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同化

2024-10-11

语言同化(精选7篇)

语言同化 篇1

0 引言

四川省简称为“川”或“蜀”, 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 其中部区域为成都平原。根据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8年, 经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四川中部区域即成都平原城市群的范围规划为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遂宁市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名山区, 乐山的市中区、沙湾区、金口河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共54个区 (市) 县。在此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中, 总人口将达到5 000万, 也就是说四川中部方言的使用者为5 000万之多。作为四川中部方言的代表, 成都人所说的成都话在西南官话区中具有相当明显的代表性。成都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使得成都话 (成都方言) 中充满了大量独到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词语。此外, 绵阳话、德阳话、眉山话、乐山话等其他四川中部区域方言也因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语音系统丰富着四川中部区域方言体系。对四川中部方言口语词汇进行系统详尽的记录、整理和研究, 不仅加深了对四川方言、汉语词汇史研究和汉语方言汇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依托于方言或由方言所体现的中国多元地域文化将得以保存, 从而实现文化的多样性。

1 语言同化背景及川中部方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四川话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强势方言, 但基于“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实施, 四川话的生存环境正受到普通话的强烈冲击。一方面, 普通话具有明显的交流优势, 作为统一语言更有利于各地区的人们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基于中国政府的政治经济背景, 四川话在电视、广播等主要媒体以及部分公共场合中的使用受到限制;各个学校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普通话, 并且缺乏专门教授四川话的课程, 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四川地区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普遍使用四川方言能力较弱。语言同化及普通话推广的大背景还使四川民众对自己的方言产生了较为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他们对四川方言拥有较高的忠诚度。例如, 在一些报道及网络文章或留言板上不难看到其他地区民众对四川方言用于工作或日常交流的困扰及投诉, 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四川民众, 尤其以外出务工人员及年轻人为多, 认为四川方言地位或层次较普通话低, 在公共场合羞于使用四川方言。由此导致四川方言的使用受到了普通话的严重影响:某些四川方言特有的语音单元正逐渐趋同于普通话。尽管各种语言之间并无贵贱之分, 也无过时与流行之别, 但这种四川民众对方言的矛盾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四川话的势微。

2 对策

2.1 共存

我们发现, 一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交流经济化、普通话的强势、全球化、互联网等因素部分催生了方言的弱化, 另一方面植根于方言等地域文化的民族文化也随之进一步弱化。无论是地域方言还是普通话, 每种语言都承载着自身的文化特色而无法为别的语言所取代。每一种语言及其所代表文化价值都值得尊重与传承。四川中部地区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 更是川中地区戏曲、民谣、歌曲及地方风俗等各种不同文化形式的基础。如果四川中部地区方言消失, 那么这些地方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宝贵的地方戏、民谣等文化遗产也将无从继承。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 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 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面对川中部地域方言正逐渐消失的危险, 相关政府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挽救濒临灭亡的地域方言, 由此实现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笔者认为, 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

1) 百花齐放, 方言剧的回归。众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方言保护与传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努力推进以方言为主要语言的情景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打破限制, 重返国家和地方广播电视媒体。这一措施在四川、浙江、广东、重庆等省级电视台, 电台及成都、宁波、广州等市级某些电台、电视台已经部分得以实施。其中包括重庆电视台创办的情景剧《雾都夜话》和《生活麻辣烫》,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倾力打造的方言情景剧《麻辣烫》, 江苏卫视开播的《新三言二拍》以及湖南卫视新近推出的情景剧《爱情魔方》等等, 诸如此类的方言情景剧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各省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并越来越被观众认可。

2) 方言的传承从娃娃抓起。方言的逐渐衰落部分源于方言使用人群的错误认识, 认为方言作为一种地域语言在地位上低于普通话, 因此方言的使用者也感觉低人一等。据中国青年报调查, 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 37.1%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39.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方言交流, 47.0%的人有时使用, 3.8%的人很少使用, 8.2%的人从不使用, 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说方言。在南方某些城市, 六岁以下的儿童几乎不会说方言, 甚至连听都听不懂;六岁到十五岁的少年, 大体可以听懂方言, 但基本不说;十五岁以上的青年, 有时会说方言, 但说得不地道。上海市教委为保护上海方言已经先人一步, 实施了积极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措施。他们决定在部分幼儿园开始试点, 对部分学龄前儿童进行上海话体验教育, 他们选择了20所幼儿园作为教学试点, 将上海方言教育融入幼儿园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幼儿的游戏、生活、运动中教师提倡并鼓励用上海话交流。无独有偶, 一些地方的小学也在进行方言课的试点。同时, 以少年儿童为受众的少儿节目及动画片也推动了幼儿阶段的方言教育, 例如在播放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时, 播放其方言配音版本, 如四川方言版 (包含成都话版、乐山话版、雅安话版、绵阳话版等) 、云南方言版、贵州方言版、东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天津方言版、兰州方言版、陕西方言版、山东方言版、青海方言版等等。

2.2 语料库的建立

语料库通常是指以语言研究为目的收集的、用电子形式保存的语言材料, 由自然出现的书面语或口语的样本汇集而成, 经过科学系统的选材和标注、具有适当规模的语料库能够反映和记录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语料库是观察和把握语言事实, 分析和研究语言系统的规律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总的看来, 建立四川方言语料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但我们可以按照区域进行, 如分为川中、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东五个区域分别收集方言口语语料。

川中部口语语料库应该广泛地收集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区的人群在使用母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口语语言资料, 力争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和保护口语语料, 同时使具有社会历史价值的语言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语料库方法在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语料库, 研究的内容涉及语料库建设中的各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这几年是语料库开发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除了语言信息处理和言语工程领域以外, 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词典编纂、现代汉语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川中部区域方言口语语料库建设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语料库的规划:主要考虑该语料库的用途、类型、规模、实现手段、质量保证、可扩展性等。四川中部区域方言口语语料库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四川中部地区方言逐渐衰弱乃至消亡的事实。如若得不到及时的保存和整理, 也许数年后我们就再也无法完整地看见它们的面貌。

2) 语料的采集:主要考虑四川中部地区方言口语语料的获取、数据格式、语料分类、文本描述等方面的因素。四川中部地区方言口语语料的获取应记录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地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社会分工和经济水平的本地人的母语, 是其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 而非表演或演讲式的讲话。只有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方言口语才能体现方言的原汁原味。因此, 四川中部地区方言口语语料库的收集和记录的语料为大量的原始语料, 收集者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原始语料, 应该深入大街小巷, 例如市政公园、休闲广场和茶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 融入市井生活。该工作在建库过程中耗费人力最多, 也最为艰辛和琐碎。

3) 语料的加工:包括标注项目 (词语单位、词性、句法、语义、语体、篇章结构等) 标记集、标注规范和加工方式。在建立四川中部区域方言口语语料库时, 对于收集来的大量原始语料还需进行录音, 要把录音资料转写成文字并释义, 难以用文字来转写的语料更应进行标注。

3 结语

从语言的研究角度来讲, 地域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及人类的思想是相互作用影响的。很多地域方言衰弱, 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同时, 还有不少方言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因此, 我们有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善地保存各种语言文化遗产, 包括各种方言。

参考文献

[1]詹伯慧.粤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单周尧, 陆镜光.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汪平.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关系的刍议[A]//中国方言学报编委会.中国方言学报:1期[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3]裴钰.没有多样化就没有全球化[N].北京晚报, 2009-04-24.

[4]胡吉成.从文化遗产角度探析方言的保护[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

[5]王泽鹏.发展方言语料库提高研究水平[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 .

浅析英语语音同化现象 篇2

1 产生同化现象的原因

戚雨村曾指出语音是发音器官的共同活动。但在发音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的发音器官都要同时活动。有的延时发音, 有的提前发音。这样音素之间就会产生连音变化。语音在话语里从来就不是孤立出现的, 而总是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成音节、词和句的序列。在各种语音组合里, 同一个音因处在不同的位置, 或受邻近音的影响, 从而结果发生发音上的差异变化。主观原因在于, Peter Roach曾提出最省力原则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他说, “人类基本上都有惰性, 想尽最少努力干最多的活。”这也是语音同化现象出现的外在因素之一。

2 同化的定义及分类

在英语中, 通常我们把音素分为元音音素与辅音音素。元音是由口腔、舌头、腭部活动共同构成气流通道产生共鸣而不受阻碍而发出来的。而相比之下辅音则是气流通过鼻腔或口腔受某种阻碍之后发声。元音的稳定性也就决定了它在同化现象中被影响从而发生音变的低概率性。辅音的发音部位方式的交错性使得辅音音素在语流中极易发生音变。通常都出现于单词、短语与句中。下面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同化现象。

(1) 逆同化 (regressive assimilation) , 指在连贯语流中, 前音受后音影响而发生音变的过程。逆同化也叫首位同化、右边音对左边音的同化。逆同化现象可以具体分为两类:V<C与C<C。V<C当前音是元音 (Vowel) , 后音是辅音时 (consonant) 一般都是辅音影响前音。而辅音影响前音的情形较多的出现在辅音为鼻音的语音环境里。例如在单词lamb发音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字母a在发音过程中受后面鼻音的影响从而使其在发音上附带了鼻音的特征。我们也不难发现, 同化现象里几乎很少有元音影响辅音的情况;C<C即是当前一个辅音的语音特征小于后者, 则前者会被同化为与之发音方式一致或者发音部位一致的其他音。例如英语中的表示否定的形容词前缀/-in/在不同形容词前, 他们会发生音变, 使其形式多样。如, in-possible=impossible;in-regular=irregular;thanks→thaŋks

从上述前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语音的逆同化现象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胡壮麟在其著作《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将辅音分别从发音部位与发音方式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因此在探讨同化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 辅音之间的同化现象可以分为方式同化 (assimilation of manner) 与部位同化 (assimilation of place) 。In-im的同化过程应属于方式同化其实就是n是鼻音齿槽音, 其后音p是爆破双唇音, 本着省力原则, n就被同化成了双唇鼻音m。这样我们在对该单词发音时就不会出现停顿, 因为m与p的发音部位一样这样就节省了我们用来单个发音的力度。第五个单词的同化现象出现在n与k之间。N是齿槽音, 因为处在了特定的语音环境——软腭音之前, 所以本着省力原则, 字母n被同化成了与之同一发音部位的软腭音/ŋ/, 同化成该音之后, 我们的舌位保持不变, 就可以连贯轻松地发出/ks/两个音。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四类部位同化现象:鼻化 (nasalization) 、齿化 (dentalization) 、腭化 (velarization) 和清音化 (devoicing) 。

(2) 顺同化现象 (lag assimilation/progressive assimilation) 也叫移后同化现象或者左边音对右边音的同化现象。在连贯语流中, 如果在特定音境中后音受到前音的影响从而发生音变的过程即是顺同化。顺同化现象跟逆同化现象一样有对应的公式。这里跟上文一样, C (consonant) 指辅音, 而V指元音 (vowel) 。

C>V:这种情况也主要是出现在鼻音对于后音的影响。例如:night和map.当人们在发这两个单词时候, 中间的元音也受鼻音影响, 因此附带上鼻音的特征, 在语音学中叫做鼻音化现象。无论是顺同化还是逆同化现象。元音始终不会被同化成另外一个音。这也是同化现象中它跟辅音之间同化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C>c:这个音系过程在英语中看得尤为清楚, 在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动词的过去时等的情况下, 这些词缀中的辅音与前面词干尾的辅音在清浊上一致。例如cats、dogs。Cats中s的发音受前面清音的影响所以清音化, 而相对应的dogs里面的s发音受前面浊辅音g的影响从而浊音成/z/。

总体来说同化现象是语音音变现象的一种, 语音变化也有着其特定的规律。同化现象我们可以借用简单的两个数学公式来概括。

I/______>F→P+/P:当前音 (initial sound) 语音特征大于后音 (following sound) , 在特定语音环境下, 后音则会被同化成其它音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语音特征增加的音。这即是顺同化现象。

I/______<F→P+/P:当后音的语音特征大于前音, 在特定语音环境下前音则会被同化成其它音或在原音基础上语音特征增加的音。即逆同化现象。这里横线代表的是语音环境, 即语音发生音变的条件。语音特征大小是由语音的固定性而决定的, 固定性越强特征越小。而我们所知道的八大基本元音在我们口腔内位置固定。而辅音与辅音之间存在着发音方式与发音位置的交叉, 所以语音特征大于元音。但总体来说同化现象出现最多的是辅音之间的同化现象。辅音同化元音的现象可以忽略不计。

(3) 相互同化现象, 指前后两个连在一起的音读起来不太方便, 太拗口。为方便人们发音, 两个音于是就混合成一个新的、省力的、折衷的音。如sure这个单词, 人们倾向于念[su], 但由于[s]和[j]发音部位不同, 导致发音不便, 因此这两个音就合为一个新音/∫u/。因为/∫/是摩擦齿龈后音, 该音的发音方式与部位音介于摩擦齿槽音/s/和腭音/j/之间, 念起来比较顺口省力, 所以sure的标准发音就变成了/∫u/。另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 在英语口语中常会有这样的句式Would you like…?该句中辅音/d/是齿槽爆破浊辅音, 而/j/是舌面辅音, 在连贯语流中为了避免舌尖由上齿龈向下齿背的极速移动, 从而相互妥协合成另外的音/dj/。

3 结语

语音同化现象是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本着省力原则而出现的语音现象, 广泛地存在于地道的英语口语中。对于EFL学习者来说, 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重视并掌握这一语言现象, 熟练分析总结其音变规律, 进而提高日常口语会话能力以及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Peter, Roach.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 practical cours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20-126.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4-49.

[3]邱政政, 郑永艳.美音纠音透析与突破[J].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7.

[4]张冠霖, 孙静渊.实用英语语音语调[M].北京外研社, 2004.

语言同化 篇3

尽管土壤湿度十分重要, 但是土壤湿度观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有限, 阻碍了土壤湿度和气候关系的研究, 因此借助于不同复杂程度的陆面过程模式对陆面水文过程进行模拟从而获取土壤湿度资料, 已经广泛应用于研究土壤湿度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3]。朱乾根等[4]利用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来考察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的影响, 认为在短期气候变化中, 土壤湿度对大气的影响较大, 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 地表反射率变化对大气的影响更大。杜川利等[5]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作为强迫数据, 驱动CLM3.0模式对中国区域的土壤湿度进行了模拟, 指出模式基本可以反映土壤湿度的变化。李明星, 等[6]建立基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的陆面模式大气驱动场 (Obs FC) , 驱动CLM3.5模拟了中国区域1951~2008年的土壤湿度变化, 结果表明CLM3.5/Obs FC合理再现了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熊明明等[7]利用CLM3.0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全球大气外强迫场资料, 对中国地区1948~2001年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离线模拟并进行了评估。最近, 朱晨等[8]利用风云卫星数据和NCEP/NCAR数据构造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强迫场, 驱动CLM3.0陆面模式模拟得到了中国区域10km分辨率的日平均土壤湿度数据集, 认为在 (0~10) cm和 (10~20) cm深度上, 模式模拟的土壤湿度结果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率上均与观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

近年来, 陆面模式不断发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师春香研究员发展了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CLDAS) , 利用自动站观测数据, NCEP/GFS数值产品并通过LAPS/STMAS实现了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的融合, 以及风云卫星数据和CMORPH卫星数据构建强迫场, 驱动CLM3.5进行土壤湿度产品的制作。现利用2012年226个土壤湿度自动站的逐小时观测数据, 对CLDAS的 (0~10) cm土壤湿度产品进行评估, 并且将CLDAS与全球陆面同化系统 (GLDAS) 中四个陆面模式 (CLM、Mosaic、Noah以及VIC) 输出的表层土壤湿度产品进行比较, 以期检验和评估CLDAS和GLDAS对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 为陆面模式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理的中国区域2012年226个土壤湿度自动站逐小时的观测数据。土壤湿度的观测在垂直方向上分八层 (0~10) cm, (10~20) cm, (20~30) cm, (30~40) cm, (40~50) cm, (50~60) cm, (60~80) cm, (80~100) cm。土壤湿度自动站观测仪利用频域反射法原理来测定土壤容积含水量, 它由一对电极 (平行排列的金属棒或圆形金属环) 组成一个电容, 其间的土壤充当电介质, 电容与振荡器组成一个调谐电路, 用100 MHz正弦曲线信号进行扫描, 传感器电容量与两极间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关系。由于水的介电常数比一般介质的介电常数要大得多, 所以当土壤中的水分增加时, 其介电常数相应增大, 测量时传感器给出的电容值也随之上升。根据传感器的电容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即可测出土壤体积含水量。

研究表明[9], (0~10) cm土壤湿度对于气候研究十分重要, 而且 (0~10) cm土壤湿度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选取了 (0~10) cm土壤湿度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减少模拟验证时站点尺度匹配比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参照聂肃平等[10]和熊明明等[7]的研究, 并结合土壤湿度观测值的分布, 将中国分为5个区域。

1.2 CLDAS土壤湿度产品

CLDAS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师春香研究员主持开发, 利用数据融合和同化技术, 对地面观测、卫星观测、数值模式产品等多种来源数据进行融合, 获取高质量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降水和辐射等要素的格点数据, 进而驱动陆面过程模型, 获得土壤湿度等陆面变量。目前投入业务运行的版本是CL-DAS 1.0。

CLDAS土壤湿度产品的覆盖范围为东南亚 (0°~60°) N, (70°~150°) E, 空间分辨率是1°/16, 时间分辨率是1 h, 实时产品滞后3 h, 近实时产品滞后时间为2 d 3 h, 在垂直方向上分为6层 (0~5) cm, (0~10) cm, (0~20) cm, (10~40) cm, (40~80) cm以及 (80~200) cm。为了方便与GLDAS土壤湿度产品进行比较, 本文所使用的CLDAS土壤湿度产品是近实时土壤湿度产品。

1.3 GLDAS土壤湿度产品

GLDAS数据是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 (GSFC) 和美国海洋和大气局 (NOAA) 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NCEP) 联合发布的基于卫星、陆面模式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同化产品, 它能够提供多种驱动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于大气同化产品、再分析资料和实际观测。目前, GLDAS结合Mosaic, Noah, CLM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 VIC (the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4个陆面模式提供了大量的陆面数据。本文所使用的GLDAS土壤湿度产品是利用GLDAS数据驱动Mosaic, Noah, CLM和VIC模式, 输出的土壤湿度数据, 空间分辨率是1°, 时间分辨率是3 h。由于GLDAS土壤湿度产品的单位是kg/m2, 根据以下公式转换为体积含水量

为了便于比较, 将四种GLDAS土壤湿度产品分别线性插值到 (0~10) cm。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和模拟偏差

在研究模式土壤湿度资料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的具体差异时, 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模式土壤湿度资料插值到观测站点, 将其与相应时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匹配, 以便进行分析。当进行模式土壤湿度资料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时, 如果观测数据是缺测, 将对应的模式模拟数据也视为缺测, 不进行比较与评估。

由图2 (a) 可以看出, 东南地区是土壤湿度的高值区, 体积含水量都在 (0.3~0.4) m3/m3之间, 而河套地区是土壤湿度的低值区, 体积含水量在 (0.05~0.15) m3/m3之间, 土壤湿度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和西南地区递增。从 (0~10) cm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来看, 华北地区较为干燥, 而东南和西南地区较为湿润, 这样的土壤湿度分布特点与孙丞虎等[11]和张文君等[12]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从图2 (b) ~图2 (f) 可以看出, 5个模式对中国东部土壤湿度的模拟结果也呈现出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和西南地区递增的特点, 但略有差异。5种模式对河套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均出现了高估现象, 而对于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土壤湿度模拟得很好。从空间相关系数来看, 5种模式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其中最高的是CLDAS模式, 相关系数为0.585, 最低的是VIC模式, 相关系数为0.388。

为了定量评估多个模式的模拟结果, 本文将模式模拟值和观测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匹配后, 对5个模式分别计算了各个观测站点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和相关系数。

2.1.1 偏差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 相比较而言, CLDAS的模拟结果最好, 仅在华北地区的站点出现了较大的正偏差;CLM、Noah和VIC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值在河套地区出现了相似的高估, 而CLDAS尽管使用了clm3.5模式进行模拟, 却没有出现明显的高估, 这是由于CLDAS使用的驱动数据来自地面观测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小时格点数据, 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河套地区的土壤湿度分布状况, 而GLDAS驱动数据相对于CLDAS使用的驱动数据, 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Mosaic模式整体出现低估现象, 尤其是在华北地区, 最大偏差大于18% (体积百分比) , 平均偏高15%左右, 但是对于河套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偏差很小。图5给出了五种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的分布区间。从偏差的分布区间来看, 五种模式的偏差主要在±10% (体积百分比) , 这表明模式对于土壤湿度的模拟是可信的。CLM模式的正偏差和偏差的站点个数相差不大, Mosaic模式的负偏差站点个数大于正偏差站点个数, 而其他三个模式的正偏差站点较多。VIC模式在79个站点上的模拟偏差大于10% (体积百分比) , 表明VIC模式在刻画土壤湿度分布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总体来看, CLDAS模式好于其他四个模式, 但是模拟结果主要偏湿,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1.2 相关系数

图5给出了五种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总体来看, 大部分站点的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Mosaic和Noah模式在河套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站点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出现了负相关, 这表明Mosaic模式和Noah模式在模拟土壤湿度的变化部分,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CLM、VIC和CL-DAS模式仅出现了零星负相关站点, 其中在河套地区, 仅CLDAS与站点的相关性很强, 大部分站点的相关系数大于0.6。从相关系数的分布来看, CLM、VIC和CLDAS模式与观测的相关性很强, 相关系数主要在0.4~0.8之间;Noah模式表现得略差, 相关系数主要在0.2~0.8之间, 有8.4%站点的模拟值与观测出现了负相关;Mosaic模式表现地最差, 25.2%站点出现了负相关。总得来说:模式与观测的相关性较好, 但是对于某些地方的土壤湿度模拟, 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模拟出土壤湿度的变化过程, 出现了负相关。

2.2 各区域土壤湿度模拟结果与观测的比较

在模式模拟结果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对比析中, 由于模式代表一个空间网格内的平均状况, 而地面观测仅仅代表一个点的观测, 因此二者在空间的代表性是有差异的[8]。因此, 在分析了站点尺度土壤湿度比较结果的基础上, 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了更为清楚地看到各区域模式与观测的土壤湿度变化情况, 图7给出了各区域土壤湿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时间序列。

从各个区域的的情况来看, CLDAS在五个区域都表现得较好, 能够与观测值很好的对应, 而且在内蒙古地区, 只有CLDAS能够很好地模拟土壤湿度的变化, 但是在西南地区出现了轻微的低估 (最大偏差<0.05 m3/m3) , 而在其他四个地区出现了轻微的高估。CLM模式的表现仅次于CLDAS, 但是在冬季的西北地区和内蒙地区, 模拟值并不能反映土壤湿度变化的真实状况, 这表明CLM模式在冬季冻土地区的土壤湿度模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Noah模式和VIC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结果比真实值更为湿润, 在东南地区和江淮区域的模拟要比其他三个地区好, 而且表现最差的地区都是内蒙地区;Mosaic模式在东南和西南地区与观测值对应较好, 而在其他三个地区, 模拟值变化幅度很小, 不符合真实情况。

表1给出了5个区域土壤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偏差、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总体来看, CLDAS的模拟好于其他四个模式。CLDAS在西北1区和河套3区与实测的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9, 而且偏差均小于10个体积百分比, 这表明CLDAS对于土壤较为干燥地区的土壤湿度模拟得很好;而在东南5区, 也是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区相关系数为0.841, 偏差约为0.015 m3/m3, 也抓住了土壤湿度的变化状况。但是在江淮和西南地区, 尽管相关系数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而且偏差为-0.02和0.031, 但是相对于其他三个区域来说, 仍需要改进。

而在GLDAS的四个陆面模式中, CLM模式表现得较好, 在所有区域, 偏差均小于0.1 m3/m3, 除在江淮地区与观测相关系数略低于VIC模式外, 在其他四个区域, 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三个GLDAS模式。其次是VIC模式, 在五个区域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土壤湿度的变化, 但是在西北和河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高估, 偏差分别为0.106 m3/m3和0.119 m3/m3, 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1m3/m3和0.129m3/m3, 而且相关系数也大幅度低于CLDAS和CLM模式, 。Noah模式在江淮和东南表现得较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759, 偏差也小于0.1 m3/m3, 但是在河套地区出现了与高估, 相关系数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Mosaic模式表现得最差, 仅在江淮和东南地区的相关系数较高, 分别为0.723和0.573;在西北和河套地区土壤湿度较低的地区, 出现了负相关系数, 以及相差一个数量级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 这表明Mosaic模式在刻画土壤湿度较干燥地区的土壤湿度变化过程上存在缺陷。

注: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单位是m3/m3, Ⅰ区为西北地区, Ⅱ区为西南地区, Ⅲ区为河套地区, Ⅳ区为江淮地区, Ⅴ区为东南地区。

3 结论

运用中国区域2012年226个站点的0~10 cm土壤湿度观测数据, 比较和评估了中国气象局陆面同化系统 (CLDAS) 以及全球陆面同化系统 (GL-DAS) 的四个陆面模式 (CLM、Mosaic、Noah以及VIC) 的土壤湿度表层产品, 主要结论如下。

(1) 就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而言, 中国东部地区的土壤湿度呈现东南和西南较为湿润, 而西北较为干燥的空间分布特征;五个陆面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结果均能够反映这种分布状况, 但是在河套地区都出现了高估现象;从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偏差的分布来看, CLDAS的表现最好, 主要问题是对于土壤湿度存在轻微的高估,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 从区域尺度的土壤湿度模拟状况来看, 在五个分区中, CLDAS仅在江淮地区略差于VIC模式, 在其他四个分区, 均好于其他四个模式;CLM在GLDAS的四个陆面模式中表现得最好, 但是在模拟冬季冻土的土壤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Mosaic模式表现得最差, 尤其是在土壤较为干燥的西北和河套地区, 出现了与观测值负相关的现象。

以2012年中国区域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为依据, 对CLDAS的表层土壤湿度产品与GLDAS四个陆面模式的表层土壤湿度产品进行了比较, 证实了CLDAS在模拟中国区域土壤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可以应用于干旱监测和土壤湿度研究。

参考文献

[1] Chahine T M.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its influence on climate.Nature, 1992;359:373—380

[2] 马柱国, 符淙斌, 谢力, 等.土壤湿度和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地球科学进展, 2001;16 (4) :563—566Ma Zhuguo, Fu Congbin, Xie Li et al.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moisture and climate change.Advance in Earthsciences, 2001;16 (4) :563—566

[3] 林朝晖, 刘辉志, 谢正辉, 等.陆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大气科学, 2008;32 (4) :935—949Lin Zhaohui, Liu Huizhi, Xie Zhenghui, et al.Recent progress in the land-surface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studies.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32 (4) :935~949

[4] 朱乾根, 兰红平, 沈桐立.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气象学报, 1996;54 (4) :493—500Zhu Qiangen, Lan Hongping, Shen Tongli.Nume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soil moisture and surface albedo on climate of north part of China.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6;54 (4) :493—500

[5] 杜川利, 刘晓东, WU Wanli.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高原气象, 2008;27 (3) :463 —473Du Chuanli, Liu Xiaodong, Wu Wanli.CLM3-simulated Chinese soil moisture during 1979—2003 and its possible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Plateau Meteorology, 2008;27 (3) :463—473

[6] 李明星, 马柱国, 杜继稳.区域土壤湿度模拟检验和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中国科学 (D辑) , 2010;40 (3) :363—379Li Mingxing, Ma Zhuguo, Du Jiwen.Regional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 for Shaanxi Province using SWAT model validation and trend analysis.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 2010;40 (3) :363—379

[7] 熊明明, 陈海山, 俞淼.CLM3.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Ⅱ:土壤湿度.气象科学, 2011;31 (1) :1—10Xiong Mingming, Chen Haishan, Yu Miao.Simulation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over China and its validation PartⅡ:soil moisture.Scientia Meteorological Sinica, 2011;31 (1) :1—10

[8] 朱晨, 师春香, 席琳, 等.中国区域不同深度土壤湿度模拟和评估.气象科技, 2013;41 (3) :529—536Zhu Chen, Shi Chunxiang, Xi Lin, et al.Simul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oil mois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in China area.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41 (3) :529—536

[9] Wang W Xie P, Yoo S-H,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surface climate in the NCEP climate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 Climate Dyn, 2011;37 :1601—1620

[10] Nie Suping, Luo Y, Zhu J.Trends and scales of observed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in China.Advance in Atmosphere Science, 2008;25 (1) :43—58

[11] 孙丞虎, 李维京, 张祖强, 等.淮河流域土壤湿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异常关系的初步研究.应用气象学报, 2005;16(2) :129—138Sun Chenghu, Li Weijing, Zhang Zuqiang, et al.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features of soil humidity anomaly in Huaihe river basin and its relationship.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2005;16 (2) :129—138

微波成像资料同化研究进展 篇4

关键词:微波成像,资料同化,进展

0 引言

微波成像资料的同化一直是数值模式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国外利用微波成像资料进行同化最早采用的是先反演再分析的间接同化方法, 但是间接同化由于包含了反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误差, 使得观测误差来源复杂化, 并带有系统性偏差, 同化过程中产生背景与观测误差偏离正态分布较远等问题, 因此目前在微波成像资料同化中通常采用的是直接同化的方式, 研究表明直接同化的同化效果产生了一定的正影响, 使得数值预报准确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目前, 同化系统中主要应用的微波成像载荷有SSM/I, SSMIS和AMSR-E等。

1 国外研究进展

1.1 SSM/I

美国从1987年开始实施DMSP计划后陆续发射了搭载SSM/I, SSM/T和SSM/T-2的卫星, 提高了空间对地遥感探测的能力。全球资料同化系统 (GDAS) 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 (NCEP) 利用SSI三维同化分析系统对大部分的卫星数据进行了同化, 其中就包括SSM/I。对于SSM/I资料的应用, 一开始采用的是间接同化, Treadon[1]对SSMI反演的降水资料进行了间接同化, 研究表明加入同化资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当某些地区没有降水的时候就没有资料进入同化系统中, 此外Treadon发现采用间接同化大气可降水量 (TCWV) 会中断哈德莱环流。鉴于间接同化有这样的缺点, Okamoto通过实验发现相比间接同化海表面风速和大气可降水量, 直接同化SSM/I辐射率资料效果更好, 而且不会中断哈德莱环流。Jean-Deancois[2]采用SSM/I及TMI降水率资料和欧洲四维同化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 发现SSM/I和TMI对温带地区的降水预报都有很大的改进作用, 但相比较而言SSM/I的同化效果整体好于TMI。Okamoto[3]使用NCEP的GSI同化系统对SSM/I的辐射率资料进行直接同化, 并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剔除了受云雨条件影响的数据, 质量控制方案为: (1) 剔除亮温小于70K或大于320K的数据; (2) 剔除水平极化亮温减去垂直极化亮温大于2K的数据。云检测方案为: (1) 19GHz、22GHz、37GHz和89GHz各通道的云中液态水含量分别超过0.35kg/m2、0.27kg/m2、0.10kg/m2和0.024kg/m2时, 剔除该数据; (2) 观测场与背景场之差如果大于对应通道的特定观测误差, 予以剔除。表1列出了各通道的云中液态水含量临界值和观测误差临界值。同化结果表明, 热带地区和北半球的降水量得到了一定增加,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有轻微减小。总体而言, SSM/I资料的加入提高了全球预报技术, 尤其是测量热带地区200h Pa的风矢量误差, 并且在台风路径模拟方面也减小了误差 (表1) 。

1.2 SSMIS

目前, 在DMSP计划中, SSMIS取代了SSM/I, SSM/T和SSM/T-2, 实现垂直探测和成像遥感的有机结合, SSMIS在SSMI通道频率调整的基础上增加了17个通道。Kazumori[4]等利用日本气象厅全球数据同化系统, 对SSMIS南半球500h Pa高度数据进行低分辨率 (TL319L60) 同化试验, 发现预报时间为一天时, 加入SSMIS数据效果全面好于不加入SSMIS, 而预报时间为3、5、7天时, 加入SSMIS资料的绝大部分效果都好于不加入, 表明SSMIS资料能够显著地改善预报的准确性, 下一步计划采用日本业务系统进行高分辨率 (TL959L60) 同化试。Okamoto等研究发现经过偏差订正后SSMIS数据质量和SSMI非常相似, 他们采用了和SSMI相同的质量控制和云检测方案, 同化结果表明对分析850h Pa温度和大气水汽总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同化SSMIS资料, NOAA还发展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云检测方案: (1) 观测场与没有经过偏差订正的背景场的差值大于等于3.5K时, 予以剔除; (2) 第2通道 (52.8GHz) 与经过偏差订正的背景场的差值大于1.5K时, 剔除12—16通道 (19V/H, 22V, 37V/H) 数据; (3) 云中液态水含量临界值剔除方法, 具体数值不同于SSM/I (见表2) 。可以看出, 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对非成像通道数据的利用, 更具准确性。NOAA的全球预报系统同化SSMIS资料后, 对提高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水平产生了较小的正效果。Bell[5]等基于Met Office, ECMWF, NCEP和NRL四个业务数值预报中心对DMPS-F16的SSMIS成像资料进行同化, 结果显示在南半球产生了正影响, 1—4天的海平面气压预报误差减小了0.5%-2.5% (表2) 。

1.3 AMSR-E

AMSR-E微波成像仪与SSM/I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四个低频通道, 即6.9GHz和10.6GHz (双极化) , 而低频通道对地表和海表面的气象要素非常敏感, 因此研究人员针对这两个低频通道在同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开展了许多工作。Kazumori[6]发现同化AMSR-E资料对海表面风速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6.9GHz和10.6GHz垂直极化通道对海温非常敏感, 在高风速的条件下, 6.9GHz和10.6GHz的水平通道敏感性迅速变大, 同化AMSR-E资料对台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进行模拟, 发现在所有天气条件下AMSR-E的风速数据都使得分析场中的表面风速增加, 并增加了台风中心的强度和最大风速, 提高了台风的预报水平。此外, Kazumori还发现在同化系统中加入AMSR-E资料使得数值模式对于降水的模拟更接近实际观测情况, 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案和云检测方案和Okamoto对于SSMI的方案相似, 具体数值见表3。

在微波成像资料的同化研究过程中, 许多和同化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也同步得到了快速发展。譬如, NCEP针对AMSR-E的低频通道设计了一个新的微波海洋辐射模式, 应用于CRTM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 研究发现新的海洋辐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从AMSR-E辐射率资料中获取海表面信息,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海洋辐射模式对南半球的正影响更加显著[6]。

2 我国研究进展

我国在微波成像资料同化方面起步较晚, 对于微波成像仪, 利用AMSR-E进行的研究较多, 但对SSM/I和SSMIS等其他微波成像仪研究很少。例如郑祚芳等[7]针对卫星观测资料具有水平分辨率高, 观测面广阔, 测量误差易于掌握等优点, 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应用情况, 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付秀丽等通过研究发展一个数据分析方法, 判断AMSR-E亮温同化系统土壤水分的预报误差[8]。史小康等利用AMSR-E亮度温度资料, 估算了高原东北部的土壤湿度值;还利用耦合了Noah陆面模型的WRF中尺度模式WRF-Noah, 结合牛顿松驰逼近同化法对AMSR-E估算的土壤湿度进行了同化试验[9]。皇群博设计了一个一维+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的流程, 并将其应用于云水污染的SSM/I资料的同化, 发现结果好于不加入受云水污染的SSM/I资料[10]。对于我国自主研发的MWRI微波成像仪, 陆其峰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系统对FY-3A资料进行了同化研究, 结果表明同化FY-3A数据对预报准确度有一定改进[11]。

3 总结

语言同化 篇5

策略一:全面探寻已有固定观念

同化学习就是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作为固定点来吸纳、同化新概念, 这些相关概念就是固定观念。因为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丰富的, 因而与所学新知相联系的固定观念应该是多样的。同一新知的学习, 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固定观念。这些固定观念从学习时间上来说, 有的离新知比较近, 有的离新知比较远;从外在特征上来说, 有的比较外显, 有的比较内隐;从清晰程度来上说, 有的比较明朗, 有的比较朦胧;从同化作用上来说, 有的比较强, 有的比较弱。

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的固定观念, 在概念教学中, 首先要全面分析同化新概念的固定观念, 由近及远, 由显性到隐性, 并预测其在新知学习中的同化作用, 以其同化作用的强弱为主要依据, 抓住重点, 兼顾其他, 组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 受感知觉中强刺激的影响, 人们常常将离学生比较近的、比较外显的、比较明朗的观念作为固定观念, 而忽视甚至漠视因时间的延长、记忆的衰退或条件的内隐而变得模糊, 但同化作用却比较强的固定观念。例如, 对于小数来说, 人们很快能将刚学的十进分数作为它的固定观念。但是教学实践表明, 如果仅仅用十进分数作为固定观念, 教与学总免不了肤浅和生硬。再仔细深究我们就会发现, 小数其实是人们对整数的一种仿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显然, 整数不带分母的简便书写特性也是小数的固定观念之一。此外,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我们不难发现, 这是缘于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十进制计数法也应该是它的固定观念之一。只是“满十进一”的思想十分隐蔽, 是一种隐性的固定观念,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这种观念学生很少用语言表达, 但却经常不自觉地在使用, 应该说这个固定观念缄默而稳定, 对理解小数产生, 同化小数概念及其运算, 都具有极大的作用。

对于这些同化作用特别强, 但外在朦胧而隐蔽的固定观念, 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掘, 而且要尽可能通过复习、重组、改造等方式使之显性化, 并使其具有更合理的同化结构。可以说, 多种固定观念的多重联系, 使学生对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获得了通透的理解, 有效地促进了小数概念的同化学习。

策略二:架构立体的同化模式

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概念同化应该有三种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学习模式各有特点:下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并列结合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相关观念的潜在的吻合因素即“同构态”, 并将这种相同的结构抽象出来, 因而并列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迁移;而上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提升。相比较而言, 下位学习的进行比其他两种学习形式要容易一些, 因为演绎性获取相对来说要比类比性获取和归纳性获取更省时、省力, 且易于保持。

由于数学概念逻辑联系的多样性, 概念同化的三种学习模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既有分别, 更有联系。在概念同化学习中, 同一概念的学习往往不能仅靠其中一种模式完成, 而必须综合采用两种或三种模式同时作用才能完成。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可以把各种模式之长有机组合起来, 构建最牢固的认知“脚手架”, 最大限度地放大已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内驱力, 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教学小数概念, 如果将小数仅仅与十进分数相联系, 小数概念的同化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显然这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而且是一种一对一的转换式的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将小数不仅与十进分数, 而且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建立起联系, 那么同化的模式应是这样的, 可用下图表示:

从左面的图式可以看到, 引导学生建构小数概念, 可以先利用整数的写法和十进分数两个观念的组合, 初步建构小数, 这是一种组合式的并列结合学习;初步认识小数后, 再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和小数, 感悟其共同点———都遵循十进位值制, 理解正是它们都遵循十进位值制, 十进分数才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 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这样又使学生将新学的小数概念纳入已经十分熟悉且概括性、包摄性更强的十进位值制的思想之下, 这又是一种相关下位学习。显然, 通过下位学习, 能使学生对小数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来看, 学生有效同化小数概念的模式应该是并列学习和下位学习的有机组合。其实在前文所列举的教学准备片段中, 在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联系的同时, 笔者又通过引发学生的类推猜想, 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不易注意的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变单一的并列转换学习模式为网络化的并列组合学习, 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旧概念的“同构态”, 使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知实现一种结构性的迁移, 进而顺利地从购物情景拓展运用到例题的测量情景中。

策略三:逐级提升同化水平

概念同化的本质就是揭示新旧概念的联系。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活跃。因此, 小学数学概念同化学习中, 新旧概念联系的复杂性、抽象性决定了学习者对新概念的精确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 像概念形成一样, 也应该遵循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

例如, 引导学生认识小数,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特别是对其中蕴涵的十进位值思想的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需要引导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一种渐进式的转换和提升。具体来说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1.情景感知。生活中有两种情况经常用到小数, 这就是购物情景和测量情景。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 教材从测量的情景引入, 引导学生将测量的结果即不足1米的课桌的长和宽, 先用整数表示, 再用分数表示,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如果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 应该是购物的情景学生更为熟悉, 积累的数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 有必要在测量情景前增加购物的情景, 以此为切入点。像前文列举的准备性教学片段中所述, 通过猜想类推, 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经验实现对小数的自主建构:小数与十进分数等值, 它也是对整数形式的一种仿写。接着, 引导学生把购物情景中获得的认知迁移到测量的情景中;然后, 借助两种不同生活情景的启示, 初步建构纯小数的位值雏型;最后再返回到购物的情景, 以纯小数为基础, 建构带小数的位值雏型。相机完成教材中“想想做做”第2、4题, 初步形成关于小数的数感。

2.数形结合。《九章算术》日:“析理以辞, 解体用图。”古往今来, 数与形密不可分。数形结合具有双向性, 一方面“以形助数”———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来阐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形为手段, 数为目的;另一方面, 以数助形———借助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来提炼事物 (图形) 的本质, 数为手段, 形为目的。显然, 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 给学生提供了实际生活情景后, 可以采用以形助数的手段, 对小数位值雏型进行形象的解剖和精确的刻画, 使小数位值雏型转化为直观的位值模型。教材中“想想做做”第l、3、5题等练习, 提供米制直观图以至脱离了具体量的正方形图、数轴图等, 这些都是为学生理解小数提供丰富的直观支撑, 使学生形成有关小数的清晰表象, 为概念的抽象概括提供坚实的基础。

3.抽象概括。在学生根据米尺图、正方形图填写好有关的分数和小数后, 引导学生归纳纯小数的本质属性:不管是l元、1米、1个正方形……只要平均分成10份, 那么十分之几都可以用零点几表示;反之, 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在学生填写完数轴上的小数后, 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明确:数轴上0-1之间都是零点几;1-2之间都是一点几;2-3之间都是二点几……从而深化理解带小数的意义。

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过程, 但是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建立, 不是一种简单空洞的逻辑链接, 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个生动丰富的学习过程:情景感知———数形结合———抽象概括。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概念真正在已有的概念体系中“落脚”, 获得心理意义。

策略四:同化与分化有机整合

奥苏贝尔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渐近分化的原则。该原则主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明确新旧知识的区别, 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协调整合。因此,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心理建构还应该是一个从同化到分化的过程。当然,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这种分化应该是与其对立面———同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在概念同化过程中, 如果说同化是寻找新旧概念的共同特征, 那么分化就是辨析新旧概念的区别特征。同样, 对小学生来说, 这种分化也应该是渐进式的。例如, 在引导初步认识小数后, 可以通过如下两个层次的设计逐步实现新旧概念的精确分化。

1.联系具体量析数。例如对于36.6℃来说, 要使学生明确, 同样是“6”, 前者表示6℃, 而后者表示6/10℃。

2.析抽象的数。先出示现代使用的小数, 如768.6, 然后由近及远, 出示远古使用的小数, 如6 7 85|4 76 3等, 让学生辨析小数部分位值与整数部分的异同, 将数学史的介绍与对小数的位值辨别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能实现小数与整数位值意义的分化, 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中英文报刊标题的同化趋势 篇6

中英文报刊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 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其新闻报道的结构形式和写法各不相同, 而具有“点睛之效”的标题自然也呈现出迥异的特点。

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不同特色

中英文新闻标题都具有提示或浓缩消息要点的作用, 这是它们的共性, 但对比诸多的中英文标题, 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各有特色。首先, 中文标题多为多层式, 不仅有主标题, 标出新闻中最新最重要的事实, 还附之以引题或称眉题来交代事实背景, 烘托气氛, 并在主标题之下配以副题, 补充主标题之不足。主标题一目了然, 独立成句;引题和副题也各有分工, 前者主虚后者主实。相比之下, 英文标题只是新闻主体的“梗概”, 其形式比中文标题简单, 较多采用单层式, 较少采用引题和副标题。其次, 中文标题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精华内容方面倾向于“全面性”, 着眼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囊括新闻内容, 全文概要尽现于标题。而英文标题在揭示新闻内容方面远没有中文标题那样的深度与广度, 英文标题采用的是“重点化”, 更着力于以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某一点或方面来吸引读者。根据张健在2004年7月8日至7月10日对《人民日报》、《文汇报》、《泰晤士报》、《今日美国》4家报纸所做的抽样比较, 《人民日报》和《文汇报》所使用的两个要素以上的新闻标题比两份英文报纸多, 达到39比7;而《泰晤士报》和《今日美国》的单要素标题要比中文报纸多, 达到28比8。由此可见, 中文标题通常比英文标题包含更多的要素。再者, 英文报刊新闻标题几乎从不以动词开头, 同时为力求报道内容的准确性、语言文字的简洁度和文章结构条理上的清晰感, 即遵循所谓的ABC原则, 英文报纸很少在标题中使用形容词或副词。与之相反, 形容词和副词在中文标题中却频频出现, 中文报刊也常常偏爱使用动词来引出一条标题。此外, 二者还有其他诸如时间表述、编排形式等方面的差异,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 中英文新闻标题各有千秋。

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同化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文报刊不断发展,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整, 其整体编排吸收了诸多西方媒体英文报刊的经验, 其中中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变化尤为显著, 融入诸多新的元素, 并由此形成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同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直白化。从历史上看, 中文报纸的新闻标题,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繁到精, 再到多样化的演变过程。过去出于追求工整对仗的目的, 硬生生添加在新闻标题中的各种各样华而不实的修饰语, 在今天的中文报纸上正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相反, 从不同角度用新闻事实来说明问题的方式被普遍采纳。除了多行式标题外, 中文报刊还经常采用修饰语少、简单明了、在英文标题中常见的单行式标题, 努力使每一个词都实实在在, 有确凿具体的含义。事实上, 具有直白化特点的单行式标题正逐步成为中文报刊编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标题种类之一, 中文标题的这一特点, 在国际新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如今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下, 求短、求浅、求表现形式的新颖力度成为人们对新闻标题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 读者才可能从学习和工作的疲惫和麻痹中被激活, 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重点化。之前, 中国新闻标题一向倾向于“全面性”, 以高度凝练、概括见长, 着眼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囊括新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超微型新闻”, 读者只需一览标题, 即知全文概要。而英文标题则相对趋于“重点化”, 只抓一点, 不计其他, 为读者留下充足的阅读空间, 客观上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悬念感, 调动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也增加了标题制作的灵活性。这种“部分事实标题”的独特魅力使之在中国国际新闻等版面上也越来越多地被启用, “重点化”已成为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共同特色。

中英文标题趋于同化的原因

新闻的信息传播作用。为顺应商业信息传递的需要, 报刊首先诞生在欧洲大陆, 不论是15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手抄小报, 还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诞生于英国的印刷报纸, 从一开始就注定以信息传递为主要作用。反观中国, 真正意义上近代报纸的出现是在19世纪, 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 报纸自诞生之日起, 就肩负着更大的宣传思想的使命, 直到新中国成立, 报刊依然被视作政府的宣传喉舌, 这自然要求中文报纸新闻标题承载更多的内容, 用引题说明意义几乎成了中文新闻标题制作的一条不成文的准则。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经济生活日益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报刊日益显现出其大众化或大众性的特点。基于这种变化, 中文报刊从业人员的新闻观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 他们重新确立了新闻传递信息的首要任务, 于是一些不必要的意义表述、华而不实的辞藻越来越为新闻编辑所摒弃。中国报刊的新闻标题正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作用, 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迅速锁定自己所需要阅读的新闻, 更快、更准确地获得信息。

时代的客观要求。进入全球化信息时代后, 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随之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们处于信息的包围之中, 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接收越来越“快餐化”。现代中国人几乎很少有人能将一份报纸从头看到尾, 更多的人拿到一份报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标题, 即成为所谓的“标题受众”, 这些读者并不在意新闻标题对仗是否工整、文采是否卓越, 他们看重的是手中的报纸能否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要的信息。如今, 新闻传播正逐步进入“读题时代”, 新闻标题能否简洁、醒目地抓住读者的视线, 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 传统的面面俱到的多行式标题就显得过于繁琐, 逐渐被摒弃。删繁就简, 以简明扼要、立意新颖、精辟动人的文字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 出色地担当“向导”任务, 使读者一览而知其大概, 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新闻内容已成为时代对新闻标题的客观要求。

商业化运作模式的要求。中国在成为世贸组织 (WTO) 成员的同时, 也引入了媒体竞争。商业化运作模式使今天的媒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跃, 也越来越珍贵。为了迎合广大读者的“看书看皮, 看报看题”的快节奏心理,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编辑们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做足了文章, 千方百计地使新闻标题既达意醒目, 又快捷有效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 英文报刊某些标题的优势更加凸显。一方面, 英文报刊的单行式标题制作显然比中国报刊编辑所青睐的对仗式标题制作来得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 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报纸越来越强调标题的信息应有所保留, 只把最富冲击性的内容展示出来, 吸引读者往下读。在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当今媒介竞争中, “事实标题”自然便成为当代中文报刊的新宠。

中英文标题的同化趋势, 自然有英文报刊对中文报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媒介自身内在文化的自我更新的结果, 是其树立全球视野、顺应时代潮流、服务读者、发展自己的结果。事实上, 传统中文标题形式多变、信息量丰富、言简意赅的优势依然在中文报纸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仍是英文所望尘莫及的, 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不可能割舍的。中文标题的西化是中国媒介摒弃狭隘的民族眼光、融入英文新闻标题之长, 而又张扬中文自身特色的勇敢跨越。它所带来的这种新的标题语体方式, 为中华民族文化更畅通无阻地与其他语系进行沟通与交流打开了一条通道, 有了这条通道, 我们的信息、我们的声音会更远更真切地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张健:《报刊英语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2].左克:《标题鉴赏录》,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3].彭朝丞:《新闻标题制作》,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年版。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年版。

语言同化 篇7

各门艺术之间的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的类似关系, 是人们用某一种艺术品去创造另一种艺术品, 这种艺术品最终又与它想要创造的另一种艺术品归并在一起时显示出来的, ---也就是当人们把某一种艺术品看作是某两种艺术品的结合物时显现出来的。同化原则是苏珊.朗格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艺术的

同化原则, 苏珊.朗格认为这一原则对于各门艺术的交叉关系, 普遍适用。由此可以看出, 所谓艺术的同化原则, 首先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交叉关系;二、无处不在。由此可以得知, 同化原则是两门或以上艺术在交叉关系的作用下, 对这种无所不在的交叉关系以一定的标准将这两种艺术或几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准则。但是, 从此后的阅读中可以发现, 朗格所说的这种同化原则, 并不仅仅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艺术的简单结合, 她所指的“同化”里, 必须有一门艺术是处于强势位置, 也就是一门艺术遮盖或者吞并了另外一种艺术, 使其暗含与强势一方的耀眼光芒之下, 进而组合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而被吞并的那一方, 也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独立表现的能力。

从前文得知, 朗格的艺术的同化原则观点, 并不是两种或多种艺术的简单叠加或均等结合, 而是一种艺术吞并另一种的有侧重点的结合。那么, 在艺术结合的同时, 就必须对这种同化原则严格要求, 谨慎应用。每一件艺术作品, 都属于其所在的特定艺术种类。因此, 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 若要结合, 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混合, 而是经过精细、严谨的同化, 融为一体。这样一来, 最后形成的艺术品种, 除了某一种之外, 其它艺术品就会因“被同化”而失去原有的独立性。

至于其余的艺术品失去原来的独立性的程度以及被同化的力度, 都要服从艺术的同化原则。众所周知, 音乐艺术在其最初源起、产生以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常易与其他艺术结合, 例如曲调与诗歌结合产生歌曲, 音乐与戏剧结合产生歌剧, 标题音乐与文学、甚至美术等种类的艺术结合在一起。朗格认为, 这样一来, 就

存在艺术媒介的所谓“纯化”问题。比如歌曲, 我们说歌曲是音乐与歌词、诗歌的结合, 那么, 音乐与诗歌这两者究竟谁是主导?究竟是音乐吞没了诗歌还是诗歌占据了音乐的上风?因此, 艺术的同化原则必须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国的正义前所未有的速度的向前发展着, 一首首主旋律作品, 就像是一只只响亮的号角, 为前进中的中国的呐喊和助威。作为主旋律歌曲的演唱来说, 情感的表达无疑是重中之重。没有情感的演唱, 也就没有了灵魂。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 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给更多的人以启示和借鉴。

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时, 朗格列举了诗歌与曲调结合的实例来说明艺术的同化原则是如何起作用的。当某一首美妙的诗被谱上曲子时, 就会发生这种艺术同化的情形。诗歌和音乐结合, 如果产生了一首优美的歌曲, 人们往往会自然地把这种完美的效果归功于音乐的高超处理与诗歌的优美完善, 认为两者都发挥了作用。但是朗格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当诗歌与音乐结为一体, 进入歌曲时, 原本作为一件独立艺术作品的诗歌就不复存在了, 它所包含的词汇、内涵、语句、声音、诗歌形象等, 都统统变成了音乐元素。同时, 朗格也指出:一首诗的词句, 大合唱中圣经经文的引喻, 喜剧、悲剧的人物事件, 当被音乐运用时, 也就成了音乐的成分。此外, 朗格认为同样的道理也使适用于音乐和舞蹈。在正常情况下, 当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结合在一起时, 一般总是音乐被舞蹈所吞并, 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作品出现。

以上朗格的关于艺术同化的原则, 个人认为受到了她关于“音乐是种时间的幻象”理论的影响。朗格认为, 艺术品, 特别是像音乐这样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任何原型的艺术品, 是现实世界之外的“虚幻物”。同时, 朗格承认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同绘画艺术相比, 音乐艺术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显示了它的虚幻性。这种虚幻性在音乐中体现为一种虚幻的时间, 音乐就其存在方式的本质而言, 是一种“时间的幻象”。因此, 当诗歌与音乐结合时, 苏珊.朗格认为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种音乐的时间幻象, 是纯粹音乐想像领域中的虚幻物, 而不是文学的幻象, 所以当诗歌与音乐相结合时, 音乐的曲调吞没了歌词, 这首歌曲便不再是诗歌, 而是音乐。

论述至此, 或许大多数读者会认为朗格对于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时, 服从的艺术同化原则即是某一方必然吞并或者被吞并。实则不然, 书中最后一段中朗格指出:在普通的情况下, 音乐能吞并歌词以及吞并那些构成歌剧的情节, 还能吞并清唱剧或歌曲;而舞蹈则能同化音乐。然而这些原则却不是永远固定的, 因此, 得出了唯一安全的论断只能是: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基本幻象, 与这种基本的幻象相比, 其他任何种类的虚幻形象都是次要的。换言之, 实践中的艺术艺术同化原则, 并不是固守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这门艺术特有的基本幻象而定, 因为, 对于基本幻象而言, 其他的虚幻形象都是将要被吞并、被同化的一方。由此可见, 朗格在论述观点时的严密性。总之, 音乐在与其他艺术结合时, 需服从一种艺术的同化原则。在朗格看来, 这种艺术同化原则有它所针对的特指性, 也有艺术形式中的特殊性。至于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原则才能够让音乐与其他艺术更加完美的结合, 个人认为, 还是应该交由艺术的创作者根据特定情况去选择, 让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去用心领悟。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3].于润洋:《现代西方哲学导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上一篇:系统设计应用下一篇:处方筛选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