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学前教育

2024-08-08

多媒体学前教育(精选12篇)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1

一、营造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

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营造适宜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以幼儿教学实践中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教育实践探索各种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利用训练孩子说话的机会营造和谐的气氛,构建温馨环境。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并且把握每一个细节。比如:每天放学前,可以让孩子给你讲一讲他这一天所做的事情,每天入园后,让孩子们简述一下在幼儿园里见闻,对那些比较有特色的新鲜事和趣闻让几个小朋友一起讲,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表述的最清楚,看谁讲的最生动。教师可以一边听,一边给孩子们修正一下表述不清的地方,对那些讲的生动形象的孩子给以进一步鼓励。同时可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演示技术,让孩子们集中观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以后,教师引导幼儿复述一下动画片的内容,并且鼓励孩子们围绕某一兴趣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另外幼儿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的差异,为每一位孩子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家庭作业”,比如让有的孩子学说绕口令,有的孩子背诵优美的精短诗文,有的孩子学唱歌, 有的学讲故事等等,另外教师尽可能与孩子一起讲故事,一起编故事,一起玩文字趣味游戏活动。这样一方面能给孩子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另一方面则能使孩子在学习说话时, 随时获得启发和辅导。通过多渠道反复锻炼,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在辅导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幼儿的兴趣化语言教学活动就是一项打基础的工作,幼儿教师一定要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在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并且培养每一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丰富幼儿教学内容,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二、综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演示功能,以其灵活、 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发挥对生活强大的模拟功能,增强幼儿对生活、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化了解,从而使幼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化难为易,更加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各种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兴趣,有效巩固幼儿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主动去和孩子们聊天的同时,应用教学课件,播放科技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幼儿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利于对幼儿学习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幼儿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针对相关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创设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 辅助幼儿教学,使之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完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求知精神。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幼儿园教师可以随时选取不同动、植物的视频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使孩子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幼儿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应该以提高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为目得,逐步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学前教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实施成功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发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视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动态化演示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识记功能,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满足了现代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多种需要,不仅从教学方式上, 而且从教育教学理念方面,不断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深层次变革,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各种新知识的兴趣,幼儿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需要幼儿园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演示功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综合素质,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互相配合,加强信息共享, 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的语言能力要得到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谐自由的文化氛围,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着力于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与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园教师决不能把孩子们的语言教学活动搞成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的枯燥型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减轻幼儿的识记压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能力。

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向科技化和人文化迈进,在幼儿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培养实践探索精神和勇气,有效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营造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气氛,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与学前教育融合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适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开拓幼儿的创新思维,强化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结合,是进行学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作用,逐步探索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环境和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工作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2

近几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微机上就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模拟的数字化。使得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和图形文字一起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所处理和表达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从而为多媒体计算机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急剧增加和人口的膨胀,急需训练有素、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且远。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概括地说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高品质、设计良好并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的趣味性更强。虽然教学媒体是以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为目的的,但精心设计的教学媒体,仍具备其媒体本身的特性,尤其是视听类媒体,适当的发挥其逼真的声光效果,也会激发学习的动机,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若再提供学生动手参与学习的机会,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乐在其中。

学习内容更标准。同样一门课,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虽然可解释为教师的自主性与教学的艺术性,但也可理解为学习内容缺乏一致性。使用教学媒体可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即使教师在对学科内容理解上有所出入,学生可从教学媒体中接收到同样的知识信息,教学内容还是一致的。

学习效果更好。进行过认真设计的教学媒体必然是针对学习者的特性并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组织,以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起来效果当然会更好。如小学自然系列电视教材,是组织了全国小学自然学科的专家将该学科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以小专题的形式拍成电视教材。使用时,配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观其行、闻其声,自然印象深刻,效果较好。

学习更加个性化。我们的教学大都以年龄为依据划分年级和班级,进行团体教学,很难照顾到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媒体的使用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使学生按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教材的深浅程度和学习速度。这样,迟钝的学生不用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拼命追赶,聪明的学生也不必为等待慢的学生而浪费时间。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更高。具有一定媒体素养的教师,在使用教学媒体时,会安排某种形式的准备工作及后续工作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不会让教学媒体完全代替自己。如观看电视教材之前给学生介绍背景资料,讲解观看目的等,观看之后安排讨论等。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时则更是要求双向沟通,实时交互。

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和促进学习。但是教学媒体的有效性还依赖于教师。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使用中既不会完全依赖教学媒体,也不会对某种媒体产生失望,就能够在使用中减少盲目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确可以帮助教学,改进教学。但是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基本的教学原则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同样要充分备课,要事先把材料充分消化,找出最容易为学生吸收的方法来教,又得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自己做。这些和许许多多其他有效的教学原则都相同,所改变的是我我们有了新的机会,有了更好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更有效的来运用这些原则。

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依据知识技能内容的特点选择媒体。需要家里感性经验或需要客观验证后的知识,则应该选择实物媒体。需要进行细致分析,抽象概括的知识,需要选择相应的模象媒体作为分析的对象。关于知识应用方面的经验,由于受世纪操作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象媒体,依据认识过程的特点选择教学媒体。对于上位学习或发现学习,需要提供关于下位知识的具体经验,这就要选择实物媒体或模象媒体。例如,要形成“压力”的上位概念知识,就需要提供一组具体的压力现象的图片或投影片,如放在平面上的重物对平面的压力,用手在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上的压力;用手握住瓶子时手对瓶子侧壁的压力等等。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才能概括出压力概念的内涵。依据教学组织形式和认识活动的情感的需要选择媒体。以教师为指导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接触面宽的演示性媒体。学生活动为主的小组教学组织形式,则需要可供学生直接操作的媒体。户外的参观调查则需要现实事物的媒体或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一类的媒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则需要教师充分开发种种教学资源,如指定课外阅读参考书、图书馆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社区中的人员等。学生较色扮演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用DV机或录音机,将学生的较色扮演活动记录下来,然后重放进行反馈和改进。不同的媒体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的影响也很大。在引入新课题时所设置的情境中使用事物媒体、报纸新闻、图片等媒体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构成悬念。提供反映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辅助材料的录像片,其活动图像和声音容易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学生能亲手操作的媒体更能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宗旨真实的情境,学生可以参与或操作的媒体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媒体是否运用的到位还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得有基本的动手操作和设计能力,要想把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好,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继续学习。相信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媒体教学将在这一时期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要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学前教育 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等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幼儿创新精神的激发。它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新鲜血液的注入,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为此,本人根据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自身教学实践着重从其意义和运用效益对幼儿“三性”的培养作如下浅谈,以引起更多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推广。

一、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课的伊始要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可有效地开启幼儿好奇心,促使他们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丰富多彩的画面、变化多端的动像、生动逼真的音响来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牢牢牵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之成为课堂积极的参与者。

如:主题活动《漂亮的民族服饰》,在欣赏新疆娃娃服饰时,我首先让幼儿欣赏一段录像:新疆娃娃穿着鲜艳漂亮的服装跳一段舞,并配上节奏欢快的新疆舞曲。此时,幼儿被录像的声、形、色、动感强烈地感染、吸引着,情绪逐渐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随后,我特写新疆娃娃的衣裙,鼓励幼儿讨论:这衣裙美在哪里。这样,通过听、看、讲的相互作用,幼儿便充分地欣赏、感受了新疆服装的色彩美及图案美。

二、培养幼儿情感,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活动的整合,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比较具体的、单纯的、直接的,并且对情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多媒体将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立体场景,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让幼儿在欣赏与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如:我在大班开展家乡特色主题《中国粮食城》时,就充分借助多媒体形象化的效果,将这一枯燥的常识活动课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特色活动课。我们的家乡是侨乡著名的粮食交易地,而对于粮食的由来及加工这一场面,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却是很少有机会观察到的。这时我们通过到实地去拍摄录像,将农民如何耕地、插秧、灌溉、收割再到水稻如何加工、包装、运输等一系列过程拍摄下来,并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孩子面前,有效地给孩子们以形象直观可感的印象。孩子被这一劳动场面给深深吸引,不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体会到了劳动人民辛苦的工作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动画古诗《锄禾》,教育幼儿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情感。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方式,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并促进了其对知识的获取及保持。

三、丰富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学习创造性

根据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幼儿后期是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只有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掘其内在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运用多种电教媒体进行的电化教育又称视听教育,为幼儿的观察提供方便,为幼儿表象的积累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为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活动课”内容时,可用多媒体演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各部分特点,在幼儿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后,让幼儿数一数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再动手摆一摆各种图形,最后让幼儿用各种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讲一讲画的内容。在幼儿自己动手数、摆、拼后,让他们看一看屏幕上展示的教师的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仔细观察能力,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思维。

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想象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势在必行。

总之,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为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基础,提供了条件,网络化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等得到提高与发展,也给中、小、幼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多媒体网络信息这股新鲜血液将给现代教育改革带来不尽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中国. 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 工科数学,2002(9).

[2]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韩保来主编. 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

[4]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于伟民. 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 杭州科技,2002(5).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4

一、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以及实现教学软件、多媒体引入现代教学势在必行。 此外, 中专生基础薄弱, 学习积极性差, 这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多媒体展示, 活动结合, 信息容量大, 效率高、开放的特点, 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 现代教学手段, 应该允许粉笔和黑板单调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也符合国家教委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各大的建设和视听教育中心, 电化学考虑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集成、安排和统一规划校园包括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电脑教学, 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综合利用”。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优点

(一) 样式新颖, 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的热情。 使用多媒体教学, 内容丰富, 信息量增加, 给学生以新鲜感, 激发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生热情。

(二) 中间阶段减少信息量教学, 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经常采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内容直接显示在大型屏幕上, 方便教师教学。 而且内容规范、清晰, 颜色鲜明, 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节省教学时间, 因此学生练习的时间将相应增加, 教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且授课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广泛化, 更有深度。

(三) 直观的教学方法, 简化了教学内容, 便于学生理解。中专生基础不好, 对很专业的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困难, 而使用多媒体, 由抽象到具体, 使课堂生动, 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

(四) 忘记内容。 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加快节奏, 使学生在课堂上没必要写或不写笔记, 下课后老师反复播出, 伴随美妙的音乐,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慢慢理解, 缓解神经, 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 迅速地与学生在线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 辅导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可以将作业和测试问题及答案公布在校园网上; 学生可以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 如将问题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地址, 让老师及时回答。这种网络通信,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教学扩展到外部。

三、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正确应用的反思

多媒体教学具有先进技术的优势, 同时传统教学方法的本质应该保留, 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学模式。

(一)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这是提高教学趣味性最好的方法。 但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 使学生有效将学习的知识内化。教师应结合两个完美,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所以, 在多媒体教室应配备黑板, 方便教师使用。 如重要的或困难的教学等, 都需要展示在黑板上, 以便学生加深印象, 把握重点。

(二) 多媒体教学为主, 老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不会少。随着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进, 有人会误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制作电子教案, 教师的作用是按按钮。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抽象和具体的, 需要教师的眼神和肢体语言, 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以及教育的指导。 因此, 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以重视。

(三)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并培养学生能力。 在多媒体授课的任一个环节, 学生主体性都应加以体现。 学生在课后可以依靠与网络资源相关的内容, 为掌握知识提供了多种途径。 这样的措施, 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与此同时, 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并启发学生思维。

总之, 我们应勇于尝试和采用先进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手段和技术, 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篇5

运用多媒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丁玲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CAI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教育;问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58

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着,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革新。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将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与传统的中职音乐教学模式相比,新型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和立体,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本文将对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中职音乐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一)选择多媒体课件不当

选择多媒体课件不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选用的较多。还有一个就是教师随意选用,没有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需要来选择。第一个方面,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虽然多媒体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更加简单方便、生动形象,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靠多媒体来讲课,照本宣科,多媒体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只是按照多媒体上的内容机械式地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教师选择的多媒体课件较为随意,一个是选择上,一个是制作上。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插入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信息、动画等,这些东西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没有切合实际,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音乐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方式和硬件设施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但是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课件的外表和放映效果,大量使用艺术字、图片、音频和动画效果。这样的音乐课堂确实能够满足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上课更加积极,注意力更集中,但是容易出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只留下“课件真漂亮”的感觉,对音乐内容却知之甚少,这样反而忽略了教学的意义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一)充分利用人机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利用特有的优势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准备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多媒体技术也只是一个机器、一项技术,所以使用机器的人才是重要的,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择课件,既不过分花哨也不过于简单,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之后,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加强沟通。情感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与催化剂,教师不能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一些重难点、有疑问的要讲解清楚,仅依靠多媒体技术是做不到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人机之间的融合,谁都无法代替谁,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优势互补。

(二) 计算机屏幕与黑板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计算机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将乐谱、图像、色彩线条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也方便教师讲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可以存储在电脑之中,方便以后使用。过去,教师只能在教案中书写出来然后再板书到黑板上,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精确和形象地刻画出旋律的变动。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将多媒体与黑板结合使用。例如在教授莫杂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时,旋律是一个不断强调下行半音的“叹息”音调,主题形象既抒情又激动不安,利用黑板将图形谱画出旋律的起伏变化,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相比之下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吸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三)传统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显现出了一些弊端,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值得吸收借鉴。现代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清晰地显示出乐曲谱例、图像,取代了曾经的小黑板和挂图,节省了教学时间,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的教学让音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结合传统且富有音乐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监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或提出问题,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或者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以保证课堂效率。还要给学生留点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从中概括、归纳本节课的主要概念。通过对学生的测试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其中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改善,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在课堂中有些事情是现代科技所无法解决的,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情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教学机器和手段都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所以音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教学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福全.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

[2] 史艳菊.多媒体教学在中职院校"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教文汇,2013.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7

一、多媒体教育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一)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课堂成为中学课堂的主要部分, 对于中学历史课堂而言也是如此。而且, 多媒体课堂以它特有的优势占据中学历史课堂的主体,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瞬间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所展示的东西有所期待, 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 让他们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1) 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历史教师呈现教材所需要的素材, 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多媒体教育的确有它特有的优势,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更加喜欢上这门课。

(二) 再现历史情境, 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多媒体教育引入中学历史课堂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再现历史情境, 使得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听教师口述和亲眼看到的历史情境对于学生心灵的触动程度是不同的。比如必修一《抗日战争》 (人教版) 内容分别是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就拿第二目来看, 日军所犯的罪行, 其实这一部分我们一直都有讲到。但是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 听到的罪行远不如看纪录片那样触目惊心, 因此我们就可以给学生适当地播放一些纪录片。

(三) 分析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历史教育中, 应特别注意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包容他们自主探究的东西, 帮助他们理解和探索历史学习材料对于个人的意义, 强调过程性的、自主性的和批判反思性的学习方式。 (2) 因此就有必要提供一个呈现历史材料的平台, 在教师帮助下, 学生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有机会与学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对材料的理解。在这种对话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特的分析能力, 强调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以及学生分析史料的思维方式, 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所以, 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育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问题

(一) 历史课堂成为依赖课件推进的课堂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此, 我有几点想法。其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呈现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教材”, 而这个“教材”不同于教科书的地方就是有趣、生动。冠冕堂皇的认为这就是新课改,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转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 其实我们的历史课只是多使用了一种教具而已。其二, 传统课堂就是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把教材搬上屏幕后, 就从原来的教师“满堂灌”到现在的学生“满堂看”。历史课堂成为课件推进的课堂。

(二) 多媒体课件对历史教师的限制

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是教师在讲述历史,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一个教师所具备的历史教学风格非常明显。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之后, 多媒体课件进入历史课堂, 历史教师的课堂一定程度上成为处理课件的课堂, 教师“满堂灌”的做法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课件。许多知识教师可以很精彩地讲述出来, 但是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 就成为静止的知识。在这里我有两点感想, 第一, 我们知道面对真正的“活”的课堂, 会出现许多情况, 比如看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临时调整讲授内容或顺序都是有可能的。再比如在理解上难易处于中等的知识点到底需不需要讲, 讲多少, 这都是在实际的课堂中看学生的理解程度才能确定的。第二,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历史课的炫目就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 而真正用于反思历史教学的时间所剩无几。这对于一个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无疑是一个限制。

(三) 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与忽视历史课堂并存

心理学上讲, 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而引起的“分心”“走神”现象。实验证明, 同样的无关刺激, 对知觉的影响小, 对思维的影响大。 (3) 此外, 使人发生兴趣的或者强烈的影响着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的分散。为什么多媒体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后深受师生的欢迎?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讲, 一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 给学生呈现许多历史情境, 提供大量历史材料。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演绎课堂, 使得教师的讲述更精彩、生动。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讲, 中学课程本来就多, 学习任务重。因此, 多媒体的引入给课堂带来不少乐趣, 使得学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松, 自然就深受学生的欢迎。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美观, 特意增加一些漂亮的背景图片, 导致历史课成为一节欣赏课, 而真正想要的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状态却无法达到, 甚至这些炫目的动画效果会使得大家忽略历史课。因此, 历史教学在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炫目, 刺激学生神经兴奋的同时不忘我们的初衷, 那就应使得历史课自身更有吸引力, 学生本身喜欢它, 而不是借助多媒体炫目的效果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三、对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 课件与教材互补

为什么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会使得历史课堂成为依赖课件推进的课堂?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课件的系统性, 每一节课之前由于对学生的情况不得而知, 就把教材上的内容按每子目的顺序照搬到课件上, 至于需要精讲和需要简单讲的部分全凭教师个人操作。第二, 由于课件的系统性, 因此对于教材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 只需看着课件做个相应的笔记即可。久而久之, 在惯性的作用下, 学生会依赖课件。第三, 一方面因为课件的系统性、全面性, 因此不用考虑知识的遗漏问题, 只要照着课件往下进行即可;另一方面, 因为课件的系统性所以省去考虑板书、教材、课件三者结合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 教师就应该打破课件的系统性, 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位都有一本教材, 所以没必要给学生呈现教材。那么多媒体课件上要呈现的是什么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第一, 需要给学生补充的材料, 文字材料或者图片材料。第二, 需要给学生看的纪录片或者电影。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多媒体课件上出现的教材上没有, 教材上出现的多媒体课件上也没有, 二者互补。在这里要说一个小问题, 就是板书, 因为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丰富性, 一些教师就忘记了板书, 上完一节课, 黑板上空空如也, 而且, 历史课知识点繁多, 就需要线索来把整节课串起来, 使得学生的思路清晰。因此, 课件与教材互补的同时一定要有板书, 而且板书要求思路清晰, 给学生一条线索。

(二) 交流与思考并重

新课改要求学生回归课堂, 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交流。但是引入多媒体课件后, 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就交给了多媒体课件。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多媒体课件、分析课件 (欣赏课件) 。尽管知道要避免围绕着多媒体课件、避免课堂成为依赖多媒体课件推进的课堂, 但是, 由于板书、教材、多媒体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加之, 人自身的惰性, 久而久之, 就会不自觉的依赖上多媒体课件。这样回归课堂的就不是学生, 而是多媒体课件。教师处于被“解放”的状态, 学生暂时被多媒体的课件的炫目效果所吸引, 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实则并没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 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因此在学习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思考, 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我们的历史教育也致力于培养出会思考, 会发现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引入多媒体教育, 一方面省了许多课堂上教师的板书, 提升了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容量大这一优点, 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片面强调计算机的演示功能, 在多媒体课件上设计的文字内容过多、过密, 加之字号问题等, 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教师所呈现的历史材料, 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教师所要展现的内容, 那又何谈历史教学过程?更何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呢?加之个别教师的课程进度安排的不合理, 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只是停留在浅层次地记住历史事件的学习当中。在这里我有几点感想, 其一, 这种浅层次地记住历史事件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久而久之, 会讨厌学习历史, 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凭借记忆力。其二,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就要求,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 历史知识在三维目标中处于最低层次要求, 而在此基础上是过程与方法, 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我们要淡化历史知识的记忆, 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民主交流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 教师要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多媒体教育的出现难免会限制教师自身, 一个方面就是多媒体自身的优越性所带来的教师对它的依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语言讲述的部分受到限制以及多媒体课件影响教师对历史教学的反思。所以, 教师要打破多媒体教育对教师自身的限制, 不依赖课件, 让课件退居为教学的工具。此外就是研究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使得自己的历史教学具有特色。因为有特色的事物才具有生命力, 对于历史教师、历史课来说也是一样的, 只有自己讲得与众不同,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得学生喜欢历史课堂。

综上所述, 多媒体教育有它自有的优势, 但是我们要避免多媒体引入课堂后教师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依赖多媒体, 使得历史课堂成为依赖多媒体课件推进的课堂。要避免这些问题, 就要打破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 做到教材与课件互补,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 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回归课堂, 做到教师和学生都不围绕多媒体课件转, 多媒体课件应退居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育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学历史课堂。中学历史课堂在尽显多媒体优势的同时, 多媒体课堂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运用具体案例分析法以及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可以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育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并且找到一定的改进措施, 以促进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中学历史教育,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1] (苏)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修订版) .[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6) .

[2]杨志才.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修订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 .

[3]王有志.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7) .

[4]齐渝华, 石蔷编著.历史教学课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1) .

多媒体学前教育 篇8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发展为高师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高师是国家培养合格教育人才的摇篮, 而高师音乐教育是国家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所以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 教学手段、教育观点、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 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的关键。以往的“三中心” (教师、书本、课堂) 教学模式, 虽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教育观念相适应, 为当时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由于如今已步入以知识信息的产生、分配、利用为基础, 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 因此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 已不是过去那种仅仅为了演艺或为了理论研究乃至教学而培养出的单一知识结构型的人才, 而是知识结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 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二、在作曲技术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也就是“四大件” (和声、复调、曲式、配器) 的教学,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支持和应用, 相对现代教学方式, 难免出现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和声和复调的学习经常成为无声音乐的“游戏”, 不仅枯燥, 而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和复调谱例难以在学生心中形成听觉联想, 导致其缺乏良好的和声和复调的音响概念, 缺乏对音响的理解以及理论的应用和创作, 从而失去对学习作曲的兴趣。计算机音乐技术将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编辑功能与先进的电子音源、录音设备, 将创作者的创作思路直接转成实际音响。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 将枯燥的和声、复调范例与习题以谱面和音响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尤其是在复杂的和声连接和和声分析时, 计算机数字音乐制作系统更能发挥其优势, 从而弥补和声示范弹奏中的不足, 并有选择性地播放任意一个或多个声部, 使学生能够整体感受到不同声部横向流动与纵向组合的各种音响效果。例如, 使用encore制谱软件/音序软件、tonica和version和声教学软件, 能够方便地将音乐的理性思维与感性的听感判断合为一体, 便于声部的排列、组合、移动、转换、增减、修改, 旋律可作各种对位, 如模仿、移位、逆行、倒影等, 也可随意改变节拍、节奏、音色、时值、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 使音乐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融为一体。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如steinberg cubase sx、apple logic pro等更为强大的专业工作站级软件, 以满足在编辑、音色应用、效果调整上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样一来, 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弥补了配器课历来实践不足的难题, 改变已往“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写谱配器的同时, 就可以听到各种乐器音响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技法课的辅助教学

1.在声乐课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教学往往比较抽象, 比如要求学生发出的声音要“圆润”、“高位置”、“靠前”、“靠后”、“通畅”、“共鸣”等, 学生不易理解, 很难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若利用多轨录音软件adobe audition的多轨录音与波形显示功能, 将学生的声音在不同的音轨上进行多次采样录制, 再进行回放聆听, 挑出典型的声音来比较、分析, 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 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声音的不足。运用频谱仪对声音进行全方位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比较, 把历来以主观感觉为主的判断方法, 加入客观理性的科学因素, 从而为科学的发声提供科学参数的依据。还可以利用软件摄录功能,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器乐教学中, 学生演奏往往顾此失彼, 在演奏过程中难以发现自己的错音。利用音序软件的录音功能进行录制并在五线谱窗展现, 使演奏直接转换成乐谱, 学生可从音响和谱面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便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运用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进行协奏曲的教学, 弥补高师音乐教学中协奏曲教学的空白。目前高师已普遍将数码钢琴运用到钢琴的集体课、即兴伴奏课以及重奏课的教学中, 并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 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现代教育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1) 在音程性质听辨中, 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 根据学生 (甚至是每一个学生) 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在同度甚至是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 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和声音程的进行方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或是上下行交替出现。

(2) 在音程的听辨中, 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 是否显示调号, 是否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或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标准音等等。此软件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中使用, 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将原来一般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用MIDI键盘制作成不同音色构成的旋律, 从而改变课堂的音响来源多为单一的钢琴音色, 并且有利于对速度进行调整, 还可将旋律置于一种背景之下。

4.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中的应用

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中, 运用网络系统全面收集原来不能拥有的有限的声像资料, 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 多元世界音乐文化及风土人情、地域风貌、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 能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将民族民间音乐与其他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将这些丰富的声像资源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析、比较、思考、研究, 拓展了知识容量, 真正达到知识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系列化、多元化、非线性化。

5.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欣赏和中外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音乐欣赏和中外音乐史的教学中, 利用现有的音像制品以及网络丰富的资料进行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 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和宽带传输技术, 在音乐欣赏中, 将大量不同版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存储其中, 使其系统化, 还可设置虚拟的欣赏环境。音乐史教学中以多媒体手段搜集整理和编辑与音乐史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人物、风土人情、地理风貌、风俗习惯等, 将枯燥的音乐史变得形象鲜活,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教学之中, 对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它所具有的优势改变了我们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历史发展中, 艺术与科技一直紧密联系, 历史上的一次次科技革命无不渗透到艺术的各个领域, 使艺术更具时代色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建立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也为高师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它们的应用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影响到基础音乐教育的提高, 甚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思维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京, 徐渊.现代教育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扬古侠.多媒体在高师音乐教学上的应用[J].学术交流, 2003, (12) .

[3]刘振华, 宋友钟, 聪华.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教育 篇9

多媒体,通俗地讲就是指用电脑、投影设备、视频设备处理声音、图像、文字等对象的一种技术,应用到现代教育里就是大家平常见到的电脑与投影仪的一种组合了,而多媒体教育则是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结合,运用可视化的形象的见面代替板书的一种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其特点明显,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教学教育效果。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变化着,设备的升级,新产品的研发,使得教育教学部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选择和学习也越来越迫切。同时,如何应用好多媒体,如何才能使其教学效果更明显这些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进行教学课堂改革,教师的多种课题研究,教师的自身能力提高等多种方面的重要作用,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弊提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现阶段我们所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将图像,视频,文字结合与一体,使得大家学习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一些抽象思维具体化的东西,能更好的接受书本所给予的知识,对于老师而言,不用板书书写,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抛开粉笔,远离职业病;

2)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与普通的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势:(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首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推行不平衡,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要推广多媒体技术在全国推行,对于我们国家现在的教学实际是有困难的,毕竟教育的普及都存在着地区差异,何况我们的多媒体技术。其次,教育体制也应该有所改革,现在的应试教育,学生们都忙乎于高考,中考,也使得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教育也有忽视,“教学的知识点到了就可以了,多媒体也没有多少用处了”,这样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2)其次是认知上的偏差,我们有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他拥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但观念比较落后,不懂得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设备,不懂得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以至于教育手段单一,枯燥,当然也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3)当然,有些多媒体教学所需要的课件制作过程比较繁琐,耗时耗力,从而导致一些教学工作者反感甚至抵触,认为这种技术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方便,反而使得他们备课等工作更加繁琐,复杂,而且由于使用过程不顺手,课堂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有些教师也只有在公开课或者比赛的时候才努力或者请别人代做课件,以至于上课受干扰,有失误,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4)也有的只为体现一下教育更新而使用多媒体,而忽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勿庸置疑,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些功能代替。但其作用仍只是媒介,无法代替教师成为主导。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反之,仅将它当作一种摆设和装饰,也将毫无意义。所以这些问题未澄清,将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清楚的认识多媒体教育的必要性和功能性,努力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真正的将这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现实工作中。曾经有位领导这样提到:“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那么我们怎样把其中的点点落到实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我们可以做到。

3 关于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学习一些制作课件的技巧。

教学过程中,我们现在普遍用的是一些办公软件制作课件,比如好学易懂的ppt软件,教师尤其是青年中年教师可以自己看书学习,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培训班学习这个技能,当然专业老师要求就相对更加高一点了,大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例如flash,网页链接等技巧制作课件。总之,教育工作者自身意识要提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技巧。这样才能将多媒体先进教学技巧落到实处。

2)要认清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育服务的原则。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要把计算机做为学生认识知识,把知识的无形化为有形,这才是正确定位。因此,我们不能把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重点放在如何漂亮,图片花哨或者音乐优美上,而应该放在如何把知识重点,把学习的难点制作成醒目并且不分叉的课件,以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不能因为是先进技术而过分追求其技术自身的完美性,毕竟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搞好教学,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

3)掌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当然如果每一堂课,课件资料都是教师自己整理的话,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因此,大家要有积件意识,要懂得利用现有的网络材料,比如教学网站的大量资料。当然自己的东西也要分享给同行使用,使得我们的积件仓库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充实,那我们要做的就只是修改和补充了,一劳永逸。

4)做好一个定位,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多媒体技术知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当然,运用的好能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有质的飞跃,但在教学工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题,教师掌握着课堂的内容,“学什么”,还掌握着学习的工程,“怎么做”,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

4 关于学校多媒体教育的几点建议

1)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使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新技术;

2)各学校应按照教育规律,结合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到2009年各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15%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

3)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水平。教师要积极改进多媒体授课方式,不允许整堂课坐着上课,出现新的照本宣科现象。课程特点不适应多媒体教学的,不能采用多媒体授课;

4)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和改善多媒体教学设施及设备,建设好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为教师进行电子备课和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

5)进一步协调、整合学校的教育技术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资源、设备利用率;

6)分层次、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学培训班,使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确保培训工作的效果,负责培训的教师应提前编写好教学大纲;参训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电子备课教案,并在培训结束时提交至少一份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7)加强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自行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

参考文献

[1]孙建中,赵希.多媒体网络教学与教育改革[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9):33-34.

[2]孙厚钊.多媒体网络教学浅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3,(05):211222.

发挥多媒体优势 实施美感教育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再现美,感受美,展现美,创设美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体验, 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美感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范畴, 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和启迪他们正确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对学生实施美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大量渗透美的因素。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 利用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操作媒体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和扩充功能, 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传递给学生,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还有助于美感教育的实施。它可以使书本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形式, 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 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 并加快美的信息的速度, 加大美的信息的容量, 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教育, 以取得优化教学的效果。

一、视听结合, 再现自然之美

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山水美文及诗词, 描绘了大量的壮丽河山、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迷人风采、南疆的丰富物产、赵州桥的古老美丽、清明上河图水墨淡色的古都风光等, 表现了大自然的秀丽多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学生多数不能亲眼目睹教材中的美景, 只能借助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想象美景, 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直观的、动态的自然美。

因此, 在教学中可凭借多媒体的再现功能, 跨越时间和空间, 带领学生在课堂内, 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 真切感受、体验自然美。如在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让学生体会山的“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与“峰峦雄伟, 连绵起伏”的不同, 只靠想象很难区分。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其不同以及桂林的山“重峦叠嶂, 绮丽清秀”的美感, 播放一段媒体录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山形之奇、色之翠、山之险”的自然之美。在播放美妙的画面时伴随着轻柔、悠扬的旋律, 师生一起走进桂林山水, 欣赏桂林山水, 在心中留住桂林山水。

二、形声结合, 感受情感之美

文章总是要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的,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读者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 读者往往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 达到与作者的共鸣。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创设情感氛围, 善于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中, 使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然而, 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 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学设计要从情感出发,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 以情击情, 才能叩击心灵。

如教学《月光曲》时, 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月光曲》, 学生边欣赏美妙的音乐, 边体会那种月光如水的感觉。以特殊的情境, 点燃心灵情感的火花, 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轨道, 引起审美共振。

三、图文结合, 展现创造之美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之一, 丰富的联想能诱发创新意识且驱动创新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语文美感教育中, 我们也必须注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还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使学生进入创造美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现代媒体使学生能够投入到和谐、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中, 进而启发他们运用掌握的技巧去创造美, 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创造美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众多的景物:美丽的田野、硕果累累的果树、准备过冬的小动物等, 增加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的拓展学习时,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去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 感受秋天的美,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通过进行拓展想象, 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主动化, 现实化。

四、影音结合, 创设情境之美

随着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的发展, 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教师通过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作用于学生的心理, 使其产生积极的内在体验, 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现代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书本的单调模式, 将各种具体和真实的事、物、景呈现给学生, 而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 播放一段西湖风光的优美画面, 引导学生进入画境: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 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再适时恰当地提出阅读要求, 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走进作品去领悟, 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感受。

运用多媒体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篇11

多媒体的特点

1. 整体性

多媒体能使声音、图像和文字融为一体,这对发挥思维的整体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类接收信息依赖听觉、视觉,人类思维的方式也须依赖这些感知系统。例如,我们在熟记和回忆数学公式时,脑海中就会出现数学公式的视觉形象。人脑思维或学习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输入到大脑,进行整理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运用多媒体可以达到这种认识的整体性要求。

2. 交互性

运用多媒体可为学生和计算机提供一个极为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境。学生通过视、听、触、动等方式将全部知觉系统调动起来,形成教学双向互动、互促互补,通过大小互补、快慢互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节、选取、组织、传递、反馈各种信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3. 集成性

运用多媒体可把多种媒体结合起来,集光盘存储、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个人电脑的功能。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和动作、背景传输,而且可以对信息进行判断、选择、整理。它可按人的联想思维把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学生能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多媒体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实现友好的人机对话。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人的认知过程接近于自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传输多媒体资源,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共享教师机上的信息,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认知能力。感知形象是儿童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感知形象主要依靠直观教学,采用演示法和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在操作与观察中去认识事物。例如,我在上《荧屏乐声》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使学生加深了对故事背景和剧情的理解,对人物情感和音乐情境有了切身体验,学生通过感官认识及课件中的生动情境比较容易掌握信息并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

运用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举的局面。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能及时接收来自教师和计算机的信息,能使用计算机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教师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可做的练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发挥引导作用,体现教师主导

多媒体导入体育教育课堂实录 篇12

传统的体育教材只是文字叙述, 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优势, 它以各种形式, 从各个角度, 从各个侧面, 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科学道理, 揭示自然的奥秘。因此, 多媒体用于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体育, 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 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 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多媒体用于体育教学无疑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但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 关键是在于多媒体的制作和选择, 如何将多媒体融会到体育教学中去, 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实录

1. 媒体导入, 激发情绪

师:屏幕上是什么比赛?

生:篮球赛。

师:谁能举出他们中的明星都有谁?

生:姚明、刘国栋、乔丹…… (七嘴八舌)

师:非常好, 我们愿不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 那么本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篮球的《行进间直线运球》。

【课件导入, 激发情绪, 所思憧憬, 引发兴趣】

2. 我的游戏我做主

师:在上课之前, 你们自己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声回答—好!

(自助游戏, 学生参与, 老师旁边讲解指导, 充分调动上课学习的积极性, 旁边衬托音乐。)

【学生自助游戏, 玩乐尽兴, 我的游戏我做主】

师:大家看, 屏幕上的人是谁啊, 要不要一起来做?

生:乔丹, 当然! (齐声回答) , 迫不及待中……

【在大明星的带动下, 学生积极模仿熟悉球性练习, 接着出字幕“形似神似, 勤练神入”, 让学生勤奋苦练, 并在练习中录像, 激发兴趣, 提高认真程度】

3. 由易至难, 循序渐进

师:同学们看屏幕这个动作能完成吗?生:没问题!! (积极配合积极表现) 师:原地练球, 行进中运球需要做什么呢?

生:人球统一

师:既然这样, 我们大家尝试一下在行进过程中运球好不好?

生:好!

【情绪有高有低, 动作有易有难, 循序渐进, 情绪调动】

(屏幕示范动作越来越多, 开始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以上基本的技巧, 提出改进问题, 并引导下步的内容) 。

生:老师我们还要练。

【经过引导, 增加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

4. 穿插游戏, 思想生活

师:谁知道长征走了多长时间, 多少路, 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沿着革命的足迹进行一次长征, 有没有信心战胜困难?

生:能!! (情绪高涨, 思绪滂湃)

(屏幕:长征诗词, 长征组歌;接着出现游戏演示方法)

生:不怕艰难, 积极创造, 分组合作, 克服困难。

【营造气氛环境;游戏磨练学生的意志, 培养团队精神, 并同时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与评价】

5. 幽默点评, 景存情续

师:现在是动画片时间。 (播放媒体)

生: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 放松心态, 有说有笑。

师:总结, 学习的目的?内容?做的怎么样?以后要怎么做? (教师进行幽默点评)

生: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点评, 批评中学习。

【有始有终, 一个轻松的结尾, 一个良好的开始】

●●分析

1.引发激情, 开拓视野

在开头中, 运用现实的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生动活泼表现出篮球的比赛以及本课的内容, 与以前老师直接讲本课的内容目的, 生动丰富。在多媒体的运用中充分结合了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新的心理特点, 通过设置情节故事, 引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丰富的多媒体技术, 充分渲染抽象的体育理论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理论, 在多媒体渲染的基础上, 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 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 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技能。

3.课堂丰富, 学习能力提高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经过比较分析中可见,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课件, 把重点部分充分突出, 课堂中让学生反复观察, 琢磨, 提问,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在实践时, 教师只要稍加示范或讲解, 较之传统的教学相比, 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反思

上一篇:图像多区域下一篇:小儿毛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