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导学高中政治(精选11篇)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1
传统高中政治课堂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怎样去教, 学生就怎样去学。而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长此以往, 这种“圈养式”的教学手法不但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还会制约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个别教师在制订方案时格外关照优等生, 忽略中等生和“学困生”, 以至于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基于上述情况, 及时变革教学理念, 革新教学手法, 科学地渗透分层导学机制, 让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在政治课堂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无疑是当前政治教师面临的重点课题。
一、目标分层, 促进课堂教学的兼顾性
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被动性、机械性体现得很明显,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得不到“自主能动”的锻炼, 也得不到全方位的提高。经常会有学生抱怨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政治, 也有很多教师提起在课堂中讲解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的时候, 多数学生都听懂了, 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 偏偏这类学生又不愿主动去发问, 长此以往, 他们的综合能力便越来越弱, 从而让课堂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引入分层导学机制, 设置多级化、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确保个性化学习目标符合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需求, 这样不但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 同时还能促进政治课堂的兼顾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提高和锻炼。
例如,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中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时, 教师可以设置达标、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其中, “达标”的要求是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全面理清相关概念并熟悉教材;“中级”的要求是能借助基础知识解答相关习题, 并能在解题的同时延伸思考, 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高级”的要求是延伸探索, 在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回归社会热点, 将知识活学活用。由此一来, 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目标, 从而彰显出分层导学的兼顾性。
二、方法分层,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论是分层导学, 还是其他的教学手法, 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即“教是为了不教”。在渗透分层导学机制的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行规划学习方法的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课堂的实效性, 同时还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并间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从而让他们在政治课堂中获得全方位的成长。考虑到不同学生在性格、喜好和能力方面的差异, 在指导他们创建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的同时, 教师还要谨遵以下几点。
例如,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时, 针对学习散漫的学生, 可以指导他们规划“游戏式”学习方法, 譬如从热点时事入手, 从中探寻教材中的知识点, 借此了解基础知识, 并在规划方法的同时渗透竞争机制, 以此增强他们的积极性;针对学习积极性高、但是自学方法存在缺陷的学生, 可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 鼓励层次相同的学生互相合作, 一同制订方案,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针对思维能力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构建精简实效的学习方案, 比如在了解教材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同时从经典例题入手, 在实践中提升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三、练习分层, 促进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其中, 根据分层导学理念的要求和指导意向, 在实施课堂练习时,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制定出难度差异鲜明的问题, 以此让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人本性的特征,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 在讲到“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这样布置课堂练习题:1什么是不完全产权?2产权交易的方式是什么?3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和功能是什么?4个人私有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和自然人企业制度存在着哪些区别?上述四道简答题紧扣单元知识, 难度循序递进, 可以满足各个能力层次学生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师以为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不用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 其实不然, 因为“错误的回答”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学生只有在错误中不断摸索, 才能真正地把握真理, 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此外, 在由教师为学生布置练习题的同时, 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某段新闻报道自行设计习题, 让问题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特点。考虑到高中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引导他们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设计习题, 然后“各取所需”, 解答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问题, 并合作思考难度偏大的问题。
四、结语
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不仅是当前政治教师要时刻钻研的重要课题, 更是一门艺术。在渗透分层导学机制的过程中, 政治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情, 酌情引导学生制订出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案, 从而让分层导学充分地服务于每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分层导学, 规划“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时, 方法和具体内容不可一成不变, 因为分层导学的目的在于促学, 所以政治教师要懂得灵活运用, 以免让“学困生”产生错误认知, 长期处在低难度的学习环境中, 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得不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国香.浅谈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实施及优越性[J].成功教育, 2011 (12) .
[2]余定美.分层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学习, 2014 (3) .
[3]王锡连.“分层导学”的实践与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 (2) .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2
在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时,常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要么思路不清,层次不明;要么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无针对性;要么词不达意,自说自话,没有专业名词、经典语言。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外,主要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答题时,没有分层训练所致。高中政治主观题,无非主要是问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三类。对每一类题中的具体表达,老师也能予以从格式、思路上给以指导。但没有遵循认识规律,不体现思路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我在进行答题训练时,根据不同学段、层次的侧重点,把政治的答题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训练,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彰显思维的层次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 熟悉教材,超越教材,理清思路,统揽全局,要点全面,符合格式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会答题的第一个层次。这一阶段训练主要是知识的积累,掌握常规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它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情景打开思路,扩大眼界;整合知识,入式入格;运用知识,统揽全局;超越课本,根据实际,补齐要点。通过这一步训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使之在练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转化。这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废话多,不关疼痒。通过这一步训练还可以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在目前以踩点给分占主体的阅卷思想指导下,可以不失要点,观点全面,提高得分率。如果拘泥于教材,就可能没有照顾实际。所以必须从理论世界,走进生活世界,突破教材的局限,补充理论的.缺失,探索生动变化的客观世界,做到与时俱进,富有创意。
第二, 回归教材,语言规范阶段。
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范例,更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如果突破教材局限,超越教材,即使做到了神思飞扬,要点齐全,由于多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不符合专业标准,也往往词不达意,影响答题的质量,降低答题的信度。所以,当经过一至两个月第一阶段的训练后,学生在思维习惯、格式方法、技巧上有了一定基础时,可以提出语言规范性的问题,如果过早提出语言规范问题,很可能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思路的全面展开,导致三言两语、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要回归教材,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要做到语言规范,尽可能用专业术语,原则上能用书上的话去答题,就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政治课的社会化要求使然。这样做,尽管可能限制了个别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样本,找到了学生的凭借和感情上的归依。也会使部分学生从迷信各种复习资料中解放出来,减轻课业负担,把功夫真正下在书内。由于答案是书本上原话的重新整合,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认同,引起共鸣,打动老师,也使获得高分的一种心理诉求。
第三, 精雕细刻,有的放矢阶段。
这是主观题训练的第三层境界。做到第一层次就是做到了要点全、思路清,没遗漏。做到第二层次就是做到了语言规范、表达完整、没有岐义。但是仅仅做到前两点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八股文风,缺乏个性,无的放矢。激发不出智慧火花。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要求做到精雕细刻、精研细磨,精益求精,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过渡,注意上下文连贯,把握好教材理论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让理论与材料自然相连,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珠联璧合。坚决杜绝生搬硬套、强拉硬扯,绝不允许拉郎配。一定要一下贯通,一气呵成,高山流水自然天成。
其次,一针见血,直达主旨。答题有一般格式,但答题又无固定格式。在这一阶段要仔细分析题目的主旨,重点弄明白命题的意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命题主旨大胆取舍,整合思路,突出重点,直奔主题,剥去累赘,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要言不繁,一目了然。
最后,要审视全题,富有创意。看题目的回答还有没有新的角度需要补充?看题目是讲理论还是讲实践?是讲原因还是讲结果?是讲原理还是讲方法?是澄清理论上的错觉还是重在启发实践中的做法?当这些方面一一弄清之后,这个题目的回答也就臻与完善了,这样就达到了答题的最高境界。
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研究;实践
前言
现阶段,高中学校实行划分精英班、普通班,两个类型的班级学生成绩相差较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对政治的认知度等方面,由于成绩在中下游的学生占据总人数的大半,普通较多;优秀学生又缺乏创新精神,普通学生缺乏基本的政治基础,上课难以理解教材内容,作业难以做对。引发以上现象的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果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学方案遵循“同量、同速、同要求”的原则,就会导致优秀学生没有学够,普通学生消化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因材施教,引入分层式教学模式,从而完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高中政治分层式教学的意义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要想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需求,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转变高中政治教育的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分层式教学,逐步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型。其次,人与人之间先天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后天发展中也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式教学不仅能够适应这一差异性的存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问题现状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阻碍
随着新课改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高中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分层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在一些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还存在教育经费匮乏、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较弱等问题都是阻碍分层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对分层教学理念的认知偏差
分层式教学是在新课改这一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是一种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部分教师对分层式教学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侧重学生的差异对待、难以正确评估学生实际情况;侧重学生个性发展、忽视教学效果以及政治意识的树立。由于教师对分层教学理念认知的偏差,导致教学质量不升反降,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缺乏与分层教学配套的教学体系
针对大多数高中学校而言,现阶段,分层式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教学理念上,还未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高中政治教学实行分层式教学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结合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区分对待,而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高中政治分层教学实践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场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优生采取“放”的态度,在“放”的过程中适时的“扶”以下,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政治,从而自主完成学习;对中等生以及差生采取“扶”的态度,在“扶”的过程中适当的“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在同一班级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差生必定能够满足教育基本目标,中等生能够向优生发展,积极进取,优生则尽全力发挥所能,在班级中拔尖超越自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尽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班上所有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二)课外培优辅差
课外培优辅差能够弥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与问题,政治教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课外培优辅差活动,做好有的放矢。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只需要弥补上课时间上的不足,不是课外教学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过长极易造成学生的疲惫心理,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只需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以及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优生,教师可以结合优生平时考试试卷中的错点进行剖析,尽量使优生在政治考试中拿满分,不再高考成绩中拖后腿。
(三)注重消息反馈
课后,教师应该主动找学生交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结合全班学生的综合水平,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定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计划,争取将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在萌芽阶段,观察他们的每一个进步的细节,并加以鼓励。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为了搞好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高中政治教学作为高中教学活动中的一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分层式教学尤为必要,分层式教学模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还推动了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东旭.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神州.2014.09:132
[2]杨吉.青海藏区高中思想政治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徐国香.浅谈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实施及优越性[J].成功(教育).2011.24:115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4
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1. 了解学生对新授内容的熟悉程度。
新授内容有的学生接触过, 有一定基础。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 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学起。这样, 从学习规律来讲, 无疑是对他们有益的。
2. 了解学生对新授内容的看法。
主要是了解哪部分学生感觉很容易, 哪部分学生感觉有一定难度而不能适应这一内容的学习。所以, 教师要根据了解的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3. 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
每一位学生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学法, 有的喜欢探究, 有的喜欢按部就班地学习。要了解学生不同的学法, 把学生归类并分类进行指导。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根据了解的情况, 以能力划类、依类分层为原则,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所要达到的要求, 一般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次是学习有明显困难的学生 (属“吃不了”的学生) ;B层次是有一定的基础, 能独立掌握所学内容 (属“吃下去”刚好的学生) ;C层次是一些拔尖的学生, 有一定基础, 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属“吃不饱”的学生) 。分层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层”不“分等”。学生都是很爱面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二是“分层”不“定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可变性的, 它会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断地发生改变。
三、确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引领, 在分清学生层次后, 要以“面向全体, 兼顾两头”为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 合理制定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 篮球分层教学目标:A层次的学生求实, 即要保证切切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B层次的学生求高, 即要注意标准达成;C层次的学生求活, 即要会灵活巧妙运用。
四、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组的运动处方
教师制定运动处方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 所以, A层次的学生主要以“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来进行运动处方的设计, B层次的学生主要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尝试性练习”来进行运动处方的设计。而对于C层次学生, 则主要以强化学练的综合实践性和发展提高为出发点, 来进行运动处方的设计。整个教学运作过程分层是动态的,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缩小“知识掌握”与获得发展之间的差距, 最终取得举一反三的功效。
运动处方概念可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的健康人或病人, 根据医学检查资料 (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 , 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 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 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 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地锻炼, 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运动处方的制定要注重个性化
在制定各层次运动处方的过程中, 要注意低起点、小步子、多梯度, 重点对A层次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加强个别指导, 或小组辅导。对B、C层次的学生则以即时实践为主, 展示与超越自我。
2. 运动处方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 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
3. 运动处方要修订调整
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掌握的动作技术、身体或其他条件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 运动处方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微调, 确保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目标。
4. 运动处方实施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由于人体各种系统功能的改善与提高都有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需要有量的积累。因此, 运动处方的实施要与课外体育相结合。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说出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功能
2、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激发对哲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与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课本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
1、列举对你影响较大的、具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或寓言故事
2、哲学就是智慧吗?
3、是否所有哲学都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呢?为什么?
二、知识梳理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A.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B.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哲学源于人们对 和对世界的思考。
①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②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P5第二段)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作用)
(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 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真正的哲学的意义(作用):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和 的变化与发展,用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②正确对待 与,正确对待 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③正确对待进与退。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三、预习自测
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这说明()
A.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即生活,生活即哲学。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4.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5.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四、知识体系构建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
1、走进生活:
镜头一: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其中一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将水缸砸破,把那个小孩也救了出来。那大家想想,司马光的这种哲学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从天下掉下来?我们小时候有司马光这样的智慧吗?
什么是哲学呢?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是我们在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了。
镜头二: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都忘却了,不过,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就会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他们会问,爸爸 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的哲学就是来源于这里。
1、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2、从镜头一、二中感悟归纳出哲学的起源。
3、谈谈从司马光砸缸的思维方法中感悟到什么是哲学?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思路小结:
探究
2、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社会更了解,对人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疑能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同学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一时想不开,自杀了。在这里,他就是对人生的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轻生。我们学过哲学后会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着挫折,但我们在挫折中会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走向成功。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又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重新分班了,宿舍也重新分了,每位同学将会与新的同学相处,这时候,你和其它同学能不能和睦相处、共同提高呢?这里也需要我们的哲学智慧——如何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你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你才会有正确的做法,你才会和其它同学相处得更加愉快。
从上述材料中感悟
1、学习真正的哲学有什么作用呢?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5分钟之内完成)1.哲学产生于()A.主观想像
B.实践活动 C.独立思考 D.外部世界
2.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 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悬于空中的楼阁 B.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C.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知识框架
2、完成作业:《课时作业》Px-x页:x题、x题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6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分层教学 教师发展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23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差别较大;另一方面,一纸成绩报告单并不能成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唯一标准。因此,实施“班内分层教学”很有必要。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得到确实的贯彻,有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分层教学的方法,没有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思想政治“班内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施分层教学是全面推进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是我国在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分层教学让教师不只是关注到成绩好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分层教学将集体教学和个性教学相结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个性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这无疑对全面推进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二)实施分层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教育公平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因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情况而歧视学生,要尽可能的考虑到班上每一位同学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既不能满足基础好的学生,又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放弃差生,照顾优等生。我们可以在很多班级中看到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来安排座位,把成绩差的安排在最后几排,这无疑让学生感觉老师放弃了自己,由此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摒弃以成绩或以升学率为本的教学观念,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前提,为层次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施分层教学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分层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深层次理解,这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高中思想政治“班内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了解学生学习差异并分类建组
思想政治课中的分层次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情况、能力水平,进行分类建组,因材施教。教师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并努力满足学生的差异需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花时间最大限度的去了解学生各自的成长环境、心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建组时,不能根据成绩划分,要以学生的政治基础、爱好程度以及学习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
(二)针对差异设定不同的目标
教师为了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以及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制作相关问卷,了解学生的政治基础、爱好程度、分析能力、学习的意愿、授课方式等。之后教师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层次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目标大概可以分三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第二层次,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第三层次,要求学生能做到知识迁移,能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学生之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之间的流动,不同学习小组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三)面对全体和个体,因材施教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涵盖广泛,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不同的学生会因为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的差别导致在不同的版块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在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性,做到“因材备课”。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做到课堂教学由浅入深,课堂提问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要组织同一认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同时进行小组或个别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分类考核与发展性评价
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也要充分体现层次性教学的特点。教师可在同一张试卷根据A、B、C三类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题,或在试卷上规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的题目,并进行跟踪记录,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印记,并根据学生前后成绩的比较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分层考核和分层评价的积极效果,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高中思想政治“班内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更高的专业精神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更加敬业和负责。因为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去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其个性特征。除此,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尚品德,关爱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二)更扎实的专业知识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具有扎实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为了解决差异化教学,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思想政治这门知识容量大的社会科学类学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学素材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将经验与理论融入到教学中。
(三)更强的专业能力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写出优秀的教学计划或科研论文等,还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处理好师生关系。
高中政治导学案热的反思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导学案,编写,设计,使用
导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师指导为基础,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关键,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 “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有效处理好了 “教”与“学”的关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导学案使用的实际效果,而且与导学案使用的初衷和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一、导学案编写“知识化”,学科学习越来越窄
导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要通过“问题导学”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具体来说,一是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科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一定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框架的构建;二是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怎样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是努力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德育价值,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目前,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写基本上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主,尤其突出书本知识的学习。许多教师在认真研究高考、会考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把高中政治教材中大量的课程资源删除,把一些学生必须记住的学科知识点保留下来,导学案变成了政治教材的浓缩,政治课学习也被窄化为单纯的“学科书本知识的学习”。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空话。面对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 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从而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二、导学案设计“习题化”,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学习内容“问题化”设计,是高中政治导学案编制的核心,它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更明确,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需要,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从这一意义上,学习内容“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成败,也决定着政治学科学习的质量。
高中政治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需要坚持三原则,即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层次化。知识问题化要求把政治学科知识设计为一个个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研究、解答,达到了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问题情境化要求将政治学科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政治学科时代性、开放性较强,在问题情境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要求。问题层次化即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不是那么难,每一个问题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就可以提高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信心、自觉性。
但是在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写中,不知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还是出于对学生联考、会考、高考成绩的考量, 不少教师把学习内容 “问题化”变成了学习内容 “习题化”,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学生学习几乎就是课前“做预习题”,课堂上交流“预习题答案”,课后再进行习题巩固。高中政治课堂沦落为“习题操练”,新授课也上成了复习巩固课,政治课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渐行渐远。习题编写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变成简单的填空题,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只要翻翻书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以经济生活中商品这一概念处理为例,许多导学案这样处理:用_______于的劳动产品就成为商品,商品是_______的统一体。有的教师喜欢将高考题、经典题堆砌在导学案中,而且量比较大、难度比较高,学生由于缺少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成过程的体验,难以深刻理解学科知识,这些题目也就很难真正做出来。长此以往,学生政治学习的负担越来越重,学习信心越来越不足,政治学科价值也无法有效体现。
三、导学案使用“简单化”,教师的导学作用越来越弱
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行之后,高中政治教师基本上能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努力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第一,找一找。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填空题、问答题的答案。第二,讲一讲。学生把自己找的填空题、问答题的答案讲出来, 其他同学及时评价、纠正、补充,教师最后强调说明。第三,做一做。学生完成导学案上提供的各类经典题、高考题,强化应试知识和解题技能。第四,背一背。学生对导学案上提供、呈现的知识,甚至一些高考题答案进行背诵。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流程把制度、计划、秩序、 组织视为教学的法宝,对学生分数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它忽视了教师的导学作用,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和个性,也影响了教师对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差异性资源的捕捉和利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高中政治课堂的生命力。
导学案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导”上,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具体来说,课前,导学案要预先发放,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预习,教师及时收阅学生预习过的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特别关注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进行二次备课,并确定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内容。课中,教师要立足于导学案中呈现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教学中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教师绝不能代替,但教师要及时有效捕捉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进行点拨、精讲。 特别在 “讲”这一问题上,高中政治教师不能回避,学科特点决定有些政治理论必须要靠教师讲,但讲要精,要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同时要结合现实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落实导学案,要提醒学生及时回顾学习重点,理清思路,抓住核心概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相关判断和解题能力。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8
关键词:政治,时事,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 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 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然而, 当前一些政治课教学仍拘泥于教材, 没有从学生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出发, 教学内容忽视了与当前丰富又生动的国内外热点时事的结合, 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教学目标脱离实际, 知识变得教条化、抽象化, 导致学生对政治课讲授的理论观点缺乏深刻的认识,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最终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本文欲从分层设计的角度探求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策略、方法。
一、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分层思想
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 喜欢议论时事新闻, 谈论热点事件, 这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对能力的要求比较特殊, 必须紧密地联系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 但如果这些内容都由教师灌输、讲解, 学生学习就非常被动, 缺乏活力和激情。而且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社会接触面更广, 社会交往更频繁, 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 他们的认知能力、辨证思维能力都在逐渐增强。因此, 高中时事政治的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阅读时事材料或者教师像上课一样讲解。时事政治教学的目的仅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应试, 更多地是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掌握生活的真知, 使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 能养成读书看报, 关心国际国内大事, 懂得一分为二地看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热点新闻,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进行理性的分析。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时事政治的教学需要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经济生活离学生最近, 因此, 根据教材的安排, 高一的时事政治教学主要以经济现象为主。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典型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 给学生以直观体验, 激发学生阅读和关注时政热点的兴趣;高一下学期教材主要关注政治生活, 相应地, 时事政治教学也以理论分析为主。教师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时政信息时, 关键要授予学生解读分析的策略、思维方法, 从而使学生对时政热点能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分析;高二上学期, 文化生活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文化体验的形式进行时事政治教学。高二下学期, 在直观感知、理性分析及实践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各类时事热点。因此, 笔者认为时事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感性、理性、实践及哲学深思四个阶段。这样, 时事政治的教学就不再是学生随意阅读的过程, 而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学习和教学过程。
二、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分层设计
1. 经济现象:
时事政治教学之直观感知。经济现象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学生的吃、穿、住、行都与经济息息相关, 相比而言, 经济现象更为直观。因此, 可以从经济现象着手,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兴趣。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可以通过“读、看、写、说”四个层面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其中, “读”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 带着热点问题去阅读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和查阅其他资料, 如《环球时报》、《参政消息》、《闽南日报》、《时事》;“看”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新闻会客室、世界报道等:“写”指采用速记的方式把新闻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说”主要是利用每天课前3~5分钟时间, 采用新闻发布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把每天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国内的、国际的、社会的、个人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 等等, 甚至包括班级的都可以) , 并对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重在参与, 重在锻炼, 重在评说, 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过的经济常识进行评说, 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把现实问题和所学的原理进行有机联系, 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一学年, 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 结合当时的经济热点, 选取一个专题, 在学生中广泛征集问题, 然后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头查找资料, 形成本组问题的发言提纲。根据现在房价、豆类价格上涨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热点来完成“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专题讨论活动。
2. 政治前沿:
时事政治教学之理性分析。高一下学期《政治生活》模块的学习略显枯燥乏味, 与学生的距离也较大, 要是教师只是一味地板起面孔, 讲原理说方法, 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脸难看、课难上、书难背、题难解的尴尬境地。因此, 可以在上学期的基础上, 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要求他们分组按照教师抛出的“砖”及设置的相关课题来寻找相关的新闻热点, 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应对金融危机》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感受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能力的加强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共建和谐家园。通过充分交流、讨论, 达到对教材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当今的国内外时事, 既丰富又生动, 大多跟政治课有一定的联系, 且学生对这些时事非常关心, 因此, 教师要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确立开放学习的新理念, 掌握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研究,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必将推动整个政治科学习的深入,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 文化生活:
时事政治教学之实践体验。高二上学期——对高中生来说, 《文化生活》是新的一个模块, 但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学生可以捕捉到许多学习的素材, 再加上中国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等世界级盛会的举行, 都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 也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与时事结合时增添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使其更切身地去体会。为此,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来组织和表达, 鼓励学生参加小论文比赛, 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 可以让学生课前收看五分钟新闻联播, 让他们模仿电视台播音员进行新闻报道。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时间久了, 学生就不仅掌握了本地区广播台、电视台报道新闻的时间规律, 还了解了网站、报刊杂志新闻时事的类别版面, 由此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知识, 养成了天天看新闻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央视搞一周新闻扫描、新闻综述, 逐步发展到选准新闻连续报道, 每周抽专门时间让学生上台作新闻综述, 发表自己的观点, 预测事件的走向, 以提高学生综合新闻的能力。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再现能力, 又克服了说话难的心理障碍, 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4. 哲学理论:
时事政治教学之思维拓展。在经过直观感知、理性分析、实践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升。在哲学理论这一模块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说明。对中学生来说, 哲学相对抽象、概括, 不容易理解, 更谈不上自觉运用。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学生刚开始学习难, 但掌握其中的窍门以后, 似乎比经济学知识的掌握运用得要好, 特别是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哲学。
教学时, 教师可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热点入手, 一起透过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应对这一挑战, 以及我国针对这一国际趋势而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来挖掘其中的哲理。当然, 这种分析不能仅限于口头分析, 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 以实现讲练结合, 巩固提高。训练题的编制, 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 以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命题, 力求达到既能再现基础知识, 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效果。通过对训练题认真深入的评析, 帮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解析方法和答题技巧, 使之能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增强效果。
三、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分层要点
1. 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
师生要共同学习、共同搜集、整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共同探究其本质, 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储备丰富的时政信息量,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应适时地、恰当地引用一些时事材料, 渗透必要的时事信息, 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学用结合, 使知识与能力相统一, 可使学生兴趣大增, 思维活跃, 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时事政治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事政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少一些死记硬背, 多一些实践操作。例如,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时政研究性学习、知识小竞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课本所学理论和社会热点时事、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是政治科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 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时事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结合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充分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确定研究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 组织他们开展专题研讨、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他们通过研究性学习, 从中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总结, 形成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成果。
时事政治教学也可进行规模不同的测验, 如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 在思想品德课试题中适当加入少量的时政题目进行测试。也可以用智力竞赛的方式进行, 竞赛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求知者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 可以每个学期开展一次或二次时政知识抢答活动, 也可结合节日晚会开展时政知识比赛, 等等。
参考文献
[1]林藩.思想政治课发展性教育[M].福建:海风出版社, 2003.
[2]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9
“学案导学,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实施过程:教师编制学案;学生课前自主合作学习, 完成学习报告;课堂自主展示, 合作解决问题;课后学习反思等。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如何将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是设计学案的核心环节, 因此在设计学案时需要把握好以下的基本原则。
1.学案类型多样化, 防止单一性。设计学案时应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而定, 不能墨守成规, 千篇一律, 防止很多专题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2.变知识点为疑问点、能力点,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灌输知识点的传统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政治教学目标, 只有把知识点转变成疑问点、能力点, 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参与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乐于学习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学习目标, 所以在设计学案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人人有热情, 人人有进步, 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政治素质。
4.结合实际效果, 不断优化方式方法。学案实施后, 教师要结合实际效果灵活变动, 对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及时改进, 不然长期下去会导致恶性循环。
二、课前自主学习的组织
课前自学是该课堂模式的重要环节,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我们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和传统的课前预习并不是一回事。课前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课前为学生编制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 同时让学生提出疑问, 并利用好“互动卡”, 把问题写在互动卡上。互动卡上的内容应包括自己还有什么不会、还有什么理解不透彻、还有什么知识点需要延伸等等。互动卡可以以单个学生或小组为单位填写内容, 填写内容和信息时一定要清晰, 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学生自学要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最好6-7人, 最多不超过8人, 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有学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学习过程中有分工有协作, 共同完成学习报告。
三、课堂自主展示的要求
课堂自主展示是该课堂模式的核心, 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要让各小组充分讨论, 并展示自己的报告成果和特色,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还要耐心聆听学生的见解, 做好现场记录, 及时点评学生的观点, 引导学生向更优的方向思考、发展, 促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 教师要结合一定的时事热点问题, 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 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亦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 每个组充分讨论后派一名代表总结本组的观点, 与其他组再互相交流。在展示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思考、质疑、发言和锻炼的机会, 这样教学效果势必比传统方式更好。
四、关于课堂评价机制
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我们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提出了挑战, 为此我们制定了“课堂五看”。
1.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设计的, 以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学习目标, 实现师生共鸣。
2.看学生是否学得开心, 学得主动, 学得深刻。通过政治学案教学, 使得学生热爱政治学科, 关心时事, 提升觉悟, 这是检验学案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
3.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 通俗易懂。课堂上师生除了要角色分明, 也要适时进行角色互换, 教师除了做好主持人, 也要做好观众, 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互动。
4.看师生关系融洽度, 教师是否能够做到民主教学。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 深入到学生中去, 了解学生现状, 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与学生亦师亦友, 并根据学情不断优化学案。这也是评价“学案教学”的关键指标。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10
从目前我校的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情况来看, 存在以下问题。
1. 导学案仍然带有很浓厚的教案痕迹。
比如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诸如此类带有很明显教案意味的词语仍然使用频繁。我们应该清楚导学案是给学生使用的, 而教案是给教师使用的, 两者的使用主体是不一样的。
2. 要注意语言的简化。
2012年我校派教师去山东等地学习了几所兄弟学校实施有效教学的成熟做法, 带回了导学案编写模板, 之后在全校进行了推广。当时大家全盘照搬, 时至今日, 笔者感觉到其中有些语言较为拖沓。比如仅课前预习部分中的学法指导就有126个字, 本用几十个字或更少的字就可以说明白的事情却占用了很大篇幅。这样导致其他一些重要内容表现的空间不足。
3. 导学案的许多要求太笼统, 不具体。
比如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 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并指出重难点。预习案部分一定要说清楚学生应该看课本哪一部分内容, 课内探究案哪些需要课前小组完成, 哪些不需要, 都要注明清楚。训练题哪些是课前必须完成的, 哪些是课堂完成的, 哪些是课后完成的, 都要标志出来。
4. 每一个导学案中都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可不必。
思想政治教学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但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和这三观联系上。有些教学内容知识性很强, 却没有什么价值观倾向, 所以有的导学案可以不写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 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凝练, 不可好大喜功。
有的教师喜欢编写内容充实, 篇幅较长的导学案, 殊不知其中有许多内容根本没有实际运用价值, 而且学生一天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多, 如果每位教师都是这样的话, 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对每份导学案都是敷衍了事。所以一定要精心设计导学案内容, 没有价值的一定要舍弃。
6. 课内探究题设计要考虑选材的恰当性。
比如笔者在教授矛盾的特殊性时, 曾经设计过一个课内探讨题, 让学生根据人物特点猜这个人是《水浒传》中的哪一个人物, 最终要导出矛盾具有特殊性。但是选材时忽略了学生的性别差异。男生普遍对《水浒传》比较了解, 课堂上表现得异常活跃, 但是女生却一脸茫然, 不知所措, 因为女生普遍对《水浒传》不了解。事后笔者才觉得选材时应该把《水浒传》和《红楼梦》中的人物结合在一起, 这样男女生都有发言的空间。
7. 课内探究案设计要考虑选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有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那么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就要做到与时俱进, 既要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 又要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 还要体现浓郁的生活元素。让我们的题材本身就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
8.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要有价值。
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 能起到“以问拓思, 因问造势”的功效, 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许多教师都懂得现代教育要运用启发式教育, 也明白要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有时候却是为了设问而设问, 为了设疑而设疑, 所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实际价值。笔者觉得首先问题不要设计得太多, 太碎。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抓住重点, 突出核心部分, 数量上不能太多。其次问题设计不要太容易。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本, 仔细思考方可作答, 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看书, 学会思考。再次问题的叙述语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理由呢?你有什么发现?等等。
9. 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但是习题训练选题要注意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比如题型多样, 可以有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猜一猜、简答题、陈述题、列举题、材料说明题、讨论题、小论文等等, 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另外所选的题目要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以致用。
总之, 导学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就需要教师用心编写导学案, 以优质的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 篇11
一、学生课前要认真准备预习单
预习单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数量以三至四个为宜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标注出来,以便引起学生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为九到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人左右,让学生课前就导学案预习单内容作好预习准备,把导学案上的预习单作业完成。预习单可以以问题形式呈现,也可以以填空题形式出现。预习单内容要把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指出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一目了然。预习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二、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单
活动单是导学案的核心内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有效进行,能否达成学习目标。每一课时一般安排两至三个活动,活动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体,因而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
活动单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自学,这一环节一般放在课堂前完成。二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时常走到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并进行学习重难点的渗透,适时点拨学生的思路。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
三、学生在巩固单中学以致用
巩固单包括当堂达标检测和课后练习,要做到题型多样,题量适中,以五至十分钟的题量为宜;紧扣考点,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计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注重及时反馈矫正,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单包括选择题、改错题、主观题等题型,题型的设计还要体现层次性梯度。当堂检测的题目不能过多,要考虑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有限,不能太难,要充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四、师生在反思单中共同成长
反思单包括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提炼归纳方法,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等。学生的反思主要通过问题条和纠错本进行,学生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疑问写在导学案反思单上,期待教师解惑答疑;把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写在导学案反思单上,告诉教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和问题。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知识点的训练强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某个教学环节的重难点把握力度是否恰到好处;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否到位等。
【分层导学高中政治】推荐阅读:
分层教学高中政治教学08-07
高中分层作文06-15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10-20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07-01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09-10
高中分层教学反思09-10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11-19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11-13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07-20
作业分层设计高中地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