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音乐

2024-05-16

多媒体音乐(精选12篇)

多媒体音乐 篇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型教育的主要特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 一切都犹如一张白纸, 需要外力去影响和调教。本文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探讨, 希望为小学音乐教学寻找更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关键词:多媒体,开启,音乐教学,灵感,辅助教学

音乐学科, 能够以悦耳的声音、多彩的画面, 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滋润和熏陶。但是,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学往往被学校所忽视, 导致教学质量欠佳、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光顾课堂, 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辅助教学手段, 为课堂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通过自身技术优势, 使图片、声音等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放大,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还原, 使课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 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同时, 通过课堂资料的展示, 更能够让学生喜欢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长此以往, 语、数、外成为小学常规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音乐课程被学校忽视或者遗忘。但是, 音乐教学的开展, 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而且还能无形中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其他学科。要使音乐课上的丰富多彩、趣味横生, 就要改变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就能够把与音乐课有关的资料进行整合, 使课堂变得与众不同。例如, 在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之前,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赶海的小姑娘》的作词、作曲等相关资料, 为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补充了资料和信息, 便于学生记忆和了解。同时, 在学唱时, 教师可以用DVD播放录音, 让学生感受这首曲谱的音乐情绪, 增强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此外, 通过学唱和了解这首曲谱的情趣之后, 鼓励学生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为了起到引领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 播放几个预设的舞蹈动作, 让学生通过对比, 来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软件技术优势, 使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倍增。

2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拓宽学生大脑思维

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阶段, 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单单依靠脚踏琴、电子琴进行教学, 时间越久, 学生的兴趣也就越难以调动。但是, 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把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料进行恰当地播放和引用, 不但辅助了教学, 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氛围也变得活泼、轻松, 易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例如, 在教学《致春天》的导入时,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把曲谱播放出来, 让学生静静地聆听, 感受春天来临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潺潺春水, 鸟语花香, 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浮现于眼前, 激发了学生美好的空间想象力, 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开拓和放松。这样的课堂, 是愉悦而轻松的。而且,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这一课的课本中的画面, 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 结合画面讲一个故事, 编一个舞蹈。这些与课堂有密切联系的资源, 通过多媒体进行整合, 大大增强了授课效果。又如, 在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教学中, 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可以利用DVD软件播放这首曲子,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并且通过聆听, 感受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的景观, 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 提供课堂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随着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中, 的大胆运用已经成为现实, 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相关的音乐曲谱和歌曲、画面、视频等资料整合在教学中,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对原有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和解释说明,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多种音乐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 在欣赏《驯鹿》、《冬猎》时,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北方少数民族, 如鄂伦春人的多彩的生活片段, 让学生更亲近地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在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教学时, 教师可以收集大量的资料图片, 通过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让学生看到瑶族人民的服饰和他们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快乐景象, 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了解, 从而产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又如, 在欣赏《长江之歌》时,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映波涛汹涌、滚滚长江的雄伟景象, 让学生结合画面, 真正意义上认识长江磅礴的气势, 从而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无限依恋之情, 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和气质。

4 结语

音乐课程是陶冶学生情操, 美化学生心灵的课程之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把活泼、有趣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 使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为陶冶和美化学生的心灵注入涓涓细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但方便了教师教学, 而且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给音乐课堂增添了无限乐趣。可想而知, 美妙的课件将会给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无限惊喜来源于创新,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资源整合于课堂之上, 教师轻松, 学生学习也充满了幸福感。

多媒体音乐 篇2

(一)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树立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加以利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树立自身的现代教学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禁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多媒体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2.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课堂的精细化提供了条件。

音乐教学是一项互动性活动,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强,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引导,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

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单一化”,使教学方式逐步多元化,蕴含有更大的信息量,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平台。

其次,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互动性,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3.促进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提升

教师进行教案的制作、课件的制作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想在音乐课堂上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准,就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利用,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以更高的视觉对音乐教学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与体验。

小学音乐不是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使音乐发挥出育人的教育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音乐是基于人的想象而存在的,例如,《信天翁》在我国音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利用其独特的艺术表达,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到黄土高原的景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在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并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内容形式,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小学生在思维以及想象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有利于学生提升对音乐的独特感悟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对音乐有独特的体验。

每一个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是有差异的,个性化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并通过积极的课堂引导,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上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从而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基础手段。

在唱歌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歌曲中的内涵与意义,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集视觉、听觉与触觉为一体,使小学生充分感知到音乐教学的魅力。

例如,在《小动物唱歌》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在课件中,收集各种动物的有趣叫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大量的图片与视频,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二)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小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欣赏上的感受,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能够对新鲜事物保持足够高的兴趣与积极性。

但是,小学生自制力差,很难将自身喜爱的事情持续关注下去。

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局限性,通过运用多元化的多媒体手段,将音乐教学的新鲜性与趣味性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我们的田野》中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视频结合起来,利用画面上的美感与音乐相搭配,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

(三)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器乐教学受到教学资金上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无法有效实施。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Flash动画将各种乐器有机结合,在大屏幕中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各种乐器,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

例如,在《龟兔赛跑》中的教师实践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并将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乐器作为背景音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音乐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有助于音乐形式的表达,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关注。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使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

同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疏导与解决。

多媒体音乐 篇3

校外音乐教学形式主要有声乐、器乐、舞蹈。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用于教学时的准确客观、迅速高效等优势,以及多途径性、可控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点都是传统音乐方式所不及的。因此,尽快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音乐伴奏带的制作方法

声乐、器乐、舞蹈学员音乐伴奏带的制作一直是校外艺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比较头痛的工作。以前我们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文艺演出和各种比赛中所采用的音乐伴奏带大都是以下列几种方式制作的:

1. 最直接的方法

声乐、器乐、舞蹈学员音乐伴奏带的制作特别是舞蹈音乐的录制从电台、电视台里制作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那里的音乐大都是成型音乐,很难和你要求的音乐相吻合。但是录制的音响效果却是最好最专业的。

2, 间接的方法

通过作曲家创作、在录音棚中录音也是比较好的获得音乐伴奏带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完全按照你的要求来形成你所要求的音乐。从音乐风格到情绪变化、从音乐的发展到速度力度的改变都可以令人满意。不足之处就是时间长、费用高,一般单位和个人难以承受。

3, 一种主要方法

专业教师自己进行剪接、录制是获得音乐伴奏带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别人的音乐,很难合乎你的要求。特别是音乐的风格、长短、速度的快慢、调的高低。这种方法获得的录音带录制的效果也不行,尤其是音乐段落的衔接处有明显不顺畅的感觉,留下了没有接好的痕迹。这种方法费用低廉,是专业教师没有办法的办法。

二、用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制作音乐伴奏带的特点

1.可以像专业的作曲家一样进行音乐创作

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对创作的音乐进行编辑、修改,特别是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对创作的音乐进行复制,这大大的提高了音乐创作的速度和时间。

2.可以像专业的录音师一样进行音乐回放

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同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录音系统,在进行电脑多媒体音乐创作的同时,电脑多媒体音乐创作人员可以马上听到自己刚刚创作的音乐,并做出及时的修改和编辑。

3.可以像专业的录音师一样进行音乐录制

教师在进行电脑多媒体音乐创作的同时,电脑多媒体音乐创作人员就可以录制自己刚刚创作并经过编辑修改的音乐,有刻录机的可以马上刻录成CD光盘或MD和数码带。

三、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为声乐、器乐、舞蹈学员进行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课一直是音乐艺术类院校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同时也是音乐舞蹈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用电脑多媒体音乐视唱练耳软件可以对声乐、器乐、舞蹈的学员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练习的难度、强度可以自行设定,回答的对错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自动给你识别和判断,成绩也可以存储。这也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四、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为声乐、器乐、学员打印乐谱

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除了可以进行音乐创作、录音和视唱练耳练习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利用打谱软件打印乐谱。打印乐谱这个功能可以打印出非常专业的乐谱,包括钢琴谱、乐队总谱、乐手分谱,高级的版本软件还可以打印带有歌词的乐谱。这个功能对器乐的学员特别有帮助。原来器乐学员的乐谱大都是教师用手来抄写,速度慢、准确率差。而用打谱软件不但可以打印演出、比赛的乐谱,还可以打印练习、排练的乐谱。

五、电脑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分为声乐、器乐、舞蹈

在校外艺术教学的教育过程中音乐欣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对启迪和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同样,音乐欣赏课在专业院校中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多媒体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海量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现代各种格式的音乐,特别是在电脑多媒体音乐中有好多的MIDI音乐、可供学员欣赏、借鉴,化为己用。

音乐课堂迎来多媒体时代 篇4

一、使用多媒体和音乐软件制作课堂midi教学音乐

可以利用电脑音乐软件给学生展现出歌曲的标准乐谱, 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在视唱的时候既能看到乐谱, 又能听优美的midi音乐。老师可以对歌曲的速度和调性进行任意调整, 以适合学生的演唱或演奏, 还可以为乐曲的主旋律配上伴奏、打击乐, 这样一来, 加快了学生识谱的速度。midi音乐制作的技巧千变万化, 音乐的风格各异, 表现力强, 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又可以激发起强烈的表现欲和创造欲。

二、欣赏教学中多媒体音乐教学的作用

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 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情绪, 调动主观性, 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单一的听老师演奏 (唱) 或放磁带录音, 学生常感到枯燥、单调, 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音乐与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结合, 则能自然地调动起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 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 脑海里产生生动的想象, 激发出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地去欣赏音乐, 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 从动手的角度去创作音乐, 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

三、器乐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器乐教学是音乐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器乐教学或器乐欣赏课, 老师只能通过自己示范或听录音让学生学习、感受器乐的特点或结构。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后, 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手段:

1.通过网络下载音乐会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交响乐、民乐等音乐活动的氛围。

2.下载各种器乐的独奏片段, 让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弥补了一些教师不能演奏的乐器的遗憾。

3.通过制作flash动画, 演示剖析一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指法, 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直观。

四、多媒体在音乐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创造是现代教育的主题, 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表现, 培养学生创造力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听音乐, 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听音乐, 即兴创作舞蹈动作;看图片, 为图片配声音;看舞蹈, 说出可以用哪首歌曲为舞蹈伴奏。经过这样的训练, 我们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上课, 一提到自由创作, 他们都是兴致勃勃, 充满了信心, 创作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

五、美育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音乐欣赏与多媒体教学 篇5

泸溪三中

金迎霞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使音乐课更显得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对于录音、录像、图片、动态视频等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音乐欣赏 多媒体 教学运用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所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理解”。当音乐给人是一种听觉形象美时,欣赏者对于复杂的生活现象感受,对于生活理解,对于生活审美理想等,都凝聚了一定的情感,并从作品中通过节奏、曲调、音色、结构等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听完艺术审美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听觉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看音乐的方面,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用语言或静态的图片来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已经成为了很固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某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一些对作品的形容词和图象上,不容易记住,而且想象的空间很有限。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多媒体的加入,使其鲜活,且有声有色。使音乐成为视觉的表象,对于想象音乐的形象,会更加的准确,且想象的会深刻和透彻一些。使欣赏者对音乐作品领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学生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之后,会感到很有乐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广润空间,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长期坚持,对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使音乐课更显得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对于录音、录像、图片、动态视频等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我们在对一首乐曲进行情绪方面的讲解和调动时,教师在讲台前讲得精精乐道,而学生则可能听得无精打彩,并没有和老师达成共识,这就是“教”与“学”的脱钩,学生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讲与听不能融为一体,这就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种脱钩现象,我们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让他们参与其中,如采用CD、VCD配合教学,就会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更能在音乐的情绪、节奏上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诱发学生情绪,营造美感环境,产生共鸣效果。运用多媒体制作优美的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融情于音乐艺术之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宣泄情感的方式称为以境表情。“歌咏之不族,则手舞之,足蹈之。”在入情动情的基础上,学生满腔激情的表达与抒发以水到去成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有评析地复听,但是单纯依靠听觉,或过多的讲述,就显得单调、枯燥、平谈乏味。欣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欣赏教学的“初步感知阶段”。初步感知阶段以“官能欣赏为主”,它是音乐欣赏的初级过程。这个过程应以学生独立自主的聆听为主,必须保证学生的听觉的自主性和时间性。

第二,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阶段”。情感体验阶段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音乐之长处在于传情,但这种传情不象文学作品和绘画那样能产生直观和具体形象。再好的音乐也不可能清晰地解释周围的事物,不可能明确地表现物体的形象。教师必须运用音乐的各种要素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感受、想像、理解再现音乐形象。

第三,欣赏教学的“理解提高阶段”。这个阶段是对作品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也是音乐审美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有关知识、作曲家的世界观、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动机等,以求更加准确、完整、深层地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意蕴和内涵。

如何使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首先应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

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教学 篇6

在音乐教育中,充分应用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育现代化已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音乐课件或专业音乐软件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大量的素材,诉诸于课堂教学,多信息量。多角度、多种媒体并举,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空前优良。因此,要以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以避免出现教学现代化过程中的“形式现代化”倾向,以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进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中,通常的传统手段只是在电子琴或口头上完成教学任务,难免造成课堂枯燥死板,老师和学生都感到疲倦。而运用多媒体软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互动或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还可以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与所学知识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实例以及相关音乐理论依据等等。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多信息量的教学,使课堂达到生动、灵活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多媒体手段的“减负”功能

以前音乐老师在上音乐课时,大都得在黑板上画上五线谱,用于填写音符,要不在课前就先画好了五线谱,而现在我们运用了投影仪,就可以摆脱以前繁琐的工作。这样一来,同样的教学内容,只要准备一次投影片,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再结合教材的配套演示片,组合成实用的系统投影片,那就可以被所有音乐教师共享了。这样既可以给老师节省不少时间,也让学生感到特别新奇。

二、多媒体手段的“高效利用”

(一)變单调为情趣,推行快乐教学

音乐课上,唱歌跳舞还比较活泼,但是对乐理的讲述,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老师觉得头疼,我们使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熟知的曲调进行变速播放,数子变调,人为停顿等操作,改变了原有的节奏,听起来可能唱歌变成了哭腔,轻快变成了结巴;让学生听声音判别乐器的种类,接着讲述音高与音色:对某个单音进行频谱修饰,来讲述基音和泛音……,如此讲解,学生不仅背会了书本概念,也真正体会了基本概念的内涵,如果不采取这些手段,很难描述好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点。

(二)化抽象为形象,开创直观教学

儿童总是先学着唱歌识字以后才逐步了解了歌词的意义。过去的那种先认识多少生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步被交互式的快乐教学所代替。那么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上,该不该讲歌词和大意呢?不讲不行,我们不能放任孩子自顾自地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想快跑’……”等错词错字而是需要换个方法。比如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怎样讲述“推开波浪”“海面倒映”……呢?我们选择《儿童乐园》系列VCD片,播放这个情景交融的歌曲,让学生跟着哼唱,适当地定格暂停,让孩子们对着电视画面自己讲述“美丽的白塔”和“绿树红墙”我便适当地给孩子们讲解有关故事内容。孩子们自然也就知道了歌词里面究竟说什么了。

(三)提高学生兴趣,全方位地感受

例如在上欣赏课时,孩子们都快睡着了,而我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感到这节课很有意思。我在讲《让我们荡器双桨》这一课时运用了VCD片,让学生欣赏在音乐之河静静流淌的时候,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同学们的眼前浮现,然后我让学生来模仿这些动作,有的学生扮演小船,有的扮演乘客来做游戏。假如你现在在香港、澳门的海域上你该怎样划船?我让学生边作边唱,一点一点的惯通,情景交融,让孩子们有个视觉的感知认识。这样使孩子们既玩了,又唱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也结束了。

三、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才能快速提高音乐素养

多媒体音乐教学初探 篇7

1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加强直观性、生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好似陶冶性情的熔炉。”由此可见, 音乐不单纯是娱乐, 它还肩负着塑造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情感的重任。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唱 (奏) 或收录机磁带感到枯燥、单调, 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 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 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 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 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 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并激发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的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 音乐教学通过电脑分别播放了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段, 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乐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 这样, 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就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音色, 从而更进一步的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另外还对不同的班级作过这样的尝试, 听CD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75%, 教学效果一般, 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90%以上, 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 使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像、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以趣激思, 提高教学效率。现代音乐教材中涉及到乐曲欣赏、器乐欣赏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曲欣赏中, 又包括了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曲合奏中, 又涉及到吹打乐、丝竹乐、民族重奏和民族管弦乐;在曲艺欣赏中, 还涉及到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舞剧音乐等。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录音、录像、图片等现代教学媒体。因为通过录像, 学生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的明明白白, 听的清清楚楚, 而且还能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利用录音、录像的暂停、重放、快放功能, 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辨、鉴赏, 还可以达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欣赏《溪边景色》时, 要求学生主要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和主题音调。因此在此曲中每种乐器及其组合所奏出的特点音调均代表了一个角色, 如:长笛———夜莺, 双簧管——鹌鹑, 单簧管———杜鹃。学生通过多次的录音听辨, 可能增强对每种西洋乐器音色和表现力的了解, 并对音乐模拟功能有所认识。欣赏后有学生说:“用多媒体手段来欣赏歌曲感觉就是不一样, 他给我们直接展现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将抽象的事物简单化了, 我们很容易接受, 难以忘怀。”可见, 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还能创设教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率。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深化美育功能,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这已经成为音乐教育界的一种共识。通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 使之成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 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同时, 必须有机的融进审美教育。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能生动直观的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自然风光, 多彩的活动场景等, 对申花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比如上到欣赏课《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时, 通过放映演唱录像, 使学生从形象色彩, 音乐旋律等视野和听觉方面, 身临其境的强烈的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 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做到教、学双向互动, 充

分发挥多媒体载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多媒体教学就像宝剑的两面刀刃, 用的恰当, 收效显著;用得不好, 事半功倍。如何科学、有效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如何利用课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按教师预设的课件思路走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是实践与探索, 发现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视听优势的教学法辅助手段, 在设计时一定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在运用时一定要强调适当性和有效性, 做到教、学互动, 做到内容和载体的有机结合,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新的音乐课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并以人文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 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灌输———接受”、“告诉———记忆”的单向活动。而新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的现代音乐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音乐教学呼唤新型的音乐教师人才, 新型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吹拉弹唱”意义上的技能型教师, 还必须是具备一定信息化技能知识的复合型的新型音乐教师。只有知识丰富了, 教师的教学魅力才能得以显现, 教师才更具个人魅力。才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下教学的多标性、变动性、复杂性, 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的电脑信息知识, 教师就能根据教育的需要制作出交互性强、灵活多变的音乐课件。因此音乐教师掌握一定的电脑信息知识是顺利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当前的音乐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在音乐教学方面趋向于开放、综合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而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的整合对进一步贯彻新的音乐教学理念, 发展新的音乐教学方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有的课堂片面追求多媒体的使用率, 追求展示信息技术的高超水平, 而丢弃了自身学科的个性特点, 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要强调适当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魅力。

总之, 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和MIDI技术, 将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 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愉悦的气氛, 展现了优美、生动的声像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对音乐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素质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MIDI技术不断的发展, 现代教学媒体必将成为未来音乐教育及其他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多媒体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在应用中它既创设了教学情境,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 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音乐教师与新课程[M].武汉:湖北文艺出版社.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音乐 篇8

如像《十送红军》、《保卫黄河》、《让世界充满爱》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 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 从基本音区看, 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 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 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 播放教学录音带, 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 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每当教一首歌曲的时候, 教师都会请个别同学单独演唱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的学生内向且不善于表现, 歌唱时声音很小, 虽经一再鼓励, 还是不敢大声唱, 再加上其他同学因为听不清, 也会不耐烦的议论, 他就更不敢唱了。要提高这些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其喜欢上音乐课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使音乐课更具有魅力。针对这些情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学生看着生动的画面, 听着悦耳的声音, 产生跃跃欲试的表现欲, 战胜自我不自信因素, 进而能拿着话筒看着歌词站上讲台演唱, 而声音经过扩音及优化音质的处理, 动听的歌声会让每一个学生自信起来, 投入到积极参与教学当中。

三、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中, 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中, 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如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 录音配上画面, 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 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水面上, 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欣赏完毕, 学生对这首曲子的作者、曲子的旋律体现了什么内容等就一清二楚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如在欣赏现代京剧《唱脸谱》的唱腔和其他组合片断的过程中, 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 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 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增长了见识, 同时也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 在教学录像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学生能比较形象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景, 印象深刻。可见, 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还能创设教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深化德育功能, 提高学生的的德育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怎么才能使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体现出来, 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呢?多媒体教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以往的教学是从书本到书本, 从理论到理论, 无论多么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革命斗争场面, 由于缺乏应有的热情, 都未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声、形、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设备, 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就能使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生动活泼,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 当画面上呈现出前苏联著名画家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的作品时, 同时响起男低音浑厚的声音, 相信在学生的心里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学生在这幅作品中也找到了答案, 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六、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初一第一学期的音乐课教材中, 有一内容为器乐音色。为了让学生能更规范、更系统地掌握乐器知识, 将这一内容分为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两大类进行教学。与以前的教学相比, 我发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以西洋乐器这一课时为例:西洋乐器较之民族乐器, 学生了解得可能相对少一些, 乐器形状、制作材料、音色间的互相关系和演奏方式等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多媒体手段能让视、听、讲同步进行。比如在介绍乐器分类知识时, 教师轻松地点击小小的鼠标, 事先制作好的图片和文字归类说明就会伴随着老师的讲解, 有序地出现在屏幕上, 介绍具体的乐器时, 屏幕上会出现相对应的乐器图片, 该乐器还会演奏美妙乐曲, 让学生通过声音和画面同步作用, 增添学习的乐趣, 通过多媒体, 学生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 指挥的风格手势, 音乐的情感形象, 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 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听得清清楚楚。

巧用多媒体, 优化音乐课堂 篇9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巧用多媒体, 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小学低段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 因此对音乐的想象、感受比较抽象, 无法生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为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课件) 中的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为他们营造学习的氛围, 创设情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 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教版第二册《下蛋咯》一课时我在首次试教时没有使用多媒体技术, , 而是采用挂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歌中的“涨红脸儿下蛋咯”这句歌词, 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伴奏演唱, 完全体会不到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要表现的情境。俗话说得好, “百闻不如一见”, 在听取同行建议之后, 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 用多媒体课件取代挂图, 并把母鸡下蛋的过程用flash动画方式播放出来, 学生立刻被逼真生动的画面吸引住了, 他们在亲眼目睹了母鸡下蛋的过程之后, 我立马引导学生理解歌词, 学生不仅很感兴趣, 而且能把歌中主人公好奇, 母鸡下蛋后得意的音乐形象用不同的表情带上歌声表现出来。

又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 我首先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安静的夜晚, 小主人公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玩具兵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了出来, 他们先是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 后来又打闹嬉耍, 当天刚蒙蒙亮时, 小主人醒了, 玩具兵惊慌地逃回了玩具箱。学生在观看后, 直观的感受了玩具兵们活泼可爱的形象, 当我让他们听音乐表演时, 他们居然模仿起玩具兵的样子在表演, 这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通过以上实践表明:教师因势利导,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力, 使学生“乐学”。

二、在突破重难点时巧用多媒体, 将知识直观形象化

音乐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才能进一步地感受、表现, 创造音乐。然而音乐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枯燥无味的讲解, 如果将讲解与音乐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良好的辅助工具, 不仅能将静态方式存在的音乐教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 使其直观、形象化,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音乐知识, 帮助教师解决教材中无法讲清的某些重、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堂结构。

如在学唱《柳树姑娘》这首歌时, 歌曲比较简单, 歌中的难点是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 歌曲中出现了几种力度记号“P”、“mp”、“mf”、“f”, 渐强, 多数学生在演唱时很难准确把这几种不同力度放在一起时的对比效果表现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 我运用多媒体将小动物击鼓的生动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 每个步骤都配有实际音响, 每单击一个画面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力度的击鼓声, 然后我再按照教材中排列的力度顺序, 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出来, 形象直观地呈现出不同力度记号组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

还比如在欣赏《森吉德玛》这首管弦乐作品时, 曲中的难点就是速度变化在乐曲表现中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理解,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金色的太阳沐浴着霞光, 美丽的大草原上一片祥和, 牧民的脸上充满着幸福, 缓慢的音乐主题《森吉德玛》把学生带入了温馨的氛围中, 接着切换另一个画面:大草原上立刻沸腾起来, 牧民们欢天喜地, 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音乐依然是《森吉德玛》主题音乐, 由于速度变快, 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热情、奔放的画面里。通过这种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直观理解了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不同的速度带来不同音乐情绪, 音乐的速度和乐曲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三、在扩充知识容量时巧用多媒体, 开阔学生视野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背后的音乐作品所涵盖的内容其实很多, 有作者简介, 代表作品, 作品体裁, 曲式结构等, 这些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 而若将相关的知识编织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 则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同时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一课时, 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有关舒伯特的资料, 并把它制成教学课件, 在《鳟鱼五重奏》的背景音乐中, 故事开始了, 通过压缩的故事短片, 让学生初步了解舒伯特这位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 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千多首作品, 接着播放他的主要代表作品, 最后将重点落在《鳟鱼五重奏》中, 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室内乐, 最后在学唱《摇篮曲》时, 用多媒体视频同步播放歌曲的画面, 学生在轻柔、优美的歌声中, 不仅学会了摇篮曲, 而且通过看故事片, 了解了舒伯特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做出的贡献, 同时, 既扩大学了生的视野, 又让他们的精神得到了陶冶, 思想灵魂得到了升华。

四、在弘扬民族文化音乐时巧用多媒体, 激发爱国情操

新修订的音乐课标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 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我们的教材中, 每个学期都能接触到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歌曲, 他们又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仅用语言, 图片等方式给学生讲解, 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 而多媒体的使用, 可以帮助教师将事前搜集的该民族的资料, 做成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课件,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同时又了解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

如在学唱《嘀格伢儿的梦》一课时, 这是一首湘西土家族歌曲, 由于学生对湘西比较陌生,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土家族的风格、文化及民族音乐特点, 我把搜集到的土家族的风格、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做成课件, 并在学唱前, 设计一个用方言对话的小环节, 学生在这些基础的铺垫下, 很快学会了歌曲, 并对土家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灵活巧妙的运用多媒体,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整合功能, 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但是, 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 只有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在这个科技信息发展的新时代, 音乐教师要适应音乐教育的新形势, 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技术, 并结合到音乐教学中, 只有这样, 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真正成为优质课堂。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多媒体只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而非音乐教学的全部, 音乐教师应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让它的效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课堂教学,直观

参考文献

[1]马婧.在音乐教学中妙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0 (8) .

[2]余和秀.多媒体教学让音乐课堂更精彩[J].儿童音乐, 2013 (4) .

妙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学 篇10

一、内外拓展,丰富课堂

多媒体可以链接课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中外名家的各种作品,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对知识进行丰富和拓展。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多媒体的链接,实现内外知识的结合和拓展,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进行一段探戈舞曲的播放,并且进行引导:“同学们,课堂的开始,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一段舞曲,并且告诉我它是什么舞曲。”“探戈。”“很好,下面哪位同学能够说说你了解的拉丁舞。”“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国标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学生回答问题过后,笔者用多媒体链接了一段有关资料,资料包含了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人文色彩以及当地著名的歌曲。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关链接,实现了知识的融合,使学生的音乐思路更加宽广。

音乐课堂的空间是广阔的,需要学生进行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品味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音乐涵养。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掌握方向和尺度,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尽快地提升技能。

二、导练结合,提升能力

引导和练习是掌握音乐技能的必要环节,也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名家的作品欣赏,在这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的鉴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高中鉴赏课第三单元的民间器乐曲的欣赏,主要是让学生接触民间的一些乐器。在这部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鉴赏,笔者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些民间乐器,在讲课的过程中,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导,一边让学生真正地用乐器进行练习。如讲到鼓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聆听,辨析鼓的音质和发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同学们,听到刚才的声音,大家都分析出了是鼓声,那么谁能再仔细地辨析一下是哪种鼓声,并且实际地打出节奏,演示给大家。”任务一出,学生很惊讶,但在笔者肯定的眼神下,学生开始有了自信,仔细地聆听着,经过分析,很快就有学生得到了答案。让学生对所听到的鼓声进行辨别并且验证,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节奏,表演给其他同学。通过实际的练习,校准乐器的发音,使学生对乐器更加敏感,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乐器更加地了解和熟悉,从而提升学生对乐器的鉴赏能力。

在导练结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同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从练习中找寻探索的方法,从而让自己的音乐鉴赏更加有独创性。

三、适时反馈,有效互动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馈是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比较好的方式。通过反馈,学生能够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笔者的教学里,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的反馈,使学生相互比较,查找不足,共同进步。

例如在人民版的音乐教学鉴赏课的学习里,笔者还是以上面第二点的乐器鉴赏课为例,在乐器教学结束时,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对乐器的掌握情况进行录制,然后再播放出来。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看,能够直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学习成绩。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同学们,通过对教学视频的观看,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下面请大家交流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感悟。”学生听到笔者布置的任务后,开始认真地思考,通过相互的交流,都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教学反馈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里,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养成及时反馈的好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用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多角度入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音乐课堂充满色彩。

注释

妙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学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 素养 练习 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58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而在这个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运用多媒体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教学。

一、内外拓展,丰富课堂

多媒体可以链接课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中外名家的各种作品,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对知识进行丰富和拓展。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多媒体的链接,实现内外知识的结合和拓展,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进行一段探戈舞曲的播放,并且进行引导:“同学们,课堂的开始,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一段舞曲,并且告诉我它是什么舞曲。”“探戈。”“很好,下面哪位同学能够说说你了解的拉丁舞。”“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国标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学生回答问题过后,笔者用多媒体链接了一段有关资料,资料包含了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人文色彩以及当地著名的歌曲。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关链接,实现了知识的融合,使学生的音乐思路更加宽广。

音乐课堂的空间是广阔的,需要学生进行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品味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音乐涵养。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掌握方向和尺度,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尽快地提升技能。

二、导练结合,提升能力

引导和练习是掌握音乐技能的必要环节,也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名家的作品欣赏,在这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的鉴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高中鉴赏课第三单元的民间器乐曲的欣赏,主要是让学生接触民间的一些乐器。在这部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鉴赏,笔者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些民间乐器,在讲课的过程中,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导,一边让学生真正地用乐器进行练习。如讲到鼓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聆听,辨析鼓的音质和发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同学们,听到刚才的声音,大家都分析出了是鼓声,那么谁能再仔细地辨析一下是哪种鼓声,并且实际地打出节奏,演示给大家。”任务一出,学生很惊讶,但在笔者肯定的眼神下,学生开始有了自信,仔细地聆听着,经过分析,很快就有学生得到了答案。让学生对所听到的鼓声进行辨别并且验证,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节奏,表演给其他同学。通过实际的练习,校准乐器的发音,使学生对乐器更加敏感,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乐器更加地了解和熟悉,从而提升学生对乐器的鉴赏能力。

在导练结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同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从练习中找寻探索的方法,从而让自己的音乐鉴赏更加有独创性。

三、适时反馈,有效互动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馈是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比较好的方式。通过反馈,学生能够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笔者的教学里,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的反馈,使学生相互比较,查找不足,共同进步。

例如在人民版的音乐教学鉴赏课的学习里,笔者还是以上面第二点的乐器鉴赏课为例,在乐器教学结束时,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对乐器的掌握情况进行录制,然后再播放出来。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看,能够直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学习成绩。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同学们,通过对教学视频的观看,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下面请大家交流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感悟。”学生听到笔者布置的任务后,开始认真地思考,通过相互的交流,都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教学反馈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里,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养成及时反馈的好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用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多角度入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音乐课堂充满色彩。

多媒体辅助初中音乐教学分析 篇12

一、创设人文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美

学生只有对音乐感兴趣, 才会有去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动力。所以, 要让学生们真正对音乐感兴趣, 才能够带领学生们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要创设人文教学情境, 就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并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创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音乐教学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 并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们在“人文性”的氛围中体会学习和接触音乐的快乐。将多媒体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 可以使抽象的音乐更加形象化, 使枯燥的理论更加趣味化, 使凌乱的知识条理化。学生们在这一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既形象又生动地感受到知识的鲜活、形象和趣味。所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并且调动了其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另外还能够活跃学生们的思维, 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多媒体课堂设计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以审美体验为核心,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路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设计, 并把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定在学生发展方面。 (2) 因为学生的认知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度进行合理的情境设置, 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当中。 (3) 强化师生双向交流, 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二、把握整体性原则, 优化多媒体的使用

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集体活动。因为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教学设计, 所以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把握整体性原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得出学生的记忆功能和接受信息感官参与方面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经科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接受信息, 有利于学生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巧妙地运用相关的媒体, 创设情境并传播信息, 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 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

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音乐创作的源泉,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们独特的个性, 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品质。所以我们就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逼真的情景优势所创造出来的音乐意境, 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并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 发展学生的想象美。

把握整体性原则, 优化多媒体的使用。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应该对课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度使用。 (2) 仔细分析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3) 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实践活动, 发展学生创造美

学生在初中阶段自学能力还很弱, 需要老师或他人去启发去引导, 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当中得到美的享受, 从劳动中、日常生活中以及艺术品中去理解和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但是因为音乐是一门美育学科, 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 所以只有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标指出:初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让审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 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来完成所有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使他们不应该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立体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多媒体教学当中的弊端,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缺乏多媒体教学设施和设备。

由于音乐教学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 所以在应试教育的大的社会背景下音乐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再加上一些学校缺乏甚至没有多媒体设施和设备, 造成音乐课形同虚设, 最终导致学生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方面教育的缺失。

2.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缺乏熟悉多媒体教学的教师。

教师是教学当中最最关键的角色。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由于我国目前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大有人在, 造成多媒体教学无法很好地得到普及。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素质, 不能让教师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 多媒体课件内容繁多, 走马观花。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课件内容过于繁复, 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 学生既要看图、看动画、看电影、听音乐, 还要听实践性讲解, 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们会显得应付不过来, 所以信息量不是越大越好, 而是要把握一个度, 既能让课堂充实起来, 又能让学生们有效地学到知识。

上一篇:经济政治教学下一篇:宁静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