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角

2024-11-18

新闻视角(通用12篇)

新闻视角 篇1

对于一位成熟记者来说, 提炼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新闻点甚至是独家新闻, 是必须具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那么, 如何才能捕捉到独特的新闻点, 写出语惊四座的高水平新闻稿件呢?经历15年的记者生涯, 笔者在基层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捕捉新闻的好方法。从旧新闻中提炼新闻点。新闻突出个新字, 但旧闻经过提炼、改造也能变成新闻。有的旧闻有了新闻由头, 就能变成鲜活的好新闻;有的新闻刚刚发生, 没有事实加以证明, 采用旧闻的材料, 也可以使新闻更加丰富、可信。2007年7月21日,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上调, 这也是2007年我国第3次实施银行加息。银行存贷款利率上调是当今老百姓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中央级媒体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做了大量的报道.大多数群众已经从中央级媒体中了解到了本次调息的具体内容, 那么我们地市台如何做好这方面内容的报道呢?我们台以本次加息为由头, 把前几次加息以及九次降息的时间、内容、背景加以阐述, 这则新闻虽然95%的材料都是旧闻, 却以新闻的面貌出现。听众在整个稿件的脉络中清晰地感受到:利率调整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杠杆, 是一种很强烈的宏观经济信号, 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降息、加息都是十几年的旧闻, 但把它提炼成新闻后, 受到听众的好评。旧闻变新闻需要具备三个要素:1.新闻由头。没有新闻由头, 旧闻很难改造成新闻;2.新闻背景。加息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旧闻又能满足听众对加息、降息原因背景的需要, 这样才能出新;3.新闻事实。加息也就是提高存贷款利率。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为什么要提高利率, 对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新闻事实, 利用加息突出新闻的新字, 利用九次降息来补充新闻的“实”字。从单一新闻中提炼对比新闻。对比新闻往往是把新闻与旧闻对比。提炼对比新闻, 必须寻找到同类的旧闻, 对相同事物进行对比。通过对比, 可以强化听众对新闻的感受。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喜看部队建设, 全面展现军人风采。我台精心策划一组系列报道《热血铸忠诚》, 其中第一篇《三代官兵说变化》。双鸭山军分区组建于1985年, 主要担负军事训练、战备值勤、边境管理和全市民兵预备役训练管理等工作任务。近日, 记者来到这里采访, 三个不同时期入伍的现役军人以他们的切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了部队建设的发展变化。1979年入伍, 双鸭山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李庆华: (出录音:———当时我们入伍的时候正好是1979年紧急战备后期, 我们原部队是从辽南调到佳木斯的, 我们入伍的时候部队是没有营房的, 都住在郊区各个老百姓家里, 吃饭就是在外面临时搭一个伙房, 在外面吃, 1980年才开始盖营房) 。1998年入伍, 双鸭山军分区组干科干事李瑞林: (出录音:———洗澡夏天是自己整点儿竿, 搭一个简易的冲凉棚, 训练场地也不是太完善, 比如说靶场什么的都比较简单, 冬天主要吃我们秋天储备的秋菜, 主要是以大白菜、萝卜和土豆这三样为主, 那时候住的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艰苦的, 是平房, 保暖相对就差一点) 。2006年入伍, 双鸭山军分区警卫班战士于志龙: (出录音:———现在我们住的是楼房, 冬天室里比较暖和, 有暖气, 夏天还有风扇, 每个星期还可以冲一个热水澡, 有太阳能, 温水凉水都可以自己调, 在寝室里还有冰箱, 平时放一些东西随时随地吃着方便, 而且我们还都安装了有线电视, 使我们了解一些军事新闻和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在业余的时候还可以打乒乓球和台球, 还可以去图书室看书, 这样一来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就非常的丰富, 巡逻以前都是步行,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巡逻车就可以坐在车里, 这样既方便又快, 冬天还可以暖和一些) 。通过这篇对比新闻, 听众在30年三代官兵亲身感受到的变化的对比中, 感受到我军官兵在部队建设上的巨大变化, 这样比单一地介绍现役官兵的新生活要丰富得多。在我市建市五十年时, 我台从四月一日起开辟专栏《让历史告诉未来》。四月五日是学雷锋日,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雷锋活着的时候曾经来到过双鸭山, 并且为青年学生作过一次精彩的演讲。于是立刻派出记者寻访当时的组织者———原市委宣传部部长武心田, 回忆了那段难得的场面。在建市的历史背景下, 这篇稿件格外有意义, 听起来别有一番味道。2006年10月, 全省第一条生态旅游路———依饶路竣工。因为这条路穿过原始林区, 在这条路设计施工中, 专门给野生动物留下一条通道。我采写的消息《各走各的路》, 被评为广播电视好新闻二等奖。依饶路给野生动物留一个通道是一个地方新闻, 也仅仅是个局部, 但近年来我国提倡用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那么用人类修路的过程中给动物留下通道这样的一个“局部新闻”, 来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中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 便使局部新闻上升到全局新闻的高度, 成倍增加了局部新闻的含金量, 受到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典型新闻中提炼后续新闻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报道, 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方面, 典型报道通常在一篇主报道之后, 要进行大量的后续报道。于是, 如何提炼后续报道, 成为摆在记者面前的新课题。从今年三月份开始,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我台从最开始播发一篇关注猪肉涨价的动态新闻报道以后, 又分别深入到卖肉市场、养殖户、种猪场、居民、县区里进行采访, 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从养殖户的反映、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到县区加强养殖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十五篇报道, 由于精心选择了许多不同视角, 把人们最关心的肉价问题做深做透, 赢得听众好评。■

新闻视角 篇2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在业界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引起热议。平民化以其内容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必然方向。从报纸(日报、晚报、党报)这种媒介出发,分析现有报纸中新闻报道的情况,提出不足之处以及认识的误区,进而分析出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平民视角;现状;人文情怀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的含义是: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老百姓;在新闻报道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应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一、“平民视角”出现的原因

(一)时代转换的大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亦是如此,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迎接挑战,适应受众的需要,新闻报道也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而“平民视角”是这一转变的进一步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的“人”的概念是相对于“物”,“神”,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本”这个概念,在这里是事物的“根本”的“本”。提出以人文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想“以人为本”不是四个字那么简单,只有理解深层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区贯彻它。

“以人为本”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必然要求从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民众。

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手法报道他们关心的事情,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帮助,平民视角自然就诞生了。

(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诚体现。“三贴近”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平民化视角就是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再现平民生活,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这正是对中央提出的“三贴近”一个很好的贯彻方法。

(四)社会公平的需要。2003年12月的《南风窗》杂志把“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评奖辞中写道“《零距离》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南京地铁列车应该是什么颜色?地铁票价多少才算合理?他们以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赋予全体市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让媒体真正为公民所享有。”[1](p.35)媒体肩负着反映呼声、监视环境、消除弊端、增进社会福祉的社会责任。群众情绪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风向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对危害社会公正、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现象不满,本身就是对社会、对生存环境和自身利益的一种守望和维护。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的发刊词这样写道:“在不放弃社会‘热点’‘焦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看法,更多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东方早报上推出的‘干杯,世博建设者’专栏,在其他媒体热衷于报道与世博白日倒计时有关的“宣誓”等热点时,却把视角定在那些默默建设世博的人群身上。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文章,使其在上海专刊中独树一帜。所以说,面对新闻热点,各种媒体跟风报道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或许会取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几个大的方面的原因,还有许多原因,各个媒体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在我国,媒体一般都是“国家性质,企业管理”。国家性质意味着要遵循党性原则;企业管理,媒体既然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自然要参与市场竞争。但无论是遵守“三贴近”,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还是为了赢得竞争获得更多的受众而必须做到更好地贴近受众,平民视角新闻报道一个号的选择,也是一个有前景的选择。

二、目前我国报纸的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运用的状况、误区

就几年阅读报纸的经验,来浅谈一下现状。将报纸分为日报,晚报,党报三

[2]

类来分析(党报虽然也是日报,但是党报的性质和一般的日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一)状况

1、日报

日报是综合性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人民日报有24版,包括:要闻,理论,视点,广告,政治,经济,体育,文化,国际,社会,副刊,每天还会有不同的其它版面,比如周刊,特刊,建言,读者来信等

周末的人民日报有8版,包括:要闻,副刊,及其他两个不同的 版面。正因为版面众多,新闻类型广泛。平民视角在其中的运用难免会有难度。当然也不能把“平民视角”看成是一个框框去框所有的新闻,毕竟平民视角只是看问题的方式之一。

但是,又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努力。进近几年来,日报在平民视角的运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苏州日报在版面的设置上更多地关注到百姓关心的事和百姓身边的事。苏州日报主要栏目及版面:地方新闻、文教新闻、百姓故事、今日报摘、苏州工商、股市行情、理论、苏州市场、市场纵横、人才天地、园林、文化广场、苏州论坛、科技新干线、沧浪、中小学教育、教育报道、青春年华、教育园地、知识博览、学海导航、缤纷校园、苏州警方、太湖周末、都市观潮、旅游指南、娱乐点击、法制时空、阅读世界、书海导航、现代家政、卫生保健。经常可以在日报上看到“平民”的身影,平民关心的新闻。尤其是在自然灾害更灾难性时间发生较频繁的年代,关注民生的新闻占据了更多的版面。一幕幕更加平易近人的画面反映出灾区人民的生活,诉说他们正处于困难之中但在顽强拼搏,呼吁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度过难关。一幢幢新建的房子,一张张孩子天真灿烂的笑脸,无需太多苍白的文字和硬邦邦的数字,足以让外面感到安慰和希望。这正是平民视角带来的好处。多一些平民视角,让灾难中的人感受多一些真诚的爱,实在的帮助,这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内心应有的使命感。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好思考,怎么利用好我们手中的笔,为人民谋福祉。

有这些成绩是可喜的,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财政新闻中的平民视角就不是很理想。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已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剧烈的变革,催生出了许多的新的经济形态,不但是金融界,房地产界登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就算是老百姓,他们有一部分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还成了投资者。这与过去他们单一的身份不同,他们俨然“市场经济中的人”,自然增加了他们对财政新闻的关注程度。

但是,财政新闻不是那么容易看的懂,就算勉强看懂,也看得非常累,看完

后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些“投资人”未必都是学经济出身的。他们需要了解经济信息,但又看不懂,那岂不是很着急。这不是个小问题,得想办法改进。其实在其他的版面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2、晚报

相比之下,晚报在“平民视角”的运用方面更加广泛,成功。这与晚报自身的条件优势分不开。晚报除了在要闻版是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如果发生的话),许多均为本地新闻,加上服务性的新闻内容,以趣味,娱乐,服务,社会等软新闻为主。以下是羊城晚报的版面目录(参照互联网): [第01版]要闻、[第02版]时评、[第03版]焦点、[第04版]要闻、[第05版]调查、[第06版]要闻、[第07版]广州城事、[第08版]广州连线、[第09版]今日中国、[第10版]广东、[第11版]财经、[第12版]今晨财经、[第13版]体育、[第14版]体育、[第15版]国际、[第16版]娱乐新闻、[第17版]娱乐.串串烧、[第18版]娱乐新闻、[第19版]花地.小小说、[第20版]晚会、[第21版]晚晚好彩/彩票、[第22版]天天健康/养生、[第23版]教育、[第24版]旅游周刊、[第25版]旅游周刊/美丽金榜、[第26版]广告、[第27版]旅游周刊/九州行旅、[第28版]旅游周刊/资讯、[第29版]旅游周刊/漂流专题、[第30版]旅游周刊/漂流专题、[第31版]广告

本地新闻自然要涉及本地的人和事,民俗风情容易增进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平民视角”也能得到良好的运用,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晚报上的民生新闻是一大亮点。以人为本,关注百姓的生活,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受到媒体的追捧。在这里有必要把民生新闻和平民视角两个概念弄清楚。

有人会觉得平民视角就是多写贴近生活的报道,用平民的话语,为平民服务。而民生新闻也是关注民众的生活。这样说虽然不错。但毕竟还不是一回事。概念不清晰,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在业务上也容易混沌。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3]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新闻。而平民视角,它是一种视角,看问题的角度。不仅社会新闻,财政,体育等各类新闻同样可以运用平民视角。平民视角不止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更便于利用平民视角,关系紧密,但二者并不等同。

总之,由于报纸本身性质的不同,我觉得在“平民视角”的运用上晚报比日报要出色。当然,晚报在运用上也有很多的不足,将在误区章节做具体阐述。

3、党报

下面说道党报的“平民视角”运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在新闻报道中必须确立“平民视角”。这是党和群众血肉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践行的需要。

党报是严肃的报纸,仿佛与大众有距离感。一般的感觉是,党报的受众都是机关单位的人群。其实不然,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快,一般大众都需要最新最权威的消息来引导自己的决策。像一些大政方针的公布,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最权威,人们最信赖的莫过于党报,人们希望能亲自从党报上获得确切的信息。如果党报能更好地运用“平民视角”,用朴实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去深入浅出的解释新的政策,实实在在地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百姓是欢喜的。同时这也是党报抓住时机提高其大众媒体的接触率,建立媒体公信力和强化影响力的大号时机。但是,有时候,党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从领导的角度去报道,(二)误区

首先,趣味性与接近性不是新闻价值的全部内涵。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只有有新闻价值才能成为新闻。新闻价值越高,越容易入选到报纸有限的版面上。新闻价值的要素是: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接近性。在许多报纸上,尤其是晚报,记录市民身边的人和事,并且常常是有趣的事。并且以当地人乐意接受的语言记录。这具备趣味性和接近性,人民喜欢看,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在许多报纸的大量版面充斥的是邻居争吵,夫妻纠纷,街头的打架斗殴。谁家有一只长了三只眼的鸡等等。所谓“平民视角”的新闻的报纸俨然成为一张专门记载奇闻异事的载体。长久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哪些报纸无非就是庸俗的东西,感到失望,于报纸本身,受众都是不利的。

所以说,趣味性与接近性只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不是唯一的标准,“平民视角”不是趣味性与接近性的结合。

其次,平民视角不等于软新闻。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新闻报道自然是为人民服务。其他类型的报纸,除了经营目标等一些目的以外,当然也应该想到更多地位人民服务,当然这又是吸引、固定受众的途径。

以人为本,人民利益无小事,与人民利益相关的报道不应只是家长里短,这种报道对社会的普通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倾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从新闻价值和报道旨趣的角度来看。平民化报道与严肃的“硬新闻”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国家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政策,一般来说,传统的报道会就政策的背景,影响做宏观的介绍,期间满是专业性的术语。但是更多从平民视角报道,把政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的比喻去帮助民众了解政策对他们工作,生活的我觉得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影响,从而起到真正知道服务百姓的作用。平民的视角,平等地对话,亲切的语言,像隔壁大叔的儿子在讲故事,但它的确是一则硬新闻。

再次,平民视角呼唤真正平民化的理念与修养,而不是放下身段。平民化视角的运用包括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角度,平民化的语言,平民化的人文关怀。我想选题,角度,语言,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亲身体会,换位思考,者需要放下身段,才能获得相关的材料,一片稿件是可以写成的。但是如果真心地热爱老百姓,喜欢与他们打交道,愿意去感受他们生活的苦与乐,迫切地希望可以实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写出来的稿件没有大而空的套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朴素的语言,一个个感人或幸福的生活画面,不够宏伟却能以小见大,足以让人感动。解决百姓一个个小但却实在的困难。在这里不存在放下身段一说,放下身段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是被动的,还是存在上和下这样的区别的概念。这里需要的是诚心,一种内化的理念与修养,只有这样,平民化视角才算在新闻报道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三、平民视角运用的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该如何得到正确良好的运用呢?报纸的类型多样,新闻的类别也多种多样,新闻体裁也是繁荣发展。那么平民视角在各类新闻中的运用的具体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我认为平民视角的运用有其基本原则,适合各类新闻。也必须有其基本原则,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尽管枝繁叶茂,有着庞大的体系,但必须有个总纲,核心来指导事物的运行,否则其树枝伸得再长,看起来在茂盛,终究要枯萎。

(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而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应该成为党和人民的桥梁。党和政府通过报纸了解人民的疾苦,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政令畅通,党和人民更好互动,社会才会更好发展。受众是各种盈利性报纸的衣食父母。但受众存在于人民之中,只有更好地位人民服务,自身才能生存和发展。作为新闻媒介,一种行业,需要一种风骨,为人民充当海上的瞭望哨,舆论监督者等等,不仅应该是一种责任、义务,更是一种道义。心怀人民,平民视角的运用不再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会自然贯穿于新闻报道之中,淋漓尽致。

(二)追求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在报道普通老百姓的人和事的时候,不要有下基层的感受。收起习惯了的俯视的角度。而应该平等地与采访者交流,真心和他们做朋友,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尊重被采访者,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获得丰富又难得的资料,作品才会饱满,有

血有肉,又有利于老百姓困难的解决。

(三)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之所以要强调人文关怀,是因为它应该得到大力地提倡 却又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有时达到严重的程度的现象。人文关怀是个外来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救出来。提倡人个性的发展与思想解放。我国学者说到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的焦点是“人”。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媒体赢得受众尊重的前提,更是媒体已有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上,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立场,平民视角不是一个冰冷的标尺,而是以个整体上以人为本,细节上充满人情味的报道。

(四)新闻报道不能做“浮萍式”的报道,必要时要加强深度报道。都说人民利益无小事,既然是大事,当然不能轻描淡写,浮在事件的表面,仅做“浮萍式”的报道。人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尤其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对人们生活影响大,又有可能再发生的事件,需要进行深入报道。把发生的背景,原因一层层剥开来分析,会有什么显在和潜在的影响,是整个事件在人们面前明朗起来,并认真思考或青专家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防范处理的犯非法,以备下次发生可以更好对面对。人们需要也喜欢这样的报道。

四、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正确运用的具体方法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包括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角度,平民化的语言,平民化的情怀。平民化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首先是平民化的选题。选择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这可以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因为接近性的缘故,人们愿意去了解,也可以是人民币升值,最近国家又出台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这样的话题。

还有老百姓面临的生活,工作难题。要积极地去了解民意,反映民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尽可能地解决难题,把忙帮到实处。

选题出了事件以外,还可以是人物。比如对先进人物的表彰等等。多关注百姓中的先进,把更多的版面留给他们,能够起到更好的榜样作用。对老百姓也有激励作用,让他们感受被关注与被关怀,自己就是社会的主角,生活,工作的热情更高,社会上多了一份欣欣向荣发的景象。

同时在选题上也存在角度选择的问题。以东方早报推出“干杯,世博建设者”为例。在上海世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当然也是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当各媒体在宏观地介绍世博的申请成功到建设的过程的回眸,豪言壮语高唱主旋律的时候,东方早报却将报道的主角设在那么默

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世博建设者身上,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是平民化的视角。就是面对一件事情,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报道。无论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小事,孩是关乎国计生的大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多用平民化的视角,势在必行。

其实我国媒体在面对事件,尤其是“大事”的时候,在多从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举个例子来说,那近年来闹得比较火热的人民币升值的新闻来说,由于不同动机的不同声音时刻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就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吵得面红耳赤。各路专家们多是“高瞻远瞩式”大战略思考,从理论层面和宏观角度入手来分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老百姓不太容易听到从“平民视角”来分析升值的专家的声音。虽然关于升值的信息漫天飞,但百姓还是雾里看花。普通百姓对人民币升值的理解,或许更多只出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但人民币升值的长远影响不是这样,也不止这么多。

这关系老百姓的腰包,如此关系民生的事情,百姓却云里雾里,甚至陷于认识的误区,媒体能说自己没有责任么?

(三)是平民化的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要考虑到人民的接受与理解的能力和习惯爱好。使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可以是朴素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这样听起来好像不难,实践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要通俗,但不能庸俗。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尺度。人常说语言是一门艺术,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又何尝不是。如果说语言说得很通俗,人们听的明白,那么传播这个告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仅仅是干枯的事件的主干还是不够的,得生动活泼或委婉动人,给人以美感,这样的新闻人们看的懂,喜欢看。

像老百姓身边儿的一些事,除了采访了解事件相关情况,用他们欢喜的语言报道或许不会太难。就怕一些科技或经济类的新闻可就听麻烦。因为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可是太专业,人们看不懂,怎么办?必须用通俗、形象的词汇来解释,并和人们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要想 找到恰当又形象的比喻,结合生活来谈,孩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他必须自己理解透了,才能把它解释明白。所以说,要想在新闻报道中平民化的语言运用自如,需要热爱百姓生活,热爱百姓云烟的品格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做铺垫。

(四)是平民化的情怀它是平民视角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特殊的一部分。它从选题,角度到语言,贯穿全文,融入其中。它是整个新闻作品的血液,灵魂。首先要有平民化的情怀,才会发现平民化的选题,才会更多地从平民化的视角去思考,报道,才善于使用百姓爱的亲切的语言。最后还是情怀,新闻作品整体上才是以个有血有肉的,有人情味的活的作品。

平民化的情怀,到底是怎么一种情怀?现代汉语对此的解释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要有爱心,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角度,语言要有真诚的关怀,学会换位思考。还原事件的原貌,并有助于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尽最大的努力不让新闻涉及的人受到伤害。

还是以东方早报的“干杯,世博建设者”专题为例。人文情怀的体现首先表现在它的选题上。【“过年带钱回家,儿子等着做鼻窦炎手术”】、【小儿子叮嘱爸爸:记得给我买上海最好的玩具】、【听说孙孙春节后回家,病榻上的奶奶笑了】、【儿子天天想看看爸爸,看看上海】、【探亲仅逛过超市,妻子的上海印象:超市很大,南站更大】、【给丈夫的视频中:妻子用口琴吹他最喜欢的歌】。这六篇文章组成了“他们的家乡”板块,真是地记录了几位世博建设者家乡的生活状况,从中我们读到了亲情,爱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浓浓的人文关怀。文章没有“高”、“大”、“全”,而是见人见事,以小见大,渗透人文情怀。记者用细腻的笔触真诚记录他们平凡的生活,不用煽情,却足以感动人。这一切,源自于报道者的人文情怀。

相反或做的不好的案例也很多,想采访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或是未成年的犯罪分子。记者可能是出于好意,想通过把这样的事件报道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对儿童的关爱。文章写的很感人,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报纸上却出现孩子挨打后的照片,从照片可以清晰看出孩子的长相。孩子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情,自尊心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所以说,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伤害造成了就很难抚平的,在报道类似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人文关怀需要体现在方方面面。

总 结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是时代、受众的需要,也是新闻报道的必然发展方向。既然如此,我们要结合媒体新闻报道的现状,把“平民视角”当以个专题来研究,发现现有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平民视角”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 张彤.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青年记者,2006(14)

电视新闻评论的多元视角 篇3

2011年4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开播了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脱口秀节目——《雷阵语》,进行了内蒙古电视媒介第一次脱口秀的尝试。由于栏目是因主持人而打造,有着鲜明的主持人个性,故起名《雷阵语》。虽然开播刚刚两年,但在当地已经形成较高的影响力,收视效果不俗。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内蒙古还没有类似节目的情况下,《雷阵语》迈出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创新的第一步,一改以往新闻评论高高在上、语言深奥难懂的特点,而是以平民的视角和百姓的立场对当天国内、区内具有普遍关注的新闻,发表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短小精干的评论,给内蒙古的受众带来一阵别样的感觉,使新闻评论更加贴近受众,贴近生活。

以下就《雷阵语》的节目语态创新进行粗浅的分析,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视角平民化

所谓“平民化”,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即便是高端节目,宏大议题,也要找到平民化的视角和切入点,拉近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说教式的传播意见性信息。二是,尽量选择平民化的议题,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关注受众身边的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观点见解,进而达到大众传播广泛教化的功能。《雷阵语》的选题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使观众一下就能找到共鸣。

比如2013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何在最难就业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目中不是以一个过来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们进行说教,而是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怎样调整好心态做了充分地评述。节目播出后,很多学生和我们互动,说了他们的感受。由此看,只要说到受众的心坎里,他们就会认可。

二、言论个性化

对节目进行准确定位,让形式、内容和主持人形象都跟着定位走,凸显个性。《雷阵语》节目口号是“白天不做亏心事,晚上不怕雷阵语”,节目言论突出,也就是注意区别于其他评论类节目,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思考。比如,我们2012年11月21日播出的节目中,有一条新闻是:“包头两个车主因为抢车位大打出手”。如果按照惯例,肯定是指责两个车主做得不对等等,而我们是这样评的:“看来以后少林寺得办个驾校,车开得好不好无所谓,这功夫一定得好才能上路啊!”我们在处理类似新闻的评论都要突破惯性思维,寻找既幽默又留有思考的点来评,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意见性信息,言论突出,角度独特,绝对是取胜之道。

三、元素娱乐化

几乎可以说:不娱乐,无所谓“脱口秀”。其实,从基本的要求来说,所谓“娱乐”,就是一定要让听众感到“好玩”、“有趣”,否则,闷闷的讲述谁还会听下去呢?《雷阵语》的节目内容中,可谓除了新闻本身外,还善于融合小品、相声、电影片段、电视剧片段、音乐、甚至戏曲等各种艺术特色的形式,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样做,让新闻脱口秀在笑谈时事方面增加了可能,让人看到了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的某些新的空间,丰富了电视脱口秀的选题和样式。

四、教育受众

人们——包括很多主持人会问:主持人有什么资格教育听众呢?主持人教育听众的资格姑且不说,但广播应有教育公众的职责。

一位美国广播资深人士说过,听众有两类:一类是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接受主持人的鼓舞,并且追随主持人的思想;另一类,是更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自己去思考。替观众思考,启发观众思考,这其实都是很强的教育意识。

五、话语表达多样化及互动性

《雷阵语》节目非常注重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例如通过对网上跟帖进行讨论,或者在节目中利用手机3G技术、电话连线、微博反馈等手段,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使更多意见性信息得到呈现和交流,并延伸到电视以外的舆论场中。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的方式,让草根阶层的观点走上公共议题的舞台,构建公共话语平台,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又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修正。

六、主持人的个性

一个成功的脱口秀节目确实必须依赖主持人自身的一些条件,或者说天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麦金教授甚至认为,脱口秀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有天赋的人。《雷阵语》节目主持人雷蒙,祖籍湖南,大学专业是火箭动力研究专业。理科出身的他,逻辑思维较强,做事说话条理性很好,再加上担当内蒙古电视台名牌栏目《百姓热线》的主持11年之久,话语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非常到位。总之,在《雷阵语》的创作过程中,雷蒙有以下特点:节目准备充分,有幽默感;有人格魅力(主要是指:观点鲜明、立场坚定、不模棱两可、不苟且);语言思维逻辑严谨;尊重并理解观众,能够为观众着想;与观众众平等相待,并与他们亲密交流;能掌握好节目的节奏,注意细节。

当下,新闻有自己的声音和态度是扩大地方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步骤。《雷阵语》的开播时间虽短,但其具备了言论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在不经意中迎合和契合了电视观众的时事娱乐消费,满足了电视观众更深层次的新闻信息需求。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此类节目的影响力,以打造出内蒙古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

新闻视角 篇4

所谓新闻标题就是概况及评价新闻正文内容的简练的文字描述。有俗语说过:“读书读皮, 看报看题”, 由此就可以知道在传统报刊新闻中, 新闻标题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近些年来, 信息技术及新媒介的发展和娱乐化风气的渲染, 我国网络新闻标题与新闻专业主义越发的偏离, 特别是娱乐新闻标题的偏离。由于娱乐新闻自带的娱乐性等, 导致其制作的新闻标题越发的偏离专业化形式, 甚至导致文题不一的问题。

二、新闻专业主义概述

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可大致归结为:新闻媒介以及新闻职业工作者对于职业道德及职业操作理念的追求, 在这其中又体现为,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公正性。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中心目标即为公众服务, 同时与财团、政府及社会公众的职责范围分离, 其担负了独特的社会责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除此之外,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 新闻职业工作者要具备专业新闻制作素养, 即新闻工作者要熟知包括发现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事实、写作新闻稿件、编辑新闻作品在内的众多新闻制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懈怠。

三、网络新闻标题特点探析

(1) 网络新闻标题形式相对单一。在以往的报刊新闻当中, 新闻标题的形式是种类繁多的, 包括了复合题和单行题、主题, 引题与副题的组合。但由于网络页面的空间十分有限, 往往新闻标题所发挥的不过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 其一般情况下都是单行题。除了标题的形式之外, 网络新闻标题的排列方式相比于传统报刊也是较为单一的。

(2) 过度的负面情绪。网络是个发泄个人的情绪的平台, 而随着我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低年龄人群扩散, 暴力、低俗、色情语言充斥着网络, 各种社会负面情绪也影响着网络健康。而网络新闻正是抓住网民心中的负面情绪, 并大肆渲染, 制作出带有大量低俗、暴力、色情等暗示性标题, 让网络新闻不再单纯的是传播信息的平台, 也变成发泄情绪的平台, 却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损坏新闻媒体, 甚至整个新闻界的信誉。

(3) 题文、题图不符。为了迎合公众的偷窥心理, 很多网络新闻标题都会运用挑逗或诱惑性的语言描述新闻标题, 由此诱使公众、读者不由自主的点击网站阅读, 但却发现标题所述与新闻正文所述的内容不相符, 标题往往只阐述了新闻正文的部分内容。网络新闻标题往往是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而设置的噱头。

(4) 语言煽情化、文字低俗。随着新闻事业的不良发展与恶性竞争导致黄色新闻的出现。这种现象在西方报刊发展历史上多次出现。到如今数据化的网络新闻法时代, 黄色新闻的出现更是屡禁不止。举例来说, 在某个网络新闻网站上曾经刊登了一篇关于人物专访的文章, 其新闻标题为“胸小话少表情屌”, 点开这个标题, 发现里面的内容是对台湾著名明显桂纶镁的新闻专访。而在这篇新闻中, 其主页的新闻标题为:“桂纶镁:演不好情欲戏的小清新女王”, 在主页标题之下还包括四个小标题, 分别为:“文艺男中年杀手”、“节制而自控的叛逆”、“台湾制造小清新”以及“总是演不好的情欲戏”。这种毫无价值的新闻标题, 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 提高公众的点击率, 以煽情性、媚俗、低俗的语言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5) 与主流价值取向相背离。很多媒体发布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众的点击量, 获取经济利益, 而在这种情况下, 其往往忽视了对新闻内在价值及特色新闻标题的重视, 只重视了新闻的特、怪、奇、新等特征。举例来说, 之前网络上出现的“小月月”、“凤姐”事件, 就是与主流价值取向相背离的体现。很多网络站点会颠覆传统的主流价值取向、抛弃精英文化, 只为了谋取广告商的青睐。这些做法都是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体现, 其阻碍了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网络新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性。当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速度很快, 其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各大新闻网站为了吸引公众点击, 往往会依靠新奇而怪异的标题谋取利益, 但这些标题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如果网络媒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就需要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尽可能的聘用具有高素质的专业采编人才, 同时也可以学习并借鉴传统媒体的优势。其次, 在对新奇性追求的同时, 新闻标题必须要以客观新闻事实为前提,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专业性, 以专业化的角度明确告知公众发生的事情, 同时要突出所报道新闻中重点新闻因素, 强调最新事实和意义, 这才是新闻标题最根本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2) 提升媒体工作者专业素养。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 社会化媒体流行, 我们当前所处的传播环境相比过往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传播模式百花齐放, 传播主体与形式的开放性、自由化对媒体生存形成严峻挑战。因此, 媒体从业者应当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树立包括客观公正理念、服务公众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专业理念与意识, 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适应新形势下新发展。

(3) 注意新闻标题的语言艺术。在制作新闻标题的时候, 网络媒体要学会运用生动而真实的语言及修辞形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而不能故意运用夸张、卖弄或者是过分渲染的词汇或煽情度提高公众的点击率。同时还要从语义学的角度考虑新闻标题是否会对公众产生误导。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标题的主要特征, 并由此提出了促进网络新闻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爱民.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唐薇薇.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浅析灾难新闻报道[J].视听, 2014 (01) :77-78.

[3]蓬方方.浅析网络体育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J].科技视界, 2014 (34) :195-196.

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 篇5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短新闻《农机下乡了》,其采制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片反映了在送农机下乡的支农过程中,某些单位和个人大搞形式主义的问题。记者应邀参加农机下乡活动,最初的动机是想宣传一下这一利企利民的好做法。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诸多名不符实的现象:下乡车队不直接下乡,而是在城市繁华区、政府机关门口敲锣打鼓;最需要农机的农民,却因怕浪费时间而匆匆离去;为显示活动结果,还特意安排“托儿”买农机,等等。于是,记者心生愤慨,抱着对新闻真实性负责的动机,抱着坚决揭露社会腐败现象、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一改拍摄初衷,将新闻定位在揭露某些人下乡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这一恶劣行径上。从而对整个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终于挖出一条揭示形式主义的好新闻。⒁

在完成这个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应变能力固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当时记者没有怀着一股对党的新闻事业负责的动机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那么,这条针砭时弊的好新闻就不会问世――记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一下回去交差了事。

另外,记者的政治敏感与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一位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当下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会全局在胸、高屋建瓴。

可见,无论人格、动机还是政治敏感,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推动着新闻敏感的产生。它们能够激活感知、思维,使之处于良性的认知状态中,主导新闻发现的全过程。因此,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动机,才能充分调动感知和思维能力,产生高度的新闻敏感。

三、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正如上文所述,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首先,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神秘化倾向,认为新闻敏感与生俱来,无从学起,无法培养;另一个是技术化倾向,视新闻敏感为一项技术,勤学则易成。其实,新闻敏感既不神秘,也不是一项技术。之所以称之为素质,必然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培养,只有用心,才能有循序渐进的提高。

(一)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是关键

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敏感作用重大。其中,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更为突出。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可以从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种要素去判断,但是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以政治因素为依据的。9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他要求“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在这里,“政治强”被列在诸多要求中的首位,指的就是要具备很强的政治敏感。也就是要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清现实社会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只要记者不断地学习、领会新的政策精神,不断了解、摸清变化中的情况,他的政治敏感就能不断提高。

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强烈动机。虽然责任感、动机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它却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记者的责任感越强,不但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促使记者去捕捉新的信息的能动性也就越大。

(二)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必不可少

新闻审美视角下的导语写作 篇6

【关键词】新闻审美 导语 写作

有人把新闻导语比作敲门砖,没有得力的敲门砖,是不可能敲开读者的大门的。也有人把新闻写作比作“凤头”,比作吸铁石或钓饵,它能够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或钓住,使读者愿意看下去。导语的成败决定整篇新闻的成败,这已是新闻学者和记者们公认的。目前新闻学界关于新闻导语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然而纵观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新闻导语如何选择事实,选择的事实如何加以表现。本文则从新闻审美视角探讨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真——新闻审美的生命

1、作为新闻审美特征的“真”

真一般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笔者认为,这里的真是从存在论角度来说的,真就是指客观的世界自身,以及这个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变化发展规律。真理则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说的,是对真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在主观中的反映,并且这个反映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反映。

“真”是新信息、新情况的基础,也是新信息、新情况传递的基础。只有在“真”的基础上,新闻报道才能带来实际效用,也只有在真的基础上,新闻事业才能立足于社会总系统之中,完成其职能,实现其价值。

新闻报道的“真”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做到两点,一是事实之真,“即确有其事、确有其人,因为新闻本身就是事实的信息”,这是从真的存在论角度讲的,一篇报道要做到真,其基础是内容之真。一篇新闻报道必须包含对客观世界某一方面发展变化的信息。二是反映之真,“也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不应比事实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这里是从真的认识论层面,即真理的角度来谈,新闻报道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之真就是要求新闻报道以一种尽可能客观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本来世界的面貌,传达值得传达的信息。

2、抓住新闻的本质和精华——导语写作中 “真”的审美要求

新闻报道的审美生命是“真”,即报道要反映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并揭示其中规律性东西,才能称之为“美”。导语是选择事实的艺术,新闻报道审美的这一特征对导语的写作要求主要体现在选择事实方面,就是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揭示新闻本质特征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是整篇新闻报道的精华之处。

二、新——新闻报道审美的特性

1、作为新闻审美特性的“新”

我们说“新”是新闻报道审美的特性,是指报道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与历史文献等相比所呈现出的与众不同之处。其实,新闻报道和历史文献一样都存在一个现实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传播时间的距离问题,所不同的是新闻报道是对当下发生的事件的反映,而历史文献则是对过去的历史进程的记录。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可以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新闻报道的“新”的特性同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新闻报道所包含的事实要新鲜。“事实之新,既包括事实的新近发生,新近变动,也包括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之新近进展、新近结果。”其二,新闻报道要迅速,也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新鲜的事实,如果传播不及时,即使事实最新,最终也会变“新闻”为“旧闻”。新闻报道如何才能迅速传播呢?笔者认为,第一,对于新近发生的新闻,需要从业人员迅速发现,迅速写作成篇;第二,对于已经发生一段时间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因种种缘由一直没有机会发布,或者是未及时发现的新闻事实,只要有个好的新闻由头,同样也能给人以“新”的感觉。

2、传递最新事实,降低阅读费力程度——新闻报道“新”的审美要求

“新”是新闻报道审美的特性,是新闻报道审美区别于其他精神产品的独特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导语,理所应当符合新闻报道审美“新”的需要。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导语中应包含最新鲜的事实、最新鲜的材料。最新鲜的事实就是指刚刚发生、新近出现的,新闻报道“新”的审美要求我们将最新的事实和材料在导语中展示出来,不要将其淹没于一般性的事实之中,这不仅是新闻审美的需要,也是降低受众费力程度的需要。其二,如果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并不是最新鲜的,而是因种种缘由一直没有机会发布、或者是未及时发现的新闻事实,此时关于该篇新闻报道的新闻由头就十分重要,要注意在导语中呈现最新的新闻由头。

三、活——新闻报道审美的感性形式

1、作为新闻审美特征的“活”

“活”,是就新闻报道的外在表现层面上说的,是新闻报道的感性形式,指新闻报道表现的生动、活泼、新颖、独特。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总是既有内容又有形式,“美也是如此,它都有一定的形式、外壳必须以人在感觉方面的可接受性为前提”。事物的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之间存在着区别;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对内容有着反作用。新闻报道的审美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新闻报道的内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报道的美与不美是由它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决定的,但是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对内容有着反作用。

2、大胆创新,注重修辞和语言表达——新闻报道“活”的审美要求

如上所述,新闻报道审美的“活”就是新闻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化、生动化、个性化,具体到导语写作当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勇于创新,避免导语写作僵化、模式化。我们知道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才华的“橱窗”,是新闻报道吸引读者阅读的“诱饵”,因此注重其表达形式的创新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导语内容,增强其表现力,修辞技巧的运用必不可少,导语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

(1)比喻。恰当的比喻手法运用,能够加强导语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感。(2)拟人。此种修辞手法可使导语中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使之“活”起来。(3)借用。借用就是指用古典诗词、典故、名言、谚语等来揭示新闻内涵。(4)对比。这种修辞手法要求在导语中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事实,从而产生的强烈反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当然导语中可运用的修辞手法远不止这些,本文只列举了其中四种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手法。

2、锤炼语言,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确、生动、具体。

新闻导语讲究出语不凡,尤其是导语开头的部分,对于整个导语,乃至整篇新闻都有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导语在锤炼字词时应当掌握哪些基本原则呢?

其一,简练直接,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确和意蕴。新闻导语必须开门见山的将最重要事实展现出来,因此导语用语须直接而又简洁,不能拖泥带水,影响阅读效率。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语言文字的精确表达还能显示出作者对该新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可令读者“一唱三叹”。

其二,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少用概括抽象的语言。新闻导语中呈现的是事实,事实应该是具体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死板的、没有生命的,因此导语语言的运用应尤其注意少用那些没有实际意义,引发不了读者联想的抽象词语。

结语

新闻导语写作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新闻审美视角审视新闻导语写作不失为一个好的角度,新闻审美的“真”要求导语能够展示新闻本质内涵的事实;新闻审美的“新”要求记者在导语中展现新闻事实的最近点和最新点,降低读者阅读的费力程度;新闻审美的“善”要求记者时时将读者放在心上,选择新闻事实中具体的内容并用通俗的方式表达;新闻审美的“活”则是在导语表现形式对记者更高的要求,根据具体新闻事实的内涵确定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其实,这四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新闻审美的“真”、“新”、“善”基本上是从内容层面上对导语写作的要求,而“活”则是在表达形式层面上的要求。一条优秀的导语应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

参考文献

①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②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④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刘永忠,淮北日报社;张朋,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闻宣传的视角考量 篇7

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社会舆论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因此, 新闻宣传要肩负起新时期的重任。在诸多的新闻元素中, 新闻视角贯穿着对新闻事件或事实不断寻找、透视、表现、挖掘和思考的全过程。大量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 一篇报道能否引起关注, 新闻视角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新闻工作者就有必要从新闻宣传的视角方面加以考量。

1 俯视

即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来看待、思考问题。舆论导向是具体的、多方面的, 有政治导向也有经济导向, 有思想导向也有行为导向, 有文化导向也有社会导向等等。在采编新闻时, 要“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善于从宏观把握微观, 再以微观体现宏观, 避免微观真实而宏观失实, 确保新闻宣传不出偏差。

新闻界前辈范敬宜同志有句名言:“不审时就不能度势, 不度势就不能选题”。正确引导舆论, 必须审时度势、准确选题。这是优秀新闻工作者舆论有俯视目光的集中表现。要做到这一点, 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养。

首先,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只有深刻理解理论精髓, 把握政策实质, 才能增强新闻敏感, 新闻报道才会像老鹰抓小鸡那样扑得准。改革的不断深化, 使各种社会现象五彩纷呈。如果一位新闻工作者没有坚实的理论功底, 就很难在繁杂的社会现象中明辨优劣、分清是非, 理出正确思路, 已之昏昏, 何以使人昭昭?如果在自然界, “瞎猫逮住死老鼠”, 纯属偶然的话, 那么, 吃不透政策实质, 只能是盲人摸象, 何谈正确的舆论导向?

最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个别乡村以“群众的事情群众办”为借口, 对修路、建桥、架线、安灯、兴建文化大院、改变村容村貌等, 强行集资摊派, 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而个别领导则作为典型大会讲、小会谈;个别县台作为经验宣传推广。针对这一现象, 平顶山电台及时组织编辑记者围绕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精神, 集中采访报道, 同时, 撰写播发系列评论:《好事应当办好》、《建设新农村应尊重群众意愿》、《求真务实建设新农村》等。很多听众收听到节目后, 来信来电称赞我们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其次是既当杂家又当专家,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又要力求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清水煮瓠子”的新闻报道永远不会受到受众欢迎。假如你是一位跑煤矿的记者, 就应当了解目前全国煤炭的供求, 各大煤矿的质量、技术装备以及生产经营等情况。掌握这类信息, 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一旦遇到新情况需要报道, 你就立即会知道它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其新闻价值就不难判断。相反, 你对此方面的信息、知识一无所知, 犹如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这样写出的新闻岂不洋相百出?岂不误导舆论?

总之, 具有俯视的目光, 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党和人民的高度, “登泰山而小天下”。抓住见解独到、在微观和宏观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对整个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新闻, 进而影响、引导社会舆论。

2 透视

即从独特的理性角度, 以具有穿透力的目光, 透过个别看一般,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繁杂的新闻素材中挖出亮闪闪、光灿灿的“金子”。

抓住本质的报道, 既能给实际工作者以经验, 又能给专家的研究或领导的决策以启迪, 达到“传达准确及时、传播广泛适度”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在“准”和“稳”上下工夫。要像X射线一样, 通过透视一个个典型, 抓住根本, 实实在在地指导工作。

今年高考之后, 一些学生焚烧教材、丢弃衣服……面对老师的批评, “理直”且“气壮”:“花你一分钱了?你心痛啥?”我们由此及彼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的铺张浪费。透过惊人浪费现象, 看到一些人“物质富有”背后的“精神贫穷”。于是, 平顶山电台围绕这一现象播发了多篇报道, 并配发评论《富了物质决不能穷了精神》等, 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及时”和“适时”两个方面。及时需要抢, 适时需要等。要使新闻宣传产生较大影响,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有大量指导思想正确, 适时而有分量的典型报道。而等时机, 就是为了让新闻报道同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产生最佳宣传引导效果。反之, 报道脱离党的中心任务, 超前或滞后, 就会形成“隔山炮”或“马后炮”, 从而, 影响凝聚人心、激发斗志重大作用的发挥。因此, 在组织报道中, 要通过解剖麻雀, 以小见大, 及时播发有说服力的典型予以配合, 这样的新闻报道自然容易引起社会重视, 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3 环视

即采编播发新闻要“目中有人”——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面向群众, 指导群众, 服务群众, 体现群众意愿, 满足群众需要, 把握群众脉搏, 使正确的舆论能够吸引人、感动人、教育人、引导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焊花点点的车间, 深入金光灿灿的田野, 深入社会各个层面, 抓到蹦跳有力的“大鱼”, 从而跳出“观点加数字加例子”八股新闻的怪圈, 扭转“谁写谁听、写谁谁听”的怪象。

从宏观讲, 搞活新闻需要拓宽思路, 广泛选题, 跳出单纯生产销货、产值利润、会议报道、数学重叠等老框框, 目光扩展到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大道理说小、深道理说浅, “硬”道理说“软”, 做到内行不觉浅, 外行乐意听。

从微观讲, 应当化远为近, 与群众、与生活、与实践贴近、贴近、再贴近。新闻具有接近性特点。贴近群众是我们永恒坚持的方向。近年来, 我台记者紧紧抓住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着力点采写报道, 不断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去年, 平顶山电台记者报道县域经济发展, 跳出项目相加、数字重叠、无关群众“痛痒”的圈子, 数易其稿, 聚焦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 采写了《舞钢市宁可丢掉数十亿, 确保绿色GDP》一稿, 受到听众好评。今年初, 我市发布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数字串串, 成绩喜人, 但宏观高度与一般市民贴得不近, 因此, 没有多少人关心它。平顶山电台新闻编辑在处理这个公报时, 将枯燥数字形象化, 化大为小, 化远为近, 算出一天生产产品和一天创造的价值, 以醒目的题目《你知道鹰城的一天吗》予以报道, 市民反映良好。因此, 坚持“三贴近”, 应当注意挖掘在地域、心理、利益与群众最贴近的新闻, 避免受众“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

一句话, 具有环视的目光, 要求新闻工作者时时刻刻心有群众, 笔端常聚群众的思想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报道, 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无论整体宣传报道计划, 还是具体一篇稿件, 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具备“俯视、透视和环视”的目光, 传播四面呼声, 眉批八方时风。我们的新闻宣传只要做到了“风声雨声鼓呼声声声入耳”, 受众就会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山46709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以往的新闻编辑方法已经无法继续适应人们的需求, 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进行合理的创新来迎合现代人的欣赏需求, 创造出质量更优的新闻节目, 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关注新闻, 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

1广播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

首先, 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时代性。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传播媒体的风格和新闻特色。当今时代, 广播新闻已经逐渐从单一化向多元化, 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 很多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其次, 新闻编辑工作是对第一手新闻素材的加工与提升。新闻编辑工作是对记者与撰稿人带来的原始新闻资料进行挖掘加工的二次创作工作, 它是从新闻工作的大局出发, 提炼出原始新闻素材中的精华部分, 并从一定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报道的过程。

再次, 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话题的深入引导。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新型媒介如微博和博客等的出现, 让新闻编辑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入前台。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形势新媒介的大环境中, 对于角色的再次定位和组织热点新闻对话, 都是新形势下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最后, 新闻编辑工作对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把关。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对新闻原始稿件进行编辑时, 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对新闻素材的属性进行准确判定, 正确的进行舆论引导, 并对各种原始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加工和编排, 因此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责任的重要性。

2当前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内容不够生动

当前, 我国大多数广播节目的内容缺乏生动性, 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例如一些地方性广播台的观众都是属于本地收听观众, 因此地方广播台在进行新闻编辑时要多考虑本地听众的需求, 选

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

文丨罗卫

摘要:新闻编辑工作指的是将第一手新闻素材进行组稿、筛选等工作形成新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闻事件也越来越多, 人们对于广播新闻节目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这就对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 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新闻节目成为了当前新闻编辑工作者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和特点出发, 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前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对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闻编辑;特点;存在问题;建议

摘要:新闻宣传要肩负起新时期的重任, 新闻工作者就有必要从新闻宣传的视角方面加以考量。无论整体宣传报道计划, 还是具体一篇稿件, 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具备“俯视、透视和环视”的目光, 传播四面呼声, 眉批八方时风。

新闻视角 篇8

一、经典叙事学的叙事视角理论

叙事视角 (narrative perspective) 即建构叙事文本的角度, 是叙事人与故事之间的关系, 是事件如何来聚焦的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来说也就是一个新闻报道文本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立体的、共时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 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闻报道的属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新闻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叙事文本, 读者接收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 而是经过叙述的新闻报道。如何将复杂的新闻事件转化为统一的新闻叙事文本, 叙事视角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托多洛夫认为“视角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什么被看和什么不被看, 决定了读者所能看到的范围。叙事视角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 即叙事人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故事。经典叙事学理论中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一)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零度聚集叙事, 热奈特称之为“非聚焦”。叙述者的视角不固定、随时随地随意切换, 全知视角中的叙述者像是一个全知全能、洞悉一切的上帝, 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介入叙事过程, 或是介绍事件背景、人物经历, 或是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内心隐秘。罗朗·巴特曾对全知叙事视角作过如下描述: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 (既然人物内心发生什么他都知道) , 又在人物外部 (既然他从来不与任何人物相混同) 。[2]全知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多针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 方便于全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进行报道。

(二) 内视角

也称限知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内视角叙事中, 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只转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从外部接收到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运用内视角叙事时, 往往是借用新闻事件内的一个或几个当事人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 内视角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就在新闻事件之内, 对所有发生的事件、出场的人物, 都是用同一尺度去看待和衡量;可以选择性加以报道, 不用拘泥于未知和不确定要素, 不用面面俱到。如此一来, 使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强、更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感染力。且由于视角是单一的, 也使得新闻报道更为连贯、有条理。

(三) 外视角

外视角又称纯客观叙事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外焦点”, 其显著特征是叙述者严格从故事外部呈现和叙述, 像一台冷静的摄像机, 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客观环境等明显可见的事件要素, 而不参与动机、情感和思维的揣测。外视角最大限度地剔除了隐含作者的主观性, 极少出现“记者看到”、“记者听到”之类的字眼, 保持了叙事的逼真性和客观性, 其负面结果是新闻报道叙事容易流于冷漠晦涩。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往往会对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混合使用, 随时根据报道内容和对象特征加以转换, 充分发挥和融合各视角的优势, 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力度。黎明洁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中总结的几种新闻视角的关系, [3]术语与本文话语体系统一之后其关系可以直观表示如下:

二、内视角的典型:“群众视角”

群众视角新闻叙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内视角叙事方式。传播学语境下的“群众”一般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 是一个具有大众性质、平民性质的名词, 与“少数”、“官方”相对。媒体以群众视角进行新闻报道, 即在新闻报道中以“群众”这一类人群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以“群众”的眼睛去观察新闻事件, 以“群众”的心理去感知和判断, 以“群众”的立场去叙事和呈现。

以“十八大”以来国内新闻媒体的群众视角对习近平新闻报道为例。习近平上任以来, 一系列爱民亲民的举动得到了媒体关注, 2014年1月6日, 新华社以《习近平魅力亲民引热议:主席套餐火了、全民“围观”办公室》为题, 对习近平亲民行为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小报道, 这篇报道在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得到了各大新闻网站的转载。这篇报道最大的亮点是两幅新闻照片, 可以说这种恰到好处的图片化报道的叙事方式创新, 直接为报道增色。

结合新闻报道中相关背景交代, 第一幅新闻照片表现的是2013年2月4日, 习近平在甘肃兰州某养老院养老餐厅, 盛满一餐盘饭菜, 走到一位老人的面前, 画外之意是请老人用餐。第二幅新闻照片展示的是2013年5月,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工作中的习近平, 将一个失去了家园的小孩的脸捧在双手上亲吻。两幅直观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照片之后, 是评论性的总结, 报道中这样写道:

“事实上, 自就任以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亲民风格。此前, 在河北保定, 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 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四川芦山, 他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 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在海南, 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 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无论到哪里考察, 他都坚持不封路, 尽量不扰民。”

评论性的总结与两幅代表性的新闻图片互为表里, 图片不仅更直观地表达了传播意图, 且增强了主管评论的说服力度。报道方式的策略创新加上主观评论叙事策略的恰当运用, 有效传递了叙事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这一篇新闻报道中, 媒体的报道立场引人注意, 媒体是站在群众的立场进行报道, 即以群众的视角去审视和感知, 以群众的身份去观察和理解。报道中所讲述的故事是群众所看到的实事, 报道中使用的新闻图片也是群众所有目共睹的画面。事实上,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 群众希望, 也需要看到一位爱民、亲民的总书记形象。这篇新闻报道既在事实上符合了新闻真实的逻辑, 也在情感导向上顺应了群众的情感诉求——以群众的情感倾向去报道, 总书记亲抚失去家园的小孩这一典型新闻画面正好也切合了群众的新闻接受期待。如此一来, 新闻报道的叙事与群众的期待视野吻合, 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体现了媒体报道“以民为本、服务群众”的宣传宗旨。

又如, 2013年国际儿童节, 习近平出席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人民网以《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题对习近平的系列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简洁清新、视角新颖的新闻叙事:

“植物园农作物区, 一畦畦番茄、芥蓝、芹菜等长势喜人, 少年儿童正在从事整地、播种、移栽、松土、蔬菜采收等活动……习近平对孩子们说, 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一定程度上以儿童的视角对习近平的出行和所到之处、所见所闻进行了报道, 以直白又不失深意的语言对习近平的观点性讲话进行了转引。这种儿童视角是群众视角中新鲜活泼的一种, 儿童视角也体现了媒体报道视角的创新和进一步贴近群众。

三、叙事话语中的“群众性因素”:“习大大”昵称的传播

新闻叙事中的群众性因素可以看作是内视角“群众视角”的延伸, 群众性因素即新闻叙事中群众所发生的作用或者媒体以群众的姿态发生的作用。群众性传播相对于官方性传播而言, 其具有灵活、快速、交互性强等优势特征, 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 即信息量大、真假难辨、有效性较差。然而群众性传播又是与官方性传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群众性报道为官方性报道提供鲜活的素材, 也为官方性报道作了很好的补充。

2013年8月20日, 上海交通大学的“舆情研究实验室”联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联合主办“2014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 通过大数据梳理出2013年网络热词, 早已红遍互联网的“习大大”一词榜上有名。

“大大”这一称谓, 本来是元朝统治时期, 北方汉人对蒙古人的尊称, 后来随着历史与民俗的演变, 这一词汇的内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指向。但总的来说, 一般是用在方言中指称长辈, 含有亲昵的情感色彩, 在西北、北方方言中常见, 各地所指代的长辈关系略有不同, 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体系中的“父亲”、“伯父”。同时, “大大”这一称谓在互联网上也会被使用, 一般用作向某一领域的高手、达人等表达亲昵的崇敬与膜拜之情。

2012年12月13日晚, 新浪微博网友“@学习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图文微博, 文字内容为“【帅】习大大, 你这是要干嘛呀?”, 图片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太明朗。这是“习大大”这一称谓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 之后这条微博信息得到迅速地传播和扩散, 至2014年9月30日, 这条微博得到了网友的13次点赞、87次转发和24次评论。此后新浪微博账号“@学习粉丝团”几乎所有推送的微博消息中, 都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 这一称呼快速得到网友的认可, 并在2013年成为极为普遍的网络热词。

“@学习粉丝团”于2012年11月21日开通微博, 注册身份未经认证, 注册地点为习近平家乡陕西, 个人资料显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性别为女性。面对舆论界对微博管理者身份的各种揣测和质疑, “@学习粉丝团”解释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上班族, 与习近平宣传团队没有任何联系。不论其信息发布者身份,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这个微博账号传播信息的功能与价值, 可以说其对“习大大”这一称谓进行传播的成功, 在于其代表了新闻受众的接受期待和一种必然的趋势, 那就是渴望多角度认知一位亲切、平民化的国家领导人的诉求。

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这种称呼方式, 其实是国内网友昵称我国领导人的一个传承与接力, 如网友对上一任总书记胡锦涛的称呼有诸如“胡哥”、“涛哥”等善意的、调侃式的称谓, 但仅限于小范围称谓, 未形成舆论的主流。这种被引导的善意戏谑性的昵称及其流行, 运用了传播叙事的群众视角和平等立场的主体策略, 在新闻受众来说, 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了领导人, 参与了国家大事, 得到了满足。同时, 对新闻媒体来说, 也体现了其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话和传播,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媒体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决定了新闻受众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 也体现了媒体的主观选择。经典叙事学理论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而内视角的“群众视角”近年来成为了新闻媒体视角选择的热点。分析国内媒体“群众视角”报道的案例, 呈现了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和态度这一基本事实。

关键词:叙事视角,群众视角,人民立场

参考文献

[1]华莱士·马丁 (美) .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l.

[2]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29.

谈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篇9

一、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一) 视角应低

新闻工作者一向被视为政府的喉舌, 是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和公认的权威性, 表述方式难免有刻板、老套之嫌, 而民生新闻注重的是亲民性和生活化, 所以民生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站在老百姓而非政府的角度上思考稿件的编排。当然, 这里说的视角低并非无原则的媚俗, 因为新闻毕竟是用来教育人感化人的, 任何时候都要拒绝低俗的报道。

(二) 立意要高

或许不少人以为, 贴近百姓就是迎合百姓, 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去拍什么,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民生新闻中, 奇闻轶事类稿件所占比重不小, 比如我们曾经播出过一篇母鸡生绿蛋的报道, 记者先对母鸡生绿蛋的情形做了描述, 不外乎某某村的村民家中母鸡下了绿蛋,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等等, 如果仅仅为了猎奇, 报道到这里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观众看后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高明的是记者话锋一转, 采访了有关专家道出母鸡产绿蛋的原因, 然后告诫人们母鸡下绿蛋不是不吉利, 而是母鸡缺少某种营养, 这则民生新闻到这里才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三) 民生新闻也要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我们国家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民生新闻工作者同样也不例外, 只有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民来信和热线电话做出正确的取舍, 才能判断什么样的线索值得进一步挖掘, 什么样的报料毫无价值。去年一段时间, 有不少观众打电话反映说他们麦田里的麦子被挖掉了。时值小麦收获季节, 眼看丰收的麦子被挖确实令人心疼, 可实际情况却是, 村民早已不承包该地块了, 该处早已经被村里划作招商引资用地, 在此情况下, 如果不熟悉国家的土地有关政策, 盲目进行了片面报道, 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

(四) 老百姓是主体不是主导

民生新闻是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 讲述的是平民百姓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人民群众是报道的主体, 但这并不代表老百姓反映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这里同样存在新闻取舍的问题。老百姓虽然是报道的主体, 但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加以甄选。任何新闻都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提倡的是既能吸引眼球又有积极意义的报道, 反之, 低级趣味的、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则坚决不予报道。

二、如何抓好民生视角

(一) 以小见大

着眼于小处, 于平凡小事中反映大问题, 是不少民生新闻常用的方法。比如宣传节约型社会这个主题, 节约这个话题太大, 很容易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 或者可能流于空洞的说教, 但在《“小气”的老韩》这篇新闻报道中, 作者巧妙地寓贬于褒, 虽然通篇都说老韩如何小气, 但老韩的小气是为了节约用水, 看似小气, 实际上却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而且在捐资助学等大事上, “小气”的老韩却慷慨大方——一个小处能节约就节约, 大事绝不含糊的老韩跃然纸上。

(二) 记者要善感

作为一名记者, 特别是民生新闻记者, 有责任颂扬真、善、美, 同时也要关注百姓的疾苦, 鞭挞假、恶、丑, 没有一颗善于感动并勇于担当的心, 是做不出百姓叫好的民生新闻的。

每到秋天, 地瓜丰收的时候, 不少淀粉加工户为了一己之私, 常常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 肆意乱排乱放污染水源, 我们接到群众打来的投诉电话后, 迅速赶到事发现场, 将眼前的一切做了真实记录, 并顶住各种说情压力, 第一时间播出了该报道, 有关部门及时对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责任书, 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当然, 这里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一腔热情, 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从受众视角谈民生新闻 篇10

关键词:民生新闻,受众本位,平民化,受众需求

民生新闻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倍受观众的欢迎。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最主要原因便在于它充分满足了电视频道所覆盖范围内的受众需要。只有受众的需求满足了,受众才会继续关注我们的新闻栏目。大众传播和受众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受众需要制约传播;传播满足受众需要;需要与传播良性互动[1]。电视新闻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接受心理,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大众,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实现电视新闻自身的价值。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受众地域性与民生新闻的“本土化”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受众由于身处环境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对地区本土新闻的关注,要真正做到满足受众的需求,必须要充分了解该区域的受众。民生新闻之所以为受众所喜爱,正是因为立足本区域,寻找最适合本地特点、最符合本地受众需求的报道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只有充满地方特色的节目,才能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的欲望。

受众需要属于自己的新闻。从民生新闻开播那天起,“本土话”就成为各栏目独特的风格。“本土话”播报新闻使新闻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人气,使栏目拥有了更多的收视群体。大量老百姓说的口语、俚语在新闻中开始出现,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新闻栏目的一项创新,它极大地拉近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民生新闻以自己独有的亲民模式推动着本地民众对“区域”的时空认知,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同时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帮助本区域的民众了解身边的事,重建人际关系,从而加强他们对所在区域和所在国家的“社群认同”[2]。受众本身的生活环境成为各区域表现自己的题材,也是媒体实现价值的题材。可以说,民生新闻对于本土化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

2 受众反馈与民生新闻的“互动性”

受众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反馈给媒体,媒体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从而更大程度的满足受众,如此良性循环,新闻节目才能一直发展下去。民生新闻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有利于扩大新闻线索,同时使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往的受众都是以第三者的旁观者来接受新闻信息的。这种旁观者的态度决定了受众对新闻的要求只停留在知识性和趣味性和时效性的资讯新闻。而民生新闻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个状态,民生新闻的题材不仅包括原有的社会新闻中的多数关系,还有与市民微观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使受众成为新闻主体,成为新闻节目内容选择的本位。它的出现使得广大老百姓将诉诸点放到了媒体,媒体成为了帮助受众排忧解难的工具,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

民生新闻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立足于“服务受众”,受众对于新闻的态度也转变为主人翁的姿态。过去受众参与大多停留在参与娱乐类、时尚类节目,或是充当受众“代言人”间接参与,现在他们充当新闻画面主角,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热情参与新闻互动。民生新闻把更多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们的批评意见等作为反映的重点,使该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缘”。

3 受众觉悟与民生新闻的“监督性”

民生新闻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这与它的舆论监督力度密不可分。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栏目不同,它更接近百姓,时刻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担负起击浊扬清为民请命的社会使命。

“社会秩序,特别是社会失范,不仅是新闻事业发展史的构成部分,而且新闻事业也是修补社会秩序裂缝机制的重要角色。”[3]民生新闻正是用这样一种理念肩负起社会舆论监督的使命。

马来西亚学者冯久玲认为:21世纪是强调民主的时代,民主将不限于政治领域,而要体现在生活中[4]。民生新闻充分阐释了这句话。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具有贴近性。它的报道题材的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公众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需要的实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们作为媒体受众,有权利了解社会共器的运作和一些利于自身民主权利的政策的落实。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将权利与义务、效益与责任、批评与亲和力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民生新闻满足了监督主体的参与需要。

民生新闻的“监督性”主要体现在对政府某些管理职能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实现其职能。而民生新闻的出现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实践证明,受众思想觉悟的提高正促使不少节目成功地将其中藏污纳垢的现象予以揭露,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各行各业的风气得以扭转[5]。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民生新闻中一些监督性的新闻素材,除了由专业的新闻记者采集到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由非专业的普通的受众提供的。受众通过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等,用自己的视角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从而使舆论监督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受众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了重视,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有了发言的场所,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

民生新闻做为百姓的“知音”,应在照顾受众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传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弘扬人文情怀,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当然不能一味地唱“正面歌”,也要曝光损害百姓利益的事件。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要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的看待问题,从而帮助受众合理解决问题。[6]

民生新闻不能千篇一律,应各有各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受众长期关注。各个民生新闻节目要探索适合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必然要打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品牌栏目的塑造需要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新闻与媒体知识,尽力提高自身素质,写出有品质、符合要求的新闻,这样才能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根植于民心。

参考文献

[1]赵小羽.传播与社会,2007.

[2]吴非.智维论坛,2007-12-27.

[3]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2003,7:107.

[4]魏加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特色,2005-11-11.

新闻视角 篇11

关键词:读者反映;新闻翻译;《今晚报》;标题改写;词汇变通;增译、减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引言

《今晚报》自2002年开始创办面向海外读者的《今晚报》海外版。本文尝试从“读者反映论”的视角,对《今晚报》中的若干译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汉英新闻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新闻翻译与“读者反映论”

奈达在论述“动态对等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读者反映论”,且后者一直處于其论述的

中心地位(范祥涛,87)。奈达认为,翻译服务的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所以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映,同时把这种反映与原文读者的反映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映是否一致(Nida & Taber,2004:24)。为了使读者毫无障碍地接受译文,译者必须尊重接受语的特征,尽可能地挖掘接受语的言语表达能力。(Nida & Taber,2004:1-4)

新闻翻译是把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

不仅能获得源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而且还能获得与源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或文学享受(刘其中,2004:62)。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由于社会语言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对于新闻的行文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偏好,对相同内容的信息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新闻翻译需要在保留原文内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新闻文体特征和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读者反映论”在《今晚报》翻译中的体现

新闻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而《今晚报》中报道的新闻则与天津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本章将从标题改写,词汇变通和增译减译三个方面对《今晚报》中的若干译例进行分析。

(一)标题改写

由于中英文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英文新闻标题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应灵活,采用符合英文标题写法习惯和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以拉近与译入语读者的距离。

例:原文:11年来超千名老人曾到陈塘庄街市民学校学英语---银发英语角,真有国际味

译文:Tianjin Elders Embrace English

原文的主标题是一个冗长、完整的陈述句,并且还有一个形成对仗的副标题。翻译成英文时仅剩四字,使用了“主谓宾”这一简单结构,生动地概括出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符合英语平实的文风,又符合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动词和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的特征。另外,此英文标题使用了“头韵”这一英语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欣赏水平。

(二)词汇变通

新闻语言用词范围广,文本中存在大量的新词,外来词和文化负载词。译者可以借助词典,请教专家等方法,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译出准确无误、接受度高的对等词。

例:原文:富二代

译文: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富二代”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指继承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若按照字面意思译成“Rich second generation”,带有浓重的中国味道。在英语语言中,与“富二代”对等的表达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也就是“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如是翻译,间接为译文读者拆除了文化壁垒,促进了译文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三)增译和减译

在进行新闻翻译时,为了更好向译入语读者传播社会和文化信息,译者适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包括:增译和减译。

例一:原文:他5年游历近50个国家,花费却仅10多万元。

译文:He has travelled 49 countrie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ith only 100,000 yuan (about 16,000 US dollars).

该句中的“10多万元”对于中国读者是很直观的数字,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由于不了解中国的货币单位,也不熟悉相应的汇率,读到这里难免产生疑惑。为确保行文的可读性,在这里应增译相应的“美元数字”,以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阅读负担。

例二:原文:(母亲)叮嘱她一定要坚持去少年宫练歌。

译文:(Her mother) urged Guan to pursue singing.

原文中的“少年宫”这样的中国色彩厚重的词汇在英文中并没有对等词。如果生硬得将其翻出,由于无法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共鸣,会给他们造成阅读障碍。于是,译文采取了减译的翻译方法,仅将“滨海新区”译出,而放弃了对“少年宫”的翻译,这样便可保障目的语读者阅读新闻时的流畅性。

四、结语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的“儿童视角” 篇12

《新闻袋袋裤》作为央视创办的第一个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带动了我国儿童信息类节目的发展。随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办了类似的节目,如南方电视台《南方小记者》,福州电视台《大嘴巴谍报》等。但总体上, 此类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儿童的电视媒介选择行为中所占比重较低,节目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究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欠缺原创性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翻版成人新闻的信息不时出现。同一条新闻,在成人新闻和儿童新闻节目中的画面和解说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换成了带有童声的成人主持人。这样的制作手法,很难从根本上贴近儿童心理,拉近和儿童受众的距离。

儿童缺位

我国现有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 虽然在收视定位上都突出了少儿这个群体,但节目制播的全过程,较少看到儿童的参与,让人不免质疑,成人主导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是否真的是儿童想看的?

娱乐性不足

早在1961年,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就对儿童接触电视媒介的动机做过调研。结果显示,“娱乐”是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信息。而我国的儿童电视新闻内容,往往教育性大于娱乐性。如此一来,新闻在制作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就不够活波、多样。

以上是我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儿童视角”的缺失。

如何在节目中自然展示“儿童视角”,有以下几点思考。

和儿童一起做新闻

给孩子们一个尝试的机会。不妨在节目中,用让他们亲自参与和体验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卜卫在《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儿童的参与权,我将其概括为8个层次:操纵;装饰;象征性地表示;指派给儿童,但还能告知儿童;成人与儿童商量,并告诉认同; 成人提出的、与儿童一起作决定的;儿童提出的,但成人并不关注;儿童提出的,并与成人一起做出决定。我国目前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儿童的参与权,大致到达第四个层面。要到达最后的儿童参与程度较高的层次,就要弱化成人的主导地位,把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和节目话语权尽可能多的留给孩子们。比如,教会他们用便捷的拍摄设备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社会现象; 成立小记者队伍,寻找新闻源,采访新闻素材;新闻制作中多倾听儿童编导的想法。虽然他们在专业性上无法和成人相媲美,但身为儿童的代言人,一言一行都更能与收视儿童产生情感共振,拉近与节他们的距离。

对于成人新闻里出现过的信息, 从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角度切入,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表达新闻信息,成人进行适当的把关和指正。比如《新闻袋袋裤》中,《盘点过年习俗》《恶劣天气影响世界各地》《未来电脑会比人脑更聪明么》《火星:多种支持生命存在的元素被发现》等新闻,可以多听听儿童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指针性地加入成人的观点。既实现了信息服务,又能让儿童看得懂。

注重节目内容的均衡,避免城乡差别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平衡城乡资源差异,在版块划分上,可以留一定的空间反映乡村儿童的生活面貌,让城市儿童了解乡村,正确认识乡村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在节目制作中,吸纳乡村儿童参与,消除城乡儿童在心理上的差距。也可以在节目中组织联谊等活动增强城乡儿童的互动。

寓教于乐

施拉姆“儿童是媒介的使用者”这一思想,表明儿童于电视媒介是主动的选择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能带给儿童欢乐,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而非“说教”。比如,把故事、歌舞、动画、木偶等形式搭配组合,充分运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处理新闻素材。比如,《新闻袋袋裤》中,用动画讲述郭明义的事迹,就把学雷锋这一旧命题用儿童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

寓教于乐还要求节目能促进儿童在体能、认知与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英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天线宝宝》《花园宝宝》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低龄儿童的 喜爱,就是其节目理念: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的有趣经验。看似是玩耍、嬉戏的过程,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想象力、爱和被爱的能力、自信心、创造力等许多可贵的东西。

结语

上一篇:掺杂特性下一篇:搜索引擎技术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