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补液

2024-09-11

术后补液(共6篇)

术后补液 篇1

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是早中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因此, 术后的液体治疗是否合适也成为影响术后康复及各类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 因术前禁食、术中失血、麻醉药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术后手术创面的大量渗出, 均会导致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此外, 全身毛细血管在手术应激状态下通透性增高, 大量血液渗漏到毛细血管中, 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CLS) [1], 进一步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所以不应限制术后的补液治疗。但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3], 传统的液体治疗虽可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容量, 但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不恰当的术后补液治疗不仅可导致组织及内脏水肿, 引起吻合口瘘, 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更可能导致肺水肿、多器官衰竭, 甚至死亡。笔者在维持术后患者必要的血容量及保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 适当限制术后液体的输入量,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科胃癌择期手术患者78例, 入组前均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和家属同意。入选条件: (1) 年龄16~80岁, 经组织病理确诊胃癌的患者; (2) 无肾功能异常、心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3) 美国麻醉学家学会生理评分 (ASA) 分级为1-3级; (4) 无妊娠、哺乳及伴随精神疾病者。其中男42例, 女36例;年龄28~80岁, 平均年龄57.2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术前补液:

所有患者于术前禁食、禁水12h, 术前6h给予5%葡萄糖溶液150ml, 若有额外消化液丢失, 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补充。

1.2.2 术中补液:

按常规补液, 并据术中出血量调整补液量。

1.2.3术后补液:

限制性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g/kg, 每天1次, 根据体质量、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体输入量;正常输液组则按常规外科补液方案补液。

1.3 观察指标

(1) 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病死率。 (2) 术后各类并发症情况, 如: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胃瘫综合征、肠梗阻、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限制输液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少于正常输液组,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输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无死亡病例。见表2。

注:与正常输液组比较, *P<0.05

2.2 并发症

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随访1个月内切口感染、胃瘫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均低于正常输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腹腔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正常输液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限制输液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比较[例 (%) ]。

注:与正常输液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对于接受大型胃肠道系统手术的患者, 常因术前禁食及术中、术后大量的液体丢失而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既往常通过围术期的大量扩容来达到维持循环血容量, 稳定血压的作用。因而常导致液体超负荷, 进而引发组织水肿, 并发症增多, 体质量增加, 康复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并且, 因手术的应激作用可能引起全身炎性反应, 进一步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导致大量液体漏出至组织间隙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4]。而术后限制性补液则可能减轻肠道及内脏水肿, 降低腹腔内压,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进而减少并发症, 缩短康复时间[5]。

限制胃癌患者术后的液体输入量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但因患者术后大量液体丢失、禁食, 因此在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的同时应尽量保证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充足。本文中通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常规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循环血量不足, 并适当调整液体输入量。目前, 由于国内外研究对于限制性补液在胃癌手术后的应用尚无统一、明确的标准, 对于限制性补液在胃癌患者术后的长期影响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6]。且目前常用的指标因影响因素过多, 不足以准确并特异性的反应循环血容量情况[7]。因此对于目前的术后RFT应尽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性化选择补液方式。

摘要: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 (RFT) 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胃癌手术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限制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l/kg, 每天1次, 并据体质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体输入量;正常输液组术后5d按常规外科补液方案补液。比较2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 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限制输液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少于正常输液组,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输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无死亡病例。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随访1个月内切口感染、胃瘫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低于正常输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限制输液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胃癌手术后采取RFT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限制性补液 (RFT) ,胃癌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代文杰, 朱化强.液体管理与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恢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12) :1015-1017.

[2] Walsh SR, Tang TY, Farooq N, et al.Perioperative fluid restriction re-duce complica tions after maj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J].Surgery, 2008, 143 (4) :466-468.

[3] Johnston WE.Pro:fluid restriction in cardiac patients for noncardiac sur-gery is beneficial[J].Ansth Analg, 2006, 102 (2) :340-343.

[4] 陈小红, 陈海源, 曹汉忠, 等.限制性液体治疗对胃癌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江苏医药, 2011, 37 (20) :2452-2454.

[5] 徐慧铃.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在ARDS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8) :43-45.

[6] Powell J, Gosling P, Lobo DN, et al.British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for adult surgical patients[J].Anaesthesia, 2009, 64 (3) :235-238.

[7] 肖玮, 王天龙.麻醉与转归—腹部手术中液体管理策略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J].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8, 15 (5) :324-326.

术后补液 篇2

资料与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 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组。将500例患者经美国麻醉学会 (ASA) 分为Ⅰ~Ⅲ级, 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1年1月-2014年8月。研究地点: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排除标准:胃排空时间延迟疾病、手术前存在胃肠道疾病、咽部或口腔手术、意识状态受损、咽下困难、胃肠道手术、神经系统手术、胸腔手术。

研究方法: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和用药史及手术前麻醉评价, 向患者解释研究的程序。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手术完成后, 进行标准的监护, 包括心电图、血压等。全部患者均给予静脉输液。口渴记分采用视觉数字量表, 0=无口渴感, 100=口渴最重。口咽不适记分采用0~100视觉数字量表, 0=舒适, 100=最不舒适。手术后当天, 患者口服液体的满意度采用0~100视觉数字量表评分, 0=不满意, 100=很满意。由计算机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延迟口服液体组 (DOH组) 和早期口服液体组 (EOH组) , 每组250例。EOH组:由医生和护士评估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 患者清醒后指导其饮水0.5m L/kg。DOH组在麻醉清醒后4 h饮水。患者进入手术、麻醉清醒后立即记录口渴和舒适度记分, 20 min后再次评估。查问患者有关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和呕吐, 分别于手术清醒后20 min、饮水后20 min和4 h时进行。患者感到口渴并渴望饮水的例数在麻醉清醒后和20 min后记录。

观察指标:主要结局测验为进行麻醉恢复间至首次饮水的时间、口渴记分、口咽不适度记分、恶心和呕吐症状、患者满意度记分。

结果

研究共纳入500例患者, 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手术操作, 两组间比较, 年龄、性别、体重、ASA状态、手术操作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期间的药物使用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EOH组与DOH组比较, 首次饮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29对4.0 h, P<0.05) 。两组患者的特征比较, 见表1。

首次口服液体后患者恶心和呕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首次饮水20 min后, EOH组1例、DOH组2例自诉呕吐。麻醉后4 h, EOH组7例、DOH组5例发生呕吐。总的来说, EOH组11例、DOH组10例发生呕吐 (P>0.05) , 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 见表2。

就口渴记分而言, 麻醉恢复后和口服液体之前, 两组间结果相似, EOH组 (61.60±20.74) 分, DOH组 (61.42±20.05) 分 (P>0.05) 。EOH组接受饮水20 min后, 口渴记分 (46.25±20.11) 明显低于DOH组 (62.01±20.22) (P<0.001) 。此外, 患者的满意度EOH组亦高于DOH组 (P<0.01) 。

讨论

本研究发现, 非胃肠道手术全身麻醉后早期经口补充液体不仅安全, 而且耐受良好, 并且患者口渴不适和饮水欲望记分显著下降, 患者的满意度增加, 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纳入500例非胃肠道手术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EOH和DOH两组, 麻醉恢复后立即经口补充液体与胃肠道和手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关联。早期经口摄取液体降低口渴感, 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一般认为应限制经口补液, 因为EOH可能导致腹部胀气, 引起手术恶心和呕吐。但是, 对于非腹部手术患者, 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在短期内回复至术前水平, 因此适合早期经口补充液体。有研究显示, 剖宫产全身麻醉患者中, EOH组中8%、对照组中7%的患者出现轻微腹胀和恶心, 但无呕吐[2]。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相似。

总之, 本次前瞻性随机的对照研究表明, 非胃肠道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开始早期口服补液安全且耐受性良好。EOH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 我们认为应允许患者在非胃肠道手术全麻恢复后立即选择经口进水。

参考文献

[1]杨东杰, 蔡世荣, 何裕隆.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9, 24 (6) :477-479.

抗痢补液营养冲剂 篇3

本冲剂对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仔猪黄白痢、血痢、副伤寒预防有效率1 0 0%, 治愈率98%;对由消化道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 因断奶、运输、受凉、转群等应激因素引起的拉稀, 及因厌食呕吐导致的迅速脱水等治疗效果显著;对胃溃疡和肝肾损伤有明显修复作用, 能迅速改善因消化机能紊乱所致的厌食、消瘦;迅速抑制病毒增殖, 加快肠道内毒素排泄, 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 促进肠黏膜修复, 增强免疫力。

本品为纯中药制剂, 无任何毒副作用及残留, 主要成分为白头翁、穿心莲内酯、灵芝多糖, 马齿苋、苦参、复合维生素、抗炎因子、收敛因子、肠道修复剂、葡萄糖、小苏打等。使用方法为冲剂与水按1∶6的比例冲释, 供猪饮用, 冬季采用温水。

幼犬皮下补液试验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田园幼犬3只,35日龄,活泼健康,精神、食欲良好。1号犬体重1.20 kg、2号犬体重0.98 kg、3号犬体重1.10 kg。

1.1.2 药品器材

5%、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为100 m L/瓶,由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输液管、听诊器、体温计等。

1.2 试验方法

1.2.1 筛选皮下最佳补液部位

1, 2, 3号犬分别按每千克体重50 m L于颈侧皮下滴注5%葡萄糖溶液,滴注完毕开始计时,完全吸收后计时结束。完全吸收的判定标准是滴注部位组织柔软有弹性,和周围未注射部位一样。同样方法进行腹后侧壁滴注;最后比较颈侧皮下滴注和腹后侧壁滴注完全吸收的时间。

1.2.2观察高渗液体对注射部位影响

1, 2, 3号犬分别按每千克体重50 m L于颈侧皮下分别滴注5%、10%葡萄糖溶液,滴注完毕开始计时,完全吸收后计时结束。完全吸收的判定标准同1.2.1;最后比较5%、10%葡萄糖溶液完全吸收的时间。

1.2.3 观察皮下补液对R、P、T的影响

1, 2, 3号犬于试验前在安静状态下分别测定R(呼吸)、P(脉搏)、T(体温),然后分别按每千克体重50 m L于颈侧皮下滴注5%葡萄糖溶液,3 h后再分别测定R、P、T,最后比较试验前和试验后R、P、T的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部位皮下补液吸收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颈侧皮下滴注补液和腹后侧壁滴注补液都可以完全吸收,平均吸收时间分别是387 min、483 min,颈侧皮下滴注补液的吸收速度比腹后侧壁滴注补液的吸收速度快96 min。

2.2 不同浓度液体皮下补液吸收情况(见表2)

min

min

5%、10%葡萄糖溶液颈侧皮下滴注都可以完全吸收,平均吸收时间分别是387 min和566 min, 5%葡萄糖吸收速度比10%葡萄糖吸收速度快179 min。

2.3 颈部皮下补液对犬R、P、T的影响(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颈部皮下补液对犬的T没有影响,对犬的R影响不大,对犬的P有一定影响,可以使犬的P加快6.16%。

3 小结

(1)试验结果显示,颈侧皮下是幼犬皮下补液的理想部位;补充的液体以等渗溶液吸收速度最快;皮下补液对犬的R、P、T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皮下补液是幼犬、小型犬等补液困难病例的重要补液途径。

仔猪腹腔补液方法详解 篇5

当仔猪发生黄白痢、肠炎时, 往往会造成脱水, 当脱水达到体重的30%时, 若不及时补救, 就有生命危险。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原因, 常规的治疗方法如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等补液疗法的效果都不佳。其缺陷主要表现为: (1) 肌肉注射:由于脱水后循环障碍, 仔猪对药物的吸收减少、药效降低, 补液效果不好; (2) 口服给药:不仅吸收速度慢, 而且对于重度腹泻、胃肠道失去吸收功能的仔猪而言, 药物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3) 静脉注射:一般来说可以迅速补液, 纠正代谢紊乱, 但仔猪个体小, 静脉细小, 不仅增加注射难度, 而且注射效率低, 无法大面积推广。

临床上治疗仔猪脱水一般采用腹腔补液方法, 其优点如下:对于个体小的仔猪安全适用、省时省力;腹膜面积大, 密布血管和淋巴管, 吸收能力强, 且腹腔补液时间短, 不用考虑心脏超负荷;此外, 在注射的药液中可以加入如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药品, 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2具体补液方法

倒提仔猪保定, 待其停止挣扎后, 将针头 (9号以下消过毒) 于倒数第2个乳头的外侧2 cm处垂直刺入, 刺入无抵触、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注入药液。

3补液药物选择

宜用等渗药液 (如5%的葡萄糖溶液、0.9%的生理盐水) , 适当配伍无刺激性的药物 (如肌苷、VB1、V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 作为补液药剂。需要注意的是, 10%氯化钠、10%葡萄糖等高渗溶液不能作为腹腔注射液, 否则会引起反渗透, 使脱水加重;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磺胺、氯化钙等也不能作为腹腔注射液, 因为该类药物容易引发腹腔炎和组织坏死。另外, 油乳剂、有沉淀的药物、半固体药剂皆不宜作为腹腔注射液, 因为这些药物不易被吸收。

4注意事项

4.1注射时一定要保定好仔猪, 以免在挣扎中划伤肠管及肝肾;注射补液的位置要避开腹中线, 特别是公猪, 以免伤及阴茎。

4.2注射位置先用碘酒消毒, 注射器和注射用针头也要高温消毒, 全程无菌操作。

4.3腹腔注射的剂量不宜过大, 一般20 kg体重的猪注射20~30 m L, 30 kg体重的猪注射40 m L, 50 kg体重的猪注射50 m L。

4.4注射中需固定好针头, 针头稍压腹壁, 使腹壁脏面紧贴腹膜, 以免针头移动于腹壁与腹膜之间使药液漏于皮下。

4.5所补液体的温度应与仔猪体温接近, 尤其在寒冷季节, 应将液体加热到38℃左右。

浅谈仔猪腹腔注射补液 篇6

1 腹腔注射的特点

适用药物广、疗效高、补充体液迅速、药液容纳量大, 特别是对体质弱、消化机能不健全、御寒能力差、常发生腹泻的初生仔猪有疗效。仔猪发生腹泻时, 水盐代谢失调, 机体大量失水, 如不及时补充水盐, 常导致仔猪脱水而死。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须做好补液工作。畜体腹腔有较强的吸收力, 腹膜表面积大, 密布血管和淋巴管, 吸收能力特强, 每小时可吸收占动物体重3%~8.5%的液体, 仅次于静脉注射, 所以当心脏衰弱, 静脉注射困难时, 通过腹腔注射进行补液甚好, 而且通过补液尚可对食欲废绝和外科手术后的病危动物进行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补充。腹腔补液时间短, 速度快, 大号针头2 min即可输入1 000 mL药液, 且不必担心心脏超负荷。安全适用, 省时省力, 只要不违反操作规程, 对病猪不会造成危害。

2 临床使用适应症

(1) 急性、群发性病, 药效快、费时短, 便于抢救。如中毒、仔猪腹泻脱水。 (2) 病后期或病重呼吸衰竭、心力衰弱需补液又经不起长时间静注应激, 如猪气喘病等。 (3) 急性发热脱水, 需补液及体内物理降温, 如中暑。 (4) 体温降低, 需补液及体内物理加温, 如乳猪寒冻。 (5) 阉割等原因引起腹膜炎及肠道发炎。 (6) 肌肉注射部位因各种原因造成药物吸收差。

3 补液处方

处方1:生理盐水150mL, 5%葡萄糖100m L, 5%碳酸氢钠30mL, 青霉素80万u。1次/d, 连用3d。

处方2:5%葡萄糖200 mL, 5%碳酸氢钠30m L, 四环素10万u, 维生素C10 mL。1次/d, 连用2 d。

4 腹腔注射的操作方法

4.1 注射器械

(1) 金属注射器 (10 mL、20 mL) , 针头 (12~18号、长3~7 cm) , (2) 输液器, 分吊瓶输液用及注射器推注输液用2种, 前者可取一次性人用输液器, 将其末端的输液针拆除使用。推注输液用器, 依上述除去输液针后, 向前50~60cm处剪断导管。留用此下端导管, 并于断口处套上前拆除的塑料针头座, 供使用。

4.2 注射器直接注射法

常用于乳猪、小猪。注射者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 (12号, 长3 cm) 取与腹壁垂直方向刺入 (刺入腹腔后顿感阻力骤减) , 后左手扶住针头及注射器末端, 右手回抽检查是否有血液或内容液后, 推动注射器内塞注入药液。

4.3 使用输注用输液器

常用于中猪、大猪, 小猪有时也用。注射者左手按抵注射部位, 右手持针头 (12~18号, 长4~7 cm) 抵住注射刺入点, 伺机待猪安静时把针头垂直迅速刺入, 然后左手扶持针头, 右手接上输注用输液器, 完全松开流量调节器, 按常规吊瓶输入药液。使用推注用输液器, 参照上法注射。

4.4 保定

原则是安全、迅速、简单、实用。常用方法有:徒手保定、钳耳保定、一侧倒卧保定或用套绳保定和猪鼻捻棒保定等, 前3种保定适用于中小猪。而套绳保定, 常用于体大、性蛮猪。助手二人用约3m长、拇指粗绳子, 一端打一个直径20~25 cm的活结环套, 待环套套入猪的上颌犬齿后, 推移环套活结, 把环套套紧固定在猪上颌, 牵拉固定绳子另端而保定。猪鼻捻棒保定, 助手1~2人使用一端穿孔并系有直径15~20 cm绳环的捻棒, 左手持捻棒, 右手把绳环套入猪的上颌犬齿之后, 捻棒即时把绳环捻紧箍住猪上颌, 助手持稳捻棒的另端向猪前方牵拉固定。

4.5 注射部位

乳猪、小猪于脐至耻骨前缘连线的中部, 离开腹中线2~5 cm左 (右) 旁侧。中大猪不易提起, 多站立或倒卧保定, 注射部位于两侧肷部, 距髂外结节、腰锥横突及最后肋骨等距离的腹壁点。待其停止挣扎, 选择注射部位, 一般在耻骨前方3~6 cm腹白线 (正中线) 的侧方, 局部剪毛消毒后, 用右手持注射器, 用普通注射针头, 针头与皮肤垂直刺入腹腔2~3cm, 刺入针感有活动而无抵触, 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缓慢注入药液, 也可连接在备用的吊瓶输液管上, 吊瓶高挂, 药液任其流入。每注射500 mL只用2~3 min, 补液量依体重和病情而定。补液完毕, 术部消毒, 放回圈内。

5 注意事项

【术后补液】推荐阅读:

术后早期07-17

麻醉术后05-10

胆道术后05-14

腰椎术后06-06

术后病理06-17

肛肠术后06-25

乳腺术后07-31

胆管术后08-01

骨科术后08-03

术后治疗08-14

上一篇:宁静方能致远下一篇:简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