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精选12篇)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1
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交通枢纽,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沿线国家。根据柬埔寨发展机构(CDC)报告,2014年中国大陆仍是柬埔寨最大的外来投资国,累积投资已达100亿美元,远高于排名第二的韩国44亿美元和第三的欧盟37亿美元。柬埔寨首相洪森在2014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柬埔寨愿意支持中国计划,包括‘一带一路’”,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表示柬埔寨从中国对柬在基础设施、能源、信息与通信技术、农业和旅游等投资当中受益匪浅。
1“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海陆空基础互联互通
1.1拓展陆地发展空间
2015年4月1日9号公路及上丁湄公河中柬友谊大桥正式通车。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为柬埔寨新建、改造公路20条,总长2669公里,占该国国道总里程的35%以上。此外,还帮助新建特大型桥梁7座。这些路桥帮助柬埔寨实现互联互通,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海螺集团与柬埔寨马德望项目合作协议已初步达成。
1.2打造空中枢纽
中国首家在海外投资设立的航空公司-巴戎航空公司2014年在柬埔寨成立,巴戎航空已开通连接柬境内三座主要城市—金边、暹粒和西哈努克港的定期航班,在“一带一路”框架内,该公司还将以柬埔寨为始发点,逐步开通飞往东盟其他国家及柬周边国家的航线,并将使用中国研制的客机,帮助实现区域内空中交通快速无缝连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用“中国制造”和“中国元素”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
“中国在柬埔寨的对外援助做得很好。柬埔寨有句话,中企在这里修了最长的路、建了最多的桥。可以说,这些促进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柬政府和老百姓看到了中国企业的高效率和高能力,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做了充分铺垫。”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宋晓国指出。
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产业投资2.1最大外来投资国
中国以9.61亿美元对柬投资额,高居柬外资来源国第一位,占柬吸引外资总额的24.44%。其次为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越南,对柬投资额分别为8558.9万、6762.2万、6510.7万和4961.2万美元,分别占柬吸引外资总额的2.18%、1.72%、1.66%和1.26%。
2.2积极融入经济特区建设
“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运营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这是习近平主席2015年4月在亚非会议期间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时对西港特区提出的希望。
3“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水电资源开发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柬埔寨水电资源开发合作发展迅速。2014年柬埔寨全国电力供应增至48.73亿度,同比增长13.4%,其中从泰国进口5.8亿度、越南13.59亿度、老挝1363万度,其中水电18.41亿度(全为中资企业BOT投资水电站项目所发),同比增长70.3%。
4“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旅游资源开发
中国游客来柬人数呈大幅增长趋势,中国已成为柬重点开拓的游客市场,未来将成为第一大游客来源国。旅游业是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被柬政府誉为“绿金”,连续多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2014年,全柬共接待外国游客450.28万人次,同比增长7%,旅游收入超过25亿美元,占GDP的15.4%,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由表2014柬埔寨旅游业情况可以看出中国是第二大赴柬埔寨旅游游客的来源国,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增长率非常高,达到21%,据柬政府旅游部门制定的旅游战略目标,计划2015年吸引中国游客65万人次、2018年达130万人次,成为第一个游客来源国。
“一带一路”以来,柬政府加大吸引中国游客来柬力度,通过赴华举办推介会、播放电影等措施加大在中国的柬埔寨旅游宣传,鼓励酒店、餐厅及相关旅游设施在手册和告示牌上加上中文译文,加大中文导游的培训力度,提高中文导游的素质等措施吸引中国游客。此外,推动增开两国直飞航线,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广州、上海、南宁、昆明、南昌、济南和重庆等地至柬埔寨金边或暹粒的定期直航班机,中国春节期间,还开通多个城市至暹粒的不定期直航包机达数十个班次。
5“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作为柬重要的贸易伙伴,对推动柬对外贸易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全年中柬双边贸易额为37.57亿美元,同比增长-0.39%,占柬对外贸易总额的20.72%,其中向中国出口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4%;自中国进口32.7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
2015东博会期间,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与中国太阳能、钢铁等领域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谋划新科技产能合作;由中国政府援助实施的“中柬农业促进中心”项目即将启动,推广中国先进技术入柬,此为目前中国援柬最大农业项目。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亦率领中国农业科技代表团赴柬埔寨交流,为杂交水稻技术在柬埔寨落地,提供技术援助。
6“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柬埔寨人文交流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2009年开始运营,为促进两国民间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孔子课堂、大学中文系及汉语中心等项目之余,孔子学院还开设西哈努克思想研究中心及柬埔寨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致力于两国友好关系溯源研究。应中资企业请求,孔子学院还开设柬埔寨员工汉语教学班,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汉语教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帅式毅表示,今后孔子学院将陆续为在柬中资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不仅对当地员工进行语言培训,还将对中资企业中方员工进行柬埔寨文化、礼仪培训,增进民众间的友好情谊。每周五下午,孔子学院都会组织中国文化展示活动,让当地汉语和中国文化爱好者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为使本土人才的培训更为系统化和专业化,西港特区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西港特区培训中心,对区内柬籍员工及周边村庄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和语言培训,为入区企业搭建职工培训平台,使柬埔寨农民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
中国驻柬大使布建国表示,“一带一路”将促进双方在多领域的合作,全方位打造两国的连接通途,让两国民众共享丰硕成果。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国际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提出“亲、诚、惠、荣”的周边外交理念,更加凸显对周边国家的重视程度。“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J].历史教学,2001(10).
[2]孟宪龄.渤海湾的改革大潮——天津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J].党史纵横,2001(02).
[3]贺圣达.与时俱进开创云南对外开放新格局[J].云南社会科学,2003(01).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2
第一,第四方物流具有复合物流服务的能力。提供国际货运承揽、进出口报关、国内外运输、仓储、存货管理控制以及合并、分配等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广;
第二,第四方物流具有信息技术功能,提供供应链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以及货物追踪等功能;
第三,第四方物流是集咨询、规划、设计、管理等各个环节为一身,具备物流规划和管理能力的一站式物流服务主体;
第四,第四方物流能够整合各类物流企业的资源,随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大大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即具有整合供应链的能力;第五,第四方物流更适合国际性物流企业的定位,只有提供国际货运及货物追踪等服务,才能更好地适应跨国服务的需求。因此,X物流公司的战略规划是顺应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功能和需求,在国内外物流服务市场上立足,进而成长为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集团。
X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可根据上述战略目标进行详细、准确规划。战略定位是指一家企业在客户群体中最具特点的记忆点,因此,按照X物流公司的业务特征,它应成为一家能够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供应商。
如果说产品和服务是硬性的,那么解决方案就是软性的,一家能够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就是既能为消费者提供硬性服务,更能为其提供软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专业化物流服务则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向着第四方物流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
★ 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 城市化论文
★ 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物流发展战略探讨
★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 对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思考
★ 创业投资发展战略论述论文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 浅谈我国旅游价格管理的思考
★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3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战略发展模式 资源配置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需要在体察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勾画。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各国(地区)服务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数据对比可知,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任重而道远。而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
辽宁省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纵向的历史统计数据却表明辽宁省服务发展的势头强劲:2007年底辽宁省GDP达1.102万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133.4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5 853.1亿元,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 037亿元,年均增长12.2%。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有潜力成为三产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辽宁服务业发展滞后却颇具潜力。这种判断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农产业率先发展会对服务业有较强的拉动与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向发达经济体借鉴发展经验可以减少发展中支付的学习成本,因而具有后发优势。考察国内发达省份的服务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服务业的持续增长趋势得以保持并非轻而易举。例如,上海是我国服务业率先发展的区域,然而据张明海的观察,自1990年以来上海在服务业中的同定资产投资力度一直较大,约占全部投资的2/3。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直到2000年才勉强超过50%,在以后的年份中还有反复。由此看来,辽宁若要实现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还需要合理布局,精心筹划。
二、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环顾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按四条主线展开:一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的研究;二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三是服务业发展侧重点的研究,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率先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涉及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优先发展服务业构成对发展农业、工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关于如何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顺序就需要慎重考虑。韦福祥考察各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发展历史后指出,服务业发展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捷径模式和孤岛模式。传统模式是将资源应用于满足农业与工业发展需求后投入相关服务业,典型的应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捷径模式是跨越工业发展的漫长历程,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牧、渔业产品加工贸易,进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典型应用国家是荷兰、丹麦和冰岛;孤岛模式是区域自身并无坚实的工农业基础,但由于临近区域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因此,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服务业取得经济的增长和繁荣,摩洛哥、塞浦路斯和中国澳门均是孤岛模式应用的典型。韦福祥认为,我同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上述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灵活应用。但这三种模式在省级区域中如何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服务业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考察我国各省、直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可以触摸其脉络。一是各地区普遍加深了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认识。这表现在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区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分等。二是相当数量的省份加深了对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认识。例如,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重点集聚区的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一核三带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浙江省提出“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三大产业带集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山西省提出“围绕‘一核一带四片”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服务业的极化和网络化发展。省域服务发展规划设计了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姚莉英则观察了现有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归纳总结出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原生型服务业集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侧重点,各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普遍提到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长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息息相关。
关于促进区域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众说纷纭,其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对策有:一是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二是在服务业中引人多元化投资主体;三是加强财税政策的倾斜力度;四是以外向型经济促进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三、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反思
重新梳理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前文思考问题的主旨,反思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笔者有如下发现。
1.辽宁服务业发展中的资源获取。近年来,辽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投入的绝对数量尽管逐年不断增长,但相对数量有所下降。2005年之后辽宁服务业与工业在同定资产投入方面不分伯仲、平分秋色,体现出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特征。
这说明辽宁日前在三次产业中的资源配置中工业型经济特征依然明显,离服务型经济尚有一段距离。从辽宁目前的三次产业的结构特点来看,辽宁总体实质上选择的是传统的服务发展战略模式。即在工、农业发展至一定基础之上,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对服务业的大量需求后,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短板”,顺次发展起来,是配合一、二产业的被动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辽宁省短期内不存在服务业超前的问题,从总量上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资源投入。
2.辽宁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依赖于能源、原材料与资本的工业产业集群不同。服务业产业集群更依重于技术和市场。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就更为显著。辽宁省由于历史上计划经济制度构建得较其他省份更为完善,由此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得服务业市场化机制转变较为困难。由于政府及其下设的相关部门在服务业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科技人才也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原生型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只会在市场需求量大、技术与资本含量低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产生。而咨询、研发、信息、金融、會展和文化创意等现代化服务业产业集群无法向发形成。因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
服务业集群是今后辽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备选途径。所谓嵌入式服务集群是指本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由政府引进外资服务业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嵌入式集群发展模式对于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科技研发、信息计算机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且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也会与稳步发展的工业集群相得益彰。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是在一定的区位条件下,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集结企业而成。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城市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同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如若在招商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制度层面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减少服务业企业交易成本,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模式也会得到成功的应用。
3.辽宁服务业战略实施侧重点。经济发达区域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虽然可以汲取,但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实施仍需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展开。战略实施侧重点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发挥优势,使优势更为突出;二是克服劣势,弥补不足。只有“扬长”且不“避短”才能为服务业发展夯实基础,不致增长乏力。
辽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发达对服务业构成有力支撑。相对于其他地区,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资源。着力推动产品研发、物流信息、法律咨询和人员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而且对辽宁工业的可持续增长大有裨益。二是人力资源充裕为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经济转型、企业改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原因,辽宁传统服务业可因地制宜地吸纳足够数量的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的员工,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餐饮和物流等企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三是较高的城市化率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为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8年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5%,而且以年均3.2%的速度,也就是年增2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除了依赖于政府加大对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外,发动社会力量,及时提供市场化的社区老年服务也是大势所趋。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劣势也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滞后。这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联与外交,同时也降低了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即使是传统服务业,有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也可以不同程度提高企业服务的效率与品质。二是服务业目前同质竞争多,服务品种单一,导致不正当竞争与重复投资,在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产出效率的提高。三是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许多行业仍然处于事业单位、公益部门,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是企业与居民的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阻碍了民间资本的介入,遏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4.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现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促进各区域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对策,但缺乏实施主体的说明。笔者认为,服务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重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致力于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制环境的完善;维护服务业市场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秩序;搭建并逐步完善服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形成有效的服务业政策实施反馈与评价机制,及时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修正相应政策,完成对服务业引导、扶持与监控的职责。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与媒体应致力于区域文化的推介。挖掘并弘扬区域特色的文化,让世界了解辽宁、认同辽宁、向往辽宁。为开放型经济扫除文化障碍,扩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从企业层面来说,应抓住产业政策倾斜与区域经济发展所赋予企业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向区域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组建或参与行业协会的方式,加强业内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共同制订行业服务标准。加强企业自律与社会责任承担的意识,区别市场定位,从而实现业内企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4
一、系统内部基本关系分析
1. 主体地位的平等关系。
在区域中, 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 都享有市场经济关系的主体地位, 依据国家法律和市场运行规则参与经济社会活动, 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依据这种平等关系建立的利益格局才能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才能促进区域的整体进步和协调发展。
2. 要素之间的互补关系。
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 各种要素都有自身的禀赋和优势。要素之间的互为利用.互相补充, 就能提高和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在辽吉蒙三大板块的比较研究中, 我们会明显发现各自的优势所在及其进行整合的重大战略意义。只有互补才能互利, 只有互利才能双赢。
3. 组织成分的必然联系。
处于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同整体存在必然联系, 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 只有在系统中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各种成分之间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 任何一个成分都无法孤立存在和发展。人们在区域发展中只有根据这些客观联系确定发展道路和方向才能够是科学的和可行的。
4. 地缘区位的同质关系。
区域内的各个部分之间, 由于地域相接.交往频仍.互相渗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共识。这些同质的文化积淀也是巨大的优势, 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打造区域品牌。诸如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品牌.区域性的农业科技服务品牌等等。
5. 共同发展的带动关系。
在区域中, 有些部分.部门.行业发展的较好较快, 形成了区域中的样板和龙头, 它能够带动那些落后的地区和产业, 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向后进地区辐射, 进行产业对接和转移, 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 就必然会加快整个区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
二、协调系统内部关系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站在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 做到地区.产业.行业的协调发展, 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要注重发展规模, 追求规模效益, 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合作开发资源, 建设共同市场, 在合作中竞争, 实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兼顾, 做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 层次性原则。
系统内部存在层次关系, 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能级。处在中心地位的层次具有最高的能级, 在一定的意义上有统筹以下各个层次的能力。因此, 区域中心的建设, 要求作为中心的主体必须放大战略眼光, 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指明正确道路。
3. 开放性原则。
区域内部的各个要素也是区域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都是相互开放的, 因为任何系统都要同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这是系统生存的前提。发展区域中的各项事业, 只有通过开放, 才能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推动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
4. 有序性原则。
控制社会系统要依据系统的客观规律, 实现发展的科学有序进行。要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的方向, 控制区域发展的大局, 依法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在发展的具体道路.方式.步骤.速度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 但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上必须防止无序的混乱现象发生, 保证总体目标的完全实现。
5. 动态性原则。
区域本身是一个系统, 但相对更大的区域来讲, 它仍然是一个子系统, 要接受更高系统的影响和调控。随着大环境的成长和进步, 区域也被带动着不断发展, 所以, 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跟进形势, 在动中求变。在区域中, 由于中心区位的功能放大, 要素合理流动组合, 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区域内部的功能和能量也必然发生质的改变和提升。
三、中心板块“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主要方式
在区域的中心部分, 首先, 要把自己做强做大, 形成一定的优势地位, 从而有实力对非中心区产生吸引.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 要培植巨大的吸纳能力, 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使非中心区的人.财.物力有效向中心区聚集, 再次, 要提高整合功能, 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实现产业的重组和升级, 逐步打造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具体方式是:
1. 政府“走出去”, 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通过政府的作为, 建立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创造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其中包括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政策统筹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利益协商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 将区域关系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 产品“走出去”, 建设区域市场体系。
以优质.适销.便民的产品和服务来经营区域市场, 建设多渠道.宽领域.多样化.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 以区域内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拉动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要在商品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金融市场和文化市场等诸多领域扩大开放度, 增强外向度。
3. 资金“走出去”, 开发资源, 创办产业。
区域内的不同地域都存在各自的资源优势, 有些不可再生资源极其宝贵。通过资本的聚集和集中, 合理有效开发资源,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现资本的保值增殖, 这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壮大地方财力非常现实的举措。
4. 人才“走出去”, 发掘创造价值的源泉。
人才是第一资源, 合理开发和使用人才至关重要。由于区域联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化, 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要放开用人政策,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让一切创造价值的源泉充分涌流。只要能创造价值造福社会, 就让人们各显其能.各得其所。
5. 文化“走出去”, 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文化要在多样化兼容中发展, 在交流借鉴中成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下, 文化建设要体现地域特色, 反映民风民俗, 继承优秀传统, 推陈出新。在区域发展中培养人们更为广泛的文化共识, 形成积极健康和文明进步的区域认同感。
构成区域的三大板块, 中心板块和两翼板块之间, 都是开放的系统, 必然发生各种要素的互相流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这些流动应该是合理的.低成本的和高效率的, 符合市场经济饿发展规律。从“引进来”的角度看, 区域中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以自身的强大增强吸引力。比如, 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区域培养各类人才, 用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区域人民的健康服务。二要以优惠政策增强吸纳力。比如, 以土地.户籍.居住.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 发展股份经济.私营经济, 搞好公共产品开发。三要以产业规模增强消化力。比如, 利用农业产业化项目, 对区域内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再如, 发展建筑材料工业, 支持城乡房产事业发展。四要增强商品流通的集散力。利用区位优势扩大各种商品的流通量, 促进优质先进的工业品占领农村市场, 促进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获得有效提高。五要增强科技的孵化力。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普及, 提高社会生产水平。通过先进文化教育, 科学经营管理方式的引进, 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 形成区域文化高地, 带动全区域科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两翼板块“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主要方式
两翼板块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 将直接导入与中心板块的互动, 从而有力推进区域中心县建设目标的实现, 因此,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具体方式有:
1. 走进大市场。
市场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市场主体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法律参与合作和竞争。在区域内可以通过中心板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广泛深入地融入以沈阳为中心的现
代城市圈和东北亚经济圈, 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参与经济活动。
2. 合作大项目。
在区域内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建立大项目工程进行合作开发。发展规模经济, 打造一流的商品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发展相关配套项目, 开发来料加工项目。招商引资, 开发项目, 是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成功道路, 必须抓实抓好。
3. 打造大交通。
区域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都必须以交通运输为支撑, 需要交通的合理布局和设施完善。当前, 打造开放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更为基础的事业, 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这个基础, 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互动才能顺利发展。
4. 营造大环境。
在区域中的三大板块都是利益的共同体。在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信息交流.交通运输诸多方面都是利益攸关者。必须共同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环境, 减少摩擦和内耗, 促进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5. 提供大服务。
区域内的各级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给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以平等地位和机会, 要营造公平.公正.双向互惠的环境。通过政府提供政策, 建设软硬环境, 为发展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篇5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按四条主线展开:一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的研究;二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三是服务业发展侧重点的研究,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率先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涉及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优先发展服务业构成对发展农业、工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关于如何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顺序就需要慎重考虑。韦福祥(2005)考察各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发展历史后指出,服务业发展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捷径模式和孤岛模式。传统模式是将资源应用于满足农业与工业发展需求后投入相关服务业,典型的应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捷径模式是跨越工业发展的漫长历程,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牧、渔业产品加工贸易,进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典型应用国家是荷兰、丹麦和冰岛;孤岛模式是区域自身并无坚实的工农业基础,但由于临近区域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因此,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服务业取得经济的增长和繁荣,摩洛哥、塞浦路斯和中国澳门均是孤岛模式应用的典型。韦福祥(2005)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上述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灵活应用。但这三种模式在省级区域中如何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服务业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考察我国各省、直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可以触摸其脉络。一是各地区普遍加深了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认识。这表现在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区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分等。二是相当数量的省份加深了对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认识。例如,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重点集聚区的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一核三带’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浙江省提出“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三大产业带集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山西省提出“围绕‘一核一带四片’”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服务业的极化和网络化发展。省域服务发展规划设计了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姚莉英(2006)则观察了现有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归纳总结出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原生型服务业集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
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侧重点,各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普遍提到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长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息息相关。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6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资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镇生命线工程将日趋复杂,城镇的安全压力将增大,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增加;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急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急需加强安全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急需壮大安全科研人才队伍,急需开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对此,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主动挑起重担,有所作为。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树立创新观念,以增强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7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科学内涵
1. 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观”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鲍尔丁认为,消费不是经济系统的“最后活动”,只有废物处理才是关键环节。经济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正好像遨游在茫茫太空的宇宙飞船一样,要使该系统持续下去,就必须保持物质平衡。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灭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开展了以减少污染危害为主要目标、以末端治理为主要手段的环境保护,进而发展为以“资源化”方式处理废弃物的环境保护,开始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被各个经济大国所重视,并逐渐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2. 循环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
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其实就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2]。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源输入、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的完整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水平的3倍多;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被列为世界十三个主要贫水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资源严重短缺,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3]。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城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经形成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二次污染相复合,大气、水体、土壤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特别是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产品—污染物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则是将环境与经济行为科学构建成一个严密的和封闭的循环关系。在这一体系中,资源与产品之间在符合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关系支配下,实现了生产废物的最大减量化、最大利用化和最大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发展潜力丧失的背景下形成,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谐,消除资源环境在经济增长中的“空心化现象”,使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新型发展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全面拓展,使经济增长、人口控制、资源拓展、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社会进步等和谐一致、协调同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它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实现合理的发展[4]。
如果中国继续沿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粗放型模式,必然对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建设速度,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化经济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状
从1992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并已经实施。有47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166个地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79个乡镇成为环境优美乡镇[2],出现了如首钢等一些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的系统实践时间较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从政策与法律层面上看,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和成套的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体系,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利用综合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从宏观到微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作为一个外部刺激力量,促使个人、企业和社会形成一套循环经济的管理规范,促进大家实行循环经济措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由粗放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型时期,人们对循环经济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指导规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加大人民群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从社会风气上树立一种倡导循环经济、实施循环经济、鼓励循环经济的氛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应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企业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发新能源、使用再生能源,从而推动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落实可持续战略。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人类面临环境的制约,为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理念,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改革,稳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因而必须对其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深入的理解。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用其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并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金.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循环经济[J].四川省情, 2006, (6) .
[2]李佳, 谷岩.循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浅析[J].河北建筑学院科技学报:社科版, 2006, (23) .
[3]卜华.循环经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J].山东纺织经济, 2006, (3) .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8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五大发展理念
当前,创新已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驱动经济形态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理念进一步为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质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创新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化、协调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就必须顺应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深层次把脉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与薄弱环节,用高新技术代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穿整个社会发展。
1 文献综述
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成了一个高频词汇,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诠释。一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有学者认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国民经济发展中,包含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的四个阶段,是最早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发展阶段而提出[1]。张利珍和秦志龙[2]综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等。二是归纳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和特征。胡婷婷和文道贵[3]认为美国的创新战略高效而富有特色,研究领域广泛。而日本的创新系统还涉及到政府研究机构等,从而避免出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断裂。陈强和霍丹[4]梳理了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指出德国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多层次科研系统密不可分,针对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设置和行动举措等方面,有效地解决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问题。三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素推进路径进行研究。赵兰香[5]提出创新驱动的根本要素是人才,人才结构布局、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刘志彪[6]提出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抵消要素成本上升趋势所带来的副作用,这就需要国家科研基础和人才培养不断持续投入。辜胜阻[7]就创新驱动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的四大瓶颈,“动力不足、风险太大、能力有限、融资太难”。黄宁燕,王培德[8]从制度和环境要素,以“顶层设计”理念,改变创新科技管理体系及制度设计,通过新的制度带动形成新的科技创新文化倾向,实现创新发展的效益倍增。
综上,学者们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颇丰,不同程度上深化了创新驱动的科学内涵,梳理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目前的研究在实证和微观方面还亟待加强,研究的范围较为分散。同时针对福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的专题研究较少。“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导向,结合福建实际情况,深化创新内涵,梳理创新脉络,进行全面整合,找准发展路径。
2 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分析
2.1 整体经济形势
近年来,福建省整体经济水平呈稳中有进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1 6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GDP的比重达83.3%,具有明显的投资驱动效应,进入经济加速发展阶段。当前,福建省要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才能使经济快速跨越发展。
图1中可见,2015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 117.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 218.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 643.50亿元,三种产业贡献率依次为8.1%,50.9%,41.0%。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次序,处于工业经济中期第二阶段,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但第一、二产业比重逐年减少,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总体上福建在向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经济效应已初具形态。
2.2 科技创新基础
1)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加强。2015年福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科技综合实力的上升是福建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聚集地的有力支撑。据2014年全国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56.42%,排名第13位,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福建由上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9位,福建科技活动投入指数60.33,排名第9位。
2)科技投入持续上升。R&D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R&D经费投入总量、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总量等。近年来福建省R&D经费投入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GDP比重达1.5%,如图2所示,科技在产业发展中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至2014年底,福建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60 128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136 925人年,比上年增长11.7%。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在闽两院院士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1人。目前遴选出两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近两百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及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来源:2015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科技产出逐年增长。福建省2014年科技活动产出指数34.55,比上年增长11.9%。2015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83 146件,专利授权61 62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3.2%和62.8%。如图3所示,2011-2015年专利授权数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以较快增长率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7 868件,比上年增长36.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695件,比上年增加1.235件。专利制度在激励发明创造、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2012-2015年福建统计年鉴。
2.3 产业创新基础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创新基础不断夯实,获得一大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加快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产业基础。近五年来,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2.5%提高到15.2%,高新技术对产业的升级作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7.4%提高到9.2%。厦门光电产业集群、泉州建陶水暖器材产业集群、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等成功形成百家企业集成创新的产业链。通过集成创新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2.4 企业创新基础
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分别为1 779家、428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2015年福建省启动实施9个重大专项、17个重大专题项目。新增50个省重点实验室、37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9个众创空间。目前,福建省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904家;高新技术企业2 035家;重点实验室2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7个(其中国家级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36家。
3 福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3.1 高层次人才资源匮乏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福建省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福建省高层次顶尖人才仍严重匮乏。科技顶尖人才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获得重大科技奖励较少,高影响力的论文偏少。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存在引进困难和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
3.2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2014年福建省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355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201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400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经费投入的不足,造成福建省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较少。
3.3 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福建省大部分的创新平台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的国有企业,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创新驱动的主力军,应以新技术、新产品、发明专利等成果产出为主的中小企业为主。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较强,主要的科研产出主要是科技论文、获奖成果、承担课题等纯科研形式。产学研合作效果不高,三方的定位不准确,产学研政策执行力不足,三方信息流通不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成果转化困难的问题。同时,全省科技资源分布地理差距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等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两地,制约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3.4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
中小企业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高新技术仍以引进国外成熟技术为主。产业集群机制不够完善,企业集群环节薄弱,从而造成集群成效不佳。
4“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探讨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目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创新发展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出发,将创新驱动置于核心地位,以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动力,推动战略上的新突破;协调发展是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准则,妥善应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绿色发展是围绕生态和平,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低碳、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开放发展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之法,是发展向外迈向高层次发展的科学定位;共享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自觉推进以人为本的核心观。
五大发展理论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性和引领性的科学认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创新驱动发展都会是福建改革的主要方向,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福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加速提升发展的平衡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4.1 聚焦区域创新体系结构与层次需求
以创新理念聚焦区域创新体系结构,进行分层次指导,自上而下,实现从向上重基础研究到向下重应用研究,对不同的区域创新主体采取全方位的战略导向。一是上层聚焦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面向区域技术创新需求,强化原始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挖掘其市场和产业化前景,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二是中层聚焦以政府及科研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成果转化率,完善各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创新成果到创新产品的无缝对接,降低创新的风险性。三是下层聚集以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的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准,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拉动市场,实现创新链的循环机制。
4.2 完善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
协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品牌竞争力不强,如何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福建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一是政府完善科技投入机制,通过减免税收、发放专项补助等金融政策来调动企业R&D投入积极性,逐渐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人力资本是创新驱动的重点和突破口。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优化福建科技人才队伍存量与质量,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管理机制,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将科技、人才与经济发展高度紧密结合,充分将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力竞争优势。
4.3 构建现代产业绿色技术链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是指构建现代化城市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推进以城市产业绿色技术链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现代产业绿色技术链的形成是一个渐变过程。与传统的产业链相比,产业绿色转型并不是对现有产业的完全抛弃,而是对现有各类产业进行绿色理念的产业嵌入。二是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形成。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技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及安全低碳能源技术,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工业及生态服务体系,让新能源、新环保、新服务等现代产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4 提升区域内外创新资源的共享水平
共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区域内外创新资源的共享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统筹区域资源配置,改善科技创新发展管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一是要注重区域特色。根据福建各区域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坚持创新与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独特竞争优势的创新系统。二是形成区域竞争力。鼓励区域间常态竞争,通过适度优胜劣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4.5 突出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开放是福建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今全球创新资源快速流动,福建要抓住机遇,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的格局。一是充分利用福建地理优势,争取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和先进生产要素,结合市场需求,拓宽技术瓶颈,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匹配。针对不同地域,以不同程度的开放水平推进产业双向开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二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和发达地区的科技交流。支持引进国际学术机构和企业来闽设立外资研发机构,提供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以及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促进外资开展创新活动。同时,鼓励省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吸引国际创新人才。三是根据产业不同调整对外开放的程度和速度,营造自主创新宽松的环境。有针对性提高开放层次水平,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通过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双向开放联动问题,才能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实现福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
5 结语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福建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本文基于福建经济和科技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域下,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福建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的战略思维。
参考文献
[1]袁峥嵘,杜霈.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9):47-51.
[2]张利珍,秦志龙.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3-90.
[3]胡婷婷,文道贵.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1-4.
[4]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4):87-100.
[5]赵兰香.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J].成才之路,2014(7):7.
[6]刘志彪.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2):17-24.
[7]辜胜阻.经济转型亟需创新驱动[J].北大商业评论,2013(10):39-43.
[8]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3(4):60-68.
[9]曹建萍.以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实现中国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8.
[10]林善炜.区域科技创新与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福州党校学报,2014(3):53-56.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9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 作为江苏全省发展的战略安排, 始于1994年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大会指出全省应致力于地域间的协调发展, 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在江苏省“九五”发展计划中, 以加快苏北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共同发展政策被列入了战略重点内容;进入“十五”时期, 政策层面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01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淮安召开的“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 (苏发[2001]12号) 将“加快苏北发展,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明确为江苏省“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决定专门成立由省委、省政府负责人任组长, 省有关部门和苏南、苏北有关市的负责同志参加的“苏北发展协调小组”, 协调和解决加快苏北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积极营造区域合作平台, 从而为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障。随后的几年里, 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努力推进区域共同发展。
二、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1、实施开发区战略,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和优势集群。
(1) 按照南北挂钩结对共同建立开发区的原则, 先后批准在苏北地区成立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 以推进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 分别提出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加快东陇海港口城市连云港建设的战略任务, 以充分发挥徐州和连云港两个苏北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作用[注1]; (3) 围绕特色产业, 促进产业集聚, 加快培育板块经济;以发展‘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注2]; (4) 以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 重点发展机械、化工、医药和资源型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并加快物流业、旅游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海洋等产业的发展, 增强地区产业发展后劲[注3]。
2、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提升地区经济活力与影响力。
(1) 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招商引资活动。通过“苏北贸洽会”等平台, 面向海内外投资者积极推介苏北建设前景, 强力推进苏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 (2) 建立南北挂钩协作机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省政府在2001年明确了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对口挂钩合作关系, 并在随后的相关专门文件中, 明确南北产业转移的相关原则、政策措施以及组织管理, 支持南北产业转移战略[注4]。 (3) 运用金融与财政杠杆支持苏北加快发展, 并大力度扶持苏北民营经济发展, 提升苏北经济活力。在金融政策包括在项目贷款的倾斜和担保支持两个方面[注5]。在财政政策则包括:一是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税费优惠, 三是转移利益分成[注6]。 (4) 注重以科教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培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是通过采取全额贴息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 推动苏北农业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的实施;二是大力实施苏北人才战略, 将人才培养与开发作为加快苏北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把手工程”, 从政策和机制上保障苏北发展人才需要[注7]。
3、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全面提升苏北地区社会民生。
进入“十五”, 江苏省进一步加大了苏北高速公路、苏北区域铁路、连云港港口、苏北天然气管道等工程的建设力度, 并大力支持沪宁高速铁路江苏段特别是徐州段的建设, 实施苏北大交通战略。“十五”期间, 共安排涉及苏北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项目共67个, 总投资4400亿元, 占全省总投资的61.7%。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有869公里, 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的2.3公里的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 大幅度增加了对苏北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投入, 以全面提升苏北地区社会民生质量。
三、政策效应评析
1、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苏北地区2007年的GDP为4973.3亿元 (人均16326元)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8.9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509.3亿元。三项指标比2001年的2186.94亿元 (人均6889元) 、84.00亿元和846.09亿元分别增长了2275.43% (2360.72%) 、255.87%和414.77%。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人均GDP超万元的有15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5亿元的11个, 其中有5个县超过了8亿元。
2、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26.4%下降到2007年的16.2%, 降10个百分点还强;二、三产业比重则分别从41.4%和32.2%提高到48.9%和34.9, 二、三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升了近十个百分点, 其中提升尤为明显的是第二产业。
3、社会民生明显改善。
自2003年以后, 反映社会民生的三项主要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存款) 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4.7%、34.2%和50%, 年均增长14.9%、11.4%和16.7%, 除人均居民储蓄外的增长速度都快于之前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655元, 比上年增长15.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52元, 比上年增长了13%, 各项指标的增速进一步加大。其中尤以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最为明显。
4、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
表现在: (1) 以支柱产业为龙头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强化; (2) 以14个省级开发区建设为代表的苏北产业集群和集聚, 使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速; (3)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加快; (4) 地区综合评价指数 (排名) 不断提升。有关调查显示, 2006年, 苏北发展软环境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 获得中外投资者的好评;盐城、宿迁、淮安连续多年被浙商誉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城市, 徐州市入围“2006中国百佳投资城市”排行榜。
四、政策建议
未来在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中, 以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 强化倾斜措施。当前有必要切实做好加快苏北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制度建设, 建立区域联动体系促进互补互惠, 避免区域间的产业趋同无序发展和低层次竞争乃至恶性竞争。并在政策措施上更加注重连续性与协调性。第二, 在省级可配置资源中,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强化对苏北发展的政策扶持, 明确倾斜措施。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 必须制定更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与政策措施, 切实强化并落实对苏北建设的扶持倾斜。第三, 在市、县级层面,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通过加强对适应本区域发展的制度和规划建设, 积极营造本地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生态。同时, 抓住时机练好内功, 积极培育后发优势, 打造地区核心竞争力。
摘要: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江苏省持续出台了一系列以加快苏北发展为核心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其制度安排及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 并对政策效应进行了必要的评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共同发展,制度安排,政策效应,建议
参考文献
[1]樊海宏.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J].宏观经济观察, 2008, (7) .
[2]赵彤.江苏区域产业结构比较与区域协调发展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1) .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水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巨大突破,这一点从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规律来分析,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么,如何来制定合理有效的奥运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最大突破,以及我国田径事业的快速发展呢?这正是本课题所要进行研究的重点所在。
众多周知,田径是奥运项目中“金牌大户”,历来就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以雅典奥运会为例,田径共设有46个小项目,男子24项、女子22项,共产生138枚奖牌,占奖牌总数的15.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诸如,1993年8月,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锦标赛,王军霞获得了女子10000m的冠军,从而震惊了世界被世人所认识并记住。1993年七运会中,王军霞又改写了3000m和10000m的世界纪录。同年10月份,王军霞获得了世界杯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同年11月份,又取得了10000m亚洲冠军的头衔。被评选为“年度最佳女运动员”。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权威的田径大奖的中国人、亚洲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又获得了女子5000m冠军和女子10000m亚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两枚田径金牌,男子110m栏刘翔和10000m邢慧娜。尤其是110m栏的这枚金牌,在短距离项目上打破了欧美运动员一统天下的格局,被誉为“亚洲的骄傲”。2006年7月12日在国际田联大奖赛洛桑站的比赛中,刘翔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这一成绩不仅令国人振奋,更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含金量如此之高的成绩却仍然不能够改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落后的现状,但这一成绩的取得为我国加速发展田径运动,提高竞技水平看到了曙光。雅典奥运会后袁伟民局长的总结是:落后项目和基础项目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令世界刮目相看。田径项目中的刘翔实现了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男子短距离跑比赛中的历史性的突破。邢慧娜在一个小时后,以强有力的冲刺超越对手万米跑夺金,媒体称“中国人一小时之内两次笑傲奥运田径场”、“中国田径刮旋风”、“瞬间摧毁旧秩序”。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评论:“这两枚金牌意义重大,不仅使亚洲田坛看到了发展的希望,而且将激励更多的亚洲选手在奥运会和世界级的赛事中取得好成绩[1]”。
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发展机遇,如何来抓住这一契机,推动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体育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此,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探讨我国田径运动现状与实施奥运战略快速发展的对策,以为国家职能机构部门(决策者)在制定田径项目发展策略时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整理有国内外有关田径竞赛、运动员训练、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及我国田径优势项目布局现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在对田径运动项目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7位专家对问卷的结构、内容进行了效度检查。然后采用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的方法进行信度检验,重测信度的间隔时间为15天,问卷信度系数为0.8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省、市级重点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把全国划分为六大片区,分别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每片区抽取9所重点体育运动学校,共发放教练员问卷327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89.6%。依据田麦久的项群训练理论体能主导类亚类项目的划分,对54所重点体育运动学校的3个亚类项目进行整理分析。
2.3 访谈法
在2006年全国田径大奖赛(重庆站)比赛期间,访问了11名重点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干部,3名运动训练学专家,21名高级田径教练,27名田径中级教练和40名田径运动员,通过访问主要了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状况、训练管理的状况、运动员接受教育的状况、教练员对运动员从事训练的现状,以及运动员对从事田径运动的感受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
对奥运会田径项目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运动员所取得成绩统计表明,我国田径目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行列,田径运动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在“举国体制”下以奥运战略为主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田径运动水平更加迫切的需要提高水平。统计第23~28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金、3银、5铜,已举办的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共获得7金、4银、6铜,仅有第3、4届成绩较好,两届取得了6金、2银、2铜(表1),而第8~10届尚未获得金牌。
赵鲁南(2005年):对1999—2003年我国运动员进入运动成绩世界排名前50位统计显示,我国2001年田径运动员排名进入世界前50名的运动员较1999、2000年多,2001年成绩的提高与我国举办全运会有直接关联[2]。2002-2003年成绩连续两年下滑,只有男子110m栏、女子10000m和女子链球项目成绩较为理想,其余项目较差。2006年国际田联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我国运动员刘翔暂时排名位列第一,这也表明了我国运动员具备问鼎世界短距离田径项目顶峰的能力。
3.2 我国田径运动项目发展思考
田麦久博士的项群训练理论认为:田径隶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分别包含在快速力量性、速度型、耐力性三个亚类之中。 从我国田径运动员进入世界排名50强的区位分析,我国运动员目前在世界上具备优势的亚类项群三者均包括在内,那么依据项群训练理论同类项群内项目的具有相同的训练学特征,因此其竞技能力结构也应具有其相似性,那么,从理论上讲我国运动员应该具备在田径项目同一项群相似项目上取得突破。按照这一逻辑推理,我国女子100m栏、男子10000m、男子链球等项目是最先具备这一条件,实现重大突破的。
因此,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思考就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如何来定为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未来,刘翔的成功已经为我们证明了“我们能行”,那么,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规划好我国田径项目的发展布局和人才培养。在国家体育总局“119工程”实施四年的实践证明了我们在优势项目上能够取得突破,刘翔、邢慧娜、李文秀、顾原、史冬鹏、齐海峰等都已经成为能与世界田径高手一较高低的选手。“举国体制”是我国实施奥运战略的重要基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机遇,我们应以此为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突破性发展。
3.3 树立全局观念、合理布局、优先发展重点项目
对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田径项目竞技人才的分布呈现出区域较为集中的特征。速度性项群项目主要集中于四川、广西、江西广东、江苏、北京、山东、重庆等省(市)内,耐力性项群项目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内蒙古、山西等省(市),快速力量性项群项目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辽宁、上海、山东、浙江、河北等省(市)。根据对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统计,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主要是女子投掷、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和男子110m栏等项目,根据对54所重点体育运动学校的调查发现,我国在这些项目上具有大量的竞技后备人才,且具备较高的运动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上述项目。
3.4 树立全局观念、打破行业壁垒、建立新的发展机制
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业余运动训练机制存在着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高等教育部门的下的一般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高水平人才试点学校;第二种是国家体育总局系统的下的国家队、省市运动队、省市体育运动学校、区县业余体校、体育中学;第三种是清华大学的培养模式,直接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冠军胡凯就是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我国现行的田径运动竞技人才的培养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了一些世界冠军,但是这种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诸如:体育系统的培养模式,后备人才衔接不协调、运动员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不和谐。体育系统的“一条龙”培养体系,是目前我国运动竞技系统培养运动员的根本,在各种利益与荣誉的驱动之下,运动员文化教育基本上能够处于“休息”状态,以致目前出现的运动员退役后很难适应社会,应对再就业的问题。调查显示96.3%的重点体育学校教练员、管理干部都认可运动员智力水平是运动训练的重要保证,能够保证运动员正常文化教育的学校有87.0%,在不能保证正常进行文化学习的原因中有90.7%的学校认为是运动竞赛任务重,以牺牲文化学习换取运动成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屡屡在世界青少年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而到了成年阶段却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从我国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我们在进行2008奥运战略的同时,应着眼于未来,利用这次机遇,合理布局上述重点项目与优势区域后备人才在基层的培养与发展。着眼于当前呼声较高的“体教结合”模式的培养机制,把更多优势项目投放到优势区域的重点体育学校和高校中去,适时地探索体育运动学校与高校合作的新的培养人才机制。
3.5 遵循规律、科学训练、储备后备人才
当今世界体育的竞争不单是依靠一线队员的竞争,后备人才的储备竞争将直接决定各国竞技体育在世界排名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奥运金牌的争夺中,都是把竞争的重点放在有些运动后备人的培养上。任何国家要想在世界体坛占据优势地位,并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依靠一支优秀的运动员队伍,既包括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又包括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梯队建设[3]。
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是在国家体育部门宏观调控下,动员优势区域体育部门、高等院校,根据田径项目的发展需要,在符合运动训练规律的前提下,科学组织训练,集中优势力量(教练员和运动员),全面推广、重点发展,促进田径项目后备竞技人才的储备。经过多年训练,在若干个单项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
黄建军(2003年)对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当前田径优秀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29岁(49.91%)和30岁以上(23.11%),而25岁以下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所获得奖牌的比例为26.98%[4]。这充分说明了田径运动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使高水平的运动寿命延长,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年龄后移,因此,不可拔苗助长,同时要避免年轻运动员过早退役,造成后备人才储备的减少和多年训练成果的无畏损失。
3.6 加强教练员素质、完善训练体系、推进训练——科研一体化进程
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田径项目重点体育学校教练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8%,从学历结构看,有了一定的提高(周志雄2003年统计显示我国二线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约为80%),但是对教练员的培训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教练员认识不到位,培训走过场,没有认识到对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的不到培训的机会,想提高却无法实行外出培训,只有依靠比赛期间与其它教练简单交流;(3)学校内部业务交流较少,帮派隔阂阻碍业务交流;(4)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5)一次培训人数较少,无法满足众多项目教练员的需要;(6)部分教练员培训不做思考,实用主义色彩鲜明,只想获得直接拿来使用的训练手段、方法或者是训练方案,而不是学习一种训练思路,根据自己队员情况安排。
从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中,一流的竞技主体是最为核心的要素,而竞技主体的组成部分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因此不难发现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和核心[5]。主体系统是竞技体育高水平竞技能力的生产者,竞技主体中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主体系统中教练员的执行情况[6]。我国田径项目目前正缺乏诸如马俊仁、孙海平这样的优秀教练员,此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国田径界许多年,对教练员队伍培养不够,使出现目前状况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我国田径运动要实现奥运战略重大突破,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教练员素质的培养,提高科学训练的水平。
梁建平(2006年)的研究指出:先进的竞技科研是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现如今高科技运用运动训练领域是越来越广泛,要想在高水平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先进的科研水平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加强教练员素质、完善训练体系的同时,注重体育科学研究与运动训练的有机结合,推进训练——科研一体化的进程。
3.7 建立有效的青少年竞赛机制、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发展
调查的54重点体育学校有58.7%教练员对我国青少年运动竞赛项目设置和竞赛办法表示不满意;有70.6%的教练员认为虚报年龄“以大打小”现象严重;有74.4%的教练员在 “以大打小”问题时选择愿意这样做;有21.5%的教练员认为青少年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现象严重;有35.2%的教练员认为青少年田径项目比赛安排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有19.1%的教练员认为在个别项目比赛中裁判员控制比赛(如竞走)。
当前我国青少年田径项目中出现了众多负面影响的因素,如“滥用兴奋剂”事件——辽宁鞍山体育学校,虚报年龄“以大打小”、裁判执法不公等问题。诸多不公正、不公平竞赛因素的出现既有利益驱动的影响,也有竞赛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弊端。针对,实施奥运战略,保护青少年运动发展的思路,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竞赛制度来制约不公正、不公平竞赛因素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基于此,青少年比赛应该重在培养意识,专向化程度应适当降低,应以全面锻炼新人、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淡化金牌,淡化名次,重在观察和选拔有潜力的好苗子,检查训练的效果,积累比赛经验。完全是按照“以赛代训”的原则,无须专门准备,切实保证青少年运动员自身利益得到保护(不能因有比赛任务而忽视文化学习和素质教育)。
4 总结
1.我国田径运动水平较低,个别项目突出并不能掩盖整体落后的局势,因此认清形势、合理定位,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以奥运战略为蓝图,合理规划发展我国田径运动事业是当前田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以全局为重,保持现有优势项目的同时,力争多点开花,促进同项群相似项目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力促“体教结合”的培养机制为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3.依据田径运动员成长规律,科学、合理的选拔和训练运动员,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加强科技训练的含量,推进科研——训练的一体化的进程。
4.建立合理、公平、公正、有效的青少年竞赛制度,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发展,培养、储备优秀后备竞技人才,为实施奥运战略,加快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证。
参考文献
[1]袁伟民.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再创体育辉煌(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体育报,2004-09-03.
[2]赵鲁南,孙晋海.2008年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3]周志雄,王保成.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1).
[4]黄建军.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3,(6).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11
关键词:职业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60-02
一、校长引领:提升内涵发展的原动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引领学校走出平庸,就要用激情点燃师生心中的火炬。“科研兴校”战略确立之后,周立法校长身体力行,模范引领,率先申报学校第一个课题“农村职业学校如何实现后发快进”。围绕课题研究,周立法北上南下数次,并先后到加拿大、英国考察学习,取经问策。课题以周边市区职业教育发达而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宿城中专校”)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错位发展”的思路,“立足二产、延伸一产、拓展三产”,特色办学。学校诸项工作风生水起:依托座下区优势,开展“联合办学”,与恒力集团、科固集团等开发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宿迁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等学校合作,解决实习实训、对口就业和升学问题;推行二级扁平式管理模式,权力下移,发挥基层领导的能动性;实行“三自”德育管理模式,促进学生“思想自省、行为自律、个性自强”;推行“有用、有趣、有效”管理目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实效;坚持以专业文化引领人,优美环境陶冶人的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周立法校长主持的课题立足校本,科学实用,2008年被评为宿迁市职教教研优秀课题,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课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校长带动下,挂线领导、科室和系部就“如何提高执行力”开展研究,教师就“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开展研究,形成了校长出思想、干部出办法、职工出干劲的格局。以课题研究推动工作创新和落实,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面对学校迁址和提档升级带来的困难,全体宿城中专校教职员工以拓荒者的姿态,唱响了负重拼搏、改革创新的主旋律。以研促建、以建促研,引领学校日新月异地发展。科研引路人周立法校长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成为全体宿城中专校人学习的标杆。
二、项目带动:凝聚内涵发展的向心力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循序渐进、化难为易、追求精细”,周立法校长从古训中汲取科学营养,从千头万绪中厘清工作思路,推行“项目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就是把学校各项工作,从规划到校园建设,从教学常规到绩效考核,从招生管理到就业落实,从行为习惯到综合评价,从工位建设到实习成绩考核,从课堂教学到教学改革,分成具体项目,成立工作室,组建团队,研究策略,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台账,展示成果、总结得失。每个项目既独立成长,又与其他项目血脉相通,形成“葡萄串”,构成学校精细化管理体系,既强化执行又鼓励创新,既记录问题又研究解决办法,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质量“螺旋”上升。
学校成立行政工作室,强化行政处室的科研功能,围绕科室工作制订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让每周的工作例会变成项目汇报会和推进会。成立名师工作室,规定凡是有科研项目的教师都可申请建立名师工作室,学校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名师工作室成了名教师的孵化地、教科研成果集散地,既以项目带动师生成长,又以师生成长促进项目建设;既开展日常教学,又承接外包项目;既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又创造了一定的附加值。王魏巍工作室主攻三维玛雅动画项目,建立“角色建模”“动画制作”“场景建模”“道具建模”“虚拟仿真模型”等子项目;吴大春工作室研究方向是企业广告片头视频策划与制作和公益广告视频创意制作;郝欢欢工作室主攻漫画设计与创作、二维动画故事脚本绘制,且在标识设计、AI设计、CG绘画方面多有建树;陆启龙工作室主攻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极具创意。成立各类备赛项目工作室,围绕“两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意论坛等项目,了解比赛动态,研究办法,组织比赛,解决备赛各种问题,确保备赛在科学高效的机制下运行。近年来,宿城中专校在各项比赛中捷报频传,盛楠的《并联负倍压整流电路》荣获第25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蔡效猛获得省“两课”评比化工组第一名,郝欢欢获得省技能大赛平面设计一等奖,陆启龙、王魏巍获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张键和周丽娜指导学生创作的《我的电商创业之路》、李崇指导学生陈太荣创作的《年轻没有失败》、王魏巍和何小宇指导学生创作的《荒漠化小岛》都获得省文明风采大赛一等奖。
三、课堂改革:提升内涵发展的竞争力
《易经·系辞》中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夫之又说“无其器则无其道”,都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宿城中专校宏观上强化“形而上”的刚性执行,把项目引领发挥到极致;微观上促进“形而下”的能动创新,注重汇集一线教师的思想火花,立足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由“金牌战术”向“全民健身”转变。
宿城中专校树立“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教研理念,要求教师在“做中学、研中做,想好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写出来”,从教学故事、教学反思抓起,让教师实践、反刍、思索,一课一思,一日一得,然后,在实践中发现—整理—归类,提炼成微型课题。目前,宿城中专校微型课题库共收集182项课题,教师基本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端木国雨老师针对高考语文考语法而平时不教语法的状况,申报微型课题,撰写《语文语法速成》,简明实用;陈顺民老师申报的微课题“钳工实训课巡视有效性研究”,强调教学实效性;孙君老师的微课题“德育案例精选”体现了与时俱进教学原则;王芬老师的“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吴雪雪的“主问题设计研究”等一个个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微课题在宿城中专校百花坛中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责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Jiangsu Suche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dheres to undertake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school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taking principal leading as the driving force, project driven as the centripetal force and curriculum reform as the competitiveness to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school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rought infinite vitality and vigor for the school, which improves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 篇12
关键词: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黑龙江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 推动小城镇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 我国农业内部的就业压力正不断增加, 农业内部转移消化劳动力空间有限, 而中小城市受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在短期内吸收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 新建和扩建潜力大,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和风险较低, 其与农村经济、就业结构比较接近, 二者容易协调互补发展, 可以通过放开县城和中小城市的户口迁移限制, 让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务农、经商具备可行性。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小城镇的发展将扩大其人口规模, 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原动力。推动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的生产“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小城镇产业化的流通“龙头”——农贸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专业农贸市场能吸引各地客商, 集聚广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者, 发挥农产品集散地的功能, 从而促进产业化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小城镇为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人才的集聚创造条件, 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龙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并同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 有利于优化农村就业结构, 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扩大城市就业容量
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 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农副业结构, 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也是城市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润滑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可以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扩大城市就业容量。
(四) 刺激农民增加消费, 扩大内需
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较多的农村人口到乡镇企业就业, 收入明显提高, 但由于其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限制,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对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通过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使农民 “市民化”, 可以使其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步提高, 带动城市产业升级。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成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源泉。应加大城市的新建、改造、扩容、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 为外来务工人员建设廉租房及相应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小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 对文化、科学、教育、娱乐、商业服务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
二、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遵循的原则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改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必须在推进小城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有效地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体制与政策上的二元现象, 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相互融合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 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 多元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则
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及其分布、现有城镇发展基础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水平与发展趋势来看, 要解决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问题, 必须实行多元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则, 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 城镇建设由国家单一投资转变为国家集体、外资、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机制。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推进小城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 必须注重城乡经济质量的提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立足于城乡社会经济现状, 又要着眼于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应避免小城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环境质量的下降、生态平衡的破坏、后代生活水平的降低为代价, 探索法律调节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和机制。
(四) 产业化支撑原则
推进城镇化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必须贯彻产业化支撑原则, 注重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 提高城镇的经济活力, 强化工商经济集聚效应, 为城镇发展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产业支撑, 使广大城镇真正成为辐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首先, 有利于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其次, 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第三, 促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第四, 有利于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
对于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单一政策和专项措施效果并不显著, 必须采取综合、多元和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多层次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让农民既可以离土不离乡, 也可以离土又离乡;既可以进厂不进城, 也可以进厂又进城;既可以在农业内部转移, 也可以在农业外部转移;既可以向小城镇转移, 也可以向大中城市转移;既可以出县、出市、出省, 也可以在国际间流动, 真正做到逐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一)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必须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全面升级, 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以使各类城镇间、城镇与农村相互依托、相互推动、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形成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小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突破传统定势, 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城镇规划, 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 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 要以产业和市场开发来促进农村城化镇建设, 不能过分强调大城市的重要性, 而忽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 不要忽视农村的发展作用, 应将繁荣农村经济作为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资源特点, 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 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 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政府每年可投入一定的资金, 同时还可通过吸引外来资金, 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制度和劳动积累工制度, 采取以工代赈、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 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即引导农民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加快荒山绿化和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等方面投工投劳, 达到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鼓励城市企业和个人向农业投资进行综合开发, 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创业, 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可以用土地流转经营权, 商品权、农村宅基地、房产、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
(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和产业一体化。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 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 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目前黑龙江省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使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流向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 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 我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 一些农村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 同时也说明农村发展潜力巨大。现阶段应重点搞好市场建设, 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 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 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 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要利用农科教中心等机构的技术力量, 发展农机使用、修理、保养指导等修理业、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 发展农村金融业;充分利用独特的农村旅游资源, 积极开发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农业特色的旅游景点;要利用农村相对广阔的地域, 发展综合开发的房产业和仓储业;要结合各地传统习俗和土特产,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第三产业体系, 最大程度地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参考文献
[1]郭振.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M].黑龙江出版社, 2009.
[2]韩小波.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发展[M].中国城市经济, 2012.
[3]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战略发展与实施论文】推荐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发展策略与建议11-03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09-08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10-2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09-11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案设计10-04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06-09
产业发展战略论文08-1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17
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06-28
构筑企业的发展战略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