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口译教学模式

2025-01-28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精选7篇)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 篇1

200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为目标, 并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简称“MTI教指委”[1]) , 具体负责指导这一新兴学位课程。截至2013年1月, 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8所。正如陈科芳所述:“任何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凸显应用特色。”[2]在此背景之下, 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口译人才是口译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毫无疑问, 我们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实用型专业化口译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设计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从而完善口译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专业知识结构的分析,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 建立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 语言提高为辅的专题训练教学模式, 来指导整个口译教学, 以此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口译人才的目标。

一、设置专业化口译课程

口译是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特殊语言活动。众所周知, 它的特殊性体现在五个特点上:即“即席压力性、立体综合性、内容繁杂性、个体操作性、跨文化交际性”。也就是说, 口译人才特定的技能必须是通过专业培训完成的。而这种培训又是按照应用型、专业化口译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来进行的。学界对口译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大体有以下四种解释:

GILE在口译理解的公式中认为:“C=KL+ELK+A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厦门大学教授林郁如等推出的口译公式为:“I=S+C+P即: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的运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仲伟合提出一个好的口译人才的知识结构, 应该有以下三个板块组成:“KI=KL+EK+S (P+AP) 即:译员所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技能板块”;[3]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颀提出一般对口译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基础能力 (综合能力) 、语言能力即表达能力、口译能力 (包括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4]

以上分别说明了口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但强调的内容大体相同, 即对口译人才的核心要求是“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巧”三大方面。因此, 我们可以围绕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 为口译的培训提供一个课程设置框架:一是培养语言能力的课程 (听、说、读、写、译) ;二是培养口译知识的课程 (百科知识) ;三是培养口译能力的口译技能课程。按照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 开设5门专业必修课, 5门方向必修课, 9门方向选修课。可是问题在于每个课程内部相对孤立, 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 没有一个统筹的内容, 学生是上了很多课, 天天忙于单调的日汉互译训练, 其结果在脑子里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没有对某一专题实施突破, 妨碍了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状况, 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 及时进行了课程设置的调适。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学期的“翻译研究导论”和“基础口译”课程, 传授口译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同时, 重点突破两个专题方向。一个是中日双方互访过程中使用的致辞和各类大型活动中的致辞;其次是外事和旅游等专题的“陪同口译”。第二学期的“交替传译”和“口译速记”课程, 重点突破两个专题方向, 一是经济方面, 以培养紧密联系当地社会需要, 真正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二是贸易方面, 通过网络收集与进出口相关的专题资料进行实战训练。作为实践课程的方向必修课“同声传译、口译实践、口译工作坊”课程, 重点突破“时事”和“学术会议”方面的专题内容。按照以上的课程安排教学, 循序渐进, 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课程体系内部缺乏合理性和逻辑性问题。

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我校的专业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致辞、陪同、时事, 经济、贸易、科技”等六大专题作为口译教学内容重点来传授并进行训练。致辞专题大体掌握以下三个特定场合使用的致辞:第一是以中日双方互访过程中遇到的“欢迎会、招待会、座谈会、交流会、欢送会”;第二是在商贸合作、工程技术方面的“签约仪式、奠基仪式、开工仪式、竣工仪式、落成仪式、揭幕仪式、剪裁仪式”;第三是各类大型活动的“开幕式、闭幕式、颁奖典礼、庆祝大会”。科技方向选择了软件、电气两个我校重点专业,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软件和电气方面的专业术语, 术语的掌握主要靠课后练习并通过相关的科技文章的翻译来巩固记忆。贸易方向以本科阶段“贸易实务”课为基础, 进一步加强实战训练。经济方向以培养紧密联系当地社会需要, 真正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以“哈洽会”“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为主要教学内容。我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了“一本教材”统筹整个教学过程的观念, 跟进新信息, 更新教学资料, 使口译训练既可以因循技能阶段的进行, 又不与社会发展相脱离。这样, 不仅正确处理了固定教材与更新教材之间的关系, 又克服了以往内容“大而多”、样样学样样不精的困难局面。对每个专题进行突破, 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方面知识, 又能够提高口译实战能力。正如刘和平所述:“为提高口译教学效果, 必须在重视口译理论的基础上, 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 中国的口译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而且专业化也有可能实现”。[5]我们制定的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对专业化口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口译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 在口译训练和教学中应该以向学生传授口译技能为主要训练原则, 辅以不同题材的语篇, 来强化口译技能的习得”。[6]“从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观点分析, 技能的熟巧掌握, 主要依赖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 严格地说, 口译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练出来的”。[7]从中不难看出, 口译教学首先应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 学生通过课堂的训练掌握技能要领和训练评估的标准, 并通过反复的模拟训练和实战练习, 掌握应用于各种题材的有限的口译技巧, 这样将口译的技巧和方法转化成学生自己内在的口译能力, 就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种题材的翻译问题。在实际的口译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技术手段, 结合实用性强的专题资料内容营造全真训练环境, 以学生为中心, 以“三角情景练习”, 配对演练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 设计“全真模拟”练习。使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联想、推理和信息组合等方法, 学会听辨原语语音的同时, 借助主题和认知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理解听到的信息。并且在大量的同传训练实践中认识翻译的性质, 同传的程序、原则、方法, 学习自我训练同传的方法, 掌握同声传译技巧。在进行各种类型的日汉互译过程中, 要求克服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 按照口译教学的系统性和技能发展的先后顺序, 将相关技能技巧穿插到每一课内容中进行讲解。针对各项口译技巧进行精心训练。例如:口译时的注意力和听辨能力、分析理解方法、短时记忆与内容重组、笔记结构、话语生成及表述、注意力分配、听说差控制、等待、预估调整以及其与口译相关的在线和离线技巧。

3. 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能力的问题一直是影响口译技能训练的一大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听力、表达能力、双语思维转换能力, 提供了外语或双语听力和概述、复述、评述等练习, 既照顾到专题知识的掌握, 又不忽略语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MTI全国教育委员会网站, http://www.cnmti.com/index.html

[2]陈科芳.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 2009 (3) .

[3]仲伟合.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J].中国翻译, 2007 (1) .

[4]王颀.口译理论与日语口译教学实践初探[J].上海翻译, 2006 (1) .

[5]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 2002 (7) .

[6]蔡小红.口译互动教学模式绩效研究[J].中国翻译, 2008 (4) .

[7]王颀.口译理论与日语口译教学实践初探[J].上海翻译, 2006 (1) .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 篇2

一、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将分为中级、高级两个级别

近几年来,报名参加日语口译证书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应试者的层次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体现服务社会的宗旨,适应不同岗位对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上海市高校浦东继续教育中心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自2008年春季起,日语口译证书考试分为日语中级和日语高级两个级别的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每年安排春、秋两次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

日语口译分级考试后,停止原不分级的日语口译笔试。2006年9月(含9月)以来参加日语口译证书考试笔试合格者,仍可按原规定在二年内参加日语口译证书考试口试,口试合格者仍可取得上海市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日语口译证书考试口试仍以原考纲和教材为依据。原已颁发的上海市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仍然有效。

二、日语中、高级口译考试的定位及考试内容

1、日语中级口译证书考试的难度和要求低于原日语口译证书考试,考试仍沿用原来的模式,即: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笔试,含四个部分,依次是:听力、阅读、日译汉和汉译日。笔试合格者才有资格报考口试。第二阶段为口试,分两个部分:口语和口译。两年内有连续四次口试机会。笔试和口试的题型及其要求、难易度等,请阅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大纲(2007年版)。

2、日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的难度和要求高于原日语口译证书考试,不设笔试,只设口试。口试分两个部分:视译和口译。详细内容请阅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大纲(2007版)。

三、报考对象:

1、日语中级口译证书考试:

具有相当于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三级以上水平的考生、日语专业专科毕业或相当于同等学力的考生可报考日语中级口译证书笔试,笔试合格后才能参加口试。

2、日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

具有相当于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一级以上水平的考生、已取得日语中级口译证书的考生、已获得原日语口译证书及其他相当同等水平日语等级证书的考生、以及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或相当于同等学力的考生,经过一定的培训或自学均可报考日语高级口译考试。

四、日语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与传统的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区别

开设日语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上海及长三角等地区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日资企业等考核和遴选应用性日语口译人才;目的之二:是测试、提高考生日语语言的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

日语中级口译证书考试在测试考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测试口语和口译能力;以弥补传统的日语能力等级考试无口语或口译测试的缺陷。凡获得日语中级口译证书者均具有较好的日语口语表达和日汉语互译的语言基本能力和技巧,可胜任一般性外事、生活及旅游等口译工作。

日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则在考生已具备了上述五方面综合能力的情况下,重点测试考生的口译能力,进而与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一级)形成互补。获得该证书者均具有良好的日语口语表达和日汉语互译的能力和技巧,可胜任外事接待、外贸洽谈,以及会议交替传译等工作。

上海市日语口译中、高级证书考试充分体现考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盘活考生日语知识的存量,增强日语口译的潜能。朝日 日语中、高级口译教学严格按照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委员会颁发考纲设计编排,由资深日语同传专家上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颀博士领衔,创下连续3年通过率第一的奇迹。有同学感叹:“日语口译进入朝日时代!” 日语口译证书考试开设以来,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考生数也不断增加。它已走出上海,向长三角和全国其他省市拓展,成为一项有信誉的考试项目。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高度肯定日语口译证书获得者的日语应用能力,并主动为他们无偿提供服务。公司表示:考试合格者只要有就职或转职的愿望,无论何时何地(本市或外地)都可以与外服公司联系,他们都将为其优先推荐工作机会。

五、考试大纲和教材

考试采用的全新大纲和教材系列丛书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原日语口译考试大纲和教材不再作为日语中、高级证书考试命题的依据。朝日口译教学已全部启用最新的口译教材实施教学。金秋10月,朝日的一流教学队伍将前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外贸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进行“日语&人生”系列巡回演讲。

六、报名、考试等事项

日语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从2008年春季开始,每年春、秋两次开考,朝日提供代报名服务,有关事项请登陆朝日网站在线咨询或拨打。

----------------------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局联合举办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于8月份开始报名,10月份开考。此项考试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我国对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设立的,意在建设高素质的外语翻译专业人员队伍,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专业人才,也是翻译标准社会化的集中体现。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在翻译专业实行的面向社会的、国内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考试合格,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将取代传统的翻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翻译考试内容

考试分笔译和口译两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先进行三级和二级的考试,因为这一水平的人才社会需求量大,人员也最多。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词汇量、语法、两种语言转换的知识;第二部分考翻译能力,笔译和口译各有侧重。

各级别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考试《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报名参加二级口译考试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情况,选择《口译实务》科目相应类别的考试。各级别笔译考试均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听译笔答方式进行;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以及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均采用现场录音方式进行。

各级别《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均采用纸笔作答方式进行。各级别口译、笔译考试均分2个半天进行。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三级《口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为30分钟。各级别《笔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笔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负责组织

根据国家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人发[2003]21号的精神,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在国家人事部指导下,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下简称“中国外文局”)组织实施与管理。中国外文局组织成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

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负责翻译考试的日常管理工作,考试命题、考试阅卷、考试评分标准制定工作,并承担全国资深翻译(正高职)和一级翻译(副高职)考核、考试和评审工作。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分别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具体承担。即: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负责翻译笔译考试考务工作,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翻译口译考试考务工作。

全国日语翻译资格考试的实现目标

首先,通过目前国内统一的、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可以对社会上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作出比较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其次,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在充分考虑到与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相衔接基础上,对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进行的一项积极的、富有改革意义的重大举措。考试在全国范围实行后,不再进行相应翻译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为评定相应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而进行的考试也一律停止。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照《翻译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任职条件要求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此外,通过考试,可以达到规范和促进国内翻译市场发展的作用。

此外,通过对翻译专业人员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可以为不断规范化的翻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更好地维护客户和翻译人员双方的利益。

全国日语翻译资格考试的相关事宜

1。考 试 收 费 怎样?

三级笔译 550元

三级口译 670元

二级笔译 650元

二级口译 770元

2。证书由谁颁发?其有效范围如何?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合格证书,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国家人事部、中国外文局共同用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它表明证书持有者具有相应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和业务能力,是聘任翻译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JF Can-do 标准 日语口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0-02

一、引言

目前在我们外语教学中日语已经成为英语之外的第二大语种。据统计至2011年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增至为466所[1],而开设科目中口译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但由于受学校层次、学生学习观念、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如何结合学生特点及需求,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本校特色的日语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为了相互理解的日语”为目标,参照2001年欧盟公布的《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制定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教育标准 (简称JF日语教育标准)。该标准以“能够完成的课题(Can-do)”表示日语熟练程度,划分了六个等级(入门级A1、基础级A2、进阶级B1、高阶级B2、流利运用级c1、精通级C2),并列出了四类语言活动。该标准改变了以往掌握语法点和单词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把“完成任务”和“完成课题”作为教学目标。

同时日语能力考试也于2010年开始改革,其改革的重点则是由注重对单词和语法点的考核转变为对学习者语言交际活动能力的考核。这为我们的日语教学也提供了一条改革方向,即:由注重传授学习者语言知识技能转变为注重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目前国内日语教学对JF日语教育标准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彭、 俆(2013)在《『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 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一文中把该标准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日语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其在教学目标及评价体系方面对我国日语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彭、俆(2014)在《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讨》中以“Can-do”标准为依据设计了一套日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并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活动。陶(2012)围绕“Can-do”模式”的理念探讨了其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提高日语专业技能的可行性。孙(2012)结合实际日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了该体系在日语教学基础阶段实施的可行性。以上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对“Can-do”标准的理念及内容作了介绍,虽然也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但多限于日语初级阶段的精读课中,在口译课程中的应用仍未发现。因此本文试图以“Can-do”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和水平,探讨适合我校学生的口译教学模式。

二、本校学生学习现状

笔者在开始口译课程时,对本校日语专业三年级47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5分。调查问卷是以学习者口译课程学习意识为主,从学习意欲度、日语能力过级状况及自我评价、翻译训练经验、希望掌握的技能及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进行的。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本校学生的日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意欲不强

我校为二本理工院校,外语专业并非强势学科,因此外语专业的部分学生是调剂生,他们的志愿是理工科,被调剂到外语专业,本身带有抵触情绪,因此本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意欲不强。

2.语言知识技能薄弱,自我认知过高

日语专业学生基本是零基础,学习两年日语后在大三阶段开设口译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此阶段学生的日语水平并不高,考过JLPT2的学生占40%,而考过JLPT1的仅占4%,但在调查中却有44%的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表示满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此部分学生有很大比例在听力、口语表达等应用方面未达二级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估计过高,抱有“通过了日语能力考试2级,日语水平就达到了2级”的观念,其实不然。

3.缺乏翻译基础知识

调查中发现只有25%的学生接触过翻译训练,这部分学生有些是在高中课外辅导班中接受过英语的翻译训练,有些是在民间举办的辅导班中简单接受过日语的翻译训练。未接触过翻译训练的达到了75%,可见本校学生普遍缺乏翻译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生对口译课程的需求各不相同

在就业去向上只有12%的学生想要成为专职翻译,这说明本校学生对于口译课需求的难度并不高,能够完成常用生活场景和工作中所需特定场合的翻译即可。从希望掌握的技能来看,虽然有60%左右的学生想要掌握翻译理论与技能,但希望提高语言应用技能的占75%,这也说明本校学生学习口译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想成为一名外语翻译,而是希望通过本课程强化日语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为日语能力考试的顺利通过及今后的就业、留学提供保障。

三、以“Can-do”标准为依据的口译教学改革方案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以“Can-do”标准为依据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上分别进行了改革。具体如下:

1.结合学生语言水平、需求重新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习者共同的努力方向,其制定受到课程特点、学生水平和需求、市场对本专业的需求等多方面影响,不能拔高也不能过低。因此笔者基于以上因素,在JF“Can-do”标准的指导下重新设定了本课程的总教学目标:能够掌握本课程中出现的各个常用生活主题和商务主题的常用词汇及表达方式,并能在在事先准备好的前提下能够较熟练的独立完成各项口译工作,以强化提高学习者语言知识技能、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外语等级标准为JF“Can-do”标准的B2(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各主题的难易程度可适当调整到B1-B2间)。

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本校特色是培养商务方向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常用生活主题和商务主题。以《同声传译—实用中日日中口译—即席翻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周殿清编著)为主,结合多本口译教材,采取“注重场景,结合技巧”的构思原则,以外事接待中“陪同口译”流程为主线,设定相关情景,提供相应内容的参考用语,帮助学生拓展词汇与表达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创建“学生参与型”课堂环境

以下为本课程中“访问公司(工厂)”这一主题为例介绍相关教学环节。

(1)设定教学目标

本主题的教学目标为:①能够听懂本主题的常用中日词汇和表达方式。②能够用常用词汇及表达方式构思相关场景,并在一定准备的前提下较熟练的向客人介绍自己公司(工厂)的基本情况、产品等,并能够较准确地完成口译工作。

(2)知识输入阶段

构建“学生参与型”课堂环境,并不是指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者掌握完成教学目标必须的基础知识之上,引导、激发、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没有知识的输入就没有高质量的输出。在本环节中笔者将完成以下语言知识的输入:①通过录音材料导入本主题中的常用中日词汇(一般播放3-4遍)。②导入常用的中日句型或表达方式。 ③导入范文,引导学习者在宏观上把握本主题所必须的语言知识。

(3)知识输出阶段

传统日语教学模式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使得整个课堂上知识输入环节比重较大。而在本方案中知识输入是为知识输出阶段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在本环节主要完成以下知识输出活动:①听录音材料,将所听到的中日词汇、惯用词组等迅速口译成相关语种。②结合主题,进行常用句型的练习。③两人一组,进行中日互译练习。

(4)实际演练阶段

此环节是为了检验学习者学习达成度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设定场景,分角色完成本场景的口译工作。本主题为访问公司(工厂),教师为学生设定的课题场景为:①中国A公司经理带团到日本软件B公司访问,内容应包括对于B公司基本概况、主打产品的介绍并完成相关口译工作。 ②日本商社田中部长带团到中国服装工厂参观,内容应包括对于工厂基本情况、生产过程、产品等的介绍并完成相关口译工作。学生可选择教师指定场景也可自由设定。这种方式既可检验学习者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第二外语的习得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现在知识转化为潜在知识的过程,教师对学习者语言活动的适当反馈可以缩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可是过于严厉的反馈也可能适得其反[2]。因此在本阶段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对于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地方应适当采取宽容态度。

(5)回顾与评价

回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方案的回顾主要以让学生填写回顾卡的方式进行。回顾卡的内容主要包括:新学到的语言知识;新学到的翻译技能;哪些方面得到了锻炼;不足之处;对于教师的提问及要求等。而评价方面主要是结合本课教学目标针对完成任务或课题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并将其纳入最终考核。

四、改革方案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本方案实施结束后笔者又做了一次关于本方案在口译课堂上帮助学习者提高的能力调查问卷以了解学习者对本方案的反馈意见。由调查中发现本方案的实施在学习者范围内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可,认为在语言知识能力、口译技能、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的学习者占到80%以上。部分语言水平较差的学生认为虽然在语言方面提高不大,但在短期记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方面却有所进步。但由于学习者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各自需求不同,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例如有23%的学习者认为教师用于知识输入阶段的时间分配较多,导致在输出和实际演练环节不能得到充分锻炼;20%的学生感觉上课压力比较大,不能适应该方案的教学方式;有10%的学习者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该方案比较浪费时间,总体知识接收量减少等。

五、结语

本文以“Can-do”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水平、需求,尝试设计了一套旨在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由于“Can-do”标准在日语课堂中的应用属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方案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如何依据“Can-do”标准更准确、全面地制定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这一新型外语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运用到日语教学课堂设计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1] 修刚,李运博.中国教育概览[J].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7.

[2] 彭瑾、俆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

参考文献:

[1] 彭瑾、俆敏民.『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 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为切入点[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

[2] 彭瑾、俆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

[3] 国際交流基金.JFスタンダード2010利用者ガイドブック[M],2010.

[4] 陶魏青. JF标准下“Can—do模式”在提高日语专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

[5] 孙秀云“Can--do”体系在日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可行性论证[D]. 中国海洋大学,2012,6.

本科日语口译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篇4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的课程, 日语口译课受到各高校日语专业的重视。在日语口译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互译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一大课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 该阶段的口译教学要求为“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 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 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翻译。”那么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经过一至两个学期的口译学习后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口译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发现目前本科日语口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课堂表现良好但口译实战能力薄弱。

鉴于此, 笔者认为日语口译学习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者现有水平间存在差距, 因此日语口译教学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设计。

二、教学设计及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design) 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是比较“年轻”的领域, 它是“一种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技术, 是教师基于学习者特征等学习需求分析, 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教学技术, 并进行评价反馈, 以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 从二十世纪中叶至今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视角设计了各种教学设计模式, 如“迪克—凯瑞模式”、“肯普模式”、“尼文模式”等。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而言, 可以从各种模式中提炼、归纳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即分析、设计、评价和反馈修正四个环节。 具体表现为:

教学设计一般模式同样适用于本科日语口译教学, 将口译教学和教学设计相结合, 从分析、设计、评价和反馈修正四个环节对日语口译课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可以为日语口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使四个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相辅相成, 提高日语口译教学效果。

1.分析

(1)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 需分析学习者已有的认知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认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本科日语口译课程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程, 此时学生多数已通过日语能力1级考试, 具备了一定的日语语言能力, 但受语言学习环境的限制, 口语实际水平有限;生活口语勉强应付, 面对难度较大的口译工作语言就力不从心;日语受母语影响较大, 而且母语也没有很出色掌握。此外, 根据Gile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C=KL+EKL+A,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 好的口译人员在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其他的图式背景。

(2) 学习需求分析。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与学习目标所期望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之间的差距。口译的教学目标自然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 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对口译课的目标规定为“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在大纲的指导下, 不同高校的日语口译课程应该根据学校定位、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科学制定目标、了解目标, 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

(3) 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即教学活动要让学习者学什么。那么本科日语口译课应该教什么呢?目前英语本科口译教学已经形成了“以技能为主线”的共识, 但是目前的日语口译教学却难以做到这点。笔者调查现在市场上的日语口译教材发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简单的生活口译和商贸类口译;一类是采用正式的专题讲话为口译材料。在这两类教材中虽然有的涉及了技能训练的内容, 但大多是在开篇部分一笔带过, 或者没有介绍。日语口译课更多的是教授某一场合下的某一句话怎么翻译, 所以口译课就容易变成听力课、会话课或者笔译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 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口译场合以不变应万变。此外在口译技能训练外辅以主题训练,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相对简单、学生熟悉的生活口译、商务口译过渡到政治、文化、经济等专业方面的口译, 并且注意口译的时效性, 培养学生对口译的信心和兴趣。

2.设计

设计环节包括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技术等各方面的设计。 外语教学多采用任务型教学策略, 口译课程也同样适合于注重教学过程的任务型教学策略。

笔者选用一次口译课为例。教学时间为90分钟, 教学内容分为数字口译技能训练和商务谈判模拟演练两部分。笔者先在课堂前半部分讲解数字口译技巧, 为学生做演示, 在学生中进行数字口译技巧训练, 并进行总结点评。从简单数字到复杂数字, 从单一数字到语篇中数字, 由浅到深, 不断加大难度。后半部分为商务谈判模拟演练, 此次演练选用含有大量数字的口译材料, 可以让学生在实战模拟中反复练习数字口译技巧。在模拟演练的任务设计和任务准备阶段, 教师事先提供课堂演练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 学生在课前学习专业词汇, 熟悉相关表达方式。任务呈现过程中, 引入实际的商务谈判情境, 学生分组担任口译人员。任务开展阶段, 学生分组完成商务谈判的口译任务。任务评价阶段, 先由参与任务的学生自评, 再由其他学生对任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语言表达、临场表现、口译素养等各方面进行点评。具体流程见下表:

在此次口译教学活动的组织中, 教师以指挥的身份展开任务, 把控任务流程和节奏, 学生则是任务的真正参与者, 参与口译全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信心。

3.评价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而评价则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手段, 并且评价还可以为后期的反馈修正提供依据。教学评价形式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常用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总结性评价常用于对学业成就的评价。

现在的本科教育中大部分还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但笔者认为总结性评价不适用于日语口译课教学, 口译技能的养成、口译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的不断练习中逐渐提高, 教师应该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有效性。日语口译课应在每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题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模拟具体口译场景, 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指导点评, 还可以鼓励学生互评, 提高学生积极性。对于每次测评结果要及时记录, 便于观察每位学生的水平变化过程。口译水平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 所以除了课堂测试外, 教师在课后还可提供课外练习材料, 督促学生进行课后自评。

4.反馈修正

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准备活动, 实际的教学活动可能与教学设计存在偏差, 教学效果也可能不如教学目标所愿, 所以及时的反馈修正十分必要。反馈修正的最主要的参考标准就是教学评价, 教师要根据学生口译测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的很多日语专业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反映上课学到的内容在工作中用处不大。所以根据这些反馈在进行本科日语口译教学时应该贴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 如重点进行商务、经济、旅游等相关领域的日语专题口译训练, 提高学生竞争力。

三、总结

教学设计是一种理性化的教学准备活动, 将教学设计理论运用到日语口译课程中, 可以为日语口译课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口译课程应该在全面分析学生认知特征、学习需求后的基础上配合适宜的口译材料,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穿插主题口译, 以任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并利用评价反馈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提升日语口译教学有效性。本文探讨的日语口译课的教学设计只是一般模式, 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教学需求的时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细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唐媛.技能化口译教学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J].中国翻译, 2013 (5) :52-55.

[4]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 2001 (2) :30-33.

[5]塚本慶一.中国語通訳への道[M].大修館書店, 2005.

[6]熊娟.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日语翻译教学新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3) :140-141.

日语口译期末复习 篇5

1.过去一年,纵观全局,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识。

2.中日两国虽然体制不同,但对彼此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邻邦。

3.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努力应对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虽然自由化与透明化的程度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还望在有些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

4.事前把招商会的材料发到与会者手中,这样到会的日本企业的有关人员就可以边看资料边听介绍。

5.为了准确预报沙尘暴,中国于1993年开始,利用卫星远隔探测技术对沙尘暴进行观测。现在,中国通过国内外10颗气象卫星提供的资料,进行沙尘暴的观测。

6.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消除两岸关系中存在的障碍,维护台海和平,推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争取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仍然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面临的课题。

7.“和平与发展”毋庸置疑是中日关系的最重要的课题。1998年11月江泽民国家主席访日时发表了“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8.以沿海地区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国际机场建设,完善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设施,铁路电气化,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過去一年間の全体的情勢を見ると、両岸関係の基本的な状況と発展の流れに変化はありません。「両岸は統一すれば共に利益を得、分裂は双方に害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ますます多くの台湾同胞に認められています。

2.中日両国は体制を異にするものの、お互いにとってきわめて重要な隣国同士である。

3.WTO加盟を機に、中国は貿易・投資の自由化やグロバール化への対応に努めており、以前に比べて大幅に自由化・透明化されていますが、いくつの面において、なおいっそうの改善が期待されています。

4.誘致セミナーの資料を事前に参加者の手元に配布しておき、参加している日本の企業関係者はそれを見ながら説明を聞くことができる。

5.砂塵暴を正確に予報するために、中国は1993年から衛星による遠隔探査技術で砂塵暴の観測を始めました。現在、中国は、国内外10個の気象衛星からのデータをもとに、砂塵暴の状況を観測しました。

6.新たな一年に入っても、海峡両岸の中国人が共に直面する課題は依然として変わりはありません。それは、両岸関係の障壁を努力して乗り越えること、台湾海峡の平和を維持すること、両岸の人々の往来および経済、文化など諸分野における交流を促進すること、双方の直接の三通を実現すること、両岸関係の安定した発展を促すことなどです。

7.「平和と発展」は、当然中日関係においても、最も重要なテーマとなっています。1998年11月江沢民国家主席の訪日時には、「平和と発展のための友好協力パートナーシップ構築に関する中日共同宣言」が発表されました。

8.沿海地域を中心としてすでに経済的に発展してきた地域では、国際空港の建設、高速道路を含む道路整備、既設鉄道の電化、通信インフラ整備などがある程度進んでいます。

9.我衷心希望我们合资企业的产品能适应社会需要,将优质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博的用户的好评。

10.中国计划在第11个5年计划期间,在南极大陆内部建立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1.回顾党和人民在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党和人民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1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经历了沧海桑田,风风雨雨的考验,日益牢固,日益成熟。

13.中国自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走上了快速成长的道路。去年又以9.1%的高速增长率,实质上成为世界上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了,如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别的拉大等等。

14.来上海投资的日本企业以前是把上海作为对日出口的加工地,而近年来则逐渐把中国视为东方市场,也就是说把中国作为一个市场来进行投资。

15.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地区,集中了中国IT业的精英,职员的平均学历在全国最高。

16.我们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就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17.民间友好在中日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会忘记积极致力于中日友好的老朋友,同时欢迎更多的新朋友加入到中日友好的队伍中来。

9、合弁企業の製品が社会のニーズに応じ、優れた製品を国際市場に送り出し、多くのユーザに歓迎されることを心から期待する次第です。

10、中国は第十一次五ヵ年計画の期間に、『長城基地』『中山基地』に継ぐ第三の南極観測基地を南極大陸内陸部に建設する計画です。

11、党と人民の前世紀における奮闘の過程を振り返って、我々はこの上ないほこりと自身を覚えています。新世紀における党と人民の偉大な征途を展望して、我々は必勝の確信と力をいっぱい持っています。

12、中日両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歴史と文化の流れからきっても切れない関係を持っています。両国人民の伝統的な友情は大きな激変や風雨の試練を耐えてきて、ますます強固になり、成熟してきました。

13、中国は1978年以来の改革・開放政策で高度成長路線を突き進み、昨年も9.1%成長と、実質的に世界で最も高い成長を遂げましたが、その過程で、都市と農村の所得格差を拡大するなどのいろいろな社会的矛盾が先鋭化しました。

14、上海に進出する日系企業は、従来は日本向けの加工基地と考えていたのが、最近になり、マーケット・オリエンテッド、つまり、中国をマーケットとする進出に切り替わりつつあると聞きます。

15、「中国のシリコン・バレー」と呼ばれる北京の中関村には、中国のIT業界のエリートたちが集まっており、従業員の平均学歴が全国で最も高いとされています。

16、われわれはわずか半世紀あまりで、旧中国の経済的に貧しく、文化・技術が立ち遅れている様相を変えただけでなく、部門のそろった近代的な工場体系を打ち立てたのです。17、民間での友好は、中日関係発展の中で、かけがえのない役割を果たしてきました。われわれは中日友好のために積極的に力を尽くしてきた古い友人たちのことを忘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同時に、より多くの新しい友人たちが中日友好の輪に加わってくださることを歓迎します。

18.中国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大胆的对国企进行重组的同时,努力扶持民营企业,另外还在积极推动国企与外企的业务合作。

19.18年来我和松下和索尼的人打交道都很愉快,因为在谈判桌上该争论就争论,该据理就据理,你会发现跟日本公司打交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旦合同签订,就必须严格执行,如果在执行当中中方有为难之处,他回来跟你进行协商。

20.香港理工大学最近发布,该大学纺织,缝纫系的科学家成功开发了世界首创的以植物纤维为素材的“形状记忆纤维制品”。此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以及美容等产业。

21.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11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2.双方一致同意尽快研究并推进植树造林、森林保护等领域的官方及民间的具体合作。

23.现在中国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主要依赖于境内的外资企业,对中国产品进行的反倾销政策,实际上课税国方面也受到损失。

24.我们十分担心##先生的发言对我们经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带来不良影响。我们认为那是##先生的个人的想法,但是我们愿意知道贵公司对这件事的看法。

25.中国的高科技以及高科技产业在这10年间,发展迅猛,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分别是核心技术的突破,经济生长点的培育,传统产业的结构改革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18、中国政府は国有企業のM&Aや株式化などを通して大胆な企業再編を図ったり、民営企業の育成に熱心であったり、また、中国企業と外資系企業との業務提携を積極化したりしています。

19、18年間というもの松下やソニーの人たちと楽しく付き合ってきました。なぜなら、相談のテーブルでは、論争すべきところ論争し、道理に従うべきところは道理に従ってきたからです。日本企業と付き合うと、ある面白いところに気づくかも知れません。それは、一旦契約を結びと厳しくこれを実行し、実行していく中で中国側に困難があると、日本人がやってきて相談に乗ってくれるのです。

20、香港理工大学は、このほど同大学の紡績・縫製学部の科学者が世界で始めて、植物繊維を素材とする『形状記憶繊維製品』の開発に成功したと発表しました。この技術は、紡績・医療及び美容などの産業に幅広く利用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21、われわれは中国の特色を持つ社会主義を建設する始業を創始し、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正しい道を切り開きました。党の第十一次中央委員会第三回全体会議を見印として、我が国は社会主義事業の発展の新たな時期に入りました。

22、双方は植林造林・森林保全などの分野での官民双方による具体的な協力内容を早急に検討し、推進していくことで意見の一致を見ました。

23、いまや中国の輸出額の過半が中国に進出した外資に依頼しているわけですから、中国製品に対するダンピング措置は、実は課す側にもダメージが出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す。24、丸々氏の発言は、長期にわたって築き上げた私たちの協力関係に、水を差すような結果になるものと懸念しております。丸々氏の個人的見解だと思いますが、貴会社のこの件に対するご意見を伺いたく存じます。

25、中国のハイ・テクノロジー及びハイテク産業はここ十年間、大きな発展を遂げ、コア技術の発展、経済成長のスポットの育成、伝統産業の構造改革、経済発展環境の改善という四つの面で新しい進展を見せています。

26.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7.中国政府和人民真诚希望同日本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28.这次日本经济的复苏,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从日本进口钢材和机器设备,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向中国出口大量的钢材和机器设备,使很多企业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这一点,日本政府也很清楚。

29.这一点暂时搁一搁吧,等你们回去研究了以后再谈,好吗?

30.在黔江到底有多少野生金荞麦,它们的生长状况怎么样?分布在哪些地区?能不能大面积种植和开发利用呢?这些问题都有待弄清。

3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32.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上个世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3.维持中日友好合作关系非常重要,这种友好关系不应只停留在政府之间,也应该在民间展开,特别是应该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34.我们呼吁,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加紧培养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是中日友好大业世代相传。

26、我が国のような多民族の発展途上大国において、12億人の力を凝集させ、社会主義現代化の目標に向けて前進するには、中国共産党の強力な指導が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27、中国政府と人民は、日本との間長期にわたる安定した善隣友好協力関係を発展させていくことを心から希望しています。

28、今度の日本経済の景気は中国の経済の活発さと直接な関係があり、中国の日本からの鋼材、機器設備の輸入が牽引力となったといえるでしょう。鋼材、機器設備の中国向けの大量輸出がさまざまな企業に景気感を与えたのは日本政府も承知しているはずです。29、この点はとりあえずペンディングにいたしましょう。そちらの検討の結果を待って、再度話し合うことにしたらいかがですか。

30、けんこうにはどれだけの黄金色のそばが存在しているのか、成長状況はどうなのか、どこまで分布しているのか、大面積の栽培や開発利用の可能性などの問題について、研究が必要です。

31、平和と発展はお互いに補完しあうものです。世界平和は各国の共同の発展を促す前提条件であり、各国の共同の発展は世界平和を維持する重要な基礎であります。

32、世界の平和、人民の協力、国家の発展、社会の進歩ということは時代の流れです。前世紀、人類は二回の世界大戦の災禍と冷戦の対峙がもたらした苦しみを経験し、大きな代償を払いました。

33、中日の友好関係の維持は非常に重要であり、このような友好関係は中日政府間だけでなく、両国の国民間のものでもあります。特に両国の青年同士の交流を強化したいです。34、われわれは、共に努力し、両国の青尐年の交流をさらに拡大し、より内容の豊かな交流活動を行い、中日友好事業を引き継ぐ人材の育成を急ぐことにより、中日友好という大事業を後ろの世代に伝えて行くことを呼びかける。

35.今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外企与国企之间的人才竞争将达到白热化。

36.朱镕基先生的有关进行中韩日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倡议,是具有长期的政治意义的声明。

37.让我们好好看一下样品和资料,有个了解后再研究你们刚才的报价。

38.在交涉价格之前,我想了解一下佣金的事。

39.作为对伍泉霖等同学考察研究的资助,农业部立刻给考察小组批了30万专款,用来保护野生植物金荞麦。

40.如今在各方面协助和考察小组的努力下,1.3公顷的野生金荞麦原生地核心保护区已经成,同学们的汗水和智慧结出了果实。

41.中国新闻界很重视利用网络向日本人提供信息服务。已有新闻网,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四家全国性新闻媒体开设了日文版。

42.最近,在世界各大城市设有网络学校的某著名商业学校访问北京,他们发现在中国女性在IT行业有较高的地位,比邻国日本的女性同行们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对此表示关注。

43.某位教育专家表示,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待人接物的方法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如果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触到的老师都是女性的话,性格就会变得过于安静,不利用培养男孩子应该具备的豪迈洒脱的性格。

35、今後中国経済の国際化や中国市場の対外開放が一段と進展することから、外資系企業や中国企業の人材獲得競争が熾烈(しれつ)を極めることになるでしょう。

36、しゅようきさんが中韓日でFTAをやろうとおっしゃったのは、長期的な政治的なステイトメントです。

37、サンプルと資料をよくよく見て調べてから、先ほどのオファーを検討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38、値段の交渉の前に、コミッションにつき、ちょっとお尋ねしたいんです。

39、丸々君たちの調査研究に対する支援として、農業部はただちに調査研究グループに野生植物『黄金色のそば』保全のための助成金を30万元提供しました。

40、今では、諸方面のサポートと研究グループの努力によって、1.3ヘクタールの『野生黄金色のそば原産地保護区』が設置され、高校生たちの苦労と知恵が実(みの)りました。

41、中国の報道界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を使っての日本の人たちに対する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を重視しています。既に、「しんかもう」『人民もう』『中国網』『国際在線」の四つの全国的なニュース・メディアが日本語版を開設しています。

42、最近、世界の大都市に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スクールを置いている、ある著名なビジネス学校が北京を訪れ(おとずれ)、中国では女性がIT業界において比較的高い地位を占め、隣国である日本の女性同業者より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ることに注目している。43、ある教育専門家は、『教員一人の授業の風格や物事への対応方法は、学生の行動パターンに影響する。学生が小・中学校の間に接する教員が女性ばかりだと、性格がおとなしくなりすぎ、男子生徒らしい大胆不敵さを育てにくい』と話す。

44.拥有日污水处理量达3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日前在成都市已投入使用。

45.今天,日本考察团的各位先生,应中国友好协会的邀请,为进一步加深双方的交流,不远万里来中国访问。首先我谨向考察团的各位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46.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对付高科技犯罪,完善网上商业交易规则等国际间协调合作的问题上,中国也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47.我从事IT行业已经有18年了,我非常热爱这个工作。感情这种东西绝对不可能编入电脑程序,所以电脑永远不能代替人类。

48.上海市的小学,从9月1日新学期开始,随着上课时间的缩短到校时间也延后30分钟。市内大约70万儿童早晨可以充分的休息,更加自由的掌握自己的时间。

49.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建设任务繁重,人为破坏环境的问题极为严重。

50.日本有关方面的各位先生给我我们多方面的协助和关照,我谨代表中方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51.现在有全国的报社,杂志社以及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开设的站点和主页达到3000多个,网络传播新闻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已经形成了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44、一日あたり30万立方(りっぽう)メートルの汚水処理能力を持つ汚水処理工場がこのほどせいとしで操業を開始した。

45、本日日本の視察団のご一行は、中日友好協会の招きに応じ、双方の交流をいっそう深めるために、はるばる中国を訪問されました。まずはじめに、皆様がたに心から歓迎の意を表す次第であります。

46、特に、知的所有権や個人情報の保護問題、ハイテク犯罪への対応、電子商取引のルール整備など、国際的に整合性が必要とされる問題に、中国も積極的に対応すべきです。47、私がIT業界に携わる(たす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もう18年になるが、私はこの仕事をとても愛している。感情というものは決してコンピューターのプログラムに組み込むことはできず、それゆえ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は永遠に人間の替わりになれない。

48、上海市の小学校では、新学期が始まる九月一日から、授業時間の短縮に伴って、登校時間が30分遅くなる。市内の児童(じどう)約70万人は朝ゆっくり眠るなど、自分の時間をより自由に使えるようになる。

49、中国は確かに人口が多い、建設任務が重いため、人為的に環境を破壊する問題は非常に深刻である。

50、日本の関係者の方々から賜り(たまわり)ました多くのご協力とご配慮に対し、中国側の全員を代表いたしまして心から感謝を申し上げます。

51、現在では、全国の新聞社や雑誌、テレビ局などのマスコミメディアによって開設されたサイトやホームページが、既に3000以上にも上(のぼ)っています。ニュース報道において、インターめっとの役割や影響が日増しに大きくなっており、在来のメディアとは、相互補完と相互促進の関係になっています。

52.希望两国新闻界的朋友从长远和大局出发看待中日关系,承担起历史责任,继往开来,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53.举办这种比赛的目的,不仅是给女性网民提供展示自己美丽的机会,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共同参与讨论全球政治经济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培养自信的场所。

54.英国媒体宣布,发现了搭载在足球选手贝克汉姆绯闻上的病毒。生成能看见其绯闻证据的照片,来散步特洛伊木马病毒。

52、両国の報道界は、大局から中日関係を長期的に見て、歴史的責任を担い(にない)、建設的役割を果たし、両国関係の健全な発展を進めるために貢献するよう期待しています。53、こうしたコンテストを開催する目的は、女性インターネット利用者に彼女たちの美しさを披露するチャンスを提供するばかりでなく、彼女たちに全世界の政治、経済問題を共に討論し、経験、知識を分かち合い、自信を培う(つちかう)場所を提供することである。

探析日语口译的记忆技能训练 篇6

作为一种口头跨文化交际活动, 口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 译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向目标语听众忠实地传达源语的内容。其次, 口译具有独特的现场即时性, 口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员现场的听力理解和诠释能力。译员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 因为现场的话语大都是一次性的。口译与笔译不同, 无法查工具书, 无法进行回读, 有些场合甚至无法做笔记, 例如在酒会上、参观途中等, 这些都再次对译员的记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际形式, 口译要求译员能够当场处理并保存大量信息, 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记忆的三种分类

根据认知心理学而言, 记忆被定义为大脑根据经验, 对信息进行保存、回忆、提取的能力。根据其功能, 记忆可分为三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口译而言, 这三种记忆系统都很重要, 瞬时记忆 (或感觉记忆) 是前提, 敏锐的感觉有助于译员捕捉潜在的有用信息。短时记忆是沟通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桥梁, 对瞬时记忆过滤过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并传送至长时记忆, 同时可以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 使口译尽可能的准确。长时记忆被比作个人的仓库, 可以是个人积累的经验、知识, 也可以是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专业常识、词汇术语等。这个仓库越大, 所蕴含的知识就越多, 可被提取的信息也越多, 口译也就相应地容易。这三种记忆中, 瞬时记忆是前提, 短时记忆是纽带是关键, 长时记忆是基础。由于口译的即时性, 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 短时记忆最重要。口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有人作过调查, 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 人的短时记忆可容纳有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 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 我国成人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为七个数字, 或六个汉字。可见人的短时记忆十分有限, 而口译记忆不是简单的使用大脑的长时或短时记忆, “复杂的、合成性质的冗长复句的语法结构信息有时超出人脑的短时记忆句法负荷。” (刘和平, 1999:31) 但一般来说, 经过长期合理的训练, 人的平均记忆广度会有很大提高, “较好的即席翻译则能把3-15分钟的讲话, 即500至2500字的发言译出来。” (胡庚申, 1993:29) 可见记忆容量通过训练是可以扩大的。

3 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训练

既然口译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 那么在口译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呢?本文根据口译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结合个人的口译教学实践, 对口译教学中的专项技能训练, 特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以期抛砖引玉:

3.1 听力能力训练

听属于口译输入环节, 也是首要环节。如果听都没听懂, 则接下来的翻译将无法着手。对于口译的听力训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抓住意义:口译是信息的传译, 不是简单、孤立的词语翻译 (梅德明, 2003) 。刘和平 (2001) 曾经提出过, 在听译过程中, 应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抓住意义。也就是说, 不要受到原语句子结构的束缚, 应善于抓住谈话的实质内容, 而不是只言片语。对于许多初学口译的学生来说, 听译训练最突出的问题是摆脱不了原文结构的桎梏, 理解局限在词与词的一一对应层面上。如果句子一长, 结构复杂后, 便觉得无从着手。听也听不懂, 记也记不下来。因此, 听译训练过程中, 口译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捕捉讲话要点, 以及句中的关键词 (key words)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上下逻辑关系再组词串句, 使之扩充为完整的译文。

3.2 笔记能力训练

口译笔记是指译员在听谈话的过程中, 使用一些简单的文字或符号, 记下讲话的内容或数字, 以弥补大脑短期记忆的不足 (钟述孔, 1999) 。因此, 笔记的主要功能就是起提示作用。在笔记的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笔记尽可能简洁, 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和理解上:记录被认为是无法避免的弊端。它既有助于译员回忆讲话内容, 但同时也会分散译员的注意力, 影响听力理解。一般说来, 口译笔记不必详尽, 只要求记重点、要点和难译点如果笔记越简单, 记的速度也就越快, 这样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听和思考。

二是注意笔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记录语言可使用双语+符号:笔记虽然是写给自己看的, 但如果笔记混乱、逻辑不清, 回过头来自己都有可能看不懂。所以笔记一般要求竖着写, 这样层次感较强。此外, 字与字之间要有视觉上的关联, 文字与符号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以保证笔记的可读性和译文的准确性。另外, 笔记的记录语言可使用双语+符号。双语是指源语和目标语, 符号是指记录的常用符号 (许多口译教材均作了列举和说明) 。记录过程中, 看哪种语言或符号记地快、更简便, 就使用那一种。

3.3 短期记忆能力训练

对于一名译员来说, 具备良好的心脑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国际会议规定, 同声传译每小时要达到9000字左右, 连续口译每小时要达5000字左右。这样的速度分别是笔译的30倍和17倍。如此快的速度, 要求译员头脑必须非常冷静, 记忆能力要强, 反应能力要快, 否则难以胜任。虽然连续传译可作些笔录, 但笔记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记忆的激发手段, 在笔记的提醒下, 译员还需凭大脑的记忆, 回忆、扩充, 使之成为完整的译文。因此, 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一个合格译员的必备素质。

3.3.1 影子跟读练习

影子跟读练习是指译员在听源语讲话的同时, 以落后于讲话人2至3秒的时差, 如影随行般地用同一种语言字字句句地重复所听到的内容。这事实上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跟读。有关影子跟读练习的文献表明, 影子跟读练习与听力理解和注意力的集中有关。实验证明, 影子跟读能帮助大多数的实验对象能回忆起跟读过的内容, 而对没有跟读的信息只能进行非常模糊的描述。因此, 影子跟读练习是提高短期记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口译记忆训练中, 影子跟读可采取分阶段的办法进行操练:第一阶段可采用母语跟读练习训练, 即先听母语材料, 并保持半句话的距离, 然后再开始跟读训练。这样的训练至少应坚持1-2周。第二阶段为延迟跟读练习。也就是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后, 随着记忆意识的加强, 说话的时间可延长到一句话以后, 再开始跟读。第二阶段训练周期可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 灵活掌握;第三阶段为外语跟读练习, 即选择外语材料进行跟读。

3.3.2 复述记忆练习

复述练习, 包括源语复述练习和译入语复述练习 (仲伟合, 2003) 。源语复述练习是指教师朗读一篇短文或播放一段录音后, 要求学生随即用源语复述刚刚所听到的讲话内容;译入语复述练习, 顾名思义, 要求学生用译入语复述所听到的讲话内容。如果两者相比, 显得译入语复述练习更难, 因为这涉及到回忆和翻译两个过程。复述练习, 其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话语的中心意思, 记忆语篇意义, 然后以独立于语言等值的方式自由地表达思想 (张吉良, 2004) 。事实上, 这与上文所提到的听译训练, 有着密切的关联。

4 结语

口译是一项艰苦紧张的脑力劳动, 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通过记忆训练的示范、引导、总结, 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反应能力。当然记忆训练还有其他方法, 如信息进行组块记忆、逻辑重组、跟踪讲话人思路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信息的记忆也要基于理解, 还得辅佐于一定的翻译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摘要:日语口译教学研究是日语教学界的一个薄弱环节,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语口译教学中培养记忆技能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试图探索出一些适合日语口译教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日语口译教学,技能训练,记忆技能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芳琴.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1) :17-20.

[3]刘宓庆.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 篇7

1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

商务口译是在语言基础知识、商务基础知识和商务运作过程基础上口译技巧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口译活动中的一种类型, 商务口译不仅具有其他口译类型的特点, 如:不可预测的即席传递性、现场压力大、独立操作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信息交流范围广等之外, 还有其独立的特点。

1.1 专业术语多, 专业知识要求高

细推敲, 以准确译出该词的科学概念。例如:walkie-talkie (步话机) ;skylab (太空实验室) ;friction factor (摩擦系数) ;drone (雄蜂、无人驾驶飞机) 。 (2)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根据英语原词的意义直接译成汉语。这一点在翻译专业词汇时尤其明显。有时还要借助术语中的前缀、后缀的意义。如:角质蛋白horny protein。 (3) 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英语的发音, 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其翻译过来, 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 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如:因特网 (internet) ;hertz赫兹 (频率单位) 。一般地说, 音译比意译容易, 但表达新术语的涵义不如意译明确。有些音译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被意译词所取代, 或者同时使用。比如:combine康拜因→联合收割机, penicillin盘尼西林→青霉素。 (4) 形译法。用英语常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翻译这类术语时, 一般采用形译法。A-bedplate (A形底座) ;D-valve (D形阀) ;L-electron (L层电子) (原子核外第二层的电子) 。 (5) 意音合译法。有些英文专业术语汉译时, 采用意音兼顾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翻译的对象可以是单词、复合词、词组。如:logic (逻辑电路) ;radar-man (雷达手) ;Ohm law (欧姆定律) ;Curie point (居里点) 。

3.2商品说明书句式翻译要点

(1) 复合句的译法。商品说明书为了达到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和传递信息的目的, 常使用一些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长句。译者在翻译时, 应该先弄清楚语法结构, 找出整个复合句中的主句, 然后分析主句和分句的相互逻辑关系, 最后按照汉语的语法和翻译原则, 准确译出原文的意思。比如:As an expert engaged in improving the interior air quality, the latest model of Yadu will make your inhabited environment more comfortable.作为专业致力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专家, 亚都提供的最新款产品将使您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2) 祈使句和省略句的翻译。增补和省略是翻译中常用的手段。绝大部分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祈使句和被动句没有主语, 译者在翻译时

由于商务活动所涉及的专业方向较广, 所以每个领域都有其固定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例如:株式相場 (股市行情) 、付替え (转账) 、インボイス (发票) 等。

1.2 口译准确性要求高, 现场压力大、责任重

相对于普通口译, 商务口译的准确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口译专业术语、名字和数字时, 不容出现任何差错。因为一个数字的错误, 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商务口译人员在商务实战口译中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3 商务活动中不可预测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并存

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两国的商务人士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谈判风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增添了口译的复杂性与难度。由于商务谈判中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 所以也要求口译人员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应根据汉语习惯和文本功能, 视情况增加主语。如:Do not use the hair dryer for other purposes, except drying and arranging the hair.请您不要把电吹风用于吹干头发和整发以外的其他用途。 (3) 被动语态的翻译。英文使用说明书中的句子绝大部分是被动句, 没有突出动作的施动者, 强调动作本身。主动句处于绝对的优势。故在翻译成汉语时, 我们应当适时地将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如:The seatbelt across the waist should be pushed down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pelvis.安全带使用者应尽量将腰部的安全带往骨盆方向下压。 (4) 带有非谓语动词结构的翻译——分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短语替代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翻译带有状语从句的句子时, 改变原句的语序, 状语从句放在前面。如:The indicator of hygrometer will point to the areas of different colors with the change of ambient humidity.根据环境湿度变化, 湿度表指针将指示表盘不同颜色的区域。

4结语

英文说明书的翻译中应确保专业术语、相关数据准确无误, 客观、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情况。汉语译文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通俗易懂并确保原文的技术特点和设计风格。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增加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英文说明书的翻译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 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特点和翻译策略还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韩其顺, 王学名.英汉科技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0.

[3]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

[J].中国翻译, 2003.

2 商务日语口译的标准

商务口译必须遵守两条基本标准, 一是准确, 二是流利。首先, 商务口译必须准确, 因为准确是口译的灵魂, 更是商务口译的生命线。商务口译的特殊性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忠实、准确无误地表达交际双方的意思, 否则将会影响双方的商业活动。其次是流利。商务口译现场性、现时性和限时性的特点要求口译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流利地进行口译, 口译过程宜短不宜长, 节奏宜紧不宜松。

3 商务日语口译人员的素质要求

张维为先生曾经说过:“同声传译可以比作一座四层楼建筑:第一层是语言知识, 第二层是背景知识, 第三层是口译人员必备的素质, 第四层才是口译理论和技巧。第四层能发挥作用靠的是底下三层的支撑。同声传译一篇发言, 如果听不明白讲话者的用语含义, 或不理解所说的知识内容, 那么无论掌握了多少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技巧都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同声传译译员。同样, 缺乏一个译员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反应迟钝、容易怯场, 同声传译也就无从谈起。当然, 这四个层面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张维为先生的这一观点形象而直观地道出了口译的精髓。这一标准用在商务口译上面, 再加上商务口译的特点, 我们可以认为, 作为一名合格的商务口译人员, 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3.1 专业素质要求

(1) 具有扎实的、符合商务语言习惯的中日文语言运用能力

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 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 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 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这就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双语语言运用能力。日语口译人员的双语能力一是指日语语言能力, 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二是指扎实的中文功底, 很多口译人员, 能够完全听懂日文, 却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组织成像样的中文。所以, 扎实的中文功底也是日语口译人员必备的一个素质。

在商务活动中, 双语表达还必须是符合商务语言的习惯, 这就要求商务日语口译人员掌握一定数量的中日文商务专业词汇和用语。

(2) 熟悉中日文化背景知识,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间进行的沟通活动, 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日语口译人员在商务谈判中, 不仅要精通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和相关的商务知识、行业知识, 而且还要了解两种文化, 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例如, 日本人常常掩饰自己的观点, 讲话习惯拐弯抹角, 在谈判场合有时也采取这种含糊的方式, 以守为攻, 窥视对方的动向, 逼对方先摊牌, 以占据主动。所以, 口译人员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这一特点, 翻译时要根据对方的态度、场合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听懂、理解讲话的主题, 搞清其真正的立场, 才能圆满地完成口译任务。

(3) 掌握大量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相比普通口译, 商务口译会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 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 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 口译人员的双语水平根本不能弥补对专业知识的缺乏, 若不能把问题和有关事宜翻译清楚, 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所以, 商务口译人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 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 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 在口译前充分做好主题和术语的准备工作。

3.2 个人素质要求

(1) 良好的记忆力

口译不同于笔译的特点是必须当场把听到的内容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它基本上是在讲话者停顿之后马上进行的, 所以译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所有讲话内容记录下来, 也不能老让讲话者重复, 所以只能依靠自己良好的记忆力迅速、完整地把讲话内容翻译出来。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力, 口译行为就无法继续。

(2) 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商务口译表达成功的标志是准确和流利, 只有准确、流利地表达才能在交际双方中间构筑一座顺达的信息桥梁。商务口译人员虽无需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但却要做到语速不急不缓, 音调不高不低, 吐字清晰自然, 表达干净利落, 择词准确恰当、语句简明易解, 译文传神传情, 即具备清晰、流畅、达意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商务口译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使得口译人员经常会面临一些突发事件, 这时候口译人员不但是语言翻译的主体, 更是协调谈判双方的中间人、过滤者, 这时候就需要口译人员创造性地灵活处理谈判双方的言语, 从而避免谈判陷入僵局。所以, 应变能力在翻译现场与双语功底、口译技巧、商务知识、交际能力同等重要。

(4) 良好的品质、得体的仪表

在商务活动中, 口译人员必须知晓且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平等性、互惠互利、灵活机动性、友好协商以及守法。还应遵循道德规范, 即:保密、公正、职业化。另外, 在进行口译工作时, 还需忠实翻译, 做到不插话、不抢译、不随意增减原文内容, 不喧宾夺主、炫耀学识。

此外, 在商务场合, 口译人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服饰和仪容, 戒除不注重细节, 不修边幅的习惯, 而应该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言谈得体。

3.3 口译技巧掌握的要求

(1) 正确把握口译听解技巧

口译的第一步是听清楚并理解准确, 这是成功完成口译的关键。但是, 在口译过程中, 稍纵即逝的语言符号一旦消失, 听者对讲话的理解就会变得模糊。所以, 在口译过程中, 口译人员要积极运用口译的听解技巧, 通过分析主题、积极预测等方式, 抓住最根本的意思, 为进一步的记忆和表达提供基础。

(2) 合理运用口译记录技巧

口译人员必须依赖良好的记忆力, 但口译记录也可以作为有用的辅助手段。事实上记忆力再出众的口译人员, 只要情况允许, 也总是小本子不离手。尤其是在遇到讲话中有一连串数字时, 口译记录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正确的口译记录技巧, 口译人员就可以毫不费力、只字不差的把数字翻出来。

(3) 充分使用口译表达技巧

口译人员, 特别是商务口译人员在语言表达时应积极运用口译表达技巧, 正确把握说话节奏, 合理运用手势,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讲话风格, 合理把握间隙和停顿, 尤其是出现错误时, 应根据情况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商务活动日益增多, 商务日语口译人才愈加紧俏。但是, 由于能够真正胜任商务口译工作的人才非常稀缺, 使得我们有必要探究商务日语口译人才的素质要求。本文在阐述商务日语口译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商务日语口译的标准, 并分析了商务日语口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商务日语,口译人才,特点,素质

参考文献

[1]夏菊芬.日语高级口译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叶馥嘉.浅析商务英语口译的素质要求[J].科教文汇, 2008.

上一篇:词汇检测下一篇: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