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保护(共12篇)
经济法保护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总体而言, 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 所以对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势在必行。要发挥相应规章制度的作用,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将“三农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 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
一、基于利益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与经济法的基点。经济权益是农民的基本权益, 是农民享受其他权益的基础。人类生活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来实现。生产农产品是农民的基本经济活动, 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民的推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否则农业就会止步不前,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民权益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当下, 社会利益的不协调现象日益突出, 农民的利益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保护, 经济法在协调利益范围等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法律是用来调整利益关系的,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物,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协调, 最大限度的追求社会利益, 从外部协调和内部整治两个方面规范市场行为。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 经济法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维护好社会的经济秩序,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利益机制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农民权益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其他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
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并且受到经济利益的驱逐。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 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人的活动三者相结合, 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建立相关的利益机制时, 有必要加强对经济法的研究。无论是分配方式还是经济体制,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障社会和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法规定了人们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用于调整农民的经济利益, 推动经济的发展, 保障社会的和谐。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明确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权利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义务对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强制作用, 两者联系起来, 共同发挥对经济利益的调整作用。
经济法在保护农民权益的过程中的作用受到相关法律机制所确定的利益机制的影响。利益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决定农民权益保护程度的关键。要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法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的作用, 约束人们的行为, 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念, 保证良好和谐的经济秩序。
所有的人不可能获得完全一样的权益,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的发展程度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利益获取的多少,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利益的获得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也就产生了矛盾冲突, 所以发展生产力势在必行,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是农民利益代表的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中, 想要切实保障每个农民的利益是困难的, 农民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利益机制一旦建立, 其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也随之建立, 通过健全利益机制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同时也要建立起利益协调和保障机制。要切实关注群众的利益, 要通过经济法对利益进行合理配置, 对各个层面的利益给予全面考虑, 对城乡矛盾进行调解,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三、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对策
(一)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享有的权益内容
正是由于农民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权利, 因此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不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 明确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工作迫在眉睫。要尽力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明确土地的所属权。
(二) 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
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的界限应有明确的规定。因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 不能对公共利益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是法律可以用它特有的强制力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从而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 调整土地征用中的补偿依据, 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应当以市场的标准对农民的征地进行补偿, 采用合理的标准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要切实实施惠民政策, 确保农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知情权。要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让农民参与其中。农民可以选派自己信任的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交流, 为实现自身的切身利益而据理力争, 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 构建完善的司法体系
要在法律上对农民的基本权益实施保护, 确保农民有法可依。对当地人民政府决定不服的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进行行政复议, 仍然得不到解决的, 可以借助人民法院的力量, 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对农民的权益实行保护。
四、小结
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 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准则, 落实为民服务的宗旨。在经济法的法律允许范围内, 农民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 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应当完善利益保障机制, 切实保证每项经济活动都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
摘要:三农建设要求将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农民权益保障需要相关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为其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其对策是: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享有的权益;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构建完善的司法体系。
关键词:利益,利益机制,农民权益,经济法
参考文献
[1]李长键.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 2010, 10 (3) :16-17.
[2]刘军.经济法基于利益与利益机散对农民利益的保护[J].黑河学刊, 2012, 11 (2) :12-13.
[3]杨兆芳.农民权益保护在经济法中的体现及其规制[J].南方论刊, 2012, 14 (1) :19-20.
[4]王伟.试析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J].2010, 14 (1) :67-68.
经济法保护 篇2
经济法主要规制的是市场竞争秩序和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商业秘密虽然为其所有者个体所有,但是,其内涵的经济价值和经营技术信息却会对市场竞争产生重大的影响。反不正当竞争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商业秘密的内涵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社会公众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并经过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进行保护的经营技术信息。由此可见商业秘密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商业性,秘密性、合法性和存在保密措施。商业性是商本文由毕业论文网www.lw54.com收集整理业秘密和其他不为公众知悉的技术信息的根本区别,只有经营技术信息具备了商业特性,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价值才能被归于商业秘密。秘密性是商业秘密与一般商业信息的区别,一般商业信息为大众所知悉,具有一般性,只有商业信息具有一定的秘密性,不为公众所知悉才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才有保护的价值。合法性是商业秘密受到法律保护的基础,商业秘密本身违法或者用途违法都将被法律排斥在外,不仅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保护措施主要是指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为了防止其独有的经营技术信息被泄漏而做出的防止其商业信息泄漏或被窃取的行为。
二、商业秘密的经济法保护现状
经济法分两大部分,一是宏观调控法,一是市场规制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规则层面的重要内容,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由此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的侵犯行为来对其进行界定的,这种界定虽然对于司法认定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规定面未免有些狭窄。如今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多数为职业流转所致,也有一些商业间谍行为所致,但是不论是哪种行为,商业秘密侵犯的主要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并对市场竞争秩序有着较大的冲击。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的三种行为并不能够很好的囊括现有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而且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量刑并不合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里的罚款的上限是二十万,《反不正当竞争法》是1993年实施的,二十万的规定在当时对于不法分子是一个较高的处罚,但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当时相比有着较大的变化,二十万的上限似乎偏低了,而且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并没有对“情节”做出标准。
三、关于商业秘密经济法保护的完善
商业秘密的经济法保护主要应当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二是不法行为人的行为规制以及高危群体的管理;三是对于不法行为人的处罚的具体规定。
1、完善对于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保护
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前路 篇3
关键词:农民权益;经济法;法律保护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出,农业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农民在社会中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更新,出现了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农民的社会地位、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的社会竞争力、农民的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都说明农民的社会地位还需待提高。
一、基于利益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农民权益和经济法就是社会经济权益的基础,经济权益是保障了农民拥护和享受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经济活动的具体表现,农民主要经济活动就是农业生产,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本,想要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推动农业的生产力,就必须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破坏,而农民的权益要以农民的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当下,受社会利益不协调性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权益收到普遍損害,所以需要国家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对农民的权益给予支持和保护。运用法律协调利益的关系,经济法就是专门协调有关经济方面的关系。经济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作用是协调各种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并规范经济市场的行为。
二、基于利益机制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农民权益就是农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民的权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对其进行分配。在利益机制的鞭策下,利益的主体、利益的客体和利益的内容即人的活动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努力,方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运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机制,改变分配方式和经济体制。保障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前发展。经济法律关系中明确规定农民享受经济的权利和承担经济的义务,有利于协调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于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条纹,明确肯定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赋予权利,是对人的精神世界一种激励、是对人能力的一种肯定;应尽义务是对人行为能力的一种制约,将二者连续在一起,对经济利益具有调整的作用。
想要使经济法发挥保护农民权益的作用,就必须好好的约束农民的行为,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障优良的经济秩序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体系对经济法保护农民权益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是利益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为人们所处的社会层次不同,所以获取的利益就不相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力量不同,生产力的水平差异,社会发展的程度也不相同,获取的权益就不会相同。这些情况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其所获取权益的多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界层次的发展,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农民权益的保障,需要农民选取自己的代表,来代表农民维护合法权益。农民处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弱势地位,权益难保障。建立相应的利益机制,通过法律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运用经济法保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对策
(一)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享有的权益内容
土地是农民的根,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一切。农民使用的土地并没有明确法律条纹规定农民的使用权利,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说,集体土地使用权要明确规定农民的权益,国家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工作重点。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明令确认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
(二)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
农民公共利益的界限,是有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决定。由于农民对公共利益的概念意识比较模糊,思想行为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导致了不能准确的判断公共利益关系。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规定公共利益的具体范围,以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三)调整土地征用中的补偿依据,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时会用到农民所使用的土地,在对农民土地进行征用中,要相应的对农民进行补偿。补偿的标准要依据社会经济市场的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保障农民的正常生活不被影响。认真贯彻惠农政策,保证农民的自主权和知情权,在开展土地征用工作中,农民有参与的权利。农民可以委托代表进行与相关部门的谈判,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构建完善的司法体系
运用法律的武器对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使农民做到有法可依。如果对地方人民政府有不满意见时,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上访和复议,如还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可申请人民法院的帮助和介入,从而构建了完善的司法体系,对农民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效的、合法的保护。
四、结束语
基于经济法的农民权益保护 篇4
一、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分析
法之价值主要指法律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正面意义, 涵盖了自由、正义、公平以及安全等各项内容。通常情况下, 各个部门法基本上包括了以上价值追求, 仅仅是因为各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存在差异性, 所以应用调整的方法以及原则也不相同, 所以各部不同的部门法在展示法之价值时也应当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经济法主要是以秩序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的, 目的在于运用国家对于社会经济所进行的干预以弥补当前市场机制所具有的不足之处, 以协调相关各方之关系, 引领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进而形成人和社会和谐而全面发展的货真价实的秩序。所以说, 经济法中的秩序建立于社会总体利益基础之上, 这也让经济法在切实保护农民群体权益时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一是经济法孜孜以求的秩序是为了维护好社会的总体利益的一种秩序, 而保护农民群体之利益也是有效维护社会总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经济活动可以说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活动, 而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则是现代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活资料。农业之发展以及农产品之生产均依赖于有效调动起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而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最好方法无非是增加其经济利益。一旦缺少了农民利益的合理增加, 自然也就谈不上国家与社会的繁荣稳定了。经济法为了保护好全社会的总体利益, 当然需要努力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 从而能够让农民群体分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
二是经济法努力追求的秩序是为了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秩序, 但是对于农民群体权利之维护同样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做到的。我国作为在全球富有影响力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数量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七成以上, 而农民群众的自身发展则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成为权利被侵犯甚至剥夺的弱势群体的原因除禀赋上差别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由于权利贫困而产生各类机会上的不平等。所以, 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权利发展之平等性, 加快社会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 是经济法保障农民权益甚至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做到的。
二、农民权益保护下的经济法主要理念
(一) 社会公平正义理念
公平问题不但是人类价值领域的问题, 更是人们的永恒追求目标和政治生活中价值体系所致力于达到的最高目标之一。始终坚持利益协调这一基本的公平原则,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形成一整套更加公正、更为合理、更趋完善的新型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可视为对我国公平制度的一次重要考验。法律不但给予农民们以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公正, 而且还应当赋予其以实质上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 还应当兼顾到机会公平以及分配公平。在公平与效率如何平衡的问题上, 应当始终坚持公平为效率之基础与保障, 全面反对过于追求经济与社会的的高速发展而牺牲了广大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因此, 唯有在落实各经济法主体权利、机会、规则以及分配公平的基础上, 保障社会的总体发展, 如此才能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
(二) 维护社会总体利益理念
经济法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其本位, 但是对于社会关系之调节均应立足于社会总体, 从而维护好社会的总体利益。社会总体利益之实现包含了期待社会上各类利益实现的一种价值追求。但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社会上各种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一种平衡。经济法作为倡导利益平衡的法律, 一定要反映与保障最大多数群体的经济利益, 所以在利益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兼顾之原则。农民群体社会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农民群体的利益也是全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注重于保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不仅能够保护农民个体之利益, 而且还能更好地保障社会总体利益。
(三)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法应当以社会为其本位, 致力于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切实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以及效益, 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这一价值观以公平、公正为重点, 把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进行有效联结, 能够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具体而又实在的利益。依据社会可持续发展之理念, 唯有实实在在地改变农民群体不良的务农环境与较为低下的收入状况, 才能保障其生存与发展所需之权益, 进而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目标。
三、经济法背景下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
(一) 大力改革现行金融体制以及财税体制
一是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当前我国的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以及城市往农村进行流动的体制途径还没有形成,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进而造成农村有效投资的不足。依据反哺农业与大力支持农村建设之原则, 我国必须大力改革财政以及金融体制, 从而为金融资源往农村加以流动创设出合理的机制。政府应当致力于增加农业与非农产业合理发展必须的资金投入, 从而形成适合于现代农业生产特色与农村企业发展所必须的金融组织。例如, 政府应当对民营金融机构创设出相应的准入机制。这理应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自从本世纪初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 农村税费改革之重心就从规范农村地区的税费制度转为创建公共财政制度。要从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转为有效加大农民群众的投入, 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尽管如今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十多年, 但四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均为流转税之承担者, 但和城镇居民比较起来, 农民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因此, 必须继续健全完善当前的税收政策, 建立起城乡一元化的新型税收体制以及各产业均适用的税收管理体系, 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不再专门设置面向农民群体的税种, 让农民们作为纳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和别的社会成员一样的纳税地位, 切实解除其经济负担。唯有如此改革, 才能真正符合经济法所具有的公平、轻税以及宏观调控等原则。
(二) 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强对农民合理权益的保护
农村群众的社保问题、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农村五保户救助问题等涉及到农村群众的重要社会保障问题均需逐步形成较为健全完善的社保管理机制, 逐步将在城市中已较为完善的现行社保制度推广应用到广大农村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应当让农民群众得到相应的文化、医疗以及教育等。一旦农村在此方面能够有切实改进, 那就不会出现大量背井离乡的务工人员了。然而, 现实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门槛非常高、转移难度十分难, 由此而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也是当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中的一大难题。面对农民群体社会保障领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国家必须加大建立符合农民群体特点的社保立法, 比如, 形成适合于具有不稳定就业等特点的农民群体养老保险新机制;为农民们设立大病医保, 从而健全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保机制, 真正实现农村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制度的有效对接。
(三) 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农民群众权益的保护
一是加快《农民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如今, 我国农村中的新型合作化方兴未艾。这一合作化往往是自发形成的, 也就是是农民自身加以组织的, 且其名称多种多样, 一些地方将其命名为专业协会。这样做的的优势是能够确保农民群体的切实权益。原先农村当中所存在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加农户, 前者是强者, 而后者则是弱者, 在强弱分明的状况之下, 弱小一方的农民自然会吃亏。如此一来, 农民群众就自发建立起自身的协会组织, 其经营模式也就成为了协会加公司, 通过协会直接与企业打交道, 以保证农民群体的切实权益。同时, 原先农村生产在定单农业体制下运行, 农民群众只享有生产上的优势, 到了流通领域之中就无法享受到好处。在协会产生之后, 农民群众不但能够分享流通领域之好处, 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之投入, 提升其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在新形势下, 全国人大开始了制定《农民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工作。该法实施之后必然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经营。
二是加快《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产生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状况, 由此而导致大量农民采取集体上访的方法维权, 甚至还会产生群体性事件。所以, 很有必要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建消费者协会一样, 形成表达农民群体合理诉求的法律机制。这就需要制定出能够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民权益保护法》, 给予农民群众以土地权利为中心的财产权, 从而让农民群体权益保护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四、结论
经济法保护 篇5
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大中小股东(中小股东是指在有限公司中出资额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无法参与公司事务之决策,或参与而不能有效地行使权利的股东。其往往具有所占比例小、参与公司管理的职位低或者不能参与管理,对公司事务知情迟延,以及对公司事务知情甚少的特点。)的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影响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健康发展。严重挫伤了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进而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从保护中小股东弱势地位和维护公司制度出发,需要加强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对中小股东的特别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各国公司法为实现股东的实质平等,为实现其快速、有效、健康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并建立了一系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基于配合国有企业改制的立法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这种公司实践纵深发展后出现的问题几乎未作规定,更不用说完整体系的形成了。因而中小股东艰难的前行。公司实践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有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使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的现象在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均非常突出,并制约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公司的发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日益凸现。2005年10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新《公司法》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在内容上既规定了控股股东的义务和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利,又赋予了中小股东权利;在制度安排上,既有事先预防措施的预设,又有弥补于已发生的事后措施;在权利保护方式上,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手段并用,因此制度的总体设计是比较完满的。与原有的《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具有很大进展。
然而,毋庸讳言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股东权益的保护并非尽善尽美、无隙可乘 ,加之我国实行股份公司制度的时间还不长 ,致使现实中对股东权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比肯定这一法律制度更具有积极意义的是对制度设计的冷静思考与清醒正视,如此,新《公司法》这一制度设计有不完满之处。
1.没有解决关联担保问题。
(1)适用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泛与原则。根据《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只要担保的对象是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就适用该制度,而不问担保是否与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利害关系。基于我国控制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普遍现状,这样的规定有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控制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股独大、监管失控与地方利益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如果仅从担保制度方面进行制约,难免会因噎废食,因为给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并非“百害无一利”,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里,它往往会为公司带来收益与效益。应该将担保与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否有利害关系作为表决权排除制度的适用条件,从经济方面安排表决权排除制度的适用性。除此之外,还应该细化表决权排除制度的适用范围,规定排除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表决权的具体适用情形,以便更具有操作性。
2.对累计投票制的反思
累计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累计投票制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中小股东立场必须协调一致,同时股权相差不过于悬殊,否则将不能实现其功能。在一个公众性和开放性的股份有限公司中,更多小股东为投机性股东,其期待利益是获得股票增值收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无持久兴趣,立场很难达成一致;与此相对,在封闭型的有
限责任公司和小型股份公司中,因股东人数少且不过于分散,股权相对集中反而更容易实现其价值。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累计投票制更适合于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国那些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法》规定该制度安排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就值得反思了。
4.对股东知情权的思考
在我国会计信息普遍失真的情况下,《公司法》赋予封闭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的查阅权意义重大,但如何使这项权利实现立法目标,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协调权利行使的便利和防止权利滥用。
公司法的不完善之处对我国的经济会产生恶略的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中小股东这一弱势群体,时刻处在被掠夺和压榨风险之中, 其应有的利益朝不保夕。为了使大、小股东之间由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转化为追求事实上的平等,强化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督促他们履行诚信义务,就必须给予中小股东特殊的法律保护,建立有效中小股东保护的制度体系。这样才会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和世界接轨,健康发展。
因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大股东的表决权加以限制。实践证明,不论是采用一人一票或是一股一票都有其不合理之处,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
2、赋予小股东特定情形下的股份收买请求权。对企业的股份应提倡对外开放,以吸收外部资金的投入,从而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社会化,达到“多股制衡”的效果。
3、在股东及股东会方面:(1)建立“少数股东召集临时股东会制度”。应允许少数股东在一定情况下有权请求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会(我国现规定为1/4以上表决权,过高),且在一定条件下,当董事会不为召集时,可自行召集。这样,少数股东就可以反击大股东及董事会对股东会召集权的操纵,依法利用临时股东会提出自己的主张。(2)在股东建议权、质询权的基础上,设立“股东提案权制度”。在此种制度下,符合一定资格的股东有权提出符合形式要件的提案交股东会审议,基此来改变小股东股微言轻的状况,以平衡小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权利。股
4、在董事会方面:进一步健全董事会决策规则,建立董事会的多元结构,使中小股东有机会进入董事会来代表中小股东的权益。
5、在司法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小股东权益的救济途径:
建立小股东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由于大股东在公司中处于控制地位,他们有可能通过集权、信息封锁等,限制乃至剥夺小股东的知情权。一旦小股东提起诉讼,小股东将难以就自己的诉讼请求举证,这对小股东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建立小股东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有利于从程序上平衡双方在实体权益上的显著差距。
强者的权利如若受到侵犯,自身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矫正这种状况,而弱者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只能更多依靠国家机器进行公力救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自力救济能力是强弱分明的,这种能力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如果不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予以特别关注以及对大股东的权利予以制衡,必将导致对中小股东权利的恣意侵犯。在新出版的公司法中,特别提到了要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这表明,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立法的精神和趋向。然而,这只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中小股东的
权益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措施之探讨
【摘 要】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首要问题,如果任由资本多数决原则来解决股东之间的矛盾,势必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等消极现象,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非常不利。近年来,中小股东权益遭受种种侵害在现代公司运作中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因此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呼声也不断提高,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已成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本文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必要性、容易受侵害原因、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措施思考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
【目 录】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必要性
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措施
中小股东是相对于公司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而言的,他们是现代公司制度与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由于大股东经常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权利不对等。“如果对公司控制者的权利不加约束与监督,他们便有可能以法律所意想不到的方式去不正当地行使法律以正当的目的赋予他们的权利,使公司成为违背公平与正义的工具。[1]”中小股东权益经常成为大股东鱼肉的对象[2]。如果中小股东的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必然引发资本市场的信用危机,挫伤股东投资积极性,最终使公司难以为继。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与公司长远权益息息相关,也可视中小股东权益为资本市场的社会公共权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已成为当今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必要性和原因基础上,结合《公司法》实践,系统阐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各项措施,尽可能解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有效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体系。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必要性
(一)寻求权利义务一致性
总体上讲,所有股东与公司的目标都有一致性,但都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偏差是权利与义务的偏差。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拥有控制和指导代理人活动的权力。但是公司的股东们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管理层并非代表每一个股东的权益,与控股股东更多是合谋,而非制约。董事是公司大股东或有控制权的股东的代理人,他们时刻都在看护大股东的权益,享有超出一般股东权的特殊权利。而公司中小股东,只拥有股份,真正的资本功能归经理人所掌握。因此,本着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对董事与控股股东行为加以特殊的义务约束,才能解决中小股东付出回报不对等的现实问题。
(二)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既然公司要以保障股东权益为根本,那么对待公司股东就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所占股份的差别而区别对待。相对于大股东而言,中小股东是弱势群体。近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我
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缺乏培育还很不完全,股东会由于消极参与和制度欠缺等原因出现了股东会流于形式等问题。股东会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公司事务的决策权几乎完全被董事长、总裁或大股东所控制,中小股东的表决权仅仅在理论上存在,大股东实际上操纵了股东会,这一切都使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无从谈起。如果忽视中小股东的权益需要和享有的权利,就会使公司成为董事、大股东实现自身权益的工具。当中小股东面对大股东的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时,必然会挫伤中小股东积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健全公司法制
股东平等与股权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股东平等表现为公司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没有歧视和差别。股权平等要求股东之间同股、同权、同利,只是形式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我国公司法不够健全,其中重点体现在对中小股东保护不足问题上。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中小股东法律保护问题上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模式体系,开拓中小股东法律保护的新途径,增加中小股东法律救济的新方法。但要适应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必须在切实保护好中小股东的权益问题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公司法制。
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现代公司中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现代公司的管理层负责公司经营管理,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基本脱离公司经营管理,从而产生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问题。代理需要成本,该成本对于所有股东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对于这种损失,中小股东由于先天弱小,大股东就可能转移这种损失给中小股东,而中小股东常常会深受其害而无能为力。
(二)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有股权结构
我国大公司的股权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呈现出与一般国家不同的股权结构,从而造成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关系的扭曲。目前,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有逾70%左右的股权属法人股或国家股。股权高度集中, 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 从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平衡。而在原先的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很少考虑股东的权益,上市以后,由于惯性,自然也就缺乏考虑中小股东权益的意识。在现实“同股同权”的原则下,股权高度集中使“独大”的股份具有较高的控制权力,并且与其他股东存在权益差别,从而非控股股东的权益往往难以在公司运行中得到体现。股权高度集中,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
事会,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平衡。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国有股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所有“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都是一样的,大股东在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之下,由大股东掌握的董事会常常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日常经营中一手遮天,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力约束
从外部治理结构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占很大比重的国有股不能真正流通,股价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价值,导致用脚投票机制的失灵。经理不必象西方国家的经理那样时时警惕来自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的压力,这对通过市场来约束经理层的一系列机制都造成了影响。证券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对企业强有力的监督。而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重要保障的社会审计也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被誉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独立公正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管理层提供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致性发表意见,可以大大减少会计舞弊的可能,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但由于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应有的法律责任意识,更主要的是,为了在并不大的审计市场取得业务,注册会计师往往屈从于企业领导人的意图,甚至与企业领导人相勾结,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欺骗投资者。从内部治理结构来看,股东大会难以发挥监控作用,流于形式。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合并、分立、决算、分配、董事会成员等重大问题都应由股东大会来决定。然而,我国各大公司的股东大会往往受到大股东的操纵,中小股东往往没有机会参加股东大会。在“一股一票”原则下,以分散的公众股为主体的少数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制衡控股股东的行为。董事会实质是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工具。而作为监督机构的监事会,也往往由控股股东所控制,其成员多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地位较低,加之专业知识的缺乏,结果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使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下,由于缺乏对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约束,控股股东便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控制权而不惜牺牲中小股东的权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四)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公司法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未必能完全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如《公司法》的第104条规定:“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3],但没有规定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表决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最低法定比例,这在实践中易导致在股权绝对集中的情况下,股东大会蜕变为大股东会的弊端;或导致在参会股东所持股份数比例较少情况下也能通过决议的情况。同时,在股东大会表决权的计算问题上,《公司法》仍然没有
明确规定出席会议的股东弃权的股份数是否应计入出席股东的表决权数中。因此,一般股东和公司缺乏对抗控股股东侵害其权益的行为的法律手段,而在一定程度上证券监管部门也将国有资产的权益放在首位,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力。另一方面, 中小股东自身缺乏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许多中小股东对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自己的股权不积极,在权益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后也不知道寻求法律的保护,这固然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原因,但与投资者自身的素质也有很大关系。
(五)信息披露不规范
由于会计准则及证券监管信息披露规则的相对滞后以及监管的不严格,许多公司往往不及时、完整、透明地披露有关信息,造成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信息呈现严重的不对称。如对于关联方交易,很多公司含糊其词,不披露有关交易或没有披露交易金额或定价政策,对关联交易定价的确定依据或未作说明,或说明的定价方式各式各样,缺乏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不具体说明制定价格的方法和基础。这样的披露所能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信息使用者往往无法对关联交易作出判断。总体上关联交易的天平总是倾向于关联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对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许多上市公司也是隐而不报,而上市公司改变资金使用用途,广大中小投资者往往要等到报告或中期报告披露以后方能得知募股项目已经更改的信息。而募股项目的更改往往直接体现了大股东的意志,因此投资转移的结果有可能造成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害。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措施
公司股东财产投入公司后,该财产所有权即转归公司,公司股东丧失对财产的所有权,但是获得股权,主要有三项内容: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5]。可以说,股东的权益围绕上述股权展开,因此,中小股东权益的核心保护体现在对股权的有效保障之上。
(一)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1.股东知情权。股东虽然将公司的经营权授予了董事会和经理管理层,但是,股东依然享有了解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权利。股东至少有权获得如下有关公司的实质性信息:
(1)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重大经营信息和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3)大股东及其投票权的行使;
(4)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薪酬政策及董事会成员的相关信息。
2.股东会议召集权和提案权。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定期召开会议,以保障股东的参
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但是,定期股东会议有时还不能满足股东参与重大决策的需要,且股东会一般由董事会负责召集,而董事会一般由控制股东控制。如果任由董事会决定股东会尤其是临时股东会的召集及其决议事项,而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一般以通知为限,控制股东也就可能随意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为有效地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和公司权益,应赋予持有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有临时股东会的召集请求权。同时,一旦这种临时召集请求权遭到董事会拒绝的时候,赋予中小股东享有自行召集权利。该比例通常设定为持有公司股份达到10%以上。在赋予中小股东这种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召集权后,中小股东针对与自己切身权益有关系的事件便可利用该请求权和召集权来通过股东会对自己权益进行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危害行为的发生,使股东大会的决议更符合公司发展和良性运行。
3.董事委派权。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公司法据此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即: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将经营权授予董事会和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同时,股东会有权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董事会须对股东会负责,而经理须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履行其他监督职能。鉴于股东会是非常设性质的议事机构,股东不能仅通过召开股东会的方式获得对公司的有关管理、运营的信息。最直接的渠道是通过股东委派的董事获得相关信息。因此能否委派董事、委派董事所拥有的权利的设定,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而言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重大事项表决权。表决权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重大事项表明自己意志和愿望的权利,是股东作为公司投资成员资格的重要体现。在表决权行使中,“一股一权”是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股份平等。对于关系股东权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董事会及股东会表决通过,并经全体董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一般而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
5.异议股份回购请求权。该项制度发端于美国,并为我国《公司法》所借鉴。异议股份回购请求权是指当股东(大)会做出对股东利害关系产生实质影响的决定时,对该决定持有
异议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以公平的价格回购他们手中的股份,从而退出公司。该制度设计能够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公司是股东投资获利的工具,根据资本多数决原则,在股东会议上,持有公司多数资本的大股东可以通过行使多数表决权,强行实施支配公司资本计划的决议。而这个决议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中小股东有权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尤其是影响自己实质权益的事项作出决定,当股东(大)会被少数控股股东所操纵时,广大中小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回购其股份,则可以使其能够免于权利遭受侵害,而切实保护了异议中小股东自身的投资权益。
6.股权诉权。诉权是一切权利的最后行使保障,股权诉权是指在股东权益受到直接或间接侵害时,依法向国家司法机关寻求救济的权利,是连接股权的私权规范与国家司法保护的公力救济的桥梁。股东诉讼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股权是否能够得以有效实现。我国《公司法》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股东诉讼制度的建立及其逐步发展完善。具体诉权类型包括:损害赔偿之诉、撤销决议之诉、知情权之诉、异议股份回购之诉、司法解散之诉等等。
(二)限制股权滥用
股权滥用集中体现在控股股东身上,表现为控股股东滥用自己权利剥夺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持有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或虽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权益。”[4]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控股股东的意志实质成了公司的意志,中小股东持有的表决权在公司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就变得无足轻重甚至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如果不加以限制,控股股东就会利用其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便利,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实现自身权益的最大化。
1.课以控股股东注意特别义务。注意义务是一种积极义务,要求控股股东在经营公司时要与任何一个谨慎的人在同等情形下对其所经营的事项给予同样的注意,如,当控股股东通过表决权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发生影响时,注意义务是必需的。
2.课以控股股东忠实特别义务。忠实义务是客观性义务、道德性义务和消极义务,要求控股股东行使控制权时除了考虑自己的权益之外,还必须考虑公司权益和其他股东权益,不得使自己的权益与之发生冲突,符合行为公正要求,主要是禁止自我交易和权力滥用。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1款、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
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权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完善五项制度
1.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6]。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只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实际上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对非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如下办法: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以上独立董事,其中至少有1名会计专业人士。独立董事应当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权益。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独立董事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公司董事的资格;(2)具备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则;
(3)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
2.表决权回避制度。根据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规定,当股东(大)会表决的议题与某一股东或某些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存在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不能以其所持表决权参与表决。表决权回避制度实质是对利害关系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表决权的限制或剥夺,对少数股东表决权的强化或扩大,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的作用。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且该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该事项的表决。此外,《公司法》第104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此规定意味着,在我国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强势的背景下,必须对公司所持有的自己的股份(又称库藏股)的表决权予以排除,否则其表决权由公司机关的代理行使会导致最终由大股东行使的结果。
3.累积投票制度。《公司法》第106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此项制度的设计,目的在于使董事会或者监事会中权力达到平衡,以弥补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中小股东代言人进入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供保障,从而起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作用。
4.强制分红制度。对于中小股东而言,由于不具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其最大的权益体现在能否获得公司的稳定回报。如果公司有利润而不分配,可能导致中小股东的预期权益无法实现。因此,应当约定强制分红条款,例如:公司利润分配注重对股东合理的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可以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在公司当年实现盈利时,公司董事会应根据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利润分配预案报股东会批准。原则上公司每年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并且连续任何三个会计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5.外部审计制度。作为公司的股东,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能对自己的权益状态加以理性的判断,进而做出明智的行动决策。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大股东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凭借自己是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密切接触能够获得有关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的详细信息。而中小股东只能依据公司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的公司报告获得有限的信息。为了自己的权益不被控制股东侵害,为了能够在权利被侵害后能够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中小股东必须获得公司的详尽信息。因此,赋予中小股东在特定情形下指定专门审计人员对公司内部管理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这样可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充分保护了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才能够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真正发挥资本功能。有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必须各项措施协调联动,做到资本多数决原则与表决权限制、排除制度相结合,事先预防措施与事后救济措施相结合,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激发所有股东活力,切实推动我国公司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股份的持有越来越分散,中小股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对股份公司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复瑛哲认为,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不但挫伤他们投资的积极性,影响资本市场,而且会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最终影响到公司制度的基石。
随着西方不断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运动,越来越多的学者掀起了一种新型的“股东权本位”思潮,目的是实现被歪曲和神话了的“股东民主”理论。对股东权利尤其是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重新受到重视,成为公司制改革以来衡量一个公司管理层经营业绩好坏与否的标志。复瑛哲认为,以法律的强力实现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和将来仍将是必要的和必不可缺少的。主要体现在:
1、健全公司内部民主制度
公司制度的创设曾被誉为超过了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它为社会迅速募集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法律上的实现方式,满足了广大投资者以有限责任获取最大利益的需求。但客观上说,公司作为股东获取利益的“工具”,其自身并不能产生效益,而是公司内部的各项制度的有效运作,更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内部民主制度是公司各项制度的核心,包括股东民主制度和内部职工民主制度。其中股东民主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持有股份占少数的中小股东和少数股东服从持有股份占多数的大股东或大多数股东的资本多数决原则;二是大股东或多数股东不得欺诈中小股东或少数股东的诚信原则。资本多数决原则在过去公司的运作中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大股东不得欺诈中小股东的诚信原则却常常被大股东或其操纵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所歪曲和滥用。复瑛哲认为,只有健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公司内部民主制度才能得到健全,使股东民主不仅仅是股份制公司内部的一个“神话传说”。
2、实现股份公司制健康发展
随着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的日益多元化,中小股东的投资因多以现金出资,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小股东也成为日益壮大的一个群体。中小股东在将手中的血汗钱交出后,拥有对公司合理使用并得到相应回报的期待权。然而大股东和其控制的公司管理层为谋自己的私利,凭借手中的表决权优势和信息优势,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严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使广大小股东合理的投资期待落空,严重挫伤其投资热情。中小股东由于股少言轻,势单力薄,加之其利益保障制度不健全,往往忍气吞声,或者被迫接受不公正待遇,或者选择“用脚投票”,退出公司,无奈走人。结果将形成股份公司制发展的恶性循环,动摇其发展根基,近几年西方国家频频报出的公司丑闻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复瑛哲认为,只有加强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才能使股份公司制度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3、促进公司法现代化进程
与传统公司法相比,现代公司法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在理论和实践中贯彻了平等公平的政治理念,对中小股东的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不仅仅强调形式上的平等,更注重实质上的平等。不仅强调公司的运作效率,更关注股东间的公平正义,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方式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其救济救济方式也更加灵活。尤其是80年代以来,股东价值论在英美国家出现了强化的趋势,并进一步蔓延到欧洲大陆和日本。所以复瑛哲认为,关注股东利益不仅仅体现在关注股东的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的权益,这不仅仅体现了经济上的平等,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层面的平等思想,促进公司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小企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股力量。仅从数量而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均占各国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在产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等方面也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竞争保护的立法还不完善,为了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应当通过立法来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逐步形成市场的竞争性结构。
一 中小企业竞争保护的立法现状
引导中小企业,主要应体现在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及法律化,积极鼓励或者限制中小企业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其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来保护和推动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中小企业法是国家旨在保护、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的法律。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法律对中小企业的保护仍然存在滞后性,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竞争力较弱、缺乏实现规模效益经济的能力、人民币升值、利润空间受挤压等问题。所以,加快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二 完善中小企业竞争保护的法律措施
研究中小企业的法律权益保护是因为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的竞争,并且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法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加强完善金融法律制度
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通畅的融资渠道,是对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资产额低、融资成本高、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抵押担保难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断层。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1)升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2)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运用法律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可以实行类似于美国政府于1958年颁布的《中小企业管理法》,通过设置中小企业管理局以直接贷款、协调贷款及担保贷款等方式专门管理中小企业。这个管理局下设置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通过股票、债券的方式弥补创办企业的资金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债券担保计划”。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以下调整方案:加快健全融资市场,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加强贷款担保,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来源。另外,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政府建立的小企业管理机构向商业银行提供总担保额的75%,剩下部分由商业银行承担。这种政府提供担保的机制能保障中小企业得到足够的融资支持,为此,政府每年都要提供中小企业信贷保障的预算拨款以弥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2.强化现有法律的实施,健全中小企业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我国已颁布的法律中与中小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此外,200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关于有限合伙的规定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有了法律依据;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为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公平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笔者认为,必须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强化现有法律的实施,完善其配套措施,从而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贯彻《公司法》,推进完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进程。中小企业在其管理经营中,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使公司的经营者在其权限范围内利用其独特的经营才能将企业打理得更好。
最后,应当遵守《会计法》,严格财经制度。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资金状况是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晴雨表。
3.修改税法,利用税收杠杆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保护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税收针对中小企业优惠措施较为单一,主要是降低税率和税收减免两种优惠措施。各国普遍适用的提高税收起征点、投资抵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少采用。我国应采用多种优惠措施,对于中小企业的创办、发展与科技开发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税收优惠措施。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大企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毕竟是“中小”企业,其经济实力与市场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以及在经济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融资难等,中小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所以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从各方面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4.遏制行政性垄断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是遏制行政垄断,反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政垄断对经济生活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它会使某些市场主体获得行政权力的不当支持或片面保护,从而造成市场竞争的非公平、低效率,在此过程中政府腐败也就在所难免。当前,行政垄断在我国主要有几种表现:在纵向的行业内,它们表现为行业垄断,如承担着管理行业任务的大企业集团以及挂靠中央直属机关的企业;在横向的行政区域内,它们表现为地区垄断,或称地方保护主义。此外,还表现为企业合并中的“拉郎配”,即政府强迫企业加入某个企业集团,或者强迫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接受某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中的“弱者”中小企业不会成为行政垄断的宠儿,大量诚信的中小企业无力通过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发展自己,甚至保护自己的竞争利益,行政垄断已成为遏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行政垄断所带来的危害不仅波及中小企业,而且对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具有极大的威胁,应当将对其规制列入立法议程。三 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自身属性及国内外的经济大气候是导致中小企业陷入资金困局、效益困局、发展空间困局三大困境的主要原因。化解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路径是拓展融资渠道、实行结构性降税和产业升级。国家应通过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等宏观调控手段保障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缩小不同经济体实力差距,保障总体经济平衡发展
1、张某与鞋厂订立的合同是否成立?效力如何?
答: 张某与鞋厂订立的合同是成立的,有效的,根据合同法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权终止后已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属于表见代理,鞋厂属于善意第三人,此合同有效,对于张某的越权代理属于商场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中,不能因此判定张某与鞋厂的合同无效。
2、张某与服装厂订立的合同是否成立?效力如何?
答: 张某与服装厂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根据《合同法》无效合同法定情形第二款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合同无效。服装厂明知张某的授权已被撤销,仍以不法利诱的方式,与张某串通订立合同,违背了商场的意思表示,损害了商场的利益,属无效合同。
3、该案如何处理 ?
答: 商场与鞋厂的合同应该履行,支付货款。对于商场与服装厂的合同,商场不支付货款。
1、甲以劳务作价5000元出资,是否可以?
答: 不能以劳务出资作价5000元出资,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劳务出资。但是需要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由于乙不同意,所以不能以劳务出资作价5000元出资。
2、如何选任清算人?
答: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清算人可以由全体合伙人担任,亦可以经全体合伙人半数同意,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十五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担任清算人,还可以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十五日内还没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人。
3、如何认定乙的出资?
答; 乙的出资为货币出资,合法有效。
4、甲是否可以退火?
答: 甲可以退伙,首先甲基于正当理由认为合伙企业已经没有希望,其次甲提前告知了其他合伙人,尽到了告知义务,最后甲的退伙未给合伙事务造成不利影响或者损害合伙企业利益将自己的出资份额转让给内部合伙人丙,未影响合伙企业的人合性。
5、丁是否可以房屋的使用权出资?
答: 丁可以以房屋的使用权出资,属于财产权利出资,且经过其他合伙人的同意。
6、在清算期间,如果全体合伙人以个人财产承担清算责任后,仍不能清偿合伙企业的债务,如何处理。
答:全体合伙人承担起未清偿的债务责任,《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首先应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还规定;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7、合伙企业是否应该赔偿汽车价款25万元?
答: 合伙企业不应该赔车价款25万,首先丙只是以使用权作为出资,而非是使用权作为出资,故企业不应该负责车的价款,有约定应该根据相关约定负责赔偿,划分好相关责任,应该属于相关事故责任人负责或者保险公司负责。
8、财产按照什么顺序清偿?
答: 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顺序。(1)支付清偿费用(2)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3)缴付所欠税款(4)清偿合伙企业债务(5)还有剩余财产的
9、丙之子是否可以成为合伙人?
答: 丙之子不可以成为合伙人,合伙人死亡或者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
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因其他合伙人甲乙丁不同意,所以丙之子不可以成为合伙人。
10、乙反对甲将其出资份额转让给丁,反对是否有效? 答: 反对无效,《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其他合伙人,甲只要将此决定告知其他合伙人即可,所以乙的反对无效。
11、张某是否可以向合伙企业主张乙拖欠他15万元债款?
答: 不可以,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个人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该债权人不得语气对某个合伙的债权而主张抵销其对合伙企业所负的债务,此即为债权人抵消权禁止。
12、甲是否可以将其份额转让给李某?
答: 不可以,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因合伙人丁不同意,所以不可转让。
经济法保护 篇6
《小康》:从这个案子中,有哪些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赵宏瑞:刘宝顺的案子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政府登记机关“公示公信”出来的民事行为效力模糊、甚至无效。
各类财产权利的登记备案,本身对于各类维权,特别是不动产维权、股份维权、知识维权都是重要的。这在法律上体现为“公示公信”的原则,目的是明确财产归属、方便财产的定价和市场流通。
本案发生的矛盾,在于登记机关“公示公信”出来的知识产权权属信息可能是错的!这样一来,发给市场经济的信号也就可能根本地“公示公信”错了。错了的代价,可能涉及数百亿市场价值的终极权属。
法律往往通过“公示公信”来表明权属,但法律规定:确认权属,要依据民法、合同法,也就是说这些财产权利的原始取得,要么是你亲手创造的、要么是你基于真实意思的合同转让而买来的;确认财产权利的合法取得,是确定财产权属的关键,它不受“公示公信”和登记备案的法律影响。一般来讲,错误的“公示公信”往往潜藏着财产权利违法取得的情形。
刘宝顺的案子恰恰体现了“确定权属”与“公示公信”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改良法律。十六大、十七大所规定的建设法治国家目标中,都有改良法律一项。
《小康》:如何看待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赵宏瑞:保护知识产权人等同于保护知识经济。德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德国的法律规定:版权作者和所有权人只能是自然人、而非美国法律和我国法律规定的那样——因雇佣、投资、转让民事关系产生的版权可以归公司法人拥有。德国法律锁定保护自然人,是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手段!也许在法律改良这个具体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弃师于美、借鉴于德了。
知识产权的背后等于知识经济,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保护本国的知识经济,保护知识产权人当然也等同于保护知识经济。我们耳熟能详的对知识产权人最好的保护的例子,就是袁隆平。但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人保护面儿上看,似乎还不足够宽泛。政府登记机关并没有统计数字公布我国有多少个专利发明人,我们感到国家目前实际拥有知识产权的人口比例并不高,我国以前也没有像西方那么长的知识产权保护历史,可以说,每一位中国专利发明人,都应当是“重点保护对象”!
我们的政府统计我国的煤炭储量、统计我国的石油储量,但其实,还更应当统计我国的知识产权人口储量!据了解,中共中央统战部在提出“社会新阶层”理论时,可能有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人口储量”进行过粗略估算。这部分人口,拥有中国一半的知识产权,同时拉动中国三分之一的就业和税收。目前看来,知识经济的意义,要远高于其对国内税收的贡献,及对消化社会就业的贡献。
《小康》:如何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经济创新保护体系和机制?
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篇7
一、弱势群体的概述
弱势群体在学术界具有不同的定义, 导致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等, 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一是社会转型。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 为此出现了“农民工”, 而农民工的出现相对于城市人口则属于弱势群体, 因此该部分人群缺乏完善的城市保障体系。例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被剥夺、农民工劳动权被侵犯等等;二是经济转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济转型必须会剥夺传统工业体制下劳动者的权益, 例如当前国企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提前退休、离休人员则面临着无法就业的问题;三是政策因素。以当前高等教育为例, 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教育政策的不合理,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造成大学生成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主要分为结构性弱势群体和功能性弱势群体。结构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 比如农民、清洁工人等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功能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成员自身因素而导致的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 比例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的人员。
二、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现状分析
经济法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以此平衡社会利益与私人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发展。经济法的核心就是扶助弱势群体, 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经济法对保护弱势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法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使得经济法在弱势群体保护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 市场规制体系还不完善
国家利用手中的职能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与监督, 从而达到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 规则体系是政府发挥弱势保护职能的工具, 但是纵观我国规制体系其存在不少的缺陷, 以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为例,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因为网购而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纵观这些繁多的网购纠纷不外乎是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并且制定了约束商家的条款,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消费者在了解商品信息时存在一定的欺诈性, 基于网点地址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在维权时存在维权地点不明确的问题, 最终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二) 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充分利用经济杠杆
税收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过税收可以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但是由于我国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其在弱势群体保护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保护。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国家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但是由于在具体的实践上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例如商业银行基于自身风险控制出台了刁难中小企业信贷的条款, 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向金融机构进行信贷业务;二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主要应用与工业发展, 而忽视对农业的投入, 结果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低微, 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农业发展缺乏所有权有关, 由于土地缺乏所有权规定, 导致农民在发展集团经济时存在管理权与经营权相矛盾的问题, 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 贫富差距日益严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贫富差距,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规定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在1亿之多, 由此可见我国贫富差距已经超出了合理的限度, 然而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奢饰品消费大国。一方面是基本温饱没有达到的贫困人群, 另一方面确实挥金如土的奢饰消费。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我国经济运行管理不到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 尤其是环保法的缺失导致很多人利用牺牲自然资源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结果造成的恶果需要公众承担;二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缺失。看病贵、因病致贫是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的真实写照。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公平、导致弱势群体出现看病难的问题。
三、完善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对策
(一) 建立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职能:一是政府要合理参与市场规制制定中。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容合理使用经济手段对经济秩序进行调整, 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二是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要加强信用系统的建设, 尤其是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 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垄断规则;三是构建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制度体系。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需要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 若没有程序保障实体法的立法价值无法实现。在司法过程中, 必须确保程序公正, 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应以实证效果的实现为目的。不仅要做出公正的判决, 而却要使判决得到公正地执行。
(二) 完善税法、解决贫富差距矛盾
税收是国家手中掌握用以矫正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而矫正个人收入差距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规范初次分配的各个环节, 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整顿不合理收入, 限制垄断行业的利润及其职工的过高收入:其次通过完善税制和加强征管, 建立起一个多税种协调配合, 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调控体系以充分发挥税收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
(三) 完善劳动法, 促进充分就业和平等就业
就业不仅是下岗失业人员第一位的需求, 也是城市农民工、妇女等弱势群体融人社会、取得自尊的重要保证。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是救助弱势群体的治本之策。国家对确有发展潜力或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者, 除了应当积极创造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 尽最大努力使他们通过就业获得有保证的、可持续的生活条件外, 还应在《劳动法》“促进就业”, “职业培训”等章节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支持与保护。
(四) 构建多层次的保护途径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因此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拓宽其他途径, 让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成为一个全民自觉的社会问题:一是赋予弱势群体自力救济权。自力救济是最直接的救济方式, 从我国目前来看, 应当赋予弱势群体一定条件下自力救济权。弱势群体无论是经济力量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社会的底层,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单凭公力救济无法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赋予弱势群体一定条件下的自力救济权还能够更好的促使其积极主张权利, 通过法律途径得到更多的救济;二是建立弱势群体救助团体。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 通过立法鼓励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建立自己的社会团体。弱势群体单个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只有借助社会团体组织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不仅如此弱势群体团体还应当是弱势群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通过团体组织主张权利, 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五) 弱势群体也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弱势群体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 不断优化自己, 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努力自己缩小与强者的差距。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 用合法有效地途径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纠纷。
参考文献
[1]金姬.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03) .
经济法视野下的消费者保护 篇8
一、经济法和消费者保护
(一)经济法和消费者
经济法能够直接对商家和各种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者的自身经济权利和行为进行管理的主题。经济法由于是直接参与进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因此也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要素。首先,经济法具有多样性。经济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对象是不断调整的,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各种商家,其在经济法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尽相同可以随时变化的。例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当其依法进行缴税纳税时,是扮演着纳税人这一角色。而当其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则又扮演着经营者的角色。
(二)消费者在经济法中的定位
正确的对消费者在经济法中进行定位,是通过经济法对消费者自身的权益进行保护的前提条件。首先,在消费者的主体在经济法中应该定位为个人。虽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权益保护法的前提是个人消费者,但将消费者在经济法中定位为个人在国际法律层面上是常态。尤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对消费者这一名词进行解释和定位的时候,也是将其定位为个人。由于个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和服务商在进行商品交易和购买的过程中是处于相对弱势处境,为此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初衷就是帮助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进而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应该获得的权利和利益。而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和单位在进行商品交易中并不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其次,对消费者进行定位时需要明确其处于“消费”或者“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只有个人符合消费者进行“消费”或者“享受服务”这一特点,才能将其定义为消费者,进而使用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自身权利的保护。例如,近年来较为轰动的“知假买假”以及“打假队”等事件在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向商家维护自身权益时,需要对其是否属于“消费”、“享受服务”进行界定以明确其是否属于消费者而接受有关经济法的保护。第三,经济法对消费者的保护范围亟需扩大化。虽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只有是进行生活消费的过程中购买和享受的服务才受到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何种消费才能算作“生活消费”。事实上,现阶段随着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商品层出不穷,而且商品也逐渐趋向科技化和专业化。这使得消费者在进行商品的交易购买和享受服务时很难对具体的商品进行明确的了解。这就导致了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对称,也增进了消费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而且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面临着掌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导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也继续将保护的范围扩大化。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经济学理论的要求
在经济学理论中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定义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元素,而且将消费者定义为三个元素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这三个元素中,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存在着被保护和保护的关系,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购买和交易的关系。可以说消费者是连接三个元素的关键结点。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亟需消费者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以加速消费型社会的形成。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的再生产角度进行分析,如果生产出现了迟滞就会影响消费。但是当消费出现了迟滞,生产将会出现停止。在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因此,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对消费者自身权益进行保护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的进行,进而不但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更促进了生产者的利益。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政治目标的体现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政府规定的货币完成交易。这种购买行为和交易过程不仅仅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同时也体现了政府自身政治目标以及政府和消费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消费型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自身并未有特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团体形成,而且政府在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持有消极态度,那么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权益的损害且无法通过法律的手段对自身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那么将会极大的迟滞消费型社会转型和建设。对于政府而言,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建立在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如果政府对自身所掌握的权利是通过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企业进行权利寻租,其政治目标最终体现的也偏离了保护消费者这一轨道。例如,前几年凡是涉及物价涨价的听证会,几乎都是“逢听必涨”,导致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
(三)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地位需要经济法对其进行保护
经济法在被赋予了管理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对自身的权利以及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利进行制衡和限制。在实际的市场消费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是处于相对强势的一方。而消费者由于其经受风险的程度远远低于生产经营者,而且其掌握的信息也远不如生产经营者掌握的信息全面具体,因此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也是近年来“霸王条款”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经济法需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方式以维持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在权利上的平衡。
三、目前对消费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相关市场规制法制定内容上的缺失导致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力度不够。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市场规制法的立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对消费者自身权益进行保护。因此,也可以说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就是市场规制法制定和立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我国在市场规制法的制定和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市场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消费市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和维护。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在颁布之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由于其指定之初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换挡期,不论是对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还是法律意识都相对淡薄,导致《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存在一定的缺失。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时制定的法律法规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消费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例如,在对不正当竞争进行定义时就只是单纯的以生产经营者的角度进行定义而将消费者自身权益的保护排除在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不正当竞争法》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使得在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时难以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其次,在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由于执法机构自身水平的问题,使得难以形成强制效力。为了促进本地经济水平的发展,部分政府对生产假冒伪劣的厂家存在一定的放纵态度。在执法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对于违法的问题其处罚力度也较轻,难以对违法的生产经营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甚至部分政府和生产经营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使得生产假冒伪劣的厂家面对执法监管有恃无恐。政府部门进行执法的种种行为无不使得生产经营厂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足够的监督监管,进而影响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同时,部分执法机构自身素质较低,对消费者举报的企业在取证和处理工作上存有一定的漏洞,甚至取证、处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畏手畏脚。这也使得生产经营者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进而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利益。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保护过程的完善
首先,通过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需要构建完善的经济法体系。随着《反垄断法》的制定和颁发,为完善经济法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只有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对有关的经济法的立法目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等从新整理,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惩罚措施以保证经济法体系的顺利运转。通过建立惩罚性措施提高经济法在市场经营和消费服务过程中的威慑力,使得生产经营厂家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法律和经济风险。而且,通过扩大惩罚措施以及经济赔付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其次,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也是适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表现。政府是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起到管理作用的主体。而执法队伍是政府实施对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的手段。因此,需要在执法队伍中普及有关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当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遇到有关消费纠纷时,执法人员能够充分使用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明确问题原因,既不偏袒生产经营者,同时也不侵害消费者自身的权益,真正使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同时,强化执法队伍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取证调查的手段和能力,进而减少因不法厂商和商家销毁证据、影响调查。第三,还需要拓宽司法渠道以保证消费者充分使用经济法保护自身权益。由于法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即使经济法制定和实施工作再扎实也难以使得普通的消费者能够合理的使用经济法。这就要求对司法渠道进行一定的拓宽,通过增加公诉机关、提高公益诉讼组织权利的方式帮助消费者使用经济法这一有力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郑鹏程.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J].中国法学,2003.
[2]张明华.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
[3]王欣新,孙向齐.完善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 篇9
1 国外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发展现状
规范性的法律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公路法律法规, 而且种类较多, 主要包括道路分级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手段、管理职能和方法等。
例如,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道路交通由原先的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其运输部的职能主要通过相关组织机构来实现, 如办公室、业务局等;而公路局是其中较大的组织机构, 该组织机构的任务是不断引导和创新, 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此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性。运输部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对道路交通实施全面管理。市政府交通局的主要职责为交通监控、交通信号、道路标志标线建设及停车管理等。又如, 在加拿大的宪法中明确规定, 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等工作由各省市政府负责, 该国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是运输部。英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则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负责。公路管理部门则以高新科技力量为基础, 积极执行和落实交通技术设施提供、交通控制、交通预测、交通数据采集等任务。
国外公路管理体制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公路保护与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均实行统一化管理。通过制定明确与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强化公路保护管理工作, 使其法律化和制度化, 这样有利于理顺政府关系;各级公路保护职责明确分工, 通过分级管理, 可理清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落后等方面, 这些不足之处使得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潜在制度供给大于实际制度供给,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我国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与法理学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理论依据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不清, 要想提高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效率, 就需要不断引导和创新制度, 明确产权关系, 减少产权转让, 保护成本。产权关系不清是由于管理过于分散, 致使公路运营管理的职责和权利无法统一, 同时, 公路运营企业改造不彻底, 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和优化。
在现代公路国有资产的法人产权制度明确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的地位受法律保护, 法人资产也同样不容侵犯。法人产权制度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属于出资人, 但资产唯一占有主体仍是法人。要实现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 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完善治理结构。并以经济手段为辅助,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完善协调机制,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建设和完善制度规则为出发点, 加强监督机制。
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角度分析,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完善、先进的制度能够改善和解决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同时可以合理选择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最佳路径,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2.2 法理学理论依据
从整体上来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法律关系就是国家与公众间的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其关系类型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以行政相对人为标准可分为两类, 即公路管理机构与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关系和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使用者间的关系;以法律关系为标准也可分为两类, 即秩序管理关系与路产管理关系。
另外, 要充分认识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主体职责、职权和责任。了解和清楚性能好、安全性高的公路是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义务。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角度分析, 公路行政管理与组织养护管理都是公路保护的重要内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职权为秩序管理和路产管理。公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实现维护公路法所设定的一系列管理秩序, 要明确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相关责任, 就需要满足权利、义务、责任保持一致的要求。
3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和路径
3.1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
前已述及,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公路保护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仍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 因此,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应从这两方面开始入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既有自身属性的影响, 也有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为指导,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实质性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在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以往的制度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阻碍, 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必须改革旧体制, 建立新体制。从政治与经济方面分析, 部门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管理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前者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 后者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也必须转向为市场经济服务, 为所有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 本文认为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立公路养护体系, 其是公路保护的基础, 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公路及其他设施的完好, 及时发现受损问题并及时修复受损部位, 确保公路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畅通性。
(2) 建立公路国有路产投资体系, 其是公路国有路产增值的物质基础, 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网, 规范路产投资行为, 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交付质量优良的路产。
(3) 建立路政管理体系, 其是国有路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 对维护路产, 保证路产完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上述3个体系进行有机整合, 做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对提高公路保护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3.2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需依赖有效路径, 路径依赖既有一定的优点, 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当制度建设步入某种路径后, 其既定方向会在未来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产生发展的惯性。因此, 在过去做出的选择对其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明确改革路径的基础上,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可能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也可能在原来错误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可知,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受制度环境的影响, 其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内容由制度环境来决定。作为一个基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制度环境规定了国家政体的性质和组织的相互关系, 因此, 制度环境在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和约束条件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制度环境的变化方式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国制度环境逐步调整的情况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将呈现出持续、温和的渐进式特点。
以公路保护自身特点为基础, 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形式,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应以公路管理机构的全面探索与领导、组织和协调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 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前提, 充分发挥公路保护机构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总之,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若能够有效地加以规制, 对保护公路路产资源, 维护公路产权等方面将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实际情况,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 提出了构建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与路径选择, 旨在为构建符合国情、法律法规及公路实际情况的公路经济行政保护新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雪.完善民营经济私有财产权行政保护的路径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1) .
[2]汪应明.市场经济应注重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行政与法, 2008 (11) .
[3]陈刚.发达国家强化专利权行政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与经济, 2010, 23 (6) .
[4]刘麟.专利权行政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完善[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经济法保护 篇10
一、网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遇到的问题
(一) 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消费者都有了解购买的产品、所使用的商品以及相关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具体情况的权利。要想有效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必须有在进行购物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合。可是对于网购而言, 其虚拟性非常强, 因此其所提供的信息与产品不一致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性,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 难以保证交易安全
网购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 分别为网下汇款以及网上银行支付。但是有诸多不法分子经常通过一些程序来盗用消费者银行卡帐号以及用户密码。此外, 因为支付系统不完善, 这样就不能有效保证交易安全, 所以许多消费者因为受到网购欺骗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 消费者退货、换货困难
因为网络具有非常强大的虚拟性, 所以网上许多经营者都没有真实的经营地址, 并且几乎都不会向消费者提供具体的销售凭证以及购物发票。这种情况下, 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矛盾时, 经营者就会以诸多的理由拒绝退货或换货。在进行网购时, 因为货物流通的速度很快, 这样消费者要求退换货时就需要比较多的时间, 因此造成了消费者退换货存在非常多的困难。
二、给予消费者经济法保护的重要性
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权利, 其与网络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如果网络消费者不能真正相信网络经济, 就会严重阻碍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年, 网购投诉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于消费者自身而言, 网购具有非常多的优点, 如具有高效性、便捷性以及廉价性;此外, 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因此其又具有非常高的虚拟性、科技性。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 导致消费者在进行网购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 诸多不法分子都利用这个机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并且以假乱真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 消费者受骗的情况经常发生, 诸多消费者权益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侵害。有许多团购网站过分夸大对自身的宣传, 当消费者选购其商品时最终发现, 实际购买的商品与网站的广告不一致, 并且团购的商品与实际商品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在质量方面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无法达到消费者心中的诸多需求,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所遇到的网购问题中, 团购商品存在质量是最为严重且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
三、完善经济法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 完善网络交易制度
对于传统的交易模式而言, 当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准备进入市场时, 首先要去工商行政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申请, 申请成功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登记, 这样最终才能进入市场获得经营项目的具体资格。近年来, 我国的网络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在网络市场中, 诸多的网络交易平台也不断地涌现出来, 最终形成了有效的商业规模, 并且不断地将其进行扩大。在这种形式下, 要求国家的相关干预机关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市场监督, 采取合理的措施将网络交易市场进行净化, 通过这种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诸多争议的发生, 并且能对网站进行有效的规范, 最终能够有效保证网站可以顺利进行设立, 并且能够顺利的运作。此外, 针对网络市场实行市场备案以及市场准入机制, 最终成功实现双重的管理机制。国家想要有效的对市场的交易活动进行干预, 合理制定市场准入制度显得至关重要。另外, 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人员在进行登记与注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最终可以保证能够顺利获得营业执照;与此同时也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并且办理互联网信息赋予增值电信业务的经营许可证, 所需要上报的主要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其他一些电信管理机构等。在成功申请许可证并且注册后, 经营人员需要将网站经营许可证的号码进行公示, 要求位置一定是非常明显的, 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 所提供网络平台的相关人员首先获得经营许可证后, 并在相应的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 这个过程被称为网络交易中的备案制度。
(二) 完善司法
(1) 合理建立解决网上诸多争议、矛盾的机制。目前来看, 即使国家的法律法规极其严厉, 但是否能够严格遵守还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有高度的法律观念, 所以就会出现诸多的不法人员总是欺骗消费者, 严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造成网络交易中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要有效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 保证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的安全, 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必须要制定一些规则, 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交易可以顺利的进行。像淘宝网站针对这种情况主要制定的规则有《淘宝商城交易通用规则和判断规则》与《个人交易平台争议解决补充规则》, 这些规则的制定, 有效地保证了网络交易的安全。通过这些规则, 能够明确的判断出谁才是过错方, 之后内部对过错方进行相应的惩罚, 其惩罚的手段主要包括禁止交易并注销登录。最后, 如果争议的双方都对处理的结果表示认同, 此时网络平台内部制定的这些解决机制就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作用;可是对于这种机制而言, 由于其不具有法律效应, 所以仅通过交易平台就想将内部产生的纠纷有效的解决是不够的, 最终仍然需要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事项以及规则制度来进行有效解决。
(2) 完善法院管辖制度, 对网络消费者进行特殊的保护。诸多不法分子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 最终就要拿起有利的武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一件有利武器便是诉讼。对于网络而言, 其覆盖面非常广泛, 几乎覆盖了全球, 在为诸多消费者带来便利与益处的同时也给法院的管辖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为了保证法院管辖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将法院管辖制度进行完善显得至关重要, 将可能发生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明确, 最终能够保证消费者的诉讼可以顺利的进行, 有效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求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经营人员能够主动承担举证责任, 有效减轻消费者的维权负担
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纠纷, 并且网络交易双方的记录主要保存在网络经营人员以及提供网络服务平台人员的手中;这样, 消费者就不能及时提供有力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形下, 往往是保存证据的相关人员以及网络经营人员拿出相关的证据将消费者的一些主张进行否决, 并且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这样便可以得出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纠纷与受到侵犯过程中所提供的相关证据的提出特征具有一致性, 所以要求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相关的经营人员能够主动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这样就能够有效减轻消费者的维权负担。
(三) 完善法律监督
对于政府而言, 其主要是市场经济宏观的调控者与有效维持市场秩序的规范者, 其能够对市场的网络交易进行有效而明确的规范, 保证经济能够全方位的增长, 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也是政府的义务。
(1)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职能, 并要求相关部门加以配合与支持。对于工商行政管理而言, 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 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针对一些不法行为以及一些违法分子需要采取行政执法手段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处理, 最终有效维护市场的秩序。此外, 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一些不遵守市场规则的违法人员以及违法行为与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管。在进行网络商务经营时, 一定要合理有效的对法律进行及时的修正或者变更,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国家的商务以及信息产业部门也要给于充分的支持, 并配合其相应的工作, 将诸多部门合理地组织在一起, 共同商讨研究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2) 建立网络监管与执法机制, 有效提高网络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管与网络执法机制, 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统一, 需要对我国所有的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 主要是通过联网的形式进行必要的管理。这样, 我国所有的工商行政部门就能够通过网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最终实现共同协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网上监管, 当发现违法人员或者违法行为时, 工商部门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违法事件进行必要的监管。此外, 还需要选派综合素质高的执法人员进行执法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执法。
(3) 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 创建良好的网络监管执法环境。在进行社会舆论宣传的过程中, 有效地利用报纸、期刊、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等一些媒体, 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研究诸多方法以及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必要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知识,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网购消费者在进行网络交易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安全意识。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当发现违法行为时, 要及时将其公布于众, 最终能够使社会公众对于网络不断变化的新花样有所了解与警惕, 最终有效提高自身的网购警觉性。
(四)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目前为止, 消法已经在不断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中, 但是除了应该对以往的消费领域进行相应的完善之外, 也应该研究出具体的措施对网上的消费领域进行必要的完善。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应该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交易安全权等权利进行必要的完善;此外, 还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消费者的一些义务进行保护。针对网上消费的经营者, 其必须要对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的服务做出承诺与保障, 最终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网购在给消费者带来快捷与便利的同时, 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困扰。为了能够充分的体现网购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 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对消费者的自身权利保护进行充分的研究, 使消费者能够有效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研究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的有力措施, 最终创建出良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者对网购的信任度, 真正实现网上公平交易, 将消费者网上消费的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加快网上消费市场的发展步伐, 有效促进网上经济的快速发展, 充分体现出网上购物的意义与价值, 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阎武.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2, 2 (02) .
[2]刘志鸿.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1, 3 (21) .
[3]郭盛男.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2, 9 (06) .
民族经济与民族权利保护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民族权利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04-02
我们所讲的民族经济主要是讲民族聚居地的物质生活条件问题;其中当然的核心问题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主要问题是西部的民族经济发展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地区。国家在‘七五计划中,把整个国土从经济上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区域,其中西部地区是指大西北、大西南的山区高原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等12个省、区、市。在全国总面积中,西部地区面积大约占70%左右,而在西部地区的总面积中,少数民族分布区则又占了80%以上,在全国56个民族中,聚居在西部地区的51个少数民族,其人口总数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6.1%。地区经济发展实质上也就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因此,我们分析论证这一问题也主要以西部经济态势,主要以民族地方的态势为依据。
一、民族地区经济整体滞后是民族权利保护不力的根源
中国古代的文人贾谊曾有“仓廪实而知礼节”之语。历史事实表明一个真理,即经济发展是民众懂礼守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海商法和罗马法复兴的历史背景时曾指出:“在现代各国人民那里,工业和贸易瓦解了封建的共同体形式。因此对他们来说,随着私有制和私法的产生,便开始了一个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在中世纪进行广泛的海上贸易第一个阿马尔非也制定了航海法。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了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2]马克思的分析,充分表明经济的发展促使法律与权利地生成,同时也表明了一个真理,即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权利的存在,而且权利的合理保护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马恩在对于这一问题分析时,精辟地指出由于有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资本家们对资本的安全,尤其是长远的安全,充满了信心,他们才有“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经济滞后不仅需要进一步地发展生产力,而且更需要权利对经济发展地确认与保护。
西部的经济态势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城镇化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还非常低,1999年城镇化水平只有21.04%,远远低于全国同期30.9%的水平,2000年全国的城镇比率为36.1%,而西北4省区的城镇化率仅28.7%,比东部低17.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相当于90年代初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城镇水平最低的区域之一;城市密度是东部的6.47%和全国的21.43%,建制镇密度只有东部的3.38%和全国的10.51%。”[4]总之,“民族地区城市规模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极不平衡。城镇化的滞后导致生产集聚效应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4]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除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在很大程度上要对民族地区从立法上给予相应特别权利规定,并且对已有的权利规定,通过系统制度的设立,以保证权利落到实处,而不至于流于形式。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斯指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价值。”[5]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国家必须更多注意民族的权利及权利保护状况,我们相信“普遍信念从来就认为,利用法律去扩大经济上的生产能力是最好的社会发展手段或措施。”[5]
二、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权利保护的客观基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民族地区有经济滞后与法律权利需求的内在关系,特殊的地理环境本身也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但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独龙族就居住于我国云南贡山的独龙江两岸之独立山上,仅从县政府所在地到独龙江就要走好几天的路程,而且要翻越海拔3700多米的高黎贡山。该山一年之中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大雪封山,交通不通。”[6]“如果把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的空间分布与生态脆弱地带的空间分布叠加分析更可发现,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基本上分布在我国四大生态脆弱的地带中的西南石山岩溶地区、北方黄土地区和西北荒漠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地势高而陡峭,山地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易于产生大面积水土流失,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例如,贵州省的山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而坝子仅占3%,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大坎的省份。)”[6]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差,不仅造成了众所周知的落后的事实,而且也导致民族地区法律意识淡薄,权利观念虚无的社会现象。比如“怒族、佤族、独龙族等某些成员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拜物教,普遍保留着杀牲祭鬼、剽牛等传统习俗,部分成员每年都要杀牛或猪(杀鸡、羊就更普遍了)用以祭鬼神,以求神灵的保佑。”[6]这样的情况必然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对权利存在普遍的漠视,自然就更谈不上对权利的尊重与权利的保护问题了,是严重的权利缺失现象。更严重的是“在许多地方,对土地的归属仍以习惯和约定俗成为主(习惯法),土地证的使用并不普遍,实际上,在一些边远山区,深山老林中也难以使用。可以说,许多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商品经济尚未发展起来,其成员对于土地的产权观念极为模糊的,他们尚不理解,当然难以使用。”[6]因此,在民族地方以特殊权利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地理及其自然环境的内在必需,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不解决这些地区的民族权利保护问题,想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实属痴人说梦。
三、现在经济态势下民族权利保护的几点思考
第一,国家层面的关于民族权利保护立法应当进一步加强。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的有关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权利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并且在宪法的层面也对民族权利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权利维护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衡量,还是有相当缺憾,如在国家层面的一些立法,对民族权利保护,还有相当缺失,如在三大诉讼法中,有关民族权利保护的条款相当少,应当有单独的民族诉讼立法,如民族习惯和国家法律冲突的时候,如何在诉讼法中体现和协调。同时,应当有实体法上的单独权利设定。这样,从立法的权威上可以体现出国家对民族权利维护和保障的决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推进民族地区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进程。
第二,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法律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虽然我国在民族地区的法律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的法治推进工作还是比较滞后,所以应当在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法律工作的投入,包括资金和人才投入,鼓励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从事法律工作,通过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助于改变原有工作拖沓和不利的状态。如在海南省,应当向黎族、苗族聚居区的行政县市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这样可以改变当地法律工作者生活和办公条件,同时,由于新的人才,是相当一批人才引进,能够带来很多新的法律观念,这样就可以形成对原来的不科学法律观的冲击和影响,从而有效提高当地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首先懂得自身权利遭受侵害时主张自己的权利和寻求应该的权利救济途径。
第三,多样动感的法制宣传。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求当地的公检法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精心准备一些内容切合当地实际,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进行常态化的法治宣传工作,而不是现在的走过场的法治宣传。有些工作不是一时的,也不是一个政绩的形式,而是扎实的民生工程,法治宣传就是这样的工作。如可以在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长期的法治宣传点,各个涉法机关可以轮流驻村进行法治讲座、法治电影电视播放等,还可以长期制作一些生动的,容易明白的宣传画,还可以进行有奖问答竞赛等形式,总之,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提高村民,尤其是民族村民的法律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和价值。
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与努力,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广大民族地区,民族同胞的权利,将有着一个崭新的面貌,这是一个可以相信与期待的现实。
参考文献:
[1]许荣生.民族理论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2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4]李俊杰.从民族地区小康进程研究[J].民族问题研究,2000,
(2).
[5]王佐龙.法社会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与权利扶贫[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2).
[6]李岚.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J].民族问题研究,2004,(4).
经济法保护 篇12
一、消费者知情权概述
所谓知情权是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自然人、法人等享有的获取信息的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与服务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无论是信息资源, 还是处理技术的水平, 由于交易主体不同, 因而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 掌握信息的优劣势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 一般通过经营者获得相应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会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信息往往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全面、客观、真实将信息告知消费者。
二、经济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济法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实际上就是保护消费者的私权。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 它是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 一方面是国家借助经济法调节经济运行中的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对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 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 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 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遵循丛林法则 (优胜劣汰) , 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另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 维护市场秩序。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进一步使得消费者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 在对产品信息、服务信息了解不详细的情况下, 与经营者完成交易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忽视了消费者的权利, 进而在交易双方之间产生矛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只有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不断弱化交易双方的矛盾,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
(2) 尊重并保护公民个体的劳动权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财富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 这与公民的劳动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如果交易缺乏公平性, 例如, 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就不能公平地交换成商品或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就是保障公民顺利实现自身的劳动权。对于国家来说, 通过制定实施经济法, 利用经济法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三、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面临的问题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 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相关律制度不完善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买方市场, 进而培养了经营者的强势习惯, 使得其对消费者的知情敷衍了事, 甚至不管不问。另外, 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造成一些管理盲区,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机制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予以保护, 同时各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监管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 难以真正的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2) 知情权和商业秘密之间缺乏分界线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实施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赋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有权了解有关商品、服务的信息, 例如商品的产地、生产者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家为了确保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制定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一些商品的基本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引发了知情权与商业秘密之间的矛盾, 在掌握产品的完整性信息方面,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
四、经济法有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措施
(1) 建立和完善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体系
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 需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条款, 必要的情况下, 单独地设置一章详细规定知情权的内容。组织开展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 加入知情权的保护性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2) 强化政府职能, 对消费者知情权加大保护力度
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能, 对侵犯知情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产品生产方面, 不断完善抽查制度, 严惩抽检不合格产品生产者, 对商家提供的服务进行考核评选, 在全社会形成全民监督的氛围。
(3) 合理解决知情权与商业秘密间的冲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借助法律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涉及的内容、范围等, 向消费者公开说明需要提供的信息, 对于保密内容严格管制,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利用商业秘密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法治社会, 利用经济法对市场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合理解决信息流动的公平性的适度限制信息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确保社会的公平性、和谐性。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一些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打着商业秘密的旗号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为了切实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法。为此,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进行概述, 分析经济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情权,经济法,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立志.论经济法的权利保护:以消费者知情权和告知义务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1 (31)
[2]杜乐其.政府信息供给义务及其限度——以消费者知情权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 2014 (02)
[3]徐孟洲, 谢增毅.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法学, 2005 (04)
【经济法保护】推荐阅读:
经济行政保护论文08-03
环境保护经济贸易08-19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08-24
贸易保护与经济全球化08-20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07-23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方式05-17
英语辩论——环境保护VS经济发展05-0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09-01
环境保护与经济之可持续发展05-17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