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部队(精选12篇)
信息化部队 篇1
摘要:我国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应早日实现部队财务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分析了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也融入了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部队财务工作奠定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坚定基石,也是军队后勤保障不可缺少的部分,担负着管理财务、承担经费的任务,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精确管理能否实现有很大关系。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管理部队后勤财务,搭建计算机平台,确保了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部队财务信息化
部队财务信息化,即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基于汇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推行网络财务。在网络化环境中,采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如网络核算、网络分析、网络查询等,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最终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这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同步物流、信息与资金,集成管理财物,柔性组织财务,财务资源供应规模化。在部队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财务信息系统,重组部队财务信息,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部队财务的信息化建设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队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制度之间有很大联系,管理制度尚未规范化、完善化,是财务管理质量提不上去的原因。因为财务管理制度漏洞多,无法对财务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财务人员工作不积极,没有制度规范,无视制度权威,整理及分析财务数据时,容易产生错误,财务数据核算不正确,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大打折扣。
(二)安全保密管理意识不强
部队内部使用单独网络,同时和外部互联网处于隔离状态,这无疑确保了部门财务信息的安全,然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还是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尽管明文规定,不允许单位和互联网对接,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然而有一些人不按照操作要求,以蓝牙、移动硬盘形式和外部网络连接,进而导致了信息的外泄。此外,部分操作人员因为安全防范意识弱,没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导致电脑病毒成灾。
(三)财务信息人员非专业
分析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部队财务信息现代化缺少相应的财务信息化人员,还未实现专业化,人才是部队财务信息建设的中流砥柱,影响到部队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部队后勤部门人员具有高学历的非常少,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财务专业知识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一定数量的集应用型及知识型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部队财务信息管理面临的困境。当前,因为部队后勤人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还是采用以往手工核算方式,部队人员结构趋于老龄化,分析可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很重要。
三、部队财务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一)建立部队专项资金管理模式
部队资金管理实行统一收入和统一管理两种管理模式,专项资金专项管理,及时将当天所在地通行费归入专门账户,对银行结算,由结算中心进行落实。工作开展前明确职责,工作结束后,实现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者有效管理目标,不仅采用一定的利益激励机制,将隐形收益变成外在的收益,同时执行责任压力,进行相应的产权约束,加强监督。加大对收支预算管理的硬性约束,严格落实统一收入和统一管理的两条管理路线,专项资金用在专项地方,专门用户存储专项资金。财务预算的完成工作需要全民参与,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还不够,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应当和其它部门相互协调,不可停留在以往一些财务部门把持着权力、傲慢对待的状态。财务部门要全面掌握各阶段的预算目标,当预算目标不符合要求时,要将问题呈报给领导层。
(二)强化安全保密管理
军队就是强国梦的内容,也是国家竞争实力得以提升的保障,严格保密部队财务信息,完善部队的网络系统意义颇大。部队内部共享信息的同时,信息在分享和传递的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此,构建健全的法律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以维护信息的安全,制定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为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促使财务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及制度化。此外,对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形成较高的部队安全信息保护意识,有效监管财务信息化工作,营造部队财务信息的安全环境,确保部队财务信息的稳定性。
部队财务管理涉及许多机密,所以,在信息化构建中,网络安全性日渐受到重视。构建安全体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严格依照规定,明确使用范围。针对一些数据资源,限制用户的使用范围,对数据资源的共享程序要进行控制,针对特殊数据的访问,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进行访问,保护数据信息资源不泄密;其次,树立强烈的保密意识,保护机密,签订保密协议,按照规定,专用电脑上网,专用磁盘存储、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最后,强化技术防控,安装病毒查杀软件,消除系统安全隐患,为财务信息的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全的环境。
(三)培育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
信息化的人才队伍是部队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部队改革的源泉。部队财务信息要想实现信息化,一定要具一支财务信息的专业队伍,确保财务信息的建设有充足的人才供应,结合部队财务实际状况开展有关工作,任用复合型财务信息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财务管理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做好财务信息化工作。所以,部队应和高校构建合作伙伴关系,聘用优秀人才,进入部队后勤财务部门岗位,开展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第一,训练财务人员,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举行实训选拔活动,挑选优秀人才,履行自身职责、坚守职业道德,凸显自己实力。第二,对财务信息化人员的工作,要加大考核力度,全面跟踪、评价财务信息化人员的表现,建立有关激励机制,迎合财务信息化人员的实际需求,通常情况下,奖励手段以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为主。
四、结语
总之,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部队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培养专业化的财务信息人才,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强化对部队财务信息的网络建设,投入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严格保密财务信息,完善部队网络系统,以提升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部队财务信息化人员一定要认识到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及运用信息化技术,促使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实现,确保部队后勤体系具有稳固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继明.对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4).
[2]汪杨芳.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3]李珍.部队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国市场,2015(43).
信息化部队 篇2
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而且也不断的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就我们消防工作来说,消防信息化对实现消防业务办公自动化和消防业务信息共享及其综合利用、建立消防部队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消防部队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处置其他灾害事故的实战能力、优化消防业务工作流程、实现消防业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消防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先进可靠、实用有效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对消防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挖掘,以实现消防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高程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共享与共用的过程。它的范畴涵盖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又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头。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上个世纪最重伟大发明成就之一,也是21世纪产业的“领头羊”之一。当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具有强大通信与信息交换功能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计算机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标志。而且,计算机网络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如网上购物,网上就医,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开会,网上聊天,网上„„这些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方式。同样
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消防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它改变了传统的办公(监督管理)方式和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火灾报警方式和接警处理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报警系统,扩大消防设施的社会覆盖率,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消防宣传站点,促进消防宣传的社会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消防教育站,促进消防教育的社会化。
现如今,“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口号的提出,为我们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做好各类险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做好的是消防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那就必须将我们的消防宣传工作与教育工作做的与社会更为贴近。也就是说,我们得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化。
消防宣传社会化主要就体现在从个体消防宣传意识到群体意识的转化过程上。早在建国初期,消防宣传只是以简单的宣传口号、标语等为形式,宣传的内容和方法也比较单一,宣传的目的就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侧重在“防”上做文章。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渐出现了电视媒体消防宣传。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广泛运用,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方法及形式上亦不断丰富,依靠的主要宣传媒体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群众性消防宣传活动不断增多,宣传内容趋向多样化,既有“防”又有“消”,既贴近客观实际又贴近百姓生活。故消防宣传社
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然而在我们开展消防宣传工作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商人借消防宣传进行投机从而出现了消防宣传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如,社会上仍有一部分人缺乏消防宣传意识,认为其可有可无,即使是宣传也只要做些表面文章,要个场地,发发宣传单,放放广播,宣传车绕城转转就足够了。所以社会上也流传这样一句话:“消防年年搞宣传,总是老调又重弹。”此外,我们由于消防部门本身的特点所限,我们的消防人员较少,消防宣传资金不足,使得消防宣传缺乏了足够的物质基础。于是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出现了形式单调陈旧、仅局限于几个老样式,缺乏创新精神,群众对此不感兴趣等现象。甚至有些宣传活动目的性不强,一群人围着看,却不知何为;有的只注重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忽略暴露和解剖反面典型,弘扬成绩的多,暴露问题的少,消防宣传缺乏力度。
但是,在计算机技术逐渐普及并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也走进了各个家庭,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同时也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更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借助“因特网”的便利优势,我们不仅可以建立起消防宣传站,把消防宣传活动以电子工艺广告的形式送进各家。这样,既可发动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增强群众的积极性,又可通过互动等方式实现宣传的科学化、立体化,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大众心理,采取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手段,使消防宣传升华到一种高级的综合形式。
而消防教育与消防宣传有所不同。消防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多元综合性边缘学科。我国的消防教育体系主要采用的是军人和准军人培训教育模式。这是针对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生活的环境,提高生命的价值,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火灾因素相对增多,现代火灾对人身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危害越来越大。又由于火的偶发性,社会每个层面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像一些酒店、饭店、歌舞厅、商场普遍存在着消防道路不畅通、使用可燃材料装饰装修、无安全疏散标志等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单靠公安消防部门自身有限的警力来解决日常生活的火灾等消防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全体公民都具备了消防知识,掌握了消防技能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注重消防,从源头抓起,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将会降低,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那么财产乃至生命等的损失也将会大大的减少。而要使全体公民在火灾面前懂得灭火常识和逃生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防火知识,消防教育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消防教育网,把防火、灭火、逃生的知识与技能传播到群众中去。借助网络,各企业单位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教育,而不再像过去需委托消防部门派出专门人员以讲座或表演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消防教育更便利也更有效。此外还可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相结合做到从娃娃抓起,强化他们的消防安全教育。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同时也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如,在网上模拟火场逃生自救和家庭
厨房火灾扑救等活动,那么大多数人都可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像传统的必须由专门人员在特定的场地组织少数几个人参加。由此可见,教育的效果的到了提高,参与的人数得到了增加,整个消防教育也向社会化更迈进了一步。
信息化部队 篇3
关键词 武警部队 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
随着武警部队财务工作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广大官兵的利益从资源配置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上都与财务信息化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武警部队的财务信息化,极大地影响着部队建设资金的运用和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及广大官兵参与军事经济管理的深度和部门战斗力的高低。目前,武警部队继续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对经济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进而将和市场经济安全对接的、和军事经济协调配套的武警财务现代信息化系统建立起来。
一、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概述
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立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就是在部队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资金保障供应、日常业务管理及监督检查等环节,在系统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全面利用起来,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共享信息、进行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处理网上财务业务及远程监督财务等,促进财务保障效能的全面提升,同时促进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的进程加快。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高度的显著提升是当前的主要工作[1];实现信息化财务是最终目标;在做到数字化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发并转化财务信息化设备、软件和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促进财务保障供应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切实实现,从而促进财务保障供应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需要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是中共中央军委在2007年12月颁发的,它要求依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保障体制的一体化,并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迈进信息化,后勤管理转向科学化。武警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包含很多部分,而财务现代信息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必要途径之一就是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武警部队现代后勤管理的科学性随着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增强,降低而减弱。
2.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社会对财务管理规范化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武警部队的理财水平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理财的优点有规范性、便捷性等,既可以将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又有利于实施和落实监督监管,是保证财务管理规范化实现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二)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1.必备的外部环境是国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宽带网络的不断延伸扩展,国家建立并完善了政府采购、信息安全等制度,建设和运营政府和企业、采购和投送物资、结算和支付资金等的基础都是网络系统,主要载体都是信息流,方式都是电子商务、政务、货币等[2],从而使商品流通、交换和服务的电子化得以最终实现。所有这些都为武警部队财务建设的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可利用空间和宝贵经验。
2.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军队综合信息网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武警部队的自动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和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并已经初步形成了武警部队综合信息网络,光纤数据传输也在很多单位得到了切实的实现,有限通信网络达到了90%以上的覆盖率。各级武警部队也广泛运用了网络进行电视电话会议、机关网络办公等,并具有了一定档次和规模的自动化硬件设备,具有较大的扩展升级空间,为武警部队财务建设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完善的硬件条件。
3.武警部队在财务系统电子化建设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用能力和经验
武警部队对第一个会计软件包进行推广的时间是在1984年,28年来,我国武警部队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部队的财务业务电算化、辅助决策自动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部队不断深化预算改革及资金支付和集中采购等改革,武警部队也广泛应用了网上银行、电子货币及网上监控等新技术[3]。由于财务部门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具有多元化的来源和更为现货的内容,因此这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财务人员的网络应用能力与系统建设能力,使财务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人才基础,从而为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武警部队财务现代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武警部队包括系统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许多人员在武警财务信息化的运行过程中,安全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比如,机房没有干扰仪等相关设备,安全措施不到位;没有按时、按程序备份数据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系统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就很少对系统的安全隐患主动进行定期的检测,“居安思危”的意识严重缺乏。可以这么说,最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就是人员薄弱的安全意识。
(二)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不健全
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篇4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且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消防部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并且通过逐步的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实现消防不断的全面化、信息化建设, 使得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能力、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 根据目前对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显示, 在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真正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因此, 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推动我国的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消防部队的整体水平意义重大。
二、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及其现状
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 实现对于消防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储存等, 并且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大幅度的提高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能力, 加强消防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其实质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获取消防的有关数据, 并且为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撑。加强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消防部队的办公自动化水平, 大大提高消防部队的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降低在办公过程中人员的参与, 对于降低人为错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 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消防部队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加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 使得我国消防部队的现代化水平又近了一步。
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 并且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技术等方面也相对落后,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 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相比, 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消防部队的信息化意识不足。目前, 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个别负责领导对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部队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缺少投入, 资金无法满足正常的信息化建设要求, 这也是造成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发展缓慢阶段的重要原因。
其次, 缺少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都是采取盲目的态度进行, 缺少统一的系统化建设方案, 基层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只是为了单纯的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工作, 造成了购置的相关设备和软件处于闲置的状态,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同时, 相关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 这一点也为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 主要表现在部队缺乏专业的人才, 而且本系统的人员培训的周期较长, 很难满足目前大规模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对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结合具体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实践, 提出以下几个推动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首先, 要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思想的重视是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主要领导干部消防现代化、信息化思想的解放, 破除旧的观念, 提高其对于信息化的认识, 真正意识到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在推动部队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
其次, 要加强对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相关资源的共享。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而且又缺乏较为完善的模型可供参考, 因此, 就需要基层单位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同时, 要提高部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于消防部队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一方面可以从大中专院校引进,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强部队人才的培训来实现。在实际的应用中, 通常去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束语
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关系着我国的消防部队抢险救灾能力的建设, 是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 做好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摘要:消防部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 通过对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以期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潘俊臣.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 2011年05月
信息化部队 篇5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依托新装备,武警机动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在武警驻云南某机动师,官兵们正在依托新配发的装甲车、通信指挥车等装备展开战术训练。连长马煜感到,现在的训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马煜:以前我们是纯步兵,整天练的就是射击和投弹;现在,整个连队分为通信、射击和驾驶三大专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武警机动部队承担着应急应变、抢险救援等大量突击性任务,怎样随时获取情报信息,掌握任务区的形势变化,始终是一个难题。团长王庆说,他们现在有了数字化侦察兵:
王庆:他在现场通过这个背负式通信站,同步获取图像和声音,就传输到我们的通信指挥车上去了。现场指挥的准确性比以前更高了。
新配发武警部队的方舱式指挥车,可以确保指挥员在机动过程中随时掌控部队的行动。
武警战士:这台车可以跟总部的音视频图像对接。
记者:就是说,你们在一线掌握的情况,直接就可以上传了?
武警战士:对,直接上传到总部的作战指挥中心。
某机动师师长王毅介绍:
信息化部队 篇6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军事思想和战争理论的巨大变革,人类迈入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这些变化使现代战争出现了战场高度透明、进程加快、破坏性增强和物资消耗增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装备保障任务量空前增大,装备保障物资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保障空间越来越大,装备保障地位陡升,成为维持战斗力生成和影响战争进程的关键性因素。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装甲机械化部队是指以配备坦克、装甲车、突击火炮和自行火炮等为主要作战武器的陆战部队,主要担负主攻突击、抗敌逆袭、机动作战等任务。其火力猛、突击能力强、机动性能高、装甲防护性能好的特点决定了装甲部队成为了陆上诸兵种的主要突击力量。在信息化战争中装甲部队装备保障具有如下特点:
(一)装备结构复杂,保障难度大
由于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功能的多样化,使得结构非常复杂,一个零件出现故障,都将会影响装备的整体技术性能和作用效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如坦克刚问世时的“水柜”,只由装甲车体、火炮、发动机、传动装置、行动部分、电气部分等几千个零件,而现在的M1A2型、勒克莱尔等新型坦克,不仅具备上述组成,而且还增加了发动机增压系统、自動装弹系统、火控系统、操纵装置助力系统、复合装甲防护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等高新技术装置,零件多达10多万个,结构异常复杂,其装备技术保障难度和任务量大大增加
(二)技术含量高,保障要求高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装备科技含量高,信息集成化深,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在新装备中大量使用,装备集指挥、监视、侦察、打击、防护等多功能于一体,作战防御功能强大。我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武器装备将处于新老装备并存、高中低档兼有的多代多种类状态,使保障对象和内容的综合性明显增强。因此,对保障工作质量及技术保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作战节奏快,保障时效性强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求具有高速机动的保障能力,装备保障的时效性明显增强。信息化战争的突发性,速决性以及作战力量的高度流动性,战场情况多变以及交战双方攻防频繁转换,这些特点决定了保障资源和维修力量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能够实施及时、快速地保障。灵活、全方位、多向、机动保障将取代以往由后往前的大纵深单向保障以及那种固定的基地保障样式。
(四)战场高度透明,保障环境恶劣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侦察与监视手段,完全占据了主动,作战环境完全“透明”。而另一方的保障力量和保障活动在这种状况下,隐蔽更加困难,易遭受到敌方多种火力的威胁,保障环境十分恶劣,保障的难度越来越大,例如美军高空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达到0.1m,能准确识别地面点状目标,还可探测到隐蔽在沙层下3-5m的坦克等。
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一)遂行作战任务的前提
装备保障是执行战斗任务的一的项物质基础、一个前提条件,作战决策和计划的制定不能离开装备保障。装备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作战中的各个因素。如目标、范围、规模、时间以及作战手段等。美国著名将领巴顿曾说过:“没有装备保障,一切战争就无从谈起”。因此,作战决策和计划的制定是建立在可靠、可能的装备保障基础上的。信息化战争发起突然、速决性强、损毁率高、消耗巨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搞好装备保障,进行周密部署,为战争的顺利开展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工作。
(二)维系部队的战斗力
高效的装备保障能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强大的摧毁杀伤力以及能够持续地保持和再生这种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使得作战对装备保障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流畅的保障指挥、完善的保障基础设施、高效的保障行动将使得战斗力产生和集中拥有明显的优势。在很多情况下,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装备保障能力的高低,战损的武器装备能够得到迅速的修复及其投入使用,是维系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三)提高军事和经济效益
信息化战争是典型的消耗战场,是各种高新技术装备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抗,装备损坏率比较高。实时高效的装备保障能够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使军事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其造价出非常高。高效的装备保障行动,能够使战损的武器装备迅速恢复其技战术性能,使其再次投入到作战中去,有效的减少了保障的资源消耗量,提高了装备保障的经济效益。
三、信息化战争对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要求
(一)装备保障指挥要高效率、低失误率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功能强大,在现代化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提高和保持其战术技术性能,确保装备完好率、修复率,对战争胜负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未来战场将扩展为陆、海、空、天、电和信息网络等多维空间,使得装备保障指挥,必须建立高效、灵活、稳定、准确的装备保障,从而达到快速抢救、抢修武器装备,实现保障有力,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技术保障指挥上的失误。
(二)保障准备工作要全方位,多案准备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由于突发性强、节奏快,战场情况复杂多变,装备保障任务繁重、紧迫,只有预先做好多案准备,才能赢得时间和保障的主动权。对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的技术保障工作,要做到既有物质准备,又有思想准备;既有硬件器材准备,又有软件人才准备;既要有具体的全方位装备技术保障实施计划,又要有多种可能情况下的装备技术保障预案。只有这样,装备技术保障力量才会具有较强的快速反映能力,才能做到开得动、供得上、抢得下、修得好。
(三)技术保障人才要多层次、高水平
从一定的程度上讲,现代化战争是新式装备的实验场。机械化部队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使其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技术保障的依赖性大为增强,对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加速培养一批素质过硬、能力全面、技术精湛的多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技术保障人才。
(四)装备保障功能要合理化、模块化
信息化部队 篇7
1. 机场油料保障人员训练信息化研究意义
1.1 训练信息化是油料装备升级换代的必然结果
未来作战后勤信息化装备大量应用于战场, 对装备保障效能提出越来越高要求, 机场油料装备的技战术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早期以机械化为主的油料装备逐步被初步具备信息化成分的装备取代, 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训练方法同步升级。如何尽快掌握新装备操作使用技能和方法, 如何尽快实现单装、单元、系统训练成效化, 如何尽快整合训练要素, 使新装备形成保障能力, 成为当前场站油料装备“人装结合”的瓶颈问题, 信息化训练手段则迎合了这一变革, 是体现信息化机场保障人才与信息化油料装备有机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1.2 训练信息化是提升油勤人员素质, 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数字化战场是未来战场发展的趋势, 人是未来数字化战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数字化战场机场油料保障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还要掌握较强的数字化知识, 有能力处理急剧变化环境中的突现难题。训练信息化构建的宗旨是促进学习者发展高阶能力、高阶思维和高阶知识, 其根本路径就是支持受训者进行信息化训练, 以提高受训者的整体素质
2. 机场油料保障人员训练信息化模式
2.1 实时同步交互模式
在实时同步交互模式中, 教练员和受训者除了空间上是分离的以外, 其他均同传统的训练模式一样。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教练员集中授课, 受训者可以像在传统训练中一样随时和教练员进行“面对面”交流, 不过这种面对面时通过计算机终端和网络来实现的。如直接播放式网络教学, 教学双方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教学训练的模式。具体说, 就是借助网络技术、通信卫星和卫星电视等, 将事先录制好的课堂教学的视频信息或教练员在线讲解画面通过网络传送和播放, 将受训者区分为若干片、点, 在统一规定时间内开办网上课堂, 组织集中授课和学习辅导。
2.2 实时异步交互模式
实时同步交互使受训者能够像在传统训练中一样随时与教练员“面对面”的交流。而在异步的交互过程中, 由于一定的延时性, 使受训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教练员讲授的知识或他人提出的观点,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实时异步模式很适应于交互式训练互动的设计。如训练专题聊天室。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 身处异地的教练员和受训者, 可以通过机场油料保障队远程训练网进行多人参与的交互。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内容建立专题聊天室, 在聊天室中, 教练员和受训者围绕该专题进行学习研究, 教练员和教练员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受训者者可以在聊天室中直接进行提问等。比起直播式教学, 专题聊天室留给了受训者较多的思考时间, 而信息却可以及时传送并得到反馈。
2.3 非实时同步交互模式
非实时同步交互是指受训者学习的训练内容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延迟性, 这些内容可以是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或仿真模拟内容等, 但是教练员和受训者之间的交互可以达到同步。这种模式在个性化训练, 针对性训练中十分有用。如机场模拟仿真训练。模拟训练是指利用各种信息化模拟器材和手段模拟武器装备和军事活动、创设环境和条件而进行的训练。利用模拟手段进行训练, 形象直观, 逼真, 便于组织, 安全可靠, 可增大训练难度和情况的复杂程度, 有效地解决了实兵、实装训练难的问题, 减少了大型油料装备的磨损, 节约了经费, 是提高训练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 模拟训练已大量采用计算机仿真, 它以特有的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将模拟训练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4 非实时异步交互模式
非实时异步交互是指教练员为受训者提供的训练资源和训练指导是非即时性的, 资源共享式网络教学是其常用的实现形式。资源共享式网络教学是指整个教学系统是平行的和开放的, 没有信息的控制者, 只有训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训练过程中, 受训者按照教练员制定的计划和提供的学习线索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可以由教练员直接提供, (如某一油料装备的主要功能、战技指标、工作原理等具体数据) , 但更多的资料需要借助网络资源, 通过受训者自己查找获得。
3. 结语
信息化部队 篇8
关键词: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考
一、信息化的含义及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大多数行业中的广泛运用, 消防部队必须跟紧时代步伐, 牢牢把握住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时期, 对于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 摸清楚信息化建设在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中的定位。消防信息化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受到公安部消防局的高度重视, 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所谓消防信息化是为了确保消防信息数据和基础设备能最大程度的分享和公用, 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效益最大化和高效性的目的下, 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收集和存储与消防有关的资料信息, 整理、分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消防信息数据, 从数据中发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防火灭火、抢救支援、消防部队内部管理、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等等的工作方面, 并为消防机构在对这些方面做决策时提供了基本的参考资料。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消防部队信息化运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就是消防部队运用专用的管理设备和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 通过统一财务核算程序方法, 规范消防部队后勤保障机制, 加强消防部队经费管理, 合理使用消防经费, 保障消防部队执勤战备和防火灭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消防部队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了部队经费的利用率, 可以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 实现消防工作的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例如福建省消防部队研发并采用福建省消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系统集成为手段, 以预算编审、预算执行、核算反映、宏观分析与预测等为主要内容, 辅以高拍仪等先进电子设备, 实现了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财务保障的精确化、高效化;大大降低了管理的成本费, 节约了消防部队的经费, 同时还提高工作效率。财务信息化管理也有利于规范了经费使用的工作程序以及提供了全方位的监管工作。同时也确保了消防部队在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
三、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存在的不足之处
信息化的进程加快, 相应的消防部队专用的软件也不断更新推出, 并在消防部队中推广开来, 例如“武警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系统”、“武警消防部队资金管理系统”、“武警消防部队票据管理系统”、“武警消防部队资产管理系统”等软件。可是由于某些地区发展不平衡, 软件的使用率低, 地区覆盖率低, 致使软件发挥不出自身的作用。以下是消防部队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 信息化管理意识不高
部分地区消防部队对于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加强财务管理财务工作认识度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低下, 财务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 认为仅仅只是简单的电脑系统操作管理而已, 只需要电脑人员或者会计人员简易操作即可完成的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繁琐, 财务信息化不单单是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的软件使用, 还需要学会如何灵活地把系统软件应用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去, 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还必须按照财务信息系统应用模块的基础数据需要将消防部队财务账目资料信息、单位编码、科目编码等一系列基础数据全部完整录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 这是一项庞大、繁琐的工作任务。同时一个新的财务专业软件还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运行, 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可能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并多次返工, 这些工作程序耗时耗力, 而且又不能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马上能呈现出效果, 因此消防部队的管理人员常常望而却步, 把财务的信息化管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记录账目收入支出情况的基本水平上。再加上消防部队领导层认为消防部队的工作重心是做好防火灭火工作以保护人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忽视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消防部队完成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 财务信息化建设环境差
财务管理环境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专业人才素养低;二是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经费较少;三是消防部队着眼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目光短浅。对于专业人才素养低的方面, 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十分高, 不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素养, 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所以这样一类型的人本身对于部队来说就十分的紧缺, 同时也是因为消防部队也不注重此类型的综合性人才招聘, 片面的注重消防队员的训练和培养;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经费也不是十分充裕, 与正在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相比, 投入的资金跟不上发展进度。现在处于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配置财务信息化设备、开发更新财务管理系统等等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是一直以来, 消防部队在信息化建设这一项工作中缺少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不但缺少专项经费的支持, 同时也缺少长远的目标和制定的计划。对于如何开展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并没有详细的制定行动方案, 仅仅只是满足于目前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 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一是在软件的使用方面, 首先, 在信息化建设中所使用的软件设备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更新, 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需求都能满足, 例如进行的预算编制、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需求都能在消防信息系统里得到满足。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却很少使用消防信息系统中的这些功能。仅只是利用该系统进行信息查看, 文件传输, 简单的数据比较的工作, 使得很多软件的较好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形同摆设。缺少利用该软件进行网络学习、网络审计、网络监控等财务管理中更为细致、更加重要的工作项目。其次, 无法较好的利用软件整合好财务管理的资源。二是对于软件自身的不足, 因为消防部队财务管理采用的是在无网络下脱机工作的单机软件, 倘若想进行数据资源共享, 就只能依靠局域网这一途径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但是消防部队自身的特殊性质, 要求了对于部队的财务方面的信息要具有严格的保密性, 所以一旦有非法人员使用非法途径侵入局域网, 随意地盗取部队的信息资料, 致使数据信息的丢失, 泄露了部队的重要机密, 这无形中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改善措施
(一) 增强部队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首先应该是消防部队的领导自身先提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才能带动影响部队里的财务人员, 使其也能提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强调财务信息化管理对实现消防部队中心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 只有解决好消防部队的财务问题, 为消防工作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 才能使消防工作能高效地进行下去。
(二) 改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环境
消防部队除了重视消防队伍的建设, 同时也要加大对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养。努力打造具有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同时又具备优秀的计算机操作的实用型的综合性人才。与此同时, 应该领导鼓励、特别是奖励具有优秀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对现有的消防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发和创新, 改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要积极协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满足消防部队实施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需求, 建立消防部队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有了专项资金的支柱, 消防部队的在财务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才能大施拳脚。
(三) 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加强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的信息整合以及资源共享。要把目前已经开发完成的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和装备管理系统等整合在一起, 实现各系统数据共享。学会利用好消防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里的每一个功能, 充分发挥出软件的作用,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利用软件的功能, 实现数据与其物资一一对应。实现联网工作, 在进行资源共享时, 注意确保局域网的安全性, 同是增强信息的资源共享, 财务管理中不同的部门也可以进行相互监督、审核。这样一来, 即提高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也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楚兵, 刘志峰.等著.军队财务微机应用[M].海潮出版社, 2004.
信息化部队 篇9
关键词:部队特色,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共同制定的针对单病种的一套标准化模式的治疗流程,包括对病种的检查、检验、用药、护理、手术等操作进行规范,是受到控制的康复治疗计划[1]。1985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中心医院首次应用临床路径并取得成功,此后,临床路径这一治疗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使用。
1 临床路径的发展
1.1国内发展现状
CP发展迅猛的态势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意识到CP不仅可以控制医疗成本,减少医疗浪费,并且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服务模式。2002年“临床路径研讨会”在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将临床路径列入研讨项目。2009年卫生部成立了CP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0所医院进行112个病种的CP管理模式[2]。至此,50所医院将推行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112种疾病有了“标准流程图”,有望实现“同病同治”。2011年以“临床路径”为搜索关键词,在万方、维普、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可搜索出近2 000多的相关文献,这说明临床路径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探讨研究不断深入。CP刚刚引入国内,解放军总医院就开始进行CP的应用研究,并修订了涵盖全院各病种的《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多达36册。据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博介绍,开展CP后,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1 600例,平均住院时间由2009年的7 d缩短至2 d,大大加快了床位的周转;平均住院费用也随之减少近1 400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3]。广东省化州市妇产科的陈火明[4]介绍,应用CP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后感染率也大幅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实施之前的对照组。就护理方面而言,田秀霞等[5]在《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一文中提出,实施CP后,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患者,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强化了整体护理效果。
1.2 军内发展现状
部队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及市场竞争的影响下亦逐步开展并深化CP的医学管理模式。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在骨科引入临床路径,实时控制诊疗全过程,使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成本都明显下降,医护工作量大幅减少,医疗质量显著提高;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的主任医师钟光林[6]介绍,实施CP后,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性白内障等内科疾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均有较大幅度降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之前显著提高;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心里咨询科主任医师张晓明认为,临床路径属于高质量、低消耗模式,使类型不同的疾病接受与之相对应的照顾,是达到疾病康复的最佳护理,因此通过开展CP也是培养护理专家最好的方法之一;第三军医大学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术、剖宫术等单病种实施CP,并在实施过程中确定了多术式单病种实施范围的方法[7]。
目前部队医院的CP开展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仍可显现应用CP的作用: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1.3 我院现实需求
国内开展CP的多为大型综合性医院,CP常为常见病、急性病和外科手术,进入CP的慢性病以及内科病种的数量较少[8]。目前,我院开展临床路径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医院大部分科室实际中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路径,这种基于纸张的人工管理模式极易造成监管滞后,并且临床一线人员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后还要填写大量繁杂的表单,统计分析报表也费时费力,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CP融入日臻成熟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HIS对CP管理的支撑,对推广CP起到了关键作用[9]。
2 信息化建设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临床路径(CP)与传统方式相比,起点高、推广难
作为目前的新生医疗模式,CP在诊疗过程中只是辅助医疗过程的控制手段,不能以此盲目限制临床判断而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10]。许多临床医师对HIS的软件界面和操作方法已比较熟悉,虽然CP软件是嵌入HIS中运行的,但是操作界面还是与HIS相对独立,有一定区别的[11]。适应CP的界面使用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并且界面之间的切换操作等也会增加医师们的工作量。
2.2 部队医院与地方医院相比,起步晚、差距大
部队医院与地方医院相比,起步晚、病种少、经验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差距:
(1)病种的选择局限于特定的患者,复杂的病种如复合型病例的CP仍处在探索之中,由于个体差异大,实际实施会有较大困难,增加了质量监控的难度;(2)医护患对临床路径模式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增加了临床路径广泛开展的难度;(3)实施过程中病种可能产生变异,增加了计划外的工作量,增加成本,降低效益;(4)临床路径需与循证医学相结合[12],需要一定的时间、费用及高科技辅助,这显然对于基层医院是有一定难度的;(5)卫生部于2009年10月印发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尚未确定法律效力[13],而部队医院更是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3 结合部队医院的建议
目前,我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科工程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接诊特点正积极地筹备着我院特殊CP建设工作。要引进CP这种全新的治疗护理模式,必须让大家对CP有整体全面的了解。CP是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遵循的一种标准治疗模式,这一过程需要多科室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病情变异情况,并且路径的制定涉及包括药剂、护理、检验等各个学科的医学知识,因此各科室在实行CP时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确保CP顺利可靠的实施。
3.1 管理层面
根据规模、地区的不同,各医疗单位制定各自CP的步骤也不相同。但是根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法[14],CP的开展大体都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计划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先要成立医院CP委员会、学科CP指导组和科室CP实施组三级结构,并选择合适的CP病种,一般以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费用高、无效住院时间长的病种为首选。
(2)制定阶段:这一阶段中,专家们通过反复分析制定出一个包括诊疗内容、时间、费用等在内的表格式诊疗计划。医护人员在相应时间内完成相应治疗护理内容,并将费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实施阶段: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组按照制定出的计划严格实施。按照路径执行并记录,同时,医院CP委员会或学科CP指导组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病种变异及时汇总分析并查明原因,随时纠正。
(4)评价改进阶段:收集汇总CP实施后的各项数据,并将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评价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指标包括:医疗质量评价、工作效率评价、经济指标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评价,改进原有CP使之不断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医护质量。
3.2 技术层面
(1)CP信息化流程设计:首先,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严格判断病种条件并进行筛选。如果病种符合进入CP,则开始调用HIS中预先设定好的成套医嘱[15],执行相应的治疗方案。若治疗中发生病种变异,则在审核后可通过预先设置的跳出界面退出CP,重新进入常规治疗,保存发生变异的情况,以便及时更新CP数据库。要将治疗流程完全固定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CP流程图的设计必须是有弹性的、可调整的。
(2)与现有HIS的数据接口:由于HIS的数据量较大,可在数据库建立视图文件,或在服务器上定时更新视图来获取CP所需的数据[16],以此减少对HIS数据库的频繁读取,CP作为独立的系统,在接口设计上还要充分考虑到其软件的业务需求。
(3)CP知识库的建立:CP知识库是由本医院各科的临床、检验、药剂等专家一起对多年来单病种病例的讨论分析后建成的标准化治疗规范[17]。患者一旦进入CP,医师们依据知识库中的内容规范医疗护理活动及各种处置直到出院,并将出现的变异处置方式详细记录到CP变异信息库中来完善知识库。知识库越丰富,医师的执行效率就会越高。
此外,在软件方面,我院还积极尝试开发建立多维数据模型,实时监测CP的展开情况,并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有助于CP的顺利开展。
4 初步成效与前景展望
CP在我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常见的剖宫产作为单病种CP实施不到半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9 d缩短为8 d,平均住院费用由原来的6 600元左右减少到5 800元左右。相信随着临床路径在我院的进一步推行,医疗效率的提高会更为显著。在对剖宫产实施CP的过程中不断分析和评价,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院下一步计划以急性阑尾炎手术、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等单病种作为试点,继续深化拓展CP研究,在满足和平时期常规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战时医疗临床路径应用研究,期望在未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部队学员信息素质培养研究 篇10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出现了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 信息素质已经成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当前, 各地消防部队已按照公安部消防局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实施设计方案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的步伐, 笔者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员就是信息化系统使用的主要群体。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 使学员的所学更加贴近实用, 就必须在学员中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 以带动整个消防部队利用信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信息素质原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素质的定义已经得到发展, 目前广泛性的解释是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 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有能力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对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1 转化教学思想, 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 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 通俗地讲, 就是人们在面对不懂的东西时, 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 并知道到哪里, 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意识。
目前, 由于整个消防部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造成消防官兵的信息能力普遍较低, 缺乏有效获取信息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这点也同样体现在来自消防部队的学校学员身上, 有的学员信息意识淡薄, 对信息的敏感性较弱, 缺乏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 造成了学员知识面变窄, 对目前消防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最新发展缺乏有效关注;有的学员身上体现出缺乏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相对单一、原始, 对信息的检索方法相对陌生, 信息检索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则又表现为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 面对信息流中过时、虚假的信息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有的学员表现为不习惯于将自己置身于广泛的信息背景下获取和交流信息, 获取信息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这些都是信息能力低下的直接表现。例如:在我校举办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现场, 就出现了有的学员对上网操作表现陌生, 不会熟练使用浏览器和利用Outlook收发邮件。
信息意识作为学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 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信息素质培养理论, 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员的信息意识。教师必须将信息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之中, 摸索和建立一种适应信息能力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 使信息能力教育具有系统的规划, 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通过从多个方面、在多个课程的有机配合下, 更新学校学员的学习观念, 培养他们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地学习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 使学员具备一种在信息化条件下能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思想意识。
2 进行教学调整, 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管理信息和信息创新的能力。目前, 对于学员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通过渗透于计算机、通信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 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帮助学员解决一些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提高学员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员的信息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学员学习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为学员准备的细致周到。为了让学员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教师尽量将所有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为学员搜集的整齐有序, 每一道问题都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学员虽然学起来轻松了, 但是却使学员学得机械呆板, 问题要求一旦发生改变学员就不知如何下手。在上机操作中, 经常听到学员这样说:“上课一听就懂, 操作一练就晕。”究其根本, 就在于教师没有给学员自主搜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空间, 学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
2.2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贴近工作实际
在过去的教学中, 教学内容上较侧重理论性的东西, 与学员的实际工作差距较大, 造成学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应引入任务型的教学方法, 并在任务的设置上, 与消防实际需要相结合, 例如:可以设置制作一些《消防政工简报》、《消防法律文书》、绘制消防图纸等任务让学员来完成。在上机辅导时, 重视他们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坚持对每一个学员提出的疑问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把抽象的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让广大学员学以致用, 打牢学员信息能力的基础。
2.3 开设课外培训班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日常教学中肯定会涌现出一些“吃不饱”的学员, 这些学员不满足课堂所学, 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员的爱好能给予培养和正确引导。
目前, 我校已根据对学员调研的反馈情况, 结合学员的实际需要而举办了网页制作培训班和计算机硬件与维护培训班。通过示例性教学法的学习, 一人一台计算机的实际动手操作, 使学员掌握HTML语言基础、CSS+DIV网页设计方法、服务器的设置和网页发布等方面的网页制作和网站维护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硬件和维护知识。两个培训班的成功举办, 进一步促进深化了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达到了以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这些课外培训班不但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还能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从而促进素质教育。
3 强化安全意识, 注重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 信息意识对信息道德行为有规范的作用, 特别是信息政策意识能使用户利用信息的行为在法律、政策的规范下进行。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是学员以后走上工作岗位, 在工作中处理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消防部队的“金盾网”网络已铺设至中队, 部队的许多日常工作都已依托于网络, 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员讲解目前使用“金盾网”必须遵守的严禁“一机两网”的使用规定、安全保密“十个不准”、信息安全“五禁止”等相关的使用管理规定。结合以往的一些违反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发生的事故通报, 和学员一起分析查找事故的原因, 强化学员的网络安全意识, 使学员在今后工作中遵章守纪, 利用“金盾网”开展好各项工作。
总之, 学员信息素质能力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工作, 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员灌输和塑造正确、科学的信息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学角色、思想, 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突出学员的学习自主性, 强化教师的辅助指导作用, 帮助学员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同时, 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教育, 使学员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手段, 提高学员信息素质, 推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摘要:信息素质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 有利于促进其更为全面的发展, 是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培养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三个方面, 对部队教学中如何实现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部队教育,信息化,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华.略论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7 (29) .
[2]燕今伟, 刘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3]文南生.大学生信息素质论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信息化部队 篇11
关键词:外军; 物资保障; 信息化
一、外军物资保障特点分析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已引起外军军事后勤领域的深刻变革,以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物资保障模式应运而生,物资保障变得更加标准化、精确化、节约化、市场化。
(一)物资管理标准化
“资源迷雾”一直是困扰后勤保障的难题,它带来的问题是重复申请、重复采购、无效运输、库存积压、保障效率低下,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为此大吃苦头。当时美国向中东运送的约4万个集装箱,由于标识不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与识别,其中2万多个不得不重新打开、登记、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当战争结束后,还有8000多个未打开的集装箱未得到利用。
使资源透明化就需要对物资分类编码,它是实现物资保障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物品名称代码化后,计算机才能根据代码区分物品,迅速方便的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校对、汇总、排序等事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外军对物资标准化工作都非常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物资采购、储存和供应等方面业务相适应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保障资源的感知能力,增加了后勤资源的透明度,后勤将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在各个后勤环节储存大量的物资,而是主要通过运用信息化网络系统,实时掌握后勤信息,大大提高后勤资源的流动速度和利用效率。例如,印度陆军制定了一项军械兵全面实现自动化分类管理计划,其核心是在各军械仓库内的各类物资器材,小至零部件,大到坦克等装备,实现了合理分类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军械物资分发速度和准确性。英军则认为,物资管理标准化是实现物资补给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对军队装备物资实行统一分类编码,既便于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又可以避免三军装备物资品种的重复而节约经费,同时也为实现物资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英军还建立了物资申请、发放、运输、调拨等“标准作业程序”,统一了补给文书、报表,实现了职责明确和自动化管理。
(二)物资补给精确化
“需求迷雾”也同样困扰后勤。后勤系统对作战部队的后勤需求不清楚,就不能准确、实时地掌握作战部队在何时、何地需要何种后勤保障。需求迷雾经常造成部队申请的模糊性、后勤准备的盲目性、后勤保障的被动性。美军物资供应方式主要包括前送和后领两种,后领式占较大比重。两者都依赖在固定的保障梯次中储备大量物资,并根据部队申领由各保障梯次逐级供应,后勤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在地面作战阶段日耗物资近40万吨,为确保供给和备用,实际运去的物资比消耗的多得多,结果运去的大约4万只集装箱中有一半没用上。战后美军经过深刻反思,借鉴“沃尔玛”等现代物流公司的高效经营模式,将“即时后勤补给”的理念应用于军事后勤变革,取代了此前的“以防万一”式的后勤补给战略,并将这一模式成功地运用于伊拉克战争。
美军的军事后勤革命提出将传统的被动补给型后勤转变为主动配送型后勤目标,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后勤“管线”中的全资产可见性,并根据精确预测的作战部队的需求,采取从起点直达战斗部队的补给方式。通过灵活调配资源,以较少的库存品和灵活的基础设施,适时、适地、适量的把物资主动配送给作战部队。如今,在后勤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指挥下,采用卫星定位、数字传输、机动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综合运用分散指挥、按级指挥、越级指挥等方式,统一调度使用后勤资源和吃、住、救、供、运、修等各种保障力量,可以使后勤资源按照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送到需要的地点,大大提高后勤保障效率。
(三)物资储备节约化
过去,储备体系相对稳定,但实际上,由于在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下,储备物资因周期过长势必使物资的性能降低,浪费严重。而在信息时代,客观上是物资装备淘汰的周期进一步压缩。因此从储备结构上,“推陈储新”,定时对所储备物资的利用率、损耗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价,及时更新优化,保证物资储备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从储备数量上,减少实物储备,加大技术储备。信息化后勤装备具有先进的技术特点,因而必然制造复杂,造价昂贵,加之和平与发展的大形势下,对装备的使用并不是召之即来的事。因而许多国家都坚持多演职,少装备,多搞技术储备,少搞实物储备的发展方针,在完成装备研制中的鉴定和实验取得的实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以技术文本和档案资料的形式储备起来,有计划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和装备。
(四)物资筹措市场化
主要手段是向国内外企业订货和在国内外市场直接采购现有军品或民品。为加强采购的规范性,英军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采购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军事采购的基本原则、政策和程序。订货一般采取公开广告招标的形式,当众竞标。美军则采用商业和电子商务的准则、程序和技术,将电子商务引入各采办领域。电子商务采购有助于融入社会大市场,大流通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资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透明度,此外,电子商务采购还可以实现采购程序标准化,因而可以规范采购行为、规范采购市场。
二、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武警部队物资保障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借鉴外军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我们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加快物资标准化建设,其中,尽快完善各类物资编码代码是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只有标准化,才能数字化;只有数字化,才能可视化。因此,要建立统一分类的标准化供应体系,区分武警与解放军的通专物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编制代码,统一供应标准。对一时不便统一的军民通用物资,也要逐步向工厂化生产、专业化供应方向发展,使供应货源、成品包装、运输储存和供应结算都纳入标准化体系。从而为建立物资保障信息系统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尽快建立起基于“三级网”的物资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物资保障可视化。
所谓物资保障可视是指,依托武警部队“三级网”,应用信息采集、跟踪、处理技术,实时、准确、透明的获取保障资源、保障需求和保障状态等数字化信息,从而实现对保障活动的控制。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统一的编码标准、通用的应用软件,对后方基地物资、在运物资、到位物资情况实施实时精确控制,为精确保障提供准确依据。
再次,合理确定储备标准。
目前的物资储备情况是,储备物资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尽合理,保障效率低,储备费用高。因此,有必要依据现有物资技术水平,及部队任务需求,定期调整物资储备标准,做到数量适度、结构优化、综合配套。
最后,尽快完善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法规体系,实现物资采购规范化、透明化。
过去3年中,全军通过推行物资集中采购改革,比分散采购节资18.3亿元,平均节资率达到7%。为使改革进一步深入,新颁发了《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军队物资供应商库管理办法》、《军队物资采购评审专家管理规定》、《军队物资招标管理规定》、《军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用以防止和克服假招标、违规干预采购、违规确定供应商等问题发生,保证采购的公开、公
平、公正与规范有序进行。与新的法规制度相呼应,我军于去年年底依托长城网建立了军队物资采购信息门户网站,在网上公布各种采购信息公告,提供招标文件下载、询价采购、中标查询、供应商入库登记等服务。武警部队在以解放军的物资管理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应针对自身物资采购的特点,出台相应的操作细则,使物资采购行为规范化,透明化。
参考文献:
[1]《军事物流学》,王大丰,姜大立,彭亮,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8月。
[2]《信息时代与军事后勤》,徐根初,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3]《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院,2004年。
[4]《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院,1993年。
[5]《军队后勤宏观管理概论》,吴希来,黄成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6]《现代美军后勤》,王卓,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7]《军队后勤管理浅说》,龚裕德,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7月。
[8]《战术后勤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1988年2月。
[9]《后勤发展与整体效益》,周林和,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月。
信息化部队 篇12
军队信息化核心在于信息化的组织指挥、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及信息化的保障。部队卫生队等基层卫生机构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有助于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随着《部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军队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应用,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其信息化管理水平与当初的设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部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得并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对象单一,业务项目开展有限,利用卫生管理系统的优势不突出。二是经费原因,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其建设。三是没有懂信息的专业人员,软件本身的问题或操作错误等原因出了问题,均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进而影响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
2 解决办法
在部队卫生队进行信息化管理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懂信息的专业人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抛开传统的做法,另辟蹊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采用体系医院为部队卫生队进行信息系统托管的方法,即服务外包。
信息系统托管是将部队卫生队使用的信息系统服务端放在体系医院的信息中心,卫生队只应用前端软件,所有的数据均放在体系医院,将部队卫生队当做体系医院的一个科室或部门,所有的数据管理由体系医院承担,包括对部队卫生队工作人员的日常错误操作的处理,即卫生队日常的信息管理和软件维护都由体系医院信息化中心承担。在部队卫生队只要有懂得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人要即可保障其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同时由于在部队卫生只需工作所需的计算机、打印机、交换机等信息技术(IT)设备,不再需要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及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不间断电源等,大大降低了部队卫生队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成本。
3 主要功能
采取信息系统托管的方法除了低成本地实现了部队卫生队等机构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外,还实现了以下功能。
3.1 医疗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3.1.1 医疗资源共享
卫生队与体系医院的互联互通、实时交流,患者在卫生队就可享受到军队和地方医院的高端设备和名医名家的服务,逐步改变医院拥挤不堪,卫生队无人问津的状况。
3.1.2 信息资源共享
在卫生队可查看本单位官兵在体系医院的就诊保健情况,也可查看前来就诊的地方群众在体系医院或厦门区域内其他医院的就诊保健情况。在体系医院医生站也可查看从卫生队转诊来的患者之前在卫生队的就诊信息,实现了患者就诊保健信息的共享。
同时体系医院的有关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硕博论文、医学多媒体等资料都向卫生队开放,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
3.2 网络双向转诊
部队官兵在卫生队与体系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地方群众在卫生队与体系医院或区域内其他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是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转诊平台主要包含转出、转入。在卫生队与体系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是建立在体系医院的区域协同服务平台之上,患者资料在转诊过程中能够同步完成,方便共享,同时增加辅助统计查询等功能。而地方群众在卫生队与厦门区域内其他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则通过体系医院的区域协同服务平台与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完成,也要求患者资料在转诊过程中能够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同步完成。所有的操作均通过网络在转诊平台内完成。
3.3 网络会诊功能
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为网络会诊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除了网络视频外,患者就诊信息(特别是检验、影像资料)的网络调阅是会诊过程中重要手段。通过网络会诊,确认是卫生队不能治疗的患者才到医院就诊,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为解决部队官兵"看病难"提供了帮助。
3.4 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人们将更加关注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疾病预防及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等。部队官兵,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健康教育与咨询是部队官兵预防保健的重要途径。体系医院与卫生队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改变了传统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方式,特别是在互动性方面较传统方式有比较大的优势。
3.5 其他信息服务
3.5.1 面向体系医院的信息服务
为体系医院提供部队卫生队的日常报表,如各卫生队就诊人数、军地人员分布情况及发病情况等。
3.5.2 面向卫生队的信息服务
卫生队的医疗情况报表,如就诊人数、患者来源分布情况、发病情况。本单位官兵在体系医院的就诊情况。
3.5.3 面向部队官兵的服务
为官兵提供就诊保健信息、体系医院专家等信息查询。
4 实施情况
我院在2007年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厦门示范区的任务时,即将体系医院与部队卫生队实现区域协同医疗作为主要目标。目前已将体系内的卫生队通过虚拟专网与医院实现互联互通,部队卫生队运行的信息系统均采用托管的方式运行,不仅低成本高效地实现了部队卫生队日常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而且实现了体系医院与部队卫生队间的协同医疗,缓解了基层官兵"看病难"和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前述的主要功能,如医疗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双向转诊、网络会诊、网路健康教育与咨询及其他信息服务都得到了执行。特别是目前医院配置的移动会诊车与移动医护工作站配合可实现在病区内任何位置与外院进行远程会诊,患者不出病房就可申请会诊;本院专家不出办公室就能为申请会诊的患者进行会诊。
5 讨论
由于部分部队卫生队不仅有能力对本单位的官兵进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同时还对驻地的人民群众进行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使用这个托管系统后,部队官兵小病在卫生队,大病来医院,通过网络实现了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取消了原来的有关就诊证明。在医院的医生站可根据需要直接调阅部队官兵在卫生队的就诊情况,并进行网络会诊。驻地群众也是小病在卫生队,大病到医院,跟部队官兵不同的是人民群众可以选择厦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就诊,通过厦门市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如果需要会诊,在医院的医生站同样可直接调阅该病人在卫生队的就诊情况,并完成网络会诊。因此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部队官兵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同时由于部队官兵的就诊及保健信息均采集到了体系医院,这使得下一步在军队建立三级信息平台(体系医院、军区及总部),实现全军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以及为军队人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变得不仅可能,而且简单。
参考文献
[1]王继伟,夏挺,陈运奇,等.军队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践[C].全军远程医学建设暨南京军区卫生信息技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福建泉州,2009.07
[2]王继伟,夏挺,孙卫,孙中海.基于市民健康信息共享平台的区域PACS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12:844-846
[3]王继伟,孙卫,等.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设[J].医学信息,2005,9:1056-1058.
[4]李毅,张震江,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创新战略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2:134-136.
【信息化部队】推荐阅读:
部队信息化建设10-28
部队信息05-26
部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10-27
加强公安现役部队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07-31
VIEWGOOD流媒体技术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应用形式09-01
对部队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思考10-09
审计信息化信息系统05-1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05-14
信息化档案信息安全11-06
信息时代与信息化管理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