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增值保值考核(通用7篇)
国有资本增值保值考核 篇1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是一项涉及点多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焦点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减少资产流失,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是国有资产营运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经营负责人工作成绩好坏的衡量因素之一。当前就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何科学有效地制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评价, 对于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现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保值增值的概念, 但在量化指标的设定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背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情况, 需要通过引进新概念、新指标、新方法, 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1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计量、统计数据不完备
不难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缔造了无数的神话, 创造了天量的财富。面对成绩我们毋庸质疑, 但不得不说, 在管理层面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到目前为止, 在资产计量类型、数据中, 国家统计局和国资委相关部门并不能完全、准确统计出国有资产总量, 即便有相关数据可询, 也是数据不统一、不准确, 彼此差距大, 统计口径不一, 内涵不清晰等等。长期以来, 我国的企业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一味强调资产总量的增长, 轻视管理, 并且所购的资产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使用性、高效性等, 从一定程度上, 资产的利用率存在一定变相的浪费。在会计信息中, 帐实不符情况也比较严重, 存在“账面模糊”、“有实无帐”、“帐实不一”等情况, 导致有些资产本应计量的没有计量, 或者重复计量。
1.2 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形式单一
通常人们所讲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x100%。如果当比值大于100%, 视为实现增值;当比值等于100%, 视为保值;当比值小于100%, 视为减值。就其保值增值率计算方法而言, 有它的科学性, 某种程度上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但企业实际营运情况往往是变化莫测的, 受经济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层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资产总量高低不能简单视为保值、增值、减值, 在计算期末净资产总额时, 诸如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增加的资本金、捐赠增加的资本公积金、非正常性变动造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期末净资产总额。这种方法评价保值增值存在一定的弊端, 应从多方面考虑其结果, 比如, 从资本成本角度、通货膨胀角度等。
1.3 营运管理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一谈到国有企业, 另一个字眼“大锅饭”不由地立马产生, 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国有经济中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奖惩办法缺乏可操作性, 存于纸面, 无法落地。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任命往往是政府机关委派, 其国有经济的经营业绩好坏往往与其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不直接挂钩, 普通员工收入与经营业绩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在收入分配上的大锅饭依然存在, 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企业的经营者在考核、聘任、提拔时, 依然没有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放到一个权重比较高的位置上来, 往往只做为一个次要因素, 只要经营管理者在政治方向、作风问题上没有重大的违规情况就行。再则, 国有企业人员“官本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精神激励远没有物质激励更能提升员工积极性, 缺乏有效的选拔和考评机制,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权利过于集中, 权利制约相对困难, 项目可行性有时候就是某些领导的意愿, 加上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激励与约束无法形成体系。
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的改进
2.1 完善制度, 履行职责, 排查家底
国有资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资源最大的积累, 是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保值增值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没有任何一个部门 (组织) 可以权威地计量国有资产总额及相关数据, 目前对资产的计量十分必要和急迫。当前应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的增补、修订、建制, 规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保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严格按照国有资产营运相关制度, 落到实处, 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切实实行标准化的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审计工作, 通过审计监督, 详细了解企业营运情况。一方面以独立的、超脱的审计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管理权, 另一方面以客观的、量化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日后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职责提供依据。同时, 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火墙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管理把好审查关, 发挥内部监督应有的作用。
排查家底, 建立统一信息数据, 做到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一来通过排查家底, 全面了解资产数据、结构、使用率等情况, 动态了解资产营运状况, 杜绝使用率低下, 半闲置状态, 防范国有资产处于流失状态。二来从管理方、责任方角度出发, 发掘闲置资产, 利用闲置资产, 最大限度地为发挥资产效益提供参考和操作的依据, 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入一个良性循性状态。
2.2 基于EVA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计量方法
以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这种计量方法的考核指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不科学的地方, 也不能有效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第一, 原计量方法的计算基础是所有者权益, 并未如实反映所有的资本成本, 计算结果便不能如实反应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第二, 出资人利益与保值增值指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体现。第三, 现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不能正确评价国有资产经营效率, 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流向缺少合理的标准。很明显, 现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并未能如实有效评价资产营运状况。因此, 为切实解决现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过程中, 只考虑所有者权益而忽略资本成本因素的问题, 调整非经营因素引起所有者权益增 (减) 额以及物价变动对指标的影响, 科学设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采用国际通用EVA即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来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计算。经济附加值又称经济利润、经济增加值, 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 (NOPAT) 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的差额。其原理是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所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 (包括债务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后的差额来定性其保值增值的结果。
经济附加值 (EVA) 的计算公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投资资本总额]TC) , 其中, 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营业利润+财务费用+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采用EVA指标评价财务业绩, 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充分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 较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同时可作为财务预警指标及有效的激励方式, 引导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3 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基于EVA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了考核体系的建设, 但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国内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背景下, 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在经济增加值考核中, 影响其结果的有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三个因素。当通货膨胀严重时, 首先影响的是平均资本成本。实际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实际的债务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和企业负债率的高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 (WACC) 的确定相对比较复杂, 尤其是准确测算权益资本成本率更为困难。如果按国资委资本成本的经济增加值和企业实际平均资本成本的经济增加值, 二者之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是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货膨胀依照原值提取的折旧不能实现足额补偿, 实际上破坏了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通货膨胀对企业资本的侵蚀, 是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环境中的足额补偿, 因此, 国家必须制订相应通货膨胀的折旧政策, 允许企业按照重置成本确定各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即每年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计算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 然后按重置成本的一定比例, 确定当期的折旧费用。
2.4 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随着国有资产改革步伐的加快, 如何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己经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资产总量不断增加, 效益大幅提高, 但相对流失情况依然存在, 而造成此类问题又是多元的, 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经营者是国有资产营运的实际操作者, 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是防止经营权侵犯所有权,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建立合理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报酬机制, 应该考虑将企业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的绩效挂钩, 打破固有年薪体制, 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 采用浮动的年薪制, 干好了多拿, 干不好少拿。同时, 采取有效的约束机制,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 实现约束主体的多元化和约束政策的全方位着手, 从产权约束、行政约束、市场约束三方面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约束, 杜绝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这都离不开国有资产发挥的巨大作用。随着世情、国情的瞬息万变, 经济的扑朔迷离,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能否有效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保值增值考核评价方法是今后衡量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资产在以往保值增值管理上的缺陷, 进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的方法, 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经济增加值
参考文献
[1]李小平.EVA: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概念[J].经济学家, 2005 (1) .
[2]张登高.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贺宇.EVA——一种真正的激励机制[J].价值工程, 2002 (3) .
[4]隗斌贤, 王家庆.如何正确考核与计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统计研究, 2002 (6) .
[5]董烈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 2010 (1) .
[6]张卓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途径[J].宏观经济研究, 2003 (6) .
[7]毕琳, 徐建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3 (4) .
[8]任晓峰.健全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0 (1) .
国有资本增值保值考核 篇2
县国资委于2010年8月挂牌成立,与县工信委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县政府“三定”方案规定,县国资委代表县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一、国有企业及资产现状
截止2011年9月,全县国有企业72户(包括已改制但资产正在收储企业32户,正在实施改制企业2户,未改制企业38户)。未改制的企业中正常生产经营的有8户,分别为南昌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南昌县地产公司、南昌县水利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南昌普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西国宇房地产开发公司、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县国有企业账面总资产423161.07万元。
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国资委成立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但企业国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企业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足。一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及资产分属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对国资监管工作认识不足;二是部分国有企业因长期停产停业,大部分固定资 产如机械设备、建筑物未按规定折旧或已毁损、拆除未进行销账,造成账实不符。
2、企业资产经营和处置随意。大多数企业店面等经营性资产不公开招租,不按程序报批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企业资产处置随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企业经营者还未全部纳入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南昌县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要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资额、实际上缴税收、利润总额、企业职工年收入、重大安全事故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确定。目前全县国有企业只有县城投公司经营者纳入了考核评价。
三、加强国资监管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国资监管工作将严格按照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国资监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加大国资监管职能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提高国有企业接受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严格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一是严格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由国资委审批决定,并由国资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清产核资等相关业务;二是严格企业国有资产租赁。企业店面等经营性资产租赁由企业提出申请,报国资委审批备案。三是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按照《江西省产权交易管 理办法实施细则》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研究 篇3
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实现社会经济稳定都要依靠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大的方面来说, 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就是国有资产, 而与财政收入紧密相关的就是财政支出。在财政支出的过程中, 稳定的社会也可以通过政府对支出的调节得以实现, 其目的就是使经济发展方向得到控制和引导。国有企业资产在保值和增值的过程中创造了持续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的条件, 也用这种手段, 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得以实现。另外, 在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过程中, 国民经济被国有资产的控制程度也得以加强, 庞大的社会资产可以用比较少的国有资产进行控制和运作, 在社会总资产之中, 国有资产的主导和控制地位渐渐稳固扩大。
在小的方面来说, 企业简单的进行生产和扩大以及再生产中, 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它也是作为前提使得企业持续经营得到实现, 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的过程中, 不仅有利于保持国有企业的经营规模, 而且可以提高它的生存能力;另外还可以使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效益得到提高,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积累国有资产;使得国家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进行明确.在国有企业资本的运营过程中, 可以运作资本, 合理、有效地对国有企业资本进行运作, 有利于重组和流动国有资产, 使得所有制的最佳形式得到实现, 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上文来看, 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不可忽视, 它能够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也能够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能够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实现, 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资产加强保值增值审计的主要手段
(一) 在资本保全性原则下, 对国家资本金是否完整进行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折旧计算与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是否一致, 成本费用是否已经计入, 是否有行为去冲减资本金行为;而损益之外的支出, 包括资产的报废以及转让与盘盈和毁损等的处理方法是否按照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人进行处理;在对外投资被收回的同时, 利润的账面上差额, 在处理时是否按照投资损益进行, 在投资额转换成控股权的时候, 在进行对外投资核算时是否采取了权益法;若是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数额变化了的时候, 变更的登记手续是否进行办理等等。
(二) 依照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 检查资产增减在增减过程中是否具有合规的计价
检查项目包括:企业发生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是否依照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以及划分收益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是否有应该分摊却遮遮掩掩不提及的现象;在产品成本发生差异时, 不受人为调节, 仅依照国家计算的数据是否属实;企业的营业收入是否真实且完整, 是否有一些违法行为, 比如人为虚增或隐瞒收人或者在登记之外的以物易物等。如果当兼并、联营或者破产以及租赁和销售资产转让在企业进行时, 如果国家与企业间的产权发生改变, 评估是否依照法律进行;在评估的过程以及结果之中, 审查是否得以严格进行, 是否有舞弊现象, 例如弄虚作假和以权谋私等;在固定资产以及存货的盘盈方面, 是否按照国家的规定, 例如固定资产的完全重置价、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价等进行核查;在计价过程中, 外单位的一些投资在吸收的过程进行时是否按评估价或协约价;企业的商誉, 是否依照国家规定的“除企业合并、购买外, 不得作价入账”的标准执行;在计提和冲减减值之中, 是否依照了新会计的规则, 以杜绝人为增减成本和费用, 对利润进行违规调节。
(三) 在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对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和保值增值的情形应该进行核查
其中为了挖掘企业的潜力, 可以检查企业是否有沉淀资金。在评价各项指标时, 要横向比较企业发展中的最好水平与先前的实际水平, 也要竖向比较企业与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水平, 由此试着找寻出哪些原因和主导因素影响企业资产利用效果, 使本企业和其他先进企业间的差距得到揭示。再提及一些国有企业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时, 因为其受到严重的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的干涉, 他的产品不采用市场进行定价, 也不按照资本市场去评估它的国有资产, 此时利润不再是企业运行的管理目标, 而社会效益则更加得到重视。在对这些企业的衡量中, 衡量经营效益依靠的不再是简单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标准, 而进行考核时应该采用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 以便于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
(四) 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也就是利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在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过程中, 去评价它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第一, 对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进行检查, 比如盘存资产制度等, 并评价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第二, 利用实际考查。去检查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在以上的审计工作进行时, 也应该利用反腐败, 查处一些审计监督中发现的违反政策法规规定的现象, 分别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应该及时向国家反应一些具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使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美林.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J].会计之友, 1991, (2) .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年终核算时资产本身有所增值, 我国国有资产多且比重高, 是国家重要税收来源, 支撑着整个社会与经济体系的运行发展, 国家经济转型改革背景下, 积极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有助于消除管理问题、决策失误等造成的资产损失, 对于保护国家资产、促进企业高效运营、扩大资产规模、提升国有资产含金量有重要价值。下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做简要探讨。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概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是在国家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局面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国有资产实施权益评估与检查及时发现管理、决策、生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保护国有资产安全, 对于打击经济犯罪、实现国家资产的合理利用有积极影响, 有助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优化与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微观层面来看,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基于保障所有者权益, 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与资产审计有重要意义, 这对于实现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减少流失、服务企业发展决策作用甚大。从宏观层面来讲,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促进经济的进步发展、维系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可为国家财政税收提供强有力支持,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够实现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社会发展与管理领域发挥更多作用, 因此审计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能够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净化经济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有助于加强经济领域的监督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服务政府宏观决策、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打击经济犯罪, 审计工作立足国有资产管理前沿, 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能够确保资金合理利用、运行安全, 确保经济环境更加优化,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对于规范行政行为、预防各种腐败现象、优化发展环境有重大意义。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现状
国有资产目前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在资本方面从单一化积极向多元化资本转变, 以国有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以及外商资本并存的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发挥审计手段的效用, 实现资产的监督与检查, 从而在国有资产保值基础上实现增值。
我国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国有资产涉及范围广、领域多, 不免存在资产虚置与闲置问题, 这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企业本身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 因此容易导致资产浪费与贪污, 不利于优质国有资产的经营, 因此需要审计工作的介入来改善这一现象, 通过客观公正的反映各类问题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 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为管理决策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有资产管理中流失现象是典型问题, 比如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差、执行举措落实不力等会导致资产无法保值, 企业经营管理中未进行科学管理规划导致设备购入过度、资产闲置, 或者通过各种手段用低廉价格把国有资产转移给第三方, 流动资产消耗定额管理不严谨等等, 这些都会造成资产流失。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盈利水平低、腐败问题严重需要引入审计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监督, 在减少资产流失的同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 通过出具针对性强、具有操作价值的审计调查报告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对策
(一) 健全和完善审计组织机构
针对目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要积极建立国资审计体制, 完善国资评估制度, 解决多头监管问题, 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对于国有资产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缺漏、空白以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完善, 实现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要建立国有资产经常性审计制度, 对国有资产的负债损益及保值增值等情况进行审计, 做到定期审计、专项审计与跟踪审计, 尤其是对国有产权的处置转让、重大投资项目、大额采购事项和资金运用等实行专项跟踪审计。另外, 还可结合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政府部门职能改革, 整合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财政专员办、发展改革部门重大项目稽查办等监管职能, 充实审计力量。
要立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需求关注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状况, 对现有审计制度与组织机构进行完善,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等项目实施有效审计, 针对诸如资产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缺乏监督管理、投融资平台职能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不清等问题出具针对性审计建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工作要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入手, 以财政资金走向为主线, 以资金效益发挥为重点, 以制度建立健全为核心, 促进有关部门规范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要认真检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深入揭示和反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高度关注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安全风险等各个环节, 严格审查国有资产款项, 强化核算的准确性和债权的完整性, 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提升。对于挤占、挪用、滞留、虚假项目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通过强化审计整改, 全面清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修订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进一步加强国有股权管理, 规范对外投资管理,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保值增值。
(二) 强化意识, 实现突破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工作要强化监督意识, 以揭露问题和查错纠弊为核心实现工作上的新突破。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践行科学审计理念, 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为经济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要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绩效审计为核心, 着力揭示和反映制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突出矛盾, 积极揭露问题、查错纠弊, 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突出过程监督、预警预防, 真正做到强化意识、实现突破, 做到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探源治本,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积极对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 优化提升国有资产配置, 防止资产闲置、浪费,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围绕国有资产情况进行转型升级, 进行资产优化重组,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提升审计监督管理职能, 维护国有资产运行安全,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环境有重要意义, 审计工作要立足于当前国有资产审计现状, 积极完善审计组织机构、推动工作创新与突破,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文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 (1) :80-81.
[2]戴凤屏.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J].中国经贸, 2014 (20) :278-279.
[3]于洪坤.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4) :103.
[4]夏季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 2013 (3) :85.
浅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篇5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和失误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监督方面的原因。比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不完善。三是企业外部监督存在问题。比如:审计监督力度不够, 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审计质量。四是国有资本产权权属不清晰。五是体制方面的原因, 由于只注重了经营权的变化,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六是法制原因, 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根源。七是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例如:对国有资产价值认识的不统一;对国有资产流失犯罪认识的不统一。
二、探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间的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问题, 其中保值是基础, 增值是目标。在这里笔者就通货膨胀条件下, 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谈谈资产的保值问题。
(一)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核算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额, 是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货币表现, 在一定时期内提取折旧的数额, 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规模与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 这是传统会计核算折旧额时所遵循的原则。但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的条件下, 计算折旧时, 除了仍应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 还应当考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因素,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所提折旧基金, 能够从使用价值上恢复原有规模。因此, 在新的条件下, 折旧额应当要保证固定资产原有使用价值得以补偿, 这是折旧额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同时, 亦是资产保值应遵守的准则。
(二) 影响核算折旧额的几个因素
1. 价格指数的选择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由于各种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不同, 因而其物价上涨幅度是不相同的。因此,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编制有各种性质的价格指数。我们主要应当采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2. 定额贬值率与实际贬值率的问题
货币定额贬值率与实际贬值率是要发生离差的, 因此, 根据定额货币贬值率计算的折旧额和实际货币贬值率计算的数值之间, 必须要产生一个差数, 为此需要调整。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一) 改革、创新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明晰产权, 认真履行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深化中央和地方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 建立新型高效的国有资产国家管理体制;
(二) 强化国家对中介市场的监管, 实现国有资产的准确评估
政府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工作, 应当遵循未来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市场原则、替代原则、外在性原则。资产管理部门应该严把资产评估关, 更新资产评估管理体制, 对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联营要严格审查, 确保各投资主体的出资价客观、公正、公平、合理。明确界分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引入“市场禁入制度”,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各级资产评估管理部门应严格加强对资产评估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尤其是对评估机构的执业能力, 执业道德等方面的审查。对于实施违法行为的资产评估人员, 限制其在一定期间内不得从事相关资产评估业务, 情节严重的, 终身不得从事资产评估业务。
(三)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规范国有资产运行各个环节
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包括清产核资, 资产评估, 产权界定, 产权登记, 产权转让, 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在内的规章制度, 严格按章办事, 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全面清产核资, 摸实家底。做到管好收入, 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资金走向跟踪、管理制度。在国有产权退出过程中, 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四) 强化监督制约, 增强责任意识
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制约机制;强化投资决策监督制约, 坚持民主集中制, 即要通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方式, 来对某一投资决策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论证, 只有这样, 才能使投资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合理, 从而避免投资失误;加强财务监督, 注重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加强社会监督, 依靠和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中介机构、社会舆论和市场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五)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无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对无形资产应加强宏观管理, 完善相关立法, 健全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保护, 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条例, 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应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建立人才保护体制, 防止人才流失。
(六) 提高全社会维护国有资产产权的意识
培养珍惜和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保障, 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 与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消除各种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的消极心理, 形成健全的防范意识。
摘要:国有资产即国有企业的所有财产, 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对国有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 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企业其它国有财产, 包括国家拨款、补贴、贷款、生产性资金和固定资产等。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提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探析 篇6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环节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能够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例如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出售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联合中介机构故意压低国有资产价值,以个人意志左右国有资产价格,使得国有资产在出售的过程中没有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产权转让时,利用国家的政策漏洞恶意压缩国有资产的价值,套取国家利益。
(二)企业经营管理环节
经营管理存在问题是国有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致使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企业为了解决内部管理问题进行裁员或管理部门合并,不仅没能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还大大削弱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同时一些国有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账目混乱,甚至出现商品大量囤积的现象,最终使得库存商品出现霉变、变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尤其是一些缺乏财务会计制度、内部规章制度的国有企业。如果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极易导致大量坏账,给国有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投资和决策环节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前没有对投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片面追求政绩,忽略了投资报酬率,同时决策环节不科学、不严密使得国有资产的决策违背经济规律。决策者如果没有对国有资产内部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全面掌握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很容易出现投资错误,使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另一方面,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只注重短期利益,同时也应该兼顾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
(四)贷款担保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改变,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通,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采用了贷款担保这一债权债务形式。贷款担保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市场流通,活跃市场经济,成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国有资产尚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走出,对贷款担保这一新兴事物还未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我国曾出现过个别国有企业在为其他国有企业进行担保时承担连带责任造成自身倒闭的情况。
(五)权益和利润分配环节
国有企业由于出资主体不明确、不唯一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出现不分和少分的情况,导致出资和收益不对等。如果上市公司分配的是股份,国有企业没有分配到理应分配到的股份,则会削弱国有企业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损害了国有企业股东的权益。甚至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操纵企业利润分配,自行决定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理清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明确产权归属。国有资产实际上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我国目前首要工作就是要让所有权具体体现在人格化上。针对这个情况我国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在人格化得以体现。产权的明确界定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有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其次要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过后,我国调整了战略性部署,通过国有中小企业的改组、兼并、出售等多种形式,使国有中小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吸引外资和进行股份制改革都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一股独大”局面。
最后要通过规范产权转让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属于市场行为的一部分,所以要靠市场机制来规范。为了保证国有产权的正常流通和转让,应当建立一个成熟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产权交易环境。同时在进行产权转让时要依法对资产进行评估,不得出现压缩资产价值、企业与中介勾结的现象,真正做到产权交易的公平公正透明。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国有资产性质的特殊性,人民无法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和经营,进而就直接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层能仍以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不干涉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保护出资人的权益。现有的国有资产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构成分为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以及经理等,多方发挥自身的职能,努力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保护全体人民的利益。
(三)健全经营预算制度
经营预算反映的是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目标,也是国资委发挥自身职能的基础,是国有企业财务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预算编制主体。目前国有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预算应当由国资委和财政部门共同编制,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代表全体出资人进行预算编制。只有明确预算编制主体,才能真正发挥预算编制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规范编制的主要内容。国有资产的预算编制不同于一般预算,不仅要反映国有资产收入变动情况,同时还要反映国有资产价值形态及价值的分布状况,所以要明确编制的主要内容。对于国有资产预算编制来说,主要由收支预算和财务会计报表两部分组成,是国有企业预算编制的关键内容。
再次要加强经营预算与其他预算之间的联系。经营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其他预算例如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都对推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国有资产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该预算与其他预算之间的联系,发挥各个预算的优势。
最后要改善经营预算的法治环境。首要工作就是要根据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将国有资产的经营预算正式纳入《预算法》当中,为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当修改会计制度,逐渐淘汰落后的会计准则,切实保证国有资产预算能够真实反映国有资本的运作情况。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对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情况要严肃处理,保障国有资产可以实现保值增值。
三、结束语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进行国有资产运营的主要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极为严重,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我国要立足国有资产流失的具体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大多数国有企业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然而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极为严重,如何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针对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何伟灵.浅析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4):71
[2]张亲花.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5,(22):136-136
浅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篇7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重要性
要想了解国有资产在保值增值审计方面的重要性,就需要对其基本的概念加以了解。首先这是国家所有的一种资产类型。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可以说国有资产涵盖了国家的一切财产以及与之相关的财产权利。在国家出现以后,国有资产也就随之产生了,并且伴随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着。一般情况下, 国有资产主要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经营性的资产内容,一种是非经营性的财产,还有一种是投资性的资源管理项目。在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审计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要确保国家以及相关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审核,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为企业营造出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环境,这样便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对国有资产在企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审计工作,实际上是将公有制作为主体,并且加强对多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的稳固。可以将其当做一种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国有经济保值增值方面的审计工作, 还有助于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加强对国家所有权的维护工作,将国有经济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另外,审计工作还可以对国有资产起到公平公正的作用,审计部门是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而存在的,通过相应的审计之后,将其他具有利益关系的部门相互独立起来,这样国有资产体系才能实现更加良好的运作。因此国有资产的审计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是维护企业实现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 是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成功的将企业注入活力与长久的生命力。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内容
( 一)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保值增值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 需要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予以审核, 从审核的情况中就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越来越好还是有所退步,因为在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都需要通过对国有资产的审计才能实现, 从中也可以看到国有资产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予以执行。 在固定资产的检查中, 主要检验的内容是企业所登记的固定资产是否具有真实性, 是否具有没有登记在册的情况。 固定资产在使用以及维修的相关情况一定要记录下来, 不能出现私自占用甚至租用的现象, 资本的使用应该以安全性与完整性为前提。 以企业的固定资产为例, 要按照折旧计算的方式对企业所提取的固定资产情况匹配, 看是否具有一致性。 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企业极有可能出现减冲资本的行为, 通过审计都可以检查出来。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报废以及转让处理的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进行, 这些都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又例如企业在注册资金方面出现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进行相关变更登记的办理, 这些问题在审计的过程中都可以集中的体现出来。
(二)对国有企业的负债情况进行审计
如果国有企业出现了负债的情况,这就说明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需要通过劳务以资产对债务进行偿还,在保值增值审计的过程中,可以说这是一项减分项。 但是对国有资产的负债情况予以进一步的审计,却有助于更加详细的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可以明确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更加详尽的认知。在具体负债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保证各个资产在国有企业中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只有完全掌握国有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状况,才能真正的达到对国有资产进行估量的目的。将国有企业控制在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这样对于负债企业的风险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对负债进行估量也未必对国有企业不利。
( 三) 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利用情况与保值增值进行审计
在这项审计内容中,主要是运用各种财务手段以及工具对国有资产中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将资产的实际利用情况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对国有资产的相关情况更加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检查企业中保值增值的审计。以企业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例,高效的利用才能实现设备的价值,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中对设备的利用率明显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探究其原因,对于不能高效利用的原因予以查明,这时运用审计的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对企业中的指标进行审计的过程中, 可以将其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对比,也可以对产品进行纵向对比,在对比中找出企业的优势以及劣势,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企业如何改善国有资产的管理
( 一) 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是相当有必要的。 因为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值增值制度, 才能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 并且要在源头处体现出国有资产审计的重要性, 进而体现出权威性的发展特点。 有法可依是实现审计工作顺利展开的首要前提, 在相关管理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审计, 实际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并且健全审计的结果,将其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将收入与支出进行对比, 以此作为会计处理工作中的依据, 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原则,看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目的。使得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进行有力完善的保障。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手段,内部控制体系包含了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财产安全以及决策制度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就为企业在各个情况以及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是企业应对风险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也应该借鉴采用内部控制制度,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一保障。 尤其是在企业的资金管理、库存管理等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要制定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规范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长远有效的管理制度。
( 三)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机制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 经济变化快而且多样,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处在各项工作都在改革的中国社会, 国有企业的发展更是多样,因此,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审计时,要注意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 将审计手段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比如,除了检查以往常规的考核指标外, 还要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对企业的负债原因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 结合企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合理的建议。 同时,除了对审计的指标进行创新之外, 审计的方式也可以相应进行改变。 比如,建立完善的审计体制,保证审计结果能够真实体现出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且能够将审计结果进行有效利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活动, 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进步的主要趋势之一。 只有不断提升这方面的审计工作,才能对国有企业起到保护性的作用,本文中主要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审计工作有所帮助,真正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国有资产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地位也愈发重要了。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国有资产予以进一步的推进,这项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工作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这一工作的价值在于将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以降低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可能性。相信只要对这项工作予以应有的重视,定会将人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参考文献
[1]赵文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1).
[2]夏季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
[3]王建平.简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J].商场现代化,2007(27).
【国有资本增值保值考核】推荐阅读:
国有资本管理05-12
国有资本会计12-12
国有资本运营06-10
国有资本市场缺陷06-3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07-22
国有银行资本金06-0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07-22
竞争性国有资本11-21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