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胞修复(共11篇)
神经细胞修复 篇1
四肢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 且多数患者损伤后容易引起其他损伤, 如:周围组织、关节神经等, 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肢体远端供血不足、休克等, 严重患者将威胁其生命,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四肢损伤发生率能够达到10%~15%, 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目前, 医学界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治疗依从性较差,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 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为了探讨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5例。试验组中男19例, 女6例, 年龄16~53岁, 平均 (26.5±0.8) 岁, 病程2~10个月, 平均 (3.5±1.4) 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 女7例, 年龄25~66岁, 平均 (56.7±0.8) 岁, 病程1.2~11.5个月, 平均 (4.2±1.1) 个月。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 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损伤诱因及类型
患者中16例交通事故伤, 5例机器伤, 3例火器伤, 1例其他, 13例上肢损伤, 12例下肢损伤;19条正中神经, 14例尺神经, 2例桡神经, 3条胫神经, 6条腓总神经, 2条坐骨神经, 4条股神经, 且患者神经缺损长度在2.5~19 cm[3]。
1.3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如:血压、脉搏、心率等, 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多数神经缺损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开放伤, 且患者入院时伤口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多数患者伴有软组织或骨骼缺损) , 因此要做好患者清创处理工作, 将神经断处以及损伤神经周围活性组织进行切除, 切除时尽可能在显微镜下进行, 保证污染物能够彻底的清除;待创面清除后根据患者不同神经损伤长度进行修复, 对于神经损伤>2.5 cm患者则应该实施神经移植手术, 对于神经损伤<2.5 cm处时则可以实施游离神经等直接缝合。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实施游离神经移植修复手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神经游离移植, 试验组实施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 患者采用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 并且使用该神经时血管周围保留1 cm软组织, 防治患者修复过程中发生血管痉挛。患者缝合时将取下的游离神经做成电缆状, 并将带血管一段神经放在其中间, 避免损失伴行的血管, 然后将小隐静脉和术区周围的动脉进行吻合, 避免对伴行血管的损伤, 而对于移植神经和缺损神经断裂缝合地方则采用鱼嘴样包埋外膜进行缝合, 患者手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进行相应的预防感染措施, 并做好患者抗凝、抗痉挛治疗, 并去对患肢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3个月, 患者手术后2周开始拆线, 并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理疗等联合方法治疗[4]。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制定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具体如下:显效:患者出血、疼痛等症状消失, 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好转:患者出现、疼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无效:患者症状等没有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迹象[5]。总有效=显效+有效。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74)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ADL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方面。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查,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比较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92.0%患者对修复方案给予肯定评价, 高于对照组的76.0%;试验组92.0%对修复方案满意, 高于对照组的72.0%,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ADL评分、泌尿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2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8.0%, 低于对照组的7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8.0%。
3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 这种损伤原因比较多, 机制也比较复杂,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目前, 医学界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 传统修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患者修复后并发症较多,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同时, 虽然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 但是疗效相对较低。对于周围神经组织而言, 它是不同的神经节段内感觉纤维和运行纤维有着不同的运行且不具备规律性。患者如果修复不当将会引起神经束与运动束的错接等,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临床治疗效果[6]。因此, 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研究及有效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 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92.0%患者对修复方案给予肯定评价, 高于对照组的76.0%;试验组92.0%对修复方案满意, 高于对照组的72.0%,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7]。这种修复方式和其他修复方法相比优势较多, 该修复方式采用多段移植神经组成电缆状修复缺损神经, 将一个移植段的神经外膜沿着纵向方向切开, 并且将外膜放置在外侧, 神经纤维放置在内侧, 从而能够保证其形成一个新的和正常神经结构比较类似的单层管状神经外膜, 从而更加有利于神经纤维的生长和毛细血管的再生[8]。同时, 对于桡神经骨间背肌支等直径比较小的神经肌肢, 则可以使用带血的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进行移植修复, 能够为移植神经提供充足的血运, 从而能够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 提高修复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ADL评分为 (16.2±3.7) 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 (59.6±7.5) 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 (65.8±9.2) 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 (57.2±6.5) 分, 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9]。由此看出, 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效果较好。
游离神经移植缝合后, 患者治疗后的血运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 (1) 靠术区两侧神经纤维的纵向血管通过缝合口长出; (2) 靠接受周围神经基床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外膜、塑模长出, 这种血运建立受到移植长度、直径、受区条件等影响, 对于抑制较差、直径较粗, 血运差等患者手术后神经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从而影响修复效果。因此, 患者在进行修复时应该注意患者手术时间, 对于二期手术以及外院患者入院后由于医师对患者病情、损伤原因等不完全知晓, 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很难判定, 且医学界对于患者周围性神经缺损的手术时间存在较大的争议, 但是临床上普遍认为对患者早期进行修复效果理想, 患者在修复手术前应该加强常规检查, 结合患者损伤的原因、治疗情况等制定有效的修复方法, 避免错过了最佳修复时机, 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修复过程中的并发症, 提高修复效果[10,11]。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 低于对照组的28.0%,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2]。
此外, 患者除了注意手术时机外还应该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 由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所抑制的神经是人体次要的皮神经, 这种神经直径相对比较小, 而需要修复的肢体功能神经直径则相对比较大, 因此患者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段移植神经组成电缆状修复缺损神经[13]。电缆式的每段移植神经均有外膜将其相互的神经纤维阻隔, 从而影响神经纤维的再生, 并且影响修复疗效, 严重患者甚至影响其他并发症。随着本院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方法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广泛开展和宣传, 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本院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及其投诉,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4]。同时, 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试验中病例数相对较少, 患者疾病类型不尽相同, 症状差异也比较大;另一方面, 医师对患者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时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 这些都需要笔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5]。
综上所述, 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采用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效果理想, 能够恢复患者损伤神经, 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每组各25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神经游离移植, 试验组实施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2.0%患者对修复方案给予肯定评价, 高于对照组的76.0%;试验组92.0%对修复方案满意, 高于对照组的72.0%;试验组ADL评分为 (16.2±3.7) 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 (59.6±7.5) 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 (65.8±9.2) 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 (57.2±6.5) 分, 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 低于对照组的28.0%。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采用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效果
神经细胞修复 篇2
[关键词] 干细胞修复 脊髓手术 医学
健康网讯:
新华社波哥大3月5日电(记者叶书宏)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索菲娅女王医院5日正式进行拉美首次脊髓神经再生人体实验,研究人员将人体鼻黏膜中的一种干细胞――嗅鞘细胞植入患者脊髓受损区域,以治疗因脊椎受伤导致的截瘫。 手术过程中,医生从脊髓损伤者的鼻内取出嗅鞘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复制到一定数量,再将其移植到病人受损的脊髓神经上下两处以进行修复。实验结果将在3个月后公布。 脊椎神经和脑神经都是人体中枢神经,脊椎神经负责收集周围神经信号上传至大脑,一旦发生脊髓损伤,由周围神经上传的感觉信号上不去,下传的运动信号下不来,受伤者的感觉与动作能力受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瘫痪。 由于中枢神经细胞不具备周围神经细胞的再生修复功能,因此这种残疾往往是终生的。 科学家曾试图把具有周围神经再生功能的施万细胞移植到受伤的中枢神经区域内,但是发现彼此并不兼容,尽管施万细胞能在受损神经间隙内存活,却无法接合已经断裂的.脊椎神经链。人体鼻黏膜中的嗅鞘细胞不但具有施万细胞的再生功能,还能存在于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中。 2000年,西班牙女科学家邱也特从实验鼠体内取出嗅鞘细胞,在复制到一定数量时植入完全损伤的实验鼠脊髓处。数周后,原来瘫痪的实验鼠可以抬起前脚立起来吃悬吊在半空中的巧克力。 2001年至今,葡萄牙神经外科专家卡洛斯・利马用嗅鞘细胞植入法先后对48名截瘫患者进行了手术,大多数患者的行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来源:央视国际干细胞技术帮助修复受损角膜 篇3
研究人员希望可以找到一种治疗手段,让患者无须接受大型手术,也不用担心排斥反应,只要戴上特制的隐形眼镜,数周后因角膜病变致盲的眼睛就能重见光明。目前,借助干细胞技术,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正使这变得可能。
最近发表在医学期刊《移植》(Transplantation)上的报告称,患者只需接受局部麻醉,手术两小时后就能够出院。由于治疗使用的是患者本身的干细胞,因此也不会出现排斥现象。这种治疗法不需要大型设备。“在第三世界地区,你只需一间手术室和细胞培育室便可以进行治疗了。”研究员吉罗拉莫表示,“过程绝对简易便宜。”疗法不一定使用角膜干细胞,也可用结膜干细胞。
吉罗拉莫说,同类疗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人体器官,包括与角膜非常相似的皮肤等。
◆ 用绒猴复制人类疾病
医学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在解剖学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的动物模型。目前在潜伏期研究中,科学家一般通过转基因老鼠测试他们的理论,而后再在人类志愿者身上验证实验结果。日本科学家近期的研究有可能给这一现状带来重要的变化。
庆应义塾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的佐佐木惠里(Erika Sasaki) 带队的研究小组在产自巴西的一种小型长尾绒猴晶胚中引入了一种外来的基因(携带绿色荧光蛋白),他们在蔗糖溶液中培育这些晶胚,然后植入7 只代孕猴的子宫里。在生下的小猴当中,其中两只小猴体内的生殖细胞成功与这种基因融为一体,其中的一只随后又孕育了第二代。今后,研究小组准备继续培育转基因的绒猴,复制帕金森氏症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癥等人类疾病。
美国灵长类动物专家杰拉尔德• 斯查顿(Gerald Schatten) 和舒克拉特• 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 将这项成就称之为“一个毋庸置疑的里程碑”。
◆ 老鼠的脱发基因
日本的研究小组发现,过去认为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Sox21”与脱发也有关系。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与庆应义塾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专门培育出了缺乏“Sox21”基因的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这些老鼠在刚刚出生时是能够长出毛发的,但是在出生15 天左右之后,它们的头部首先开始脱毛,随后脱毛部位就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经过一周时间,毛就会全部脱完。虽然这些脱掉的毛会再生,但是约25 天后会再次脱毛。研究人员说,这说明当“Sox21”基因不能发挥作用时,老鼠身上出现了异常的脱毛。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没有这种基因,角蛋白的量就会明显减少,使老鼠的体毛结构出现缺陷——这种缺陷正是老鼠异常脱毛的原因。
◆ 抗疟疫苗III 期测试
2009 年5 月26 日,全世界最先进的疟疾候选疫苗的III 期临床试验启动。坦桑尼亚Bagamoyo 地区的5 名婴儿已经注射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RTS,S 疫苗,而1.6 万名2 岁或2 岁以下的儿童将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注射该疫苗。
RTS,S 的研制超过20 年,投入总计达4 亿多美元。如果这些试验取得成功——如果它能阻止该研究中至少一半的婴儿和儿童出现疟疾症状,RTS,S 疫苗将有可能在2012 年上市。该项目的负责人Christian Loucq 说,很显然该疫苗将免费提供给非洲的婴儿和母亲。坦桑尼亚的这场试验的研究组长Salim Abdulla 说:“该疫苗有潜力挽救数十万生命。”
◆ 永久保存数据
就今天的存储技术而言,我们确实可以在更小的存储介质上保留下更多的信息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可以存得更久,比如,由柯达彩色胶卷拍摄的家庭照片能够在60 多年里保存下对亲情的记忆,但目前广泛使用的DVD、硬盘等却非常容易受到阳光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损失数据——多则20 年,少则10 年,数据就不在了。据《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的报道,一个由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技术,能够将只有几十亿分之一米宽的铁单晶放入一个空的纳米管的内部。就像钻石一样,纳米管是现有最稳定的结构之一。进入纳米管的铁纳米晶体能够起到数据位的作用。当电流接通,铁纳米晶体能够从纳米管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同时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中寄存一个“1”或一个“0”。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Alex Zettl 表示,这种装置的商业化将挑战业已成熟的电子存储器产业。
◆ 南极冰层如何形成
南极的冰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猜测。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都表明,南极中部山系是最初冰层的所在地点,但我们关于当前冰层地貌的知识高度局限在冰层最初形成最可能发生的区域:位于当前冰层中心、沿冰川下的Gamburtsev 山系的地方。现在,研究人员根据在两个季节中所进行的一项能够穿透冰层的雷达研究,完成了对Gamburtsev 山系形态的详细勘查和分析。所获数据显示了一个最初被河流切割、然后又被冰的运动加深的山地景观。深至冰层下3000 米的地貌像是经典高山峡谷地貌发生爆炸后的版本,似乎是在距今3400 万年前形成的,当时的平均夏季气温约为3 摄氏度。
◆ “土卫六”的云活动
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有一个复杂的气候系统,烃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地球上的水。“土卫六”的云是由甲烷和乙烷冷凝形成的。云活动目前主要出现在“土卫六”的南半球,但大气环流模型预测,这种分布应当随季节变化,变化的时间尺度为15 年。搭载在“卡西尼”探测器上的红外绘图光谱仪为近距离对云活动进行监测及用所获数据来优化环流模型和提高它们的预测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对在2004 年7 月和2007 年12 月间每月进行的39 次飞掠探测活动所获几百万光谱数据进行的整理显示,“土卫六”上的全球云覆盖模式与模型预测总体上是一致的,从而证实了云活动主要由全球环流控制。
◆ 用于净水的纳米技术
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曾经提出,要确保所有人获取清洁的饮用水——到2015 年,要将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这意味着改善15 亿地球人的饮水状况。
对此,技术手段的重点是应用纳米技术。磁性纳米颗粒相对其体积而言拥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可以轻易地与化学物质结合。在水处理应用中,它们可以用于与污染物——诸如砷或者油结合,然后利用磁场把它们清除。几家公司正在把这些技术商业化,而科学家正在这一领域频繁公布新的发现。例如,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利用磁性“纳米锈”(nanorust)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纳米锈很大的表面积意味着它能捕获的砷是更大尺寸的同类物质的100 倍。该研究组估计200 ~ 500 毫克的纳米锈可以处理1 升水。而且该研究组正在开发一种利用廉价的家用材料制造纳米锈的方法。这将显著减少生产成本,让它成为适用于各个发展中国家社区的产品。
◆ 乌贼的听觉很强
利用“听觉脑干反应电生理记录法”,台湾“中央研究院”细胞与个体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宏洋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乌贼拥有宽广且灵敏的音频听觉。这意味着,渔民可以改良现有以灯色诱捕的方法,改以声音诱捕乌贼。
严宏洋指出,乌贼和章鱼是头足类动物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族群,乌贼分布全球五大洋,被人类大量捕捞食用却从未因此面临枯竭危机,这表明它们一定有很好的“感觉系统”,才能在天敌和人类捕捞压力下仍繁衍不息。
过去,科学家对乌贼的听觉几乎一无所知,这是首次证实乌贼和章鱼均有听觉能力。乌贼的听觉介于400 ~ 1500 赫兹,章鱼是400 ~ 1000 赫兹,听觉音频虽然比人类差(人类听觉50 ~17000 赫兹),但在海洋生物中算听觉敏锐的动物。
◆ 善于学习的苇莺
布谷鸟会将自己的蛋偷偷放入其他鸟的窝里,让其他鸟帮助自己孵化后代,这种行为使它被称为托卵寄生鸟。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鸟类针对这种行为也会有一些反抗的举动。
英国的研究人员观察了苇莺的反应,发现它们会成群地攻击这些寄生的鸟。这种行为是受到生物学支配的——如果在窝边放置的是假鸟,它们就不会攻击。
神经细胞修复 篇4
科学家利用的是一种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人类的皮肤细胞诱导出任何想要的细胞形态。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征非常相似, 它们都能分化出任何想要的细胞形态。这种不成熟的骨细胞被转移至三维支架当中, 经过大约12个星期的培养, 在那里最终成长为成熟的骨细胞。
来自纽约干细胞基金会 (NYSCF) 的科学家Susan Solomon说:“基于这种新的发现, 我们可以对骨嫁接进行量身定做。由于细胞取自病人本身, 因此没有任何的排异反应。这是迄今为止, 人们找到的最佳修复骨骼的方法。”
神经细胞修复 篇5
摘 要 口腔黏膜 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
口腔黏膜大面积缺损的修复,以往多采用传统的自体皮片移植法[1]。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真皮替代物,多被用于烧伤整形,近几年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国内也有学者用于口腔黏膜缺损的治疗[2]。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认为,脱细胞真皮基质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新方法。
材料和方法
随机选取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口腔黏膜缺损患者32例,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性别不限,年龄38~72岁,平均47岁。病损主要源于口底癌、舌癌及腭部腺癌等病灶切除术后,黏膜缺损部位为舌、口底及腭部,缺损面积2.0~12.0cm2。
材料:T-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组织补片(由北京清源伟业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性状为乳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矩形组织补片,厚度为0.4~0.6mm,光滑面为基底膜面,粗糙面为真皮面,与创面直接接触。
手术方法:病灶切除后,彻底止血。用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剪取适当大小的组织补片,以粗糙面(真皮面)贴附于创面,边缘间断缝合,碘仿纱布反包扎固定。术后12天拆除碘仿纱布包扎及缝线,随访6个月~3年,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
结 果
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的病例均获得成功,无排斥反应。无感染和坏死脱落。
12天拆除包扎时,组织补片与基底组织面相贴合,表面呈白色,其中有散在的点状红润区,随着时间椎移,点状红润区逐渐扩大,并连成片;3个月时已完全变成黏膜色泽,视觉上很难区分移植区与正常黏膜区,触之较周围黏膜稍有韧感,患者有部分知觉恢复;6个月时与周围黏膜融为一体,很难区分,并完全恢复冷热知觉。
讨 论
口腔颌面部外伤或肿瘤术后所致的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颁面外科的一个难题。
常规的自体皮片移植虽能很好的修复创面,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移植后的皮片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表面有皮纹存在,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较黏膜干燥,易受真菌感染。
也有报道皮片移植后上皮可发生黏膜化改变[3],但我们临床观察,这种改变需要很长时间,至少1年以上。自体取皮由于增加供区的创伤,加重病人的痛苦,延长病程,同样限制其应用。自从我科引进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组织补片以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选择该种治疗方案,可见自体皮片移植的方法已经不是最佳选择。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将异体皮肤经过特殊工艺脱掉表皮层,有效地祛除了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表面抗原,植人体内后生物相容性好。近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具有免疫原性[4],在ADM的制备过程中,彻底祛除了皮肤中的细胞成分,仅保留真皮中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胶原,而二者被证实无免疫原性[5]。因此,从理论上讲,ADM移植后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本研究发现,ADM移植后能够迅速长入血管,与基底组织紧密结合,无明显的炎性反应,证明其组织相容性良好,在这方面与自体皮片无差异。
另一方面,脱细胞真皮基质独有的三维结构为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生长代谢的立体框架,细胞外基质蛋白可促进表皮细胞的附着和增生,从而完成了组织的生理性修复。我们在临床上观察,患者在6个月时ADM已完全呈粉红色,与周围黏膜很难区分。有学者进行组织学观察证实,移植ADM4~6个月时,ADM与正常黏膜上皮组织无明显的差别[6]。
而且,ADM还保留了基底膜复合物,形成基底膜与真皮两个面,真皮面有利于快速血管化,基底膜面可为上皮细胞的移行和定植提供-个天然平台,有利于上皮化。我们在临床上也观察到ADM的愈合速度和黏膜化速度要快于自体皮片的移植,考虑可能是皮片移植可能要经历一个皮内旧细胞成分被新细胞取代更新的过程。
综上所述,ADM的出现,避免了对供皮区的创伤,患者无需忍受额外手术的痛苦,而且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的诱导功能,说明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口腔黏膜缺损的新型修复材料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WainwrightDJ.Use of an acellular allograft dermal matrix (Alloderm) in the management of full-thickness burns.Burns,1995,21:243-248.
2 张伟,胡敏,王恩博,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临床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5(3):241-243.
3 Ikeda K,Yokoyama M,Okada K,et al.Oral 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peroneal flap.Br J Plast Surg,1997,50(8):595.
4 Hultman CS,Brioson GM,Siltharm S,et al.Allogeneic fibroblasts used to grow cultured epidermal autografrs persist in vivo and sensitize the graft recipient for accelerated second-set rejection.J Trauma,1996,41:51-58.
5 Yukna RA,Turner DW,Robinson LJ.Variable antigenicity of lyophilized allogeneic and lyophilized xenogeneic skin in guinea pigs.J Peridont Res,1997,120:197-201.
神经细胞修复 篇6
1 神经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分析
1.1 周围神经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分析
研究实践结果证实[3]:患者周围神经素质的再生主要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是神经再生微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包括层黏黏蛋白、雪旺细胞、基膜以纤维连接蛋白等相关微环境因子的生长均会对神经再生情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神经营养因子保护因素的影响[4],即患者神经组织内所对应的营养因子能够在对神经元胞体进行调节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患者轴突生长的促进以及对神经元存活质量的提升[5]。在现阶段的神经外科修复与重建过程当中[6],主要涉及到的修复方式包括显微外科手术吻合以及基因治疗这两种类型。
1.2 中枢神经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分析
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组织之所以能够得到再生,其主要依据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存在NSCs神经干细胞。NSCs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于患者大脑皮质、室下区、纹状体以及脊髓位置[7]。在有关神经系统发展的研究中证实:NSCs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从而起到对神经系统损伤问题进行有效修复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起到稳定神经系统运行功能的关键目的。
2 神经功能重建的应用分析
在现阶段的临床实证研究过程当中发现:DBS深部脑刺激可以说是神经外科重建过程中最具代表性,同时综合应用优势作为显著的修复性技术之一,将其应用于神经性疾病指标过程当中,有着极为显著的综合治疗疗效。在相关临床实验研究[8]过程当中发现:DBS深部脑刺激的最典型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在不对患者周边神经组织解剖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完成神经修复。在现阶段的临床应用中,神经功能重建主要治疗应用领域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PD帕金森疾病中神经功能重建技术的应用
对于我国而言,北京市最早将DBS深部脑刺激重建及时应用于PD帕金森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证实其疗效显著后开始于广州、上海等多个地区广泛应用与推广。然而现阶段临床研究中还缺乏对DBS深部脑刺激应用于PD帕金森疾病中的规范性诊疗方案,有关此种重建方式的远期疗效及治愈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阶段已得出的临床研究结果[9]证实: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DBS深部脑刺激靶点的选取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做出差异性判定。比较常选取的靶点包括: (1) GPi苍白球内测点(该靶点能够针对患者肌强值、左旋多巴以及运动缓慢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运动障碍问题进行合理改善); (2) Vim丘脑腹中间核位置(该靶点能够针对患者无法自我控制且程度严重的震颤问题进行合理控制,适用于震颤临床症状表现显著,但运动症状表现不显著的PD帕金森患者); (3) STN丘脑底核位置。在相关人员的临床研究中发现[10]:该靶点选取能够覆盖上述两类靶点的治疗优势,同时具备明显的可恢复性及可调控性特征,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损毁术方案相比,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2.2 难治性癫痫病中神经功能重建技术的应用
在难治性癫痫病的临床研究领域中,主要涉及到的神经功能重建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迷走神经刺激术,在相关临床研究[11]中证实,此项重建技术对于缓解及控制癫痫病患者发病次数而言有重要意义,同时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可行性程度高、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现阶段临床对其应用比较普遍。然而在有关迷走神经刺激术抗癫痫方面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还未过多涉及,经验仍旧有待进一步积累; (2) 慢性丘脑刺激术,在慢性丘脑刺激术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病的过程中,丘脑中央中核位置是选取最多的靶点位置,有关其临床治疗疗效目前还不具备可靠的数据支持与报告,有待进一步观察; (3) 慢性小脑刺激术,我国现阶段有关难治性癫痫病临床诊治中对于此种重建技术的应用较少,并且在其临床治疗疗效方面,研究结果及结论并不统一,因而实践中较少涉及。
3 结束语
面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篇7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再生,细胞与分子机制,修复
面神经是人类骨管中行程最长的神经, 也是面部肌肉的主要运动神经, 它在支配面部的对称性、表情、动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它解剖的特殊, 使其极易受到损伤。在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 周围细胞及其产生的不同物质、遗传因素及机体的免疫反应, 均可影响受损神经的修复。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就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1 影响受损神经再生修复的内在因素
1.1 雪旺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受损后, 雪旺细胞增值, 并向损伤区迁移成Bungner带, 桥连神经缺损区, 为轴突再生"铺平道路"。超微结构研究发现, 再生的轴突几乎全被雪旺细胞包裹, 即使将自体的坐骨神经植入脊髓缺损区, 同样可见新生轴突被迁移的雪旺细胞包裹。此外, 雪旺细胞还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外基质, 防止受损神经元死亡, 并为轴突提供良好的再生环境, 并与再生轴突形成缝隙连接和紧密连接, 直接与其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Rurger等[1]等研究发现, 在一段长时间的去神经支配后, 断端对接处的雪旺细胞依然能恢复活性并促进再生。再生的轴突也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再生, 其中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一起产生。面神经损伤后P75的高表达同时会促进雪旺细胞的凋亡, 从而间接阻碍神经的再生[2~4]。
1.2 遗传物质和免疫反应
损伤后神经元内的遗传物质的表达会发生改变, 并对神经元的生长起着的促进和抑制的双向调控作用。Bcl基因家族能够调节神经依赖性的外源性生长因子。Wang等[5]以大鼠面神经总干压榨伤及切断模型研究面发现, 单纯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基因p53在面神经损伤后表达均升高, 但只有凋亡功能大于凋亡抑制功能时才会引神经元死亡。而作为Bcl族的成员, Bax和Bak基因却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P311和个体发育中控制形态发生的SHH基因[3,4], 也被证实有助于调控面神经的再生。小鼠面神经断裂后, 面神经核数目明显减少, 轴突再生受到抑制;而CD4+T细胞能通过产生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支持面神经核的存活[4]。另外, 受损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处CD44的表达显著增加, 可能参与轴突的延伸或轴突与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的粘附。
2 修复受损神经的方法
2.1 化学和电生理方法
某些药物能够促进大鼠面神经轴突的再生和发芽。Wang等[4]研究发现, 大鼠受损面神经缝合后给予NO合成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抑制剂, 能有效保持再生微环境的稳态, 减少NOS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尼莫地平可以减轻钙离子造成的神经损害并加速轴突的生长;多胺和氨基胍也可以促进神经生长, 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电刺激技术在各种血管神经疾病的动物实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人们也尝试将其运用于面神经修复的研究。间接地局部电刺激确实能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 但对电极摆放的具体位置, 电流的强度和作用时间, 以及具体机制,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其他方法
面神经损伤后, 自、异体神经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由于其局限性, 学者们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物来修复神经, 但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
在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和方法上, 人们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随着对神经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能够在神经缺损修复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Rueger MA, Aras S, Guntinas-Lichius O, et al.Re-activation of atrophic motor schwann cells after hypoglossal-facial nerve anastomosis[J].Neurosic Lett, 2008, 434 (3) :253~259.
[2]Zhang FH, Huang P, Yang PS, et al.Influence of 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knockou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facial nerves after crush injury in mouse[J].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0, 28 (1) :95~98.
[3]Wang SM, Tsai HP, Huang JJ, et al.Inhibi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promotes facial axon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neurorrhaphy[J].Exp Neurol, 2009, 216 (2) :499~510.
中医药对神经修复作用的概述 篇8
1 中药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1.1 黄芪
黄芪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对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抵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作用。其含有微量元素硒,硒能提高血中环磷腺苷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增殖和雪旺氏细胞的生长。刘儒森等[1]通过研究黄芪对兔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黄芪可以阻止周围神经内部腔隙间隔综合征发生,清除自由基,有促神经细胞生长的作用,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1.2 当归
当归有较强的抗凝血、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缺血损伤更具有保护作用。夏泉等[2,3]在对当归药理作用及当归注射液对大鼠钳夹伤后氧自由基浓度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当归促进神经再生的原因是由于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通过促进神经的血液循环,提供神经再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全身的物质代谢,促进神经的再生。
1.3 人参、丹参、党参
这三种参均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神经再生等作用。有报道,人参皂甙对轴突延伸具有促进作用,对细胞弛缓素-β引起的轴突变形具有抑制作用。雌激素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有关学者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研究发现,雌激素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具有促进作用[5]。人参皂甙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能对抗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损伤的作用[6],但人参皂甙是否通过雌激素样作用机制发挥与雌激素相似的神经保护作用,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环及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制剂,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改善微循环,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微循环的改善对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7]。丹参注射液可促进细胞再生时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增生过程,丹参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对抗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还能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因此被用于治疗脑缺血,防治血小板聚集,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党参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全血比黏稠度,有效抑制体内外血栓形成,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血栓素TXB2水平。研究者认为党参可以促进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能量代谢,增强体质,从而有利于神经元的活动性以及受损伤后的再生能力[8]。
2 中药复方及注射剂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2.1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是中医治疗肢体瘫痪的经典方剂。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七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传统名方。此方中重用黄芪至四两,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通经络,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臣配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佐以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抗缺氧能力;川芎、赤芍、当归、地龙、桃仁、红花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消除血管损伤因素,改善局部血供,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和生长。
2.2 其他复方
为了能更好的发挥中药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许多学者通过试验研究出由补阳还五汤等加减化裁而来的复方中药。复方红芪提取液中含有红芪、当归、川芎等中药,此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补肾之功效,主要成分是红芪多糖,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血浆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提升血红蛋白比值,促进RNA的合成及周围神经再生[9,10]。
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远段轴突发生Walle变性,髓鞘和轴突完全解体,最后消失。理气补血汤由黄芪、党参、川芎等组成[8],可促使轴突生长,髓鞘生成,并逐渐趋于成熟,使轴突直径、髓鞘厚度逐渐增大。腰痛灵栓剂和脊髓康,可抑制炎症发生,减少胶原纤维数量,增加神经髓鞘数量,防止损伤脊髓区再生轴突屏障的形成,起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激动神经纤维修复和再生[11,12]。
2.3 中药注射剂
目前,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的注射剂,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对神经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在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时,发现其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能,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报道指出,中药注射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蛋白质合成,修复受损伤组织,促进神经病变尽快修复等作用[13,14,15]。
3 讨论
脊髓损伤(SCI)严重程度与最初的神经组织的创伤及继发变性阶段的细胞分子反应有关,继发阶段主要包括兴奋毒性、缺血、自由基的形成,炎症反应和水肿,这些改变均可导致轴突损伤和细胞死亡。中医药神经再生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自由基水平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抗钙内流的作用;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损害的作用;拟雌激素作用。神经细胞损伤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无法获得氧、蛋白、葡萄糖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供应,导致毛细血管和小的动、静脉改变以及引起血供障碍。中医中补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络生新、滋肝补肾等作用是促进神经修复的基本治疗依据。中药中的补气药、活血祛瘀药、清热药等均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抗凝、抑制血小板功能等作用。从中医气与血等基础理论上来讲,传统治疗方法在神经再生的修复中是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则需要深入研究来论证。而且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成注射剂的安全性方面目前存在争论,有关学者提出有效成分提取和生产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16]。
神经细胞修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周围神经断裂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 女28例, 年龄41~86岁, 平均年龄 (57.73±14.78) 岁;试验组男30例, 女30例, 年龄40~83岁, 平均年龄 (56.83±15.69)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其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修复术, 患者行麻醉, 在止血带的作用下进行手术。将断裂的神经端分离到足够的长度, 将远端的神经外膜进行剪开, 将神经外膜进行剥离, 将近端放入远端外膜袖内, 准确对合神经束, 然后用缝合线进行神经外膜和剪口的缝合, 切除损伤的组织, 将远端神经外膜缝合进行固定, 并间断缝合剪口[2]。
试验组患者实行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术, 患者行麻醉, 在驱血带的作用下进行手术。将患者的断裂神经进行确定, 在显微镜的协助下, 在切开外膜的时候, 避开外膜的血管, 用锐刀将损伤的组织进行切除, 彻底止血在神经干断面, 用无创缝合线将外膜切口进行缝合, 缝合后的外膜管要保证与附近神经干的粗细吻合, 同时将外膜管的两断端进行整齐修复。在两端外膜血管相对时, 用无创缝合线将外膜两端缝合, 形成神经再生室的小间隙[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采用NIHSS和CSS, 对患者的意识水平、凝视状态、视野范围、言语表达以及面瘫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肌力恢复状况分级[4], 0级:肌肉处于瘫痪完全状态;1级:肌肉出现轻微收缩;2级:简单的平面运动, 不能抬高;3级:完成动作, 无抵抗力;4级:具较小抵抗阻力;5级: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的NIHSS评分为 (4.67±1.22) 分、CSS评分为 (26.67±8.83) 分, 对照组的NIHSS评分为 (5.27±1.86) 分、CSS评分为 (29.86±8.86) 分,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肌力改善状况比较试验组患者肌力恢复
5级的人数 (17例, 28.33%) 显著多于对照组肌力恢复5级的人数 (2例, 3.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 治疗后, 试验组的NIHSS评分 (4.67±1.22) 分和CSS评分 (26.67±8.83) 分低于对照组的NIHSS评分 (5.27±1.86) 分和CSS评分 (29.86±8.86) 分 (P<0.05) ;试验组患者肌力恢复5级的人数 (17例, 28.33%) 显著多于对照组肌力恢复5级的人数 (2例, 3.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神经系统是由人体中的神经元相互联络所构成的器官系统, 在调节机体的思想和动作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控制着肌肉的活动, 协调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行正常运行。临床上具有创伤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常有发生, 周围神经断裂的发生在医疗治疗中最为常见。临床上对于断裂周围神经的修复, 主要依据周围神经相对于其他神经的再生能力超强, 同时给予良好的适宜再生的条件可以协助其再生速度。因此, 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在于将神经的连续性进行再建。不同临床治疗对于外周神经断裂修复和再生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5]。经外膜缝合术是临床最为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手术, 该手术主要是将断裂神经进行对端缝合, 主要依据神经结缔组织具有较厚外膜层, 但又不能确保神经纤维能进行准确对接, 对接的错误会对神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在吻合处结缔组织在不断的增生就会造成神经发生障碍, 对神经的再生和恢复起到抑制作用。现在临床上多利用自身的组织来连接自体神经, 即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术, 在连接的过程中神经易于匹配, 在神经两端周围留出足够的间隙, 为了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优越条件。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 小间隙吻合修复术不会受到周围其他因素的干扰造成的局限性, 也不会受到对接的问题影响手术的效果[6]。
综上所述,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在周围神经断裂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可以提高患者周围神经的再生能力,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培吉, 赵家举, 江波, 等.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与外膜原位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对比实验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3, 36 (5) :478-481.
[2]张文龙, 董乐乐, 崔成立, 等.原位神经移植与自体静脉小间隙套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比较.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 (11) :1281-1283.
[3]王培吉, 董启榕, 江波, 等.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构建神经再生室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研究.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2, 28 (1) :13-16.
[4]马华, 张澜, 呼和, 等.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3, 19 (8) :1389-1392.
[5]张兴安, 吴蜀江, 卢海彬, 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面神经损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5 (28) :5145-5150.
神经细胞修复 篇10
我院从2006年至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急诊一期修复胫骨开放性骨折、足踝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无法闭合或闭合困难的创面11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诊3~12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7~45岁,均为急性高能量损伤伴开放性骨折创面。受伤部位:小腿上端前侧2例,足背部2例。后踝及足跟部7例,伤口创面最大约13cm×9cm不等。
1.2手术方法:清创术:对创面失活组织的皮肤、皮下脂肪、肪筋膜组织一并切除,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固定。按创面大小设计皮瓣,超过创面边缘的1.5cm左右。行远端皮瓣转移时;以外踝、跟腱连线中点与腘窝中点连线的中轴线,以外踝上5~7cm为旋转点,皮瓣供区在小腿后侧近中段。行近端蒂皮瓣移植时;在小腿中下端后侧设计皮瓣,旋转点在腘窝中点3~6cm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切取远端蒂皮瓣时,依次切开皮瓣边缘,深达肌筋膜层,解剖时显露小隠静脉并加以保护,肌筋膜与皮肤间断缝合防止分离,保留3~5cm宽的筋膜蒂,逆行向远端掀起皮瓣及蒂部,注意旋转点附近勿损伤血管吻合支;近端蒂皮瓣转移时手术操作与此类似,仍以小隠静脉为皮瓣及筋膜组织的轴。皮瓣解剖游离后,可以采用开放隧道或暗道,隧道要宽松防止皮蒂受压,受区或供区止血要彻底,皮瓣下放置橡皮条引流,创面植皮。
2结果
本组11例,其中远端皮瓣移位修复足踝、小腿下端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近端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上端2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未出现内内固定物松动、感染。随访3~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3例患者遗留有足外侧麻木,随诊中逐渐减轻缓解,供区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
3讨论
3.1皮瓣的解剖特点: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皮支)与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总神经皮支)组合而成,也可由两神经的一支单独延续形成,汇合部位多在小腿中部。腓肠神经的营养动脉腓肠浅动脉由腓肠内侧、外侧皮神经的营养动脉和腘窝内侧、外侧皮动脉及腘窝中间皮动脉共同形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再小腿下1/3段,与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在深筋膜层吻合成血管网,营养小腿下部皮肤,最低吻合支在外踝上5~6cm。小隠静脉与腓肠神经紧密伴行,再经交通支至神经营养动脉的伴行静脉,归于小隠静脉;逆行皮瓣静脉回流则经伴行静脉、深筋膜静脉网交通支及旁路侧支以“迷宫式途径”通过蒂部静脉穿支归于深静脉系统[1]。
3.2皮瓣的选择时机与应用:小腿上端至足踝部的开放性骨折常合并有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由于皮肤的撕脱、肌肉挫伤坏死造成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致使骨关节、肌腱血管神经外露。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术后,常遗留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无法闭合,或者术中暂时行姑息性处理,常可导致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创口迁延不愈,窦道形成,骨不愈合或并发骨感染。对这些无法闭合的创面有效修复时机的掌握很关键,我们认为应争取早期闭合,既可修复软组织缺损,又可防止骨折愈合延迟及骨髓炎的发生。本组急诊一期应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使清创手术彻底,不必担心清创后无法闭合创面,有软组织覆盖的骨质段血流量增加,有助于骨组织的康复、骨折愈合。创伤早期组织解剖关系较清楚,便于神经、肌肉、骨骼等修复,有利于肢体功能尽早恢复。该皮瓣修复创面具有修复范围广的特点,从小腿上端至足踝侧皮肤软组织创面均可灵活应用[2]。
3.3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在小腿后侧结构受损时应慎重选用此皮瓣。根据创口情况决定,切不能勉强闭合创口,本文特别强调清创彻底,以完全无张力缝合为原则,避免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的最佳方法是急诊一期应用皮瓣修复创面;②切取皮瓣时,皮瓣边缘皮肤与深筋膜缝合固定,以免皮瓣与深筋膜分离,影响血供,设计皮瓣松紧度适宜[3]。③皮瓣血管蒂部是否受压对皮瓣血液循环至关重要,血管蒂保证至少有3.0 cm左右宽度即可,血管蒂可适当宽些,最好是经明道转移,必要时皮瓣可携带宽1.5cm皮桥,将其嵌入切开蒂部皮肤中,保证蒂部隧道宽松,蒂部松弛[4];④行远端蒂皮瓣转移时,要注意对小隐静脉的处理,为减轻皮瓣回流负荷,避免引起皮瓣淤血、肿胀、水泡,甚至坏死,采用在皮瓣远端分离结扎小隐静脉,这样能够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提高皮瓣的成活率;⑤手术中创面要彻底止血,常规放置引流条,防止皮下血肿形成。
参考文献
[1]吴继炎,杨建秋,傅智慧.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IV度创面[J].浙江临床医学,2008,07
[2]李光早,徐静,张莉;熊竹友;王琛.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02
[3]徐达传,张世民,钟世镇.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04
[4]沈余明,向东,王浩,陈辉,黎明,张国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皮瓣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04
作者单位:132001吉林市江湾创伤医院1
神经细胞修复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例。其中男性12例, 女性1例, 年龄20~47岁, 平均39.8岁。其中新鲜皮肤缺损9例, 陈旧性皮肤坏死缺损4例;皮肤缺损面积3cm×4cm~10cm×15cm。
1.2 手术方法
(1) 皮瓣设计术前反复熟悉掌握局部应用解剖。超声多普勒探查腓动脉通血良好。以腘窝中点与外踝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皮瓣的轴线, 两点连线的外踝上5cm以上选择皮瓣的旋转点, 皮瓣设计在轴线两侧, 皮瓣两侧可至小腿内外侧中线。最大可切取面积为20cm×16cm, 蒂最长18cm[1]。
(2) 皮瓣的切取方法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大腿上段上气囊止血带。按照皮瓣设计线切开皮瓣的腘窝侧至深筋膜下, 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寻及腓肠内侧皮神经并切断。于腓肠内侧皮神经偏内侧找到小隐静脉切断结扎, 远端包含在皮瓣内。切开皮瓣侧方, 于深筋膜下锐性分离。皮瓣蒂部需带约3cm以上宽筋膜蒂并将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包含其中。向远端解剖至外踝上5cm以上旋转点处。皮瓣蒂部旋转180°覆盖创面, 为防止皮瓣蒂部受压, 所有病例均采取皮下隧道转移。供区较小创面直接拉拢缝合, 较大创面一期行游离植皮。术后如出现皮瓣肿胀, 回流障碍表现, 可视情况给予拆除部分缝线及应用脱水剂等方法减轻肿胀。本组出现2例远端部分坏死, 经换药行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 考虑为皮瓣切取时未带腓肠神经, 影响皮瓣血供引起。
2 结果
本组11例皮瓣均成活良好, 创面一期愈合, 完整覆盖创面, 皮瓣质地良好, 局部无明显瘢痕挛缩。2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发生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二期清创换药植皮术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 平均13个月, 13例患者皮瓣外形较满意, 耐磨性良好, 未出现水泡、溃疡等, 但皮肤感觉迟钝。
3 讨论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损伤, 多采用皮瓣技术进行修复。皮瓣的选择根据就近原则, 主要可采用的带蒂转移皮瓣主要有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等, 若无法采用带蒂皮瓣也可采用游离皮瓣修复。行小腿内侧皮瓣转移, 有时为了覆盖较远端的创面, 需牺牲小腿主要供血动脉。小腿外侧皮瓣供血动脉位置较深, 切取时需在肌肉内细致解剖血管蒂及在小腿外侧肌间隙内深部游离血管主干, 操作难度较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小腿后侧的皮瓣, 皮瓣成活的基础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系统通过与周围多个血管网联系, 形成纵贯小腿后侧全长皮肤供血轴心。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可应用于修复踝关节周围, 足背 (跖骨头以近平面) 、足跟皮肤软组织, 有肌腱及骨质外露, 无植皮条件的创面。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与其它常用皮瓣的优点在于: (1) 损伤小, 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 不影响足部血, 创伤较小; (2) 皮瓣设计灵活多样, 可切取面积大, 较耐磨; (3) 皮瓣血运丰富可覆盖骨及肌腱外露的创面; (4) 解剖恒定, 技术要求不高, 皮瓣切取较容易。可适当减少手术时间; (5) 取瓣区肌肉血运丰富, 植皮易成活; (6) 皮瓣蒂部足够长, 可转移范围较大。其缺点是: (1) 此皮瓣常不能形成吻合神经的感觉皮瓣, 术后皮瓣区感觉欠佳; (2) 常因神经切断导致术后足底外侧小范围皮肤的感觉麻木, 但对功能影响不大[2]; (3) 此皮瓣血供呈多源性、节段状分布, 没有贯穿全长的血管, 不能形成游离皮瓣。术中注意事项: (1) 对创面要彻底清创, 根据清创后的创面设计皮瓣切取范围; (2) 皮瓣切取层面在深筋膜以下, 注意将皮肤与深筋膜缝合几针, 防止松脱; (3) 皮瓣转位时, 皮瓣的旋转点需在外踝上5cm以上, 以保证腓动脉皮支的穿出点处不受损伤; (4) 皮瓣蒂部必须带3~4cm宽筋膜蒂, 为保持蒂部宽松, 注意避免蒂部过度扭转; (5) 皮瓣面积较大时, 常规结扎蒂部小隐静脉或与受区静脉吻合, 以减轻小隐静脉回流负担, 减少静脉危象发生率。
综上所述,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具有创伤小, 操作简单, 血供可靠, 可修复面积及转移范围较大等临床优势, 非常适合临床开展。
摘要: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各种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3例足踝部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结果 13例患者中, 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全部随访5~24个月,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良好的办法。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踝部创面
参考文献
[1]蔡锦方, 丁自海.显微足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48~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