压。

3.2 MRM的原理

MRM是利用重T2WI结合脂肪抑制技术,突出脑脊液信号,以获得高质量的蛛网膜下腔图像,达到脊髓造影的效果[8]。在腰椎MRM图像上,正常神经根袖多呈枝状自硬膜囊发出,终止于背根神经节,走行自然,边缘光整,双侧对称。当神经根受压时,MRM表现为神经根袖信号减弱、移位、出现压迹以及信号中断或缺失。三维薄层MRM无间隔连续扫描,源图像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能显示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并可追踪观察马尾及神经根的走行及形态变化,同时消除了周围背景高信号影像的重叠干扰,更真实可靠,对于神经根受压的显示有很大价值;MIP重建图像直接、立体,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角度旋转观察,二者结合能更好地显示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3.3 MRM和MRI对PLID神经根受压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以临床定位诊断作为标准,将显示神经根受压作为PLID的责任病变椎间盘,比较了MRM和MRI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与临床定位诊断的一致性。结果表明,MRM诊断与临床诊断有很高的一致性,以临床定位作为标准,MR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MRI,说明MRM对PLID患者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确认和排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这对于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MRI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差,其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低于MRM,原因在于:(1)MRI扫描层与神经根相交,并有一定间隔,不能有效地观察腰椎神经根及其神经根鞘的形态和结构,很可能未显示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层面。(2)MRI扫描层较厚,部分容积效应又可造成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假象。(3)MRI的成像角度和非连续扫描决定了对椎管内神经根周围局部解剖细节显示能力有限,尤其是L3~4、L4~5水平。腰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斜向外下绕椎弓根下方出各自的椎间孔。S1神经根发出点位于L5椎弓根下缘与L5~S1椎间盘上缘之间,在L5~S1椎间盘水平与硬膜囊分界清楚,周围有脂肪间隙,MRI往往容易分辨;L5神经根发自L4~5椎间盘及其上下缘水平,L4~5椎间盘对应的是L5神经根的起始部,其较细小,与硬膜囊分界不清,而且硬膜外脂肪间隙较少,所以MRI很难将刚刚发出的L5神经根与硬膜囊区分开来;L4及以上神经根则发自相应椎间盘之下,L3~4椎间盘水平无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因此,MRI很难准确地评价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情况。虽然MRI诊断椎间盘病变的存在有很高的检测能力,但其中有很多并非引起症状的责任病灶。

本研究所得结论同前人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Thornton等[9]以MRI为“金标准”,评价MRM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存在和神经根受压的能力,结果发现MRM有大量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存在。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金标准”选择不当所致。Pui等[10]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M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分别为82.4%~89.0%和82.6%~89.1%,与MRI(分别为89.0%~95.6%和89.1%~95.7%)的诊断能力相似[11]。笔者认为这也与对照标准不当有关,因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病情较重,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比较明显,MRI易于观察,所以准确度同MRM一样高。本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病情的患者,结果应该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另外,Pui等[10]的研究中有同时摘除多个椎间盘的病例,其中很可能有并非导致PLID症状的突出椎间盘,也使得其结果有一定误差。

本研究中16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例复查MRI及MRM,其中1例患者症状消失,MRI示神经根仍有受压改变,而MRM示神经根恢复正常;而另1例患者仍残留部分神经根刺激症状,MRI示仍有部分突出椎间盘残留,未见神经根受压,而MRM示神经根受压移位,信号减弱。可见MRM比MRI更能真实地反映术后效果。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往往解剖结构紊乱,常规MRI非连续厚层扫描,很难准确判断神经根的改变,尤其是瘢痕压迫和术后蛛网膜粘连等,而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MRM能较好地显示上述改变。

MRM检查不用造影剂,无放射损伤,无并发症,属无创检查,且操作简便、成像时间短,临床医师和患者都易于接受。MRM能很好地显示PLID的神经根受压情况,其显示能力优于MRI,对PLID患者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确认和排除有很高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神经根受压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连续观察行MRI检查的52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分别用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评价二者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差(Kappa=0.36),MRM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5)。以临床定位诊断作为标准,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8.1%、96.0%、96.2%、96.2%,而MRI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7%、79.8%、67.2%、90.2%、80.8%。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χ2=26.23,P<0.05);敏感度高于MRI,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结论 MRM在PLID患者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确认和排除上优于MRI,是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术

参考文献

[1]朱盛修.现代骨科手术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619-1622.

[2]Aota Y,Niwa T,Yoshikawa K,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in the presurgical diagnosis of 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Spine,2007,32(8):896-903.

[3]Kang SH,Choi SH,Seong NJ,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lumb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yelography in young soldiers with herniated lumbar disc.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0,48(6):501-505.

[4]Vargas MI,Viallon M,Nguyen D,et al.New approaches in imaging of the brachial plexus.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0,74(2):403-41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6]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20.

[7]詹文吉.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对侧下肢痛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5):464-466.

[8]Ferrer P,Marti BL,Molla E,et al.MR-myelography as an adjunct to the MR examination of the degenerative spine.GMA,2004,16(5):203-210.

[9]Thornton MJ,Lee MJ,Pender S,et al.Evaluation of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in lumbar spine imaging.Eur Radiol,1999,9(5):924-929.

[10]Pui MH,Husen YA.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stenosis.Australasian Radiology,2000,44(3):281-284.

神经质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96例, 其中男1121例, 女875例, 年龄最小26岁, 最大72岁, 平均56岁。对照组996例, 男559例, 女437例, 平均病程为5.5年, L4-5椎间盘突出425例, L5-S1椎间盘突出312例, L3-4椎间盘突出259例;观察组1000例, 男562例, 女438例, 平均病程6.0年, L4-5椎间盘突出430例, L5-S1椎间盘突出309例, L3-4椎间盘突出261例。其一般资料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有慢性腰痛史;多发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病变棘突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椎CT或MRI证实突出部位及程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地塞米松5mg, 2%利多卡因3~5m L, 维生素B12 (0.5mg×2支) 1.0mg, 强的松龙0.5~1.0m L, 生理盐水15~20m L, 硬膜外腔注射用药15~20m L。患者侧卧, 患肢在下, 选椎间盘突出之相应椎间隙或上一间隙为穿刺点, 常规硬膜外麻醉操作, 穿刺成功后, 缓慢注入上述药物, 保持该体位15min。每周一次, 3次为一疗程。

观察组:骶管神经阻滞注射的药物配方同对照组, 骶腔用药30m L。定位:从尾骨尖沿中线向头方向触摸3~4cm处, 可触及豆状大小的凹陷, 其两侧为骶骨角, 两骶骨角连线为穿刺点, 用甲紫做标记[3]。操作方法 (采用改良注射直入法) :取俯卧于脊柱治疗床上, 腹部垫一薄枕, 常规消毒铺洞巾, 严格无菌操作, , 选用6~7号穿刺针, 垂直刺入皮肤, 穿透骶尾韧带有落空感, 回抽无血无液, 注气注入生理盐水无阻力, 也无皮肤隆起, 即证实在骶管腔内, 将上述混合药液缓慢注入, 注射毕, 拔出穿刺针, 按压片刻, 再次消毒穿刺点后敷贴无菌创可贴, 嘱患者平卧休息20~40min。骶腔阻滞成功后取曲膝、曲髋、臀高位睡30min。每周1次, 3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消失, 腰部活动正常, 恢复日常工作,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显效:劳累后有轻微腰腿痛, 腰腿活动基本正常, 直腿抬高试验>70°;有效:症状减轻但腰腿活动仍然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5 统计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 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三周的治疗后, 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 见表2。由结果可见, 对照组治愈321例, 治愈率为32.2%, 观察组治愈546例, 治愈率为64.6%, 两组治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 观察组为83.8%, 两组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说明, 使用骶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硬膜外腔注药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对比见表3, 由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类型比较可见, 除血压外,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骶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好, 不良反应小。

3 讨论

3.1 年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主要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其成分包括软骨样细胞和基质。在力学上蛋白聚糖能抵抗压应力, 基质完整是其力学功能的必须条件。随着年龄的增大, 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 髓核趋向胶原化, 纤维环因磨损而变性, 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 软骨板变薄和不完整, 椎间隙相应变窄, 其周围韧带松弛, 椎体间过度活动, 在旋转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 椎间盘突出[4]。本文观察的1996例患者中, 平均年龄为56岁, 调查发现45~60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年龄。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理疗法:牵引等理疗可以使椎间隙增宽, 降低椎间盘内压, 膨出的椎间盘有由于负压的作用而缩回或部分缩回至椎间隙内, 并可解除腰背肌痉挛, 逐步矫正脊柱的侧弯畸形, 使髓核前移, 减轻椎间盘后外侧所承受的压力, 使相应的神经血管功能得以改善。近年来有人用电针和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

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骶管神经阻滞、硬膜外腔、腰骶神经阻滞以及各种方法的综合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但是我们通过对我院1996例患者的研究发现, 骶管神经阻滞治疗效果良好, 不良反应小, 且经过多年的实践, 骶管神经阻滞手术步骤和操作简单,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春芳, 吴文冬.腰髓神经丛加痛点阻滞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 (2) :68-69.

[2]陈立民, 姜永庆, 孙崇毅等.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 10 (5) :269-270.

[3]张会生, 常凤飞, 郑平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3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9) :64-65.

[4]徐凤莲, 王亮.改良骶管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推拿、中药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24) :3515-3516.

神经质症 篇9

32例小儿均为2001~2005门诊病人, 其中男16例, 女16例;年龄3~12岁;病程1个月至2年。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 每日排尿次数在20次以上, 一般每隔5~20分钟即要小便。小便常规检查正常, 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

内服: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 药物组成:炒小茴香2g, 炒干姜3g, 元胡3g, 川芎3g, 肉桂3g, 当归6g, 蒲黄6g, 赤芍10g, 炒五灵脂3g, 鹿角霜6g, 每日1剂, 水煎100ml, 分3次服, 6天为1疗程。外敷:将上方研成细粉加葱白6颗打碎, 用醋调糊, 用丝稠布包敷于脐下丹田穴, 每晚1次, 连用6天, 无过敏情况可用第2疗程。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5~8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10~13次;或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原有的一半。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 痊愈26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75%。

4体会

上一篇: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下一篇:门静脉高压症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