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探究论文

2024-09-29

知识探究论文(通用12篇)

知识探究论文 篇1

中学物理的知识可以简单了解许多医疗工具与医疗方法的原理,形成探究能力.以医疗知识为背景的题目,综合性强,与科技前沿紧密结合,成为高考的热点.

一、诊断原理

例1 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图1是超声波从肝脏便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式中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v1,v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2=0.9v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i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

解析:做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角为i,设折射角为θ,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知,由v2=0.9v1,可得:sinθ=0.9sini,cosθ=,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路对称,从图中可得:,由此可知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因此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以超声波为背景,综合考查光的折射与反射原理.本题源于生活,注重新情景问题下的建模能力,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物理规律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从表面上考查的超声波,学生初接触,感觉到无从下手,所以从声波情景迁移到几何光学的折射与反射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应用光的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解题的基础,做出光路图用几何关系表示相应的三角关系是解题的技巧.

二、设备原理

例2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3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 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6的正负为()

(A) 1.3 m/s,a正、b负

(B) 2.7 m/s,a正、b负

(C) 1.3 m/s,a负、b正

(D) 2.7 m/s,a负、b正

解析:依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上偏,负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下偏,因此电极a、b的正负为a正、b负;当稳定时,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则qE=qvB,可得(A)正确.

点评:从题意中提炼出血液中的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电场力表达式、洛仑兹力表达式是解题的基础,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就能使问题得以突破.

三、治疗手段

例3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10-9m)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可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至今令人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以上功能是利用了激光的()

(A)单色好(B)平行度好

(C)粒子性(D)高能量

解析:由于激光平行度好,能量比较高,所以能较准确无误的能根除这些疾病.

点评:掌握激光的本质与特性、应用光速与光脉冲持续时间求每列光脉冲的长度是解题的基础,会应用统计规律求解面积为50 mm2一颗色斑消失所需的总能量是解题的关键,有总能量除义每个光脉冲所携带的能量得出光脉冲个数就使问题得到突破.

知识探究论文 篇2

档案价值遵循“没有使用价值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规律,从知识价值角度来说,持有档案价值二元论的研究学者认为,知识价值的实现是基于使用价值的实现,知识价值的实现载体为档案价值。基于此,若想实现档案价值,需要符合社会需求。当实物档案被应用时,才能够具备档案价值,在此之前仅具备知识自身的价值,属于非需求性价值。知识管理背景下,此规律被无限放大。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着档案电子化和管理系统化发展。基于此,为了实现档案价值,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满足社会应用要求。

2.2档案价值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

档案主体、档案以及档案实践活动为档案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处于档案实践环境下,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档案价值。档案实践环境因素作用于档案要素,若社会环境变化,档案管理理论发生变化,则上述三要素也会发生改变,此类变化具有系统性,属于全面塑造,对档案价值理论,有着极大的冲击影响。知识管理兴起后,为了更好适应环境变化,档案保管理论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电子化档案保管模式。电子化档案保管模式包括新来源观、知识服务以及宏观鉴定部分构成,通过优化档案保管以及管理流程,更好的发挥知识价值。

2.3档案主体的技术和技能

理清知识脉络 探究发展内因 篇3

江西省永新县教体局教研室,李成斌

【记录整理】

江西省永新县中等职业学校,龙仁志

【教学内容】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总复习(一)

【教学流程】

老师: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也就是归纳整理我们所讲过的知识,理清知识生成脉络,探究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原因,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整体地把握知识。作为总复习的第一课,主要是探究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轴。

(老师举起历史教科书)问: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你们认为这个中心是什么呢?

学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学生:不对,侵略与反侵略。

学生:……

学生:不全面,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老师: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呢?

学生: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学生:还有法国。

学生:日本……八国联军……

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归纳为外国列强的侵略。板书:

老师: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但我们中华民族甘受侵略、任人宰割吗?

学生:不。

老师:那该怎么办?

学生:奋起反抗。

老师:对,奋起反抗和寻求救国之路,以拯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板书:

老师:同学们,整个中国近代史实际上一边是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一边是中华民族抗击外国列强的侵略,寻求救国之路,拯救中华民族。现在我想将同学们分为两组,男同学为甲组,女同学为乙组。请男同学将外国列强的侵略史实写在上面,女同学将我国反侵略和寻求救国的行为写在下面,看一看哪一组归纳全面。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上黑板写,老师根据学生归纳板书的情况进行引导。

老师:如果认为对方归纳不全,可以互相补充,更希望学生能写出教材以外学到的知识。

学生回忆、思考、板书……

老师再根据学生板书情况给予评价、鼓励、引导后,说:同学们,我也根据教材内容整理了一张表格,请看。

多媒体播放表格(略),学生观看……

老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我写了几句顺口溜,多媒体展出:

老师:同学们,我们既要理清知识脉络,更应探究知识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外国列强的侵略是怎样一步步地使我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侵略战争和不平等的条约应该有哪些?

学生: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学生: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学生: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老师:请把你们的理由说出来。

学生: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的领土不完整,主权受到损害。

学生:中日甲午战争……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外国列强的每一次侵略都遭到中华民族的强烈反抗,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反思,去寻求救国之路。如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了戊戌变法,巴黎和会后出现了“五四运动”。

老师:我们一般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把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叫旧民主主义革命,后一阶段叫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呢?

学生讨论:主要是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无产阶级逐步成为领导阶级。

老师:还有革命任务和对象不同等。

老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基本内容。看看这两条主线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系。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探索实践,如洋务运动引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也就使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走向半封建社会。

老师:现在我有两个问题想问:

1.导致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我国的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不是同步?

这可以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我国的“自强”和“求富”去探究。

老师与学生互动探究,最后得出:

1.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2.我国的半殖民地社会与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不是同步的,应该说进入半殖民地在前。也正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致使我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地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使封建社会朝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化,逐步成为半封建社会。

本科生知识共享模式探究 篇4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兼有活动和个性2种功能。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其社会方向,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个体本位的学习风格和协作型学习风格。当下,交互式的学习风格越来越受欢迎。所谓交互式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过去所扮演的信息传送器的角色开始削弱,学生的角色已经转换成小组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影响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积极、自主的信息共享。这种交互式的学习风格带来了诸多益处,学生获得了更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好的交流技巧,增强了团队动力,学生开始主动地共享信息与知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学生对知识共享的总体态度、知识共享得以实施的具体情境、知识共享的首选途径、阻碍或激励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大体掌握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表现,帮助教育工作者选择鼓励学生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知识共享的适当的学习方法。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涉及了A大学4个年级的200名本科生,回收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从调查样本的性别来看,男女人数比例为1:1。在专业构成方面,人文社科类占38.1%,理工医科类占61.0%,艺体类占0.8%。同时利用访谈法,了解与分析制约知识分享的因素。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知识共享的整体态度。

71.6%的本科生认为与同学共享知识非常重要;34.5%的本科生认为只有当与同学观点接近时才应该分享知识;53.9%的本科生认为应该与同学自愿分享知识;只有45%的本科生认为“共享是关怀”;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和同学交流;11.7%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剽窃;14.5%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见,一方面本科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诸多本科生在实际行动中疑虑重重。这主要是因为本科生对于知识共享的本质和运用机理不明朗,尚未收到知识共享正面效果的充分回馈。这既是本科生本身认识的局限性和实践的匮乏性导致的,同时与学院、学校和同辈群体的互动不足息息相关。

(2)知识共享的感知频率。

92.8%的本科生更倾向于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自己所在的小组共享知识;69.4%的本科生选择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共享知识;只有22.2%的本科生选择在做作业时共享知识;仅有23.3%的本科生愿意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其他的小组进行知识共享。由此可见,本科生知识共享的频率受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对象的深远影响。究其原因,受班级授课制和师生关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教师亲自组织的知识共享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以任务和成果为导向的小组研讨形式的知识分享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做作业和在处理其他小组的任务时,由于本科生往往把活动的参与者当成竞争对手来对待,因而知识共享的内部动力机制产生异化,导致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3)知识共享的类型。

当下本科生知识共享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87.2%的本科生通过表达意见共享知识;64.4%的本科生通过提供答案提高其他学生的理解的形式共享知识;62.8%的本科生通过共享相关网站的形式共享知识;42.8%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与考试相关材料的形式共享知识;41.1%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个人书籍和课堂笔记的形式共享知识;37.8%的本科生通过帮助其他学生搜索数据库、使用软件和图书馆的形式共享知识。其中,通过共享相关网站共享知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远程教育的空前发展演化而来的知识共享的新形式,具有便利、快捷、准确、信息量大等优势。相对而言,传统的书面形式的学习资料颇受本科生青睐,仍旧是本科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本科生利用数据库、软件和图书馆以增加信息量、促进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4)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

为了深入、全面地挖掘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本文采用了无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发现,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有:缺乏深度的友谊;害怕别人比自己表现更好;只和愿意相互分享知识的同学合作;不想被视为“自以为是的人”;害怕提供错误的信息;缺乏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羞于提供自己的意见;缺乏时间;缺乏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害怕意见不匹配会冒犯他人;不知道该如何共享。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能构成反对知识共享的强有力的理由。

3. 结语

知识探究论文 篇5

——在重庆市2013年高三复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恢复高考三十多年,高考改革三十多年,人们总在探索一种适合高中毕业生,能更好的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案,对于高考中的数学考试更是如此。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是高中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认为,高考不仅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层次。那么在高考备考中,就不能一味只是为了练题而练题,还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结合我校在2012级高考数学备考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我校高中数学组对高三备考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高考大致都要通过一轮、二轮、三轮的复习,很多时候二轮和三轮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轮却是很清楚的,经过一学期多的时间的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能基本掌握,但是复习到后面忘了前面的知识却是经常会出现的。有鉴于此,我们备课组参考了其他学校的做法,实施滚动练习,不断的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重视课本,重视课本习题....的教育功能。现在学生手中往往没有教材,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小册子,用学生的话说全是“干条条”的公式、定理,我们认为这样的书比起教材来缺乏教育功能,没有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使当时翻看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教材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更加全面,甚至于包括要求学生的掌握程度都有体现。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以及复习参考题都有着很深的钻研价值,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分析高考试题源自教材的例子。知识的本质始终都没有改变,所以重视教材算是抓纲务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考试说明也很关键,现在的考试说明在《考生必读》上,很清楚,我觉得不光要老师清楚,学生本人也要清楚,其中的样题可以做一做,虽然今年的理科样题个人认为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也是高考命题的指南。

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纠错,提升学习能力。错题本,重复训练,这些常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纠错效果,但是错误总是伴随着人的学习过程的,如何尽量避免错误?师生一起分析避免错误的方法:如换一种方法求解,答案检验等。很多知识会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如等式两边同时约去一个式子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个式子是否可以为0,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式子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个式子的正负,等比数列求和时对公比等于1与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中直线的斜率存在与否等等。其实这些地方很多时候就是分类讨论的依据,这些问题是每个学生都容易犯错的地方,和学生一起总结容易犯错的知识,思考对策,形成机制。

三、疏导部分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掌握较容易的知识。每个学校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参加艺术、体育类的学生,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是常态化的事情。在高三复习冲刺的时候,他们也很着急,老师可以帮助这些同学在能得分的选择、填空题上下功夫,在概率、立体几何导数等内容上下功夫。

怎样使得有效果,我看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专业成绩过关了,想上理想的学校就只差文化这一关,老师指导,学生钻研,进步并不难。专业成绩不理想,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学习一点文化争取不落榜,有个学校读。总之,让学生自己有紧张感,效果才会好。

四、诱导成绩优秀的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力争在高考中夺取高分。高考数学要得到高分总是很难,重庆高考我估计在座的各位都有很多研究,高考作 1

为国家的选拔性考试不会也不可能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考试一旦赋予了选拔功能就一定要区分出学生的层次,这其中有时是区分熟练程度,大多数时间是区分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被动学习的人不可能取得高分,只有主动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才会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诱导他们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这种说法可能有些浮夸。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专题渗透,把自主招生教材和部分和高中结合紧密的竞赛内容作为专题的一部分,逐渐提高难度,提升思维的深刻程度,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心得。在2012年高考中,我校9班学生数学理科平均分132.1,上140分的学生11人。

五、辅导学生应试心理。据说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2位,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1位。克服以下不良现象

1.求“巧”心理:过份追求巧解,心理环境受到“污染”。

2.求稳心理:想到一种方法就不再去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3.求同心理:对似曾相识的题目只注意相同(似)之处。

4.求易心理:只注意显信息,不注意隐信息。

5.求胜心理:改变题目条件,甚至杜撰定理、性质。

6.焦虑心理:一边做题,一边考虑自己得分多少,能否如愿。

7.偏爱心理:对某些方法特别偏爱,到处使用。

8.从众心理:受别的考生解题速度很快的影响,盲目追随。

9.矛盾心理:如同挖井,挖久仍无水,咋办?

10.恋旧心理:仍在思考与回味上一道题;明知某法不能用,仍想采用之;沿原来的思想来检查。

我们学校专门组织过备好考前最后一课,辅导学生应试心理,这个工作其实在平时也都在做,把一诊、二诊、三诊当成高考,把高考当成你考得理想的诊断性考试。可是。高考前,大红的标语一拉,学生立马紧张起来。“沉着应考,接受祖国的挑选”马上就沉着不下去了。因为我是班主任,一直都强调,适度的紧张就当热身,有利于发挥出好的成绩。做个深呼吸,在脑海里回顾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增添自己的自信心。考试中果断做出决定,相信自己平时所学能解决这些问题,把能得的分先得到,再去突破难点。

当然,研究考纲考题、开展集体备课、使用课本教材、精选例题习题、重视落实“三基”、提高数学能力、渗透数学思想、立足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训练、进行多轮复习这些规定动作是高三复习的老生常谈,还有一些关于高考备考的注意事项,相信在座各位都非常清楚,我不再赘述。

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高级电工知识能力倾向探究 篇6

关键词:高级电工;维修电工;电工知识

中图分类号:TM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152-02

1 概述

首先,我们要求高技能人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内涵。高技能人才具有高超的操作技术,能够在生产、服务、建设等关键领域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他们具备专门的知识与技术,是生产、服务、建设第一线的技能劳动者,随时能够解决第一线出现的紧急问题,所以他们应该归结为高层次人才的行列中。但在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并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只有将获得高级工(国家职业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备相应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的劳动者视为高技能人才。这就是,学历并不是确定等级的一个量度,只有获得等级确定,才能获得技术工人职称。所以虽然是高校出身,在没有高职高校的职业资格的情况下,也称不上是高技能

人才。

对现在的高职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高校对高级技工要求不是很高,它们只是将职业资格鉴定限于初、中级(国家职业五、四级),与中职学校没有什么区别。也只是很少的高职高校对高级工鉴定有一定的初步涉入。对于高级技师的评定方法来看,一般采用工作以后的业绩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所以,对于现在的高职高校的技工人才鉴定方面,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它们的培养模式中缺少高级技工人才。但是,它们对于技工知识理论体系的教学还是有一定成就,发展了一批一线有潜力的员工,只要加以训练,日后必将进入高级技工行列。

既然高级技工的要求比一般技工的要求高,那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对新的针对高级技工鉴定考试大纲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它比一般的维修电工要求的知识体系要高得多,要求的知识内容也多了很大一部分。比如数字机床控制系统、电力半导体、特种电机、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变频器、电梯控制系统及部分新的机械知识等。这些知识并不是随意加上去的,它们是维修电工在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尤其是现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维修电工要掌握的技能也日新月异,所以从实际需要的角度看,高级维修电工必须广泛掌握这些技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些技能都是社会前沿知识,比较新,并且更新速度快,几乎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电工技术得到应用;它们也往往是学科综合性强的知识,每个系统都可能涉及很多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了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因此,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应不断加强对高级电工的要求,不断扩大高级电工的知识体系,不断加强研究高级电工的知识获取途径。

2 高级维修电工知识技能结构分析

正是由于高级维修电工的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大,与一般的维修电工相比,内容更加复杂。但是这种知识往往是高级技师以后的工作可以应用到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它们代表着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因此,高级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这些高技能知识,如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控制技术等。

第一,微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是一个简单易用的使用工具,运用中包括用户计算机和外围电路的设计、电气产品制造的两种编程。数控系统的电梯控制系统是靠可编程控制器来维持的,同时它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第二,变频器的微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由一个简单易用的控制电器电脑+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脉宽控制理论设计和制造结合使用的。此外,数控系统服务控制器也可用微机+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脉宽控制和速度控制,它用的是简单易用的控制电器制造设计和变频器控制理论。由于知识是相通的,部分功能变频器同时也能够服务控制器,这方面无可厚非。可以说,速度控制、速度控制系统以及新的变频器、伺服控制器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第三,具有维修电工先进新知识的伺服控制器、变频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需要开环、闭环控制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自动控制理论,暂且不说能不能设计出来,伺服控制器一百五十以上产品参数将不会启动,在数控系统里面,电梯控制系统是无所适从的。

另外,关于电机原理的知识也是电机控制系统的基础部分。所以,微机控制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也就可以说是高级维修电工新增知识的理论基础。

3 高级维修电工知识技能的学习

对于高级技工知识体系的学习,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高级特工必须做到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是对高级技工的必备要求。因为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以后工作中碰到的紧急问题也往往是千变万化、不尽相同的,所以高级技工要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在经验中不断总结,不断自我学习。在课堂上,不能只是靠老师的讲解,还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实践。因为技工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以前的知识往往就成为淘汰的东西,所以不要以为老师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还有,高级技工的知识是靠实践得来的,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因此,我们的高级技工要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只有真正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并获得不菲成就。

为了高级技工充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必备知识有很好的把握,必须对这些高级维修电工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很好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自如。

在高级维修电工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微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这些课程理论知识较为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应用对媒体教学和一体化教学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应用行为导向法,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高级技工的快速学习。

为了综合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为了充分理解伺服控制器、变频器、调速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等,我们要加强这些问题的实践,在实践中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这些基础课程时,一定要偏重于综合应用和以上技术的联系,把握典型电路和基本概念,主要掌握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解决的,又是如何应用的,不能割裂地讲述单科知识。

从图1看出PLC是控制器中的代表、变频器是调速中的代表,因此,在高级维修电工教学中必须强化PLC、变频器原理的学习,强化PLC、变频器典型电路的技能的训练,相信只要PLC、变频器学透,就不难理解其他先进控制技术和系统。

总之,相对中级维修电工来说,高级维修电工新增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先进控制技术方面,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主动加强自我学习,熟悉和跟踪先进控制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

[3]龙德毅.改革与创新[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9.

[4]孙立春.素质教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5]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1.

[6]陈扬光.课程论与课程编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 1998.

[7]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1.

巧用类比法探究电学知识 篇7

如何使抽象的电学知识变得具体呢?我认为巧用类比的方法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常识引入电学,辅助学生理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下边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酌。

一、短路的理解

在闭合电路中用一根导线与用电器并联时,就可导致电源短路或局部短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习串联与并联时就应适当渗透短路的知识。而此时学生头脑中还没有电阻、电压的概念,因此不可能利用电压及电流分配的规律把造成短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那么,如何让学生较为恰当地理解短路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把并联的导线与电器比作从A地到B地的两个路径,前者就像平坦的开阔路,后者就像需要跋山涉水的小径,电流就像行路人,大路上肯定是行人如织,小径上由于路障重重自然人流稀少。电流的情况与此类似,并联的导线容易让电流通过,电流将会很大;并联的电器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电流将会很小,几乎为零。这样讲解学生不仅很容易接受,而且渗透了电阻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中,教材首先安排了“想想做做”,让学生设计不同的电路,使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以往讲到这里,放手让学生设计并连接时,很多学生面对乱麻般的导线无从下手,最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后来在参加国培期间我有幸聆听黄恕伯先生的教诲,受到启发。再讲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为某景区的两个景点设计两种旅游路线,第一种路线让游客进入景区大门后,先后参观两个景点,第二种路线让游客进入景区大门后只参观一个景点,学生很快做出如右图两种设计。然后再安排学生设计电路,由于受到启发,几乎所有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成功完成了任务。这样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领悟串联与并联的连接方法,而且对以后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作用

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时,变阻器阻值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就会减小;变阻器阻值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就会增大。对于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作用,总有一些数学功底不太好的学生由于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这一比例关系理解不好而记混。讲到这里,我总是打一个比方:甲乙两个人合伙用餐吃光一盒米饭,当甲的饭量增大多吃一些时,乙就会少吃一些;当甲饭量减小少吃一些时乙就会多吃一些。米饭相当于电压,甲乙分别比作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饭量相当于电阻的分压能力。做了这一比方后,对变阻器分压规律原来理解不好的学生都加深了理解,原来经常记混的学生则获得了轻松而牢靠的记忆。

四、电阻知识的理解

“导体既能让电流通过,又会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对这一含有辩证思想的事实,总有学生理解不透。为此我在讲课时取来了注射器,先将注射器吸满水,把针头去掉,让学生感受推动活塞向外喷水时的力道,再安装上针头,重新让学生体会。学生获得了针头既能让水流通过,又会对水流有阻碍作用的体会后,对“导体既能让电流通过,又会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一事实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

博客社区中知识交流行为探究 篇8

本文从网络和博客的使用者入手,结合博客自身的科技特性,对使用者的个性行为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深入分析促使博客用户使用博客行为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试图找出影响博客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如何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

一、研究框架

从成就需求理论出发,研究成员特征、知识交流和激励机制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博客社区成员知识交流的因素。成员特征被分解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和个性特征(如自我效验、成就需求、内在动机等),主要探讨的是个性特征对知识交流的影响,知识交流分为两种情形: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而激励机制指的是博客社区队成员的参与奖励计划,包括经济强化、表现评估等形式。

二、博客社区成员的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48份,收回有效样本201份。在201份的问卷中,其中男性占52.7%,女性占47.3%。年龄大部分在25岁左右,大专或本科教育程度占到90.5%,上班族和学生占主体,各占16.4%和81.6%,月收入大部分在1000元以下,2000~5000元的占到11.4%,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占到41.3%,整体反映了调查的群体大部分是年轻人,男性居多,学历偏高层次。本文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 s s11.0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数据分别进行信度分析,都显出了很高的可信度。

三、知识获取与博客社区成员个性特征之间的回归分析

以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知识获取为因变量,以博客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自我效验和内在动机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列于表1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解释总方差51.8%,而第四部回归的F值=12.506,显著性概率Si g=0.001,到了相当高的显著水平。

从表2(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中可以发现,所有自变量中联系效验首先进入模型,这说明自我效验中的联系校验的偏回归偏差(对知识交流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其次是内在动机里的社会提升与评论进入模型,再次是信息效验和自我表达。而未进入模型的因素包括亲和需求、权力需求、成就需求、学习娱乐、科技校验,说明这些因素与前述因素相比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Model Summarye

a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b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 社会提升与评论c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 社会提升与评论, 信息效验d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 社会提升与评论, 信息效验, 自我表达e Dependent Variable:知识获取

Coefficientsa

a Dependent Variable:知识获取

Coefficientsa

a Dependent Variable:知识贡献

Model Summaryd

a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b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 自我表达c Predictors: (Constant) , 联系效验, 自我表达, 科技效验d Dependent Variable:知识贡献

从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回归方程:

知识获取=-1.754+.284×X1+.274×X2+.244×X3+.186×X4

X1代表联系效验X2代表社会评论与提升X3代表信息效验X4代表自我表达

四、知识贡献与博客社区成员个性特征之间的回归分析

以知识交流与共享中的知识贡献为因变量,以博客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自我效验和内在动机为自变量,采用S t epw i s e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列于下表中。从表3模型参数表可以看出,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总方差为55.3%, 而第四部回归的F值=10.702,显著性概率Sig=0.001,达到了非常高的显著性水平。

从表4(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中可知,所有自变量中联系效验最先进入模型,这说明自我效验中的联系效验的偏回归偏差(对知识交流和贡献)最大,其次是自我表达、科技效验,最后进入模型。而未进入模型的因素包括亲和需求、权力需求、成就需求、社会提升与评论、学习娱乐、信息效验,说明这些因素与前述因素相比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程度较小。从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知识贡献=-2.287+.489×Z1+.236×Z2+.190×Z3

Z1代表联系效验Z2代表自我表达Z3代表自我效验

五、结论

(1)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自我效验各变量和知识交流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科技效验、信息效验和联系效验会增加博客社区成员的知识交流水平,是博客社区成员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因素。

(2) 内在动机中的自我表达、学习娱乐、社会提升与评论促进博客社区成员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激励会使博客社区成员对博客的忠诚度更高,根据数据的分析发现,内在动机中的社会评论与提升尤为重要,它对知识交流有着显著性影响,尤其是博客写作者,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3) 博客写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一定量的信息外,还表现出了愿意交流,在其中获取有用知识,并且贡献自己相关信息,突出了自我记录、自我表达等个人意愿。

参考文献

[1]王敬温, 陈春英, 杨志成, 等.网络新产物“博客”初探[J].河北工业科技, 2003, (6) :14-16.

[2]薄立伟, 张敏, 都亚京.浅析网络博客的特点[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124-126.

[3]陈向东, 高丹丹, 张际平.Blog在跨学科知识共享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8) :17-20.

[4]戴永良.成就需要激励.管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208.

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究 篇9

关键词:营销方案,弱保护,知识产权

1 营销方案的概念

营销方案又称营销策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或者客户进行营销,从而实现利润或特定目的而制作的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规划,它的任务是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提供具有操作性循序渐进的行动指南。营销方案必须具备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强烈的针对性、突出的操作性等特点,对企业的竞争和生存有重大价值。笔者认为,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同时营销方案本身具有明显的独创性,因此营销方案应该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另外,由于营销方案本身并不是以特定产品为载体的,因此在形式和本质上它与商标法的保护对象以及专利法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存在实质差异。但是营销方案是否是或者有可能成为专利法的保护对象中的发明呢?根据《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对方法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属于发明的范畴。至此,根据字面逻辑,营销方法有可能成为《专利法》的保护范围。

2 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优秀的营销方案是企业迎战市场,创造企业名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并且,营销方案是创作者创造性思维和智慧劳动的结晶,是作者思想的体现,从事营销方案制作的公司职员或者独立的营销顾问需要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条件以及项目市场进行长时间的深入分析,从事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企业在审计、实施营销方案时也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同时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应该相关主体的付出加以尊重和保护。同时,在企业竞争不断激烈的当今社会,恶意盗窃、复制、实施他人营销方案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损害创作者和相关企业的利益。3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曾指出:“当由投资产生的知识在知识所有者不情愿情势下扩散到竞争者时,一个企业从事R&D投入的激励将减少。”换而言之,如果不能通过法律等有效手段对该种现象进行制裁,必然削弱创作者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对营销方案知识产权进行充分保护。

3 理论支撑

3.1 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求。

权利的滥用集中表现为超过正当界限行使权利,在知识产权法的整个立法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宗旨。在企业的交锋与竞争中,每个人均有根据特定的项目或者客户进行营销方案自由创作的权利,但如果单位或者个人,特别是对同一项目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人通过剽窃、贿赂等非法手段复制、公开权利人的营销方案,则必定给权利人的利益造成损失,减弱市场竞争内在激励机制的功效,破坏整个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经济总量增长,违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2 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是利益平衡原则的内在要求。

在立法上,每一部法律在实质上都会体现利益平衡的原则,知识产权法也不例外。立法者在立法上实现权利义务双方以及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实际上,只有将营销方案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才能确保营销方案的权利人获得应有的利益,打击非法公开、复制、实施权利人营销方案的违反行为,体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实现权利义务主体利益的平衡。

3.3 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法特有原则———思想与表达相区分原则的客观要求。

齐爱民教授指出:“知识产权法是以知识财产为逻辑起点的,它是一个由“思想”到“权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知识产权法上,只有通过合理规范的方式将思想或者知识加以表达才能获得权利。因此营销方案权利人通过文字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符合知识产权体系中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取得。此外,对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还体现了民法上平等原则和尊重公序良俗原则。综上,在立法上把营销方案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有充足的理论支撑。

4 各国对营销方案的保护

在立法上,各国通常把营销方案划作商业秘密的范畴,以美国为典型代表。但日本法中把营销方案当做是商业技术性方案,因此营销方案也受到日本专利权法的保护,同时在实践操作中也将其视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在我国主流观点上,一般将营销方案视为作品,原因在于企业策划方案既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智慧成果,又是一种标准的文字作品,也具有可以记载于特定的物质材料之上的特性,完全符合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根据日本对营销方案的立法理论,认为企业营销方案应当是一整套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进行保护。笔者赞同此种观点,因为一旦作品使用人将策划方案付诸实施,作品即具有技术方案的法律特性,且和我国专利概念内涵并不冲突。再次,对于营销方案我国更多的是通过商业秘密法进行保护,商业秘密被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专有技术信息是商业秘密法的保护客体,因此营销方案可以通过商业秘密法进行保护。但是有学者指出,如果通过商业秘密法对其进行保护,创作人不符合商业秘密法上的权利主体—经济组织,也不符合商业秘密保护的构成要件。

5 我国对营销方案保护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文对营销方案概念、性质、特点和相关司法实践及立法的探讨,笔者对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以下的构想:

5.1 在现有法律体系下,通过《著作权法》对营销方案进行保护

营销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意性,但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著作中的思想内容。同时对非法实施企业营销方案等侵权行为无法实施有效的打击,而导致对权利人(在这里主要指企业)的权利处于弱保护状态,造成企业利益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著作权法》,一方面创作人发表、转让权等权利可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著作权法,禁止未经许可的实施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创作人和企业的实质性保护。

5.2 完善《商业秘密法》由于营销方案的创造主体(策划人)与

企业处于分离状态,造成营销方案的创作者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还因为竞业限制等因素额外增加了创作者的义务,显然不合理。但笔者认为,尽管《商业秘密法》未能创作主体的权利给予恰当保护,但在客观上毫无疑问对企业的利益做到了实质性的保护;同时通过完善法规,将专有权利的权利主体扩展到个人,也可以使营销方案创作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5.3 有学者认为,从立法的角度,制定单行的专有技术保护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思路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具有科学性。

原因在于,一方面现有的保护途径都并不足以解决已经发生的案例,而且各自存在理论支撑瑕疵或立法缺陷。另一方面,制定单行的专有技术保护法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完善,应该加以借鉴。

6 小结

营销方案的侵权事件频繁发生,创作者和企业等主体对营销方案的知识产权迫切需要保护,本文阐述了营销方案的理论支撑、各国的保护方式,同时对我国营销方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设想,以期对其权利主体提供充分有效地法律保障,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齐爱民.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崔国斌.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J].中国法学,2006,(1):144.

[3]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42.

知识探究论文 篇10

现代企业的高质量、快节奏的生产, 对毕业生的看图和绘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必须能熟练迅速地读懂图, 正确高效地绘制出图样, 这也对《机械制图》的课任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学中教师善于归纳总结, 教给学生高效简易的学习方法, 对提高“机械制图”的学习效率受益匪浅。下面就“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中多年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交流。

一、A4图纸幅面尺寸

现代企业的生产及管理文件, 目前多数用A4纸记录和存档, 它的长×宽是:297毫米×210毫米, 可记忆为: “300百减3再乘以120急救号码降序排”, 这样, 初学者就很容易记住297×210, 其余A3、A2、 A1和 A0图纸在A4基础上, 窄边乘以2计算。

二、比例

比例是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一般绘制出的图样尽量采用1∶1的比例, 这样图形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等, 具有真实感。如果标题栏里采用其他比例如2∶1或1∶4, 怎样快速判断是缩小还是放大比例?可以用:“比例的商与1比, 大于1是放大, 小于1是缩小”的记忆学习法。如:2∶1的比例, 可以看成2除以1商等于2, 商是2大于1即为放大比例;同样1∶4可以看成1除以4商为0.25, 0.25小于1即是缩小比例。

三、圆弧连接

绘制机械图样时, 经常需要用一个已知半径 (R) 的圆弧来光滑连接 (即相切) 两个已知线段或圆弧 (R1、R2) , 称为圆弧连接, 作图的关键是找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求圆心:分别以O1、O2为圆心, R+R1和R +R2[外切时, 如图1 (a) 所示]或R-R1 和R-R2[内切时, 如图1 (b) 所示]为半径画圆弧, 得交点O, 即为连接弧 (半径R) 的圆心;求切点:连O1O、O2 O并延长, 与两已知圆弧 (半径R1、R2) 分别相交于点K1、K2, 则K1、K2为切点, 最后以O为圆心, R为半径, 在K1至K2间画弧, 完成作图。即外切时半径相加, 内切时半径相减求圆心, 将求得的圆心与已知圆心相连与弧的交点为切点。可归纳为“圆弧连接, 外加内减求圆心, 心心相连找切点”的记忆方法。

四、相贯线

很多机械零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相交而成的, 在它们的表面相交处会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可以利用积聚性法和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的投影, 作图要描点虽然麻烦, 但作出相贯线的投影较精确。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图2所示简化画法迅速画出美观整洁的两直径不等、轴线正交的相贯线的投影图形。作图法可以记忆为:“大小圆柱来正交, 相贯圆心小柱中, 大柱一半当半径, 弧线凹向大柱中。”

五、螺纹

在各种机器和设备上, 广泛使用螺纹紧固件, 其结构、形状、大小都已经标准化, 是标准件。在绘图时应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代号和标记进行绘图和标注。①直径。螺纹有大径、小径和中径之分, 定义难记, 绘图使我们必须记得:“直径最大是大径, 尺寸标注在大径”。②螺纹规定画法。记清:“大粗小细外螺纹, 相反画法内螺纹。内外连接外螺纹, 终止线用粗实线。” (图3所示为内外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 ③旋向判断。记住:“螺纹轴线竖起来, 左边高来是左旋, 右边高来是右旋, 斜齿蜗杆参照它。”轴线竖起, 左高左旋, 右高右旋, 斜齿轮和蜗杆, 同理判断。 (图4为螺纹的旋向)

六、结束语

机械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程度, 直接影响到后继各专业课程的看图和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归纳性的教学总结及记忆方法的传授, 可使学生记忆牢固, 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这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去努力探讨的一个方向。

摘要:传统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基础课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相结合, 课堂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当前高职院校进行的课程改革, 将专业基础理论课课时进行了一定的缩减, 而将实践课的比例适当增加, 本文就提高专业基础理论课“机械制图”的学习效率进行探究交流。

知识探究论文 篇11

教育不仅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面向未来持续学习以满足社会不断变化需求的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快速兴起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教育愈来愈显得重要。高校作为培养极具创新欲望和接受新思维的青年人的主要教育阵地在知识产权教育与人才培养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校中参与到知识产权学习的学生主要是法学类专业的学生,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则很少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学习,对知识产权知识不能全面清晰地掌握并应用。而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实务工作上具有明显优势[1]。因此,在理工科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对传统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极大补充,培养成本也极具经济性。理工类专业如何依托自身教学、地域和特长等优势资源,针对不同领域、行业和课程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在高校如何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基于自身的实践和思考提出多种教学模式和设想。国内林霖等人[2]提出的“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模式,旨在帮助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养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改变行为模式。李国英[3]认为知识产权人才应有层次,包括本科初级应用人才。徐玲等人[4]从大学生学历构成、教、学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分析了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缺陷。杜伟[5]认为应合理设置理工类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层次,形成多学科渗透交叉的培养模式,并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赵海嫒[6]则从态势分析数据上得出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缺乏合理的培养体制。谢惠加[7]介绍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郑丽娜[8]提出了一个理工科知识产权课程的模式设计构想,在高年级的理工科学生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符琪[9]提出了一个校企融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模式。徐凤烈[10]则质疑了目前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是简单叠加还是有机融合,认为都不可取,“部分融合”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国外Hennessey[11]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模式,解决问题模式、模拟学习模式、临床教学模式、讲义教学法等。Kaplan等人[12]提出了一个非律师专业的知识产权课程作为技术教育的正式课程,并通过跨专业学科的协同实现了教学。从上述报道的文献来看,国外学者是从微观的层面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来探讨知识产权的教育,而国内的知识产权教育规模不大,多集中在政法类专业,师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手段也较简单,更重要的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学者多从宏观、中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来研究知识产权的教育,缺少从微观层面上对知识产权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指导。本文所探讨的“知识产权教育内化整合”教育模式从课程的层面将知识产权教育内化于专业教育之中而加以整合,是强化知识产权教育特色的浓缩体现,是从微观层面上对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探索。

三 知识产权教育内化整合模式构建

知识产权内化整合模式强调在理工类专业项目教学中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无缝整合。将专业学科与知识产权学科交互,项目教学过程中内化和整合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如图1所示。在完成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获取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评价、综合和分析相关信息,进而固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与此同时,引入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性要求理论知识,同步在项目信息处理时进行专利的搜索、掌握最新的技术进展,最后形成具有创意的实用解决方案。这样学科交互的教学过程中,指引了学生对科技奥秘的探索,扩展了已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专业项目教学具有了创新性语境化的背景。对知识产权理论知识的讲解也突破了理论传授、法条讲解的传统框架中,而是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科技迅猛发展的语境引入到课堂上,达到从一般的知识产权的法学概念的讲解向重要的生产要素回归。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学科交互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既懂得尊重他人智力成果,也知晓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我研发成果的观念,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掌握一定的研发素养和研发方法,了解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能力,为进一步规划学习目标和就业意向提供了多种选择。所以在实施新教学模式中,既要把握专业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关注现实需求,又要密切关注当前知识产权的竞争形式和发展态势。很显然这种学科的交互,虽然难以在概念、方法、过程、认识论、术语和数据上做到完全的统合,但存在思想、理论或概念上的交互。因此,内化整合了知识产权理论内容的理工类专业教学会构成批判性的知识增量。这样也会大大改善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理论时的“学死理论,死学理论”的状况,而是达到学习有压力但无负担的境地。

新模式的实施需要一个通晓知识产权理论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可由参加新模式的教师和技术人员构成。成员们要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编写教案和教学设计。组成知识产权核心团队能保证专业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知识产权信息的介入也能使项目研究达到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同时,一个专业的知识产权核心团队会起到示范效应的作用,带动其专业知识产权核心团队的形成。团队成员间教学设计和经验的相互传递,也会使得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知识产权学习的群聚效应。如图2所示。

图3表明了核心团队的一般教学工作流程。首先,组织并优化项目教学内容和涉及的知识产权知识,再次指导学生如何确定项目中的技术问题,如何对现有技术检索,如何创新性设计解决现在的技术问题,确定解决问题中创造发明的步骤,再引导学生阅读、解释专利说明书以及涉及的索赔等事项。另外,教师们还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到他们所要研究的项目中,并要求项目的完成内容是学生学士或硕士课程的考核要求。

例如,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还要掌握头脑风暴法等创新技能,要十分清楚研究项目所处的环境条件,审慎观察和选择有吸引力的技术问题,之后在核心团队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全方位的专利检索。学生们在了解解决问题的现有技术后,寻求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随着项目研究的进程,核心团队教师会评估研究成果是否要通过专利和外观注册的方式进行适当的保护(如图3、图4)。

四 新模式教学实施体会

新模式教学改革在某理工综合大学一个工科专业的项目教学课程中实施。首先,通过教学研讨的方式,以自愿参与的形式,由相关教师、技术人员组成知识产权核心团队,资深教授任团队负责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技术信息,分析相关专利说明书,确定可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设计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实验,并将上述内容形成项目教学的项目任务书。项目教学正式开始后,团队教师分别与学生组成项目教学小组,要求学生发现并确定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并在适当的阶段评价成果的专利性,甚至是专利说明书的撰写。目前,已有部分项目成果具有专利申请的可能。

新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新模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能自然而然参与解决问题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有针对性设计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全面认识现有技术,策略地运用专利信息和其它的文献信息,避免无效的发明创造甚至是可能的侵权。教师和学生会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个方面去检视项目研究工作。在解决问题时不仅站在学术新颖性的角度出发,而且还能顾及到发明创新的步骤。这些步骤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讲往往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对发明步骤的重视,对师生都是有益处的,能促使师生合理吸收、引用现有技术的精华,在成果中规范引用已有研究成果,避免任何形式的剽窃,共同提升师生的学术道德标准。而教师也会在其中提高对问题概念化、确定问题和设计技术方案的能力,后期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和商品化的过程又会进一步增加教师参加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实践的机会。新模式的实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横向思维的培养,如何调理创造性开发的心态,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如何在团队工作与他人、团队擦出思想的火花,在创新性的工作过程中留下可持续性发展的种子,而且还培养了果敢质疑的头脑。学生项目完成报告的质量也随着引用相关性和批判性的分析得到很大的提高。

当然,新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多主体的参与。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教学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新模式成功经验和教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及推广。要鼓励政府、企业、社会研究机构等外部力量的积极参与。例如可以通过与专利局和地方企业合作,由专利局派人指导师生尝试将企业的专利申请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共同搭建新模式教学的实践平台。教师的课程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需整合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多注重实务与案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确保新模式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五 结束语

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本身缺乏清晰的定位,理工专业与知识产权专业的深度融合并不现实,本文探索的知识产权内化整合模式也许是培养知识产权科技型人才较好的选择之一。这种教师通过“专业项目+知识产权”的教学手段,不仅为教师自身积累了专业课程整合知识产权知识的教学经验,而且极大地唤醒了学生活跃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热情,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培养,充分发挥出了学科交互的优势,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化其教学效果。在满足人才的市场需求和知识产权教学规律的要求下,对知识产权科技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具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8]郑丽娜,于慧丽.理工类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5-16.

[2]林霖,张英杰,胡允银.“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

体的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13):146-149.

[3]李国英.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教书育

人(高教论坛版),2012(2):70-72.

[4]徐玲,吴亚男.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理论

观察,2014(2):132-133.

[5]杜伟.高校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政法

论丛,2013,10(6):121-126.

[6]赵海媛, 袁悦.基于SWOT分析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建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8(36):69-70.

[7]谢惠加.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52-155.

[9]符琪.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外教

育研究,2011(05):29-31.

[10]徐风烈.知识产权教育模式 简单叠加还是有机融合[J].

新西部,2012(29-30):190.

[11] Hennessey W. The Pla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eaching in the curricula of universities and technical

institutes[DB/OL].http://www.ipmall.info/hosted_resources/

Teaching_IP_Hennessey_99.htm.

[12] Kaplan K, Kaplan J. Incorpor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3

[C].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知识经济时代的成本管理探究 篇12

一、知识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本管理无论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来创造新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的命脉和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还是致力于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创新,都要遵循如下原则才能是科学、有效的创新。

(一)系统原则

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是人类知识能力的综合。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的综合能力已走向系统综合智能型,系统综合能力的凝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能力具有较高逻辑起点的鲜明标志。因而,知识经济下的成本管理创新必然遵循系统原则。

(二)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又称需要性原则或科学性原则。指在创新成本管理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科技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知识经济下的成本管理就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为任务。

(三)动态原则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方面的交换和联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需求的多样化,使经济环境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

(四)优势原则

成本管理创新要从自身的长处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形成具有特色的、有竞争能力的管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走向全球化、国际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但是,创新也不是全盘的否定。

二、知识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措施

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新时代,需要对成本的思维方面做些新的探索。

(一)要注重人力资源成本,将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将不再完全依赖物质资源和资金等要素来获得发展,而是主要依赖知识。“知识”成为支撑经济和经济增长的首要生产力要素,而“人才”则是知识的具体载体。因此,我们应当集中归集、正确核算各类人才的投资成本,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投资、运用与产出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仅应计量和计算人力资本的投入状况,而且应计量和计算人力资本的存量(积累)状况,树立将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新观念。

(二)要确认股权资本成本,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资本是企业一切资源的起点,使用资本必然要有成本。企业占用资金通常有两个来源,即从债权人那里借来的债务资本和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要对股权资本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虽然股权资本成本受企业经营状况、股利政策、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股权资本成本的确认是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发展趋势。

(三)要计量无形资产成本,确认自创商誉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正从有形化向无形化方向发展。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应注重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其核算模式应有新的突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自创商誉的价值如不进行确认,将严重低估企业的价值,应对其予以确认并将其资本化。虽然商誉的存在未必一定会为创造它而发生各种成本,但它与生产产品一样需要投入。因此,不能忽略对自创商誉已知因素的投入价值即成本的研究。

(四)要重视环境成本,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成本是指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防治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为达到的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确认环境成本应在其首次得到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并将其资本化,包括:直接或间接改进和提高资产运作对环境的安全性的成本;减少或防止经营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的成本;保护环境的成本;其他由于安全或环境因素发生的成本等。

(五)要节约时间成本,树立时间价值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更新换代速度快。因此要尽快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使之迅速产业化。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离开时间的节约和时间成本的降低。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节约时间成本在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重要性,对时间成本进行计量、记录、控制和管理,树立时间价值观。

(六)要进行战略成本,树立战略观念

50年代末战略管理开始进入管理学领域,至60年代、70年代被美国企业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然而在80年代,美国式战略过分注重于建造精巧的阁楼,大量繁杂的量化目标使战略目标失去了灵活性与实用性。90年代却是战略回归的年代,战略管理在企业中重新升温,战略规划也给众多咨询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战略管理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趋势。建立企业总体战略。包括公司的宗旨、性质、企业的业务领域、企业的发展建设与规模、企业投资方向等等事关企业命运的战略。战略目标管理是战略管理的核心。这是由战略的目标管理在战略管理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战略的成败在于企业的环境组织能力发生变化后战略目标是否能予以协调,使三者保持动态平稳。作为一位未来的经理人员必须将战略的重点集中到目标管理上去,只有把握住主线才会把握全局的变化。即从空间上把握战略的目标管理,必须将目标管理程序把握于胸,胸有成竹才能运筹帷幄。方向、方案、方法、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有机四步曲。即从时间上把握战略目标的管理。

(七)要进行会计披露,确保成本真实

上一篇:护理再干预下一篇:结构防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