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念活动

2024-10-25

内容/概念活动(精选3篇)

内容/概念活动 篇1

在新课标即将修订之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新开栏目“我为课标提建议”,这将给信息技术教育一线工作者更多的反馈渠道,表达良好愿景,也给更多专家、学者和各级管理部门些许建议,我感觉这既是很公益,又是很具媒介特质的一项工作。即使不一定能够对课标起到作用,但是也会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线索设置、内容设计和方法运用等起到很有力的思维激活作用,也是一种课程思维的温润疏导。于是,我欣然受邀带头建议,把结合自己一线的经历与观察,包括部分先前与一些同仁们研讨的问题进行梳理,供大家商榷、参考为盼,也可以作为广大教师、教研工作者作为深入讨论、静心思考的话题吧。

●目标清晰说明

对课程标准来说,如果说有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不重要的课程元素,那就是“课程目标”。说它重要,是因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一切目标都是教学的基本元素,它决定内容与方向。说它不重要,就是如果设置模糊或者界定粗鲁,那么很容易沦为摆设或教条的形式。毋庸避讳,最近一轮的新课程,所有学科,共同存在的一个诟病就是对三维目标的界定模糊。三维的目标设计初衷是好的,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根本问题在于这三种目标分列的形式,不经意间就造成了人为的割裂,成为备课的形式和课堂作秀的凭借,甚至造成了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混乱,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成为各种新名词摆排场的领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很容易成为喊口号的场所。

目标清晰说明,即在目标内容说明上要清晰,在选择上能够贴近内容与教学实际,在描述上能够明确说明下面的一些问题:1该部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相关的知识、技能及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的关系,及与课程内容如何对应?2是否一节课能够同时完成或一定要完成课程目标,如相关目标的难度系数、难度分解或层次划分,及在本节课的侧重点和着落点如何界定?3技能目标的课堂呈现方式其显性与隐性如何区分,即隐性目标是不明显的学习带来的技能形成,如何明确平衡显性的培养和隐性的形成?4知识目标如何寻找更核心化的价值,即一节课经常涉及大量的知识,可能非常多的知识目标会给教学带来重点不突出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确定哪些是最本质、最核心的知识目标,如何减少主题教学等综合学习方式带来的学科知识价值的弱化?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与过程针对性如何界定,即如何防止大而空的在各部分教学都通用的,诸如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等通式教育,甚至很多在各学科都共同存在的,诸如合作意识、爱国情怀等普遍的素养教育?

对课程目标清晰说明,又如在目标过程完成上也需要有明确说明,以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科需求,这方面可以参考以下问题:1目标培养的形成策略、过程及相应的程度需要明确,如信息表达中的文本表达的技能与多媒体表达中文本表达的技能不同阶段如何定,以及具体操作掌握到何种程度?2素养目标的阶段性可见性评测需要明确,如在学习过程中,或者阶段学习之后,对哪些素养目标如何进行测评,及如何提高真实性和有效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长期形成与短期教育如何统一,如信息的甄别,在方式上集中一节与后期学习中长期培养的如何统一规划?

由此可见,目标与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在内容设计上宜进行长远规划,即能够在目标上进行整体设计和明确界定,在各类目标的分割与统一上也要让培养有明确的内容与方法,过程也需要分阶段、有序地进行,避免过度零散和浅层涉及,造成过多目标陷入水过地皮湿的应景现象。

●概念清晰描述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仍然不是特别成熟,信息技术内容更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又往往会融合或借鉴很多其他领域的新老概念,这就需要课标在概念界定上要更加针对中小学教育,更针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性,既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还要从技术的应用价值去界定。

例如,计算思维这一最重量级的概念,可否针对如下问题进行细化界定:1计算思维与算法的区别及其技术针对性。即计算思维的工程思维、技术思维、布尔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等不同的角度在相关技术功能和应用中如何体现?2计算思维在程序教学中的实用范例。即在程序教学中如何基于计算思维选择内容、实施教学,尤其是如何通过范例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计算思维?3计算思维在工具软件的教学中的适用性及范例。基于程序教学的计算思维体现是更直接的,如何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等工具软件的教学中体现也需要相应的适用性分析和范例说明。4计算思维在应用软件与开发软件上的思维区分及范例。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高级境界是软件的开发,这与不涉及软件开发只关系到软件应用特点的教学有何区分?5计算思维在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界定与范例。诸如基于二进制的布尔逻辑、基于存储思想的计算运行原理等,这些能够揭示计算、网络工作原理的理论与实践中计算思维表现方式,需要通过范例来科学界定。

又如,信息哲学这一基础思想性的概念,可否考虑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问题。1作为哲学,需要考虑它的涉及领域,不能以思想一论之。对心智哲学、认识论、美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其他主要领域去细化界定一些具体的应用,避免想象空间太大。2根据具体的应用范式,如话题(事实、数据、问题、现象、观察等)、方法(技巧、手段等)、理论(假说,解释等)去解构具体的技术应用。

可能,新课标还涉及更多的新概念以及新理论,都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或者有的会成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论,无论采用哪些概念、采用多少概念的成分,都需要有一些具体而清晰的界定,特别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范例或教学范式,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具体技术给出一些应用分析形式的概念界定。

●内容清晰界定

作为广泛跨界的信息技术教育来讲,内容讲什么、学什么似乎并不宜采用太严格的范围,特别是内容随时会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挑战。但是,内容可以更新,领域需要界定,才会让一线教师更有操作的依据。

例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可否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元素考虑界定策略:1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涉及原理、操作方面的深度与广度的界定,如设备管理、驱动程序,甚至是一点存储卡、声卡的程序判定等基本的硬件控制技术。2操作系统的技术素养或操作能力与版本升级的关系,这涉及软件的升级、操作能力的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等方面界定,如Windows XP、Win 7、Win 8、LINUX甚至Mac OS、Android的共性或者特征,不只是知识介绍区分,更是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对比应用,迁移、超越。3操作系统的深度操作技术,包括系统诊断、网络管理、系统漏洞、远程管理、软硬配置与管理等内容范围的界定,即如何让学生能够尝试掌握一些核心的操作系统技术,让操作系统学习真正是操作系统而不是应用软件学习。4操作系统与对软件开发关系的界定,涉及包括手机操作系统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的范围界定,即能否培养学生的开发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

又如,创客等新教学内容方面的界定,是否考虑其目的、功能和具体内容的界定:1创客在基于信息技术和非信息技术下的不同内容区分与功能界定。面对工业4.0这样的新的时代发展,信息技术过于单纯,过于超出工业,必然会固步自封,即使增加创客的概念,无工业的概念仍然是单薄而偏安的。2创客基于一般软件的范式与功能说明。基于软件,如动漫创客的教育范式和相应的功能开发建议。3创客基于机器人教育领域的功能、目标与范式界定。对机器人来说,这是表现创客的一个较好的领域,在目标上如何超越以前的模仿是重点需要创新的。4创客基于PC、网络、手机编程等领域的功能与范式界定。手机编程,对比以前的教学编程教育的历史,如何跳出算法和范例教学的局限,这是创新的新方向。

当然,在内容的架构、重组和创新上新课标会谨慎而有把握地确定一定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规则,我们期望的是,不论采用哪些方式都希望能够提供具体解构式的说明,能够针对技术或者教学范式明确“什么内容、什么目标、如何应用、何种程度”等基本内涵与外延,清晰地界定会更容易让一线教师看得清楚、学得明白、教得顺手。

●精细化界定与课程空间开放并不矛盾

有一个担心是,如果对目标、概念、内容、方法等进行过多、过细的界定,会伤害到课程的开放性,使课程缺乏个性化的空间。其实不然,反而会因此增强课程的核心和重心,树立课程的价值性,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如果仅是寥寥数语,就会让一线教师难以把握真谛,让课程管理者也小看课程的质量和地位。

对新课标的期望是具体而清晰,宁愿多一些文字、图表、范例,多一些具体的技术分析和概念解释,让教师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可以依靠的标尺和准则。我们最不希望出现如下一些情况:1概念宽泛,空间太大。如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在实践中辨析,甚至不断地打破与重构。如任务驱动,何种描述是“任务”?何种描述是“操作”?何种描述是“活动”?在纲要时代没有明确说明,造成现在仍然混乱使用此概念。2内容抽象,层次不清。这是造成内容重复的主要原因,不仅小学、初中、高中的重复,即使在高中段内也大量重复。浅层的重复,让师生的教学积极性遭受损害,让教学的内容没有标尺,如尝试用多种媒体的采集、加工、表达信息,这样的描述是不清晰的。应具体指出媒体是哪些媒体,以及建议相关的技术是哪些技术。

总之,一线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工作会受到国家政策的严重影响,如果课标翔实而清晰,对管理层、决策层以及教师与学生都会是一种厚重的规范和积极的激励,清晰的力量如规矩一样画方画圆,并不会限制在只会画这两种图形,而是能够用这些基本的方圆要素绘制出一层层、一栋栋丰富多彩的科学技术的建筑,甚至是高楼大厦。

体育学术精神概念内容与方法研究 篇2

1 体育学术精神的概念

想要研究体育学术精神的概念, 首先需要分别了解体育精神和学术精神的概念。而所谓的“精神”, 其实就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称, 唯物主义者将其当作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从时间角度来看, 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并且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体育是人类进行自我潜能开发和身心状态改善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人类为了适应社会与自然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 有着不同的层面价值。所谓的体育精神, 就是体育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展现了体育主体的价值标准、取向和需求。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不同国家的体育精神带有着各自的体育特征和色彩。而从我国近代体育发展情况来看, 体育精神主要包含了“爱国精神、乐观自信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 以“国家强盛、健康快乐、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价值标准。

所谓的学术精神, 其实就是进行学术活动、事务开展, 并进行学术成果获得与应用的一种内在精神, 可以为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规范。而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 还要创造性的进行知识的发现和规律的探寻, 以便将学术成果传递下去。就目前来看, 学术精神主要包含了“学术自由精神、学术创新精神、学术责任精神”。其中, 学术自由精神指的是研究者不仅有接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自由, 同时也有发表和讨论学术意见的自由[1]。学术责任精神指的是学术研究者应该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 需要通过学术研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学术研究者不仅要发现新的知识和进行知识的传播, 还要加强对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 以便推动人类的发展。而学术创新精神指的是学术研究的目的应该以创新研究为出发点, 以便体现学术研究的意义。只有通过学术创新提出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见解, 才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 从而使学术研究者承担起自身责任。

作为体育精神与学术精神融合的产物, 体育学术精神其实就是人类进行体育学术研究的一种精神, 是人类通过学术研究促进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拥有着独到的学术价值。因为, 体育学术精神的存在, 可以对体育学术的发展进行引领, 并对体育精神进行传承与守护, 同时也可以进行体育学术公信力的塑造。而随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发展, 体育学术精神将在体育学术活动的学术宗旨、方法、价值、特征和风格中以精神文化形态显现出来[2]。无论是我国传统体育学术传统的积淀还是外来体育学术文化的影响, 都会在体育学术精神中留下印记, 从而进行人类体育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体育学术精神的特征

从体育学术精神的特征上来看, 我国体育学术精神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间接体现了体育学术精神的发展性、传承性和渗透性的特征。

早在20世纪初, 我国倡导的是弘扬习武精神。在这一阶段, 体育学术研究较少, 主要围绕如何弘扬习武精神的话题进行。但是, 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进入, 国内体育学术界开始出现两种思想, 即主张“正当体育”和“倡导国术”。而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 为了树立新中国形象, 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重视。但是, 由于国家经济和文化水平落后, 国内体育学术的研究者较少, 主要进行了国外体育学术的引进。而在这种发展背景下, 我国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和学术研究一度被迫中断, 以至于传统体育学术精神遭受了一定的冲击。1950年, 毛泽东同志将中国第一份体育杂志提名为“新体育”, 确立了当时“新体育”的学术研究思想[3]。在这一时期, 体育学术精神主要以“体育为人民服务”为基本体育思想, 与过去的体育学术精神有了一定的区别。而为了进行我国体育内容的充实和创造, 国内通过印刷刊物和学习资料进行了苏联体育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传播,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苏联以“劳动与卫国”为目的发展体育的思想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 我国体育科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56年2月, 我国举办了第一次体育科学讨论会, 提交了30多篇学术研究报告。在这一时期, 体育界开始向现代科学进军, 从而使我国体育学术精神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体育学术精神开始有了变化, 不再致力于单纯研究和学习苏联的体育理论, 而是开始研究这些理论的实践应用问题。在“百家争鸣”方针和“向科学进军”号召得到提出的情况下, 体育学术期刊讨论的氛围成功的营造了出来[4]。在这种背景下, 体育学术研究开始拥有了容纳不同观点的精神, 允许研究者进行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 并且可以进行不同意见的发表。与此同时, 体育学术界还对如何消除研究者顾虑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从而促进了体育学术精神的不断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体育科技事业再一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继而使一大批体育学术期刊得以涌现。从1978年到1985年, 体育学术期刊数量从22种发展至106中。其中, 许多刊物是综合性学术刊物, 紧紧围绕着当时的体育科技精神进行办刊, 使得体育学术精神得以在多个领域渗透。1995年以后, 体育学术期刊进入到“规范”“提高”的发展时期, 建立了“以科技兴体”的目标。在这一时期, 体育学术研究者开始拥有发展体育的责任精神, 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素质的体育科技队伍, 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就目前来看,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有56种, 与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交集。而通过分析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伴随着着体育学术研究的发展, 体育学术精神也逐渐得到了树立和完善。同时, 随着体育学术理论在体育教学、体育事业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体育学术精神也在体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体现。此外, 虽然每个时代的体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各个时期的体育学术研究者的研究都是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所以也继承了相应的体育学术精神。因此,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体育学术精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渗透性和传承性[5]。

3 体育学术精神的内容

体育学术精神是体育精神与学术精神的融合产物, 不仅对体育精神和学术精神的创新应用价值进行了再认识, 还对体育教学精神的创新价值进行了再认识。体育学术精神的存在, 赋予了体育学术以价值, 体现着体育学术研究者的学术行为风格和学术意识, 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体育学术研究者的一种精神文化状态。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 我国体育学术精神主要包含了“爱国主义体育研究精神、以人为本体育研究精神、体育学术研究责任精神”。

爱国主义体育研究精神指的是体育学术研究者需要致力于促进国家体育的发展, 以便通过促进体育的发展来使国家更加富强。为此, 体育学术研究者需要进行自强不息的体育理论的探索, 并且致力于进行体育学术研究的创新, 以便取得创造性的体育研究成果。而体育学术研究的意义, 原本就不在于进行体育知识量的积累, 而是在于进行人类体育知识和思想发展的推动。

以人为本的体育研究精神, 其实指的就是体育学术言论自由的精神。因为从本质上来讲, 人类有自由进行知识接受和运用的权利, 而这种权利也是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体育学术研究上, 学术自由是体育理论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探索的内在要求, 并不受其他思想的规制和威胁。实际上, 从发展认识角度来看, 体育学的进步必须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 所以需要容纳多种知识结构和认识, 以便取得快速的发展[6]。如果体育学术界一直处在封闭状态, 将难以取得自我的发展。而近年来, 我国的体育学术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不仅对我国传统体育学术理论进行了传承, 还引进了西方的学术研究理论, 从而使我国的体育学术研究得到了丰富, 并形成了自由的学术精神。

体育学术的研究同样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精神, 以确保体育学术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一方面, 体育学术研究仍然应该尊重真理, 而不是成为政治的风向标, 同时也不是个体实现美好生活的砝码。因为, 一旦拥有了功利性的理论研究价值, 体育学术的研究成果将出现“范”“大”的特点, 无法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另一方面, 体育学术研究需要担负引导社会文化价值的使命, 所以需要致力于培养更优秀的学术研究人。而能否较好的进行体育人才的培养, 直接关系着未来体育学术研究成果的多少, 并会影响到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7]。因此, 在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研究者需要承担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学术责任。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 学术研究者则需要寻找有效途径进行体育科学知识的传递, 并将体育理论应用在实践中。

4 体育学术精神的树立方法

4.1 坚持创新体育研究思想

为了承担起促进国家体育发展的责任, 体育学术研究者需要坚定创新体育研究的思想。而新的体育学术思想的形成, 主要依赖学术创造的积累。所以, 体育学术研究者需要进行学术作品创新的新路径的构建, 以便完成体育学术思想的创新。具体来讲, 就是学术研究者本身应该进行创作的积累, 并且拥有能够将积累知识组合、提炼成新知识形式的能力, 以便寻求学术研究的突破口。而一般的情况下, 体育学术研究者总是进行知识量的积累, 却并没有完成知识形式的突破, 所以导致了一些伪学术作品的出现[8]。因此, 为了进行多个学术作品创作路径的构建, 有必要进行伪学术作品的打击, 并且鼓励原创学术作品的创作, 从而使体育学术研究变得更强。

4.2 坚持创新体育研究方法

为了进行体育学术精神的坚守, 应该坚持创新体育研究的方法。而想要进行体育研究方法的创新, 研究者就需要有足够的学术自信。因为, 大多数体育学术原创作品都来自于学术精英的创作。而学术精英不仅需要有天赋进行学术知识的学习和碰撞, 还要有能力和自信以最合理的形式进行学术观点的提出, 以便完成原创学术作品的创作。但实际上, 很多青年体育学术研究者并没有足够的学术自信, 以至于只能将视野局限在文本解读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学术研究者即使拥有学术研究天赋也无法进行原创作品的创作。所以, 很多学术研究者只是进行前人研究成果的低水平重复, 并没有使体育研究方法得到创新[9]。因此, 对于体育学术研究者来讲, 需要有充足的学术研究信心, 并且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 从而更好的进行体育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

4.3 坚持创新体育学术观点

作为一个体育学术研究者, 应该承担起创新体育学术观点的责任, 以便为促进体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根本上来讲, 体育学术观点的创新并非主要取决于专业知识, 而是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只有拥有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坚定的学术研究态度, 体育学术研究者才能够坚持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并进行自己提出的学术观点的维护[10]。而新的学术观点的形成, 主要依靠学术研究者的勤学深思, 需要研究者能够正确进行学术研究方向的把握, 并坚持科学的研究态度。在此基础上, 体育学术研究者还要具有锲而不舍的体育学术精神, 以便通过实践研究获得一定的学术的研究成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 体育学术精神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体育学术精神的概念、特征、内容和树立方法, 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到研究体育学术精神的价值。因此, 该文对体育学术研究概念、特征、内容和方法展开的研究, 可以为体育学术研究者正确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指导。

摘要:体育学术精神也是体育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直接会影响到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 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会促进体育学术精神的提高。因此, 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弘扬体育学术精神, 以便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使中国体育学术研究的发展观得到正确的树立。为了对体育学术研究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该文对体育学术精神的概念、特征、内容与方法展开了研究, 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学术精神,概念,特征,内容,方法

参考文献

[1]吕灏.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 (2) :63-65.

[2]程一军.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学术的缺失与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6) :63-66.

[3]王海燕, 姜君, 张宇峰, 等.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城市体育文化塑建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2) :22-26.

[4]路云亭.体育的贫困——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J].体育与科学, 2013 (6) :16, 28-31.

[5]于可红, 张俏.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精神[J].体育学刊, 2014 (3) :80-83.

[6]李勇勤, 俞大伟, 张晓义.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5) :21-25.

[7]王庆军.聚焦南京青奥会交锋体育价值观——“后奥运时期南京青奥会与中国体育发展论坛”综述[J].体育与科学, 2011 (4) :23-27.

[8]熊文.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7) :5-11.

[9]胡小明.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 :134-137.

内容/概念活动 篇3

关键词:体育课,课程,体育潜在课程,概念,内容

由于课程改革的滞后,我国的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只注重体育正规课程,而轻视体育潜在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潜在课程理论研究不足,实证性研究缺乏,使得体育潜在课程停留于自发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课程的全面建设,理性认识体育潜在课程本质和归析其内容要素对于体育课程的全面建设是必要的。

1 体育潜在课程概念辨析

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称为“副学习(associate learning)” 、隐性课程、隐蔽课程等。学者靳玉乐认为:用“潜在课程”较能准确地反映其本质与特点,是比其它术语更妥切的用法。我国台湾学者对潜在课程的介绍和研究较早并统一用“潜在课程”。美国教育哲学家高尔顿(Gordon.D.)认为潜在课程是通过学校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为主的学习成果[1]。教育学家李秉德认为,“潜在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靳玉乐的研究认为: “潜在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学术的与非学术的)[2]。”近年来,体育学术界对体育潜在课程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多以“体育隐蔽课程”之说见长,事实上,课程领域中规范提法很少有隐蔽课程之说。依存于潜在课程的这些理论,体育潜在课程的概念也就明朗了,“指在学校的教育情境中,那些难以预测的,伴随着正规体育课程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体育学习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学科的与非学科)”。

2 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三要素探究

2.1 体育潜在课程三要素归因

潜在课程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借助于教学环境来进行的,研究体育潜在课程,离不开对体育课程所处的情境的考察,而对内容要素的探究将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解读体育潜在课程的本质。刘根平、黄松鹤认为体育潜在课程的内容要素为三类: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3]。姚蕾认为体育潜在课程的内容要素由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两类构成[4]。本文认为物质情境和文化情境已是认同的要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族群中独生子女比率的迅速增长等诸方面的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人际关系因素已成为教育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认为人际关系已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要素,应该独立出来进行研究。

2.2 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三要素探析

2.2.1 体育物质情景要素

体育物质情境是体育潜在课程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主要指学校内部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数量、质量、规格、种类、布局以及体育艺术雕塑等。学校一切教育的有序开展都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体育课程亦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是培养学生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学校体育物质情境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到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层次。改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优化现有体育物质资源、合理布置体育器材,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取得良好体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体育物质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建设不能忽视的工作。实践证明,理想的体育场馆、齐全的体育设备、丰富的体育器材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会产生促进作用。

2.2.2 体育潜在课程文化情境要素

2.2.2.1 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及人格因素

教育学视角中, 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发展为目的而创造性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人格应参照其它专业领域的标准, 依其知识结构特征、技能水平等潜心整合并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条件让学生主动理解外在的体育运动知识并融合自己的内在思想使它们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主动发展[5]。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体育潜在课程意识。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被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2.2.2.2 体育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主要是建立多种制度维系体育课程的发展,反映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和价值取向,体育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校园群体竞赛两部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是完善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随着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体育教育的手段,真正实现以“考”促“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潜移默化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必要手段;群体竞赛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增加学生的体育参与率,而且可减缓学习压力,矫正部分学生消极应付体育的态度,是体育潜在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2.2.2.3 校园体育传统风气

校园体育传统风气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风气无疑是一种优化了的体育氛围,对学生体育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集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会形成共同倾向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和行为在群体互动中存在着类化现象,因此,校园群体中主流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而一定的体育行为,一旦成为校园群体中的主流行为方式,就将通过模仿、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其内化并与心理环境相协调。实践证明,多数学生体育行为的规范、体育习惯的养成与学校体育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2.2.2.4 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弘扬体育文化、全面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从“崇尚竞技走向健康第一”的必然步骤。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的发展应该依存“有趣一乐趣一志趣”这样一个兴趣环,因此,体育行为和体育活动要从“有趣”开始,进而从实践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向“志趣”方向发展。兴趣是教学双方情感融合的结合部,是教育成功的切入点,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链的有效递进,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认识,培养他们的体育情感,是体育潜在课程不能忽视的内容。

3 体育潜在课程人际情境

3.1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情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更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L 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维系体育学习、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体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互动模式。

3.2 生生关系

生生关系是校园层面最大的同辈群体间的人际关系。狭窄的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无疑会使学生关系的离散程度偏高、融合程度偏低。体育学习需要大家彼此遵守体育运动的公共法则,同学间偶尔的冲突要在公共秩序中得到化解,同学间融合异质体育文化、习俗、接受不同个性同辈的能力高低是个体人际关系可否和谐的充分反映,否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紧张、孤立封闭的尴尬境地。

4 结论

目前,我国体育学术界对体育潜在课程内容要素研究的视角虽然有所分歧,但总体来说认同多于分歧,主要的争辩也就是因文化情境存在校际间差异、地区间差异、学校办学的层次有别和培养性质不同所展现出的不可同一性,致使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中文化情景要素复杂而多变。但正确认识人际关系要素对体育潜在课程乃至整个体育课程的影响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Martin J.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J].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1983.

[2]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1996.

[3]刘根平.黄松鹤.潜课程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44-46.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吻合器痔上环切术下一篇:师生互动的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