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观念(共9篇)
绿色观念 篇1
摘要:21世纪世界进入了绿色时代, 环境问题更加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在当今时代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为了实现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我们必须树立浓厚的绿色营销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绿色营销,创新
一、绿色营销概念提出的由来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当今社会环境破坏、污染加剧、生态平衡、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观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伴随着各国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 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绿色工厂、绿色商店、绿色商品、绿色消费等新概论应运而生, 在这股浪潮的强烈冲击下, 绿色营销观念便伴随其相应产生, 使21世纪的世界走向了绿色时代。
绿色营销观念是社会营销观念的延伸与发展, 在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种目标的统一中, 更充分、更长远、更开放的追求社会利益, 注重对社会的宏观贡献, 更重视环保运动所造成的全球性绿色力量的影响, 带有更浓的绿色。绿色营销观念代表了以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开发绿色产品, 树立绿色品牌, 开拓绿色市场, 已成为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绿色营销的新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的客观必然性
人类文明是在人们不断作用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基础上的进步, 但人类真正关注环保问题却是在产业革命以来“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空前繁荣与进步之后。世界各国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在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 开展了一场“绿色革命”。这场革命, 也给公司和企业带来了一个绿色的挑战, 即如何寻找面对环保问题所需要的一个真正的市场机会。能否很好的面对这个历史性的挑战, 对公司和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方面, 国内的海尔集团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生产绿色无氟冰箱, 登上了历史的快速列车, 顺利地打入了欧洲市场, 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此可见,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不仅势在必行, 而且时不我待。
绿色营销观念坚持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是继营销观念为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的根本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升华。作为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和未来营销环境的绿色因素和消费者的绿色意识, 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以绿色观念为指导, 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赢得社会敬重和顾客认可, 以绿色营销策略的实施赢得市场, 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和新经济时代, 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素质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竞争对手扩大化等方向发展, 企业的经营如何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赢得更广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 跟上时代的脉搏, 绿色营销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发展绿色营销的几点浅见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强化绿色意识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整合生产、营销过程中必须充分顾及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 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等, 因此, 所有员工必须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 以良好的社会道德准则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商品和服务。每一个消费者都以绿色文化作为价值观, 以消费者的绿色营销为中心和出发点, 从保护个人与他人健康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实行消费, 为保护生态环境在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而采取健康的理性的消费方式。
2、广纳绿色前沿信息, 制订切实可行的绿色计划。
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内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有关的环保法规、绿色产品的标准, 积极主动占领绿色消费品的制高点。我国部分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对国外相关国家的绿色标准和环保法规的准确了解, 缺乏前瞻性, 因而蒙受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因此, 为了避免商业风险, 必须注重收集绿色信息, 制订绿色营销计划。只有把绿色信息工作做到位, 才能牢牢掌握绿色市场的主动权。
3、将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 在防污染、回收再利用、节能低耗等方面有技术突破, 有产品创新,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的同时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4、开展绿色促销活动, 形成绿色消费蝴蝶效应。
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观念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 促进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要开展积极的绿色促销活动, 通过绿色广告、绿色公益活动、绿色产品展示等多方位、多渠道进行宣传, 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更加科学合理, 引起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共鸣, 形成绿色消费蝴蝶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新荣《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影响因素与实施战略》经济管理2005
[2]兰苓《市场营销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第2版
[3]李中梅《浅谈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创新》现代商业2008
绿色观念 篇2
绿色建筑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此后日渐为人们所接受,如今已是建筑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建筑虽说是近几十年提出的“新概念”,但就中国古代建筑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因此今天的“绿色建筑”绝不是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及文化的否定,而是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果完全撇开古代建筑的历史经验,那么,建筑将成为了无源之水或者无本之木。
假如以当代建筑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建筑,显而易见,大多数古代建筑(除了贵族王室的寝宫和富人商贾的宅邸) 都可称为绿色建筑,或者说是准绿色建筑。比如中国的生土建筑,其墙坯、灶台等都由生土夯造而成,在建筑失去使用价值时可以进行废物利用。这是基于材料的绿色概念。而中国古建在空间,人与建筑的关系方面同样处理的非常绿色。如坡屋顶的使用等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的绿色概念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重要点。一是朴素的绿色概念,二是有利于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概念。
绿色观念在园林建设中的渗入 篇3
关键词 园林建设;绿色观念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46-2
1 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
1.1 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需求
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态建设的发展,它与我国社会主流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一方面让物质文明得以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在提醒我们,需要从生态的视角来解读社会文明,促使人类更好地进步。生态,即和谐,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说,绿色观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发扬是社会生态建设的终极意义所在,是当代人们所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我们只有遵循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需要,才能够实现文化与社会的融合,让人类更好地生存[1]。
1.2 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色观念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这里的绿色观念是一种被高度抽象化了的理念,归根到底是一种和谐的观念。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人与自然的共同参与是一种高度文化化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是重大的。
1.3 突出园林的保健特色和效用
园林具有较强的保健特色和效用,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从狭义的一方面说,绿色的园林文化能够对人们的视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广阔壮观的园林文化也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心灵;广义上说,绿色化的园林设计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需求,是人们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这是绿色化的园林设计的重要作用。
2 在园林建设中的渗入
2.1 绿色布局:合理地选择地址和结构
在园林的布局、结构、地址上要体现出绿色的观念,一方面好的结构和布局能够给人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放松了人们的心情;另一方面,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合理的构思和布局就会产生好的风水,对于园林本身都是由好处的。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2.2 绿色植物:合理选择自然植物的种类和数目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园林的面积和范围的大小来合理选择自然植物的种类和数目,如果园林的面积较小,则不必要选择过多的自然植物来点缀,否则就会给人纷繁错乱的视觉效果;面积较大的园林则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当扩大绿色植物的规模和数量。对于自然植物的种类的选取,最好是要和区域的精神主调相配合,小桥流水需要配合优雅的植物,历史风云则需要坚贞刚烈的植物,这样才能够实现文化基调的互相配合,带来强烈的效果。
2.3 绿色内涵:体现出和谐的人文主义教化意义
园林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既要有自然的景观同时还要有文化的内涵,园林说到底就是一种情感和美学的凝结。人文主义情怀正是绿色内涵在园林建设中需要体现的情感,园林内部各个景观的配置,体现的正是一种历史感较强的文化基调,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的享受,或者视觉上的震撼;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上的教化意义。通过这种绿色化的内涵,让人文主义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化人们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都是绿色内涵的集中体现。
3 结语
绿色观念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观念,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是社会生态化建设的根本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强调了园林本身的保健功能。从园林设计的布局、选址和结构出入手,体现绿色化的布局;同时自然植物种类和数量的选择也要实现绿色化,整个园林要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绿色观念是一种被抽象化了的和谐理念,它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势必能够为园林设计的突破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 张柳.生态视域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绿色观念在园林建设中的渗入 篇4
1.1 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需求
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态建设的发展, 它与我国社会主流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一方面让物质文明得以极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又在提醒我们, 需要从生态的视角来解读社会文明, 促使人类更好地进步。生态, 即和谐, 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说, 绿色观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发扬是社会生态建设的终极意义所在, 是当代人们所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我们只有遵循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需要, 才能够实现文化与社会的融合, 让人类更好地生存[1]。
1.2 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色观念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里的绿色观念是一种被高度抽象化了的理念, 归根到底是一种和谐的观念。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 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 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 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 是现实生活的实景, 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人与自然的共同参与是一种高度文化化的结晶,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是重大的。
1.3 突出园林的保健特色和效用
园林具有较强的保健特色和效用, 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 从狭义的一方面说, 绿色的园林文化能够对人们的视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同时广阔壮观的园林文化也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 丰富人们的心灵;广义上说, 绿色化的园林设计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需求, 是人们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这是绿色化的园林设计的重要作用。
2 在园林建设中的渗入
2.1 绿色布局:合理地选择地址和结构
在园林的布局、结构、地址上要体现出绿色的观念, 一方面好的结构和布局能够给人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 放松了人们的心情;另一方面,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 合理的构思和布局就会产生好的风水, 对于园林本身都是由好处的。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 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 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 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 整合为一体。
2.2 绿色植物:合理选择自然植物的种类和数目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 根据园林的面积和范围的大小来合理选择自然植物的种类和数目, 如果园林的面积较小, 则不必要选择过多的自然植物来点缀, 否则就会给人纷繁错乱的视觉效果;面积较大的园林则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当扩大绿色植物的规模和数量。对于自然植物的种类的选取, 最好是要和区域的精神主调相配合, 小桥流水需要配合优雅的植物, 历史风云则需要坚贞刚烈的植物, 这样才能够实现文化基调的互相配合, 带来强烈的效果。
2.3 绿色内涵:体现出和谐的人文主义教化意义
园林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既要有自然的景观同时还要有文化的内涵, 园林说到底就是一种情感和美学的凝结。人文主义情怀正是绿色内涵在园林建设中需要体现的情感, 园林内部各个景观的配置, 体现的正是一种历史感较强的文化基调, 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的享受, 或者视觉上的震撼;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上的教化意义。通过这种绿色化的内涵, 让人文主义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人们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 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这都是绿色内涵的集中体现。
3 结语
绿色观念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观念, 绿色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 是社会生态化建设的根本需求, 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同时也强调了园林本身的保健功能。从园林设计的布局、选址和结构出入手, 体现绿色化的布局;同时自然植物种类和数量的选择也要实现绿色化, 整个园林要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绿色观念是一种被抽象化了的和谐理念, 它在园林设计中的渗入势必能够为园林设计的突破注入新鲜的血液。
摘要:园林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 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 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体现绿色的观念, 从根本上保证了园林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绿色生态的观念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理念, 将绿色观念渗入到园林的设计过程中, 实现自然景观的生态化发展,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园林设计的发展, 让它与时代更好地相融。以园林设计的绿色化为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力求为绿色观念的渗入提供更好的思路。
关键词:园林建设,绿色观念
参考文献
绿色观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篇5
【关键词】 绿色观念 美术 教学 渗透 心灵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010-01
绿色观念是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提出的,要想实现绿色观念的渗透,就要从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探讨,下面笔者将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探讨和分析。
1. 优化教学环境,创造绿色、活跃的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进行过精辟的阐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人文,交融生‘绿’。”要不断地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出绿色、活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来一种民主性。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其灵活的特点需要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2. 由知识传授向着心灵的启迪教育转化
中国绘画欣赏一章,无论是古代人物画、古代壁画、古代山水画、古代花鸟画、现代人物画、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等,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单纯地去学习绘画的技巧和方式,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和感悟,比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用线均匀、细劲、圆润,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这种以形写神、含蓄又文雅的画作,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恬淡、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态态度,这也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教化,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又如林风眠的现代山水画《鸡冠花与水果》这幅画,意境优美、宁静祥和,寻求一种极值的美和意蕴。色泽的搭配和甜雅的气氛相互融合,是美的终极所在。欣赏这幅画,就要教会学生寻求内心的安宁,在社会普遍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学会坚守自我,不能一味地追求享受和热闹。
3.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尊重个性的发挥和创造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地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对于高中美术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美术作为一种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艺术发展的结晶,在艺术发展史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古代、现代还是当代,美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服装设计、商品的包装设计、现代汽车造型艺术、室内的装潢艺术和平面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美术。美术是需要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科,也只有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不断地促使更好的作品问世。
4. 改变教师知识结构,拓展美术教学内涵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欣赏这两章中,陶器、瓷器、青铜器、织绣玉器漆器、陶塑、石雕、彩塑等等艺术品的鉴赏,这种精神性的产品反映的是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生活化的美学。例如舞蹈纹彩陶盒上面的三组舞蹈人图案,反映了最原始的艺术创作形式,理解这些器皿的价值和内涵,必须要能够结合我国的文化历史来展开探讨,如果没有起码的历史底蕴和历史知识,就不容易了解上面的基本内容,这对于美术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文学、历史、音乐、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美术知识面。
5. 打破传统思维习惯,广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现代主义绘画的时候,我们尤其是要广泛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谓的现实主义就是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典型,以此为内容并将它优化,进而上升为艺术的范畴。《呐喊》一画中色彩惨烈,人物形象因情绪而变形,表现出灵魂的不安与痛苦。又如《格尔尼卡》一画,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的视角来展开表现的,它们相互交叠、错落和切割,给人一种极度抽象的感觉,表现出了惊心动魄的悲剧情境。欣赏这样的画作,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美术作为一种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分析,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意识表达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思维习惯,实现个人在艺术上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提高美术修养。
6.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人性化的评价
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进行广泛地分析和探讨,不能只是一味地用分数来衡量作品的好坏,而应该从创作思路、绘画技巧、主题思想等各个方面来加以分析。美术是属于心灵的,同时也是属于灵魂的,这就需要在评价的时候从人性、人文等角度来进行分析,不能片面地进行评价和分析。另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不断地实现创作水平的提高,如果发现作品中出现问题,要通过委婉的方式进行批评和指正,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重塑信心,因为美术是属于灵魂和心灵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人性化教学是绿色观念渗透下的终极关怀。
7. 结语
绿色观念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观念,行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绿色需要(即环保需要)逐渐从隐性需要转变为显性需要,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绿色需求(即绿色消费需求)。绿色需求是生态化需求,是一种现实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利用绿色产品(或者不使用非绿色产品)来满足绿色需求的过程就是绿色消费(核心思想是消费活动不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以及相应的绿色营销等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绿色市场,为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环境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
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消费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总称,是面向未来、对当代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后代负责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是对西方消费主义消费模式和传统消费模式的扬弃,是消费模式升级的具体表现。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以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为先导,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动为根本,以国家的绿色法律和绿色政策为保障,以绿色科学技术(环保科学与技术等)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
从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后联合国建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至今已近20年,从2001年我国的“绿色消费年”至今也近10年,虽然绿色消费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绿色消费模式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何推动绿色消费模式的扩展和深化也成为实现科学发展所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群体作为正在接受系统化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具有接触和接受绿色消费观念的先天优势,更具有进行绿色消费行动的巨大潜力。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研究对于了解在全社会如何促进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扩展、如何将绿色消费观念转化为现实的绿色消费行动、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实证研究部分数据结果
2002年,司林胜等人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是: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知识不足以指导消费;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普遍比较淡薄,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绿色产品还没有成为大部分消费者购物时的特意选择,对绿色产品不了解、不信任是影响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产品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判别绿色产品的依据不科学,希望确实具有绿色效果是绿色消费者产品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仍然受产品价格的影响,消费者对所消费的绿色产品的满意度不高 [1]。
2005年,韩艳宾等人对武汉地区消费者绿色消费现状实证研究结果是:绿色消费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较以往有所加深,但还不够全面;绿色消费群体比较局限,绿色消费模式还未成熟;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满意度有所上升;消费者对绿色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中等偏高[2]。
2008年,李君等人对成都大学生绿色消费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是:成都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对绿色消费具体内容的认知度不够、对消费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从绿色消费行动来看,成都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健康度和环保度不高[3]。
2009年,钱明慧等人对北京地区绿色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是:消费者对绿色商品的认识不够,消费者对绿色商品满意度偏低,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4]。
2008-2009年,按照方便抽样原则,笔者针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30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模式的认识、期望和行为。调查活动实际发放问卷296份,收回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6份。
在对绿色消费认识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有89.9%的学生认为绿色消费中的“绿色”指“商品颜色不一定是绿色的,但消费过程中具备了环境保护意识或行动”。有60.5%的学生认为“不使用塑料袋收纳物品而改用非塑料袋是绿色消费行为”,有33.3%的学生认为“不使用塑料袋收纳物品而改用非塑料袋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非塑料袋的具体材料”。有38.8%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绿色消费行为”,有27.9%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电池的具体性质”,有19.2%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电池是集中回收还是分散回收处理”。有69.2%的学生认为“减少碳排放是绿色消费行为”,有18.1%的学生认为“减少碳排放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减少碳排放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84.8%的学生同意“消费绿色产品能够改善环境”。有83.0%的学生同意“绿色产品对身体有益”。有82.6%的学生不同意“绿色产品仅指绿色食品”。有82.6%的学生同意“绿色产品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有86.6%的学生同意“推行绿色消费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在对绿色消费期望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有84.8%的学生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我会购买绿色产品”。有81.2%的学生认为“我对产品价格很敏感”。在回答问题“如果绿色商品的价格是普通商品的价格的2倍,您会购买绿色商品吗?”时,有10.1%的学生认为“绝对不会购买,因为太贵了或其他原因”,有72.8%的学生认为“要是绿色商品比普通商品的质量明显好很多的话,那么我也许会购买”。在回答问题“购买相同品质的产品,相比较普通产品的价格,您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的最高价格”时,有21.4%的学生回答“和普通产品价格一样”,有47.5%的学生回答可以高“1~10%”,有21.0%的学生回答可以高“11~20%”,有6.9%的学生回答可以高“20%以上”。
在对绿色消费行动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在回答问题“您过去进行过绿色消费吗?如果有,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有多少次呢?”时,有5.8%的学生回答“从未进行过绿色消费”,有25.7%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但在过去1个月从未进行过绿色消费”,有36.2%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且在过去1个月进行过1-3次绿色消费”,有18.5%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且在过去1个月进行过3次以上绿色消费”。有76.8%的学生认为“目前购买绿色产品很不方便”。在回答问题“一周内,您购买您认为的绿色产品的次数”时,有10.5%的学生回答“从不购买”,有67.4%的学生回答“一到两次”,有14.9%的学生回答“三到四次”。在回答问题“您经常在哪里购买绿色产品?”时,有81.5%的学生回答“超市”,有3.6%的学生回答“绿色产品专卖店”,有1.8%的学生回答“绿色产品连锁店”。
2 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特点
综合上述实证研究部分数据结果和其他文献相关数据,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1 绿色消费模式尚未成为大学生主流消费模式
人类的消费模式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等模式的更替[5]。作为满足高层次需要的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尚未全面建成的条件下还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消费模式。从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大学生消费模式也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中国具体国情的约束,从整体看来还不是大学生消费模式的主流。认清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这个特点对于学校、企业和国家确定推动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努力目标和具体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2.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超前于社会
消费观念是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它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消费观念作为人们价值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后不易发生变化,能长期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敏感性、强信息流动性的青年群体,从总体上看对绿色消费的概念接受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出现绿色消费意愿和绿色消费倾向。前人研究已经证明,较年轻的消费者更加具有绿色消费倾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信息的能力和速度越快,对绿色消费认知度越高[6]。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想教育(指大学生在大学特殊环境里容易受到理想吸引和召唤),高校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学习消费上,受到现实问题的干扰相对较小。
2.3 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滞后于观念
虽然大学生群体有绿色消费基本意愿,但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行动水平落后于观念水平。高收入意味着消费者能承受由于支持环保运动、购买绿色产品而多支付的金钱,而大学生由于收到经济来源限制(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支持),因此从具体消费行动上看,在很多绿色产品的价格相对同类产品要高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的整体水平明显与其较高的绿色消费观念水平不一致。实际消费时价格因素成为主要考虑,绿色消费行动相对较少,绿色消费行动动力还不强烈。当然,在绿色市场上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绿色产品,国家很少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绿色消费鼓励政策,整个社会绿色消费环境还不成熟等也是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滞后于观念的重要原因。
3 对策建议
为了推广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根据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特点,从大学生绿色消费活动相关者角度看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1 大学生自身可加强主动学习,通过绿色消费行为体现社会责任感
绿色消费行为是一种体现人的道德观、责任感的外化行为,通过不断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绿色意识,通过具体直接的行动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对自己、对他人、对后代负责。
3.2 大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和大学生实现在绿色消费模式方面的双向互动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主要是在大学校园里过集体生活,只在寒暑假等少数时间才在家庭生活,因此大学生所在家庭与大学生在绿色消费模式方面的关系主要是:大学生所在家庭提供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经济来源,而持有绿色消费观念的大学生向大学生所在家庭传导和辐射绿色消费观念,从而帮助实现将绿色消费观念从大学向社区、城市甚至整个社会的扩展。
3.3 高校应细化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内容和层次
虽然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整体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高校应提供绿色消费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应注意加强绿色消费行为的细节展示和示范来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具体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等方式进行。在学校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社团在学校绿色消费教育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此外,应注意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强调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绿色消费教育时,应该把“团结协作”和“言传身教”等理念贯彻到具体课程和活动中,通过大学校园内的所有人群共同创建适宜绿色消费的校园环境。几年的大学校园绿色教育会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为绿色消费行动在未来的扩展打下良好基础。
3.4 企业应针对大学生开发适宜绿色产品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是市场绿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绿色消费模式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吃、穿、用、住、行、自然环境的绿色消费、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等多个方面[7]。从企业角度看推广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主要就是要通过绿色营销活动准确把握大学生绿色消费需求的内容和结构、开发和提供适应大学生经济水平和消费心理的绿色产品。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活动中应注意把握“领先半步”(指在消费者前方走得太远没有好处,领先半步就对了,多了你卖不出去,少了你又可能错失机遇[8])的原则。以大学生作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加大绿色环保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增加网络宣传方式,主动与学校合作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企业针对大学生市场应采取特殊的绿色价格策略和绿色品牌策略。
3.5 国家对绿色消费的各种鼓励政策可以具体化到高校大学生
由于绿色消费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因此国家在全社会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支持和鼓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由于大学生绿色消费在现在可能对家庭有辐射作用、在未来可能对社会有示范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对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国家应以培养学生(主要是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作为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的意识的战略举措。这种战略举措和鼓励政策具体到学校就包括对大学生绿色消费适当采取特殊税收政策,制订针对大学生的具体绿色产品标志、标准,对校园内的绿色产品标志、绿色宣传等加强监管力度等。
4 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绿色观念 篇7
初中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很多, 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绿色化学观念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到各章节中, 让学生自身意识到, 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 要尽可能多举事例, 借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加强学生绿色化学观念的教育。
例如, 在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 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还列举了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造成1.2万人死亡和1995年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 说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室内冷藏、冰箱、电器的冷却等方面的氟利昂, 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在学习了“煤和石油”的知识后, 可以介绍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 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在学习“水”这一课的同时, 淡水资源的危机, 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当中。纵观全球资源, 淡水资源很短缺, 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并且分布又不均匀, 而由于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液、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等造成的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 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有朝一日, 人类将面对“滴水贵如油”的严重局面。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惨剧和极大伤害, 从而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必要性, 树立起绿色的化学观念。
二、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观念
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 在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 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的规则进行实验。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等都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 将废弃液或剩余的固体药品倾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让学生将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 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净放回原处, 做干净实验室的卫生。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使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就受到绿色化学的教育。
例如,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 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污染物之一, 所以应强调硫的用量, 并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又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注射器作微型实验, 拔下注射器活塞, 在针筒中放入大理石, 塞上活塞, 在针筒中吸入盐酸, 马上连接导管。
三、在课外活动中设计绿色化学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是进行绿色化学观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为进行绿色化学观念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化学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的设计中, 我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导线, 阐述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增加了包括环境保护、新能源、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展示绿色生态环境和严重污染地区的明显对比, 简单说明现在人人都关注的环境问题, 利用课外小组宣传或讲座等多种传播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切身感觉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绿色化学的环境, 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和绿色化学观念。
四、在考试练习中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在布置化学作业时, 在不偏离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习题, 以便巩固学生有关保护环境的化学知识, 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五、在调查研究中增强完善环保意识
教师要切合实际地因材施教, 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环境污染的调查。
例如,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农村的饮水问题、沼气池的建设、化肥厂的排污、西北的沙尘天气、家乡的空气污染等学生关心的小课题, 让学生进行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解决方案、撰写环保小论文的活动, 学生积极性高, 收效良好。
例如, 我在教学中就提出的农村的饮水问题, 事先列出调查提纲:1.本村 (或家) 的水井建在什么地方?2.你认为是否受到污染?3.如何防止井水污染?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去考察思考, 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调查, 学生清晰认识到农村吃水的问题多:有些水井建在低洼的地方, 如池塘边、农田里, 不同程度受到了农药化肥或其他有毒物的污染;有的村几百人共用一口井, 又无井盖, 垃圾随时可掉入井中, 造成污染。而有些农户先在无污染的地方, 一家打一口井, 将井口用盖子封闭起来, 再装上摇式活塞抽水机, 随用随抽, 比较清洁卫生, 值得借鉴推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 要使学生把绿色化学观念转变成自觉的行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生的学习中贯穿绿色化学观念, 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学生头脑中都有环保忧患意识, 时刻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地给学生树立起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使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鑫.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0) .
[2]陈静.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 2007 (8) .
[3]冀会良.初中绿色化学教育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 2010 (2) .
[4]陈莹.中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4) .
绿色观念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我国近些年伴随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 建筑行业成为了当前甚至多数城市的支柱性产业。但它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的诸多能源的急速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破坏。绿色施工在当前全球能源消耗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使用该施工方法不仅可以让能源消耗降低, 而且可以大大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1 绿色施工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1.1 绿色施工的基本概念
根据我国2007年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来看关于绿色施工的基本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其中四节一环保是指: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
建筑全寿命的周期中, 绿色施工是保障和延长其寿命的重要一环节及组成部分, 是推动并实现建筑行业中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及重要环节, 是体现和符合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 是对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延伸和新审视, 是绿色施工思想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全面推进和运用。
在建筑的绿色施工中应做到“四重一目标”, 即, 坚持施工中净化绿色施工通道的基础上, 实现建造绿色建筑的目标, 重实体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的“绿色化”;重选材的“绿色化”;重各项工程验收的绿色化以及监督管理;重施工技术和方法的现代化。
1.2 绿色施工的基本内涵
在伴随国家战略调整、建筑绿色施工理论和经验不断积累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绿色施工的内涵也随之在不断地得到补充、深化和完善。一方面, 绿色施工不仅是在工程过程中的封闭性施工, 减少甚至避免噪音、尘土污染, 绿化周围环境, 还要重视协调处理好生态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社会与发展等方面。而另一方面, 还需正确理解和认识绿色施工这一新概念, 它并不与传统施工相对立, 独立于其体系之外, 它只是对于传统建筑施工体系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创新、完善与提升, 更加的符合自然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规律。
2 实施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活动常常缺乏有关的依据
当前, 对于绿色施工这一概念和行为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国家虽出台过一些相关的规定, 但并未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社会建筑行业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市场和企业, 难以实现完全的有法可依。但同时一些政府部门的懈怠, 也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此外, 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导致一些企业仍旧把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不惜、不在乎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高能耗的建筑绿色施工得到批准, 因此在开展绿色施工就有一定的难度。
2.2 企业对绿色施工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绿色施工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以及给企业所树立的良好形象和成功经验的重要性。依旧对环保、资源、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看做与己无关的事情, 尚未认识到绿色施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尚未把绿色施工作为一种新的竞争力看待, 忽视了绿色施工在企业中的竞争优势。
2.3 有的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的重视度不高
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为了经济利益考虑, 最大限度地对生产成本进行压缩, 因此忽视环境的保护和能耗的降低,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以此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的施工单位因此对绿色施工的重视度很低, 因此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很少, 而这直接影响到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
2.4 管理模式利用他人的较多, 创新的部分少
目前, 欧美、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较丰富, 可以说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其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我国的绿色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则处于起步的阶段, 因此正在探索之中,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比较低级。因此, 我国的管理模式大多使用这些国家的, 比如:管理模式和工程组织形式。
3 推行绿色施工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3.1 健全、完善系统科学的绿色施工体系和法律法规是关键
良好的建筑施工秩序技术规范离不开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行业体系作保障, 因此, 在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认识思想尚未达到一定统一时, 政府的指导、干预和参与等宏观调控政策具有着积极地作用。制定科学、可操作性强、具有前瞻性的市场和法律规则, 有助于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同感与积极响应, 推动和规范建筑行业绿色施工自上而下的良性发展。绿色施工的法规可以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分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 它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的协商。
3.2 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干预
建筑绿色施工审批制度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这样绿色施工才会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环境效益。我们可以在招标文件中对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定, 让承包商严格遵守, 此外还可以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对承包商提出的要求还包括:建筑工程要通过ISO 14001环保认证。行政部门要加强行政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也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此外, 还要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行政部门的这些管路和引导, 一定会促进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3 增强绿色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绿色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努力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定期进行考核和激励。同时, 提升员工交流和进修的机会, 多进行探讨。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 懂经济、学法律、善管理, 同时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绿色施工管理人才, 绿色施工管理才会迈上新的台阶。
3.4 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
成本管理是建筑管理的核心,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 这二者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因此, 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要树立“低成本, 高质量, 高效益”的观念。因此, 要做好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努力做到每对每个项目单独核算, 做好成本预测, 成本分析, 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总之, 绿色施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系统化的工程, 建筑行的绿色施工涉及到各个航与专业, 需要与相关企业和政府的参与、协调和配合。因此, 加强法律法规、行业体系、激励政策、政府扶持和评价及监督体系, 是促进并最终实现绿色施工的根本而必要性措施。
参考文献
[1]段春伟.建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建筑科学, 2009, 25 (10) .
[2]竹瞩生.关于绿色施工几个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 (1) .
绿色观念 篇9
关键词:绿色设计,工业设计,绿色材料,可再生,可回收
1 绿色产品设计概述
1.1 绿色设计的方法
绿色设计表现出了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反思,也表现出了社会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心。人类的工业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这百年的发展中,它创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从古老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过上了效率更高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也使得地球资源被无限制的开采,从而造成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被严重地破坏。另外工业产生的垃圾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处理,任意排放、任意掩埋,长此以往超出了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了地球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被严重的污染,几百年的污染一直没得到有效的治理,所以当今很多人对工业的发展有很多的批评与质疑。质疑的人越来越多,工业设计师和环境保护的专家们就开始思考怎么使得工业继续发展又不加重环境的恶化,这时绿色设计就产生了。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就有了初步设计产品的思想,这为我们以后的设计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1.2 什么是绿色产品设计
绿色产品设计是为了保护生态而产生的,所以称之为生态产品设计或环保产品设计。前面我们提到,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愈加恶化。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制造了很多的保护环境的产品,使得环境有了少许的改善。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身为地球的公民我们都有责任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环境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有所改善和提高。这类产品的设计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环境能有所改善,这是这类产品的初衷,也是目的。在其生产过程中要本着节能、节水、无毒、可再生、可回收的原则,这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主要体现,从而使得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绿色设计是为人类所设计的,所以它达到以上要求的同时还要具有人性化,即加强人们的满意程度,使得产品更好的满足每一个使用者,使其更加的方便快捷舒适。产品的绿色还应体现在安全、自然等方面,这样才算是达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
1.3 绿色节能技术
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的就是绿色节能技术,而绿色节能技术就是在进行资源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不仅环保,还可以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节能技术特点如下:
(1)材料使用高效。绿色节能技术能够将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够将建筑垃圾进行重复利用,绿色节能技术能够促进对节能材料的应用。
(2)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高。绿色节能技术中对水资源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能够较高效率的节约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中水资源的使用,将混凝土中的水量进行使用就能够大大节约用水。
(3)节约用地。随着人口的发展和建筑面积的扩大,能够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建筑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建筑中的房屋以及水电道路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就能够节约用地。同时,还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材料合理的堆放、布局,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地。
(4)高效节约能源。绿色施工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节约能源,利用现代新型技术进行能源节约,将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推广和应用。
2“绿色设计”的趋势和风格
产品的设计功能是主要的,但是设计师在注重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外观和设计风格,因为产品的外观形象也对环境保护有影响。产品制造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现今在进行产品材料的选择上具体有两种,好的材料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可大大减少人们对产品的更换频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对于消费者喜欢潮流商品的特点,在决定使用材料时就得更加的注重,因为消费者的喜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成功的绿色设计来源于设计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验,一个完美的绿色设计背后必有一个对环境有着高度保护意识的设计者,设计者运用自身的所有经验和知识在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来,使得作品对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将是一件成功的“绿色设计”。据有关材料指出现如今绿色设计有如下几种设计趋势:
(1)人们都喜欢纯天然产品,所以运用纯天然的材料在绿色设计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怀旧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在怀旧的风格中融入现在的高科技,使得产品充满温馨的感觉。
(3)产品要实用才会有市场,实用且节能还绿色环保的产品就更受欢迎了。
(4)经济实用的材料制作出产品,废除无用的功能和样式,制造形象生动的造型。
3 绿色设计的主要流程
在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加湿器就是很好也很成功的一件绿色设计,该设计主要体现了它的节能。它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水,不污染环境,而且对环境还有很多好处,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好处,它的设计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设计”。首先,绿色设计的重点就是技术层次的设计,不论是从保护环境而言还是节约能源来讲,都将自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理念。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绿色产品的设计中,不仅仅要对技术层次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要对设计出产品的使用周期、寿命、经济性、审美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较好的产品。下面我们就对加湿器的设计进行分析。
3.1 社会环境角度
加湿器的设计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现象,不能够离开社会这个大的背景。加湿器的设计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将空气中的有害细菌进行一定的过滤,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有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出现。
3.2 以人为本
加湿器的设计必须要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产品设计之前,必须要对加湿器的用户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包括使用者的年龄、思想、收入等等。
3.3 造型、配色、材料
加湿器的设计不仅仅要实用,同时要有一定的造型。造型是每一个产品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对造型的设计要将色彩等进行合理设计,要从外部造型上就给人们一种绿色、环保的感受。除此之外,加湿器的设计要为人们的健康着想,因此就要从用户的心理需要出发。当然,加湿器的设计应符合当代人的生活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对环保、绿色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
4 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在建筑行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比如下面的几种材料:
4.1 新型墙体建筑材料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墙体材料在建筑材料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因此,为了全面实施绿色节能的理念,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是必然的趋势,推广新型墙体建筑材料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块、砖、板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能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4.2 绝热保温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制冷和制热都会带来较大的资源浪费,但是使用绝热保温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在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中逐步向外墙保温、多功能复合方向以及轻质化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墙体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够将传统的单一保温模式改变,能够在全面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向着绿色化发展,使得绝热保温材料能够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需求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将废弃物、塑料等进行充分利用。
4.3 防水密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是一大难题,由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建筑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进行建筑材料的合理防水就能够将这一问题解决。
4.4 从环保的因素发展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使得建筑行业朝着环保方向发展,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污染,因此传统的施工材料迟早会被人们所淘汰。建筑行业应该使用环保型发泡剂来代替传统的聚氨酯硬泡,这样就能够降低对大气层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还能够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保护环境。
4.5 从应用的因素上发展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过程中,传统的材料大大污染环境,同时还浪费资源,不能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到底,在使用的过程中,现代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才能够符合要求。现代绿色节能环保材料从原料的选用、加工的过程到施工的过程,都是在最大程度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保护大气层。
5 结束语
绿色设计已经成为工业设计中的热点,同时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中最受欢迎的科学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将环境改善,设计师应该将设计产品进一步改进和设计。当然设计师必须要在充分了解科技的基础之上,对环境问题有专业的认识和见解,这样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宋广生.中国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实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8).
[3]何人可.中国工业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傅志红,彭玉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