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性尿频症

2024-05-16

小儿神经性尿频症(精选3篇)

小儿神经性尿频症 篇1

1一般资料

32例小儿均为2001~2005门诊病人, 其中男16例, 女16例;年龄3~12岁;病程1个月至2年。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 每日排尿次数在20次以上, 一般每隔5~20分钟即要小便。小便常规检查正常, 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

内服: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 药物组成:炒小茴香2g, 炒干姜3g, 元胡3g, 川芎3g, 肉桂3g, 当归6g, 蒲黄6g, 赤芍10g, 炒五灵脂3g, 鹿角霜6g, 每日1剂, 水煎100ml, 分3次服, 6天为1疗程。外敷:将上方研成细粉加葱白6颗打碎, 用醋调糊, 用丝稠布包敷于脐下丹田穴, 每晚1次, 连用6天, 无过敏情况可用第2疗程。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5~8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10~13次;或每日小便次数减少到原有的一半。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 痊愈26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75%。

4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神经性尿频症是因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 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效较差所致, 属中医肾气不足。用西药硝苯啶片是松驰膀胱逼尿肌以增加尿贮量, 但治标不治本, 从中得到启发。临床上用少腹逐瘀汤内服和外敷, 补肾化气。方中:当归、川芎、赤芍、蒲黄、元胡、五灵脂改善盆腔、膀胱血液循环, 松驰膀胱逼尿肌;少量小茴香、肉桂、干姜可“小火生气”, 有助于温阳化气, 以利通畅三焦;加入鹿角霜、葱白可加强收涩而不伤正气。32例外敷未见明显过敏反应。但由于小儿皮肤细嫩, 应注意皮肤过敏情况, 不应药物直接外涂于皮肤。

86例小儿日间尿频症治疗分析 篇2

关键词:儿童,日间尿频症,硝苯地平,心理治疗

日间尿频症又称神经性尿频症, 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2~12岁的儿童, 尤其以学龄前儿童高发[1]。主要表现为每日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总量增加, 经仔细体格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而无阳性发现。儿童日间尿频症属儿童精神行为性疾病, 若不及时诊治, 可导致不良后果。阳原县人民医院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诊治日间尿频症患儿86例, 经心理与药物联合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6例患儿, 其中男65例, 占75.58%;女21例, 占24.42%, 男为女的3.1倍;1~3岁5例, 4~7岁65例, 8~12岁16例;病程<7天者25例, 1周~6个月55例, 6个月以上者6例。

1.2诊断条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 无发热、尿痛及浮肿;每日排尿次数为10~15次, 每次排尿20~30ml, 甚至呈滴沥状;患儿注意力集中于其它事情时排尿间隔延长, 熟睡时无症状;经体格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1.3治疗方法采用心理与药物联合治疗。心理治疗方法:首先通过交谈减轻患儿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消除患儿因尿频所造成的紧张、害羞等情绪;同时取得家长和老师的配合, 禁止责骂和体罚患儿, 应给予安慰和鼓励, 当患儿症状改善时要给予表扬及奖励。最后告诉患儿及家长、老师, 尿频是可以很快治愈的, 增强治疗信心。药物治疗方法:654-2 (山茛菪碱) 0.5~1.0mg/kg体重/次, 3次/d, 口服;硝苯地平 (心痛定) 0.25~0.5mg/kg体重/次, 3次/d, 口服, 疗程5d, 根据疗效使用1~2个疗程。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愈:

经2个疗程治疗后, 每日排尿次数<10次, 无尿急症状;显效:每日排尿次数>10次, 但无尿急, 情绪正常;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2]。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结果显示治愈率为94.19%, 总有效率为100%。

2.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11例患儿出现口干, 8例患儿出现面红, 经减量后好转, 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神经性尿频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可能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 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 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 且小儿心理发育不成熟, 在受惊吓、精神紧张时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病[3]。因此在治疗上应首先采用心理疗法, 鼓励患儿消除紧张与恐惧, 建立信心, 并使家长及老师理解该病的诱发因素, 积极配合医生, 大多可使患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654-2是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降低膀胱胆碱能神经兴奋性, 使膀胱逼尿肌松弛, 括约肌收缩力增强, 膀胱容量增加而防止尿频、尿急的发生;硝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 通过阻断膀胱逼尿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 抑制兴奋收缩偶联, 从而使逼尿肌舒张, 减弱排尿反射。二药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我院采用心理与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日间尿频症, 取得了94.19%的治愈率, 疗效可靠,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庆明.儿童常见的功能性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 2000, l8 (6) 372-373.

[2]逄明梅, 别玉溪.心理调试联合牛磺酸颗粒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5) :153.

小儿神经性尿频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于2005年9月到2014年10月期间, 共接诊小儿神经性尿频患儿218例, 患儿均表现为典型的神经性尿频, 每日20~30次排尿, 且尿量少, 未出现排尿疼痛感, 且尿检结果正常。患儿年龄在1~11岁, 平均年龄为 (5.4±2.5) 岁;其中男性患儿112例, 女性患儿106例。所有患儿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 其中109例患儿采取常规的西医消炎痛治疗, 视为对照组, 男性55例, 女性54例, 平均年龄 (4.9±3.7) 岁, 病程16 d~2年;另外109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医中药辨证治疗, 视为实验组, 男性57例, 女性52例, 平均年龄 (5.2±2.3) 岁, 病程14 d~1.8年。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消炎痛, 每次1 mg/kg, 每日3次;阿司匹林, 每次10 mg/kg, 每日3次;碳酸氢钠, 每次0.3g, 每日3次, 伴失眠、精神紧张者加鲁米那, 每次3 mg/kg, 每天1次, 睡前服用, 疗程为7 d[3]。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基础上, 再加上自拟方剂“桑螵蛸益智仁汤”治疗, 药方如下:桑螵蛸6 g、益智仁5 g、熟地黄、茯苓、黄芪各10 g, 白术、山茱萸、泽泻各6 g (上述药方为6岁的剂量, 按照患儿年龄增减剂量) 。兼下焦湿热者加萹蓄、黄柏;兼肝经郁热加钩藤、黄芩、地龙;兼心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者加酸枣仁、远志。水煎服, 每天1剂, 1个疗程为7 d[4]。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儿日均排尿次数<10次;好转:患儿日均排尿次数减少, 但日均仍>10次;无效:一疗程后每日排尿次数未见减少。根据症状缓解情况选择疗程, 好转病例继续该疗法, 最多3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结束后症状无任何改善者终止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 两组间率 (%) 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59例, 好转为38例, 无效为12例, 总有效率达到88.9%;对照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为32例, 好转为37例, 无效为40例, 总有效率达到63.3%, 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明显, 是较佳的治疗选择之一。见表1。

注:两组间比较, P<0.05

3 讨论

膀胱的功能是保持和排除尿液, 这个过程是被中枢神经系统所调控的。在泌尿系统中肌肉和神经的共同作用下, 尿液被保持在膀胱中,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 就是排尿现象。神经系统将信息从膀胱到大脑, 再从大脑到膀胱肌肉, 指示其拧紧或松开。正常人在一天中排尿4~8次是正常的, 膀胱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保持存储尿液的模式, 因为这可以保证人们将更多地时间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来, 这也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在神经源性尿频中, 转运这些信息的神经不再正常的工作, 就出现了不受控制的排尿。其症状在不同儿童中表现有差异, 主要取决于条件和起因, 且主要在儿童学前期出现。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患儿表现为每日多次排尿, 单次排尿量少, 无疼痛感, 尿检正常。

现代医学认为, 神经性尿频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 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 结果表现出小儿小便次数增多[5]。西医常用消炎痛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尿量, 但是往往效果又不甚理想。中医理论认为神经性尿频属中医“淋证”范畴, 其病位在膀胱, 病机是气虚下陷, 气化失司, 下元不固所致, “阳常有余”和“阴常不足”, 因此小儿神经性尿频的发病为心阴不足, 津气亏虚, 气不行水, 膀胱开合失约导致尿频[6,7]。故以生脉饮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可起到养阴生津, 补气生脉, 使膀胱开合有度的作用。因此, 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形成优势互补, 显著提高临床疗效[8]。

本次研究旨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我们通过取我院自2005年9月以来接诊的神经性尿频患儿218例, 所有患儿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 其中109例患儿采取西医消炎痛治疗, 视为对照组;另外109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医中药辨证治疗, 视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对两组患儿综合疗效进行评价, 最终据此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实验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59例, 好转为38例, 无效为12例, 总有效率达到88.9%;对照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为32例, 好转为37例, 无效为40例, 总有效率达到63.3%, 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本次研究我们能从中得出, 桑螵蛸益智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明显, 无明显无作用, 是较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Guys JM, Hery G, Haddad M, et al.Neurogenic bladder in children:basic principles, new therapeutic trends[J].Scand J Surg, 2011, 100 (4) :256.

[2]Snodgrass WT, Gargollo PC.Urologic care of the neurogenic bladder in children[J].Urol Clin N Am, 2010, 37 (2) :207.

[3]Frimberger D, Cheng E, Kropp BP.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 Neurogenic Bladder in Children with Spina Bifida[J].Pediatr Clin North Am, 2012, 59 (4) :757-767.

[4]方军, 聂朝红.中西结合治疗神经性生尿频50例[J].现代中医药, 2012, 32 (3) :37-38.

[5]唐元萍.中西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J].吉林医学, 2011, 32 (23) :4764-4765.

[6]罗爱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5例[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15) :73-73.

[7]Sager C, Burek C, Durán V, et al.Botulinic 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eurogenic bladder][J].Cirug Pediatr, 2011, 24 (1) :38-43.

上一篇:模具保护下一篇:行政诉讼受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