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修复

2024-11-04

牙周修复(共7篇)

牙周修复 篇1

摘要: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都是针对牙体缺损或缺牙时的修复方式, 快速镶牙方式由于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而逐渐被淘汰。烤瓷牙因其美学效果和强度较好, 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稳定的理化性能, 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烤瓷牙修复也会对牙周组织产生危害。

关键词:快速镶牙,烤瓷牙,修复,牙周

镶牙又称口腔修复, 包括牙体缺损修复及牙列缺失的修复。快速修复是指利用一种能快速自凝的材料来完成的修复, 因其具有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少, 而烤瓷牙由于色泽接近天然牙齿, 而且耐磨性和强度较好[1], 已经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成为口腔修复的主流技术。镶牙可以修复缺损的牙齿,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也会引起牙周疾病。本文就快速镶牙及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1 快速镶牙及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

1.1 快速镶牙的危害

1.1.1 急性炎症

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时就会引起急性炎症, 如急性牙髓炎、牙乳头红肿疼痛和牙龋、有些患者会出现出血和脓肿形成, 甚至出现间隙感染[2]。

1.1.2 基牙疼痛松动

在镶牙时不考虑基牙牙周的代偿能力, 只选取缺损牙齿的近远两个牙作为基牙, 容易导致基牙受力过大, 因而出现基牙松动现象。再加上牙周食物残渣得不到及时清洁, 容易形成大量菌斑牙石, 引起基牙和牙周疼痛[3]。

1.1.3 牙龈炎症肿痛

快速镶牙材料实际上是一种自凝的化学塑料。这种塑料, 调时是软的, 如果给患者镶牙时, 制成假牙形状, 固定在口腔内, 然后用钢丝固定在相邻的牙齿上。这样固定后, 边缘不密合, 吃饭时食物的残渣会塞在牙缝内, 由于长期刺激牙龈, 就出现腐蚀周边的牙齿, 并造成牙龈炎症肿痛的现象。

1.1.4 继发性牙龋

继发性牙龋的出现是由于基牙邻面菌斑牙石的沉积, 这种沉积早期不易发现, 等到有不适症状出现时, 已经发展到牙髓炎、根尖周炎或深龋。

1.1.5 组织恶变

缺损牙齿修补后, 如果出现牙龈炎等牙周并发症, 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 口腔黏膜可能会发生恶性病变, 目前临床以鳞癌较为多见。

1.2 烤瓷牙修复的危害

1.2.1 急性牙髓炎

导致急性牙髓炎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 (1) 崩瓷是引起牙髓炎的重要因素, 造成瓷崩的原因有金属烤瓷牙内衬外形不符合设计要求, 厚度不均, 不适当的牙体制备, 金属热膨胀率不匹配, 在技工制作过程中, 金属内冠喷砂的不到位处理, 也可能是牙体制作中切角过大, 边缘弧度没有经过精心的修整, 导致应力集中于一点;个别患者, 没有采取永久性粘固, 出现单侧松动, 在咀嚼过程中出现修复体的翘动, 颌力不集中, 容易造成颈缘瓷的崩缺或崩裂[4]。 (2) 在烤瓷牙备牙中, 要求唇侧肩台的预备要进入牙龈沟内, 这样会对牙龈造成或多或少的损伤, 往往引起出血, 导致病菌从牙周途径进入牙髓, 引起急性牙髓炎[5]。 (3) 黏合剂溶解后留下的微隙可以作为细菌生长的环境, 从而引起菌斑性牙龈炎, 导致牙龈红肿、出血[6]。

1.2.2 继发性龋坏

基牙继发性龋坏也是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金属烤瓷牙修复时间过久, 造成牙龈萎缩, 再加上口腔卫生不良, 修复体粘固松脱后, 食物残渣及唾液易滞留在牙根周围, 成为菌斑集聚和细菌繁殖的场所, 很容易产生龋坏[7]。

1.2.3 出现牙龈黑线

牙龈黑线的产生是由于非金属烤瓷牙的内冠镍铬合金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所致, 游离的镍离子沉积在牙龈中, 造成牙龈呈现黑色或灰色[8], 形成了牙龈黑线。另外, 在牙体预备过程中, 如果肩台制备过深, 结合上皮的结合被破坏, 牙龈受到压迫, 使牙龈缺血发暗, 长期也可形成牙龈黑线[9]。

2 防范措施

2.1 淘汰快速镶牙方式

快速镶牙的并发症较多, 对牙周的危害较大, 目前临床已经淘汰此种方式, 但仍有个别使用者, 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2 强化保护牙周组织的意识

良好的口腔卫生则显著减少细菌黏附[10]。因此, 在平时要加强口腔卫生宣教, 保持口腔卫生。对牙体缺损进行仔细检查和慎重判断, 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修复体的放置要确保边缘处在未侵袭生物学范围以内, 冠边缘线的位置一般选择牙龈下0.5mm为宜, 也可用0.5~1.0mm的排龈线插入牙龈沟, 以能看到排龈线的位置作为边缘线位置。

2.3 注重烤瓷牙修复中的颈缘适合性

颈缘适合性是金属烤瓷牙修复中的重要因素, 是关系到牙周健康和远期效果的关键。影响修复颈缘的因素很多, 由基牙预备到最后粘固, 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其适应性[11]。因此, 要确保冠边缘与基牙衔接处形成以光环连续的面, 避免任何微小肩台的形成, 修复体边缘厚度应与牙体预备出的肩台厚度一致。修复医师应高度重视牙龈边缘的选择、正确使用排龈线, 在粘固剂厚度、涂瓷和蜡形制作等方面努力追求边缘的密合性。同时也应注意到修复过程中牙体预备、临时冠制作及粘结等对牙周组织的影响[12]。

2.4 缩短缩龈线与牙龈的接触时间

研究表明, 缩龈线中有些成分会对牙龈原纤维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13,14], 但在临床操作中小心使用缩龈线会降低牙龈组织潜在风险的发生[15]。因此, 在烤瓷牙修复中应尽量减少缩龈线与牙龈的接触时间, 降低对牙周的损害。

2.5 避免牙龈黑线的产生

现代修复学中应用的瓷全冠和二氧化锆全冠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色泽稳定, 热传导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因为属于非金属材料, 不会游离出对机体有害的金属离子, 还可以对抗复杂的口腔环境。贵金属烤瓷合金含有金和铂, 性质稳定, 耐腐蚀, 不会生成灰色氧化物。因此, 采用瓷全冠、二氧化锆或贵金属作为内冠材料, 都可以有效预防牙龈黑线的发生。

3 讨论

快速镶牙所用的自凝材料是一种高引发剂, 在短时间内完成聚合, 这样的材料根本达不到恢复咬合功能的要求, 并且很难达到美观的修复效果。而且塑料对口腔的生理卫生和牙周组织会有很大的危害, 可造成黏膜损伤、急性牙周炎症、继发性牙龋, 严重者可发生口腔黏膜恶变。目前, 这种快速镶牙修复方式在临床已经逐渐被淘汰。而烤瓷牙由于外形美观、耐磨性好、冠的密合性高等优点,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烤瓷牙修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坏, 引发急性牙髓炎、继发性龋坏、出现牙龈黑线等并发症。因此, 在进行烤瓷牙修复时, 口腔科修复医师要严格根据适应证选择治疗方式, 进行正确的修复设计, 修复材料的选择要合理, 牙体的预备要精细, 粘固材料及粘结技术要准确, 同时在技工室制作修复体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 以减少牙周损害, 提高临床修复质量。

牙周修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 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3例男性, 17例女性, 患者年龄是25~76岁, 平均是 (52.7±4.3) 岁;观察组19例男性, 21例女性, 患者年龄是26~78岁, 平均年龄是 (54.2±4.6) 岁,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 差异不明显,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快速镶牙进行修复, 快速镶牙分为三种类型:1结扎式:使用普遍, 利用0.2 mm的双股结扎线对患者的牙颈部进行8字型结扎, 并将白色自凝塑料填充在缺隙中, 并在患者两基牙的倒凹区对塑料进行固定, 部分患者还存在基托;2戴环式:没有依靠正畸戴环类型的冠壳在患者基牙中用作固定桥, 桥体是塑料与金属共同组成, 且与固位体之间焊接;3卡环式:卡环式与结扎式非常类似, 是利用0.8 mm钢丝进行卡环的制作, 以用作固位体, 但是设计较为合理, 自凝塑料依然存在于缺牙间隙中, 无法自行摘带[3];观察组患者使用烤瓷牙进行修复, 医师先对患者患牙的邻牙进行修整, 并对存在异常的边缘嵴与牙尖进行修复。医师先根据患者牙齿形态, 选择义齿托盘, 并对预备体进行清洁、排龈与止血, 使用印模材料对患者的颌形进行印模, 保证印模的完整、清晰, 利用超硬石膏进行模型的灌注, 保留龈缘的清晰与模型完整, 去除模型的瘤体与气泡, 并防止备牙损伤患者上皮组织[4], 安排好患者牙量, 烤瓷牙冠唇宽度设置为1.0~1.2 mm, 通过牙线来降低食物嵌塞率。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计量资料使用 (±s) 形式表示, 检验使用t, 计数资料检验使用χ2, 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我院治疗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牙周危害明显低于对照组, 存在较大差异, 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 快速镶牙修复的牙周危害

3.1.1 急性炎症:

口腔中含有大量细菌, 因此极容易出现急性牙髓炎、牙龋、出血、脓肿等急性炎症, 严重时, 患者会发生间隙感染, 危害患者牙周。

3.1.2 基牙疼痛:

在快速镶牙过程中, 医师不会对患者的基牙牙周所具备的代偿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而只是选择与缺损牙较近的牙齿作为基牙使用, 造成基牙承受很大受力, 极容易造成基牙松动。若是患者牙周的食物残渣清理不及时的话, 造成菌斑牙石[5], 增加患者牙周疼痛的发生率。

3.1.3牙龈炎症肿痛:

快速镶牙主要是利用具有良好自凝性的塑料, 在调制时是软的, 但是在患者镶牙时, 需要制作成假牙, 并固定在患者口腔中, 通过钢丝进行固定, 造成边缘密合性能差, 且食物残渣会存留在患者牙缝中, 时间一长, 就会对周边牙齿产生腐蚀, 导致牙龈炎症肿痛的出现。

3.1.4 继发性牙龋:

主要是因为菌斑牙石在基牙表面沉积严重, 但是早期发现难度较高, 患者感觉到不适, 病情就已经发展到根尖周炎、深龋或是牙髓炎。

3.1.5 组织恶变:

在使用快速镶牙修补患者的缺损牙齿后, 若患者病发牙周并发症, 例如牙龈炎, 在炎症长时间的刺激下, 患者的口腔黏膜就会出现病变, 目前我国患者的恶性病变以鳞癌[6]为主。

3.2 烤瓷牙修复的牙周危害

3.2.1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属于急性炎症中的较为多发的一种炎症,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牙龈损伤:烤瓷牙备牙中, 需要牙龈沟中存在唇侧肩台, 但是对造成牙龈损伤, 导致出血, 让病菌很容易进入患者牙髓, 导致急性牙髓炎的发生;2崩瓷:是引发牙髓炎的主要因素, 是因为烤瓷牙的设计不合理、厚度不匀、牙体不合理等造成崩牙, 在制作过程中, 金属内冠喷砂处理不合格, 牙体切角过大, 边缘弧度修整马虎等, 影响基牙的粘固性, 修复体在咀嚼过程中容易出现翘动, 出现崩裂或是崩缺;3黏合剂在溶解后, 容易出现裂隙, 有利于细菌的滋生, 导致患者病发菌斑性牙龈炎, 造成患者的牙龈出血与红肿[7]。

3.2.2 继发性龋坏:

属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主要是因为金属烤瓷牙的使用时间较长, 导致患者牙龈出现萎缩, 又不注意口腔卫生, 修复体发生松脱, 唾液与食物残渣留存于患者牙根周围, 为细菌的繁殖与菌斑聚集提供有利场所, 极容易造成龋坏。

3.2.3 牙龈黑线:

非金属烤瓷牙中较容易出现牙龈黑线, 主要是由于镍铬合金受到电化学或是化学的腐蚀造成的, 游离后的镍离子会在患者牙龈中沉积, 导致患者牙龈变成灰色或是黑色。牙体在制备过程中, 一旦出现肩台制备深度较深的话, 就会破坏患者的结合上皮, 压迫患者牙龈, 造成患者牙龈出现缺血性发暗, 时间一长, 就会出现牙龈黑线。

3.3 快速镶牙与烤瓷牙修复对牙周危害的预防措施

3.3.1 不使用快速镶牙:

由于快速镶牙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严重危害患者的牙周, 因此逐渐淘汰, 在缺损牙的临床修复中不使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是有患者使用, 严重危害到患者。

3.3.2 提高牙周组织保护意识:

患者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 降低细菌的黏附率, 因此要重视健康教育的开展, 提高患者的牙周组织保护意识, 以保持患者口腔的卫生。医护人员详细检查患者的牙体缺损, 并进行准确判断, 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修复体的放置与固定过程中, 医师要注意边缘线不得触及患者生物学范围, 而冠边缘线最好与牙龈相距0.5 mm最适宜, 在牙龈沟中插入0.5~1.0 mm排龈线, 以确定边缘线位置。

3.3.3重视烤瓷牙合理的颈缘:

在金属烤瓷牙修复过程中, 颈缘属于最为重要的部分,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牙周健康与远期效果。在实际修复中, 颈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牙制备后, 会进行粘固, 其制备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基牙的适应性, 因此医师要注意基牙与冠边缘之间衔接面的连续与光滑, 以避免肩台的存在, 保持预备体肩台厚度与修复体边缘厚度的一致性[8]。医师要选择正确的牙龈边缘, 保证排龈线的合适, 并在粘固、涂瓷、蜡形的过程中注意密合性, 以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由于快速镶牙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逐渐在临床治疗中被淘汰, 且严重影响修复的美观度与效果。烤瓷修复不均具有良好的美观度与耐磨性, 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医师要重视缺损牙体的修复, 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以提高修复质量, 降低牙周损害。

参考文献

[1]钟红.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边缘修复效果对比研究[J].工企医刊, 2014, 18 (3) :746-747.

[2]王亚玲.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30 (15) :21-22.

[3]周颖蕊.两种不同冠边缘设计对牙周组织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08.

[4]周颖蕊.两种不同冠边缘设计对牙周组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 2008.

[5]夏刚.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人体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2.

[6]丁波, 陈思明, 邓妍嫣, 等.两种材料烤瓷冠桥修复后牙周情况长期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5 (1) :91-93.

[7]储昊.烤瓷牙修复过程中对牙周组织保护的临床分析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30 (10) :2303-2304.

固定修复龈边缘和牙周组织健康 篇3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 口内有固定修复体同时伴局限性牙龈炎或牙周炎的患者186例, 575颗牙。其中男性76例, 女性110例;平均年龄47.5岁。修复时间1个月~5年不等, 修复体均为非贵金属烤瓷冠、桥。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牙周和修复体的检查。

2 结果

固定修复体同时伴局限性牙龈炎或牙周炎患者186例575颗牙。其口腔内相应部位的修复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木文所检测的病例中有些为单一原因, 有些为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以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外形、光洁度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最为突出, 占84.0%;其次为桥体龈而形态不良, 占68.35%;邻接关系不良、食物嵌塞, 占26.78%;修复体轴面外形不佳, 占20.35%。

3 讨论

3.1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固定修复体边缘的位置是位于龈上、与龈缘平齐还是龈下最有利于牙周健康, 一直存在争议。

Jacob等通过10年的观察研究得出:天然牙与戴修复体的牙菌斑指数几乎无差别, 但边缘位于龈下时, 菌斑指数较位于龈上和平齐龈缘者为高, 且龈袋加深、上皮附着丧失。本文所检查186例575颗牙, 修复体边缘全部在龈下, 因此, 医生在设计固定修复体时, 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 最好将修复体边缘放在龈上或平齐龈缘, 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3.2 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外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及外形对龈沟微生态环境及牙周健康的影响较之位置史为重要。徐君伍研究得出:修复体边缘密合者, 齿炎发生率为22%, 不密合者龈炎发生率为100%。本文所检查的病例中, 有84.00%的患牙存在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悬突、粗糙或粘固剂残留, 这不仅对牙周组织造成了局部刺激, 而更有利于菌斑附着, 引起或加重牙周组织炎症。

3.3 桥体组织面形态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桥体组织面根据牙槽嵴的形态不同, 可设计成多种形式, 临床上以接触式桥体居多。本文检查的病例中, 几乎都是接触式桥体, 而且接触而积大, 有些与粘膜接触过紧, 由于自洁作用差, 桥体龈面上有大量菌斑和食物残渣, 相应的牙槽嵴粘膜充血、糜烂。

3.4 邻接关系不良、食物嵌塞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食物嵌塞是修复体常见问题之一, 由于食物滞留, 分解产物及细菌性代谢产物的刺激, 可引起口臭、齿口炎、牙周炎。本文检查的主要是戴修复体后出现的食物嵌塞。其原因有: (1) 牙体预备时破坏了颌牙接触区; (2) 修复体邻接区恢复不良或打磨过多; (3) 邻接间隙过大、修复体边缘有悬突; (4) 对颌牙伸长形成楔力。

3.5 修复体外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常牙冠的唇 (颊) 、舌而有一定的生理突度, 即外形高点, 当食物通过时, 对牙龈产生生理性按摩作用。在制作修复体时, 一定要正确恢复其外形, 若突度过大, 不利丁自洁, 菌斑的堆积易引起牙周组织炎症;突度过小, 食物直接刺激牙齿比也会造成损伤。

3.6 修复体所用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制作固定修复体的材料主要有:合金、烤瓷、树脂, 由于材料的理化性能、致密度和生物相容性不同, 对细菌的聚集和牙龈的刺激也各不相同。一般瓷优于合金, 合金优于树脂, 贵金属优于非贵金属。本文所检查的修复体都是非贵金属中的镍铬合金及其烤瓷修复体。由于固定修复体长期浸渍在唾液中, 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使镍、铬、铝等离子析出, 对牙龈组织造成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是直接刺激引起局部组织免疫反应, 降低龈沟液中乳酸脱氧酶的活性, 增加一氧化氮的含量、诱发牙龈吞噬细胞凋亡。在选择修复材料时, 应首选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 或在镍铬合金表而涂一层无致敏性的介质来克服镍铬合金的致敏性。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

牙周修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从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6±5.2)岁,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牙周炎诊断标准确诊为中重度牙周炎;②换牙经过基础治疗后仍松动,个别牙齿经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2~2/3;③均采用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④对有牙髓症状的患者要先治疗牙髓;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系统性疾病的患者;③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牙髓出现病原性变化的患者;④牙龈出现根尖周病变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常规牙周治疗包括洁治、消除龈炎症。根据不同的患者口腔情况及患牙的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固定装置,术前检查牙列缺损类型拟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对患牙进行修复和调整。选择基牙确定义齿的位道,分析模型的倒凹,调磨对颌过长或下垂牙的牙尖,消除早接触点。应用藻酸盐印模材取材。灌注硬石膏制作义齿模型,患者佩戴确定模型牙咬合及颌位,不断的调试模型,合适后送技工室制作义齿。支架的设计主要采用2~4个固位基牙,基板对抗或对抗臂再舌侧,颊侧放置固定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戴入牙周夹板的时间及戴入后6、12、24个月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I)、牙周袋深度(PD),在戴入12个月时、24个月时牙周袋深度与戴入即刻起比较明显下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戴入24个月时出现龈沟出血增多,菌斑增加的现象与戴入即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各个时间段与牙周夹板戴入即刻比较,*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骨质、牙槽骨、牙周膜等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牙列缺失可引发辅助发音、咀嚼等功能受损,威胁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临床治疗牙列缺失的常见措施主要是采用人工材料修复重建牙列结构及生理功能[5]。牙周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牙齿松动,夹板固定可将松动的患牙和健康牙连接起来,通过夹板分担外力,把外力分散到更多的牙上,减轻了松动牙的负荷[6],是牙周修复治疗的必要措施。谢立本等[7]通过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周炎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过两年的研究分析观察结果1年后和2年后的PD均下降,表明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修复牙周炎办列缺损具有一定稳定基牙,利于牙周恢复效果。本研究在戴入12个月时、24个月时牙周袋深度分别为(3.98±0.54)、(3.64±0.45),与戴入即刻起(4.28±0.37)比较明显下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戴入24个月时出现龈沟出血增多(0.98±0.65),菌斑(0.43±0.33),增加的现象与戴入即刻(0.58±0.59)、(0.10±0.2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夹板对牙周炎修复效果较好。

支架式可摘局部夹板修复牙周炎的关键是精确支架的位置,使其发生夹板效应。义齿取代的过程中要求不产生不利的侧向力,这就要求准确观测分析模型确定就位道,制定好到平面。是固位基牙的重中之重。牙周夹板应具备几个条件:有自洁的作用符合口腔卫生的条件;对口腔软硬组织均无不良的刺激;不妨碍牙周炎的治疗;坚固美观且舒适;不影响发音功能和咀嚼功能;制作和使用均简便;固定强且效果好能抵御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

参考文献

[1]吴岩,程敏,贾竟艨.超强玻璃纤维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的临床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2):61-62.

[2]林鸿雷,王月燕,卢阳.不同材料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生物相容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8):1171-1176.

[3]王晓燕.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97-98.

[4]谢煜庭,乔志萍.不同材料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义齿就位率与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5,19(16):2593-2597.

[5]李隽,刘晓峰.可摘式牙周夹板用于中重度牙周炎修复的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8):490-491.

[6]仇亚非,王文玲,李雅娟,等.3种牙周夹板的修复治疗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1):72-75.

牙周修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患者,男31例,女2.3例;年龄25~62岁,平均(42.0±7.1)岁,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但未行治疗前牙周整复的54例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36~61例,平均(41,7±7.2)岁,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病例标准

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合并手术禁忌症;不能完成本次治疗及随访的患者。

1.3 方法

术前给予全部患者全身检查,同时给予血常规、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确认患者无手术禁忌症。确认无误后,对照组患者择期给予牙冠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后、口腔修复治疗前,首先行牙周整复术治疗。牙颈边缘低的患者给予牙槽嵴及牙龈修整术。术前给予局麻,常规消毒,采用探针及染色剂标记准备切除的牙龈,使用高频电稿切除牙龈,采用涡轮钻修正牙颈缘后及牙槽嵴,制作临时冠。切开翻瓣,与金属烤瓷冠保持3 mm左右的距离,采用涡轮钻去除牙槽嵴,修牙槽嵴形态,修复跟面平衡,刮除牙周膜纤维,去尽牙周软组织,生理盐水清洗,恢复龈瓣位置,缝合。使用牙周塞。7 d后拆线。恢复期间,给予氯己定含漱口水漱口,每天3次,1个月后给予冠修复治疗。治疗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及牙龈萎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

1.4 判定标准

治疗满意率采用患者主观感受为主,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尚可及不满意四个维度,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P<0.05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牙龈萎缩,发生率为3.7%;对照组出现8例,发生率为14.8%,观察组患者牙龈萎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术后恢复平均时间为(6.7±1.5)d,对照组为(9.2±1.6)d,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口腔修复包括治疗性修复、功能性修复及美学修复。其中治疗性修复是对牙周疾病等进行矫正治疗;功能性修复是指对患者牙列缺损等进行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学修复主要是对畸形牙、牙冠颜色异常等进行调整,达到改善面部形态,增加美观的作用[2]。近几年,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口腔修复也由传统的治疗性修复,转而向治疗、功能与美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也不是所有医生都会遇到简单且预后良好的病例。相反,在临床治疗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影响医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各种牙周状况,如个别牙错位、牙槽嵴缺损等因素易导致口腔修复后牙龈萎缩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术后的疗效,还影响牙周的美观,严重时患者还需进行二次牙龈修复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消化系统、心理状态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研究指出[3],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美观离不开牙龈良好的形态,医生在修复前给予一定的辅助性治疗,恢复牙雕基础,如改善牙龈过短、过长等问题,不仅可为口腔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提高修复体的稳定及美观达到良好的牙齿及义齿间,的协调作用,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口腔修复前牙周整复术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并受到患者的认可。

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治疗技术也得到深入的发展。高频电刀具有割精准、创伤小等优点,近几年在牙周整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术中通过切除牙龈、涡轮钻修整牙槽嵴及牙颈缘制作临时冠。切开翻瓣后,此时应注意牙槽嵴的高度应与修复冠的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便维持生物学宽度,使治疗后龈缘相邻龈缘的连续性,确保整体与局部的协调,避免炎症扩散,减少骨吸收,从而减少牙龈萎缩问题的发生,实现美观及协调[4]。同时,术中注意避免过多切开,调整整体协调,避免牙龈退缩。术后4~6周再进行修复。临床研究指出,治疗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也是引发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宣传并解,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告知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病的发生,预防牙龈萎缩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还可经常做一些口腔保健运动,如叩齿,按摩牙龈等,佩戴义齿的患者应进行定期复查.巩固临床疗效[5]。

本组研究中,通过在口腔修复前给予患者牙周整复术治疗,在治疗前,给予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以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行治疗在给予口腔修复前1个月,给予牙周整复,为口腔修复治疗打好基础。经治疗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在术后1年内的随访中.牙龈萎缩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可明显减少牙龈萎缩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治疗满意率。

总之,口腔修复前给予牙周整复治疗,可改善牙龈萎缩、牙龈颈缘不协调等问题的发生,做好牙周基础,术后牙龈自然,功能保持良好,面部美观,符合医观美学的发展趋势。患者治疗后牙龈萎缩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军君.观察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46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1):205-206.

[2]杨维奇.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5):105-106.

[3]周珺.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0):83-84.

[4]程广标.牙周整复手术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13):153-154.

牙周修复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间于本院接受牙周整复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24例, 女性21例, 前牙个别牙错位33例, 年龄17~43岁, 12例因牙槽嵴缺损异常导致牙龈颈缘不协调, 影响修复后美观;观察组患者中, 男性23例, 女性22例, 年龄19~42岁, 前牙个别牙错位35例, 10例因牙槽嵴缺损异常导致牙龈颈缘不协调, 影响修复后美观。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病情等方面比较, P>0.05,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仔细询问病史, 并进行常规检查, 包括全身性检查、术前辅助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X线等, 在确认无手术禁忌证后,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则在行口腔修复术前, 行牙周复整术。常规消毒, 行局部麻醉, 用探针蘸染色剂标记需要切除的牙龈的相应部位及长度、形态, 采用高频电刀切除牙龈, 涡轮钻修整牙槽嵴和牙颈缘, 修整后暂作临时冠。切开翻瓣, 注意与拟定的金属烤瓷之间保持约3 mm的间距, 用涡轮钻去除牙槽嵴, 修复根面使其平整, 刮除牙周膜纤维冲洗、复位、缝合, 上牙周塞治剂。术后使用口腔含漱液漱口, 每日3次, 1周左右可拆线。观察4~6周, 牙龈缘愈合稳定后行冠修复术, 并对牙颈缘部进行修整, 实现美观、自然的效果。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统计学处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并进行t检验, 软件包为SPSS16.0,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的恢复时间较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复整的满意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3。

3讨论

很多牙周的疾病都会破坏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若不进行先行的处理, 患者在做完口腔修复后, 可能出现牙龈萎缩, 影响修复体的稳定性和固位性及牙周美观, 并且可对患者消化系统、心理状态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某些患者严重时需行二次牙龈瓷修复整形,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如果在口腔修复固定前, 预先进行牙周的辅助性修复, 可达到患者对美的要求[3,4,5]。

近些年来, 随着高频电刀因其自身切割精准、创伤小等优点, 在牙周整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术中切除牙龈、涡轮钻修整牙槽嵴和牙颈缘暂作临时冠, 切开翻瓣后, 应注意牙槽嵴的高度与修复冠边缘应保持适宜的距离, 这样有利于维持生物学宽度, 保持术后龈缘与相邻龈缘的连续性, 减少炎症引起的牙龈萎缩, 实现口腔修复美观协调的目的[6,7]。研究表明, 术后4~6周即可进行冠的再修复[8]。值得注意的是, 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导致牙龈的萎缩, 故在术后应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告知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9,10]。

本文中我们就整复手术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 (6.9±1.8) d, 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 (9.1±1.4) d, 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91.1%, 对照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7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 可有效解决牙龈萎缩及牙龈颈缘不协调等问题, 使牙龈修整健康自然, 术后牙龈自然真实, 功能保持, 患者满意, 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整复手术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间于本院接受牙周整复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口腔修复术, 治疗组则在口腔修复术前行牙周整复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 (6.9±1.8) d, 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 (9.1±1.4) d, 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91.1%, 对照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7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 可有效解决牙龈萎缩及牙龈颈缘不协调等问题, 提高牙周美观满意度, 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手术,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秦荣生, 王侠, 李健宁.超高频电波刀技术在外伤性文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 6 (3) :138.

[2]于春梅, 方溢云, 王光护.牙龈成形外科与美容牙科关系的探讨[J].广西医学, 2009, 29 (1) :115.

[3]Schwarz F, John G, Mainusch S, et al.Combined surgical therapy of peri-implantitis evaluating two methods of surface debridement and decontamination.A two-year clinical follow up report[J].J Clin Periodontol, 2013, 92 (12 Suppl) :s131-s138.

[4]郭丹, 姜立德, 王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3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5) :54-55.

[5]陈剑声, 欧阳瑾.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15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3) :133-134.

[6]晏勇.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 2011, 9 (20) :110-111.

[7]张小刚, 高翔, 杨萍, 等.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分析和探讨[J].文献综述, 2013, 11 (13) :62-63.

[8]赵青侠, 张红香.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分析和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6) :473-474.

[9]Khoshkam V, Chan HL, Lin GH, et al.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for treating peri-implantitis:a systematic review[J].J Dent Res, 2013, 92 (12 Suppl) :sl31-sl38.

牙周修复 篇7

关键词:氧化锆全瓷,金属烤瓷,前牙牙冠延长术,冠修复,牙周

随着牙周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临床对于由外伤折裂、重度磨损、龋坏所致的残根残冠, 通常采用牙冠延长术+冠修复治疗[1]。目前, 临床常用的冠修复材料有全瓷冠修复、金属烤瓷冠修复, 研究表明, 不同冠修复材料治疗的疗效、预后亦不同, 因此选择适宜的冠修复材料十分重要[2]。本研究就不同修复材料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患者牙周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行前牙牙冠延长术治疗的患者120例 (患牙146颗) 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牙周病学》诊断标准[3]。按照术后冠修复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54例, 患牙68颗) 和研究组 (66例, 患牙78颗) 。对照组患者中, 男30例 (患牙35颗) , 女24例 (患牙33颗) , 年龄20~66岁, 平均 (35±7) 岁, 体重指数 (BMI) 18~23 kg/m2, 平均 (21.2±1.2) kg/m2;研究组患者中, 男36例 (患牙40颗) , 女30例 (患牙38颗) , 年龄21~63岁, 平均 (34±5) 岁, BMI18~23 kg/m2, 平均 (21.7±0.4) 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牙冠延长术, 局部麻醉后, 根据术后龈缘新位置确定切口部位, 先进行骨修整, 达到根面平整效果。修剪龈瓣外形、厚度直至合适程度, 缝合, 止血后在伤口部位涂抹牙周塞治剂;术后佩戴临时修复体, 直至临时修复体稳定, 方可开展永久性修复冠治疗。即在牙冠延长术后, 预备牙体, 进行后排龈, 采用硅橡胶制模, 于自然光线下进行比色, 随后送至技工中心进行加工, 制作出合适的修复体。对照组患者行金属烤瓷修复;研究组患者行氧化锆全瓷修复, 患者试戴边缘密合、形态、色泽均满意后, 无不适症状立即消毒并使用树脂黏固剂粘连固定。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时修复体佩戴时间、康复时间、炎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牙周正常:治疗后6~8个月, 牙龈色泽变化不明显, 牙周探针深度未超过3 mm, 牙槽骨无明显吸收;Ⅰ度病损:牙龈色泽较邻牙深, 轻度水肿, 牙周探针深度未超过3 mm, 牙槽骨无明显吸收;Ⅱ度病损:牙龈呈深红色、肿大、光亮, 牙周探针深度超过3 mm, 牙槽骨吸收未高于根长1/3;Ⅲ度病损:牙龈红肿, 重度炎症, 伴有溃疡、出血症状, 牙周探针深度超过3 mm, 牙槽骨吸收高于根长1/3[4]。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牙周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临时修复体佩戴时间、康复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时修复体佩戴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炎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牙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牙冠延长手术是治疗牙周疾病的常见术式,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残根, 其可有效修复残根, 改善过短临床冠, 保护牙周组织, 增强修复体稳固且可改善牙齿美观度[5]。但是在牙冠延长手术后开展冠修复时, 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健康影响较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牙周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氧化锆全瓷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患者牙周状况具有积极影响。此外, 研究组患者的临时修复体佩戴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考虑可能与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菌斑附着能力低, 且可更好保护牙周组织相关。由于对照组采用的金属烤瓷修复材料金属内管是采用传统铸造工艺, 精度不够, 易出现边缘收缩不密合、不完整问题, 故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患者基牙与修复边缘密合性[6]。而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能有效避免金属铸造过程中常发生的缩孔、杂质、不均匀等多种问题, 可使边缘密合度达到理想水平, 有利于促进牙周修复, 提高疗效。

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牙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吕杰等[7]的研究结论相似。考虑可能是金属烤瓷修复材料游离出的金属离子而引发过敏反应、炎性反应, 从而增加牙龈炎、牙周炎发生风险, 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 严重影响预后。而研究组采用的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炎症发生, 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 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刺激, 预后较佳[8]。本研究对于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改善情况未进行观察分析, 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 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应用于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中有利于促进患者牙周组织健康, 缩短康复时间, 并且能够降低炎症发生风险, 较金属烤瓷修复材料治疗更具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 崔广, 伍小臻, 等.不同材质桩核冠在前牙美学区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22) :9980-9981.

[2]张磊, 李晓利, 谢秋菲.可塑性玻璃纤维桩修复牙本质肩领不完整的前牙牙体缺损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 47 (1) :171-172.

[3]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307-307.

[4]谭晓蕾, 张子川, 陈景景.氧化锆陶瓷在口腔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2 (2) :58-61.

[5]常志明, 王永功.不同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 (6) :425-426.

[6]牛艳萍.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裂缺损135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14 (1) :108-109.

[7]吕杰, 王远勤, 左陈启.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11 (7) :428-429.

上一篇:谷子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下一篇:历史教学民族关系