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归集分配

2024-10-12

成本归集分配(共5篇)

成本归集分配 篇1

成本归集与分配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工作, 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 在医院成本核算的实际运行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难题。另外, 由于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 所以每个医院在实际工作中都会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如大型综合性医院, 核算的难点可能是管理成本的分摊:小型医院的核算重点可能是内部服务价格的确定等。为此, 笔者认为集中力量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完善是有着积极和现实意义的。

一、医院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的难点问题分析

虽然医院成本费用在归集与分配的具体方法的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 但由于医院成本项目较多且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笔者在实际工作遇到了以下一些难点问题。

(一) 关于管理费用的核算问题

在众多的医疗成本项目核算中, 管理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一个难点。首先, 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繁多, 如何进行科学的分类就是一大难题。有的医院管理费用仅指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费用开支, 有的医院的管理费用指为医院管理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对管理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就是医院管理者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 由于管理费用所包括的内容复杂, 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多样, 在院级会计核算中, 有的管理费用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 但是有些管理费用数额较大, 且受益期较长, 是否可以当期在受益期内分摊?在科室统计核算中, 管理费用如何分摊更合理?在测算诊次、床日或项目成本时, 又该如何分摊?再次, 关于管理费用的控制, 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如何进行管理费用的全程控制?这此都是值探讨的问题。

(二) 关于特殊科室的核算问题

临床和医技科室是直接向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 其科室收入、成本相对比较容易确定, 核算基础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科室, 如手术室、血管造影室等, 这些科室多是通过与其他科室合作向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因此与其他科室的收入、成本不易分清;或是由于科室自身工作的特殊性, 如有自采血功能输血科等, 这些科室是科室核算的难点;如手术室, 由于手术收入是手术室和做手术的临床科室共同创造的, 这部份收入如何在手术室和临床科室之间分摊?手术室的成本又如何分摊计算?有的医院提出按手术次数在临床科室和手术室之间分摊成本, 但工作量太大,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于手术室的效益如何评估?又如有的医院输血科, 除了外购血以外, 还可自采血, 即有血液加工生产的功能, 这种输血收入与输血成本如何界定更科学?是否可以采用加工企业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 寻找出一套科学合理而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二、医院成本费用核算的完善思路

为了使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 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必须进行改革。这里, 笔者从成本核算与医院管理、成本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尝试提出一些成本核算的改革思路。

(一) 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 为适应医院推行院内经济责任制的需要, 必须通过加强成本控制, 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相结合。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 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 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 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 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并根据成本目标管理的要求, 在那些具备条件的医院, 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这种成本会计, 要求健全各种消耗定额, 制定计划价格, 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定额成本) , 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 要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 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 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下, 医院及其各部门的实际成本是由目标成本和成本差异组成的。

(二) 把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医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 改革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 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把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 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 否则院内经济责任制就会失去科学的管理基础二一这就要求医院及院内各部门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 确定成本责任层次, 建立成本责任单位, 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在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 将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 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形成责任成本预算, 使各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目标成本和应该完成的任务;各责任单位领用材料, 互相提供医疗服务或劳务, 应根据责任分清的原则, 按标准成本计算并入账, 以便正确核算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经营成果:在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应按成本责任归属来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各种成本差异, 使成本资料不仅能说明成本超降的原因, 而且能直接回答成本的超降是与哪些责任单位的服务与劳务质量有关。这就为正确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做到奖惩有据, 赏罚合理, 从而开创人人关心降低成本费用、千方百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新局面。

(三) 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应分开核算

在医院成本核算改革中, 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严格地区分, 使成本核算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医疗部门成本是医院各医疗业务部门的直接成本, 而服务项目成本是无业务收入的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辅助费用二一这些支出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间接成本。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一般是属于医院不同的成本性态。前者与医院收入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 即取决于就诊病人的数量并直接表现为正比关系:后者在一定范围内同医院收入数量增减无关, 与使用部门和业务部门成比例关系。由于两者成本性态不同, 成本控制方式也不一样, 在成本会计上理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区分开来, 并对它们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尽量减少无效的工作量, 为医院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 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 以满足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总之, 医疗成本核算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本工作, 是基础工程, 只有认真地、规范地搞好医疗成本核算, 医院的服务、管理、建设才能建立在扎扎实实、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才能从糊涂账成明白账。可以说, 没有医疗成本核算工作, 就没有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可言, 医疗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也已经上升为直接关系医院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

参考文献

[1]、高介惠, 医院实用医疗成本管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秦银河, 医院经济管理[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3]、杜玉梅, 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卫生经济研究, 2007 (5)

成本归集分配 篇2

为了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能够全面、合理反映核算项目的真实成本,并监督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将其正确、及时地计入产品成本;根据成本核算的原则,我公司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支出进行分类核算,将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支出按经济用途归类反映;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目前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发现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

二.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或辅助生产车间)为提供产品和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一般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其他;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应通过设置“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分别反映各车间、部门各项制造费用的支出情况。

三.现将制造费用按照制管车间、加工车间、金结车间、下料车间、技术开发部、质量管理部进行归集,具体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折旧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设备管理组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进管理费用核算,直接为生产发生的修理费、检测费、验收费、招待费进制造费用核算;将生产管理部、运营管理中心、物资部和仓储部发生的费用进管理费用账户核算,具体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折旧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

四.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分配,其分配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合计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 x 制造费用分配率

当否,请批示。

资产财务部

成本归集分配 篇3

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企业需要尽力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企业管理者应重点关注生产成本的变化, 当然也包括辅助生产成本的变化。辅助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内部专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服务所进行的生产和劳务供应而设置的供水、供电车间或部门所发生材料、动力和人工费用以及制造费用等归集起来, 就构成了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服务, 归集和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的高低最终将影响到基本生产产品的成本, 而且只有先确定了辅助生产成本, 才能准确的核算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的最终成本。因此, 企业辅助生产成本的及时、有利于准确归集和分配对于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意义重大。此外辅助生产成本随着产品成本结构的不断发生变化所占的分量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这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辅助生产成本的管理越来越重视。

二、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 归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种类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对于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仅有一种的情况, 应根据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进行核算。但是当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种类较多时, 还应增设成本计算单以及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期末根据合理的分配标准, 分摊到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中去。辅助成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对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而言必须进行单独归集, 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 也需要设置较多的辅助成本科目, 核算的过程也非常复杂。由于对辅助生产管理存在滞后性, 没有及时归集发生的成本, 导致问题的出现。

1.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缺乏清晰的判断。

对于没有明确划分的人工和材料往往只是依靠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相关人员来断定, 而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规定, 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性, 导致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并最终计算产品的成本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困难。

2. 辅助生产成本的账目设置比较混乱。

相对于产品种类较少、辅助生产成本核算较为简单的小企业而言, 产品种类丰富、制造流程复杂的大型制造企业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归集就非常困难, 因为辅助生产成本需要归集的项目非常多, 而且又缺少清晰、具体的规定, 既掺杂了要素的费用, 有存在制造费用的成本, 使归集的过程比较困难。

(二) 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是采用合适的分配方法将所归集的各项费用分配到产品当中去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正确与否将对各个辅助生产车间进行的成本预测、分析、考核和改进等环节的控制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决策。对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核算过程, 能够对预算成本在辅助车间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有效的核查、监督和考核, 并真实的反映辅助成本的高低, 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掌握生产成本控制情况, 并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1. 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改变, 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前提的基础上, 那就是业务量在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本的分配过程简化。

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 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在明显下降, 辅助生产成本所占比例则上升, 这时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显现不合理性, 例如, 以人工成本为标准去分配辅助成本, 越来越多的与工时无关的作业费用等也开始参与分配。

2. 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等传统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据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但其也存在着局限性。

另外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者素质较低、不善于管理、职工成本意识薄弱等问题, 无法充分发挥辅助资源的作用, 而且辅助成本的管理方法滞后, 内容单一。

三、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归集方面的解决方法

1. 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及时、准确的核算。

当企业缺乏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成本核算流程, 就会存在企业发生的费用被重记或者被漏记的情况, 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企业应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实施细则, 使辅助生产成本和基本生产成本在发生时即被明确划分并有效归集。

2. 准确的划分产品成本。

企业应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开始对使用的各种材料和人工等资源进行准确计量, 并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些资源进行仔细划分, 这样就可以避免成本在归集时出现不准确的情形, 也可以避免因费用归集对象的错误, 导致的把盈利产品变为亏损和亏损的产品变盈利给企业的经营决策造成影响。

(二) 分配方面的解决方法

1.在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产品或者劳务的差异、成本核算的基础水平等因素基础上对每种分配方法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划分, 最大限度上克服固有的局限性, 使辅助生产成本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2.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作用, 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审核力度, 使企业领导和职工能够认识到规范、合理的辅助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辅助生产成本的规范分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企业的电算化水平, 使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够更全面、及时、高效、准确的在企业内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传递。

3.企业应关注并应用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的新的理论和方法, 以应对已逐渐出现弊端的传统成本管理方法, 并进行相应变革, 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强化辅助生产成本管理, 运用战略的管理思想关注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 提高对企业成本的全面控制并进行改善,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部分, 辅助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增加效益和提高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传统的成本观念, 在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对传统的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进行合理改善,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指标, 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对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即对辅助生产成本的管理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辅助生本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 也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的辅助生产成本在归集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苗苗, 周金鑫.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七大举措[J].中国经济时报, 2011 (4) .

[2]莫世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探讨[J].工业会计, 20132:26-30.

成本归集分配 篇4

一、高校教育成本项目分析

高校教育成本项目是构成高校教育成本的费用类别, 随着高校教育成本内涵的变化和高校教育实践的发展, 其项目构成尚无定论, 主要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按照成本的构成要素分类, 阎达五、王耕认为, 高校教育成本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差额补助费、折旧费、其他费用等11项。该分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将补助工资、离退休人员费用、差额补助费均列入了成本项目。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深入, “离退休人员费用”移交财政, 逐渐从成本项目中移除;随着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差额补助费”, 逐渐演变为“工资”和“福利费”, 还有人提出把两者合并为“人员支出”, 其中, 最为典型的是, 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 将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项目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4部分, 但“固定资产折旧”项目不够全面, 因为没有考虑到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摊销因素。同时, 这些对成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教育培养成本, 没有考虑科学研究成本和社会服务成本。

另一条线是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李晓波认为, 高校教育成本包括教学支出、科研支出、社会服务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公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修缮支出6项, 朱雨将教育成本分得更细, 还包括“图书购置费”、“行政管理支出”、“行政资产折旧费及运行维护费”、“教学资产折旧及运行维护”等项目, 这些分类的突出问题在于经济用途与费用要素混搭, 容易交叉重复, 如“教学支出”、“科研支出”、“社会服务支出”、均包含了“公务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修缮支出”。如果放眼全球, 美国教育信息统计中心 (NCES) 将高校教育成本分为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辅助 (包括图书馆) 、学生事务、院校资助、设备运行和维护、奖学金、指令性转移支付等9个功能性成本支出项目, 这种分类就避免了成本项目间的交叉重复, 值得借鉴。

二、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

(一) 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原则

1. 与高校功能相适应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高校教育成本项目理应客观反映这三个方面的支出情况, 基于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开展较少, 相应支出也较少的现实, 暂不设置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本项目。

2. 与国情校情相适应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行政管理系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支出也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予以反映。同时, 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后勤保障仍然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后勤保障支出也要列入教育成本项目。

3. 与高校机构设置相适应

目前高校机构设置了教学系统、科研系统、社会服务系统、学生事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 参考现有机构, 设置相应的成本项目, 便于明确责任成本, 加强成本管理。

4. 与现行财务制度相适应

教育成本项目与现行财务制度相适应, 方便数据的收集取得, 201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高校设置“人员支出”比例、“公用支出”比例等支出结构指标, 并开展财务分析工作;2013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指出, 支出类会计科目包括“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科目, 这些都为成本项目的设置提供了指引。

(二) 高校教育成本按照经济用途的项目设置

1. 教育事业支出

即高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 教学活动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各院系、基础课部等教学机构, 以及教务处、督导处等部门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的支出;教学辅助活动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信息网络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教学辅助部门发生的支出。

2. 科研事业支出

即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包括高等学校在学院、系外单独设置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科研处等科研机构发生的支出, 以及高等学校为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发生的支出。

3. 学生事务支出

即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党团活动、奖助学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就业指导活动、学生日常管理活动等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包括学工处、共青团、招生就业处等学生服务机构的人员 (机构工作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就业咨询师) 薪酬支出、公用支出、资产折旧摊销支出, 以及对学生的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奖助学金支出 (不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学生事务支出本属于教育事业支出的范畴, 在新颁布的高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列, 本文单列主要是考虑到奖助学金支出较大, 学生和社会的关注度高, 以及学校事务系统机构设置的现状。

4. 行政管理支出

即高等学校校级行政管理部门, 如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宣传、纪检、审计、工会、财务、保卫等行政管理机构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以及高等学校统一负担的不属于后勤保障支出的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

5. 后勤保障支出

即高等学校为教学、科研、学生事务、行政管理等活动提供后勤保障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包括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薪酬和社会保障支出、公用支出、资产折旧摊销支出, 以及学校统一承担的水、电、煤、取暖等各类公用事业费、物业管理费、绿化费、车辆维持使用费、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费、食堂价格补贴等, 不包括实行高校后勤部分社会化管理后, 由社会化服务自负盈亏支出的部分。

6. 其他支出

即高等学校除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学生事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之外构成教育成本的支出, 包括社会服务支出、利息支出、资产处置损失等, 不包括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经营支出等与高校职能无关的支出。

(三) 高校教育成本按照要素构成的项目设置

1. 人员支出

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的薪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支出, 以及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的薪酬和社会保险支出。

2. 公用支出

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图书购置费、工会经费、因公出境 (国) 费、其他公用支出。

3. 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主要是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该支出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 包括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土地使用权摊销、专利权摊销等。

三、高校教育成本归集计算

教育成本项目按照经济用途设置, 有利于反映高校主要职能的投入情况, 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和后勤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成本项目按照要素构成设置, 有利于掌握各要素之间比例是否合理, 实现各要素的均衡投入, 两者都是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同时, 每一个功能成本项目, 都包括人员支出、公务支出、资本性支出三个费用要素, 每个要素成本项目都是由功能成本项目组成, 两者有机结合, 能够充分反映教育成本的组成情况, 据此, 设计高校教育成本计算单如表1。为了更具体反映部分项目的支出情况, 可以将部分项目进行明细分类, 如教育事业支出分为院系支出、基础部支出、教辅部门支出, 人员支出分为基本绩效支出、奖励绩效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性支出分为房屋折旧、设备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计算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是教育成本计算的重要内容, 由于大学是一个多产品生产组织, 除提供教学服务外, 还提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教育联合成本需要在不同产品之间合理分配。鉴于当前中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弱化, 实际支出较少的现状, 高校教育成本支出主要分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教育事业支出与学生事务支出都属于人才培养范畴, 直接全部计入人才培养成本, 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其他支出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教育事业支出和科研事业支出, 这个比例可以采用分摊前的教育事业支出加学生事务支出与科研事业支出之比。与此同时, 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又是紧密联系的, 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科研事业支出应该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人才培养成本, 郭化林主张依据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性、教学型大学四种类型, 分别计入人才培养成本的比例确定为20%、40%、60%、80%。

按照上述方法, 可以计算出人才培养总成本, 用人才培养总成本除以标准学生数, 就可以计算出生均培养成本, 其中, 标准学生数的确定可以借鉴《高校学生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的规定对各类学生进行折算。据此, 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成本计算单如表2。

参考文献

[1]阎达五, 王耕.教育成本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9 (89) .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S], 2005.

[3]李晓波, 霍平丽.高校办学成本及其构成项目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7) .

[4]朱雨, 司伟娟.浅谈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内容及程序[J].商业会计, 2005 (3B) .

[5]徐警武.美国高校办学成本递增的特点、原因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05) .

[6]财政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J], 2012.

[7]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 2013.

[8]彭利萍.对高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改进思考[J].财会月刊2014 (07) .

施工企业的成本归集与控制浅论 篇5

成本归集是将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分类和汇总。对施工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设备等, 按照成本计算对象, 如工程各个细节的生产加工步骤等进行归集。通过成本归集, 能分别求得各个对象的成本总额, 从而为最终确定工程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 由成本控制主管部门在施工前和工程进行中, 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

施工企业经常承接一些土方、土建工程, 工程周期长、资金消耗大, 加上目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才能有长远的发展。而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就需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即进行严格的成本归集与控制。如果没有做好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 就会使工程出现浪费现象, 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 减少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 如果没有做好成本归集, 各项会计分目设置不完整, 更会破坏成本控制的体系, 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 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 对施工企业进行成本归集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施工企业成本归集与控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施工企业都处于市场大、竞争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环境中, 因此, 其管理水平不高, 成本归集与控制的意识不强, 但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土方、土建等大型工程的市场也有很多国外企业参与进来, 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使国内施工企业开始产生了危机感, 并开始随着市场的发展, 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归集与控制能力, 完善成本的控制体系。尽管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施工企业大多仍按照政府投标项目的预算定额来估算自己的工程成本, 不详细计算每个项目的成本, 虽然提高了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 但也忽略了对整个项目的把握, 以及影响之后的施工过程, 这也是我国施工企业与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承包做法不同之处。其次, 我国施工企业受之前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 过度依赖政府提供的数据和资料, 并过度关注政府的让利优惠政策, 而不详细了解行内其他企业的成本和预算情况, 不详细分析历史资料和材料最新报价,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与实际脱节, 从而影响施工工程的效率。另外, 随着我国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施工企业录用的员工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很多技术人员由原来的中小学学历提高到大学、硕士学历。可以说, 整个施工行业中各企业在技术深度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尽管这些高素质人才接受新知识能力强, 却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 有时不能有效地控制好施工现场的相关细节, 不能详细的考虑整个施工方案, 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最后,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 我国各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有了明显的提高, 初步认识到将施工工程成本的各项影响因素加以整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易对成本归集与控制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和如何对其进行重点控制。

3 容易对成本归集与控制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

3.1 人员配置不合理

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必须严格地规范, 既不能将本来只需三人完成的工作交由四人完成, 也不能在那些低工费的工种中使用高工费的人力。同时, 由于施工企业各工程间隔较长, 有些为了照顾内部人员情面, 可能在闲时也会将工人留用, 这些工人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却每月拿工资、津贴等, 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 施工工程周期长, 项目大, 细节多, 工人也多, 这样就让一些不负责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出现了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不闻不问或者对个别细节的进展情况不甚了解的情况, 员工则趁此机会消极怠工, 以便多拿工资和奖金, 这些人力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都人为地扩大了工资等费用, 增加了企业成本。

3.2 材料管理不到位

很多工程的材料实物和材料账面有很大差异, 主要是很多材料的采购频率高, 项目细, 业务人员为减少麻烦, 没有及时的进行登记, 有时甚至会造成几万到几十万的差异;在工程材料的领用方面, 也存在着手续不齐全, 不按规定发料的情况;工地的各种材料不能有序摆放, 工程材料被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 不少施工单位还存在着材料、配件的领用审查不严格, 不常对损坏的配件进行修复等问题。

3.3 机械施工效率不高

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大多存在着过度使用的现象, 增加了折旧费用。另外, 由于大型的土方、土建工程经常要租赁机械设备, 因此, 如果不注意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 就容易导致机械故障, 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还容易耽误工期。特别是有些工程所使用的机械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施工企业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 造成员工对所租赁的新设备了解不足, 最终因非正常使用而造成损坏。

4 如何做好成本归集与控制

4.1 成本归集与控制要坚持的原则

成本的全面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员工和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在进行成本归集与控制时, 要从整体出发, 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 及时提供本部门的成本信息给企业的财务部门, 以便做好相应的统计;企业员工也要发扬集体精神, 做到实报实销, 按定额领取材料, 并且在施工过程严格做好对各个细节的质量控制。

成本最低化主要指两方面, 一方面是寻找各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是从实际出发, 在符合客观因素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达到成本的最低化。成本动态化则是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成本控制, 按相关条目做好成本归集, 以免竣工后因成本盈亏已经确定, 难以调整, 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后, 就是要根据工作范围的不同明确相应的成本控制责任, 针对成本控制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 做到有奖有罚, 责任到人。

4.2 施工前期做好成本归集各会计分录的确定

成本归集与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决策过程, 通过工程前期对成本各会计分录的有效确定, 能对整个项目的具体成本项目、成本水平与目标有大致的了解。成本归集各会计分录确定好了, 就能了解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 并能根据现有技术水平的客观条件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同时, 对下一步的施工工序也能进行有效地分析和预测, 进而为企业在哪些方面、如何降低成本指明方向, 还可以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和指导。针对施工工程, 要依据工程投资的实际金额进行合理分割, 并了解同行业整体的成本水平, 掌握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料, 测算该工程合理的人力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等, 从而编制相关的施工技术方式方法和组织方案, 以便管理和施工人员能根据方案中降低成本的方法进行日常管理和施工。

4.3 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归集与控制是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 实现成本有效管理目标的关键, 在坚持上文中已经提到的成本归集与控制原则的前提下, 还应根据施工工程主要的费用项目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严格控制。

4.3.1 对人工费用进行控制

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 做好与人工方面权责相对应的安排, 对各个岗位实施定员配置和人员安排, 充分减少和避免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 同时, 也要制定严格的工时控制措施, 对能及时有效完成工作的员工, 按照其实际完成工作量的量化指标发放奖金, 对各个岗位员工进行公示, 以激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并报企业成本管理部门审批,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施工工时, 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完成人工成本的控制工作。

4.3.2 对工程材料的使用加以控制

将工程材料的会计分目有效细化, 施工人员采购材料到工程地点时要及时入账, 以免难以核实实际的材料成本, 采购的材料要保证质量, 从买价和运输费用等方面进行严格比较。同时, 要制定和执行切实有效的采购计划, 认真核实材料使用情况, 以免造成材料积压或部分材料尚未配齐的情况。另一方面, 对部分材料可以做好“废物利用”的工作, 尽可能的回收废料中能够再次利用的部分, 以便在降低直接采购成本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另外, 加强对材料保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也很重要, 要确保各种施工材料的合理有序堆放, 最大程度的减少材料丢失的情况。

4.3.3 提高机械施工利用效率

作为施工企业, 特别是土方、土建工厂, 对于各类施工机械的需求量极高, 为了降低企业在机械采购上的资金投入, 应尽可能的采用机械租赁的形式, 由各部门根据自己的施工情况与特点, 统一向公司申报, 从而对必用的设备进行租赁, 减少自有设备折旧、长期保养方面的成本。第二, 强化对各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若设备程序等方面出现异常要及时调整, 并制定相应的维修和保养计划, 减少因使用不当或过分使用造成的损害。从而减少因机械设备频繁维修所产生的巨大成本和对工期的延误。第三, 机械设备在油料等方面的消耗要有定额, 防止部分员工虚报数量, 增加成本。

4.3.4 对人工、材料和机械进行充分利用

一般来讲, 土方土建项目周期长, 费用高, 在很多方面都会对施工企业和业主造成牵制, 因此, 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很高要求, 这时, 就需要将施工企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充分利用, 尽量减少企业的成本, 提高其经济利益。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归集与控制时要动态的跟踪前期、施工和后期的各个环节, 提高工程的质量, 减少施工过程和后期维护时产生的返修。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类似如下的几种情况, 要及时进行索赔, 以保证施工企业的利益:因台风、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不利的自然因素或其它人为因素导致施工工程延期;业主扣押押金不还或不予支付延误日期的成本费用的情况;业主在施工中途临时决定更换相关细节和材料等, 导致人工工作熟练度不高, 材料浪费, 机械设备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业主供应相关人工、材料或者机械不及时, 造成施工工程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人工费用、原材料价格、机械租赁费用有所上升, 使施工成本超过最初制定的合同的相关条款而业主方拒绝支付一定补偿的情况等;因国家对个别时段和地区的电力、水力供应和使用的控制, 导致施工企业在具体项目进程上稍有延后, 不能达到业主的要求, 虽未影响整个项目进程, 但却产生了一定的管理和日常维护成本, 业主拒绝支付的情况。

施工工程持续的时间长, 期间可能发生各种情况, 但全面协调和控制人工、材料、机械等几个因素一直是有效应对各种情况, 维护施工企业的利益和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该重视对人工、材料、机械各要素的管理和控制, 定期开展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施工索赔、工程质量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以便让他们一方面能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 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权利, 在有影响企业成本的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及时上报, 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情况, 加以解决, 进而降低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成本, 达到企业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5 结论

综上所述, 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受人力、材料、机械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若要对施工企业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 将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有效归集与控制, 就需要通过如下的手

段进行改善:确定成本归集与控制要依据的原则, 将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并确保企业成本的最低化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指导思想;对人员数量和工作工时进行有效控制;做好材料的采购、记账和管理工作;对大型机械设备可租赁, 并注意日常维护、维修与保养;将人工、材料和机械等要素有效结合, 做好特别情况下企业的索赔工作, 并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 实现企业有效的成本归集与控制的目标。

摘要:简单介绍了容易对企业成本归集与控制造成影响的因素, 并对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的成本归集与控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成本归集与控制,人工,材料,机械

参考文献

[1]张学英, 涂申清.工程成本与控制 (高职工程造价)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2]库恩 (美) 著.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译.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张宝岭, 高树林.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置换培训教师下一篇:高等教育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