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4-10-28

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精选12篇)

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1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具向学生演示相关原理,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具的应用在教学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教具种类繁多,有些教具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制教具,不但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还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制作,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可以根据制作过程,总结相关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笔者就在制作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技巧,而且由于是项目驱动,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理论上无法看到,因此,通过制作教具,可以使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2. 加深教师对问题的理解

要制作出合格的教具,教师就要对课程有较深刻的理解,把握住重点、难点,使这些问题通过教具的演示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学生通过教具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但在实践中会表现出来。例如,笔者在制作“仿真手机故障分析系统”教具时,遇到测试基准时钟晶体时教具无信号的问题,这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经过反复查阅资料发现是因为在引出测试信号时导线过长,引起基准时钟信号出现偏差,导致接收部分的本振电路出现频率偏差,从而出现了无信号现象。故障解决后,我从中进行总结、反思,对基准时钟信号有了进一步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通过向学生讲述这次故障排除经过,使学生对基准时钟信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

3.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在自制教具过程中,根据教具的不同,为了达到更好的演示和教学效果,往往会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例如,笔者在制作电容充放电演示教具时,为了让学生从声、光、电三方面看到电容的充放电现象,加深对电容充放电的理解,就想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演示效果。声音比较简单,让电容的电压去控制一个放大器的音量即可;电压的测量也很简单,只要接一个数字电压表和一个模拟电压表即可;可是如何实现“光”的演示呢?经过反复思考,笔者从音响上的电平指示灯得到了启发,于是马上查找资料,最终用一块LM3914芯片,加上外围电路,成功制作了电容充放电演示教具,它不但可以实现电容充放电的声、光、电演示,还可以演示不同电容的充放电效果,使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得到了全方位的演示,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往往涉及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组装、调试、外观设计制作等诸多环节。其中电路设计要用到Protel软件,外观设计要用到Photoshop软件,选择元器件时需要对电路的参数和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深入了解,组装焊接时需要用到电烙铁,并要求具备一定的焊接技巧,总装时甚至还要用到电工、木工和钳工的知识,最后的外观装配还要用到美工知识,包括外观的颜色搭配、字体、字号等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其过程充满了挑战。有的在制作到一半时忽然发现原设计有缺陷,还要重新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笔者设计制作的精品课程专用教具“收音机故障分析系统”,仅图纸设计就改动了三十多次,就是在这样的改动过程中,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经验进一步丰富,这对今后的教学和教具制作都有重要意义。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理论教学后,用教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用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也称为模象教学,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教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制作的“仿真手机故障分析系统”可以将手机常见的三十多种故障一一演示,使学生亲眼看到某个部位出现故障后的现象,非常直观,而且可以随时与理论联系起来。例如,笔者在讲解手机排线出现故障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时,告诉同学们可能会出现“花屏”或“无显示”现象,这要看是哪一根排线断了,如果是数据线断了,就可能会出现“花屏”,如果是供电线断了,就可能会出现“无显示”。看着同学们将信将疑的眼神,我开始做演示实验,当我将推测的故障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讨论:如果复位信号断了会怎样?如果时钟信号断了又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理论判断提出猜想,又通过教具一一验证。通过教具的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作教具,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笔者在讲完磁控管和五端稳压器的课程后,便让同学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教具———磁控灯,首先和同学们一起按照工作原理把图纸设计出来,然后把图纸变成PCB板图,再用三氯化铁对线路板进行腐蚀,最后用微型电钻打孔、元件装配、焊接、调试等。整个教具做完后,同学们不但对教具的制作过程有了全面了解,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看到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能够正常工作时,都充满了成就感,对学好专业课更有信心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2

丹江口市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余成斌

新课程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但是大多数小学的教学仪器和教具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而生活中有大量可自制试验材料,于是教师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甚至是废弃的材料进行实验和自制教具,进行教育教学。这样不仅解决了科学教学中的部分试验器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易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科学教学实验教具自制的魅力。

魅力一: 丰富教具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自制教具不仅补充了教学仪器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现状,制作和使用得好还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易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1、填补学校教学仪器装备的空缺或不足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室的一些仪器或教具,由于种种原因,演示效果总是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需的教学要求,或者实验室根本就找不到所需的教具,但是教学中又必须要有较好的演示效果,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根据科学教学要求动手制作教具或进行实验,使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实现自制教具与多媒体的整合等。我们可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必要时再买一些身边找不到的精密元件,经过创造性加工制作教具,便能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用以填补实验室仪器教具的空缺或不足。

2、增强演示效果,改善实验教学 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但适时使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一次教研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做了个演示实验:将一个鸡蛋放进一杯平常的水中,鸡蛋沉在水底,教师慢慢往水里加盐,一边轻轻地搅动,慢慢地,鸡蛋漂起来了!学生惊讶不已,百思不得其解,教师趁热打铁,分析讲解液体浮力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液体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教学效果自然更加完善。

3、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往往过于单一,但如果在这些实验器材中加点生活中的小物品,组成一个新的教具,往往比原先的更易于化抽象为直观,更容易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魅力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制作和使用教具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劳动的过程,在教具使用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成长,各种素质得到提高。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自制教具的能力,是从不会到会;教具的设计,从不成熟到成熟;制作的教具,从粗糙到精美。教师经过多次制作教具,制作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同时

也从开始的模仿制作到独立设计制作,再到发明创新,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自制教具不是简单的仪器仿制,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构思和设计,这就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同时也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感染和影响着学生。

2、有利于向学生树立和传授科技意识、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进行实验和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树立教师节俭意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另外,在利用废品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利于师生树立环保意识;自制教具,除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以外,有时候还要使用具有科技含量的新材料,有利于师生树立科技意识。

2、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教具、学具的寻找、利用、设计与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用心引导,耐心指导,对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共同设法解决难题,帮助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和师生共同进行教具、学具的寻找、利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指导、鼓励、帮助,及成功后的喜悦,学生是念念不忘的。学生跟老师亲近了,也就愿意刻苦学习老师教的学科,这就有利于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设计制作使用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师的科研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具的选择和使用,对生活中常见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教材特点,还要考虑教具的材料、制作程序、加工技术、制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有时还要查阅其它学科资料、与同行探讨,经历多次尝试,才能制作成功。教师制作教具能力得到提高,就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魅力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创新意识

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探究和制作使用教具得当,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而且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探究、展示和演示,以及制作使用教具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

1、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等实践活动的内在积极因素,强烈而持久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由于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所用的材料多来自学生的身边,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消除学生在探究中的神秘感,能自然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而且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会使趣味性更加稳定,就会继续探索,继续登攀,从而喜欢学习,热爱科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思维。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一般取材简便,制作容易,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自然的情况下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概括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观察,爱动手,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自制教具进行教学活动,这些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寻找,因而老师展示、演示使用后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开动思维,发明创新,想方设法使教具和实验变得更加完美、适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新认识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同时,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但要亲自动手寻找合适的工具、材料,还要动脑考虑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何使装置更恰当、合理,如何使产生的现象更清晰、明显,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的思维能力,及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3、体验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方法

教师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学仪器和教具设备相对欠缺时,创造了许多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悟到许多科学方法。由于生活中有大量可以用来进行教学和自制教具的材料,回到家后,学生也能学着教师一样寻找一些常见材料进行制作和探究,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从材料选择、设计实验、分析、归纳、进行小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尝试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科学方法。

总之,科学教学实验教具的自制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推进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地址:丹江口市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者:余成斌

玩教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初探 篇3

【关键词】玩教具 幼儿教育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游戏是儿童发展心理的主要途径,是儿童主动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是儿童在特殊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该考虑到儿童发展的阶段,幼儿园应该是一个能够提供儿童健康游戏的场所,儿童玩教具设施是儿童游戏基础,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玩教具设施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园玩教具设施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一)幼儿园玩教具游戏活动有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

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的动物发展的更好,仅仅是因为人类接受的刺激更多。幼儿园玩教具设施游戏具有新颖性、刺激性和变化性,因此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此类游戏对注意培养的作用在于能帮助儿童对事物产生注意并延长注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培养和训练儿童注意力的前提,幼儿园玩教具就具有这种作用。因此发挥玩教具游戏活动对培养儿童注意力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幼儿园玩教具游戏活动有助于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儿童感觉、知觉发展培养中的重要途径,观察具有计划性、持久性和有意识性的知觉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的观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三岁至五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观察的持续性和概括性逐渐增长,但这是可以通过正确教育和培养的。玩教具游戏与观察的关系是相互的,观察有助于玩教具游戏顺利开展,同样的,玩教具游戏是儿童观察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另外,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对儿童的智力与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幼儿园玩教具游戏活动有助于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由于儿童长时间的专注于玩教具,加上玩教具本身的具体性,因此玩教具游戏可以起加深和巩固记忆的作用。但这个这阶段的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儿童还不可能用理解的方式实现意义记忆,所以玩教具游戏正适应了这个阶段的教学。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玩教具游戏中,儿童会无意识地锻炼记忆的能力。如对相关玩教具颜色、形状的记忆,这些外部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儿童记忆的有效信息。

(四)幼儿园玩教具游戏活动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玩教具游戏还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玩教具游戏为儿童彼此之间交谈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因为大多数游戏都是儿童一起玩,这需要儿童间的合作和交往。语言是儿童交流思想、彼此协商的重要的方式,随着儿童游戏范围的扩大,幼儿谈话的内容也随之扩大,有些内容甚至会扩展到儿童日常生活直接使用的语言范围之外,使儿童语言更加丰富化。另外,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幼儿园儿童玩教具设施的“寓教于乐”

(一)促进儿童感官发展,增进艺术知识,培育儿童审美情感,提高儿童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

玩教具的色彩、造型、声响、材料等方面的特点可以让儿童对图案、颜色、光、形状、空间、韵律、视觉效果、节奏、艺术风格等产生基本概念和获得相应的知识,从而提升感知艺术的能力。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感知。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是艺术感知能力的前提。玩教具的造型、色彩及相关机能对儿童感官能力的发展及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具有促进作用。

(二)让儿童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文化的联系

儿童在使用玩教具的相关游戏或审美接触过程中,通过玩教具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味、科技信息、或艺术语言建立并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三)有助于儿童形成尊重、友善、关怀、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儿童可以通过玩教自身的艺术魅力获得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这对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必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玩教具在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提供他们相互交流的物质基础,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普遍是共同参与的,于是在这个共同参与并共同分享快乐过程中,关怀、尊重、友善、分享等美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然形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游戏意识、游戏能力、游戏习惯和游戏性的个性品质,而幼儿园玩教具设施在游戏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发挥玩教具的作用实行游戏教学,使幼儿获得灵活机巧的心智、举重若轻的心性、处变不惊的心态、幽默坦然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志趣。因此,从玩教具设施设计的角度,改变玩教具设计内容单一的现状;从玩教具规则设定的角度,改变许多玩教具玩法单一的现状;从玩教具设施的安全的角度,清除玩教具中存在安全隐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富熹. 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浅析教具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 但由于机械制图中很多概念、原理抽象空洞, 若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分析图形, 教学必然枯燥乏味,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也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只有将讲授法与各种教具紧密、恰当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

在制图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很多, 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作图工具类教具

作图工具类教具是制图教学中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具。这类教具可以使教师在板书中作图准确、快速, 是很多教师必备教具, 但部分教师在具体使用中往往陷入两个误区:在课堂教学中不使用作图工具, 或者逢图必用。一些教师作图能力较强, 徒手作图快速灵活, 得到的图样效果与使用工具时相差不大, 故在课堂教学时多采用徒手作图的方式, 但是教学效果却不能达到最佳。学生在初学阶段作图能力一般还达不到教学要求, 此时教师徒手作图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到学生接触制图课程一段时间后, 具备了一定的徒手作图能力, 可以不再拘泥于作图工具, 此时在某些图样中可以采用徒手作图, 以加快作图速度, 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2. 挂图类教具

挂图类教具可以清晰地表达图样, 而且可以避免了板书作图时间较长的缺点,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也较为广泛。如在讲解平面图形尺寸标注时, 可以使用挂图让学生在图形中标注, 或者作为课堂效果检验的手段, 能节约大量的教学辅助时间。但此类教具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直接出示挂图易导致学生不了解作图的步骤, 频繁使用不利于作图能力的提高。一般适合在制图教学过程后期要求学生读图时使用, 可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练习, 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多媒体课件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 挂图的作用逐渐减小, 但是在一定的场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3. 模型类教具

模型类教具直观性强, 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授制图基本原理时, 要想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投影变化和规律, 采用合适的模型进行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投影的变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线、面的投影, 学生可以很轻易地进行区别而且不容易遗忘。

模型演示法在制图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难点都可以通过模型教具来解决, 模型演示法本身的特点和制图教学的目的也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最终归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和识读上。而模型的直观性在学生的初期学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但长期大量使用很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如在讲授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 过多的模型教具反而会僵化学生的思维模式, 不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所以模型教具的使用要适当, 贵在精而不在多, 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并设计与之配合的教学环节恰当地使用,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用得过多过滥就画蛇添足了。

4. 多媒体教具

多媒体教具表现形式丰富, 一般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 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记忆功能, 使之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在近些年的制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例如:在讲投影基本规律时, 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及动画功能, 将物体三个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关系动态地展示出来, 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每条线、每个点的来龙去脉, 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倘若不科学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 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多媒体教具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 但长时间信息轰炸反而容易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 不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挥, 影响教学效果。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具,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 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很多时候, 一个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倾注了教师大量精力的多媒体教具往往最终使学生成了课件的欣赏者, 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 导致学生在课上听得懂, 课下作业却不会做。因此, 是否能在“鼠标”和“粉笔”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 是多媒体教具能否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 而且要明确教学中该使用哪些教具辅助教学, 并掌握好适用的时机和范围, 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 各种教具的应用并无优劣之分, 教师只有彻底了解和掌握了教材体系, 紧扣教学目的, 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教具, 扬长避短, 相辅相成, 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朝儒等.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具出版社, 2000.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篇5

内容摘要:

自制教具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中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研究型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中学教学

教育界的人士通常把教师、教材、教具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除校舍、校园建设要投入经费,被列为基本建设外,教具也是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那么什么是教具呢?

个人认为,教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器具以及实验训练器材。这里对教具的定义是从教育学的根本原则出发去定义的。事实上教具使用的对象包括着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教具是“教师使用的器具”;对学生而言,教具是学生使用的东西叫做学具。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教具会产生奇特的功效。对于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科学求实精神,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在加强非智力因素以及美育等方面都有好处。

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由许许多多的概念表述的。即使是接受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很浅,但也都是抽象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中,建立概念光靠教师讲述是不行的。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要靠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

例如,地球是圆的、中国在北半球、四季的成因、磁铁的性质、肺能呼吸、根能吸水,圆周率、恐龙等等,很难用语言讲述清楚。如果使用地球仪,月地运行仪,磁铁、钟罩、烧杯、尺子、恐龙模型或挂图,教师就能运用这些教具引导启发学生顺利地、准确地理解上述概念。

二、启发思维

教具的直观性并不满足于提供感性材料。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启发积极的思维。充分和典型的感性材料会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正确思维,从而进一步理解事

物的本质与规律。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塑料板吸着纸片,使氖管发出闪光,摇动起电机打出电火花,学生通过积蓄电量产生空中放电发出光和声等现象,会进一步思考雷鸣闪电的道理。通过空气对流的实验会理解大气中风的形成。对不同物体通电的实验会使学生理解到物体分为电的良导体、不良导体和绝缘体。

通过许许多多教具的演示与实验,学生会对人类理性思维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比较、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到初始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并从小打下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维和活动的基础。

三、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物质条件

“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的一把解剖刀”。小学生使用教具做实验,与成年人的科学实验不同,它是通过初浅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既可以验证一些定律、原理、法则,学好知识,又能养成尊重科学、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使用教具制取氧气,并证明氧气可以助燃;通过拆装摆弄人体模型了解自己的身体;使用电器零件搭接成简单电路;使用机械零件了解杠杆原理和滑轮、斜面省力的道理;用几何形体帮助建立物体的空间概念等等,都离不开教具。

四、学生得到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

学生不单学习知识,还要接受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技能。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使用酒精灯、喷灯、温度计、放大镜、显微镜、天平、弹簧秤、电池、电表等等做各种实验,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其他如写字、作文、打算盘、算术运算、外语学习、手工作业、图画、演奏、体操、劳动、文明礼貌、课外活动等等,都要有相应的器材和设备,而且这些器材和设备都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服务于教学目的。缺乏实验器材或不使用基本的教具是很难完成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教具自然会强化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五、增强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手脑并用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会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生动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保持持久。教具的使用就其使用过程和结果,自始至终都能较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实验参与,它比单纯看电影、电视和老师讲述、板书的记忆延续时间要长得多,有些深刻的印象会终生难忘。

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勇于实践

教具不单是人工生产的器具,许多自然物也可以作为教具来使用。这就会促使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去联系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到野外捕捉一些昆虫或采集

些植物来观察,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在课常上把知识告诉给学生说“昆虫有六条腿”“叶片有网状叶脉”等要好得多。如果让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亲自观察昆虫的生活史是成虫─卵─幼虫─蛹─成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那么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在预防和消除病虫害方面,联系实际发挥积极作用。这时,学校要准备好采集捕捞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等教具。

七、使学生进入宏观和微观世界

科学实验对物体的观察往往要进入到宏观和微观领域。在小学阶段需要用天文望远镜看星空,用摸拟的办法做出了月地运行仪和月相观察箱,看日蚀和月蚀。要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植物的细胞。这些把被观察的物观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只有教具才能办到。当然,上述知识可以使用图片、音像资料,微机等实现,但毕竟以学生亲自参与观察为最好。从大教具概念的角度看,图片及声像器村也是教具。

八、缩短时空界限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传递大量信息。用各种声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采用现代信息传递技术,大大扩展了受教育面,计算机网络可以随时得到异地的学习材料和信息,电子评价器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水平。

使用教具的好处是明显的。但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没有钱买现成的教具。自制教具显的尤为重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6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在仪器短缺的年代,许多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将学生领进了物理学的殿堂。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还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仍非常必要。主要体现在:

一、运用自制教具创设情景,有助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往往存在难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困难,导致在运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举棋不定、分析不全面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来,关键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形成概念的各个环节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认知和探索的动力都来源于兴趣。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和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的教具往往与玩具一样简单,展现的情景就能给学生一种亲切、轻松的感觉,也容易激起学生参与尝试的强烈愿望,从而使思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物理情景当中。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就是最成功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时,我根据准备的自制教具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有的学生用力拍桌子,有的往地上摔瓦片,有的用一个鸡蛋壳用力磕另一个鸡蛋壳等等,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热闹好玩的实验情景中,实验完毕后分别让他们谈谈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分析完成后这一概念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悄然形成。

二、运用自制教具创设情景,有利于实验教学的进行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为教学服务。如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运用自制教具,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就需要不同的教具。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

例如在必修2“研究平抛运动”一节中除了常规实验装置,我还从医务室借来了输液瓶和输液管,让针头水平,水流速度放到最大,观察水流平抛轨迹,但由于水流无色,不易观察到,我又从化学仪器室借来高锰酸钾,但针头中喷出的水流过细效果还是不好,最后我们想到拔掉针头,效果非常不错,在白纸的背景下后边的学生也能看清。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但使这部分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运用自制教具,培养创造精神和科技意识

自制教具的设计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任何一件教具的设计者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然后出现创意、构思和设计。只要不是单纯模仿,必然会有所创新。

在学习向心力时,新教材引入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实验”,该实验简单易行,很有启发性,但有几点可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1.用手带动钢球做圆周运动,手与球分离后,小球的运动很难做到是圆周运动;

2.测量小球转若干圈时间的过程中,小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转动半径减小。

我们备课组共同讨论后决定:用电动机做一个电动圆锥摆,可以改变摆长、转速及小球质量,可以做到转速稳定,半径不变,摆角不变;我们还加上了弹簧秤,可直接观察到向心力随转速及半径的变化。

以上作为演示实验,不一定让每一位学生都来亲自做。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上课时展示对向心力大小的体会。学生们积极准备,课上用细绳有的拴石子转动、有的拴橡皮转动,更有两位同学手挽手转动起来,转动越快手挽得越紧,其他学生为他们鼓掌。同学们总结:石子容易伤及人和物体,橡皮较好,手拉手的创意更好。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学中体会了动手的乐趣,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虚拟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篇7

什么是虚拟教具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在数学和科学教学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理解, 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虚拟教具。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推广中心把虚拟教具定义为“可以模拟人或物的数字化工具”, 如数值积木 (用来学习数值的互动插件) 和奎茨奈棒 (用来学习分数的互动插件) 等。《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虚拟教具》中把运用虚拟教具教学描述成“用一个互动的、基于网络的可视化动态对象来进行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建构”。虚拟教具主要是指用于数学和科学学习的专题性工具软件, 可嵌入网页展示;是一种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中利用由计算机和互联网构建的具有良好交互性的学习软件。或者说, 虚拟教具是模拟人或物的数字化工具, 一种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互动多媒体活动程序, 可以是Java插件、可以是Flash动画, 可以是仿真实验, 也可以是几何画板等, 但关键是该程序或软件必须能实现人机互动。虚拟教具的互动性及它的可操作性使它有别于计算机模型或图像。虚拟教具按制作技术可以分为Java (互动插件) 、Shackwave (互动电影) 及Flash (互动型动画) 三种。

为什么要使用虚拟教具

数学概念都很抽象, 需要通过理解来掌握, 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觉得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前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一个常用方法是使用教具。教具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把抽象概念形象化, 能方便学生把新学概念与旧知连在一起。随着网络的出现, 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教具——虚拟教具, 它不仅是教的工具, 也是学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 虚拟教具主要是用来进行交互活动, 使学生借助于可视化的模拟环境来探究数学概念和规律。

1.有助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虚拟教具可以提供无限集的可用对象, 而且虚拟对象还有多种可变参数。因此,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可以利用虚拟教具在错误和正确的尝试中理解概念, 不仅提高了学习成效, 也改善了学习兴趣和态度。虚拟教具和传统的演示软件不一样, 让学生从“看”到“做”, 在课堂上进行推测和探究, 并即时地进行验证, 这样学生能拓展思维的范围, 真正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例如, 几何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单靠记忆公式不能理解相关几何概念, 而利用虚拟教具丰富的操作:点数、切割、比较、拼凑等操作活动, 就能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国内外研究表明, 虚拟教具对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学生也特别有用。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不能说清数学概念。若使用虚拟教具, 他们就能用图像和非语言形式来阐述及证明他们的想法, 如利用“数值积木”教具中的数值编排来展示他们对数值的理解。

2.工具操作便利, 使用成本低

虚拟教具的操作简便, 基本上就类似于数字化实物的“物体”, 通过点按鼠标来操控虚拟教具就像操作真实物体一样, 使学生一旦掌握了一种操作, 就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其他操作。另外, 多数虚拟教具都有丰富的内置素材, 为教师提供了相关的课程标准、操作活动及其他使用者的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使用提示和即时反馈, 这些都大大方便了教师的使用和学生的操作。

相对于实物教具, 使用虚拟教具更能节约时间、成本和空间。虚拟教具一般都可供全班免费使用, 使用时也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多数虚拟教具也可以下载到本机和脱机使用;虚拟教具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就是同样的工具可使用在不同的教学中, 这就改变了以往一个课件只针对一节课的问题, 利用率大大得到了提高。

虚拟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虚拟教具应用以问题为中心,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成数学的学习内容服务。

虚拟教具应用具有交互性, 它的使用改变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 学生可以通过键盘、鼠标等来控制程序的运行。

虚拟教具支持个性化的使用, 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学习速度、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虚拟教具既可用于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也可作为学习支架和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虚拟教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利用虚拟教具的学习最好以“探究式”学习为中心展开, 同时有效融合“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等各种学习组织形式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展。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虚拟教具

在使用虚拟教具的过程中, 教师要考虑如何用它来帮助学生构建有形素材与抽象符号意义之间的联系, 如何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一目标进行活动的组织,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中要特别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择虚拟教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概念是否抽象、复杂;是否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否适合使用虚拟教具。

○虚拟教具能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调节难度?

○虚拟教具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反馈?

○教师是否需要虚拟教具提供反馈和支持?

○虚拟教具的使用指南是否清晰?

2.教学设计时需要把握的问题

○要有明确的探究主题和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 坚持通过“做中学”让学生构建知识。

○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和科学讨论。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

3.选择恰当的活动组织方式

教师要根据探究主题及学生的信息素养选择恰当的活动组织方式。

○演示平台——通过大屏幕或与计算机相连的电视机等, 教师可以操作计算机, 或者学生轮流操作。如果能配合交互电子白板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效果会更好。

○独立探究平台——根据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其他有计算机的合适场所, 学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操作虚拟教具, 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数学学习中观察、推理、分析、验证的过程,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

虚拟教具实例和资源

用于探究学习的优质虚拟教具资源对情境设计和技术要求都很高,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开放,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自己所需的专业机构制作的资源, 而不是非要自己制作, 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教法选择、教学设计及实施评价上。下面介绍国外一些优质数学虚拟教具资源网。

1.数学游乐园www.mathplayground.com/

数学游乐园网站是由一群热衷于数学教学及技术使用的教师创建的, 内容包含了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使用经验, 如学生可以用分数条来说明分数大小、用虚拟几何面板来检验面积和周长、角的大小等 (如图1) 。

2.有趣的数学课程http://math.rice.edu/~lanius/Lessons/index.html

该网站由Cynthia Lanius制作, 提供了22个互动课程。每个互动课程都包含教学设计、建议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等。

3.Arcytech的教育Java程序http://arcytech.org/java/java.shtml

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的十大领域, 如基数10、不规则图形、勾股定理和圆周率的意义等。该网站提供的虚拟教具主要针对小学和初中, 并附有相关课程计划、具体教学说明和其他教师使用后的反馈意见。

4.全国数学教师协会http://www.nctm.org/

NCTM网站上有17个电子案例, 每个案例都包含相关的数学课程标准、教具使用说明或活动目标及基于课程的问题和课程课外活动反思。

电子案例——来自NCTM网站的探究数学概念的互动插件, 案例按年级分组。

PK-2:探究图案、三角形及多边形的属性, 几何形状和测量;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估算方法。

3~5: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使用模拟软件探究距离、速度和时间;用数据进行调查研究。

6~8:乘法概念形象化, 探究变动率、长度、周长、面积、体积、全等、相似、对称, 还有勾股定理。

9~12:向量探究;使用图表、方程式及制表来探究数学概念, 研究内切、线性回归和线性函数。

NCTM网站上还有102个虚拟教具、基于NCTM标准的课程及相关的在线活动链接。该网站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提供的基于课程标准的资源”。

5.美国国家虚拟教具资源库http://nlvm.usu.edu/

美国国家虚拟教具资源网 (简称NLVM) 联合NEIRTE等网站创建了真正的、高质量的虚拟教具资源网。教具按年级分类, 每个虚拟教具还链有NCTM的课程标准。使用者可以根据所教内容的年级来查找教具, 并从相关标准中选择教学活动。内容范围包括算术、几何、代数、测量及数据和概率。

例如, Geoboard:用图示法学习面积、周长及有理数的概念 (如图2, http://nlvm.usu.edu/) 。

测量:主要用来解决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和体积的单位换算问题, 也能自主设计相关的单位换算问题 (如图3, http://nlvm.usu.edu/) 。

6.Shodor教育基金http://www.shodor.org/

该网站拥有“一组用于科学和数学探究的免费在线课件”的互动项目, 包括有虚拟教具资源、相关课程计划及讨论几个模板。该网站重点不只是虚拟教具资源, 还提供了不少各种类型的交互活动。网站面向的是6~8年学生, 但有些活动对3~5年级学生也很有帮助。该网上的教学活动及课程都是基于NCTM课程标准的, 内容涉及算术方面的概念及操作、几何和测量、代数和函数及概率和数据分析。

例如, 形状维恩图:把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图形按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 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使用 (如图4) 。

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 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 有意识地创设好奇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在讲述“物体的浮沉”时, 根据课程特点, 我选择了大型饮料瓶、气球、金属体和棉线等制作了一个沉浮子演示器。新课开始, 出示自制教具 (学生惊讶:老师要干什么?) , 接着老师演示:一手托住瓶身并用力轻压, 气球沉浮子下降, 同时像玩魔术一样, 另一只手加以指示, 且口中念念有词:“上……下……”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变幻的境界。顿时, 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师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 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沉浮……

配合教学把一些不太复杂、材料又容易找的学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作, 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初中九年级可以配合弹簧测力计的教学, 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配合杠杆原理的教学, 让学生制作“杆秤”。在初中八年级, 可以配合电磁的教学, 让学物自制“指南针”、“小电动机”等。通过自制这些学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 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 不但要亲自动手选取工具, 寻找和处理材料, 而且在制作过程中, 还要动脑解决不少问题, 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二、放大情景, 扩大学生的视野

自制教具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对其研究的情景现象起着放大、直观的作用。例如在讲述电流表、电压表、水表等的使用和读数时, 就可以用层板和彩色贴纸等制作成电压表、电流表刻度盘演示器、水表刻度盘演示器, 其大小为80cm×60cm左右, 且为活动教具, 增大了可见度和直观性, 克服了常见固定仪器的一些缺点, 便于学生观察和读数。这样的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体现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的教学模式。

有资料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采用实验的方法上课, 并且“也想做老师做的实验, 但没有合适的器材, 只好作罢”。可见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 这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三、缩短实验时间, 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效果

世界上一般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比较漫长的过程,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们看到这个变化, 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 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 效果再不明显,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自制教具、学具可以改进某些实验, 达到简化操作步骤、缩短实验效果的目的。例如做硫酸铜的扩散实验时,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改进:取一只装清水的烧杯。用长滴管吸入少量黑墨水, 然后将它插入烧杯的底部, 滴出一些墨水后慢慢地取出滴管。过一会儿墨水散布到水中。为了使现象明显和减少时间, 可以在烧杯后面加一张白纸, 并采用温水实验。

四、弥补现有教具、学具之不足, 使实验课上得更精采

通过实验能再现人类探索的漫长历程, 认识人类探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作为物理实验的探究更是如此。可是, 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 能适应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的仪器设备还不够完备。物理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只有用心探索, 悉心教研, 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 才能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 才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做“压缩空气引火实验”中用硝化棉代替乙醚效果更好。另外, 有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教具、学具,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不值得批量生产, 但是对教学上来说又特加紧急需, 这类教具、学具种类繁多, 生产厂家根本承揽不了, 即便包揽了, 其产品也不一定合乎教师的口味。这一大批教具、学具留下的空白, 只有教师自己去填补了。

五、为研制新教具、学具, 开发新实验提供素材

初中讲“磁化现象”时, 可以制作这样一个教具进行演示:在一个试管内装满铁屑, 塞上胶塞, 用蹄形磁铁的一个极在试管壁上沿同一方向轻轻滑动, 使试管内的铁屑被磁化, 便可以吸引铁钉、铁片。振动试管后, 磁性消失了。这个实验能形象、直观地演示铁磁性物质被磁化和退磁现象。教材在“熔化和凝固”一节, 只简单提出“液体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可以开发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试管中装入少量海波晶体。放在洒精灯上加热使其完全熔化。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让几位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这时他们感到海波是不热的。然后用一根玻璃棒插入试管中蘸取少许溶液, 取出后把玻璃晃动几下, 再次插入试管中, 会看到海波溶液急剧的凝固起来。这时再让原来几位学生触摸试管壁, 他们则会发现试管壁热得几乎烫手了。这个实验, 能使学生对凝固放热形成深刻的印象。

既然自制教具、学具有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 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创新意识。目前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向前发展, 新科技新材料不断涌现, 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只要科技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教学内容就会不断变化, 国家对教具、学具的开发与研制工作就要一直进行下去, 研制和完善自制教具、学具工作就成为教师们的一个永远时髦的课题。

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验, 就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教具、学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教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9

正规教具设计精密, 构造复杂, 工艺精湛, 性能可靠, 主要解决教学的重点, 突破教学的难点, 如点读笔、投影仪、挂图、单词卡等。简易教具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自行设计制作的, 不仅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强化某些知识点, 还主要用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教具在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氛围等目的出发, 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应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效率性。

一、科学性

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它的作用只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发挥。因为同样的教具由于运用的方法不同, 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也会不同, 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需要, 科学地运用教具, 避免过多过滥, 使其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颜色的教学出现的频率很高, 而和颜色有关的英语教学内容也很多, 如服装, 水果等。在教到服装这个单元时, 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可以用白纸中间镂空做成各种衣服的形状, 然后后面覆上不同颜色的卡纸, 这样就可以剪一件, 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衣服了, 这种方法很使用, 在教水果等英语内容的时候都可以用上去。

二、趣味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具运用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教具不能仅仅是展品, 只起到静态和平面的视觉效果, 还应尽可能具备动态和立体的效果, 如教师发挥创造性制成的flash cards, 具有运用简便、灵活、新颖的特点, 学生除了能看到听到之外, 还有可能去触摸, 可以去操作, 使英语有关天气情况及选择穿衣的教学内容时, 课堂上是很难将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及穿衣状况较真实地展现出来。教师可自制如下教具, 使用该教具时, 窗外的天气情况可做成下雨、下雪、刮风、多云和晴天等五张插入式卡片, 小女孩的上身做成衬衣、夹克衫、毛衣、T恤衫等五张插入式卡片。新课学习时的操练、运用环节都可用该教具, 如可请五位学生 (A、B、C、D、E) 进行如下活动, 当A学生说“It's hot today.”时, B学生立即将相对应的天气图插入版图窗框的位置, C学生接着问D“Mum, can I wear my T-shirt?”D学生答“Yes, you can.”E学生立即在五张着衣图中选出相应着衣图并插入人物头像中。下面其他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当裁判, 对五位同学说的、选的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这时的教具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 变成了他们的学具。

三、实用性

1.在目前情况下, 小学英语教师担负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 不可能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具的制作和准备上。充分利用教具, 做到物尽所能、物有所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较好地避免因教具过多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水果及描述它们的颜色时, 大部分教师会花费许多时间和财力去采购各种水果, 上课时带着一大堆水果进教室。有的教师则巧用教具, 准备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和将各种水果轮廓图镂空的纸。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了red, yellow, green等颜色单词和apple, banana, watermelon等水果单词后, 让学生边在盒中拿出相应的彩色纸, 边说“I like red/yellow/green.” 回到座位;接着教师出示有水果轮廓镂空的图,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水果单词;紧跟着, 教师下令“green, green/red, red, come here.”手持各种颜色彩纸的学生听到这一指令会奔向教师;最后“奇迹”的发生是当教师将自己手中水果轮廓镂空图与任何一位学生的彩纸重叠时, 一个个富有生气的、自己亲手“制造”“生产”出来的水果呈现在大家眼前, 全班兴奋且轻而易举地说出了英语单词。

2.在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ball的chant、各种颜色的crayon, balloon的时候, 教师把ball、crayon、balloon、flower等单词的镂空卡片夹上去, 只要翻动彩色卡片, 就可以改变物体的颜色。

几张再普通不过的彩纸和不需要多高的绘画技能就能成型的水果轮廓镂空图, 准备工作是如此简单, 却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方便, 真是一物多用、一举多得, 既省时又省力。

四、效率性

1 .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 o w many的时候, 我准备好剪刀和一叠纸, 边剪边与学生交流:“What am I doing?Oh, I’m cutting.What am I cutting?I am cutting some flowers.How many flowers?Guess.”此时, 教师再将一叠串起来的剪纸花, 散开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猜。这种方法, 在教具的选择上, 打破了事先准备好、课堂上简单出示一下的惯例, 在教师边制作边交流的过程中, 师生有一种思维、语言的互动, 这种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真实、有趣、生动、有效。

2.充分利用教具, 做到物尽所能、物有所值。如果每个教具只使用一次就扔了, 那么他的价值是很低的, 我校一教师曾经制作了一个教具以下这个教具:

3.适时适用。教师应把握出示教具的实机, 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离散时机: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过, 学生安静下来了, 可是心情还处于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 此时教师可把握时机出示教具, 利用教具展开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渴求时机:在学生求知欲望达到高峰时, 教师应提出既带有启发性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新单词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 遇到不正确的语音时, 提醒学生认真倾听点读笔上的标准发音。

(3) 疑难时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是大多数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使用教具能够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教学的关键。例如: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句型时, 学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正确句型时, 教师可点读课本中的有关句子, 让学生认真倾听句子结构, 学会表达。

(4) 疲沓时机:小学生要保持旺盛的有意注意力也不过十分钟, 当他们一旦获得了问题的表层结论或学完某个教学环节时, 他们就会松懈疲沓下来, 此时运用教具可以克服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例如:在教学What’s in the box?It’s...教师可以用一个装着东西的箱子, 做猜猜看的游戏, 师问:What’s in the box?生答:It’s a...这种游戏既能刺激学生的大脑, 使其再次兴奋起来, 激发起继续学习的兴趣, 又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 真可谓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

谈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一、运用教具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兴趣, 满足学生需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人把兴趣称为学习的老师, 这说明了当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 总会不畏困难、百折不挠, 主动去学习, 而且会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所需知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是极其重要的。而使用地理教具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 有不少难点、重点问题和较一些抽象的内容, 授课时往往是教师教起来困难, 学生学起来吃力, 结果是事倍功半。而学生会因此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地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教具, 就能使复杂、抽象、难懂的内容变为形象、具体、通俗易懂的知识。例如, 在地理教学中, 时区的换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也是一个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时区盘来帮助自己理解这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 开始让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时区盘进行时区计算, 教师在旁边加以辅助和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既解决了教学难题,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运用教具辅助教学, 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合理运用教具开展地理教学

1. 运用地图和图片教具进行演示

地理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地图、表格、图表等。在实际操作中, 这些元素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 如地图、地理画片和照片的演示,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 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 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得许多地理知识, 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地图是密切配合教材, 既有自然地理, 又有人文地理内容的专用地图, 如教学挂图、地图册、课本附图、填充图等。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绘图的习惯和能力, 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地图演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 随堂演示。教学挂图是根据教学需要随堂演示的,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演示不同的专门地图, 有时还要将内容不同的地图叠置阅读。地图册通常是供教师和学生查阅的, 填充图则是供学生练习用的一种地理作业本。此外, 地图演示还包括黑板略图的演示。

(2) 陈列演示。在阶段复习或期终总复习时, 将配合教学内容的各种地图, 在地理室、走廊、画廊或教室里陈列演示, 便于学生复习。

(3) 长期张贴。如把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等长期张贴在教室内, 供学生随时浏览。地理画片是地理对象的逼真写照, 近于真实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演示, 帮助学生形成有关的地理观念和概念。

(4) 网络照片。地理照片是地理对象的真实缩影, 真实地反映地理对象的形态和特征, 它的演示是丰富学生地理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地理照片的真实性优于地理画片, 缺点是一般摄取的范围较小《卫星照片除外》。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 配合教学供学生观察, 还要自己学会拍摄数码照片, 并且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应网页。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具, 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教学应当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地理事件和重要的地理现象, 成为感性知识, 在这个基础之上找出地理现象的特征, 从中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形成地理概念, 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青少年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 所以在上课时, 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述或要求学生自己看书硬记, 势必事倍功半。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教具手段, 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 达到教学目的。例如, 在教授地转偏向力对风带、气压带的作用时, 可进行地转偏向力作用的模拟实验, 借助教具把原本比较复杂的地理原理解释清楚。教师在运用地理教具时应做好充分准备, 以防课堂“卡壳”;为了使学生建立对事物的表象, 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材料,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就不能为演示而演示。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理解原理, 形成概念。

地理教学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具可供采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制作地理教具, 使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主动的研究、思考教具的制作原理, 摸索规律, 从而来验证地理原理, 深化对课本及课堂知识的认识。例如, 在进行地球公转运动的知识时, 可以进行公转运动与四季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的模拟实验来验证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期间, 先花一些时间由老师、学生制作一些教具, 如昼夜长短的演示教具等, 实践证明, 学习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视觉形象能特别深入人的意识, 使人牢记不忘。一堂地理课如果通过电化、网络教学手段, 可以删繁就简, 变抽象为具体, 大大节省教学中的某些过程, 减轻学生负担。例如, 利用电化、多媒体等装置将事先准备好的板书内容和演示实验反射到屏幕上, 让学生看清楚, 从而使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直观化, 形成一种意境, 这样就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相结合了。

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一、把握自制玩教具时机,为幼儿教学服务

幼儿教学的最大要求,就是要让幼儿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而非利用强硬的要求来限制。自制玩教具是国家比较倡导的一类“教学用具”,对幼儿和教师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有效的把握好自制玩教具的使用时机,完全可以为幼儿教学提供更多的服务。

(一)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进行制作

对于幼儿来讲,其在认知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灌输式教学的应用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下降。根据日常的教学目标,选择性的将自制玩教具进行应用,可以确保幼儿的教学更加顺利。例如,从市场直接购买的玩教具,虽然功能多、受欢迎,但大部分的家长也会购买,造成了教学上的重复现象。倘若选择自制玩教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动脑能力,同时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促使其能够有更多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例如,折纸是最传统的自制玩教具,但却可以有多种折叠方法,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二)从兴趣出发制作玩教具

在主观层面上,自制玩教具的最大优势在于,没有太多的条件限制,可根据幼儿的兴趣来进行制作和应用。例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差,但他们非常喜欢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小动物,针对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我们利用彩纸剪出小刺猬的形象,把用红色彩纸剪出的红苹果固定在塑料小夹子上,这样“小刺猬背果果”的玩具就做好了。我们把它投放到活动区中,由于小刺猬的形象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玩得很快乐,从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保证幼儿地位,提高综合能力

从年龄上来讲,幼儿的个人想法非常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幼儿的心理为主,考虑到其切身的感受,一味的让幼儿进行遵从,只会导致其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对将来的发展也构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在幼儿教育中,充分应用自制玩教具,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幼儿地位,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欲望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希望对自己孩子的能力进行挖掘,如果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则能够作为一种特长技能,对幼儿的将来成长有很大的益处。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教育当中,可以不断的引导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玩耍中,去发现和搜集相应的材料,从而不断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现欲望。首先,自制玩教具的限制条件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制定,幼儿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得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幼儿的发现能力和搜集能力不断提升,达到了勤动手、勤动脑的效果。其次,自制玩教具可根据幼儿的本身情况来选择,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自制玩教具,并且对玩教具的复杂程度实施调节。搜集材料过程中,幼儿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责任,从而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创新的思路来搜集材料,制作过程中也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拓展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学习质量的进步以及提升。

(二)培养对自制玩教具的感情,自觉珍惜爱护

幼儿由于认知度不高,所以在“破坏力”方面是不可小觑的。幼儿教育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培养他们对自制玩教具的感情,要自觉的珍惜、爱护。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共同进行自制玩教具的操作、制作、玩耍,以此来加强幼儿对自制玩教具的体验,加深印象和记忆,减少激动情绪和破坏行为。其次,每一个自制玩教具都要不定期的拿出来展示、玩耍,之后要求幼儿摆放到正确的地方,没有任何损坏的幼儿,可以获得相应的鼓励和奖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幼儿能够对自制玩教具更加珍惜。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篇1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日益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一言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体验、实践课堂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为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体验与实践, 针对学习内容, 教师进行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使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地应用,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自制教具体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优化课堂教学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基础上设计与制作的, 它是教师精心设计与制作的产物, 是教学效果的物质保障。教师自制的教具可以补充教材资源, 更好地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突破教学的难点, 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人物不同动态的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是创造生动画面的重要元素之一, 也是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在表现运动场上运动员的动态瞬间的时候, 学生对于瞬间动态的表现与把握很难到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动态之美—人物活动挂图”教具 (如图1所示) , 通过对运动过程中的人物动态进行分解, 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运动过程中的动态, 体会动态的美, 解决动态表现的难点。此外, 在分解运动人物的动态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观察人物与背景的关系, 在后期的创作中, 更好地表现主体人物与背景的遮挡关系, 更好地掌握画面的构图。此项自制教具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用性,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突出学科视觉艺术的特点, 优化课堂教学。

主体人物可通过连接的轴, 随意在画面中的活动轨道上进行动态分解, 便于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掌握与理解。在人物动态与位置变化的过程中, 学生还可了解主体人物与背景的关系 (如图2所示) 。

二、自制教具体现学科视觉艺术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 不仅可以突出美术学科的视觉艺术特点, 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更加快乐地投入美术的学习中。

例如:在《天坛祈年殿》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制作的天坛祈年殿的实物模型, 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 感受天坛祈年殿造型的形式美, 掌握古代优秀建筑的造型特征, 弘扬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 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基础。当学生看到造型优美的建筑实物模型时, 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不仅感受到圆形建筑的独特风格, 而且领略到天坛祈年殿别具一格的魅力 (如图3所示) 。

三、自制教具变抽象知识为直观形象, 易于学生理解

自制教具最大的优点是对教学内容起着直观、形象的作用, 它把难于理解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 进一步的学习美术知识, 理解得快, 掌握得牢。

例如:在《我的手》一课的教学中, 自制教具将借造型将思维过程形象化, 突破了教学难点, 使学生易于理解,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从课堂实践效果来看, 100%的学生按要求完成了艺术实践的任务, 并且每幅作品都体现出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很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如图4所示) 。

四、自制教具搭建师生实践互动平台

在教学中, 自制教具的使用还搭建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积极模仿、创新, 课堂上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例如:色彩摩轮架是一种转轮状的美术教具, 它包含了小学阶段美术教材中所涉及的所有色彩知识, 可以满足学生在美术学科中系统地学习色彩知识, 符合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具有直观性、互动性、科学性强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 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 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美术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色彩知识并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 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 不同学段的美术教师在讲授色彩知识的教学中, 都会结合色彩的不同知识点, 制作色相环及色卡等相关的直观教具, 来突破色彩教学的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识。

但以往制作的此类教具多是以纸质的色卡为主, 教学中以拼摆的形式呈现出来, 科学性和直观形象性比较弱。而色彩摩轮架教具, 其主体结构为支架和色彩摩轮两部分, 色彩摩轮由包含了多个显现色彩知识的附件组成, 教师可以根据色彩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选择附件来组装色彩摩轮。在教学中通过摩轮的转动向学生展示各种色彩知识, 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如:三原色 (红、黄、蓝) 通过摩轮转动相互透叠在一起, 形成三间色:橙、绿、紫。再如:对比色知识的学习, 色相环中呈150°~180°的颜色为强烈对比, 其中相互呈180°的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色对比最为强烈;在色相环中60°以内的颜色之间的对比为柔和对比。色彩摩轮通过色相环及覆盖组件组成对比色学习的摩轮附件, 覆盖组件的转动, 覆盖住150°~180°以外或60°以外的色彩区域, 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色相环中与每种颜色成为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的色彩区域, 交互性强。

五、自制教具丰富美术课程教材资源

新课标明确提出, 应把美术学科视为美术文化的学习。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学生生动的创作离不开对表象素材的积累。但是, 因为教材图像有限, 学生并不能观察、记忆更丰富的素材形象。因此, 教师的自制教具成了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彰显出特有的优越性, 并在其应用中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 不断地积累表象素材。

如:在《北京动物园》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动物世界”,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天上飞的鸟类、地上跑的兽类、水里游的鱼类, 学生根据教具中动物的简笔形象, 学会用基本型概括众多动物的造型, 积累了素材并内化了造型技法。

六、结束语

上一篇:雨水管道下一篇:创设高效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