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文学社团活动

2024-05-28

中职文学社团活动(共5篇)

中职文学社团活动 篇1

文学鉴赏是一种极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能够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去想象, 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断引向新的高度。

一、广阅精品, 打好扎实的鉴赏基础

一个人的学习一般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能使人获取知识, 提高鉴赏能力, 陶冶情操, 能形成优良的品格, 因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阅读开始。叶圣陶先生说:“鉴赏二字, 粗略地解释起来, 只有一个‘看’字。”而这个“看”就是阅读。“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晓声”, 大量的阅读有助于读者鉴赏能力的提高。但增加阅读的数量并不是意味着毫无选择地进行阅读, 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 要落实精读,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篇目, 通过精读细讲, 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举一反三,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以文学作品丰富的内蕴,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要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能通过想象, 才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的形象, 将各自孤立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活画面。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体味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来培养想象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真正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 往往是既能很好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又具有独特的想象审美空间。同学们仔细品味这些语词时,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古代诗歌极其强调语言的含蓄与蕴藉, 它们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随时抓住几个富有形象性的词语, 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鉴赏。其次, 利用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 一般都保留了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 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文章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用想象去填补其空白。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 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 根越深, 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载文入情”“沿波讨源”,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 增强其审美的内趋力与强度, 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中获得共鸣。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其步入欣赏的佳境。如精心设计欣赏导入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文章导入语吸引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从而提高其鉴赏的自觉性, 真正进入鉴赏过程。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今课标背景下运用极广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功能进行视觉、触觉、感官等多功能的教学活动, 将其应用于语文文学鉴赏中可极具优势。

在以往语文文学鉴赏教学中, 教师往往易遇到很抽象的知识而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 即使想方设法进行情景诱导, 也因为内容知识点太抽象、形象而使得学生难以对作品提升兴趣, 致使学生知难而退, 文学鉴赏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多媒体的出现为文学鉴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 更能以直观化特点弥补学生生活阅历方面的不足, 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且多媒体直观的形象演示, 直接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让学生能置身情景中切实感受, 其文学鉴赏能力显著提高。

譬如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授深奥的《论语六则》时, 其文章内容难以向学生形象地表述, 为此这位教师用多媒体实现以配乐来进行朗诵;指导学生正确读音;随后播放孔夫子在杏坛讲学的投影片……这样一来, 以古典艺术导入, 孔子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让学生感觉犹如亲自聆听孔夫子的教诲。在很短的时间里, 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字词的含义,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到作品丰富的内涵。

“文学就如采矿, 你不动手去采, 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 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可以使学生情感更丰富, 思想更深到。我们有理由相信, 如果学生能插上鉴赏的翅膀, 飞翔在文学的天空中, 一定会摘到瑰丽、绚烂的宝石。

论当前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 篇2

一、当前中职生文学消费现状

1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时间不多,但也不可或缺。阅读时间是衡量阅读生活的基本指标之一。中职用于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普遍不太多,但每天也有半小时至一小时。

2阅读内容多样,偏爱轻松、休闲的文学通俗读物。休闲通俗文学是中职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阅读文学书刊通常有:

小说类:《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哈利·波特》、《第一次亲密接触》。

杂志类:《读者》、《意林》、《萌芽》、《心灵鸡汤》。

漫画类:《棋魂》、《太夜叉》、《漫友》、《通灵王》。中职学校自己创办的文学刊物。

阅读名著这类纯文学作品的中职生很少。

3多数中职生是借阅文学作品。一般到外面书摊、学校图书馆,或是朋友们处得到文学作品。

成功人士、强者和幽默家是中职生最喜欢的书中人物。中职生喜欢的人物有:喜剧人物、言情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超自然人物(如神仙鬼怪等)、侦探、军人、历史英雄人物、勤奋努力者、有冒险精神的成功者、科幻人物(如机器人等)、同龄人。

4寻找心灵的慰藉是中职生认同阅读文学作品的首要目的。大多数中职生都认为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深入阅读的少,当然,其中也有注重阅读内在价值,即为了拓宽知识面和增强文化修养的。

5接触过不良文学读物的中职生有,但人数有限。将近有1/5的中职生承认,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看过一些黄色淫秽的不良文学读物。

从上面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当前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是以轻松、休闲文学作品为主,目的是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以消磨时光,文学消费已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中职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有少数学生受到不良作品的影响。

二、当前中职生文学消费方式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消费方式首先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消费者本身的个性、情感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与外在的客观文学环境有关,当然也与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及他们的个性、偏好有关,从上面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原因:

1整个消遣性文学生产和消费环境对中职生文学消费方式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时代,以世俗化、感性化为特征的消费趣味成为了商品社会主导性的趣味,同时印刷和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运用,文学的生产更多地关注市场效应和消费趣味,在这种消费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文学也以一种宣泄和释放为目的,通俗文学取代了严肃文学,亚文学替代了纯文学,社会商品化的侵蚀使文学作品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消闲性上,它能够给作者带来利润也能够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官刺激,因此在商品社会里为思考生活追求真理而进行阅读的人在减少,消费性阅读成为了当今社会主流的文学消费方式。

这种消遣性文学生产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到中职生在文学作品的消费上,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消遣性文学作品的机会,而他们也更青睐于娱乐、消遣性的“快餐文学”。“现在班上流行的那些书,像《幻城》、《麻雀要革命》之类的,我们都喜欢看”某职校学生阿敏说,她喜欢的漫画有《侦探柯南》、《海盗路飞》,“都是讲励志和友情的”,“我很喜欢郭敬明的《幻城》,而且他长得很帅啊!”她还喜欢读爱情小说。

2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及他们的个性、偏好对他们的文学消费方式产生必然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享用不仅仅意味着获得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它更是一次精神之旅,读者在与文学商品的交融碰撞中建构自身的价值,因而,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品位和判断力,他们的文学消费方式就会不一样,他们会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来选择自己的文学作品和阅读等有关的文学行为。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偏好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文学消费方式。

(1)在成长心态上,中职生已具有自主能力而不过分依赖老师,自我意识也非常“早熟”,在文学阅读中他们不愿意轻易接受老师指定的“经典”而是坚持自己去选择。他们经常提到的就有“名著太沉闷了,很多把现实捕写得太残酷,不想看,不喜欢”,而通俗文学作品如网络小说、青春小说、科幻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也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正是中职生心中的自我,因而他们必然选择这类文学作品。

(2)中职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尤其是城市职中的学生,他们从家乡来到城市,目睹城市的富贵繁华,备感自身的渺小,自卑情绪常伴着他们。中职生虽然普遍自卑,但内心仍有美好的向往,尤其是进入职中后,他们大都希望重新开始,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但求胜心切,文化基础较差,因此其良好愿望常难以达成,结果情绪一落千丈。这时他们就会选择轻松、愉快的文学作品来排遣心中的这种苦闷。因此,轻松、消闲、宣泄就成为中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时尚。

他们在选择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强调休闲作品,科幻小说、漫画、青春小说读起来“感觉很亲切、轻松”。而这类作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现实基础上的想像力,融会了古今中外的特色,这些正是学生们所憧憬的。二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情感贴近中职生的内心,如吕归尘的《缥缈录》等的主角有太多当前中职生在成长过程中深切体验的情感:孤独、不解、寂寞、担忧、恐惧。这些主角就像现实中的中职生,为了摆脱这种情感而拼命寻找和维护友情。三是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好像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外面世界的大人们有自己大体明确的道德信念和事业追求,而中职生们似乎还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在那个奇幻的境界中学生们可以观照现实世界和他们心灵中的问题,他们在感动之余将幻想文学作品作为重要的生活消费品,从而获得精神寄托。

(3)中职生更渴望表现展示和理解自己。但他们大多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来理解自己,而缺乏对他人的理解。所以他们有时也选择学校刊物,或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得,或把自己的心声写人其中。

(4)中职生由于没有高考压力,甚至可以说有一些中职生心灵相当空虚的,而且生活圈子集中易于互相影响,在他们眼里,读文学作品如同吃冰淇淋一样想得

到的是感官的享受或情绪的发泄。

(5)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表现为“听说读写”几乎无一过关,听话不得要领,说话词不达意,阅读障碍重重,写作言之无物,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请假条,语文测验得几分……此类情况在学生中相当普遍,所以他们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接触“名著”,而通俗文学读物的阅读却全然两样,通俗读物的“快餐化”甚至“傻瓜化”,能消除审美距离,扫平阅读障碍,中职生无须诉求教师的阐释与指导,自己都能很自由地看完。

三、加强对当前中职生文学消费方式的指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学消费表现出与其他商品不一样的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物质属性.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因素如价格、包装等,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一种精神产品,它制约着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水平。当阅读的目的不再是叩问和解惑而单纯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灵智的追求让位于感官的刺激时,阅读便日益退化为一种消费方式。以“生产快乐”为标榜的原则不断颠覆、解构着我们珍视的传统价值,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年青一代文化心理的正常发育,导致其精神世界的平面化,产生平庸的生活趣味与价值,在中职生的文化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建设较高品位的中职生文学消费环境和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提高中职生文学消费的重要意义。现在正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候,大量的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大批的职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很多中职生在阅读中确实有偏爱轻松、肤浅,回避严肃、深刻的倾向,阅读日益从“心灵的呼吸”退化为“一次性的消费行为”。这的确令人担忧。怎样才能找到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从教育领导部门这个层面上说,应当带头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实现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关心中职生的文学生活消费并统筹规划,从为中职生的文学消费生活提供经济的、物质的、师资的保证,创造一个必要的良好活动环境。

2从学校这个层面上说应是增强校园文学功能,丰富学生课外文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改进现有状况。各中职学校应该发挥指导中职生课外文学活动的主要职能,切实提供校园文学建设。可以组织学生社团,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爱好。如:搞好文学社,开办文学讲座,指导影视欣赏,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和发展中职生的审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以使中职生的文学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3从教师这个层面上说,教师应加强对中职生文学消费的指导。中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消费指导长期以来是不够的,可以说是缺位的,因此,教师应本着为中职生负责的态度,加强对中职生文学消费的指导。首先,教师阅读指导得以展开的前提是取得与中职生的对话权,在对中职生的阅读需求、阅读现状、阅读热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教师千万不可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这只能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深入学生,躬身下问,读一些中职生阅读面最广的书籍,是取得话语权的第一步。其次,中职学校教师在对学生文学消费进行指导时不妨大胆拿来,从畅销书切入,审慎地、有选择地将这些书籍纳入到课程资源开发之中,师生共同解剖一两只“麻雀”,鉴别、判断、分析、阐释,对大众文学时尚读物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使中职生的文学素养有所提高。

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策略探析 篇3

一、以读促赏,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生命

“读”是文学欣赏的主要形式,古语有“读破万卷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立学以读书为本”等,说的都是“读”在文学感知与欣赏中的重要性。“读”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以“阅”为主的默读、精读、速读;也有以“发声”为主的朗读,而作者想强调的便是朗读。所谓朗读,一言以蔽之,就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它比以视觉性为主的“纸上阅读”更加活泼,更加具有参与感,更加适合用来“应付”这些读书兴趣不高的中职学生。作者认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丰富文学朗读的内容,将纯粹的感官欣赏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创造性地活化朗读的形式,打破以传统的教师示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角色朗读为主的朗读方式,巧妙地在朗读中加入新的元素,如配乐诵读、伴舞诵读、情景剧、舞台剧、朗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文学欣赏既充满温情,又不乏活

大家都知道《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刻画得淋漓尽致,描绘得唯美动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作之一。因此,在讲授《再别康桥》这一课时,要想欣赏这首诗,就必须从“读”开始,作者引导学生将诗人的感觉读到位,将诗句的唯美之处化为言语。基于这样的教学把握,在教学中,作者以“初读—细读—创读”贯穿课堂。在初读中,作者要求学生尝试跟随音频跟读,在读不好、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并鼓励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在细读中,启发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句,跟随诗人“寻梦—彩梦—梦醒”的脚步共同欣赏诗篇的“音律美、建筑美、绘画美”,指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朗读活动;在创读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初读与细读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小组特色的创造性朗读活动,可以是配乐朗诵,也可以是小组分角色朗诵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融入创造性朗读活动中。

二、以议促赏,在讨论中深化文章表达

中职阶段的文学欣赏课是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体验活动,是一门强调个体独特体验的互动式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各种“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又要以各种“说”的形式实现文学欣赏的有效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实现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从而达到“共赏”的教学目的。作者认为,“说”是语言输出最基础最直接的方式,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用心感知与体会文章的“情感”,还要教会学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以“议”入手,创设讨论平台,通过小组探究、班级辩论赛、文学报告厅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积极的文学阅读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在小组讨论与分享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丰富自己对文章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警察与赞美诗》这篇课文时,作者考虑到这篇小说有着浓厚的“欧·亨利式的讽刺味道”,虽然故事简单,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欧·亨利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讽刺,对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四个部分进行了剖析。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对故事的开端做了一场“开场秀”,介绍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写作背景,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开端的环境描写理解主人公苏比六次为非作歹的原因,体会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在欣赏指导的基础下,作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的发展部分,也就是“苏比为了实现自己‘冬居监狱’的想法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这个问题展开探索,引导学生对苏比六次“失败”的犯罪经验进行小组讨论。

三、以写促赏,在习作中领悟文章蕴意

习作是语言输出与应用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在“读”与“说”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练兵场”。然而在日常的文学欣赏教学中,作者发现很多教师由于“怕麻烦”,一味强调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只要在“读”与“说”上面多下功夫即可,写倒是可以稍加放松。其实不然,作者认为,正因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在中职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借助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为学生创设表情达意的习作平台,让学生在尝试性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写作,以此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今后继续升学或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语言优美且质朴,感情丰富而深沉,意境唯美而深远,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欣赏价值取向,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拓展实践环节,作者创设了一个由欣赏到创造性仿写的实践活动。在这个创造性仿写活动中,作者启发学生在欣赏《再别康桥》的基础上,学习它的诗句结构,尝试写一篇小短诗,短诗的内容可以围绕“离别、友情、亲情”等主题展开。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仿写之前,作者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从网上搜集的仿写案例,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跟着徐志摩写一篇独具个性的《再别××》。

总之,文学欣赏是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平台。在中职阶段的文学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与心理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尽可能丰富文学欣赏的形式,打破以“读”“听”“讲”为主的欣赏形式,创设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欣赏平台,强化欣赏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摘要:文学欣赏是以艺术的形式把握世界,是对世界富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文学欣赏作为中职阶段学校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职文学社团活动 篇4

关键词:古代文学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渗透作用

谈到古代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载体,清楚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讲,在讲授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要先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好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总的来说,学好古代文学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一、领悟古代文学的语言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来说,文言文是很难学的一种体裁,不仅难读,还有生字,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理解了之后会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美是无可比拟的。学生通过不断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以解释,把握文章内涵,更能体会古代文学的价值。

古代诗歌又是一种新体裁。它要求押韵,对称不对称均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描写的景物与情感细致入微,在让学生体验语言美的同时,还需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诗歌所表现的豁达情境,体会到文章的灵魂,这尤为重要。

二、体会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益吸之,弊除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要学习文章的内涵,更要看文章的价值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能提高自身认识,丰富自己人生。

三、增加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博大高深,意境广阔,但不可否认文章的难理解。如何让学生喜欢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在教学中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古文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于比喻人生的世事无常,在当代也同样可以借鉴。学生对课本上的古文不感兴趣,不够理解,我们可以把它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主动学习;可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与精髓。

切记,教学实践不能枯燥乏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对教师,对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很多时候,学习文言文第一遍读不通,第二遍读不懂,第三遍也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抗拒学习文言文。想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先要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从而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重点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要培养学生的见知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当然也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正确引导与鼓励,让学生自由发挥,尊重学生的理解思维,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见解是为了丰富自己,增长见识,了解五千年的悠悠文化,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此,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鉴赏

古代文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细细品。它就像茶一样,细细品才能发现它的甜与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喜欢,去鉴赏,去品味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古代文学的过程中,了解是否对自身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人物特点以及所知所想;让学生品味历史,品味文化,提升自己。

六、小结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也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古代文学又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页。学生要去学习它,要去品味它。中职教学,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最重要的过程。教师作为媒介,要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古代文学,什么是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齐晓娟.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2).

中职文学社团活动 篇5

迈克尔·波拉尼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常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未被表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它深深的植根于行为本身和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1]一般我们认为知识是可以用文字、语言、图形、数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而隐性知识却难以表达,可能要用意会或者不能详细表达出来。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都是广泛存在的,隐形知识论研究者波兰尼提出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讲述出来的多”的观点,就很好地说明了何为隐性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懂得踩自行车,但是我们很难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关于踩自行车的所有知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正常的认知过程中,往往是先习得隐性知识,这符合人类了解“概念”的一般规律。我们掌握了显性知识,了解到事物的真正意义,这个了解的过程是依靠个人的隐性知识去完成的。因此,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大量的、非系统性的隐性知识。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际上就是学习的意义所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用测量的方式来研究个体是具有隐性知识的人;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研究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和相互转化。

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方法单一,加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造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较低。职业教育“重技术,轻文化”,导致许多基础学科为专业服务的现象频繁出现。中职语文中的现当代文学学习,受到“实用语文”、“专业语文”等功利性的影响,其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通过一些因素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中职语文中现当代文学有效的教学。

一、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在过往的学习中常常扮演“失败者”的角色,因此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信心,对知识缺乏系统的归纳,学习上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普高学生相比,他们将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转化的能力不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不如高中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隐性知识面,只是因为他们了解的隐性知识多数是无意识的,再加上不善于归纳总结,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同时,他们了解的隐性知识和老师了解的隐形知识也有较大差异,语文课是母语课程,每个学生都会对母语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有许多关于母语的隐性知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注重知识性、逻辑性,注重建立知识的链条,这就给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带来了许多麻烦。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任务应该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规范和得体。因此,建立起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联系,从根本上去考虑隐性语文知识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除了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教材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也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注重自身的隐性知识,有效利用并将其显性化,教师的知识、观念、价值观虽然不能很好地表述出来,但在教学中却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知识是难以表达的,但作为教师,如果能意识到自身的隐性知识,有意识地去转化隐性知识,通过网络、社团、学报等平台来分享和积累自己的隐性知识,必能较好地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另外,教师还应当对中职生的隐性知识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材编写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也有影响。如今中职语文教材越来越偏向多元化,但仍然不能满足学校、专业的需要。再加上语文课程课时较少、过分追求实用性等都不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现。根据上文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中职教材中能打动学生、带来心灵震撼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如果教材过分强调实用性,学生就难以欣赏和品味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语文的人文性也难以显现,不利于隐性知识的积累。中职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课文阅读提示、课后练习等,仍然是以“是什么”和“怎么样”的描述性知识为主,而对于“怎么做”及“为什么”的具体的语言情境则较少,这样的学习方式依然是以“显性知识”为主导。编写教材的专家应当对中职生多作了解,了解他们的隐性知识状况,在设计课文阅读提示、课后练习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具体的情境,学生如果能通过“语言情境”思考课文内容,将能有效地利用自身的隐性知识建立新的关联,建构出自己的语文思维和学习方法,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建议

(一)情境化的内隐学习

情境对内隐知识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情境的建构有五个步骤:关联——体验——应用——合作——迁移。这五个步骤是符合隐性知识学习、符合认知规律的。将学习内容建立在熟悉的情境当中,并与之建立关联,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和发现,获得知识后应用于实践,在已有的情境中进行迁移,构建新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既能实在地学到知识,又能将自身的内隐知识充分调动起来,实现知识的融合和转化。举个例子:在学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五单元爱情诗两首之一的《致橡树》时,预习时可让学生自行观看《文革先拿女人开刀》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按小组进行讨论;上课时,以“我想要的爱情”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点评;然后正式导入新课,品读诗歌。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着重通过对意象的分析让学生体验诗中的几种爱情模式,从而懂得作者所说的“伟大的爱情”。这里可以让同学按小组去完成两项任务:任务一,寻找意象,由象会意;任务二,还原意象,品味意境。通过这两个步骤,学生便能很容易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理解“平等”、“独立”、“思想共鸣”、“并进和共勉”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例如可以利用flash软件演示“鸟儿痴情重复单调的歌曲”,揭示其单方痴恋的象征意义。这样,便可以形象趣味地将难以理解把握的内容,融于有情趣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此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理解诗歌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在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者否定的爱情观、肯定的爱情观是什么?最后,教师可适当拓展一些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如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简·爱》中简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等,加深学生对爱情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由此,关联——体验——应用——合作——迁移的情境教学便在课堂中自然形成了。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本章第一点提到的“想象与文学教育”的本质。中职学生正处在15-18岁这个阶段,对爱情已有所认识,爱情也是他们成长中会谈及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很有必要。《致橡树》这首诗歌,其意象生动形象,通过分析易于学生理解并建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念,这实质上是一种很好的内隐学习。

(二)运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最大限度地把隐性知识情景化就可以很有效地支持隐性知识的获得。隐喻、象征、讲故事、深度会谈就是很好的手段。表达不能表达的东西,要着重依赖于比喻的语言和象征作用,他们可以很好地表达个体的直觉和灵感。”[3]回归到语文能力上说,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根本也就是要提高语文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有了好的表达能力,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终身学习、更好地实现职业梦想。隐喻就是将两个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符号。”[4]隐喻的作用就在于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我们本来不知道的东西。隐喻是一种认知行为,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是隐喻——类比——模型,就是用已知的事物去认知未知事物的认知过程。老师在讲解比喻、隐喻、类比、象征这些修辞手法时,往往侧重于讲解什么是修辞、修辞有什么用处、这种修辞和那种修辞的区别、这篇文章当中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等等,学生听得厌烦,老师教得劳累。深度会谈是自由和有创造性地探究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先暂停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聆听。隐喻、象征、讲故事、深度会谈,这些本来就是很好的语文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灵活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去。或许有些教师提出,要中职学生用比喻、象征等修辞实在是太难了,“她的笑容很甜”这样的句子,哪个学生说不出来,但又有多少中职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它是“通感”句呢?其实,任何人都会使用修辞,当有这样的表达需要时,人人都可以说出“隐喻”的句子。表达需要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语文课堂如果能创设有效的、具体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学生就能很好地通过隐喻、象征、讲故事、深度会谈这些手段,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转变。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内隐学习是在不依赖于意识的情况下去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什么样的显性知识并不知道的一种学习,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也没有意识到学习已经发生。由于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自我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他们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一种内隐学习。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高抱负、焦虑等。“除了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性格、审美价值等非智力因素。”[2]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是通过非正式学习来实现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其实不需要教师“讲”太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合作学习、自主阅读、对自己的表现和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在语文课堂上,不论是教材选编的文章,还是我们教师日常培养的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级、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都是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能够较好地弥补专业课的不足。同时,正式的学习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师可以多钻研课文中的意志和情感,通过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学习观念。

实现中职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还有许多,如通过内隐学习、隐喻、讲故事、深度会谈、基于SECI的网络交流、教育叙事、师徒制等。中职语文教师可对学生、教师、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多加研究,在实践中尝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更优化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利妮.教育知识管理视觉下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2.(03).

[2]徐雪勤,胡兴昌.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潜在作用[J].生物学教学,2006.

上一篇:美国政府管制下一篇:特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