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

2024-06-16

感音神经性(共7篇)

感音神经性 篇1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较难治的一类疾病。近年来有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总结如下。

1 现代医学治疗

1.1 药物治疗

口服类固醇被认为是突发性耳聋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最新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与此矛盾,目前没有明确推荐[1]。鼓室注射皮质类固醇较口服类固醇具有定位准确、目的性强、有效避免全身用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等优势,应用者越来越多。但Vlastarakos等[2]研究表明,经鼓室注射皮质类固醇可能是一种原始或急救的治疗方式。抗病毒治疗常作为系统激素治疗以外的辅助疗法。目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最常用类固醇、抗病毒药物,其效果欠佳。研究证实,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减轻耳毒性药物、噪声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一般注射臀大肌给药,但存在明显不足[3]。介入疗法主要适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管源性突发性聋患者,主要通过介入手段把常用药物如前列地尔灌注到椎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此疗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确认[4]。

1.2 高压氧疗法

收集高压氧治疗特发性耳聋和未用高压氧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5]发现,高压氧能改善特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没有发现功能改善的证据。

1.3 听觉功能重建

运用听力重建、听觉助听和听觉植入技术恢复或提高各种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能力。目前较成熟的重建技术是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下一步发展重点可能是植入式助听装置和听觉植入[6]。

1.4 生物治疗

秦贺等[7]汇总分析2000~2009年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文献,不同类型干细胞具有向内耳细胞分化能力,能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类型。干细胞移植到内耳结构可以发生迁移、分化,部分分化为损伤区域的细胞类型,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恢复提供途径。基因治疗耳聋是通过载体(非病毒载体系统、病毒载体系统)把治疗基因(如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细胞凋亡的蛋白等)导入内耳[8]。目前,许多在体研究表明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临床报道不多。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为主

钟渠等[9]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聪耳合剂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2.36%,高于对照组59.38%(P<0.05)。吴志燕[10]分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疏血通组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及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予复合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疏血通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5例;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近年主要研究中成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

2.2 中药结合针灸

李漫等[11]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药辨证用药配合针刺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王溯强[12]随机分组治疗60例突聋患者,治疗组予平衡针刺联合中药口服,对照组予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激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66.7%。李玉芹等[13]将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穴位针刺放血,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刘桂香[14]将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针灸辨证选穴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观察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2.3 针灸

感音神经性耳聋广泛应用针灸治疗。赵铭辉等[15]对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药物组予西药治疗,针刺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翟春梅[16]分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51例,分别予针刺治疗和西药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杨晓波等[17]把121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纯针刺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平均听阈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徐继信等[18]予温针治疗特发性突聋,疗效明显。陈惠珊等[19]将100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远近取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董联合等[20]采用药物治疗及合谷刺法治疗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其听力功能改善。李凯[21]分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66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腺苷钴胺1mg肌注,每日1次,连续2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1.48%,对照组有效率64.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马松楠[22]予常规改善循环药物、头体针配穴法治疗患者,总有效率达90%。吴永刚等[23]采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显著。另外,张萍萍等[24]将6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分组,观察组予电项针及耳周腧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沈来华等[25]用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痊愈率为83.3%。

3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的药物疗法、高压氧疗法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听觉重建和生物疗法不成熟。中医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确切,针刺方法多样,有效率高。但目前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多为小样本研究,最多100例左右;缺乏真正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缺乏统一标准;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比较研究较少。针刺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确切,最优针刺方法应进一步探讨。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现代医学和中医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法及存在一些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医,西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研究进展 篇2

1 针刺治疗

孙玉香等[1]运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 痊愈率83.3% (其中2个疗程后痊愈者13例, 3个疗程后痊愈者8例, 4个疗程后痊愈者4例) , 显效率13.4%, 无效率3.3%, 总有效率达96.7%;李凯[2]运用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患者66例, 总有效率达91.48%;韩林[3]运用醒脑复聪针刺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41例, 治愈9例, 显效13例, 有效15例, 无效4 例, 总有效率达90.2%;冯毅等[4]运用“通窍聪耳法”治疗患者230例, 治愈35例, 显效77例, 好转118例, 无效30例, 总有效率达88.46%, 愈显率43.23%;李滋平等[5]针刺百会大椎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总有效率达80.91%。

宿健等[6]采用针刺耳周四穴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0例, 单纯药物组患者给予静滴舒血宁治疗, 针药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 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的54.1%。朱志强等[7]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75例, 总有效率为85.3%。赵铭辉等[8]将116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58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第4周测试患者的纯音听阈听力, 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 针刺组患者痊愈7例, 显效12例, 有效23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 显效6例, 有效16例, 无效32例, 总有效率为44.2%。方震[9]分别采用单纯针刺、西药治疗神经性耳聋将患者, 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刘健[10]采用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5例, 总有效率达91.4%。李伯群[11]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与针刺组, 治疗1个疗程后, 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3%, 治愈率为78.75%;西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42%, 治愈率为36.25%。王春英等[12]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 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0%, 明显高于西药组的59.0%。钟晨等[13]将45例神经性耳聋患者分为针刺、针灸、中药三组进行治疗, 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6.7%, 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3.4%。

2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

2.1 针刺结合耳穴

张文[14]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8例, 治愈25例 (65.8%) , 好转11例 (28.9%) , 无效2例 (5.3%) , 总有效率为94.7%。

2.2 针刺配合中药

汪玉瑛等[15]以耳聋左慈丸加减结合针灸治疗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68例, 治疗组 (n=36) 采用耳聋左慈丸加减配合针灸治疗, 对照组 (n=32) 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经治疗,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2.3 针刺配合高压氧

赵海龙等[16]运用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组与单纯高压氧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2.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

付晓红等[17]采用针刺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5例,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3 电针治疗

李绍荣等[18]以“泻南补北法”为原则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 其中治愈10例, 显效14例, 好转6例, 所有患者均有效;吴迪等[19]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69耳) 和对照组 (n=53耳) ,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电项针及耳周腧穴针刺治疗, 总有效率为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

4 结语

经分析总结, 多种针灸治疗经验中, 以针刺治疗为主文献最多 (53.5%) ;其次为电针及电针配合其他疗法 (21.4%) 。大部分文献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疗效评定标准, 其临床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说明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通过文献查找, 可总结出以上文献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 上述文献部分选用对照实验设计, 部分仅为临床介绍, 具体实验方法缺乏明确的描述;其次, 上述文献部分选用自身对照, 没有涉及交叉对照或随访;第三, 上述文献中疗效判定无统一标准, 也是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见问题。以上文献中均无详细描述治疗过程中退出病例的情况, 亦没有说明治疗结果统计是否纳入全部病例及随访。

摘要:检索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相关文献, 得出结论:针灸治疗经验以针刺治疗为主的文献最多, 占53.5%;其次为电针及电针配合其他疗法, 占21.4%。大部分文献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疗效评定标准, 其临床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说明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感音神经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14~85岁,病程1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中有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即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耳蜗和听神经病变所致;耳鸣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是一类症状而非一种疾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由肾、肝、心等全身性疾病或严重外伤所引起的耳鸣,药物所致耳鸣[2]。将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18~85岁,中位年龄47岁;病程1个月~5年;共62只耳:单侧耳鸣36例,双侧耳鸣13例;轻度耳聋27只耳,中度耳聋21只耳,重度耳聋14只耳。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17~80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1个月~4年;共55只耳:单侧耳鸣33例,双侧耳鸣16例;轻度耳聋30只耳,中度耳聋15只耳,重度耳聋10只耳。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耳聋、耳鸣分级标准

1.2.1耳聋分级:根据纯音反应测听检查结果划分,测定0.25~4kH z听阈,轻度耳聋:26~40dB,中度耳聋:41~70dB,重度耳聋:71dB以上。

1.2.2 耳鸣分级[3]:0级:无耳鸣;1级:耳鸣轻微响,似有似无;2级:耳鸣轻微响,但肯定可听见;3级:耳鸣中等响度;4级:耳鸣很响;5级:耳鸣很响,有吵闹感;6级:耳鸣极响,难以忍受。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10mg口服,每晚1次;三磷酸腺苷片20mg口服,每天3次;维生素B1片100mg口服,每天3次;维生素B12注射液50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2%利多卡因0.1ml+复方丹参注射液1.5ml分别于患耳侧的耳门、听宫、翳风三个穴位注射,深度不超过1.5cm,隔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1.4 测试方法

分别运用丹麦国际听力设备公司的Interacoustics AD226纯音测听仪、OtoRead耳声发射仪,Interacoustics impedance Audiometer AT235声导抗仪和ICS Chartr脑干诱发电位仪行纯音听阈、耳声发射及声导抗测试,需要时行听性脑干诱发电反应检查和颞骨CT检查以除外蜗后病变。测试在南京声屏托恩康听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隔声蔽室内进行,周围环境噪声≤20dB。

1.5 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评定。治愈:0.25~4kH z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和(或)耳鸣消失,1个月以上不复发。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和(或)耳鸣降低2个级别(包括2个级别)。有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单一频率听力改善15dB或以上者;(2)耳鸣降低1个级别;(3)进行性和(或)波动性听力障碍经治疗不再进一步加重。无效:单一频率听力改善不足15dB或耳鸣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3 讨论

临床工作中,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非常常见,尤其神经性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所导致的以自觉耳内轰轰作响或犹如蝉鸣为主要症状的疾病[5]。致病原因有全身因素、创伤、噪音刺激、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等。现一般认为,耳鸣的产生与神经的异常兴奋性有关,但因致病因素多而复杂,具体发病机制及病理方面的改变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并无特效方法。中医理论在耳聋、耳鸣方面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经络将人体的脏腑、五官、九窍有机的联系为一个整体。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分布在耳廓周围的。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心脉……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由于心主血脉,血脉不通则气滞血瘀,使全身脉络运行不畅,继而产生耳鸣。《明医杂著》曰:“耳鸣者……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时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闭矣[6]”。复方丹参可活血化瘀,改善耳部微循环,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耳部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耳周血供;另外,穴位注射还可直接刺激耳部周围的耳大、耳颞及面神经,通过这些周围神经系统的传导对中枢神经继之对听神经产生刺激,不但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还可减轻听神经冲动的泛化现象[7]。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又是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穴,此穴有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之要穴[8],而耳门亦为治疗耳疾之主穴。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在耳旁的穴位,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翳风穴下面有面神经干,利多卡因可阻滞神经轴突的接合处,还可控制听觉传导径路的异常节律过度活动,故可治疗耳蜗或蜗后病变所致的外周性或中枢性耳鸣。耳鸣者多因对其忽略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但在此时,最佳的病症治疗时机也已彻底错过[9]。

本文对利多卡因、复方丹参穴位注射与常规方法治疗耳聋、耳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估计其原因可能为药物和穴位刺激翳风、听宫、耳门,有效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神经调节及耳周微循环,从而改善了内耳微循环,使听力得以恢复,耳鸣得以改善,故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可以作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然,在穴位注射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在关注整体疗效的同时,治疗过程的安全科学性也尤为重要。穴位注射是一种极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极少出现不良反应。本文未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但并不能由此判定穴位注射治疗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在进行穴位治疗时,如按压不当可能会引起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血肿及瘀血的问题,也可能会因注射部位过深而损伤相应神经如耳颞神经、面神经等,而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的麻木感或功能异常如面瘫等,也有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故在神经性耳鸣耳聋疾病的治疗研究中,还需着重关注其安全性方面的问题[10]。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杨鸿飞,刘巧英,纪晓杰,等.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19-20.

[3]刘蓬.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4):182.

[4]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26.

[5]吕国洪.中西医结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9(6):115-116.

[6]陈祖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25-26.

[7]赵霞.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耳鸣临床疗效对照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8):473.

[8]李俊,葛书翰.深刺耳周穴配合头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04-305.

[9]宋世雄,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7):1435-1436.

感音神经性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30例, 男19例, 女 l1例;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5年。对照组 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17~66岁, 平均年龄 37.9岁;病程5个月~5.5年, 平均病程2.6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久聋”、“暴聋”血瘀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郑氏《耳鼻咽喉科诊断学》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1]:双耳听力突然下降或逐渐下降, 伴有耳内蝉鸣, 夜间较甚;兼见舌暗或有瘀斑, 苔白或黄, 脉结代者;发病无特殊年龄限制, 病史上排除其它原因致聋者;耳科检查多为正常耳膜及外耳道;听力障碍可为单侧或双侧耳聋听力检查, 纯音听力多为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 多表现为高频区听力下降。

1.2.2 耳聋分度标准

耳聋分度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964年公布的耳聋等级标准 :轻度聋 27~40 dB, 中度聋 41~55 dB, 中重度聋 56~70 dB, 重度聋 71~90 dB, 极度聋> 90 dB。听阈为纯音测听500、1000、2000 Hz的气导听阀平均值。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脉通500mg, 5%葡萄糖 250mL+三磷酸腺苷 40mg+辅酶 A100U, 静脉滴注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加服活血开窍、益气补肾方剂。组成:桃仁10g、 红花 10g、 赤芍8g、 川芎 10g、 麝香0.5g、生姜6 g、丹参20 g为主方, 随症加减, 1剂/d, 10天为 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996年制定 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析”制定[2]。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 :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 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 15~30 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症状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症状部分缓解;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 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讯息的传递, 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 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复杂, 目前学术界认为内耳血供障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3]。现代医学认为, 神经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 其病因可能与耳部血流和神经障碍及缺血缺氧, 代谢障碍以及噪声, 耳毒性药物损伤, 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内耳血循环障碍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治疗原则上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 多以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为主, 同时加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 以解决耳内缺血、缺氧, 修复神经细胞,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脉通、川芎嗪、三磷酸腺苷, 辅酶 A静点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改善毛细血管供氧、减轻内膜水肿、促进毛细胞代谢, 从而使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效果并不满意, 因此, 我们合以中药治疗, 以增强效果。

感音神经性耳聋属中医“暴聋”或“久聋”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肾精亏损、胃气不足、肝火痰浊上蒙以及风邪上袭耳窍, 耳窍失却温养所致。病久者, 亦与气血不和, 经脉运行不畅, 耳窍脉络痹阻密切相关。所以, 在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 必须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物疏通经脉, 保证血流通畅。同时根据证型不同, 针灸取穴, 采用虚则补、实则泻的方法增强疗效。

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丹参、葛根以助活血化瘀通络;麝香、生姜通络开窍;丹参以助活血化瘀通络;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以益气;血虚加当归、首乌以养血。虚阳上越者熟地黄、山药补肾益精, 滋阴潜阳。治疗结果表明, 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综上所述, 本病虽有自愈倾向, 但仍应尽早积极采用综合治疗, 避免单一疗法而失去听力恢复的机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程短, 见效快, 患病时间愈短, 疗效愈好, 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且操作简便, 费用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中立.耳鼻咽喉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31.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 32 (4) :72.

感音神经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64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20岁~35岁, 平均年龄26.5岁;对照组32例, 男17例, 女15例, 年龄19岁~39岁, 平均年龄28.2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检测环境噪声≤35 d B (A) , 评估患者听力受损率, 同时采用检测仪器对患者进行双耳检测, 包括检测听脑干反应。

1.2.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选取银杏达莫注射液25~30 m L, 加入浓度为0.9%的500 m L氯化钠注射液当中, 进行静脉滴注, 每日1次, 2周为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250~550 mg, 每天2次,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特征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最大不超过≤580 mg, 2周为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听力恢复较好, 接近正常;患者的听力受损率显著降低, 且听性脑干反应较好。有效:患者听力受损率有所降低, 听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听性脑干反应出现一定好转。无效:患者听力未恢复, 病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为3个月~15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 对听力恢复一般, 疗效不佳者进行第2次治疗, 经治疗后恢复较好。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听力受损率与耳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表2。

3 讨论

感音性神经耳聋因长时间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 内耳毛细胞受损, 螺旋器、螺旋神经节退行性变, 而由于耳蜗的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开始处接受4 000 Hz声音刺激, 病变尤甚。此处发生病变的原因可能是, 此处接近鼓室, 且处于相当于两窗之间血液循环较差;也可能是该处是高音波与低音波相遇点, 因动向不同, 张力增加剧烈, 形成局部组织变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以眩晕、耳鸣、耳聋为主, 其中, 出现眩晕多为突发性, 患者自感周围物体旋转, 同时伴有呕吐、恶心、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现耳鸣多表现为低频音类型, 轻重不一, 且在眩晕发作时有所加剧。出现耳聋症状初期多为一侧性, 在听到巨大声响的情况下感觉刺耳, 形成重振, 听力波动显著。若无法及时对感音神经性耳聋采取有效的治疗,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银杏叶当中的提取物, 二是来自于双嘧达莫的相关成分。药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为银杏总黄酮, 其具有扩张血管、对血管张力进行双向调节、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微循环状态、缓解患者体内血小板高效凝集以及提高抗血栓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显著疗效[1]。通过上述药效的发挥, 能够达到清除自由基, 对抗氧化, 降低自由基对患者耳蜗损害的目的。通过给予患者银杏达莫治疗, 能够显著促进听力恢复, 同时也是预防和治疗感音性神经耳聋的良好药物。我院对感音性神经耳聋患者分别给予银杏达莫与复方丹参治疗, 发现银杏达莫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复方丹参 (银杏达莫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 复方丹参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87%) , 说明银杏达莫药物在改善患者听力、预防耳聋、提高患者听力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 银杏达莫用于治疗感音性神经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64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予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 对照组予静脉点滴复方丹参, 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1.87%。观察组听力受损率与耳聋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能降低耳聋发生率, 改善患者听力状况, 提升患者听力水平,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银杏达莫,复方丹参,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明秋.长春西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3) :3921-3922.

感音神经性 篇6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言语障碍,言语矫治

听觉言语障碍导致的嗓音言语滥用与误用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疾病, 听力障碍者由于长期听不到某些言语声使言语听觉反馈环路不健全, 继而出现用声不当或者没有用声的现象。由于听觉监护机制较弱, 患者无法将喉内肌的运动单位活动 (影响音调的高低和发音性质) 进行精细的反馈调节, 同时自感声音过弱, 易导致发音响度的增加, 因此发音时易出现喉内肌过于紧张, 如环甲肌、甲杓肌以及环杓后肌拮抗性收缩过度, 使声带张力增加, 诱发高音调等现象。重度及以上感音性聋的聋儿由于声音感受器 (耳蜗) 的功能缺损, 使听觉中枢无法发挥正常音调辨别功能, 反映在言语音调变化幅度方面表现为过窄的现象[1,2]。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伴有言语理解力差, 他们往往觉得别人说话含糊不清。中度患者说话常音量提高, 因为他们不能通过骨导听见自己的声音, 只有提高音量才会觉得自己的声音正常。传导性耳聋患儿可通过骨导听见自己的说话声, 即使在噪音环境里, 他们也不会提高音量讲话, 因为背景噪音对他们而言并不大。由于听觉障碍直接影响言语获得, 由于长时间不说话, 使发音器官僵化和构音器官功能退化, 同时由于长时间对言语词汇缺乏有效的反馈, 对其发声过程中呼吸的掌握、嗓音言语声的音调、音强, 共鸣腔的协调作用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对听力障碍儿童发音方式的频率检测及音域的分析, 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嗓音与正常儿童嗓音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听力障碍儿童首当其冲的是存在着呼吸的问题, 由于在说话时不能有效地开展腹式呼吸, 不能有效提供足够的动力和通气量, 就明显地影响了说话响度等级, 发声时间和语调方式等[3]。

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对声音没反应, 不会说话, 双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者能讲几个简单的词, 如爸爸、妈妈等, 但发音不清, 一般都是硬起音, 声调高;就汉语语音的听觉辨别而言, 四声调的变化、声音的强弱变化、送气强弱变化、有无鼻音、声带是否振动等差别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临床上,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发音动作异常, 在很多情况下不用这些作为语音的主要区分特征。如, 在进行听觉评估时, 许多呼吸控制失衡的患儿送气的辅音p、t、k与不送气的b、d、g区分不清;听力障碍儿童音域过窄, 往往四声调辨别很差, 特别是二、三调;而鼻音异常的患儿, 往往不能区分n、l。言语异常是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在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遇见的主要问题, 言语矫治是听力障碍儿童听觉康复和语言教育的中间环节, 对患儿的全面康复尤为重要, 聋儿康复临床上只把言语矫治简单地归为正音的做法, 使得言语矫治工作不能得到规范地开展, 必定会影响到聋儿康复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了使患儿“说得清楚”, 因此本文对15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进行言语矫治, 以探讨此类患儿言语异常的矫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病史追踪, 一般体检和专科检查, 对经听力检测 (以ABR为主进行客观听力测试) , 确诊为先天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者 (排除智障、先天性畸形及孤独症等, 母语均为普通话) , 年龄在2~6岁之间的有言语障碍患儿15例, 科学合理验配助听器使患儿听力得到补偿。

1.2 研究方法

言语障碍包括响度、音调、音质等方面的异常, 响度异常主要包括响度过强、响度过弱和响度单一等, 是呼吸气流量、声带阻力、声带振动形态和声门下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音调异常主要包括音调过高、音调过低和音调单一等, 主要受声带的长度、质量、张力和声门下压等因素的影响;音质异常主要表现为嘶哑声、粗糙声和气息声等;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言语异常主要表现为响度和音调的异常。所以我们选择响度和基频这两个客观指标来评价矫治效果, 在进行言语矫治之前用“实时言语测量仪” (Dr.Speech, 美国泰亿格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来测量记录每个患儿的言语响度及基频, 待矫治4周后再次记录响度及基频, 评估矫治效果, 若有效, 继续原方法矫治, 待3个月矫治结束时再次测量言语响度和基频, 根据响度和基频的变化判定矫治效果。

测量言语强度和基频的方法:言语治疗师通过让患儿跟读的方法 (所有患儿均跟读同样内容, 距实时言语测量仪的距离相同) , 将获得的声音文件输入“实时言语测量仪”, 然后进行强度和基频分析, 将分析结果记录。

对言语响度进行评估有助于发现患儿响度的异常, 明确响度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从而为响度矫治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

对响度异常的矫治可使用“发声诱导仪” (Dr.Speech, 美国泰亿格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它能将患儿的声音信息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对响度异常的矫治。

利用游戏帮患儿建立响度的概念, 如:小熊吹气球的的游戏, 气球代表响度, 气球体积的大小与声音响度成正比, 未发生时, 小熊的气球是瘪的, 当患儿发声时, 声音响度越大, 气球的体积越大, 声音响度越小, 气球的体积越小, 我们反复播放同一个声音, 让患儿边听声音边看动画, 感受气球大小与声音响度之间的关系, 让患儿意识到两者的关系, 理解响度的概念。当患儿对响度概念有一定认识后就可以利用“发声诱导仪”进行响度训练。

患儿A测得平时说话的平均响度为57, 而言语交谈时的正常响度水平应该在65~80d B之间, 所以至少要让患儿的响度提高到65d B, 我们将训练目标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设置为60d B, 第二阶段63d B, 第三阶段为66d B, 在训练的每一阶段都可选用不同游戏, 同一阶段也可选用不同的游戏, 这样可以提高患儿训练的积极性。

15例患儿在训练前所测得平均响度分别是:60.9d B、61.1d B、5 7.0 d B、5 5 d B、5 6 d B、5 8 d B、6 0 d B、6 1 d B、5 9 d B、5 8.1 d B、59.5d B、57.8d B、58.9d B、57.9d B、59.6d B;经过3周的训练后, 15例患儿响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这说明我们的矫治方案是有效的, 可继续使用该方案进行训练, 到第7周时, 我们再次对其响度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3例患儿响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说明整个矫治方法是有效果的。

根据康复过程中响度的变化, 可以了解矫治效果。

音调异常的矫治:音调矫治的目的, 就是通过训练使得个体的习惯音调接近于相同性别和年龄段正常人群的自然音调。一个人的音调应该在一个正常的音调范围内围绕着基频 (F0) 上下波动, 这个音调的波动范围在统计数据上就是言语基频标准差 (F0SD) 。言语基频标准差反应了言语基频的变化能力, 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正常的。

同样利用“发声诱导仪”, 通过视听结合和实时反馈, 将患儿发声时的音调情况通过游戏中的动画表现出来, 完成对基频的实时矫治,

言语障碍的矫治, 可根据言语障碍的不同方面, 进行一定的练习, 使之改变。练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让孩子把符号与现实联系起来。二是进行言语规则方面的练习。三是进行听觉、记忆方面的练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矫治: (1) 听辨训练:声音有无;辨音:鼓声、锣声、铃声等;自然环境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人体声;听觉定位;声音大小;声音长短;音调、声调、次数、节凑、音素辩听。 (2) 发音训练:呼吸气运动;舌操;鼻音、嗓音训练;音素训练:a元音、b辅音bpm, f.dtnl舌尖音, gkh舌根音, jqx舌面音;送气音 (pktq.ch.c) 、不送气音 (bdgjzh.z) 、清音 (bpfdtgkjqx.zh.ch.sh.z) 、浊音 (mnlr) ;拼音训练 (bpm与元音) ;四声调训练, 正音: (拖音、起音方式、音调) 。 (3) 图形文字记忆训练:边听辨、边发音、边记忆; (4) 词汇学习:人体各部分的词;亲属关系的词, 自然界的事物, 生活用品量词、感叹词等。 (5) 句子练习:词组;简单句、陈述句训练;每位患儿均从以上几方面训练3个月。

2 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如表1显示, 治疗前后的平均言语基频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这说明3个月的降调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3 讨论

整个言语矫治过程应遵循评估-治疗-评估-治疗的科学程序, 必须不断地通过言语评估来调整言语矫治的方法, 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患儿言语异常得到缓解。对患儿进行言语矫治前, 首先应对患儿言语的响度、音调分别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估, 根据其评估结果, 就可以明确其发声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然后有针对性进行矫治,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敏.耳鼻喉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151-168.

[2]黄鹤年.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91-355.

感音神经性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单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22例,12例左耳聋,10例右耳聋,所有病人经中国人利手判定标准调查,均为右利手。年龄21岁~57岁,平均31岁。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聋耳纯音听阈测定500Hz~2000Hz范围内听阈为40dB~85dB,平均频率听阈为中重度耳聋(56dB~70dB)。健耳纯音听阈测定1250kHz~4000kHz范围内,平均频率听阈≤25dB,声导抗检查示中耳功能正常,均无其他神经及精神疾病病史,耳聋持续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8年,平均时间为4年。耳聋无明显诱因引起,无任何可能诱发耳聋的全身疾病,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1.2 实验设计

fMRI研究采用组块(Block)设计,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l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脉冲刺激持续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正弦波纯音由Adobe Audioation 2.0软件产生,分为单纯左声道和单纯右声道,通过E-prime软件编制刺激程序,分别为左耳施加单纯左声道纯音刺激,简写为左(L),持续时间10TR;右耳施加单纯右声道纯音刺激,简写为右(R),持续时间10TR;对照状态时不施加声音刺激,简写为S(静息),持续时间5TR,TR=2s。按静息、左、静息、右(SSLSRSLSRSLSRSLSRSLSRSLSR)的顺序依次施加,共扫描185TR数据,持续时间370s。

1.3 图像采集

采用GE Exite HD 1.5T磁共振扫描仪。声音由电脑输出至SAMRTEC SAV-8800磁共振专用听觉刺激系统,通过磁共振兼容耳机发声,被试者戴上耳机进入磁体后头部严格控制,周围衬硬海绵垫,以确保严格制动。检查前使被试者充分熟悉整个检查过程,嘱其检查过程中闭眼,在刺激阶段集中精力听耳机发出的声音,保持身体静止不动,平静呼吸。分别采集定位像、解剖像、功能像、全脑3D(3维)像。

1.4 数据后处理

采用Matlab平台上的SPM2软件包进行离线后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分为预处理和统计分析两大阶段。首先舍弃前面5个TR的数据,仅对后面180个TR数据进行处理。预处理包括数据转换、时间对齐、运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和空间平滑处理等。其中三维平移超过1mm或三维旋转度超过1°的数据视为头动过大,予以舍弃;空间标准化结果为Talairach坐标系下的体素集。经过预处理后,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实验共做24例,2例头动曲线超过运动校正标准,数据已舍弃)。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0.0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10个体素,即连续激活体素数达到10个以上且激活区域的强度时间曲线与实验任务相关的区域才能被认为是有意义激活区,体素大小为2mm×2mm×2mm。最后将激活功能图与三维解剖图相叠加,产生解剖功能图用于脑激活区的解剖学定位。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软件对听觉皮层区的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的多个样本均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均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做统计学差异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 结果

12例左侧耳聋患者刺激左耳时5例患者双侧听觉皮层均无明显激活,5例患者只有右侧听觉皮层有激活,2例患者双侧听觉皮层均有激活。刺激右耳时2例患者左右听觉皮层均无激活,其余听觉皮层均有激活。其中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其次为颞中回、颞横回。部分被试的额叶、中央前回、枕叶、顶叶等解剖部位也有激活。将左右半球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刺激右耳时左右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比为2.10:1和1.93:1,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给予右耳纯音刺激时,对侧半球优势消失。实验结果如表1、表2。

注:表示均数;Sd表示标准差。─

3 讨论

BOLD-fMRI成像是将血液中内源性血红蛋白作为一种对比剂,由相应的MRI对磁场不均匀敏感序列探测其在脑活动时的变化。脱氧血红蛋白是一种顺磁性物质,它可影响血管附近磁场的均匀性,缩短T2*时间,在T2*加权成像时,使局部的信号强度减弱。静息状态下,脑血流中氧合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比呈稳定状态。神经细胞激活后,激活区氧消耗增加。然而,由于代谢需要和局部脑血流的耦合效应的存在,血流的增加与轻度增加所需氧量是不成比例的。这种局部血流过度增加的效应使得局部引流的静脉内的脱氧血红蛋白稀释,脱氧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对减少导致局部磁场不均匀性降低,使神经元活动区的T2*信号强度增加[1]。

单耳刺激时,从内耳至听皮质的传入纤维以对侧为主,同侧为辅,这种交叉投射对于辅助听觉和声音定位是非常有价值的。单耳聋者,声音刺激健耳时可使双侧听觉中枢得到平衡,两侧半球的激活比率为1.3:1,健耳对侧中枢激活稍显著,这表明单耳聋人的听觉传导通路可能存在重组现象。本研究中,左耳聋患者刺激右耳时,左右两侧半球听皮层激活平均体积比为2.10:1,激活平均强度比为1.93:1;右耳聋患者刺激左耳时右左两侧半球听皮层激活区平均体积比为2.87:1,激活平均强度比为1.66:1,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Tschopp[2]等报道14例长期单侧耳聋病人用1kHz纯音刺激时,发现听皮质反应存在着同侧半球优势。Sadato[3]等研究发现,当聋人接受手语刺激时,可以引起颞平面听觉中枢的明显激活,而且听力丧失的年龄越早越显著。而懂手语的正常听力的人接受手语刺激则无颞平面的激活。这也说明人脑的听觉功能区随着听觉功能的变化具有重塑的可能。Bilecen[4]等随访一例右侧初级听觉皮层区听神经瘤病人术前4周(双耳听力正常)、术后1周(右耳全聋)、5周、1年等的fMRI结果显示:术前刺激左耳,左、右侧听皮质激活容积比为1:4.6。刺激右耳,右、左侧听皮质激活容积比为1:3.5,术后1周、5周、1年等给予正常听力的左耳刺激,左、右两侧听皮质激活容积比分别为1:4.8,1:3.6,1:1.3。研究结果显示,双侧听皮质区功能激活区的平衡主要由于同侧神经元活性的增加,而非对侧神经元活性减低。而本研究中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刺激健耳时,对侧半球激活体积和强度都较正常人刺激时低,而且左右半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侧半球优势消失,但仍以对侧半球激活程度显著为主;与前人研究结果有一致和异议的结论。

研究还发现枕叶有激活,枕叶为视觉中枢解剖位置,而本实验中所有被试者在检查过程中都要求闭目,因此不能用检查中因视觉刺激引起的枕叶激活来解释枕叶激活现象。这种跨感觉区域的激活首先在视觉的研究中被发现,Charles[5]的MEG研究发现盲人的视觉区域用来执行听觉的功能。Finney[6]使用MEG的研究发现聋人接受视觉刺激可以引起听觉皮层激活。人脑的这种能力被称为感觉模式交互可塑性(Cross-Modal Plasticity)。盲人接受触觉或听觉刺激时可以表现视觉皮层的激活就是这种交互可塑性的实例。关于聋人的其他多项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7,8]。对于这种感觉模式交互可塑性有不同的学说[9],一种学说认为:大脑皮层下水平那些包含有多种感觉通路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它们失去了来自某一种通路的刺激时,它们的突触就会被其它尚存的感觉道所接管;另一种学说认为:这种可塑性可能因有皮层间潜在的、预先存在的联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只不过是该横向联系被激发了,因而可以发生视觉皮层作为听觉皮层来使用或听觉皮层作为视觉皮层来使用的现象,而不存在皮层下结构导向变化。上述报告都是在某种感觉受损时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为视觉和听觉模式之间存在固有的皮层间联系,在此基础上,这些中枢才能在某一项功能受损时去加强另一功能。

4 小结

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时脑区激活解剖位置与正常人相似,但激活区体积和信号强度都较正常人减弱,有明显差异;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侧半球优势消失,可能发生了功能重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可望成为检查耳聋康复情况的客观检测手段。

摘要:利用BOLD-fMRI技术观察22例单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纯音刺激时,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BOLD-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特点的应用价值。实验发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健耳时,对侧听觉半球优势消失,其听觉皮层可能发生了结构重塑。

关键词: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听觉皮层感音神经性耳聋

参考文献

[1]倪萍,陈自谦,等。Bold-fMRI研究过程若干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7(12):6-9.

[2]Tschopp K,Schillinger C,Schmid N,et a1.Detection of central auditory compensation in unilateral deafness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Laryngorhinootologie,2000,79(12):753-757.

[3]Sadato N,Yamada H,Okada T,et a1.Ag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the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in deaf humans:a functional MRI study.BMC Neurosci,2004,5(1):56.

[4]Bilecen D,Seifritz E,RadüEW,et a1.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acute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traced by fMRI.Neurology,2000,54(3):765-767.

[5]Leclerc C,Saint-Amour D,Lavoie ME,et a1.Brain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in early blind humans revealed by 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report,2000,11(3):545-550.

[6]Finney EM,Clementz BA,Hickok G,et a1.Visual stimuli activate auditory cortex in deaf subjects:evidence from MEG.Neuroreport,2003,14(11):1425-1427.

[7]Levnen S,Jousmki V,Hari R.Vibration-induced auditory-cortex activation in a congenitally deaf adult.Curr Biol,1998,8(15):869-872.

[8]Neville HJ,Bavelier D,Corina D,et a1.Cerebral organization for language in deaf and hearing subjects:biological constraints and effects of exper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3):922-929.

上一篇:船舶港口下一篇:内部控制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